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海水在不同温度和pH值下对卤虫卵孵化率的影响

人工海水在不同温度和pH值下对卤虫卵孵化率的影响

一、人工海水在不同温度和pH值下对卤虫卵孵化率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蒋湘,魏亦彤,许乐乐,吕美霞,朱文燕,王锂韫,陈道海[1](2021)在《光照强度、温度及海水类型对卤虫(Artemia saline)卵孵化率和幼体存活率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为提高室内循环水养殖环境下卤虫(Artemia saline)的存活率和稳定的产出率,研究了光照强度、温度及海水类型对卤虫卵孵化率和幼体存活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卤虫卵孵化率,设置0、1 000、2 000、3 000、4 000、5 000 lx共6种光照强度,每种强度设置4个重复组,结果显示,6种光照强度下的孵化率依次为(5.12±2.18)%、(55.68±4.73)%、(59.66±13.04)%、(62.50±19.51)%、(48.29±10.06)%、(38.07±11.04)%,光照强度对孵化率具有极显着影响(P<0.01),在光照强度3 000 lx下孵化率最高。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研究温度及海水类型对孵化后6、24、48 h时卤虫幼体存活率的影响,并对不同水平组合下的均数进行多重比较,双因素交叉分组试验设置2种温度[A1(25.17±0.51)℃、A2(32.03±1.04)℃],5种海水类型[B1(卤水)、B2(卤水+自来水)、B3(海水晶+自来水)、B4(海水晶+纯净水)、B5(天然海水)],每个组合设3个重复组,结果表明,孵化后6 h,温度、海水类型及交互效应对卤虫存活率的影响无显着差异(P>0.05);24 h时,温度、海水类型及交互效应对卤虫存活率的影响有显着差异(P<0.05),其中海水类型对卤虫存活率的影响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A1B1、A2B2组存活率相同,均为(98.89±1.92)%;48 h时,温度、海水类型及交互效应对卤虫存活率有显着影响(P<0.05),其中A1B1存活率最高,为(97.78±1.92)%,A1B2其次,为(96.67±3.34)%;A1B1与A1B2间无显着差异(P>0.05)。综合考虑存活率、卤水价格、运输成本、运行损耗等因素,在水温(25.17±0.51)℃下采用卤水+自来水进行卤虫孵化较为经济和便利,适合于循环水养殖条件。

马婷,权可心,张紫嫣,柴英辉,韩朝婕,贾旭颖,周文礼[2](2020)在《不同环境因子对渤海湾卤虫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探究不同盐度、光照强度、p H和饵料种类对渤海湾卤虫生长及抗氧化力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分别在不同盐度(20、25、30、35、40)、光照强度[0、42、54、72、96μmol/(m2·s)]、pH(7.5、8.0、8.5、9.0、9.5)条件下,以及分别投喂3种饵料(球等鞭金藻、海水小球藻、酵母)饲养卤虫,监测卤虫的体质量、体长及抗氧化相关指标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1)当盐度为25时卤虫的生长指标最佳,个体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该组卤虫CAT、POD、SOD等抗氧化酶活性水平较高;(2)当光照强度为42μmol/(m2·s)时卤虫的生长指标最佳,生长状态较好,抗氧化酶活性也在较高水平;(3)当pH在8.0、8.5时卤虫存活率较高,其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均处于较高水平;(4)饲喂球等鞭金藻的卤虫生长情况较好,成活率最高,抗氧化酶活性处于中高水平。

潘正军,安然,徐艳婷,肖新,王琼,许芳方,杜逸东[3](2020)在《影响西藏卤虫无节幼体在淡水中存活时间的几个因素分析》文中认为为对水产养殖育苗实践中活体饵料西藏卤虫(Antemia tibetiana)的应用提供参考,研究不同钠盐对孵化率、无节幼体在淡水中存活时间的影响,分析NaCl浓度、孵化液pH和淡水水温等因素对西藏卤虫无节幼体在淡水中存活时间,记录各组无节幼体在淡水中50%和100%死亡所需时间。结果表明,不同钠盐显着影响西藏卤虫的孵化率, Na2SO4组显着高于NaCl组(P<0.05), Na2CO3组显着低于NaCl组(P<0.01),其他各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以NaCl组孵化出的无节幼体在淡水中存活时间最长, 50%存活时间达13h, Na2SO4组孵化的无节幼体存活时间显着低于NaCl组(P<0.05),而Na2CO3和NaNO3组存活时间极显着低于NaCl组(P<0.01),在Na2CO3中孵化的无节幼体死亡速度最快。孵化率高的实验组存活时间不是最长,显示孵化率与存活率之间并无关联性。随着孵化液NaCl浓度升高,无节幼体在淡水中存活时间逐渐延长,至35‰时达到最高,但当孵化液NaCl浓度达40‰时,存活时间开始下降。随着孵化液pH从6.5—8.0逐渐升高,存活时间逐渐延长,至pH8.0时达到最高,孵化液pH继续升高,存活时间逐渐缩短,到pH10.0时, 50%存活时间只有3.54h,死亡速度最快, pH8.0组与其他实验组相比较差异显着(P<0.05)。在5℃淡水中无节幼体50%死亡时间为18.54h,显着长于15℃水温组,当水温≥20℃时,所有组别50%存活时间短于水温15℃组,差异显着(P<0.05)。孵化时钠盐的种类、NaCl浓度、孵化液pH和淡水水温对西藏卤虫无节幼体在淡水中存活时间有显着影响。

仲昭宇[4](2020)在《纳米金属氧化物材料的环境影响 ——毒性及食物链传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纳米材料由于其组成单元的尺度小,常常会表现出独特的光、电、磁、热及力学等多种特点,这使得纳米材料相比一般材料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尽管纳米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看好,但纳米材料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不甚了解,如何有效、准确地评价纳米材料的生物毒性是当今研究的热点问题。急性毒性实验是评价污染物生物毒性的重要方法,可以应用急性毒性实验评价纳米材料对生物可能造成的危害。卤虫个体小、对环境变化反应灵敏,营养丰富,是水产养殖业中优良的动物性饵料。因此本文实验选取卤虫作为受试生物来进行纳米金属氧化物急性毒性实验的研究。本研究以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纳米金属氧化物为主要研究对象,选用卤虫作为试验生物,设计纳米氧化铜,纳米氧化镍,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铬这四种纳米金属氧化物对卤虫急性毒性实验,通过受试卤虫的死亡率等指标来探究纳米金属氧化物对生物的影响。设计角毛藻对纳米金属氧化物的吸附试验,并用受试角毛藻喂养卤虫,观察卤虫体内纳米金属氧化物残留情况,探究纳米金属氧化物在食物链中的传递情况。具体来说,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1)24小时毒性实验结果显示这四种纳米金属氧化物对卤虫有一定的毒性作用。Nano-CuO,Nano-NiO,Nano-ZnO,Nano-Cr2O3的 24 小时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1.92 g·L-1,3.62 g·L-1,1.61 g·L-1,1.76 g·L-1。毒性从大到小分别为 Nano-Cr2O3>Nano-ZnO>Nano-CuO>Nano-NiO。(2)48小时毒性实验结果显示这四种纳米金属氧化物对卤虫毒性作用明显。四种纳米金属氧化物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0.27 g·L-1,0.42 g·L-1,0.29 g·L-1,0.13 g·L-1。毒性从大到小分别为Nano-Cr2O3>Nano-CuO>Nano-ZnO>Nano-NiO。四种纳米金属氧化物对卤虫的48小时的半数致死浓度远小于其对卤虫24小时的半数致死浓度,延长受试生物毒性实验受试时间可以显着减少半数致死浓度,增加其对受试生物的毒性作用,受试生物在更长时间的毒性环境下对毒物更加敏感,而且一般的水生生物毒性实验鱼类,水藻等也都是观察48小时的实验的结果,可见选用48小时的毒性实验结果研究是有意义的。(3)四种金属离子对卤虫毒性效果在相同处理时间内高于其对应的纳米金属氧化物。Cu2+,Ni2+,Zn2+,Cr3+的 24 小时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3.85 mg·L-1,10.01 mg·L-1,114.00 mg·L-1,68.88 mg·L-1。毒性从大到小分别为Cu2+>Ni2+>Cr3+>Zn2+。金属离子相对于同金属元素的纳米金属氧化物对卤虫的毒性作用更快且效果更加明显,研究表明纳米金属氧化物在卤虫体内会解离出金属离子,纳米金属氧化物对卤虫的毒性作用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纳米金属氧化物在卤虫体内解离出金属离子对卤虫造成毒性作用。(4)角毛藻对纳米金属氧化物具有很好的吸收/吸附效果,可在食物链传递中起到介质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角毛藻细胞吸附纳米金属氧化物的量会稍微减少。如角毛藻对Nano-CuO的吸附吸收实验结果所示,Nano-CuO投放量从0.40mg增加到3.20mg的过程中,角毛藻对Nano-CuO的吸附量从0.30mg增加到3.06mg,说明在角毛藻的吸附位点3.20mg的Nano-CuO投加量范围内并未饱和。在接触时间24h时,角毛藻对氧化铜吸附量为3.18mg,吸附率为99%,随接触时间的变长,角毛藻对Nano-CuO的吸附量变少,到接触时间120h的时候,角毛藻对Nano-CuO的吸附量为3.06mg,吸附率为95%。(5)透射电镜照片显示,卤虫体内存在通过食物链传递的纳米氧化物。以Nano-CuO为例,通过透射电镜拍摄照片可以看到喂食了吸附了 Nano-CuO的角毛藻后,卤虫体内有Nano-CuO颗粒团聚,并且主要沉积在卤虫腹部。以Nano-CuO的数据为例,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探测卤虫体内,环境含量为0.04mg,卤虫Nano-CuO摄入量为0.10μg,占环境中Nano-CuO总量的0.26%,环境中存在的纳米金属氧化物会随食物链的传递过程在卤虫体内残留,对卤虫造成毒性作用的同时,也揭露了纳米金属氧化物会随食物链传递最终危害到人类的环境风险。

马婷[5](2020)在《渤海湾卤虫培养条件优化及不饱和脂肪酸积累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渤海湾卤虫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生物活饵料,广泛应用于水产经济动物的仔稚期。随着水产经济动物的高质量发展,卤虫体内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已无法满足多数海水鱼、虾苗种发育的需要。因此研究不同环境条件组合对渤海湾卤虫生理生态的影响及饵料对卤虫不饱和脂肪酸积累的分子机制,对优化卤虫培养条件,促进营养强化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立足于渤海湾卤虫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代谢的调控机制开展以下研究:环境条件对渤海湾卤虫无节幼体生长、体脂肪酸、抗氧化指标的影响,优化渤海湾卤虫培养条件;分别从代谢组与转录组水平研究优化饵料对渤海湾卤虫不饱和脂肪酸积累的影响,并联合两组学数据分析优化饵料对渤海湾卤虫不饱和脂肪酸合成代谢的调控机制。试验结果如下:1.环境组合对卤虫的存活、生长、体脂肪酸积累和抗氧化能力影响不同,主效应检验中pH对卤虫存活和生长的影响效果明显,饵料种类对卤虫体脂肪酸积累影响最大,盐度对卤虫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物酶(POD)活力影响较大。筛选出最佳的饲养条件是:光照强度为72μmol/(m2·s)、盐度为25、pH为8.0、饵料种类为球等鞭金藻,在此环境下渤海湾卤虫存活率最高,体长体重增长明显,体内脂肪酸种类最多,组成成分最高;卤虫的T-SOD、POD、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活力较高,丙二醛(MDA)含量较低。2.采用前期优化饵料球等鞭金藻进行养殖试验,并与酵母进行对比,研究优化饵料对卤虫不饱和脂肪酸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球等鞭金藻(IG-group)组卤虫总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花生四烯酸(ARA)含量均显着高于酵母(Y-group)组。基于LC-MS/MS等代谢组学技术手段构建不同饵料条件下渤海湾卤虫的代谢物差异图谱,得到渤海湾卤虫有13399种代谢物,筛选出5399种上调差异代谢物和4427种下调差异代谢物,通过KEGG通路注释及富集分析发现与脂肪酸相关代谢显着的通路为脂肪酸生物合成通路和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通路。两条代谢通路中富集在IG-group组卤虫的α-亚麻酸(ALA)、EPA、DHA、油酸、辛酸、肉豆蔻酸、硬脂酸,和富集在Y-group卤虫体内的ARA、棕榈油酸均为渤海湾卤虫不饱和脂肪酸代谢的重要调控代谢物;上述显着差异代谢物可能为影响渤海湾卤虫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代谢的潜在生物标志物。3.利用Illumia高通量测序平台对优化饵料养殖的渤海湾卤虫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转录本拼接后得到总Unigene序列248932条,成功注释到NR库的基因数目为35009条;成功注释到SwissProt为23768条;成功注释到PFAM库的有16382条;GO库成功注释到11445条;KO数据库成功注释到10641条。在基因表达水平上有401个下调基因和148个上调基因,共计9条富集到与脂类代谢相关的通路上,其中与脂肪酸相关通路只有一条,为Y-group组中的ARA代谢通路,该通路上差异基因CD224/GGT1-5高度表达,基因表达的转运蛋白γ-谷氨酰转肽酶、谷胱甘肽水解酶和白三烯-C4合酶高度合成,IG-group组卤虫体内不饱和脂肪酸相关通路中差异基因无明显变化。因此,CD224/GGT1-5基因在该组学角度上可能为酵母组卤虫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的调控基因。4.转录组学与代谢组学联合分析共筛出46条共同参与两组学的代谢通路,与不饱和脂肪酸相关的通路一共两条,为ARA代谢通路和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通路。在两通路中Y-group卤虫的CD224/GGT1-5基因、desC基因与ARA呈正相关,即CD224/GGT1-5基因在ARA代谢通路上,加快了Y-group卤虫体内ARA代谢,不断将ARA向脂类物质的转化,降低了Y-group卤虫体内不饱和脂肪酸等物质的合成与积累;Y-group中desC基因在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通路上促进了卤虫体内的ARA积累,同时抑制了卤虫体内ALA、EPA、DHA、油酸的生物合成。与Y-group组比,IG-group组中desC基因与CD224/GGT1-5基因的正常表达,促进了卤虫体内ALA、EPA、DHA、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降低了ARA代谢与积累,促进了IG-group组的卤虫脂质的代谢与吸收速率。

王晓俊[6](2020)在《卤虫孤雌生殖条件的优化及高效饵料的筛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卤虫作为一种水产养殖中重要的饵料,因不合理饲养及捕捞,资源环境遭到破坏,天然卤虫资源面临枯竭。近年来由于养殖业的飞速发展,加之各地卤虫卵质量参差不齐,对优质卤虫卵的需求日益增大。目前有关卤虫的研究多专注于重金属离子富集等,对卤虫孤雌生殖的研究及高效饵料的运用鲜有报道,本文通过比较目前世界上广泛使用的几种不同卤虫卵品系,选择出最适宜在本地生态条件进行大规模使用的卤虫品系,并探究孤雌生殖卤虫室内环境养殖的条件及方法以及不同饵料对其生长的影响;结合户外开展小型规模养殖,观察环境因子对卤虫生长发育以及产卵的影响,为室内高密度养殖及户外大规模养殖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测定设定条件下,不同品系卤虫(Artemia)乌兹别克斯坦盐湖、哈萨克斯坦盐湖、俄罗斯盐湖、西藏盐湖以及渤海湾盐田卤虫卵的孵化率等,发现渤海湾孤雌生殖卤虫孵化率(≥88%)显着优于其他品种卤虫卵(P<0.05),选择出最优种卤虫-渤海湾盐田孤雌生殖卤虫品系进行后续实验。通过研究渤海湾孤雌生殖卤虫卤虫在不同盐度梯度下的生长速率等生物学参数,得出温度20°C~24°C下、较高的盐度梯度下(60 ppt~100 ppt),卤虫较低盐度梯度(40 ppt)具有更好的生长速率。通过比较五种不同的饵料-光合细菌、麸皮、豆腐渣、微拟球藻、沼液对孤雌生殖卤虫的喂养效果,发现在实验室设定的条件下,在实验开始第3 d到第8 d,微拟球藻饵料具有最高的卤虫生长速率(P<0.05);第8 d后,豆腐渣饵料组的喂养效果最好,卤虫存活率高且不易死亡,生长速率优于其他组(P<0.05)。通过测定不同饵料作用下卤虫的种群密度及体长变化,对照相应温度及盐度的变化,得出户外卤虫生长发育规律即七月中至八月底(又称歇伏季),因为温度和盐度的剧烈化,卤虫转产生后代的方式由卵生逐步变为卵胎生,雌性卤虫直接在卵囊里产生无节幼体,卤虫卵产量骤减。八月中旬后,随着雨季到来,卤虫又回归卵生方式,虫产卵量增加。因此需要在旱季歇伏时期,人工补充饵料使卤虫有充足的养分维持生长繁殖及种群密度,为歇伏结束后的生产提供种群基础。通过统计喂食不同种类饵料(麸皮、豆腐渣、化肥、鸡粪)对应的实验池中卤虫体长、种群数量及带卵量的变化,发现短时间内种群密度提升最快的为鸡粪饵料组,但种群密度增长后,出现饵料不足的情况,导致卤虫大量死亡。而试验周期延长的情况下,发现喂食麸皮饵料组和豆腐渣饵料组的卤虫种群密度及长度远高于其他饵料组,具有良好的生产前景及应用价值。

朱松[7](2020)在《抗鱼类神经坏死病毒纳米靶向给药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鱼类病毒性神经坏死病(viral nervous necrosis,VNN)是由神经坏死病毒(nervous necrosis virus,NNV)引起的一种世界范围的流行性传染病。目前已有19目54科120种以上的鱼类受到该病的危害,且受危害种类和受危害程度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特别是对石斑鱼来说,其孵化后一个月内的成活率往往不足10%,甚至全部死亡。NNV主要感染鱼类的仔鱼、稚鱼和幼鱼阶段,处于易感阶段的鱼苗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使用疫苗免疫时鱼体自身不能有效地产生保护性抗体,限制了疫苗对VNN的防控作用。因此,药物治疗是VNN防治的有效措施。目前鱼类的给药途径主要包括注射、口服和浸浴三种方式。受鱼苗规格和操作技术等因素限制,难以通过注射方式给药。另外,鱼类仔鱼阶段多以浮游生物为食,口服给药也受到很大的局限。所以,浸浴给药是VNN防控的首选方式。NNV主要感染鱼类的神经系统,生物膜及屏障系统的选择透过性会限制药物的运输,导致药物治疗效果下降。因此,开发新型智能的浸浴给药系统是VNN防控的新思路。纳米靶向给药系统是指在靶向配体的引导下,利用纳米载体将药物靶向运输到特定组织或细胞内,最终达到提高药物治疗效果的目的。本研究分别对抗NNV药物、纳米载体和NNV特异性靶向配体进行优化筛选,以期获得最优的组合构建纳米靶向给药系统。于离体和在体条件下,评价了该系统对NNV的靶向性和抗NNV活性。本研究取得结果如下:1. NNV分离鉴定及抗NNV药物筛选研究利用NNV敏感细胞系SSN-1从患病石斑鱼脑组织中分离NNV,通过对病毒RNA2全基因序列进行测定和比对,确定其属于赤点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基因型。选取12种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的药物分别于离体和在体条件下进行抗NNV药物筛选。离体条件下,利巴韦林显示出最好的抗NNV活性,其对NNV的90%抑制浓度(IC90)为7.18 mg/L,其次为金刚烷胺。随后,我们探究了金刚烷胺和利巴韦林对NNV感染不同阶段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刚烷胺对NNV感染的治疗效果优于利巴韦林,而利巴韦林对NNV感染主要起到预防作用。在体条件下,金刚烷胺显示出最好的抗NNV活性,其次为利巴韦林。金刚烷胺和利巴韦林浸泡处理7天后对NNV的IC90分别为27.91 mg/L和73.25 mg/L。金刚烷胺(40 mg/L)和利巴韦林(100 mg/L)处理7天后,患病石斑鱼的成活率分别为44%和39%,而未使用药物处理的对照组中,石斑鱼的存活率不足10%。基于离体和在体条件下药物抗NNV效果以及药物本身的特性,我们最终选取金刚烷胺作为抗NNV药物进行纳米靶向给药系统构建。2. 纳米载体筛选研究选取Fe2O3纳米粒子(Fe2O3-NPs)、Fe3O4纳米粒子(Fe3O4-NPs)、单壁碳纳米管(SWCNTs)、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和氧化石墨烯(GO)作为研究对象,以酵母和卤虫作为模式生物,探究了所选纳米载体的生物相容性、进入细胞方式以及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和代谢情况。首先,利用多种仪器对纳米载体本身特性进行详细表征。当选取酵母细胞的生长繁殖率和细胞活力作为评价指标时,纳米载体对酵母毒性顺序为:Fe2O3-NPs>Fe3O4-NPs>GO>SWCNTs>MWCNTs。SWCNTs和MWCNTs可通过直接穿透和内吞作用2种方式进入酵母细胞,并在细胞的细胞质、液泡、溶酶体和线粒体等多个部位分布。此外,SWCNTs可进入酵母细胞的细胞核内,而MWCNTs仅在核膜周围分布。代谢数据表明,SWCNTs比MWCNTs具有更好的代谢稳定性。当选取卤虫卵孵化率以及卤虫I、II和III龄幼体的死亡率、体长和游动速度作为评价指标时,纳米载体的毒性顺序为:Fe2O3-NPs>GO>Fe3O4-NPs>SWCNTs>MWCNTs。SWCNTs和MWCNTs均可分布于卤虫的巨噬细胞、脂质泡和肠道内。浸泡处理48 h后,进入卤虫体内SWCNTs和MWCNTs的含量达到最大值,随后MWCNTs会被卤虫迅速排出,而SWCNTs的排出过程则较为缓慢和稳定。依据实验结果以及纳米载体生物相容性好、穿透能力强、代谢稳定的筛选标准,我们最终选取SWCNTs作为运输载体进行纳米靶向给药系统构建。3. NNV特异性纳米抗体筛选研究利用纯化的NNV作为抗原免疫羊驼,扩增重链抗体可变区基因片段构建抗NNV纳米抗体噬菌体文库。经鉴定,文库的实际库容量为1.27×108 cfu,多样性良好,满足后续的筛选试验。以NNV作为靶标,利用Gly-HCl洗脱法对噬菌体文库进行三轮亲和淘选。从第三轮淘选菌体中随机挑选120个噬菌体单克隆进行亲和力验证,选出22个具高亲和力的单克隆进行序列测定。根据纳米抗体序列相似性,最终选取8种纳米抗体进行原核表达,经过表达,均可在菌体上清中检测到大小为17 k Da左右的目的蛋白。利用Ni-NTA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柱对表达后的纳米抗体进行纯化,并对纯化后的纳米抗体与NNV亲和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NNV-VHH 6与NNV的亲和力最强。此外,酵母双杂交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NNV-VHH 6于体内和体外条件下均与NNV的P-domain结合。基于以上结果,我们最终选取NNV-VHH 6作为靶向配体进行靶向给药系统构建。4. 纳米靶向给药系统构建及其靶向性研究选取金刚烷胺、SWCNTs和NNV-VHH 6分别作为抗NNV药物、纳米载体和靶向配体,构建纳米靶向给药系统(SWCNTs-P-A-Nb)。同时,构建未连接纳米抗体的给药系统(SWCNTs-P-A)作为后续实验的对照。通过对给药系统的形态特征、元素种类、粒径分布、Zeta电位以及热稳定性等多种特性进行表征,确定给药系统构建成功。SWCNTs-P-A-Nb中金刚烷胺和纳米抗体的承载率分别为37.92%和15.03%。离体条件下,利用荧光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流式细胞仪分析了给药系统对NNV的靶向性。与SWCNTs-P-A相比,SWCNTs-P-A-Nb可以更多的进入到感染NNV的细胞内与NNV结合。在体条件下,利用活体成像系统和荧光显微镜分析了给药系统对NNV的靶向性。与SWCNTs-P-A相比,SWCNTs-P-A-Nb可以更多的进入感染NNV石斑鱼的脑组织。此外,SWCNTs-P-A-Nb在鱼体的肌肉、肠道、肝脏和肾脏等多种组织中均有分布。离体和在体条件下,本研究所构建的靶向给药系统对NNV均具有良好的靶向性。5. 靶向给药系统抗NNV活性研究在相同的药物浓度下,SWCNTs-P-A-Nb对NNV诱导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显着强于金刚烷胺和SWCNTs-P-A。此外,通过Western blot和RT-q PCR实验证实SWCNTs-P-A-Nb具有更强的抗NNV活性。在体条件下,当药物浓度相同时,SWCNTs-P-A-Nb对NNV的抑制率显着高于金刚烷胺和SWCNTs-P-A。当药物浓度为40 mg/L时,金刚烷胺、SWCNTs-P-A和SWCNTs-P-A-Nb处理后,患病石斑鱼10天内的存活率分别提高至27%、39%和51%。金刚烷胺处理组、SWCNTs-P-A处理组和SWCNTs-P-A-Nb处理组石斑鱼脑组织中药物最高含量分别为11.88、19.34和34.57 mg/Kg。将处理后的鱼体转移至干净海水后,金刚烷胺处理组和SWCNTs-P-A处理组金刚烷胺被迅速排出,而SWCNTs-P-A-Nb处理组显示出较为缓慢的代谢趋势。以上结果表明,SWCNTs-P-A-Nb可提高金刚烷胺的抗NNV活性,并延长药物作用时间。综上所述,本研究优化筛选出金刚烷胺、SWCNTs和NNV-VHH 6分别作为抗NNV药物、运输载体和靶向配体构建纳米靶向给药系统。该系统于离体和在体条件下对NNV均具有良好的靶向性,并提高金刚烷胺的抗NNV活性,实现VNN的靶向治疗。本研究将为VNN的防治提供新思路,为鱼类无特定病原携带苗种的生产奠定基础并提供重要参考。

吴骏,孙龙生,安振华,陈佳毅,杨家威[8](2015)在《卤虫卵孵化条件的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旨在对卤虫卵孵化条件进行优化并探讨不同海水配方对卤虫卵孵化率的影响。试验采用L27(313)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三因素分别为盐度、温度、p H,每个因素设3个水平,分别为盐度20、30、40,温度28.0℃、30.0℃、32.0℃和p H7.84、8.34、8.84。结果表明:在盐度20+温度32.0℃+p H 8.84孵化条件下,卤虫卵孵化率最高。三因素间无交互作用(P>0.05),且盐度是影响卤虫卵孵化率最主要的因素。复合盐海水组卤虫卵孵化率为(93.73±1.91)%,极显着高于人工海水组(83.22±2.41)%(P<0.01)。试验结果提示,在进行卤虫卵人工孵化时,盐度控制在20,温度32.0℃,p H 8.84,采用复合盐海水效果较理想。

陈瑞楠[9](2015)在《渤海湾卤虫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环境因子和营养因子的响应》文中指出天津渤海湾卤虫是一种优质的生物饵料,耐受性、孵化特性以及营养成分含量等均可以与美国大盐湖出产的卤虫种相媲美。近年来由于环境的污染以及水产养殖中对其他品系卤虫的引种和广泛应用,部分种类的卤虫可能已经扩散到天津渤海湾地区对本地卤虫资源造成生物入侵,因此对于天津渤海湾卤虫的系统研究及保护势在必行。本文立足于天津渤海湾卤虫种质资源调查与保护,对天津渤海湾卤虫展开:鉴定天津渤海湾卤虫物种,研究外源环境因子对其孵化特性的影响,外源营养因子对其营养成分的影响三方面研究。试验结果如下:1.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天津渤海湾卤虫卵的COI序列进行PCR扩增并进行序列blast分析,与GenBank中Artemia parthenogenetica的COI序列相似度为99%,将其定名为Artemia parthenogentica BHW。2.三种环境因子中盐度对卤虫休眠卵影响效果最为明显,试验结果表明渤海湾卤虫孵化适宜盐度是10‰-25‰,最适盐度为25‰。温度对卤虫休眠卵孵化率有明显的影响,温度为28±1℃时,渤海湾卤虫孵化率达到最高。与其他研究结果不同的是,渤海湾卤虫休眠卵在36℃及44℃条件仍能有一部分少量休眠卵孵化,但是不能长时间存活。光照对于渤海湾卤虫休眠卵孵化率无显着影响,其孵化最适宜光照条件为90μmol/(m2·s)。三种环境因子之间有一定的具有一定的交互作用,天津渤海湾卤虫最优综合环境条件为光照强度为72μmol/(m2·s),盐度为25‰,pH为8。3.8种外源营养因子对卤虫进行强化后均显着提高了卤虫无节幼体内营养成分,其中以扁藻组蛋白含量最高。新月菱形藻组脂肪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各组。外源营养物质对氨基酸的组成没有影响,仅影响了卤虫体内各个氨基酸含量。强化组的必需氨基酸及总氨基酸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其中小球藻组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于其他两组,总氨基酸含量角毛藻组中最大。强化后,卤虫体内脂肪酸含量均显着提高,其中角毛藻组和盐藻组明显的提卤虫体内高EPA的含量,球等鞭金藻组显着提高了卤虫体内高DHA的含量。EPA、DHA等高不饱和脂肪酸是水产养殖幼苗生长中极易缺乏而且对其生长速度、抗病力、成活率、发育以及繁殖均有不可取代的影响。因此结合水产养殖生产实践认为球等鞭金藻强化效果最好,其次为角毛藻和盐藻。

陈小苑[10](2011)在《哈萨克斯坦卤虫卵的品系特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卤虫资源的广泛应用,哈萨克斯坦盐湖卤虫卵开始在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但其几乎没有相关研究报道,这导致哈萨克斯坦卤虫卵质量低、孵化效率低,在国际市场的价格较低,所以有必要对哈萨克斯坦卤虫卵进行品系特性研究。文章选用了伯尔利湖(B)、马兰德湖(M)、克孜勒卡克湖(K)、哈利别克湖(H)、塞听湖(S)五个不同品系哈萨克斯坦卤虫进行品系特性的研究。生物学测定值方面,五个品系卤虫卵脱壳卵卵径在261~291μm,水合卵卵径在245~275gm,无节幼体体长的范围是480-550μm;脱壳卵干重在2.39-4.09μg,脱壳卵湿重在6.66-15.68μg,无节幼体干量在2.99~4.91μg,无节幼体湿重在8.11-21.62μg。通过研究不同品系卤虫卵的孵化率、孵化效率和孵化量,得到五个品系卤虫卵的孵化率在21.5-84%,其中B、K、H品系都有较高孵化率;五个品系卤虫卵的孵化效率在50000-101500个/克,其中B品系的孵化效率最高;五个品系卤虫卵的孵化量的干湿比在0.159-0.211,属于正常范围内。研究环境条件对哈萨克斯坦卤虫卵孵化的影响发现,盐度范围在5-30,pH范围在6.5-9,温度范围在25~28℃,以上条件下均可以正常孵化;温度、盐度、pH对哈萨克斯坦卤虫卵孵化率的影响影响大小分别是温度>盐度>pH,其中温度与盐度无交互作用;部分品系品系卤虫卵在低温下延长孵化时间仍可以得到较高的孵化率。实验表明,哈萨克斯坦卤虫的总脂含量在不同品系的脱壳卵和无节幼体间有明显的差异,B品系和K品系卤虫无节幼体的总脂含量均较高,B品系的卤虫无节幼体和脱壳卵都具有较高的EPA含量。冷冻处理和过氧化氢溶液处理都可以提高哈萨克斯坦卤虫卵的孵化率,但是不同品系的影响程度不同。在孵化过程中添加过氧化钙也可以提高哈萨克斯坦卤虫卵的孵化率,最佳浓度为10-90mg/L。文章通过研究不同品系哈萨克斯坦卤虫卵的生物学测定值、孵化质量、脂肪酸组成以及环境因素和去休眠方式的影响,初步描述了哈萨克斯坦卤虫卵的品系特性,这些可以为哈萨克斯坦卤虫卵的捕捞、保存、加工工艺等提供数据和理论的指导,同时对充分开发利用哈萨克斯坦盐湖卤虫资源有积极意义。

二、人工海水在不同温度和pH值下对卤虫卵孵化率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工海水在不同温度和pH值下对卤虫卵孵化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光照强度、温度及海水类型对卤虫(Artemia saline)卵孵化率和幼体存活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和分析
    2.1 光照强度对卤虫卵孵化率的影响
    2.2 温度、海水类型对卤虫存活率的影响
3 讨论
    3.1 光照强度对孵化率的影响
    3.2 温度和海水类型对卤虫幼体存活率的影响

(2)不同环境因子对渤海湾卤虫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卤虫孵化和饲养
        1.2.2 试验分组
        1.2.3 测定和计算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和分析
    2.1 环境因子对渤海湾卤虫生长的影响
        2.1.1 环境因子对渤海湾卤虫存活率的影响
        2.1.2 环境因子对渤海湾卤虫体长的影响
        2.1.3 环境因子对渤海湾卤虫体质量的影响
    2.2环境因子对渤海湾卤虫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2.2.1 环境因子对渤海湾卤虫SOD活性的影响
        2.2.2 环境因子对渤海湾卤虫CAT活性的影响
        2.2.3 环境因子对渤海湾卤虫POD活性的影响
        2.2.4 环境因子对渤海湾卤虫MDA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3.1 不同环境因子对渤海湾卤虫生长的影响
    3.2 不同环境因子对渤海湾卤虫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4 结论

(4)纳米金属氧化物材料的环境影响 ——毒性及食物链传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概况
    1.1 环境中的纳米材料
        1.1.1 纳米材料的应用现状
        1.1.2 纳米材料环境风险
    1.2 生物监测及卤虫
        1.2.1 卤虫的生物学特征
        1.2.2 卤虫毒性实验的优点
    1.3 纳米材料在食物链中的传递
    1.4 角毛藻对纳米金属的吸附吸收
    1.5 本研究的设计思路和研究目的
第2章 Nano-CuO对卤虫的毒性及在食物链中的传递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仪器及材料
        2.1.2 F/2培养基的配置
        2.1.3 人工海水的配置
    2.2 实验方法
        2.2.1 卤虫休眠卵的孵化
        2.2.2 卤虫二期无节幼体的获得
        2.2.3 Nano-CuO及Cu~(2+)对卤虫急性毒性实验
        2.2.4 角毛藻对Nano-CuO的吸附实验
        2.2.5 Nano-CuO在食物链中的传递实验
        2.2.6 透射电镜样品前处理
        2.2.7 透射电镜观察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受试卤虫的选择
        2.3.2 Nano-CuO及Cu~(2+)对卤虫毒性实验
        2.3.3 角毛藻对Nano-CuO的吸附吸收
        2.3.4 Nano-CuO在食物链中的传递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Nano-NiO对卤虫的毒性及在食物链中的传递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卤虫休眠卵的孵化
        3.2.2 卤虫二期无节幼体的获得
        3.2.3 Nano-NiO及Ni~(2+)对卤虫的急性毒性实验
        3.2.4 角毛藻对Nano-NiO的吸附实验
        3.2.5 透射电镜样品前处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Nano-NiO及Ni~(2+)对卤虫毒性实验
        3.3.2 Nano-NiO在食物链中的传递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Nano-ZnO对卤虫的毒性及在食物链中的传递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4.2.1 卤虫休眠卵的孵化
        4.2.2 卤虫二期无节幼体的获得
        4.2.3 Nano-ZnO及Zn~(2+)对卤虫的急性毒性实验
        4.2.4 角毛藻对Nano-ZnO的吸附实验
        4.2.5 透射电镜样品前处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Nano-ZnO及Zn~(2+)对卤虫毒性实验
        4.3.2 Nano-ZnO在食物链中的传递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Nano-Cr_2O_3对卤虫的毒性及在食物链中的传递
    5.1 实验材料
    5.2 实验方法
        5.2.1 卤虫休眠卵的孵化
        5.2.2 卤虫二期无节幼体的获得
        5.2.3 Nano-Cr_2O_3及Cr~(3+)对卤虫急性毒性实验
        5.2.4 角毛藻对Nano-Cr_2O_3的吸附实验
        5.2.5 透射电镜样品前处理
    5.3 实验结果
        5.3.1 Nano-Cr_2O_3及C~(3+)对卤虫毒性实验
        5.3.2 Nano-Cr_2O_3在食物链中的传递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果与讨论
    6.1 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渤海湾卤虫培养条件优化及不饱和脂肪酸积累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卤虫
        1.1.1 卤虫的生物学特征
        1.1.2 卤虫的营养价值及开发
        1.1.3 卤虫的人工养殖技术
        1.1.4 作为基础研究材料的研究进展
    1.2 外源环境因子对卤虫的影响
        1.2.1 盐度对卤虫的影响
        1.2.2 光照强度对卤虫的影响
        1.2.3 pH对卤虫的影响
        1.2.4 饵料对卤虫的影响
    1.3 代谢组学在水产上的应用
    1.4 转录组学在水产上的应用
    1.5 转录组学与代谢组学联合分析在水产上的应用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7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渤海湾卤虫培养条件优化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来源
        2.1.2 试验仪器
        2.1.3 试验设计
        2.1.4 试验方法
        2.1.5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环境组合对卤虫存活的影响
        2.2.2 环境组合对卤虫生长的影响
        2.2.3 环境组合对卤虫体内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2.2.4 环境组合对卤虫抗氧化酶活力影响
    2.3 讨论
        2.3.1 环境组合对卤虫生长的影响
        2.3.2 环境组合对卤虫体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2.3.3 环境组合对卤虫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优化饵料对渤海湾卤虫不饱和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仪器与试剂
        3.1.3 试验方法
        3.1.4 数据测定方法
        3.1.5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试验质量控制
        3.2.2 试验数据分析
        3.2.3 差异代谢物生物信息学分析
        3.2.4 饵料对渤海湾卤虫脂肪酸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转录组学分析优化饵料对渤海湾卤虫不饱和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培养方法
        4.1.3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测序数据及其质量控制
        4.2.2 转录本拼接及基因功能注释
        4.2.3 差异表达分析
        4.2.4 GO富集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代谢组学与转录组学联合分析优化饵料对渤海湾卤虫不饱和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5.1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KEGG通路注释比较分析
        5.2.2 KEGG通路富集比较分析
        5.2.3 转录组和代谢组相关性分析
        5.2.4 参与两组学的脂肪酸相关的代谢通路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参会情况

(6)卤虫孤雌生殖条件的优化及高效饵料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卤虫生物学特性
        1.1.1 卤虫概述
        1.1.2 卤虫的分类及分布
        1.1.3 卤虫的生殖方式
    1.2 外源环境因子对卤虫的作用
        1.2.1 温度对卤虫的生长繁殖作用
        1.2.2 盐度对卤虫的作用
        1.2.3 pH对卤虫的作用
        1.2.4 光照强度对卤虫的作用
    1.3 卤虫饵料的种类
        1.3.1 豆腐渣
        1.3.2 小麦麸皮
        1.3.3 杜氏盐藻
        1.3.4 光合细菌
        1.3.5 微拟球藻
    1.4 卤虫的应用价值
        1.4.1 在水产养殖的应用
        1.4.2 对环境及生态的应用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卤虫品系的选择与使用
    2.1 材料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器材
        2.1.3 实验方法
        2.1.3.1 卤虫孵化条件设定
        2.1.3.2 卤虫卵孵化方法
        2.1.3.3 卤虫卵孵化率的测定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分析
    2.3 讨论
第3章 孤雌生殖卤虫生长条件的优化
    3.1 材料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器材
        3.1.3 盐藻饵料配置
        3.1.4 实验设计
        3.1.4.1 无节幼体的获取以及盐度梯度的设计
        3.1.4.2 样品检测
        3.1.4.3 数据分析
    3.2 结果分析
    3.3 讨论
第4章 卤虫饵料的选择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器材及药品
        4.1.3 饵料的制备
        4.1.4 实验方法
        4.1.4.1 卤虫幼体的获取
        4.1.4.2 卤虫培养环境及测定方法
        4.1.4.3 数据统计
    4.2 结果分析
        4.2.1 不同饵料对孤雌生殖卤虫生长速率的影响
    4.3 讨论
第5章 卤虫室外小规模养殖及大规模养殖探索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及器材
        5.1.2 实验条件与环境
        5.1.3 实验设计
        5.1.3.1 卤虫种群获得
        5.1.3.2 卤虫的投喂
        5.1.4 卤虫样品采集与分析
        5.1.4.1 卤虫采集
        5.1.4.2 卤虫样品处理
        5.1.4.3 样品数据分析
    5.2 结果分析
        5.2.1 试验池盐度变化
        5.2.2 不同饵料对卤虫体长的影响
        5.2.3 不同试验池中饵料、盐度以及温度对卤虫种群的影响
        5.2.3.1 麸皮饵料试验池变化
        5.2.3.2 豆腐渣饵料试验池变化
        5.2.3.3 化肥饵料试验池变化
        5.2.3.4 空白对照组试验池变化
        5.2.3.5 鸡粪饵料组试验池变化
        5.2.4 各试验池氨氮量变化影响
        5.2.5 卤虫试验池数据对比
        5.2.6 卤虫试验池雌雄比例
    5.3 讨论
第6章 结论
    6.1 卤虫品系的选择
    6.2 卤虫孤雌生殖条件的优化
    6.3 卤虫饵料的选择
    6.4 室外养殖经验总结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7)抗鱼类神经坏死病毒纳米靶向给药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VNN研究概况
        1.1.1 VNN研究历史
        1.1.2 VNN流行情况
        1.1.3 VNN防控技术研究
    1.2 NNV简介
        1.2.1 NNV分类
        1.2.2 NNV分子结构特征
        1.2.3 NNV生命周期
    1.3 纳米靶向给药系统简介
        1.3.1 纳米载体
        1.3.2 靶向配体
    1.4 纳米抗体研究概况
        1.4.1 纳米抗体的发现
        1.4.2 纳米抗体的结构
        1.4.3 纳米抗体的特性
    1.5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NNV分离鉴定及抗NNV药物筛选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石斑鱼、细胞和药物
        2.1.2 试剂和仪器
        2.1.3 组织病理观察
        2.1.4 RT-PCR检测病原
        2.1.5 SSN-1细胞培养
        2.1.6 病毒分离
        2.1.7 透射电镜观察NNV病毒粒子
        2.1.8 病毒RNA2全基因序列测定及分析
        2.1.9 病毒滴度测定
        2.1.10 药物对SSN-1细胞毒性检测
        2.1.11 药物离体抗NNV活性初筛
        2.1.12 药物离体抗NNV活性复筛
        2.1.13 药物对石斑鱼毒性检测
        2.1.14 药物在体抗NNV活性初筛
        2.1.15 药物在体抗NNV活性复筛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组织病理分析
        2.2.2 病原分子鉴定
        2.2.3 NNV分离及测序分析
        2.2.4 药物对SSN-1细胞毒性评价
        2.2.5 药物离体抗NNV效果评价
        2.2.6 药物对不同NNV感染阶段的影响
        2.2.7 药物对石斑鱼毒性评价
        2.2.8 药物在体抗NNV效果评价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纳米载体筛选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纳米材料
        3.1.2 模式生物
        3.1.3 试剂和仪器
        3.1.4 培养基
        3.1.5 碳纳米管功能化修饰
        3.1.6 纳米材料表征
        3.1.7 纳米材料对酵母繁殖率影响
        3.1.8 纳米材料对酵母死亡率影响
        3.1.9 酵母细胞对纳米材料的摄取分析
        3.1.10 酵母细胞对碳纳米管的摄取方式检测
        3.1.11 纳米材料对卤虫毒性作用
        3.1.12 卤虫对碳纳米管的摄取和代谢检测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纳米材料表征
        3.2.2 纳米材料对酵母生长和细胞活力的影响
        3.2.3 碳纳米管在酵母细胞内的分布
        3.2.4 碳纳米管进入酵母细胞内的方式
        3.2.5 碳纳米管在酵母细胞内的代谢
        3.2.6 纳米材料对卤虫的毒性作用
        3.2.7 碳纳米管在卤虫体内的分布
        3.2.8 碳纳米管在卤虫体内的代谢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NNV特异性纳米抗体筛选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主要材料
        4.1.2 试剂和仪器
        4.1.3 主要溶液和培养基
        4.1.4 NNV纯化
        4.1.5 羊驼免疫及抗血清效价测定
        4.1.6 纳米抗体噬菌体文库构建
        4.1.7 NNV特异性纳米抗体的亲和淘选
        4.1.8 纳米抗体原核表达
        4.1.9 纳米抗体与NNV亲和力验证
        4.1.10 纳米抗体识别NNV能力验证
        4.1.11 纳米抗体与NNV结合位点探究
    4.2 结果与分析
        4.2.1 NNV纯化
        4.2.2 羊驼血清效价
        4.2.3 VHH基因片段扩增
        4.2.4 文库鉴定
        4.2.5 NNV特异性纳米抗体的亲和淘选
        4.2.6 阳性克隆鉴定
        4.2.7 阳性克隆序列测定与分析
        4.2.8 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4.2.9 纳米抗体诱导表达
        4.2.10 纳米抗体纯化
        4.2.11 纳米抗体与NNV亲和力分析
        4.2.12 质粒对酵母细胞毒性及自激活活性分析
        4.2.13 NNV-VHH6对NNV的识别能力分析
        4.2.14 NNV-VHH6与NNV结合位点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纳米靶向给药系统构建及其对NNV靶向性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主要材料
        5.1.2 试剂和仪器
        5.1.3 SWCNTs载药系统构建
        5.1.4 SWCNTs载药系统表征
        5.1.5 离体条件下靶向性验证
        5.1.6 在体条件下靶向性验证
        5.1.7 靶向给药系统在鱼体内分布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给药系统构建及表征
        5.2.2 定性检测给药系统进入SSN-1细胞
        5.2.3 给药系统与NNV靶向结合
        5.2.4 定量检测给药系统进入SSN-1细胞
        5.2.5 给药系统体内靶向性
        5.2.6 靶向给药系统在组织内的分布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靶向给药系统抗NNV活性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主要材料
        6.1.2 试剂和仪器
        6.1.3 主要溶液
        6.1.4 给药系统对SSN-1细胞毒性检测
        6.1.5 细胞凋亡检测
        6.1.6 Western blot检测NNV
        6.1.7 RT-q PCR检测NNV
        6.1.8 给药系统对石斑鱼毒性检测
        6.1.9 在体抗NNV活性检测
        6.1.10 脑组织病理观察
        6.1.11 脑组织中金刚烷胺代谢检测
    6.2 结果与分析
        6.2.1 SSN-1细胞凋亡分析
        6.2.2 Western blot分析离体抗NNV活性
        6.2.3 RT-q PCR分析离体抗NNV活性
        6.2.4 在体抗NNV活性分析
        6.2.5 脑组织切片分析
        6.2.6 脑组织内金刚烷胺代谢分析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8)卤虫卵孵化条件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及仪器
    1.2 试验设计及方法
    1.3 测定指标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卤虫卵孵化条件优化试验结果
    2.2 人工海水和复合盐海水对卤虫卵孵化率的影响
3 讨论

(9)渤海湾卤虫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环境因子和营养因子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 卤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分类
        1.1 卤虫的生物学特性
        1.2 卤虫的分类
    2 卤虫分子系统学的研究现状
    3 卤虫对外源环境因子的响应的研究现状
    4 卤虫对外源营养条件的响应的研究现状
        4.1 水产养殖动物幼体营养需求特点
        4.2 卤虫的营养特点
        4.3 外源营养物质的研究现状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6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天津渤海湾卤虫分子学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天津渤海湾卤虫系统进化树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渤海湾卤虫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仪器
        1.3 试验方法
        1.4 数据分析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盐度对卤虫卵孵化的影响
        2.2 温度对卤虫卵孵化的影响
        2.3 光照对卤虫卵孵化的影响
        2.4 环境因子组合对卤虫卵孵化的影响
    3 讨论
        3.1 盐度对卤虫卵孵化的影响
        3.2 温度对卤虫卵孵化的影响
        3.3 光照对卤虫卵孵化的影响
        3.4 环境因子组合对卤虫卵孵化的影响
    4 结论
第四章 外源营养强化对卤虫营养成分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试验结果
        2.1 样品中粗蛋白含量
        2.2 样品中粗脂肪含量
        2.3 样品中氨基酸含量
        2.4 样品中脂肪酸含量
    3 讨论
        3.1 外源营养强化对卤虫体内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3.2 外源营养强化对常规营养成分卤虫体内粗脂肪含量的影响
        3.3 外源营养强化对卤虫氨基酸的影响
        3.4 外源营养强化对卤虫脂肪酸的影响
        3.5 影响强化效果的因素
    4 结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哈萨克斯坦卤虫卵的品系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海水养殖现状
    1.2 卤虫
        1.2.1 卤虫的生物学特征
        1.2.2 卤虫卵的生物学特征
    1.3 卤虫卵孵化的环境因子
        1.3.1 温度
        1.3.2 盐度和盐类组成
        1.3.3 光照及光周期
        1.3.4 pH值
        1.3.5 培养密度
        1.3.6 臭氧
        1.3.7 稀土元素
        1.3.8 金属离子
    1.4 卤虫的利用
        1.4.1 卤虫成体的利用
        1.4.2 卤虫无节幼体的利用
        1.4.3 脱壳卤虫卵的利用
        1.4.4 卤虫生物包裹在水产动物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1.5 卤虫卵的质量评价
        1.5.1 影响卤虫卵质量的因素
        1.5.2 卤虫卵质量鉴别标准
        1.5.3 鉴定方法
    1.6 提高卤虫卵孵化率的方法
        1.6.1 孵化液的比重
        1.6.2 中止休眠卵的滞育状态
        1.6.3 孵化液的pH
        1.6.4 脱壳
        1.6.5 利用孵化强化剂提高卤虫卵孵化率
    1.7 国内外卤虫研究状况
    1.8 本实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药品
    2.3 实验仪器
    2.4 卤虫卵的前期处理和实验材料的获得
        2.4.1 卤虫卵前处理
        2.4.2 卤虫休眠卵的孵化
        2.4.3 卤虫卵的水合
        2.4.4 卤虫卵的脱壳
        2.4.5 卤虫无节幼体的获得
        2.4.6 卤虫Ⅰ/Ⅱ无节幼体的获得
    2.5 实验内容
        2.5.1 卤虫卵及无节幼体生物学测定
        2.5.2 卤虫休眠卵的孵化特性测定
        2.5.3 卤虫脱壳卵及无节幼体脂肪酸测定
        2.5.4 环境条件对卤虫卵孵化的影响实验
        2.5.5 去休眠实验
3 实验结果
    3.1 生物学测定值
        3.1.1 不同品系卤虫卵(水合/脱壳)卵径及无节幼体体长
        3.1.2 不同品系卤虫脱壳卵及无节幼体重量
    3.2 卤虫卵的孵化特性
        3.2.1 不同品系卤虫卵的孵化率、孵化效率和孵化量
        3.2.2 不同品系卤虫卵的孵化速率
    3.3 环境条件对卤虫卵孵化率的影响
        3.3.1 盐度对卤虫卵孵化率的影响
        3.3.2 pH对卤虫卵孵化率的影响
        3.3.3 温度对卤虫卵孵化率的影响
        3.3.4 正交实验
    3.4 卤虫脱壳卵和无节幼体的脂肪酸分析
        3.4.1 不同品系卤虫脱壳卵及无节幼体脂肪酸组成和含量
        3.4.2 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分析
    3.5 去休眠对卤虫卵孵化率的影响
        3.5.1 冷冻对卤虫卵孵化率的影响
        3.5.2 过氧化氢对卤虫卵孵化率的影响
        3.5.3 过孵化时添加过氧化钙对卤虫卵孵化率的影响
4 结论
    4.1 不同品系哈萨克斯坦卤虫生物学测定值
    4.2 不同品系哈萨克斯坦卤虫卵的孵化特性
    4.3 环境条件对哈萨克斯坦卤虫卵孵化率的影响
    4.4 不同品系哈萨克斯坦卤虫的脂肪酸分析
    4.5 去休眠方式对哈萨克斯坦卤虫卵孵化的影响
5 讨论
    5.1 孵化评价标准
    5.2 去休眠方法
    5.3 孵化条件
6 展望
7 参考文献
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 致谢

四、人工海水在不同温度和pH值下对卤虫卵孵化率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光照强度、温度及海水类型对卤虫(Artemia saline)卵孵化率和幼体存活率的影响[J]. 蒋湘,魏亦彤,许乐乐,吕美霞,朱文燕,王锂韫,陈道海. 水产科技情报, 2021(04)
  • [2]不同环境因子对渤海湾卤虫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 马婷,权可心,张紫嫣,柴英辉,韩朝婕,贾旭颖,周文礼. 水产科技情报, 2020(06)
  • [3]影响西藏卤虫无节幼体在淡水中存活时间的几个因素分析[J]. 潘正军,安然,徐艳婷,肖新,王琼,许芳方,杜逸东. 水生生物学报, 2020(06)
  • [4]纳米金属氧化物材料的环境影响 ——毒性及食物链传递[D]. 仲昭宇. 扬州大学, 2020(01)
  • [5]渤海湾卤虫培养条件优化及不饱和脂肪酸积累的机制研究[D]. 马婷. 天津农学院, 2020
  • [6]卤虫孤雌生殖条件的优化及高效饵料的筛选[D]. 王晓俊. 鲁东大学, 2020(01)
  • [7]抗鱼类神经坏死病毒纳米靶向给药系统研究[D]. 朱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8]卤虫卵孵化条件的优化[J]. 吴骏,孙龙生,安振华,陈佳毅,杨家威. 水产养殖, 2015(10)
  • [9]渤海湾卤虫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环境因子和营养因子的响应[D]. 陈瑞楠. 天津农学院, 2015(04)
  • [10]哈萨克斯坦卤虫卵的品系特性研究[D]. 陈小苑. 天津科技大学, 2011(04)

标签:;  ;  ;  ;  ;  

人工海水在不同温度和pH值下对卤虫卵孵化率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