一、自制20米~3/时简易制氧机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鞠龙泉[1](1977)在《自制20米3/时简易制氧机简介》文中研究说明我厂职工坚持“鞍钢宪法”,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运动,为解决公司“南征北战”生产上的实际困难,遵照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1970年内试制成功20米3/时简易制氧机一台。几年来氧气的产量、纯度和运转情况都达到理想。为了向兄弟厂(站)学习,并提供简易制氧机的参考经验,现将我厂20米3/时简易制氧机制作简介如下。
鞠龙泉[2](1976)在《自制20米3/时简易制氧机简介》文中研究说明我厂职工坚持“鞍钢宪法”,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运动,为解决公司“南征北战”生产上的实际困难,遵照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1970年内试制成功20米3/时简易制氧机一台。几年来氧气的产量、纯度和运转情况都达到理想。为了向兄弟厂(站)学习,并提供简易制氧机的参考实验,现将我厂20米3/时简易制氧机制作简介如下。
浙江大学化工原理教研组[3](1976)在《旋流板塔的简介和设计》文中认为 本文着重介绍去年以来有关低罩塔板的试验简况(包括良渚、临安两化肥厂的工业试验)和设计方法。旋流板塔的主要构件是旋流塔板,73年研制时,针对限制一般塔板负荷的主要因素,使气流通过塔板后旋转,靠离心力来强化气液分离,并合理增大开孔率,以减低压降。在φ300塔实验中,证实在气流负荷比一般塔板大1~2倍时,可避免雾沫夹带,而且溢流管的负荷
彭洁[4](2020)在《雷珠单抗小分子水凝胶给药体系建立及其对RNV的疗效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和目的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是全球致盲的主要原因,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r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新生血管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eovascula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NAMD)。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是由于新生血管生长伴随出血、渗出、增生等病理性改变造成的致盲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血管内皮细胞在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新生血管生长是治疗这类疾病的关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与内皮细胞表面的受体(VEGFR)特异性结合,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及管腔形成,在血管形成过程起着关键作用。雷珠单抗(Ranibizumab),是目前在眼科疾病治疗中唯一通过FDA批准的抗VEGF药物。其作用已被大量的临床试验所证实,然而雷珠单抗是专为眼内使用而合成的Fc段缺失的单克隆小抗体片段,其合成方式的特殊性导致其药物半衰期大大缩减,在临床治疗中难以长时间的维持其作用效果,现有的应用雷珠单抗均基于4周一次的玻璃体给药,因此雷珠单抗眼用缓释或者控释长效制剂的研发,在未来雷珠单抗广泛应用眼部疾病的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基于小分子水凝胶的雷珠单抗眼部给药体系,延长雷珠单抗在眼内的有效滞留时间,提高治疗效果。研究内容和方法:1.雷珠单抗小分子水凝胶的配制;2.雷珠单抗小分子水凝胶与雷珠单抗注射液的眼部药代动力学比较及安全性初步分析;3.氧诱导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病变(OIR)模型的建立;4.比较雷珠单抗小分子水凝胶与雷珠单抗注射液在OIR模型的治疗效果;结果:1.成功配制浓度为10mg/ml的雷珠单抗小分子水凝胶;2.通过ELISA双抗夹心法检测房水及玻璃体的雷珠单抗浓度,发现在不同时间点,雷珠单抗小分子水凝胶较雷珠单抗注射液能有更高的体内药物释放浓度;HE染色显示两组视网膜各层次的厚度无明显异常;3.通过HE染色与全视网膜铺片荧光染色证明成功建立OIR模型;4.通过视网膜HE染色、全视网膜铺片荧光染色与PCR发现,对于OIR模型,在相同的时间点,雷珠单抗小分子水凝胶较雷珠单抗注射液能产生更明显的治疗效果。结论:本实验成功合成雷珠单抗小分子水凝胶,并证明其能延长雷珠单抗眼内有效滞留时间和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通过OIR模型证明雷珠单抗小分子水凝胶比雷珠单抗注射液有更持久的药物释放和治疗效果,为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新生血管疾病的眼部缓释给药系统的建立提供了证据。
王耀[5](2016)在《高海拔特长隧道施工机械配套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在建和规划的高海拔隧道日渐增多,然而高海拔地区低温、低气压和低氧的恶劣环境严重影响着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的作业效率,导致隧道施工难以达到安全、高效的建设要求。国内外目前对高海拔隧道施工技术侧重于隧道防寒保温等方面的研究,对高海拔环境下施工机械配套、施工人员保护和施工机械效率恢复等方面缺乏科学系统的研究。鉴于此,论文依托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正在主持的科研项目“高海拔低温、低气压和低氧条件下特长隧道施工技术研究”,在分析当前高海拔隧道施工机械配套相关技术基础上,主要进行了雀儿山隧道施工机械配套效果测试分析、高海拔环境对隧道施工机械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研究、雀儿山隧道施工机械配套优化研究和高海拔隧道施工机械配套模式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对雀儿山隧道现有隧道施工机械配套效果进行了分析测试,分析了隧道机械配套存在的问题。(2)通过对雀儿山隧道施工机械的油耗进行测试,分析研究了高海拔环境对隧道施工机械影响情况,并对施工机械功率的恢复措施进行了研究。(3)通过对隧道内空气质量进行测试,测算爆破和施工机械CO排放量,研究分析了高海拔环境下隧道施工机械对隧道内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针对隧道施工机械排放的CO严重污染隧道空气质量的问题,提出对应的高海拔隧道施工机械尾气净化措施,并对尾气净化措施进行了现场试验。(4)结合对雀儿山隧道现有机械配套的测试结果,对雀儿山隧道机械配套现有方案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对优化后的雀儿山隧道施工机械配套方案进行了应用效果测试。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对优化后得到的隧道施工机械配套方案进行了评价。(5)分析研究了现有隧道施工机械配套原则,结合高海拔隧道施工的特点,对高海拔隧道施工机械配套原则进行了研究,并总结了高海拔隧道施工机械配套流程和高海拔隧道基本配套模式。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对雀儿山隧道现有施工机械配套效果进行现场测试,表明雀儿山隧道现有施工机械配套方案的总体生产能力基本能满足隧道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但是也出现了施工机械效率下降、尾气中有害气体排放增加,出碴作业时隧道内空气质量达不到标准要求、凿岩作业时钻孔速度未达到应有水平等问题。(2)通过对施工现场内燃机械的油耗测试,分析了高海拔环境下内燃机械功率下降,油耗增加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高海拔环境气压低,柴油机绝对进气压力低,吸入的氧气质量少,柴油燃烧不充分,因此提出了使用匹配合适的涡轮增压器、内燃机富氧进气和增加发动机喷油提前角等措施减少高海拔环境对内燃机械效率的影响并得到了应用。(3)通过测试隧道内空气质量并测算爆破和施工机械CO的排放量,分析研究了高海拔环境下施工机械对隧道内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提出采用尾气净化技术、增氧助燃技术等施工机械尾气CO减排措施以减小施工机械对隧道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在雀儿山隧道施工现场对这两种CO减排措施效果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增氧助燃技术的机前尾气净化器更适合用于减少高海拔隧道施工机械尾气对隧道内空气的污染。(4)使用增氧助燃技术的机前尾气净化器具有使用寿命长、增加柴油机功率、降低油耗的特点,并且净化效果良好;通过测试出碴阶段采用机前尾气净化器前后隧道内CO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可看出采用一套净化器后CO含量平均下降5.4%,效果明显,可以预测雀儿山隧道内在相同通风条件下,5台现用的内燃机械均采用净化器CO含量可平均减少27%左右,效果将更加明显。(5)根据对雀儿山隧道机械配套效果测试分析,提出了雀儿山隧道机械配套优化方案,经过综合效益对比选择后,选出的优化方案与现场应用的优化方案相同,对现场使用的优化方案进行了应用效果测试,表明现场使用的隧道施工机械配套优化方案在提高隧道施工机械效率,减少隧道内空气污染等方面具有明显作用。(6)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对雀儿山隧道机械配套优化研究时提出的三个雀儿隧道施工机械配套优化方案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选出的优化方案与雀儿山隧道选择应用的优化方案相同,进一步验证了优化方案的合理性。(7)分析研究了现有隧道施工机械配套原则,针对高海拔隧道施工的特点,提出了高海拔隧道施工机械配套原则,并总结提出了高海拔隧道施工机械配套流程和高海拔隧道基本配套模式。论文研究成果为提高雀儿山隧道施工机械配套作业效率和减少高海拔环境对施工机械设备的不利影响提供了技术支持,但是在以下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可为今后高海拔隧道施工技术提供借鉴或参考。(1)论文总结了现有隧道施工机械配套原则,并针对高海拔隧道施工的特点,研究提出了高海拔隧道施工机械配套原则。目前高海拔隧道施工机械配套原则相关研究的文献资料较少,研究时可供分析的工程实例也较少,论文主要依托雀儿山隧道以及其他高海拔隧道施工实例进行了研究,提出的高海拔机械配套原则还不够全面,后续研究中还应对高海拔隧道施工机械配套原则进行深入研究。(2)论文研究提出了高海拔隧道施工机械配套流程,根据隧道参数和施工方法对各工序的机械设备进行了选型,然后经组合配套成多种施工机械配套方案,再通过评价,选择出合适的施工机械配套方案。但具体的高海拔隧道施工机械配套方法还有待研究,例如分析不同海拔高度时施工机械主要参数和隧道设计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隧道施工机械设备选型数据库;编制出通过输入隧道参数后即可自动打印出施工机械配套方案的程序等。
张宗琦,阮燕仪[6](1974)在《鄂钢1500米3/时氧气站设计总结》文中研究指明鄂城钢铁厂1500标米3/时氧气站,由我院于1970年10月开始设计,1971年2月基本完成,4月份开始施工。在1972年7月出氧投产,获得一次试车成功。现将氧气站的设计和随后基础防冻设施介绍如下,供参考。有不妥之处,请兄弟单位批评指正。鄂钢1500标米3/时氧气站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闫科[7](2015)在《高氯酸锂非均相催化分解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氯酸锂(LiClCO4)的氧含量很高,并且其分解的气相产物中只存在氧气,所以氧气纯度很高,因而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产氧剂和推进剂的氧化剂。但是LiClO4的分解温度要比AP和NaClO3更高,即其热稳定性要更好,这一点反而成为限制LiClO4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高氯酸锂的分解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两个反应:主反应:LiC1O4→△LiCl+2O2副反应:4LiClO4 →△ 2Li2O+7O2+2Cl2通常情况下.LiClO4的分解产生氧气和LiCl,但是当分解温度偏高时就会发生副反应,生成氯气。在实际应用中,LiClO4与有机物摩擦碰撞也很容易引起燃烧和爆炸,因此本文重点在于研究LiC104分解反应的能量特性和催化分解过程,并且通过制备多种催化剂来降低LiC104的分解温度同时提高其分解速度。利用热力学计算软件FactSage从热力学角度探讨了反应温度和压力对LiC104分解及其副反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研究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LiC104分解反应自发放热进行并且几乎都可以达到100%的分解。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内副反应进行的程度非常小因而在实验中可以忽略副反应。采用TG-DSC实验研究LiC104的分解过程,发现LiC104的热稳定性较高,当温度低于420℃时,LiC104分解反应非常缓慢。动力学计算表明,LiC104的分解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为均相体系,生成物LiCl溶于L1ClO4,后一阶段为异相体系,LiCl晶体析出。以上研究表明,纯LiClO4的分解效率非常低,因而在实际的工业应用中,需要通过添加催化剂来加速LiC104的分解过程。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制备了多种促进LiCl04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制备了五种不同铈铜摩尔比的铈铜催化剂(CeXCu(1-x)O(1+x)),采用BET、XRD、SEM、 XPS和TP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发现在CuO催化剂中添加Ce02可以大大增加样品比表面积并且减小催化剂晶粒的粒径大小;复合催化剂中可以形成更多的氧空位并强化了氧的迁移能力,同时表现出更强的氧化还原特性和抗钝化能力。在所有的表征实验中,催化剂gel Ce2-Cu表现出了最佳的表征结果。催化机理研究表明,铈铜系催化剂中表面氧空位以及氧的迁移能力是LiClO4催化分解的关键。催化剂的活性评价实验表明,铈铜系催化剂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催化效果,但是该催化剂在低温下的催化效果较低。制备了五种不同铬铜摩尔比的铬铜催化剂,采用BET、XRD、SEM、XPS和TP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发现在CuO中添加Cr203同样可以增加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并减小其晶粒的粒径大小;与铈铜系催化剂不同,铬铜系二元催化剂中出现了Cu0活性位,并且表现出更佳的抗钝化能力。在所有的表证实验中,样品gel Cr2-Cu都表现出了优良的性能。催化机理研究表明,铬铜催化剂中Cu0是高氯酸根分解的氧的活性受位。催化剂的活性评价实验表明,铬铜系催化剂表现出了良好的催化效果。并且其在低温下也有比较好的催化效果,但是其高温催化效果低于铈铜催化剂。在gel Ce2-Cu催化剂基础上制备了四种铈铜系三元催化剂,采用BET、XRD、TEM、 XPS和TPR等手段对四种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发现三元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均小于载体样品,载基NiO和Fe203在载体中均匀分布;三元催化剂中的Ni2+和Fe3+离子进入到铈铜固溶体中形成晶格的缺陷造成更多的氧空位,特别是gel Ni/Ce2-Cu催化剂具有最佳的效果。催化机理研究表明,三元催化剂中会形成更多的氧空位并强化了其在低温下的活性,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特别是在低温下的催化活性。在gel Cr2-Cu催化剂基础上制备了四种铈铜系三元催化剂,采用BET、XRD、TEM、 XPS和TPR等手段对四种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证明三元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均小于载体样品,载基NiO和Fe203在载体中均匀分布;溶胶凝胶法催化剂可以在催化剂中形成更多的Cu0活性位,但是浸渍法催化剂会大大减少催化剂中的Cu0活性位。其由gel Fe/Ce2-Cu催化剂表现出了最多的Cu0活性位。催化剂的活性评价实验表明溶胶凝胶法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高于载体gel Cr2-Cu样品,而两种浸渍法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则低于载体gel Cr2-Cu催化剂。比较铈铜系和铬铜系催化剂催化活性分析,我们认为Cu0活性位在低温下的催化活性高于氧空位以及氧迁移能力,但是当温度继续升高超过390℃时,氧空位以及氧的迁移能力则占了主要地位。
本刊编辑组[8](1976)在《下两期目录预告》文中提出本刊今年各期均未能按时发行,脱期较长,主要是印刷问题,并非仃刊,不少订户来信询问,特此说明,并对本刊的关心表示感谢!1977年度《深冷技术》继续出版,请按时到当地邮局订阅(代号:32-27),本刊内部不办。今年还有两期的目录,现预告如下:
潘留明[9](2010)在《TiO2纳米管光催化臭氧氧化技术研究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成功制备了形貌较好,呈中空,管端开口的锐钛型TiO2纳米管,其外径5-7nm、壁厚1nm左右、长200-300nm,比表面积276m2·g-1。相同条件下以垃圾渗滤液为目标物,60min时O3/UV/TiO2纳米管较O3/UV/P25和O3/UV的COD去除率分别提高了20.83%和32.65%。在光催化臭氧氧化工艺中,TNTs最佳煅烧温度为400℃。O3/UV/TNTs对腐殖酸降解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反应温度30℃,pH值8.5-10.7,催化剂投加量0.4g/L,臭氧投加量383.46mg/h/L,光强0.62mW/cm2,TOC去除率高达80.12%,UV254去除率高达96.55%。对现有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修正使其可以得出最佳工艺参数,理论最佳工艺参数为pH值7.35,TNTs投加量0.806g/L,O3投加量490.00mg/h/L。O3/UV/TNTs对腐殖酸的降解遵循羟基自由基理论;强碱性原水对初始IC值的影响及反应过程中IC值的累积导致了TOC去除率的下降;反应初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催化剂污染越来越严重,一段时间后达到最大值,之后随着时间的延长污染情况得到改善。选择10mol/L的NaOH投加量为19mL,1.0gP25的最佳Al2O3掺杂量为0.05g,掺杂形态为粉体,最佳煅烧温度为400℃,所得Al掺杂TiO2纳米管(Al-TNTs)有很好的可见光催化性能。通过响应面法对Al-TNTs可见光光催化臭氧化降解腐殖酸TOC进行研究分析,初始pH值对TOC去除率的影响最小,Al-TNTs投加量和O3投加量对TOC去除率的影响较为显着,且都为正面影响,同时,Al-TNTs投加量和O3投加量有明显的交互作用。将Al-TNTs设计成柱状可分离产品,宏观状态下为直径2mm,长度3mm的圆柱体,且规格较为一致,微观状态下为多孔结构,通过高倍场发射透射电镜扫描可看出柱状Al-TNTs为内径5-7nm,管壁1nm左右,长度30nm-100nm左右的纳米管。柱状Al-TNTs的比表面积从Al-TNTs的220m2·g-1降低到了153m2·g-1。对柱状Al-TNTs重复利用对垃圾渗滤液降解的影响进行了考察。随着催化剂的重复利用,对垃圾渗滤液的COD去除效果逐渐降低,60min时,催化剂第一次使用时的COD去除率为59.27%,第三次使用时仅为11.4%。将三次污染后的催化剂进行尾气臭氧单独再生,COD去除率分别达到31.3%。所以,尾气臭氧对污染后柱状Al-TNTs的再生能力较强。设计出新型一体化光催化臭氧化流化床反应器,集污染物降解和催化剂再生于一体。试验得出8g/L为柱状Al-TNTs的最佳投加量,582.12mg/h/L为臭氧的最佳投加量。
潘铁军[10](2001)在《虚拟企业过程集成中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在分析虚拟企业过程集成研究现状与不足的基础上,围绕虚拟企业过程集成及其使能技术进行了探讨,重点研究了虚拟企业建模方法、过程集成方法、过程实施方法和支持过程集成的信息框架等方面的内容。 第一章是绪论,阐述了虚拟企业过程集成的概念,介绍了过程集成的发展背景和相关理论,综述了国内外虚拟企业过程集成的研究现状和不足,指出了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工作。最后,概述了论文研究的内容和论文结构。 第二章是虚拟企业的建模理论与方法,阐述了虚拟企业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其体系结构和主要过程。研究了虚拟企业的建模体系结构和集成化多视图模型,提出一种支持虚拟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面向对象建模方法,给出了虚拟企业过程模型及伙伴选择领域的参考模型。 第三章是虚拟企业过程集成理论与方法。本文首先从价值链的观点出发,结合BPR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价值链的过程集成方法,建立了虚拟企业价值链框架和数学模型。然后,根据价值分析的结果对过程模型进行了优化并对其关键问题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设计了支持该方法的软件平台。 第四章是虚拟企业运营过程的管理与协调。合适的过程实施方法是过程集成方案得以实现的有力保障。本文针对虚拟企业过程实施的特点,将项目管理同工作流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项目管理中的项目分解方法和任务规划方法制定过程实施的进度计划,利用工作流管理系统进行任务的分派并监控过程实施的进度。通过项目管理与工作流调度的结合来进行任务的执行和调度。最后,基于遗传算法研究了项目规划优化问题。 第五章综合以上各章理论和方法,建立了支持过程集成的虚拟企业信息框架,重点研究了CORBA技术和Agent技术对虚拟企业应用系统的封装方法,并基于联合意向用MAS刻画了虚拟企业的合作体系,深入研究了MAS对虚拟企业的过程集成的支持方法及其关键技术,解决了虚拟企业分布异构应用系统的集成问题,给出了一个集成案例。最后,研究了VEIF的主要功能模块。 第六章对全文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指出了论文的主要成果和不足之处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二、自制20米~3/时简易制氧机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制20米~3/时简易制氧机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4)雷珠单抗小分子水凝胶给药体系建立及其对RNV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 视网膜新生血管疾病 |
1.2 缓释/控释体系 |
1.3 雷珠单抗 |
1.4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雷珠单抗小分子水凝胶的眼部药代动力学及安全性初步分析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4 实验结果 |
2.5 讨论 |
第三章 氧诱导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的建立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 |
3.3 实验方法 |
3.4 实验结果 |
3.5 讨论 |
第四章 比较雷珠单抗小分子水凝胶与雷珠单抗注射液在氧诱导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病变模型的治疗效果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 |
4.3 实验方法 |
4.4 实验结果 |
4.5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高海拔特长隧道施工机械配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隧道施工机械配套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雀儿山隧道施工机械配套效果测试分析 |
2.1 雀儿山隧道工程概况 |
2.2 雀儿山隧道施工机械配套情况 |
2.3 雀儿山隧道施工机械配套测试方案 |
2.4 雀儿山隧道施工机械配套测试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海拔环境对施工机械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
3.1 高海拔环境对内燃施工机械的影响 |
3.2 高海拔隧道施工机械效率恢复措施 |
3.3 高海拔隧道施工机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3.4 高海拔隧道施工机械尾气减排措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雀儿山隧道施工机械配套优化研究 |
4.1 雀儿山隧道施工机械配套优化方案 |
4.2 雀儿山隧道施工机械配套优化方案应用效果测试 |
4.3 雀儿山隧道施工机械配套优化方案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海拔隧道施工机械配套模式研究 |
5.1 现有隧道施工机械配套原则 |
5.2 高海拔隧道施工机械配套原则 |
5.3 高海拔隧道机械配套流程 |
5.4 高海拔隧道机械设备配套方案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清单 |
附录二: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高氯酸锂非均相催化分解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制氧方法简介 |
1.3.1 空气分离法制氧 |
1.3.2 水电解法制氧 |
1.3.3 富氧化物制氧 |
1.4 高氯酸锂及其热分解 |
1.4.1 高氯酸锂 |
1.4.2 高氯酸锂热分解过程 |
1.5 氯酸盐分解研究现状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系统及方法 |
2.1 引言 |
2.2 纯高氯酸锂分解实验系统 |
2.2.1 热力学计算软件FactSage简介 |
2.2.2 热重-差热联用热重实验平台 |
2.3 高氯酸锂催化分解实验系统 |
2.3.1 催化剂的制备 |
2.3.2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实验系统 |
2.3.3 催化剂的表征实验 |
2.4 化学试剂及仪器 |
第3章 高氯酸锂均相分解研究 |
3.1 引言 |
3.2 高氯酸锂分解反应的热力学计算 |
3.2.1 温度和压力对高氯酸锂分解反应的影响 |
3.2.2 高氯酸锂分解副反应的影响 |
3.3 高氯酸锂分解反应的热重实验研究 |
3.3.1 高氯酸锂热分解分析 |
3.3.2 热分析动力学 |
3.3.3 热重-差热实验数据的对比 |
3.3.4 高氯酸锂分解反应动力学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铈铜系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及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铈铜系催化剂的制备 |
4.3 铈铜系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4.4 铈铜系催化剂的表征 |
4.4.1 铈铜系催化剂的氮吸附分析 |
4.4.2 铈铜系催化剂的XRD谱图分析 |
4.4.3 铈铜系催化剂的SEM-EDS分析 |
4.4.4 铈铜系催化剂的XPS分析 |
4.4.5 程序升温还原/氧化循环分析 |
4.5 高氯酸锂催化分解机理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铬铜系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及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铬铜系催化剂的制备 |
5.3 铬铜系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5.4 铬铜系催化剂的表征 |
5.4.1 铬铜系催化剂的氮吸附分析 |
5.4.2 铬铜系催化剂的XRD谱图分析 |
5.4.3 铬铜系催化剂的SEM-EDS分析 |
5.4.4 铬铜系催化剂的XPS分析 |
5.4.5 程序升温还原/氧化循环分析 |
5.5 高氯酸锂催化分解机理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铈铜系三元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及机理研究 |
6.1 引言 |
6.2 铈铜系三元催化剂的制备 |
6.2.1 溶胶凝胶法制备催化剂 |
6.2.2 浸渍法制备催化剂 |
6.3 铈铜系三元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6.4 铈铜型负载催化剂的表征 |
6.4.1 铈铜系三元催化剂的氮吸附分析 |
6.4.2 铈铜系三元催化剂的XRD谱图分析 |
6.4.3 铈铜系三元催化剂的TEM分析 |
6.4.4 铈铜系三元催化剂的XPS分析 |
6.4.5 铈铜系三元催化剂的程序升温还原分析 |
6.5 铈铜系三元催化剂的催化分解机理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铬铜系三元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及机理研究 |
7.1 引言 |
7.2 铬铜系三元催化剂的制备 |
7.2.1 溶胶凝胶法制备催化剂 |
7.2.2 浸渍法制备催化剂 |
7.3 铬铜系三元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7.4 铬铜系三元催化剂的表征 |
7.4.1 铬铜系三元催化剂的氮吸附分析 |
7.4.2 铬铜系三元催化剂的XRD谱图分析 |
7.4.3 铬铜系三元催化剂的TEM分析 |
7.4.4 铬铜系三元催化剂的XPS分析 |
7.4.5 铬铜系三元催化剂的程序升温还原分析 |
7.5 铬铜系三元催化剂的催化分解机理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8.3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TiO2纳米管光催化臭氧氧化技术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催化氧化技术(Photocatalysis) |
1.1.1 光催化氧化机理 |
1.1.2 光催化氧化催化剂 |
1.1.3 光催化氧化反应器 |
1.1.4 光催化氧化发展方向 |
1.2 臭氧氧化技术(Ozonation) |
1.2.1 臭氧氧化机理 |
1.2.2 催化臭氧氧化 |
1.2.3 臭氧氧化发展方向 |
1.3 光催化-臭氧氧化技术(Photocatalytic Ozonation) |
1.3.1 氧化机理及污染物降解途径 |
1.3.2 研究进展 |
1.3.3 发展方向 |
1.4 二氧化钛纳米管(TiO_2 Nanotubes, TNTs) |
1.4.1 TiO_2 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
1.4.2 TiO_2 纳米管的形成机理 |
1.4.3 TiO_2 纳米管的改性 |
1.5 腐殖酸的性质和处理方法 |
1.5.1 腐殖酸的物理性质 |
1.5.2 腐殖酸的危害 |
1.5.3 腐殖酸的处理技术 |
1.6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6.1 试验目的 |
1.6.2 试验内容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
2.1.1 催化剂的制备 |
2.1.2 催化剂表征项目及仪器 |
2.2 光催化-臭氧氧化试验装置 |
2.3 试验用水 |
2.4 分析项目及监测方法 |
第三章 TiO_2纳米管的制备及对光催化臭氧氧化的催化性能 |
3.1 TiO_2 纳米管的表征 |
3.1.1 形貌与结构分析 |
3.1.2 成分与晶型表征 |
3.1.3 比表面积表征 |
3.2 TiO_2 纳米管对光催化臭氧化的催化性能 |
3.2.1 工艺对比 |
3.2.2 吸附性能 |
3.2.3 表观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
3.2.4 表观活化能的测定 |
3.3 煅烧温度对TNTs 催化性能的影响 |
3.3.1 对垃圾渗滤液的降解效果 |
3.3.2 形貌与结构分析 |
3.3.3 吸附性能 |
3.3.4 成分与晶型分析 |
3.3.5 抗污染能力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O_3/UV/TNTs 催化氧化法对腐殖酸的降解及动力学 |
4.1 影响O_3/UV/TNTs 氧化效果的因素优化 |
4.1.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4.1.2 初始pH 值的影响 |
4.1.3 TNTs 投加量的影响 |
4.1.4 O_3 投加量的影响 |
4.1.5 光强的影响 |
4.2 动力学模型 |
4.2.1 模型的建立 |
4.2.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4.2.3 原水pH 值的影响 |
4.2.4 TNTs 投加量的影响 |
4.2.5 O_3 投加量的影响 |
4.2.6 A 值的确定 |
4.2.7 理论与实际的比较 |
4.3 机理探讨 |
4.3.1 羟基自由基反应的判断 |
4.3.2 无机碳(IC)的影响 |
4.3.3 催化剂的污染失活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l 掺杂TNTs 的制备及对腐殖酸的催化氧化降解研究 |
5.1 Al 掺杂TNTs(Al-TNTs)的制备 |
5.1.1 NaOH 投加量的影响 |
5.1.1.1 TEM 表征 |
5.1.1.2 XRD 表征 |
5.1.1.3 XPS 表征 |
5.1.1.4 对腐殖酸TOC 的降解 |
5.1.2 可见光条件下的催化性能 |
5.1.3 Al 掺杂量的影响 |
5.1.4 Al_2O_3 形态的影响 |
5.1.5 煅烧温度的影响 |
5.2 响应面法(RSM)分析O_3/UV/Al-TNTs 对腐殖酸TOC 的降解 |
5.2.1 试验设计 |
5.2.2 模型3D 及等高图分析 |
5.2.3 模型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柱状Al-TNTs 的制备及一体化反应器的开发 |
6.1 柱状Al-TNTs 的制备 |
6.1.1 形貌与结构表征 |
6.1.2 比表面积表征 |
6.2 柱状Al-TNTs 重复利用对垃圾渗滤液降解的影响 |
6.3 尾气臭氧对污染催化剂的再生情况 |
6.4 新型一体化反应器的设计 |
6.5 柱状Al-TNTs 投加量的影响 |
6.6 O_3 投加量的影响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虚拟企业过程集成中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写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2.1 过程集成的并行哲理——并行工程 |
1.2.2 过程集成的精简方式——精良生产 |
1.2.3 过程集成的企业级方式——虚拟企业 |
1.2.4 过程集成的全球化方式——供应链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不足 |
1.3.1 研究的现状 |
1.3.2 研究中的不足 |
1.4 选题意义和主要工作 |
1.4.1 选题意义 |
1.4.2 主要工作 |
第二章 虚拟企业建模理论与方法 |
2.1 引言 |
2.2 虚拟企业的概念与结构 |
2.2.1 虚拟企业基本概念 |
2.2.2 虚拟企业的体系结构 |
2.3 虚拟企业过程分析 |
2.4 虚拟企业建模研究 |
2.4.1 虚拟企业建模体系结构 |
2.4.2 虚拟企业集成化多视图模型 |
2.4.3 虚拟企业建模方法 |
2.5 虚拟企业模型各视图的描述方法 |
2.5.1 过程视图 |
2.5.2 功能视图 |
2.5.3 组织视图 |
2.5.4 资源视图 |
2.5.5 信息视图 |
2.5.6 约束视图 |
2.5.7 价值链视图 |
2.6 伙伴选择与评估参考模型 |
2.6.1 需求分析 |
2.6.2 建模阶段 |
2.6.3 开发阶段 |
2.7 小结 |
第三章 虚拟企业过程集成理论与方法 |
3.1 引言 |
3.2 价值链基本概念 |
3.3 过程集成方法 |
3.4 价值分析 |
3.4.1 价值的模糊分析方法 |
3.4.2 优化方案的模糊评估 |
3.4.3 价值链框架 |
3.4.4 产量决策 |
3.5 过程优化 |
3.5.1 优化约束分析 |
3.5.2 过程优化方法 |
3.6 过程仿真 |
3.7 价值链集成平台 |
3.7.1 VCI平台的总体设计 |
3.7.2 价值链集成平台的主要模块 |
3.8 小结 |
第四章 虚拟企业运营过程的管理与协调 |
4.1 引言 |
4.2 项目定义 |
4.3 项目任务分解和计划 |
4.3.1 项目任务的分解 |
4.3.2 项目进度计划 |
4.4 工作流模型 |
4.4.1 工作流参考模型 |
4.4.2 支持VE项目管理的工作流管理系统 |
4.5 项目任务的执行和调度 |
4.5.1 任务的调度 |
4.5.2 任务的执行策略 |
4.6 项目规划的优化 |
4.6.1 生产能力规划问题的描述 |
4.6.2 初始化 |
4.6.3 评估与选择 |
4.6.4 交叉 |
4.6.5 变异 |
4.6.6 Lamarck进化 |
4.6.7 计算实例 |
4.7 小结 |
第五章 支持虚拟企业过程集成的信息框架 |
5.1 引言 |
5.2 虚拟企业信息框架及其关键技术 |
5.3 基于CORBA的应用系统封装 |
5.4 基于代理的CORBA对象封装 |
5.5 基于联合意向的多代理系统 |
5.5.1 虚拟企业中MAS的建立 |
5.5.2 虚拟企业中的活动分解与分担 |
5.5.3 语义互操作 |
5.6 MAS在虚拟企业中的应用及其关键技术 |
5.6.1 MAS对过程集成的支持 |
5.6.2 MAS的信息交流 |
5.6.3 MAS的协调与协作 |
5.6.4 MAS数据交换与共享 |
5.6.5 MAS的协作环境 |
5.7 集成案例 |
5.7.1 供应能力下降案例 |
5.7.2 MAS系统设计 |
5.7.3 MAS的运行 |
5.8 VEIF开发技术方案和功能模块 |
5.8.1 VEIF开发技术方案 |
5.8.2 VEIF主要功能模块 |
5.9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伙伴选择与评估需求分析中概念与对象的映射表 |
附录Ⅱ AHP法确定价值链各级优化目标的权重 |
附录Ⅲ VCI的软件需求分析 |
附录Ⅳ 攻博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自制20米~3/时简易制氧机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自制20米3/时简易制氧机简介[J]. 鞠龙泉. 深冷技术, 1977(S1)
- [2]自制20米3/时简易制氧机简介[J]. 鞠龙泉. 深冷技术, 1976(05)
- [3]旋流板塔的简介和设计[J]. 浙江大学化工原理教研组. 浙江化工, 1976(02)
- [4]雷珠单抗小分子水凝胶给药体系建立及其对RNV的疗效研究[D]. 彭洁. 南方医科大学, 2020
- [5]高海拔特长隧道施工机械配套技术研究[D]. 王耀.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6(05)
- [6]鄂钢1500米3/时氧气站设计总结[J]. 张宗琦,阮燕仪. 深冷简报, 1974(02)
- [7]高氯酸锂非均相催化分解实验研究[D]. 闫科. 浙江大学, 2015(06)
- [8]下两期目录预告[J]. 本刊编辑组. 深冷技术, 1976(04)
- [9]TiO2纳米管光催化臭氧氧化技术研究及其应用[D]. 潘留明. 天津大学, 2010(11)
- [10]虚拟企业过程集成中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D]. 潘铁军. 浙江大学,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