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略论纳西族心理素质特点及其变异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杨杰宏[1](2017)在《再论纳西族东巴教的性质问题》文中研究说明东巴教是纳西族的文化象征体系和信仰制度,在民族宗教和历史发展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广泛、深刻的民族宗教,同时兼容了民俗宗教,民间宗教,民间信仰的特点,它具备了宗教的本质特点及社会功能,它广泛深刻地生存、影响于纳西族民众的生活与文化世界,东巴教的性质绝非以"原始宗教""原始巫教"能够界定。它首先是由纳西族民众创造、传承的民族宗教,它又是与纳西族民众的生活与精神相互交融的民俗宗教,是纳西族民众中长期广泛流传的民间信仰,属于民间宗教的范畴。
刘朦[2](2014)在《云南地区白族、纳西族、藏族建筑色彩偏好对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色彩在建筑中所起的不仅仅是装饰效用,它也是界定形状的必要途径。通过色彩,形式感得以确立和强化。对色彩的选择不仅依赖于物理属性,更取决于文化诸因素。不同民族对色彩具有不同的理解和偏好。本文从各自民族文化心理差异性着手,对白族、纳西族、藏族建筑色彩偏好进行对比分析,试从这一角度阐释其形成的原因。
高腾敏志[3](2014)在《丽江古城区宗教和谐与社会文化建设互动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的影响足可以将其当作社会系统的另一个子系统看待。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与宗教当中的一些教义有某种程度上的一致性。马克思主义学者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看待宗教问题的观点,指导我们运用正确与积极的态度,处理当代中国宗教与社会文化的关系。这将对我国社会稳步发展有着现实性意义。本文选择丽江古城区为研究对象因其有独特之处,丽江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并且宗教种类繁多,但各宗教间却以兼容并包为主要发展趋势,这是丽江社会和谐的有利条件。在我国文化建设大繁荣阶段,将丽江古城区宗教间和谐共容的现状及特点,融入丽江地区的社会文化建设进程中进行分析,探索宗教和谐对社会文化建设的作用,将对我国其它多元化宗教地区的发展有着建设性意义。论文是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作为基本立足点。将宗教的社会文化属性功能进一步的挖掘,分析宗教的现时代社会文化功能。论文围绕丽江古城区宗教和谐与社会文化建设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展开。文中探讨了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如何形成的,分析两者是怎样良性互动的,同时解析了它们之间所存在的问题。发挥丽江古城区宗教和谐对社会文化建设的良性作用,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马楠[4](2013)在《纳西族古代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纳西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巴文化,其中《东巴经》是纳西族最具代表性的;唐朝时期开始,纳西当地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儒学成为丽江一带的主流文化。在学术界,国内外学者对《东巴经》和纳西族的研究繁多,而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研究比较匮乏。教育思想是“对教育现象的理想认识”,并直接指导教育实践,通过对纳西族教育实践的分析,归纳、总结其中所蕴含的教育思想。研究主要是依据《东巴经》中的三部经典《创世纪》、《鲁般鲁饶》和《黑白之战》的具体内容,挖掘其中的教育思想;并对与纳西族教育有关的文献进行深入分析,运用教育学相关原理和思想进行理论阐述。通过对东巴经典《创世纪》、《鲁般鲁饶》和《黑白之战》中的具体内容、英雄形象、对纳西族后人的影响等进行分析,探究纳西族东巴文化中对人才培养的目的,包括道德品质与性格特征;古代纳西族教育的功能是培养纳西族后人民族观念与族群观念;东巴文化教育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涉及人类发展与生活的多个方面,如人与人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善恶共存,人无完人”的人性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技能和爱情婚姻观的因果观念;教育方式则主要依托于东巴教和家庭教育。随着历史的朝代变迁,纳西族在元代以后到清后,政治、经济与文化对当地教育产生深远影响,首先,纳西族教育目的也发生了变化,以培养纳西人的儒家思想和维护地方统治为主:其次,教育功能除基本的育人功能以外,还具有极强的社会功能;另外,由于文化变迁,也导致教育内容发生巨大变化,以汉语言文学、儒家思想和风俗习惯为主要内容;最后,教育方式上,除了原有的家庭教育与东巴教有,儒学教育在纳西族聚居地逐渐形成,并成为最主要的纳西族教育方式,除了木氏土司家族设立的学堂外,相继建立了多个学宫、书院、义馆和私塾,并对当地的纳西人民的生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对前两部分的内容进行提炼,总结形成纳西族古代教育思想的特点。纳西族人尊师重教,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与教育环境,东巴教育本身具有一定的宗教性,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也伴随着逐渐明显的阶级性,而东巴经中的教育内容具有较强的普适性,且较为重视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纳西族在与其他周边民族的交流与互动中,也表现出了极强的接纳与包容程度,并积极吸取其他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本民族文化。并且针对当前教育现状和某些教育或社会问题,试图探究纳西族古代教育思想在当今时代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主要从纳西族古代教育特点进行分析,以传承民族文化中的教育思想精髓,在当地学校教授东巴文化与教育的内容。与此同时,通过各种方式、手段、媒介将这种优秀文化在世界范围里传播,使得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井祥贵[5](2011)在《纳西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现代化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民族教育肩负双重使命,一方面是共性的教育,即要传授普适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以利于少数民族学生成为合格的中国公民乃至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是个性的教育,即要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以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成为其民族文化的“活化”传承载体。因此,找到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的平衡点以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便是实现少数民族及其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所在,这也正是本研究的基本出发点。纳西族学校在处理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二者关系的问题上,取得了相对显着的成效,在链接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的断裂方面有一定典型性。纳西族文化缘何进入校园?纳西族学校是如何传承民族文化的?其学理依据是什么?有何普适意义?这些都成为本研究的焦点。以往对于二者关系的研究多集中于双语教育、课程开发及多元文化师资等某一侧面,或是做一些简单地理论思辨,缺乏较系统全面的实证研究,这给本研究留出了突破口。本研究以纳西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为个案,遵从结构-功能主义研究范式,综合运用问卷、参与式观察、半结构性及非结构性访谈等田野调查法,辅以文献法及比较法,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研究首先对纳西族文化进校园的必要性做了分析;接着从内部要素、外部因素及其相互间的影响方式等方面对纳西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机制做了剖析,并指出了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继而对纳西族学校如何更好地处理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关系的问题进行了理论思考,并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经验作了比较以资借鉴;最后,对纳西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机制的完善作了反思并提出了具体建议。本研究认为,在现代化语境下,纳西族文化进入校园传承有其必要性。一方面,纳西族文化是其独特生态系统的产物,表现出交融性、独特性与开放性等特征;纳西族文化的传承过程也正是其通过对纳西族人生存与适应技能的培养,民族凝聚力、集体意识的养成等方面实现对纳西族人濡化教育的过程。这为其进校园传承提供了客观条件与依据。另一方面,纳西族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生存基础,其传承的固定空间被打破,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困境。因此,将纳西族文化纳入校园是对文化断裂的接续传承。从其传承机制的内部要素来看,纳西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主要有三种途径,即课程开发、课堂教学以及团体活动。其中,课程开发的主体主要为纳西族文化方面的研究人员、专家和一线教师,其内容主要涉及知识普及型文化和展示型文化,从类型来看,主要有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潜在课程;课堂教学中的民族文化传承方式主要有单独设科和学科渗透两种类型,研究表明,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教育者的意识和素质对课堂教学中民族文化传承有明显的影响;团体活动主要是对技能掌握型文化以及活动娱乐型文化的传承,通常以举办各种兴趣班、兴趣小组、组织艺术团以及开展各种主题活动的方式进行。以上三种模式是在科学规划、科研工作及相应管理的助推下运行的。纳西族文化传承与普适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之间形成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从外部因素来看,社会环境、政策支持和经费支持都对纳西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有一定的影响。总之,纳西族学校初步形成了“以点带面”、内部要素与外部因素合力互动的民族文化传承机制。研究发现,纳西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在培养学生民族认同感、链接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促进纳西族教育改革及拉动纳西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材偏重“知识传授”缺乏“层次体系”;师资匮乏;评价制度中民族文化的“失语”;保障体系不健全;学校内部要素间配合不够,校际间的互通不足等。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国内外民族学校教育改革的经验及相关理论,本研究提出纳西族学校教育应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一是“国家与地方”的平衡;二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三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本研究认为,在现代化进程中纳西族教育应基于文化“位育”思想,重新定位:凸显对民族学生个体发展的人文关怀、注重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诉求、形成纳西族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的“种子式”、“基因式”传承机制。据此,本研究建议从完善民族文化课程开发机制、注重教师多元文化素质的提升、拓展学科教学渗透民族文化的空间等方面着力,秉持公正、合理、科学的民族文化传承原则,构建研-发-教一体化的纳西族文化学校教育传承体系。本研究综合运用教育学、文化学、人类学及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来探讨学校教育中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的关系问题,对于了解纳西族教育现状,探寻民族学校教育中普适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与民族文化传承有机融合的路径,重新定位我国民族教育的发展方向等问题都是有所助益的,对于拓展研究视角,丰富民族教育理论也有一定贡献。当然,本研究提出的一些具体政策层面的构想与建议,尚需在实践中检验。
曾黎梅[6](2011)在《《学术研究》(云南)与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云南的建立与发展》文中指出本文是从学术史角度对《学术研究》(云南)刊物的研究。《学术研究》(云南)是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会创办的学术刊物。该刊于1961年7月正式发行,于1965年1月停刊,期间刊载史学论文共87篇,是新中国建立后云南学术界的重要学术刊物。众所周知,学术刊物在学术发展过程中产生了重要作用。对该刊物的系统、深入研究有利于呈现上世纪六十年代云南史学界的史学成就,同时对总结新中国建立后云南史学发展特点、规律有所裨益。本文从四个方面来对《学术研究》(云南)刊物进行研究。一是介绍刊物办刊背景、过程进而分析刊物创办的特点;二是研究刊物史学论文撰稿人的构成和受教育背景;三是分析、介绍《学术研究》(云南)涉及的史学热点问题以及所取得的成果;四是对改革开放后云南史学研究总体成就的考察。研究的重点是:《学术研究》(云南)刊物所反映的云南史学研究所取得的成就;该刊物与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云南建立之间的关系;其对改革开放后云南史学的影响。通过对《学术研究》(云南)的系统研究,本文得出以下观点和看法:第一,分析《学术研究》(云南)的办刊背景及过程,作者认为,《学术研究》(云南)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云南学术界重要的学术刊物,它的诞生为云南学者提供了发表研究成果、交流学术心得的重要场所,是沟通云南史学与内地史学的桥梁,在云南学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第二,通过对《学术研究》(云南)刊物史学论文撰稿人的研究,作者认为,刊物的作者群涵盖了云南史学界老、中、青三代的大部分学者,他们的受教育背景和知识构成差异较大,因而在建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同作用,三代学者的史学研究成果基本可以反映云南史学研究的全貌。第三,通过对所刊载史学论文的研究,作者认为,自创刊至停刊的《学术研究》(云南)共刊登87篇史学论文中,其中占绝大多数的是云南学者对当时风靡全国,被称为“五朵金花”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命题的参与。这些研究成果主要有:杜文秀、李定国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大起义的研究(农民起义研究),景颇、布朗、独龙、傣等少数民族以及南诏国的社会性质研究(古史分期问题研究),民族形成问题大讨论,中国经济史研究(资本主义萌芽研究)。此外,民族史研究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因而,《学术研究》(云南)不仅对外宣传了云南学者所取得的成就,同时为国内的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这些成就表明这一时期的云南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已经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一些研究领域甚至走在前列,这些标志着云南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云南的初步建立。第四,通过对改革开放初期云南史学研究成果的考察,可以发现这一时期史学研究的主题是《学术研究》(云南)刊物所刊登史学论文研究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和扩展,而作为《学术研究》(云南)刊物中、青两代的撰稿人,改革开放后成长为云南史学研究的中坚力量,对云南史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这一角度来看,《学术研究》(云南)对改革开放后的云南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赵红梅[7](2008)在《旅游情境下的文化展演与族群认同 ——以丽江白沙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纳西族主要聚居在滇西北的丽江市,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文化旅游,使这个历史上的“小民族”得以在旅游平台上崭露头角,“阿根纳西”意识亦因此获得新的表达途径。基于此,关注旅游文化与族群认同之间的关系,正是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以纳西族历史境遇与族群心性为切入点,剖析历史积淀对族群文化抉择的影响作用(第二章),并在此基础上简要介绍纳西人为之自豪的“大文化”与丽江旅游文化中的文化“商品化”现象(第三章);为描摹丽江的旅游抱负与旅游情境下纳西人的族群意识,文中以丽江白沙乡旅游现况为核心考察内容,一方面尝试勾勒丽江宏观旅游氛围之下文化旅游的地方图景(第四章),另一方面则通过族群节日、音乐、宗教等微观地透视旅游情境下的文化内部展演与外部展演方式(第五章);同时,审视在“主—客”互动关系类型下,旅游民族的形成与旅游人群的诉求,进而在此基础上形成对文化差异、舞台“真实”与族群认同之内在关系的结论性看法(第六章);最后,在田野调查理性与感性认知以及国外理论与案例研究借鉴的基础上,做出如下思考:一、对族群历史、文化的追溯性表述与展演,显示出族群对辉煌过去的渴望,而明显地,这种渴望与族群的现在、未来休戚相关。二、凡套上文化旅游之“红舞鞋”的少数民族,文化差异势必成为其操弄的旅游资源,而文化差异的旅游表述成功与否,则直接关系到旅游情境下族群边界的维系,此边界正是民族地区旅游的魅力所在。三、假如文化差异是族群认同与族界维系的一种“牵涉”或结果,那么旅游情境下的“舞台真实”则可被视为族群表达“自我”的某种方式,“舞台真实”的内容并不很重要,重要的是“主—客”间那条边界的存在。四、民族地区发展文化旅游的悖论在于:旅游民族联系世界的目的与旅游人群“逃避”世界的目的最终将背道而驰。
陈友康[8](2004)在《古代少数民族的家族文学现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家族文学是指一个家族内部产生数个递相传承、彼此影响的作家,并在创作上表现出某些共同特点的文学现象,这种现象在少数民族中也存在。家族文学产生的宏观文化背景是少数民族和汉民族文化交流的加强;家族内部有一个追求高雅精神生活的家庭文化氛围,以及深厚的文化积累和良好的家教传统;家族周围活跃的文人团体对家族文学的发展也起着积极作用。少数民族家族文学的特点是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蕴涵共同的生活情趣、表现出相似的艺术风格。
陈友康[9](1998)在《古代云南少数民族的家族文学》文中认为本文从大量文献中发掘出古代云南民族文学中存在的家族文学现象,介绍了几个较为典型的文学家族,分析了家族文学产生的原因及特点。论文为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并有所开拓
夏恒翔,孟宪仁[10](1987)在《从语言化石看吴越人东渡日本》文中认为 老问题的再提出吴越人东渡日本问题,在日本已经是老问题了。唐人修《晋书》、《梁书》、《北史》都提到:“倭人自云为吴太伯后”,适见唐人对这一条史料的重视。平安初期嵯峨朝(相当子唐宪宗年间),日本人修《新撰姓氏录》也提到:“松野吴王夫差之后也,此吴人来我之始也。”实质上证实了吴人到日本,本是无可置疑的历史事实。其后四百多年,中日两国无人谈及这个问题。元初,死后曾经一度从祀曲阜孔庙的历史学家金履祥在他的《通鉴前编》中又提起:“今,日本又云吴太伯之后,盖吴亡其支庶入海
二、略论纳西族心理素质特点及其变异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论纳西族心理素质特点及其变异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再论纳西族东巴教的性质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东巴文化与东巴教 |
二、东巴教的性质问题 |
(一) 东巴教属于巫术范畴还是属于宗教范畴的问题 |
(二) 东巴教是原始宗教还是属于人为宗教的问题 |
(三) 东巴教的性质界定 |
三、对民间宗教性质的认识 |
(2)云南地区白族、纳西族、藏族建筑色彩偏好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建筑色彩构成 |
(一) 两种通用颜色 |
1. 白色 |
2. 黑色 |
(二) 色彩的组合方式 |
二、建筑构件的色彩表达 |
(一) 屋顶 |
(二) 照壁 |
(三) 门、窗 |
(四) 山墙 |
(五) 室内顶棚及壁面 |
三、民族文化心理原因分析 |
(一) 白族色彩的“礼”性和炫耀心理 |
(二) 纳西族的内敛性格 |
(三) 藏族的“形而上”追求 |
四、结语 |
(3)丽江古城区宗教和谐与社会文化建设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宗教的社会文化性 |
2.1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概述 |
2.1.1 宗教的涵义 |
2.1.2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概述 |
2.2 我国宗教政策概述 |
2.2.1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
2.2.2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
2.2.3 坚持政教分离的原则 |
2.2.4 明确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的联系与区别 |
2.2.5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
2.3 宗教的社会文化性 |
2.3.1 宗教的社会文化属性 |
2.3.2 宗教的社会文化功能 |
第三章 丽江古城区宗教和谐与社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特点 |
3.1 丽江古城区宗教和谐与社会文化建设的历史概况 |
3.1.1 丽江古城区宗教历史概况 |
3.1.2 丽江古城区社会文化历史概况 |
3.2 丽江古城区宗教和谐与社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趋势 |
3.2.1 丽江古城区宗教和谐现状及趋势 |
3.2.2 丽江古城区社会文化建设现状及趋势 |
3.3 丽江古城区宗教和谐的特点及其社会文化价值 |
3.3.1 丽江古城区宗教和谐的特点 |
3.3.2 丽江古城区宗教和谐的社会文化价值 |
第四章 丽江古城区宗教和谐与社会文化建设良性互动关系 |
4.1 丽江古城区宗教和谐对社会文化建设的促进 |
4.1.1 宗教和谐对物质文化建设的促进 |
4.1.2 宗教和谐对制度文化建设的促进 |
4.1.3 宗教和谐对民俗文化建设的促进 |
4.2 丽江古城区社会文化建设对宗教和谐的引领 |
4.2.1 经济文化对宗教和谐的发展性引领 |
4.2.2 政治文化对宗教和谐的规范性引领 |
4.2.3 民族文化对宗教和谐的稳定性引领 |
4.3 丽江古城区宗教和谐与社会文化建设良性互动的机制 |
4.3.1 宗教与社会文化的相互作用 |
4.3.2 丽江古城区宗教和谐与社会文化建设良性互动的机制 |
第五章 古城区宗教和谐与社会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 |
5.1 丽江古城区中宗教对社会文化建设的阻碍因素 |
5.1.1 原始宗教在社会文化建设中的不利因素 |
5.1.2 多元宗教与社会文化交往中的不利因素 |
5.1.3 外境恶势力宗教渗透的不利因素 |
5.2 丽江古城区社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5.2.1 当代社会文化建设制约传统宗教文化传承的因素 |
5.2.2 社会文化建设中不合理因素对宗教和谐的影响 |
5.3 促进丽江古城区宗教和谐与社会文化建设良性互动的对策 |
5.3.1 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挖掘本地积极因素 |
5.3.2 强化规范管理,防止外部不良因素的影响 |
5.3.3 发挥大众传媒积极作用,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4)纳西族古代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第一章 引论 |
1.1 论文选题缘起和意义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教育 |
1.3.2 教育思想 |
1.3.3 纳西族 |
1.4 国内外研究相关动态及文献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1.4.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东巴经》中的教育思想 |
2.1 教育目的 |
2.1.1 纳西族对道德品质的要求 |
2.1.2 纳西族对性格特征的要求 |
2.2 教育功能 |
2.2.1 培养纳西人的族群观念 |
2.2.2 培养纳西人的民族意识 |
2.3 教育内容 |
2.3.1 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
2.3.2 “善恶共存,人无完人”的人性观 |
2.3.3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 |
2.3.4 技能 |
2.3.5 爱情婚姻观 |
2.4 教育方法 |
2.4.1 父母对儿女的家庭教育观念 |
2.4.2 东巴教及其仪式的教育 |
2.5 小结 |
第三章 纳西族东巴文化与儒家文化结合后的教育思想 |
3.1 丽江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变化对纳西族教育的影响 |
3.1.1 政治统治——教育发展的基础 |
3.1.2 经济贸易——教育的物质保障 |
3.1.3 文化习俗——教育的实践导向 |
3.2 教育目的 |
3.2.1 维护地方统治 |
3.2.2 培养纳西族人的儒家文化素养 |
3.3 教育功能 |
3.3.1 育人功能 |
3.3.2 社会功能 |
3.4 教育内容 |
3.4.1 汉语、汉字及诗词歌赋等汉语言文学 |
3.4.2 儒家思想 |
3.4.3 风俗习惯的改变 |
3.5 教育方式 |
3.5.1 木氏土司家族的儒家文化教育 |
3.5.2 改土归流后丽江的儒家文化教育方式 |
3.6 小结 |
第四章 纳西族古代教育思想的特点 |
4.1 普适性 |
4.2 伦理性 |
4.3 宗教性 |
4.4 渐显阶级性 |
4.5 多样性与融合性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期刊类 |
三、论文集文章 |
四、学位论文 |
五、报纸文章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5)纳西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我国民族教育"技术化退化"现象审视 |
(二) 纳西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何以初显成效 |
二、概念界定 |
(一) 民族文化 |
(二) 文化传承 |
(三) 机制 |
三、文献综述 |
(一) 民族文化传承理论研究 |
(二) 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研究 |
(三) 纳西族教育及其民族文化传承研究 |
(四)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四、本研究的基本设计 |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 创新点及不足 |
第一章 纳西族文化进校园的必要性 |
一、纳西族文化述略 |
(一) 纳西族独特的文化生态环境 |
(二) 纳西族文化的特征及传承模式 |
二、纳西族教育的文化溯源 |
(一) 教育——文化的传承 |
(二) "内源于生活"的丰富教育内容 |
(三) "寓融于活动"的独特教育形式 |
三、纳西族文化进校园:从断裂到传承 |
(一) 纳西族文化的当代传承困境 |
(二) 纳西族文化进校园的依据 |
第二章 纳西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机制分析 |
一、纳西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扫描 |
(一) 纳西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状况概述 |
(二) 纳西族学校所传承民族文化的类型分析 |
二、纳西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机制解读 |
(一) 分析方法概述 |
(二) 课程开发中的纳西族文化传承 |
(三) 课堂教学中的纳西族文化传承 |
(四) 团体活动中的纳西族文化传承 |
(五) 纳西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内部要素间的关系 |
(六) 纳西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内部环境及其相互关系 |
(七) 纳西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外部环境及其影响分析 |
(八) 纳西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机制 |
三、纳西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成效分析 |
(一) 培养了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知识的兴趣,利于其民族认同感的形成 |
(二) 链接了学校文化与校外文化,开辟了纳西族文化传承的新路径 |
(三) 丰富了纳西族学校素质教育内容,促进了纳西族教育改革 |
(四) 拉动了纳西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
四、纳西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中的问题透视 |
(一) 教材偏重"知识传授",缺乏"层次体系" |
(二) 民族文化传承师资不足,教师专业素质堪忧 |
(三) 评价制度缺乏"弹性",民族文化"失语" |
(四) 资金匮乏,保障体系不健全 |
(五) 学校内部要素间配合仍不够,校际间互通待加强 |
第三章 纳西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理论思考与借鉴 |
一、纳西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哲学基础 |
(一) 人的复杂适应性与非特定性特征 |
(二) 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
(三) 文化传播与教育 |
二、纳西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理论支撑 |
(一) 文化"位育" |
(二) 文化的断裂与链接 |
三、纳西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多方借鉴 |
(一) 多元文化教育理论解读 |
(二) 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他山之石" |
(三) 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与政策的启示 |
四、纳西族学校教育应正确处理的几对关系 |
(一) "国家与地方"的平衡 |
(二)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
(三) "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
第四章 完善纳西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机制的建议 |
一、对纳西族学校教育定位的反思 |
(一) 凸显纳西族学校学生个体发展的人文关怀 |
(二) 注重纳西族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诉求 |
(三) 纳西族学校教育的应然定位思考 |
(四) 纳西族教育与社会整体互动发展之关系思考 |
二、纳西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机制的未来展望 |
(一) 完善纳西族文化课程开发的机制 |
(二) 提升教师的多元文化素质 |
(三) 拓展学科课堂教学渗透纳西族文化的空间 |
(四) 秉持公正、合理、科学的纳西族文化传承原则 |
(五) 构建研-发-教一体化的纳西族文化学校教育传承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后记 |
(6)《学术研究》(云南)与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云南的建立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学术研究》(云南)的办刊 |
(一) 《学术研究》(云南)办刊前后云南的学术刊物 |
(二)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会的建立及《学术研究》(云南)的创办 |
1.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会的建立 |
2. 《学术研究》(云南)创办 |
3. 《学术研究》(云南)刊物发展历程及所刊载论文的分布情况 |
4. 稿约与《学术研究》(云南)的发展 |
5. 《学术研究》(云南)停刊原因 |
二、《学术研究》(云南)史学论文撰稿人的研究 |
(一) 《学术研究》(云南)史学论文撰稿人的构成 |
(二) 《学术研究》(云南)撰稿人的年龄结构与受教育背景 |
三、《学术研究》(云南)与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云南的建立 |
(一) 《学术研究》(云南)创刊前云南的史学研究(1949—1960年) |
(二) 《学术研究》(云南)涉及的热点问题 |
1. 农民起义研究 |
2. 古史分期研究在云南的新发展 |
3. "民族形成问题"在云南的讨论 |
4. 民族史研究在云南 |
5. 中国经济史研究 |
(三) 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云南的建立 |
四、《学术研究》(云南)对云南史学的影响 |
(一) 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 |
1. 农民起义研究 |
2. 民族理论与民族史研究 |
3. 中国经济史研究 |
4. 中国近代史研究 |
(二) 《学术研究》(云南)对人才的培养 |
结论 |
附录:熊锡元先生与中国民族理论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旅游情境下的文化展演与族群认同 ——以丽江白沙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回顾与评述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三、纳西旅游文化研究 |
第三节 理论与框架 |
一、理论借鉴 |
二、概念方法 |
三、思路框架 |
第二章 "小民族":"阿根纳西"意识的产生 |
第一节 族群溯源 |
一、族群概述 |
二、族群称谓 |
三、族群渊源 |
四、早期族群 |
第二节 族群精英 |
一、木氏发样 |
二、三次归顾 |
三、"归流"之后 |
第三节 族群意识 |
一、"我群"意识 |
二、"他者"印象 |
第三章 "大文化":族群文化的"制作" |
第一节 文化差异 |
一、世界遗产 |
二、东巴文化 |
三、纳西古乐 |
第二节 文化旅游 |
一、"印象丽江" |
二、文化旅游 |
三、"制作"丽江 |
第四章 旅游空间:"古都"白沙 |
第一节 地方图景 |
一、崩古崩时 |
二、雪山为凭 |
三、白沙住民 |
四、文化自决 |
第二节 旅游空间 |
一、历史空间 |
二、文化空间 |
三、旅游空间 |
第五章 文化展演:微观视角 |
第一节 内部展演:两个节日 |
一、传统强化 |
二、记忆复现 |
第二节 外部展演:音乐与宗教 |
一、"舞台"展演:白沙细乐 |
二、"空间"展演:东巴文化 |
第六章 族群认同:旅游情境下的"主—客"关系 |
第一节 "主—客"之间 |
一、旅游民族 |
二、旅游人群 |
第二节 "舞台"边界 |
一、一种"情境" |
二、一种"牵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古代少数民族的家族文学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略论纳西族心理素质特点及其变异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再论纳西族东巴教的性质问题[J]. 杨杰宏.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7(05)
- [2]云南地区白族、纳西族、藏族建筑色彩偏好对比分析[J]. 刘朦.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14(06)
- [3]丽江古城区宗教和谐与社会文化建设互动关系研究[D]. 高腾敏志.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5)
- [4]纳西族古代教育思想研究[D]. 马楠. 中央民族大学, 2013(S2)
- [5]纳西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机制研究[D]. 井祥贵. 西南大学, 2011(06)
- [6]《学术研究》(云南)与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云南的建立与发展[D]. 曾黎梅. 云南大学, 2011(04)
- [7]旅游情境下的文化展演与族群认同 ——以丽江白沙乡为例[D]. 赵红梅. 厦门大学, 2008(08)
- [8]古代少数民族的家族文学现象[J]. 陈友康. 民族文学研究, 2004(03)
- [9]古代云南少数民族的家族文学[J]. 陈友康.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4)
- [10]从语言化石看吴越人东渡日本[J]. 夏恒翔,孟宪仁.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