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伙食临时工的管理

浅析大学伙食临时工的管理

一、浅析高校膳食聘用临时工的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晋江艳[1](2021)在《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中国人民的社会保障实践持续了上千年,且随着社会发展,保障对象逐步扩大,保障措施日益多样,保障思想不断丰富,但严格来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始终没有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1949至1956年,较全国其他地区,东北地区经济基础较好,重工业相对发达,加上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处于战争前沿,优抚安置任务异常艰巨,促使社会保障事业迅速发展,建立了包括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在内的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之后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研究这一时期东北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丰富东北地区党史研究和完善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一定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重点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计量史学法,分六部分对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进行全面分析。作为文章的起点,第1章遵循党史研究基本思路,介绍了选题背景,说明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重点整理和介绍了国内外研究成果,认为到目前为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保障的研究已硕果累累,但关于东北地区的研究尚有不足,仍有一定的研究空间。任何实践都不是空中楼阁。研究社会保障,首先要追根溯源,探究其实践基础。1949至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开展的社会保障实践具有坚实的理论、历史和现实基础,三者缺一不可。第2章和第3章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认为这一时期东北地区党组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保障思想)为指导,受中国传统社会保障思想影响,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尤其是东北解放区的社会保障实践基础上,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形势,建设国家重工业基地、开展农业合作化的经济计划以及抗美援朝战争形势,在学习借鉴苏联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情况下,领导人民创建了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亟需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同时也具备了建立社会保障的条件。第4章和第5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始终没有明确提出“社会保障”概念,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完善,但无论是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还是社会优抚工作都已经开展起来。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相对系统的组织机构体系、广泛的社会动员以及以政府、社会和内部机构为主体的监督机制搭建了一个社会保障体系。第4章重点介绍了这一内容,即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在这一制度框架下,东北各地竭尽所能救济灾民、贫民和朝鲜战灾孤儿,收容改造旧社会遗留的娼妓和游民;重点在企业中建立劳动保险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福利,为社会上的孤寡老人、孤儿、残疾人以及精神病人建立民政福利;优待军烈属和革命残废军人,褒扬抚恤革命英烈,妥善安置回乡转业人员等,丰富的内容使社会保障由简单的制度构建层面跨越到充实的制度实践层面。第5章则重点介绍了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在充分认识制度结构和实践内容的基础上,第6章进一步提升,重点分析了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认为其对政治建设而言,通过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巩固了新生政权;对于经济建设而言,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进而促进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对于军事活动而言,激发了群众参军参战的热情,为抗美援朝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对社会保障制度本身而言,构建了社保制度的基本框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结合当前东北地区的社会保障现状,以史鉴今,提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确保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坚持群众观点,反对官僚主义作风;坚持自力更生,克服“等靠要”思想。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总体来说,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实践是成功的,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稳定性和和可持续性不足。因此,对于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实践,本文采取在总体肯定的基础上加以批判借鉴的态度。

陈彦如[2](2021)在《高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研究 ——以X高校为例》文中指出

刘惠瑾[3](2021)在《阎锡山西北实业公司管理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北实业公司于1933年8月建成运营,至1937年已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企业集团。无论企业规模、资本额还是年产值在全国均占有一席之地。无论产品质量、技术工艺还是运营管理在当时均较为先进。其为巩固阎锡山政权、提高山西民众生活水平、提升军队装备水平、抵抗日军侵略均做出过重大贡献。作为民国时期重要的地方企业集团,在其所处时代扮演了重要角色、为其所在政权做出重大贡献。西北实业公司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是阎锡山“造产救国”抱负的实现手段。它既顺应了谋求发展、抵御外辱的时代之需,又充分利用了晋省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研究西北实业公司,应当前山西转型发展之需,期实现借古鉴今之用。本文共分十一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之现状,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框架,对“西北实业公司”、“治理”与“管理”等概念进行了界定,介绍了本文所使用的档案资料,指出了本研究的难点和创新之处。其后分十章阐述西北实业公司之创建发展、治理与管理。第一章是西北实业公司创建的背景及发展史。西北实业公司充分利用了山西丰富的煤铁等自然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阎锡山在兵败之时,适时提出“造产救国”,利用手中政权整顿金融秩序、实行统制经济、广泛延揽人才、利用“公司”制度、打造属于自己的工业帝国。西北实业公司的发展经历了筹备时期、分组建厂时期、总管理处时期、公司集权经营时期、新记西北实业公司时期以及西北实业建设公司时期等6个阶段。第二章介绍了阎锡山独特的企业治理模式,即“四会”治理模式。阎锡山将当时建起来的各类事业统称为“山西省人民公营事业”,利用股份有限公司模式进行统一治理,其中包括西北实业公司、山西省银行、同蒲铁路等。“四会”即山西省人民公营事业督理委员会、董事会、监察会及各县监进会。“四会”治理模式之特点在于既实现了股份有限公司式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之目的,又实现了阎锡山个人高度集权之目的。山西省人民公营事业日常管理机构为董事会,董事会十分注重对自身的管理,规范了工作制度、财务制度及盈余分配等。第三章为西北实业公司之组织结构与人员构成。西北实业公司大部分时期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因而下属各厂财务、业务等均归公司统筹。公司本部拥有庞大的管理机构,包括总务处、工业处、矿业处、电业处、营业处、会计处等。下属各工厂一般采用三级管理模式,即厂长之下设课(室),课(室)之下设股(部)的管理模式。从人员来看,西北实业公司员工总人数呈现不断增长之态,其各部分高级管理人员大多具有较高学历、甚至具有留学经历。第四章讲述了西北实业公司对员工之管理。管理之核心实际上就是对人的管理,因而本部分也是本文重点之一。从员工的招聘、培训、组织、工作、考核等各个环节,公司均制定有详尽的办法。公司对于员工招聘具有较高门槛,而且员工必须经历较长的见习期。公司通过筹办职业学校、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培养熟练工人。公司十分重视工人的政治思想,通过阎锡山亲自训话、组织宣传、文学作品等方式对工人进行思想教化。公司通过成立互助团实行工农合一、强迫员工服役编队、强迫员工参战助战、制定严格的战时工作纪律、出台防共“肃伪”方案等措施加强员工的组织管理。针对职员工作,从办公规则与程序、会议与会文会稿、缮发文件及归档调卷、离到职调迁到年终考核都制定有详细的管理办法。对于工人,制定了工作规则、出台服役及优待办法,战前为了加大生产还有专门的特殊政策。而留用日本人是阎锡山冒天下之大不韪之举,阎锡山留在西北实业公司的日本人大多是一些技术人员,公司对该部分日本人及其家属进行规范管理、登记发证,同时给予特殊的生活待遇。第五章是西北实业公司的薪酬福利管理。公司成立福利委员会,建立各类福利设施,成立员工消费合作社,低价配售粮食和生活用品,对工伤及退休员工给予抚恤,为职员办理人寿保险,制定员工就医用药办法,对员工进行个别访谈,成立西北俱乐部、为职员发制服、为特殊人群配牛奶、给女工孕假,规范婚丧公份减轻员工负担,筹办期刊等,可谓十分周全。然而随着阎锡山政权濒临覆亡,这一切福利也随之消失,甚至连配发基本食粮都捉襟见肘了。第六章是西北实业公司之财务管理。抗战前,公司仅从实践操作层面,规范了会计科目与账形。抗战胜利后,公司全面采用现代会计制度,规定会计基本标准、详列会计科目、规范会计凭证、明确簿籍报表、规范资产管理、规范出纳及会计交代,同时要求下属工厂也做到财会规范管理。公司实行预算结算与决算制度,以保障资金的安全运行。公司实行严格的成本控制制度,面面俱到、事无巨细。公司规定各厂之纯利润除工资与分红外,其余皆上缴公司。第七章是西北实业公司之物资与工程管理。公司从采购、仓储、销售、防护等环节加强对物资的管理。公司出台京津沪采办处规则、门市部营业规则、物料购买包装运输及验收办法、销售成品办法、仓库管理职责与办法以及成立稽查队,规范物资管理、加强物资防护。同时公司十分注重废坏料品的收集与利用。对于公司各类工程,出台工程管理办法,要求有关方面制定工程计划与工程合约。第八章是生产业务管理。阎锡山政府在1945年接收各工厂后,要求各工厂恢复重建,拿出自给办法并制定生产计划。年终各厂要对一年来的工作作出汇报,未完成任务之工厂须做出检讨与说明,超额完成任务之工厂会得到奖励。公司部分工厂对于本厂非核心之工程有时采取包工形式,或包给本厂工人或包给厂外工人。公司及各厂注重对业务进行检查与指导。第九章介绍了公司的技术与品牌管理。公司十分注重技术革新,成立技术委员会,对各类发明与改良根据贡献大小给予一定的奖励。一些工厂采用了新技术取得良好的效果。公司注重树立品牌并维护品牌,对冒牌产品借助政权力量,进行严厉查处。第十章是公司对各环节之督查。公司成立了工作责任化督进会,时时处处对公司各个方面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纠正。同时,公司掀起了“向下看”运动,对公司的防共“肃伪”、严密管理、节约开支、奖进技术及提高工作热情等方面制定有详尽的实施方案。此外,公司注重对会计账簿的检查,从账簿的保管、记账方式到制度执行、职责划分等方面进行检查与督导。本文脱开阶级观念,在“公司”制度下,考量西北实业公司之治理与管理。客观审视西北实业公司治理与管理之优劣。笔者认为本文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第一,系统研究西北实业公司之治理与管理。之前景占魁前辈编着了《阎锡山与西北实业公司》,该着作主要介绍了西北实业公司之发展历程,虽对企业管理有所涉及,但笔墨甚少。此外,该着作因产生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带有鲜明的阶级色彩。而本研究重点是在“公司”这一制度前提下,考量西北实业公司的治理与管理。从公司层面的治理及公司内部人财物之管理进行系统研究,从而发现西北实业公司与其他公司之不同。第二,发现阎锡山独特的公司治理模式,即“四会”治理模式。此种模式不同于家族公司亦不同于普通的股份有限公司,“四会”治理模式吸取家族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之长,既实现了公司各机构之间之制衡与监督,又实现了阎锡山的个人集权。第三,揭示了阎锡山对工人软硬兼施、明暗皆使之统治手腕。即一方面给予工人优厚的待遇,使工厂自成社会,使工人不与外界交流接触;另一方面通过思想教化、组织控制与特务监控使工人顺从。如此手腕使得西北实业公司之工人不愿亦不敢发动工潮。第四,揭示了在围困之下,太原仍难解放之工业支撑。解放前,在太原长期围困、资源匮乏、兵员不足情况下,西北实业公司通过全面成本控制,保障生产、支援前线。强迫工人编组编队、参战助战、死守太原。此为太原迟迟不得解放之重要原因之一。

李一昊[4](2020)在《“放管服”背景下边检机关后勤保障社会化研究 ——以广州边检总站为例》文中认为边检机关是国家在对外开放的口岸设立的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是国家设立在对外开放口岸的重要执法力量,担负着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秩序,管理人员和交通运输工具出入境的重要职责。近年来,我国深入开展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加强党对移民和出入境管理工作的全面领导、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新格局,2018年,按照《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将公安部的出入境管理、边防检查职责整合,组建国家移民管理局,由公安部管理。在此背景之下,边检机关积极进行后勤体制和制度改革,不断探索并努力实现社会化保障,尝试借助社会力量,利用市场资源,不断提高后勤保障能力。但在当前体制转型初期阶段,边检机关后勤保障社会化还存在不全面、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改革遇到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本文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背景,结合合作治理、交易成本等相关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比研究法和访谈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广州边检总站,对其在后勤保障社会化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同时,对标国外边检机构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典型做法,总结提炼完善广州边检总站后勤保障社会化建设和发展的经验启示,推动建设全面系统的广州边检总站后勤保障社会化模式。本文围绕在“放管服”背景下建立和完善边检机关后勤保障社会化制度这一命题,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最大限度地保障执法执勤、安保任务、维稳处突等中心任务,优化资源结构,统筹资源配置,用主责主业的成效来检验后勤服务保障的成效。

葛飞[5](2020)在《H市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国家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基石,是保障居民健康需求的首要环节。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和防控的现实都暴露出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弱点地区仍是广大农村地区和农村群众。因此,提升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是一项国家有要求、民众有期盼、政府有职责的民生工程。在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H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疫情排查、日常诊疗维持、隔离观察等工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写作的目的在于研究H市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为H市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促进H市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人才队伍、推进医防融合、强化信息化建设,保障完善医疗体系的稳定性,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有效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本文以公共产品、激励机制作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法、数据分析法、社会调查与访谈法等方法展开研究。首先厘清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相关概念,然后选择H市所辖两县的16个乡镇卫生院和1133个村卫生室为研究对象,通过搜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数据库,查阅图书馆数据文献,分析2017年-2019年《H市卫生统计年鉴》、《H市统计年鉴》、《H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情况调查表》和新冠肺炎期间各级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出台的管理文件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表现,结合访谈部分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管理人员、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医护工作人员和乡村医生,分析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体系、基础设施、人力资源、服务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本文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H市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有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基础设施和应急物资匮乏、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医疗与预防分割、信息化水平滞后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多渠道保障基础投入,优化人力资源政策、形成可持续性人才发展,树立医防融合理念、完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和完善信息化顶层设计、充分发挥信息系统功能四方面对策建议,以期对H市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王俊峰[6](2020)在《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Y大学后勤服务外包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国家、社会以及人民群众都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后勤作为保障高等教育这种公共产品的高校机构,如何适应新时代对于高校的需求,主动改进服务质量,提升管理水平,决定着广大师生的公共利益能否获得保障及提升。高校后勤服务外包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不仅对高校后勤带来服务质量的降低,而且对高校自身在教学、科研以及各种其他保障方面带来负面影响。如何解决高校后勤服务外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高服务质量促进高校稳定运营,已成为摆在高校后勤管理者们面前迫在眉睫的问题,同样也引起了很多高校管理者以及学者们的关注。新公共服务理论作为一种新的行政指导思想服务于政府行政,不但可以为政府行政所用,同样也可以为各类面向公众的机构提供指导。基于上述考虑,本文以Y大学后勤服务外包为研究对象,以新公共服务理论研究视角,通过实地走访、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探索分析Y大学后勤服务外包现状、存在的问题、存在问题的背后原因,并依据新公共服务理论七个核心内容提出对策建议,具体来讲,主要通过以下几部分工作来完成的。首先通过查找在高校后勤服务外包方面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了解了目前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后勤服务外包的相关概念,并就新公共服务理论及其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的适用性进行了阐述。其次,了解Y大学不同阶段的社会化改革情况,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网络调查以及与不同职工和学生的访谈,对Y大学后勤服务外包现状进行问题归纳,发现在服务质量、服务公益性以及监督考核方面存在不到位的现象。第三,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视角去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源所在,发现在Y大学后勤服务外包过程中,过于重视效益而忽视公益性;注重掌舵而忽视了服务以及监督责任的单一等原因。最后,基于存在的问题及对问题背后的原因分析,提出解决对策。显然只需将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七大核心内容落到实处,一是要以服务为核心促管理向新公共服务转变;二是要以人为本,促重效益向维护公共利益转变;三是要构建和健全后勤服务质量监督体系;四是政府、学校以及社会三个层面应给予高校后勤服务外包适当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通过对Y大学后勤服务外包问题的研究,针对性地提出的解决对策,以期推动Y大学后勤管理能够更上一层楼,更期望为与Y高校情况相同的高校,提供实际的借鉴意义和扩宽分析问题的理论视角。

高宏[7](2020)在《福建省高校后勤餐饮社会化改革研究 ——以Z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王丽[8](2020)在《基于学生满意度视角的在连高校食堂服务质量创新研究 ——以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为例》文中提出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是一所由南京医科大学和连云港市政府签署合作办学的公有民办独立学院,食堂面向的人数众多,基本包括全校师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学生消费需求的提高,高校周边的商家层出不穷,菜式美味,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外卖业务兴起,而相比之下,高校食堂已经不再具备竞争力,加上高校食堂普遍存在食品卫生、菜色单一、口味不好、用餐环境嘈杂等问题,导致大多数师生对高校食堂的满意度不高。大学生食堂管理已经成为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升高校后勤食堂管理水平及加强服务质量创新,是高校及学生食堂经营管理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以服务创新理论、顾客满意度模型和以人为本等理论为支撑,结合国内外文献调研,在对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学生食堂经营管理中暴露的问题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该高校大学生对后勤食堂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的实证研究。就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后勤食堂管理经营工作来说,首要并应重点解决的问题依次为饭菜口味、饭菜份量,饭菜种类、饭菜营养和餐具卫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解决办法,要求管理者改进对食堂的基础管理工作,增强服务创新和提升饭菜品质。食堂管理经营者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引导学生对饭菜价格等问题有正确认识,维护校园的稳定。同时以提高学生食堂满意度为工作导向,从后勤食堂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制度和管理战略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对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食堂服务质量创新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工作路径等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研究。以期待为提高大学生对后勤食堂供餐服务工作的满意度,运用新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改进食堂管理工作,为高校教研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一定的智力支持。

马天洁[9](2020)在《皖北地区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研究 ——基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视角》文中指出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是影响学前教育质量和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要素,提高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是促进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二胎时代的到来,公办幼儿园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要,民办幼儿园的大量兴起,填补了公办幼儿园的空缺,但幼儿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成了制约民办幼儿园发展的瓶颈。相关文献与数据显示,皖北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薄弱,学前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需要进行全面改革和调整。本研究以该地区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依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结合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在因素,从专业理念与师德、发展意识、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外在支持等五个维度,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开展实证研究。论文通过对回收的426份调查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处理,并结合访谈结果,认为皖北地区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参差不齐、整体质量不高,主要表现为非专业与无教师资格证教师多、村办园管理不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专业性与科学性较弱、发展支持不足等问题。通过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归因发现,既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欠佳、专业知识与能力薄弱、发展意识不强等内部因素,也包括幼儿园管理不规范、教师培训机会少、外在支持欠缺等外部因素。最后,针对发展出现的问题结合相关影响因素并参照其他学者的研究,尝试从教师自身专业师德、发展意识、专业理论的提高,以及幼儿园环境氛围塑造、管理制度提升、园本培训方式更新,政府层面政策扶持力度加强、监督管理方式创新、提供在职培训机会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

徐晓霞[10](2020)在《深圳市罗湖区公办养老机构运营管理创新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日渐凸显,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想入住养老机构,希望得到专业的长期照护,导致我国养老机构床位需求迅速增加。公办养老机构作为养老机构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我国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已将科学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作为养老事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国家主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关于我国老龄和养老工作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人口老龄化事关我国发展全局和亿万百姓福祉,举国上下要戮力同心,加大力度完善顶层设计、重大政策和相关制度,提高综合应对能力。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将积极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养老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医养工作有机结合再次明确。养老问题成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部署,养老事业已经作为民生建设的头等大事。深圳市罗湖区社会福利中心作为深圳市罗湖区唯一家公办养老机构,通过三十多年的摸索前进,已形成相对成熟、相对固化的运营管理模式。基于此,本文作者通过使用问卷调查及个人访谈的调研方式,分析指出深圳市罗湖区公办养老机构在当前运营管理模式下的发展优劣势及突出问题。接着,作者从深入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厘清医养结合服务边界、鼓励全社会参与养老事业发展等四个方面,提出建议对策,希望此项研究能有助于推动深圳市罗湖区公办养老机构运营管理改革,为深圳市公办养老机构的长期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本文研究通过六方面完成,一是总体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阐述国内和国外相关研究的成果,提出作者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展现本文的研究框架和创新所在;二是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三是通过问卷调查及个别访谈对深圳市罗湖区公办养老机构的发展概况及运营管理现状进行介绍及多层次、全视角分析,研究分析其运营管理的成功经验、当前运营管理模式下的发展优势与劣势,提炼归纳出其运营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四是总结出深圳市罗湖区公办养老机构运管管理存的突出问题;五是例举我国其他代表省市及深圳市其他代表区公办养老机构运营管理改革的成功经验。六是基于研究分析提出可供罗湖区公办养老机构实施开展的运营管理改革创新性策略。最后总结归纳,得出结论。

二、浅析高校膳食聘用临时工的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高校膳食聘用临时工的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2章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保障思想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
        2.1.2 列宁的社会保障思想
    2.2 中国的社会保障思想
        2.2.1 中国传统的社会保障思想
        2.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主要领导人的社会保障思想
第3章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
    3.1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历史基础
        3.1.1 革命根据地的社会保障
        3.1.2 抗日根据地的社会保障
        3.1.3 解放区的社会保障
    3.2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现实基础
        3.2.1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3.2.2 农业合作化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民经济的发展
        3.2.3 处于抗美援朝战争前沿
        3.2.4 苏联社会保障制度及其示范效应
第4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及其运行机制
    4.1 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
        4.1.1 社会救济的资金来源
        4.1.2 社会保险的资金来源
        4.1.3 社会福利的资金来源
        4.1.4 社会优抚的资金来源
    4.2 社会保障的组织机构
        4.2.1 政府机构
        4.2.2 社会团体
        4.2.3 企业内部机构
    4.3 社会保障制度的动员与监督
        4.3.1 社会保障中的社会动员
        4.3.2 对社会保障工作的监督
第5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5.1 社会救济
        5.1.1 灾害救济
        5.1.2 贫民救济
        5.1.3 娼妓游民收容改造
        5.1.4 朝鲜战灾孤儿救济
    5.2 社会保险
        5.2.1 养老保险
        5.2.2 医疗保险
        5.2.3 伤残保险
        5.2.4 生育保险
        5.2.5 优异贡献待遇
    5.3 社会福利
        5.3.1 民政福利
        5.3.2 职工福利
    5.4 社会优抚
        5.4.1 优待补助
        5.4.2 褒扬抚恤
        5.4.3 安置复员军人
第6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及启示
    6.1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
        6.1.1 增强了人们对新生政权的认同,提高了党的执政合法性
        6.1.2 提高了劳动者积极性,促进东北工业迅速发展
        6.1.3 激发了群众支前热情和军人士气,保障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6.1.4 构建了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框架,为新中国社会保障奠定了基础
    6.2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启示
        6.2.1 坚持实事求是,确保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6.2.2 坚持群众路线,反对官僚主义作风
        6.2.3 坚持自力更生,克服“等靠要”思想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致谢

(3)阎锡山西北实业公司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概念界定
    六、运用的资料
    七、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西北实业公司的创建背景及其发展史
    第一节 西北实业公司创建背景
        一、自然资源丰富
        二、山西政局相对稳定
        三、工业生态趋“暖”
        四、统制经济兴起
        五、金融秩序向好
        六、企业基础初备
        七、公司制度确立
        八、管理人才积聚
    第二节 西北实业公司发展史
        一、筹备时期(1932年1月—1933年7月)
        二、分组建厂时期(1933年8月—1935年8月)
        三、总管理处时期(1935年8月—1936 年夏)
        四、公司集权经营时期(1936 年夏—1937年9月)
        五、新记西北实业公司时期(1939年7月—1945年8月)
        六、西北实业建设公司时期(1945年8月—1949年4月)
    小结
第二章 阎锡山独特的企业治理模式
    第一节 山西省人民公营事业
        一、山西省人民公营事业简史
        二、山西省人民公营事业的管理机构
        三、山西省人民公营事业资本情形
    第二节 山西省人民公营事业的“四会”治理模式
        一、山西省人民公营事业的治理模式
        二、“四会”治理模式与家族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之比较
    第三节 山西省人民公营事业董事会的内部管理
        一、董事会办事规则
        二、董事会职员考核办法
    第四节 山西省人民公营事业的财务管理
        一、规定会计科目
        二、实行收支公开制度
    第五节 山西省人民公营事业的盈余分配及奖惩
        一、盈余分配
        二、奖励与惩戒
    小结
第三章 西北实业公司的组织结构与人员构成
    第一节 组织结构
        一、总务处
        二、工业处
        三、矿业处
        四、电业处
        五、营业处
        六、会计处
        七、下属工厂管理结构
    第二节 人员构成
        一、不同时期公司各类人员数量
        二、部分课室及工厂人员构成
    小结
第四章 西北实业公司的员工管理
    第一节 人员招聘与技术培训
        一、人员招聘
        二、筹办职业学校
        三、举办训练班
    第二节 员工思想管理
        一、阎锡山亲自训话收拢人心
        二、通过组织宣传统驭工人思想
        三、通过文学作品进行价值引导
    第三节 员工组织管理
        一、成立互助团实行工农合一
        二、强迫员工服役编队
        三、强迫员工参战助战
        四、制定严格的战时工作纪律
        五、保证与连环保证
        六、出台防共“肃伪”方案
    第四节 职员工作管理
        一、办公规则与程序
        二、会议与会文会稿
        三、缮发文件及归档调卷
        四、离到职与调迁
        五、年终考核
    第五节 工人特殊管理
        一、工人工作规则
        二、服役及优待
        三、战前特殊政策
    第六节 日籍人员管理
        一、登记发证
        二、规范管理
        三、特殊待遇
    小结
第五章 西北实业公司的薪酬福利管理
    第一节 福利委员会
        一、福利委员会制度
        二、公司福利设施概况
    第二节 员工消费合作社
        一、员工消费合作社章程
        二、员工入股办法
        三、食品配售办法
    第三节 员工抚恤
        一、职员抚恤规则
        二、工人抚恤规则
    第四节 寿险医疗及个别访谈
        一、参加人寿保险
        二、住院与就医
        三、个别访谈
    第五节 员工薪酬情况
        一、战前薪酬高、悬殊大
        二、战后每况日下
        三、太原解放前捉襟见肘
    第六节 其他福利措施
        一、成立西北俱乐部
        二、发制服配牛奶给孕假
        三、规范婚丧公份
        四、筹办期刊
    小结
第六章 西北实业公司的财务管理
    第一节 抗战前规范科目与账形
        一、建立会计规程草案
        二、规范科目与账形
    第二节 抗战后采用现代会计制度
        一、规定会计基本标准
        二、详列会计科目
        三、规范会计凭证
        四、明确簿籍报表
        五、规范资产管理
        六、规范出纳及会计交代
        七、加强现金管理
        八、下属工厂规范财务管理
    第三节 公司的预算结算与决算
        一、预算规程
        二、决算规程
        三、月算与结算
    第四节 公司的成本管理
        一、成本会计制度
        二、诸多环节之成本控制
    第五节 公司的利润分配
        一、红利分配办法
        二、制造厂红利分配办法
    小结
第七章 西北实业公司的物资与工程管理
    第一节 采购与销售
        一、京津沪采办处规则
        二、门市部营业规则
        三、物料购买包装运输及验收
        四、销售成品办法
    第二节 仓储管理
        一、仓库之接管
        二、营业处第三课对各仓库之管理
        三、各仓库之责任
        四、仓库考查团职责
    第三节 废坏物料利用
        一、废坏物料收集办法
        二、废料收集利用专门会议
    第四节 厂区物资稽查防护
        一、成立稽查队
        二、值日值宿预防火灾
        三、保卫仓库办法
    第五节 工程管理
        一、工程管理办法
        二、工程计划
        三、工程合约
    小结
第八章 西北实业公司的生产业务管理
    第一节 各厂自给办法及生产计划
        一、各厂自给办法
        二、各厂生产计划
    第二节 生产检讨及奖励
        一、生产报告
        二、业务检讨
        三、业绩奖励
    第三节 包工制度
    第四节 业务检查与指导
    小结
第九章 西北实业公司的技术与品牌管理
    第一节 成立技术委员会
    第二节 发明改良的奖励
    第三节 部分工厂的技术改造
    第四节 品牌管理
    小结
第十章 西北实业公司的综合督查
    第一节 成立工作责任化督进会
        一、督进会组织及工作计划
        二、督进会专题会议
        三、督进会临时动议
    第二节 推行“向下看”运动
        一、“向下看”实施总方案
        二、“肃伪”与严密管理实施方案
        三、节约开支、奖进技术与提高情绪实施方案
    第三节 会计账簿检查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一、档案文件
    二、资料汇编
    三、着作
    四、通史方志
    五、报纸杂志
    六、期刊论文
    七、学位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放管服”背景下边检机关后勤保障社会化研究 ——以广州边检总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实践与理论研究现状
        1.2.1 关于后勤保障社会化发展进程的研究
        1.2.2 关于后勤保障社会化理论视角的研究
        1.2.3 关于后勤保障社会化实现路径的研究
        1.2.4 关于放管服背景下后勤保障社会化创新的研究
        1.2.5 简要评述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结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主要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及特征
        2.1.1 边检机关
        2.1.2 后勤保障社会化
        2.1.3 边检机关后勤保障社会化特征
    2.2 理论基础
        2.2.1 合作治理理论
        2.2.2 交易成本理论
    2.3 “放管服”背景下边检机关后勤保障社会化的理论阐释
        2.3.1 机关后勤“放管服”的必要性
        2.3.2 “放管服”与边检机关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契合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州边检总站后勤保障社会化进展和现状
    3.1 边检机关后勤保障社会化进展阶段和举措
        3.1.1 计划经济体制下军队办社会保障机制
        3.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初期阶段
        3.1.3 新时期边检机关后勤保障转型
    3.2 广州边检总站后勤保障社会化基本情况
        3.2.1 广州边检总站后勤保障机构概况
        3.2.2 广州边检总站后勤保障队伍情况
        3.2.3 广州边检总站后勤保障社会化总体情况
        3.2.4 广州边检总站各项后勤保障社会化情况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州边检总站后勤保障社会化问题及其原因
    4.1 后勤保障社会化面临的问题
        4.1.1 后勤保障管理模式落后
        4.1.2 后勤管理部门未形成合力
        4.1.3 后勤保障经费不足
        4.1.4 后勤保障队伍能力素质不足
        4.1.5 后勤保障社会化规章制度不完善
    4.2 后勤保障社会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工作精细化程度不足
        4.2.2 资源整合不够有力
        4.2.3 管理体制不够科学
        4.2.4 对后勤保障存在认识偏见
        4.2.5 推动社会化改革的主体构成复杂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外边检机关后勤保障社会化经验与启示
    5.1 国外边检机关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概况
    5.2 有益经验和发展启示
        5.2.1 国外边检机关后勤保障社会化有益经验
        5.2.2 国外边检机关后勤保障社会化发展启示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推进广州边检总站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对策思考
    6.1 积极推进后勤保障社会化理念创新
        6.1.1 市场竞争的理念
        6.1.2 规范管理的理念
        6.1.3 法治保障的理念
    6.2 完善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分工与管理
        6.2.1 理顺关系,为边检机关后勤社会化奠定基础
        6.2.2 着力构建覆盖后勤保障社会化全流程管理体系
        6.2.3 引入区域联勤联保机制推动后勤保障社会化
    6.3 强化后勤保障社会化人才培养
        6.3.1 深入思想教育,提升人员职业素养
        6.3.2 建好后勤保障社会化管理队伍
        6.3.3 加强岗位培训,提升专业化水平
    6.4 坚持科技引领打造信息化保障模式
        6.4.1 加大科技投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6.4.2 积极推进“互联网+”后勤保障建设
        6.4.3 构建后勤保障管理信息化综合系统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H市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现状研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医疗卫生机构
        (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二、理论基础
        (一)公共产品理论
        (二)激励机制理论
第二章 H市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现状
    一、H市概况
    二、H市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现状
        (一)服务体系
        (二)基础设施建设
        (三)人力资源
        (四)服务能力
第三章 H市农村基层卫生机构发展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发展困境
        (一)基础设施和应急物资匮乏
        (二)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
        (三)医疗与预防分割
        (四)信息化水平滞后
    二、原因分析
        (一)财政对基础设施和应急物资投入不足
        (二)人才管理机制不灵活
        (三)医防融合重视程度不足
        (四)信息化建设缺乏统筹设计和管理
第四章 推进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的对策
    一、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多渠道保障基础投入
        (一)加大政府财政投入
        (二)加强乡镇卫生院自我“造血”功能
        (三)加强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多渠道投入
    二、优化人力资源政策,形成可持续性人才发展
        (一)加快引进和培养农村基层医疗机构人才
        (二)优化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激励机制
        (三)灵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培养模式
    三、树立医防融合理念,完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
        (一)医学教育和业务培训突出医防融合理念
        (二)基本公卫慢性病项目探索医防融合
        (三)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树立医防融合管理理念
    四、完善信息化顶层设计,充分发挥信息系统功能
        (一)政府建立信息一体化平台
        (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重视运用信息化成果
        (三)乡村医生补齐信息化短板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Y大学后勤服务外包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3.1 国内学者对国外高校后勤管理经验的研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及内涵
        2.1.1 高校后勤服务
        2.1.2 高校后勤服务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1.3 服务外包
        2.1.4 服务外包的作用
    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2.3 新公共服务理论与高校后勤服务外包
3 Y大学后勤服务历史沿革及外包现状
    3.1 Y大学后勤服务历史沿革及其社会化改革
        3.1.1 Y大学及后勤基本情况
        3.1.2 Y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两个阶段及特点
    3.2 Y大学后勤服务外包现状
        3.2.1 Y大学后勤服务外包的原因及目的
        3.2.2 Y大学后勤服务外包的过程及特点
        3.2.3 Y大学后勤服务外包后服务质量现状
        3.2.4 Y大学后勤服务外包后服务公益性现状
        3.2.5 Y大学后勤服务外包后监督考核现状
4 Y大学后勤服务外包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Y大学后勤服务外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4.1.1 服务质量不高
        4.1.2 服务公益性得不到保障
        4.1.3 监督考核不到位
    4.2 服务质量不高的原因分析
        4.2.1 学校角色转换滞后
        4.2.2 官本位主义影响
    4.3 服务公益性得不到保障的原因分析
        4.3.1 以人为本理念的缺失
        4.3.2 维护公共利益意识缺乏
        4.3.3 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
    4.4 监督考核不到位的原因分析
        4.4.1 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
        4.4.2 监督队伍综合素质不高
        4.4.3 服务对象监督缺位
5 进一步提高Y大学后勤服务外包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5.1 以服务为核心促管理向新公共服务转变
        5.1.1 培养高校后勤服务理念
        5.1.2 提升高校后勤服务水平
    5.2 以人为本促重效益向维护公共利益转变
        5.2.1 以人为本促全员参与后勤服务
        5.2.2 维护高校后勤服务的公益性
    5.3 构建和健全后勤服务质量监督与考核体系
        5.3.1 高校后勤自身监管
        5.3.2 服务外包公司要实行自我约束与监管
        5.3.3 号召服务对象参与监管
    5.4 不同层面应给予高校后勤服务外包适当支持
        5.4.1 政府应给予政策和经济补助支持后勤服务外包
        5.4.2 学校应在政策和资金上保障后勤服务外包健康发展
        5.4.3 社会层面应积极提高高校后勤服务的参与度
6 结语、不足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Y大学后勤服务外包后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 B 与Y大学相关人员关于后勤服务外包的访谈问题
致谢

(8)基于学生满意度视角的在连高校食堂服务质量创新研究 ——以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高校后勤食堂管理的研究现状
        1.3.2 国内高校后勤食堂管理的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高校食堂管理研究现状简评
    1.4 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框架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1.6.1 创新点
        1.6.2 不足之处
    1.7 研究工作已具备条件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
        2.1.1 高校食堂
        2.1.2 服务
        2.1.3 创新
        2.1.4 满意度
    2.2 理论简述
        2.2.1 服务创新理论
        2.2.2 顾客满意度模型
        2.2.3 以人为本理论
    2.3 小结
第3章 基于学生满意度的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食堂的问卷调查分析研究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基本情况介绍
    3.2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食堂管理经营现状
    3.3 问卷设计和数据处理
        3.3.1 问卷设计
        3.3.2 问卷发放和数据处理
    3.4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食堂满意度的问卷调查
        3.4.1 调查样本数据分析
        3.4.2 饭菜方面
        3.4.3 餐具卫生方面
        3.4.4 就餐环境方面
        3.4.5 个人卫生、服务态度方面
        3.4.6 算账准确度方面
    3.5 食堂各要素满意度对比分析
    3.6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食堂满意度的问卷结果分析
        3.6.1 饭菜价格
        3.6.2 饭菜口味
        3.6.3 饭菜份量与种类
        3.6.4 饭菜营养与餐具卫生
    3.7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食堂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7.1 食堂社会公益性和经济效益性的矛盾
        3.7.2 引进社会餐饮企业问题
        3.7.3 伙食物资采购方式手段相对单一
        3.7.4 食堂财务核销周期长
        3.7.5 食堂硬件建设滞后,影响影响师生就餐
        3.7.6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意识差、培训管理欠缺、流动性大
    3.8 小结
第4章 提升学生满意度的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食堂服务质量创新的建议
    4.1 食堂管理理念的创新
        4.1.1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4.1.2 树立服务师生的理念
    4.2 食堂管理手段的创新
        4.2.1 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食堂经营模式
        4.2.2 科学规范管理,确保食堂工作高效运行
        4.2.3 进一步加大硬件投入,改善学生就餐环境
        4.2.4 制定标准菜单,增加特色窗口
    4.3 食堂管理制度的创新
        4.3.1 完善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体制
        4.3.2 引入先进的管理模式
        4.3.3 引进食堂监督的第三方管理
        4.3.4 建立合理绩效评价体系
        4.3.5 建立并完善投诉机制
    4.4 食堂管理战略的创新
        4.4.1 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食品监督管理
        4.4.2 开展农校对接、伙食物资集中采购
        4.4.3 创建食品快检中心,重视食品安全卫生
        4.4.4 加强食堂环境文化建设,在服务中提升育人能力
        4.4.5 成立食品安全卫生工作组,配备后勤食堂专职管理人员
第5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不足之处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9)皖北地区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研究 ——基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农村幼教事业日益受到国家重视
        1.1.2 农村民办幼儿园整体发展不乐观
        1.1.3 提高教师质量是幼儿园发展的核心
        1.1.4 皖北地区学前教育亟待加强研究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皖北地区
        1.3.2 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
        1.3.3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1.4 文献综述
        1.4.1 关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维度的研究
        1.4.2 关于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研究
        1.4.3 关于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
        1.4.4 对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的研究
        1.4.5 已有研究的述评和本研究的创新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方法
    2.4 研究工具
第三章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皖北地区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基本情况
        3.1.1 问卷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3.1.2 访谈对象的基本信息
    3.2 皖北地区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差异性分析
        3.2.1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总体情况
        3.2.2 人口学变量与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各维度的差异性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影响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4.1 内部因素
        4.1.1 职业倦怠凸显,专业理念与师德欠佳
        4.1.2 非专业出身较多,知识与能力水平薄弱
        4.1.3 专业发展受多方面阻碍,发展意识不强
    4.2 外部因素
        4.2.1 外在支持极度欠缺,发展环境艰苦
        4.2.2 幼儿园管理不规范,教师数量明显不足
        4.2.3 培训机会少,教师提升机会有限
第五章 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
    5.1 提高自主意识,注重专业发展
        5.1.1 重视师德修养,加强专业反思
        5.1.2 增强发展意识,挖掘发展动机
        5.1.3 养成终身学习习惯,推动专业持续发展
    5.2 优化幼儿园环境,促进专业发展
        5.2.1 营造良好氛围,确保发展环境
        5.2.2 更新园本培训方式,提高教研效果
        5.2.3 培养骨干教师,稳定师资队伍
    5.3 发挥政府职责,引领专业发展
        5.3.1 加大经费投入,进行全面关注
        5.3.2 整合政策体系,创新监管方式
        5.3.3 提供在职培训,丰富学习资源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皖北地区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调查问卷
    附录二 教师专业发展访谈提纲(教师篇)
    附录三 教师专业发展访谈提纲(园长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致谢

(10)深圳市罗湖区公办养老机构运营管理创新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内背景
        1.1.2 国外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结构安排与创新之处
        1.5.1 结构安排
        1.5.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公办养老机构
        2.1.2 运营管理
        2.1.3 公办养老机构的运营管理
    2.2 相关理论
        2.2.1 社会福利社会化理论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第三章 深圳市罗湖区公办养老机构运营管理现状分析
    3.1 发展概况
    3.2 运营管理现状
        3.2.1 调查问卷的设计、发放与回收
        3.2.2 养老规模及收住对象
        3.2.3 资金来源
        3.2.4 资金周转及盈利情况
        3.2.5 服务项目及收费情况
        3.2.6 基础设施及设备情况
        3.2.7 建章立制情况
        3.2.8 人员队伍情况
    3.3 运营管理成功经验
        3.3.1 养老服务品牌化建设
        3.3.2 科学推进养老服务市场化管理
        3.3.3 打造“医养结合”罗湖模式
        3.3.4 创新发展老年人精神慰藉服务
        3.3.5 推进“无围墙”社区公益服务力促功能外溢
    3.4 当前运营管理模式下的发展优势与劣势
        3.4.1 优势分析
        3.4.2 劣势分析
第四章 深圳市罗湖区公办养老机构运营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4.1 养老护理人才问题
    4.2 养老护理风险问题
    4.3 养老护理职业技能认证问题
    4.4 服务外包单位多内部管理不统一问题
    4.5 医养结合服务边界不清,服务模式雷同化问题
    4.6 运营经费不足导致养老服务质量提升难问题
第五章 我国其他公办养老机构运营管理改革成功经验
    5.1 全国其他省市公办养老机构运营管理改革成功经验
        5.1.1 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运营管理改革成功经验
        5.1.2 浙江省公办养老机构运营管理改革成功经验
    5.2 深圳市其他区公办养老机构运营管理改革成功经验
        5.2.1 深圳市福田区公办养老机构运营管理改革成功经验
        5.2.2 深圳市南山区公办养老机构运营管理改革成功经验
第六章 罗湖区公办养老机构运营管理创新策略
    6.1 深入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改革
        6.1.1 转变机构性质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确保公益性职能充分发挥
        6.1.2 鼓励社会力量运营实现管办分离提升运营管理效能
        6.1.3 树立行业标杆发挥公办养老机构社会示范效应
    6.2 加强养老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养老服务软实力
        6.2.1 扩大养老护理人才规模
        6.2.2 降低护理员职业风险
        6.2.3 跟进国家政策,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6.2.4 建立全区护理人才培养及资源库
        6.2.5 引入专业化社会工作者角色
    6.3 以老人需求变化为核心厘清医养结合服务边界
        6.3.1 推动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支持
        6.3.2 输出医养结合行业服务标准化技术规范
        6.3.3 健全发展医养结合信息化管理
    6.4 鼓励全社会参与养老事业发展
        6.4.1 加强社会化互动
        6.4.2 弘扬敬老爱的良好社会氛围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深圳市罗湖区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调查问卷
附录2 深圳市罗湖区公办养老机构从业人员调查问卷

四、浅析高校膳食聘用临时工的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D]. 晋江艳. 吉林大学, 2021(01)
  • [2]高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研究 ——以X高校为例[D]. 陈彦如. 南昌大学, 2021
  • [3]阎锡山西北实业公司管理体系研究[D]. 刘惠瑾. 山西大学, 2021
  • [4]“放管服”背景下边检机关后勤保障社会化研究 ——以广州边检总站为例[D]. 李一昊.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5]H市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葛飞. 河南大学, 2020(06)
  • [6]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Y大学后勤服务外包问题研究[D]. 王俊峰.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7]福建省高校后勤餐饮社会化改革研究 ——以Z高校为例[D]. 高宏.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8]基于学生满意度视角的在连高校食堂服务质量创新研究 ——以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为例[D]. 王丽. 湘潭大学, 2020(02)
  • [9]皖北地区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研究 ——基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视角[D]. 马天洁. 淮北师范大学, 2020(12)
  • [10]深圳市罗湖区公办养老机构运营管理创新性研究[D]. 徐晓霞.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浅析大学伙食临时工的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