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阴道病与盆腔感染关系的探讨

细菌性阴道病与盆腔感染关系的探讨

一、细菌性阴道炎与盆腔感染关系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欧阳敏,梁卉,刘昌福,刘八斤,文检[1](2021)在《致康胶囊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致康胶囊具有止血、促进创面愈合、保护胃黏膜、改善病损部位血液微循环障碍等作用。临床用于多种出血性疾病、溃疡性结肠炎、宫颈糜烂、阴道炎等。通过回顾相关文献,从药理作用研究和临床应用两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其相关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临床应用的拓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薛凤霞,韩姹,王辰[2](2021)在《妊娠期生殖道感染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文中研究表明妊娠期是女性特殊的生理阶段,在妊娠期不同阶段、不同病原微生物感染对母体、胎儿、新生儿都会产生很大影响。若生殖道感染未得到及时诊治,可导致不孕、流产、早产、胎膜早破和新生儿感染等不良结局,严重危害女性生殖健康。近年来,虽然国内外不同学术组织不断推出非妊娠期生殖道感染性疾病诊治指南,但是,在妊娠期生殖道感染危害、诊治与筛查及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领域,仍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

巢玲,朱小燕,谭为,陈秀荣[3](2021)在《孕妇生殖道感染特点和病原菌耐药情况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孕妇生殖道感染特点和病原菌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生殖道感染晚期孕妇90例为感染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产检的90例无生殖道感染晚期孕妇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孕妇的一般资料,包括孕周、年龄、孕次、产次及感染情况。采集感染组孕妇生殖道分泌物进行实验室培养和药敏试验。观察孕晚期孕妇生殖道革兰阳性菌(G+)、革兰阴性菌(G-)、真菌、衣原体及支原体的感染情况;观察G+、G-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观察两组孕妇胎膜早破、早产、剖宫产、新生儿感染及产褥感染发生情况;观察不同病原菌感染患者胎膜早破、早产、剖宫产、新生儿感染及产褥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孕晚期孕妇生殖道G+感染率为55.55%,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占26.67%,表皮葡萄球菌占14.44%;G-感染率为36.67%,其中大肠埃希菌感染占13.33%,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占10.00%,产气肠杆菌占8.89%;其他病原菌感染占7.78%。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对青霉素、红霉素及庆大霉素耐药(耐药率为83.33%、91.67%及87.50%),表皮葡萄球菌主要对青霉素、红霉素及庆大霉素耐药(耐药率76.92%、92.31%及76.92%),粪肠球菌主要对青霉素耐药(耐药率为60.00%);大肠埃希菌主要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及头孢呋辛耐药(耐药率为75.00%、58.33%及66.67%);肺炎克雷伯菌主要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耐药(耐药率为77.78%、88.89%)。感染组孕妇胎膜早破、早产、剖宫产、新生儿感染及产褥感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364、5.625、6.871、7.745及5.714,均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感染患者胎膜早破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829、10.390,P=0.001、0.001)。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感染患者早产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215、4.868,P=0.001、0.027)。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38,P=0.015)。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感染患者新生儿感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773、5.272及11.785,均P<0.05)。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感染患者产褥感染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272、5.863,P=0.022、0.015)。结论孕妇生殖道感染以G+、G-为主,各种病原菌对不同抗生素耐药率不同,生殖道感染可导致胎膜早破、早产及剖宫产率升高,增加新生儿感染和产褥感染的风险,应尽早根据病原菌耐药情况选择适宜的药物治疗。

张宇[4](2021)在《输卵管炎性不孕与生殖道感染的相关性及中医证型分布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输卵管炎性不孕及输卵管阻塞黏连程度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输卵管炎性不孕的中医证型分布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第一部分为病例对照研究,观察组选择2020年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山西省中医院妇科住院部行宫腹腔镜手术治疗,符合纳入标准的输卵管炎性不孕病例共48例;对照组选择同期入住妇科病房,因子宫内膜息肉或(和)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的不孕行宫腹腔镜手术治疗,术中见输卵管外观正常者共46例。(1)指导患者填写既往生殖道感染情况表,收集有关数据;(2)采集患者下生殖道分泌物,采用细菌培养鉴定法检测患者生殖道细菌、霉菌、UU等,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CT、淋球菌;(3)宫腹腔镜术中察看盆腔状况,并对输卵管阻塞及盆腔粘连情况评分;(4)将数据录入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26.0处理分析。第二部分为证型分布研究,资料均来自2017年至2019年期间因“慢性盆腔炎、不孕症”入住山西省中医院妇科病房,行宫腹腔镜检查证实为输卵管炎性不孕的患者,共187例。使用住院部病例系统筛选符合条件的病例,根据病例记录内容将相关信息录入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26.0处理分析。结果:(1)本研究中输卵管炎性不孕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如下:(1)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UU与输卵管炎性不孕存在相关关系(P=0.000,OR=21.489,95%CI[5.500~83.959]),盆腹腔手术史与输卵管炎性不孕存在相关关系(P=0.002,OR=6.368,95%CI[1.991~20.375]),二者均是导致输卵管炎性不孕的危险因素;CT、NG、BV、VVC、TV、人工流产史与输卵管炎性不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盆腹腔手术史(P=0.014,OR=8.628,95,95%CI[-3.865~-0.445])对输卵管评分存在显着影响,但尚不能认为人流史、UU、CT、VVC、TV、BV对输卵管评分有影响(P>0.05)。(2)本研究中输卵管炎性不孕的证型分布研究结果如下:(1)气滞血瘀型占21.4%、湿热瘀结型占67.4%、肾虚血瘀型、痰湿瘀滞型、寒凝血瘀型均较少,分别仅占2.1%、占2.1%、占4.8%,其他证型占1.6%;(2)中医证型之间人工流产史(X2=3.892,P=0.565)、盆腹腔手术史(X2=1.907,P=0.862)、生殖道感染史(X2=9.699,P=0.084)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3)不同中医证型之间的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444,P=0.020)。(4)不同中医证型之间的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501,P=0.000),湿热瘀结型、气滞血瘀型、痰湿瘀滞型患者的年龄相对较小,肾虚血瘀型、寒凝血瘀型患者的年龄相对较大。结论:(1)UU和盆腹腔手术史是输卵管炎性不孕的危险因素(OR>1);(2)盆腹腔手术史对输卵管阻塞黏连的严重程度影响显着(P<0.05)。(3)输卵管炎性不孕患者证候分布以湿热瘀结型患者最多,气滞血瘀型次之;(4)年龄、病程长短均对中医证型分布具有一定影响,盆腹腔手术史、人流史、盆腔感染史对中医证型分布的影响待进一步研究。

王晓平[5](2020)在《细菌性阴道炎优势菌筛选及灭活疫苗的制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实验通过分离并鉴定引起阴道感染的病原菌,筛选出细菌性阴道炎的优势菌;在此基础上制备细菌性阴道炎灭活疫苗,为细菌性阴道炎的主动免疫预防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及唐山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且临床初步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炎患者187例为研究对象,年龄平均为(35.01±9.96)岁。排除月经期、性生活、阴道冲洗、用药等影响因素。用无菌棉拭子采集两管阴道分泌物,30min内送检。1样本进行常规镜检和阴道五联检测试剂盒联合检测,根据其联合检测结果筛选出细菌性阴道炎标本,同时排除滴虫、霉菌等其他类型的阴道感染。2细菌培养及鉴定将符合要求的阳性标本进行细菌接种培养,挑取可疑菌落进行革兰染色镜检并分纯培养,根据生化反应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初步鉴定;选择相应引物应用q RT-PCR进一步基因鉴定。3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根据q RT-PCR结果,绘制直方图描述细菌性阴道炎病原菌频数分布,根据病原菌频数分布,筛选细菌性阴道炎的优势菌。4灭活疫苗制备将筛选的制备灭活疫苗的种子菌复苏并进行纯检,采用细菌平板计数,绘制细菌生长曲线。根据设定的不同甲醛浓度、不同时间对细菌的灭活效果研究,探讨最适甲醛灭活浓度及灭活时间。将灭活纯检后的种子菌等体积混合制备成联合疫苗,并进行理化性状及无菌性检验。结果1 187例临床初步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炎的标本中,经常规镜检和阴道炎五联检试剂盒联合检测,符合要求的标本共168例。2标本接种培养后,经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生化反应鉴定出144例菌株,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5株,在细菌性阴道炎中的分离率为31.2%;大肠埃希菌38株,分离率26.3%;肺炎克雷伯菌27株,分离率18.8%;肠球菌14株,分离率9.7%;B群链球菌8株,分离率5.6%;阴沟肠杆菌7株,分离率4.9%;加德纳菌3株,分离率2.0%;棒状杆菌2株,分离率1.5%。PCR基因鉴定结果: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4株,在细菌性阴道炎中的分离率为30.5%;大肠埃希菌38株,分离率为26.4%;肺炎克雷伯菌26株,分离率为18.1%;肠球菌12株,分离率为8.3%;B群链球菌6株,分离率为4.1%;阴沟肠杆菌7株,分离率为4.9%;加德纳菌1株,分离率为0.7%;棒状杆菌2株,分离率为1.4%。3根据q RT-PCR鉴定结果绘制频数分布图,根据其频数分布情况,筛选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引起细菌性阴道炎的优势菌,将这三种菌作为制备灭活疫苗的候选种子菌。4根据细菌生长曲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菌液浓度在12h时达高峰,大肠埃希菌在10h达到高峰,肺炎克雷伯在18h达高峰,此时均为细菌处于稳定期的种子菌。37℃条件下,甲醛浓度为0.3%,灭活36h时对这3种菌的灭活效果最佳,对甲醛灭活后制备的联合疫苗进行接种培养后无细菌生长且稳定性良好。结论1引起细菌性阴道炎的主要病原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因此这三种细菌可作为制备细菌性阴道炎灭活疫苗的候选种子菌。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在培养12h、大肠埃希菌10h、肺炎克雷伯菌18h时收获细菌最佳。37℃条件下甲醛灭活的最佳条件组合为:浓度0.3%,灭活时间36h,制备的灭活疫苗接种培养后无细菌生长且稳定性良好。图6幅;表9个;参92篇。

李程程[6](2020)在《乳酸杆菌活菌制剂联合甲硝唑对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微环境的影响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实施乳酸杆菌活菌制剂联合甲硝唑治疗对阴道微环境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妇科细菌性阴道炎80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甲硝唑组(n=40,甲硝唑治疗)和联合组(n=40,乳酸杆菌活菌制剂联合甲硝唑治疗),分析两组疗效、阴道内环境、用药安全性状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与甲硝唑组组间对比更高,线索细胞>20%、胺试验结果阳性、阴道分泌物pH值>4.5发生率及停药后3个月复发率与甲硝唑组组间对比更低(P<0.05)。联合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甲硝唑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实施乳酸杆菌活菌制剂联合甲硝唑治疗可改善阴道微环境,提升疗效,减少疾病复发。

蒋莉莎[7](2019)在《miR1976/CD105/整合素αvβ6通路在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致阴道炎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在全世界的女性中阴道炎的发生非常普遍,特别是育龄妇女,并且与炎症性疾病中早产和盆腔感染的风险显着增加有关。阴道菌群的失衡是阴道炎的主要原因,最终促进阴道感染的发生和发展。然而,相关的发病机制仍然知之甚少。研究目的:miR1976/CD105/整合素αvβ6通路在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致阴道炎中的作用,了解其可能的机制。研究方法:使用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小鼠阴道炎模型,采用多种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microRNA1976与转化生长因子受体CD105和整合素αvβ6的表达相关性,并证实该信号通路与阴道感染进程的关系。研究结果:我们证明miR1976/CD105/整合素αvβ6通路调节小鼠中大肠杆菌介导的阴道感染,microRNA1976的过度表达使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的阴道感染减轻在小鼠体内得到证实。通过CD105过表达腺病毒载体处理的阴道炎小鼠模型中进一步证实了microRNA1976对CD105和整合素αvβ6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我们的数据表明microRNA1976部分地通过抑制CD105和整合素αvβ6表达负调节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的小鼠阴道感染。这些发现为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的阴道感染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见解,为阴道菌群紊乱导致的阴道炎确定一种新的诊断和预后生物标志物,以期为阴道炎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

李春霞,谢志虹,徐文艳,刘富霞,刘伟杰[8](2019)在《黄柏联合益生菌治疗妊娠37周后细菌性阴道炎孕妇的疗效及安全性》文中认为目的观察黄柏联合益生菌治疗妊娠37周后细菌性阴道炎孕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接受产检过程中确诊为细菌性阴道炎的妊娠期女性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甲硝唑阴道栓治疗,研究组采用自制黄柏洗液联合益生菌治疗。疗程均为7 d。比较2组临床疗效、细菌转阴率、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治愈率、总有效率、转阴率分别为57.50%、95.00%、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50%、77.50%、3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分别为2.50%、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37周后细菌性阴道炎孕妇采用黄柏联合益生菌治疗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和细菌转阴率,缩短症状缓解时间,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

蔡益娟,陈萱,汤蕾霞,胡玉清,陆牡丹,陈道桢[9](2018)在《细菌性阴道炎和不孕及复发性流产的关系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炎对不孕和复发性流产的影响。方法: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不孕和复发性流产在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中的比例。结果: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中不孕症的比例明显升高,同时发现复发性流产的比例也升高。结论:早期干预细菌性阴道炎可能有助于减少不孕症和复发性流产的发生。

孟炜[10](2013)在《女性下生殖道感染发病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及非淋菌性宫颈炎防御机制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了解育龄妇女下生殖道感染现状,探讨引起下生殖道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新疆女性生殖道感染防治提供依据。2)探讨人-p防御素-1、-2、-3mRNA(HBD-1, HBD-2, HBD-3)在女性非淋菌性宫颈炎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3)初步探讨药物干预对人-p防御素-1,-2,-3mRNA(HBD-1, HBD-2, HBD-3)在女性沙眼衣原体感染宫颈炎中的表达影响及临床意义。4)了解解脲支原体阳性患者感染情况,为解脲支原体的临床防治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实验依据。方法:1)对2010年4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患者1328人进行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随机选取815名做问卷调查。2)2010年4月至2011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选择非淋菌性宫颈炎72例,正常对照组64例,采用逆转录PCR (RT-PCR)技术检测宫颈组织中HBD-1、2、-3mRNA的表达水平。3)选择沙眼衣原体感染宫颈炎患者32例,给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一月后20例沙眼衣原体转阴,纳入转阴病例组,12例未转阴病例,纳入未转阴病例组,正常对照30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宫颈组织中HBD-1, HBD-2, HBD-3mRNA的表达水平。4)采用现况研究法对815例妇科门诊就诊的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并用镜检及培养法对两组人群阴道及宫颈分泌物标本进行白带常规及UU分离和检测。UU阳性分为阳性组,UU阴性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间UU感染率的差异。结果:1)1328就诊患者中下生殖道感染检出率57.62%,细菌性阴道病36.50%,解脲支原体感染27.75%,沙眼衣原体感染6.64%,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4.83%,滴虫性阴道炎3.62%,淋球菌感染0.60%;混合感染占所有感染人数的32.20%,其中一种病原体感染占所有感染人数的67.69%,两种病原体混合感染占25.91%,三种病原体混合感染占6.40%。两种混合感染以支原体和细菌性阴道病混合感染最多,占两种混合感染人数的42.42%,其次是支原体和衣原体混合感染占24.24%,三种感染以支原体、衣原体和细菌性阴道病混合感染最多,占三种混合感染人数的50%,其次是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和支原体混合感染占20.83%;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首次发病时间、首次性生活年龄、经期性生活、不适时终止性生活、伴侣性生活前清洗及妇科感染史是下生殖道感染相关因素。2)非淋菌性宫颈炎感染组及对照组中均能检测到HBD-1、-2、-3mRNA的表达(1.12±0.41,1.08±0.31,1.04±0.30),三种防御素表达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淋菌性宫颈炎感染组中HBD-2, HBD-3(1.25±0.38,1.26±0.35)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1,-3.705,P=0.009,0.000),而HBD-1在非淋菌性宫颈炎感染组表达水平(1.22±0.45)与对照组(1.12±0.4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淋菌性宫颈炎感染组及对照组宫颈组织中HBD-2mRNA的表达水平与HBD-3mRNA的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r=0.527,0.304,P=0.000,0.016),HBD-1mRNA表达水平与HBD-2,-3mRNA表达水平均无相关性(非淋菌性宫颈炎感染组r=0.253,0.267,P=0.056,0.051;对照组r=-0.018,-0.093,P=0.892,0.473)。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沙眼衣原体感染组HBD-2, HBD-3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9,0.000),而HBD-1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沙眼衣原体感染转阴病例组治疗前后HBD-2, HBD-3mRNA的表达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09),而HBD-1mRNA治疗前后表达水平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沙眼衣原体感染未转阴病例组治疗前后HBD-1, HBD-2, HBD-3mRNA的表达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15例调查者中,UU阳性者257例,阳性率为38.7%。(1)815例育龄妇女中257例(38.7%)UU阳性,UU阳性组在宫颈炎、阴道炎、宫颈炎合并阴道炎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UU阳性组生育史状况分析:257例UU阳性者中在妊娠史、流产史、自然分娩史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UU阳性组性行为状况分析:257例UU阳性者中在清洗外阴、阴道冲洗、性伴个数、性生活频率、自慰、经期性生活、吸烟、饮酒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保护、性生活前清洗、避孕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UU阳性组与对照组在各类阴道炎的比较中:霉菌性阴道炎在两组问无统计学意义(P>0.05);滴虫、细菌性阴道炎、混合感染在两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地妇女下生殖道感染情况较普遍,感染前三位的是细菌性阴道病、解脲支原体感染、沙眼衣原体感染,混合感染应引起重视,针对妇女生殖道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宣教及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是降低下生殖道感染的重要的措施。2)人-β防御素-2,-3mRNA在炎症发生时表达增强,两者相互促进对女性宫颈感染局部免疫防御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今后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3)人-p防御素-2,-3mRNA在炎症发生时表达增强,药物干预治疗后,表达降低,因此,在临床上检测病变组织中HBD-2,-3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可能不失为判断治疗痊愈与否的一个有效判断指标,这对于反复复发的妇科感染性疾病判断预后有着深远的临床价值,也为临床药物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验平台,为今后感染治疗提供了新思路。4)患者UU携带率与宫颈炎、阴道炎、生育史以及性行为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能是UU致病性的混杂因素。

二、细菌性阴道炎与盆腔感染关系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细菌性阴道炎与盆腔感染关系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致康胶囊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药理作用
    1.1 促进创面愈合
    1.2 消肿、止血及修复
    1.3 防治应激性胃溃疡
    1.4 防治溃疡性结肠炎
2 临床应用
    2.1 出血性疾病
        2.1.1 消化道出血
        2.1.2 创伤性出血
        2.1.3 崩漏或子宫出血
        2.1.4 阴道出血
        2.1.5 眼科出血性疾病
        2.1.6 鼻出血
    2.2 创面愈合
    2.3 结肠炎
    2.4 宫颈糜烂
    2.5 褥疮
    2.6 痔疮
    2.7 止痛
    2.8 阴道炎
    2.9 其他疾病
3 结语

(2)妊娠期生殖道感染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 妊娠期生殖道感染的危害
    1.1 妊娠期阴道炎症的危害
    1.2妊娠期子宫颈炎症的危害
    1.3 妊娠期PID的危害
2 妊娠期生殖道感染诊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2.1 妊娠期生殖道抗感染屏障的重塑
        2.1.1 妊娠期阴道抗感染屏障的重塑
        2.1.2 妊娠期子宫颈抗感染屏障的重塑
        2.1.3 妊娠期子宫内膜抗感染屏障的重塑
    2.2 妊娠期生殖道感染的诊断
    2.3 妊娠期生殖道感染的治疗
        2.3.1 妊娠期阴道炎症的治疗
        2.3.2 妊娠期子宫颈炎症的治疗
        2.3.3 妊娠期PID的治疗
3 妊娠期生殖道感染筛查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3.1 妊娠期阴道炎症的筛查
    3.2 妊娠期子宫颈炎症及PID筛查
        3.2.1 妊娠期CT的筛查
        3.2.2 妊娠期Ng的筛查
4 生殖道感染与ART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4.1 生殖道感染对辅助生殖结局的影响
    4.2 实施辅助生殖技术前生殖道感染的筛查
    4.3 实施辅助生殖技术后常见生殖道感染的筛查与处理

(3)孕妇生殖道感染特点和病原菌耐药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1.2.1 实验室培养和药敏试验
        1.2.2 生殖道感染的治疗
        1.2.3 观察指标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孕晚期孕妇生殖道感染情况分析
    2.2 主要G+耐药情况分析
    2.3 主要G-耐药情况分析
    2.4 两组孕妇胎膜早破、早产及妊娠结局比较
    2.5 不同病原菌感染患者胎膜早破、早产及妊娠结局比较
3 讨论

(4)输卵管炎性不孕与生殖道感染的相关性及中医证型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标准
    1.4 .主要观察内容及指标收集、检测方法
    1.5 .统计学方法
    1.6 .结果
2.讨论
    2.1 输卵管炎性不孕与年龄、病程
    2.2 输卵管炎性不孕与生殖道感染
    2.3 输卵管炎性不孕与盆腹腔手术史、人工流产史
    2.4 输卵管评分与盆腹腔手术史及生殖道感染情况的关系
    2.5 输卵管炎性不孕的中医证型分布
    2.6 病史、病程、年龄与中医证型分布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附录三:英文缩略语对照
附录四:患者既往生殖道感染情况表
致谢

(5)细菌性阴道炎优势菌筛选及灭活疫苗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细菌性阴道炎优势菌筛选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1.1.1 一般资料
        1.1.2 主要仪器设备
        1.1.3 主要试剂耗材
    1.2 实验方法
        1.2.1 标本采集
        1.2.2 分泌物常规镜检及阴道五联检测试剂盒检测
        1.2.3 细菌培养及鉴定
        1.2.4 统计分析
    1.3 结果
        1.3.1 常规镜检及阴道五联检测结果
        1.3.2 细菌菌落特征及镜下革兰染色结果
        1.3.3 细菌生化反应初步鉴定及q RT-PCR鉴定结果
        1.3.4 细菌性阴道炎病原菌频数分布
    1.4 讨论
    1.5 小结
第2章 细菌性阴道炎灭活疫苗的制备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必需试剂配制
        2.1.3 菌种的复苏
        2.1.4 细菌菌落计数
        2.1.5 甲醛灭活浓度及时间的选择
        2.1.6 灭活疫苗的制备与保存
        2.1.7 细菌性阴道炎灭活疫苗理化性状及无菌性检验
    2.2 结果
        2.2.1 细菌复苏结果
        2.2.2 绘制细菌生长曲线
        2.2.3 甲醛灭活浓度和时间筛选结果
        2.2.4 细菌性阴道炎灭活疫苗无菌性检验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综述 细菌性阴道炎研究现状
    3.1 细菌性阴道炎的流行病学研究
    3.2 细菌性阴道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2.1 细菌性阴道炎诊断方法
        3.2.2 细菌性阴道炎鉴别诊断
    3.3 细菌性阴道炎治疗现状
        3.3.1 抗生素治疗
        3.3.2 益生菌制剂
        3.3.3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3.4 细菌性阴道炎的预防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6)乳酸杆菌活菌制剂联合甲硝唑对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微环境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患者疗效分析
    2.2 阴道内环境变化状况分析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2.4 疾病复发状况分析
3 讨论

(7)miR1976/CD105/整合素αvβ6通路在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致阴道炎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阴道粘膜生态系统
    2、阴道微生态系统
    3、宿主与阴道微生物群在健康与疾病中的相互作用
    4、阴道大肠杆菌在女性健康与疾病中的相互作用
        4.1 大肠杆菌与流产
        4.2 大肠杆菌与死产
        4.3 大肠杆菌与自发性早产
        4.4 大肠杆菌与产妇败血症
    5、阴道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女性健康与疾病中的相互作用
    6、microRNA在女性阴道感染中的作用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2、实验方法
    2.1 阴道炎模型的构建及腺病毒注射小鼠阴道炎模型构建
    2.2 蛋白质印迹
    2.3 HE染色
    2.4 冰冻切片制作及荧光观察
    2.5 RNA提取、反转录与实时定量PCR
    2.6 统计学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6、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专利情况
致谢

(8)黄柏联合益生菌治疗妊娠37周后细菌性阴道炎孕妇的疗效及安全性(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治疗方法
    1.4 观察指标
        1.4.1 转阴率:
        1.4.2 症状缓解时间:
        1.4.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4 复发情况:
    1.5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
    2.2 2组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2.3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2.4 2组转阴率比较
    2.5 2组复发情况比较
3 讨论

(9)细菌性阴道炎和不孕及复发性流产的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10)女性下生殖道感染发病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及非淋菌性宫颈炎防御机制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新疆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伦理审查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人-β防御素-1,-2,-3 mRNA在女性非淋菌性宫颈炎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及内容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药物干预对人-β防御素-1,2,3 mRNA基因表达的临床研究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及内容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部分:解脲支原体在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临床价值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伦理审查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四、细菌性阴道炎与盆腔感染关系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致康胶囊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 欧阳敏,梁卉,刘昌福,刘八斤,文检. 中成药, 2021(10)
  • [2]妊娠期生殖道感染面临的问题与挑战[J]. 薛凤霞,韩姹,王辰.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21(10)
  • [3]孕妇生殖道感染特点和病原菌耐药情况分析[J]. 巢玲,朱小燕,谭为,陈秀荣. 中国妇幼保健, 2021(19)
  • [4]输卵管炎性不孕与生殖道感染的相关性及中医证型分布研究[D]. 张宇.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2021(09)
  • [5]细菌性阴道炎优势菌筛选及灭活疫苗的制备[D]. 王晓平.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6]乳酸杆菌活菌制剂联合甲硝唑对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微环境的影响分析[J]. 李程程. 当代医学, 2020(08)
  • [7]miR1976/CD105/整合素αvβ6通路在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致阴道炎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蒋莉莎. 南京医科大学, 2019(04)
  • [8]黄柏联合益生菌治疗妊娠37周后细菌性阴道炎孕妇的疗效及安全性[J]. 李春霞,谢志虹,徐文艳,刘富霞,刘伟杰. 河北医药, 2019(05)
  • [9]细菌性阴道炎和不孕及复发性流产的关系分析[J]. 蔡益娟,陈萱,汤蕾霞,胡玉清,陆牡丹,陈道桢. 中国社区医师, 2018(35)
  • [10]女性下生殖道感染发病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及非淋菌性宫颈炎防御机制的实验研究[D]. 孟炜. 新疆医科大学, 2013(02)

标签:;  ;  ;  ;  ;  

细菌性阴道病与盆腔感染关系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