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园林住宅——中国居民住宅的新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李庆梅[1](2019)在《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研究 ——以西安曲江片区为例》文中提出建成环境内的历史遗址在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下面临着城市建设与遗址空间高度重叠而引发的空间侵占、价值流失等问题,人们开始意识到对于建成遗址而言不应用历史静物的态度来对待它,应重视其作为城市公共资源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如若不能有效地活化利用它则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保护。因此,伴随着遗址保护观念的转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围绕城市建成区内的遗址空间建设公共绿地开始成为遗址保护与发展及历史城市有机更新的新思路。遗址绿地这一城市空间的形成打破了遗址所在地区经济落后、活力值较低的局面,并以其文化内涵及生态效益辐射影响周边环境,引导周边城市空间的重构、生态环境的改善、文化生活的丰富和产业结构的重组,带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21世纪的中国正在由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转化,城市发展的目标也由增量扩张转向品质提升与活力激发,特别是对于历史城市而言,优化城市既有空间,挖掘和传承城市特色,关注人的日常生活和文化活动,实现遗址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共生成为城市发展的新要求,遗址绿地和周边城市环境的建设更新以及两者的相互作用关系成为新的关注点。具有悠久建城历史和大量文化遗存的西安城也正面临着新形势下的城市更新改造、空间活力提升和文化内涵延续等重任。20世纪80年代西安在第二版总体规划中提出将文物古迹保护与城市公共绿地建设相结合,至今已形成众多位于城市建成区内的遗址绿地空间。探索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关联就是关注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利用遗址文化价值和绿地生态效益进行区域空间再造和综合效益提升,创造出富有活力的地方性空间。本文以历时两千多年、蕴含众多遗址绿地空间的西安曲江片区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了曲江遗址空间的历史形态演变进程和遗址绿地的现状分布情况,并对遗址绿地的类型进行分类整理。接下来针对选取的两个典型遗址绿地及其周边城市环境进行调研分析,通过图表的方式对其建设现状、空间本底、社会环境、产业构成等内容进行呈现,并结合建构的空间耦合度研究框架对现状空间耦合程度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客观分析,旨在揭示现今耦合作用下地区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理论与实证的研究提出相应的耦合优化策略,探索出未来遗址绿地与城市空间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并为后续研究的开展提供基础资料和研究思路。
瞿欢[2](2019)在《基于建筑类型学的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居住小区经历了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简单模仿、现代主义功能空间划分、欧美形式元素的盛行,到现在稳定流行的抽象山水意境空间创造,以人的需要为主的功能空间越来越细化,材料技术的运用、传统符号的提取、意象空间的运用,满足了大众的消费审美需求,却淹没了历史文化、地域的差异性,论文基于此现状,利用建筑类型学对现代居住区空间中的“原型”进行分类,并将其与具体环境、功能需求结合,展开空间中的形式表现,以期为未来的居住区户外空间有机更新与创新提供方法的借鉴与指导。论文以建筑类型学为指导,从历史文化与地域的角度,对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进行研究,得出以下成果:(1)从古代与现代居住区的历史发展中概述了居住区户外空间的形态、形式变化,从空间层面探讨建筑类型学应用的可能性;并对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中主要形式表现问题进行了归纳,从形式层面提出引入建筑类型学理论的必要性。(2)通过对建筑类型学的起源、发展阶段、理论及设计方法的研究,分析了建筑类型学对于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的适用性,总结了建筑类型学形态研究模型与元语言描述模型。利用建筑类型学的设计方法—一类推设计,选取了四个体现江南地域文化的现代居住区进行了案例研究,获得了特定文化下的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的结构原型:村落布局结构原型“户-巷-片-村”,传统建筑结构原型“礼序结构”,江南水乡代表性的景观原型“连续的水岸民居界面拓扑结构”,以及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原型:“庭院”,以占据空间主导地位的主要要素为依据,将庭院类型分为:绿庭、水庭、基质庭、合庭。(3)辩证地借鉴建筑类型学的理论与设计方法,并建立相应的规则完善建筑类型学的不足之处,建立居住区户外空间的研究体系与设计方法;将获得的“原型”结合具体的实践环境、场所功能需求对浙江嘉善旭辉梦想城居住区户外空间进行整体空间布局与细部设计实践。论文从历史分析、理论与案例研究到设计实践,逐步验证了建筑类型学理论与方法在景观空间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及局限性,为不同地域文化类型下的居住区户外空间表现、景观更新与创新提供了一个可参照的方向和理性的实践方法。
薛妍[3](2020)在《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快速城镇化为我国城市发展带来巨大贡献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生态区域的破碎萎缩,进而引发了负面影响众多的“大城市病”,甚至导致了部分城市经济发展的停滞不前。在公园城市建设的火热趋势下,遂宁作为西南地区特色丘陵河谷型城市,面临着绿色发展的重要转型期,而遂宁城市新区作为遂宁老城的拓展与延续,决定着未来遂宁城市的发展方向与风貌格局,因此,为了实现遂宁的高品质环境营造与高质量发展,需要以公园城市理念为支撑,寻求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的新方向。本文基于对公园城市理念的研究与对国内外公园城市建设优秀案例的分析,总结出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在新型城市发展模式下的思路转变,并归纳与提炼出具备普适性的规划策略及方法,最后以遂宁雁栖湖片区为例探索了该规划方法的实践运用。具体研究了以下内容:一、解释了本选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并对该选题的研究目的、内容、范围与概念进行了界定,详细展示了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框架。二、对公园城市理念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了探索,详细分析了该理论的核心内涵及主要特征,在总结了国内外公园城市优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析了绿色空间规划的发展方向。三、分析了遂宁城市新区在生态、生活、生产三个层面的开发现状条件,解读了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现有发展模式的局限性,总结了公园城市理念下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的未来发展方向。四、提出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生态、生活、生产三生维度叠合的规划框架,梳理了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的要素构成与规划原则,并进一步归纳了详细规划的方法步骤。五、以遂宁雁栖湖片区绿色空间规划为例,展示了本研究规划方法的实践运用,为未来城市新区绿色空间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卢圣[4](2010)在《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研究》文中指出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威胁,为追求人、社会、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已然成为当今人类对未来发展模式的共识,城市居住区园林建设是实现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重要的一隅。该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研究居住区园林设计方法,提出将“园林可持续设计”的概念作为居住区园林设计的方法。在重新审视国内外近现代城市居住区从单纯的居住区设计到社区设计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纵向理解人类居住区发展趋向,同时从横向的角度分析现有的居住区的设计问题。对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的理念和方法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和总结,并提出居住区可持续设计的评价框架体系及评价内容。目的在于结合中国当前居住区建设和开发的实际,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居住区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围绕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1)园林可持续设计方法是风景园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基于风景园林的使命,必须顺应历史潮流及环境变化趋势,寻找更为合理的设计方法,而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内核的园林可持续设计方法,契合了这种变化。作者认为园林可持续设计的形成是园林设计方法的范式进步。(2)通过回溯近现代国内外的城市规划发展及居住区园林的嬗变,该文认为无论是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规划还是当代理性的城市规划,人们都是在沿着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努力,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物质规划为主、精英式规划、居住区与城市关系分离等,归根到底是由于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的失衡和人本中心主义的思想观念的问题。正因为规划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受认识的深度和社会发展水平影响,所以城市和居住区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发展观做指导,并依赖于可持续设计技术。(3)分析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生成历程,在此基础上提出“园林可持续设计”的定义:“综合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科学知识,统筹平衡环境、经济、社会三个维度的因素,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合理应用景观材料、保护和构建代际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尊重自然遗产和传统文化并重视设计管理的一种园林设计的方法。”并就园林可持续设计方法做了探索和总结,即:①融入生态关怀的整体性关注;②尊重自然;③尊重地域文化;④人性化设计;⑤以可持续性技术为支撑。⑥公众参与设计;⑦节约化设计。(4)针对现代城市发展状况,就居住区园林设计从可持续设计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提出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的主要方法和主要原则:主要方法如下:①结合自然环境的设计方式;②注重居住区园林中的交流空间的创造;③应用可持续性技术方式营建节约型园林;④注重居住文化精神的传承;⑤注重创造心理愉悦的环境设计。主要原则:①全过程原则;②最低能耗原则;③自然-社会-经济均衡可持续原则;④技术可持续性原则;⑤管理可持续性原则;⑥公众参与性原则。(5)在研究对比相关评价方法后,该文建立了可持续园林可持续性评价框架体系。在分析建筑及相关居住区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园林可持续评价指标的四大类分类方法,即: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促进评价、人工环境质量的评价、文化传承性评价、经济性评价。同时对相关指标进行了初步的设定。作者认为,在人类改变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可持续设计的方法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在人工与自然环境中寻找和平共处之路。在园林可持续设计思想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园林,为人居环境作出贡献是风景园林专业应当有的历史眼光和责任。
周波[5](2019)在《基于未来智慧城市愿景的城市家具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世纪以来,信息化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促使城市进入智慧城市发展阶段,我国城市也迎来转型提升的重大机遇。在历史挑战面前,城市家具智能化不足、文化匮乏、人性化缺失等发展现状已难以适应智慧城市建设发展以及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户外活动需求,城市家具已经到了急需变革的发展阶段。未来城市是怎么样的形态?未来城市家具又是什么样?我们如何面对当下城市家具的境遇?面对严峻的现实,传统设计理念与思路已难以应对今天城市发生的变化,也无法应答明天城市家具发展的诉求,更无法响应未来城市家具变化的趋势。本文以未来城市愿景与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家具设计为研究主题,通过对5G、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等新兴技术发展的状况及其对城市的影响;西方以及国内未来城市理论的总结;国内外智慧城市实践的归纳;中国城市2035年总体规划蓝图的研究综合分析并建构我国未来城市发展愿景。同时结合我国城市家具现状与发展趋势剖析,总结出未来城市家具分阶段的发展愿景,即到2050年,高级智能机器人智慧城市家具和2035年的智能城市家具两个发展阶段。在城市家具愿景构建的基础上,本文重点研究当下的城市家具智能化、智慧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智慧城市家具的概念并建构了智慧城市家具设计研究体系和理论模型,并论述其要素构成、内涵意义等内容。本文基于城市现代化的愿景,提出了城市家具现代化的概念,并指出城市家具现代化就是城市家具的智慧化。在设计理论体系的应用方面,本文主张在“人、事、物、技、文、场、境”等研究要素的系统框架内,以人车出行系统为限定条件,以未来城市街道空间为场所界面,研究城市家具与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以此形成智慧城市家具应用体系的研究方法与理论模型。针对近阶段和远期城市家具发展,分别提出了“智慧家具带”和“智慧微枢纽”的设计策略:近期“智慧街道”的营造须以共享单车为核心模块的“智慧家具带”建设为核心内容,远期通过“智慧微枢纽”这样的新型机器人城市家具来扮演“智慧街道”以及“智慧社区”的公共服务微型中心的角色。最后,本文分别以“技术智能”和“设计智慧”两个角度的实践案例来验证智慧城市家具设计体系应用的可行性。目前,此类智慧城市家具研究文献稀少,本文希望为该领域的研究学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曹烨[6](2019)在《临时性景观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作用与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景观”为研究对象,以景观的“临时性”为课题,展开系统的学术研究。城市景观,是城市中超越所有“公共建筑”的最具开放潜力的空间。在不断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许多荒废和待转型的旧有空间,需要借助“临时的方式”,实现灵活并有针对性的更新和变化。临时性景观,就是指具备这种性质的特殊且有效的城市景观形态。临时性景观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有效助力于城市的发展,回应人居环境发展过程中衍生的诸多问题,并顺势而为成为新时代空间营建、生活秩序、信息时尚及文化形态的崭新多维载体。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由以下层次构成:一、通过现场调研、场景体验、文献解读及资料梳理,确定课题的研究内容与边界。通过与“永久性景观”的多指标比对,确定两者在概念、形态、建构、功能、价值等各方面的差异与特征,并确立“临时性景观”这一选题的基础、轮廓及边界。二、临时性景观的硏究主要针对以下问题:1、城市中的碎片化空地(闲置地块、农业地、工业地、铁道附属地);2、与地权相关的法规、机制及可能性;3、环境保护与城市生态的应急问题;4、规划中存在的僵化和滞后;5、艺术和人文建设中急需融入的多种需求;6、原有景观概念的局限性;7、当下急需的城市空间活化;8、本课题研究应持的包容及开放性。三、临时性景观的硏究,应反思原有“景观设计理念”:景观,不是仅限于美好的感知和文学性的描述与演绎,不应仅限于建筑学意义的工程营造和艺术学意义的作品创作,而应审视永久性景观系统的局限,呼应城市空间不断显露的新的景观需求,从而有效处理暂时、应急、局限、效果等要素间的权重及路径,多目标、快应变、高精准、多元化地服务于城市肌体的方法与机制。四、临时性景观的硏究,应反思原有的“公共艺术理念”:公共艺术,不能仅限于艺术创作和作者个人经验,也不应仅追求作品的赏心悦目或是建造类似于雕塑的构筑物。公共艺术应与新型构建技术、数字及网络技术相结合,不局限于文化范畴并与社会需求有机地融合。公共艺术不应仅服务于文化形态,还应服务于法规、节事、商业、救灾等形态。五、临时性景观的硏究,应借助于实际案例的解析,以梳理临时性景观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多种表现形态:通过对具“临时属性”的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梳理,分析临时性景观的实施策略与方法;借助于对大型城市节事活动的巡礼,完整认识临时性景观的积极性、系统性和有效性。通过认识临时性景观在综合介入城市公共空间中呈现的可能性、丰富性、多元价值,和对信息时代和多元环境的认知,揭示了临时性景观产生的必然性。同时,本文着重研究临时性景观理念在文化交流、信息传播、营商环境、灾后重建以及生态保护等领域的特殊作用与价值。六、临时性景观的硏究,应反思原有的“景观设计教育”理念:原有的景观教育专业仅按内容、表现形式区分,是基于艺术立场及以教师的个人经验为主。而当代的设计教育应密切结合城市化进程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认识专业、调整专业、重构专业,从而集约教育资源。七、临时性景观,以其灵活多样的形式、丰富鲜明的界面、快速搭建的便利、以及材料和结构的可循环等特性,弥补了原有城市景观(永久性景观)概念的局限、问题和缺陷,极大地发展了新时代景观系统在理念、范围、功能、价值、建构及营运等方面的崭新内涵。
刘军[7](2014)在《基于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天津住区规划发展演进研究》文中认为“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首次提出的面对郊区土地无序蔓延、解决城市建设失衡、恢复城市人居活力的规划思潮,其中,住区规划是新城市主义的核心内容。然而,新城市主义理念在西方社会的产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对前人大量相关规划理论成果的继承与提升,这些成果面对工业革命背景下城市化进程与现代主义建设的弊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进过程。值得关注的是,对于中国住区规划而言,虽然社会发展进程不同,但新城市主义所提倡的具体住区规划方法并不陌生。我国住区规划因紧密关系民生,始终是学术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和城市建设的核心,而借鉴融合西方理论、推进发展本土理论则一直是我国住区规划的主要思路和方法。自建国初期至今,我国住区规划与新城市主义理念表现出紧密的契合,经过不断学习、补充与完善,在新世纪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全面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主导下焕发出新的光彩。所以,本文以理论发展为主体,深入研究新城市主义的本质与内涵,辨析其在西方和我国社会进程中发展路径的内在联系,对于梳理我国住区规划发展脉络、引导我国住区规划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整理与实践指导意义。天津住区规划紧跟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时代步伐,以其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和高度的城市发展定位,基于政府对人民居住问题的深切关注和住宅建设的大力投入,自建国初期至今始终保持着先进性,成为我国住区规划发展的典型代表和有力例证。本文基于对新城市主义在我国的理论发展路径的探寻,提出以新城市主义为视角研究天津住区规划发展的演进,将天津住区规划按时序分为五个阶段:探索解困为主的住区规划、政治运动下的住区规划、关注居住文明的住区规划、实现以人为本的舒适型住区规划、提升人与自然和谐的健康型住区规划,由此对天津住区规划进程中新城市主义要素的体现展开脉络性梳理,以期初步构建天津住区规划理论研究体系框架。随后,本文从结构组织进化、住区混合提升、城市设计优化、生态策略凸显四个方面提炼出天津住区规划发展中突出的新城市主义特征,包括:精明交通推动住区重组与邻里发展、住区的多元混合与高密度建设、住区的人文景观与风格构塑、可持续理念下的绿色生态住区建设等四个方面,从规划布局和住宅设计两个层面入手,选取自建国初期至今天津大量优秀住区规划实例,分别对以上特征进行规划方案和建设指标的比较分析,旨在研究新城市主义特征在天津住区规划中的具体演进过程和发展趋势,通过丰富的实例资料论证与充实天津住区规划理论研究体系框架。最后,基于对天津住区规划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本文提出建议性的优化策略,引导未来天津住区规划中人居环境的优化与自然和谐的提升,最终在可持续发展主导下达到多元目标的平衡与多重效益的实现。
鱼小芸[8](2020)在《基于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田园综合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科右前旗科尔沁镇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为例》文中指出“田园综合体”建设是我国乡村振兴背景下促进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一项重要举措。乡村旅游作为田园综合体开发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涉及多种乡村资源及其对应的乡村景观建设,承担着乡村资源可持续开发的重任。目前关于田园综合体的研究宽泛,聚焦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所进行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较少。而且由于“田园综合体”这一模式较新,规划设计理论体系并不完善,导致其在实际建设中仍旧存在与乡村资源结合不紧密、产业链设置不完善、缺乏地域特色与创意等种种问题。本文以乡村旅游资源为田园综合体的景观研究基点,以期为乡村旅游景观建设提出切实的建设策略。“田园综合体”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我国,其涵义与“乡村旅游”相近。引文部分对相近概念进行了辨析,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发展,梳理归纳了各国田园综合体和乡村旅游的源起与特点。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内容与规划研究部分围绕其理论基础、开发要素、产业构成展开,阐述了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对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助益,并从功能结构、空间格局、建筑道路布局方法等四个方面提出规划策略。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部分由分五个部分层层推进:首先明确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原则,接着明确供求关系并确立开发动力模型,进行乡村旅游资源分类和客源需求研究,确定主导开发类型,落实到景观层面上对田园综合体中生产、生态、生活三大类资源提出景观营建策略。选取国内外田园综合体相关典型案例,对其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进行深入解读,明确其主导资源与主导开发模式,归纳总结了其规划建设的经验。本文以内蒙古科右前旗科尔沁镇田园综合体规划建设作为研究实例。通过现场调研与分析,明确其资源构成、开发机遇及挑战,紧密结合理论部分的研究,运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方法,打造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农业产业升级为导向,拥有完善产业链的集现代农业、休闲观光、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以期从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角度为北方地区的田园综合体建设起到参考作用。
李磊[9](2014)在《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道路景观研究 ——以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为例》文中认为城市道路景观涉及城市交通、建筑、园林、市政、水利等诸多方面。构建城市道路景观理论体系,将城市道路景观提升到城市景观整体营造的高度。通过对其价值体系的探讨,让城市道路景观空间承担起更多的城市空间责任,还原城市道路景观形态的原来面目。论文上篇采用文献整理总结和将同时期东西方城市比较研究的方法,系统的回顾了城市道路景观形态与城市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首先,根据不同时代城市发展背景下,传统城市、现代主义城市、新城市的城市道路系统的特点,提出推动城市道路形态演变的动因和后果;根据不同城市发展阶段城市道路景观形态,提出街道时代、大道时代、道路时代和后汽车时代的道路景观发展阶段的划分方式,并总结其特征。最后总结提出新城市道路景观的理论体系,包括:城市道路景观的三种尺度(城市尺度、汽车尺度、人的尺度);三个构成要素(空间要素、行为要素、文化要素);四个特性(空间的延展性;动态与静态统一性;意向、意象和意义的统一性;连接和空间二元对立性);四元价值构成(场所价值、连接价值、环境价值、文化价值);基于四元价值构成的城市道路景观形态层面模型和评价原则。论文下篇采用专题文献研究与现场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二环路景观展开研究。首先,将北京二环路的历史渊源与北京旧城城防体系和京师环城铁路建立关联,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回顾了北京二环路从规划到落实的全部过程,提出北京二环路建设与北京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其次,从空间、行为和文化三个方面对二环路景观进行研究,提出北京二环路景观空间构成以及道路、建筑、绿地和水系空间各自的特点;提出北京二环路景观中行为要素研究方法和内容;构建北京二环路景观的文化体系,包括“五色两极”的文化构成,景观的文化核心,以及文化景观内容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最后采用调研、问卷和访谈结合的方法对二环路景观进行的评价,针对北京二环路景观特性,提出都市型环城绿道的定位。借鉴国内外城市道路景观案例,以及已有针对二环路改造的提案基础上,为北京二环路景观的未来发展,提出理想化的远期发展目标和现实的近期完善策略。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传统文化和生产能力背景下,东西方传统城市道路均以街道的形态存在。工业革命的发展以及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理论造成传统城市街道空间在新的城市发展中消失,甚至遭到破坏,现代交通技术的发展,主要是汽车,促成现代城市等级道路体系的形成。新城市道路景观回归传统的同时,创新适合新城市发展需求的景观形态。城市道路景观空间是城市景观空间类型中最具控制性和综合性的空间类型。北京二环路是北京城市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北京城市景观发展的核心。北京二环路具备都市型环城绿道体系的特质。北京二环路景观将是北京新城市发展阶段的标志性景观体系。
宁艳杰[10](2006)在《城市生态住区基本理论构建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认为伴随城市住宅产业的迅速发展,城市住区环境问题引起人们普遍关注,城市生态住区建设成为城市住区未来发展的方向。本文通过系统总结国内外与城市生态住区产生、发展过程相关理论和实践,明确“城市生态住区”的内涵;并阐述相关理论对城市生态住区基本理论构建的深远影响。本文提出了城市生态住区以多学科综合研究为基本理论构建的思想,建立城市生态住区包括物质生态层和精神生态层构建体系;并阐述城市生态住区物质环境建设和生态文化建设体系。本文建立了城市生态住区评价指标体系,形成目标层、准则层和因素层3层的层次结构。目标层为城市生态住区建设目标,准则层包括住区生态规划,住区节能设计,住区生态绿地系统,住区水循环系统,住区废弃物处理,居民生活基础设施,住区与周边沟通设施,住区网络智能化,住区生态化管理9个方面,因素层为51个影响因素指标;建立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多因素,多层次综合排序的评价指标权重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影响城市生态住区环境质量的指标权重,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城市生态住区进行综合评价。根据本研究建立的城市生态住区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分析结果,结合北京市最大的经济适用房居住区――回龙观文化居住区实例,对影响城市住区生态环境各项因素进行分级递阶计算权重,计算出回龙观文化居住区物质环境建设目标评价值为3.504;针对回龙观文化居住区――文化特色,建立城市住区生态文化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出回龙观文化居住区生态文化目标评价值为3.164。本文通过参考国内外大量生态住区建设实例进行分析,认为城市生态住区应以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住区物质环境建设,规范和正确引导居民活动,培养居民的生态意识,并作为创建城市生态住区的主题;城市生态住区建设是对自然的尊重,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尊重;是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城市住区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园林住宅——中国居民住宅的新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园林住宅——中国居民住宅的新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研究 ——以西安曲江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源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时代背景 |
1.2.2 学科背景 |
1.2.3 城市及地段发展背景 |
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 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2 遗址绿地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3 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空间耦合的研究综述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6.3 技术路线 |
2 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 |
2.1 基本概念与内涵解析 |
2.1.1 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概念内涵 |
2.1.2 空间耦合的基本特性与研究内容 |
2.2 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空间耦合的研究框架 |
2.2.1 空间耦合的影响因素 |
2.2.2 空间耦合的研究维度 |
2.2.3 空间耦合度的研究框架 |
2.3 本章小结 |
3 曲江片区的发展背景与遗址绿地的现状基底 |
3.1 曲江片区的建设与发展 |
3.2 曲江片区遗址空间的发展及演进历程 |
3.2.1 秦汉时期 |
3.2.2 隋唐时期 |
3.2.3 宋元明清时期 |
3.2.4 民国—2003年 |
3.2.5 2003 年至今 |
3.2.6 小结 |
3.3 曲江片区遗址绿地的现实状况 |
3.3.1 现存历史遗址的梳理 |
3.3.2 现状遗址绿地的梳理 |
3.3.3 现状遗址绿地的类型 |
3.4 典型遗址绿地的提取 |
3.5 大雁塔遗址绿地及周边城市环境的现状基底 |
3.5.1 大雁塔及周边城市环境的建设时序梳理 |
3.5.2 大雁塔遗址绿地本体建设现状 |
3.5.3 大雁塔周边建设控制范围现状 |
3.5.4 大雁塔周边风貌协调范围现状 |
3.6 曲江池遗址绿地及周边城市环境的现状基底 |
3.6.1 曲江池及周边城市环境的建设时序梳理 |
3.6.2 曲江池遗址绿地本体建设现状 |
3.6.3 曲江池周边建设控制范围现状 |
3.6.4 曲江池周边风貌协调范围现状 |
3.7 本章小结 |
4 曲江片区典型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度研究 |
4.1 典型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度分析 |
4.1.1 典型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空间耦合度研究的权重差异性分析 |
4.1.2 大雁塔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度研究 |
4.1.3 曲江池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度研究 |
4.2 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效应分析 |
4.2.1 空间内部重组 |
4.2.2 生态景观渗透 |
4.2.3 社会功能升级 |
4.2.4 经济效益增值 |
4.3 曲江片区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问题总结 |
4.3.1 大雁塔区域问题分析 |
4.3.2 曲江池区域问题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空间耦合优化策略与发展构想 |
5.1 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度提升策略 |
5.1.1 大雁塔遗址绿地及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优化策略 |
5.1.2 曲江池遗址绿地及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优化策略 |
5.2 遗址绿地与城市空间的未来发展模式构想 |
5.2.1 遗址绿地与文化空间的共生体验模式 |
5.2.2 遗址绿地与经济空间的良性循环模式 |
5.2.3 遗址绿地与生态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
5.2.4 遗址绿地与城市空间的协调开发模式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图录 |
表录 |
(2)基于建筑类型学的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少有来自建筑的方法进行景观营建 |
1.1.2 市场决定论的现况 |
1.1.3 生活质量提高引起生活方式的变化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建筑类型学研究概况 |
1.2.2 居住区户外空间研究概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图 |
2 居住区户外空间发展概述 |
2.1 社会和文化背景 |
2.2 人、自然、园林的关系 |
2.3 中国古代居住区景观形态发展 |
2.4 园林与隐逸思想的发展简述 |
2.5 公元20世纪-21世纪的居住区户外空间形态 |
2.5.1 公元20世纪的居住区空间形态发展 |
2.5.2 公元21世纪的居住区空间形态趋势 |
2.5.3 居住区户外空间变化中的传承提供了建筑类型学应用的可能性 |
2.6 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的景观均质化表现 |
2.6.1 结构一致,空间形式类似 |
2.6.2 中式元素的频繁运用 |
2.6.3 抽象山水的多样表达 |
2.7 引入建筑类型学的必要性 |
3 基于建筑类型学的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研究 |
3.1 建筑类型学的起源与发展 |
3.1.1 建筑类型学的概念 |
3.1.2 相关词语的比较 |
3.1.3 建筑类型学的起源 |
3.1.4 建筑类型学的发展 |
3.1.5 建筑类型学的两大理论体系 |
3.1.6 建筑类型学的设计方法“类推设计” |
3.1.7 建筑类型学的形态研究模型构建 |
3.2 基于建筑类型学的居住区户外空间适用性分析 |
3.3 基于建筑类型学的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案例研究 |
3.3.1 深圳万科第五园 |
3.3.2 嘉兴中国铁建花语江南 |
3.3.3 无锡华润江南府 |
3.3.4 宁波金地风华大境 |
3.4 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的结构原型 |
3.4.1 “连续的水岸民居界面拓扑结构” |
3.4.2 户-港-村的空间结构 |
3.4.3 传统建筑的礼序结构 |
3.5 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原型推理及类型划分 |
3.5.1 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的原型——“庭院” |
3.5.2 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庭院”的类型划分 |
3.6 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设计研究 |
3.6.1 建筑类型学的借鉴与局限 |
3.6.2 基于建筑类型学的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研究体系 |
3.6.3 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的设计方法 |
4 浙江嘉善旭辉梦想城居住区户外空间设计实践 |
4.1 项目概况 |
4.1.1 前期分析 |
4.1.2 设计理念 |
4.2 类型选择 |
4.3 整体空间布局设计——原型的就地运用 |
4.4 空间细部设计——原型的类型表现形式 |
4.4.1 水庭 |
4.4.2 基质庭 |
4.4.3 绿庭 |
4.4.4 合庭 |
4.5 小结 |
5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3)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区建设量增多引发自然区域快速萎缩 |
1.1.2 “公园城市”理念为新区建设提供新模式 |
1.1.3 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的时代要求 |
1.2 研究界定 |
1.2.1 概念界定 |
1.2.2 研究范围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关于公园城市的研究 |
1.3.2 关于绿色空间的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写作框架 |
第二章 公园城市的理念研究与实践探索 |
2.1 公园城市理念缘起与发展脉络 |
2.1.1 公园城市的定义解析 |
2.1.2 公园城市的理念缘起 |
2.1.3 公园城市的发展脉络 |
2.2 公园城市理念的内涵与特征 |
2.2.1 公园城市的核心内涵 |
2.2.2 公园城市的理念特征 |
2.3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案例 |
2.3.1 新加坡 |
2.3.2 英国埃布斯弗利特 |
2.3.3 深圳光明新区 |
2.3.4 成都科学城 |
2.4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新区绿色空间特征表现 |
2.4.1 注重生态环境构建:生态优先,网状联通 |
2.4.2 注重生活环境融合:公众参与,通用便利 |
2.4.3 注重生产环境叠合:营造场景,功能复合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发展现状研究 |
3.1 遂宁市概况 |
3.2 遂宁市新区开发现状条件分析 |
3.2.1 生态环境现状特征分析 |
3.2.2 生活环境现状特征分析 |
3.2.3 生产环境现状特征分析 |
3.3 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发展模式的局限性 |
3.3.1 绿色空间规划后置 |
3.3.2 缺乏三生维度联系 |
3.3.3 功能品质引导不足 |
3.4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发展方向 |
3.4.1 遂宁绿色空间总体发展结构规划 |
3.4.2 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发展需求 |
3.4.3 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发展愿景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策略 |
4.1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框架 |
4.1.1 生态环境构建 |
4.1.2 生活环境融合 |
4.1.3 生产环境叠合 |
4.2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构成要素 |
4.2.1 绿色核心 |
4.2.2 绿色斑块 |
4.2.3 绿色廊道 |
4.2.4 绿色踏脚石 |
4.3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原则 |
4.3.1 生态整合原则 |
4.3.2 连通交融原则 |
4.3.3 平衡开发原则 |
4.3.4 功能复合原则 |
4.3.5 弹性发展原则 |
4.4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步骤 |
4.4.1 第一阶段:生态适宜性分析 |
4.4.2 第二阶段:上位规划分析 |
4.4.3 第三阶段:发展空间耦合 |
4.4.4 第四阶段:要素定位布局 |
4.4.5 第五阶段:生活生产叠合 |
4.4.6 第六阶段:分区控制指导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雁栖湖片区绿色空间规划 |
5.1 雁栖湖片区概况 |
5.1.1 区域现状 |
5.1.2 上位规划 |
5.2 绿色空间生态环境构建策略 |
5.2.1 注重联通交融 |
5.2.2 吻合生态肌理 |
5.2.3 构建多样空间 |
5.2.4 结合美丽乡村 |
5.3 绿色空间生活环境融合策略 |
5.3.1 面向多类人群 |
5.3.2 融合开放空间 |
5.3.3 契合历史文脉 |
5.3.4 策划多种活动 |
5.3.5 整合公共服务 |
5.4 绿色空间生产环境叠合策略 |
5.4.1 引入多元主体 |
5.4.2 关联产业功能 |
5.4.3 强化机制保障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与选题 |
1.1.1 迅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加剧全球生态环境恶化 |
1.1.1.1 世界大城市生态环境危机及隐忧 |
1.1.1.2 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
1.1.2 风景园林与时俱进的责任 |
1.1.3 居住区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 |
1.1.3.1 疏忽当代居住小区的社会结构特征 |
1.1.3.2 缺失基于城市自然风貌与特色的园林 |
1.1.3.3 园林过度设计现象普遍 |
1.1.3.4 丧失传统文脉的延续性 |
1.1.3.5 家园氛围淡薄 |
1.1.3.6 漠视自然物的生态作用 |
1.1.4 选题的意义 |
1.1.4.1 Landscape Architecture定义中可持续含义的延伸 |
1.1.4.2 实践意义 |
1.1.4.3 居住区园林的社会学意义 |
1.2 题目和相关概念的辨析 |
1.2.1 居住区释义 |
1.2.1.1 规范中的小区与居住区定义 |
1.2.1.2 当代居住区的内涵变化 |
1.2.1.3 居住区相关概念 |
1.2.2 居住区园林概念 |
1.2.2.1 环境 |
1.2.2.2 人居环境 |
1.2.2.3 城市居住区园林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框架 |
2 国内外城市居住区发展及启示 |
2.1 国外城市规划与居住区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
2.1.1 国外居住相关城市理论与城市居住空间 |
2.1.1.1 先哲的居住理想与理论探索 |
2.1.1.2 城市规划进程中的三座里程碑与居住问题 |
2.1.2 国外各个历史时期城市规划对居住区园林的影响 |
2.1.2.1 工业革命早期对城市居住布局的探索 |
2.1.2.2 朦胧的探索—一战到20世纪60年代规划理论与居住区园林 |
2.1.2.3 人性的回归--20世纪60-80年代 |
2.1.2.4 生态的理想—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的理论与实践 |
2.1.2.5 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理念与实践对中国的启示 |
2.2 国内城市规划模式对居住区环境的影响 |
2.2.1 近现代国内居住区理论与居住区园林 |
2.2.1.1 1950年代--小区规划理论初步形成及居住区园林 |
2.2.1.2 1960--1970年代建设及理论停滞期及居住区园林 |
2.2.1.3 1980--1990年代初期准市场经济时期的挣扎及居住区园林 |
2.2.1.4 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居住区快速发展及居住区园林状况 |
2.2.1.5 20世纪90年代后居住区规划发展趋势 |
2.2.2 与居住区园林相关问题的研究 |
2.2.2.1 居住区园林建设受到国际上的重视 |
2.2.2.2 居住区园林设计理论和实践上的不足 |
2.2.2.3 国内的主要居住环境理论研究 |
2.2.2.4 我国在生态住宅方面的探索 |
2.2.2.5 中国在居住问题方面的努力 |
2.2.2.6 建筑师的零星探索 |
2.2.3 政府、机构对可持续发展的推动 |
本章小结 |
3 园林可持续设计概念辨析与建构 |
3.1 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思潮形成过程 |
3.1.1 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思潮 |
3.1.2 认识自然的理论变迁 |
3.2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
3.2.1 可持续发展定义 |
3.2.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 |
3.3 可持续发展的历程 |
3.3.1 可持续发展的三个阶段 |
3.3.2 可持续发展的里程碑 |
3.3.3 可持续发展在中国 |
3.3.3.1 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对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
3.3.3.2 当代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
3.4 可持续发展与园林可持续设计概念 |
3.4.1 可持续设计的涵义 |
3.4.1.1 可持续设计的涵义 |
3.4.1.2 可持续定义的扩展到设计领域 |
3.4.1.3 可持续设计源于可持续发展 |
3.4.2 从"可持续发展"到"可持续设计" |
3.4.3 园林可持续设计概念建立 |
3.4.3.1 园林可持续设计中"可持续"的解释 |
3.4.3.2 园林可持续设计的定义探讨 |
3.4.3.3 园林可持续思想 |
3.4.3.4 园林可持续设计本质内涵及目标 |
3.4.3.5 园林可持续设计的理念形态 |
3.4.3.6 传统园林设计与园林可持续设计的异同 |
3.4.4 园林可持续设计方法 |
3.4.4.1 融入生态关怀的整体性关注 |
3.4.4.2 将自然作为园林设计主体 |
3.4.4.3 尊重地域文化 |
3.4.4.4 人性化设计 |
3.4.4.5 节约式的设计 |
3.4.4.6 注重设计管理 |
3.4.4.7 以可持续性技术为支撑 |
3.4.4.8 公众参与 |
3.4.4.9 园林可持续设计的设计程序 |
3.5 园林可持续设计的形成是园林设计方法的范式进步 |
3.5.1 从美到实用与美 |
3.5.2 从"常规设计"到"生态设计" |
3.5.3 从"生态设计"到园林的可持续设计 |
3.5.4 园林可持续设计的科学基础 |
3.6 园林可持续设计动力机制 |
3.6.1 环境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
3.6.2 人类建立持久性生活方式的意识及行动 |
3.6.3 国际社会为改善环境的努力 |
3.6.4 国家的推动 |
3.6.5 企业的社会责任 |
3.6.6 风景园林师的更高追求 |
3.6.7 科技进步 |
3.6.8 园林可持续设计产生的竞争优势 |
本章小结 |
4 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 |
4.1 可持续人居环境--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的目的层次 |
4.1.1 宏观层--保护和构建自然生态环境和尊重传统历史和文化 |
4.1.2 中观层次--改善区域城市环境 |
4.1.3 微观层次--营造健康工作环境 |
4.2 探索居住区自然环境合理的利用方式 |
4.2.1 中国文化独特居住文化--传统节制观念 |
4.2.2 全局的规划观--以园林为中心的规划方法 |
4.2.2.1 三位一体式全局整体规划与设计 |
4.2.2.2 对自然的理性态度 |
4.2.2.3 重视地域性景观 |
4.2.2.4 建立生态住区 |
4.2.2.5 居住区规划应突破小区单一模式 |
4.2.3 总体的系统性原则 |
4.2.3.1 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居住区园林概念性规划设计层次 |
4.2.3.2 居住区总体布局--园林规划设计层次 |
4.2.3.3 居住区建筑与园林设计层次 |
4.2.4 居住建筑与居住区园林 |
4.2.4.1 建筑规划与环境建设的关系 |
4.2.4.2 绿色居住建筑与居住区园林 |
4.2.4.3 园林对基地的修复作用 |
4.2.5 居住区交通规划与设计 |
4.2.5.1 中国城市道路交通规范与城市居住区规范之间的矛盾 |
4.2.5.2 居住区路网有机融入城市交通 |
4.2.5.3 强化公共交通引导 |
4.2.5.4 道路的交通组织--人车分流与人车共存的纠结 |
4.2.5.5 静态交通的节约化设计 |
4.2.5.6 道路用地与园林绿化 |
4.2.5.7 道路设计的经济性 |
4.2.6 公众参与居住区规划设计 |
4.2.6.1 公众参与的意义 |
4.2.6.2 公众参与规划设计的方法和技术 |
4.2.6.3 成熟的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制度的特点 |
4.2.6.4 持续的市民参与和社区教育 |
4.2.7 空间与意境的营造--以小见大手法在居住区园林的应用 |
4.2.7.1 空间的多层次 |
4.2.7.2 游路的延长 |
4.2.7.3 巧于因借的视域扩展 |
4.2.7.4 意境营造 |
4.3 注重人与人的关系--室外居民交流空间的设计 |
4.3.1 公共空间中的户外活动与空间关系 |
4.3.1.1 户外活动空间设计 |
4.3.1.2 居住区园林绿地空间划分与形成 |
4.3.1.3 良好交往空间的形成 |
4.3.2 居住区外部空间的设计 |
4.3.2.1 居住区外部空间的设计 |
4.3.2.2 建立儿童友好型空间 |
4.3.2.3 适应于老年人活动的空间 |
4.3.2.4 利用小空间 |
4.3.2.5 可达性 |
4.3.2.6 居住区安全性 |
4.3.3 公共绿化空间要提供大量人活动的场地 |
4.3.4 人性化设计 |
4.3.4.1 空间处理 |
4.3.4.2 无障碍设计 |
4.3.5 控制活动空间的均好性及舒适感需要 |
4.3.6 采用步行交通促进交流 |
4.3.7 注重居住区园林特色形成 |
4.4 应用可持续性技术的节约型居住区园林 |
4.4.1 使用可持续性技术的前因 |
4.4.2 物质能源利用--改变综合用能方式的设计 |
4.4.2.1 综合用能方式的改变 |
4.4.2.2 水处理及利用 |
4.4.2.3 太阳光的利用 |
4.4.2.4 通风 |
4.4.2.5 照明 |
4.4.2.6 废旧物的再利用价值 |
4.4.3 立体形式绿化 |
4.4.4 植物的利用 |
4.4.4.1 提倡应用乡土植物 |
4.4.4.2 几种有关植物种植现象的讨论 |
4.4.4.3 绿化植物的选择 |
4.4.4.4 园艺疗法--视觉、嗅觉与听觉景观的综合应用 |
4.4.4.5 绿色街道 |
4.4.5 建筑材料的应用策略 |
4.4.5.1 使用可再循环的材料 |
4.4.5.2 材料的再利用 |
4.4.5.3 材料的再生利用 |
4.4.5.4 节约使用建材 |
4.4.6 保护土壤生物能 |
4.4.6.1 确立善待土地的观念,遵守土地伦理 |
4.4.6.2 棕地的再利用 |
4.4.6.3 减少铺装量 |
4.4.6.4 减少土地污染 |
4.4.6.5 地下空间有节制的利用 |
4.4.7 再设计 |
4.4.7.1 "再设计"的概念 |
4.4.7.2 减少对其他系统的干扰 |
4.4.7.3 再设计与其它设计方法 |
4.4.7.4 适宜技术 |
4.4.8 低技术的应用与高技术的应用 |
4.5 居住文化精神的传承 |
4.5.1 文化传统传承、地域传统的保护 |
4.5.1.1 价值观的变异及反思 |
4.5.1.2 传统地域观中的可持续设计 |
4.5.2 居住区景观意象的延续 |
4.5.2.1 创造有传统意蕴的文化 |
4.5.2.2 传承方式 |
4.5.2.3 住宅回归源于精神回归中式风格 |
4.5.2.4 反对"西风"和"欧风" |
4.5.3 居住回归城市肌理 |
4.5.3.1 城市化与居住环境肌理的变化 |
4.5.3.2 居住与城市肌理 |
4.5.3.3 居住区园林回归城市公共空间 |
4.5.3.4 商品房开发对居住肌理的影响 |
4.5.4 交往空间的设计--重构邻里关系 |
4.5.5 对传统设计观念的冲击 |
4.6 时间与记忆--持续的居住区景物特色之愉悦 |
4.6.1 色彩愉悦 |
4.6.2 形态和尺度的给人愉悦感受 |
4.6.3 轻松的空间感受 |
4.6.4 体验自然景观的美 |
4.6.5 体验城市形象与田园生活 |
4.7 居住区环境园林可持续设计原则 |
4.7.1 全过程原则 |
4.7.2 最低能耗原则 |
4.7.3 环境-社会-经济匀衡可持续原则 |
4.7.3.1 社会文化可持续性 |
4.7.3.2 经济可持续性 |
4.7.3.3 生态环境可持续性 |
4.7.4 技术可持续性原则 |
4.7.5 管理可持续性原则 |
4.7.6 公众参与性原则 |
4.8 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的导控机制 |
4.8.1.1 市场经济导向 |
4.8.1.2 国家政策引导 |
4.8.1.3 法律规范约束 |
4.8.1.4 生态关怀的融入 |
4.8.1.5 规划制度建设 |
4.9 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的目的讨论 |
本章小结 |
5 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的综合评价体系 |
5.1 可持续评价方法对比及启示 |
5.1.1 建筑环境性能评价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及启示 |
5.1.1.1 相关建筑环境性能评价系统及比较 |
5.1.1.2 建筑环境性能评价系统的问题及启示 |
5.1.2 绿色住区综合评价方法的启示 |
5.1.3 中国生态住区技术评估的启示 |
5.2 融合全寿命周期评价法确定景观评价指标 |
5.2.1 全寿命周期评价法的借鉴 |
5.2.2 居住区园林的可持续设计评价指标分类 |
5.2.2.1 居住区园林的环境性能的主要内容 |
5.2.2.2 园林带来的感观性能 |
5.3 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综合评价体系 |
5.3.1 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综合评价的基本概念 |
5.3.1.1 综合评价的基本概念 |
5.3.1.2 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综合评价 |
5.3.2 评价目的 |
5.3.3 评价体系构建 |
5.3.3.1 评价体系构建基本思路 |
5.3.3.2 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评价要素、主体和体系 |
5.3.3.3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5.3.3.4 指标选择的依据 |
5.3.3.5 具体指标的确定 |
5.3.3.6 评价体系的结构框架 |
5.3.4 居住区园林的可持续设计评价基础 |
5.3.4.1 环境可持续性--生态保持与发展问题 |
5.3.4.2 社会可持续性--舒适、安全、交流、健康 |
5.3.4.3 经济可持续性—成本和管理、便利 |
5.3.4.4 可持续性价值的博弈 |
本章小结 |
6 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评价指标 |
6.1 居住区自然生态环境可持续性评价内容 |
6.1.1 自然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及其评价的基本概念 |
6.1.2 园林设施能源使用 |
6.1.2.1 自然通风及空气质量 |
6.1.2.2 日照与环境 |
6.1.2.3 绿色能源的使用 |
6.1.3 土地开发利用评价 |
6.1.3.1 非耕地使用情况及发展余地 |
6.1.3.2 选址与规划 |
6.1.3.3 园林建筑体量与形式 |
6.1.3.4 铺装面积比例及绿地率 |
6.1.4 资源使用 |
6.1.4.1 就地取材 |
6.1.4.2 4R建材及长寿命耐用建材使用 |
6.1.4.3 水土保持 |
6.1.4.4 水资源开发及循环使用 |
6.1.4.5 低碳材料的使用 |
6.1.4.6 废旧物利用 |
6.1.4.7 可再生能源利用 |
6.1.5 防止污染评价 |
6.1.5.1 三废处理 |
6.1.5.2 环境噪声处理 |
6.1.5.3 无污染施工技术 |
6.1.5.4 绿色建材 |
6.1.5.5 生态环境保护监管 |
6.2 居住区人工环境可持续性评价 |
6.2.1 人工环境可持续性评价的基本概念 |
6.2.2 规划层次的评价 |
6.2.3 植被与绿化评价 |
6.2.4 园林空间设置 |
6.2.5 建筑布局评价 |
6.2.6 空间的感受评价 |
6.2.7 园林基础设施完善度评价 |
6.2.8 灾害防御评价 |
6.2.9 居住区交通评价 |
6.2.10 小气候评价 |
6.2.11 舒适性评价 |
6.2.12 美景度评价 |
6.3 居住区社会性可持续性评价 |
6.3.1 文化传承性的地域性评价的基本概念 |
6.3.2 继承历史 |
6.3.2.1 与乡土的有机结合 |
6.3.2.2 地域历史景观的保护与继承 |
6.3.2.3 保留居民对原有地域的认知性 |
6.3.3 融入地域 |
6.3.3.1 与城(村)镇轮廓线及街道尺度和谐一致 |
6.3.3.2 城市肌理的保存 |
6.3.3.3 居民参与 |
6.3.3.4 建筑面向城(村)镇充分开敞 |
6.3.4 居民交流程度评价 |
6.4 居住区经济性可持续性评价 |
6.4.1 经济性可持续评价的基本概念 |
6.4.2 全寿命费用 |
6.4.2.1 决策设计成本 |
6.4.2.2 施工建造成本 |
6.4.2.3 园林生命期运行、维护费用 |
6.4.2.4 回收拆除费用 |
6.4.3 环境保护投入产出 |
6.4.3.1 环境保护的投入 |
6.4.3.2 环境保护的产出 |
本章小结 |
7 与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相关的实例 |
7.1 BedZED零排放居住区 |
7.1.1 充分利用阳光和导热材料采暖 |
7.1.2 妥善利用水资源 |
7.1.3 先进的通风系统 |
7.1.4 利用废木头发电并制造热水 |
7.1.5 绿色交通 |
7.1.6 无碳生活设计 |
7.2 日本东京世田谷区深泽环境共生住宅区 |
7.2.1 保护环境资源 |
7.2.2 建筑融入环境 |
7.2.3 环境健康、舒适性的方法 |
7.3 德国居住区可持续设计三原则的应用 |
7.3.1 居住区生态性是设计的基础 |
7.3.2 高效经济性 |
7.3.3 丰富的社会性 |
7.4 伦敦绿地系统与英国社区规划 |
7.4.1 大面积的绿地系统形成绿色网络 |
7.4.2 特色绿地空间分类管理 |
7.4.3 规划改善城市环境 |
7.4.4 英国社区规划 |
7.5 常州北港生态小区的生态策略 |
7.5.1 规划阶段所采用的生态策略 |
7.5.1.1 保护场地中原生态的水体和植被 |
7.5.1.2 小区绿化系统的生态效益最大化 |
7.5.1.3 利用生物净化技术处理污水和雨水 |
7.5.1.4 通过建筑布局和场地的植物配置,优化场地风环境 |
7.5.1.5 为利用浅层地热能创造场地条件 |
7.5.2 主要的生态技术 |
7.5.2.1 能源系统 |
7.5.2.2 水系统 |
7.5.2.3 绿化系统 |
7.5.2.4 材料系统 |
7.5.2.5 垃圾处理有机垃圾生化处理 |
7.5.2.6 方案阶段的自评估 |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在学期间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5)基于未来智慧城市愿景的城市家具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未来智慧城市发展的客观需求 |
二、城市形象和生活品质提升的需求 |
三、城市家具自我更新的需求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文献综述 |
二、研究历史 |
三、问题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和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意义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意义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概念认知 |
第一节 智慧城市研究 |
一、智慧城市界定 |
二、智慧城市沿革 |
三、智慧城市内涵 |
四、未来城市概述 |
第二节 城市家具研究 |
一、城市家具界定 |
二、城市家具概述 |
三、城市家具现状 |
第二章 新技术与未来智慧城市 |
第一节 5G与未来智慧城市 |
一、5G基本概述 |
二、5G与物联网 |
三、5G与智慧城市 |
第二节 人工智能与未来智慧城市 |
一、人工智能基本概况 |
二、人工智能与智慧城市 |
三、人工智能与智能交通 |
第三节 城市大脑是城市级人工智能应用 |
一、城市大脑发展概况 |
二、城市大脑的交通应用 |
三、城市大脑的开创意义 |
第四节 智能机器人与未来智慧城市 |
一、智能机器人技术概述 |
二、智能机器人的智慧城市应用 |
三、智能机器人的城市家具应用 |
第三章 未来智慧城市愿景 |
第一节 未来城市理论研究 |
一、未来城市理论启蒙 |
二、未来城市理论发展 |
三、未来城市理论高潮 |
四、国内未来城市理论 |
五、未来城市最新研究 |
第二节 智慧城市实践研究 |
一、IBM的智慧城市实践 |
二、新加坡和韩国的智慧城市实践 |
三、国内智慧城市实践 |
第三节 未来城市愿景 |
一、未来城市研究思辨 |
二、我国智慧城市问题 |
三、国家城市发展规划 |
四、未来智慧城市愿景 |
第四章 未来城市家具愿景 |
第一节 城市家具新气象 |
一、智能城市家具概念分析 |
二、智能城市家具分类研究 |
三、智能城市家具案例赏析 |
第二节 未来城市家具愿景 |
一、城市家具的生存现状 |
二、未来城市与未来城市家具 |
三、未来城市家具愿景 |
第三节 人工智能城市家具愿景 |
一、机器人城市家具愿景 |
二、“无人”城市家具愿景 |
三、“共享”城市家具愿景 |
第五章 智慧城市家具设计系统 |
第一节 “人”--行为主体研究 |
一、“人”的系统定位 |
二、人类学与设计人类学 |
三、受众人群的身心因素 |
四、社会弱势群体研究 |
第二节 “事”--人车出行系统 |
一、人车出行系统概述 |
二、人车出行系统分类 |
三、人车出行系统分析 |
四、未来人车出行愿景 |
第三节 “场”--城市街道空间 |
一、街道空间基本概述 |
二、街道空间分类研究 |
三、街道空间要素分析 |
四、未来街道空间形态 |
第四节 “物”--智慧城市家具 |
一、智慧城市家具概念界定 |
二、城市家具现代化理念剖析 |
三、智慧城市家具设计体系理论模型 |
第五节 造“境”--智慧城市家具设计体系应用研究 |
一、造“境”--未来城市美学研究 |
二、智慧城市家具设计体系应用模型 |
三、智慧城市家具设计体系策略研究 |
四、共享单车“智慧家具带”设计策略 |
五、智能集约化“智慧路灯杆”设计策略 |
六、无人共享化“智慧微枢纽”设计策略 |
第六章 智慧城市家具设计实践 |
第一节 智能自行车城市级分布式能源共享系统 |
一、公共自行车面临的困境 |
二、新型跨界系统破解困局 |
三、系统构成与要素建构 |
四、新型跨界系统研究展望 |
第二节 地埋式垃圾箱系统研究 |
一、需求分析与切入点 |
二、垃圾收运系统简析 |
三、基础调研与设计要素 |
四、具体方案设计实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来源索引 |
专业能力展示 |
致谢 |
(6)临时性景观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作用与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1.1 城市中的“碎片化”空地 |
0.1.2 针对城市发展中空闲土地的相关政策法规 |
0.1.3 城市发展中存在的困境和需求 |
0.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0.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0.3.1 相关概念解释 |
0.3.2 国内研究现状 |
0.3.3 境外研究现状 |
0.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0.4.1 内容与论文基本逻辑框架 |
0.4.2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解读临时性景观的概念 |
1.1 临时性景观的定义与“临时”的界定 |
1.1.1 临时性景观的定义条件 |
1.1.2 临时性景观的相关概念 |
1.1.3 受益于当代的临时性景观 |
1.2 临时性景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
1.3 临时性景观的基本特征 |
1.3.1 相对短暂的时效性 |
1.3.2 适宜的使用性 |
1.3.3 特殊的设计手法 |
1.3.4 经济生态型 |
1.3.5 与大众的互动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临时性景观产生的必然性及其构建形态 |
2.1 临时性景观的必然性 |
2.1.1 临时是信息时代的产物 |
2.1.2 临时是多元环境的产物 |
2.2 城市化进程中的临时性景观 |
2.2.1 城市临时性景观空间的成因 |
2.2.2 多样性的临时性景观 |
2.3 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其他临时性的景观构建形态 |
2.3.1 临时性建筑 |
2.3.2 临时性设施 |
2.3.3 临时性装置艺术 |
2.4 多元需求下的临时性公共活动 |
2.4.1 艺术活动 |
2.4.2 休闲娱乐活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中临时性景观的分类与应用 |
3.1 适应当代的主动性临时景观 |
3.1.1 临时性的创新理念 |
3.1.2 临时性的新材料和新技术 |
3.1.3 临时性为城市建设发展带来的新时效 |
3.2 以大型节事活动为主的系统性临时景观 |
3.2.1 城市大型节事活动 |
3.2.2 世界性的综合运动会——以2008 北京奥运会为例 |
3.2.3 国际性博览活动——以2010 上海世博会为例 |
3.3 具有组织有效性的临时景观 |
3.3.1 商业推广活动中的临时路演 |
3.3.2 商业空间中的临时装置艺术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临时性景观与多元社会的联系 |
4.1 临时性景观的创新价值 |
4.1.1 不断发展的创新理念 |
4.1.2 多变的灵活形态 |
4.1.3 临时性景观介入生活 |
4.2 临时性景观的积极性价值 |
4.2.1 迅速帮助灾后重建 |
4.2.2 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
4.3 促进多元化文化的传播价值 |
4.3.1 促进文化的交流 |
4.3.2 传统文化在临时城市主义中的再生 |
4.4 临时性景观的生态价值 |
4.5 临时性景观的商业经济价值 |
4.6 临时性景观对于城市空间的再生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临时性景观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及其教育意义 |
5.1 临时性景观在当代城市公共空间中存在的问题 |
5.1.1 华而不实的临时造成大量的浪费 |
5.1.2 只追求形式主义,缺少长远考虑 |
5.1.3 盲目跟风,没有辨识度 |
5.1.4 临时是鲜活的产生,无奈的结束 |
5.2 临时性景观推动城市的发展的积极作用 |
5.3 临时性景观对设计教育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2018 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 2018 Revision) |
附录二 2018 世界城市全球大都市检测报告(Metro Global Metro Monitor 2018) (译稿)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基于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天津住区规划发展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天津住宅产业高速发展 |
1.1.2 天津住区规划发展问题 |
1.2 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
1.2.1 天津住区规划研究体系有益补充 |
1.2.2 揭示新城市主义理念对天津住区发展的影响 |
1.2.3 突显新城市主义对未来住区规划的指导意义 |
1.3 相关概念辨析 |
1.3.1 住区与社区的比较 |
1.3.2 城市主义与新城市主义 |
1.4 研究动态 |
1.4.1 现代住区规划理论概述 |
1.4.2 我国新城市主义理论研究情况 |
1.4.3 天津住区规划研究概况 |
1.5 研究对象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 |
1.6.2 工程案例分析比较研究 |
1.6.3 横纵向比较研究 |
1.6.4 调研分析研究 |
1.7 研究范围和框架 |
1.7.1 研究范围 |
1.7.2 研究框架 |
1.8 研究的创新性 |
1.8.1 构建天津住区规划理论研究体系框架 |
1.8.2 系统提炼天津住区新城市主义特征 |
1.8.3 提出适应可持续人居环境的住区优化策略 |
1.9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城市主义理念与我国住区规划发展的内在联系 |
2.1 新城市主义理念对住区规划的影响 |
2.1.1 新城市主义应对的住区建设问题 |
2.1.2 新城市主义引导的住区发展方向 |
2.1.3 建设新城市主义住区的基本要素 |
2.1.4 建设新城市主义住区的价值体系 |
2.2 新城市主义住区理念在西方的发展路径 |
2.2.1 产生动因:面对城市发展问题的社会反馈 |
2.2.2 发展过程:理论反思与实践回归 |
2.2.3 实践成果 |
2.3 新城市主义住区理念在我国的发展路径 |
2.3.1 概念引入:房地产经营噱头的“拿来主义” |
2.3.2 发展过程:理论学习与实践推进 |
2.3.3 实践成果 |
2.4 新城市主义住区理念与我国住区发展关系的辨证性论析 |
2.4.1 产生动因的相似性:现代城市发展问题的社会反馈与解决 |
2.4.2 发展过程的差异性:问题、实践与理念发生顺序的错位 |
2.4.3 发展目标的共同性: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全面可持续发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城市主义理念在天津住区规划发展中的体现 |
3.1 天津住区规划发展的背景与条件 |
3.1.1 影响天津住区规划发展的背景因素 |
3.1.2 推动天津住区规划发展的优势条件 |
3.2 天津住区规划变迁中新城市主义基本要素的体现 |
3.2.1 第一阶段:探索解困为主的住区规划 |
3.2.2 第二阶段:政治运动下的住区规划 |
3.2.3 第三阶段:关注居住文明的住区规划 |
3.2.4 第四阶段:实现以人为本的舒适型住区规划 |
3.2.5 第五阶段:提升人与自然和谐的健康型住区规划 |
3.3 天津住区规划发展中新城市主义特征归纳 |
3.3.1 结构组织进化 |
3.3.2 住区混合提升 |
3.3.3 城市设计优化 |
3.3.4 生态策略凸显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天津住区规划中精明交通推动住区重组与邻里发展的特征 |
4.1 精明交通推动住区重组的特征内涵与发展概况 |
4.1.1 特征内涵 |
4.1.2 发展概况 |
4.2 精明交通推动住区重组的实例解析 |
4.2.1 丁字沽三号路住区(1978) |
4.2.2 王顶堤南苑住区(1984) |
4.2.3 万新村住区(1986) |
4.2.4 华苑住区(1995) |
4.2.5 梅江住区(2001) |
4.3 精明交通推动住区重组的发展动态 |
4.4 精明交通推动邻里发展的特征内涵与发展概况 |
4.4.1 特征内涵 |
4.4.2 发展概况 |
4.5 精明交通推动邻里发展的实例解析 |
4.5.1 密云路居住小区(1980) |
4.5.2 天津华苑住区碧华里(1996) |
4.5.3 天津梅江住区芳水园(2000) |
4.5.4 天津梅江住区半岛豪庭(2003) |
4.5.5 天津老城厢尚佳新苑(2006) |
4.6 精明交通推动邻里发展的发展动态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天津住区规划中多元混合与高密度建设的特征 |
5.1 功能混合与高密度建设的特征内涵与发展概况 |
5.1.1 特征内涵 |
5.1.2 发展概况 |
5.2 功能混合与高密度建设的案例解析 |
5.2.1 尖山住区(1953) |
5.2.2 天拖南住区(1962) |
5.2.3 小海地住区(1985) |
5.2.4 华苑住区(1995) |
5.2.5 俊城浅水湾住区(2006) |
5.3 功能混合与高密度建设的发展动态 |
5.4 住宅混合与户型更新的特征内涵与发展概况 |
5.5 新世纪前的住宅 |
5.5.1 天津住宅的初期探索(1949~1976) |
5.5.2 天津住宅的复苏期(1976~1985) |
5.5.3 天津住宅的繁荣期(1985~2000) |
5.5.4 小结 |
5.6 新世纪后住宅户型 |
5.6.1 普通商品房 |
5.6.2 高端商品房 |
5.6.3 社会保障房 |
5.6.4 蓝白领公寓 |
5.6.5 酒店式公寓 |
5.6.6 老年公寓 |
5.6.7 生态住宅 |
5.7 住宅户型多样化的动态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天津住区规划中人文景观与风格构塑的特征 |
6.1 高品质环境设计营造人文景观的特征内涵与发展概况 |
6.1.1 特征内涵 |
6.1.2 发展概况 |
6.2 高品质环境设计营造人文景观的案例解析 |
6.2.1 川府新村试点小区(1986) |
6.2.2 梅江南住区(2001) |
6.2.3 万科水晶城住区(2003) |
6.2.4 海河新天地(2005) |
6.2.5 临港海泰住宅区(2010) |
6.3 高品质环境设计营造人文景观的发展动态 |
6.4 住宅风格与地域文化 |
6.4.1 天津建筑风格化发展的历史概述 |
6.4.2 天津建筑中的地域文化南北交融、中西合璧、兼容并蓄 |
6.4.3 天津住宅风格化发展的思考 |
6.5 新世纪前天津居住建筑风格的历史演变 |
6.5.1 解放初期住宅 |
6.5.2 五十到六十年代住宅 |
6.5.3 七十年代住宅 |
6.5.4 八十年代住宅(改革开放) |
6.5.5 九十年代住宅(市场经济) |
6.6 新世纪后居住建筑风格的多样化 |
6.6.1 普通商品房 |
6.6.2 高端商品房 |
6.6.3 社会保障房 |
6.6.4 蓝白领公寓 |
6.6.5 酒店式公寓 |
6.6.6 老年公寓 |
6.6.7 生态住宅 |
6.6.8 小结 |
6.7 天津市规划设计导则控制下住宅风格特征 |
6.7.1 建筑特色控制导则 |
6.7.2 建筑色彩控制导则 |
6.7.3 建筑顶部控制导则 |
6.7.4 规划设计导则控制下天津住宅风格特点及成果 |
6.8 新城市主义下天津住宅风格化发展的定位与前景 |
6.8.1 天津风格化发展的定位 |
6.8.2 天津未来风格化发展的前景 |
6.9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天津住区规划中可持续理念下的绿色生态特征 |
7.1 可持续理念下的绿色生态住区的内涵特征和天津市的发展概况 |
7.1.1 绿色生态住区的内涵特征 |
7.1.2 天津绿色生态住区规划发展概况 |
7.2 天津住区规划中生态策略运用 |
7.2.1 规划布局 |
7.2.2 交通组织 |
7.2.3 环境绿化系统 |
7.2.4 能源规划与利用 |
7.2.5 生态文化建设 |
7.3 天津住区规划中生态技术的实践 |
7.3.1 环保系统控制 |
7.3.2 绿建措施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天津住区规划中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创新实践和优化策略 |
8.1 天津居住区规划创新实践 |
8.1.1 新型城镇化住区华明示范镇 |
8.1.2 新型混合居住大寺、双青新家园 |
8.1.3 宜老社区天颐阳光养老社区 |
8.1.4 绿色生态住区解放南路地区居住区 |
8.1.5 智慧城市泰达慧谷 |
8.2 天津住区规划反思 |
8.2.1 住区的选址定位与城市肌理结合 |
8.2.2 住区规模和居民生活尺度 |
8.2.3 住区与城市交通缺少有机组织 |
8.2.4 住区层级与当代居住现状 |
8.2.5 新世纪住区中绿色技术应用不足 |
8.3 天津住区优化策略 |
8.3.1 城市规划统筹与住区基址 |
8.3.2 合理确定住区规模 |
8.3.3 城市公共交通与住区紧密结合 |
8.3.4 建立社区和邻里住区层级 |
8.3.5 因地制宜的实施生态绿色规划 |
8.3.6 公众参与,共筑可操作性强的社区 |
8.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基于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田园综合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科右前旗科尔沁镇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乡发展不平衡日益凸显 |
1.1.2 乡村旅游开发所暴露的问题亟待解决 |
1.1.3 乡村发展迎来政策机遇期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相关概念解读 |
1.3.1 田园综合体相关概念 |
1.3.2 乡村旅游 |
1.4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综述 |
1.4.1 田园综合体的研究与发展 |
1.4.2 乡村旅游的研究与发展 |
1.4.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技术路线 |
2 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内容与规划策略 |
2.1 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相关理论 |
2.1.1 新田园主义理论 |
2.1.2 产业融合理论 |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4 体验经济理论 |
2.2 田园综合体的开发要素 |
2.3 田园综合体的产业构成 |
2.3.1 产业融合 |
2.3.2 产业构成 |
2.4 积极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对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助益 |
2.5 田园综合体的规划策略 |
2.5.1 明确功能构成 |
2.5.2 统筹空间格局 |
2.5.3 梳理建筑排布 |
2.5.4 规划道路布局 |
2.6 小结 |
3 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途径 |
3.1 开发建设原则 |
3.2 开发动力模型 |
3.3 乡村旅游资源的特征与分类 |
3.3.1 乡村旅游资源的特征 |
3.3.2 乡村旅游资源分类 |
3.4 乡村旅游开发的需求特征 |
3.5 主导开发类型的确定 |
3.6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景观营建策略 |
3.6.1 乡村生产资源的景观营建策略 |
3.6.2 乡村生态资源的景观营建策略 |
3.6.3 乡村生活资源的景观营建策略 |
4 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 |
4.1 无锡阳山“田园东方” |
4.1.1 .项目概况 |
4.1.2 资源构成 |
4.1.3 开发建设 |
4.1.4 .经验借鉴 |
4.2 浙江安吉“田园鲁家”田园综合体 |
4.2.1 项目概况 |
4.2.2 资源构成 |
4.2.3 开发建设 |
4.2.4 经验借鉴 |
4.3 台湾南投清境农场 |
4.3.1 项目概况 |
4.3.2 资源构成 |
4.3.3 开发建设 |
4.3.4 产业构成 |
4.3.5 经验借鉴 |
4.4 日本群马县利根沼田区乡村振兴事例一——川场田园Plaza |
4.4.1 项目概况 |
4.4.2 资源构成 |
4.4.3 开发建设 |
4.4.4 经验借鉴 |
4.5 日本群马县利根沼田区乡村振兴事例二——水上町事例 |
4.5.1 项目概况 |
4.5.2 资源构成 |
4.5.3 开发建设 |
4.5.4 经验借鉴 |
4.6 案例对比与小结 |
5 内蒙古科右前旗科尔沁镇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研究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背景 |
5.1.2 旗域条件 |
5.1.3 基地条件 |
5.2 旅游资源开发分析 |
5.2.1 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分析 |
5.2.2 旅游市场分析 |
5.2.3 现状条件总结 |
5.3 规划目标、定位与策略 |
5.3.1 目标与定位 |
5.3.2 规划策略 |
5.4 总体规划设计 |
5.4.1 规划平面 |
5.4.2 规划结构 |
5.4.3 规划分区 |
5.4.4 用地分类 |
5.4.5 道路交通规划 |
5.4.6 建筑布局规划 |
5.4.7 植物规划 |
5.4.8 水系利用规划 |
5.4.9 游憩规划 |
5.5 分区规划设计 |
5.5.1 旅游门户区 |
5.5.2 田园生产区 |
5.5.3 田园生态区 |
5.5.4 田园生活区 |
5.6 专项规划 |
5.6.1 旅游产品专项 |
5.6.2 生态设计专项 |
5.6.3 住宿设施专项 |
5.6.4 公共服务设施专项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6.1.1 研究成果 |
6.1.2 研究创新点 |
6.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件 |
(9)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道路景观研究 ——以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上篇 理论部分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处在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城市道路发展迅速 |
1.1.2. 城市道路快速化发展造成城市公共空间缺失和环境质量恶化 |
1.1.3. 城市道路建设与城市自然和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之间矛盾凸出 |
1.1.4. 城市道路景观的建设理念相对落后 |
1.2. 选题的缘由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1.4. 研究内容 |
1.4.1. 内容范围 |
1.4.2. 需要说明的几个相关概念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1. 学术价值 |
1.5.2. 现实意义 |
1.6. 研究的方法与路径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路径框架 |
2. 城市道路与城市的发展 |
2.1. 道路与城市的起源 |
2.1.1. 道路与城市的形成 |
2.1.2. 城市的发展与道路 |
2.1.3. 城市道路相关概念的起源与辨析 |
2.2. 传统城市街道的形成与变迁 |
2.2.1. 中国传统城市街道的形成与变迁 |
2.2.2. 西方传统城市街道的形成与变迁 |
2.2.3. 传统城市街道时代的终结 |
2.3. 现代城市道路的产生与发展 |
2.3.1. 现代城市道路的概念解析 |
2.3.2. 现代城市道路系统产生与发展 |
2.3.3. 现代城市道路系统的分类与功能 |
2.3.4. 现代城市道路系统下的城市发展与危机 |
2.4. 新城市道路时代的到来 |
2.4.1. 新城市主义:传统城市街道生活的回归 |
2.4.2. 紧凑城市:新城市道路体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
2.4.3. 步行城市:后汽车时代的城市道路的价值伦理 |
2.5. 本章小结 |
3. 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道路景观 |
3.1. 城市道路景观概念辨析 |
3.1.1. 景观 |
3.1.2. 城市景观 |
3.1.3. 城市道路景观 |
3.2. 城市道路景观的历史变迁 |
3.2.1. 街道时代 |
3.2.2. 大道时代 |
3.2.3. 道路时代 |
3.2.4. 后汽车时代:新城市道路景观的回归与创新 |
3.3. 新城市道路景观 |
3.3.1. 新城市道路景观的三种尺度 |
3.3.2. 新城市道路景观的三个构成要素 |
3.3.3. 新城市道路景观的四个特性 |
3.3.4. 对新城市道路景观四元价值构成的假设 |
3.3.5. 基于“四元价值”构成的新城市道路景观形态层次模型 |
3.3.6. 新城市道路景观的评价原则 |
3.4. 本章小结 |
下篇:实践部分 |
4. 二环城市快速路建设与北京城市发展 |
4.1. 北京二环城快速路的前身 |
4.1.1. 北京旧城的城墙与城门 |
4.1.2. 北京环城交通的原型:京师环城铁路的建设始末 |
4.2.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的规划与建设 |
4.2.1. 北京城市规划中的“二环路” |
4.2.2. 城墙、城门和护城河的命运 |
4.2.3.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的建设 |
4.3. 二环城市快速路对北京城市形态的影响 |
4.3.1. 二环路对北京城市交通格局的影响 |
4.3.2. 二环路对北京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 |
4.3.3. 二环路对北京城市文化格局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景观的构成与分析 |
5.1.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景观的空间构成 |
5.1.1.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景观空间结构分析 |
5.1.2.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道路桥梁景观空间解析 |
5.1.3.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临街建筑景观空间解析 |
5.1.4.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绿地景观空间解析 |
5.1.5.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水体景观空间解析 |
5.2.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景观的行为构成 |
5.2.1.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的业态分布与行为分析 |
5.2.2.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公共交通布局与行为分析 |
5.2.3. 北京二环快速路行为主体类型及行为模式分析 |
5.3.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景观的文化构成 |
5.3.1.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景观文化构成的五色和两极 |
5.3.2. 北京旧城城墙和城门是二环路景观的文化核心 |
5.3.3. 二环路临街建筑记录北京现代与传统文化两极的冲击与融合 |
5.3.4. 二环路内部景观空间的文化景观分布及构成 |
5.3.5. 二环路外部景观空间的文化景观内容及其作用 |
5.3.6. 二环路文化景观与北京城市景观格局的关系 |
5.3.7. 二环路文化景观的视觉关系环廊 |
5.4. 本章小结 |
6.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景观的评价、定位与发展 |
6.1.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景观的评价 |
6.1.1. 评价的方法:调查与访问 |
6.1.2. 调查的结果 |
6.1.3. 访问的分析 |
6.1.4. 基于调查与访问结果的评价总结 |
6.2.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景观的定位 |
6.2.1. 关于城市环路(ring road、beltway) |
6.2.2. 关于绿道(greenway) |
6.2.3. 城市环路与绿道的结合:都市型环城绿道概念的提出 |
6.2.4. 北京二环都市型环城绿道定位的内涵 |
6.2.5. 北京二环都市型环城绿道定位的基础 |
6.3.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景观的发展探索 |
6.3.1. 有借鉴意义的相关案例 |
6.3.2. 北京二环都市型环城绿道改造的理想途径 |
6.3.3. 北京二环都市型环城绿道发展的现实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 |
7.1. 研究的成果 |
7.2. 研究的结论 |
7.3. 研究的创新 |
7.4. 研究的不足 |
7.5. 研究的展望 |
参考目录 |
图表目录 |
附录1:北京二环步行、自行车交通量调查统计表 |
附录2:北京二环街边游园调查表 |
附录3:北京二环景观环境评价问卷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10)城市生态住区基本理论构建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城市住区研究现状及展望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 |
2 概念界定 |
2.1 生态住区与相关概念辨析 |
2.2 城市生态住区及其本质特征 |
3 城市生态住区研究的思想渊源及理论基础 |
3.1 思想渊源追溯 |
3.2 理论基础探究 |
4 城市生态住区基本理论构建 |
4.1 城市生态住区多学科综合研究 |
4.2 城市生态住区战略规划理论 |
4.3 城市生态住区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
5 城市生态住区物质环境建设 |
5.1 城市生态住区水环境建设 |
5.2 城市生态住区绿化环境建设 |
5.3 城市生态住区节能环境建设 |
5.4 城市生态住区废弃物处理 |
6 城市生态住区文化环境建设 |
6.1 生态文化与城市住区生态文化 |
6.2 城市生态住区文化建设体系 |
6.3 构建城市生态住区文化建设保障体系 |
6.4 城市生态住区文化建设案例 |
7 城市生态住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7.1 城市生态住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2 城市生态住区评价指标体系重要程度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城市生态住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
8.1 城市生态住区物质环境目标评价 |
8.2 城市住区生态文化目标评价 |
8.3 城市生态住区单项评价的应用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奖情况 |
附表 |
致谢 |
博硕士学位论文同意发表声明 |
四、园林住宅——中国居民住宅的新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研究 ——以西安曲江片区为例[D]. 李庆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2]基于建筑类型学的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研究[D]. 瞿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3]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D]. 薛妍.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研究[D]. 卢圣.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5]基于未来智慧城市愿景的城市家具设计研究[D]. 周波.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1)
- [6]临时性景观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作用与价值研究[D]. 曹烨. 上海大学, 2019(02)
- [7]基于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天津住区规划发展演进研究[D]. 刘军. 天津大学, 2014(05)
- [8]基于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田园综合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科右前旗科尔沁镇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为例[D]. 鱼小芸.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9]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道路景观研究 ——以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为例[D]. 李磊. 北京林业大学, 2014(04)
- [10]城市生态住区基本理论构建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宁艳杰. 北京林业大学,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