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建闽侯昙石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兽骨(论文文献综述)
吴卫,王银平,李福生[1](2021)在《台湾海峡区域视野下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的考古学观察》文中认为台湾海峡地区在新石器时代生业经济长期依赖渔猎、采集等手段,直至距今5000年左右才在闽江下游流域出现初具形态的农业生产。此区域先后经历了三次较显着的南岛语族跨海峡扩散的活跃期,且各时期扩散路线也有所变迁。"人口压力说"或"海洋适应性说"不足以解释南岛语族跨海峡扩散的动因。
赵东月,张谷甲,闵锐[2](2021)在《云南祥云红土坡墓地出土人骨颅面特征研究——兼谈“昆明”族属问题》文中认为红土坡墓地是滇西洱海地区青铜时代晚期的一处重要墓地。对红土坡墓地出土的3例颅骨标本进行性状观察、测量分析等综合研究,其颅面特征可以概括为长颅型、正颅型结合狭颅型,中等眶型和较阔的鼻型,中等面宽,偏低的面高,中等偏大的上面部扁平度。红土坡居民应属于亚洲蒙古人种范畴,与南亚类型在眶鼻和上面部形态上表现出更多的一致性。在与古代人群的对比中,与楚雄元谋磨盘山组最为相似,颅型方面皆为长颅型、正颅型,在眶型、鼻型、面宽、面高和面部扁平度等方面也非常接近;其次为华南地区的佛山河宕组和闽侯昙石山组。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云南地区古代居民颅面特征中"北方因素"的出现,以及红土坡居民所代表的"昆明"人的族属问题。
朱芃宇[3](2020)在《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时期墓葬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里头文化在中国考古学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代表着对于夏王朝的探索,更是代表了中国进入了广域王权国家的阶段。它所代表的时间阶段,不仅上承石器时代,下启历史时期,更是中国青铜文明及国家起源的重要发展阶段。自二里头文化发现以来,学者就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一个多甲子以来,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时期发现了大量的遗址,积累了大量的学术资料。本文在对二里头文化时期墓葬的资料整理上,对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时期的墓葬进行分区研究,基于不同地区墓葬特征的不同,运用统计与分类的方法,通过图表结合的方式对不同地区墓葬的文化特征进行认定,划分出不同墓葬文化的分布范围,支持了学界对不同文化分布范围的划分。同时,结合前人学者的分期成果,厘清不同遗址墓葬的年代早晚关系。在分期的基础上,分别从不同文化墓葬的交流与融合、不同时期文化之间势力的消长、墓葬的来源、墓葬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发现二里头文化在一期时尚未形成强有力的影响,多是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至二期时开始进行扩张,对其他文化造成影响;三期时达到顶峰,四期时有所衰落。同时不同文化墓葬的来源不同,多为接受本地区前期文化的影响,并接受其他文化的影响。在对后段文化墓葬的影响中,除了影响到后段文化的之外,在本地区文化的分布区域内,仍保留有本地文化的孑遗。
施群颖[4](2020)在《新石器至青铜时期平潭地区的陶器纹饰研究》文中指出
张弛[5](2020)在《中国史前玦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玦饰起源于距今八千年的中国东北地区,也是中国最早的玉器之一。其延续时间长,分布范围广,在人类装饰品的发展过程中产生重要作用。本文对已发表的中国史前玦饰资料按区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统计,在类型学研究基础上,首次对史前玉玦进行分期,并进一步分析史前玦饰的传播问题。通过史前墓葬中出土玦饰的相关情况的梳理,结合出土位置、器物组合,进而探讨史前玦饰的功能用途。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按北方地区、长江下游地区、长江中游及中下游交界地区和东南华南地区的分区,对已公开发表的中国史前玦饰资料进行梳理。第二章对中国史前玦饰展开类型学分析,并划分为早、中、晚三期;通过史前玦饰的时空分布,探讨史前玦饰的传播路径问题。第三章主要讨论史前玦饰的制作工艺,借用石器研究的“操作链”分析,对玦饰制作的原料准备、生产制作和维修三个阶段进行分析。第四章对史前墓葬中出土玦饰的相关情况进行还原梳理,并探究其功用。最后,余论部分中对新石器时代末期及以后历史时期的相关用玦情况简要梳理。
任平平[6](2020)在《二里头文化骨镞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骨镞是二里头文化中比较常见的一类器物,但迄今为止没有过系统的研究,本文对二里头文化的骨镞进行系统的梳理,在类型学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其发展演变规律,进一步分析骨镞的形制、制作与使用等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上述讨论对骨镞的基本形制、制作工艺、使用效果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了二里头文化骨镞的发现与分布情况。第二章首先对二里头文化骨镞进行了类型学分析,分析显示在二里头文化骨镞中三棱形镞所占的比重最多,说明二里头文化更倾向于生产三棱形骨镞;其次总结了二里头文化骨镞的发展规律,笔者认为以二里头二、三期为界,生产骨镞的数量骤增,三棱形镞的数量及其在所有骨镞中所占的比重骤增,扁薄形骨镞的占比锐减,而其他类型的骨镞所占的比重则无较大变化。第三章是对二里头遗址骨镞的仿制和发射实验,实验表明三棱形镞无论是在制作效率,还是在使用效果上都属上乘,因此也更加受人青睐,最终导致二里头文化的三棱形骨镞数量骤增、所占比重最大。第四章讨论了二里头文化时期其他地区或文化骨镞的使用情况,在二里头文化时期,周边地区或文化发现骨镞的数量均较少,个别文化使用的骨镞类型与二里头文化相似,也有部分文化使用的骨镞形制比较分散,没有明显的倾向性。
贺娅辉[7](2019)在《黄瓜山文化彩陶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黄瓜山文化(4300-3500 BP)是分布于闽东和浙南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彩陶和施衣陶是其重要特征之一。本文以2012年在黄瓜山遗址调查和发掘的材料为基础,对黄瓜山文化的彩陶和施衣陶进行了图像和成分分析其中成分分析是首次进行的关于黄瓜山文化彩陶的实验室研究.分析结果填补了学界对黄瓜山遗址彩陶和陶衣的矿物构成和来源认识的空白对工艺过程的观察也加深了对彩陶和施衣陶制作过程的认识。黄瓜山文化的彩陶和施衣陶在特征上与福建内陆和台湾地区同时代文化的相似性,表明新石器时代晚期存在一个跨越内陆和台湾海峡的互动圈,为认识和探索这一时期该地区文化和社会的变迁提供了新角度。
谢海潮[8](2019)在《印度象源于印度?昙石山就有本地产!》文中指出前阵子,方舟子“中国象棋来源于印度象棋”一说引发哗然。在这里,姑且不论“中国象棋的起源”,单就其论据之一“中国中原地区史前有大象,有史以来就没有大象”而言,虽然方本人自诩为“科普作家”,但这一论述却与考古发现背道而驰;再就其祖籍地而言,还有点“数典忘祖”?
杨树[9](2019)在《霞浦黄瓜山遗址动物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福建霞浦黄瓜山遗址是一处以黄瓜山文化为主体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贝丘遗址,距今4300-3500年。两次考古发掘出土了石器、陶器、骨器、兽骨、贝类等大量遗存,为研究闽东地区史前文化发展序列及沿海史前人类活动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本研究以黄瓜山遗址出土的猪、狗、鹿、虎等18例动物骨样为对象,进行了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考察了当地家畜饲养策略,并尝试探索了先民食物来源及生业形态等相关问题。10例有效猪骨的δ13C和δ15N范围较为宽泛,分别位于-24.1~-12.7‰和5.7~11.2‰之间。系统聚类分析显示,大多数家猪应该为当地先民饲养,以C3植物为主食,兼有少量C4植物、海产品及其他肉食来源。3例狗均显示出杂食性、肉食性动物特征,个体间的食性差异突出。2例鹿骨中有1例鹿骨的δ13C偏正,提示食物结构中可能含有海生植物、高盐沼植物资源或少量粟黍等C4作物及副产品,应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干预。虎(δ13C=-20.3‰,δ15N=9.5‰)体现了生活在C3植被覆盖的黄瓜山自然环境中野生肉食动物的食性特点。北方内陆和南方沿海地区家养动物同位素对比结果表明,各地家畜饲养策略和资源利用方式很可能受到“南稻北粟”的农业发展格局影响。在基于宏观认识的基础上,结合环境变迁、微观分析、传统考古研究成果,综合分析表明黄瓜山可能存在发展较为成熟的集渔猎、稻粟混作农业及动物饲养为一体的多元化经济形态。
张俭[10](2018)在《中国东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石镞所反映的生业格局》文中提出石镞是中国东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中最常见的遗物之一,不仅数量较多,而且持续时间长、型式复杂多样,区域性特征明显。本文通过对中国东南地区石镞的出土背景、技术传统、形制差异及其使用痕迹的分析,大致划分出了"狩猎"、"渔捞"、"战争"三种不同功用的石镞。进而根据不同功用的石镞在各区中的比重,通过生态环境、生计方式、考古学文化传统等方面的综合分析,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中国东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生业格局,即①沿海贝丘遗址区——渔捞、狩猎为主的生业模式;②内陆山地遗址区——狩猎、采集为主的生业模式;③河谷遗址区——原始农业为主、渔猎为辅的生业模式。
二、福建闽侯昙石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兽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闽侯昙石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兽骨(论文提纲范文)
(1)台湾海峡区域视野下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的考古学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化序列与时间框架 |
二、生业经济的演变 |
三、跨海峡扩散的活跃期及路线 |
四、结论 |
(2)云南祥云红土坡墓地出土人骨颅面特征研究——兼谈“昆明”族属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颅骨保存状况 |
2 颅骨形态特征研究 |
2.1 颅骨非测量性形态特征的观察 |
2.1.1 连续性形态特征表现 |
2.1.2 非连续性形态特征表现 |
2.2 颅骨测量性形态特征研究 |
3 种系类型分析 |
3.1 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各区系类型的比较 |
3.2 与古代各颅骨组之间的比较 |
4 小结与讨论 |
4.1 云南地区古代居民颅面特征中的“北方因素” |
4.2“昆明”人的族属问题 |
(3)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时期墓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文的研究对象及时空范围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的时空范围 |
二、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三、研究的历史及动态 |
(一)二里头文化墓葬 |
(二)辉卫文化墓葬 |
(三)东龙山文化墓葬 |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时期墓葬的考古发现 |
一、豫西地区 |
(一)分布与方向 |
(二)等级与形制 |
(三)葬具与葬式 |
(四)器用制度 |
(五)埋葬习俗 |
二、豫中地区 |
(一)分布与方向 |
(二)等级与形制 |
(三)葬具与葬式 |
(四)器用制度 |
(五)埋葬习俗 |
三、晋南地区 |
(一)分布与方向 |
(二)等级与形制 |
(三)葬具与葬式 |
(四)器用制度 |
(五)埋葬习俗 |
四、陕东南地区 |
(一)分布与方向 |
(二)等级与形制 |
(三)葬具与葬式 |
(四)器用制度 |
(五)埋葬习俗 |
五、豫北地区 |
(一)分布与方向 |
(二)等级与形制 |
(三)葬具与葬式 |
(四)器用制度 |
(五)埋葬习俗 |
六、豫东地区 |
七、豫南地区 |
(一)分布与方向 |
(二)等级与形制 |
(三)葬具与葬式 |
(四)器用制度 |
(五)埋葬习俗 |
第二章 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时期墓葬的文化属性与分期再考察 |
一、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时期墓葬的文化属性 |
(一)分布与方向 |
(二)等级与形制 |
(三)葬具与葬式 |
(四)器用制度 |
(五)埋葬习俗 |
二、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时期墓葬分期再考察 |
(一)二里头文化墓葬分期 |
(二)东龙山文化墓葬分期 |
(三)辉卫文化墓葬分期 |
第三章 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时期墓葬文化关系与历时性研究 |
一、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时期墓葬文化关系研究 |
二、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时期墓葬历时性研究 |
(一)二里头文化一期 |
(二)二里头文化二期 |
(三)二里头文化三期 |
(四)二里头文化四期 |
三、小结 |
第四章 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时期墓葬文化的来源及影响 |
一、墓葬文化的来源——与龙山时代墓葬的比较 |
二、墓葬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二里岗文化墓葬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国史前玦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范围 |
第二节 中国玦饰研究小史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史前玦饰出土概况 |
第一节 北方地区 |
第二节 长江下游地区 |
第三节 长江中游及中下游交界地区 |
第四节 东南、华南地区 |
第二章 史前玦饰分期与传播研究 |
第一节 史前玦饰类型学与分期研究 |
第二节 史前玦饰的发展与传播 |
第三章 史前玦饰的制作工艺 |
第一节 原料准备阶段 |
第二节 生产制作阶段 |
第三节 维修阶段 |
第四章 史前玦饰的功能研究 |
第一节 出土玦饰墓葬相关问题 |
第二节 功用探究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史前玦饰统计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二里头文化骨镞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相关问题说明 |
第一章 发现与分布 |
第二章 类型学研究与时代特征 |
第一节 类型学研究 |
第二节 时代特征 |
第三章 骨镞的制作、使用及选择倾向 |
第一节 骨镞的制作实验 |
第二节 骨镞的使用实验 |
第四章 周边地区骨镞的使用情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黄瓜山文化彩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背景 |
二、2012年彩陶样品分析 |
(一)陶坯的制作 |
(二)纹饰的拍印和施彩 |
(三)烧制 |
三、福建其他地区及浙南彩陶分析 |
(一)福建闽江下游地区 |
(二)福建沿海地区 |
(三)福建内陆地区 |
(四)浙南飞云江流域地区 |
四、台湾西海岸地区彩陶分析 |
(一)圆山文化23 |
(二)芝山岩文化24 |
(三)台湾中南部的细绳纹陶文化25 |
(四)南关里和南关里东遗址26 |
(五)澎湖列岛地区27 |
五、结论 |
(8)印度象源于印度?昙石山就有本地产!(论文提纲范文)
象在商周不稀见 |
昙石山大象尺骨 |
印度象源于印度? |
老虎存在的意义 |
死于猎食的可能 |
(9)霞浦黄瓜山遗址动物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内容及目的 |
1.3 稳定同位素方法介绍 |
1.3.1 C稳定同位素 |
1.3.2 N稳定同位素 |
1.3.3 碳氮同位素考古学研究简史 |
第二章 黄瓜山遗址的考古学背景 |
2.1 遗址概况 |
2.2 遗迹与遗物 |
2.3 黄瓜山文化年代问题 |
第三章 黄瓜山遗址出土动物骨稳定同位素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3 污染鉴别 |
3.1.4 数据分析 |
3.2 黄瓜山猪骨的同位素分析 |
3.2.1 猪的食物结构 |
3.2.2 猪的属性分析 |
3.3 黄瓜山狗骨的同位素分析 |
3.4 黄瓜山鹿骨的同位素分析 |
3.5 黄瓜山虎骨的同位素分析 |
3.6 黄瓜山遗址不同种类动物骨的分析值比较 |
第四章 黄瓜山与相关遗址稳定同位素比较分析 |
4.1 与内陆新石器时代遗址比较 |
4.1.1 陕北五庄果墚遗址概况及同位素研究成果 |
4.1.2 山西陶寺遗址概况及同位素研究成果 |
4.1.3 陕西康家遗址概况及同位素研究成果 |
4.1.4 甘肃大地湾遗址概况及同位素研究成果 |
4.1.5 对比结果 |
4.2 与沿海新石器时代遗址比较 |
4.2.1 浙江塔山遗址概况及同位素研究成果 |
4.2.2 浙江田螺山遗址概况及同位素研究成果 |
4.2.3 山东北阡遗址概况及同位素研究成果 |
4.2.4 福建屏风山遗址概况及同位素研究成果 |
4.2.5 对比结果 |
第五章 黄瓜山文化时期生计形态的宏观考察 |
5.1 繁荣的“靠海吃海”式采捕经济 |
5.2 作为补充的“近山狩猎”式经济 |
5.3 持续发展的“山丘低地”农业与畜养经济 |
5.3.1 稻作农业 |
5.3.2 粟作农业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福建闽侯昙石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兽骨(论文参考文献)
- [1]台湾海峡区域视野下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的考古学观察[J]. 吴卫,王银平,李福生. 东南文化, 2021(05)
- [2]云南祥云红土坡墓地出土人骨颅面特征研究——兼谈“昆明”族属问题[J]. 赵东月,张谷甲,闵锐. 第四纪研究, 2021(01)
- [3]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时期墓葬研究[D]. 朱芃宇. 河南大学, 2020(02)
- [4]新石器至青铜时期平潭地区的陶器纹饰研究[D]. 施群颖.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5]中国史前玦饰研究[D]. 张弛. 安徽大学, 2020(08)
- [6]二里头文化骨镞的初步研究[D]. 任平平.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7]黄瓜山文化彩陶分析[J]. 贺娅辉. 南方文物, 2019(06)
- [8]印度象源于印度?昙石山就有本地产![N]. 谢海潮. 福建日报, 2019
- [9]霞浦黄瓜山遗址动物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D]. 杨树. 厦门大学, 2019(08)
- [10]中国东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石镞所反映的生业格局[J]. 张俭. 东方考古, 2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