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杉木地理变异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俞新妥[1](1988)在《中国杉木研究》文中认为根据作者长期研究及大量的有关文献,综述了建国以来我国杉木研究的动态和进展。指出近期以来,杉木研究特点是基础学科的理论及其基础性研究均有所加强并取得一批成果,研究方法逐步从定性走向定量,造林、营林技术开始配套形成系列和标准化,今后研究宜着重于提高现有中、幼林的单产,选育适应于不同立地、不同培育目标的高产品系,抗性育种,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林地的持续利用及建立新的栽培体系等。同时建议加强研究协作,成立全国的杉木研究中心或研究协会。
李云晓[2](2015)在《杉木地理种源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用材树种,已有8000年砍伐利用和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关于杉木有无天然林存在,我国林学界一直存在不同的观点和争论,至今仍然缺乏有效深入的研究。此外,关于杉木起源中心和是否存在避难所以及杉木属植物分类方面也存在诸多争议,尤其是台湾杉木和德昌杉木究竟是作为种、变种还是栽培种处理比较合理的争论。为了深入探究和回答以上这些问题,本研究以从全国杉木分布区收集的起源于1955年之前的172个地理种源1352单株和177个地理种源185个单株为材料,分别利用8对SSR引物和8个cpDNA片段,对杉木地理种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进行了系统测定和深入分析,以期对以上问题能有一个明确的回答。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的结论如下:(1)研究发现,杉木cpDNA多样性水平比较低(Pi=0.00002和Hd=0.126),在测序的177个地理种源185个单株中,共发现14种cpDNA单倍型,其中Hap14单倍型为152个地理种源170个单株共享。导致杉木cpDNA多样性较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其叶绿体基因组较强的保守性及人类持续砍伐利用和栽培过程选择的结果,其中杉木叶绿体基因组的保守性可能是最根本的原因。(2)基于8对SSR标记的172个杉木地理种源的核基因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显示,杉木不同地理种源群体遗传分化程度很低(Fst为0.0085-0.0179),显着低于已发表的23种裸子植物的居群遗传分化(Fst为0.027-0.280)。AMOVA分析表明,来自于地理种源群体内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98.2%-99.16%,仅有0.84%-1.8%的遗传变异来地理种源群体间,表明杉木不同地理种源群体间的遗传组成已基本趋于一致,遗传结构已没有明显差异。导致不同地理种源群体间遗传分化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地理种源群体间存在较高的基因流(Nm为2.689-6.328),而驱动这种高水平基因流的实现并非天然居群间自然产生的基因流,而是2000多年来大规模长距离的人工引种栽培导致的结果。据此我们可以断定,我们研究的1955年以前起源的全国杉木172个地理种源基本都是人工林,天然林已难觅踪迹亦是事实。(3)对晚更新世、全新世孢粉化石和阴沉木分布记录数据分析发现,在距今大约2500年到21300年前,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和川西盆地中南缘均有杉木天然林分布,全新世杉木天然林分布非常广阔。比较地质历史时期杉木天然林的地理分布和现代杉木产区的地理分布,我们发现,现代杉木栽培区地理分布范围除了由长江流域向北扩张外并没有超出其历史上天然林的可能分布范围,向北的扩张主要是自唐代(618 AD)以后人工引种栽培的结果。我们推测,进入全新世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和川西盆地中南缘成为杉木天然林的分布区,其原因可能与长江流域以南受第四纪冰期的影响较小和杉木物种本身遗传多样性高(平均NA=24.5,平均HE=0.751),适应性强密切相关,因此可以确定杉木不存在单一起源中心或避难所。(4)研究发现,德昌杉木种源与其他地理种源有不同的遗传结构,分析产生的原因,可能与其处于杉木分布区的西南边缘地带,地理位置相对封闭,与其它地理种源的基因交流很少相关。由于德昌杉木种源可能更多地保留了早期天然居群的遗传结构,所以把其作为杉木的一个边缘地理种源或居群处理可能更为合适。此外,遗传证据显示,台湾杉木种源(居群)的确是通过长距离种子散布起源的,但由于其在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上均与大陆地理种源群体没有明显的差异,因此我们推测台湾杉木很可能是人工跨越海峡引种栽培的结果,是典型的人工林群落,把其处理为一个栽培变种也是不合适的。基于以上分析,我们确定杉木属只有一个种—杉木(C.lanceolata)。
段红静[3](2017)在《杉木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及重要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文中认为杉木是一种重要的常绿针叶树种,为我国特有,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多省,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我国对杉木的遗传改良工作研究较早,收集了大量的优良种质资源,对优良种质资源的保存、评价与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杉木生长周期长,常规的选择育种限制了杉木的良种化进程,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可以加速杉木的良种化进程。2004年,广东省乐昌市龙山林场收集保存了遗传基础较为广泛的杉木优树资源,包含来自广西、江西、湖南、贵州、福建和广东等6个种源的700个优良杉木无性系,为杉木的遗传改良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本研究从表型水平和分子水平对该资源内杉木的遗传变异情况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其遗传结构,并构建了一个包含300个个体的杉木关联群体,利用SLAF-seq技术,首次在杉木群体中开发出大量的SNP标记,基于高密度的SNP标记,开展了与杉木重要经济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获得了与杉木重要性状显着关联的SNP标记,为杉木良种的利用提供了依据,也为杉木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工作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龙山林场保存的优良杉木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表型变异,种源间和种源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无性系间的变异是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所测性状均受到较强的遗传控制,各性状变异系数均大于10%,单株材积的变异系数最大(70.47%)。各性状间具有紧密的相关性,其中树高、胸径、树皮厚和单株材积这4个生长性状两两之间表现出极显着的正相关(p<0.01),并且分别与木材基本密度呈显着的负相关(p<0.01或p<0.05),其中胸径与木材基本密度的表型负相关程度最高,此外,木材基本密度与其他大部分性状呈紧密的负相关。综合考虑胸径和木材基本密度性状,在这批优树的基础上再选择出了 98个优良无性系,其中61个无性系的单株材积值较所有优树的平均值高,为优良杉木的收集与保存提供了来源。2.利用21对SSR标记对杉木的遗传变异进行评价,发现该资源蕴含中等程度的遗传多样性水平。21对引物共扩增出181个等位变异位点,平均每个标记扩增出8.31个等位位点,平均每个位点的香农信息指数为1.331,多态信息含量为0.57,表明所有位点具有较高的多态性。排除具有无效等位位点的标记后,利用剩下的18个SSR标记对该资源的群体结构进行分析,Structure软件将700个杉木无性系划分为3个亚群,但是群体结构较弱。种源间及亚群间遗传多样性水平相似,遗传分化较小,与较高的群体内无性系间的变异水平相符。3.利用PowerMarker软件的M策略进行取样,综合PowerCore软件筛选出的少量的个体作为必选种质,构建了一个包含300个个体的关联群体,关联群体与原始群体没有显着性差异,表明所构建的群体能够较好的代表原始群体,且各表型性状均符合正态分布。4.利用SLAF-seq在杉木群体中开发出166,646个高质量的SNP,基于高密度的SNP标记,对关联群体的遗传变异进行分析,同样得出群体内个体间的变异是该群体变异的主要来源。平均π值为0.00554,平均θ值为0.00466,表明该关联群体具有中等程度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通过Admixture计算遗传结构,发现该关联群体包含2个亚群,与NJ聚类结果和主成分分析结果一致;利用SPAGeDi计算个体间的亲缘关系;并分别利用一般线性模型(GLM)和混合线性模型(MLM)对杉木的生长性状和材质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分别得到144个和52个显着性关联组合(p<1E-5),每一标记位点可解释表型变异的比率分别为7.59%到28.45%和8.25%到27.27%,MLM得到的52个显着性关联组合中,有50个与GLM得到的结果一致。基于SNP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为杉木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工作奠定了基础。
何龙燕[4](2019)在《赣南地区杉木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核心种质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是我国南方非常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广泛分布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亚热带地区。由于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以及分布区内气候、土壤和地貌等因素的明显差异,使杉木形成具有遗传表型性状不一,对生态环境要求各异的地理种群,如罗霄山脉和江西南岭山区的红心杉。红心杉(Red heartwood Chinese fir)因其心材栗褐色,且比率较高而得名,是一种具有优良材性的杉木种质资源。本研究从分子水平和心材的红心比率、材色等红心性状,对赣南地区的杉木种质资源进行评价,进而构建其核心种质,为今后杉木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及利用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应用24对SSR多态性引物对赣南地区11个杉木群体的174份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1个赣南杉木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和Shannon’s信息指数(I)分别为3.061、2.164和0.841;各群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760-0.948之间,平均值为0.870。这表明赣南杉木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2)对174份赣南杉木材料进行心材红心性状测量,然后基于心材红心性状数据,初选核心种质43份,占其总数的24.7%。对心材红心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t检验结果表明:初选核心种质能较好的代表初始种质的红心性状遗传变异幅度。(3)根据SSR分子标记的结果,采样“SM遗传距离+UPGMA聚类法多次聚类+位点优先取样”的方法对174份赣南杉木初始种质资源进行核心种质构建,获得了包含20份杉木种质的核心种质,占其总数的11.5%。与初始种质相比,核心种质保留了初始种质的全部等位基因,且各遗传参数的t检验结果均表明核心种质能较好的代表初始种质。(4)基于杉木心材红心性状和SSR分子标记综合构建包含60份杉木种质的赣南杉木核心种质,占其总数的34.4%。构建的核心种质能较好的代表初始种质,达到了对初始种质的表型和遗传多样性保存的效果,也为今后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库的营建提供了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
陈强,袁明,刘云彩,刘永刚,苏俊武,毕波,周筑[5](2012)在《秃杉的物种确立、天然林种群特征、保护、引种和种源选择研究》文中指出根据秃杉有关的研究文献,对秃杉物种的确立,天然林的生物多样性、空间分布、动态和更新演替等种群特征,原生地保护与迁地保护,引种地气候和立地的适应性,速生性,抗寒、耐高温干旱、耐萌、抗风和抗病虫害能力等抗逆性,种源的遗传多样性,种源地理变异和生态适应性,种子、苗期及林木生长的变异,不同年龄林木生长性状的相关性,优良种源选择和种源区划等的研究进行了综合评述。
陈仕昌[6](2019)在《1.5代杉木种子园种实差异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广西融水县贝江河林场1.5代杉木种子园30个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分析杉木无性系的球果种实性状差异,同时筛选了 17对多态性引物进行SSR-PCR扩增以分析杉木无性系的SSR标记遗传多样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杉木球果苞鳞形态特征的不同,可分为为紧包型、松张型、反翘型3种,以松张型比例最大(56.67%),紧包型次之(33.33%),反翘型最小(10.00%),同一无性系的球果类型基本一致,但少数无性系的球果类型有两种或以上;30个无性系的平均出籽率为3.56%,紧包型球果的平均出籽率最高,其次是松张型;杉木母树结实量存在较明显的大小年现象,大部分无性系的球果产量受到大小年的影响较大,24号、25号、28号3个无性系的球果产量未受大小年的影响。(2)球果产量、球果形态特征、种子质量性状等性状在无性系间存在显着或极显着差异;各性状变异系数大小排序为:球果产量(55.58%)>果体积(51.42%>单果重(37.77%)>千粒重(20.99%)>发芽率(19.22%)>发芽势(18.89%)>优良度(16.44%)>球果横径(15.43%)>球果纵径(14.18%)>果形指数(8.04%);种实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在0.610~0.988,从大到小排序为:千粒重>单果重>球果横径>球果纵径>涩粒率>果体积>优良度>果形指数>发芽率>发芽势>球果产量,表明各性状受到中等及以上遗传控制。(3)球果产量与球果形态特征、种子性状无显着的相关关系;球果形态特征与千粒重存在极显着正相关性;发芽率与发芽势、优良度呈极显着正相关;发芽势与优良度极显着正相关,优良度与涩粒率呈极显着负相关。(4)表型性状聚类结果表明:30个无性系在遗传距离为13.75时,划分为5类;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5.491%,综合得分较高的是21号、29号、26号无性系,最低是27号无性系,综合得分排名前10的种实兼优的无性系,可作为高世代种子园的建园材料。(5)提取杉木DNA在质量、浓度上均符合SSR-PCR后续实验的要求;根据样品原始浓度,将30个样品稀释至统一浓度(4.875 ng/ul)并分装保存,以防止反复冻融而引起降解;在已建立的PCR体系上继续对引物退火温度及循环数的优化,得到每对引物的最适宜的退火温度,33个循环数的扩增效果较好。(6)17对SSR标记引物在30份杉木材料中共扩增出56个多态位点,每对引物平均扩增出3.2个等位基因,变化范围在2~6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为2.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5431,变化范围在0.1285~0.9825,平均Nei’s多样性指数为0.4755,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8324;表明杉木无性系在分子水平上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所选用的17对SSR引物具有较高的多态性。(7)30份杉木材料的遗传相似数在0.5357~0.8929之间,平均值为0.6842,表明杉木无性系之间的遗传背景较复杂;在以遗传相似数0.70为阈值时,可将30个无性系分为6个类群;卡方检验结果显示表型性状聚类与分子标记聚类结果相关不显着,表明杉木在表型及分子水平上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
程健弘[7](2017)在《基于EST-SSR分子标记的杉木辅助育种初步研究》文中认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我国南方特有的优良速生用材树种,分布遍及南方17个省区。本研究以来自于浙江农林大学杉木育种群体的106个杉木无性系为实验材料,测定了各杉木无性系的生长相关性状,并分析其相关规律。利用本实验室已开发的95对SSR多态性引物分析该杉木育种群体的连锁不平衡程度。以其中66对SSR多态性标记为工具,分析了杉木育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以剩余的29对基因注释为杉木功能基因的SSR多态性引物与杉木生长相关性状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寻找与杉木生长相关性状显着关联的SSR位点,并挖掘其优异等位变异。在此基础上,结合双亲均来源于杉木育种群体的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分析了杂种优势与遗传距离的关系,以此为杂交组合的亲本选配提供了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实验室已开发出的66对SSR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252个等位变异,所有位点标记的平均主等位基因频率、Shannon’s信息指数、和PIC值分别为0.6142、0.9027和0.4498,说明杉木育种群体的遗传变异较为丰富。群体结构分析表明该杉木群体可分为3个亚群,且每一个亚群中的杉木无性系均含有其他亚群的遗传成分,说明该杉木育种群体内各无性系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基因流。(2)测定了杉木的年生长量、气孔密度、气孔周长等生长相关性状。分析发现各个指标在无性系间均具显着差异。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气孔密度与气孔周长之间存在极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气孔密度与杉木年生长量之间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单位长度枝条叶着生量与年生长量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结果说明气孔密度、气孔周长及单位长度枝条叶着生量能从侧面反映杉木的年生长量的高低。(3)结合用于遗传多样性分析的66对引物及用于关联分析的29对引物对杉木育种群体的连锁不平衡程度进行分析,发现4466对位点组合间均存在一定的LD,然而得到统计概率(P<0.05)支持的位点组合仅有732对。在此基础上,利用29对基因注释为杉木功能基因的SSR多态性引物与已测定的杉木生长相关性状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共检测到4个位点与杉木生长相关性状显着相关联,其中SSR0202与叶绿素a含量与叶绿素b含量的比值a/b显着相关联,对应的基因注释为花青素3-O-葡糖基转移酶相关基因;A40与单位长度枝条叶着生量显着相关联,对应的基因注释为乙烯反转录因子相关基因;SSR81与气孔周长显着相关联,对应的基因注释为漆酶相关基因;A31与类胡萝卜素显着相关联,对应的基因注释为生长素诱导蛋白相关基因。本文解析了生长相关性状关联位点的等位变异的表型效应,找到了等位变异相对应的典型材料,发掘了一批优异的等位变异。鉴于本试验材料表型优劣与基因组关联位点的特定等位变异存在一定联系,在亲本组合选配时,可以同时兼顾表型及基因型,实现材料之间最大限度的互补。同时特异等位变异可作为遗传片段导入系选择标签,用于表征不同供体亲本,再通过渗入系间杂交,将不同位点上的优异等位变异综合于一体,形成优异的杂种后代。(4)测定双亲均来源于杉木育种群体的杂交组合的生长相关性状后,计算其相应的杂种优势、配合力等,结合其双亲的遗传距离进行分析,发现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与杂种优势之间存在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亲本材料的遗传距离与其对应的杂交子代的杂种优势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杂种优势较强的组合的双亲遗传距离基本处于参试样本遗传距离的中等水平,即在一定范围内遗传距离越远的两个亲本所组成的杂交组合为优势杂交组合的概率越大。这为优势杂交组合的亲本选配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我们初步判定杉木杂交组合30、53、60号为优良杂交组合,但结果的可靠性还需通过后续的追踪观察来进一步验证,这对杉木的育种工作具有一定的实践作用。
俞新妥[8](2000)在《中国杉木90年代的研究进展 Ⅰ.杉木研究的特点及有关基础研究的综述》文中指出根据“中国林业文摘”(1990~1999)有关杉木文献,选择有一定代表性、超前性的近350篇学术论文加以综述,包括杉木的生物学、生理、生态学、土壤、良种选育、造林、营林、经理计测、病虫害及材性加工利用等,指出90年代杉木研究文献量多、质量较高,研究深度、广度都有很大发展.特点是基础研究大大加强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内容不断向纵深发展,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和计测手段,研究出多种生长模型,经营系统及数表为优化设计科学营林提供科学手段,培育技术进一步组装配套形成优化栽培模式,为实现定向培育和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本篇概述90年代杉木研究特点和有关基础研究的进展.
张卓文[9](2005)在《杉木生殖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杉木是我国特有树种,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用材树种。育种是杉木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我们在福建林学院杉木种源林、临天杉木林分、长乐1代杉木种子园、姥山1代杉木种子园及崇阳1.5代杉木种子园等试验林分内,对杉木生殖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工作,结果表明:杉木物候可明显地划分为12个物候期;种子园内杉木无性系物候与其种源原地理位置相关。无性系许多物候期与其原地理位置杉木物候相比较,由于长时间异地引种栽培原因出现“趋同”现象;本方首次提出以cb/xb比值作为无性系雌雄球花开花同步性分类标准,并对各无性系进行了分类。分类方法与结果能客观在评价杉木种子园雌球花可授粉期与雄球花散粉期同步性。从同步性的角度并提出种子园建立与改造对无性系植株选择与配置,达到减少自交概率的目的。以植株雌球花及雄球花在不同时间内开花百分率为指标将无性系划分为早花型、中花型及晚花型;以雌雄球花开花同步性,将杉木各无性系分为雄先雌后型、雄雌同步型及雄后雌先型;杉木球果发育过程与发育时间符合对数函数,但其残存率与发育时间则呈负线性函数;病虫害及灾害性天气是球果致死的主要原因;杉木花粉散发有其特有的日变化规律及时段变化规律;杉木种子园内花粉在垂直空间的分布方式为集群分布,种子园内花粉在水平空间上呈现出均匀分布状态,而花粉量在园外则随传播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并呈现出线性相关;风速是影响杉木花粉散发最重要的因子,花粉在静条件下作匀速沉降运动,风、地形等因子也影响其运动,如果遇到气流,花粉则随气流上升混合,这种混合有利于种子园内不同无性系植株杂交而减少自交;杉木无性系雌球花和雄球花在树冠中的分布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雄球花主要分布于树冠中下部,雌球花一般分布于树冠中上部,种子园因为密度小而使得雌球花在树冠中的分布范围达整个树冠;杉木雌雄球花及花粉对风作为花粉传播媒介出现适应性变化;同一杉木无性系植株单位花粉囊内的花粉数差异没有达到显着性水平,而不同无性系间单位花粉囊花粉差异达到极显着性水平;雌雄球花数量与其配子比例不同年份及无性系间差异显着或极显着;本文首次提出以Rm及Rc作为客观定量地评定种子园授粉效率的标准,并对现实种子园内的授粉水平进行了评述。Ra为授粉期间种子园内单位面积上花粉累积数与适宜单位面积上花粉累积数比值,Rm为授粉高峰期间种子园内单位面积上1天中最大花粉累积数与适宜单位面积上一天中最大花粉累积数比值。根据授粉期间单位面积上累积沉降的花粉数目人们能客观定量地评定授粉水平,正常年份情况下应该维持授粉期间累积花粉量3—5粒/mm2,在所研究的各种子园内授粉水平过高,Rc达4—56倍,对此应该进行改造,增加偏雌植株的比例或采取促进雌球花分化的技术措施以提高单位面积种子产量;杉木花粉为近球体,赤道轴为39.87μ
郝博搏[10](2014)在《杉木遗传多样性的ISSR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属杉科(Taxodiaceae)杉木属的高大乔木,为第四纪冰期的孑遗植物,是我国南方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分布于我国南方16个省区,其中,黔东南、湘西南、桂北、粤北、赣南、闽北和浙南等地区是我国杉木的重点产区。本研究拟采用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分子标记,对杉木全分布区的种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期从分子水平上全面揭示杉木种源遗传变异分布格局,探讨杉木种源间的亲缘关系,为杉木遗传资源管理及高世代遗传改良提供分子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正交设计,建立了稳定的、可重复的ISSR-PCR扩增反应体系:20μL反应体系为:Mg2+1.5mmol·L-1,dNTP0.3mmol·L-1,引物0.7μmol·L-1,DNA70ng,Taq酶1U。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40s,退火40s(退火温度随引物的变化而不同),72℃延伸2min,38个循环;72℃延伸7min;4℃保存。(2)利用最佳ISSR-PCR反应体系,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稳定的、重复性高的9条引物对40个种源进行ISSR-PCR扩增,9条ISSR引物共检测出133条带,其中122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条带百分率(PPB)为91.73%,各种源PPB和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HPOP)分别为37.46%-55.75%和0.2015~0.3445,这表明杉木种源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种源间遗传分化较大。其中,湖南会同、安徽泾县、广西融水、贵州黎平种源遗传多样性最高,江苏句容、河南新县、云南马关、富源种源遗传多样性最低。分子方差分析(AMOVA)揭示,种源间和种源内遗传变异分别占总变异的46.51%和53.49%,种源间遗传分化极显着(Φst=0.4651, P<0.001)。UPGMA法聚类表明,参试的40个杉木种源可分为7地理种源区。(3)杉木种源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可能是杉木分布区生境差异大且种源间多存在高山、河流阻隔产生基因流受阻而引起的,这暗示着,杉木高世代遗传改良应重视种源间的遗传变异材料收集,防止育种群体的遗传基础变窄,以期获得更大的遗传改良效果。
二、杉木地理变异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杉木地理变异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杉木地理种源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3 杉木的化石分布以及杉木的砍伐利用和栽培历史研究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2.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杉木SSR引物的开发 |
2.1 杉木采样 |
2.1.1 采样地点和方法 |
2.1.2 采样数量 |
2.2 实验材料 |
2.2.1 供试杉木样本 |
2.2.2 主要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DNA提取 |
2.3.2 电泳检测 |
2.3.3 磁珠富集法进行SSR引物开发的过程 |
2.3.4 利用近缘种的SSR引物的种间转移性开发杉木SSR引物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SSR引物设计 |
2.4.2 SSR多态性引物检验 |
2.4.3 利用近缘种种间或属间转移性开发杉木SSR引物 |
2.5 小结 |
第三章 杉木地理种源遗传多样性和地理种源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试剂与仪器 |
3.1.3 引物的选择 |
3.1.4 PCR扩增 |
3.1.5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
3.1.6 测序 |
3.1.7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杉木cpDNA遗传多样性水平 |
3.2.2 利用SSR标记的杉木核基因遗传多样性水平 |
3.2.3 利用SSR标记的不同杉木种源遗传结构的研究 |
3.2.4 538 个来自不同种源的杉木单株分成5组的遗传结构分析 |
3.3 讨论 |
3.3.1 杉木cpDNA遗传多样性水平 |
3.3.2 杉木核基因遗传多样性 |
3.3.3 杉木群体的遗传分化 |
3.3.4 杉木属的分类问题 |
3.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主要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3)杉木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及重要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林木种质资源 |
1.1.1 遗传多样性的产生及影响因素 |
1.1.2 遗传多样性的度量 |
1.1.3 林木种质资源的保存与利用 |
1.1.4 核心种质 |
1.2 林木复杂性状的定位 |
1.2.1 基于遗传连锁图谱的林木连锁作图 |
1.2.2 林木关联作图研究 |
1.2.3 SLAF-seq |
1.3 杉木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2 杉木种质资源生长性状和材质性状的变异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生长性状和材质性状的测定 |
2.1.3 数据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生长性状的变异 |
2.2.2 材质性状的变异 |
2.2.3 无性系间各性状的方差分析及各性状遗传参数的估计 |
2.2.4 杉木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2.2.5 杉木生长性状和材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2.2.6 杉木优树的再选择 |
2.3 小结 |
3 基于SSR标记的杉木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主要仪器 |
3.1.3 基因组DNA的提取和检测 |
3.1.4 SSR的PCR反应体系及毛细管电泳检测 |
3.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21对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 |
3.2.2 杉木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 |
3.2.3 各种源及各亚群间杉木的遗传多样性 |
3.2.4 群体水平杉木的分子方差分析(AMOVA) |
3.3 小结 |
4 杉木关联群体的构建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关联群体的构建及检验 |
4.2 结果 |
4.2.1 关联群体的构建 |
4.2.2 关联群体的检验与评价 |
4.3 小结 |
5 杉木重要经济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关联群体表型性状的测定 |
5.1.3 关联群体DNA质量的检测 |
5.1.4 酶切建库 |
5.1.5 试验流程 |
5.1.6 多态性SLAF标签的获得和SNP标记的开发 |
5.1.7 群体遗传学分析 |
5.1.8 杉木生长性状和材质性状的SNP关联分析 |
5.2 结果 |
5.2.1 关联群体性状的变异情况和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5.2.2 酶切方案 |
5.2.3 关联群体杉木的核苷酸变异分析 |
5.2.4 关联群体的群体结构分析 |
5.2.5 杉木生长性状和材质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5.3 小结 |
6 讨论 |
6.1 杉木表型变异分析 |
6.2 杉木分子水平变异分析 |
6.3 杉木关联群体的构建 |
6.4 杉木重要性状的SNP关联分析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4)赣南地区杉木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核心种质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杉木分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概况 |
1.2 林木及杉木心材性状研究概况 |
1.3 林木核心种质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赣南地区杉木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SSR引物多态性分析 |
2.2.2 赣南地区杉木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2.2.3 赣南地区杉木群体的聚类分析 |
2.2.4 基于SSR标记的AMOVA变异分析 |
3 利用表型性状构建赣南地区杉木核心种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杉木红心性状的测量及数据处理 |
3.1.3 核心种质的构建 |
3.1.4 核心种质的评价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核心种质的构建 |
3.2.2 核心种质的评价 |
4 利用SSR分子标记构建赣南地区杉木核心种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核心种质的构建 |
4.1.4 核心种质的评价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核心种质的构建 |
4.2.2 核心种质的评价 |
5 基于表型性状和SSR标记构建赣南地区杉木核心种质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174 份杉木种质来源 |
附表2 174 份杉木种质红心性状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秃杉的物种确立、天然林种群特征、保护、引种和种源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秃杉物种的确立 |
1.1 定名 |
1.2 分布范围 |
1.3 秃杉和台湾杉的比较 |
2 秃杉天然林的种群特征 |
2.1 生物多样性特征 |
2.2 空间分布特征 |
2.3 种群动态特征 |
2.4 种群的更新特征 |
3 秃杉原生地保护与迁地保护 |
3.1 原生地保护 |
3.2 迁地保护 |
4 秃杉的引种 |
4.1 气候适应性 |
4.2 立地适应性 |
4.3 速生性 |
4.4 抗逆性 |
4.4.1 抗寒性 |
4.4.2 耐高温干旱能力 |
4.4.3 耐荫性 |
4.4.4 抗风性 |
4.4.5 抗病虫害能力 |
5 秃杉的种源选择 |
5.1 遗传多样性研究 |
5.2 种源地理变异和生态适应性 |
5.3 种子和苗期生长的变异 |
5.4 林木生长的变异 |
5.5 不同年龄林木生长性状的相关性 |
5.6 优良种源选择和种源区划 |
(6)1.5代杉木种子园种实差异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杉木种子园建园技术研究 |
1.2.2 杉木种子园遗传变异研究 |
1.2.3 杉木遗传多样性研究 |
1.2.4 其他树种遗传改良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杉木种实性状差异研究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方法 |
2.2.1 球果产量测定 |
2.2.2 球果形态特征测定 |
2.2.3 种子性状指标测定 |
2.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球果形态及出籽率分析 |
2.3.2 球果产量差异分析 |
2.3.3 球果形态特征分析 |
2.3.4 种子性状指标分析 |
2.3.5 种实性状差异分析及广义遗传力分析 |
2.3.6 杉木不同无性系种实性状间的相关性 |
2.3.7 杉木不同无性系聚类分析 |
2.3.8 杉木不同无性系主成分分析 |
2.4 小结与讨论 |
2.4.1 小结 |
2.4.2 讨论 |
第三章 种子园亲本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 材料与试剂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试剂 |
3.1.3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杉木基因组DNA提取 |
3.2.2 杉木SSR-PCR扩增程序的优化 |
3.2.3 SSR随机引物筛选 |
3.2.4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3.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杉木基因组DNA提取 |
3.4.2 SSR-PCR体系优化 |
3.4.2.1 循环次数 |
3.4.2.2 退火温度 |
3.4.3 杉木SSR引物筛选 |
3.4.4 扩增产物多态性分析 |
3.4.5 聚类分析 |
3.5 小论与讨论 |
3.5.1 小论 |
3.5.2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1 30份杉木无性系遗传相似数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基于EST-SSR分子标记的杉木辅助育种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文献综述 |
1.1 杉木常规育种研究进展 |
1.1.1 杉木种源选择 |
1.1.2 杉木的多世代改良及其遗传测定 |
1.1.3 杉木无性系选育 |
1.2 杉木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
1.2.1 杉木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进展 |
1.2.2 杉木遗传图谱构建与数量性状位点定位的研究进展 |
1.2.3 杉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研究进展 |
1.3 林木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
1.3.1 关联分析的概念 |
1.3.2 关联分析的途径 |
1.3.3 关联分析的步骤 |
1.3.3.1 关联群体的选择 |
1.3.3.2 群体结构分析 |
1.3.3.3 目标性状的选择及表型的鉴定 |
1.3.3.4 关联分析 |
1.3.4 关联分析在林木研究中的应用 |
1.3.4.1 基因发掘和功能验证 |
1.3.4.2 功能标记的开发 |
1.3.4.3 关联位点的寻找及优良等位变异的挖掘 |
1.4 立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2.基于EST-SSR标记的杉木育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DNA的提取 |
2.1.3 SSR位点扩增及电泳检测 |
2.1.4 数据处理 |
2.1.4.1 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2.1.4.2 群体结构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DNA提取及SSR位点扩增结果 |
2.2.2 杉木育种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2.2.3 杉木育种群体结构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3.杉木生长相关性状与EST- SSR标记的关联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生长相关性状的测定 |
3.1.2.1 树高年生长量的测定 |
3.1.2.2 叶绿素的测定 |
3.1.2.3 叶片气孔相关性状的测定 |
3.1.3 数据分析 |
3.1.3.1 生长相关性状数据的处理 |
3.1.3.2 LD的衡量 |
3.1.3.3 关联分析 |
3.1.3.4 优异位点及优异等位变异的确认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生长相关性状的测定结果 |
3.2.2 连锁不平衡分析 |
3.2.3 生长相关性状与标记的关联分析 |
3.2.4 生长相关性状优异等位变异 |
3.3 结论与讨论 |
4.EST-SSR标记辅助杉木亲本选配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研究方法 |
4.1.2.1 杂交组合的双亲遗传距离计算 |
4.1.2.2 田间试验及性状调查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杂交组合树高及气孔密度测量结果 |
4.2.2 亲本及其杂交组合气孔密度配合力效应分析 |
4.2.3 杉木气孔密度配合力与杂种优势效应的相关分析 |
4.2.4 杉木气孔密度配合力与杂种优势效应的聚类分析 |
4.2.5 SSR分子标记与亲本间遗传距离分析 |
4.2.6 杂种优势与遗传距离的相关性分析 |
4.3 结论与讨论 |
4.3.1 特殊配合力与杂种优势 |
4.3.2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 |
4.3.3 遗传距离在亲本选配上的应用 |
5.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论文发表情况 |
学术交流活动 |
致谢 |
(8)中国杉木90年代的研究进展 Ⅰ.杉木研究的特点及有关基础研究的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概况 |
2 研究进展 |
2.1 杉木生物学 |
2.2 森林土壤 |
2.2.1 杉木人工林土壤基本特性 |
2.2.2 杉木人工林的根际土壤 |
2.2.3 杉木连栽林地的土壤变化 |
2.3 杉木生理 |
2.4 杉木生态 |
2.5 杉木育种和良种繁育 |
(9)杉木生殖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杉木开花生物学及其种子园研究进展 |
摘要 |
Abatract |
1 前言 |
2 研究进展 |
2.1 杉木雄性不育株发现与机理研究 |
2.2 杉木良种繁育 |
2.2.1 杉木种源 |
2.2.2 杉木选优 |
2.2.3 杉木种子园 |
2.3 育种新技术 |
第二部分 研究概述 |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主要研究内容 |
3 试验种子园及林分概况 |
第三部分 杉木物候观察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杉木物候观察 |
3.2 种子园各无性系植株的物候变异 |
3.3 杉木无性系雄球花散粉期与雌球花可授粉期的同步性 |
3.3.1 杉木无性系雌雄球花花期 |
3.3.2 杉木无性系开花期及其分类 |
3.3.3 杉木无性系雄球花散粉期与雌球花可授粉期的同步性 |
3.4 雌雄球花发育过程及球果生命表 |
3.4.1 杉木雌雄球花发育过程 |
3.4.2 杉木球果生命表的研究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四部分 杉木花粉散发节律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大气中花粉采集与观测 |
2.2.2 气象因子测定 |
2.2.3 花粉在静风条件下沉降速度测定 |
2.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杉木种子园花粉散发节律 |
3.1.1 杉木种子园花粉散发节律 |
3.1.2 杉木花粉散发昼夜节律 |
3.2 杉木花粉空间分布 |
3.2.1 杉木花粉垂直空间分布 |
3.2.2 杉木花粉水平空间分布 |
3.3 杉木花粉的散发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
3.4 杉木花粉沉降过程 |
3.4.1 静风条件下杉木花粉沉降过程 |
3.4.2 花粉随大气气流上升与混合 |
3.5 杉木种子园辅助授粉操作规范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五部分 杉木配子量与种子园授粉水平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球花在树冠中的分布及其数量特征 |
2.3 花粉产量测定 |
2.4 胚珠数量测定 |
2.5 种子园授粉水平评价 |
2.6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种子园中无性系母树生长状况 |
3.2 杉木无性系球花在树冠中的分布 |
3.2.1 树冠不同部位杉木球花分布 |
3.2.2 树冠不同方向杉木球花分布 |
3.3 杉木无性系球花开花量差异分析 |
3.4 杉木不同年份之间球花量差异分析 |
3.5 杉木球花形态结构特征及其适应性变化 |
3.5.1 杉木雌雄球花形态 |
3.5.2 杉木球花以风作为花粉传播媒介的适应性变化 |
3.6 杉木授粉水平评估 |
3.6.1 不同杉木无性系植株单位花粉囊产花粉数 |
3.6.2 种子园花粉产量 |
3.6.3 种子园胚珠产量 |
3.6.4 杉木种子园无性系花粉与胚珠数量 |
3.6.5 杉木种子园授粉水平评估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六部分 杉木花粉性状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杉木花粉采集 |
2.2 花粉大小、颜色、形态及其变异 |
2.3 花粉活力测定 |
2.4 杉木花粉萌发 |
2.5 杉木花粉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杉木花粉大小、颜色、形态及其变异 |
3.1.1 杉木花粉大小 |
3.1.2 杉木花粉颜色及其变异 |
3.1.3 杉木花粉形态结构 |
3.1.4 杉木花粉超微结构 |
3.2 花粉活力测定 |
3.2.1 过氧化物酶测定法 |
3.2.2 碘-碘化钾测定法 |
3.2.3 四唑法 |
3.2.4 蓝墨水染色法 |
3.3 花粉萌发 |
3.4 杉木花粉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
4 讨论 |
第七部分 杉木高产无性系选择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雌雄球花形态特征值测定 |
2.2.2 雌球果中种子分布特征 |
2.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杉木雄球花形态特征变异 |
3.1.1 形态变异 |
3.1.2 雄球花类型 |
3.1.3 雄球花主成分分析 |
3.2 杉木雌球果形态特征变异 |
3.2.1 形态变异 |
3.2.2 雌球果类型 |
3.3 杉木球果形态及其种子分布特征 |
3.3.1 杉木球果形态及其种子分布特征 |
3.3.2 杉木球果及其种子特征值间相关分析 |
3.3.3 杉木球果及其种子分布测定项目因子主成分分析 |
3.3.4 杉木球果及其种子分布特征分类 |
4 结论 |
第八部分 杉木播种品质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种子净度 |
3.2 种子千粒重 |
3.3 种子含水量 |
3.4 种子生活力 |
3.5 种子发芽率 |
3.6 杉木家系种子品质分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的论文 |
(10)杉木遗传多样性的ISSR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1 绪论 |
1.1 遗传多样性研究 |
1.1.1 遗传多样性含义和研究意义 |
1.1.2 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因素 |
1.1.3 遗传多样性的标记方法 |
1.2 杉木概述 |
1.3 杉木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
1.4 ISSR分子标记技术在杉木研究中的应用 |
1.5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1.5.1 目的意义 |
1.5.2 技术路线 |
2 杉木ISSR-PCR反应体系优化 |
2.1 材料与试剂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2 杉木基因组DNA提取 |
2.2.3 杉木DNA检测 |
2.2.4 正交试验设计 |
2.2.5 引物筛选及反应程序的确立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杉木基因组DNA检测结果 |
2.3.2 杉木ISSR-PCR扩增体系的建立 |
2.3.3 杉木ISSR-PCR引物和最佳退火温度的确定 |
2.4 讨论 |
3 杉木种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试剂 |
3.1.3 主要设备仪器 |
3.1.4 实验方法 |
3.1.5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杉木种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2 杉木种源遗传结构 |
3.2.3 杉木种源遗传分化与聚类分析 |
3.3 讨论 |
3.3.1 杉木种源遗传多样性 |
3.3.2 杉木遗传结构 |
3.3.3 杉木遗传资源保护 |
4 结论及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杉木地理变异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杉木研究[J]. 俞新妥. 福建林学院学报, 1988(03)
- [2]杉木地理种源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D]. 李云晓.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5(04)
- [3]杉木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及重要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D]. 段红静. 北京林业大学, 2017
- [4]赣南地区杉木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核心种质构建[D]. 何龙燕. 江西农业大学, 2019
- [5]秃杉的物种确立、天然林种群特征、保护、引种和种源选择研究[J]. 陈强,袁明,刘云彩,刘永刚,苏俊武,毕波,周筑. 西部林业科学, 2012(02)
- [6]1.5代杉木种子园种实差异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 陈仕昌. 广西大学, 2019(01)
- [7]基于EST-SSR分子标记的杉木辅助育种初步研究[D]. 程健弘. 浙江农林大学, 2017(04)
- [8]中国杉木90年代的研究进展 Ⅰ.杉木研究的特点及有关基础研究的综述[J]. 俞新妥.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0(01)
- [9]杉木生殖生物学特性研究[D]. 张卓文. 华中农业大学, 2005(03)
- [10]杉木遗传多样性的ISSR研究[D]. 郝博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