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吴茱萸冲服剂治疗高血压病182例近期疗效观察(附部分动物实验资料)(论文文献综述)
朱俊[1](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临床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对王钢教授多年来诊治慢性肾衰竭医案的整理,建立医案数据库,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王钢教授临床辨治慢性肾衰竭医案数据整体研读,系统性回顾王钢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整体辨证及遣方用药的思路,总结其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使其能够得到较为全面的继承,同时为中药延缓慢性肾衰竭病程进展提供经验。方法:(1)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建国以来慢性肾衰竭中医药相关文献和王钢教授本人及其相关临床经验文献进行分析;(2)运用综述的方法,论述目前中医诊治慢性肾衰竭的研究现状及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运用;(3)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的频数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方法,对王钢教授2017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诊疗的住院慢性肾衰竭患者医案中符合标准的1000诊次病案进行数据挖掘,重点挖掘医案中的性别、年龄、症状、舌苔、脉象、原发病、病机、方药等内容,结合王钢教授的临证经验对挖掘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4)运用分层数据挖掘分析和典型病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王钢教授在治疗5种不同原发病的辨治思路;(5)运用访谈实录的方法,进一步总结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的经验和思路。结果:(1)数据挖掘结果:1000诊次中男性254例,就诊604次;女性患者156例,就诊396次,平均年龄54.2岁。核心临床症状为乏力、腰酸、泡沫尿、下肢肿、夜尿频;核心舌质为舌淡、舌红、舌暗;核心舌苔为苔薄黄、苔白腻、苔薄白;核心脉象为细脉、滑脉、沉脉、弦脉;核心病机为脾肾亏虚、湿浊内蕴、瘀血阻络、湿热蕴结;高频药物有32味,分别是土茯苓、茵陈、蒲黄、五灵脂、车前子、大腹皮、猫爪草、槐花、六月雪、甘草、紫菀、泽兰、黄连、茯苓皮、金银花、大黄、苍术、枳实、槟榔、蒲公英、何首乌、大枣、牛膝、黄芪、郁金、菟丝子、萹蓄、川芎、太子参、白术、杜仲、玉米须。(2)核心方:①太子参、黄芪、甘草、大枣、杜仲、牛膝、苍术、茯苓皮、泽兰、大腹皮、玉米须、车前子、槐花、土茯苓、大黄、枳实、槟榔、茵陈、五灵脂、蒲黄;②何首乌、菟丝子、川芎、郁金、金银花、黄连、紫菀、蒲公英、萹蓄、六月雪、凤尾草、猫爪草;③白术、山茱萸、当归、紫河车、积雪草。(3)兼证用药:①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湿热证之大量蛋白尿:僵蚕、全蝎、龙葵、山慈菇、芡实、石韦、牛蒡子、黄芩、肾炎草、黄蜀葵花;②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糖尿病之大量蛋白尿:枸杞、菊花、谷精草、海螵蛸、瓦楞子、金樱子、穿山龙、虎杖、鬼箭羽、白花蛇舌草;③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水肿:丹参、桃仁、红花、水蛭、益母草、猪苓、葫芦、防己、黄精、肉桂、虎耳草;④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咽痛、咳嗽、痰湿中阻:玄参、桔梗、冬凌草、射干、薄荷、木香、砂仁、半夏、陈皮;⑤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胃气上逆:藿香、佩兰、竹茹、吴茱萸、赭石、炮姜、冬瓜皮、桑白皮、连翘;⑥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皮肤瘙痒:秦皮、秦艽、鸡血藤、丝瓜络、地肤子、白鲜皮;⑦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寐差、水肿、脾胃不和、血尿、蛋白尿:合欢皮、酸枣仁、首乌藤、龙齿、柏子仁、椒目、葶苈子、紫苏梗、白及、石莲子、刘寄奴。(4)分层数据分析结果:①原发病为膜性肾病的慢性肾衰竭重用补气通阳、淡渗利水药;②原发病为IgA肾病的慢性肾衰竭重用清热利咽、养阴利咽、健脾补肾药;③原发病为高尿酸血症的慢性肾衰竭重用活血通络、清热利水、降尿酸药;④原发病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慢性肾衰竭重用清热解毒、化湿利水药;⑤原发病为2型糖尿病的慢性肾衰竭重用养阴清热、祛风通络、通阳活血药。结论:通过研究发现,王钢教授认为慢性肾衰竭病位在肾,核心病机为脾肾亏虚、湿浊内蕴、瘀血阻络、湿热蕴结,肾元亏虚是发病基本之因,湿浊和瘀血贯穿整个病程始终,湿热导致病情反复加重的重要病理因素。结合数据挖掘总结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的思路为:围绕“肾劳”病名,强调病因多变,虚实辨证;维护肾元,阴平阳秘;和缓治本,多脏同调;清利活血,诊治关键;疏滞泄浊,贯穿始终。结合访谈实录总结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经验为:强调整体辨证,随症就因,善用复方;精于配伍,巧用药对。重视处理合并症,多途径、多靶点治疗。强调治疗与调摄相结合:重视原发病,饮食疗法,预防感染,稳定情况,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许玫[2](2020)在《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麻黄附子细辛汤是张仲景所着《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通过本次回顾性和现代文献的研究,总结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应用指征,适应病症,适用人群,方药的安全剂量使用,为今后国内外医者对麻黄附子细辛汤的精准和更安全有效地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整理分析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出处,历代医家的方论,海内外的实验室研究和近现代的临床应用报道,以及药物的研究和其方证鉴别。并收集纳入古代医案22例,近现代医案672例,火神派医案76例,黄煌教授医案118例,日本医案13例,进行统计分析性别,年龄,发病季节,疾病系统,症状与体征,应用剂量和加味合方等,进行全面系统的有关麻黄附子细辛汤的方证研究。统计分析“适用人群”体质特征和“适用病症”,归纳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安全应用指征。结果:(1)麻黄附子细辛汤安全应用的人群特征。根据统计分析结果,适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的人群以女性偏多。多见体形健壮偏胖,面色黄暗或发黑,无光泽,皮肤干燥,无汗,疲倦貌,面油,面浮肿,眼圈黑,口唇红,毛发浓密等特征。病人常见精神极度疲倦,表情淡漠,精神萎靡,无精打采,声音低弱,抑郁或焦虑烦躁神态,昏昏欲睡,反应迟钝。并有明显恶寒怕冷,流清涕,口不渴不欲饮水,痰液清稀,小便清长。舌质淡白,苔薄白,脉沉和脉沉细或微,脉沉紧。腹诊见腹部压痛和腹厚软。(2)麻黄附子细辛汤适用病症。麻黄附子细辛汤主治疾病涉及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精神神经系统,五官科,皮肤科,风湿免疫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妇科及外感发热性疾病等。较为常见的疾病有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心律失常,过敏性鼻炎,咽喉炎,耳聋,牙痛,支气管哮喘,肺炎,三叉神经痛,嗜睡症,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慢性疲劳综合症,抑郁症,荨麻疹,带状疱疹,无汗症,痤疮,类风湿性关节炎,雷诺综合征,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慢性前列腺炎,滑精,遗尿,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症,闭经,生长发育迟缓,糖尿病肾病,血栓性脉管炎,乳腺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以及外感发热等。典型症状指征包括怕冷,发热,无汗,浮肿,乏力,嗜睡,情绪低沉,哈欠多,咳喘,胸闷,心动过缓,心悸,身痛,头痛,流清涕,耳聋耳鸣,牙痛,流涎,口不渴,音哑,咽喉不利,食欲不振,皮肤瘙痒干燥,肢体痛痹,肢体颤抖,下肢浮肿无力,肢冷,便溏,小便清长,月经错后,痛经,不举等症状。结论:通过对几大类医案的统计,特别是黄煌教授医案的具体分析和研究,明确了麻黄附子细辛汤适用人群的体质特点,主治病症和如何安全有效应用的客观指征。
邵银[3](2014)在《柴芩温胆汤治疗痰火扰心型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痰火扰心型室性早搏患者给予柴芩温胆汤治疗,观察室性早搏患者的恢复情况,客观评价柴芩温胆汤治疗痰火扰心型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分析其发挥疗效的可能机制,为痰火扰心型室性早搏患者找到一种新的治疗思路。方法收集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唐山市中医医院中医心血管病门诊就诊的痰火扰心型室性早搏患者74例。所有对象均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且不在排除标准范围。对照组38例,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治疗组36例,口服柴芩温胆汤治疗。两组治疗每4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设立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患者初诊用药前和治疗结束时各项观察指标,注意观察试验过程中有无不良反应发生,并及时处理、记录,观察有无需要剔除的病例及有无脱落病例,如实填写实验临床观察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例数28例,总有效率77.8%;对照组总有效例数30例,总有效率79.0%,治疗后两组疗效组间比较经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心悸外两组中医单项症状疗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整体效果较好,且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柴芩温胆汤治疗痰火扰心型室性早搏疗效肯定,安全可靠,可以从整体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经验值得继承和发扬,在临床中应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
余泱川[4](2012)在《广东当代中医学术史研究(1949至1979年)》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根据《当代汉语词典》的定义,“当代”一词作为一个史学概念,“一般指建国后到现在这一时期”。而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是当代中医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中医摆脱了鸦片战争以来被质疑、被限制的处境,其作为一个独立的、与西医并行的医学体系的地位,重新获得官方与民间的承认,中医的学术研究与临床医疗都在政府和人民的支持下纳入正轨,并取得长足的发展,同时该时期也是国家对于中医政策、中医学术研究方向的探索期,从提倡“中医科学化”、“中医进修”到“西医学习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学政策的制定与修正频现;从以“科学化”革新中医药学术经验,到“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再到强调实践的中医学术研究,30年间中医学术研究的方向、模式及重点亦不断发生变化。唐太宗说:“以史为鉴”,研究这一时期的中医学术的发展情况,可为重要的学术人物、学术事件、学术成果存史,观察学术研究特征的嬗变,更重要的是可以对今天中医学术研究的现状知所从来,探究那些重要的学术研究活动、成果从萌发、积累到走向成熟的具体过程,为今后中医学术的发展提供些许借鉴。“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曾说:“医学研究不能脱离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个人体质等因素,而中医的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原则,正好重视了这些内容”。地域医学虽然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但因对于医学史及医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迅速成为一个活跃的研究方向。广东具有悠久的中医学术、医疗传统,同时作为近代中国最早接触西方文明,最早受到现代化思潮冲击的地区,广东既是西医在华发展的中心地带,又是最早萌发中医革新思潮和中医现代化教育的地区,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中医学术革新,理论大讨论中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同时,广东独特的气候、地理环境,以及地域经济、文化明清以来的勃兴,促使岭南地域医学随着建国后对中医学术研究的深入而结出硕果。本论文通过对广东建国后的中医学者群体,学术发展特征,政策、文化因素对学术研究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冀望可以发现1949至1979年广东中医学术研究的特征及形成这些特征的因素。学术界对香港中医发展情况从前关注不多,但随着陈存仁、谢永光等一批在港名医的着述出版,该地中医史的研究价值逐渐凸显。香港毗邻广东,新中国成立以前,两地医学交流频繁,当时几乎所有香港的名医都是祖籍广东的客籍人士,香港的中医医疗、教育、学术研究莫不赖历年迁港的内地名医推动,而大陆解放前一批“海派名医”迁港的历史意义尤为重大,他们在香港着书、兴学、行医,使香港变为大陆之外的第二个中医学术中心。该时期香港有代表性的医家、医着、中医学校、学术活动少有系统的记述,本研究力图对1840年以来,特别是“二战”后香港代表医家的生平事迹、着作;着名的医学院校,重要的学术活动进行研究,力图勾勒出百余年来香港中医发展的概貌,另外特别对“迁港中医”这一群体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对香港中医发展的贡献和影响。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包括文献的查找,资料的收集、鉴别、整理、汇编等。文献研究法是基础工作开展时使用的主要方法,包括资料调研收集,资料归类汇编。本研究所涉及的文献有三大来源:一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学科藏书,收集内容包括了1949年至1979年间的中医学术期刊、专着、会议文献、研究成果汇编、政策公文汇编等等;二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馆,收集内容主要是历年来政府发布的卫生政策法规原文,关于中医医疗、学术的统计数据,以及少量出版地在香港的学术文献;第三个来源是香港中医师陈永光先生所提供的大量的香港医家专着、中医教材、学术团体资料汇编等等。本研究按照医史文献学科研究方法与标准,其具体研究步骤为:①首先利用基础医学院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内部书目、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馆馆藏书目查找所需文献。②然后按图索骥,以借阅、拍照、复印、扫描等方式获取文献,并将重点文献转换成10万字的数字形式以便利用。③最后将已获文献进行汇编,建立本研究专用的书目、文献目录,并以时间顺序、学科分类、医家姓名建立三种索引,配合已转换为数字格式的重点文献,形成一套可以按照文献内部、外部特征进行检索调阅的文献资料。本研究对于文献研究的标准是:引用文献全部为一次文献,文献版本尽可能获取首版,重要观点用文献原文体现。2、理论评述法:是采用归类分析、归纳演绎、传统阐释、相关对比等方法,以《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华医史杂志》《中医文献杂志》的相关研究方法为行业标杆,按照其行文规范的要求,概述和详述医家生平、重大政策、学术事件;凝练学者学术观点;总结单一或群体医家的学术倾向;将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学术研究、学术观点进行对比;探索某一因素对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学术研究的观点、成果的影响。具体到论文内容中,对于某一时期学术发展的历史、政治背景,某一机构或某一医家的学术活动多采用记述法;对某一医家的着作内容、学术思想则采用传统阐释和归纳演绎的结合;对某一时期或某一地区学术发展的特征研究采取的是归纳演绎与相关对比的结合。研究成果本论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1949年至1979年广东中医学术史研究,该部分以时间为序又分为三章。第一章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3年间广东中医的学术史进行研究,其中第一节记述该阶段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政治背景,包括:“中医科学化”政策的形成及其具体内容,全国及广东省的各项卫生统计数据等等;分析“中医科学化”政策在广东实践过程中的一些特征及其成因。第二节介绍广东实践“中医科学化”的学者群体并分析其特征;记述广东当时的主要学术期刊及其学术倾向和刊登之有代表性的学术论着。第三节首先研究广东中医界在“中医科学化”中对如何看待传统理论以及学术革新途径、方法等具体问题的讨论,归纳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和持不同观点者的争鸣情况;其后概述当时广东中医界两份系统化阐述“中医科学化”原则、步骤、标准的学术整理方案并提炼其中的要点。第四节总结广东中医界实践“中医科学化”过程中在医学文献整理、中医理论研究、针灸、脉诊学、中药提炼等方面的各项成果。第五章分析该时期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的特征,即:①中医界对于“中医科学化”的参与积极、务实;②参与者的学术素养保证了学术探讨的理性与深入;③承认中西差异,立足中医本位的“科学化”;④对于中医学术研究方向、模式的探讨意义深远。第二章对1954至1965年间的广东中医的学术史进行研究。其中第一节记述该时期广东两份重要的学术期刊,《广东中医》和《广东医学(祖国医学版)》的概况及其与学术研究的关系;介绍当时主要的中医研究机构——广东省中医药研究委员会的概况及其对学术发展产生的影响。第二节论述1956、1957年间几篇探讨中医学术研究态度和具体观点的争鸣文章,分析这些论争产生的背景和其对广东中医学术研究的意义。第三节至第六节论述该时期广东中医研究在医学文献整理、地域医学研究、基础理论探讨、临床医学研究诸领域的研究活动及学术成果。第七节总结1954至1965年间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的特征。第三章对1966至1979年间的广东中医的学术史进行研究。其中第一节记述该时期广东医学界对于中医脾胃学说在文献收集整理、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更深层次的研究成果。第二节论述在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领域的研究情况,具体内容为在中西结合治疗急腹症、外伤骨折正骨手法研究、针刺麻醉研究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果。第三节论述该时期广东医学界对于青蒿素、破伤风抗毒素、毛冬青等中药特效药的研究。第四节介绍侯灿、梁直英等人将现代医学、科学上的新方法、新理论引入到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第五节总结1966至1979年间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的特征。第二部分是关于近代以来香港中医学史的研究。分为两节,第一节的研究内容是香港中医在医疗、教育、社团组织等方面的发展概况。详细的记录了:①香港中医行医方式的演变及东华三院等医疗机构的发展历程;②香港中医在规模、办学方式上的发展以及着名中医学校的概况;③香港知名中医社团成立、合并、发展的状况及其对香港中医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第二节的研究内容是“侨港中医”这一群体的基本情况及其对香港中医医疗、学术、教育的影响。首先论述侨港中医的内涵并介绍历次中医侨港热潮及其历史成因;然后选取十余位祖籍广东及其他地区的侨港名医,重点论述其生平、事迹、学术活动和重要着作;最后从整体上论述“侨港名医”对于香港中医事业的影响和贡献。研究结论以中医基本政策的制定与调整,学术研究模式、重点及方向的转变,学者主体的转变,重大历史、政治事件的影响为依据,作者认为1949年至1979年的广东中医学术史应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49至1953年,该阶段国家关于中医学术的政策是“中医科学化”,主要学术活动是民间自发进行的关于中医学术革新意义、途径、目的的学术讨论以及在文献研究和剂型改进方面的初步实践。该阶段是建国后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的奠基阶段。第二个阶段是1954至1965年,国家及时对中医政策进行调整,鼓励对传统医学进行继承与发扬,推动中医高等教育和师带徒教育,广东的中医研究在文献整理、理论探讨、地域医学、传染病防治等诸方面均获得丰硕成果。该阶段是建国后广东中医学术蓬勃发展的时期。第三阶段是1966年至1979年,该阶段由于国家对中医研究重点的调整,广东中医学术研究开始以中西医结合研究为主,强调临床实践,以重大疑难疾病的治疗为主要方向,在急腹症治疗、针灸麻醉、骨伤复位、特效药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该阶段是建国后广东中医在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上获得巨大成绩的阶段。广东作为全国中医学术蓬勃发展的中心地区之一,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医学文化积淀使该地区在建国后的中医学术发展带有一些鲜明的特征。笔者认为这些特征是:①以临床实践为学术研究的导向和根本动力;②以国家政策支持为学术发展的推动力量;③以知名学者和民间支持作为学术研究的支撑力量;④坚持中医本位,注重前人学术经验的继承和发扬。这些特征决定了1949至1979年间广东中医学术的基本形态,同时也是未来中医学术研究事业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史成和[5](2011)在《高忠英教授学术思想与经验总结及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对慢性胃炎用药规律的研究》文中认为高忠英教授,出身中医世家,自幼习医,精通内、妇、儿科,是卫生部认定的全国500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第二、三、四批国家级继承人导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8年,历任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医内科学、中药方剂学教研室主任,研习医理,精通经典医籍,创立“五脏补益法”。精心临证,处方精当,方简效宏。尤其对脾胃病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疗效显着,在运用中药辨证治疗慢性胃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研究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高忠英教授学术思想渊源。用访谈法和分析归纳法对高忠英教授学术思想渊源进行了总结,梳理了高忠英教授传承谱系及传承现状,探寻了高忠英教授学术思想及其临床经验的形成过程,明晰了高忠英教授脾胃专业相关的中医各家学派的关系,并对高忠英教授脾胃学术思想中医经典古籍渊薮进行了挖掘整理。包括高忠英教授成才之路以及家传师承情况及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高忠英老中医药专家继承工作站的传承情况,对高忠英教授脾胃学术思想的形成有重大影响的经典古籍的介绍,如《内经》的脾胃论、张仲景的脾胃论、李东垣的脾胃论、叶天士的脾胃论,与脾胃相关的中医各家学派的关系,如施今墨、魏舒和.、董建华、关幼波、李乾构及其继承与创新的具体体现。第二部分高忠英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与研究。高忠英教授学术思想集中体现在五脏补益法的学术思想和1临床用药配伍规律的研究,本部分从五方面分别叙述了五脏补益法的学术思想、临床用药配伍规律的研究、关于方剂学的独特学术观点、高忠英教授脾胃学术思想以及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学术思想的整理与研究。首先将高忠英教授理论学术思想研究——“五脏补益”学术思想深入挖掘,五脏补益法确切地体现了补益气、血、阴、阳选药组方的配伍规律,是补益五脏虚证必须遵守的治疗法则。从高忠英教授的五脏补益理论中,我们提炼出:五脏虚并非气血阴阳俱虚,是按五脏的生理特点、病理特征有所侧重,补脾、肺、肾重在补气、阴、阳;补心、肝则气、血、阴、阳均可补益。高忠英教授在长期的方剂学教学中,潜心研究经典古籍,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指出了现在方剂学教学的不足,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观点。教学之余,勤于临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努力达到方剂学研究的最高境界,即找寻出临床用药的配伍规律。高忠英教授在脾胃病方面,不仅在理论上博采众长,而且在实践中有所创新。高忠英教授认为脾胃理论源于《内经》,辨证法于仲景,集大成者则系李东垣,而清代叶天士关于脾胃分治的认识和甘润养胃阴的学术观点,弥补了东垣详于治脾,略于治胃,重在温补,不及养阴的不足。高忠英教授师古而不泥古,在对脾胃病的临床诊治中,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认为胃阴的产生源于中焦气化,脾阳代表整个消化功能,脾阴则包涵上下消化道的消化液、润滑液(唾液,食道润滑液,胃液、肠液等)。胃阴(液)是脾阴的一部分,是脾阳升华水液所产生的消化液。当胃粘膜的腺体萎缩,胃阴生化无源时,应以补脾助生化之源为本。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在治疗慢性胃炎方面,从脾胃的生理、病理及慢性胃炎的病因病机角度,提出慢性胃炎多为本虚标实之证,脾虚胃燥是其核心病机,治疗当以健脾益气、养阴润燥为法,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进行治疗。其核心思想为:①脾虚胃燥是慢性胃炎的基本病机;②脾虚是消化功能减弱的必然趋势;③胃燥是慢性胃炎病变实体的特征;④脾虚胃燥是慢性胃炎阳虚阴亏的根源;⑤补脾润燥是治疗慢性胃炎的基本治法。辨证分型是治疗慢性胃炎的基础,同时强调注意脾虚胃燥的病理归属,结合胃镜下黏膜红肿、糜烂、萎缩等状态,正确地选药组方,定会取得理想效果。高忠英教授诊疗经验相当丰富,经治病人涉及内、外、妇、儿各科,尤其在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方面有非常独到的临床疗效,譬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溃疡性结肠炎、慢性顽固性咳嗽、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都是高忠英教授的善治病种。在妇科用药方面也匠心独到,突出特点为“强调冲任,兼顾阳明”“突出调经,重在化瘀”.“和降阳明,兼以调经”“喜用温药,暖宫为先”。另外在用温热药治疗高血压病和复发性口腔溃疡及应用古方葶苈丸加减治疗小儿咳喘方面均具有非常好的临床疗效。第三部分高忠英教授学术经验的临床研究本研究利用复杂系统熵聚类技术,在治疗有效的前提下,对高忠英教授的处方数据进行挖掘,并在临床实践中验证,探讨治疗慢性胃炎的处方用药的规律。研究方法:首先,采用Epidata数据库平台进行熵聚类等方法对数据库的处理,得出结论。主要从三个层面挖掘隐含在数据库背后的处方用药规律,一个层面是单味药的,主要通过频次法实现;第二个层面是药对的分析,主要通过互信息,关联规则等,探讨在脾胃病证下常用的药对,初步揭示处方用药规律;最后一个层面是多个药物之间的组合规律,通过复杂系统熵聚类,聚类分析,主成份分析和因子分析等。这三个层面相互印证,互为补充,共同揭示高忠英教授的处方用药规律。同时应用复杂网络Pajek软件,不仅提供了一整套快速有效的用来分析复杂网络的算法,而且还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界面,可以从视觉的角度更加直观地了解复杂网络的结构特性。通过对高忠英教授处方集的共性网络结构分析,能够发现体现其处方思维和临床特点的核心处方配伍结构,从而辅助进行高忠英教授经验的传承和整理研究。结果:通过上述方法,分析筛选了数据库中730首处方,得到治疗慢性胃炎中使用频率较高的30味药物,应用改进的互信息法,分析得到了94个常用药对;应用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得到核心组合11个。采用复杂熵聚类的方法构建80味治疗慢性胃炎常用中药之间的关联关系,获得122项关联。绘制出了慢性胃炎常用中药复杂网络节点分类图。经过统计得出的频次规律最高为海螵蛸355,天花粉347,太子参324,浙贝300,白术296,半夏曲244,莪术201,鸡内金196,砂仁144,莱菔子142,白芍126,黄连125,吴茱萸116,炮姜94,连翘80。这一结果与临床实际完全符合,基本上是高忠英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常用药物,根据上述复杂网络的结果,再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可得到如下结论:复杂网络节点分类图位于最核心的药物组合有太子参(或党参),白术,天花粉,浙贝(或川贝),海螵蛸。太子参(或党参),白术主要是健脾为主;天花粉,浙贝(或川贝),海螵蛸主要针对胃体本身,修复糜烂,以润燥为主。核心组合的配伍,正切中慢性胃炎脾虚胃燥的核心病机,所以无论是慢性浅表性胃炎还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这个核心组合均可使用。根据网络提供的数据,结合临证实践观察,总结出经验方如下:慢性浅表性胃炎基本方:太子参(或党参)、白术、海螵蛸、浙贝(或川贝)、天花粉、鸡内金、连翘、半夏曲。慢性萎缩性胃炎基本方:太子参(或党参)、白术、海螵蛸、浙贝(或川贝)、天花粉、沙参、麦冬、玉竹、山药、石斛、黄芪。创新点:在总结老师的经验的同时,逐渐形成自己的新观点,征得老师的认可后,归纳为:治疗慢性胃炎在理论方面的创新思路将高忠英教授提出的慢性胃炎的核心病机脾虚胃燥的观点,进一步细化,结合慢性胃炎的发展演变过程,我认为,脾虚是始终存在的,胃燥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胃燥偏实热的慢性浅表性胃炎,第二阶段是胃燥偏虚热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关基础研究已与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生物信息学研究部合作,开展“基于生物信息学和代谢组学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寒热证的标记物网络研究”并已立项。治疗慢性胃炎在临床用药方面的新突破将高忠英教授慢性胃炎的经验方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在基本方的基础上,根据患者情况随症加减。譬如,粘膜红肿或Hp感染阳性可酌加清热药物,如黄芩、蒲公英等;寒热错杂患者,也可选用仲景的半夏泻心汤加减。中重度浅表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可多用些活血化瘀药丹参、莪术等,促进胃粘膜血液循环,改善血供,有助于胃粘膜萎缩的逆转。伴有中重度异型增生者,除用活血化瘀药外,可加重天花粉和浙贝的用量,再配伍软坚散结药物,如生牡蛎、生薏米等加强疗效;且可早用抗癌药物提前干预,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未病先防”,防止胃癌的发生。借鉴高忠英教授的慢性胃炎基本方,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自拟健脾益胃汤加减观察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6例,与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相比,总有效率、主要症状和胃镜病理的改善情况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P<0.01)。相关学术论文已发表在《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见附录)。第三部分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对高忠英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用药规律的研究为了能更好的学习和继承高忠英教授的脾胃学术思想,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本研究试从多个角度总结、挖掘高忠英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用药规律。利用复杂系统熵聚类技术,对高忠英教授的处方数据进行挖掘,在治疗有效的前提下,探讨治疗慢性胃炎的处方用药的规律。研究方法:首先,采用Epidata数据库平台进行熵聚类等方法对数据库的处理,得出结论。主要从三个层面挖掘隐含在数据库背后的处方用药规律,一个层面是单味药的,主要通过频次法实现;第二个层面是药对的分析,主要通过互信息,关联规则等,探讨在脾胃病证下常用的药对,初步揭示处方用药规律;最后一个层面是多个药物之间的组合规律,通过复杂系统熵聚类,聚类分析,主成份分析和因子分析等。这三个层面相互印证,互为补充,共同揭示高忠英教授的处方用药规律。同时应用复杂网络Pajek软件,不仅提供了一整套快速有效的用来分析复杂网络的算法,而且还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界面,可以从视觉的角度更加直观地了解复杂网络的结构特性。通过对高忠英教授处方集的共性网络结构分析,能够发现体现其处方思维和临床特点的核心处方配伍结构,从而辅助进行高忠英教授经验的传承和整理研究。结果:通过上述方法,分析筛选了数据库中730首处方,得到治疗慢性胃炎中使用频率较高的30味药物,应用改进的互信息法,分析得到了94个常用药对,其关联系数均在0.05以上;应用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得到核心组合11个。采用复杂熵聚类的方法构建80味治疗慢性胃炎常用中药之间的关联关系,获得122项关联。绘制出了慢性胃炎常用中药复杂网络节点分类图。经过统计得出的频次规律最高为海螵蛸355,天花粉347,太子参324,浙贝300,白术296,半夏曲244,莪术201,鸡内金196,砂仁144,菜菔子142,白芍126,黄连125,吴茱萸116,炮姜94,连翘80。这一结果与临床实际完全符合,基本上是高忠英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常用药物,根据上述复杂网络的结果,再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可得到如下结论:复杂网络节点分类图位于最核心的药物组合有太子参(或党参),白术,天花粉,浙贝(或川贝),海螵蛸。太子参(或党参),白术主要是健脾为主;天花粉,浙贝(或川贝),海螵蛸主要针对胃体本身,修复糜烂,以润燥为主。核心组合的配伍,正切中慢性胃炎脾虚胃燥的核心病机,所以无论是慢性浅表性胃炎还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这个核心组合均可使用。根据网络提供的数据,结合临证实践观察,总结出经验方如下:慢性浅表性胃炎基本方:太子参(或党参)、白术、海螵蛸、浙贝(或川贝)、天花粉、鸡内金、连翘、半夏曲。慢性萎缩性胃炎基本方:太子参(或党参)、白术、海螵蛸、浙贝(或川贝)天花粉、沙参、麦冬、玉竹、山药、石斛、黄芪。创新点:在总结老师的经验的同时,逐渐形成自己的新观点,征得老师的认可后,归纳为:治疗慢性胃炎在理论方面的创新思路将高忠英教授提出的慢性胃炎的核心病机脾虚胃燥的观点,进一步细化,结合慢性胃炎的发展演变过程,我认为,脾虚是始终存在的,胃燥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胃燥偏实热的慢性浅表性胃炎,第二阶段是胃燥偏虚热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关基础研究已与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生物信息学研究部合作,开展“基于生物信息学和代谢组学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寒热证的标记物网络研究”并已立项。治疗慢性胃炎在临床用药方面的新突破将高忠英教授慢性胃炎的经验方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在基本方的基础上,根据患者情况随症加减。譬如,粘膜红肿或Hp感染阳性可酌加清热药物,如黄芩、蒲公英等;寒热错杂患者,也可选用仲景的半夏泻心汤加减。中重度浅表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可多用些活血化瘀药丹参、莪术等,促进胃粘膜血液循环,改善血供,有助于胃粘膜萎缩的逆转。伴有中重度异型增生者,除用活血化瘀药外,可加重天花粉和浙贝的用量,再配伍软坚散结药物,如生牡蛎、生薏米等加强疗效;且可早用抗癌药物提前干预,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未病先防”,防止胃癌的发生。借鉴高忠英教授的慢性胃炎基本方,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自拟健脾益胃汤加减观察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6例,与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相比,总有效率、主要症状和胃镜病理的改善情况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P<0.01)。相关学术论文已发表在《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见附录)。
张少聪[6](2011)在《《伤寒杂病论》辨治肿瘤病思路探讨与典型案例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并探讨林丽珠教授以六经辨证及杂病辨治思想治疗肿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中医治疗各肿瘤疾病的历代文献加以整理,并对六经辨证及杂病辨治思想治疗肿瘤病试做探讨。收集林丽珠教授应用中医药治疗肿瘤病的验案,通过对其整理和评析,进一步总结林丽珠教授在中医肿瘤临床中的治疗经验。[结果]以六经辨证及杂病辨治思想指导肿瘤病的治疗,收效满意。[结论]六经辨证及杂病辨治思想及经方在肿瘤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仅可在配合手术、放化疗等治疗方法中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还可以发挥中医药整体辨治、扶正抗癌的治疗优势,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期。
孙秀红[7](2010)在《益气升清活血通络法治疗偏头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益气升清活血通络类中药治疗偏头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偏头痛气虚血瘀证患者48例,试验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治疗组与对照组按1:1分配。治疗组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减颗粒剂,每日一剂,温水冲服,早200ml,晚200ml;对照组应用脑安滴丸,每次20粒,分早晚2次口服。观察治疗前后病人偏头痛症状、中医证候的变化情况。疗程均为8周。结果:偏头痛疗效评定:治疗组,临床控制10例,显效8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临床控制8例,显效6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83.33%,两组相比p>0.05,无显着性差异。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治疗组,临床痊愈12例,显效6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临床痊愈7例,显效5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87.50%,两组相比p>0.05,无显着性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同。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气升清活血通络类中药治疗偏头痛气虚血瘀证疗效确切,可以推广。
滕梦玲[8](2010)在《灵龟八法按时取穴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随着时间医学和生物时钟理论的深人研究,与时间相关的疾病,在其发生、发展、转归和治疗过程的研究也越来越被重视,灵龟八法作为中医学的时间医疗方法,在临床上被广泛的应用。本论文是通过时间针法理论应用在与时间周期相关的疼痛性疾病痛经的临床治疗实践上,探讨时间针法的客观有效性,为时间针法的深入研究积累必要的客观实践资料。方法:将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灵龟八法治疗组和常规针刺组,两组对比研究,疗程3个月,分别观察治疗前后1个月、3个月疼痛积分的减少,以及远期的临床疗效。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止痛作用,灵龟八法治疗组即时止痛方面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改善症状后积分没有显着差异(P>0.05)。灵龟八法治疗组近期治愈10例,显效7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治愈率33.33%,常规针刺组近期治愈3例,显效6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0%,治愈率10.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灵龟八法按时取穴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确切的疗效。除有明显的镇痛效果,同时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极少不良反应。按时取穴镇痛有效的应用了治疗痛经的最佳时机,而且符合人体气血循环的规律。此法取穴少而方便、安全、无不良反应,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所以易被广大患者接受,并极具推广价值。
刘环清[9](2008)在《香连丸抗消化性溃疡(胃脘痛)及其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是以中医方剂“香连丸”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内外常用的、比较公认的动物溃疡模型(幽门结扎型、醋酸涂抹型、应激型、药物诱发型)进行香连丸的抗溃疡作用药效学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放射免疫方法和酶联免疫方法等方法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其作用机理。实验结果显示,香连丸能够显着的缩小溃疡面积、降低溃疡程度、减小溃疡指数、减少胃液量、降低胃液酸度、调整胃蛋白酶活性、抑制胃泌素分泌、抑制H+—K+—ATP酶活性、增加NO含量、促进前列腺素E2的产生和释放。此结果表明,香连丸具有显着的抗消化性溃疡作用。由此为香连丸的临床合理用药、增加适应症、丰富中医方剂学的内容以及为香连丸的剂型改革和二次开发(研究成为5类中药新药)的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李琳[10](2008)在《连萸胶囊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干预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服用连萸胶囊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血压的测量,以明确其降压作用,同时进一步研究该药对SHR心功能的影响。并运用显微镜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主动脉及肠系膜三级动脉的中膜厚度、管腔直径进行测量,并计算中膜厚度/管腔直径,探讨连萸胶囊对高血压血管重塑的干预作用。方法:本实验以13周龄SHR和正常大鼠(Wistar Kyoto rat,Wky)为研究对象,将黄连素、吴茱萸碱按照3:2的比例制成胶囊,将24只SHR分为模型组(Model组)、缬沙坦组(Val组)、连萸胶囊组(HW组),8只正常大鼠为正常对照组(Wky组),共4组,每组雌雄各4只。Wky组和Model组以10ml/kg·d的剂量予以0.9%生理盐水,缬沙坦组以10ml/kg·d的剂量中文摘要予以缬沙坦溶液,HW组以10ml/kg·d的剂量予以连萸胶囊,连续灌胃4周,所有大鼠用尾部加压法,测量灌胃前和灌胃后2h、4h、6h、8h不同时间段以及1到4周大鼠清醒时尾动脉压。第四周末大鼠在麻醉状态下进行心室内插管测量心率、左室收缩内压(LVSP)、左室舒张末期内压(LVED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atmax)。之后剪开右心耳形成灌注液的引流通道,自插管注射4%多聚甲醛300ml灌注固定。经30min灌注完毕后迅速开胸、腹腔,分别取主动脉6mm、肠系膜三级动脉4mm放入固定液(4%多聚甲醛)中固定。而后脱水、透明和石蜡包埋。制成4μm主动脉切片,后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主动脉及肠系膜三级动脉形态学改变,并用数码摄像显微镜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大鼠主动脉及肠系膜三级动脉的中膜厚度、管腔直径,分别计算其中膜厚度/管腔直径。最终结果由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⑴连萸胶囊对SHR血压的影响:与Wky组比较,Model组大鼠1周、2周、3周、4周血压水平均明显增高,有极显着的差异性(P<0.01)。与Model组比较,缬沙坦组与HW组大鼠四周的血压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⑵连萸胶囊对SHR即刻血压的影响:与Model组比较,HW组大鼠在2h、4h血压降低均有极显着差异性(P<0.01),而在6h、8h时血压降低也有显着差异性(P<0.05)。⑶连萸胶囊对SHR心功能的影响: Model组大鼠LVEDP升高,LVSP、±dp/dtmax降低,与Wky组正常大鼠比较,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与Model组大鼠比较,缬沙坦组LVEDP降低,LVSP、﹣dp/dtmax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dp/dtmax升高,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HW组LVEDP降低,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LVSP、±dp/dtmax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⑷Wky组主动脉管壁内膜、中膜无增厚,管腔相对较大。Model组主动脉管壁增厚,以中膜增厚为主,管腔较Wky组狭窄,中膜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中膜平滑肌细胞层数增多,各弹力纤维层扭曲明显。与Model组比较,Wal组及HW组主动脉管壁内膜、中膜厚度变薄,管腔狭窄程度有所缓解。与Wky组比较,Model组主动脉血管壁中膜厚度/管腔直径增高,有极显着性差异(P<0. 01)。与Model组比较,HW组及Val组主动脉血管壁中膜厚度/管腔直径均有所降低,有显着性差异(p<0. 05)。⑸Wky组肠系膜三级动脉管壁内膜、中膜无增厚,管腔相对较大。Model组肠系膜三级动脉管壁增厚,以中膜增厚为主,管腔较Wky组狭窄。与Model比较,Wal组、HW组肠系膜三级动脉管壁内膜、中膜厚度变薄,管腔狭窄程度有所缓解。与WKY比较,Model组肠系膜三级动脉管壁中膜厚度/管腔直径增高,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与Model组比较,Wal组及HW组肠系膜三级动脉管壁中膜厚度/管腔直径均有所降低,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1.连萸胶囊可降低SHR的血压,且降压效果持久稳定。2.连萸胶囊能够改善SHR的心功能指标。3.连萸胶囊有改善血管重塑之作用。
二、吴茱萸冲服剂治疗高血压病182例近期疗效观察(附部分动物实验资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吴茱萸冲服剂治疗高血压病182例近期疗效观察(附部分动物实验资料)(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据挖掘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临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慢性肾衰竭文献研究 |
1 现代中医药诊治慢性肾衰竭的文献研究 |
1.1 资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结论 |
2 王钢教授学术观点的相关文献研究 |
2.1 病因病机 |
2.2 中医辨证分型 |
2.3 分子生物学机制 |
2.4 治疗经验 |
2.5 实验室检查指标 |
2.6 中西医结合防治 |
2.7 邹师经验总结及展望 |
2.8 结论 |
第二部分 慢性肾衰竭及数据挖掘技术理论研究 |
1 慢性肾衰竭中医诊治现状的理论研究 |
1.1 慢性肾衰竭的病名 |
1.2 慢性肾衰竭的病因病机 |
1.3 慢性肾衰竭的现代治疗进展 |
1.4 问题与展望 |
2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领域应用现状的研究 |
2.1 中医文献 |
2.2 中医证候 |
2.3 中医方剂 |
2.4 名老中医传承 |
2.5 中药 |
第三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王钢教授诊治慢性肾衰竭医案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数据采集 |
2.1 医案资料 |
2.2 纳入排除标准 |
3 数据清洗 |
4 数据分析 |
5 数据表达 |
5.1 计量性趋势数据结果 |
5.2 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
5.3 聚类分析数据结果 |
6 讨论 |
6.1 从数据挖掘看导师辨慢性肾衰竭的四诊要点分析 |
6.2 从数据挖掘看导师辨慢性肾衰竭病机证型分析 |
6.3 从数据挖掘看导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基本方药构思 |
6.4 从数据挖掘看导师治疗慢性肾衰竭用药的加减思路 |
第四部分 分层数据及典型病案 |
1 膜性肾病 |
1.1 膜性肾病分层数据 |
1.2 膜性肾病典型病案 |
2 IgA肾病 |
2.1 IgA肾病分层数据 |
2.2 IgA肾病典型病案 |
3 尿酸性肾病 |
3.1 尿酸性肾病分层数据 |
3.2 尿酸性肾病典型病案 |
4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 |
4.1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分层数据 |
4.2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典型病案 |
4.3 讨论 |
5 2型糖尿病性肾病 |
5.1 2型糖尿病性肾病分层数据 |
5.2 2型糖尿病性肾病典型病案 |
5.3 讨论 |
第五部分 导师经验 |
1 “肾劳”病名古今论证 |
1.1 古医籍考证 |
1.2 邹氏论“肾劳” |
1.3 数据论证 |
2 病因多变,虚实辨证 |
2.1 导师论述 |
2.2 数据论证 |
3 维护肾元,阴平阳秘 |
3.1 肾寓阴涵阳 |
3.2 肾气化封藏 |
3.3 保肾元大法 |
3.4 数据论证 |
4 和缓治本,多脏同调 |
4.1 补益肾元,平补平泻 |
4.2 顾护脾胃,以养先天 |
4.3 养肺滋肾,金水相生 |
4.4 滋肾养肝,乙癸同源 |
4.5 养心益肾,水火既济 |
5 清利活血,诊治关键 |
5.1 清热利湿 |
5.2 活血化瘀 |
6 疏滞泄浊,贯穿始终 |
6.1 利水泄浊 |
6.2 化湿泄浊 |
6.3 降逆泄浊 |
6.4 通腑泄浊 |
6.5 通络泄浊 |
6.6 疏风泄浊 |
第六部分 基于慢性肾衰竭诊治的导师访谈研究 |
1 访谈研究背景 |
2 访谈研究设计 |
3 资料转录与分析 |
4 撰写访谈报告 |
4.1 王钢教授对慢性肾衰竭中医病名的认识 |
4.2 王钢教授对慢性肾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 |
4.3 王钢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大法的经验 |
4.4 王钢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组方用药特色 |
4.5 王钢教授重视慢性肾衰竭合并症的处理 |
4.6 王钢教授强调慢性肾衰竭治疗与调摄相结合 |
创新点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概论 |
1. 文献研究背景 |
1.1 关于麻黄附子细辛汤 |
1.2 少阴病论述 |
2. 国内对麻黄附子细辛汤的研究和应用 |
2.1 国内现代药理研究 |
2.2 国内临床研究与应用 |
3. 日本对麻黄附子细辛汤的研究和应用 |
3.1 日本医家方论 |
3.2 日本现代药理研究 |
3.3 日本临床研究与应用 |
4. 麻黄附子细辛汤药物研究 |
4.1 麻黄 |
4.2 附子 |
4.3 细辛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文献收集与纳入标准 |
1.1 文献收集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2. 资料收集项目 |
3. 资料整理 |
4. 统计研究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1. 古代医案研究结果与分析 |
1.1 发病季节统计分析 |
1.2 疾病系统统计分析 |
1.3 症状统计分析 |
1.4 舌象统计分析 |
1.5 脉象统计分析 |
2. 国内近现代医案研究结果与分析 |
2.1 性别与年龄比例统计分析 |
2.2 发病季节统计分析 |
2.3 疾病系统统计分析 |
2.4 症状统计分析 |
2.5 体征统计分析 |
2.6 近现代医案麻黄、附子、细辛药物应用剂量统计 |
2.7 近现代医案原方、加味、合方统计 |
2.8 近现代医案麻黄附子细辛汤常用加味药物统计 |
3. 火神派医案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性别与年龄比例统计分析 |
3.2 发病季节统计分析 |
3.3 疾病系统统计分析 |
3.4 症状统计分析 |
3.5 体征统计分析 |
3.6 火神派医案麻黄、附子、细辛药物应用剂量统计 |
3.7 火神派医案原方、加味、合方统计 |
3.8 麻黄附子细辛汤常用加味药物统计 |
4. 黄煌教授医案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性别与年龄比例统计 |
4.2 疾病系统统计分析 |
4.3 症状统计分析 |
4.4 体征(舌象、脉象、腹诊)统计分析 |
4.5 黄煌教授医案麻黄、附子、细辛应用剂量统计 |
4.6 原方、加味、合方统计分析 |
4.7 服用方法与煎煮 |
5. 日本医案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性别与年龄比例与统计分析 |
5.2 疾病系统统计分析 |
5.3 症状统计分析 |
5.4 舌象统计分析 |
5.5 脉象统计分析 |
5.6 腹诊统计 |
第四章: 讨论 |
1.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 |
1.1 方论 |
1.2 方证的概念 |
1.3 “方-病-人”思维模式 |
2. 麻黄附子细辛汤证病机分析 |
2.1 中医病机分析 |
2.2 方证病机分析 |
2.3 现代医学病机分析 |
3. 黄煌教授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医案总结 |
3.1 主治疾病 |
3.2 症状指证 |
3.3 体征指征 |
3.4 适用人群 |
3.5 黄煌教授推荐处方和注意事项 |
3.6 黄煌教授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医案分析 |
3.7 黄煌教授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关键点 |
3.8 黄煌教授经验介绍 |
4. 类方方证鉴别 |
4.1 麻黄附子甘草汤 |
4.2 麻黄附子汤 |
4.3 麻黄汤 |
4.4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 |
4.5 附子汤 |
4.6 桂枝加附子汤 |
4.7 大黄附子汤 |
4.8 桂枝芍药知母汤 |
4.9 四逆汤 |
4.10 真武汤 |
5. 安全应用与注意事项 |
5.1 如何安全和有效的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
5.2 掌握麻黄、附子、细辛三味中药的药性,安全剂量应用 |
5.3 注意事项 |
6. 麻黄附子细辛汤在海外的实际应用和规管 |
7. 结论 |
7.1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7.4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医案名称规范 |
附录2 古代医案摘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柴芩温胆汤治疗痰火扰心型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诊断标准 |
1.1.3 纳入标准 |
1.1.4 病例排除标准 |
1.1.5 病例剔除及脱落标准 |
1.1.6 终止实验标准 |
1.1.7 疗效评价标准 |
1.1.8 研究方法 |
1.2 结果 |
1.2.1 两组患者治疗后室性早搏疗效组间比较 |
1.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早搏次数比较 |
1.2.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主要症状单项疗效组间比较 |
1.2.4 两组患者治疗后安全性指标测定情况 |
1.3 讨论 |
1.3.1 室性早搏病因病机 |
1.3.2 中医关于室性早搏痰火扰心证中痰和火认识 |
1.3.3 关于酒石酸美托洛尔在室性早搏治疗中的应用简述 |
1.3.4 近年温胆汤加减治疗室性早搏的临证应用总结 |
1.3.5 柴芩温胆汤的方药组成与方解 |
1.3.6 关于柴芩温胆汤中药物的用法用量讨论 |
1.3.7 柴芩温胆汤中相关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 |
1.3.8 柴芩温胆汤治疗痰火扰心型室性早搏的作用机制总结 |
1.3.9 关于实验结果的思考 |
1.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综述 中医辩证论治室性早搏的研究进展 |
2.1 病因病机 |
2.2 辨证论治 |
2.3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广东当代中医学术史研究(1949至197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意义与预期成果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中医科学化”政策下的学术探讨与实践(1949至1953年) |
第一节 建国后“中医科学化”思潮的历史、政策背景 |
一、“中医科学化”政策的提出 |
二、“中医科学化”对于广东中医界的特殊意义 |
第二节 广东“中医科学化”的主要群体和学术阵地 |
一、以民国时期各中医学校教师及毕业生为主的进步中医 |
二、具有中医学术素养的开明西医、药师 |
三、“中医科学化”的学术阵地——《广东中医药》与《星群医药月刊》 |
第三节 围绕“中医科学化”中基本问题的研究与讨论 |
一、关于中医药传统理论价值的探讨 |
二、梁尚博关于“中医科学化”研究方向的设想 |
三、谭次仲的“中医科学化”方案 |
第四节 广东中医界对于“中医科学化”的学术实践 |
一、医史文献研究 |
二、中医理论研究 |
三、脉学研究 |
四、针灸机理及治疗学的研究 |
五、星群药厂与中药炼剂研究 |
第五节 广东“中医科学化”学术革新运动的特征 |
一、中医界对于“中医科学化”的参与积极、务实 |
二、参与者的学术素养保证了学术探讨的理性与深入 |
三、承认中西差异,立足中医本位的“科学化” |
四、对于中医学术研究方向、模式的探讨意义深远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政策引导下的中医学术勃兴(1954至1965年) |
第一节 重要的中医学术期刊与学术研究机构 |
一、《广东中医》与《广东医学·祖国医学版》 |
二、广东省中医药研究委员会(广东中医药研究所)与广东省中医药学会 |
第二节 以学术讨论端正对继承发展中医学术的态度 |
一、梁乃津对余云岫及其学术观点的批判 |
二、对《新针灸学》的评论及相关争论 |
三、对龙世雄“关于中医中药的研究问题”一文的评论 |
第三节 医史文献研究 |
一、萧熙的医史文献研究 |
二、赵思兢关于中药功效及炮制法的文献溯源 |
三、张创献关于经络实质与“九针”源流的考证 |
第四节 地域医学研究 |
一、岭南医家、医籍、医学文化研究 |
二、广东医家医案、医话研究及医疗经验提炼总结 |
三、岭南生草药及验方研究 |
第五节 关于中医理论核心、诊疗手段的探讨 |
一、关于中医理论核心的大讨论 |
二、关于脉学的大讨论 |
三、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提出 |
第六节 中医临床医学研究 |
一、中医脾胃学说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
二、中医防治重大传染病的研究 |
三、妇科疾病防治 |
四、儿科疾病的中医治疗学研究 |
五、针灸手法、模型及经络学说研究 |
六、五官科疾病的中医治疗 |
第七节 1954至1965年广东中医学术研究特征 |
一、注重文献研究对中医学术研究的先导作用 |
二、岭南医学研究方兴未艾 |
三、注重名医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
四、空前活跃的学术气氛 |
五、中医防治传染病研究成果丰硕 |
六、国家政策推动学术勃兴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繁荣(1966至1979年) |
第一节 脾胃学说研究的深入 |
一、文献收集整理方面 |
二、临床研究方面 |
三、实验研究方面 |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重大成果 |
一、中西结合治疗急腹症 |
二、外伤骨折正骨手法研究 |
三、针刺麻醉研究 |
第三节 中药特效药及岭南生草药研究 |
一、青蒿素防治疟疾研究 |
二、破伤风抗毒素的研究 |
三、毛冬青防治脉管炎研究 |
四、岭南生草药研究 |
第四节 中西医理论结合研究 |
一、侯灿关于“八纲”现代医学意义的研究 |
二、关于中医基础理论中控制论原理的探讨 |
三、梁直英从控制论角度对《伤寒论》的再认识 |
第五节 1966至1979年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特征 |
一、中西医结合研究成为学术活动的主流 |
二、临床应用研究成果丰硕,理论、文献研究相对匮乏 |
三、注重现代科学前沿理论与中医学术研究的结合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香港地区中医发展史略 |
第一节 香港中医发展概况 |
一、港英政府对中医的歧视和限制 |
二、香港中医医疗机构发展概况 |
三、香港中医教育发展概况 |
四、香港中医团体发展概况 |
第二节 侨港名医与香港中医药学术的发展 |
一、侨港中医群体 |
二、“侨港名医”对香港中医事业的贡献 |
三、“二战”后着名侨港医家及其在港学术成就 |
参考文献 |
结论 |
图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5)高忠英教授学术思想与经验总结及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对慢性胃炎用药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高忠英教授学术渊源概述 |
1 高忠英教授传承谱系及传承现状 |
1.1 传承谱系 |
1.2 传承现状 |
2 高忠英教授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形成过程 |
2.1 三世为医,疗效独特 |
2.2 尽得真传,继承发扬 |
2.3 解析经方,创新教法 |
2.4 方药知识,形成数据库 |
3 高忠英教授脾胃学术思想中医经典古籍渊数 |
3.1 《内经》的脾胃论 |
3.2 张仲景的脾胃论 |
3.3 李东垣的脾胃论 |
3.4 叶天士的脾胃论 |
4 中医各家学派源流的关系 |
4.1 施今墨 |
4.2 魏舒和 |
4.3 董建华 |
4.4 关幼波 |
4.5 李乾构 |
5 继承与创新的具体体现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高忠英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 |
1 高忠英教授学术思想概述 |
1.1 高忠英教授理论学术思想研究——"五脏补益"学术思想 |
1.2 高忠英教授临床用药配伍规律研究 |
1.3 高忠英教授关于方剂学教学的独特学术观点 |
1.4 高忠英教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学术思想整理与研究 |
1.5 高忠英教授脾胃学术思想整理与研究 |
2 高忠英教授诊疗经验总结 |
2.1 益气健脾安胃和中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
2.2 益气健脾和胃降逆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
2.3 寒热并用清补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
2.4 补肺益气消风利窍法治疗过敏性鼻炎 |
2.5 应用古方补肺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哮喘 |
2.6 善用温热药物治疗高血压病 |
2.7 化湿降浊引火归原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
2.8 应用古方葶苈丸加减治疗小儿咳喘 |
2.9 妇科用药特色 |
第三部分 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对高忠英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用药规律的研究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文献综述 |
综述1 慢性胃炎的发病机制及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
综述2 数据挖掘方法在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继承中的应用研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资料 |
诊疗标准 |
1 中医诊断标准 |
2 西医诊断标准 |
3 胃镜诊断及病理分级标准 |
4 纳入标准 |
5 排除标准 |
6 疗效评定标准 |
研究方法 |
1 处方数据库的建立 |
2 数据挖掘方法 |
3 中药网络的绘制 |
结果 |
结论 |
1 复杂系统熵聚类 |
2 复杂网络及Pajek与实际临床基本相符 |
3 慢性胃炎基本经验方 |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伤寒杂病论》辨治肿瘤病思路探讨与典型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伤寒六经辨证与肿瘤治疗 |
1.1 太阳病证治 |
1.2 阳明病证治 |
1.3 少阳病证治 |
1.4 太阴病证治 |
1.5 少阴病证治 |
1.6 厥阴病证治 |
2 杂病病脉证并治与肿瘤治疗 |
2.1 积聚、症积 |
2.2 黄疸 |
2.3 虚劳 |
2.4 瘀血 |
2.5 痰饮 |
第二部分 临床观察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宣肺开窍益气阴,祛痰散结消毒瘀——鼻咽癌治验 |
3.2 益气除痰肺脾同治,化瘀散结气血兼顾——肺癌治验 |
3.3 补肾健脾益气阴,熄风涤痰祛毒瘀——脑瘤治验 |
3.4 疏肝健脾兼调冲任,四逆逍遥一以贯之——乳腺癌治验 |
3.5 行气降逆祛痰瘀,健脾益肾养气血——食管癌治验 |
3.6 疏肝健脾以胃气为本,解毒祛瘀以通降为用——胃癌治验 |
3.7 升阳健脾调气血,通腑泻浊祛毒瘀——大肠癌治验 |
3.8 疏肝健脾谐气血,清热利湿祛痰瘀——原发性肝癌治验 |
3.9 益肾健脾疏肝郁,散结利湿祛瘀毒——肾癌治验 |
3.10 温阳化气以复膀胱之功,通利三焦以纠阴阳之偏——膀胱癌经验 |
3.11 补肾健脾以复气化,利湿祛瘀以通壅闭——前列腺癌治验 |
3.12 补肝肾兼调冲任,祛痰瘀以消蕴毒——卵巢癌治验 |
3.13 疏肝补肾调冲任,化瘀利湿祛蕴毒——子宫内膜癌治验 |
3.14 补肾健脾调冲任,疏肝散结祛湿瘀——子宫颈癌治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7)益气升清活血通络法治疗偏头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中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 |
1.1 病名 |
1.2 病因病机 |
1.3 辨证分证候论治 |
1.4 治法治则 |
1.5 中医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
2 现代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 |
2.1 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2.2 治疗的研究进展 |
3 结语 |
临床研究 |
1 病例资料 |
2 试验方法 |
3 基本试验流程 |
4 治疗结果 |
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灵龟八法按时取穴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综述 |
综述1 原发性痛经的治疗及研究进展 |
综述2 灵龟八法理论与临床应用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诊断标准 |
3 研究方法 |
4 疗效评定标准 |
5 数据统计学处理 |
6 随访观察 |
7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1 中医对原发性痛经病因病机的认识 |
2 西医对原发性痛经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 |
3 灵龟八法为代表的时间针法的特点 |
4 运用灵龟八法治疗痛经的理论依据 |
5 临床研究中存在问题的认识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痛经病例表1 |
灵龟八法取穴表2 |
(9)香连丸抗消化性溃疡(胃脘痛)及其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综述 |
一、祖国医学对消化性溃疡(胃脘痛)的认识 |
二、现代医学对消化性溃疡的认识 |
三、香连丸的研究情况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一、实验材料及制备 |
二、实验研究方法 |
三、实验研究结果 |
第三章 讨论 |
一、关于香连丸的评价 |
二、消化性溃疡动物模型评价 |
三、抗消化性溃疡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
第四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彩色图示 |
附录二 攻读硕、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编着作 |
附录五 个人简历 |
(10)连萸胶囊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干预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西医对高血压病血管重塑的研究进展 |
1 高血压与血管重塑 |
2 对心功能的影响 |
综述二: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治疗及现代研究 |
1 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和病因病机研究 |
2 中医辨证分型及与证候物质基础的研究进展 |
3 高血压病的中医治疗 |
4 中药治疗高血压病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药品、试剂及仪器 |
2. 方法 |
2.1 分组及给药 |
2.2 取材和处理 |
2.3 观察指标及方法 |
结果 |
3.1 连萸胶囊对SHR 即刻血压的影响 |
3.2 连萸胶囊对SHR 血压的影响 |
3.3 连萸胶囊对SHR 心功能的影响 |
3.4 连萸胶囊对SHR 主动脉形态学的影响 |
3.5 连萸胶囊对SHR 肠系膜三级动脉形态学的影响 |
讨论 |
4.1 连萸胶囊对SHR 血压的影响 |
4.2 连萸胶囊对SHR 心功能的影响 |
4.3 连萸胶囊对SHR 主动脉及肠系膜三级动脉血管重塑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 |
简历 |
四、吴茱萸冲服剂治疗高血压病182例近期疗效观察(附部分动物实验资料)(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据挖掘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临床经验研究[D]. 朱俊.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2]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研究[D]. 许玫.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3]柴芩温胆汤治疗痰火扰心型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D]. 邵银. 河北联合大学, 2014(01)
- [4]广东当代中医学术史研究(1949至1979年)[D]. 余泱川.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09)
- [5]高忠英教授学术思想与经验总结及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对慢性胃炎用药规律的研究[D]. 史成和.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6)
- [6]《伤寒杂病论》辨治肿瘤病思路探讨与典型案例分析[D]. 张少聪.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11)
- [7]益气升清活血通络法治疗偏头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D]. 孙秀红.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0(04)
- [8]灵龟八法按时取穴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D]. 滕梦玲.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0(04)
- [9]香连丸抗消化性溃疡(胃脘痛)及其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D]. 刘环清.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8(12)
- [10]连萸胶囊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干预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D]. 李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