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性阳离子染料及毛/腈混纺染色新工艺(论文文献综述)
宗立新,李冬梅[1](2021)在《腈/棉混纺针织物节能皂洗新工艺》文中提出介绍了腈/棉混纺织物新型皂洗工艺,并与传统腈/棉混纺织物皂洗工艺对比。采用新型皂洗工艺,获得的织物色光稳定性较好、色牢度较高。生产实践表明:腈/棉混纺针织物新型皂洗工艺可将传统皂洗温度95~100℃降低至80℃,染色牢度提高0.5~1.0级;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能源消耗,具有清洁、增效的作用。
吴亭亭,徐成书,任燕,邢建伟,苏广召,刘畅[2](2021)在《腈纶/莫代尔混纺针织物的原位矿化染色》文中提出采用自制的矿化助剂及代用碱剂对腈纶/莫代尔混纺针织物进行阳离子染料和活性染料两步法染色,分析影响染色效果的因素,得到节水减排染色新工艺:练染一浴助剂XQC 0.5 g/L,预矿化助剂XAO 0.5 g/L,矿化助剂XJS 1 g/L,固色碱剂1.0 g/L,高效净洗剂XD-1 2 g/L。新工艺与传统工艺染品的染色效果相当,色牢度优于传统工艺染品;且新工艺可使腈纶组分染色耗水量降低42.86%,矿化排放残液的色度降低80%以上,CODCr降低77%以上。
罗蕙敏,杨艳凤,刘雁雁,刘元军[3](2021)在《活性染料无盐染色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传统活性染料染色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无机盐的废水,与当今环保主题相悖,因此活性染料无盐染色成为研究热点。首先介绍了活性染料与纤维素纤维的特点。其次从改性织物提高染料吸附能力、开发低盐或无盐染色用活性染料、开发高盐效应的代用盐3个方面阐述了活性染料无盐染色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今后活性染料低盐染色纤维素纤维的研究方向。
王康康[4](2021)在《涤/棉针织物一浴免还原皂洗剂的设计、合成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涤/棉针织物是一种用量较大的纺织服装面料,国内染厂染色工艺普遍采用分散/活性两浴两步法染色,染涤→水洗→碱性还原清洗→水洗→热水洗→酸性→染棉→洗水→皂洗→固色,这种染色工艺流程比较长,水电汽消耗较多,污水排放量较大,生产效率低下,不符合纺织印染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的要求。本课题设计、合成一种新颖的涤/棉针织物一浴免还原皂洗剂用于涤/棉染色针织物皂洗,染厂采用染涤→染棉→免还原皂洗剂皂洗→固色新工艺,在中性或弱碱条件下对涤/棉染色针织物表面的分散/活性染料浮色进行皂洗,提高皂洗后织物的耐皂洗牢度,不需要中间环节对染色涤纶进行还原清洗和多步洗水,这种涤/棉针织物染色新工艺节能减排、减少很多化学物质的使用,降低生产和污水处理成本,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探究涤/棉针织物短流程节能减排染色新工艺,本课题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如下。设计免还原皂洗剂分子结构,通过测试涤及涤/棉染色针织物皂洗后残液吸光度的变化、涤纶沾色布色差和棉沾色布色差变化、涤及涤棉染色织物皂洗后的耐皂洗牢度和皂洗前后涤及涤棉染色织物颜色K/S值及色光变化等因素,考察免还原皂洗剂中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与对苯二甲酸最佳摩尔比,确定免还原皂洗剂WPE的合成工艺;考察免还原皂洗剂WPE应用在涤纶染色针织物上应用工艺对皂洗性能的影响,设计正交试验优化工艺,确定最佳应用工艺;考察免还原皂洗剂WPE应用在涤/棉染色针织物上应用工艺对皂洗性能的影响,确定对涤/棉染色针织物皂洗的应用工艺,并对免还原皂洗剂WPE进行复配增效,考察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高分子聚合物对免还原皂洗剂WPE处理涤/棉染色针织物皂洗性能的提升,确定免还原皂洗剂WPE的复配增效配方。以n(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n(对苯二甲酸)=1:4,乙二醇过量,对甲苯磺酸、三氧化二锑为催化剂采用酯化-缩聚合成免还原皂洗剂WPE,应用在涤纶染色针织物上,在皂洗浴弱酸、免还原皂洗剂WPE用量8 g/L、皂洗浴比1:20、皂洗温度75℃、皂洗时间20 min条件下可代替传统烧碱保险粉去除织物上的分散染料浮色,应用在涤/棉染色针织物在免还原皂洗剂WPE用量8 g/L,净洗浴p H值为弱碱,净洗浴比为1:20,净洗温度为80℃的条件下可代替常规涤棉两浴两步法皂洗去除织物上的分散/活性染料浮色,使用平平加O-25作为复配化合物,复配质量比为m(平平加O-25):m(免还原皂洗剂WPE)=1:4,在复配免还原皂洗剂WPE用量4 g/L,浴比1:20,温度80℃,时间20 min,皂洗浴p H值弱碱条件下处理后涤/棉染色针织物的耐皂洗牢度优于空白组及市售产品皂洗后织物的耐皂洗牢度,根据实验结果总结涤棉一浴免还原皂洗剂的皂洗机理。
姜楠[5](2021)在《基于非水介质染色体系涤棉混纺织物染色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涤/棉混纺织物既保持了涤纶硬挺、耐磨性的风格,又有棉织物的吸湿透气等性能,在纺织品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涤/棉混纺织物染色多采用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染色,染色工艺多以两浴法和一浴法为主,这些染色工艺都是以水为染色介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染色耗时,生产效率低,水、电、蒸汽等能耗消耗较大,且需要还原清洗,而且使用大量的分散剂、皂洗剂等,产生色度值较高的废水,增加污水处理难度。本文采用环境友好型的硅基非水染色介质,开发出涤/棉混纺织物的清洁生产加工技术。在染色体系中采用一浴两步法,探讨了促染剂、染色温度、保温时间、带液率、碳酸钠浓度对分散染料上染率、活性染料上染率和固色率、分散染料沾染棉组分、活性染料沾染涤纶组分的影响,分析了如何在染色过程中控制染色条件降低分散染料对棉纤维以及活性染料对涤纶的沾污,提高染料的利用率,最后测试了染色后涤/棉混纺织物的各项染色牢度。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分散染料在非水介质染色体系中对涤/棉混纺织物棉成份的沾色研究硅基非水介质染色体系中,采用一浴两步法对涤/棉混纺织物染色,探讨了染色温度、染色促染剂、分散剂及防沾染剂等对分散染料沾棉组分的影响,并对不同结构的分散染料对棉纤维的沾色规律和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蒽醌结构的染料相比于偶氮型对棉纤维的沾色较低,但是对涤纶上染率也较低。在促染剂作用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棉纤维溶胀速率大于结构紧密的涤纶,分散染料在棉纤维上的上染速率明显高于对涤纶的上染。在促染剂用量一定下,上染温度越高,分散染料对涤/棉混纺织物中的涤纶成份上染率越高,对棉的沾色率越低。在温度一定时,适当的促染剂可以提高分散染料对涤纶的上染率和降低对棉的沾色率。在温度160℃,促染剂5%(o.w.f),固色时间55 min时分散染料上染率为95.7%,对棉的沾色仅为3.33%。硅基非水介质染色体系中,利用分散染料对两种纤维的亲和力不同,可通过提高分散染料对涤纶的亲和力来降低对棉纤维的沾色。(2)活性染料在非水介质染色体系中对涤/棉混纺织物涤纶成份的沾色研究在硅基非水介质染色体系内,通过探究活性染料对涤/棉混纺织物染色的影响,分析涤纶组分存在如何影响活性染料的利用上染率,并对沾污在涤纶纤维上的活性染料做HPLC分析,分析沾染涤纶纤维上活性染料的成份。研究结果表明:当分散染料对涤纶组分染色后,活性红195和蓝19的固色率分别降低了13.6%和20.32%,表明分散染料对棉织物的沾色会影响活性染料对棉纤维的上染,降低活性染料对棉组分的固色率。对于异双活性基活性染料,沾染到涤纶组分上的反应性染料和水解染料比例约为0.92:1;而对于单乙烯砜型活性染料,反应性染料和水解染料的比例约为0.078:1。表明单乙烯砜型活性染料的水解染料更加容易沾染到涤纶成份,而分子量较大的异双活性基活性染料的反应性染料和水解染料沾染到涤纶组分上的比例相差较小。(3)涤/棉混纺织物在硅基非水介质染色体系中染色效果通过前期研究得出的分散染料/活性染料对涤/棉混纺织物在硅基非水介质染色体系中的最佳染色条件,与传统水浴染色体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染料用量相同情况下,染色后织物的摩擦牢度、皂洗牢度及耐日晒牢度均在4级以上。涤/棉混纺织物在非水介质染色体系中染色,不仅可节约染色用水97.0%~97.75.0%,且减少废水排放,缩短染色时间,实现少碱、少水、无盐染色。另外,通过气相色谱分析染色后织物上介质的残留,测试结果表明染色后的织物在压力烘干机中烘1 h后,织物上的硅基非水介质残留量为0,表明染色后织物上无介质的残留。
左凯杰,张国成,王存山,何瑾馨[6](2020)在《高效短流程涤棉一浴一步法染色工艺》文中研究说明针对传统涤棉织物染色生产流程长、用水量大、能耗高等问题,文中采用阳离子改性技术对涤棉织物进行改性,然后采用分散活性一浴一步法对织物进行染色,测试染色后织物色牢度及抗菌性能,并与传统染色工艺对比。结果表明,经一浴一步法染色后织物布面效果和染色牢度良好。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分别达到99.7%、96.4%、96.2%;与传统染色工艺相比,该工艺具有显着的节水、省时及降低废水色度、电解质含量的效果。
盛丹[7](2020)在《间位芳纶纤维表面结构调控及其颜色构建》文中研究表明间位芳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在轻量化领域,其结构复合材料可替代金属使用,故间位芳纶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和国民经济领域,是国家建设不可替代的战略关键材料。但难染色、不耐日晒等“短板”问题极大限制了其优异性能的进一步利用。解决间位芳纶“短板”问题的核心是在尽量不影响其优异性能的前提下,做到对间位芳纶大分子结构的可控调控,并在此基础上,实现间位芳纶的颜色构建,进一步拓展其在国防、民用等领域的应用。本课题围绕如何高效解决间位芳纶“短板”问题,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选用间位芳纶纺丝常用溶剂,且有成熟回收技术的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作为间位芳纶大分子间氢键的调控剂,对间位芳纶大分子间氢键可控调控的可行性进行探讨,结合DMAc对带不同电荷染料分子上染间位芳纶效果,及对染料团聚行为的影响,提出DMAc?Dye+体系加速染色理论。通过染色效果测试表明,DMAc和NaCl协同作用可显着提高阳离子染料在间位纤维上的透染率,且其水洗及湿摩擦牢度较好,验证了DMAc?Dye+体系加速染色理论的正确性。(2)基于DMAc对间位芳纶大分子间氢键调控的理论研究,结合分散染料高温易升华的特性,通过压力限制气化分散染料及DMAc分子的流动空间,提高间位芳纶纤维周围分散染料及DMAc的分子浓度,建立热和压力作用下分散染料上染间位芳纶的染色机理模型;通过分析DMAc可显着降低染液中分散染料聚集度的现象,判断DMAc在打开间位芳纶大分子间氢键的同时,还能为分散染料的升华提供便利条件;热和压力作用下,高浓度DMAc可有效提高染色间位芳纶的表观色深及透染率,且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间位芳纶的热稳定性及力学性能,进一步证明热和压力作用结合DMAc的氢键调控作用在提高间位芳纶染色性能方面是高效可行的。(3)对间位芳纶的表层结构进行进一步调控,使纤维表面出现微溶解层,并利用定向气流场作用使吸附在纤维表面的无机颜料粒子原位嵌入纤维表面,以实现间位芳纶的着色;选用无机颜料粒子铁红P.R.101、铁黄P.Y.42、铁蓝P.B.27,对间位芳纶进行颜色构建,其样品表现出较高的表观色深及耐熨烫升华牢度、耐日晒牢度,表明无机颜料粒子嵌入纤维表面的量较多,与间位芳纶结合的牢度较好;定向气流场原位嵌入技术对间位芳纶热稳定性及机械性能几乎无影响,进一步说明微溶解与定向气流场作用相结合适用于间位芳纶颜色构建。(4)为了提高无机颜料粒子与间位芳纶复合的界面牢度,利用DMAc在高温(175℃)环境中快速气化的特点,结合间位芳纶纤维在温度及DMAc/LiCl作用下表面可快速生成微溶解层的结论,使无机颜料粒子在DMAc瞬态气化环境中压嵌间位芳纶,以实现间位芳纶颜色的高效构建;通过考查无机颜料粒子溶液中LiCl浓度及油浴处理时间对间位芳纶颜色及强力的影响,确定DMAc瞬态气化环境中调控间位芳纶纤维微溶解层的最佳工艺,并通过水洗及摩擦牢度的测试对其界面牢度进行了考查;通过此技术,将分散染料、有机颜料P.R.254应用于间位芳纶的颜色构建,进一步验证DMAc瞬态气化环境中压嵌技术在间位芳纶颜色可控构建方面具广泛适用性及较强的可操作性。总结,本研究通过研究氢键调控剂对染料及间位芳纶的作用机理,为常压高温染间位芳纶提供了理论基础。利用压力将无机颜料粒子嵌入纤维微溶解层中以实现间位芳纶的颜色构建,既解决了有机染料染色间位芳纶不耐日晒、升华牢度差的问题,也解决了间位芳纶表界面改性工序复杂、牢度不佳的问题,为深入探讨高性能纤维的高效着色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参考。
朱苗苗[8](2020)在《SD型阳离子染料的合成及其在改性涤纶织物上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阳离子染料是一种水溶性染料,种类多、色谱齐、颜色深、得色高,染料中的有色阳离子与纤维上的阴离子基团通过离子键结合而上染,近年来随着染料新用途的开发和市场的需求,阳离子染料也可用于上染改性合成纤维。阳离子染料可染涤纶(CDP)是一种新型的改性合成纤维,是在涤纶的大分子结构中引入带极性或阴离子基团的第三单体,极性或阴离子基团可作为涤纶上的染座,与阳离子染料发生离子键结合,赋予涤纶阳离子染料可染的性能。与常规涤纶相比,它不仅耐热、耐磨、强度高,用阳离子染料染色后的CDP纤维的耐湿摩擦色牢度、耐升华色牢度和抗起毛起球性能更高于涤纶,且手感柔软。阳离子染料上染CDP织物时,上染速率较快,染色织物易出现染色不匀现象,通过加入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上染速率,提高了织物的匀染性。且阳离子染料合成时,染料母体的产率较低,所需成本更高,难以满足市场对廉价的阳离子染料的需求。因此,在现有阳离子染料结构的基础上,提高染料母体产率、改善匀染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中,阳离子红SD-GRL和阳离子蓝SD-GRL分别以3-氨基-5-羧基-1,2,3-三氮唑和6-甲氧基-2-氨基苯丙噻唑为重氮组分,以两种N-取代基苯胺为偶合组分,合成两支阳离子染料的母体,通过甲基化反应合成了两支阳离子染料;阳离子红SD-GTL和阳离子黄SD-3RL分别以2-氯-4-硝基苯胺和对氨基苯甲酰基甲基三甲氯化铵为重氮组分,以两种N-取代基苯胺为偶合组分,通过重氮偶合反应合成两支阳离子染料。染料的合成过程中,母体产率直接影响最终产率,助剂AK是一种相转移催化剂,加入少量就可以加快反应进程,大大增加母体产率,具有重要作用。合成的阳离子染料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FT-IR)的谱图分析进行表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出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和摩尔消光系数。将合成的阳离子染料与相同结构的商品阳离子染料按相同的工艺处方上染CDP纤维,研究合成阳离子染料与商品染料的染色性能和各项色牢度对比。选择多种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加入染浴中,筛选出对染色匀染性和提升性有利的表面活性剂,并进行复配使用,改进染色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偶合反应时加入助剂AK可以将染料母体产率提高7%左右。四支合成的阳离子染料上染CDP织物时,初始吸附量较高,在100~120℃的染色阶段上染速率低于商品染料,有助于提升染后织物的匀染性,且最终的上染率能达到商品染料水平;在提升力方面,四支合成阳离子染料的提升性都能达到商品染料水平,合成阳离子红SD-GTL的提升性更是优于商品染料;在色牢度方面,四支合成阳离子染料的各项色牢度基本能达到商品染料水平。选用的七种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中,分散剂MF和平平加O对改善染色匀染性的效果最好,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对提高染色提升性的效果最好,将三者按两种配比复配应用,都能明显提高染色匀染性和提升性,且分散剂MF、平平加O和苄基三乙基氯化铵的最佳配比是4:1:0.5。
陈室全,张皓,张洪宾[9](2020)在《腈纶与备长炭黏胶轻薄织物敏感色防色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腈纶与备长炭黏胶纤维混纺轻薄针织物中两种纤维的性能差别大,特别是备长炭黏胶纤维染整加工难度大,尤其是敏感色,很容易产生染花现象。文中通过研究预定形温度、腈纶染色升温方法、腈纶匀染剂用量、黏胶用元明粉用量及纯碱用量等工序,选择最佳工艺参数,解决面料敏感色染花现象,以提升面料染整加工质量和效率。经生产实践验证,腈纶与备长炭纤维混纺轻薄针织物敏感色防色疵工艺是可行的。
杨坤[10](2020)在《铝基絮凝剂及磺酸类吸附剂用于纺织废水处理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制造业大国,耗水量庞大,印染工业作为工业制造中用水量最大的行业之一,产生的废水量十分惊人,据不完全统计,每天产生的印染废水量在350万立方左右,并且还在增长。由于印染工序的不同,印染废水实际情况十分复杂,主要特点有色度深、水质多变、毒性强、水量大、生物降解性差、pH值和水温变化较大等,废水回用率在整个工业用水中处于低下水平,大概为6%8%。所以开发经济有效的印染废水处理技术是每一个印染厂都迫切需要的。本文针对当地某纺织印染厂废水进行研究,该印染废水主要包括前处理废水和染色废水,其中,前处理废水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大、悬浮颗粒众多、碱度大等,染色废水水量大、色度深等。两种废水主要成分差别大,所以采用分开处理的方式进行探究:对于前处理废水,通过合成系列絮凝剂进行絮凝处理,针对染色废水,则合成系列吸附剂,采用吸附的形式进行去除。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前处理废水中主要含有聚乙烯醇、淀粉、助剂、果胶、蜡质和碱等污染物。鉴于前处理废水成分的复杂性,本文合成了多种絮凝剂(聚硅酸硫酸铝絮凝剂,聚合氯化铁絮凝剂,硫酸铝、氯化铝、聚铝铁絮凝剂,聚合硫酸氯化铝铁絮凝剂等等),并将其用于浊度为453.35 NTU的前处理废水处理。并对矾花大小,沉降物的整体体积大小,沉降时间以及浊度去除率的比较,我们发现制备的硫酸铝(AS)和氯化铝(AC)絮凝剂较好,处理后的废水未经过滤,浊度去除率可以达到83%以上,若是加上过滤操作,浊度去除率更是能达到99%以上。而合成的Al-4絮凝剂对于前处理废水的处理效果更为理想,不经过滤操作,其前处理废水的浊度去除率便可以达到95.5%。说明Al-4絮凝剂对于该前处理废水的处理是有效的、合适的。2.染色废水不同于前处理废水,它主要含有各色染料,而亚甲基蓝是印染工序广泛使用的染料之一,所以以它为例来进行吸附剂的研究。本文研究了不同条件下高价硅基材料与4,4’-二氨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DSD酸)的复合,探究了合成条件对于产物微观结构的影响,以及该合成产物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情况。从简化合成条件和降低成本的角度出发,本实验合成了氧化石墨烯,并用牛磺酸对其改性,探究不同合成条件得到的吸附剂对亚甲基蓝的去除能力及吸附机制。
二、活性阳离子染料及毛/腈混纺染色新工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活性阳离子染料及毛/腈混纺染色新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腈/棉混纺针织物节能皂洗新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
1.1 材料 |
1.2 染色工艺 |
1.3 测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色牢度对比 |
2.2 布面效果对比 |
3 结论 |
(2)腈纶/莫代尔混纺针织物的原位矿化染色(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试验部分 |
1.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1.2 染色方法 |
1.2.1 染料配色 |
1.2.2 传统染色工艺 |
1.2.3 节水减排染色工艺 |
1.3 测试方法 |
1.3.1 上染率和固色率 |
1.3.2 化学需氧量CODCr值 |
1.3.3 色度 |
1.3.4 染色牢度 |
1.3.5 K/S值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腈纶用染色助剂用量的优化 |
2.1.1 练染一浴助剂XQC的用量 |
2.1.2 预矿化助剂XAO的用量 |
2.1.3 矿化助剂XJS的用量 |
2.2 矿化效果分析 |
2.3 染色助剂用量的优化 |
2.3.1 代用碱XGB |
2.3.2 高效净洗剂XD-1 |
2.4 染品性能比较 |
3 结论 |
(3)活性染料无盐染色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活性染料概述 |
2 活性染料无盐染色方法 |
2.1 织物改性 |
2.1.1 季铵化合物阳离子改性剂 |
2.1.2 环氧型阳离子改性剂 |
2.1.3 三嗪类衍生物阳离子改性剂 |
2.1.4 阳离子聚合物 |
2.1.5 天然阳离子改性剂 |
2.2 无盐染料的开发 |
2.3 代用盐 |
3 结论 |
(4)涤/棉针织物一浴免还原皂洗剂的设计、合成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涤/棉针织物分散/活性两浴两步法染色 |
1.1.2 涤/棉针织物一浴法染色 |
1.2 分散/活性染料皂洗类型与机理 |
1.2.1 分散染料的皂洗 |
1.2.2 活性染料的皂洗 |
1.3 涤/棉针织物一浴免还原皂洗剂的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创新 |
1.4.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4.2 本课题的创新 |
2 免还原皂洗剂的设计与合成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与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目标分子的设计与逆合成分析 |
2.2.1 免还原皂洗剂分子设计 |
2.2.2 免还原皂洗剂逆合成分析 |
2.3 免还原皂洗剂合成方法 |
2.4 测试方法 |
2.4.1 皂洗效果测试 |
2.4.2 防沾效果测试 |
2.4.3 织物颜色K/S值测试 |
2.4.4 耐皂洗牢度测试 |
2.4.5 红外光谱 |
2.4.6 核磁共振氢谱 |
2.4.7 凝胶渗透色谱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免还原皂洗剂具体合成配方和工艺 |
2.5.2 红外光谱分析 |
2.5.3 核磁共振分析 |
2.5.4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免还原皂洗剂WPE在涤纶针织物上的应用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1 实验药品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分散染料染色及皂洗工艺 |
3.3 测试方法 |
3.3.1 皂洗效果测试 |
3.3.2 防沾效果测试 |
3.3.3 织物K/S值测试 |
3.3.4 耐皂洗牢度测试 |
3.3.5 废水COD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皂洗浴pH值对皂洗性能的影响 |
3.4.2 免还原皂洗剂WPE用量对皂洗性能的影响 |
3.4.3 皂洗浴比对皂洗性能的影响 |
3.4.4 皂洗温度对皂洗性能的影响 |
3.4.5 皂洗时间对皂洗性能的影响 |
3.4.6 正交试验工艺优化 |
3.4.7 与常规还原皂洗工艺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4 免还原皂洗剂WPE在涤/棉针织物上的应用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材料与药品 |
4.1.2 实验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涤/棉针织物染色及皂洗工艺 |
4.2.2 同常规染色工艺对比 |
4.3 测试方法 |
4.3.1 皂洗效果测试 |
4.3.2 防沾效果测试 |
4.3.3 织物K/S值测定 |
4.3.4 耐皂洗牢度测试 |
4.3.5 废水COD测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免还原皂洗剂WPE用量对皂洗性能的影响 |
4.4.2 皂洗pH对皂洗性能的影响 |
4.4.3 皂洗浴比对皂洗性能的影响 |
4.4.4 皂洗温度对皂洗性能的影响 |
4.4.5 皂洗时间对皂洗性能的影响 |
4.4.6 同常规皂洗工艺效果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5 免还原皂洗剂WPE的复配增效 |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1.1 实验药品 |
5.1.2 实验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免还原皂洗剂WPE复配及皂洗应用 |
5.3 测试方法 |
5.3.1 皂洗效果测试 |
5.3.2 防沾效果测试 |
5.3.3 织物K/S值测定 |
5.3.4 耐皂洗牢度测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不同类型化合物复配对免还原皂洗剂WPE皂洗和防沾效果的影响 |
5.4.2 皂洗机理 |
5.4.3 市场同类产品进行效果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基于非水介质染色体系涤棉混纺织物染色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0 引言 |
1.1 涤/棉混纺织物染色简介 |
1.1.1 涤/棉混纺织物的优点及应用 |
1.1.2 涤/棉混纺织染色工艺现状 |
1.1.3 无水、少水染色现状 |
1.1.4 涤/棉混纺织物染色性能概述 |
1.2 硅基非水介质染色概述 |
1.2.1 十甲基环五硅氧烷简介 |
1.2.2 棉纤维在硅基非水介质中染色 |
1.2.3 涤纶在硅基非水介质中染色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分散染料对涤棉混纺织物的沾色研究 |
2.0 引言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材料、药品与仪器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标准工作曲线 |
2.2.2 分散染料结构对染色的影响 |
2.2.3 不同含量促染剂下温度对染色的影响 |
2.2.4 不同温度下促染剂对染色的影响 |
2.2.5 保温时间对染色的影响 |
2.2.6 分散染料沾棉的原因探究 |
2.2.7 分散剂NNO和促染剂X对沾色的影响 |
2.2.8 防沾染剂对沾色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活性染料对涤棉混纺织物的染色研究 |
3.0 引言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材料、药品与仪器 |
3.1.2 实验方法 |
3.1.3 不同结构活性染料对水解的影响 |
3.1.4 涤纶染色后对活性染料染棉的影响 |
3.1.5 D5 清洗对染色的影响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活性染料标准曲线 |
3.2.2 活性染料染色涤棉混纺织物最佳工艺 |
3.2.3 活性染料对涤纶沾色组分水解分析 |
3.2.4 分散染料沾污棉纤维对染色的影响 |
3.2.5 D5 清洗对活性染料固色率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染色方法的比较 |
4.0 引言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1.2 实验方法 |
4.1.3 GC分析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涤棉混纺织物在D5 浴染色方法评价 |
4.2.2 GC测试结果 |
4.2.3 染料利用率比较 |
4.2.4 D5 浴染色方法与水浴染色比较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高效短流程涤棉一浴一步法染色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 |
1.1 材料及仪器 |
1.2 染色工艺 |
1.2.1 阳离子改性工艺 |
1.2.2 精练工艺 |
1.2.3 染色工艺 |
1.3 测试方法 |
1.3.1 布面效果 |
1.3.2 耐水洗色牢度 |
1.3.3 耐摩擦色牢度 |
1.3.4 耐汗渍色牢度 |
1.3.5 耐日晒色牢度 |
1.3.6 抗菌性能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布面情况 |
2.2 染色牢度 |
2.2.1 耐水洗色牢度 |
2.2.2 耐汗渍色牢度 |
2.2.3 耐摩擦及耐日晒色牢度 |
2.3 抗菌性能 |
2.4 节能减排效果 |
3 结束语 |
(7)间位芳纶纤维表面结构调控及其颜色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间位芳纶的生产工艺及结构 |
1.2.1 间位芳纶的生产工艺 |
1.2.2 间位芳纶的结构 |
1.3 间位芳纶染色研究进展 |
1.3.1 纤维成形前结构调控在染色中的应用 |
1.3.2 纤维表面结构调控在染色中的应用 |
1.3.3 纤维内部结构调控在染色中的应用 |
1.4 提高染色间位芳纶耐日晒色牢度研究进展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1 目的及意义 |
1.5.2 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间位芳纶表面氢键调控及DMAc·Dye~+体系促染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2.2.2 DMAc改性间位芳纶 |
2.2.3 配制含不同浓度DMAc和 Na Cl的染液 |
2.2.4 DMAc助阳离子与分散染料上染间位芳纶 |
2.2.5 含不同浓度DMAc和 Na Cl的染液染间位芳纶 |
2.2.6 DMAc对间位芳纶表面结构及性能影响测试 |
2.2.7 DMAc对染液影响测试 |
2.2.8 染色效果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DMAc对间位芳纶表观形貌及结构的影响 |
2.3.2 DMAc对间位芳纶结晶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2.3.3 DMAc对间位芳纶热性能的影响 |
2.3.4 DMAc对间位芳纶阳离子与分散染料染色的效果对比 |
2.3.5 DMAc对阳离子染料染液的影响 |
2.3.6 DMAc·Dye~+体系染色机理模型构建 |
2.3.7 DMAc浓度对间位芳纶阳离子染料染色深度的影响 |
2.3.8 DMAc·Dye~+染色间位芳纶的拉曼图谱分析 |
2.3.9 DMAc·Dye~+染色间位芳纶的色牢度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有机染料分子在热和压力作用下上染间位芳纶行为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3.2.2 热和压力作用下分散染料染间位芳纶 |
3.2.3 DMAc对分散染料染液中染料聚集体影响测试 |
3.2.4 热和压力作用下分散染料上染间位芳纶染色效果测试 |
3.2.5 热和压力作用下分散染料染色间位芳纶表面结构测试 |
3.2.6 热和压力作用下分散染料染色间位芳纶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热和压力作用下分散染料上染间位芳纶机理模型构建 |
3.3.2 DMAc对染液中染料聚集体的影响 |
3.3.3 热和压力作用下分散染料上染间位芳纶的染色效果分析 |
3.3.4 热和压力作用下分散染料染色对间位芳纶化学结构的影响 |
3.3.5 热和压力作用下分散染料染色对间位芳纶热稳定性影响 |
3.3.6 热和压力作用下分散染料染色对间位芳纶结晶度的影响 |
3.3.7 热和压力作用下分散染料染色对间位芳纶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无机颜料粒子在定向气流场中构建有色间位芳纶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4.2.2 间位芳纶织物表面微溶解改性 |
4.2.3 定向气流场中无机颜料粒子构建有色间位芳纶实验 |
4.2.4 无机颜料粒子形貌及尺寸测试 |
4.2.5 微溶解改性间位芳纶织物柔软度及力学性能测试 |
4.2.6 无机颜料粒子构建有色间位芳纶的表观形貌及颜色测试 |
4.2.7 无机颜料粒子构建有色间位芳纶的表面结构测试 |
4.2.8 无机颜料粒子构建有色间位芳纶的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微溶解改性对间位芳纶柔软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2 无机颜料粒子构建有色间位芳纶的表观形貌及颜色分析 |
4.3.3 无机颜料粒子构建有色间位芳纶的牢度分析 |
4.3.4 无机颜料粒子构建有色间位芳纶的表面结构分析 |
4.3.5 无机颜料粒子构建有色间位芳纶的热稳定性分析 |
4.3.6 无机颜料粒子构建有色间位芳纶的结晶度分析 |
4.3.7 无机颜料粒子构建有色间位芳纶的强力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在DMAc瞬态气化环境中构建有色间位芳纶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5.2.2 不同工艺条件下无机颜料粒子构建有色间位芳纶 |
5.2.3 DMAc瞬态气化环境中无机颜料粒子构建拼色间位芳纶 |
5.2.4 最适工艺条件的测试 |
5.2.5 无机颜料粒子构建的有色间位芳纶牢度测试 |
5.2.6 无机颜料粒子构建的有色间位芳纶形貌及结构测试 |
5.2.7 无机颜料粒子构建的有色间位芳纶热分解性能测试 |
5.2.8 无机颜料粒子构建的有色间位芳纶力学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DMAc瞬态气化环境中无机颜料粒子构建有色间位芳纶机理模型 |
5.3.2 LiCl浓度与处理时间对无机颜料粒子构建有色间位芳纶的影响 |
5.3.3 无机颜料粒子构建的有色间位芳纶牢度分析 |
5.3.4 在DMAc瞬态气化环境中嵌入无机颜料粒子对间位芳纶表观形貌的影响 |
5.3.5 在DMAc瞬态气化环境中嵌入无机颜料粒子对间位芳纶表面结构的影响 |
5.3.6 在DMAc瞬态气化环境中嵌入无机颜料粒子对间位芳纶热稳定性的影响 |
5.3.7 在DMAc瞬态气化环境中嵌入无机颜料粒子对间位芳纶强力的影响 |
5.4 DMAc瞬态气化环境压嵌技术在间位芳纶颜色构建的应用 |
5.4.1 分散染料 |
5.4.2 有机颜料粒子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 |
6.3 展望 |
致谢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SD型阳离子染料的合成及其在改性涤纶织物上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阳离子染料的种类及发展 |
1.2.1 共轭型阳离子染料 |
1.2.2 隔离型阳离子染料 |
1.2.3 分散型阳离子染料 |
1.2.4 活性阳离子染料 |
1.2.5 迁移型阳离子染料 |
1.2.6 改性合成纤维用阳离子染料 |
1.3 阳离子染料可染涤纶的介绍 |
1.3.1 阳离子染料可染涤纶的由来 |
1.3.2 阳离子染料可染涤纶的染色特点 |
1.3.3 阳离子染料可染涤纶的发展及前景 |
1.4 匀染剂 |
1.4.1 阳离子染料用匀染剂及其研究进展 |
1.4.2 涤纶染色用匀染剂 |
1.4.3 助剂的复配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药品和仪器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药品 |
2.2 阳离子染料的合成 |
2.2.1 阳离子黄SD-3RL的合成 |
2.2.2 阳离子红SD-GRL的合成 |
2.2.3 阳离子红SD-GTL的合成 |
2.2.4 阳离子蓝SD-GRL的合成 |
2.3 阳离子染料的表征 |
2.3.1 染料的提纯 |
2.3.2 染料的表征方法 |
2.4 染料的应用性能 |
2.4.1 织物的前处理 |
2.4.2 染色方法 |
2.4.3 织物的后处理 |
2.4.4 紫外可见光谱和摩尔消光系数 |
2.4.5 染料的上染速率曲线 |
2.4.6 染料的染色提升力曲线 |
2.4.7 染后织物的各项色牢度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染料的合成与表征 |
3.1.1 阳离子黄SD-3RL的合成与表征 |
3.1.2 阳离子红SD-GRL的合成与表征 |
3.1.3 阳离子红SD-GTL的合成与表征 |
3.1.4 阳离子蓝SD-GRL的合成与表征 |
3.1.5 助剂AK对阳离子染料母体产率的影响 |
3.1.6 染料的基本物理性质 |
3.2 染料的应用性能研究 |
3.2.1 染料的上染速率 |
3.2.2 染料的染色提升力 |
3.2.3 染色织物的色牢度 |
3.3 表面活性剂对阳离子染料上染CDP纤维的影响 |
3.3.1 不同表面活性剂对染色上染速率和提升性能的影响 |
3.3.2 复配表面活性剂对染色上染速率和提升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腈纶与备长炭黏胶轻薄织物敏感色防色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 |
1.1 试验材料及设备 |
1.1.1 织物 |
1.1.2 试剂 |
1.1.3 设备 |
1.2 生产工艺 |
1.2.1 预定形 |
1.2.2 前处理 |
1.2.3 染色 |
1.3 生产实践 |
1.3.1 染棕色 |
1.3.2 染绿色 |
1.4 测试方法 |
1.4.1 色差 |
1.4.2 上染率 |
1.4.3 顶破强力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预定形工艺优化 |
2.2 腈纶染色工艺优化 |
2.2.1 温度对上染率的影响 |
2.2.2 缓染剂对织物色差及上染率的影响 |
2.3 黏胶染色工艺优化 |
2.3.1 元明粉用量对织物上染率的影响 |
2.3.2 预加纯碱用量对织物上染率的影响 |
2.3.3 染色方法对黏胶纤维性能的影响 |
2.4 生产实践 |
2.4.1 染棕色效果 |
2.4.2 染绿色效果 |
2.5 染色技术要点 |
3 结束语 |
(10)铝基絮凝剂及磺酸类吸附剂用于纺织废水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印染废水简介 |
1.2.1 印染废水的来源 |
1.2.2 印染不同织物的生产废水 |
1.2.3 印染废水的特点 |
1.3 国内外印染废水治理现状 |
1.3.1 国外印染废水概况 |
1.3.2 国内印染废水概况 |
1.4 印染废水处理方法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铝基絮凝剂的合成及其对前处理废水的处理研究 |
2.1 仪器与试剂 |
2.1.1 主要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2 浊度计的使用 |
2.2.1 浊度计的原理 |
2.2.2 浊度计的使用 |
2.3 絮凝基础理论 |
2.3.1 絮凝机理 |
2.3.2 絮凝过程动力学 |
2.4 铝、硅、铁在溶液中的化学形态 |
2.4.1 铝在溶液中的化学形态 |
2.4.2 铁在溶液中的化学形态 |
2.4.3 硅在溶液中的化学形态 |
2.5 盐析协同絮凝法去除溶液中的PVA及对前处理废水的处理 |
2.5.1 PVA溶液制备 |
2.5.2 硫酸钠及硼砂对PVA溶液的处理效果 |
2.5.3 硫酸钠及硼砂对前处理废水的处理 |
2.6 聚硅酸硫酸铝絮凝剂的制备及絮凝效果对比 |
2.6.1 合成机理 |
2.6.2 聚硅酸硫酸铝絮凝剂的制备 |
2.6.3 聚硅酸硫酸铝絮凝剂的絮凝效果对比 |
2.7 聚合氯化铁絮凝剂的制备及絮凝效果对比 |
2.7.1 合成机理 |
2.7.2 聚合氯化铁絮凝剂的制备 |
2.7.3 聚合氯化铁絮凝剂的絮凝效果对比 |
2.8 聚合硫酸氯化铝铁絮凝剂的制备及絮凝效果对比 |
2.8.1 聚合硫酸氯化铝铁絮凝剂的制备及絮凝实验 |
2.8.2 聚合硫酸氯化铝铁絮凝剂的絮凝效果对比 |
2.9 硫酸铝、氯化铝、聚铝铁絮凝剂的制备和絮凝效果对比 |
2.9.1 合成机理 |
2.9.2 硫酸铝、氯化铝及聚铝铁絮凝剂的制备 |
2.9.3 絮凝剂絮凝效果对比 |
2.10 基于氯化铝系列絮凝剂的制备及絮凝效果对比 |
2.11 本章小节 |
第3章 磺酸类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研究 |
3.1 仪器与试剂 |
3.1.1 主要仪器 |
3.1.2 实验试剂 |
3.2 实验部分 |
3.2.1 DSD酸接枝高价硅的制备 |
3.2.2 牛磺酸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3.3 吸附剂Si-P-DSD的表征 |
3.3.1 FT-IR分析 |
3.3.2 XRD分析 |
3.3.3 TEM分析 |
3.4 吸附剂GO-Tau-60的表征 |
3.4.1 FT-IR分析 |
3.4.2 XRD分析 |
3.4.3 EDS分析 |
3.5 两种吸附剂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 |
3.6 本章小节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活性阳离子染料及毛/腈混纺染色新工艺(论文参考文献)
- [1]腈/棉混纺针织物节能皂洗新工艺[J]. 宗立新,李冬梅. 染整技术, 2021(09)
- [2]腈纶/莫代尔混纺针织物的原位矿化染色[J]. 吴亭亭,徐成书,任燕,邢建伟,苏广召,刘畅. 印染, 2021(07)
- [3]活性染料无盐染色的研究进展[J]. 罗蕙敏,杨艳凤,刘雁雁,刘元军. 染整技术, 2021(05)
- [4]涤/棉针织物一浴免还原皂洗剂的设计、合成及应用[D]. 王康康. 五邑大学, 2021(12)
- [5]基于非水介质染色体系涤棉混纺织物染色工艺研究[D]. 姜楠. 浙江理工大学, 2021
- [6]高效短流程涤棉一浴一步法染色工艺[J]. 左凯杰,张国成,王存山,何瑾馨. 针织工业, 2020(10)
- [7]间位芳纶纤维表面结构调控及其颜色构建[D]. 盛丹. 江南大学, 2020(01)
- [8]SD型阳离子染料的合成及其在改性涤纶织物上的应用研究[D]. 朱苗苗. 东华大学, 2020(01)
- [9]腈纶与备长炭黏胶轻薄织物敏感色防色疵研究[J]. 陈室全,张皓,张洪宾. 针织工业, 2020(06)
- [10]铝基絮凝剂及磺酸类吸附剂用于纺织废水处理研究[D]. 杨坤. 辽宁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