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夏季海洋上副热带高压的成长维持与青藏高压的联系(论文文献综述)
樊威伟,胡泽勇,荀学义,杨耀先,于海鹏,付春伟,吴笛[1](2021)在《青藏高原季风演变及其气候效应综述》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季风是在高原热力作用影响下形成的冬夏相反的盛行风系,是青藏高原气候的主宰者,对高原能量与水分循环和转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深刻影响着高原及亚洲气候与环境的形成和演变。对高原季风及其气候环境效应的研究不仅是深入理解高原环境和气候变化、水分和能量循环的需要,同时也符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本文从高原季风的多尺度变率、影响高原季风的动力和热力因子及其气候与环境效应角度回顾评估了高原季风的研究进展,并梳理出未来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已有的研究表明,高原季风的形成是青藏高原隆升到抬升凝结高度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第四纪开始的重要标志。青藏高原季风多尺度变率受高原局地热力作用以及高原外太平洋海温、北极涛动和中高纬遥相关波列调控。青藏高原气候效应主要体现在对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气候格局及其变化的影响。最后,讨论和展望了高原季风研究的问题和方向:青藏高原复杂下垫面陆面过程对高原季风的影响研究有待加强,全球变化背景下高原季风对高原增暖的响应及其成因还需要更加深入分析。
钱琦雯,梁萍,祁莉[2](2021)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季节内活动与变异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西太副高)是太平洋上空的永久性高压环流系统,其季节内活动对东亚季风区天气气候异常产生重要影响。在分析西太副高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西太副高位置的季节内变率特征及其可能机制和对周边天气气候的影响:西太副高的季节内振荡表现为纬向和经向位置的变动,主要周期为10~20天和30~60天;西太副高的季节内异常活动对亚洲东部气温、降水及台风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包括热带系统、中高纬环流、南亚高压等大尺度系统通过引起大气环流的异常,影响西太副高季节内异常活动,遥相关是这些系统影响西太副高的重要方式之一;西太副高对前期和同期的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海温存在显着响应,ENSO(El Ni1o-South Oscillation)的不同位相和演变背景对西太副高的季节内异常有调制作用,El Ni1o发展年和衰退年、La Ni1a发展年和衰退年,西太副高的纬向和经向位置变化的时间和强度都呈现出显着差异。针对西太副高季节内变率的研究尚有许多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问题,例如多时间尺度变率相互作用、海陆冰外强迫、平流层和对流层相互作用等对西太副高季节内活动的影响。
李淑慧[3](2021)在《夏季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季节内振荡对中国南方降水的放大效应及其可能机理》文中研究说明基于1979-2018年JRA-55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夏季青藏高原及其附近地区大气视热源的季节内振荡(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ISO)规律,着重揭示了高原大气热源10-30天ISO对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22°-32°N,105°-122°E)降水异常季节内变率的“放大效应”及其可能机理,并探讨了高原与南海、孟加拉湾等低纬度地区大气热源季节内循环对长江中下游以南季节内降水的协同影响。夏季,青藏高原东部和南坡附近是大气热源10-30天ISO最为活跃的区域。当高原及其附近大气热源正(负)异常增强并达到峰值(谷值)位相(第3(7)位相),其上空异常的热低压(冷高压)发展,几乎贯穿对流层中上层,对应的涡度正(负)异常也达到最强。中高纬对流层中高层,横跨欧亚大陆、正负相间的EU型遥相关涡度异常波列途经高原东北侧时,波列中的正(负)涡度异常与高原上空深厚的正(负)涡度区合并,二者组成横跨青藏高原至中国东部的正(负)涡度异常区。波活动通量在高原东部向南转向,正涡度异常向中国东南方向传播,导致长江中下游以南的绝对正涡度平流纬向分量变化,正涡度平流随高度增加,有利于辐合上升运动,降水正异常增强。在青藏高原大气热源较弱时(第2位相),长江中下游以南存在的降水正异常与南海大气热源的季节内循环有密切联系。南海大气热源季节内循环负异常超前于青藏高原ISO正异常1个位相。当南海上空为大气热源负(正)异常时,对应的下沉(上升)运动引起高空辐合(辐散)、低空辐散(辐合),南海与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建立经向垂直环流圈,有利于水汽向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辐合(辐散)。此外,孟加拉湾与青藏高原之间经向上非绝热加热的不均匀性引起的纬向风异常,能够影响高空绝对涡度平流纬向分量的输送,也有助于长江中下游以南降水正异常增强。
樊晓婷[4](2021)在《孟加拉湾风暴影响下我国降水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除西北太平洋台风外,北印度洋孟加拉湾风暴是影响我国降水的又一重要天气系统。这一海域热带气旋对我国降水的影响令人关注。本文首先利用JTWC热带气旋最佳路径资料对1977-2018年北印度洋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两个海域风暴的活动特征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然后基于国家站逐日降水观测数据、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GMS卫星逐时云顶亮温资料,分离并提取2000-2018年孟加拉湾风暴在我国引起的相关降水,探讨孟加拉湾风暴影响下我国降水的主要特征及其主要物理过程;并进一步分析了孟加拉湾风暴活动对华南前汛期降水的影响及其与南海季风爆发间的关系。获得以下认识:统计研究表明,1977-2018年间风暴(包括热带低压)频数和维持时间的年变化在阿拉伯海呈显着增加趋势,在孟加拉湾则呈不显着减少趋势。两海区风暴频数的月分布均具有初夏和秋季“双峰型”特征,且秋季风暴频数更多,但初夏强风暴比例更大。阿拉伯海风暴主要生成于其东部海域。孟加拉湾风暴源地初夏北移,以经向分布为主,10-12月则南移,以纬向分布为主。两海区风暴平均尺度初夏大于秋季,这在阿拉伯海更明显。两海区风暴非对称性受地形影响较大,其34-kt风圈的最长半径均位于风暴环流的东侧象限内。阿拉伯海风暴强度和尺度均大于孟加拉湾,但对我国降水影响主要由孟加拉湾风暴产生。孟加拉湾风暴主要通过对流云团北上和远距离水汽输送在中国造成直接或间接降水。统计发现,2000-2018年间71个风暴个例中,41个(58%)影响我国降水,其中4个仅通过对流云团产生降水,19个仅通过远距离输送水汽产生降水,其余18个风暴既有直接影响降水也有间接影响降水。直接降水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西南地区,间接降水中心分别位于长江以南和云南地区;双峰期5月的年均降水日数和年均降水量以及降水强度均大于秋季,其降水量大值中心位于华南地区和云南西部,日均降水量是秋季的两倍以上。但在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则秋季降水强度大于初夏。通过对风暴影响下我国强降水个例进行统计发现,风暴初夏主要通过“北槽南涡”环流型在我国造成强降水,秋季主要是“两高辐合”环流型产生强降水影响。华南地区是孟加拉湾风暴间接影响的一个主要降水区域,初夏是孟加拉湾风暴活动的一个峰值区,也正值华南前汛期。进一步研究发现,风暴对华南前汛期降水的影响主要发生在5月3候至5月6候,其中5月4候最大,占该候华南降水总量的20%,此间风暴降水的大值区主要出现在广东北部和湖南中部,占站点在该候降水总量的比率可达30%以上。风暴影响下华南地区日均降水量较大区域主要出现在广东省与福建省、江西省的交界以及广西省与湖南省的交界处以北,与前汛期日均降水量相比增量可达10 mm/日以上。风暴影响下华南地区的大雨和暴雨站点主要分布于22°N以北,大暴雨(>100mm)站点频次可占前汛期华南大暴雨总频次的30%以上,两广以北地区三分之一以上站点的极端降水频次占前汛期华南极端降水总频次的5%~10%。统计还发现,首个风暴的生成日与南海夏季风爆发日的相关系数达0.6,平均风暴生成7天后南海季风爆发;合成分析发现,孟加拉湾风暴影响期间其东侧低空西南风暖湿气流建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退,南海南部对流发展,凝结加热有利于南海地区经向温度梯度由负转正,促使南海夏季风爆发,从而对华南前汛期降水产生影响。
李婧祎[5](2020)在《北半球高纬度若干关键强迫过程对东亚冬半年气候变异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东亚位于欧亚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很大,东亚地区冬半年气候主要受到东亚冬季风系统的控制。已有大量研究指出,东亚冬季风系统不仅受到热带强迫过程的影响,在近几十年来,高纬度地区气候响应日益凸显,高纬度强迫过程对东亚冬季风系统的影响也在不断增强。热带和高纬度强迫角力导致东亚冬半年气候异常更加复杂,并存在强烈的季节内变异现象。大陆积雪和海洋作为北半球高纬度主要的下垫面,其异常变化对东亚冬半年气候变异的影响值得更深入的研究。本文结合观测资料和再分析资料,通过分析北半球积雪异常和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的气候效应,揭示了陆—气耦合及瞬变波—纬向平均流相互作用等高纬度强迫过程对东亚地区冬半年气候变异的相关物理机制,进一步丰富东亚冬半年气候预测思路。文章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1979/80至2014/15年间,12月北美积雪对1月东亚北部地区近地面气温有显着影响。其影响机制为:在12月,偏多的北美积雪通过陆—气耦合降低了局地气温及大西洋西部海表面温度(海温),使雪区南部的经向温度梯度增强,从而加强了大西洋西风急流。同时,西风急流通过瞬变波—纬向平均流相互作用,向天气尺度瞬变波输送的能量增多,引起大西洋东部瞬变波活动增强。在1月,大西洋西部的偏冷海温减弱其上空的瞬变波活动,而大西洋东部的偏强瞬变波活动通过来自平均流的能量输送得以维持,因此在大西洋上形成纬向两极型的瞬变波异常。能量分析表明这种异常可以通过瞬变波—纬向平均流相互作用,引起大西洋急流向北偏移,同时在位势高度场引起东北—西南向二极分布异常。这种大尺度环流异常进而在大西洋中高纬地区引起湍流热通量异常,促使Rossby波列发展并东传至欧亚大陆,增强了西伯利亚高压并使得东亚地区上空极锋急流向南移动,从而降低了东亚北部地区的近地面气温。本研究为东亚北部地区冬半年季节内气温预测提供了新思路。(2)在1920至2017年间,在AMO正位相,2月NAO对3月青藏高原气温存在明显作用,而在AMO负位相时没有联系。在AMO正位相,2月NAO负位相可以持续到3月,并在3月引起沿着欧亚大陆副热带西风急流东传的Rossby波列。该波列引起青藏高原上空的西风急流减弱、北退,并通过引发次级环流异常,增强青藏高原上空的下沉运动。这种下沉运动异常带来的绝热加热使得青藏高原气温在3月上升。然而在AMO负位相,2月NAO无法持续到3月,因此也无法影响到3月青藏高原地区的气温变化。进一步研究发现,AMO正位相通过墨西哥湾偏强的向上湍流热通量扰动其上方大气斜压性,使得大西洋风暴轴向南移动,并增强了瞬变波—纬向平均流相互作用在大西洋副热带地区上空的大值中心,因此有利于增强瞬变波动对平均流的正反馈。当NAO发生时,在AMO正位相偏强的波流相互作用有利于NAO从2月维持到3月。该结果为分析冬半年后期的大西洋—青藏高原遥相关关系的年代际不稳定性提供新思路。(3)在1979/80至2016/17年间,11月上旬(1至14日)乌拉尔山地区雪水当量与该年11月中旬(15至21日)及次年1月上旬(6至15日)东亚南部地区的降水有显着影响。在11月上旬,当乌拉尔山雪水当量偏多时,显着的陆—气耦合通过非绝热冷却过程降低其上空大气温度。同时乌拉尔山地区出现准定常Rossby波列,并沿极锋急流向东传播。在11月中旬,该波列向下游传播至东亚地区,减弱了东亚大槽强度,使得向东亚南部区域输送的水汽增多,从而加强了该地区的降水强度。在其后的11月下旬至次年1月初(11月22日至次年1月5日),乌拉尔山地区陆—气耦合较弱,其上空环流异常也较弱。在次年1月上旬(6至15日),积雪异常向南扩展,在地中海北侧地区出现负异常,并再次出现陆—气耦合加热其上方大气。反气旋性环流异常出现在欧洲上空,同时伴随着沿副热带西风急流传播的准定常Rossby波列。该波列再次减弱东亚大槽强度,增强东亚南部地区水汽输送并使其降水量增加。本文研究结果可用于东亚南部地区冬半年季节内降水的预测工作。
杨修群,王国民,张向东,王召民,管兆勇[6](2020)在《大气环流与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黄士松先生学术成就和贡献回顾》文中认为黄士松先生出生于1920年10月27日,系我国着名的气象学家和气象教育家、新中国气象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从事气象科学研究六十余载,始终面向世界气象科学前沿,立足中国天气气候实际,围绕大气环流与灾害性天气气候问题,在大气环流成因、副热带高压变动规律、平流层与对流层环流联系、南北半球环流联系、东亚夏季风体系结构和暴雨台风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等诸多研究领域取得了开创性、前瞻性和系统性成果。他提出了诸多新发现、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均具有重大学术与实践指导意义,为丰富天气学、气候学及提高中国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水平作出了重要学术贡献。值此黄士松先生百年诞辰之际,本文从大气环流、副热带高压、东亚夏季风及暴雨和台风4个方面对先生的主要学术成就进行了回顾,以此纪念和缅怀他对气象科学的重要学术贡献。
杨琳韵[7](2020)在《次季节低纬波动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青藏高原是亚洲大气低频振荡的重要源汇,能够影响亚洲季风区的降水变率和环流变化。青藏高原次季节振荡主要来源于低纬地区,但是目前对不同低纬度次季节振荡对青藏高原大气振荡及可能产生的降水响应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厘定不同低纬次季节振荡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能够加深对中低纬度之间波动的相互作用的理解,提高对亚洲季风区低频振荡的认识。本文使用WRF(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开展了物理参数化方案和内部逼近参数敏感性试验,模拟了2003年东亚地区的降水,改善了东亚区域包括青藏高原地区的夏季降水模拟。其次,利用1999-2008年的长期观测资料探讨了北半球夏季季节内振荡(BSISO)与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关系,发现BSISO能够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产生显着影响。然后,基于WRF的物理参数化方案组合和谱逼近技术,在高分辨率动力降尺度中,利用滤除不同低纬次季节波动的驱动场,完成了2018年夏季和2005-2009年的青藏高原夏季降水模拟。本文厘定了影响青藏高原夏季降水时空特征的关键低纬波动及其作用的关键区域,并揭示了主要的物理过程及波流相互作用的机理。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和微物理方案对降水模拟的影响最为显着。物理参数化方案敏感性表现出明显的区域依赖性,在青藏高原陆面过程对高原降水的模拟也有很重要的影响。Noah陆面过程、G3D积云对流参数化和CAM辐射传输方案的组合能够较合理地模拟出中国地区的降水的时空变化。(2)内部逼近方法能够有效提升WRF模式对东亚降水的模拟性能,且谱逼近方法比格点逼近更有优势。WRF谱逼近试验对逼近波数和逼近变量的选择很敏感,当截断波长为1000 km时,谱逼近试验模拟的东亚及子区域的降水次季节特征与观测更为接近。而在格点试验中,设置较短的松弛时间能够更好地模拟各子区域的风场和降水变化。仅对风场进行谱逼近、选择1小时松弛时间和逼近波数为4的谱逼近参数组合能够显着改善WRF模式对青藏高原不同时间尺度降水的模拟,并能更准确地模拟青藏高原及其附近地区夏秋季节的大尺度环流特征。(3)北半球夏季季节内振荡(BSISO)能够引起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强烈响应,尤其是准双周降水,是影响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关键低纬对流耦合波动。BSISO波动能够影响青藏高原夏季准双周降水由东南向西北推进的过程,使青藏高原中部和西南地区的夏季降水增加。赤道罗斯贝波和东风波虽然能在南海地区引起较强的大气瞬变扰动,但不会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平均态和平均气流产生显着影响。同时通过对比不同次季节低纬波动的作用地区发现,印度北-孟加拉湾北-中南半岛西北部近青藏高原地区是BSISO影响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关键地区。(4)青藏高原夏季准双周降水对BSISO产生响应的物理过程有两个:一是通过对流在孟加拉湾北部激发向青藏高原南侧移动的Rossby波列向85?E青藏高原南麓附近输送水汽,在扰动能量堆积后,产生扰动后向高原西南部输送水汽;二是通过增强中南半岛西北部-孟加拉湾区域的地表感热,使大气不稳定能量增加,增强在94?E附近近高原地区的低空辐合,通过类似第二类条件不稳定的动力作用,使孟加拉湾北部的水汽向青藏高原东南部输送,对维持青藏高原水汽通道有着重要作用。在这两个过程中,前一个过程主要由平均气流的动能获得扰动能量,后一个过程的能量主要由平均气流的有效位能提供,从而对平均环流场产生影响,最终使青藏高原夏季气候平均降水和环流产生响应。
赵灿[8](2020)在《东亚夏季准定常环流系统模拟评估及未来预估》文中指出本文基于改进的闭合气压系统环流指数CSI(Closed-Circulaiton System Index)定义东亚夏季准定常环流系统(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亚高压和印度低压)的强度和位置,分析近60年夏季准定常环流系统的变化及其与中国东部降水的关系,并与传统定义方法进行对比。在验证该指数合理的基础上,采用定量指标系统地评估了31个参与第五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简称CMIP5)的全球气候模式对准定常环流系统气候态和变化趋势的模拟能力,及其对中国东部降水模拟能力的影响。最后基于综合评估指标得到优选模式,预估未来全球增暖1.5℃,2℃,3℃和4℃阈值准定常环流系统的变化,并分析未来西太副高变化的原因,以及各系统变化对中国东部降水变化的影响。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CSI指数能够克服全球变暖背景下位势高度抬升、纬圈非均匀增暖,以及CMIP5模式系统性偏差的影响,客观描述准定常环流系统强度和位置的变化,适用于多模式的评估和未来预估,与国家气候中心业务指标及基于扰动位势的定义相比更具优势。(2)近60年西太副高强度主要呈年代际变化,与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DO(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指数呈显着负相关,强度和位置无显着变化趋势,副高偏强(弱)时位置偏西(东)。南亚高压显着西移,偏强(弱)时位置偏北(南),强度的年际变化与副高一致,二者纬向上相向而行,向背而离。印度低压强度和位置无显着变化趋势,偏强(弱)时位置偏南(北),经纬向位置的年际变化与南亚高压一致。各环流系统指数与中国东部降水紧密相关,副高强度和经度,南亚高压和印度低压纬度是影响华北东北降水的主要因子,当副高偏东(西)偏弱(强)、南亚高压和印度低压偏北(南)时,华北地区降水偏多(少)。南亚高压和西太副高的位置是影响长江及华南地区降水的主要因子,当南亚高压与西太副高相向而行(向背而离)时,长江中下游降水偏多(少),华南地区降水偏少(多)。(3)CMIP5模式能够基本再现准定常环流系统的气候特征,但多数模式低估了系统的强度,模拟副高位置异常偏西,多模式集合平均与NCEP相比偏西6个经度。尽管存在模式间差异,但综合模拟能力较优的模式,即CCSM4,CNRM-CM5,CESM1-CAM5和Nor ESM1-M,对各环流要素的模拟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优选模式集合平均较好地再现了西太副高的纬向位置,使模式在长江以南的干偏差减少21.3%,从而提高了对中国东部降水的模拟能力。仅7个模式能够模拟出1961-2005年西太副高减弱的趋势,近一半的模式能模拟出南亚高压向西向南的观测变化,模式对系统变化趋势的模拟普遍有所低估。模拟副高呈显着减弱的模式,对华北降水变化趋势的模拟呈与观测一致的减弱趋势。模拟南亚高压显着西移南移的模式,对应长江中下游降水的模拟呈与观测一致的增加趋势。(4)各优选模式的预估结果一致表明,未来全球平均增暖到达1.5℃,2℃,3℃和4℃阈值,对流层中层西太副高与当前对比时段相比减弱东撤,且随着升温阈值增加,变化幅度逐渐加大。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北半球高纬增暖幅度大于中低纬,海温经向梯度减小,同时,赤道热带地区类厄尔尼诺型海温纬向非均匀增暖导致沃克环流减弱,使海洋性大陆地区上升运动减弱,导致局地经圈环流减弱,副高体内垂直运动呈上升异常;高纬度低层大幅增暖导致该区域经向温度梯度减小,西风气流减弱,伴随沃克环流减弱赤道低纬东风减弱,使未来西北太平洋呈气旋性环流异常;此外,未来西太副高所在区域非绝热加热中心垂直变化和位置的东移,导致500h Pa副高体内及西侧涡度制造率呈正异常。以上海气温度的非均匀增暖和非绝热加热的非均匀变化导致未来副高体内呈上升和气旋性环流异常,有利于副高减弱东撤。(5)未来全球平均增暖到达1.5℃,2℃,3℃和4℃阈值,南亚高压将显着南移。当升温到达3℃和4℃阈值,南亚高压减弱西移显着。印度低压未来变化幅度较小,仅当升温到达4℃时显着增强西移。进一步分析发现,由于西太副高减弱东撤,其西侧偏南气流增强,有利于增强向北的水汽输送,导致华北东北地区未来降水显着增加。当升温到达3℃和4℃阈值,南亚高压显着西移,与副高向背而离,导致华南地区垂直运动呈上升异常,伴随西南气流增强,使华南沿海地区降水显着增加。
江凇[9](2020)在《东亚季风季节循环及其年际变化特征》文中指出东亚季风季节循环主要表现为冬夏季风之间的转化,季节循环的早晚和强度,即位相和振幅的变化可导致环流和降水的季节异常。因此,研究东亚季风季节循环特征和年际变化规律,对于提高我国季节气候预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论文利用资料诊断和数值模拟方法,参考太阳赤纬季节演变,分析了东亚季风季节循环特征和年际变化规律,讨论了东亚季节循环与次季节尺度变化年际变化关系。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东亚季风季节循环可分解为春分(秋分)和夏至(冬至)两个模态。春分模态表现为青藏高原以东的热低压与菲律宾以东的反气旋环流之间对比,而夏至模态反映的是盛夏东亚大陆热低压和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之间的环流差异,两个模态季节循环分别在4月和7月达到峰值,反映的是我国江南春雨和盛夏降水的主要环流和降水结构特征;(2)相对于太阳辐射季节变化,东亚副热带大陆-海洋的热力季节循环存在显着的时间位相差,大陆地表气温和海温增暖分别滞后太阳赤纬1和2个月。诊断和数值模拟表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海温增温的时间滞后效应在夏季风季节进程中扮演了“接力棒”作用,是导致夏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第二次北跳和华北和东北雨季8月份达到峰值的重要成因;(3)东亚夏季风的季节进程表现为春分模态向夏至模态的演变,在年际尺度上,春分和夏至模态的时间位相变化表现出显着的正相关,前冬的ENSO和西北太平洋海温年际变化可导致东亚季风季节循环位相异常,造成华南和华北部分地区冬夏和春秋降水隔季反向变化,为我国跨季节的降水气候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4)季节循环对次季节变化产生重要影响。4-8月份是东亚季风次季节尺度主要活跃期,环流和降水模态随时间演变反映的是东亚夏季风季节内进程,表现为自东南向西北随时间传播特征;季节循环超前和滞后与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早晚比较一致,但与南海夏季风强度变化之间却表现为反向变化关系。
王正[10](2019)在《中国季节划分及其对夏季降水的预测研究》文中认为自然天气季节的划分研究对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尤其对中长期天气预报和短期气候预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合考虑多种气象要素开展季节更替的客观化识别和划分,是气候监测、诊断分析和预测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相关研究的开展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季节转变在气候增暖背景下的新特征。多要素大气状态相似季节划分法是近年来新发展的一种客观化季节划分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气候变化研究、气候监测和短期气候预测等科研和业务之中。该方法的关键之处在于多要素的融合和典型场的选取,其中典型场是指多要素大气状态相似法中所选取的能代表冬季和夏季平均气候特征的大气状态距平场。本论文基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GPCP再分析降水数据和中国台站逐月降水资料,在改进多要素大气状态相似季节划分法的基础上,运用多要素大气状态相似季节划分法和统计诊断等方法,探讨了中国地区季节转换特征,前冬季节来临时间与夏季降水的联系及降水预测的机制问题。论文创新之处在于将季节变化研究与短期气候预测联系在一起,并将季节变化的研究成果转化到短期气候预测研究中。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多要素大气状态相似季节划分方法研究典型场作为多要素大气状态相似季节划分法的划分基准,其准确度对季节划分的研究结果至关重要。本文首先以1998年和2013年华中地区为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基于单年大气状态计算典型场能有效地减弱气候变化及季节转变阶段对季节划分结果的误差影响。基于新典型场得到的季节划分结果能准确地反映区域大气状态和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情况。研究还发现,基于单年大气状态计算的典型场与基于多年平均大气状态计算的典型场之间存在年代际变化的差异,且在气候变化转折阶段的差异尤为显着。(2)南海地区季节转换特征分析将多要素大气状态相似季节划分方法推广应用于南海地区的季节转换研究。结果表明,南海地区850hPa季节划分结果与各气象要素组成的大气整体状态的季节变化时间较吻合,各气象要素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且大气环流和地表向上长波辐射也均随季节的变化而发生明显转变,这进一步验证了多要素大气状态相似季节划分方法对副热带地区的季节划分也是有效的。在南海地区,季节转变时各气象要素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由冬季向夏季转变时是以热力要素的变化为主导,而由夏季向冬季转变时则以动力要素的变化为主导。南海地区850hPa夏冬两季开始和结束时间的空间分布也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大气环流和大气状态的季节变化空间演变特征。南海地区夏季在南海西北最先开始,在南海东南开始最晚,在南海西北地区先结束,最后在南海西南地区结束;南海冬季最早在西南部开始并逐渐向东北扩展,结束时却从西部和南部向中部和东北部地区收缩。(3)中国季节转换特征研究从中国季节的年代际演变特征角度分析发现,不同季节的持续时间与其主要影响因子之间的关联呈现明显的经纬向差异,并存在显着的此消(持续时间缩短)彼长(持续时间增长)式的互补关系。春夏、秋冬和冷暖季季节长度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其中春夏季节长度互补关系最好,互补区域也很广泛,而秋冬季节长度互补区域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冷暖季节长度互补分布虽广泛,但其互补关系整体偏弱。对比1980年前后两个阶段发现,各季节的持续时间均表现出东西差异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其中春夏季的年代际变化集中在北部和西部地区,而秋冬季节则集中在西部地区。进一步分析影响季节变化的关键因子发现,季节持续时间年代际变化的显着区域与其关键因子年代际变化的显着区域一致,均集中在中国的北部和西部地区。(4)前冬季节特征对夏季降水的预测研究探讨了中国东部前冬季节来临早晚(即冬季开始时间)与夏季降水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二者的统计关系和物理概念模型,并据此对夏季降水情况进行预测。前冬起始时间与东亚冬季风强度、东亚夏季风强度均呈现弱的正相关关系,前冬起始时间偏早,冬季风偏弱,而前冬起始时间偏晚,冬季风强。前冬季节起始偏早的年份,我国次年夏季表现为“﹣﹢﹣”降水分布特征,主雨带位于淮河流域,即出现Ⅱ类雨型的降水特点;而前冬季节起始偏晚的年份,我国次年夏季降水总体表现出Ⅰ类(主雨带位于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和Ⅲ类雨型(主雨带位于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的特点。对20122018年的中国夏季降水进行了回报预测和检验,发现本文所建立的统计模型预测技巧较高,且预测结果稳定。本文的研究表明,季节划分结果不再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它可将气候变化研究与短期气候监测、气候诊断和气候预测联系在一起,是研究气候变化与气候预测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二、夏季海洋上副热带高压的成长维持与青藏高压的联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夏季海洋上副热带高压的成长维持与青藏高压的联系(论文提纲范文)
(1)青藏高原季风演变及其气候效应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青藏高原季风演变过程及气候态特征 |
3 青藏高原季风多尺度变化特征 |
4 青藏高原季风变化的影响因子 |
5 青藏高原季风对气候的影响 |
6 结论与展望 |
(2)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季节内活动与变异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西太副高的季节内活动 |
1.1 副高东西位置的季节内活动 |
1.2 副高南北位置的季节内活动 |
1.3 副高强度的季节内活动 |
2 影响西太副高位置季节内活动的因子 |
2.1 环流因子 |
2.2 海温因子 |
2.3 青藏高原 |
2.4 季风雨带 |
3 西太副高季节内活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
4 展 望 |
(3)夏季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季节内振荡对中国南方降水的放大效应及其可能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季节内振荡特征 |
1.2.2 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对大气环流异常的影响 |
1.2.3 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 |
1.2.4 不同纬度间大气季节内振荡的联系 |
1.3 科学问题的提出 |
1.4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2.1 数据资料 |
2.2 方法 |
2.2.1 大气热源的计算 |
2.2.2 季节内变率的提取 |
2.2.3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 |
2.2.4 位相合成分析 |
2.2.5 动力条件和过程的诊断 |
2.2.6 其它方法 |
第三章 夏季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和中国降水的ISO特征 |
3.1 青藏高原大气热源气候特征 |
3.2 青藏高原大气热源的ISO特征 |
3.3 中国降水的ISO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青藏高原大气热源ISO对下游季节内降水的影响 |
4.1 青藏高原大气热源与中国季节内降水异常的联系 |
4.2 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对长江中下游以南季节内降水的作用 |
4.2.1 长江中下游以南季节内降水异常的“放大”现象 |
4.2.2 青藏高原热力效应对中高纬ISO系统的调控 |
4.3 青藏高原大气热源ISO“活跃”和“非活跃”事件的差异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青藏高原和低纬大气热源ISO的协同影响 |
5.1 青藏高原与低纬大气热源季节内循环的位相关系 |
5.1.1 低纬大气热源的纬向传播特征 |
5.1.2 南海大气热源季节内循环与青藏高原ISO的时滞关系 |
5.2 青藏高原和低纬大气热源对长江中下游以南降水异常的协同影响 |
5.2.1 南海大气热源激发经向垂直环流 |
5.2.2 孟加拉湾-青藏高原大气热源经向不均匀性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孟加拉湾风暴影响下我国降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孟加拉湾风暴活动特征 |
1.2.2 孟加拉湾风暴活动机理 |
1.2.3 孟加拉湾风暴影响我国降水的特点 |
1.2.4 孟加拉湾风暴影响我国降水的方式 |
1.3 孟加拉湾风暴降水影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框架 |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
2.1 资料介绍 |
2.1.1 最佳路径资料 |
2.1.2 降水及其他资料 |
2.2 方法介绍 |
2.2.1 风暴特征研究方法 |
2.2.2 风暴降水分离方法 |
第3章 北印度洋风暴活动的统计特征 |
3.1 北印度洋风暴的时空分布 |
3.1.1 时间分布 |
3.1.2 空间分布 |
3.2 风暴强度、尺度和结构特征 |
3.2.1 最大风速半径(RMW) |
3.2.2 34-kt特定风圈半径 |
3.2.3 非对称结构 |
3.3 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风暴活动差异的原因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孟加拉湾风暴影响下我国降水的统计特征 |
4.1 风暴活动和我国降水特征 |
4.1.1 风暴概况 |
4.1.2 风暴直接和间接降水分布特征 |
4.1.3 风暴总降水分布特征 |
4.2 风暴活动“双峰期”我国的降水特征 |
4.3 风暴强降水的环流形势类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孟加拉湾风暴对我国“华南前汛期”降水的影响 |
5.1 风暴影响下“华南前汛期”降水特征 |
5.1.1 降水量和分布 |
5.1.2 降水强度和极端降水影响 |
5.2 风暴活动与南海夏季风爆发 |
5.2.1 风暴生成日与南海季风爆发日的相关性 |
5.2.2 有、无风暴活动对南海季风爆发影响的差异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北印度洋风暴活动的统计特征 |
6.1.2 孟加拉湾风暴影响下我国降水的统计特征 |
6.1.3 孟加拉湾风暴对我国“华南前汛期”降水的影响 |
6.2 创新、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北半球高纬度若干关键强迫过程对东亚冬半年气候变异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北半球积雪对北半球冬半年大气环流的影响 |
1.2.2.NAO对北半球冬半年大气环流及东亚冬季风系统的影响 |
1.2.3.AMO对北半球冬半年气候系统的影响 |
1.3.问题的提出 |
1.4.章节安排 |
第二章 12 月北美地区积雪对东亚北部地区冬半年季内近地面气温的影响 |
2.1.引言 |
2.2.资料和方法 |
2.3.结果 |
2.3.1.12月北美积雪与次年1月东亚北部地区近地面气温的超前滞后相关关系 |
2.3.2.12月北美积雪偏多引发同期陆—气耦合 |
2.3.3.次年1 月大西洋西风急流和Rossby波列的发展 |
2.4.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MO对后冬NAO与青藏高原近地面气温超前滞后相关关系的调制 |
3.1.引言 |
3.2.资料和方法 |
3.2.1.资料和指数 |
3.2.2.方法 |
3.3.结果 |
3.3.1.NAO和青藏高原气温在后冬的超前滞后相关关系具有年代际不稳定性 |
3.3.2.AMO不同位相时期大气对2月NAO强迫过程的响应 |
3.3.3.AMO对冬半年后期瞬变波—纬向平均流相互作用的调制 |
3.4.本章小结 |
第四章 11月上旬乌拉尔山地区积雪对东亚南部地区冬半年季内降水的影响 |
4.1.引言 |
4.2.资料和方法 |
4.3.结果 |
4.3.1.11月上旬乌拉尔山地区积雪异常对北半球大气环流场的影响 |
4.3.2.11月上旬乌拉尔山地区积雪异常对东亚南部降水的影响及个例年分析 |
4.4.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全文总结 |
5.2.本文创新点 |
5.3.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大气环流与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黄士松先生学术成就和贡献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大气环流 |
1.1 决定大气环流的基本因子 |
1.2 对流层和平流层环流的联系 |
1.3 南半球和北半球环流的联系 |
1.4 北极海冰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
2 副热带高压 |
2.1 副高的结构 |
2.2 副高的变动特征 |
2.3 副高的成长和维持 |
2.4 副高在全球大气中的重要性 |
3 东亚夏季风 |
3.1 东亚夏季风进退 |
3.2 东亚夏季风体系结构 |
3.3 东亚夏季风年际变异 |
4 暴雨和台风 |
4.1 暴雨的成因与预报 |
4.2 台风的移动发展 |
5 总结 |
(7)次季节低纬波动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青藏高原降水模拟进展 |
1.3 主要的低纬次季节波动 |
1.3.1 北半球夏季季节内振荡(BSISO) |
1.3.2 赤道罗斯贝波 |
1.3.3 东风波 |
1.4 低纬波动对青藏高原气候的影响 |
1.5 研究目的及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东亚地区物理参数化方案对动力降尺度模拟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模式设置、数据及个例 |
2.2.1 时间变化 |
2.2.2 中低层环流和温压场的模拟 |
2.3 物理参数化方案组合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和温度模拟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东亚地区内部逼近参数对动力降尺度模拟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模式设置和内部逼近简介 |
3.2.1 内部逼近参数敏感组 |
3.2.2 谱逼近参数组合对照组 |
3.2.3 内部逼近方法 |
3.3 逼近方法和参数对东亚区域夏季降水模拟的影响 |
3.4 谱逼近对高分辨率动力降尺度青藏高原气候模拟的影响 |
3.4.1 谱逼近对不同时间尺度降水和环流的影响 |
3.4.2 谱逼近对高原夏季准双周降水模拟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影响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关键低纬次季节波动 |
4.1 引言 |
4.2 数据、模式设置及方法 |
4.2.1 观测数据集 |
4.2.2 动力降尺度试验 |
4.2.3 统计方法 |
4.3 观测事实分析 |
4.3.1 BSISO强事件的定义及特征 |
4.3.2 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时空特征 |
4.3.3 BSISO与青藏高原降水的关系 |
4.3.4 BSISO影响青藏高原降水的动力过程 |
4.4 短期气候模拟 |
4.4.1 低纬次季节波动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 |
4.4.2 低纬次季节波动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次季节时间特征的影响 |
4.4.3 大尺度背景场对低纬次季节波动的响应 |
4.5 次季节低纬波动影响高原降水的机理初步分析 |
4.5.1 低纬次季节波动影响高原准双周振荡的关键地区 |
4.5.2 次季节低纬波动影响青藏高原降水途径的理论框架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对次季节低纬波动的响应过程及机理分析:2005-2009 年高分辨率气候模拟 |
5.1 引言 |
5.2 模式设置及方法 |
5.3 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平均态对低纬次季节波动的响应 |
5.4 青藏高原夏季瞬变波动对低纬次季节波动的响应 |
5.5 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对低纬次季节波动的响应机理 |
5.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讨论与展望 |
已发表论文 |
致谢 |
(8)东亚夏季准定常环流系统模拟评估及未来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准定常环流系统指数 |
1.2.2 准定常环流系统变化特征 |
1.2.3 准定常环流系统与中国东部降水的关系 |
1.2.4 模式对准定常环流系统的模拟评估 |
1.2.5 准定常环流系统的未来预估 |
1.3 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2.1 资料介绍 |
2.1.1 再分析资料 |
2.1.2 CMIP5 模式资料 |
2.2 准定常环流系统的定义 |
2.2.1 环流系统指数CSI |
2.2.2 气候监测业务指标CMAI |
2.2.3 扰动位势指标HEI |
2.3 模式评估指标 |
2.3.1 泰勒图 |
2.3.2 趋势系数及Mann-Kendall趋势检验 |
2.3.3 综合排序指标M_R |
2.4 统计诊断方法 |
2.4.1 Liang-Kleeman信息流 |
2.4.2 沃克环流指数 |
2.4.3 大气视热源Q_1 |
2.4.4 全型垂直涡度倾向方程及涡度制造率 |
第三章 近60 年东亚夏季准定常环流系统的变化 |
3.1 西太副高的变化 |
3.1.1 基于CSI指数 |
3.1.2 不同定义方法的对比 |
3.1.3 不同再分析资料的验证 |
3.2 南亚高压的变化 |
3.3 印度低压的变化 |
3.4 各准定常环流系统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
3.5 与中国东部降水的关系 |
3.5.1 西太副高各指数与降水的关系 |
3.5.2 南亚高压各指数与降水的关系 |
3.5.3 印度低压各指数与降水的关系 |
3.5.4 准定常环流系统对降水的综合影响 |
3.6 研究结果的讨论 |
3.6.1 准定常环流系统的变化 |
3.6.2 准定常环流系统与降水的关系 |
3.7 主要结论 |
第四章 东亚夏季准定常环流系统的模拟评估 |
4.1 气候态环流背景场的模拟评估 |
4.2 准定常环流系统气候态的模拟评估 |
4.3 环流气候态综合模拟能力及一致性 |
4.4 准定常环流系统气候态模拟对降水模拟的影响 |
4.5 准定常环流系统变化趋势的模拟评估 |
4.5.1 西太副高强度变化趋势 |
4.5.2 南亚高压位置变化趋势 |
4.5.3 环流系统趋势模拟对降水的影响 |
4.6 结果与讨论 |
第五章 东亚夏季准定常环流系统未来预估 |
5.1 不同升温阈值的确定 |
5.2 未来不同升温阈值下西太副高的变化 |
5.2.1 西边界的变化 |
5.2.2 强度和中心位置的变化 |
5.3 副高未来变化的成因分析 |
5.4 未来不同升温阈值下南亚高压的变化 |
5.5 未来不同升温阈值下印度低压的变化 |
5.6 未来环流系统变化对降水的影响 |
5.7 总结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
(9)东亚季风季节循环及其年际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东亚季风季节循环特征 |
1.2.2 东亚季风季节循环的影响因子 |
1.2.3 东亚季风季节循环年际变化特征 |
1.2.4 东亚季风季节循环与次季节之间的联系 |
1.3 论文拟研究的科学问题 |
1.4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东亚季风季节循环模态特征 |
2.1 引言 |
2.2 数据和方法 |
2.2.1 数据 |
2.2.2 方法 |
2.3 东亚地面气温、降水和海陆热力对比的季节循环特征 |
2.4 东亚季风环流和降水季节循环模态特征 |
2.5 海温增暖时间滞后效应对东亚夏季风进程的影响 |
2.6 结论和讨论 |
第三章 东亚季风季节循环的年际变化 |
3.1 引言 |
3.2 数据和方法 |
3.2.1 数据 |
3.2.2 方法 |
3.3 东亚季风季节循环年际变化特征 |
3.4 东亚季风季节循环年际变化对季节降水的影响 |
3.5 结论和讨论 |
第四章 东亚季风季节循环与次季节变化关系 |
4.1 引言 |
4.2 数据和方法 |
4.2.1 数据 |
4.2.2 方法 |
4.3 东亚季风次季节模态特征 |
4.4 东亚季风季节循环与次季节变化 |
4.5 结论和讨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和未来研究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中国季节划分及其对夏季降水的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相关研究回顾和进展 |
1.2.1 季节的分类及划分 |
1.2.2 南海的季节变化 |
1.2.3 中国东部季节特征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
1.2.4 东亚冬季大气环流与夏季大气环流之间的联系 |
1.3 问题提出 |
1.4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1.5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2.1 常规历史资料 |
2.1.1 降水资料 |
2.1.2 环境场资料 |
2.2 季节划分方法 |
2.3 气候统计诊断方法 |
2.3.1 互补性指数 |
2.3.2 敏感性分析 |
2.4 气候分区 |
第三章 多要素大气状态相似季节划分方法的改进 |
3.1 引言 |
3.2 典型场的对比与差异 |
3.2.1 不同典型场划分结果对比 |
3.2.2 典型场差异的年际变化 |
3.3 华中地区季节转变时气候态和大气环流变化 |
3.3.1 1998年和2013年的典型场与多年平均典型场的差异 |
3.3.2 1998年和2013年华中季节转变时气象要素的变化 |
3.3.3 2013年华中季节转变时大气环流的变化 |
3.4 小结 |
第四章 南海地区季节起始时间的时空分布特征 |
4.1 前言 |
4.2 资料与方法 |
4.2.1 资料 |
4.2.2 方法 |
4.3 南海地区季节划分结果及气象要素季节变化 |
4.3.1 南海地区的季节与5 项基本气象要素的季节变化 |
4.3.2 南海地区地表向上长波辐射与垂直速度的季节变化 |
4.4 南海地区气候平均状况气象要素场演变特征 |
4.4.1 南海春季 |
4.4.2 南海夏季 |
4.4.3 南海秋季 |
4.4.4 南海冬季 |
4.5 南海夏季起始时间多年平均空间分布 |
4.6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各季节持续时间及其关键影响因子的时空特征 |
5.1 引言 |
5.2 中国各季节持续时间与关键影响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 |
5.2.1 中国各季节持续时间空间分布 |
5.2.2 中国各季节持续时间的互补性分析 |
5.2.3 中国四季持续时间的关键影响因子分析 |
5.3 中国各季节持续时间和关键影响因子的时间变化特征 |
5.3.1 中国各季节持续时间的变化 |
5.3.2 影响中国四季持续时间的关键因子 |
5.4 小结 |
第六章 前冬季节特征及其与中国汛期降水的关系研究 |
6.1 前言 |
6.2 资料和方法 |
6.3 我国东部区域平均前冬季节特征 |
6.3.1 中国东部近40年前冬季节来临时间特征 |
6.3.2 中国东部近40年前冬季节结束时间特征 |
6.3.3 中国东部近40年前冬季节持续时间特征 |
6.3.4 中国东部近40年前冬季节典型度指数特征 |
6.3.5 中国东部近40年前冬季节峰值指数特征 |
6.4 我国东部区域平均汛期降水的变化特征 |
6.5 我国东部区域平均前冬季节特征与汛期降水的关系 |
6.5.1 前冬来临时间与汛期降水的相关关系 |
6.5.2 前冬结束时间与汛期降水的相关关系 |
6.5.3 前冬持续时间与汛期降水的相关关系 |
6.5.4 前冬典型度指数与汛期降水的相关关系 |
6.5.5 前冬峰度指数与汛期降水的相关关系 |
6.5.6 与我国汛期降水相关关系最为显着的前冬季节特征指数分析 |
6.5.7 前冬季节特征与夏季风指数的相关性 |
6.6 基于前冬季节特征相似年合成预测汛期降水 |
6.6.1 预测效果检验 |
6.6.2 前冬季节特征相似年份高度场和相对湿度场分布形势 |
6.7 相空间相似对夏季降水的预测 |
6.7.1 相空间相似预测方法的操作步骤 |
6.7.2 预测效果检验 |
6.8 小结 |
第七章 基于中国东部前冬起始时间对次年中国夏季降水的预测和检验 |
7.1 前言 |
7.2 前冬季节开始时间与东亚季风的关系 |
7.3 前冬季节来临早晚与次年夏季中国降水的关系 |
7.4 利用前冬季节开始时间对2012~2018 年中国夏季降水的预测 |
7.5 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已完成和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夏季海洋上副热带高压的成长维持与青藏高压的联系(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藏高原季风演变及其气候效应综述[J]. 樊威伟,胡泽勇,荀学义,杨耀先,于海鹏,付春伟,吴笛. 高原气象, 2021
- [2]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季节内活动与变异研究进展[J]. 钱琦雯,梁萍,祁莉.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1(06)
- [3]夏季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季节内振荡对中国南方降水的放大效应及其可能机理[D]. 李淑慧.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4]孟加拉湾风暴影响下我国降水特征研究[D]. 樊晓婷.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21
- [5]北半球高纬度若干关键强迫过程对东亚冬半年气候变异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李婧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6]大气环流与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黄士松先生学术成就和贡献回顾[J]. 杨修群,王国民,张向东,王召民,管兆勇. 气象科学, 2020(05)
- [7]次季节低纬波动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 杨琳韵. 南京大学, 2020(12)
- [8]东亚夏季准定常环流系统模拟评估及未来预估[D]. 赵灿.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
- [9]东亚季风季节循环及其年际变化特征[D]. 江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20(03)
- [10]中国季节划分及其对夏季降水的预测研究[D]. 王正. 兰州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