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徘徊于道德的迷津——英国青年道德现状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朱前星[1](2006)在《大学教师师德与学生思想品德研究现状述评》文中认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对大学教师师德与大学生思想品德现状的调查研究成果较多,也比较系统,但对大学师生之间的道德互动,对大学师生之间道德行动的相互影响则无研究调查成果。我们呼吁用行为主义理论进行大学师生之间道德行为的互动状况的研究,以寻求学术上的新突破。
马丁·路,陈友忠[2](1995)在《徘徊于道德的迷津——英国青年道德现状调查》文中研究表明 英国广播公司一台(BBC Radiol)最近就英国青年的道德现状组织了一次全国范围的民意调查,在全国149个抽样点分别对1200名13~35岁青年进行了面对面采访。1994年10月9日的《观察家》报(The Observer)对此作了详细报道。 调查表明,2/3的青年已不能辨别是非,相信他们这一代已陷入道德危机。这一代人不知道该相信谁或以谁为榜样,他们怀疑一切。正如牛津大学基斯·沃德教授指出的,“人们有多
李建立[3](2002)在《经济分析的伦理基础 ——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的道德重塑》文中提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拓宽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问题域,使《资本论》第一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获得自己新的生存论基础。经济现实与传统伦理之间的紧张突出了社会主义市场实践的经济伦理困境,而这正是我们关于经济分析的伦理基础研究的时代背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呼唤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研究。 在理论要点上,我们突出马克思对市场经济的发问方式,即,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以社会贫困问题为出发点,从“人”的角度向市场发问,由真理原则引出道德原则,由经济规律引出道德规律,即从商品经济规律引出市场契约伦理,从人道主义角度引出市场伦理困境,在自由、诚实和公正的经济学研究中,以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托起契约伦理与劳动正义,在资本的非人化趋势中发现资本的人道化趋势,把古典经济学的契约交换和劳动正义改造成无产阶级的劳动权利呼吁,并由劳动权利进一步要求人的权利。 在研究方法上,我们突出马克思本人的解释学方法,把世界的创造(即解释)看作一种理性和情感参半的思想活动,强调哲学和科学活动存在伦理前提,认为经济规律因其不可直接观察、只能以抽象力把握而带上某种形而上学性质,这就使得经济学家得以在经济学世界观建构中,以经济规律寄托不同的道德情感。所以,经济理论作为经济学世界观的技术化形式,被马克思称作“经济学家的意识形态”。 而这种形而上学的根源来自马克思以“生物学范式”整理经济世界,强调事物的内在秩序和内在价值,在本体论上以“有机整体”的思考方式肯定事物自身的“生存权利”;在认识论上突出事物的“内在秩序”的不可直接观察、只能理性把握的形而上学性质;在价值观上,强调道德和法理只是事物本质的宣告和理想化的反思影象,即事物的本质就是道德实体,而法律旨在保护伦理关系、实施伦理秩序。法理的基础是道德,道德的基础是事物的本质。这在经济学研究中反映出来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秩序规定道德秩序和法律秩序,表现为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世界观的改造与道德重塑,既承认现存世界及其在伦理与法理上的自我辩护,又从经济进化中得出现存伦理与法理要求的历史性,从社会历史的“原始方程式”中逻辑地推出通往未来人道社会的理论通道和现实途径。 本文采取三篇结构,突出马克思价值-认知结构的动态建构过程,强调马克思早期思想不是需要摆脱的消极赘生物,而是理解世界的一种积极的“前结构”,这种“前结构”作为一种内在的、基础性的和连续发展的、使知识和道德成为可能的价值-认知结构,规约着马克思以后思想发展的路径和方向,以至连马克思本人也认为“问题并不在于从思想上给过去和未来划下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而在于实现过去的思想。”第一篇“前经济伦理批判时期”突出自由、幸福和契约正义为理论内核的原子论哲学的自然法框架,及其在解答社会贫困这一时代课题过程中,如何被政治学化和法学化为一种以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为中心的“有机理性”和“民主制”理想。第二篇“经济伦理的哲学批判时期”突出马克思以经济学解剖市民社会,在把人道主义与经济学、经济规律与伦理规律融合过程中,如何演化出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框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历史规律载起人道主义。第三篇“经济伦理的经济学批判时期”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经济学化过程,从商品-货币的形式规定和交换规律引出契约伦理与经济人的德性要求;这种契约伦理在生产领域的贯彻使劳动价值论被“彻底化”为剩余价值规律,从而扭转了劳动价值论的伦理方向,使等价交换、契约伦理和劳动正义成为无产阶级的伦理武器,指出经济规律的人道主义的进化方向,从而要求共产主义公平,即,超越平等主义的劳动权利,视真正的人的权利应该是考虑个体差异的不平等权利。
叶攀[4](2014)在《文化压抑与文化自主-B市Q村新生代农民工案例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在我国社会与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以往的研究中,对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状况的考察比较少。因此笔者通过对B市Q村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试图探索这样一个问题,在户籍和阶层的双重作用下,新生代农民工们发展出了怎样的一种文化,或者说,他们是通过怎样一种叙事表达自身的。除此之外,本文要探讨,在这种文化中、在这种话语他们自己处于怎样的位置?他们和社会上层、城市居民以及整个社会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本文发现,工友们的文化总的来说可以认为是一种否定和压抑的文化。这种文化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和层次:首先,工友们主要通过弱化了的“道德经济学”描述他们和他们的老板以及工厂里的白领之间的关系;世界各个地区的体力劳动者的自发文化资源亦即“男性气质”也不再是他们的抗争资源,而是转变成压抑性质的了。这样一种状况本文也称之为“去社会化”。其次,工友们无法通过文化主张他们自身的“肯定性”,而是被动地跟随着否定与排斥他们的“主流”社会的价值规范而自我否定。这个问题包括了以下四个方面:(1)工友们被动地跟随主流社会的价值规范,这尤其体现在他们对教育和文化资本的顺从,以及通过社会达尔文主义等价值观承认老板和白领等社会上层权力的“正当性”上;(2)工友们缺乏一个强有力的,能够主张他们自身价值和尊严的认同;(3)工友们无力组织一个能够主张他们自身价值和尊严的话语体系;(4)工友们的文化活动缺乏价值与规范维度,也无法成为工具,只是他们现实地位进行再生产的途径和手段。再次,在上述机制的作用下,工友们发展出了一种自我隔离、“退出”城市生活的倾向。同时,这种倾向也是一种自我强制。最后,他们的希望也受到了现实社会的极大束缚本文认为,文化压抑与经济贫困、社会排斥相互作用,加剧了我国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困境。为了克服这种困境,笔者以为,除了他们应该被承认为城市社会的平等成员以外,文化自主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定义了两个层面的文化自主:形式上的和实质上的,并在结论中探讨了文化自主的具体内容。
成家全[5](2015)在《学校体育人身伤害救助义务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人身伤害问题是制约学校体育发展的突出因素,而学校体育内在的风险性是体育活动无法规避的必然现象,由此引发的人身伤害事件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对此问题,相当一部分学者基于学校体育风险的来源、体育保险市场的现状、体育领域法制的不完善,以“权利论”为视角,从完善学校体育保险、健全相应法律规范、构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和强化学生体育权利保障等多角度、多层面进行研究,并根据一般侵权理论来论述体育风险责任的分担和免责条件。从法哲学层面来看,以“权利-义务”为中心的法律逻辑体系,其逻辑起点建立社会主体的具体行为之上,对学校体育人身伤害问题的研究,自然不能忽视体育参与主体在体育活动中的具体行为。从学校体育人身伤害发生过程来看,无论面对体育内在风险还是超常风险,对体育风险的防抑、人身伤害的减损是应对学校体育人身伤害的有效措施,这需要学校及时实施对学生的救助行为,履行适当的救助义务。因而,考察并研究学校对学生承担的救助义务,既是是保障学生基本权利的重要途径,也是研究学校体育人身伤害问题的重大基础性课题。从“义务论”角度对救助行为本身进行基础性分析,以学校体育主体救助行为为逻辑起点,对学校实施救助行为存续时间、存在方式、存在条件以及行为主体、救助行为履行标准等进行全面考察,在此基础上对救助行为性质、行为特征、行为类型进行一般理论抽象,确立学校体育教育中救助义务的基本的命题和判断,从而对学校体育领域救助行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整体研究,全面阐释学校体育领域的救助义务。本文基于现代社会风险分担和风险损害的关联理论、法哲学上的义务论,在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引起的赔偿纠纷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以救助行为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以对遭受体育风险损害的主体的基本生存权利和生活权利的保护为目的,将救助义务置于救助行为中考察,以救助行为存在的时间轴为标准,综合考虑学校性质、学校与学生关系、学校履行救助行为过程中风险、损害、过错、因果连结、伦理等因素,把学校体育中的救助义务分为广义救助义务、一般救助义务和严格救助义务。针对不同类型的救助义务,以义务论为视角,深入研究学校体育纠纷下的救助义务以及救助义务的类型、法理基础、救助义务确立标准、履行标准、救助义务纠纷中责任承担、损害后果分担等法律问题,整体性解决学校体育领域内涉及救助义务的纠纷,在救助义务的承担主体上,完善以“政府主导、体育主体参与”的救助义务履行模式。第一部分,引言。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和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和创新点。鉴于目前并没有出现针对学校体育人身伤害救助义务的专门研究,而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中通常以三种方式来表述救助义务:其一,认为救助义务是安全保障义务或安全注意义务的基本类型,是更高程度的注意义务;其二,认为救助义务应当独立于侵权法上的安全保障义务并与之并列;其三,基于学校对学生的保护、管理职责,认为救助义务就是学校应对伤者及时提供紧急治疗并告知伤者的监护人。但这些表述容易引起法律适用的不确定性,也不足以涵盖救助义务的全部内容。因此,笔者通过对救助义务概念的国内外考察,参考学者对学校体育风险因素及风险保障机制、学校体育人身伤害责任分担等理论成果,认为在学校体育领域内,救助义务是指在学校体育活动中,体育参与主体对体育伤害风险的防抑、伤害减损进行必要的干预义务和伤害损失的适当补偿义务。第二部分,学校体育纠纷中的救助义务。本部分从时间、空间和主体三个方面对学校体育的范围进行了界定,在分析当前对学校体育纠纷研究进展、研究内容和重点关注的基础上,将学校体育纠纷分为民事责任类纠纷、行政责任类纠纷、刑事责任类纠纷和诉讼责任类纠纷4种类型。从引起纠纷的原因上看,学校体育人身伤害赔偿纠纷占绝大多数,通过搜集和梳理学校体育人身伤害赔偿纠纷案件共90例,数据分析说明学校体育纠纷中大多数案件是由于学校没有履行救助义务或没有适当履行救助义务所引起,并且这种救助义务明显不同于一般的安全保障义务,结合学校体育风险因素和风险类别的实证分析,在学校体育纠纷的解决中,宜以保障学生体育权利为中心,以“义务论”为视角,要求具体的义务承担者,通过适当履行自己承担的救助义务,来实现学生体育权利的保障。第三部分,救助义务的法理阐述。学校体育教育涉及公共政策的价值导向、法律规定和道德伦理诸多因素。从司法实践上看,学校对学生承担救助义务的直接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肖涵诉上海市第五十五中学等赔偿一案的复函》([1999]民他字第25号),该涵明确将学校未适当履行救助义务作为责任划分的主要依据,随着司法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立法的完善,学校体育救助义务逐步规范化。笔者依据学校体育教育活动开展的时间轴为标准,参照体育风险防抑、体育人身伤害减损要求,将救助义务分为严格救助义务和一般救助义务,按照公平原则,对于不能归责于任何一方的人身伤害,学校基于人道主义,可能分担受害者的一部分经济损失,本文将此类经济性帮助称为广义救助义务,但三类救助义务,在强制性上存在显着的程度差异,在适用范围上存在一定的限定性,并涉及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的争议。围绕以体育救助义务的法律规定和救助义务法律化发展路径,介绍了两大法系一般救助义务的法律化标准,即特殊关系理论和管理他人事务理论。借鉴康德、德沃金等人的互助义务、慈善义务、司法义务、完全义务、不完全义务等义务理论,从方法论上说明道德义务并不排斥救助义务的法律化,以结果主义论和义务论角度论证救助义务的正当性。论证结果表明,学校对学生承担救助义务不以体育风险来源为条件,在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中,学校承担严格救助义务,而学生在校自发开展的体育活动,学校承担一般救助义务,是否承担严格救助义务存在限定性,广义救助义务的存在基于体育风险责任分配的正义性,与学校体育人身伤害过程无关,主要考虑受害者经济损失严重程度,具有对受害者基本权利的保障性质,并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学校不应该再承担强制性的广义救助义务。第四部分,学校体育救助义务规范分析。救助义务理论的目的是承担救助义务的主体,在面对伤害风险时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抑风险对他人造成损失,或者在看见他人遭受伤害时,应立即采取适当措施为伤害者提供医疗急救服务、通知专业救援人员等,在相应专业人员到来之前穷尽一切办法阻止情况进一步恶化。为此,本部分以学校体育救助义务法律化的义务一权利范式、义务范式路径,论证学校承担严格救助义务和严格救助义务的合法性及其范围,阐明救助义务的适当履行标准。通说认为救助义务存在的界限是双叉标准,该标准首先要求可预见性问题,其次是公共政策问题,前者是指对风险伤害的可预见性,后者是对体育教育的公共政策定位,并决定救助义务的履行标准和存在范围。从危险程度和行为主体预见能力上看,救助义务的标准并非一成不变,当二者都提高或减小时履行标准自然上升或下降,而当行为人预见能力相一致时,危险来源、危险程度并不是判断救助义务是否适当履行的决定性因素。对于严格救助义务的履行,可预见性是决定学校是否适当履行救助义务的判断标准,对于一般救助义务的履行因为具体救助主体、救助时机存在不确定性,应适用回复性标准,广义救助义务的履行应该充分保障受害者的基本权利,在尊重学校意愿的基础上,宜适用酌定标准。但适用司法自由裁量不会混淆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的区别,通过司法判决要求学校对受害者承担广义救助义务,实质上将道德义务法律化,增加学校经济压力和教职员工心理压力,从长远看不利于学校体育教育功能的实现。第五部分,学校体育救助义务的责任分担。论述了学校违反严格救助义务、一般救助义务的责任原则和构成要件,并以平等理论论证了学校承担广义救助义务的正义价值和局限性,从实质上看,学校体育领域的风险责任一般通过社会分担,在伤害救助机制缺失下,广义救助义务承担一种风险责任的分担职能,任何当事人独立承担风险责任或双方分担损失都容易引起争议,即使存在司法救助的可能性,通常都不足以弥补受害者的损失,也不利于体育精神的培养。同时,对学校体育内在风险的责任分担,法律上并没有确定的风险自担标准,司法上对此规则的适用存在较大的自由裁量性,由此本部分详细考察了风险自担规则产生、发展和适用条件,风险自担规则中的风险是体育活动本身所容易发生的和内在的风险,该规则强调体育活动参加者认识上的自主性和行为上的选择性,对于学校体育内在风险而言,自担风险规则具有单独的适用价值,对于超常体育风险,禁止适用风险自担规则。第六部分,学校体育救助义务纠纷的解决途径。在教育法律规范的框架下,学校体育风险责任应该由社会分担,学校违反对学生承担的救助义务,由此产生的经济损失通过社会保险等保障措施解决的同时,不应弱化对学校相关责任者的行政问责,将经济赔偿、补偿和行政责任适当分离,完善以“政府主导、体育主体参与”的学校体育发展保障机制,从风险救助机制、行政救济机制等方面,完善目前的救助义务纠纷解决途径。
张蓓蓓[6](2014)在《大学生失范信息行为研究 ——以南京XXX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失范信息行为越来越受到学术界、教育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是民族复兴的希望和未来,是国家兴旺与发达的栋梁之才,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宝贵人力资源,加强对大学生失范信息行为的研究,不仅影响到社会的安全和稳定,也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成长与成才。论文依据信息生命周期理论,借鉴信息传播学、信息行为学、信息伦理学、失范论及信息素养论等领域的研究成果,通过问卷调查、随机访谈等研究方法,较为系统全面地探索了大学生失范信息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表现,初步将大学生的失范信息行为划分为三个结构模块:大学生信息制造与发布过程中的失范行为;大学生信息搜寻、甄别与选择过程中的失范行为;大学生信息使用过程中的失范行为。梳理并分析了各模块大学生失范信息行为的表征以及大学生失范信息行为所产生的危害,探究了大学生失范信息行为的本质特征。结合大学生各类失范信息行为的特征及危害,论文进一步对大学生失范信息行为的成因进行了学理分析,分别从大学生个体、高校、社会三个视角初步提出了防治对策。对当代大学生如何进一步提升信息道德和素养,高等学校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社会如何进一步营造健康和谐的信息文化环境,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程继旭[7](2014)在《西方功利主义对当前中国人价值观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西方功利主义,作为近代政治思想核心之一,不仅对西方的近代化历程产生了极大地促进作用,而且也对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方功利主义是伴随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入侵而传入中国,当时一批先进开明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了西方功利主义思想中的积极成分对近代中国摆脱封建落后状况的作用,极力推崇和宣扬功利主义的主张。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其在当代中国的传播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西方功利主义主张合理的利己主义,追逐物质利益,注重实绩功效,敢于竞争,乐观积极进取,“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等等,都对目前中国人的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西方功利主义作为资产阶级的思想观点,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它,更应大胆地批判吸收其合理的价值观念,剔除其腐朽消极的思想观念,使人们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本文主要从三部分论述了西方功利主义对当前中国人价值观产生的影响。第一部分,主要论述西方功利主义对当前中国人价值观产生影响的原因,包括中西方功利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西方功利主义对近代中国的启蒙作用,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其提供的现实基础。第二部分,主要论述西方功利主义对当前中国人价值观产生的双重效应,包括西方功利主义对当前中国人价值观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消除西方功利主义对当前中国人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的对策。第三部分,主要论述西方功利主义对当前中国人价值观的启示。本文从这三部分系统地论述了西方功利主义对当前中国人价值观产生的影响,从而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当前的中国人应该树立集体功利主义价值观。
王芳[8](2012)在《当代中国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研究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理论的研究内容之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加强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的研究与探索,完善农村社会治安治理机制,是稳定农村社会,促进农业发展,保障农民安居乐业,破解新形势下“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农村社会治安问题,关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局,影响着中国农村的整体发展和未来趋向,是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任务的基础性工作。论文坚持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采用系统研究、比较研究、文献研究、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当代农村社会治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论证。论文由六章内容构成: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思路、论文框架与创新观点等问题。第二章分析了当代中国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的现状及发展态势。首先总结了我国农村社会治安已经取得的成就,指出近年来我国农村社会治安保持了总体稳定,公安机关在农村的治安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农民对农村社会治安的满意度比较高。其次,明确指出了当前农村社会治安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为暴力犯罪突出,侵财犯罪多发;“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滋生蔓延;农村宗族势力和黑恶势力横行;农村地区邪教组织、非法宗教组织活动频繁,封建迷信活动泛滥;农村各类群体性事件急剧增多;农村治安灾害事故频发。在此基础上,分析预测了我国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的发展态势,可概括为:总体上基本稳定,但隐患颇多,任务繁重,治安形势依然比较严峻,不容乐观。第三章分析了当代中国农村社会治安问题所带来的影响。从影响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影响农村民主政治的进步,影响农村精神文明的推进,影响农村社会的团结稳定,影响农村的生态建设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四章对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第一,经济因素方面:农业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多种农村所有制经济形式的存在、农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紧缺之间矛盾的加剧。第二,政治因素方面:农村政治结构的变化、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控制力弱化、农村治安职能部门的治理乏力。第三,法律因素方面:农村法律体系不完善与农业立法相对滞后、农村法制教育滞后,农民的法治观念淡薄、农村基层基础工作薄弱。第四,文化因素方面:农村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隐性影响、农民精神文明需求与思想观念的变化、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滞后、农村思想文化宣传教育落后。第五,社会因素方面:农村社会关系变迁带来诸多挑战、农村剩余劳动力明显增多、农村社会治安可控制的资源不断减少、农民流动与分层加剧了农村社会矛盾冲突。第六,个体因素方面:农村基层组织干部个体的素质不高、农民个体素质偏低。第五章阐述了加强农村社会治安治理的基本依据。本章主要从农村社会治安治理的理论依据、政策依据和法律依据三个方面加以阐述。理论依据,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冲突理论、中国共产党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学说、关于系统论的基本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政策依据,主要是“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三农”问题的政策指导性文件、党中央关于农村社会治安的政策规定、公安部关于农村社会治安的政策规定;法律依据,主要包括《宪法》、《民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第六章提出了加强农村社会治安治理的对策。本章提出应按照综合治理、因地制宜、专群结合、促进发展的原则对农村社会治安进行治理。提出了农村社会治安治理的对策:第一,要创新农村社会治安治理机制。建立由预警机制、防控机制、调解机制、应急机制、监督机制共同组成的管理体系对农村社会治安进行治理。第二,因地制宜地推广农村社会治安治理新模式。分别从东部、中部、西部农村选取了典型的治安治理成功案例加以分析,总结经验启示,以便推广。第三,培育农村社会精神文明新风尚。要从高度重视农村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步,通过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管理机制,不断繁荣发展农村精神文明生活,逐步拓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途径,以便标本兼治,促进农村社会和谐。与以往研究成果相比较,本文的创新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对当代中国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的系统研究,丰富和充实了当前该领域理论研究的不足。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在经济结构、人口构成、社会心理、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方式等方面均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对农村社会治安产生了深刻影响,使农村社会治安形势日趋复杂。然而,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更侧重于对城市社会治安的研究,对农村社会治安的研究尚显不足。而在中国,农村地区无论是在人口数量上,还是在地域面积上都占绝对优势,不容忽视。因此,对当代农村社会治安的现状态势、成因根源、原则依据、治理对策、范例启示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对于构建新的研究框架、拓展新的研究空间、弥补学术研究不足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第二,论文突破以往单纯从法学、治安管理学角度研究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综合运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治安学和法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理论成果,研究和探索当代中国农村社会治安问题,为探索正确解决农村地区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第三,论文通过一系列理论分析与调研实证,纠正了以往人们对农民治安需求的错误认识,提出在社会大变革时代的农民更需要安全感,积极寻求当前农村治安公共服务供给同农民治安需求之间的差距,找出切合当代农村社会治安的主要问题,并对其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为研究农村社会治安治理对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科学的方向。第四,论文在研究农村社会治安治理问题时,突破以往常规的研究范式,没有拘泥于人防、物防、技防等具体实务问题,而是提出创新农村治安治理机制,建立由预警机制、防控机制、调解机制、应急机制、监督机制共同组成的管理体系对农村社会治安进行治理,并结合农村地域因素及治安特点,推广当前适用有效的治安治理新模式,为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还提出通过繁荣农村精神文明生活,营造健康的公共活动空间,培育农村精神文明新风尚的形成,以挤压违法犯罪空间,扬善抑恶,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综上所述,当代中国农村社会治安问题,攸关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攸关和谐社会建设大局。只有从实际出发,科学分析与判断新形势下农村社会治安形势,对影响农村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进行归纳梳理,努力把握其规律特点,研究治理对策,坚持正确的治理原则,充分发挥一整套治安治理机制的作用,并考虑农村自有的生态体系布局,以及农村发展非均衡的特点,对不同发展区域的农村推广适用有效的治安治理新模式,及时化解矛盾冲突,协调好农村各个利益阶层的关系,繁荣和发展农村精神文明生活,树立起农村社会精神文明新风尚,才能标本兼治,真正促进农村和谐,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健康有序推进。
邱喜华[9](2013)在《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公德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生长在农村、毕业后进入城市就业的农民工,既是一个年龄群体,也是一个社会身份群体。全国目前有超过1.2亿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基本上没有从事过农耕工作,不再愿意在农村生活一辈子,从就业技能到心理预期上都将自己定位于城市,产生了比父辈们更为强烈的融城欲求。社会公德是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社会公德教育是社会道德教育中的基础性教育活动,是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保证社会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条件,不仅要教育社会个体进行自身的道德完善,同时也将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公共制度公正地实现。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公德教育是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公民道德建设的需要,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公德与“五位一体”的中国社会建设的要求相比还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文明礼貌素养不高、乐于助人的意识不强、破坏公共环境卫生的行为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能自觉地遵守公共秩序。究其原因,有传统思想道德的消极影响、城乡二元管理制度的影响、农村社会公德教育的薄弱,也有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的问题。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公德教育,首先要消除制度性障碍以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权利,要营造尊重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氛围,引导全社会尊重新生代农民工,从而优化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教育的环境。其次,要创新社会公德教育的途径和形式,通过开展灵活多变,喜闻乐见的活动以满足农民工的精神文明需求。要充分发挥企业、小区、学校的积极作用,形成社会支持网络,发挥教育的整体作用。新生代农民工也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素质。
刘宇[10](2018)在《明代家训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九大”亦着重指出:挖掘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使中华文化展现永久魅力、焕发时代光彩。家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亦是古代家教的核心与关键。传统家训发展至明代,已进入繁荣和鼎盛时期。明代家训中所蕴含的家庭德育理论和实践方式能够为当代家庭德育带来诸多方面的借鉴与启发。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视域对明代家训进行客观、辩证地勾勒与评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和阐述了明代家训中优秀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为了全面准确地呈现出明代家训德育思想的整体特征与核心内涵,本文首先通过经济因素(即自然因素、生产关系、耕读方式等)、政治制度(即中央集权、科举制度、宗法制度等)、文化思想(即儒家文化、伦理文化、家礼文化等)以及社会风俗(即社会特征、民间教化、乡规民约等)四个方面(共计十二个因素)对明代家训的特定历史背景做出追溯。其次,对明代家训文献进行爬梳整理,概括出明代家训德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读书治学之道、修身立命之道、齐家治生之道、蒙幼训女之道。再次,本文在对明代家训德育思想的本质内涵、历史地位与时代局限加以审视的基础上,构建了明代家训德育思想当代价值的转化理路——即从审视维度、思维方式、转化原则、方向定位四个视角予以阐述,并将这一价值转化的目标与任务具体落实到个人层面、家庭和社会层面。最后,结合当代家庭德育现状及现实问题,从明代家训优秀德育思想中寻求可资借鉴的经验与启示。简而言之,一方面,从理论层面出发,借鉴明代家训中的“陶铸德性”“仁义修养”“事必有法”“化民成俗”和“博通四书”等德育内容,来补充和完善当代家庭德育理论体系。另一方面,从实践层面出发,探讨了明代家训德育思想在当代存续与继承的方式方法(即体现继承性、注重民族性、彰显时代性),这为拓展中国当代家庭德育实践路径、推动家庭文明新风尚、弘扬优秀家风家教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此外,本文还具体提出了家风“场域-惯习”论,意在为构建当代家庭德育的新范式进行可行性探索与初步尝试。
二、徘徊于道德的迷津——英国青年道德现状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徘徊于道德的迷津——英国青年道德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3)经济分析的伦理基础 ——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的道德重塑(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篇 前经济伦理批判时期(《中学毕业作文》到《德法年鉴》) |
第一章 学生马克思道德哲学的嬗变:从新教价值观到自由本体论 |
一、 人性、自由、人类幸福:一个寻求与基督一致的少年新教徒 |
1. 选择与责任、权威与理智:人兽分野下的人性假定 |
2. 自由与决定、使命与痛苦:社会原则、肉体原则与精神原则 |
3. 道德价值的完美境地:个人尊严,人类幸福和自身完美 |
4. 救赎之路:世俗的道德与基督本人的道 |
5. 国家理想:开明元首政治——民主政治的德国形态 |
二、 青年马克思学生时代伦理价值观转变的三个来源或动力 |
(一) 父母的箴言 |
1. 良心、意志与尊严 |
2. 为自己开辟道路、为神圣义务铺路 |
3. 天赋应当受到酬劳 |
4. 经济学课程与卡尔式帐单 |
(二) 浪漫主义诗歌和文艺活动:被诗歌与爱情所唤醒的自我解放与自由个性 |
1. 在爱的起伏跌宕中青年马克思神学信仰的崩溃 |
2. 应有与实有的矛盾张力:诗人马克思的自由概念 |
3. 幻灭的自我:在自我存在中寻觅生命的谐音 |
4. 作为讽刺狂:人道对科学的挑战 |
(三) “寻求事物本身的理性”:法哲学活动中的黑格尔主义转向 |
1. 作为启蒙精神的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哲学批判的理论背景 |
2. 应有与实有之间的对立:“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 |
3. 形式必然从内容中产生:将新的神安放进世界的中心 |
4. 诱入敌人的怀抱:建立与现代世界哲学的密切联系 |
三、 《博士论文》中的理性自然观:一种自我意识的自由本体论 |
1. 世界创造中的情感问题:哲学与科学活动的伦理前提 |
2. 原子形式规定的实现:原子偏斜的三个伦理结论 |
第二章 有机理性对物质利益问题的初步回答 |
一、 《莱茵报》时期:有机理性与契约正义 |
(一) 自然法与契约论:国家的有机理性 |
1. 真理原则作为道德原则:博士论文思想的一个基本推论 |
2. 有机理性的自然法结构:契约正义的本体论约定 |
3. 特殊利益与公共利益关系的制度伦理批判:人民代表制(有机理性)对等级代表制的批判 |
(二) 社会贫困问题的制度伦理批判:贫困作为经济伦理问题 |
1. 人的发展二阶段论:所有权问题上的动物法与人类法 |
2. 社会贫困的立法权批判:社会贫困是立法的贫困 |
3. 社会贫困的行政权批判:社会贫困是治理的贫困 |
二、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到《德法年鉴》:“应有的二重化的同一问题”与人类解放和共产主义 |
1. 民主制对“应有的二重化的同一性”问题的合理解决:盲目必然性中的现存秩序与契约政治 |
2. 人类解放就是消灭商品经济:经济伦理讨论由制度-权利批判向经济批判的深入 |
3. 人的解放就是共产主义:人道原则与经济学研究的潜在结合 |
第二篇 经济伦理的哲学批判时期(《巴黎手稿》到《新莱茵报》)(待修改) |
第三章 劳动人性论:感性经济学与思辩辨证法的初步融合(待修改) |
一、 黑格尔思辩辩证法的经济学改造:劳动人性论的确立 |
1. 与黑格尔辩证法划清界限:感性实证的划界标准 |
2. 黑格尔的“伟大错误”:人的异化就是人的劳动本质 |
3. “实践的人本主义”对唯物-唯心、价值-实证、自然-人道的超越 |
二、 感性经济学的德国辩证法改写:物化劳动与异化劳动 |
1. 国民经济学的表面性:“国民经济学的目的就是社会的不幸” |
2. 贫富对立是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异化劳动对劳动人性论的阐述 |
三、 经济伦理的一个经典表述:经济学批判中的双重道德标准 |
1. 苏格兰传统的道德启示:马克思对斯密关于财富的劳动本质和经济自由主义的哲学提升 |
2. 历史之谜的解答:经济王国的道德至境与道德的历史必然性 |
3. 国民经济学的道德与道德的国民经济学:国民经济学不过是以自己的方式表现着道德规律 |
第四章 历史唯物主义框架中的经济伦理问题(待修改) |
一、 历史唯物主义或实践的唯物主义:人性论中的“应该”问题 |
1. 社会历史的人性前提:历史唯物主义框架中的人性论假说 |
2. 价值与事实的纠缠:实践的唯物主义框架中的“应该”问题 |
二、 拒斥“形而上学”或“应该”问题:伦理问题的经济分析 |
1. 拒斥形而上学: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重建 |
2. 意识形态的现实基础:伦理问题的经济分析 |
三、 无机的生活条件:经济分析的伦理基础 |
1. 自由、个性与偶然性:自由问题对经济分析的介入 |
2. 共同利益与契约正义:马克思对契约论的重塑 |
3. 享乐哲学与功利主义:商业社会伦理学论证的经济学化 |
第三篇 经济伦理的经济学批判时期:资本论及其三大手稿 |
第五章 商品和货币的世界:劳动价值论与契约正义 |
一 、劳动价值论简述:由商品到货币的发展 |
1. 商品二重性与劳动二重性 |
2. 商品转化为货币 |
二、 市场伦理的基本原则:自由、平等、所有权利共同意志 |
1. 市场伦理的契约论框架 |
2. 交换价值的道德要求:等价、平等、抹杀个性和互不关心 |
3. 使用价值的道德要求:自由、人格、个性和互利的关心 |
4. 商品监护人的道德要求:一个自利的边沁 |
5. 商品世界的前定和谐:个人利益追求自动实现社会利益 |
三、 货币介入交换:交换的信用契约与市场的信任基础 |
1. 信用关系的经济学基础和自然基础:支付手段的德性要求 |
2. 信用制度与信用危机:信用问题的本体论约定 |
四、 货币的本质与货币伦理 |
1. 货币的本质与货币发生学中的道德问题 |
2. 货币各职能的伦理要求 |
3. 货币贮藏与资本欲望:货币的形而上动力与致富欲中的新教精神 |
第六章 资本的失乐园:剩余价值理论与生产伦理 |
一、 价值的秘密:生产性伦理问题 |
1. 生产性货币:野蛮致富与勤劳致富的争论 |
2. 生产性劳动:价值增殖与劳动正义论 |
3. 资本的生产性:资本的合理性问题与剩余价值论 |
二、 生产过程中的伦理问题 |
1. 生产过程中的契约伦理与工厂立法 |
2. 资本效率的伦理批判:非人化与人道化双重趋势 |
结束语 经济伦理的五个历史转折与马克思在经济伦理史上的地位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文化压抑与文化自主-B市Q村新生代农民工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农民工外交部发言人讨薪”事件的思考和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话语 |
1.2 中国大陆以外地区已有研究的回顾:工人的文化自主 |
1.2.1 跨文化的工人自发文化,作为价值规范来源的身体和体力 |
1.2.2 非自发性的文化:进一步强调肯定性 |
1.3 国内现有研究的回顾及相关背景 |
1.3.1 国内研究现状: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断裂 |
1.3.2 世界其它地区和中国大陆的工人文化比较的相关问题 |
1.3.3 我国工人文化的历史背景 |
1.4 核心概念:文化压抑与文化自主 |
1.4.1 文化理论的相关问题:工具论与价值论 |
1.4.2 文化压抑 |
1.4.3 文化自主 |
1.4.4 文化压抑的具体组成部分 |
1.5 研究方法:话语分析,主体和客体的结合 |
1.6 Q 村简介以及研究过程 |
1.7 全文主旨与篇章结构 |
第2章 压抑与去社会化 |
2.1 被压抑了的需要:“道德经济学”和不平等的承认 |
2.1.1 “道德经济学”、需要和权利 |
2.1.2 徘徊于弱化的“道德经济学”和市场规则之间:话语分析 |
2.2 被压抑的男性气质 |
2.2.1 男性气质的相关问题 |
2.2.2 压抑的男性气质(1):被压抑的体力文化 |
2.2.3 压抑的男性气质(2):服从性的家长 |
2.2.4 压抑的男性气质:小结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自我否定的价值规范 |
3.1 文化和价值规范,文化自主与肯定:进一步讨论 |
3.1.1 文化和价值规范与社会阶层:进一步讨论 |
3.1.2 文化自主的肯定意义:进一步讨论 |
3.2 自我否定的价值规范(1):对教育、文化资本和市场的顺从 |
3.2.1 教育、文化资本与自我否定 |
3.2.2 老板和白领的素质与能力 |
3.2.3 本部分小结: |
3.3 自我否定的价值规范(2):“新工人”认同的软弱无力 |
3.4 自我否定的价值规范(3):断裂、破碎的话语 |
3.5 自我否定的价值规范(4):非文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退出:失去意义与自我强制 |
4.1 退出、呼吁与忠诚,从物质利益计算到社会维度 |
4.2 物质生活的退出:退出城市 |
4.3 社会生活的退出(1):自我隔离 |
4.4 社会生活的退出(2):失去意义的城市生活和打工生活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希望 |
5.1 城市主流社会与工友们的希望 |
5.2 通往希望之路:教育与社会发展 |
5.2.1 通往希望之路(1):社会发展 |
5.2.2 通往希望之路(2):教育和文化资本 |
5.3 本章小结:再生产 VS. 希望 |
第6章 结论:文化压抑与文化自主 |
6.1 现状:文化压抑与“去社会化” |
6.2 承认、需要与主体性 |
6.3 从现状到未来,作为希望的文化自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访谈提纲 |
附录C 30 名被访谈者的基本情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学校体育人身伤害救助义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现实的困惑 |
1.1.3 救助义务概念之争 |
1.2 选题意义 |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 |
1.2.2 选题的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救助义务研究综述 |
1.3.2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1.3.3 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学校体育纠纷中的救助义务 |
2.1 学校体育的范围 |
2.1.1 主体维度 |
2.1.2 空间维度 |
2.1.3 时间维度 |
2.2 学校体育纠纷的类型化 |
2.2.1 学校体育纠纷的研究进展 |
2.2.2 学校体育纠纷的类型化 |
2.3 学校体育纠纷的特征 |
2.3.1 纠纷主体多元化 |
2.3.2 纠纷原因复杂化 |
2.3.3 化解途径单一化 |
2.4 学校体育纠纷的义务范式 |
2.4.1 学校体育纠纷的实证分析 |
2.4.2 学校体育伤害的成因 |
2.4.3 学校体育纠纷的义务范式 |
3 学校体育救助义务的法理阐释 |
3.1 学校体育救助义务的立法 |
3.1.1 学校体育救助义务的立法演进 |
3.1.2 学校体育救助义务的类型 |
3.1.3 学校体育救助义务的法律难点 |
3.2 学校体育救助义务法律化的两种路径 |
3.2.1 救助义务法律化历史 |
3.2.2 救助义务法律化的两种论证 |
3.2.3 两种论证路径的比较 |
3.3 学校体育救助义务的性质 |
3.3.1 方法论上的道德和法律关系 |
3.3.2 道德的法律性 |
3.3.3 法律内容的道德语义 |
3.3.4 法律概念的两个向度 |
3.4 学校体育救助义务的范围 |
3.4.1 救助义务法律化基本命题 |
3.4.2 基于互助义务的救助义务说 |
3.4.3 救助义务存在的范围 |
4 学校体育救助义务规范分析 |
4.1 救助义务法律化的理论范式 |
4.1.1 救助义务法律化前提 |
4.1.2 救助义务法律化的几种范式 |
4.1.3 对几种范式评价 |
4.2 救助义务内容范围 |
4.2.1 救助义务的双叉标准 |
4.2.2 学校救助义务的范围 |
4.2.3 权利与义务的均衡 |
4.3 严格救助义务履行标准 |
4.3.1 救助义务过失标准 |
4.3.2 救助义务的理性标准 |
4.3.3 严格救助义务的过失理论 |
4.3.4 严格救助义务的可预见性标准 |
4.4 一般救助义务履行标准 |
4.4.1 救助行为的经验标准 |
4.4.2 救助行为的回复性标准 |
4.5 广义救助义务履行标准 |
4.5.1 广义救助义务的范围 |
4.5.2 广义救助义务的特征 |
4.5.3 广义救助义务的酌定标准 |
5 学校体育救助义务的责任分担 |
5.1 学校体育救助义务的过错责任 |
5.1.1 学校体育救助义务的责任原则 |
5.1.2 学校体育救助义务的责任主体 |
5.1.3 救助主体在救助行为中的过错 |
5.2. 学校体育救助义务责任优化 |
5.2.1 救助义务责任分担的公正性 |
5.2.2 救助义务责任分担的优化 |
5.3 学校体育自担风险规则 |
5.3.1 自担风险规则概述 |
5.3.2 自担风险规则的发展 |
5.3.3 自担风险规则类型 |
5.3.4 自担风险规则的评析 |
6 学校体育救助义务纠纷的解决途径 |
6.1 学校体育救助义务纠纷的现实考察 |
6.1.1 影响救助义务纠纷解决的结构性因素 |
6.1.2 学校体育风险责任的分配正义 |
6.2 学校体育救助义务纠纷的解决途径 |
6.2.1 完善学校体育风险保障制度 |
6.2.2 完善学校体育责任分担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大学生失范信息行为研究 ——以南京XXX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大学生失范信息行为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重点 |
1.4.2 研究的难点 |
1.4.3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大学生失范信息行为的相关理论与概念界定 |
2.1 信息行为的基础理论 |
2.1.1 信息传播要素论 |
2.1.2 信息行为发生论 |
2.1.3 信息生命周期论 |
2.1.4 信息素养论 |
2.2 大学生的信息行为 |
2.2.1 大学生信息行为的含义 |
2.2.2 大学生信息行为的构成要素 |
2.3 大学生的失范信息行为 |
2.3.1 “失范”概念的演变与发展 |
2.3.2 大学生失范信息行为的界定 |
2.3.3 大学生失范信息行为的特点 |
2.3.4 大学生失范信息行为的分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学生失范信息行为的表现 |
3.1 大学生信息制造与发布过程中失范行为的主要表现 |
3.1.1 课余制造色情暴力信息 |
3.1.2 随意发送垃圾短信和邮件 |
3.1.3 误传虚假信息及谣言 |
3.1.4 制造和传播计算机病毒 |
3.1.5 泄漏组织或他人的机密信息 |
3.1.6 用语粗俗过度随意 |
3.2 大学生信息查询、甄别与选择过程中失范行为的主要表现 |
3.2.1 主动获取色情暴力信息 |
3.2.2 不当的信息搜索 |
3.2.3 信息窃取 |
3.2.4 网络沉迷 |
3.3 大学生信息使用过程中失范行为的主要表现 |
3.3.1 学科作业的抄袭与剽窃 |
3.3.2 非法使用校内信息资源 |
3.3.3 群体性使用盗版软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学生失范信息行为的影响与危害 |
4.1 大学生失范信息行为对学生自身的影响及危害 |
4.1.1 价值观念混乱 |
4.1.2 身心健康受损 |
4.1.3 人际交往疏离 |
4.1.4 创新能力与学业受阻 |
4.2 大学生失范信息行为对高校的影响及危害 |
4.2.1 扰乱校园的正常秩序 |
4.2.2 阻碍学校的育人职能 |
4.2.3 污染校园的学术风气 |
4.2.4 有损校园的外在形象 |
4.3 大学生失范信息行为对其他社会群体的影响及危害 |
4.3.1 信息污染加剧 |
4.3.2 信息系统受到破坏 |
4.3.3 信息安全遭受威胁 |
4.3.4 侵害他人权益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学生失范信息行为的成因与防范策略 |
5.1 大学生失范信息行为的成因 |
5.1.1 大学生自身的道德与心理困境 |
5.1.2 高校正面教育引导的缺失 |
5.1.3 社会规范滞后与监管乏力 |
5.2 大学生失范信息行为的防范策略 |
5.2.1 学生自身:加强修养,自觉遵守信息法规 |
5.2.2 高校层面:加强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
5.2.3 社会层面:加强监管,营造良好的信息文化环境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三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7)西方功利主义对当前中国人价值观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相关研究综述 |
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 研究方法 |
一、 西方功利主义对当前中国人价值观产生影响的原因 |
(一) 中西方功利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 |
1、 西方功利主义思想的历史嬗变 |
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功利主义观 |
(二) 西方功利主义的启蒙作用 |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其提供现实基础 |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为其存在提供可能性 |
2、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是其存在的现实性 |
3、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其存在的迫切性 |
4、 精神文明建设和追求幸福是其存在的必要性 |
二、 西方功利主义对当前中国人价值观产生的双重效应 |
(一) 西方功利主义对当前中国人价值观产生的积极影响 |
1、 追求快乐的人生价值观 |
2、 追逐合理个人利益的价值观 |
3、 注重效果论的价值观 |
4、 敢于竞争的人生价值观 |
5、 利己利他兼顾的人生价值观 |
(二) 西方功利主义对当前中国人价值观产生的消极影响 |
1、 利益至上的人生价值观 |
2、 极端利己主义价值观 |
3、 “实用主义”人生价值观 |
4、 道德原则的缺失 |
(三) 应对西方功利主义对当前中国人价值观负面影响的对策 |
1、 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 |
2、 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 |
3、 坚持集体功利主义 |
4、 淡化社会物质气息 |
三、 西方功利主义对当前中国人价值观的启示 |
(一) 借鉴“个人主义”价值观中的合理因素 |
(二) 适度原则下的金钱财富观 |
(三) 坚持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
(四) 树立乐观主义人生价值观 |
(五) 科学合理地享受人生 |
四、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当代中国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社会治安问题是当今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最严峻挑战之一 |
1.1.2 农村社会治安问题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稳定大局 |
1.1.3 农村社会治安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学术价值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农村治安问题的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农村治安问题的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与创新观点 |
1.5.1 论文框架 |
1.5.2 创新观点 |
第2章 当代中国农村社会治安的现状及发展态势 |
2.1 农村社会治安已取得的成就 |
2.1.1 农村社会治安保持了总体稳定 |
2.1.2 公安机关农村治安工作成效显着 |
2.1.3 农民对农村社会治安的满意度比较高 |
2.2 当前农村社会治安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1 暴力犯罪、侵财犯罪多发 |
2.2.2 “黄赌毒”现象蔓延 |
2.2.3 宗族、黑恶势力横行 |
2.2.4 邪教、非法宗教组织活跃 |
2.2.5 封建迷信活动泛滥 |
2.2.6 群体性事件增多 |
2.2.7 农村治安灾害事故频发 |
2.3 农村社会治安的发展态势 |
2.3.1 农村社会治安将保持总体基本稳定 |
2.3.2 农村社会治安形势依然比较严峻 |
第3章 当代中国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的影响 |
3.1 影响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 |
3.2 影响农村民主政治的进步 |
3.3 影响农村文化的健康发展 |
3.4 影响农村社会的团结稳定 |
3.5 影响农村生态文明的推进 |
第4章 当代中国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的成因分析 |
4.1 农村社会治安问题存在的经济因素 |
4.1.1 农业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 |
4.1.2 多种农村所有制经济形式的存在 |
4.1.3 农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 |
4.1.4 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紧缺的矛盾加剧 |
4.2 农村社会治安问题存在的政治因素 |
4.2.1 农村政治结构的变化 |
4.2.2 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控制力弱化 |
4.2.3 农村治安职能部门的治理乏力 |
4.3 农村社会治安问题存在的法律因素 |
4.3.1 农村法律体系不完善 |
4.3.2 农村法制教育滞后 |
4.3.3 农村基层执法薄弱 |
4.4 农村社会治安问题存在的文化因素 |
4.4.1 农村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隐性影响 |
4.4.2 农民精神文明需求与思想观念的变化 |
4.4.3 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滞后 |
4.4.4 农村思想文化宣传教育落后 |
4.5 农村社会治安问题存在的社会因素 |
4.5.1 农村社会关系变迁带来诸多挑战 |
4.5.2 农村剩余劳动力明显增多 |
4.5.3 农村社会治安的可控资源不断减少 |
4.5.4 农民流动与社会分层加剧了农村社会矛盾冲突 |
4.6 农村社会治安问题存在的个体因素 |
4.6.1 农村基层组织干部个体的素质不高 |
4.6.2 农民个体素质偏低 |
第5章 当代中国加强农村社会治安治理的基本依据 |
5.1 加强农村社会治安治理的理论依据 |
5.1.1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冲突理论 |
5.1.2 中国共产党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学说 |
5.1.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
5.2 加强农村社会治安治理的政策依据 |
5.2.1 “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三农”问题的政策指导性文件 |
5.2.2 党中央关于农村社会治安的政策规定 |
5.2.3 公安部关于农村社会治安的政策规定 |
5.3 加强农村社会治安治理的法律依据 |
第6章 当代中国加强农村社会治安治理的对策 |
6.1 创新农村社会治安治理机制 |
6.1.1 创新农村社会治安治理预警机制 |
6.1.2 创新农村社会治安治理防控机制 |
6.1.3 创新农村社会治安治理调解机制 |
6.1.4 创新农村社会治安治理应急机制 |
6.1.5 创新农村社会治安治理监督机制 |
6.2 推广农村社会治安治理新模式 |
6.2.1 东部农村社会治安治理新模式 |
6.2.2 中部农村社会治安治理新模式 |
6.2.3 西部农村社会治安治理新模式 |
6.3 培育农村社会精神文明新风尚 |
6.3.1 高度重视农村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
6.3.2 完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管理机制 |
6.3.3 繁荣发展农村精神文明生活 |
6.3.4 拓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途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公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教育概述 |
1 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与特征 |
1.1 “农民工”的概念 |
1.2 “新生代农民工”概念的界定 |
1.3 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性特征 |
2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
2.1 社会公德教育的涵义 |
2.2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
3 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教育的必要性 |
3.1 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全面发展的需要 |
3.2 促进公民道德建设的需要 |
3.3 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需要 |
3.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
4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教育的理论依据 |
4.1 科学发展观 |
4.2 道德社会化理论 |
4.3 社会冲突理论 |
第三章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教育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
1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教育的现状 |
1.1 文明礼貌方面 |
1.2 助人为乐方面 |
1.3 爱护公物方面 |
1.4 保护环境方面 |
1.5 遵纪守法方面 |
2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意识淡薄的成因分析 |
2.1 传统思想道德的影响 |
2.2 城乡二元制度的影响 |
2.3 农村社会公德教育的薄弱 |
2.4 新生代农民工自身方面的原因 |
第四章 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教育的对策 |
1 优化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教育的环境 |
1.1 消除制度性障碍,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权利 |
1.1.1 改革户籍管理制度 |
1.1.2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1.1.3 实行平等的就业制度 |
1.1.4 改革教育制度 |
1.2 营造尊重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氛围 |
2 创新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教育的形式和途径 |
2.1 开展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性教育 |
2.2 重视喜闻乐见的渗透性教育 |
2.3 采取多管齐下的全面协同性教育 |
2.4 发挥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明代家训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追本与溯源:明代家训与明代社会历史透析 |
2.1 明代家训与传统经济形式 |
2.1.1 地理与自然环境形成了独特的耕作方式和教育理念 |
2.1.2 明代农耕经济与生产力水平奠定了家训发展的基础 |
2.1.3 耕读传家的家庭观念促成了家训的思维与教化模式 |
2.2 明代家训与明代政治制度 |
2.2.1 中央集权的巩固与明代帝王家训的缔连 |
2.2.2 明代科举制度对治学家训的促进与影响 |
2.2.3 宗法制度、宗族制度与明代家训规约化 |
2.3 明代家训与明代思想文化 |
2.3.1 明代家训与儒家文化 |
2.3.2 明代家训与家庭伦理文化 |
2.3.3 明代家训与家礼、宗教文化 |
2.4 明代家训与明代社会风俗 |
2.4.1 家国同构的社会基础与家国情怀 |
2.4.2 圣谕宣讲、私人讲学与民间教化 |
2.4.3 乡规民约与社会风俗习气的营造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挖掘与阐释:明代家训德育思想述要 |
3.1 明代家训的特点分析 |
3.1.1 明代家训的体例特点分析 |
3.1.2 明代家训的德育内容特点分析 |
3.1.3 明代家训的社会功能与作用分析 |
3.2 明代家训德育思想的内容概述 |
3.2.1 明代家训的读书治学之道 |
3.2.2 明代家训的修身立命之道 |
3.2.3 明代家训的齐家治生之道 |
3.2.4 明代家训的蒙幼训女之道 |
3.2.5 明代家训的处世交友之道 |
3.3 明代家训德育思想的内核与实质 |
3.3.1 以整体主义和家族本位明确德育目标 |
3.3.2 以伦理纲常和等级秩序规定德育准则 |
3.3.3 以地理位置和职位阶层区别德育内容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反思与超越:明代家训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转化 |
4.1 对明代家训德育思想的历史性分析 |
4.1.1 明代家训德育思想的历史地位 |
4.1.2 明代家训德育思想的时代局限 |
4.1.3 明代家训德育思想的现实之需 |
4.2 明代家训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转化理路 |
4.2.1 传统与现代:对明代家训德育思想的审视视域 |
4.2.2 辩证与中和:对明代家训德育思想的思维方式 |
4.2.3 批判与继承:对明代家训德育思想的转化原则 |
4.2.4 冲突与融合:对当代家庭伦理道德的定位重构 |
4.3 明代家训德育思想价值转化的方向和目标 |
4.3.1 个体层面:塑造面向现实生活的理想人格 |
4.3.2 家庭层面:重构以家庭为本位的德育实践 |
4.3.3 社会层面:实现自我与社会秩序的共同体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境遇与应对:明代家训德育思想对当代家庭德育的启示 |
5.1 现代社会的价值冲突与道德失范 |
5.1.1 文化多元与价值认同危机 |
5.1.2 信仰危机与社会群体冷漠 |
5.1.3 道德传统断裂与道德虚无 |
5.2 当代家庭德育现状与家庭德育问题 |
5.2.1 当代家庭结构、功能的嬗变与家庭德育现状 |
5.2.2 社会转型时期家庭伦理精神的错位 |
5.2.3 家庭德育的现实弊端与缺憾 |
5.3 明代家训德育思想的借鉴与启示 |
5.3.1 古今家庭德育论域之比较 |
5.3.2 借鉴明代家训的“陶铸德性”明确当代家庭德育的目标 |
5.3.3 借鉴明代家训的“仁义修养”重视当代家庭德育的主体 |
5.3.4 借鉴明代家训的“事必有法”遵循当代家庭德育的规律 |
5.3.5 借鉴明代家训的“化民成俗”营造当代家庭德育的环境 |
5.3.6 借鉴明代家训的“博通四书”创新当代家庭德育的载体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探索与选择:当代家庭德育的实践路径 |
6.1 明代家训德育思想的存续与继承方式探究 |
6.1.1 体现继承性:承续明代家训优秀德育思想的教育理念 |
6.1.2 注重民族性:挖掘明代家训优秀德育思想的精神价值 |
6.1.3 彰显时代性: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家庭道德文明新风尚 |
6.2 中国当代家庭德育实践路径的拓展与完善 |
6.2.1 全面复兴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传统家训的再生和重塑 |
6.2.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完善当代家庭德育体系 |
6.2.3 弘扬传统优秀家风家教继承与践行传统家庭美德 |
6.3 中国当代家庭德育的新范式 |
6.3.1 “场域-惯习”论述要 |
6.3.2 当代家风“场域-惯习”的运作逻辑 |
6.3.3 实现当代家风场域和惯习的多维度统一 |
6.3.4 构建当代家风场域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四、徘徊于道德的迷津——英国青年道德现状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教师师德与学生思想品德研究现状述评[J]. 朱前星. 中国成人教育, 2006(04)
- [2]徘徊于道德的迷津——英国青年道德现状调查[J]. 马丁·路,陈友忠. 青年研究, 1995(01)
- [3]经济分析的伦理基础 ——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的道德重塑[D]. 李建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01)
- [4]文化压抑与文化自主-B市Q村新生代农民工案例研究[D]. 叶攀. 清华大学, 2014(09)
- [5]学校体育人身伤害救助义务研究[D]. 成家全. 武汉大学, 2015(07)
- [6]大学生失范信息行为研究 ——以南京XXX大学为例[D]. 张蓓蓓. 南京邮电大学, 2014(05)
- [7]西方功利主义对当前中国人价值观的影响[D]. 程继旭. 曲阜师范大学, 2014(02)
- [8]当代中国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研究[D]. 王芳. 吉林大学, 2012(08)
- [9]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公德教育研究[D]. 邱喜华.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10]明代家训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D]. 刘宇.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