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词OF的用法

介词OF的用法

一、介词OF的一种用法(论文文献综述)

张成进[1](2013)在《现代汉语双音介词的词汇化与语法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语言演变存在两种重要的演变方式,一个是词汇化,另一个是语法化。作为语言演变的两个重要方面,词汇化和语法化研究近年来己成为国内外语言学界关注的热点。在词汇化与语法化的研究中,国外在语法化方面研究得比较深入也比较成熟,而对词汇化的研究普遍关注不够,呈现不平衡倾向。国内语法化问题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近年来对语法化问题的研究已较为深入;词汇化问题的研究基本始于本世纪初,研究还远远没能深入。就目前国内的词汇化研究现状来看,对短语的词汇化问题研究的较多、成果也最丰,而对句法结构(词汇性成分和功能性成分的组合)和跨层结构(不在同一个句法层次上而只是在表层形式的线性语序上相邻近的两个成分的组合)词汇化的研究却相对薄弱。近年来,学界关于汉语介词历时来源的相关研究不在少数,但探讨汉语双音介词来源的研究却相对较少。至于对现代汉语双音介词词汇化、语法化问题的系统论述更是少之又少。就汉语介词来源而言,一般认为:汉语介词由动词或主要由动词虚化而来。但这些论断均是就汉语单音介词而言的;而语言事实表明,汉语双音介词的来源明显不是如此,汉语双音介词的来源复杂且多样:有的是由动词语法化而来,有的是由短语先词汇化为动词再经语法化途径虚化而来,有的是由句法结构和跨层结构词汇化而来,其中既涉及到词汇化的凝固作用更有语法化的虚化助推作用。本文以现代汉语双音介词的形成为研究对象,在词汇化、语法化理论框架内,立足汉语语言事实,采用共时与历时相结合、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认知语言学、韵律句法学、现代语用学、功能语言学、语言类型学等理论展开现代汉语双音介词的系统性研究。本文通过刻画现代汉语双音介词的词汇化、语法化过程,总结汉语双音介词词汇化、语法化种种方式,揭示其中的动因和机制。通过研究以期对汉语词汇化、语法化理论有所丰富和促进,同时希望能对词典编纂、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和中文信息处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关于现代汉语双音介词的词汇化、语法化系统考察,实现如下三个具体目标:首先,均衡汉语双音虚词研究;其次,平衡与充实句法结构和跨层结构词汇化问题的研究;最后,对“汉语介词来源于(或主要来源于)动词”的观点予以补充。通过对现代汉语中跨层结构形成的双音介词的考察,以具体语言事实说明“汉语介词来源于动词”说法的不严密。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现代汉语双音介词的共时平面分析,第三、四、五、六章具体展开对现代汉语双音介词的词汇化、语法化问题的考察,第七章总结现代汉语双音介词的词汇化、语法化机制和动因。第一章绪论部分,着重介绍本文的选题来源、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厘清词汇化、语法化的定义,综述国内外词汇化、语法化研究历史、研究现状及研究趋势,概括汉语单、双音介词历时共时研究概况,指出本文的语料来源、具体研究方法。第二章对现代汉语双音介词进行共时平面的分析。首先,从意义上、音节数量上、语言类型学上对现代汉语介词进行分类;其次,厘清学界在使用短语、词组、句法结构、非句法结构、跨层结构、双音连用结构、跨层非短语结构、词汇序列、非结构等概念时的通常所指,本文在使用这组概念时的特定含义;再次,从构词法和造词法两个方面对现代汉语双音介词进行词法分析。本章的共时层面分析是为后文的现代汉语双音介词的词汇化、语法化研究作铺垫。第三章以介词“通过”的形成为例,对由动词语法化而来的现代汉语双音介词进行了考察。介词“通过”的形成过程如下:汉语史上,运行义动词“通”和“过”经词法途径直接复合成动词“通过”,再经语法化途径虚化为同形的介词“通过”。在“通过”的语法化过程中,由空间路径到方式途径的认知隐喻投射、句法环境的改变、动作运行义的虚化是主要动因。第四章以介词“依据”的形成为例,对由短语词汇化而来的现代汉语双音介词进行了考察。介词“依据”的形成过程与介词“通过”不同,它经历了短语“依据”的词汇化和动词“依据”的语法化双重过程后才得以产生。本章着重探讨了动词“依据”语法化为介词“依据”的句法环境动因,提出“多动共施(施事)结构”的概念,即“多个动作行为按时序共用一个施事”,这是动词“依据”虚化的典型句法环境。第五章对由句法结构词汇化形成的现代汉语双音介词进行了考察。本文的句法结构指的是由词汇性成分和功能性成分形成的组合,由此形成的现代汉语双音介词主要有“X了”和“X着”两类。本章具体考察介词“为了”、“除了”、“照着”、“沿着”的词汇化过程,认为这四个介词分别是由“为”、“除”、“照”、“沿”这四个动词加体标记助词“了”和“着”整体词汇化而成。在介词“为了”和“除了”词汇化句法环境动因中,本章分别提出了“多动共主(主语)结构”和“多动结构”,介词“为了”和“除了”正是在这两类结构的第一动词句法位置实现词汇化的。第六章对由跨层结构词汇化形成的现代汉语双音介词进行了考察。本章具体考察介词“对于”、“关于”、“至于”、“基于”的词汇化过程。汉语史上,这四个介词的初始形态都是“动+介”跨层结构,之后都发展演变出介词的用法。其中“对于”、“关于”、“基于”都是由动介跨层结构直接词汇化为介词,而介词“至于”的形成过程与它们不同,汉语史上的“至于”存在动介跨层结构、动词、介词三种用法,三者之间具有内在的衍生关系,动介跨层结构经词汇化途径凝固为同形的动词,动词经语法化途径虚化为同形的介词。第七章为全文的总结部分。通过前文现代汉语双音介词词汇化、语法化过程及机制动因的个案考察,总结现代汉语双音介词的形成机制和动因。

刘红妮[2](2009)在《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文中研究表明词汇化与语法化研究是语言演变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当今国内外学界所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但二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不平衡:语法化研究蔚为大观,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词汇化研究却还方兴未艾,处于发展阶段。近年来,虽然词汇化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很多薄弱地带和空白领域,还远远没有深入。对于句法结构的词汇化,研究较多,国内也有学者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讨;而对于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大多只是零散、个别或宽泛的研究,在本文之前,迄今为止这方面还没有比较具体、系统的专门性研究。“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与“句法结构的词汇化”相对,指的是两个没有直接组合关系、而只在句子线性序列上相邻的成分序列经由词汇化而成为一个独立的词的语言演变过程。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是词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即以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从汉语的实际出发,立根于扎实的语言文献,采用共时和历时、词汇和语法,特别是传统语言学和现代西方理论相结合的方法,以概论和典型个案专论考察相结合的形式,在这个封闭的范围和系统内具体考察了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研究中关注较少或虽有关注但还需进一步探讨的10个类别、30多个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现象。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首次比较系统、深入地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研究背景、范围、种类、共性与个性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机制、规律和影响因素等,提出了“多元词汇化”等观点,力图找出特点,揭示一定的规律,力图尝试对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研究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事实和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文的研究不但具有词汇化本体研究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语言教学、辞书编纂、中文信息处理等多方面的实际应用价值。全文前有绪论,后有结论,主体部分共包括14章,可分为4个部分。第一章是全文论题的背景部分。理清语法化和词汇化的概念、国内外研究概况、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关系、界限、汉语双音虚词的演变归属等热点和难点问题。认为汉语非句法结构形成实词的就是词汇化,形成双音虚词的则很多是词汇化和语法化过程重合,还有的演变是词汇化和语法化相继发生,本文主要侧重于从非句法结构的成分序列到成词的词汇化角度,但其中也自然会牵涉到语法化或功能的演变。第二章是全文的基础部分。在讨论汉语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及其主要的几种构成方式之后,重点讨论汉语非句法结构概念的提出、研究现状、范围与性质、分类标准及类别等等。除了前人已经深入研究过的类别和个案外,将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共分为10个类别,具体探讨了30多个非句法结构形成的词语,其中不少是虚词,也包括一些实词。这10个类别分别体现在第三章-第十三章中。第三章到第十三章这11章是全文的主体部分。每一部分采取总论和专论的形式,旨在揭示现象,发掘规律。第三章探讨“动+助”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X着/了/过”的典型个案是“算了”“X的/地/得”的典型个案是“免得”。“算了”的词汇化后又发生语法化,具有情态和话语标记两种功能。“免得”经由多种词汇化途径分别演变为连词和动词,是“多元词汇化”。本章主要侧重于助词并入和附缀化。第四章探讨“动+介(于)”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副词“终于”和连-介兼类词“由于”。这一类演变都是发生在句法演变后,即介词“于”后面的宾语由名词性成分扩展为谓词性成分之后,介词“于”和其前动词相继发生去范畴化,介词并入,完成词汇化。“由于”还有一定的个性。介词并入在这类非句法结构词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五章探讨“动/形+介(以)”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加以”和“难以”。它们的形成都是由于介词“以”后的宾语由名词性成分扩展为谓词性成分而导致的,因此都多少具有一些助动词的性质。“加以”的连词用法和形式动词用法是经由不同的途径、在动词“加”不同的义项基础上分别演化成的。这是一种“多元词汇化”模式。“难以”的词汇化说明其是“半助动词或边缘助动词”。本章主要侧重于非句法结构词汇化中的“多元词汇化”模式和句法演变的影响。第六章探讨“动+连”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继而”“进而”。这一类演变主要都是与动词的非范畴化尤其是整个句子的句法结构的简化有关。另外,这一类演变结果一般都兼有副词和连词两种特征。非范畴化、句法结构的简化在词汇化中的作用值得重视。第七章探讨“形+连、动”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幸而”“甚而”“甚至”。“幸而”的演变途径为:非句法结构→副词。“甚而”的演变途径为:非句法结构→连词→副词。“甚至1”是并列短语句法结构的词汇化演变为形容词,“甚至2”最基本的连词用法演变过程和“甚而”相似:非句法结构→连词→副词,而后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出一系列的用法和功能。这一类演变都与句法演变尤其是结构简化有关。第八章探讨“副+连”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时而”“忽而”。这一类词汇化的演变都是和“而”的附缀化有关,还和相应或相近的叠用格式的构式化、同义或近义的这一族词内部的调整、分工有关。附缀化、特异性、构式化等是这一类词汇化的特点。第九章探讨“连+动”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则已”和“以期、以免、以便”等“以V”类词。“则已”的词汇化和“不V则已”特定构式化、“则”和“已”的去范畴化、主观化和韵律有关。“以V”1类除了和非范畴化等有关外,还和连词“以”的附缀化及强化机制有关,“以V1”词语内部的不同则是和V的语素义不同有关。另有特殊的“以V2”演变,其形成则是和介词“以”的宾语省略,介词功能悬空有关。主要侧重于非句法结构词汇化中非范畴化、构式化、语素义、附缀化等的互动与影响。第十章探讨“反诘副+动”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连词“哪怕”和副词“何须”。语用推理在这一类词汇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还和句法环境、动词的非范畴化、主观性等因素有关。“哪怕”在词形上有“那怕”的问题。“何须”的词汇化有“何”功能需要强化的因素。因为语用推理的作用,“反诘副+动”词汇化后都表示“不V”的语义,有的词汇化程度高的还会更进一步,表示假设、非现实的情况。本章主要侧重于语用推理的影响。第十一章探讨“名/动+副”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其实”“势必”“想必”“谅必”。认为“其实”是“代词‘其’+副词‘实’”非句法结构形成的。“势必”“想必”的形成与表义差异与各自的语素义有关。“谅必”由“想必”类推成词。“势、想、谅”和“必”的语素义决定了词汇化后的词语推测性高低强弱。语素义在词语词汇化中的作用需要重视。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探讨一类经由实词省缩形成的比较特殊的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分别是“再不”“之后”“从中”;“据说、据称、据云”“据悉”“按说、照说”“据传、据闻”“照办”“听说”等。连词“再不”是经“再不然”省缩“然”词汇化形成的,“之后”是“X之后”的X省缩后形成的。副词“从中”是在“X,从(X)中VP”的句法环境中,“从X中”语用省略凝缩为“从中”。它们的形成都和语用有关。“据说、据称、据云”是“据X说/称/云”结构中省缩X词汇化整合成词。“据悉”是“据X(Y)悉”经过二重隐含和省缩形成的。“据传”“据闻”和“照办”,均有两种以上的省缩成词路径,比较特殊。“按说”是“按X说”省缩形成,X一般是“规矩、(道)理”等表常理或常规性的词语。“听说”是“听(X)说”中兼语省缩的结果。这与语言的经济性、整合、创新等分不开的。本章主要侧重于省缩形成的非句法结构词汇化中的语用、整合等因素。总之,每一章都围绕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进行论述,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第十四章是全文的总结部分。通过对10类非句法结构的30多个典型个案的深入考察,总结出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总体特点和规律,共性与个性,形成动因和机制,互动影响的因素,学术价值和意义等方面。并且探讨了英语中类似的同类现象,揭示了本文研究的类型学意义,最后指出了以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最后是附录。附录1:《现代汉语词典》(2005)句法结构词汇化形成的虚词词表;附录2:《现汉》(2005)后缀派生式、重叠形成的复合虚词以及联绵虚词;附录3:《现汉》(2005)非句法结构词汇化形成的词语列表;附录4:本文词条索引。

石微[3](2013)在《汉语依据类介词的语法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词的来源和演变问题是介词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以往从语法化角度对介词的研究多集中于单个介词,从介词的小类出发研究一类成员的语法化过程,总结这类介词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这样的系统研究可从更大的范围审视问题。现代汉语依据类介词是比较重要但研究也较为薄弱的一类。根据介引的对象是否为“原则”、“法律”、“制度”等典型依据对象及“依据”义是否为该介词词义系统的常用义位,我们把依据类介词分为两类:一是典型依据类介词,如论、依、据、按、照;二是非典型依据类介词,如凭、从、随、因、以。以上两类介词主要有以下特点:1.产生时间不同。其中“以”、“因”、“论2”见于先秦;“依”、“据”、“按”、“从”、“随”见于两汉;“凭”、“论1”、“照”在唐以后才出现。2.使用频率不同。其中“按”、“凭”、“因”、“从”相对其它成员而言,使用频率较低。可能是这些词内部词义系统中各义位以及外部词汇系统中各成员之间竞争的结果。3.用法上相互影响。例如:其一,最明显的是,“据/从/依/照/以……(来)说∕看∕看来”等介词框架的先后出现。其二,“论2”与“凭”常构成对文,它们之间互相影响,“论2”产生了“凭借”义,“凭”产生了“依据某方面来说”的用法;“据”与“论2”也常对文,受“论2”影响,产生了“依据某方面来说”的用法。典型依据类介词和非典型依据类介词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既存在一致性,也有一定差异性。两类介词的一致性体现在:1.除“论2”外,其它依据类介词都在连动结构中产生。连动结构中连词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逐渐减少的趋势也为依据类介词的产生创造了更多合适的句法环境。2.除“照”外,各词在发生语法化之前都经历了语义抽象化的过程。3.各词都经历了由语法属性不明确的介词逐渐发展为成熟介词的过程。4.各词宾语类型的扩展一般遵循从名词到名词性短语再到动词或小句,而介词框架结构则在最后出现的规律。5.部分依据类介词宾语语义都经历了由抽象、无生到具体、有生的扩展,即宾语由抽象名词扩展为指人名词或代词。两类介词的差异性体现在:典型依据类介词产生之后,其受事宾语继续扩展,介词属性更明确;非典型依据类介词宾语的扩展没有典型依据类介词明显,除“凭、从”以外,其它成员逐渐书面化。依据类介词语法化的条件除了句法结构和语义抽象化外,还包括语法化源词宾语的扩展和使用频率。从语法化源词的“语法源义”所构成的语义场中找到三个与语法化源词语义相近的词语“倚、量、考”,分析这三个词的发展过程,我们发现,在句法环境满足的条件下,源词宾语是否扩展及扩展的程度决定了语法化的发生。语义抽象化只是语法化源词宾语扩展到一定时期的表现,而源词宾语扩展是就整个语法化过程而言的。根据彭睿提出的“临界频率假设”,统计依据类介词语法化过程中“笼统频率”与“临界频率”的比例,发现“临界频率”对依据类介词语法化的影响不是绝对的,加之“笼统频率”与依据类介词的语法化也不直接相关,表明频率对依据类介词语法化的影响因语法化项而异。频率可以看作介词语法化的一个条件,但它不必然发挥作用。依据类介词语法化的机制是:重新分析、隐喻、语用推理和同步引申。

王明洲[4](2014)在《介词“于”的演化模式与动因及其多样性后果》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通过对介词“于”的全面描写,立足于历时和共时的互相印证,力图构拟出“于”的演化模式,探究其演化动因和机制,展现介词“于”的多样性演化后果。首先,我们对介词“于”的基本性质和用法进行梳理,对这些用法的源头及发展脉络加以描写。介词“于”除了介引功能的沿用以外,还发展了一些非典型介词用法:介引比较对象、介引施事角色、介引关联对象等。另外,我们还关注了“于”的框式用法以及作为并列状语“于X1于X2”的形成及用法。其次,我们对“于”的组合形式“X+于”的演化进行了描写,这里主要涉及到“属于”、“善于”等“X于”的粘宾动词化,通过建立鉴别标准,我们界定了现代汉语粘宾动词的范围,并且穷尽地列举了“X于”粘宾动词。同时,我们还对连、介兼类词“由于”的连词特征进行了分析。除此以外,我们还探究了介词“关于、对于、至于”的词汇化历程以及话语标记功能。“X于”类词语的形成是“X+于”跨层结构词汇化的结果。再次,我们还对“于”的组合形式“于+X”的短语化和词汇化进行了研究,并分别以副词“于今”、连词“于是”、习语结构“XX于X”和“X于X X”、“V于X”作为个案,对其历时演变、共时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考察。“于X”类词语及相关短语的形成以及“于”的词缀化、附缀化、零形化,既有代词并入的机制,也有去范畴化的影响。最后,在前述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对介词“于”的演化模式、动因及多样性后果进行了归纳、提炼。对介词“于”以及相关介词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陈民镇[5](2013)在《清华简《系年》研究》文中提出最近公布的清华简《系年》是一篇完整的先秦史书,它很可能正是“志”类文献至少是类似於“志”的文献,可能还具有教材的品格。《系年》记录了周初至战国诸多史事,该文本的某些信息足以补传世文献之不逮,部分内容则可与《左传》、《国语》、《竹书纪年》等史籍相对读。本文第一章便对《系年》文本进行了逐章解析。第二章对清华简《系年》的虚词进行了初步研究。从《系年》的虚词特徵可以看出,篇中各章史料来源是相当复杂的。其虚词特徵多与时代、地域以及内容因素密不可分。《系年》中最有价值的是关於战国前期历史的记载,如越国在山东的活动、齐长城的营建等问题,《系年》均有说明。本文第三章便对有关问题展开了具体讨论。

郜峰[6](2014)在《现代汉语路径义空间介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空间是人类认知系统和语言系统中的一个基本概念,空间概念是用来理解其他概念的概念,空间关系是客观世界里一种基本的存在关系。任何客观事物都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之中。处于一定空间中的事物,在人的能动认知和识解作用下,也都会呈现出这样或那样的空间关系。对空间关系的理解与认识是人类认识世界把握世界最基本的途径之一。各种纷繁复杂的空间概念、空间位置、空间关系可以借助众多的介词来表达。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空间介词做了大量研究,相对于英语空间介词的研究,汉语的空间介词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系统、广泛和全面。尤其是从空间领域对空间介词进行的专类研究还很薄弱。本文主要集中讨论空间介词中的路径义介词。空间介词是表示事物与事物或者事物与处所之间、动作与事物之间某种空间状态或空间关系一类的介词。空间介词在语义上表示事物之间的空间状态或空间关系,这种空间意义的识解基于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体验。在事物运动的过程中,事物的存在和位移总是会凸显出来相对静止的几个点,一般认为这几个点凸显了事物运动的过程,是人们观察事物运动需要注意到具有代表性的视点,它们在空间语义上分别表示所在、起点、经过点、终点、方向等几个方面。其中“起点、经过点、终点”都是路径的组成部分,把它们放在路径背景下进行识解和分析,符合人们在识解过程中的认知经济性原则,容易达到最佳关联状态,对听话人来说在话语理解过程中付出的认知努力需求最少,也符合人们对语言空间意义理解的认知心理和识解过程。路径义空间介词是按照语义所作的分类,是把人们观察事物运动具有代表性的几个视点中的起点、经过点、终点放在一起考虑,认为它们都具有路径的特征,是路径图式特有的组成部分,它们涉及到的空间问题都可以放在路径认知背景下统一考虑。路径义空间介词包括起点义介词、经由义介词、终点义介词、距离义介词。前三种介词具有明显的动态倾向,具有[+位移]的语义特征,典型的距离义介词含有静态语义,是把路径作为整体看待,说明路径长度属性的值。路径义空间介词的使用唤醒了人们对路径图式的理解,引导人们选取适当的认知路径的观察视角,注意特定空间位置的状态或空间关系。路径是一个特定的空间认知域,路径图式包括起点、终点、经由路线、经过点、距离等各种要素。这些要素都是在具体语境下和路径认知域内,说话人意欲凸显、强调的侧面。具有起点义、终点义、经由义、距离义等路径义空间介词的作用是激活人们已有的关于路径的认知图式的认识,引导人们对路径中特定位置的注意。路径义介词的理解过程,就是激活人们对该位置事物焦点与路径背景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或空间状态的认识过程,是人们根据自己心目中已有的路径图式对该认识进行修订和具体化的过程。对路径图式的认识和识解受多种因素影响,和介词本身的词义,介词后名词性成分的语义结构、谓语动词的语义特点,还有人们对路径的观察视角以及人们对路径的心理构建等,都有一定的关系。反过来,人们对路径图式的认识和识解也会对路径义空间介词的语义构建和路径义空间介词的句法形式产生影响。人们对路径图式的认识、表达和识解反映了人们与外部世界互动的过程和结果,路径义空间介词语义的确定跟人们已有的百科知识和对路径图式的认知有关。对路径义空间介词的理解不仅反映出被感知的路径图式中各参与者之间的空间关系,也反映出人们对路径感知的能力和方式。对具体路径位置(如起点或终点)的观察与描述隐含着说话人对事物运动的认识与态度。特别是对事件中路径的构建方式,听说双方可能会有不同的认识,使得对路径义路径介词的使用和理解产生偏差。说话人出于某种动机或目的,如意欲对位移事件路径某处特定部分具体化,为了引导听话人的注意力在空间位置的集中分布,选取特定的路径义介词,在语义上有一定的偏向。听话人受完形心理的影响,基于对常规路径图式的认识,会不自觉的进行心理“纠偏”。对具体的路径义介词来说,介词宾语如何选取,语义如何确定,在表达和理解时都需要考虑到认知心理、语篇适应、语用动机等一系列因素。论文共分七章,大致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选题缘起、研究目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并说明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以及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思路。第二章分析了现代汉语空间介词及其相关研究。空间介词往往需要通过介引成分的语义角色来完善具体的空间意义。空间介词对于空间意义的凸显反映了说话人对于背景信息的选择和显化过程。空间介词的分类方式和结果和说话人的视角、注意力、介词与空间意义关联程度有关。第三章分析了起点义空间介词。“起点”是指事物发生位移或运动开始的地方,是路程的起始位置。“起点”在具体语言表达时,可以指空间上的,也可以指时间上的,也可以指认识上的。以“从”为例说明起点义介词在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语法特点。从句法上分析了起点义介词的宾语成分以及介宾结构在句子里的出现位置。在语义上,起点义介词结构具有明显的动态性的语义色彩,谓语部分要求有[+离开]的语义成分。在语用上,分析了听说双方对起点介词意义的不同认识,以及起点介词与语境信息之间的关系。第四章考察了和经由路线有关的路径义空间介词的用法。经由路线是路径从起点到终点中间的部分,是焦点事物经过的路径,可以通过对路径的路线或者多处地点的描述来体现路径中间的相关情况。使用经由义介词,反映了人们在空间运动中对动体的路径路线的选择与确定。比较典型的经由义介词有“经由、沿着、顺着、经”等。第五章分析了表示终点意义的路径义空间介词的句法、语义、语用功能。“终点”是路径上和“起点”相对的处所位置,是路径末端,在语义上包含三层语义:一是事件结束的处所位置,二是事件过程的长度,三是事件结果。典型的终点义介词是“到”。第六章讨论了表示距离的路径义空间介词。距离是对路径本身属性进行的描述,在语义上体现的是路径上起点和终点的相隔。典型介词是“离”。距离义介词结构除了表示处所意义的名词性成分外,还需要有表示数量意义的成分同现,以说明两者相隔的情状。距离义介词结构可以表示静态的空间关系,也可以表示动态的空间关系,典型的路径距离显示的是一种静态关系。第七章是对全文的总结。概括介绍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研究结论。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现代汉语路径义空间介词的用法作了一定的分析,并试图从认知和功能的角度对路径义空间介词的语义结构和语法特征给予解释说明。

王世群[7](2013)在《现代汉语框式介词研究》文中认为框式介词是汉语的一种重要语言类型特征,由于学界重视前置词,忽略后置词的传统,框式介词受到的关注较少。本文在语言类型学的视野下,在大规模语料调查统计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认知语法、功能类型学、语法化和词汇化等理论和方法,全面系统地研究了现代汉语框式介词的句法、语义功能和框式介词前后项的隐现规律,从历时的角度考察了现代汉语后置词以及框式介词的来源,并依据汉语的特征类型以及功能类型学的共性原则,对框式介词的句法语义属性以及成因做了分析和解释。第一章是对框式介词的界定。依据粘着后附以及介词性特征,从严界定后置词,进而将框式介词与虚词框架区分开来。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了汉语后置词以及框式介词系统。第二章考察框式介词的句法和语义功能。对框式介词的句法分布、句法范域、语义标记功能、语义抽象度和冗余度,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分析。框式介词的句法范域可以用语义冗余度来解释,部分冗余的框式介词,前后置词谁冗余,谁就处于外层;完全冗余的框式介词则分不清具体的句法范域来,所以可以视作双核心的结构。第三章考察框式介词前后项的隐现规律和制约因素。框式介词在不同句法位置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倾向性,在某个具体位置,某个框式介词可能表现出强制性的需要,这可能受到句法、语义、语用、语体或韵律等因素的制约。第四章从历时的角度调查了框式介词的来源。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框式介词产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大致到明清所有框式介词的类型基本完备。多数框式介词是通过后置词的语法化和词汇化而来的,但排除类和部分比况类框式介词的来源比较特殊,它们是句法糅合和类推的结果。后置词语法化或词汇化的主要动因是背景化和联系项原则的驱动,演变中还涉及语法功能的衰退和调整,语义、语用和韵律因素也在起作用。第五章从类型学的角度解释框式介词句法语义特点以及成因。现代汉语是具有近动型前置词以及认知型语序特征的SVO语言,从两汉开始,汉语不断向认知型语序表达策略调整,框式介词主要是联系项原则、认知型语序表达策略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在句法和语义方面的特点可以用经济原则、标记度等级、重度-标记对应律和距离-标记对应律等语言共性原则来解释。

王芳[8](2015)在《安阳方言语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安阳位于河南省北部,与山西交界,市区方言属晋语邯新片获济小片。本文主要采用描写语言学的方法,对安阳市区方言的词缀、重叠等词法项目以及体貌、处置句等句法项目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主要有:一、词缀,二、重叠,三、体貌,四、疑问句,五、代词,六、位置和位移范畴,七、处置句和被动句,八、特色虚词等八个语法类型。本论文注重对方言现象共时层面的比较研究,与普通话相比,安阳方言的词缀“的”除了具有相当于普通话词缀“子”的用法外,还可以用于构成疑问代词“啥的”;“啥的”和“啥”分别承担表称代和表区别的功能。词缀“儿”在读音上既有不儿化的儿尾形式,又有儿化音。从历时的语言发展以及与共时层面各地方言的比较来看,安阳方言的儿缀处在中间发展阶段,儿化与否跟需要添加儿缀的词的韵母有关。“圪”是一种具有鲜明晋方言特色的词缀,安阳方言的“圪”头词比晋语腹地的类型少很多,表现出方言边际地带的特点。安阳方言的重叠类型比普通话丰富,有些类型是普通话中没有的。如:名词重叠加儿缀构成“A儿A儿”形式,可用作定语,表示具有“A”这一特点的性状。安阳方言的体貌范畴由八类体貌组成。我们对这八种体貌进行了细致描写,在与各地方言和普通话的充分比较中充分揭示安阳方言的体貌特征。重要的体貌标记如“的”“嘞”“着”“啦”“咤”“也”,结合共时和历时研究,对它们的特点、来源进行了探寻。我们还发现在安阳方言中,有一种很有晋语特点的体貌“将行体”,表示事情将要发生。这是在普通话和其它一些方言中所未见的。安阳方言的代词系统丰富整饬。通过与周边方言的比较研究,我们发现代词系统更多呈现出中原官话的特点。由于这种相似并非若干词汇的相同,我们推测这一现象不是安阳方言这种历史移民方言与中原官话接触所致,应当是历史上中原官话的沉积。处置句和被动句中,处置标记“连”、被动标记“叫”都很有特点。我们运用历史语言学的方法对“连”进行了海量语料的考证、分析,弄清了“连”从表“连接义”到表处置的演变历程。这对现代汉语和方言中处置句发展的研究有所补益。安阳方言还有处置句和被动句的套合格式,这也是许多晋方言地区所具有的方言特点。安阳方言的疑问句没有与普通话“吗”字问句完全对应的是非问。普通话中表真性问的“吗”是非问在安阳方言中一般用“VP没有”“VP不VP”这类正反问句表达。我们探讨了安阳方言缺乏“吗”是非问的历史原因,并对正反问的历史发展情况作了探究。我们认为安阳方言的“么”字疑问句只承继了历史上的“麽”表非真性问疑问的功能,而真性问疑问句的功能一直由古已有之的正反问格式“VP不VP”“VP没有”承担。在以往的方言研究中,我们几乎未曾见到位置和位移表达方式的研究。我们这次作了尝试,部分参考了齐沪扬(1998)对现代汉语空间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对安阳方言的位置作了考察,区分静态和动态分类描写位置句;此外,我们对安阳方言表达位移的方式着力研究,通过与普通话对比,发现安阳方言中含有位移标记“昂”和“嘞”的位移句采用了实词虚化的手段来实现语法意义的表达。而与其它方言横向比较,可知这一表达手段存在于多种方言中,只是发展进程和形式有差异。我们对安阳方言中的“嘞”“动儿”“不咋”这三个特色虚词进行了研究。“嘞”在安阳方言中共有六类九种用法。这种同一语音形式承载众多语法、语义功能的现象在方言中并不多见。“动儿”是表时间背景的时间助词,“不咋”在安阳方言中不仅相当于语气词“吧”,更发展为用法丰富的话题标记,甚至可用在疑问句中。结尾的方法和思考中,我们提出要结合普-方-古的研究思路充分运用比较方法研究方言语法。只有纵向与古代汉语、近代汉语比较,横向与普通话、各地方言比较才能更准确更清晰地呈现方言语法面貌,也才能对某一方言语法问题有客观真实的认识。此外,结合语音研究方言语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禹剑[9](2020)在《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刻辞语言文字综考》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以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刻辞(以下简称“花东甲骨刻辞”)语言文字方面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采用综述的方法,全面系统地整理、分析各类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和看法,为今后花东甲骨刻辞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第一章文例研究。整理分析了花东甲骨刻辞行款、段落结构、卜辞之间的相互关系、特殊契刻现象和记事刻辞文例5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关于行款。分析了目前行款分类存在的问题,认为主要是受到卜辞读法、甲骨缀合、语法理解和文意理解4种因素的影响;分析了行款的成因,总结为守兆原则、契刻空间、契刻习惯和刻手失误4个方面;分析了行款研究对旧有刻辞和花东甲骨刻辞的重要意义。关于段落结构。讨论了各段落结构的本质属性、形式、位置和语义指向等问题,认为段落结构名称仅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卜辞中可以相互转化,需要根据其所处的位置和卜辞文意具体分析,这也是各家对段落结构理解存在分歧的根本原因。关于卜辞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字词考释、释文校勘的最新成果以及我们对相关概念的认识,对存在问题较多的对贞卜辞、同版成套卜辞和同文卜辞辞例重新进行了整理,形成了本文的“附录一”、“附录二”和“附录三”;根据对贞卜辞和同版成套卜辞的实际情况,认为“先右后左”的辞序规律不明显,但整体呈现出向“先右后左”辞序过渡的趋势;根据同文卜辞的实际情况,认为其省略较少、契刻时没有经过特殊规划,与对贞卜辞、成套卜辞等明显不同;分析了各家排谱的成果,认为目前排谱的原则有待完善,主要问题是很可能把较长时间的活动压缩在了较短的时间内;重新梳理了各家的缀合成果,形成了本文的“附录四”,并总结了缀合对花东甲骨刻辞研究的实用价值。关于特殊契刻现象,分析了合文、重文、漏刻、补刻、倒书、横书、误刻、衍文和刮削现象,重点讨论了一些合文的认定以及刮削的原因。关于记事刻辞文例,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整理了记事刻辞辞例,形成了本文的“附录五”;认为记事刻辞中的“三”有可能当释为“气(乞)”,但目前不能确定;对记事刻辞的分类、格式和特点进行了补充论述。第二章文字研究。整理分析了花东甲骨刻辞字形和字词考释2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关于字形,讨论了字形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其中包括字形的收录和编排、字频和字量的统计、字形的分类整理、字形的结构分析等问题,重点辨析了新见字、新见字形和新字形3个概念,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梳理了新见字形,形成了本文的“附录六”;讨论了字体的特点,重点分析了字形的原始性和早晚期字形并存的现象,认为真正反映原始性的例字并不多,而且字形的原始性与时代早晚没有必然联系。早晚期字形并存的现象确实存在,也见于子组卜辞,所谓“晚期字形”其实属于“早期字形”,这种现象可能与类组差异有关,提示我们在利用字形进行分类断代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关于字词考释,简要总结了字词考释的大致情况;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字词考释的成果进行了重新梳理,选取了166条争议较大、对刻辞整体理解有较大影响和可以印证、修订以往看法的字词,以综览的形式,收录具有代表性的考释成果,形成了本文的“附录七”;从“花东甲骨刻辞旧字词的考释”和“花东甲骨刻辞新字词的考释”2个方面,举例分析了30个字词的考释情况,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第三章词汇研究。整理和分析了花东甲骨刻辞词汇的整理与分类、字与词的对应关系、词与词的关系3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关于词汇的整理与分类,简要介绍了相关研究的大致情况,分析了在词语认定和词类划分2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字词考释的研究成果,对词汇进行了重新整理与分类,并对大部分词义和用法作出了简要说明,形成了本文的“附录八”,初步建立了花东甲骨刻辞的词汇系统。关于字与词的对应关系,主要讨论了字与词的数量对应关系、字与词的意义对应关系。认为前者有4种类型,即一字一词、一字多词、一词多字和数字数词,并作了简要统计;把后者分为字与词义的对应关系、字与义项的对应关系、字与新见词以及新见义项的对应关系3个方面,重点分析了第3种关系。关于词与词的关系,简要介绍了相关研究的大致情况,认为词与词的关系有同义词和反义词2种,有学者划分的类义词意义不大;以“给予”义动词为例,详细讨论了字词考释和辞意理解对同义词研究的影响。第四章语法研究。整理分析了词法研究和句法研究2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关于词法研究,讨论了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副词、介词、连词的语法功能,并与旧有刻辞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对比,对个别词类的语法功能进行了补充,对“亦”、“又”和“于”字结构等语法功能进行了辨析。关于句法研究,讨论了句型的系统描述、双宾语句、三宾语句、句法成分的顺序、句法成分的省略等问题。重新对能够带双宾语或三宾语句的相关祭祀动词和非祭祀动词进行了认定和分类,对全部双宾语和三宾语句型进行了统计,对相关例句进行了穷尽性的整理和归类;辨析了受事主语句和名词宾语前置句;重新划分了省略句的类型,确定了判断省略情况尤其是省略复句之后句的一些方法。

吴福祥[10](2017)在《汉语方言中的若干逆语法化现象》文中提出本文讨论汉语方言里四种逆语法化演变,即"并列连词>伴随介词""处所介词>处所动词""与格介词>给予动词"和"比较介词>比拟动词"。作者认为这些逆语法化的发生与汉语的类型特征密不可分,质言之,上述特异的语法演变归因于汉语特异的结构类型。

二、介词OF的一种用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介词OF的一种用法(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汉语双音介词的词汇化与语法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历史、现状及趋势
        1.3.1 国内外语法化研究
        1.3.1.1 关于语法化的定义问题
        1.3.2 国内外语法化问题研究概况
        1.3.2.1 国外的语法化研究概况
        1.3.2.2 国内的语法化研究概况
        1.3.3 国内外词汇化问题研究概况
        1.3.3.1 词汇化的定义问题
        1.3.3.2 国内外词汇化研究概况
    1.4 汉语单、双音介词的研究概况
        1.4.1 金昌吉的汉语介词共时研究
        1.4.2 陈昌来的以共时为主的汉语介词研究
        1.4.3 刘丹青语序类型学角度的汉语介词研究
        1.4.4 马贝加的汉语介词历时研究
        1.4.5 博士论文中以介词为论题的汉语介词研究
        1.4.6 相关汉语语法论着中涉及的汉语介词研究
        1.4.7 相关单篇论文的汉语介词研究
    1.5 研究方法
        1.5.1 共时与历时相结合
        1.5.2 描写与解释相结合
        1.5.3 现象考察与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相结合
    1.6 语料说明
第二章 现代汉语双音介词的共时平面分析
    2.1 现代汉语介词的分类
        2.1.1 意义上的分类
        2.1.2 音节上的分类
        2.1.3 语言类型学上的分类
    2.2 本文使用的相关术语名称指称范围界定
        2.2.1 关于短语、词组、句法结构
        2.2.2 关于跨层结构及其相近称谓
    2.3 现代汉语双音介词的词法分析
        2.3.1 汉语的构词法和造词法
        2.3.2 现代汉语双音介词的构词法分析
        2.3.2.1 复合式双音介词
        2.2.3.2 附加式双音介词
        2.3.3 现代汉语双音介词的造词法分析
        2.3.3.1 由动词形成的现代汉语双音介词
        2.3.3.2 由短语形成的现代汉语双音介词
        2.3.3.3 由句法结构形成的现代汉语双音介词
        2.3.3.4 由跨层结构形成的现代汉语双音介词
第三章 由动词语法化形成的汉语双音介词
    3.1 介词“通过”的语法化
        3.1.1 引言
        3.1.2 “通过”的语法化历程
        3.1.2.1 同义复合:动词“通过”的形成
        3.1.2.2 动词“通过”的语法化
        3.1.3 “通过”的语法化动因及机制
        3.1.3.1 认知隐喻
        3.1.3.2 句法环境的改变
        3.1.3.3 词义的虚化
        3.1.4 小结
第四章 由短语词汇化形成的汉语双音介词
    4.2 介词“依据”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4.2.1 引言
        4.2.2 介词“依据”的词汇化历程
        4.2.2.1 汉语史上“依”、“据”的历时演变
        4.2.2.2 介词“依据”的源形式、源义及源形式的句法功能
        4.2.2.3 “依据”的词汇化
        4.2.3 介词“依据”的语法化历程
        4.2.4 介词“依据”的语法化动因
        4.2.4.1 连动结构与单音介词的语法化
        4.2.4.2 承接关系复句与“依据”的语法化
        4.2.4.3 “多动共施(施事)结构”与汉语介词的语法化
        4.2.5 小结
第五章 由句法结构词汇化形成的汉语双音介词
    5.1 介词“为了”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5.1.1 引言
        5.1.2 “为了”中构词语素“为”和“了”的语法化
        5.1.2.1 “为”由动词到介词语法化考察
        5.1.2.2 “了”由完结动词到动态助词的语法化考察
        5.1.3 “为了”的词汇化
        5.1.3.1 “为了”的早期形态
        5.1.3.2 隋唐五代时期的“为了”
        5.1.3.3 宋元明时期的“为了”——“为v~+体标记(了)”形式
        5.1.3.4 元明时期“为了”——介词“为了”的萌芽及发展
        5.1.3.5 清代“为了”——介词“为了”的发展成熟
        5.1.4 “为了”的词汇化机制与动因
        5.1.4.1 认知转喻机制——由动作行为转喻动作行为的目的
        5.1.4.2 句法环境——“多动共主(主语)结构”的促动
        5.1.5 小结
    5.2 介词“除了”的词汇化
        5.2.1 引言
        5.2.2 “除”和“了”的语法化概说
        5.2.2.1 “除”的语法化概况
        5.2.2.2 “了”的语法化概况
        5.2.3 “除了”的词汇化
        5.2.3.1 “除了”的来源形式——“动+补”完成貌结构
        5.2.3.2 “除了”的发展形式——“动+体标记助词”形式
        5.2.3.3 “除了”的重新分析形式——多动式结构
        5.2.3.4 “除了”的重新分析完成形式——状中式结构
        5.2.3.5 “除了”在元明时期的使用情况
        5.2.4 “除了”词汇化机制与动因
        5.2.4.1 认知隐喻机制
        5.2.4.2 “多动结构”的句法环境
        5.2.5 小结
    5.3 介词“照着”的词汇化
        5.3.1 引言
        5.3.2 “照”和“着”的语法化概说
        5.3.2.1 “照”的语法化概况
        5.3.2.2 “着(着)”的语法化概况
        5.3.3 “照着”的词汇化
        5.3.3.1 “照着”的来源形式——“动+体标记助词”形式
        5.3.3.2 表方向义介词“照着”的词汇化
        5.3.3.3 表依据义介词“照着”的词汇化
        5.3.3.4 “平行虚化”理论在“照”及“照着”形成中的作用
        5.3.4 小结
    5.4 介词“沿着”的词汇化
        5.4.1 引言
        5.4.2 “沿”和“着”的语法化概说
        5.4.2.1 “沿”的语法化概况
        5.4.2.2 “着”的语法化概况
        5.4.3 “沿着”的词汇化
        5.4.3.1 处所介词“沿着”的形成及形成时间
        5.4.3.2 依据、凭借义介词“沿着”的形成
        5.4.3.3 “沿着”的来源形式探讨
        5.4.4 小结
第六章 由跨层结构词汇化形成的汉语双音介词
    6.1 介词“对于”的词汇化
        6.1.1 引言
        6.1.2 “对于”的词汇化历程
        6.1.3 “对于”的词汇化机制和动因
        6.1.3.1 动词“对”的去范畴化
        6.1.3.2 介词“于”的去范畴化及其附缀化
        6.1.3.3 由临时错位组配到恒久和谐附着:韵律归整作用
        6.1.4 介词“对于”来源之争
        6.1.5 小结
    6.2 介词“关于”的词汇化
        6.2.1 引言
        6.2.2 “关于”的词汇化历程
        6.2.3 “关于”的词汇化机制和动因
        6.2.3.1 动词“关”的去范畴化及其功能悬空
        6.2.3.2 介词“于”的去范畴化及其附缀化
        6.2.3.3 由临时错位组配到恒久和谐附着:韵律促动的影响
        6.2.4 介词“关于”的来源之争
        6.2.5 小结
    6.3 介词“至于”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6.3.1 引言
        6.3.2 “至于”的词汇化历程
        6.3.2.1 早期文献“至于”组合的形态及性质
        6.3.2.2 “至于”的词汇化——动词的形成及及其词汇义
        6.3.3 “至于”的语法化历程
        6.3.3.1 由临界环境到孤立环境——“至于2”的语法化历程
        6.3.4 “至于”的词汇化、语法化动因
        6.3.4.1 “至于1”发生词汇化的动因
        6.3.4.2 “至于2”的语法化动因
        6.3.5 现代汉语共时层面“至于”的词性问题
        6.3.6 小结
    6.4 介词“基于”的词汇化
        6.4.1 引言
        6.4.2 “基于”的词汇化历程
        6.4.3 当代汉语中“基于”具有动词性特征
        6.4.4 小结
第七章 现代汉语双音介词的词汇化、语法化机制及动因
    7.1 机制
        7.1.1 重新分析(reanalysis)
        7.1.2 类推(analogy)
        7.1.3 语言的非范畴化/去范畴化(Decategorizaition)
        7.1.4 认知隐喻和转喻
    7.2 动因
        7.2.1 句法位置
        7.2.2 韵律促动
        7.2.2.1 双音化与汉语双音节自然音步
        7.2.2.2 双音节韵律单元在双音介词形成中的作用强度等级
    7.3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2)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对象、内容与选题来源
    2.研究目的、创新点和意义
    3.研究方法和角度
    4.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一章 语言演变的两个重要方面:词汇化和语法化
    1.1 语法化
        1.1.1 语法化概念的基本一致
        1.1.2 语法化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1.2 词汇化
        1.2.1 词汇化概念的多义性
        1.2.2 词汇化的有关研究概况
    1.3 词汇化与语法化研究的不平衡性
    1.4 词汇化与语法化的关系、界限等问题
        1.4.1 国外关于词汇化与语法化关系的观点
        1.4.2 国内关于词汇化与语法化关系的讨论
        1.4.3 汉语双音虚词演变现象的归属问题
        1.4.4 我们的思考和观点
    1.5 小结
第二章 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概说
    2.1 句法结构的词汇化
        2.1.1 句法结构
        2.1.2 句法结构词汇化的构成方式
    2.2 非句法结构词汇化概念的提出
        2.2.1 “跨层结构”及其词汇化
        2.2.2 “跨层非短语结构”及其词汇化
        2.2.3 “非句法构词”、“非结构”及其他说法
        2.2.4 “非句法结构”及其词汇化
    2.3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2.3.1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研究现状
        2.3.2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研究存在的问题
    2.4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范围与性质
        2.4.1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范围
        2.4.2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性质
    2.5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分类标准及类别
        2.5.1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分类标准
        2.5.2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类别
    2.6 小结
第三章“动+助”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
    3.1 概论
    3.2 非句法结构“算了”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3.2.1 引言
        3.2.2 “算了”的词汇化
        3.2.3 “算了”的语法化和情态功能的形成
        3.2.4 “算了”的进一步语法化和话语标记功能的形成
        3.2.5 现代汉语中“算了”的句法分布和功能
        3.2.6 结论和余论
    3.3 助词并入、附缀化与“免得”类的词汇化
        3.3.1 引言
        3.3.2 讨论前提:带“得”的状态补语结构的产生与发展
        3.3.3 “免+得”的最初连用
        3.3.4 从“免+得+C”到连词“免得”
        3.3.5 从“免+得+(O)”到句中和句尾的动词“免得2”
        3.3.6 连词“省得”的成词及其和连词“免得”的竞争
        3.3.7 结语
    3.4 小结
第四章“动+介(于)”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
    4.1 概论
    4.2 “终于”的词汇化
        4.2.1 引言
        4.2.2 “终于”词汇化的历程
        4.2.3 “终于”词汇化的动因和机制:去范畴化和介词并入
        4.2.4 “X 于”的词汇化
        4.2.5 结语
    4.3 连-介兼类词“由于”的词汇化
        4.3.1 引言
        4.3.2 “由于”的词汇化历程
        4.3.3 “由于”演变的类型学特点
        4.3.4 “由于”演变的机制和动因
        4.3.5 从词汇化角度看“由于”和“因为”的异同
        4.3.6 结语
    4.4 小结
第五章 “动/形+介(以)”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
    5.1 概论
    5.2 “加以”的“多元词汇化”研究
        5.2.1 引言
        5.2.2 “多元词汇化”研究及其意义
        5.2.3 “加”和“以”的词义引申发展路径
        5.2.4 先秦时期的“加以”
        5.2.5 “加以”连词功能的产生与发展
        5.2.6 “加以”形式动词用法的产生及发展
        5.2.7 小结
    5.3 半助动词“难以”的词汇化
        5.3.1 引言:已有成果所提出的问题
        5.3.2 “难”的两种最主要的句法位置和功能
        5.3.3 先秦时期“难以”连用的多样性
        5.3.4 “难以”在先秦以后的历时发展
        5.3.5 结论
    5.4 小结
第六章“动+连”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
    6.1 概论
    6.2 “继而”的词汇化和结构简化
        6.2.1 引言
        6.2.2 唐代以前的“继而”
        6.2.3 “继而”在唐宋的成词与结构简化的作用
        6.2.4 “继而”及其搭配格式在明清的发展
        6.2.5 现代汉语“继而”的新旧用法
        6.2.6 结语
    6.3 “进而”的词汇化和结构简化
        6.3.1 引言
        6.3.2 “进”和“而”
        6.3.3 先秦的“进+而”
        6.3.4 结构简化和副词“进而”的形成
        6.3.5 “进而”从副词到连词的演变
        6.3.6 结语
    6.4 小结
第七章 “形+连/动”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
    7.1 概论
    7.2 “幸而”的词汇化
        7.2.1 引言
        7.2.2 先秦时期的“幸+而”
        7.2.3 汉魏六朝时期的“幸+而/幸而”
        7.2.4 唐代及其后世的副词“幸而”
        7.2.5 “幸而”、“幸亏”、“幸好”和“幸喜”
        7.2.6 结语
    7.3 “甚而”的特殊词汇化路径及其演变
        7.3.1 引言
        7.3.2 先秦、两汉时期的“甚而1”、“甚而2”与“甚则”
        7.3.3 宋元时期“甚而2”的使用与渐趋成词
        7.3.4 明清时期成熟的连词“甚而”及其在现代的功能扩展
        7.3.5 “甚而”连词→副词的特殊演变路径
        7.3.6 与“甚而”相关的“甚而至于”
        7.3.7 结论
    7.4 “甚至”的“多元词汇化”与多种功能的形成
        7.4.1 引言
        7.4.2 述补短语的词汇化与“甚至1”
        7.4.3 连词“甚至”(“NP+ VP1+甚至VP2”)的形成
        7.4.4 连词“甚至2”(“S′1+ 甚至S′2”)用法的形成
        7.4.5 连词“甚至2”(“X1+ 甚至X2”)用法的形成
        7.4.6 副词“甚至”(“NP+甚至VP”)用法的形成
        7.4.7 “甚至”的多种句法语义功能的演变路径与联系
        7.4.8 结语
    7.5 小结
第八章 “副+连”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
    8.1 概论
    8.2 “时而”的词汇化和特异性
        8.2.1 引言
        8.2.2 “时…时”与“有时…有时”
        8.2.3 先秦时期的“时而”
        8.2.4 汉代——明代的“时而”和“有时而”
        8.2.5 “时而”在清代的突然成词
        8.2.6 “时而”词汇化的一般性和特异性
        8.2.7 结语
    8.3 “忽而”的词汇化及其叠用格式的构式化
        8.3.1 引言
        8.3.2 “而”的附缀化与“忽而”的词汇化
        8.3.3 词汇系统的调节与“忽而
        8.3.4 结语
    8.4 小结
第九章 “连+动”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
    9.1 概论
    9.2 助词“则已”的词汇化和构式语法化
        9.2.1 引言
        9.2.2 “则已”的历史来源
        9.2.3 “则已”的历时发展
        9.2.4 “则已”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
        9.2.5 余论
    9.3 “以便”和“以免”的词汇化对比研究
        9.3.1 引言
        9.3.2 “以便“的词汇化
        9.3.3 “以免”的词汇化
        9.3.4 “以便”和“以免”词汇化的共性与个性
        9.3.5 结语
    9.4 “以期”的词汇化及相关问题——兼论“以V”的词汇化、共性与个性
        9.4.1 引言
        9.4.2 “以期”的词汇化:共时和历时的考察
        9.4.3 附缀化、语素义、非范畴化与强化在“以期”词汇化中的作用
        9.4.4 “以V”的词汇化:共性与个性
        9.4.5 结语
    9.5 小结
第十章 “反诘副+动”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
    10.1 概论
    10.2 “哪怕”的词汇化——兼论语用推理在词汇化中的作用
        10.2.1 引言
        10.2.2 “哪”和“那”的词性和词形
        10.2.3 “哪怕”的成词和历时发展
        10.2.4 “哪怕”词汇化的动因和机制
        10.2.5 结论和余论
    10.3 “何须”的词汇化
        10.3.1 引言
        10.3.2 “何须”在现代汉语共时平面的使用特点
        10.3.3 “何须”的历时考察
        10.3.4 “何须”及“何V”类词汇化的动因和机制
        10.3.5 结语
    10.4 小结
第十一章 “代/名/动+副”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
    11.1 引言
    11.2 “其实”词汇化的源结构
    11.3 也谈“势必”的词汇化
    11.4 “想必”的词汇化
    11.5 “谅必”的词汇化
    11.6 小结
第十二章 实词省缩形成的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一)
    12.1 概论:实词省缩形成的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多种表现
    12.2 “再不”的语义、语用功能及其词汇化
        12.2.1 引言
        12.2.2 “再不”的句法特点
        12.2.3 “再不”的语义特征
        12.2.4 “再不”的语用功能、衍生及动因
        12.2.5 “再不”的词汇化及对共时用法的影响
        12.2.6 “再不”与相关词语的比较
        12.2.7 结论
    12.3 口语中表连接的话语标记“之后”
        12.3.1 引言
        12.3.2 “之后”在共时平面用法的多样性
        12.3.3 “之后”适用文体的多面性及其语义的多义性
        12.3.4 “之后”的历时发展考察
        12.3.5 句首弱化连词、话语标记的“之后”的出现
        12.3.6 从“之后”看“之X”类词
        12.3.7 结语
    12.4 语用省略与“从中”的词汇化
        12.4.1 引言
        12.4.2 “从中”与“用来”类词汇化的不一致性
        12.4.3 “从中”最初连用的多义性
        12.4.4 副词“从中”的形成
        12.4.5 结语
    12.5 小结
第十三章 实词省缩形成的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二)
    13.1 概论
    13.2 “据说”类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
        13.2.1 “据说”的词汇化
        13.2.2 “据称”的词汇化
        13.2.3 整合、省缩与“据云”的形成
        13.2.4 “据悉”的省缩词汇化
    13.3 “据传”“照办”类多重途径的词汇化
        13.3.1 “据传”的多重词汇化
        13.3.2 “据闻”的词汇化
        13.3.3 “照办”的词汇化
    13.4 实词性介宾的省缩与话语标记“按说”的形成
        13.4.1 引言
        13.4.2 话语标记“按说”在共时语料中的使用
        13.4.3 “按说”的历时发展考察
        13.4.4 “按说”成词的理据和使用场合
        13.4.5 结语
    13.5 兼语省缩与“听说”的形成
        13.5.1 引言
        13.5.2 先秦“听说”:“听说(shuì)”
        13.5.3 中古“听说”:“听我说”
        13.5.4 近代“听说”:“听人说”
        13.5.5 兼语省缩及其原因
        13.5.6 结语
    13.6 小结
第十四章 结论
    14.1 引言
    14.2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特点和规律
    14.3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形成的动因和机制
    14.4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影响因素
    14.5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研究的价值和理论意义
    14.6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研究的类型学意义
    14.7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4.8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现代汉语词典》(2005)句法结构词汇化形成的虚词词表
    附录2 《现汉》(2005)后缀派生式、重叠形成的复合虚词以及连绵虚词词表
    附录3 《现汉》(2005)非句法结构词汇化形成的词语列表
    附录4 本文词条索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汉语依据类介词的语法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对象
        1.2.1 介词与动词的区分标准
        1.2.2 依据类介词的定义
        1.2.3 依据类介词的范围
    1.3 研究成果综述
        1.3.1 依据类介词的相关研究
        1.3.2 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研究
    1.4 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语料
        1.4.1 研究理论
        1.4.2 研究方法
        1.4.3 语料来源及选取原则
    1.5 引书体例及符号说明
        1.5.1 引书体例
        1.5.2 符号说明
第2章 典型依据类介词的产生和发展
    2.1 依据介词“论”的产生和发展
        2.1.1 依据介词“论1”的产生
        2.1.2 依据介词“论1”的后续发展
        2.1.3 小结
        2.1.4 依据介词“论2”的产生
        2.1.5 依据介词“论2”的后续发展
        2.1.6 小结
        2.1.7 “论1”与“论2”的关系
    2.2 依据介词“依”的产生和发展
        2.2.1 依据介词“依”的产生
        2.2.2 依据介词“依”的后续发展
        2.2.3 小结
    2.3 依据介词“据”的产生和发展
        2.3.1 依据介词“据”的产生
        2.3.2 依据介词“据”的后续发展
        2.3.3 小结
    2.4 依据介词“按”的产生和发展
        2.4.1 依据介词“按”的产生
        2.4.2 依据介词“按”的后续发展
        2.4.3 小结
    2.5 依据介词“照”的产生和发展
        2.5.1 依据介词“照”的产生
        2.5.2 依据介词“照”的后续发展
        2.5.3 小结
第3章 非典型依据类介词的产生和发展
    3.1 依据介词“凭”的产生和发展
        3.1.1 依据介词“凭”的产生
        3.1.2 依据介词“凭”的后续发展
        3.1.3 小结
    3.2 依据介词“从”的产生和发展
        3.2.1 依据介词“从”的产生
        3.2.2 依据介词“从”的后续发展
        3.2.3 小结
    3.3 依据介词“随”的产生和发展
        3.3.1 依据介词“随”的产生
        3.3.2 依据介词“随”的后续发展
        3.3.3 小结
    3.4 依据介词“因”的产生和发展
        3.4.1 依据介词“因”的产生
        3.4.2 依据介词“因”的后续发展
        3.4.3 小结
    3.5 依据介词“以”的产生和发展
        3.5.1 依据介词“以”的产生
        3.5.2 依据介词“以”的后续发展
        3.5.3 小结
第4章 依据类介词语法化的条件
    4.1 句法环境
        4.1.1 句法位置的变化
        4.1.2 连动结构中连词的变化趋势及对动词语法化的影响
        4.1.3 小结
    4.2 语义条件
        4.2.1 “论1”的语义条件
        4.2.2 “依、凭、因”的语义条件
        4.2.3 “据”的语义条件
        4.2.4 “按”的语义条件
        4.2.5 “从、随”的语义条件
        4.2.6 小结
    4.3 宾语扩展
        4.3.1 动词“倚”的发展
        4.3.2 动词“量”的发展
        4.3.3 动词“考”的发展
        4.3.4 小结
    4.4 频率因素
        4.4.1 “论1”的两种频率对比
        4.4.2 “依”的两种频率对比
        4.4.3 “据”的两种频率对比
        4.4.4 “按”的两种频率对比
        4.4.5 “凭”的两种频率对比
        4.4.6 “随”的两种频率对比
        4.4.7 小结
第5章 依据类介词语法化的发生机制
    5.1 重新分析
    5.2 隐喻机制
    5.3 语用推理
    5.4 同步引申
第6章 结语
主要征引文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4)介词“于”的演化模式与动因及其多样性后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介词“于”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 研究方法和角度
    3. 研究内容与具体篇章安排
    4. 语料来源与体例的安排
第一编 介词“于”的基本性质和用法
    第二章 “于”的来源、性质、功能与分化
        1.“于”的来源及“於”、“乎”
        2. 介词“于”的基本功能
        3.“于”的分化——从介词、介素到附缀、词缀
        4.“于”的句法功能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介词“于”的介引功能
        1. 介词“于”介引比较对象
        2. 介词“于”介引施事角色
        3. 介词“于”介引关联对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于 X”作补语以及相关的框式用法
        1.“于 X”的类型
        2.“于 X”的句法分析
        3.“于 X”中“于”的性质
        4.“于 X”和“在 X”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于 X”充当多项关涉状语
        1.“于 X”作状语的形式、功能
        2.“于 X”作状语的探源、发展
        3.“于 X”作状语的表达、语用
        4.“于 X”作状语的比较、凸显作用
        本章小结
第二编“X+于”跨层结构的词汇化
    第六章 “X 于”粘宾动词及其成因
        1.“X 于”粘宾动词的范围与类别
        2.“X 于”粘宾动词的句法特点
        3. 影响“X+于”粘宾性的因素
        4.“X 于”粘宾动词化的历程及机制(以“属于”、“善于”为例)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连词“由于”的形成及其连接功能
        1.“由于”的词汇化历程及特点
        2.“由于”的句法分布
        3. 连词“由于”的语义特征
        4.“由于”的兼类特征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关于、对于、至于”的介词化及其功能
        1.“关于、对于、至于”的词汇化历程
        2.“关于、对于、至于”历时演变的共性和差异
        3.“关于、对于、至于”介词功能的共性和差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关于、对于、至于”的话题标记功能
        1.“关于、对于、至于”话题标记功能的形成
        2.“关于、对于、至于”的话题标记特点
        3.“关于、对于、至于”的篇章衔接功能
        4.“关于、对于、至于”后附准助词的比较
        本章小结
第三编“于 X”介宾短语的词汇化和习语化
    第十章 “于今”的副词化及其与“至今”的竞争、更替
        1.“于今”的历时演化
        2.“于今”、“至今”的词汇化比较
        3. 于今、至今的更新与兴替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习语与格式“XX 于 X”、“X 于 XX”
        1.“XX 于 X”的类型与形成
        2.“X 于 XX”的探源与衍变
        3.“XX 于 X”、“X 于 XX”的发展
        4.“XX 于 X”、“X 于 XX”的作用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于是”的连词化
        1.“于是”的历时演变
        2.“于是”的连接功能
        3.“于是”与“因此”、“所以”的比较
        4.“于是”连词化的动因与机制
        本章小结
    第十三章 “双音节 X+于”结构中“于”的零形化
        1.“于”零形化的句法选择
        2.“于”零形化的成因
        3.“于”零形化的后果
        本章小结
    第十四章 “于”的演化历程、动因及后果
        1.“于”的演化历程与轨迹
        2. 介词“于”演化的基本动因
        3. 介词“于”的多样性演化后果
        4. 从介词“于”看汉语介词的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后记

(5)清华简《系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系年》的研究现状
        (一) 总体研究
        (二) 《系年》性质的争议及史学史有关问题
        (三) 对释文的讨论
        (四) 利用《系年》校读古书
        (五) 利用《系年》审查旧有出土文献与古文字
        (六) 利用《系年》讨论先秦史事
        (七) 利用《系年》研究先秦年代学问题
        (八) 利用《系年》研究先秦国际关系
        (九) 语言学研究
        (十) 其他
    二、 《系年》编年体说献疑
    三、 《系年》与“故志”
    四、 “诗亡然後《春秋》作”与《系年》撰作的背景
第一章 《系年》释文疏证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章 《系年》虚词研究——从虚词角度看《系年》的文献特徵
    第一节 清华简《系年》虚词初探
        一、 介词
        (一) 於/于
        (二) 自
        (三) 至
        (四) 至于
        (五) 以
        (六) 以至
        (七) 用
        (八) 与
        (九) 及
        (十) 共(?)
        二、 连词
        (一) 以
        (二) 与
        (三) 及
        (四) 而
        (五) 且
        (六) 苟
        (七) 所
        (八) 又
        (九) 焉
        (十) 是
        (十一)是故
        三、 助词
        四、 语气词
        (一) 也
        (二) 矣
        五、 兼词
        (一) 焉
        (二) 诸
        六、 简短的结论
    附录:清华简《系年》副词浅析
        一、 程度副词
        (一) 大
        (二) 旁
        (三) 甚
        二、 范围副词
        (一) 皆
        (二) 尽
        (三) 相
        三、 时间副词
        (一) 昔
        (二) 先
        (三) 旣
        (四) 将
        (五) 且
        (六) 始
        (七) 果
        (八) 遂
        (九) 乃
        四、 情态副词
        (一) 或(又)
        (二) 亦
        (三) 固
        (四) 亲
        (五) 窃
        五、 肯定否定副词
        (一) 必
        (二) 不
        (三) 弗
        (四) 无
        (五) 未
        (六) 莫(?)
        (七) 毋乃
        六、 语气副词
        七、 简短的结论
    第二节 古本《竹书纪年》佚文虚词初探——兼与清华简《系年》虚词比较
        一、 介词
        (一) 於/于
        (二) 自
        (三) 由
        (四) 从
        (五) 至
        (六) 至于
        (七) 在
        (八) 以
        (九) 用
        (十) 与
        (十一)及
        (十二)爲
        二、 连词
        (一) 以
        (二) 与
        (三) 及
        (四) 而
        (五) 有
        (六) 故
        (七) 是故
        三、 助词
        (一) 之
        (二) 所
        (三) 余
        四、 语气词
        五、 兼词
        六、 简短的结论
第三节 从虚词角度看清华简《系年》的文献特徵——兼论影响虚词特点的时代、地域、文体因素
    一、 《系年》中介词“于(於)”的特点及其成因
        (一) 《系年》介词“于(於)”的特点
        (二) “于(於)”与地域因素
        (三) “于”、“於”的历时嬗替
        (四) 《系年》中的“于(於)”与时代、文体因素
    二、 《系年》中虚词“与”、“及”的特点及其成因
        (一) 《系年》虚词“与”、“及”的特点
        (二) 连词“与”、“及”在楚简、秦简中的分别
        (三) 三晋地区与连词“及”
        (四) 连词“与”、“及”差异的成因
        (五) 介词“与”、“及”的分别
    三、 影响虚词特点的时代、地域、文体因素
        (一) 时代因素
        (二) 地域因素
        (三) 文体因素
    四、 余论
第三章 《系年》与古史新证
    第一节 齐长城新研——从清华简《系年》看齐长城的若干问题
        一、 羌钟与《系年》
        二、 《系年》与齐长城始建年代新证
        三、 《系年》与齐长城起讫范围探析
        四、 《系年》与齐长城营建原因探析
    第二节 越国史的新证迹——清华简《系年》所见越国後期在山东地区的活动
        一、 《系年》与越王朱句时期的越国
        (一) 朱句时期:越国霸业的顶峰
        (二) 越国徙都琅邪补议
        二、 《系年》与越王翳时期的越国
        (一) 越国与三晋伐齐
        (二) 越王翳时期:越国霸业的延续
        (三) 越国由盛转衰
    第三节 从清华简《系年》看山东时期越国的外交及地位
        一、 申公巫臣与吴越争霸及越国外交方略
        (一) 申公巫臣通吴——吴越争霸的序幕
        (二) 越国外交策略的三次转变
        (三) 越国“山东时期”的结束
        二、 山东时期越与晋、齐、鲁的关系
        (一) 越与晋国及三晋的关系
        (二) 越与齐国的关系
        (三) 越与鲁国的关系
        三、 山东时期越国的国际地位
参考文献
    1. 学术期刊论文
    2. 论文集论文(不含会议论文集论文)
    3. 会议论文
    4. 报纸论文
    5. 网站论文
    6. 论坛文章
    7. 学位文章
致谢
补记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1:清华简《系年》总释文
附录2:网帖讨论网名、实名对照表

(6)现代汉语路径义空间介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介词与空间问题
        1.2.2 语言“空间范畴”研究
        1.2.3 介词研究
        1.2.4 汉语空间介词的研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语料来源
第二章 现代汉语空间介词及其相关问题
    2.1 与空间介词相关的概念及其术语
        2.1.1 空间介词的概念
        2.1.2 空间介词的下位概念
        2.1.3 空间介词的上位概念
    2.2 空间介词的性质
        2.2.1 介词的性质
        2.2.2 空间介词的句法性质
        2.2.3 空间介词的语义性质
        2.2.4 空间介词的语用性质
    2.3 空间介词的范围与分类问题
        2.3.1 介词与空间介词分类的复杂性
        2.3.2 介词的数量与空间介词的范围
        2.3.3 空间介词的不同分类
        2.3.3.1 按音节分类
        2.3.3.2 按状态分类
        2.3.3.3 按语义类型分类
        2.3.4 路径义介词的分类
    2.4 小结
第三章 路径起点义空间介词
    3.1 引言
    3.2 起点介词的句法特征
        3.2.1 起点介词的宾语
        3.2.1.1 表示空间意义的宾语
        3.2.1.2 表示非空间意义的宾语
        3.2.2 起点介词结构的句法功能
    3.3 起点介词的语义理解
        3.3.1 起点介词的理性意义
        3.3.2 起点介词结构的歧义分析
        3.3.3 起点介词结构的构式语义
    3.4 起点介词的语用分析
        3.4.1 说话人与听话人不同的起点视角
        3.4.2 语境信息与起点介词的选用
    3.5 小结
第四章 路径经由义空间介词
    4.1 引言
    4.2 “经由”:路径上的点或线
        4.2.1 “经由”的句法分析
        4.2.1.1 “经由”用法的历时考察
        4.2.1.2 “经由”的动词用法
        4.2.1.3 “经由”介引的名词性成分
        4.2.3 “经由”的语义分析
        4.2.3.1 “经由”的空间意义
        4.2.3.2 “经由”的非空间意义
        4.2.3.3 “经由”、“通过”、“经过”的语义比较
    4.3 “沿着”和“顺着”:路径上的线
        4.3.1 “沿着”的句法与语义分析
        4.3.2 “沿着”的语用分析
        4.3.3 “顺着”的句法与语义分析
        4.3.4 “沿着”、“顺着”的语义、语用比较
        4.3.4.1 “顺着”和“沿着”的相同意义
        4.3.4.2 “顺着”和“沿着”的语义差别
        4.3.4.3 “顺着”和“沿着”的语用差别
    4.5 “经”:路径上的点
    4.6 小结
第五章 路径终点义空间介词
    5.1 引言
    5.2 终点义介词的句法分析
        5.2.1 终点义介词后的宾语成分
        5.2.2 终点义介词结构可以充当的句法成分
        5.2.3 终点义介词结构的句法位置
    5.3 终点义介词的语义功能
        5.3.1 “终点”构式的基本语义
        5.3.2 终点义介词结构的歧义分析
    5.4 终点义介词结构语用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路径距离义空间介词
    6.1 引言
    6.2 距离义介词的句法分析
        6.2.1 距离义介词结构的一般格式
        6.2.2 距离义介词结构的扩展
    6.3 距离义介词的语义分析
        6.3.1 “离”字词性与词义
        6.3.2 距离义介词的基本语义
    6.4 距离义介词的语用分析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7)现代汉语框式介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对象
    0.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0.2.1 框式介词研究回顾
        0.2.2 框式介词相关的研究
        0.2.3 存在的问题
    0.3 选题意义
    0.4 研究方法
    0.5 研究目标及章节安排
    0.6 语料来源与说明
第1章 框式介词及相关概念
    1.1 介词(附置词)
        1.1.1 前置词
        1.1.2 后置词
    1.2 框式介词的内涵和外延
        1.2.1 框式介词的界定
        1.2.2 汉语框式介词系统
    1.3 与框式介词类似的几个概念
        1.3.1 框式介词和介词框架
        1.3.2 框式介词和介词并用
        1.3.3 框式介词与双位介词
    1.4 框式虚词和虚词框架
    1.5 小结
第2章 框式介词的句法语义分析
    2.1 框式介词的句法分析
        2.1.1 介词短语的切分与定性
        2.1.2 框式介词的层次和范域
        2.1.3 框式介词短语的句法功能
    2.2 框式介词的语义分析
        2.2.1 框式介词的语义标记功能
        2.2.2 框式介词的语义抽象度
        2.2.3 框式介词的语义分工与冗余
        2.2.4 框式介词的语义分工与句法范域
    2.3 框式介词与虚词框架的差异
        2.3.1 虚词框架的类型
        2.3.2 句法和语义比较
    2.4 小结
第3章 框式介词前后项的隐现
    3.1 时空类框式介词前后项的隐现
        3.1.1 处所类框式介词
        3.1.2 时间类框式介词
        3.1.3 起讫类框式介词
    3.2 非时空类框式介词
        3.2.1 排除类框式介词
        3.2.2 比况类框式介词
        3.2.3 “来说”类框式介词
        3.2.4 目的类框式介词
    3.3 框式介词的隐现规律与制约因素
        3.3.1 句法位置
        3.3.2 语义方面
        3.3.3 语用方面
        3.3.4 语体方面及句子的复杂度
    3.4 小结
第4章 框式介词的历时考察
    4.1 时空类框式介词的来源
        4.1.1 时空类后置词的语法化
        4.1.2 时空类前置词的语法化
        4.1.3 时空类框式介词的来源和发展
    4.2 非时空类框式介词的来源
        4.2.1 排除类框式介词
        4.2.2 比况类框式介词
        4.2.3 “来说”类框式介词
        4.2.4 目的类框式介词
    4.3 后置词与框式介词的来源
        4.3.1 后置词的词汇化和语法化
        4.3.2 框式介词的来源
    4.4 小结
第5章 框式介词与汉语语言类型
    5.1 当代语言类型学与介词参项
        5.1.1 传统语言类型学与当代语言类型学
        5.1.2 语言类型学中的介词参项
    5.2 汉语语言类型
        5.2.1 现代汉语语序类型:SVO与SOV之争
        5.2.2 汉语特征类型
    5.3 介词短语语序与汉语语语序类型的发展
    5.4 框式介词的类型学解释
        5.4.1 区域效应与联系项居中
        5.4.2 认知型语序与近动型前置词
        5.4.3 重度-标记对应律和距离-标记对应律
    5.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8)安阳方言语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安阳概况
        1.1.1 地理历史
        1.1.2 人口文化
    1.2 安阳方言
        1.2.1 语音词汇
        1.2.2 语法
    1.3 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和体例说明
        1.5.1 语料来源
        1.5.2 体例说明
2 词缀
    2.1 前缀“圪”[kγ?~3]
        2.1.1 “圪”的性质和意义
        2.1.2 各类“圪”头词
    2.2 后缀“的[·tε?]”
        2.2.1 指称名词+的
        2.2.2 指人专名+的
        2.2.3 数量词+的
        2.2.4 疑问代词“啥”+的
    2.3 后缀“儿”
        2.3.1 儿尾的语音特征
        2.3.2 儿化的语音特征
    2.4 儿尾和儿化的语音分析
    2.5 儿缀词的构成类型及语义功能
        2.5.1 名词性成分+儿
        2.5.2 形容词性成分+儿
        2.5.3 动词性成分+儿
        2.5.4 数量词+儿
        2.5.5 “嘞”字短语儿化
    2.6 “儿”缀与“的”缀
    2.7 人称标记“嗷”[au~(55)]
    2.8 本章小结
3 重叠
    3.1 名词重叠
    3.2 动词重叠
        3.2.1 AA、AAB(C)、A—A、A—AB(C)、ABAB
        3.2.2 —A—A、—AB—AB
        3.2.3 AABB
    3.3 形容词重叠
        3.3.1 单音节形容词重叠
        3.3.2 音节形容词重叠
        3.3.3 加缀重叠
    3.4 量词和数量短语重叠
        3.4.1 量词重叠
        3.4.2 数量短语重叠
    3.5 副词重叠
        3.5.1 将将
        3.5.2 偏偏
        3.5.3 整整
    3.6 拟音词重叠
        3.6.1 拟音词重叠的形式
        3.6.2 拟音词重叠的语义特点和句法功能
    3.7 重叠的方式和语义、语法特点
        3.7.1 重叠的方式
        3.7.2 重叠的语义、语法特点
    3.8 其它生动形式
        3.8.1 AXYZ式
        3.8.2 AXY式
        3.8.3 ABCD式
    3.9 本章小结
4 体貌
    4.1 起始体
        4.1.1 起始体标记——“开[·k~hai]”
        4.1.2 起始体标记——“昂[·aη]”
        4.1.3 起始体格式比较
        4.1.4 起始体的否定形式
        4.1.5 起始体的疑问形式
    4.2 持续体
        4.2.1 重叠式表持续
        4.2.2 持续体标记——“的[·tε?]”
        4.2.3 持续体标记——“嘞[·lei]”
        4.2.4 “的”“嘞”的同现
        4.2.5 “的”“嘞”的来源
        4.2.6 准持续体标记——“着[·tsuo]”
        4.2.7 持续体的否定形式
        4.2.8 持续体的疑问形式
    4.3 完成体
        4.3.1 完成体标记——“咾[·lau]”
        4.3.2 完成体标记——“啦_1[·la]”
        4.3.3 “咾”和“啦_1”的比较
        4.3.4 准完成体标记——“罢[pa~(213)]”“过[kuo~(213)]”“昂[·aη]”
        4.3.5 完成体的否定形式
        4.3.6 完成体的疑问形式
    4.4 实现体
        4.4.1 实现体标记——“啦_2”[·la]
        4.4.2 “啦_1”与“啦_2”“啦_(1+2)”的区分
        4.4.3 实现体的否定形式
        4.4.4 实现体的疑问形式
        4.4.5 “啦_2”的来源及性质
    4.5 经历体
        4.5.1 历体标记——“过[·kuo]”
        4.5.2 经历体的否定形式
        4.5.3 经历体的疑问形式
    4.6 短时体
        4.6.1 动词重叠VV
        4.6.2 V一下儿
    4.7 尝试体
    4.8 将行体
        4.8.1 将行体标记——“也[·iε]”
        4.8.2 将行体的否定形式
        4.8.3 将行体的疑问形式
        4.8.4 “也”的来源和性质
    4.9 本章小结
5 指代
    5.1 人称代词
        5.1.1 人称代词的用法
        5.1.2 人称代词的来源
        5.1.3 人称代词的特点
    5.2 指示代词
        5.2.1 指示代词的用法
        5.2.2 指示代词的来源
        5.2.3 指示代词的特点
    5.3 疑问代词
        5.3.1 疑问代词的用法
        5.3.2 疑问代词的来源
        5.3.3 疑问代词的特点
    5.4 本章小结
6 处置句和被动句
    6.1 处置句
        6.1.1 处置标记
        6.1.2 “连”字处置句
        6.1.3 “拿”字处置句
        6.1.4 (瞧)连/拿 +NP+V/A嘞
    6.2 被动句
        6.2.1 被动标记“叫”
        6.2.2 “叫”字被动句的结构特点
        6.2.3 “叫”字被动句句与处置句的套合
    6.3 本章小结
7 疑问句
    7.1 特指问句
        7.1.1 疑问代词构成的特指问句
        7.1.2 疑问语气词构成的特指问句
    7.2 是非问句
        7.2.1 上升句调是非问句
        7.2.2 “么”字是非问句
        7.2.3 “嘞”字是非问句
        7.2.4 “吧”字是非问句
        7.2.5 含有“不”等否定词的是非问句
        7.2.6 安阳方言与普通话是非问句的比较
    7.3 选择问句
    7.4 正反问句
        7.4.1 “VP不VP”式正反问
        7.4.2 “VP没有”式正反问
        7.4.3 “是不儿VP”式正反问
        7.4.4 安阳方言正反问句的疑问功能
        7.4.5 安阳方言正反问的历史发展和类型学意义
    7.5 安阳方言缺少“吗”字类真性问问句的原因
    7.6 本章小结
8 位置句和位移句
    8.1 位置与位移
    8.2 位置句
        8.2.1 零动词句
        8.2.2 “的”字句
        8.2.3 “在”字句
    8.3 位移句
        8.3.1 路径动词位移句
        8.3.2 “介词+处所词语”位移句
        8.3.3 “V+趋向动词”位移句
        8.3.4 “昂”字位移句
        8.3.5 复合式位移句
    8.4 本章小结
9 特色虚词
    9.1 “不咋”[p(?)~3 tsa~(31)]
        9.1.1 语气词“不咋”与话题标记“不咋”
        9.1.2 “不昨”的话题标记功能
    9.2 “动儿”[tuη~(213)·(?)]
        9.2.1 “VP动儿”的构成及语义特点
        9.2.2 “VP动儿”的语法化
        9.2.3 “VP动儿”与“……的时候”
        9.2.4 “动、动儿”在晋方言区的形式及功能差异
        9.2.5 “VP动儿”的使用现状
    9.3 “嘞”[·lei]
        9.3.1 结构助词“嘞”
        9.3.2 语气助词“嘞_5”
        9.3.3 体貌标记“嘞_6”
        9.3.4 方位标记“嘞_7”
        9.3.5 表趋向的音节助词“嘞_8”
        9.3.6 构词语素“嘞_9”
        9.3.7 “嘞”的共现与合并
        9.3.8 “嘞”的来源和分布
    9.4 本章小结
10 结语
    10.1 本文总结
    10.2 论思考
        10.2.1 语言事实的发掘与描写
        10.2.2 方言语法研究框架的选择
        10.2.3 比较研究的方法与大三角的研究思路
        10.2.4 结合语音研究语法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9)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刻辞语言文字综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引书简称
前言
第一章 花东甲骨刻辞文例研究
    第一节 花东甲骨卜辞的行款
        一、花东甲骨卜辞行款的分类研究
        二、“定位法”在花东甲骨卜辞行款分布研究中的运用
        三、花东甲骨卜辞行款的特点及其成因
        四、花东甲骨卜辞行款研究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花东甲骨卜辞的段落结构
        一、花东甲骨卜辞的叙辞
        二、花东甲骨卜辞的占辞
        三、花东甲骨卜辞的用辞
        四、花东甲骨卜辞的验辞
        五、花东甲骨卜辞的孚辞
        六、花东甲骨卜辞段落结构的组合形式
    第三节 花东甲骨卜辞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花东甲骨的对贞卜辞
        二、花东甲骨的成套卜辞
        三、花东甲骨的成批卜辞
        四、花东甲骨的同文卜辞
        五、花东甲骨卜辞的排谱
        六、花东甲骨卜辞的缀合
    第四节 花东甲骨卜辞的特殊契刻现象
        一、花东甲骨卜辞的合文
        二、花东甲骨卜辞的重文
        三、花东甲骨卜辞的漏刻
        四、花东甲骨卜辞的补刻
        五、花东甲骨卜辞的倒书
        六、花东甲骨卜辞的横书
        七、花东甲骨卜辞的误刻
        八、花东甲骨卜辞的衍文
        九、花东甲骨卜辞的刮削
    第五节 花东甲骨记事刻辞的文例
        一、花东甲骨记事刻辞的辞例
        二、花东甲骨记事刻辞的分类
        三、花东甲骨记事刻辞的格式
        四、花东甲骨记事刻辞的契刻特点
第二章 花东甲骨刻辞文字研究
    第一节 花东甲骨刻辞的字形研究
        一、字形系统的初步建立
        二、字形系统的不断完善
        三、花东甲骨刻辞字体的特点
    第二节 花东甲骨刻辞字词考释概况
        一、花东甲骨刻辞字词考释情况简介
        二、对花东甲骨刻辞字词考释成果的整理
    第三节 花东甲骨刻辞字词考释类举
        一、花东甲骨刻辞旧字词的考释
        二、花东甲骨刻辞新字词的考释
第三章 花东甲骨刻辞词汇研究
    第一节 花东甲骨刻辞词汇的整理与分类
        一、花东甲骨刻辞词汇整理与分类情况简介
        二、花东甲骨刻辞词汇整理与分类存在的问题
        三、对花东甲骨刻辞词汇的重新整理与分类
    第二节 花东甲骨刻辞字与词的对应关系
        一、花东甲骨刻辞字与词的数量对应关系
        二、花东甲骨刻辞字与词的意义对应关系
    第三节 花东甲骨刻辞词与词的关系
第四章 花东甲骨刻辞语法研究
    第一节 花东甲骨刻辞的词法研究
        一、名词
        二、动词
        三、形容词
        四、代词
        五、数词和量词
        六、副词
        七、介词
        八、连词
    第二节 花东甲骨刻辞的句法研究
        一、花东甲骨刻辞句型的系统研究
        二、花东甲骨刻辞个别句型的研究
结语
附录一 :花东甲骨对贞卜辞辞例
附录二 :花东甲骨同版成套卜辞辞例
附录三 :花东甲骨同文卜辞辞例
附录四 :花东甲骨卜辞缀合一览表
附录五 :花东甲骨记事刻辞辞例
附录六 :花东甲骨刻辞新见字形表
附录七 :花东甲骨刻辞重要字词考释综览
附录八 :花东甲骨刻辞词汇表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汉语方言中的若干逆语法化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语法化、去语法化与逆语法化
    2.1 语法化
    2.2 去语法化与逆语法化
3. 汉语中的若干逆语法化现象
伴随介词'>3.1 并列连词>伴随介词
处所动词'>3.2 处所介词>处所动词
        3.2.1 跟
        3.2.2 挨
        3.2.3 给
        3.2.4 从
给予动词'>3.3 与格介词>给予动词
        3.3.1 挨
比拟动词 (12)'>3.4 比较介词>比拟动词 (12)
        3.4.2 给
4. 汉语逆语法化现象的初步解释
    4.1 话语规约
    4.2 形态类型
    4.3 句法类型
        4.3.1 汉语介词和连词的特殊地位
        4.3.2 伴随结构的语序
    4.4 整体类型学特征
5. 结语与余论

四、介词OF的一种用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汉语双音介词的词汇化与语法化研究[D]. 张成进. 安徽大学, 2013(10)
  • [2]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D]. 刘红妮. 上海师范大学, 2009(07)
  • [3]汉语依据类介词的语法化研究[D]. 石微. 吉林大学, 2013(08)
  • [4]介词“于”的演化模式与动因及其多样性后果[D]. 王明洲. 上海师范大学, 2014(11)
  • [5]清华简《系年》研究[D]. 陈民镇. 烟台大学, 2013(03)
  • [6]现代汉语路径义空间介词研究[D]. 郜峰. 安徽大学, 2014(08)
  • [7]现代汉语框式介词研究[D]. 王世群. 南京师范大学, 2013(11)
  • [8]安阳方言语法研究[D]. 王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
  • [9]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刻辞语言文字综考[D]. 禹剑.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10]汉语方言中的若干逆语法化现象[J]. 吴福祥. 中国语文, 2017(03)

标签:;  ;  ;  ;  ;  

介词OF的用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