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图书发行体制简析─—《出版学概说》读后感之二(论文文献综述)
王益[1](1994)在《美国图书发行体制简析─—《出版学概说》读后感之二》文中研究说明美国图书发行体制简析─—《出版学概说》读后感之二王益美国18世纪图书出版已经规模浩大,19世纪更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现存的大出版社如约翰·威利父子出版社,创立于1807年,比我国历史最久的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创立于1897年)年长90岁。他们一直生活...
易图强[2](2011)在《新中国畅销书历史嬗变及其与时代变迁关系研究(1949.10-1989.5)》文中认为“畅销书”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畅销书”,是指在图书市场中通过读者的购买行为而产生的畅销书;广义的“畅销书”,既可以是在图书市场中通过读者的购买行为而产生,也可以是通过行政手段发放或摊派而产生。畅销书的本质是,在一定的时间里迅速形成了对某类或某种图书的群体性追捧、阅读的社会行为。只要具备这一特点,任何图书都可以视为畅销书。图书的畅销,不仅是经济现象,而且是政治现象、文化现象,在素来重视政治、文化的中国更是如此。拙文以广义畅销书为视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40年间(有时酌情延伸至1989年以后)畅销书的出版传播活动进行纵向研究。新中国40年间畅销书的出版传播可以划分为五个历史时期:1949.10—1957.5,1957.6—1966.4,1966.5—1976.10,1976.11—1982.9,1982.10—1989.5。每个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历史特征与历史主题。受此制约,每个历史时期畅销书出版传播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历史原因各不相同,每个历史时期出版的畅销书所产生的历史作用、影响也各不相同。1949.10—1957.5,是中国社会制度发生转变的时期——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具有以下特点:文学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丰富多彩,俄苏译着的大量出版与畅销成为时代标签,爱情与性知识图书的出版传播热成了奇特风景。废旧立新、蓬勃向上、“多元并举”、“百花齐放”的时代精神,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整体上呈现生动活泼的气象。例如,20世纪50年代尤其50年代的早期、中期,文学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丰富多彩。革命文学图书成为文学畅销书出版传播的主干,中国古典文学图书、以新中国建立前进步作家的作品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文学图书乃至西方资本主义文学图书的出版传播也都枝繁叶茂,这是20世纪60年代前期难得一见,更是“文革”时期根本见不到的现象。根本原因在于当时意识形态对文艺的控制比较宽松。革命文学图书的空前畅销产生了巨大影响:培植了广大民众的革命英雄崇拜情结,传播了爱国、爱共产党、爱人民,反侵略、反压迫、反剥削的主流价值观。1957.6—1966.4,是中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时期。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国革命文学图书继续大量出版发行但遭受挫折,苏联译着的出版传播暗淡下来;和平年代英模事迹畅销书骤然增多,影响巨大;阶级教育畅销书的出版传播热前所未有;科学技术尤其是中医药畅销书成为图书市场一道亮丽风景。“斗志昂扬”、“火药弥散”的时代特征,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呈现曲折发展的态势。例如,从20世纪50年代末起,中国引进出版的俄苏译着急剧减少,1960年之后几乎绝迹。这是1956年后中苏关系日益恶化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翻译界、出版界有意识地破除对苏联的迷信之反映;1963.4—1964.11,专门的阶级教育读物纷纷出版并广为流传,这是当时阶级斗争迅速扩大化的直接表现,是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对图书出版业提出的必然要求。专门的阶级教育读物使青少年儿童增强了阶级观念,提高了革命警惕性,但历史尘埃落定之后,就会发现,这种畅销书为“左”倾错误的蔓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让仇恨的种子种植于稚嫩、纯洁的少年儿童的心灵。1966.5—1976.10(“文革”时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罕见的疯狂年代,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噩梦岁月。这一时期畅销书出版传播的特点是:毛泽东着作泛滥成“灾”,“大批判”文集铺天盖地,“样板戏”图书独一无二,浩然作品的畅销成为奇迹,“赤脚医生”图书成为时代标志。迷信盛行、万马齐喑的时代特点,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呈现畸形、扭曲的局面——品种极其单一,极不平衡。例如,这一时期,毛泽东着作的出版发行发展到疯狂的地步,这是因为:“文革”开始后出版发行毛泽东着作成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林彪对毛泽东着作别有用心的鼓吹与奉承,人们盲目崇拜毛泽东。“文革”时期疯狂出版发行毛泽东着作,加剧了个人崇拜,强化了现代迷信,为林彪捞取了政治资本,客观上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传播知识的作用。科学技术图书是“文革”时期的一大畅销板块,最具个性的科学技术图书是“赤脚医生”图书。“赤脚医生”图书大量出版发行的基本原因是:贯彻毛泽东“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响应毛泽东“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赤脚医生”图书是“赤脚医生”获得医药知识的重要途径,甚至成了他们现学现用、现查现医的救急书。1976.11—1982.9,是拨乱反正时期,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时代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具有以下特点:严重“书荒”之后国民“大补”文学名着,文化教育图书猛然增多并形成销售热潮,以拨乱反正为主题的一批畅销书应运而生,出现了工具书、通俗文学作品、日常生活图书、经济图书和少儿读物的出版传播热。拔乱反正、初步改革的历史主题,解放思想、渴望知识的时代精神,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呈现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景象。例如,文化教育图书空前畅销,这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全社会重视教育、崇尚知识、尊重人才的体现。这一时期出版的中小学教辅、大中专教材和工具书等方面的畅销书,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的恢复与发展,广泛地传播了文化科技知识。这一时期出版的最具轰动效应的文学畅销书是《第二次握手》,它突破了“文革”时期强加于文艺创作的清规戒律,解放了思想,解放了人性,推动了拨乱反正,促进了科技发展。1982.10—1989.5,是改革开放全面展开、向纵深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具有以下特点:邓小平着作发行量巨大;经济学着作、教材继续热销;法律图书的出版传播开始掀起了高潮;金庸的武侠小说与琼瑶的言情小说如火山般爆发;严肃文学作品与通俗文学作品分庭抗礼;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着作大行其道。改革开放、思想启蒙的历史主题,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呈现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景象。这是国民阅读的沸腾岁月,是图书出版传播的黄金时代。例如,1979—1989,经济学着作、教材纷纷出版并畅销起来,原因在于:高等院校的恢复与高等教育的发展,为经济学教材提供了稳定的读者群;经济的调整、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推进,为经济学着作、教材的出版传播提供了直接的推动力;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时代主题,为经济学着作、教材的面世与流行创造了宽松的政治环境;行政力量的参与和媒体的宣传,让经济学着作、教材的流传如虎添翼。经济学畅销教材、着作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学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增加了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金庸与琼瑶的小说为代表的港台通俗文学作品的出版传播如火山般爆发,这是由于:从1984年下半年开始,以城市为中心的改革全面铺开,形成了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和市民阶层;从1985年开始,以市场为取向的出版经营体制改革有了实质性突破,迫使出版社不得不重视经济效益;版权保护意识的缺乏,民营书业的兴起,客观上促进了琼瑶与金庸小说出版传播的繁荣;金庸与琼瑶的小说契合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的审美需要和阅读心理。以金庸和琼瑶的小说为代表的港台通俗文学畅销书,解放了国人的人性,为大众提供了文化营养,促使编辑出版人员开始转变观念,推动了中国大陆本土通俗文学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晦涩难懂的西方人文社会科学译着也大行其道,这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启蒙的需要,是协作出版结下的硕果。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畅销书对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大学生)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而且泽惠于后世,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资源。“文革”结束以前和改革开放以后,畅销书在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传播效果五个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例如,就传播内容而言,“文革”结束前,主要流行政治理论读物和革命文学作品,而改革开放后,主要流传文化教育读物、经济读物和娱乐休闲读物。就文学畅销书而言,“文革”结束前,革命文学经典、俄苏文学作品洛阳纸贵,而改革开放后,港台文学作品、西方文学作品风行中国。在新中国40年间,最稳定的两类畅销书是政治理论类和科学技术类,起伏最大的两类畅销书是文学类和文化教育类。新中国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与时代变迁之间具有密切关系。一方面,时代制约着、决定着畅销书,另一方面,畅销书反映着时代、影响着时代。前者是指,畅销书是时代的产物。时代的迫切需要催生了体现这种时代要求的畅销书,时代创造了某种图书得以畅销的条件。时代的特点与需要,决定着畅销书的选题结构,决定着畅销书的主题与功能,决定着畅销书的文本。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依托于时代、依赖于时代;后者是指,一定时代的畅销书体现该时代的历史特征、历史主题,映射该时代的社会心理、大众心态,体现该时代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要求,体现该时代经济发展的特点,体现该时代国民的知识水平、思维水准与精神高度。图书的畅销又影响着时代的发展,或是推动社会发展,或是阻碍历史前进。总之,时代作用于畅销书,畅销书又反作用于时代,即畅销书离不开时代,时代又呼唤畅销书。畅销书是时代的符号、标志,是反映历史特征、历史主题的载体,是记录时代精神、大众心态的媒介。畅销书是社会变化的睛雨表,是时代变迁的映射,是观察历史发展的窗口。因而,畅销书嬗变的过程,折射出时代变迁、社会演变的轨迹;畅销书的文本,浓缩了所在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心理的面貌与国民的阅读水准。新中国畅销书的出版传播史,是新中国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的缩影。勾勒新中国畅销书的历史嬗变,剖析其形成的历史原因,分析其产生的历史作用、影响,解读其文本(包括内容与形式),是考察新中国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的特点与规律的非常有效的途径。
曹必玉[3](2020)在《磨稿六十载 寄情书海间 ——编辑出版家王子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王子野是我国当代享誉海内外的的编辑出版家,长期在人民出版社任职。作为一位“学者型”领导,他集编辑家、出版家、翻译家、评论家于一身。在多重身份的交织中,他坚守编辑出版岗位六十余年,用严谨求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启示后人。王子野关心社会主义出版学的建设,成为现代呼吁“出版学”诞生第一人;他坚信编辑大有作为,积极鼓励编辑学理论研究,不断推动我国编辑学与出版学的发展壮大,对编辑出版学学科建设和出版活动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后,王子野为我国出版事业的拨乱反正和出版体制改革做出了杰出贡献,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编辑出版人才,以其丰富而成就显着的实践展示了其独特的编辑特色与出版风格。王子野认为优秀的编辑应该是编着合一的,提倡编辑在杂家的知识体系下,逐步向编辑学者化升级,并且在他的身上充分体现了这种编辑学家的风范。他在哲学、美学、史学、文学、戏剧等领域均有研究,撰写了大量的评论文章、杂文作品和读书笔记,亦出版了多种着译单行本。在翻译方面也成绩斐然,早年在延安时期就译过哲学、社会科学着作以及文艺理论方面的书籍,如《西洋哲学史简编》《历史唯物论》和拉法格的《思想起源论》《邓肯自传——补篇》等。在出版事业管理中,王子野见证了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出版业的重大变化,并成为编辑学和出版学诞生、发展与壮大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他在出版工作中高瞻远瞩,对内参与制定各项出版规章制度,对外他积极走访列国,促进我国出版事业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同时,在培养与管理出版人才时,他重学识、重实践,不唯权、不唯上,积极营造良好的出版氛围,注重培养出版人才的实干与创新精神,尤其是关心年轻编辑的培养。王子野在出版战线中形成了求实、求美和求精的出版风格。在党和国家的培养下,王子野贯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哲学理论,并指导自己的编辑出版实践,成为“党内的哲学家”。紧贴时代的图书出版任务,将宣传党的思想与革命实践高度融合;在坚守出版方向的同时,他强调出版质量第一,对古籍、善本书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在审美艺术方面,王子野具有极高的艺术修养,注重书籍的装帧设计,力求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精品呈现。在出版产业化环境下,王子野给予现代出版领导者在编辑人才的培养、作者资源的积累、读者意识的树立等方面诸多启示,对当下编辑出版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张炯[4](2017)在《中国童书出版编辑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童书出版一直是出版产业中活力最强、潜力最大的一个板块,被称作“永远的朝阳产业”。近年来,随着儿童阅读受关注度的提高,儿童阅读需求持续增长,童书出版迎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激烈的竞争环境。为了抢占市场,童书界重复出版、跟风出版的现象比比皆是。童书出版的健康发展需要从出版的源头进行把控,需要以编辑力的提升为基础。童书编辑作为童书选题的策划人、童书质量的把关人、童书阅读的引导人,如何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为儿童提供优质的阅读内容和服务,如何在童书出版活动中形成并提升编辑力,是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本文在全民阅读和建设新闻出版强国的双重背景下,立足于编辑学的专业视角,结合国内外儿童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儿童文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围绕童书出版的流程与特点,对中国童书出版编辑力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首先,对本文涉及的重要概念,如儿童、童书、编辑力等进行界定,揭示了童书出版编辑力的内涵、特征、构成和作用,阐述了童书出版编辑力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将童书出版编辑力形成的因素分为内生影响因素和外部驱动因素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其中,童书编辑的自我角色认同、知识结构、思想意识和职业道德等,是编辑力形成的内生影响因素;文化政策环境、国际竞争环境、数字新媒体环境的变化以及童书产业健康发展的目标,是编辑力形成的外部驱动因素。再次,在归纳童书出版编辑力的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炼出童书出版编辑力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从微观编辑力、中观编辑力和宏观编辑力三个层面构建童书出版编辑力分析体系与评价体系。最后,分别针对童书编辑个体、童书出版机构和政府管理部门提出了编辑力提升的策略与方法,从而为我国童书出版产业发展和儿童阅读推广提供参考。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看,本文在编辑力一般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围绕童书出版这一特定对象,对童书出版编辑力的内涵、特征、构成等进行系统梳理,丰富了编辑学的研究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出版学的理论研究范畴。从实践价值看,分析我国童书出版编辑力的形成因素与提升途径,不仅有助于童书编辑强化自身素质,提高个人编辑力水平,而且有助于童书出版企业将编辑力作为核心竞争力,从管理层面提高企业的整体编辑实力,促进我国童书出版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蔡姗[5](2014)在《林穗芳编辑专题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兴起了编辑学、出版学的研究热潮,三十年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研究者,出版了大批论文和专着,积累了丰硕成果。从“编辑无学”到进入科学殿堂,出版界众多研究者不断探索和创新,为编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林穗芳正是其中最活跃、最重要的一个典范。他退休前后努力从事编辑学理论和编辑实务研究,发表了数以百万字计的文章,出版了《列宁和编辑出版工作》《中外编辑出版研究》《标点符号学习与应用》等多部着作和译着。他为编辑学理论的构建做了许多奠基性研究,为中外编辑出版做了广泛深入的比较研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编辑学理论体系建设设计了一种基本框架。他的研究集中反映了三十年编辑学研究的方方面面。林穗芳的研究是多方面的,不仅在编辑方面,在出版和翻译方面同样贡献很大。本文以三十年编辑学研究为主线,着重论述他在编辑领域的研究,分若干专题分析他的观点和成就。在论述他的编辑专题研究时,注意从三十年编辑学研究热潮兴起和深入的背景进行全面考察,既充分反映林穗芳的研究成果,又体现三十年编辑学研究的基本历程;注意联系各个专题研究进行系统考察,既描述林穗芳在某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又显现他的整体成果:注意从“学”和“术”的结合上进行具体考察,既展现林穗芳在“学”方面的造诣,又反映他在“术”方面的功底。本文主要内容由关于林穗芳的编辑研究之理论、实务、规范和标点符号共四个方面的专题研究构成。林穗芳的编辑理论研究。本专题论述了林穗芳在编辑概念和相关概念(如出版、图书、书籍、着作等)、基本范畴和基本规律以及编辑史研究方面的观点。重点阐述了林穗芳的“两种编辑”观和“两个第一”原则。林穗芳的编辑实务研究。本专题系统阐述了林穗芳的编辑实务研究,包括编辑策划、编辑审稿、编辑加工、编辑后期工作几方面的主要见解:选题策划是责任编辑的主要职责,审稿是编辑工作的中心环节,编辑加工是不可替代的独立环节,发稿是编辑工作的重要环节。这些不是一般性的工作要求,而是林穗芳数十年编辑工作经验的结晶。另外,还论述了林穗芳关于翻译读物编辑工作和电子编辑和电子出版的相关见解。林穗芳的编辑规范研究。本专题论述了林穗芳在语言文字规范、数字和计量单位规范、汉语拼音规范、英语文字规范方面的主要见解。林穗芳的标点符号研究。林穗芳对标点符号的研究有着自己独创性的观点,这些使得对林穗芳的标点符号研究具有特殊意义。本专题着重分析了林穗芳标点符号研究的特点,分两部分论述了他的标点符号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结语部分归纳了林穗芳的治学特点和主要贡献。附录编制了一篇《林穗芳着作年表(1979-2009)》,从中可以窥见林穗芳的工作和研究历程。
王鹏涛[6](2010)在《读者信任视角下的出版品牌管理研究 ——以图书类出版企业为例》文中指出本文以读者信任和出版品牌之间关系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建构和论证读者信任和出版品牌之间的耦合模型,解决实践中存在的出版品牌管理绩效不高及读者服务质量欠佳等问题,尝试为出版品牌管理研究探索一条新路。信任研究的前沿成果启示人们,信任关系的建构和强化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分工与合作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没有信任人们将寸步难行,信任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媒介。这给出版品牌管理研究实现超越带来了新的契机,即从读者信任的角度观照、洞察出版品牌管理将会产生若干突破性成果。除了从资产、符号等角度进行考察之外,从信任关系建构和巩固的角度切入,分析读者信任在出版品牌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作用机制,探讨如何观测和引导读者信任的发展以促进出版品牌管理绩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论文第一章在综述前人研究脉络的基础上,论证了从读者信任的角度剖析出版品牌本质及探究出版品牌管理规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这一部分主要在回顾学术前史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试图回答的问题,即读者信任与出版品牌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关系?第二章,探讨出版品牌管理环境的新特征。市场环境是无可回避的外部因素,从环境考察入手可以将研究嵌入其所在系统,避免了“见树不见林”的弊端。这一章主要阐述读者需求的个性化、感性化、多元化和离散化等新特征,对图书市场竞争加剧、读者权力上升、交易程序复杂化、营销精细化等出版经营遇到的新挑战进行了系统分析,同时对信息交互技术进步、品牌转换成本降低等影响因素也进行了细致考察。在此基础上,指出出版企业必须放弃以自我为中心的经营哲学,而要注重感性、互动、参与、心理等因素在图书营销中的作用,尤其是要从双方信任关系的建构和强化入手,实现出版品牌管理创新。基于读者信任的出版品牌管理首先应该树立相应的理念,这是第三章的核心内容。首先,笔者阐释了读者信任在图书营销中的积极意义,分析认为读者信任可以为经营者的技术、产品创新赢得多于竞争对手的“缓冲时间”,增强出版企业的整体竞争力,降低品牌延伸以及其他交易成本,阻止其他媒体抢夺有限受众资源。其次,论证获取和维系读者信任是出版品牌管理的核心。出版品牌管理以交易双方关系的长期发展为宗旨,属于长期投资的范畴,出版品牌的塑造和强化离不开读者的互动参与,出版品牌管理最终是为了获取读者的长期信任与高度忠诚。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指出出版企业应该树立以读者信任为导向的出版品牌管理理念。具体包括:出版品牌管理的终极目标是获得读者的正面认同和长期支持;出版品牌管理成功的判断标准必须依靠读者信任状况的测度;出版企业必须通过有效沟通和感性体验获得读者信任,进而才能达成出版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最大化的目标。第四章,顺次讨论读者信任视角下出版品牌管理的具体策略。从出版品牌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特征的分析入手,结合出版品牌生长发育的生命规律探讨出版品牌管理的策略。首先,将出版品牌生命周期划分为认知期、美誉期、忠诚期和转移期四个阶段,分别讨论了读者信任在出版品牌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功能。研究发现,读者信任在出版品牌认知、美誉形成、忠诚培养和转移更新等阶段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出版品牌的成长成熟离不开读者信任。其次,分析读者信任和出版品牌的耦合机制,认为读者信任的培养和出版品牌管理的目标都是为了获得竞争优势,耦合可以从读者信任演进和出版品牌成长两个维度切入,考虑到读者信任对出版品牌的驱动作用,出版企业应该通过读者心理、行为的观测和控制实现两者的耦合。新的品牌管理理念要求经营者转换理念,颠覆思维定势,从双方关系的深远发展出发,大度地为读者着想,以读者为本规划、开展营销活动,通过读者信任的获取和维持增加品牌影响力,进而获取可持续增长的比较优势。沿着上述逻辑,详尽探讨了不同阶段的出版品牌管理策略。在出版品牌认知阶段,出版企业应该细致分析读者的核心诉求,以获取读者信任为导向实现准确的品牌定位;在出版品牌传播阶段,充分考虑读者个体特征、心理特征、社会特征、文化特征等,并以此为导向设计或调整品牌传播方案:在出版品牌美誉阶段,务必考察读者核心利益诉求的漂移情况,根据读者态度的差别选择品牌维护策略,促进信任程度的深化、观望态度的转移和抱怨投诉的巧妙处理;在出版品牌忠诚期,品牌个性和风格的塑造是管理工作的重心,性格突出的出版品牌有助于识别记忆,能满足读者价值观、社会角色和感情依赖、艺术审美等感性诉求,增加读者的正面认知,促进信任关系的深化。此外,在出版品牌忠诚期,经营者不能满足于利润和份额方面的业绩,而要通过持续创新,提高品牌转换成本、增强读者安全感、提供额外利益、降低读者预期、激发品牌联想,不断深化读者忠诚;在出版品牌延伸期,出版企业可能遇到诸如新旧品牌名称不相容、原品牌形象稀释、盲目延伸削弱读者信任等问题,严重时会导致读者背叛。读者背叛的原因主要有:延伸品牌远离原品牌核心价值、延伸产品失败殃及整体品牌、新品牌喧宾夺主等,因此,出版企业需要在定位之初就通盘考虑品牌延伸的空间和方向,同时要注意新旧品牌之间相关性的建立和传播,在延伸过程中还要及时沟通,设法让读者“在场”,以提升品牌延伸成功的概率。第五章,分析图书营销实践中偏离读者信任导向的几种常见误区并给出对治策略。(1)出版品牌宣传与品牌承诺兑现之间的差距破坏信任关系。出于功利目的,部分出版企业进行虚饰浮夸的形象宣传,这将导致读者对营销传播失去信任,引发沟通障碍,降低读者的购买次数和购买数量,同时还会影响出版资源配置,毁掉成长中的出版品牌。出版品牌不是炒作概念、夸张宣传等短期做法可以成就的,出版企业应该从专业能力和可信度入手,坚持客观、适度、负责的原则,进行出版品牌宣传,同时要通过细节完善来兑现承诺,获得读者的信任和支持。(2)经营者盲目进行品牌延伸丧失读者信任。为了逐利,部分出版企业随意进入自己不熟悉、不擅长的领域,这会造成内容创新不足、图书品质下降等弊病,无奈的读者只能选择“用脚投票”。根据以上诊断结果,对治策略主要有:实现新旧产品关联度与阅读需求演进的动态契合,如非必要则延伸产品和原产品务必保持一定的相关性和相似性,这样,才能在保证读者认同的前提下,兼顾出版企业的获利需求。(3)联盟品牌的信任维持问题。出版品牌并购中会发生品牌转移,此时,品牌联盟后要发挥协同效应,实现联盟企业之间价值观的统一,以及价值链的重组都必须依赖读者信任。并购后的出版品牌要获得读者认同和支持,必须考虑读者认知情况,在协调集团内部利益矛盾的基础上,重新定位并以合理方式传播给读者,进而通过严格履行承诺保持和提升读者信任的层次。(4)网络技术革新条件下的读者信任危机问题。网络与生俱来的特性决定了爆发品牌危机的频率将大大增加。研究建议出版企业应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及时预测和控制可能的品牌危机;遵循科学的危机管理程序,同时因事制宜,灵活处置;通过坦率直言和可信行动争取读者支持,顺利度过危机。当然,除了以上措施之外,日常经营活动中必须通过系统努力积累读者信任以备不时之需。在总结以上内容的基础上,第六章归纳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结论包括:(1)从读者信任角度分析出版品牌管理,这个新视角以双方互惠为着眼点,避免了单纯从经营者利益出发带来的读者声音“缺席"等弊端,同时以读者信任为主线开展图书营销活动,通过沟通深入了解读者心理和行为的作用机制,进而实现读者信任和出版品牌的有机耦合,这种思路赋予“为读者服务”等抽象理念以可操作性,因此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2)读者信任的获取需要经历长期的过程和具备复杂的条件,出版企业必须持之以恒地关注读者需求及其演变,一以贯之地遵守承诺严格履行合约,借助人性的、诚信的市场表现换取读者信任,进而通过读者信任巩固出版品牌,让读者产生忠诚乃至崇拜,尊重和崇拜出版品牌及其缔造者。(3)出版品牌管理以读者信任为导向,要求出版企业务必在流程、组织和技术方面及时创新,唯有通过系统的营销努力,才能大幅度提高专业能力,再加上诚信友善的服务态度,才能有效获取和维系读者信任。(4)从读者角度看,信任关系的确立和巩固,能够让读者节省搜寻、选择和监督交易对象、鉴别图书质量等成本,长期合作能给读者带来安全感、亲切感、熟悉感等心理满足。所以,建构信任关系,通过品牌有效联结双方利益,是读者和出版企业清醒权衡多种利害关系后的理性选择。鉴于信任在品牌管理中的体系性地位,后续研究应该从读者态度、行为角度入手,进一步分析读者信任的形成和强化机理,同时需要来自中国图书市场的数据的支持。此外,对于国际化和数字化发展中存在的品牌信任等问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深入剖析,这些都为该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延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陈丽芳[7](2013)在《《走向未来》丛书出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走向未来》丛书的出版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思想启蒙的大事,是社会改革的先声。本课题从出版的角度对《走向未来》丛书进行研究,分析其选题策划、编辑、装帧设计和发行各环节的特点和规律。20世纪80年代全国出版体制调整、“书荒”蔓延、“文化热”兴起、地方出版社的新机遇是《走向未来》丛书策划的重要社会背景,在社内社外相结合的选题策划体制下,编者对《走向未来》丛书的内容、书名、作者等进行精心策划,并取得良好的策划效果。在《走向未来》丛书编辑过程中,编辑室成员坚持“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新形式”的指导思想,在专家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成为杂家的职业理念,坚持崇高的职业理想和事业追求,以对作者和作品一视同仁的选稿标准,进行审读书稿、加工书稿、编辑辅文和序跋、撰写书评等。《走向未来》丛书以全新的封面、装帧、插图设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凭借有利于图书发行的印张、字数、定价因素和大量的丛书宣传文本,《走向未来》丛书经由新华书店顺利发行,实现编者与读者的良性互动。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理论上弥补已有文献对《走向未来》丛书研究的不足,充分肯定出版工作者对丛书的贡献,为20世纪80年代四川出版史研究作贡献;实践上,总结提炼该丛书的出版规律、理念等,为当前丛书出版提供借鉴,深刻分析《走向未来》丛书选题策划的社会因素、策划体制、出版动机、运作等,可以为当今出版界进行图书选题策划提供一定的参考,有助于图书选题策划更好地把握社会变化、学科发展和读者需求,借鉴丛书出版过程中作者、编辑、编委、读者四者的良性互动。
王小椒[8](2013)在《林穗芳编辑实践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林穗芳是我国当代着名的编辑家。他不仅是一名出色的编辑工作者,更是一位优秀的编辑理论学家。他刻苦自学,成为懂12种欧洲语言与5种东方语言的编辑奇才。他为编而学,编译结合,形成了自己的编辑特色,取得了突出的编辑成就,同时积极研究编辑学理论,致力于编辑学学科理论框架的建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提出要区分两种“编辑”,即作为着作方式之一种的“编辑”与作为出版专业工作一部分或作为一种专业工作的“编辑”,保持编辑学和编辑史中的“编辑”一致。他对编辑学学科深入推进过程中有争议的学术观点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诸如“编着合一”是一种着作活动,更非我国古代编辑活动的特征,出版始于作品被复制向公众发行,手抄也是-种复制方式,“公之于众”不能作为“出版”的定义,我国独立的编辑职业形成于鸦片战争与五四运动之间,古代编辑工作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向现代编辑工作转变等独到的见解,都表现出林穗芳对编辑学理论的大胆探索与创新。他特别强调编辑过程规范,并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做出了特别的贡献。他提出“审稿是编辑工作的中心环节”,三审制不能流于形式,编辑加工应坚持两大原则,其一,处理好编辑加工与文责自负的关系,其二,既要把好质量关,又要减轻加工负担。他具有开放的视野,注重中外比较研究,介绍国外编辑出版经验,提出促进我国出版改革的建议。他身怀绝技,但谦虚谨慎,虚怀若谷,注意培养编辑人才本文结合林穗芳的编辑实践及其作品,运用个案研究法、文献分析法、比较法、定性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试图分析林穗芳于其编辑活动与着作中彰显出的编辑思想,以期对现代编辑出版活动提供启示。全文主要分为5章。第一章对林穗芳的编辑生涯进行详细梳理,将其分为初识编辑、投身编辑活动、初步构建编辑学、深化编辑学研究4个阶段,并概括其编辑活动特点。第二章主要论述林穗芳对编辑学范畴的研究,聚焦于林穗芳的两种编辑观以及其对编辑规律的探讨。第三章进一步阐述林穗芳对有争议的编辑学命题的独特见解,结合已有的相关研究,从中窥见林穗芳编辑理论思想的逻辑性和一致性。第四章主要研究林穗芳的编辑规范见解,从编辑劳动过程规范与编辑劳动成果规范两方面予以阐述。这实际上体现其坚持质量第一的编辑思想。第五章总结了林穗芳编辑思想具有的现实借鉴意义。林穗芳对编辑事业的热爱,对编辑规范的探究,对编辑理论的务实研究,对现代编辑活动和编辑学理论研究均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特别是在出版产业化环境下,林穗芳严谨的编辑行为、产生于编辑活动实践又应用于编辑活动实践的编辑思想,更是富于现实的启示。
张弛[9](2015)在《大数据时代中国出版产业链的重构》文中提出在大数据时代,中国出版产业面临着新的业态转型和产业链重构的艰巨任务。如果说互联网通过重塑人类交往方式而改变了传统的出版生产体系和市场体系,那么,大数据则通过改变人类社会的信息和数据处理方式进而改变着传统的出版生产体系和市场体系。出版业兼具信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新闻传播业等多重属性,是以内容和服务创新为特征的知识型产业类别。大数据时代的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科学、大数据思维和大数据平台都特别适用于出版业进行知识创新和信息传播。当前,在中国进行以知识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着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大数据是中国出版产业进行业态创新和产业链重构的必然选择。研究大数据条件下中国出版产业链的重构问题涉及传播学、出版学、产业链理论以及大数据理论等多学科理论。在大数据条件下,“按需出版”、“按需印刷”、“自主出版”、“众筹出版”等新出版模式不断出现,揭开了大众传播与分众传播关系的新篇章,大众传播与分众传播并存是大数据时代传播学融合的创新基础,分众传播体系和大众传播体系不是取代关系,而是并存关系,只是这种并存关系随着环境的变化在不断此消彼长。在大数据时代,“媒介即人”的传播学理念有了进一步的诠释,“数字的本质是人,数据挖掘就是在分析人类族群自身”,因此,基于大数据的“定制出版”,“分众出版”、“碎片化出版”等新出版方式的出现揭示着从聚众时代的人类族群到分众时代的人类族群关系的变化。大数据时代出版产业链的重构有三个维度:出版价值链维度、出版供需链维度和出版空间链维度。出版价值链是出版产业链价值关系的维度表达,出版供需链是出版产业链供需关系的维度表达,出版空间链是出版产业链空间关系的维度表达。任何产业活动都存在价值关系、供需关系和空间关系,出版产业也不例外,也存在着价值关系传递、供需关系关联和空间关系变迁。基于大数据进行出版价值链重构,其所运用的大数据原理包括:一是基于大数据的“相关性”理论推动出版价值链重构;二是基于大数据的“全数据原理”推动出版价值链重构;三是基于大数据的“第四范式”推动出版价值链重构。发挥大数据价值功能重构出版价值链的基本任务:一是基于大数据关系理解功能创新出版产品形态组合:二是基于大数据的用户挖掘功能创新市场用户组合;三是基于大数据的信息挖掘、用户挖掘和关系理解综合功能再造出版价值链结构。重构的立体、多元、网状的价值链可以尝试用2+++模型来概括,即2种介质(纸介质+光电介质)2种资源(内容资源+数据资源)、2种服务(产品服务+体验服务)。基于大数据对出版供需链进行重构的逻辑是:一是作为稿源的出版资源生长逻辑的转换;二是作为供需链驱动力的产业发展逻辑的转变;三是作为供需终端的市场成长逻辑的转换。基于大数据建构的出版供需链模型是立体、多维、柔性的网状结构,这种出版供需链可以尝试用2+++模型来概括,即2种作者稿源(专业作者+业余作者)、2种出版生产方式(标准出版+按需出版)、2种市场划分(大众市场+分众市场)。基于大数据进行出版空间链的重构,其基本任务:一是在出版产业层面实现出版地域空间和出版网络空间新组合以及凭藉“三业融合”扩大出版产业运行空间范围;二是在出版业务层面实现有限空间向无限空间以及单业务空间向多业务空间的拓展。基于大数据建构出版空间链有两个新的构造,一是存在空间+选择空间+活动空间的网络空间构造,二是纸质版+网络版+手机版的媒介空间构造。基于大数据实现出版产业链重构,存在着诸多不同层面的障碍和问题,但大数据时代中国出版产业链的重构是大势所趋,而基于大数据的出版产业链重构的产业形态应该是智能出版。智能化是大数据应用的高级境界,如果说大数据时代城市化的出路是“智慧城市”,商业化的出路是“智能商务”,那么,出版现代化的出路则是“智能出版”。
王涛[10](2019)在《数字化背景下城市出版社转型策略研究 ——以青岛出版社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十三五”发展规划》里,明确将深化转型、融合发展作为“十三五”时期新闻出版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城市出版社作为一个特殊的出版主体,实施数字化转型,既是响应国家战略的需要,又是顺应产业和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本文以青岛出版社作为典型案例进行研究,梳理其数字化转型的目标、策略、成果与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对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与做法加以总结概括,来供其他城市出版社数字化转型提供借鉴参考;另一方面,对于存在的问题,将结合数字出版产业最新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从内容、理念、新业态、技术等维度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城市出版社与城市之间的发展互动是本文另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这一方面是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尤其是文化软实力和城市整体文化氛围的提升,离不开作为文化与知识生产输出基地的出版社的参与。文章通过分析城市出版社的概念、特点、发展现状及前景,梳理城市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优势、劣势、面临的内外部机遇与挑战,运用城市文化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城市出版社与城市二者之间的发展互动的重大意义和有待深化拓展的空间,促进城市出版社更加清晰明确地认识自身在城市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中扮演的不可替代角色,加速城市出版社在城市文化品位与实力提升中主体意识的觉醒,进而对城市出版社的转型与数字化融合提出有针对性策略建议。
二、美国图书发行体制简析─—《出版学概说》读后感之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图书发行体制简析─—《出版学概说》读后感之二(论文提纲范文)
(2)新中国畅销书历史嬗变及其与时代变迁关系研究(1949.10-1989.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畅销书"概说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主旨与内容 |
四、研究的意义、创新点与方法 |
五、研究的难点与步骤 |
第一章 "改天换地"、"多元并举"时代的畅销书(1949.10—1957.5) |
一、时代的历史特征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49.10—1957.5) |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
三、文学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丰富多彩 |
四、俄苏译着的大量出版与畅销成为时代标签 |
五、爱情与性知识图书的出版传播热成了奇特风景 |
六、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
第二章 "斗志昂扬"、"火药弥散"时代的畅销书(1957.6—1966.4) |
一、时代的历史特征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57.6—1966.4) |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
三、革命文学图书出版传播遭受曲折,苏联译着出版传播暗淡下来 |
四、和平年代英模事迹畅销书骤然增多 |
五、阶级教育畅销书的出版传播热前所未有 |
六、科学技术尤其是中医药畅销书成为亮丽风景 |
七、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
第三章 迷信盛行、万马齐喑时代的畅销书(1966.5—1976.10) |
一、时代的历史特征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66.5—1976.10) |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
三、毛泽东着作泛滥成"灾" |
四、"样板戏"图书独一无二 |
五、浩然作品的畅销成为奇迹 |
六、"赤脚医生"图书成为时代标志 |
七、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
第四章 拨乱反正、初步改革时代的畅销书(1976.11—1982.9) |
一、时代的历史主题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76.11—1982.9) |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
三、国民"大补"文学名着 |
四、文化教育图书猛然增多并形成销售热潮 |
五、以拨乱反正为主题的一批畅销书应运而生 |
六、《第二次握手》个案剖析 |
七、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
第五章 改革开放、思想启蒙时代的畅销书(1982.10—1989.5) |
一、时代的历史主题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82.10—1989.5) |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
三、邓小平着作发行量巨大 |
四、经济学教材、着作继续畅销 |
五、法律图书的出版传播开始掀起了高潮 |
六、金庸与琼瑶小说的出版传播如火山般爆发 |
七、严肃文学作品与通俗文学作品分庭抗礼 |
八、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着作大行其道 |
九、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
第六章 "文革"结束前与改革开放后畅销书的比较 |
一、传播者比较 |
二、传播内容比较 |
三、传播渠道比较 |
四、受众比较 |
五、传播效果比较 |
第七章 新中国畅销书与时代变迁之关系的整体评析 |
一、时代制约着畅销书 |
二、畅销书反映着时代 |
三、畅销书影响着时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磨稿六十载 寄情书海间 ——编辑出版家王子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评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王子野的编辑出版生涯 |
第一节 一介学徒登泰斗:王子野的多重身份 |
一、博览群书,功底深厚的学者 |
二、孜孜不倦,着作等身的译者 |
三、视野阔大,心系作者的编者 |
四、鉴赏独到,尊重文本的评者 |
第二节 六十余载勤编辑:王子野的活动历程 |
一、自学成家,开启编辑出版生涯(1930年-1936年) |
二、精深钻研,投身编辑出版革命(1937年-1949年) |
三、精益求精,指导编辑出版工作(1950年-1966年) |
四、宁折不屈,尽显出版责任担当(1967年-1977年) |
五、老而弥坚,心系国家出版事业(1978年-1994年) |
第三节 功垂竹帛系出版:王子野的主要成就 |
一、奠定《新华月报》编辑宗旨与风格 |
二、树立人民出版社的优良社风 |
三、参与大型古籍整理出版工作 |
四、编纂《当代中国的出版事业》丛书 |
第二章 王子野的编辑思想 |
第一节 编辑视野观 |
一、高举“编辑大有作为”旗帜 |
二、坚持“一分为二”的编辑求真观 |
三、力倡编辑读书风气 |
第二节 编辑选题观 |
一、推陈出新,促进书刊共荣 |
二、计划为先,优化图书选题 |
三、克服“书荒”,提升再版价值 |
第三节 编辑素养论 |
一、立场坚定的政治素养 |
二、编才三长的知识结构 |
三、终身学习的业务能力 |
四、朴实无华的工作作风 |
第三章 王子野的出版管理 |
第一节 “一切为了好书”的规划管理 |
一、坚守出版的导向性 |
二、注重出书的优质性 |
三、强调规划的实用性 |
第二节 “从我做起从严抓起”的组织管理 |
一、严谨垂范的工作分享 |
二、科学严密的出版制度 |
第三节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管理 |
一、既“红”又“专”的人才培养 |
二、赋能与激励兼并的管理模式 |
第四章 王子野的出版风格 |
第一节 求实:出版宣传与革命实践高度融合 |
一、提倡“出版学”研究 |
二、坚守“双效”出版价值 |
三、肩负政治书籍出版使命 |
第二节 求美:注重书籍装帧与艺术审美功能 |
一、书评题字彰显审美特质 |
二、装帧设计点化整体构思 |
三、个性特色彰显艺术风格 |
第三节 求精:坚守出版法度与自主灵动相协调 |
一、固学之本,图文之新 |
二、皓首穷经,寻求善本 |
三、立足本土,放眼国际 |
第五章 王子野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一节 坚持走“学者化”编辑之路 |
一、构建博中求专的知识结构 |
二、炼就慧眼识金的感知能力 |
三、持有虚怀若谷的编辑修养 |
第二节 为作者群注入人文情怀 |
一、爱才惜才,重视青年作家的培养 |
二、伯乐相马,提倡兼容并包的作者观 |
三、以书会友,增进编作的互动交往 |
第三节 提升内容服务的读者意识 |
一、宁肯少些,但要好些 |
二、心怀读者,服务至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致谢 |
(4)中国童书出版编辑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儿童阅读推广已成为社会共识 |
1.1.2 童书出版是我国出版业活力最强的板块 |
1.1.3 童书出版市场“乱花渐欲迷人眼”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实践价值 |
1.3 研究现状 |
1.3.1 童书出版研究 |
1.3.2 编辑力与童书编辑研究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6 概念界定 |
1.6.1 儿童及童书 |
1.6.2 少儿出版、少儿图书出版与童书出版 |
1.6.3 编辑与编辑力 |
2 童书出版编辑力概述 |
2.1 编辑力的基本理论问题 |
2.1.1 编辑力的内涵 |
2.1.2 编辑力的特征 |
2.1.3 编辑力的构成 |
2.2 童书出版编辑力的内涵 |
2.3 童书出版编辑力的特征 |
2.4 童书出版编辑力的构成 |
2.4.1 微观层面的童书编辑能力 |
2.4.2 中观层面的童书编辑竞争力 |
2.4.3 宏观层面的童书编辑影响力 |
2.5 童书出版编辑力的作用 |
2.5.1 童书出版编辑力的微观作用 |
2.5.2 童书出版编辑力的中观作用 |
2.5.3 童书出版编辑力的宏观作用 |
3 童书出版编辑力形成的内外因素 |
3.1 童书出版编辑力形成的内生影响因素 |
3.1.1 童书编辑的自我角色认同 |
3.1.2 童书编辑的多元知识结构 |
3.1.3 童书编辑的多样思想意识 |
3.1.4 童书编辑的道德法律修养 |
3.2 童书出版编辑力形成的外部驱动因素 |
3.2.1 文化政策环境与儿童阅读状况发生变化 |
3.2.2 国际化竞争环境给童书编辑提出新要求 |
3.2.3 数字新媒体环境促使童书编辑能力升级 |
3.2.4 日益复杂的童书出版环境需要规范引导 |
4 童书出版编辑力体系构建 |
4.1 童书出版编辑力体系构建的思路与原则 |
4.1.1 童书出版编辑力体系的构建思路 |
4.1.2 童书出版编辑力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 童书出版编辑力体系构建的方法 |
4.2.1 相关模型构建理论及其方法 |
4.2.2 童书出版编辑力体系的构建方法 |
4.3 童书出版编辑力分析体系的构建 |
4.3.1 童书出版编辑力分析体系的构成要素 |
4.3.2 童书出版编辑力的生成路径与分析框架 |
4.3.3 童书出版编辑力的调查样本与数据分析 |
4.3.4 童书出版编辑力分析体系的运用 |
4.4 童书出版编辑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
4.4.1 童书出版微观编辑力评价 |
4.4.2 童书出版中观编辑力评价 |
4.4.3 童书出版宏观编辑力评价 |
5 童书出版编辑力提升策略 |
5.1 童书编辑个体层面的编辑力提升策略 |
5.1.1 全面了解童书特性及童书创作者 |
5.1.2 充分考虑受众需求提高服务水平 |
5.1.3 提高市场感知力及童书策划能力 |
5.1.4 具备富有童趣的艺术加工创造力 |
5.1.5 培养适应新媒体的营销宣传能力 |
5.2 出版机构层面的童书出版编辑力提升策略 |
5.2.1 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促进编辑力的提升 |
5.2.2 重视编辑人才培养与加强编辑团队建设 |
5.2.3 构建童书质量管理与编辑考核评价体系 |
5.3 政府管理层面的童书出版编辑力提升策略 |
5.3.1 营造良好的儿童阅读及童书出版环境 |
5.3.2 加强童书出版产业政策引导与扶持 |
5.3.3 培养新形势下的童书编辑专业人才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与的学术科研项目 |
参加的国际学术交流 |
附录 童书编辑人员调查问卷 |
后记 |
(5)林穗芳编辑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研究背景 |
0.1.1 出版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 |
0.1.2 提高编辑工作质量和编辑素质的新要求 |
0.1.3 深化编辑理论和实务研究的新期待 |
0.2 研究意义 |
0.2.1 理论意义 |
0.2.2 现实意义 |
0.3 研究现状 |
0.3.1 研究进展 |
0.3.2 研究不足 |
0.4 研究内容 |
0.4.1 主要内容 |
0.4.2 研究方法 |
0.4.3 创新之处 |
1 林穗芳生平与编辑研究发展概述 |
1.1 林穗芳为编辑的一生 |
1.1.1 一份简历 |
1.1.2 青少年时代 |
1.1.3 编辑情缘 |
1.1.4 学习楷模 |
1.2 编辑学研究热潮与林穗芳的编辑研究贡献 |
1.2.1 编辑学研究热潮的兴起 |
1.2.2 编辑学研究热潮的持续和深入 |
1.2.3 林穗芳编辑研究的主要成果与贡献 |
2 林穗芳的编辑理论研究 |
2.1 对编辑学基本概念的研究 |
2.1.1 编辑概念 |
2.1.2 相关概念 |
2.2 对编辑学基本范畴的研究 |
2.2.1 编辑模式 |
2.2.2 编辑过程 |
2.3 对编辑基本规律的研究 |
2.3.1 编辑规律的层次 |
2.3.2 编辑基本规律 |
2.4 对编辑史的研究 |
2.4.1 编辑史是编辑学研究的组成部分 |
2.4.2 我国编辑活动的产生和古代编辑活动的特点 |
2.4.3 编辑学和编辑史中的“编辑”概念应当保持一致 |
2.5 对林穗芳编辑理论研究的评析 |
2.5.1 研究内容的全面性 |
2.5.2 研究方法的严谨性 |
2.5.3 研究态度的包容性 |
2.5.4 研究视野的开阔性 |
2.5.5 研究论点的创新性 |
3 林穗芳的编辑实务研究 |
3.1 编辑策划研究 |
3.1.1 选题策划是责任编辑的主要职责 |
3.1.2 创新性是编辑策划的最高要求 |
3.1.3 选择性是编辑策划的基本特征 |
3.1.4 倾向性是编辑策划的重要原则 |
3.1.5 编辑策划个案——《关于编纂历时性汉语新词典的设想》 |
3.2 编辑审稿研究 |
3.2.1 审稿是编辑工作的中心环节 |
3.2.2 审稿的主要任务是对稿件作出准确全面评价,决定取舍 |
3.2.3 审稿要用制度约束 |
3.2.4 审稿的步骤和方法 |
3.2.5 审稿个案——对《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史》译稿的复审 |
3.3 编辑加工研究 |
3.3.1 编辑加工是不可替代的独立环节 |
3.3.2 编辑加工需要处理好的重要关系 |
3.3.3 编辑加工的基本方法 |
3.3.4 编辑加工实例 |
3.4 编辑后期工作研究 |
3.4.1 发稿是编辑工作的重要环节 |
3.4.2 编辑、作者、校对三结合校对缺一不可 |
3.4.3 成书样品检查是一次重要把关 |
3.5 翻译读物编辑工作研究 |
3.5.1 林穗芳的翻译读物编辑工作实践 |
3.5.2 翻译读物编辑工作的特性 |
3.5.3 翻译读物编辑人员的修养 |
3.6 电子编辑和电子出版研究 |
3.6.1 电子编辑、电子出版和电子出版物的概念 |
3.6.2 电子出版的编辑、复制和发行 |
3.6.3 加强电子编辑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
3.6.4 培养电子学术编辑人才 |
3.7 对林穗芳编辑实务研究的评析 |
3.7.1 对编辑过程各环节进行理论定位 |
3.7.2 揭示编辑过程的整体性 |
3.7.3 对编辑过程进行规范 |
4 林穗芳的编辑规范研究 |
4.1 语言文字规范 |
4.1.1 使用规范汉字,不使用不规范汉字 |
4.1.2 认真消灭错别字 |
4.1.3 注意掌握词义 |
4.1.4 学懂语法、逻辑、修辞 |
4.2 数字和计量单位规范 |
4.2.1 熟悉数字规范 |
4.2.2 了解计量单位规范 |
4.3 汉语拼音规范 |
4.3.1 重视汉语拼音规范 |
4.3.2 规范汉语拼音字符体式 |
4.4 英语文字规范 |
4.4.1 区分大小写字母的使用 |
4.4.2 正确使用斜体字 |
4.4.3 掌握英语文献着录的格式 |
4.4.4 注意拆分移行 |
4.5 对林穗芳编辑规范研究的评析 |
4.5.1 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
4.5.2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
4.5.3 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 |
4.5.4 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 |
5 林穗芳的标点符号研究 |
5.1 标点符号的理论研究 |
5.1.1 标点学是“自成一类的独立学科” |
5.1.2 标点学的基本范畴 |
5.1.3 标点的词源和历史演变 |
5.2 标点符号的应用研究 |
5.2.1 林穗芳增设的标点符号 |
5.2.2 《标点符号用法》应用的难点 |
5.3 对林穗芳标点符号研究的评析 |
5.3.1 联系编辑工作实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
5.3.2 贯通古今中外,具有系统的理论性 |
5.3.3 坚持国家标准,处理好规范性与灵活性的关系 |
6 结语:林穗芳的治学特点及主要贡献 |
6.1 林穗芳的治学特点 |
6.1.1 勤奋好学,探索新知 |
6.1.2 锲而不舍,刻苦钻研 |
6.1.3 严谨务实,周密论证 |
6.1.4 重视规范,锐意创新 |
6.2 林穗芳的主要贡献 |
6.2.1 提出并论证编辑学科体系的一种基本框架 |
6.2.2 对编辑实务进行理论描述 |
6.2.3 深入阐述“学”、“术”与“规范”的辩证关系 |
6.2.4 研究和论述许多新见解 |
6.3 林穗芳研究的不足 |
6.3.1 缺乏对新兴媒体的研究 |
6.3.2 翻译读物编辑工作研究薄弱 |
6.3.3 有些观点还有待实践检验 |
附录:林穗芳着作年表(1979—2009)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6)读者信任视角下的出版品牌管理研究 ——以图书类出版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0.1.1 研究背景及缘起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0.2.1 出版品牌研究现状述评 |
0.2.2 信任问题研究现状述评 |
0.2.3 品牌信任研究的演进路径及主要结论 |
0.2.4 国内外研究情况简要评价 |
0.3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和创新之处 |
0.3.1 基本概念和研究范围的界定 |
0.3.2 研究目的 |
0.3.3 研究内容 |
0.3.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0.4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逻辑结构 |
0.4.1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设计 |
0.4.2 本论文的逻辑结构 |
1 出版品牌与读者信任的内涵及其关系分析 |
1.1 出版品牌的概念界定与内涵分析 |
1.1.1 品牌的内涵演变及其概念确定 |
1.1.2 出版品牌的概念其内涵 |
1.1.3 作者品牌、产品品牌、出版人品牌与出版企业品牌的关系 |
1.1.4 以出版企业品牌为统领的各类子出版品牌整合模式研究 |
1.1.5 出版品牌管理的含义及对象 |
1.2 出版品牌在出版企业营销活动中的功能 |
1.2.1 出版品牌改善竞争环境 |
1.2.2 出版品牌培养读者忠诚 |
1.2.3 出版品牌简化交易过程 |
1.2.4 出版品牌驱动发行数量 |
1.2.5 出版品牌提高企业利润 |
1.3 读者信任的概念及内涵 |
1.3.1 信任的概念及信任结构的分类 |
1.3.2 读者信任的内涵及其外在表征 |
1.3.3 读者信任与读者忠诚的区别与联系 |
1.4 读者信任与出版品牌管理的关系 |
1.4.1 图书产品的特征与出版品牌的市场意义 |
1.4.2 读者信任对于图书营销活动的重要影响 |
1.4.3 读者信任是出版品牌管理的起点和目的 |
1.5 本章小结 |
2 出版品牌管理外部环境的整体观照 |
2.1 读者需求的新特征 |
2.1.1 个性化阅读需求日益突出 |
2.1.2 感性体验受到读者重视 |
2.1.3 消费选择的多元与离散 |
2.2 出版企业面临的新挑战 |
2.2.1 市场竞争空前激烈 |
2.2.2 买方力量的增长和占优 |
2.2.3 交易过程的复杂与趋异 |
2.2.4 营销活动的日益精细化 |
2.3 技术变革的新要求 |
2.3.1 交互技术发展导致沟通诉求的提升 |
2.3.2 转换成本降低带来读者背叛的频繁 |
2.3.3 新的传媒形式争夺有限的读者资源 |
2.4 环境演变对出版品牌管理发展趋势的影响 |
2.4.1 自我中心的经营哲学失去合法性基础 |
2.4.2 读者关系管理的中心亟需调整 |
2.4.3 转换成本低廉挑战原有管理模式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读者信任视角的出版品牌管理理念的确立 |
3.1 读者信任在出版经营中的重要性 |
3.1.1 读者信任可以为营销创新提供"缓冲时间" |
3.1.2 读者信任可以增强出版企业的竞争实力 |
3.1.3 读者信任可以降低图书营销和品牌延伸的交易成本 |
3.1.4 读者信任可以设置其他媒体的进入壁垒 |
3.2 读者信任是出版品牌管理的核心要素 |
3.2.1 出版品牌管理属于长期读者关系经营的范畴 |
3.2.2 出版品牌管理离不开读者的互动和参与 |
3.2.3 出版品牌管理旨在取得读者的长期信任和忠诚 |
3.3 以读者信任为导向的出版品牌管理理念的确立 |
3.3.1 出版品牌的核心是获得读者的正面认知和长期支持 |
3.3.2 出版品牌管理成功与否依靠读者信任状况来测度 |
3.3.3 通过沟通和体验获得信任是扩大品牌影响力的必需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读者信任视角的出版品牌管理策略的建构 |
4.1 读者信任在出版品牌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中的功能 |
4.1.1 出版品牌的生命周期及不同阶段的特征 |
4.1.2 读者信任在出版品牌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功能 |
4.1.3 读者信任与出版品牌的耦合机理分析 |
4.2 以激发读者信任为导向的品牌认知策略 |
4.2.1 读者核心利益的精准分析和有效定位 |
4.2.2 以读者信任为导向的出版品牌定位战略 |
4.2.3 以读者信任为导向的出版品牌传播策略 |
4.3 以获取读者信任为导向的品牌美誉策略 |
4.3.1 读者核心利益诉求漂移对出版品牌维护的影响 |
4.3.2 读者品牌态度的变化对出版品牌美誉度的影响 |
4.3.3 以读者信任为导向的出版品牌维护策略 |
4.4 以强化读者信任为导向的品牌忠诚策略 |
4.4.1 出版品牌影响力的增长及对读者的影响 |
4.4.2 出版品牌的个性和风格对于读者忠诚度的影响 |
4.4.3 持续创新与出版品牌忠诚度的提高 |
4.5 以维护读者信任为导向的品牌延伸策略 |
4.5.1 出版品牌延伸在图书营销中的普遍性和复杂性 |
4.5.2 出版品牌延伸中读者背叛行为的原因 |
4.5.3 出版品牌延伸中的读者信任维护策略 |
4.6 本章小结 |
5 出版品牌管理实践中偏离读者信任导向的误区及其超越 |
5.1 出版品牌形象宣传和品牌承诺兑现之间的内在张力 |
5.1.1 出版品牌宣传中的浮夸虚饰及其负面影响 |
5.1.2 出版品牌管理是"内力工程"而非"面子工程" |
5.1.3 出版品牌承诺的适度性及有效兑现 |
5.2 出版品牌延伸的随意性、盲目性与读者信任的冲突 |
5.2.1 出版品牌延伸中产品关联度的现状及问题 |
5.2.2 出版品牌延伸的产品关联度与读者阅读需求演进的动态契合 |
5.2.3 出版品牌延伸中的读者认同与企业利益的兼顾 |
5.3 出版企业并购中的品牌转移与读者信任的再获取 |
5.3.1 改制过程中出版企业并购行为的普遍性 |
5.3.2 读者信任在出版品牌联盟中的作用分析 |
5.3.3 并购后出版品牌的再定位与读者认同 |
5.4 网络环境下出版品牌危机的频发与读者信任的维系 |
5.4.1 网络技术平台革新及其对出版品牌的影响 |
5.4.2 网络时代出版品牌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
5.4.3 网络环境下突发出版品牌危机的化解策略及读者信任维系 |
5.5 本章小结 |
6 主要结论和研究展望 |
6.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6.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文类 |
英文类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奖励 |
致谢 |
(7)《走向未来》丛书出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走向未来》丛书 |
第二节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方法 |
第三节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走向未来》丛书选题策划 |
第一节 策划背景 |
第二节 策划体制 |
第三节 内容策划 |
第四节 书名策划 |
第五节 作者策划 |
第六节 策划效果 |
第三章 《走向未来》丛书的编辑工作 |
第一节 设立编辑室 |
第二节 坚持编辑思想 |
第三节 开展编辑加工 |
第四节 人才培养 |
第四章 《走向未来》丛书的装帧设计 |
第一节 设计理念 |
第二节 封面设计 |
第三节 书名页设计 |
第四节 内文设计 |
第五节 装帧设计 |
第六节 主要设计者 |
第五章 《走向未来》丛书的营销 |
第一节 丛书发行 |
第二节 丛书宣传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走向未来》丛书书目信息 |
附录二 《走向未来》丛书顾问、编委名单 |
附录三 《走向未来》丛书的图书评介 |
附录四 《走向未来》丛书田野调查 |
附录五 《走向未来》丛书相关照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8)林穗芳编辑实践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创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林穗芳的编辑实践及其特点 |
第一节 林穗芳其人 |
第二节 林穗芳的编辑生涯 |
一、1950—1956年:初识编辑 |
二、1956—1979年:投身编辑活动 |
三、1979—1995年:初步构建编辑学 |
四、1995—2009年:深化编辑学研究 |
第三节 林穗芳编辑实践的特点 |
一、为编而学 |
二、多编辑外文书 |
三、编译结合 |
四、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 |
五、实践与理论共进 |
六、注意培养年轻编辑 |
第三章 林穗芳的编辑学范畴论 |
第一节 “编辑”概念论 |
一、明确两种编辑观 |
二、界定“编辑”概念 |
第二节 编辑规律论 |
一、编辑规律是多层的 |
二、编辑基本规律新探 |
第四章 林穗芳的编辑学命题论 |
弟一节“编者合一”小是我国古代编辑活动特征 |
第二节 出版始于作品被复制向公众发行 |
第三节 我国独立的编辑职业形成于鸦片战争与五四运动之间 |
第五章 林穗芳的编辑规范论 |
第一节 关于编辑规范 |
第二节 编辑劳动过程规范 |
一、审稿是中心环节,坚持三审制 |
二、编辑加工需处理好两大原则 |
第三节 编辑劳动成果规范 |
一、语言表述规范 |
二、文字使用规范 |
三、标点符号规范 |
第六章 林穗芳编辑思想的现代启示意义 |
第一节 “编辑”是编辑学的元概念 |
第二节 编辑主体要有开放的国际视野 |
第三节 编辑主体应坚守文化责任本位 |
第四节 质量源于规范 |
第五节 人才乃出版业立业之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大数据时代中国出版产业链的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主要理论支撑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重点、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2 大数据和出版产业链重构的若干理论解读与挑战机遇分析 |
2.1 大数据时代表征探究 |
2.2 出版产业链范畴分析 |
2.3 大数据时代出版产业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分析 |
3 大数据时代出版价值链的重构 |
3.1 价值链与出版价值链 |
3.2 出版价值链重构的基本动因 |
3.3 大数据时代出版价值链重构的基本内容 |
3.4 基于大数据的出版价值链2~(+++)构造探究 |
4 大数据时代出版供需链的重构 |
4.1 供需链与出版供需链 |
4.2 大数据时代出版供需链的重构逻辑 |
4.3 大数据时代出版供需链重构的基本内容 |
4.4 基于大数据的出版供需链2+++构造模型 |
5 大数据时代出版空间链的重构 |
5.1 空间链与出版空间链 |
5.2 出版空间链重构的产业驱动力 |
5.3 大数据时代出版空间链重构的基本任务 |
5.4 基于大数据的出版空间链两个新构造探究 |
6 智能出版—大数据时代中国出版产业链重构之路 |
6.1 出版智能化成为中国出版产业发展主流趋势 |
6.2 探索和引领者—大数据先锋 |
6.3 中国大数据出版的艰难坎坷之路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10)数字化背景下城市出版社转型策略研究 ——以青岛出版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2 出版业数字化宏观发展环境与现状概述 |
2.1 政治环境分析 |
2.2 经济环境分析 |
2.3 社会环境分析 |
2.4 技术环境分析 |
3 城市出版社发展分析 |
3.1 城市出版社 |
3.1.1 城市出版社的内涵 |
3.1.2 城市出版社诞生与历史变迁 |
3.2 城市出版社特征 |
3.2.1 地域色彩浓厚 |
3.2.2 发展参差不齐 |
3.2.3 集中诞生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 |
3.2.4 直属于城市市委、市政府领导 |
3.3 城市出版社的发展现状和定位分析 |
3.3.1 城市出版社发展现状分析 |
3.3.2 城市出版社发展定位分析 |
3.4 城市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和现状分析 |
3.4.1 城市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
3.4.2 城市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现状分析 |
3.5 城市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SWOT分析 |
3.5.1 城市出版社的优势 |
3.5.2 城市出版社的劣势 |
3.5.3 城市出版社的机会 |
3.5.4 城市出版社的挑战 |
4 青岛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研究 |
4.1 青岛出版社发展概述 |
4.2 青岛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现状分析 |
4.2.1 数字化转型目标 |
4.2.2 数字化转型策略 |
4.2.3 数字化转型基础 |
4.2.4 数字化转型不足及策略建议 |
4.3 青岛出版社依托城市转型互动分析 |
4.3.1 建立数字化阅读社区,建立市民阅读体系 |
4.3.2 建立城市文化消费体系,成立青岛出版艺术馆 |
4.3.3 加快传统业态转型升级,为市民营造精美的阅读氛围 |
5 数字化背景下城市出版社与城市之间发展互动探究 |
5.1 城市出版社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的经济与文化角色 |
5.1.1 城市品牌的重要构成 |
5.1.2 城市文化影响力提升的参与者 |
5.1.3 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文化担当 |
5.1.4 市民文化素养提升与全民阅读推动者 |
5.1.5 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营造者 |
5.1.6 城市文化发展的助推者 |
5.2 城市政府部门对城市出版社转型担负的职能 |
5.2.1 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 |
5.2.2 政策支持与政策保障 |
5.3 数字化背景下城市出版社依托城市转型策略 |
5.3.1 一切以用户为中心,保持内容资源常态化更新与形式创新 |
5.3.2 强化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品牌感知力 |
5.3.3 依托城市资源,做好转型文章 |
5.3.4 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聚焦优质精品产品内容打造 |
5.3.5 牢固树立数字出版意识,加强数字化出版编辑人才引进与培养 |
5.3.6 拓展数字出版产业链,大力拓展多元业态 |
5.3.7 强化版权和商业模式的建设和探索 |
5.3.8 加强资本能力建设,推动出版业态融合发展 |
5.3.9 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强化渠道与营销能力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美国图书发行体制简析─—《出版学概说》读后感之二(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图书发行体制简析─—《出版学概说》读后感之二[J]. 王益. 出版发行研究, 1994(01)
- [2]新中国畅销书历史嬗变及其与时代变迁关系研究(1949.10-1989.5)[D]. 易图强. 湖南师范大学, 2011(07)
- [3]磨稿六十载 寄情书海间 ——编辑出版家王子野研究[D]. 曹必玉.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中国童书出版编辑力研究[D]. 张炯. 武汉大学, 2017(06)
- [5]林穗芳编辑专题研究[D]. 蔡姗. 武汉大学, 2014(06)
- [6]读者信任视角下的出版品牌管理研究 ——以图书类出版企业为例[D]. 王鹏涛. 武汉大学, 2010(10)
- [7]《走向未来》丛书出版研究[D]. 陈丽芳.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1)
- [8]林穗芳编辑实践与思想研究[D]. 王小椒. 湖南师范大学, 2013(S1)
- [9]大数据时代中国出版产业链的重构[D]. 张弛.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7)
- [10]数字化背景下城市出版社转型策略研究 ——以青岛出版社为例[D]. 王涛. 青岛科技大学, 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