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码监控系统在票据印刷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宋长春[1](2020)在《基于运输信息集成平台的票据电子化系统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铁路货物运输是我国的主要运输方式之一。近年来,随着铁路大规模地建设和发展,铁路的货物运量不断地增长,而在整个运输过程中所使用的运输票据使用量也不断增加,这无形中增加了整个运输的成本,降低了运输效率;由于在铁路的运输过程中,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单位间的协作以及信息互通,传统的作业方式已经限制了铁路货物运输的发展。铁路信息化多年的建设,各业务系统已成熟应用于各自的业务领域,这推动了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模式的改革。传统作业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当代物流企业,因此推进票据电子化系统的建设,改变传统作业模式必将成为主流趋势。本文分析了当前铁路货物运输的作业环节及组织模式,并以在整个运输过程中参与业务管理的信息系统为切入点。首先分析了货物运输的业务环节、业务流程以及在这些环节中所涉及到的票据以及票据的流转过程;其次分析了在铁路多单位多部门分工协作运输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铁路运输信息系统,分析了每个信息系统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在整个运输过程中信息流的流转。其次介绍了运输信息集成平台,从总体架构入手,分析了集成平台信息流的流转过程,并着重介绍了集成平台数据的采集方式以及数据服务管理体系,这是票据电子化系统的基础。继而在针对基于运输信息集成平台的票据电子化系统进行了全方面的介绍,分析了系统的架构设计、技术架构、网络方案、基础字典、接口规范,并详细阐述了票据电子化后所带来的变化。最后着重研究了基于票据电子化系统的应用系统即铁路车货实时追踪及预警应用系统,介绍了应用系统的总体架构、功能设计方案、网络设计方案等;在介绍系统应用模块功能的同时阐述了各个应用模块的模型建立以及算法;归纳总结了系统在建设过程中与外部系统间的接口,简要描述了系统可为其他系统提供的服务接口,对在系统建设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大数据存储处理技术、Web Service技术等。本文旨在为以后票据电子化系统的完善以及基于票据电子化系统的应用开发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伍忠国[2](2019)在《铁路电子货运票据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当前铁路货运服务正在进行深度的信息化建设,如果充分应用信息化手段,并结合铁路现有系统,可以为铁路货运提供更加便利的业务支持,并会成为已有铁路货运信息化强有力的补充和延伸。铁路整合货物运单和货票发展“一单制”运输符合国家交通物流融合发展方向,开展铁路电子货运票据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论文对铁路电子货运票据管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纸质票据应用、管理以及发展中的缺点,从系统总体架构、业务功能、网络功能、安全功能、数据存储等各个方面综合分析需求特点和功能特性,为系统设计与实现提供基础。研究从车站、路局、总公司三级架构进行布局考虑,详细分析了系统的应用功能设计内容,并研究了合理的数据、网络和安全方案。通过设计新票据电子格式,整合既有运单和货票,提出铁路“一单制”运输方案。为了票据信息在生产过程中的单点采集、全程共享,利用现有的铁路货票系统,构建全路货运电子票据库。通过规范数据报文和接口,对海量数据的传输、加密及处理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对安全运维和应急策略的研究,提出管理策略,并针对风险分析给出了应对措施。铁路电子货运票据管理系统的研究,实现了铁路内部货运票据电子信息的全过程管理。
俞灵灵[3](2018)在《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文中提出移动电商领域竞争模式的升级、一般条款的抽象性和立法者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使得法官在裁判时难以沿用传统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方式,难以用现有的具体规则去处理这些不正当竞争行为,实践中往往出现同案不同判的情形。因此,站在移动电商的大背景下,从判决书本身出发对上述司法难点进行甄别考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裁判文书网涉及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59份判决书为样本,从宏观视角对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从微观视角对裁判的现状进行探究,发现法官难以厘清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之间的关系,对竞争关系认定态度模糊,对竞争行为的正当性判定存在疑问。而对竞争行为正当性判定存疑又具体表现为三点,一般条款适用泛道德化、说理论证两级分化及同等情形不同对待。在此基础上,本文探析了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法官对法律的适用理论存在误读,一般条款本身的抽象性及道德性影响了法官理性审判,司法论证及配套机制的缺乏导致了法官难以寻得正义。经由剖析,本文分别从条文本身、法官本身及配套措施出发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即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严格法律的适用程序和加强说理论证以约束法官审慎裁判;提升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级别、优化电子证据机制和建立案例族谱以弥补配套措施的缺失。我国新《反不正当竞争法》于2017年11月4日颁布,而本文的研究是建立在新法颁布前,法官对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是依托旧法来实现的。新法的颁布完善了旧法在新商业时代所暴露出的弊端。而本文通过判决分析提出针对性建议也与新法部分所修之处契合。
岳明明[4](2017)在《金融票据中印刷号码识别算法的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彩色发票版面特别复杂、多样,其上一些字符很小。而且用过的发票是由针式打印机打印而成,很多发票版面不清晰、已歪斜、已扭曲。在很多发票上还有不规范盖章、签字,因此如何正确确定发票图像上各种字符的位置、如何正确分割出不同字号字符、如何确定小字符的较高维有效特征、如何设计对应的高效的分类器、如何设计有效训练样本库等问题,都是到目前为止没有很好解决的难题。本文针对发票编号识别难题,以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等理论为基础,结合改进的版面分析和识别技术,提出了一种较为有效的发票号码识别算法。预处理阶段,首先采用了中值滤波技术等多种滤波技术相结合方式滤波,去除掉发票图像上的椒盐噪声。对于倾斜的发票图像,本文采用的是改进的方向白游程图像的倾斜校正方法。然后利用迭代阈值法对图像二值化,根据发票特征和灰度直方图的分析,设计发票号码的定位方法。最后采用水平垂直投影法对单个号码进行分割,采用模板法对字符进行归一化。特征提取阶段,对印刷体号码提取了40维有效特征,确保了小字号号码也能有足够的区别其它号码的特征。对号码的识别阶段,提出了改进的排序学习前向掩蔽模式分类器,优化了王守觉院士的排序学习前向掩蔽模型,使其分类效果更好。此外,论文在发票编号训练样本库和测试库的建立方面做了一定工作,建立了有400张发票编号训练样本库和300张发票编号测试库。它们是由40张发票编号训练样本初始库和30张发票编号测试初始库经加不同噪声、旋转不同角度和缩放不同比率而产生。基于该发票编号训练样本库而设计的排序学习前向掩蔽模式分类器有较高的识别率和良好的抗噪性能。实验表明,利用该模式分类器对号码的识别率明显高于传统的BP网络的识别率,抗噪性也优于BP网络,识别速度也有提高。
马金涛[5](2016)在《透视商业票据印刷市场》文中研究说明票据印刷企业必须掌握好市场动态,不断提升技术、管理水平,紧跟市场发展步伐,抓住机遇,以谋求不断发展。商业票据不同于普通印刷品,它是我国印刷行业一个非常重要和特殊的分支,常见的票据主要包括有价证券、防伪票据、各类账单、期票、支票、车票、机票、标签等社会流通的特殊印刷品。商业票据印刷业务已经遍及财政、金融、民政、税务、邮政、医药、娱乐业以及公检法、保险、证
邓楠[6](2015)在《“营改增”对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的影响》文中指出铁路运输收入管理工作是铁路运输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承担着运输收入审核、核算、资金清算、铁路运输票据管理、铁路运输收入预算编制等重要工作。2014年1月1日起,铁路运输企业由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势必对铁路运输收入管理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结合运输收入管理工作的实际工作内容,逐步分析税改对运输收入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和改变。本文主要内容包括六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及方法;第二部份主要对铁路运输收入和收入管理现状进行简介;第三部分主要介绍“营改增”对铁路运输票据管理的影响和改进办法;第四部份详细解析“营改增”对运输收入审核和会计核算的影响及改进方案;第五部分主要介绍“营改增”对收入稽查和基层站段收入管理职能的影响;第六部分主要介绍对“营改增”后运输收入管理改进建议。
杨丽春[7](2015)在《某国企新版票据印刷质量管理研究》文中认为质量管理在项目管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质量管理规划,旨在更好地推动项目实施,以项目实践来验证和丰富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本文选取某国企新版票据印刷项目作为案例,是因为票据印刷质量直接关系到印刷企业的时间与成本的投入。在进行项目质量管理规划时,既要考虑项目本身的实际情况,又要顾及特殊票据印刷项目对质量管理理论的应用。论文针对项目开展WBS分析、范围分析、质量计划编制及方案设计,并按以下五个步骤对项目质量管理进行规划。第一,项目范围管理。按照项目范围管理的一般性原则,进行项目范围管理,其中包括范围规划、范围定义、范围核实、范围变更等四大部分,保证项目在特定的资源、时间和预算范围内实现项目可交付物,以满足项目的要求。第二,项目质量策划。依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项目质量策划,致力于制定项目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第三,项目质量保证。采用过程方法、质量评审和质量认证方法提高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确保最终交付物为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第四,项目质量控制。应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法,确保项目质量,以满足项目委托方提出的质量要求。第五,项目质量改进。根据委印方需求和生产经营的需要对现有的票据质量管理水平加以提高和改进,以满足委印方的要求。在质量管理过程中,我们充分将不同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应用到新版票据印刷项目中,把项目目标作为基础,贯穿整个质量管理过程应用,对项目的开展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王娟[8](2013)在《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文中认为政府非税收入作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理顺政府分配关系、健全公共财政职能的客观要求。如何结合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深入落实政府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逐步建立健全公共财政框架,已成为我区财政体制改革的新热点。传统的政府非税管理模式已经严重影响了财政工作的效率,阻碍了财政改革的脚步,因此建立一套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成为财政部门的当前之急需。本系统围绕新疆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在开发和设计中采用了敏捷开发的模式,并结合软件工程开发理论,从我区财政非税收入的特点入手,对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需求分析、设计实现与测试。新疆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重点实现了票据管理、票据发售、票据查询、收入管理、项目管理、执收码管理等模块功能;根据政府非税收入的需求针对分类储存、统计查询、制表、信息传输、计算机网络办公自动化等各类业务进行了处理。同时根据具体的业务特点和用户的要求,整个系统使用java编程语言开发,后台数据库采用了ORACLE10G,采用开放式标准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开发过程中采用先进的传输技术,使用系统有较高的可扩充性及可维护性。同时也尽可能考虑到用户的非功能需求,力求使系统简单易用,强化了人性化和个性化的理念。通过试运行表明,本设计是成功的,已经达到了设计目标,将会极大提高了政府非税收入的管理效率,同时加入的办公自动化功能,又使有关日常业务提高了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为我区的财政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崔文静[9](2012)在《光大银行商业汇票业务操作风险及防范对策》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商业汇票业务的迅速发展,有关银行业金融机构相继发生一系列票据诈骗案件。我国商业银行从80年代开始重新办理商业汇票以来,经过数十年的业务经验积累,已逐步完善了相关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就目前情况看,商业汇票业务的风险逐渐集中在操作风险上。在当前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中,中国光大银行与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一样,也存在着对商业汇票业务交易背景真实性审查不严、票据查询查复制度执行不严、票据填写要素不齐全等不规范操作,甚至对没有真实贸易背景的虚假购销合同进行票据承兑和贴现的现象。这不但扰乱了票据市场秩序,也反映出中国光大银行商业汇票业务领域潜在操作风险不断积聚,尤其是商业票据融资业务正在成为高风险业务。为促进中国光大银行商业汇票业务的健康发展,切实防范和控制相关风险,本文在国内关于操作风险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中国光大银行商业汇票业务操作风险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中国光大银行商业汇票业务在承兑业务、贴现(转贴现)业务和商业汇票质押业务各环节中存在的操作风险,总结出考核机制不合理、内部监督薄弱、票据市场法制建设落后、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等若干导致风险形成的内外部原因。然后,结合光大银行实际业务情况对症下药,提出了加强内控建设、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票据管理等建议,并针对持票人恶意诈骗、内部人员违规操作等情况等具体风险提出了防范对策,为保证中国光大银行商业汇票业务健康、有序、协调发展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戴晓波[10](2011)在《银行支票影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支票截留,即以电子信息代替实物票据传递的支票清算模式已成为支票清算的发展趋势。2007年6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在立足中国国情、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成功开发并推广《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不仅打破了支票使用的地域限制,实现了全国通用,对于提升支票使用率、完善我国支付体系、支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支票影像系统基于影像技术和支付密码等技术,将纸质支票转化为影像和电子清算信息,实现纸质支票截留,并利用网络技术将支票影像和电子清算信息传递至出票人开户行进行提示付款,实现支票全国通用。自2007年上线以来,支票影像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支票的使用和流通,对积极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加速社会资金的流转起到了推动作用,相比发达国家而言,我国支票影像系统建设具有后发优势,但在全国范围内运行和推广中还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努力。本文的主要工作是设计并实现支票影像系统,将支票影像系统的支票账户管理、支票发售管理等模块的功能予以实现,并协调支票影像处理系统与周边系统的关系,进行概要和详细的设计并进行测试,最终给出一个实用性强的全国城市商业银行支票影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系统实现上,基于J2EE进行设计,运用MVC三层架构使业务逻辑与展示分开,使用较为成熟的spring、hibernate等较为成熟的开源框架,在满足稳定性及安全性的前提下开可在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开发的效率。在数据通讯过程中使用数字证书签名及验签,发送交易报文时使用私钥进行签名,收到报文时使用发送发的公钥来进行核签,以此来保证数据的真实及不可抵赖性。
二、号码监控系统在票据印刷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号码监控系统在票据印刷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运输信息集成平台的票据电子化系统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1.3 票据电子化的必要性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2 铁路货物运输生产工作组织 |
2.1 铁路货物运输作业的业务环节 |
2.1.1 铁路货运作业工作组织 |
2.1.2 铁路货运组织过程中相关票据 |
2.1.3 货运组织过程中的票据流转 |
2.2 铁路货物运输作业的业务流程 |
2.3 铁路货运运输相关的信息系统 |
2.4 铁路运输作业信息系统数据流 |
2.5 本章小结 |
3 运输信息集成平台研究 |
3.1 运输信息集成平台建设原则 |
3.2 运输信息集成平台总体架构 |
3.3 运输信息集成平台信息流 |
3.4 运输信息集成平台数据采集体系 |
3.5 运输信息集成平台数据服务管理体系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运输信息集成平台的票据电子化系统研究 |
4.1 票据电子化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原则 |
4.1.1 建设目标 |
4.1.2 建设原则 |
4.2 票据电子化系统架构设计 |
4.2.1 票据电子化系统的总体架构 |
4.2.2 票据电子化系统的传输方式 |
4.3 票据电子化系统技术架构 |
4.4 票据电子化系统网络方案 |
4.5 票据电子化系统统一基础字典 |
4.6 票据电子化系统接口规范 |
4.6.1 电子票据数据报文接口规范 |
4.6.2 电子票据命名规范 |
4.7 票据电子化带来的变化 |
4.8 本章小结 |
5 基于票据电子化系统的货车货物追踪预警系统的应用研究 |
5.1 应用研究背景 |
5.2 系统总体目标 |
5.3 系统建设内容 |
5.4 系统总体架构 |
5.4.1 逻辑架构 |
5.4.2 技术架构 |
5.4.3 数据架构 |
5.5 系统功能设计方案 |
5.5.1 总体功能设计 |
5.5.2 数据采集、存储和处理 |
5.6 系统应用功能 |
5.6.1 货车追踪功能 |
5.6.2 货物追踪功能 |
5.6.3 在途超时停留预警功能 |
5.6.4 超运输期限实时预警功能 |
5.6.5 重车车辆到达预警 |
5.6.6 统计分析 |
5.7 信息共享与信息接口设计 |
5.7.1 数据获取接口 |
5.7.2 数据服务接口 |
5.8 关键技术方案 |
5.8.1 大数据技术 |
5.8.2 Web Service体系结构 |
5.9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铁路电子货运票据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1 必要性分析 |
2.2 总体需求 |
2.3 业务功能需求 |
2.4 网络功能需求 |
2.5 安全功能需求 |
2.5.1 应用安全性需求 |
2.5.2 设备安全性需求 |
2.5.3 数据安全性需求 |
2.6 系统需求与数据量预测 |
2.6.1 系统需求 |
2.6.2 数据量预测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铁路电子货运票据管理及数据整合技术研究 |
3.1 电子货运票据管理技术研究 |
3.1.1 既有货运纸质票据现状分析 |
3.1.2 电子票据整合方案研究 |
3.1.3 电子票据统一编号方案研究 |
3.1.4 基于电子票据信息的作业流程研究 |
3.1.5 电子票据系统架构研究 |
3.2 铁路货运运单和货票整合 |
3.2.1 运单及货票现状 |
3.2.2 运单货票整合方案 |
3.3 数据整合技术研究 |
3.3.1 信息采集 |
3.3.2 数据接入 |
3.3.3 数据存储 |
3.3.4 数据访问 |
3.4 电子票据库总体架构研究 |
3.5 电子票据数据报文及接口规范 |
3.6 数据传输及加解密技术 |
3.7 海量数据处理技术研究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铁路电子货运票据管理系统设计 |
4.1 总体架构 |
4.1.1 系统体系结构 |
4.1.2 逻辑架构 |
4.1.3 物理架构 |
4.1.4 技术架构 |
4.1.5 信息处理流程 |
4.2 应用功能设计 |
4.2.1 车站级功能组成 |
4.2.2 路局级功能设计 |
4.2.3 总公司级功能设计 |
4.3 数据方案设计 |
4.3.1 数据存储方案 |
4.3.2 数据接口 |
4.4 网络方案设计 |
4.4.1 网络现状 |
4.4.2 技术方案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效益与风险分析 |
5.1 效益分析 |
5.2 风险分析及对策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3)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的缘起 |
2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异质化探析 |
2.1 异于传统电商之移动电商新特征 |
2.1.1 不再囿于时空 |
2.1.2 集个性化数据 |
2.1.3 具有聚合效应 |
2.2 衍生的竞争行为较传统之不同点 |
2.2.1 表现形式迥异 |
2.2.2 对用户行为选择的更多限制 |
2.2.3 对证据机制的更艰挑战 |
2.2.4 对法官技艺的更高要求 |
3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司法裁判分析 |
3.1 宏观视角:所采样本的实证分析 |
3.1.1 以时间和地域为参数 |
3.1.2 以案由为参数 |
3.1.3 以被诉行为所涉的模块为参数 |
3.1.4 以判决依据为参数 |
3.1.5 以原告胜诉率为参数 |
3.2 微观考察:判决依据及理由的运用歧义 |
3.2.1 法法之间关系的歧义 |
3.2.2 竞争关系考察之歧义 |
3.2.3 竞争行为正当性判断之歧义 |
4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裁判困境的理论溯源 |
4.1 知识产权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之关系剖析 |
4.1.1 规范层面:法条竞合或想象竞合 |
4.1.2 责任层面:竞合或独立 |
4.2 竞争关系判定之理论廓清 |
4.2.1 是否为前提 |
4.2.2 标准之厘定 |
4.3 不正当性的判断存疑之原因考察 |
4.3.1 一般条款本身具抽象性及伦理性 |
4.3.2 法官陷入适用困境和论证困境 |
4.3.3 司法配套机制不完善 |
5 完善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制度之建议 |
5.1 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 |
5.1.1 填补一般条款 |
5.1.2 明晰认定标准 |
5.2 审慎法官裁判以走出现实困境 |
5.2.1 严格适用程序 |
5.2.2 加强说理论证 |
5.3 升级配套机制以弥补缺失 |
5.3.1 提升审判级别 |
5.3.2 优化电子证据机制 |
5.3.3 建立案例族谱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目次 |
作者简介 |
(4)金融票据中印刷号码识别算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趋势 |
1.2.1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2 发展趋势 |
1.3 本论文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票据图像的预处理 |
2.1 图像的噪声去除和灰度化 |
2.1.1 图像的灰度化 |
2.1.2 图像的去噪处理 |
2.2 票据图像的二值化 |
2.2.1 二值化的基本概念 |
2.2.2 双峰法实现图像二值化 |
2.2.3 P参数法实现图像二值化 |
2.2.4 最大类间方差法实现图像二值化 |
2.2.5 迭代阈值法 |
2.3 图像的倾斜校正 |
2.3.1 基于Hough变换的图像倾斜校正算法 |
2.3.2 方向白游程 |
2.3.3 改进的方向白游程图像倾斜矫正的方法 |
2.4 号码的定位 |
2.5 字符分割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特征提取 |
3.1 字符的归一化 |
3.2 号码特征的选取 |
3.2.1 数字的投影特征 |
3.2.2 区域像素数 |
3.2.3 横线特征 |
3.2.4 竖线特征 |
3.2.5 横过线数 |
3.2.6 竖过线数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号码的识别 |
4.1 BP神经网络简介 |
4.2 通用前馈网络及排序学习前向掩蔽模型 |
4.2.1 前馈网络简介 |
4.2.2 前馈网络算法思想 |
4.3 基于通用前馈网络的一种排序学习前向掩蔽模型的模式分类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营改增”对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增值税产生 |
1.1.2 增值税在中国发展 |
1.1.3 铁路运输企业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论文研究的内容 |
1.3.2 论文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现状 |
2.1 铁路运输收入概述 |
2.2 铁路运输收入管理概述 |
2.2.1 运输收入审核和会计核算简介 |
2.2.2 运输收入票据管理简介 |
2.2.3 运输收入稽查简介 |
2.3 举例说明运输收入管理部门设置和工作流程 |
第三章“营改增”对运输收入票据管理的影响 |
3.1 铁路客货运输票据管理具有特点 |
3.1.1 票据样式多 |
3.1.2 管理制度严格 |
3.1.3 计算机系统管理 |
3.2 增值税发票管理与铁路票据管理的区别 |
3.2.1 票据适用的区域不同 |
3.2.2 使用不同的信息系统管理 |
3.2.3 票据管理要求不同 |
3.3 对客货运输票据管理的影响 |
3.3.1 一线营业站工作量影响 |
3.3.2 对管理流程影响 |
3.3.3 对管理项目影响 |
第四章“营改增”对运输收入审核和会计核算的影响 |
4.1 运输收入业务重新界定、划分 |
4.2 对运输收入划归影响 |
4.3 计税项目 |
4.4 票据审核程序的升级 |
4.4.1 统一票据电子信息接口格式 |
4.4.2 提供车站客货票据补充采集系统 |
4.4.3 在审核中增加采集的数据处理功能 |
4.4.4 收入审核系统调整 |
4.4.5 收入报表处理系统调整 |
4.5 对铁路运输收入资金存汇的影响 |
第五章“营改增”对收入稽查和站段收入职能影响 |
5.1 对铁路收入稽查工作的影响 |
5.2 对站段收入管理职能的影响 |
第六章“营改增”后运输收入管理的改进建议 |
6.1 加强增值税知识学习培训,提升业务人员综合素质 |
6.1.1 对一线核算人员的培训 |
6.1.2 对收入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
6.2 票据管理的改进意见 |
6.2.1 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系统票据模块与其他模块的衔接 |
6.2.2 票据改动建议 |
6.3 加强收入管理内、外勤工作结合,建立全方位检查机制 |
6.4 加强信息核对,提高收入工作质量 |
6.5 提高资金拨付比例,减轻企业资金压力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某国企新版票据印刷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三节 论文框架和研究规范方法 |
第二章 项目质量管理理论综述 |
第一节 几个重要术语的概念及关系 |
第二节 项目质量的内涵、基础工作和主要原则 |
第三章 某国企新版票据印刷项目的现状及质量管理 |
第一节 项目背景 |
第二节 项目现状和管理的重点 |
第三节 新版票据印刷项目质量管理的特点 |
第四章 新版票据印刷项目的质量管理计划 |
第一节 项目范围的界定 |
第二节 项目质量计划的编制 |
第三节 项目的质量保证体系 |
第四节 项目的质量控制方案 |
第五节 项目质量改进 |
第五章 总结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内容 |
第2章. 相关技术 |
2.1 JAVA语言 |
2.2 JAVA语言介绍 |
2.2.1 JAVA语言的优点 |
2.3 ECLIPSE集成平台介绍 |
2.3.1 Eclipse的概述 |
2.3.2 Eclipse的安装、设置与启动 |
2.4 SSH三层框架 |
2.5 ORACLE1OG技术背景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需求分析 |
3.1 可行性研究 |
3.2 功能需求分析 |
3.2.1 系统概述 |
3.2.2 业务需求 |
3.2.3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2.4 系统整体流程图 |
3.3 系统环境 |
3.3.1 服务端环境 |
3.3.2 客户端环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设计 |
4.1 系统功能结构 |
4.2 系统架构 |
4.3 系统总体协作流程图 |
4.4 主要模块设计 |
4.5 系统各模块设计 |
4.5.1 系统管理 |
4.5.2 政策管理 |
4.5.3 功能模块划分 |
4.5.4 功能模块描述 |
4.5.5 数据库表设计 |
4.5.6 业务流程图 |
4.5.7 收缴管理 |
4.5.8 票据管理 |
4.5.9 执收管理 |
4.6 网络设计 |
4.7 业界解决方案 |
4.7.1 交换中心的系统结构 |
4.7.2 内网外数据交换安全方案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实现 |
5.1 系统运行截图 |
5.1.1 财政端 |
5.1.2 单位端 |
5.1.3 票据端 |
5.2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光大银行商业汇票业务操作风险及防范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基本概念 |
1.2.1 商业汇票 |
1.2.2 商业承兑汇票 |
1.2.3 银行承兑汇票 |
1.2.4 电子商业汇票 |
1.2.5 商业汇票业务 |
1.2.6 操作风险 |
1.3 相关研究成果概述 |
1.4 论文思路和主要内容 |
1.4.1 论文思路 |
1.4.2 主要内容 |
2 光大银行商业汇票业务现状 |
2.1 光大银行商业汇票业务经营情况 |
2.1.1 商业汇票票据资产余额情况 |
2.1.2 商业汇票业务收入情况 |
2.1.3 风险资产占用情况 |
2.1.4 电子商业汇票业务 |
2.2 光大银行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工作 |
2.2.1 规模调控 |
2.2.2 风险防范 |
2.2.3 业务培训 |
2.2.4 系统开发与优化 |
3 光大银行商业汇票业务主要操作风险分析 |
3.1 光大银行商业汇票承兑业务操作风险 |
3.1.1 承兑申请环节的业务要求及操作风险 |
3.1.2 承兑审查环节的业务要求及操作风险 |
3.1.3 保证金确认环节的业务要求及操作风险 |
3.1.4 空白汇票管理的业务要求及操作风险 |
3.2 光大银行商业汇票贴现(转贴现)业务操作风险 |
3.2.1 贴现申请环节的业务要求和操作风险 |
3.2.2 商业汇票合法性审核的业务要求及操作风险 |
3.2.3 查询查复环节的业务要求及操作风险 |
3.2.4 背书及保管环节的业务要求及操作风险 |
3.2.5 转贴现业务要求及操作风险 |
3.3 光大银行商业汇票质押业务操作风险 |
3.3.1 商业汇票质押的要求 |
3.3.2 商业汇票质押业务操作风险 |
4 商业汇票操作风险案例分析 |
4.1 案例一:逆程序办理银行承兑汇票 |
4.1.1 案例描述 |
4.1.2 案例分析 |
4.2 案例二:买通银行人员提供假查复信息 |
4.2.1 案例描述 |
4.2.2 案例分析 |
4.3 案例三:虚假开立承兑汇票、克隆变造后贴现 |
4.3.1 案例描述 |
4.3.2 案例分析 |
4.4 案例分析小结 |
5 光大银行商业汇票业务操作风险形成原因 |
5.1 光大银行商业汇票业务操作风险的内部原因 |
5.1.1 风险意识淡薄 |
5.1.2 考核机制不合理 |
5.1.3 职业素质较低 |
5.1.4 内部监督薄弱 |
5.2 光大银行商业汇票业务操作风险的外部原因 |
5.2.1 票据市场法制建设落后 |
5.2.2 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 |
5.2.3 票据市场交易工具单一 |
5.2.4 票据的有因性和商业银行审查技术的缺失 |
5.2.5 缺乏全国统一商业汇票交易平台 |
6 光大银行商业汇票业务操作风险防范对策 |
6.1 转变经营理念 |
6.2 内部控制体系 |
6.2.1 建立、健全内控制度 |
6.2.2 风险管理系统 |
6.2.3 经营及档案安全 |
6.2.4 信息反馈机制 |
6.2.5 部门及岗位设置 |
6.2.6 制度落实 |
6.2.7 业务监督 |
6.2.8 员工队伍建设 |
6.3 针对具体风险的防范措施 |
6.3.1 违规风险的防范 |
6.3.2 票面伪造、变造、票面要素不全情况的防范 |
6.3.3 持票人恶意诈骗情况的防范 |
6.3.4 内部人员违规操作情况的防范 |
6.3.5 内外联手恶意诈骗情况的防范 |
6.3.6 汇票到期后承兑行不及时划款风险的防范 |
6.3.7 由于保管汇票不慎发生遗失或毁损情况的防范 |
6.4 科技、技术方面的防范对策 |
6.4.1 票据防伪技术 |
6.4.2 银行承兑汇票密码 |
6.4.3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 |
6.5 外部宏观措施 |
6.5.1 加快票据市场建设 |
6.5.2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
6.5.3 强化信用约束 |
7 全文总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银行支票影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系统开发的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需求分析 |
2.1 总体业务描述 |
2.2 系统的目标和解决的问题 |
2.3 系统的需求分析 |
2.4 实施技术方案需求 |
第3章 系统架构设计 |
3.1 系统建设原则和目标 |
3.2 系统架构设计 |
第4章 系统的详细设计 |
4.1 程序包结构设计 |
4.2 电子验印模块设计 |
4.3 支票状态设计 |
4.4 系统配置文件 |
4.5 数据库设计 |
第5章 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
5.1 实现平台及技术 |
5.2 登录密码校验实现 |
5.3 数字签名及验签实现 |
5.4 前台页面展示 |
5.5 系统测试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号码监控系统在票据印刷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运输信息集成平台的票据电子化系统的应用研究[D]. 宋长春.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0(01)
- [2]铁路电子货运票据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D]. 伍忠国.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3]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D]. 俞灵灵. 中国计量大学, 2018(02)
- [4]金融票据中印刷号码识别算法的研究[D]. 岳明明. 青岛大学, 2017(02)
- [5]透视商业票据印刷市场[J]. 马金涛. 中国印刷, 2016(01)
- [6]“营改增”对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的影响[D]. 邓楠.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5(04)
- [7]某国企新版票据印刷质量管理研究[D]. 杨丽春. 云南大学, 2015(09)
- [8]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 王娟. 厦门大学, 2013(05)
- [9]光大银行商业汇票业务操作风险及防范对策[D]. 崔文静. 宁波大学, 2012(03)
- [10]银行支票影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戴晓波. 山东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