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圜犹茗艼,微醉自沉沦——读《范爱农》(论文文献综述)
于小植,高嘉迎[1](2021)在《独托幽岩展素心:鲁迅旧体诗的美学特征》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力主"以白话取代文言",自己却始终不放弃旧体诗创作,这是意味深长的事实存在。这既是一种个人趣味的体现,又是一种语言意识的彰显。鲁迅旧体诗的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以理性节制情感、士传统下的文人趣味以及诗意模糊形成的多义阐释空间三个方面,这些旧体诗记录了自己过往的生活和相对私密的情感经历,并从语言层面、内容层面、思想层面全方位、多角度拓宽了旧体诗的表达疆界,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有助于我们深化对鲁迅文学创作与美学思想的理解。
东君[2](2021)在《长情与深意——读《赠卫八处士》与《在酒楼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些科学家通过量子物理学的研究发现:人死之后,一切物质元素虽处于停顿状态,但人的意识讯息依旧运行不止。这种神妙难测的东西,世人或谓"灵魂",科学家则称之为"量子讯息"。当我们读完一本书,把它扔到一边,它不过是一堆纸,处于一种"停顿状态",但它的"量子讯息"依然在不知不觉中释放出来,不同层次的读者或同一个读者随着心智的不断成长在不同时期内都会接收到不同的"讯息"。
傅建伟[3](2017)在《中国黄酒,一带一路的文化使者(二)》文中研究表明中华民族,何以实现伟大的复兴梦,党中央"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就是实现这个中国梦的最切实可行的途径。予以为,"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一带一路"是谋全局的良策,也是中国对世界如何突破碎片化经济困局,遏制"逆全球化"思潮抬头,赢得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智慧贡献。建设"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和谐共处的倡议,是借用了"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与
姜雁[4](2015)在《孤独者的哀歌——鲁迅的散文《范爱农》》文中指出目前,对《范爱农》的研究多从其人物性格、鲁迅与其饮酒的细节和范爱农死亡原因考证这些角度来分析解读,文章则从二人共通的"孤独"性这一点入手,通过一位"孤独者"范爱农的悲剧、两位"孤独者"鲁迅和范爱农的共鸣、"孤独者"们的悲哀苦闷抒写这三个方面对《范爱农》进行浅析。
李梓[5](2011)在《论鲁迅的诗歌创作》文中认为鲁迅一生心系天下,笔耕不辍,成就了中国文坛一座难以逾越的丰碑。其诗歌创作较之杂文与小说等作品来说,虽然数量相对稀少,却为后人留下了更多回味追寻的空间。这些诗作贯穿了鲁迅坎坷奋斗的一生,不仅展现了他由青葱年少到成熟丰沛的酸甜苦乐,更构筑了他恢弘的人生殿堂。鲁迅的诗歌创作自南京求学时起,经过日本留学、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国民革命、反革命围剿等一系列动荡事件,逐步由稚嫩青涩走向娴熟深沉。因此,其诗性青春的开端、对现代白话诗的催生、20世纪二十年代内心恨意与苦痛的宣泄以及重点在无题诗中流露出的晚年心态,都遵循着时间顺序呈现出深刻明晰的脉络,并一一得到概述。鲁迅的诗歌作品中分别营造出他强大的思想世界、情感世界和艺术世界,从而也一并勾勒出现代中国丰盛的历史画卷。在其思想世界中不仅涉及到在悼念亡者时的忧愁与思考,还通过对旧社会女性命运的描述来关注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同时还诠释出对复仇思想的矛盾纠结,蕴涵着对国家、人民和革命的深邃思考。在情感世界中,则通过诗歌褪去诗人高高在上的光环,还原了作为普通人的鲁迅。将情感中最突出深刻的因子用对故土之眷恋、对骨肉亲情之不舍以及对交友示爱之热忱三大方面来加以表现,描绘出了诗人真实内心的片片温情。艺术世界中,通过雄浑悲壮、婉约明丽和俏皮式地嘲讽等独特诗风来追寻诗人对古典文化的承袭和自身的理解与全新融合。在追溯其与古代文人绵延相连的源头时,无论在忧国爱国还是在对人民性的关注,亦或对艺术手法、尤其是诗歌语言象征手法的选取上,都显示出鲁迅对屈原与杜甫两位诗人创作源泉的吸纳和发扬。鲁迅的诗歌创作历程复杂、丰富且集中;诗歌影响深远、持久且巨大。这位中华民族“脊梁”式的人物,在诗歌的书写中寻求着中国革命的出路,当历史发展至今,依然受到中外研究者的关注,得享世界人民的赞誉。
周洋[6](2010)在《世味薄凉日,我血荐轩辕——对鲁迅《哀范君三章》的一些解读》文中研究表明鲁迅,作为五四时期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既在辛亥革命期间坚定了部分民众的信心,又在五四运动前后做出了直接及间接性的推动维护的贡献,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保护了多位共产党战士,广泛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帮助共产国际及中国分党部的工作。这样一位文学大家,独醒于大圜,而冷观那炎世,不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留下了浓重的印痕,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册里挥墨不少。他的许多创作,是在非为个人,而是对敌人斥责,为友人纪念,将国人鞭策。
鄢朝让[7](1983)在《大圜犹茗艼,微醉自沉沦——读《范爱农》》文中研究说明范爱农,名斯年,浙江绍兴人,留日期间与鲁迅相识.后因经济拮据,无力缴纳学费,回归故里,“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范为人刚直,不苟随和,故为世俗所不容,“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1911年鲁迅“被摆在师范学校校长的饭碗旁边”时,聘范为学监(即教务主任).后来鲁迅到南京,供职教育部,范爱农的学监便被后任校长孔教会会长傅力臣“设法去掉了”,对范因此而失业.鲁迅在北京时,很想为范“寻点小事做”,“然而没有机会”,因而范的“景况愈困穷”.1912年7月范爱农曾给鲁迅一信,内云:“盖吾辈生成傲骨,未能随波逐流,惟死而已,端无生理.”不久,范即死于水.鲁迅疑心他是自杀,“因为他是浮水的好手,不容易淹死的”.
二、大圜犹茗艼,微醉自沉沦——读《范爱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圜犹茗艼,微醉自沉沦——读《范爱农》(论文提纲范文)
(1)独托幽岩展素心:鲁迅旧体诗的美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理性节制情感 |
二、士传统下的文人趣味 |
三、诗意模糊形成的多义阐释空间 |
结 语 |
(2)长情与深意——读《赠卫八处士》与《在酒楼上》(论文提纲范文)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
(3)中国黄酒,一带一路的文化使者(二)(论文提纲范文)
道法自然, 儒道合璧 |
一、《做酒药》 |
二、《制曲》 |
三、《淋饭酒》 |
四、《做正酒》 |
(4)孤独者的哀歌——鲁迅的散文《范爱农》(论文提纲范文)
一、一个“孤独者”的悲剧 |
(一) “华颠萎寥落, 白眼看鸡虫。” |
(二) “狐狸方去穴, 桃偶已登场。” |
二、两位“孤独者”的共鸣 |
三、“孤独者”们的悲哀苦闷抒写 |
四、结语 |
(5)论鲁迅的诗歌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鲁迅诗歌创作概述 |
(一) “文章得失不由天”——诗性青春的开端 |
(二) “你来你来!明白的梦”——白话新诗的催生 |
(三) “我于是只有‘而已’而已”——恨意与苦痛的交织 |
(四) “心事浩茫连广宇” ———晚年创作的无题诗 |
二、鲁迅诗歌的思想世界 |
(一) “又为斯民哭健儿”——悼亡之中的忧与思 |
(二) “娇女严装侍玉樽” ——对女性命运的关注 |
(三) “头换头兮两个仇人自屠”——复仇思想的诠释 |
三、鲁迅诗歌的情感世界 |
(一) “梦魂常向故乡驰”——乡土之恋 |
(二) “梦里依稀慈母泪”——依依亲情 |
(三) “此中甘苦两心知” ——交友示爱 |
四、鲁迅诗歌的艺术世界 |
(一) “愿乞画家新意匠”——风格独特 |
(二) “一枝清采妥湘灵”——屈杜之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世味薄凉日,我血荐轩辕——对鲁迅《哀范君三章》的一些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背景简述 |
二、范爱农其人生平概况 |
三、诗歌解读分析 |
四、几个小问题 |
(一) 鲁迅作品中的用典 |
(二) 鲁迅的笔名“黄棘”的分析 |
(三) 鲁迅与范爱农 |
四、大圜犹茗艼,微醉自沉沦——读《范爱农》(论文参考文献)
- [1]独托幽岩展素心:鲁迅旧体诗的美学特征[J]. 于小植,高嘉迎. 东岳论丛, 2021(12)
- [2]长情与深意——读《赠卫八处士》与《在酒楼上》[J]. 东君. 青春, 2021(10)
- [3]中国黄酒,一带一路的文化使者(二)[J]. 傅建伟. 中国酒, 2017(09)
- [4]孤独者的哀歌——鲁迅的散文《范爱农》[J]. 姜雁.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 [5]论鲁迅的诗歌创作[D]. 李梓. 辽宁师范大学, 2011(04)
- [6]世味薄凉日,我血荐轩辕——对鲁迅《哀范君三章》的一些解读[J]. 周洋. 电影评介, 2010(08)
- [7]大圜犹茗艼,微醉自沉沦——读《范爱农》[J]. 鄢朝让. 承德师专学报, 198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