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系灾区 胸怀全局——河北省防汛抗旱办公室调运物资纪实(论文文献综述)
张立忠[1](1998)在《心系灾区 胸怀全局——河北省防汛抗旱办公室调运物资纪实》文中指出 今年入汛以来,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发生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伴随着洪魔的肆虐,长江告急,嫩江、松花江告急的信息迅速传遍燕赵大地。此刻,如注的暴雨,焦急的呼唤,使省防办全体人员的心顿时揪紧了。一时间,同志们都在积极考虑如何能支持灾区人民制服洪魔。
武艳敏[2](2006)在《民国时期社会救灾研究 ——以1927-1937年河南为中心的考察》文中提出本文以1927—1937年的河南为中心,运用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概述河南灾况、灾因、影响以及对救灾行政机构梳理的基础上,对社会救灾的基本程序、措施、救灾资金的来源和分配、救灾物资的运输和救灾信息的传递、救灾的奖惩和监督、制约救灾成效的要素进行了全方位整体性地透视和考察,以期揭示国民政府救灾机制的运作过程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客观展示政府与民间如何应对灾荒、二者之间的关系怎样、社会应对灾荒的能力、该时段的救灾与传统相比有何变化等等。第一章对1927-1937年间河南省的灾荒状况及其社会后果进行了概述,并在着重对中央和河南救灾行政机构的组织沿革进行回顾梳理基础上,简要论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全国性社会慈善团体和河南地方性的慈善机构概况。1927-1937年短短的十年期间,河南省是连年有灾、多灾并发、灾区广大;灾荒频发固然与河南的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有关,但水利废弛、种植作物比例失调、农村经济的衰败等社会因素更是灾荒发生的主凶;每一次灾害的发生,在给人民带来生命、财产上的巨大损失的同时,也造成劳动力、耕畜、森林的极度缺乏、田地荒芜,使得农民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进一步恶化,为灾荒提供了再次发生的机缘。第二章详细考察了国民政府救灾的基本程序与执行救灾程序之有关人员的费用,并对河南灾荒的应对措施及其减灾、防灾的措施进行了集中探讨。在继承古代荒政基础上,国民政府时期的救灾一般需经过报灾、勘灾、查赈、放赈一套固定的程序,救灾办赈人员的费用也有明确的条文规定;救灾的措施大致包括以急赈、调粟、除害为主要内容的临灾治标和以工赈、农赈为主的灾后补救两大方面;减灾、防灾则从以挽救农业、复兴农村和重视仓储为内容的改良社会条件和以提倡造林、重视水利等为主的改良自然条件两方面着手。第三章以河南为中心对政府和社会救灾资金的来源进行了梳理考察,并对救灾资金的分配标准及其分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证性探讨和分析。大体说来,社会慈善机关通过向海外华侨及国外募捐、向银行商借、向个人或中外厂商劝募、房捐、会费、游艺募捐、新式媒介募捐、政府补助等方式筹募救灾资金,政府则通过发行赈灾公债、摊派、机关捐薪、举办某项税目附加、借款、救灾准备金等方式筹措资金;救灾资金分配原则上是根据灾情轻重,将灾分等的方法进行,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分配标准本身不明确及人为因素,使得赈款分配蒙上了一层并非完全公平的阴影。第四章详细考察了国民政府对赈运物品、移送灾民、信息传递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并结合河南方面相关的史料,对信息传递的渠道、方式、运输和信息传递中存在的问题等政策与实施间的距离进行了探析。国民政府对赈运物品提供一定的免费免税优惠,并对灾民提供免费移送,但道路状况的不尽如人意、运输工具的缺乏、免费执照请领中的耗时等因素,使得制度规定与实际实施上总有一定距离;国民政府对传递救灾信息也提供免费优惠,灾情信息大致通过官方和民间两种渠道,以传统的书信和具有近代气息的电报、电话、报刊、杂志等方式进行传递,救灾信息传递中存在通讯系统的人为自然破坏、振务电报的请领困难、报刊版面有限等问题。第五章从制度的层面对国民政府时期的救灾奖惩法规进行了梳理考察,并结合河南的资料,从实践层面对法规落实状况进行了管窥,同时,也对救灾的监督方式、监督的实效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国民政府时期,针对政府和民间不同的对象、事业,制定了对捐募者、办赈出力者、兴办防灾设施有功者等相关内容的奖励条文,并注重其贯彻执行,同时,政府也对办赈人员和慈善团体救灾中的违规违法行为进行了制度规定,但惩罚制度由于本身的缺陷、监督机制不健全等原因,无法取得应有的成效;救灾的监督方式,官赈中采取因果报应、民众监督、行政系统中的上下级间的监督、监察制度的监督等方式,义赈中采取业报轮回报应、自身体制内的监督、官方的监督、大众的监督等方式,但在缺乏良好的政治环境、其它行政系统的配合下,监督效果不大,贪污仍非常普遍。第六章对制约河南救灾成效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考察,尤其探讨了救灾行政人员的基本概况,揭示了救灾成效不着的原因。战争频繁、土匪遍地、政局动荡是影响河南救灾成效的社会环境因素,资金短缺、经费支绌是造成救灾治标治本计划不能良好执行的财政因素,大量素质低下、临时凑合、缺少献身服务精神的地方办赈人员的存在是导致救灾低效、办赈不实的主观因素。
成奕萱[3](2012)在《抢险救灾中我军形象的网络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军队形象是军队外在特征、行为表现、内在精神在社会和民众中形成的总体印象,直接关系到社会对一支军队价值观念、发展理念、政策主张和军事行动的判断和认同,进而影响该军队在社会上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军队良好形象既要靠自身塑造,又要靠包括网络在内的媒体打造。参加各种类型的抢险救灾行动,是塑造党领导人民军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良好形象的有利契机。本文依据美国着名的传播学家H·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学经典“5W”模式,结合近些年南方冰雪、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从新闻记者、新闻发言人、普通民众等网络传播的主体,国内外网络传播受众,网站、即时通信、网络社区、博客等网络传播渠道,以及见仁见智的网络传播内容、相对正面的网络传播效果等方面,对我军抢险救灾中形象塑造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博采众媒特长、及时报道英勇顽强的正面信息,依托网络平台、正确引导良莠不分的社会信息,运用多种手段、严格管控居心不良的负面信息等提升我军网络形象的对策措施,可望对人民军队在今后履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中,塑造更加良好形象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张露[4](2015)在《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词汇的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甚至被视为教学的中心,动词、名词和形容词是词汇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三个部分。基于这种情况,本文以前人研究为基础,从基本动词、基本名词和基本形容词词表中按基本序的高低截取了单双音节动词、名词和形容词各前50个,对其搭配进行语料库的提取与分析。本文首先从《人民日报》、《读者》、《青年文摘》及《小说月报》等报纸和杂志2002至2011年语料建构成的超大规模真实文本中,使用Ant Conc软件进行搭配的机器提取。而后综合搭配词的频数、MI值和T值,并结合语言学知识,对提取结果进行人工的筛选,圈定作为研究对象的各基本动词、名词和形容词的常见搭配。接下来,我们根据常见搭配词出现在节点词左边与右边的频次,结合语义特征,参照原始语料,对提取结果进行分析,建立类联接,概括这些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的常规语法功能。最后,本文从搭配的角度对留学生在使用汉语时发生的偏误进行分析,将搭配上的偏误分为三类:语法搭配上的偏误、语义搭配上的偏误和语音搭配上的偏误,并以双音节动词“喜欢”的教学为例,将词语搭配提取计量研究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联系起来,真正将词语搭配的教学落到实处。本文在大数据计量分析的基础上观察这些最基本的单、双音节动词、名词、形容词的语法功能,克服了以往相关研究大多依靠个人语感或有限语料所带来的主观限制性强的弊端。客观、全面的实证研究不仅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教和学提供了本文所研究词项的搭配特征和语义特征,为学习者提供了直观、科学的语言搭配板块,还为词典的编纂、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中的词汇处理及例句选用等问题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思路。
周晓瑾[5](2018)在《《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文中研究指明《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是党的政治宣传的具体方式之一,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贡献了巨大力量。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宣传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思想宝库。但是,时代的发展却暴露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局限性,民众主体意识的高涨、价值观的多元化、新媒体的勃兴、使《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巨大挑战,于此,非改进其报道无以阻止《人民日报》“英模报道”之颓势。本文在绪论部分梳理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研究的历史和界定了相关核心概念。第一章分别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苏联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并介绍了《人民日报》创刊和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其“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与报道栏目变化。第二章分析了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情况。通过结合不同时期《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数量和类型的变化统计表,分析了变化的整体趋势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态势。在第三章中,论文分时期呈现了英模报道数量变化和英模报道类型变化、分析了报道英模的形象变化和形象变化的原因,最后阐述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形象变化造成的社会效应。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构成的挑战和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具体而言,《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宣传理论更新的挑战、社会价值多元和英模精神单一的挑战以及政治宣传效应衰退的挑战。应对挑战,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和方法,其次,要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再次,要改进报道方式、技巧和风格,最后,要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英模报道的实效性。
袁博[6](2014)在《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文中研究表明水是一种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它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自大禹治水起,中国历史就与水有不解之缘,在这几千年中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把治水放在治国的重要位置,形成治水文化。从这一角度讲,中国历史是一部关于水的历史。因此关于水的研究不可或缺。尤其是在当今水资源紧迫的形势下,中央多次发布文件,号召全社会重视水、解决水问题。选题的研究可为建设提供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快水文化的建设步伐。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利益的驱使下,纷至沓来。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惊醒了沉睡已久的中国人。在这炮声的背后,资本主义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也随之东传,与传统国人的守旧、保守思想发生碰撞和冲突,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到西方思想的先进性。近代中国社会对水的态度、认识和利用的转变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中国古代历史便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的水文化,不仅形成了一套管理高效的水政系统,保存了大量有关水文的记录,还涌现出诸多杰出的水利着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治水经验。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具有神秘力量,人们把水不断神化,形成各种水神,在日常尤其是水旱灾害发生时便会祭祀、祈佑。除此之外,还形成许多关于水的哲学、文学艺术及建筑、民俗等。这些构成了传统水文化的主要内容。随着鸦片战争后国门的打开,近代中国的水文化内容也日渐体现出科学、现代化的特征。首先是各届政府逐步引进西方制度,形成现代化水政,对水的管理不断规范化。第二,随着教育救国论的兴起和传播,近代教育体系日臻完善,高等教育、实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因此水利教育在晚清出现后,在民国时期逐步确立并发展。不仅各级工科学校课程得到完善,还出现多所专门水利学校,为近代水利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第三,近代水利事业得到发展,不仅近代社会普遍认识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还形成全社会讨论各地水利建设的现象,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水利专家,同时也推动了近代水利科学技术的发展。第四,传统文化中的水神崇拜在科学日兴的近代中国仍继续存在,并体现出新特征。虽然水神信仰在近代逐渐式微,但由于民间信仰的依赖性和根深蒂固性,并不容易消除,从而形成了迷信与科学、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局面。第五,通过发掘近代出版的书籍、报纸、期刊、名人着作等史料,探究近代民众对水的认识的变化。由于西方先进科学知识的传入,民众对水尤其是江河湖海、瀑布等自然事物的形成、变化有了更科学的认识和解读。近代各类报纸、杂志流行,不断向民众传播各类科学常识,其中关于各种形式的水的科学知识、文学作品等改变了人们对水传统认知,也改变了生活习惯,提升了国人素质,表现了中国水学的近代化。最后,作为特殊水体的海洋在近代中国有着重要的地位。近代中国的侵略者都是从海上入侵的,这就促使了近代中国海洋意识的觉醒。加之西方海权思想的传入,近代中国海防、海权思想也得到发展和完善。总之,水文化在近代中国既保留了传统社会的内容,又接纳了西方文化的内容,使水文化在“变”与“不变”中的不断发展。这体现了近代水文化对传统水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西方近代先进水文化的引进与吸收;也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又体现了近代文化的先进性。在二元文化的影响下,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育体制、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民间信仰、科学文化等呈现出多元化、近代化的趋势,中国社会也向着现代、文明、科学的方向前进。
曹勇[7](2016)在《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文中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一直遭受突发自然灾害地困扰,突发自然灾害地发生不仅给人类带来财产地破坏,也对人们的思想和心理等造成不良影响,进而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消极影响,甚至对社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虽然天灾难料,但是人事可期,突发自然灾害的治理可以通过工程手段和人文手段两种方式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属于突发自然灾害治理的人文手段,如何科学有效地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和运用的新场域。思想政治教育是从本质上来说是思想掌握群众,研究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意识和道德品质的矛盾,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突发自然灾害中的运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场域的拓展和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是一个运用性较强和多学科交叉的学术前沿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有着生命线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也应当在突发自然灾害的不同阶段中发挥不同的功能,通过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有利于推进这一问题研究的深化,本文从以下七个部分进行了研究。引言部分首先论述了开展本研究的背景及研究意义,研究背景是基于突发自然的频繁发生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伤害,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突发自然灾害的治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从理论方面,这一研究看有利于人们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理性反思,更好地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定位,有利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研究空间的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发展,从实践方面看,这一研究有利于提升突发自然灾害的治理水平,对于其他情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接着,系统地梳理了这一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这些研究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最后,论述了本研究的研究思路、方法、研究的重点、难点以及可能的创新点。第一章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概述。首先论述了突发自然灾害的内涵、特征及生命周期;接着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特征、分类和发展;并分析了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介入的必要性和发挥特征,最后论述了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知识借鉴,理论依据包括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共产党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作用理论、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理论;知识借鉴包括心理危机干预理论、灾害学理论、集体行动理论、公共治理理论和危机管理理论。第二章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历史检视。首先从国内方面分析了这一问题,即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中国古代、中国近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国以来至改革开放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践,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本质就是要“得民心”以维护政权统治,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落后,统治阶级也企图借助神灵来缓和社会矛盾;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中国近代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继承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部分功能的实践基础上,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善的救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由于政府的财政缺乏、吏治腐败和战事频繁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效果也受到影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通过教育、宣传和组织等方式积极抗灾救灾,减轻了突发自然灾害带给灾区人民带来的损失;建国以来至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在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实践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其中既有经验也有教训;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无论是在规范化建设方面还是在功能拓展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其次从国外方面进行了研究,为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本论文专门研究了美国卡特里娜飓风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实践和日本3.11地震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实践,最后论述了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践给我们的启示,这些启示包括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在危机管理法制中的设置、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在危机管理机制中的作用、注重危机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阶段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方法上坚持科学性和人本性相结合、自我教育与心理辅导相结合。第三章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首先论述了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实境遇,即社会经济环境、社会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社会组织的发展和网络媒体的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带来的影响,通过这一分析有助于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有更加深入地认识。接着论述了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中的问题,即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中的主体懈怠、客体被动和介体困扰,最后论述了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原因,即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认识存在偏差、危机管理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设置的不完善、突发自然灾害情境的复杂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理论研究的滞后。第四章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首先论述了突发自然灾害的发生对人们思想、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即突发自然灾害对人们政治观、价值观、心理和道德行为等方面影响。接着分别论述了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预警教育功能是指通过突发自然灾害知识教育和突发自然灾害生存技能教育在突发自然灾害发生前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稳定功能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确保社会稳定,即心理调适、宣传引导和实际行动;思想政治教育动员功能主要通过四种方式来实现,即政府主导下整合多力量的拳头动员模式、对口支援动员模式、国际组织参与抗灾救灾动员模式和广大群众展开自救地动员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协调功能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实现;即对人们救灾思想认识的协调、对救灾组织的协调和对救灾资源的协调;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功能主要体现在激发民族精神,展现团结互助的风貌,激励人们战胜突发自然灾害的信念和信心;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对受教育者心理层面上的疏通和引导,从而达到恢复人的心理健康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功能主要通过三个方式实现;即宣传教育、重点筛查和分类抚慰;思想政治教育升华功能是指通过对应对突发自然灾害中展现的伟大精神和良好品格的升华,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第五章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体系构建。首先要树立和贯彻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这些理念包括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树立综合协调的理念;接着论述了加强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队伍建设、充实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内容、创新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方法、扩大和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载体、优化和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环境。结语。对本研究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得出了几点结论,并对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和期待。
二、心系灾区 胸怀全局——河北省防汛抗旱办公室调运物资纪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系灾区 胸怀全局——河北省防汛抗旱办公室调运物资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2)民国时期社会救灾研究 ——以1927-1937年河南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图表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题义界定与研究意义 |
二、所在领域研究现状 |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与研究目标、思路 |
第一章 河南灾荒概况及救灾机关之组织沿革 |
第一节 连年的灾荒 |
一、灾荒一斑 |
二、灾荒的成因 |
三、灾害的自然、社会影响 |
第二节 救灾机构组织沿革 |
一、中央救灾机构 |
二、地方救灾机构 |
第二章 救灾的基本程序与措施 |
第一节 救灾的基本程序与相关费用 |
一、救灾的基本程序 |
二、执行救灾程序之有关人员的费用 |
第二节 灾荒的应对措施 |
一、临灾治标 |
二、灾后补救 |
第三节 灾荒的减防措施 |
一、改良社会条件 |
二、改良自然条件 |
第三章 民国时期救灾资金的来源和分配 |
第一节 救灾资金的来源 |
一、社会慈善机关团体的捐募 |
二、中央及各级政府的资金拨补 |
第二节 救灾资金的分配 |
一、救灾资金的分配标准 |
二、救灾资金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救灾物资及灾民的运输与救灾信息的传递 |
第一节 救灾物资及灾民的运输 |
一、贩运物品的免费免税申请程序 |
二、贩运物品的运费标准及实施 |
三、灾民移(遣)送的费用及程序 |
四、运输中的问题 |
第二节 救灾信息的传递 |
一、国民政府对救灾信息传递的规定 |
二、对救灾信息传递的考察 |
三、信息传递中的问题 |
第五章 救灾的奖惩与监督 |
第一节 救灾的奖惩 |
一、救灾奖励的制度规定及实施 |
二、救灾惩罚的制度规定及实施 |
第二节 救灾的监督 |
一、监督的方式 |
二、监督的实效 |
第六章 制约河南救灾成效的要素 |
第一节 救灾环境的影响 |
一、战争与救灾 |
二、土匪与救灾 |
三、政局与救灾 |
第二节 救灾资金的擎肘 |
一、经费与防灾减灾设施的兴建 |
二、资金与临灾救助 |
第三节 办贩人员的状况 |
一、中央办贩人员概况 |
二、地方基层办赈人员概况 |
三、时人心目中合格办贩人员的形象 |
结束语 |
一河南省的灾荒、救灾特色 |
二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
三对南京国民党政权十年期间的评价 |
附录 |
附录Ⅰ: 国民政府时期(1927—1937)颁布的与防灾、救灾有关的主要法规 |
附录Ⅱ: 河南省各县灾荒及救济状况统计表 |
附录Ⅲ: 河南省各县水利状况统计表 |
附录Ⅳ: 河南省各县交通通讯状况统计表 |
征引文献 |
后记 |
(3)抢险救灾中我军形象的网络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表目录 |
图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
1.1.1 选题的依据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概念界定 |
1.3.1 军队形象塑造 |
1.3.2 网络传播 |
1.3.3 抢险救灾任务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2 主要创新 |
第二章 抢险救灾中我军形象的网络传播者和受众 |
2.1 抢险救灾中我军形象的网络传播者 |
2.1.1 新闻记者 |
2.1.2 新闻发言人 |
2.1.3 普通民众 |
2.2 抢险救灾中我军形象的网络传播受众 |
2.2.1 国内受众 |
2.2.2 国外受众 |
第三章 抢险救灾中我军形象的网络传播渠道 |
3.1 网站传播 |
3.1.1 官方网站与民间网站 |
3.1.2 国内网站与国外网站 |
3.1.3 军事网站与非军事网站 |
3.2 即时通信传播 |
3.2.1 个人即时通信 |
3.2.2 网页即时通信 |
3.3 网络社区传播 |
3.3.1 军事题材类 |
3.3.2 抢险救灾专栏类 |
3.4 博客传播 |
3.4.1 意见领袖博客 |
3.4.2 普通民众博客 |
3.4.3 军事爱好者博客 |
第四章 抢险救灾中我军形象的网络传播内容 |
4.1 正面形象的传播内容 |
4.1.1 听党指挥、服务人民的无私奉献意识 |
4.1.2 不畏艰难、敢于牺牲的优良战斗精神 |
4.1.3 反应迅速、行动高效的过硬能力素质 |
4.1.4 装备先进、后勤到位的有力保障水平 |
4.2 负面形象的传播内容 |
4.2.1 指挥失度,协调不力 |
4.2.2 盲目蛮干,专业缺失 |
4.2.3 舍本逐末,职能错位 |
第五章 抢险救灾中我军形象的网络传播积极效果 |
5.1 广大受众对我军的性质宗旨有了深入理解 |
5.2 广大受众对我军的使命任务有了全面认识 |
5.3 广大受众对我军的能力素质有了全新判断 |
第六章 抢险救灾中我军形象的网络传播措施建议 |
6.1 博采众媒特长,及时报道英勇顽强的正面信息 |
6.1.1 立体传播 |
6.1.2 及时传播 |
6.1.3 持续传播 |
6.2 依托网络平台,正确引导良莠不分的社会信息 |
6.2.1 发布权威信息 |
6.2.2 进行舆情研判 |
6.2.3 实施舆论引导 |
6.3 运用多种手段,严格管控居心不良的负面信息 |
6.3.1 技术手段 |
6.3.2 法律手段 |
6.3.3 行政手段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关于词语搭配的研究 |
1.2.2 动/名/形容词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对象 |
第2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
2.1 基本动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
2.2 基本动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
2.3 基本单音节动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2.4 基本双音节动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第3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名词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
3.1 基本名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
3.2 基本名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
3.3 基本单音节名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3.4 基本双音节名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第4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形容词的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
4.1 基本形容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
4.2 基本形容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
4.3 基本单音节形容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4.4 基本双音节形容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第5章 基本动/名/形容词搭配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
5.1 搭配偏误分析 |
5.2 搭配研究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应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读研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5)《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界定 |
(一)研究方法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政治宣传与《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概述 |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在苏联的实践 |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
第二节《人民日报》的创刊 |
一、创刊及发展 |
二、功能地位 |
第三节《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 |
二、“英模报道”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栏目变化 |
第二章 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 |
第一节 历年英模报道总量统计 |
一、报道统计概述 |
二、报道数量与分布 |
第二节 英模构成的类型分布 |
一、英模行业结构分布 |
二、英模性别结构分析 |
三、英模的政治面貌结构统计 |
第三节 英模报道的品质结构分析 |
一、政治品质 |
二、劳动品质 |
三、道德品质 |
第三章 《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演变 |
第一节 建国头十七年《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数量变化 |
二、英模形象 |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
四、社会效应 |
第二节 极“左”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数量变化 |
二、英模形象 |
三、变化原因分析 |
四、社会效应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报道数量变化 |
二、形象分析 |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
四、社会效应 |
第四章 《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挑战及其应对 |
第一节 英模报道的挑战 |
一、新时代需要新宣传理论 |
二、社会价值观多元,英模精神单一 |
三、政治宣传的效应衰退 |
第二节 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方法 |
二、群众路线理论的实践与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 |
三、改进报道方式、技巧、风格 |
四、新媒体技术运用与提升英模报道实效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1950 年—1965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附录二:1966 年—1976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附录三:1977 年—2002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水文化 |
第一节 中国历代对水资源的管理 |
一、历代水官 |
二、历代水利法规和制度 |
第二节 中国历代对水文的记录和研究 |
一、先秦文献中的水文记载 |
二、正史中的水文记载 |
三、地理着作中的水文记载 |
四、历代水利专着 |
五、其它着作中的水文记载 |
第三节 中国历代水利与农耕文明 |
一、治水传说与春秋战国时期水利事业的初步发展 |
二、秦汉时期水利工程的蓬勃发展 |
三、隋唐时期水利工程的普遍发展 |
四、宋元时期水利事业的繁荣 |
五、明至清前期的水利成就 |
第四节 中国历代水崇拜 |
一、水与水神家族、水神神话 |
二、历代水神祭祀与水神庙 |
第五节 中国历代“水”文学 |
一、诸子论水 |
二、诗词歌赋中的水 |
三、祈雨文 |
第六节 其它领域的水文化 |
一、水与音乐 |
二、水与绘画 |
三、水与古典园林 |
四、其它方面的“水” |
小结 |
第二章 近代中国的水政 |
第一节 晚清对水资源及利用的管理 |
一、晚清河政变化 |
二、晚清漕运 |
三、晚清水政其它方面的变化 |
第二节 民国初期的国家水政 |
一、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
二、水政统一之前: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
第三节 南京政府时期全国水利行政之统一 |
一、建设委员会的努力 |
二、水利行政统一之经过 |
三、水政统一之后: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
第四节 民国时期水利行政之评价与思考 |
一、水利行政统一之评价 |
二、水利行政建设之特点 |
三、关于流域管理体制 |
第五节 近代水法规 |
一、晚清水法规和制度 |
二、民国水法规 |
小结 |
第三章 近代中国水教育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水利教育的萌芽与确立(1875—1912) |
一、近代水利教育初露端倪 |
二、晚清学制中的水利教育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水利教育的确立(1912—1922) |
一、壬子癸丑学制的出台 |
二、实业教育体系中的水利教育 |
第三节 中国近代水利教育的发展(1922—1937) |
一、壬戌学制时期(1922—1927) |
二、壬戌学制颁布后相关法规的颁布和修正(1927—1937) |
第四节 抗战时期的中国水利教育(1937—1949) |
一、抗战时期水利教育的发展 |
二、战后水利教育事业的艰难发展 |
第五节 近代水利教育机构举例 |
一、河海工程测绘养成所 |
二、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
三、河南水利工程专科学校 |
小结 |
第四章 近代中国水利文化 |
第一节 近代中国对水利的认识 |
一、近代关于水利概念之认识 |
二、近代关于水利作用之认识 |
三、近代关于水利建设之认识 |
四、近代关于古代水利之研究 |
五、近代关于西方水利之介绍 |
第二节 近代全国水利建设之研究 |
一、近代关于各省水利建设之研究 |
二、近代关于各流域水利建设之研究 |
第三节 近代水利科学技术的发展 |
一、早期外国传教士的传播 |
二、西方新技术的引进及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 |
三、聘请国外水利专家 |
四、派遣留学生 |
五、近代水利技术研究机构的设立 |
六、近代关于水利技术书籍的出版 |
第四节 近代主要水利人物研究 |
一、林则徐兴办水利 |
二、左宗棠督办水利 |
三、张謇倡导治淮 |
四、孙中山与近代水利 |
五、李仪祉与近代水利发展 |
六、冯玉祥水利实践与水利思想 |
七、张含英与黄河治理 |
八、近代其他水利专家 |
小结 |
第五章 近代中国的水神崇拜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水神崇拜 |
一、晚清时期的水神崇拜 |
二、民国时期的水神崇拜 |
第二节 近代中国的水旱灾害与水神崇拜 |
一、近代水灾和水神崇拜 |
二、近代旱灾和水神崇拜 |
第三节 近代水神之治水英雄崇拜 |
一、近代大禹崇拜 |
二、近代李冰与二郎神崇拜 |
第四节 近代水神崇拜的社会功用和文化阐释 |
一、近代水神崇拜的社会功用 |
二、近代水神崇拜的文化阐释 |
三、传统与现代撞击下的水神崇拜 |
小结 |
第六章 近代中国的水认知 |
第一节 近代国人对“水”的认识 |
一、西方传教士对“水”的宣传 |
二、近代外文报纸中的“水” |
三、近代国人眼中的“水” |
四、近代关于“水”的书籍 |
第二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江”的认识 |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江” |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扬子江” |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河”的认识 |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河” |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黄河” |
第四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湖”、“瀑”的认识 |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湖” |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瀑” |
小结 |
第七章 近代海洋文化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海防思想 |
一、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海防思想的萌芽 |
二、鸦片战争结束到辛亥革命前中国海防思想的发展 |
三、民国时期中国海防思想的缓慢发展 |
第二节 近代中国国民海洋意识的觉醒 |
一、近代国民海防意识的觉醒 |
二、近代国民海权意识的觉醒 |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海”的认识 |
一、关于“海”的自然常识 |
二、近代报刊中关于“海”的文章 |
第四节 中国近代海洋科学成就 |
一、近代中国海洋学发展概况 |
二、近代中国的海洋调查 |
三、近代中国的物理海洋学 |
四、近代中国的海洋地质学与海洋地理学 |
小结 |
结语:中国水文化之近代化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后记 |
(7)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及其研究意义 |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四)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概述 |
一、突发自然灾害的内涵、特征和生命周期 |
(一)突发自然灾害的内涵 |
(二)突发自然灾害的特征 |
(三)突发自然灾害的生命周期 |
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特征、分类和发展 |
(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 |
(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特征 |
(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分类 |
(四)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 |
三、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介入的必要性和发挥的特征 |
(一)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介入的必要性 |
(二)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特征 |
四、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知识借鉴 |
(一)理论依据 |
(二)知识借鉴 |
第二章 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历史检视 |
一、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践与启示 |
(一)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践 |
(二)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中国近代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践 |
(三)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践 |
(四)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建国以来至改革开放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践 |
(五)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践 |
(六)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启示 |
二、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践与启示 |
(一)卡特里娜飓风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践 |
(二)3.11 地震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践 |
(三)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践的启示 |
第三章 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实境遇 |
(一)社会经济环境 |
(二)社会政治环境 |
(三)社会文化环境 |
(四)社会组织的发展 |
(五)网络媒体的发展 |
二、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存在的问题 |
(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中的主体懈怠 |
(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中的客体被动 |
(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中的介体困扰 |
三、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认识存在偏差 |
(二)危机管理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设置的不完善 |
(三)突发自然灾害情境的复杂性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影响 |
(四)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理论研究的滞后 |
第四章 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 |
一、突发自然灾害的发生对人们思想、心理和道德行为的影响 |
(一)突发自然灾害对人们政治观的影响 |
(二)突发自然灾害对人们价值观的影响 |
(三)突发自然灾害对人们心理的影响 |
(四)突发自然灾害对人们道德行为的影响 |
二、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 |
(一)思想政治教育预警教育功能 |
(二)思想政治教育稳定功能 |
(三)思想政治教育动员功能 |
(四)思想政治教育协调功能 |
(五)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功能 |
(六)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功能 |
(七)思想政治教育升华功能 |
第五章 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体系构建 |
一、树立和贯彻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
(二)树立综合协调的理念 |
二、加强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队伍建设 |
(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综合素质 |
(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结构 |
三、充实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内容 |
(一)加强防灾和减灾教育 |
(二)增强生存和生命教育 |
(三)强化感恩和铭恩教育 |
四、创新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方法 |
(一)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法 |
(二)创新心理咨询疏导方法 |
五、扩大和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载体 |
(一)有效利用大众传媒载体 |
(二)充分运用新媒体载体 |
(三)充分发挥文化载体 |
(四)主动拓展活动载体 |
六、优化和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环境 |
(一)优化传媒环境 |
(二)优化制度环境 |
(三)优化社区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四、心系灾区 胸怀全局——河北省防汛抗旱办公室调运物资纪实(论文参考文献)
- [1]心系灾区 胸怀全局——河北省防汛抗旱办公室调运物资纪实[J]. 张立忠. 防汛与抗旱, 1998(04)
- [2]民国时期社会救灾研究 ——以1927-1937年河南为中心的考察[D]. 武艳敏. 复旦大学, 2006(02)
- [3]抢险救灾中我军形象的网络传播研究[D]. 成奕萱.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2(03)
- [4]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D]. 张露. 湖南大学, 2015(03)
- [5]《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D]. 周晓瑾.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1)
- [6]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D]. 袁博.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7]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 曹勇.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