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奖项不是“平面”奖项

该奖项不是“平面”奖项

一、评奖并非“平”奖(论文文献综述)

杨春艳[1](2021)在《晁楣版画风格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58年,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战略决策,数十万复转官兵、支边青年等组成的热血团队,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集到北大荒这块千里亘古的荒原上,拉开了大面积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序幕。为了丰富单调的垦荒生活,协助文化宣传工作,多才多艺的青年们就地取材,创作了质朴的版画。晁楣是最早一批以北大荒为题材创作版画的北大荒艺术工作者。本文把晁楣版画艺术风格演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晁楣版画艺术风格的起源、发展和完成三个时期,将晁楣版画艺术风格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早期即1958年之前的艺术学习与军旅生涯;中期即1958年前往北大荒至1978年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版画艺术创作转型;后期即1978年至2006年最后一幅版画创作完成。着重探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版画艺术风格特点,在研究中结合史实立足作品本身的形式,包括访谈录、日记及文献资料,兼顾历史影像资料等。晁楣版画艺术风格演变的研究,是对晁楣版画风格演变脉络的梳理以及版画风格演变规律的整理,是对北大荒版画风格研究的有力补充和完善,是对北大荒版画风格传承的推动和理论支持。确立了晁楣在北大荒版画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作为代表者和组织者的重要地位,最终引领北大荒版画的艺术风格的发展潮流。对于中国版画而言,晁楣版画不应停留在风格和形式层面,他构建的北大荒的现实生活图像的价值远远超出作品本身。全文共分为五章,按时间顺序进行研究。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本选题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提出了问题点与研究难点,国内外研究情况综述,研究过程中运用的方法。第一章介绍了晁楣艺术风格形成的背景,分别阐述了晁楣版画艺术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晁楣艺术生涯的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第二章为晁楣早期版画风格的形成,即通过早期的艺术学习和工作、生活经历促成的早期版画创作实践。第三章分析了晁楣版画中期的主导风格,以及这时期风格对其他人的影响。第四章重点分析了晁楣晚期版画中城市题材、工业题材以及形式探索中形成的版画艺术风格,对代表作品进行具体的形式分析,提出晁楣晚期版画风格由繁至简的简约性特点。第五章论述了晁楣版画艺术风格在演变中的规律,生活与环境的变化,艺术追求的不断提升,多方面文化素养的支持是艺术家个人艺术风格改变的原因。最后部分是结论,阐述了晁楣版画艺术风格的分期依据,以及各个时期版画风格的艺术特点,探讨了个人艺术风格变化的客观规律,生活环境的改变艺术风格随之改变,个人艺术素养和观念的改变艺术追求随之改变,艺术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吸收,艺术风格不断变化。

张开[2](2021)在《文学生产机制与新时期以来文学中的情爱叙事(1978——)》文中认为

丛治辰[3](2020)在《茅盾文学奖的“表”与“里”——以茅盾文学奖评语及授奖辞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一作为官方层面国内文学界的最高荣誉,茅盾文学奖当然一方面有着难以拒绝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又极具争议性。事实上,此二者说的恐怕是同一件事:如果这一奖项毫无令人渴望之处,就必定萎死于尴尬的沉默之中,而绝不至于像现在这样聚讼纷纭。因此,诚然有不少文学从业者对茅盾文学奖颇有微词甚至大为不满,却或许反倒证实了他们的莫大兴趣。

任美衡[4](2020)在《文学评奖场域中的评委会及其运行机制》文中提出在文学评奖场域中,评委会占据着"枢纽"的位置,其成员主要来源于指定、抽调和参与等三种途径。评委会以评奖办公室为主要办事机构,通过多种多样的评选模式发挥作用,并担负监督、管理与净化等职责。评委会功能极为明确,以评作品、树形象与建队伍为核心指向,在客观性、公正性、自主性与可能性等方面,呈现了独特的状态与趋向。

韦铁梅[5](2020)在《历届“鲁迅文学奖”与获奖短篇小说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鲁迅文学奖”是我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它与“茅盾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和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组成中国作协四大全国文学奖项。它以自己的评价标准评选出某一时段最高创作水平的短篇小说作品。论文努力从“场域”视野出发,从它的评奖标准等方面研究奖项和获奖短篇小说之间的关系,探究“鲁迅文学奖”对参评短篇小说作品的取舍标准,和隐藏在背后的对作品的鉴赏与批评态度,分析奖项对短篇小说创作方向的引导。对“鲁迅文学奖”评奖条例进行分析,研究在评奖标准的不断修改和调整、奖项价值取向的变异与获奖短篇小说、获奖作者之间的关系。经过对获奖短篇小说作品的特征以及相应作家的研究发现,历届“鲁迅文学奖”获奖短篇小说作品的先锋性在逐渐被淡化,作品对现实社会的批判程度也在减弱,并且评选出来的作品越来越难以代表评奖时段国内整个短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水平,有些获奖作品甚至还不能称作该作家同时段、同类型相对而言最优秀的一部作品。获奖短篇小说作品在各方面都呈现出平、稳的姿态,这样的评选结果与“鲁迅文学奖”本身的评奖机制有密切关系。此外,“鲁迅文学奖”光环背后的影响力具有很大延伸性,不仅仅因为奖项自身所配备的高额奖金,作家因获该奖而得到的一系列“利益场”中的东西,也反作用于作家创作,同时,“鲁迅文学奖”的评选结果往往也会在作家心理上产生一定影响,促使作家对自己未来创作作出一定调整。分析评奖结果对短篇小说创作产生的影响,其中最不能忽视的关键之处就是这些影响因子,它们时刻作用在“鲁迅文学奖”评奖过程里和短篇小说生产活动中。“鲁迅文学奖”评选委员对评奖标准的多元化解读,体现评选标准具备了丰富的内涵。评委们在评选过程中对标准的不同把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最终评选结果的倾斜程度。从文学发展的角度考量,这样可以尽可能的避免了因对评选标准的认识片面或单一,而可能导致的文学自主性发展受限的局面发生。“鲁迅文学奖”对自身的评奖机制各方面的不断调整,实则是一种担当责任的表现。笔者肯定该奖项为促进国内文学朝着更健康、更美好的方向发展时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并报以期待。

李斐然[6](2020)在《新时期以来文学评奖中的读者参与》文中指出文学评奖作为奖励作家创作、引领文坛风向、规范文学体制的重要手段,在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备受关注。1978年,根据当时的文学情况,《人民文学》应要求举办了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全国上下热情参与,成为新时期各类全国性文学评奖的开端,也是在这次评选中首次出现了读者参与的身影。此后的很多评奖,如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当代》“文学拉力赛”、“花城文学奖”、“京东文学奖”等,都不乏读者的参与,而《小说月报》“百花奖”更是将评选的权力交到读者手中,完全依赖读者投票评出。但多年来,学界对于文学评奖中的读者参与现象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相关研究较少。本文从读者参与的角度回顾新时期以来的文学评奖活动,观照读者参与文学评奖现象的产生和流变,分析时代发展中读者参与对评奖原则、作家创作和专家审美的渗透,考察有读者参与的文学评奖与官方评奖相比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和价值,界定读者参与在中国当代文学场中发挥的作用,以期为新时期以来的文学评奖机制、读者参与研究提供新的成果。绪论部分,通过回顾读者话语被重视和读者参与到文学评奖中的原因,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整理了当前学界关于读者参与研究的几种类型,同时界定了本文所涉及的“群众与读者”这个主要概念。第一章,简论读者参与文学评奖的缘起。文革结束之后,伴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政治形势放宽,文学环境“回暖”,这些都为全国性的文学评奖活动奠定了基础。作为历史的创造者、文学活动“最权威的评定者”,“群众”的声音得到更大范围的传达。第二章,以官方文学评奖、期刊文学评奖和新世纪以来的网络票选为主要关注点,分析同一评奖活动中呈现出的读者趣味与专家审美的异同及其深层原因。第三章,分析读者趣味的影响效应。通过对比同时期完全由专家主导的文学评奖和读者选择的差异,认为读者趣味既会给予专家评选压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官方的诱导;从对作家的影响来看,读者参与评奖既成为作家的创作激励,扶植和培育新人,同时也给作家创作带来了一定的局限。第四章,探究读者参与下的中国当代文学场。作为文学场内部占据一定位置的行动者,不论在何种文学活动中,读者参与都是文学生产和消费中的重要一部分,以独特的方式影响着当代文学经典化的进程。但目前仍存在轻视甚至屏蔽读者声音的现象,如何正确看待和引导读者参与文学评奖,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努力。结语部分,分析了读者参与文学评奖对于包括作家、读者本身和整个文坛在内的深远意义,认为当下名目繁多的文学评奖活动在冲击原有评奖秩序的同时也给了读者更多参与的可能。

胡雨洁[7](2020)在《场域理论视域下的电视剧评奖 ——以金鹰奖为例》文中指出本文以金鹰奖为研究样本,研究围绕着政治、经济场域对评奖的影响以及评奖的内部关系展开。首先,论述国家对电视剧的引导和惯例,即政治场域对评奖场域的影响;其次,从金鹰奖所需承担的经济功能入手,阐述电视剧市场化与金鹰奖评奖之间的关系,即经济场域对评奖场域的影响,当中包括电视剧制作方、奖项类型的演变;再次,通过观察获奖题材类型的演变,且深入到都市、青少、戏曲、近代革命、军旅、传记、农村、古代、涉案与其他十种题材之中,通过每种题材内部演变特征来看评奖与国家、市场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出结论:不同于科学场极高的自主性,评奖场域是高度他律的,评奖场域的运作逻辑受到政治场和经济场强大的支配和控制。可以说,评奖场域内部的竞争过程,几乎是政治极和经济极在评奖场域内部博弈的过程。在评奖场域中,无论是评奖要求,还是评选方式,都表现出对政治场域的结构性附从,被政治体制所规训,这一点贯穿于历届金鹰奖的评选。而政府将电视剧发展的权利逐步让渡于市场时,经济场由此介入,瓦解了部分政治场在其中的权力。

王佳力[8](2020)在《“70后”作家文学观念研究 ——以鲁迅文学奖获奖小说为例》文中研究说明“70后”作家作为出生于1970年代的创作群体,长时间处于“50后”、“60后”与“80后”作家的夹缝中,新世纪以来他们凭借自己的创作实绩走出了被遮蔽的状态,逐渐从文坛的“中间代”走向了“中坚代”。鲁迅文学奖作为具有中国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对获奖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具有极高的要求,“70后”作家多次获得鲁迅文学奖,正是其创作能力提升的体现。结合“70后”作家小说创作的整体状况,审视“70后”作家的鲁迅文学奖获奖小说,可以发现“70后”作家崛起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文学观念的转变。他们在小说创作的精神立场上选择将个人化与公共性结合,公共意识的强化让小说具备了更强的思想特质与社会功能,同时“70后”作家看重小说的文学性,用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形式承载丰厚的思想内涵,总结“中国经验”,讲述“中国故事”。本文以“70后”作家获得鲁迅文学奖的小说及其相关创作谈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五个部分对“70后”作家的文学观念进行研究。绪论部分分别对鲁迅文学奖、“70后”作家与文学观念进行界定,阐明鲁迅文学奖的概况,“70后”作家的范围以及文学观念,介绍选题的研究概况,指出选题的创新之处,阐明全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第一章集中探讨“70后”作家文学观念的生成语境,从“70后”成长的历史文化语境、文学生产环境、作家的创作心态和文学资源四个方面分析“70后”作家文学观念形成与转变的原因。第二章分析“70后”作家小说创作的整体流变与鲁迅文学奖的获得。首先对“70后”作家小说创作的整体情况进行梳理,指出其在“出场——被遮蔽——崛起”的流变中由“中间代”走向“中坚代”的过程,接着联系鲁迅文学奖的评奖标准,指出“70后”作家崛起的根本原因在于文学观念的转变,这种转变体现于他们获得鲁迅文学奖的小说之中。第三章探讨“70后”作家的文学观念与精神立场。指出“70后”作家的精神立场由个人化走向公共性与个人化的结合,结合作家对现实介入的创作姿态、对日常生活的意义建构与对小人物的人文关怀三方面分析“70后”作家在进行小说创作时公共意识的增强。第四章分析“70后”作家的文学观念与艺术探索。阐明“70后”作家对文学性的坚守,从人物形象的立体塑造、叙事风格的多元选择与语言风格的个性呈现三方面探讨“70后”作家的审美追求。第五章探讨“70后”作家获得鲁迅文学奖的意义,并对其文学观念进行反思。指出“70后”作家获得鲁迅文学奖对其走向经典化具有重要意义,“70后”作家文学观念的突破主要体现在公共意识的增强和对“小叙事”的突围上,文学观念的局限集中体现于历史意识的“缺乏”,“70后”作家积极探索历史叙事的新方式,力图重构历史意识。

王杨[9](2020)在《国家奖学金对硕士研究生的影响及其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之一,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自设立之初,中央财政出资设立研究生该奖学金即表明所有符合规定条件的全日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均有资格申请,并奖励普通高等学校中表现优异的研究生。该奖学金不仅有利于激励研究生“学习成绩优异,科研能力显着,发展潜力突出”,且有利于国家为各行各业培养大量高素质的研究生人才,从而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提供新的有力支撑。硕士研究生是我国全日制研究生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且该学习阶段是连接本科学习阶段和博士学习阶段的重要过渡时期,对于我国高校在科研人才培养和就业人才输出都有着相当意义。相较学术导向性更强的博士研究生而言,国家奖学金对于硕士研究生的影响更为复杂。即由于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差异,聚焦于国家奖学金对于硕士研究生的影响有其特殊价值。据此,本研究以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国家奖学金的影响为切入点,通过对高校硕士研究生和教职人员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搜集研究数据,最终分析出国家奖学金对硕士研究生的影响及其机制。本研究发现,国家奖学金对大部分硕士研究生在专业学习、科研发展和生涯规划等方面未产生影响或影响较小;对少数学生在心理和行为层面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正面或负面影响。根据此次调查结果,本文进一步阐释了左右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影响力的因素。基于未产生影响的个体视角,学生自身心态和来自他人影响不利于国奖影响力的有效发挥;基于受到影响的个体视角,学生的读研动机和参评经历对国奖影响力有重要作用。基于评选过程,本研究从评奖通知、学生申请、正式评选、结果公示,以及奖励发放这五个主要环节出发归纳出国奖的影响机制因素,并进一步分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提出优化建议。

韩舒畅[10](2020)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出版传播研究》文中提出现代中国,出版活动以其层出不穷的媒介样态和日新月异的文化景观,既使出版行为参与到了现实的构建中来,与日常生活紧密勾连,又令媒介的本体意义得以深化和凸现,使出版媒介本身成为探析了当代文学出版活动的不可规避的重要因素。在长期以来的文学研究领域,“世界—作家—作品—读者”作为显学的四要素而存在,而文学在出版活动中的“生产—传播—消费”流程中的媒介因素,却长期被文学研究者遮蔽和忽视。因此,出版传播视角对于文学研究来说,是一个较为崭新的理论视点,出版媒介要素之于文学研究应赋予重要的理论意义。本研究将利用出版文化和媒介传播的学科知识对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进行综合分析。茅盾文学奖是近现代中国首个文学巨奖,十届获奖作品展现了中国三十多年的丰富文学成果。总体而言,茅盾文学奖以出版和传播为基础,出版媒介扮演着关键的介质角色。此外,茅盾文学奖本身已成为传播优秀文学作品的服务平台,为积极促进当代文学作品的生产和再分配做出了贡献。可以说,将“茅盾文学奖”与“出版与传播”联系起来,其创新教育科学研究的现实意义一目了然。出版传播的宏观市场为文学作品提供了生长空间,以多重价值引领着文学观念和审美趣味的嬗变、调控着当代文学健康生态的走向。本研究主要运用出版传播学理论和文艺学理论进行跨学科的分析阐述。其中,出版传播学就是研究出版作品在市场环境中的传播主体、传播渠道、影响因素以及内在规律的科学,它将基础传播学与出版市场实际的运作流程相结合,将出版者施加的影响与阅读者的认知接受相结合,并利用规律指导文化社会的出版传播实践活动。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基于传播学家拉斯韦尔总结的“5W”传播模式: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产生了什么效果。“5W”分属五个层次,主要包括传播者研究、内容分析研究、媒介研究、效果研究和受众研究。参照这一模式,笔者将从以下五个模块相对应地搭建框架:茅盾文学奖传播平台的构建、茅盾文学奖的传播模式分析、作为传播者的媒介角色分析、出版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受众分析。各章节的写作思路大致如下:第二章“茅盾文学奖本体研究”,重点对茅盾文学奖的起源、发展轨迹、评奖机制以及获奖作品展开分析;第三章“茅盾文学奖作品的传播模式”,分别介绍了纸质出版为主的传统传播模式和在发展中的多元化传播模式;第四章“茅盾文学奖作品的传播主体”,纵观出版活动流程并解析出作者、出版机构和新媒介三个活动主体;第五章“获奖作品出版的社会驱动”,试图从出版观念的宏观转型、评奖机制的市场联姻、象征资本的文化消费角度来探析影响茅盾文学奖文学出版的内在与外在力量;第六章“读者的接受”,将读者分化为普通读者和作为评论家的读者,分析两者对出版活动的反作用力。最后以“文学出版对文学与出版的双重意义”落脚,凸显出版传播对文学的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主题。以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管窥文学出版市场,可以得出本文的基本命题是:文学出版要遵循文学内部的创作规律,既不能在市场选择种放任自流,而应权衡文学精品和大众需求,让评价机制合理介入、让出版媒介积极推动,以高品位的文化产品建构和培育良好有序的文学出版生态。

二、评奖并非“平”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评奖并非“平”奖(论文提纲范文)

(1)晁楣版画风格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意义
        (一)研究的对象
        (二)研究的意义
    二、问题点与难点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成果现状综述
        (二)国外研究成果现状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晁楣艺术风格形成背景
    一、晁楣版画艺术的时代背景
        (一)北大荒开发前概略
        (二)北大荒垦建与党的文艺方针
        (三)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目标
    二、晁楣艺术生涯的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军旅生活与艺术学习
        (二)第二阶段:生活历练与艺术创新
        (三)第三阶段:时代浪潮与艺术升华
    小结
第二章 晁楣早期版画风格(1950—1958 年)
    一、艺术学习与训练
    二、早期版画创作实践
        (一)军人形象与“斗争性”的延续
        (二)军人形象与新时代的接轨
    三、早期版画风格的形成
        (一)题材创新
        (二)艺术语言(构图、刀法、颜色)
        (三)套色木刻
        (四)早期风格特点
    小结
第三章 晁楣中期版画风格(1958-1978 年)
    一、开创北大荒版画主导风格
    二、中期版画风格案例分析
        (一)林业题材
        (二)工业题材
        (三)农业题材
    三、中期版画风格的艺术特色
        (一)大景加小人创作模式
        (二)具有现实主义写实性
        (三)重色版和副版
        (四)崇高历史风格的凸显
    小结
第四章 晁楣后期版画风格(1978—2006 年)
    一、城市题材的版画风格
        (一)由农村到城市
        (二)由垦荒到城市
        (三)由叙事到抒情
    二、工业题材的版画风格
    三、形式探索的版画风格
        (一)雪松系列:《雪松》、《松谷》、《天柱》
        (二)大树系列:《冬晨》、《傲霜》、《大树》
        (三)几何系列:《春曲》、《新居》、《留君不住》
    四、晁楣后期版画风格的简约性
        (一)由繁至简的成因
        (二)后期风格简约性的特征
        (三)由繁至简的意义
    小结
第五章 晁楣版画风格演变中的规律探讨
    一、生活与环境的变化
    二、艺术追求的不断提升
    三、多方面文化素养的支持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晁楣年表
    附录2 晁楣版画事记
    附录3 晁楣版画作品年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茅盾文学奖的“表”与“里”——以茅盾文学奖评语及授奖辞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4)文学评奖场域中的评委会及其运行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一、评委会是怎么“形成”的
    (一)指定关键岗位的部分人员介入评委会
    (二)从评委库中抽调相关专家组成评委会
    (三)国家宣传文化部门管理人员参与评委会
二、评委会是如何“实践”的
    (一)评奖机构
        1. 建立。
        2. 任务。
        3. 权限。
    (二)评奖模式
        1. 议决模式。
        2. 票决模式。
    (三)评奖职责
        1. 道德标准。
        2. 文学良知。
        3. 纪律约束。
        4. 舆论监督。
        5. 法律权威。
三、评委会的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评作品
    (二)树形象
        1. 遴选“最优秀”的文学作品。
        2. 树立特色的文学奖形象。
        3. 创化文学价值评估体系及其诗学。
    (三)建队伍
四、评委会的效率表现及其他
    (一)客观性态度
    (二)公正性程度
    (三)自主性限度
    (四)可能性向度

(5)历届“鲁迅文学奖”与获奖短篇小说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评奖标准变异与获奖短篇小说创作
    (一)“鲁迅文学奖”的价值取向
    (二)评奖标准变异与作品取舍
二、评奖标准与获奖短篇小说特征
    (一)获奖短篇小说的先锋性
    (二)获奖短篇小说的批判性
    (三)获奖短篇小说的平庸化
三、“鲁迅文学奖”影响力的衍生
    (一)“鲁迅文学奖”的奖金
    (二)奖项与获奖作家社会处境
    (三)奖项与获奖作家、作品号召力
    (四)奖项与作家创作心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新时期以来文学评奖中的读者参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概念的界定:群众与读者
第一章 读者参与文学评奖的缘起
    第一节 文学环境的“回暖”
    第二节 何种“群众”在发挥何种作用?
    第三节 “群众+专家+领导”的“三结合”
第二章 读者趣味与专家审美的差异与调和
    第一节 官方文学奖:意识形态主导下的“标准动作”
    第二节 期刊文学奖:坚守中逐步向读者靠拢
    第三节 网络票选:出版机构与大众传媒的助推
第三章 读者趣味的影响效应
    第一节 读者与专家的博弈
        一、读者意见的“压力传导”
        二、读者选择的“可诱导性”
    第二节 读者参与对作家的影响
        一、获奖对于作家的激励
        二、重视与焦虑
第四章 读者参与下的中国当代文学场
    第一节 读者参与文学评奖的象征资本转化
    第二节 读者参与文学评奖与文学经典化
    第三节 对待读者的矛盾与尴尬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场域理论视域下的电视剧评奖 ——以金鹰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理论基础
    第三节 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目标及思路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样本
    第五节 评奖场域下的金鹰奖
        一、国内电视剧奖项概览
        二、从金鹰奖到金鹰节——奖项的产生与演变
第二章 政治场下的金鹰奖
    第一节 国内电视剧政治环境
    第二节 评奖制度梳理
        一、评奖思想指导
        二、严格按照国家条例制定的章程
        三、评选要求
        四、评选方式
    第三节 评奖规则对政治场的结构性附从
第三章 经济场下的金鹰奖
    第一节 市场化下的获奖作品
        一、获奖作品制作方演变
        二、奖项类型变化
    第二节 金鹰的经济功能
        一、“下金蛋的金鹰”
        二、过度商业化的金鹰
    第三节 商业逻辑的渗透
第四章 政治、经济场下的获奖作品题材演变
    第一节 题材类型及数量演变
        一、获奖作品题材分布情况
        二、题材变化阶段性总结
        三、政治、经济逻辑下的题材分布
    第二节 各类题材作品演变探析
        一、都市题材
        二、青少与戏曲题材
        三、近代革命题材
        四、军旅题材
        五、传记题材
        六、农村题材
        七、古代题材
        八、涉案与其他题材
        九、获奖题材演变特征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70后”作家文学观念研究 ——以鲁迅文学奖获奖小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概念阐释
    0.2 研究现状
    0.3 研究价值与方法
1 “70后”作家文学观念的生成语境
    1.1 “过渡的一代”:“70后”作家的成长背景
    1.2 以文学期刊为主:“70后”作家的文学阵地
    1.3 “中年写作”:“70后”作家的创作心态
    1.4 中西结合:“70后”作家的文学资源
2 “70后”作家小说创作的整体流变与“鲁奖”的获得
    2.1 “70后”作家小说创作的整体流变
        2.1.1 尴尬的“中间代”:“70后”作家的出场与被遮蔽
        2.1.2 崛起的“中坚代”:“70后”作家的重塑与突围
    2.2 鲁迅文学奖与“70后”作家文学观念的转变
        2.2.1 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鲁迅文学奖的评奖标准
        2.2.2 鲁迅文学奖:“70后”作家文学观念转变的体现
3 公共意识的强化:“70后”作家文学观念与精神立场
    3.1 正面强攻:介入现实的创作姿态
        3.1.1 现实主义精神的在场:“70后”作家的精神内核
        3.1.2 “中国式问题”的呈现:介入现实的具体表现
    3.2 举重若轻:日常生活的意义建构
        3.2.1 把日子过好:日常生活书写的温情性
        3.2.2 社会转型的微观呈现:日常生活书写的时代性
        3.2.3 历史的“后视镜”:日常生活书写的历史感
    3.3 以人为本:对小人物的人文关怀
        3.3.1 挂在时代巨躯上的“苍耳”:小人物的类型构建
        3.3.2 “想活得有点儿人样”:小人物的精神困境
4 文学性的坚守:“70后”作家文学观念与艺术探索
    4.1 人物形象的立体塑造
        4.1.1 “贴着人物写”:平视的创作视角
        4.1.2 “内心的纹理”:细致的心理刻画
    4.2 叙事风格的多元选择
        4.2.1 日常化倾向:散文化叙事与细节描写的突出
        4.2.2 先锋性探索:陌生化叙事与重复手法的运用
    4.3 语言风格的个性呈现
        4.3.1 千人千面:语言风格的个性化
        4.3.2 地域色彩:语言风格的地域性
5 “70后”作家的获奖意义与文学观念反思
    5.1 走向经典化:“70后”作家的获奖意义
    5.2 “小叙事”的突围:“70后”作家文学观念的突破
    5.3 历史意识的“缺失”:“70后”作家文学观念的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9)国家奖学金对硕士研究生的影响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
        二、理论基础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政策文本分析
    第一节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制度发展概述
    第二节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选细则文本分析
        一、评审对象和申请条件
        二、评选程序
        三、计分标准
第三章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影响及其体现
    第一节 国家奖学金的“零影响”
    第二节 国家奖学金的正面影响
        一、对学习的激励作用
        二、对科研的激励作用
        三、对生涯规划的激励作用
    第三节 国家奖学金的负面影响
        一、负面心理压力
        二、耗费时间精力
        三、人际关系紧张
    第四节 小结
        一、影响的体现: 心理与行为层面
        二、影响的性质: 正面与负面影响
        三、影响的时间: 暂时性与持久性
第四章 左右国家奖学金影响力的个体因素——基于学生维度
    第一节 基于未产生影响的个体视角
        一、未受影响个体自身心态分析
        二、未受影响个体受他人影响分析
    第二节 基于受到影响的个体视角
        一、个人读研动机的影响
        二、个人参评经历的影响
第五章 左右国家奖学金影响力的机制因素—基于评选过程纬度
    第一节 通知评奖阶段: 信息可达性左右国奖影响力
        一、“我不知道”与“我不了解”: 通知阶段基本信息的可达性问题
        二、“我不敢报”: 信息可达性问题引发的自我评价失准
    第二节 学生申请阶段: 机制引发的主客观因素削弱正面影响
        一、主观因素: 当前机制下学生的功利性目的
        二、客观因素: 当前机制下申请材料的冗杂
    第三节 正式评选阶段: 内在程序问题引发负面影响
        一、评选方式单一且其“可见度”较低
        二、少量“暗箱”或“明箱”操作引发学生质疑
    第四节 结果公示阶段: 机制运行效能较低激化负面影响
        一、评选结果公示内容粗略
        二、投诉反馈效率低下
    第五节 奖励发放阶段: 后续操作制约正面影响发挥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研究发现
    第二节 优化国奖影响的对策建议
        一、通知评奖环节: 增设渠道,确保“传”与“达”
        二、学生申请环节: 明确申请材料,优化申请网页
        三、正式评选环节: 规范评选程序,增设答辩环节
        四、结果公示环节: 严肃对待和及时处理学生反馈
        五、奖励发放环节:加强教育,延续激励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

(10)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出版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2 茅盾文学奖本体研究
    2.1 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坐标
        2.1.1 孕育与变迁
        2.1.2 地位与影响
    2.2 文学奖生产机制
        2.2.1 评奖制度概况
        2.2.2 获奖作品概述
3 茅盾文学奖作品的出版模式
    3.1 出版模式概述
    3.2 茅盾文学奖作品的传统出版
        3.2.1 期刊优先模式
        3.2.2 图书优先模式
    3.3 茅盾文学奖作品的多元联合出版
        3.3.1 书到丛书
        3.3.2 纸本到影像
4 茅盾文学奖作品的出版活动主体
    4.1 作者身份探析:编审链中的作家群
    4.2 主要出版机构:文学奖的传播枢纽
    4.3 新媒介的参与:出版物形态的衍生
        4.3.1 影视剧:茅盾文学奖的衍生传播
        4.3.2 网络:茅盾文学奖未知的未来
5 获奖作品出版的社会驱动
    5.1 出版观念的宏观转型
        5.1.1 20世纪80年代:解放思想,复归文学本质
        5.1.2 20世纪90年代:多管齐下,深化出版改革
        5.1.3 新世纪以来:全面转型,文学融入市场
    5.2 评奖机制的市场联姻
        5.2.1 文学评奖向出版市场机制适度倾斜
        5.2.2 市场反应对文学评奖机制的参考意义
        5.2.3 文学奖获奖作品出版机构的多元化
    5.3 象征资本的文化消费
        5.3.1 以获奖为符号动力助推市场营销
        5.3.2 “茅盾文学奖”象征资本的开发
        5.3.3 “茅盾文学奖”的当代品牌价值流失
6 茅盾文学奖作品的读者接受
    6.1 受众的接受
    6.2 作为意见领袖的文学批评家
    6.3 普通读者的接受
7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者、获奖作品及出版单位
致谢

四、评奖并非“平”奖(论文参考文献)

  • [1]晁楣版画风格演变研究[D]. 杨春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文学生产机制与新时期以来文学中的情爱叙事(1978——)[D]. 张开.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茅盾文学奖的“表”与“里”——以茅盾文学奖评语及授奖辞为中心[J]. 丛治辰. 小说评论, 2020(06)
  • [4]文学评奖场域中的评委会及其运行机制[J]. 任美衡.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05)
  • [5]历届“鲁迅文学奖”与获奖短篇小说的关系研究[D]. 韦铁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新时期以来文学评奖中的读者参与[D]. 李斐然. 山东大学, 2020(12)
  • [7]场域理论视域下的电视剧评奖 ——以金鹰奖为例[D]. 胡雨洁.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4)
  • [8]“70后”作家文学观念研究 ——以鲁迅文学奖获奖小说为例[D]. 王佳力. 辽宁大学, 2020(01)
  • [9]国家奖学金对硕士研究生的影响及其机制[D]. 王杨.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10]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出版传播研究[D]. 韩舒畅. 南京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该奖项不是“平面”奖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