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年絮语主编的话(论文文献综述)
沈雨洁[1](2021)在《闻宥文学研究》文中提出
刘广利[2](2021)在《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结合东北地域文化精神,考察了东北地区散文的发展历程,对东北文化“场域”与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关系作了揭示,并从多个角度对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进行了研究。东北散文的生发演变有迹可循:1919至1931年是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和发展期;随后,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产生的、伪满时期的沦陷区散文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面影,东北作家群散文和东北光复后散文则从多个方面丰富了东北现代散文的面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作品为东北文坛增添了风景;新时期以来散文观念的更新又带来东北散文创作面貌的变化。本文在对以上各阶段散文创作的题材内容和审美风格进行考察的同时,阐述了东北地域风光、民俗风情和东北民族文化精神,东北移民文化和被殖民的历史遭遇,当代体制文化,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的理论倡导和栏目设置等文化“场域”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带来的地域文化色彩。在这一基础上,本文从乡土书写的多向性、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生态关怀、民族情怀等角度对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思想艺术面貌进行了分析,包括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乡土体验的个性化和纵深化,知识分子散文对自我主体性的寻求和独特的精神品位,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民族文化情结的倾心抒写等。还分别从作家对东北风物习俗的书写和作品中的“生活美学”气息、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和建构精神家园的意识、重建生态文明的强烈愿望、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寻求等方面,对迟子建、王充闾、胡冬林、鲍尔吉·原野、格致等有代表性的作家的散文创作作了较为详尽深入的分析。此外,本文对东北散文创作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指出创作多元化趋势将长期保持,艺术手法的探索将影响创作的面貌,过分强调思想、概念而忽视散文的文学性和美感的状况将得到改变,不迎合、不造作、真实率性地表达自我、抒写性情的写作姿态将普遍形成。同时也指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创作存在的问题,如东北地区文化创造意识相对薄弱给散文创作与传播带来消极影响,作家成长发展的环境有待于优化等。
杨批额[3](2021)在《袁嘉谷年谱全编》文中研究指明袁嘉谷(1872-1937年),字树五,别字树圃,晚自号屏山居士,云南石屏人。光绪十九年(1893年)求学于经正书院,得到许印芳、陈荣昌、朱庭珍等滇中名家的教渝,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应“经济特科”试,大魁天下,是为“经济特元”;次年,东游日本考察学政;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归国,与高步瀛、王国维、缪荃孙等共事于学部图书局,发起抢救敦煌遗书;宣统元年(1909年)出任浙江提学使,推动浙江教育和民风民俗的改良;辛亥革命起,袁嘉谷倡改“中华国”,次年回滇寓居。民国改元,历任清史馆协修、国会议员;民国十二年(1923年)任云南图书馆副馆长,辑刻《滇诗丛录》等,保存一方文献,褒奖先贤;并出任东陆大学教授,培育英才,提携后辈。一生勤于学问,其所着的《滇绎》《云南大事记》《石屏县志》《卧雪堂文集》《卧雪诗话》等,具有丰富的文史价值。云南地处边陲,而为文献名邦,但历经“回纥变兴”、“蒙诏徙民”、“沐英一烬”和“李湖奉诏搜书而藏私室”等书厄,使得云南文献散乱蒙尘,面对这种情况,袁嘉谷与赵藩、秦光玉等文献名家一起整理辑刻了《云南丛书》等云南地方文献,为云南地域文学与文献的保存和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清末民初易代之际的士人,其身份虽经历了清朝官员向民国文人的转变,依然怀有表彰节烈妇女的思想之温情,也肯定女子之才情,支持女性之解放。在清末“西学东渐”的风潮下,面对中西文化的碰撞,作出了自己的抉择,折射出特殊时代士人的际遇和生存状况,其人生与事功具有独特的时代价值和启示意义。在袁丕元、林景泰、李士厚、佘孟良、张维等多个《袁嘉谷年谱》编撰等基础上,我们汲取了前人研究成果,并参考顾廷龙《清代朱卷集成》中收录的袁嘉谷《钦命四书经义题》,以及上海图书馆和美国犹他州家谱图书馆所发现的《袁氏家谱》,结合对《天津益世报》《申报》等近代报刊杂志所作的考察,走进具体的文学事件和文学史情境,以谱主的交游、唱酬等文学活动为重点,考订其诗文着述的刊刻和传播情况,完成了《袁嘉谷年谱全编》的编撰,展现其事功、学术与文化贡献。
刘宏志[4](2021)在《多重话语变奏中的打工者的多种面貌——初期打工文学中的工人叙述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打工文学已经出现。在早期的打工文学中,作品中的打工者呈现出多种面貌,既有高度强调阶级话语的反资本的工人,也有抓住了新的时代契机从而改变自身命运的时代弄潮儿。打工者形象的多样性,既是这个时代思潮复杂性的反映,也和背后的各种话语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联。
李婧妍[5](2021)在《20世纪末中国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研究(1978-2000)》文中指出战争穿流人性而过,赋予人性被消耗的动势,人类共有的伦理诉求因极端的生存境遇而被彰显。对这细微生命体验的揭示,是讲述人类整体生存寓言的隐秘手段。战争中对不同伦理诉求的独特意指,带给人们一个独具魅力的学术视域。之所以选择20世纪末这个时间段,是因为1978年至2000年这个时段正好可以包纳进当代文学的三次转型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与此同时,以叙事伦理的角度分析战争小说的伦理特质,以发掘人性、文化与文学的深层因素是应予以瞩目的学术领域,但是对此关联性研究却在相当程度上被忽略了。本文主要运用了叙事学的方法,但打破了传统叙事学的封闭性、单一性,试图探究叙事背后的历史文化伦理意涵,同时在微观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进行宏观的探本返源,并将东西方文艺理论的优长进行整合、互动式研究,以打破叙事形式伦理与叙事内容伦理之间的障碍,分别观照在不同伦理主题下所呈现的叙事形式与内容的风貌。除结语外,论文共分为七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论文首先梳理战争小说与叙事伦理的研究情况,虽然国内外学界有着丰富的成果,但尚未见到针对20世纪末战争小说叙事伦理进行全程性探究和深广度探询的研究成果。本文以战争小说叙事形式与内容共同体现的不同伦理主题为主线,分别观照在不同伦理样貌下所呈现的叙事形式与内容的特征,以实现叙事内容伦理与叙事形式伦理合榫的目的。第二章对“战争小说”与“叙事伦理”两个概念在当代中国战争小说的视域下进行阐释。本文所指的“战争小说”即以战争为题材的作品,既包括书写战争本体的作品,亦侧重于对战争中人之生存境遇的文学话语的关注。在叙事“伦理转向”的语境下,“叙事伦理”批评日益彰显为一种重要的批评话语,笔者探讨的“叙事伦理”以文本中故事伦理分析为主,但也不忽视抵达此伦理主题的形式结构,意图统筹分析形式与内容共建的伦理空间,在艺术阐释与伦理互动对话的共鸣中寻找新的可能。第三章探讨的是20世纪末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的观念模态。叙事伦理与作者主体的地位有着重要的关联,作者的创作观念模态深刻影响着不同类型文本对同一种伦理指向的阐释与判断。根据20世纪末战争小说与“十七年”战争小说的历史观、战争观的不同,分为三类:分别呈现对意识形态与历史的修复式、改写式以及试图重建的文本样貌,也即是“隐我修复式”书写,“祛魅改写式”书写与“反思重构式”书写。第四章阐述了20世纪末战争小说身体伦理的苦难叙事呈现出由“遮蔽”到“存在”的特质。“隐我修复式”书写的战争小说虽延续了“十七年”身体政治化的路向,但是身体的主体性却得到了有限的回归,不过,仍存在为启蒙理性献身的倾向;“祛魅改写式”的苦难叙事展现出一种欲望化修辞的特点,而对战争与苦难根源基于人性恶的思索实际上是对身心二分法的反思;“反思重构式”小说将身体伦理加入了存在主义的反思与理性民族主义的沉重内涵,同时对身体暴力细节的刻画也是对战争创伤的再次反思。第五章研究的是20世纪末重塑典范伦理的英雄叙事,显现出典范伦理被重构为“英雄”与“反英雄”合一的指向。“隐我修复式”战争小说的典范伦理呈现出一种对“十七年”英雄祛魅的特征,在叙述话语方面显现出由“史诗”过渡到“抒情”的意图。“祛魅改写式”战争小说的典范伦理呈现出一种以“受难”与“反抗”为特征具有酒神“悲剧”气质的英雄形象,在叙事策略上则呈现出由喜剧向悲剧的走向。“反思重构式”战争小说呈现出“英雄”与“反英雄”合一的伦理特质,并有着建立一种新典范伦理的诉求,这种诉求表现为:具有在世的真实性、表达对生命之美的敬意、正视对幸福经验追求的自由。第六章探究的是20世纪末战争小说中革命伦理的历史叙事,其叙事指向呈现出一种革命资源感性解放的样貌。“隐我修复式”书写通过对既往革命伦理的修补,加入了反思国民性的内容;“祛魅改写式”书写则通过对“后革命语境”下思维的裂变、多视角书写的策略等对历史进行多角度的言说,呈现与众不同的“真实感”;“反思重构式”战争小说则以知识分子立场补充了革命伦理民主方面的内容,表现在对革命话语的民主性言说、“对话”式的书写策略等。第七章主要是对20世纪末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的反思。20世纪末战争小说的叙事伦理呈现出“异质混成”的特征,而这种特性可以说是中国经验现代性的确证。同时,这些战争小说在创造并抵达独特中国经验时,均呈现出对话性、本土性与人文性特征,而基于这三个层面上中国经验的建立,对于在全球化语境中建立洋溢本土气息的中国叙事与提高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当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叙事伦理并非是完美无缺的,在现代性尚未完全降临中国的社会语境中,其仍存在着缺乏现实伦理参照的自我阐释、过于强调个体存在而忽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张力、将修辞与伦理割裂等不足,亟待学界共同解决。
仇子兴[6](2021)在《1980年代文学场域中的第五代批评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五代批评家”是一个贯穿整个1980年代的文学群体,深度参与了 1980年代的文学思潮,其对文学史、批评史的影响与意义不容低估。第五代批评家的批评活动与1980年代的文学会议紧密关联,其命名正是通过1986年的海南会议来完成的。然而这一称呼在海南会议之后便鲜有人提起,它所标榜的代际命名方式也没能得到延续。名称的消失并不代表群体的消失,当年被称作“第五代”的批评家各自经历了十余年的浮沉之后,重回新世纪的文学批评舞台,至今仍立于批评潮头。这样跨越世纪的文学现象的发生,得益于这批拥有强大的学术生命力的学者在文学批评领域多年的辛勤耕耘。目前学界对于第五代批评家的研究,多侧重于讨论批评家群体与单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但缺少对批评家群体与多个历史事件之间关联的探究,着重对第五代批评家个体的批评实践进行展示的文章更不多见。在文学场域的概念下,批评家的每一次批评活动,包括评论文章、学术活动、期刊经营和选本编撰等,从其发生到进展再到结束都会受到所处的文学场域的影响。本文对1980年代的几个重点文学活动现场进行追本溯源,为的是梳理第五代批评家参与文学思潮的时空脉络,从而揭示1980年代文学事件之间的紧密关联,重塑第五代批评家在学术史中的价值。论文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整理了近年来有关第五代批评家和1980年代文学思潮的相关研究,初步建立了论文研究所需的整体观和场域概念。第一章聚焦海南会议的历史现场,通过史料研究的方式,揭示第五代批评家在被命名过程中的“预设性”。第五代批评家在1980年代的成长离不开批评主体性语境的构建,以及期刊丛书、学术会议对他们的鼓吹和宣扬。此外,本章还借助海南会议论文集《我的批评观》,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总结了第五代批评家在个体批评观念上的共性和差异。第二章重点梳理了部分具有学术价值和批评史意义的文学事件,据此总结出第五代批评家参与1980年代文学思潮的一组特点,即呼应、助推、联动、互援。1985年在当代文学史上不仅是小说的“新潮年”,也是批评的“方法论年”,称之为1980年代文学思潮的分水岭毫不为过。在“八五新潮”之前,批评家还处于迷茫式的观望、试探性的呼应,到了 1985年前后则是大胆的助推和频繁地联动;“八五新潮”之后的数年里小说创作与批评都在“走下坡路”,批评家们逐渐对一些现象倍感失望,进而开始相互支援。正是批评家与文学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推动了文学思潮的递进与嬗变。第三章则是探求第五代批评家消失的内在和外在原因,大致得出了第五代批评家实际上并未就此消失而是转向学院批评的结论。此外,本章也借以文学批评在新世纪中“变相”的代际延续,对代际命名的利与弊加以反思。余论部分则是对代际命名反思的延续:当前文学的发展要求批评者主动去做同代人的批评,把握好时代的脉搏,及时跟进最新的文学现象,与文学史建构的进程相向而行。
宋博[7](2021)在《沈岸登《黑蝶斋诗钞》校注》文中研究表明沈岸登,清代浙江平湖人。一生布衣。工诗词,以词闻名。其词收入《黑蝶斋词钞》以及《浙西二沈词》,诗作多收录在《黑蝶斋诗钞》。《黑蝶斋诗钞》在沈岸登去世后由其侄沈敦义整理刊刻。《黑蝶斋诗钞》按照内容可以分为咏物诗、记事诗、酬唱赠答诗、抒情寄怀诗、记行诗等等。沈岸登的诗歌创作具有鲜明特色,第一,诗作题材多样,但语言秀雅,风格恬淡;第二,诗作体裁丰富,但在诗歌表现形式上更多选择组诗;第三,在情感表达上,常寓情于景,多有寄托。本文分上、下编,上编主要介绍沈岸登的生平交游、诗歌内容以及艺术特色,下编为《黑蝶斋诗钞》作句读注释。本文以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所编纂的《清代诗文集汇编》第一零九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所收沈岸登《黑蝶斋诗钞》为底本,以清光绪十二年(1886)追远堂刻《清溪沈氏六修家乘》收录沈岸登诗为校本,同时参考其他相关文献,利用各种工具书,对《黑蝶斋诗钞》进行校点注释。
张茜[8](2021)在《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旨在通过对清代山东诗文作家进行研究,对清代山东诗文创作进行一次整体的观照。全文将研究清代山东诗文创作的特点所在,梳理清代山东较具特色的作家及其作品,研究各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及其创作,并对清代山东诗学思想的发展与变化及其背后的成因进行探讨。第一章第一节主要分析清代山东诗文创作的生成机制,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科举教育情况、独特的地域文化等背景因素。第二节主要概述清代山东的诗学思想发展流变及文论思想等内容,诗学思想部分,主要展现清初作家对前代诗学的批判、继承和再发展,以及清代山东内部纵向时间轴上诗学思想的流变趋势。其后,本文的第二章至第六章,将以地区作为分章标准,分别写济南地区、青州地区、兖州地区、胶东地区及其它地区这五个部分。其排列标准,从前至后分别为传统文学中心、新兴文学中心,然后是传统、新兴之外的其他地区。这其中,济南地区、青州地区和兖州地区作为山东的传统文学中心,自古以来文学创作就极为发达,而胶东地区所包括的登州府和莱州府,则是两个自明末兴起的新兴文学中心。在传统文学中心和新兴文学中心之外,本文还设置了第六章,对除传统、新兴两种文学中心之外的其他地区的作家及其创作进行研究,以达到较为全面的对清代山东地区作家、作品及代表性文学家族进行研究的目的。第二章主写济南地区。该章第一节和第二节分别写王士祯和蒲松龄,两人同为清初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坛巨匠,在各自的领域进行了不同但却极致的文学艺术探索。第三节写田雯,其人也是清初山左诗歌创作的集大成者。第四节以清初济南地区较具代表性的其他作家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些作家的生平及文学创作。第五节重点研究清代济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关注其家族内的作家及其作品。第三章主写青州地区。该章第一节的研究对象为赵执信,其与王士祯有着诗歌理论上的对峙,主张现实主义传统。第二节研究对象为“安丘二曹”的曹贞吉和曹申吉两兄弟,其中曹贞吉入赵执信的《谈龙录》,同时也是清初“诗中十子”之一,兄弟两人皆是清初闪耀全国文坛的大家。第三节以丁耀亢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诗文创作。第四节以青州地区其他具有特点和地方影响力的作家作为研究对象。第五节则以青州地区具有代表性文学家族作为研究对象,展现清代青州地区的文学家族的作家及创作情况。第四章主写兖州地区。第一节写曲阜地区,研究曲阜地区在清代极具代表性的四位作家,分别为颜光敏、孔尚任、颜光猷和桂馥。第二节以宁阳地区的黄恩彤作为研究对象。第三节则关注清代兖州地区的文学家族,以曲阜孔氏和曲阜颜氏最为代表,这两个文学家族在有清一代诞生了大量的作家,并创作了很多相当不俗的文学作品。第五章主写胶东地区。该地区主要包括山东的莱州府和登州府,这两个地区经过明代前期和中期的积累,至明后期逐渐成为山东地区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学中心。该章第一节以清初与施闰章并称“南施北宋”的宋琬作为研究对象。第二节则以高密诗派作为研究对象,展现乾隆时期兴起的高密诗派与其前辈神韵诗派的不同主张,以及该时期诗歌主张转变的背后成因。第三节以胶东地区具有代表性文学家族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清代胶东地区具有影响力的文学家族的作家及其创作。第六章主写其他地区,在传统文学中心和新兴文学中心之外,山东还有武定府、泰安府、沂州府、曹州府等地区,这些地区非传统的通衢大邑,亦非政治中心,故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发展皆落后于传统和新兴文学中心所在的地区,这些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多产生于清中期及以后,是长时间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积累的结果,该章第一节选取的吴重熹,即为清道光时期诞生的一位较具影响力的作家。除去较具代表性的作家之外,该章第二节以家族为中心,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进行了研究,试图由这几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文学家族的创作,来一窥这些地区在清代的文学创作情况。
蒋林倩[9](2021)在《中国早期侦探片研究(1920-1949)》文中提出自1920年第一部本土侦探短片《车中盗》问世,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29年的时光中,这个移植自西方的商业电影类型在民国复杂乱世图景中进行着自身的探索与演变。本文根据类型电影相关理论圈定侦探片范围,广泛搜寻影片本事、报刊文章、影像等第一手资料展开研究,结合国内外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在历史和社会变迁的背景中对侦探片进行考察,梳理其类型流变过程的阶段性特征。根据早期侦探片文本风格与观念内涵之变化,将其大致划分为1920年-1927年多元素杂糅的萌芽期、1928年-1938年的类型范式形成期以及1939年-1949年向间谍题材与黑色风格倾斜的转型期。文中针对各个历史时期的侦探影片,进行文本细读式的叙事解构与宏观角度的社会文化论析,分析现存影像的美学风格,并尝试回归历史现场,还原观众的评议与国共两党围绕侦探片发生的意识形态争锋。最后章节从类型电影所蕴含的文化心理角度出发,观察早期侦探片对民国社会问题的审视,以及其在中西方多重价值观念的共同影响下,对社会秩序的想象性建构,从而探究侦探片这个早期商业电影类型与社会环境的关联,挖掘侦探片曾经被主流话语体系所遮蔽的价值意义。
张挺玺[10](2021)在《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文化生态学这一研究视角出发,重点考察1943年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文学诸体在解放区、国统区、沦陷区的发展状况,对该年段发生的若干重大文学现象进行全方位探视,分析它们的文化生成机制,评估他们的美学价值进而重估其文学史意义。论文共分为六章,前三章为上篇,后三章为下篇。上篇为文学生态上的宏观考察,重点考察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三个区域各自的文化生态环境,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等各个文化生态要素中分析它们对生存在此间的文学创作者的影响,进而从宏观的社会文化生态和微观的作家生活生态来考察文本生成的内外因素。下篇为美学新变的微观探索,重点对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三个区域重点作家作品进行个体分析,开掘他们作品的美学价值,凸显作品中不同以往的“异质性”和“开拓性”,注重这些作品的时代转折意义,进而从整体上来重估1943年在整个新文学发展历程中的文学史意义。第一章考察1943年解放区的文化生态。随着解放区根据地的建设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对整体形势的掌控,从草创队伍到建设自己的文学方针,解放区文学经历了一个从自由创作到服务政治主旨、从表现自我到着重意识教化功能的转折和嬗变。文学与政治的一元化格局形成,文化领导权得以确立,在《讲话》思想指导下,文学生产体制更趋规范。文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为“遵命”而趋向“一元”的革命性。第二章探索1943年沦陷区的文化生态。揭示日伪政权政治奴役与文化殖民的统治本质。不同的政治立场分野出不同的文学创作趋向。日伪的高压文化管控使沦为亡国奴的中华儿女不得不在“言”与“不言”中做出艰难的中华民族“文学体认”。第三章观照1943年国统区的文化生态。国民党的腐败统治导致时局纷乱。通货膨胀致使民生危难,文化审查引发文艺乱象,在艰难时局和生存危机的威逼下,人们开始正视严厉的现实,审视个人的历史选择,对民族的未来、国家形势以及个人的前途进行了深入的求索。第四章探讨在《讲话》思想指导下解放区文学实现“大众化”的历史过程和解放区文学创作的实绩。重点剖析以赵树理为代表的解放区作家的“喜闻乐见”与“中国气派”作品风格,并探索“新秧歌运动”和“旧剧改革”的历史意义。第五章研究沦陷区文学创作在日伪的残酷统治及其文化高压下,一方面走向乡土寻求自我身份的民族确认,一方面走向寻求生命的自适、作暂时的感官自慰和精神宽慰的两个美学向度。重点关注1943年段乡土小说创作的“时代新变”,重新评估被遗忘的乡土作家;重点剖析张爱玲、苏青等上海沦陷区作家在题材上的开拓,在文学美学上的创新;同时对小说和戏剧在此间的“异质性”跨越给与充分的关照。第六章探求国统区文学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诸体取得的斐然成绩。不仅关注文坛宿将诸如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等在四十年代(尤其在1943年)文学创作中不约而同却又各有特色的创作转型,而且关注他们和新锐作家形成的多元探索的文学现象。特别对此间做出美学突越的路翎、徐訏、冯至、吴祖光、穆旦、沈从文等作家给与个体关照,籍此烛照1943年文学创作的历史高点。本文在对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文学现象研究的基础上,客观透视三个不同“文化生态区域”的文学活动,揭示各自区域内作家作品的不同的文学面向和美学风格。虽然各个区域内作家创作题材不同,但他们在1943年的文学发展流变中具有同质意义。即他们都通过自己的作品,在这一年对文学发展历史上那种雅俗对峙、互不交通的单线趋向给予了校正和超越,实现了文学发展从“雅俗并立”到“超越雅俗”,从“新旧不容”到“相得益彰”的历史性飞跃。通观1943年如此恢弘的文学创建,我们发现,1943年是新文学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新文学倡导者所提倡的“白话文”文学革命,只有到了1943年诸位作家的笔下,才真正实现。总而言之,本论文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兼收几代学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具体而微研究1943年的文学现象,努力挖掘这个“特别年段”文学创作的“特别现象”,重估并凸显1943年在整个二十世纪文学史中的价值和地位。
二、新年絮语主编的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年絮语主编的话(论文提纲范文)
(2)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时代风云中的心灵变奏——对东北散文的一种“史”的考察 |
第一节 东北现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
一、1919—1931: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与发展 |
二、伪满时期沦陷区散文 |
三、流亡者的歌哭:东北作家群的散文 |
四、东北光复后的散文 |
第二节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东北散文 |
一、“大我”语境中的多样化抒写 |
二、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散文 |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 |
一、散文观念更新下的创作态势 |
二、东北各地区的散文创作群体 |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东北文化“场域”下散文的地域性特征 |
第一节 东北地域风光与民族文化在散文中的彰显 |
一、东北自然地理风光的文本呈现 |
二、东北民族文化特征及精神气质的文本呈现 |
第二节 移民文化和殖民文化在散文中的映现 |
一、“流人”“闯关东”历史记忆的表达 |
二、对被殖民遭遇的回望与凝思 |
第三节 当代体制文化对东北散文的影响 |
一、“共和国长子”与当代体制文化的关系 |
二、对体制文化某些弊端的文学反思 |
第四节 东北文学期刊对散文创作的引导 |
一、“东北文学”的倡导与创作实践的自觉 |
二、栏目导向与散文题材的地域性 |
第三章 乡土书写的多向性 |
第一节 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 |
一、东北民俗风情的文本呈现 |
二、对童年生活和故乡人物的追忆 |
第二节 从历史到哲思:乡土体验的个人化和纵深化 |
一、对东北历史文化命脉的理性刺探 |
二、以东北典型农作物意象为核心的乡土哲思 |
第三节 迟子建散文:朝向故乡的深挚恋歌 |
一、童年经历与创作主体思想性格、情感取向 |
二、以黑土地风物习俗为载体的故乡抒情 |
三、蕴含着“生活美学”的乡土书写 |
第四章 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 |
第一节 知识者文化身份的想象与表达 |
一、当代主流意识形态对东北文化的干预和形塑 |
二、知识分子散文自我主体性的寻求与持守 |
第二节 知识分子散文的独特精神品位 |
一、渗透于知识表述的知识个性 |
二、知识分子文化理想的表达 |
第三节 王充闾散文:知识者对精神家园的建构 |
一、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 |
二、交织着启蒙意识的心路历程 |
三、源于浓烈书卷气的独特文调 |
第五章 东北散文的生态关怀 |
第一节 生态散文:大工业时代的“意义化写作” |
一、生态危机与生态散文创作 |
二、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对生态问题的思考 |
第二节 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 |
一、对自然生命的深切关爱 |
二、写“物”:发掘万象的盎然生机 |
第三节 胡冬林散文:长白山林中的沉潜与呼喊 |
一、独异的写作姿态:把书桌搬进森林 |
二、鲜明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倾向 |
第六章 东北散文的民族情怀 |
第一节 鲍尔吉·原野散文对蒙古族文化的守望 |
一、草原景色和民族生活的呈现 |
二、“怨乡”情结中的文化反思 |
第二节 格致散文的满族文化情结 |
一、民族归属感的表达 |
二、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找寻 |
结语:无尽的弦歌—对东北散文创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精神魅力的丰足显现——王充闾访谈录 |
附录(二) 学养·情怀·语言——高海涛访谈录 |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后记 |
(3)袁嘉谷年谱全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价值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价值 |
二、袁嘉谷对乡邦文献的整理与文史研究的成就 |
(一)云南古籍四厄与袁嘉谷对云南文献整理辑刻的贡献 |
(二)云南学术史之商量与地域文学之研究 |
(三)“时无古今”观念下云南地方文史分期之探讨 |
三、女性解放视域下袁嘉谷传统人伦观的坚守与新女学的萌芽 |
(一)对高、曾祖母守节行为的表彰与温情 |
(二)对太夫人倡天足的书写与对缠足陋习的批判 |
(三)对夫人才情的赞赏与对女性致用的肯定 |
四、袁嘉谷述作的时代意识与时代特点 |
(一) 《钦命四书经义题》与袁嘉谷对于时代命题的回应与思考 |
(二)《日本刀歌》《东游集》与袁嘉谷的认知困境与突围 |
(三)故国与新朝下的身份抉择与袁嘉谷失落与振作 |
(四)《卧雪诗话》的诗史观与袁嘉谷的诗学理想 |
袁嘉谷年谱全编 |
凡例 |
谱前 |
传记资料 |
袁嘉谷《例赠登仕佐郎晋赠文林郎占林公家传祖妣丁氏杜氏附传》 |
袁嘉谷《恩赐肉帛占云公传》 |
袁嘉谷《乡饮宾祖德公传》 |
袁嘉谷《例授登仕佐郎敕赠文林郎凝道公家传》 |
袁嘉谷《先伯兄雪樵公墓碑》 |
袁嘉谷《先四兄维彰公墓碑并铭》 |
陈荣昌《石屏袁封君墓碑》 |
陈荣昌《袁母徐太夫人墓志铭》 |
孙树礼《袁母徐太夫人诔》 |
陈荣昌《张夫人墓志铭》 |
周汝钊《石屏袁广文先生墓志铭》 |
陈荣昌《袁嘉端传》 |
李坤《袁嘉端传》 |
章太炎《袁百举墓志铭》 |
许钟奇《袁百举别传》 |
方树梅《袁丕钧传》 |
卷一 求知问学 |
清同治十一年 壬申 一八七二年 一岁 |
同治十二年 癸酉 一八七三年 二岁 |
同治十三年 甲戌 一八七四年 三岁 |
光绪元年 乙亥 一八七五年 四岁 |
光绪二年 丙子 一八七六年 五岁 |
光绪三年 丁丑 一八七七年 六岁 |
光绪四年 戊寅 一八七八年 七岁 |
光绪五年 己卯 一八七九年 八岁 |
光绪六年 庚辰 一八八○年 九岁 |
光绪七年 辛巳 一八八一年 十岁 |
光绪八年 壬午 一八八二年 十一岁 |
光绪九年 癸未 一八八三年 十二岁 |
光绪十年 甲申 一八八四年 十三岁 |
光绪十一年 乙酉 一八八五年 十四岁 |
光绪十二年 丙戌 一八八六年 十五岁 |
光绪十三年 丁亥 一八八七年 十六岁 |
光绪十四年 戊子 一八八八年 十七岁 |
光绪十五年 己丑 一八八九年 十八岁 |
光绪十六年 庚寅 一八九○年 十九岁 |
光绪十七年 辛卯 一八九一年 二十岁 |
光绪十八年 壬辰 一八九二年 二十一岁 |
光绪十九年 癸巳 一八九三年 二十二岁 |
光绪二十年 甲午 一八九四年 二十三岁 |
光绪二十一年 乙未 一八九五年 二十四岁 |
光绪二十二年 丙申 一八九六年 二十五岁 |
光绪二十三年 丁酉 一八九七年 二十六岁 |
光绪二十四年 戊戌 一八九八年 二十七岁 |
光绪二十五年 己亥 一八九九年 二十八岁 |
光绪二十六年 庚子 一九○○年 二十九岁 |
光绪二十七年 辛丑 一九○一年 三十岁 |
光绪二十八年 壬寅 一九○二年 三十一岁 |
卷二 经济特元 |
光绪二十九年 癸卯 一九○三年 三十二岁 |
卷三 东游日本 |
光绪三十年 甲辰 一九○四年 三十三岁 |
光绪三十一年 乙巳 一九○五年 三十四岁 |
卷四 执掌学部 |
光绪三十二年 丙午 一九○六年 三十五岁 |
光绪三十三年 丁未 一九○七年 三十六岁 |
光绪三十四年 戊申一九○八年 三十七岁 |
卷五 提学浙江 |
宣统元年 己酉 一九○九年 三十八岁 |
宣统二年 庚戌 一九一○年 三十九岁 |
宣统三年 辛亥 一九一一年 四十岁 |
卷六 旧邦新命 |
民国元年 壬子 一九一二年 四十一岁 |
民国二年 癸丑 一九一三年 四十二岁 |
民国三年 甲寅 一九一四年 四十三岁 |
民国四年 乙卯 一九一五年 四十四岁 |
卷七 烟土谤伤 |
民国五年 丙辰 一九一六年 四十五岁 |
卷八 林泉小隐 |
民国六年 丁巳 一九一七年 四十六岁 |
民国七年 戊午 一九一八年 四十七岁 |
民国八年 己未 一九一九年 四十八岁 |
民国九年 庚申 一九二○年 四十九岁 |
民国十年 辛酉 一九二一年 五十岁 |
民国十一年 壬戌 一九二二年 五十一岁 |
卷九 执教东陆 |
民国十二年 癸亥一九二三年 五十二岁 |
民国十三年 甲子一九二四年 五十三岁 |
民国十四年 乙丑一九二五年 五十四岁 |
民国十五年 丙寅一九二六年 五十五岁 |
民国十六年 丁卯一九二七年 五十六岁 |
民国十七年 戊辰一九二八年 五十七岁 |
民国十八年 己巳一九二九年 五十八岁 |
卷十 辑刻着述 |
民国十九年 庚午 一九三〇年 五十九岁 |
民国二十年 辛未 一九三一年 六十岁 |
民国二十一年 壬申 一九三二年 六十一岁 |
民国二十二年 癸酉 一九三三年 六十二岁 |
民国二十三年 甲戌 一九三四年 六十三岁 |
民国二十四年 乙亥 一九三五年 六十四岁 |
民国二十五年 丙子 一九三六年 六十五岁 |
民国二十六年 丁丑 一九三七年 六十六岁 |
附录 |
《袁氏家谱》诰封 |
袁嘉谷《钦命四书经义题》师承表 |
袁嘉谷《钦命四书经义题》各科次第 |
袁嘉谷《钦命四书经义题》会试卷及批语 |
袁嘉谷《钦命四书经义题》乡试卷批语 |
袁嘉谷《钦命四书经义题》优贡卷及批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多重话语变奏中的打工者的多种面貌——初期打工文学中的工人叙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初期打工文学的界定 |
二.改革与未完成的改革:打工文学的出现与打工者的困局 |
三.“去政治化”过程中的阶级话语表达 |
四.意识形态规训与打工文学中的工人叙述 |
结语 |
(5)20世纪末中国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研究(1978-200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缘起 |
1.2 研究现状 |
1.2.1 战争及中国当代战争小说研究 |
1.2.2 叙事伦理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意义 |
1.3.1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1.3.2 研究目的与创新 |
第2章 界定与理论:“战争小说”与“叙事伦理”的概念阐释 |
2.1 战争与战争小说 |
2.2 伦理、道德与叙事伦理 |
2.2.1 伦理与道德 |
2.2.2 伦理与文学 |
2.2.3 叙事的伦理转向与叙事伦理 |
第3章 修复与重建:20世纪末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的观念模态 |
3.1 隐我修复式的战争书写 |
3.1.1 以人性修复历史的“新启蒙”语境 |
3.1.2 “归来者”的“隐我”与群化精神意向 |
3.2 祛魅改写式的战争书写 |
3.2.1 间接的历史感悟与主体性历史思考 |
3.2.2 重释历史与人性的“祛魅改写” |
3.3 反思重构式的战争书写 |
3.3.1 由“多元”到“断裂”的文化语境 |
3.3.2 民族主义的“反思与重构” |
第4章 由“遮蔽”到“存在”:20世纪末战争小说身体伦理的苦难叙事 |
4.1 战争苦难的探询限度与启蒙理性的献祭 |
4.2 政治化身体的消解与苦难的欲望化修辞 |
4.2.1 重返身体的“居留”与民族精神的焦虑 |
4.2.2 战争真相的过滤与欲望本能的释放 |
4.3 战争苦难的身体呈现 |
4.3.1 民族视域体察战争对身体的戕害 |
4.3.2 以暴力的细节反思战争的暴力 |
4.3.3 情爱对身体的去蔽与对战争苦难终极追问的缺失 |
第5章 “英雄”与“反英雄”合一:重构典范伦理的英雄叙事 |
5.1 典范伦理的嬗变 |
5.1.1 由“君子”到“英雄”:典范伦理的递嬗 |
5.1.2 由“英雄”到“反英雄”:典范的塑造与语境的转变 |
5.2 英雄的祛魅 |
5.2.1 由“性格”到“气质”:人格化英雄的有限还原 |
5.2.2 由“史诗”到“抒情”:叙事话语的转变 |
5.3 “受难”与“反抗”:酒神的“悲剧”气质 |
5.3.1 由“正典”到“民间” |
5.3.2 由“日神”到“酒神” |
5.4 英雄与反英雄之辩 |
5.4.1 集体与个体:典范的群己分殊 |
5.4.2 反英雄与新典范伦理 |
第6章 革命资源的感性解放:20世纪末战争小说革命伦理的历史叙事 |
6.1 战争场域下“人民性”与“国民性”的人性思索 |
6.2 “后革命”视域下对战争历史的多维度探索 |
6.2.1 “后革命”:战争的另一叙事角度 |
6.2.2 战争历史真相的个性化追索 |
6.2.3 旁观与后设的叙事策略:对革命战争历史的“复线化”呈现 |
6.3 战争美学的知识分子立场确证:民主性与对话性的参与 |
6.3.1 革命话语的守护与更新:对战争的民主性言说 |
6.3.2 战争小说的审美重铸:“对话性”的生存辩难 |
第7章 20世纪末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的意义与局限 |
7.1 异质混成:中国经验的现代性确证 |
7.2 20 世纪末战争小说中抵达中国经验的途径 |
7.2.1 在对话中体知战争经验的真实 |
7.2.2 战争书写对本土美学经验的构筑 |
7.2.3 战争小说的应有之义:人文性尺度的观照 |
7.3 20 世纪末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的“边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6)1980年代文学场域中的第五代批评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重回历史现场 |
第一节 被预设的“第五代” |
第二节 第五代批评家的成长环境 |
第三节 “我的批评观” |
第二章 “赶潮”前后 |
第一节 “八五新潮”之前:观望、呼应与助推 |
第二节 “八五新潮”及之后:联动、互援与失声 |
第三节 文本之余的探索:选本与期刊编辑 |
第三章 “消失”的群体 |
第一节 “潮流”退去:分化、转向与收编 |
第二节 代际命名的反思 |
余论 做同代人的批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说表 |
(7)沈岸登《黑蝶斋诗钞》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
摘要 |
Abstract |
上编 |
前言 |
一、《黑蝶斋诗钞》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一)《黑蝶斋诗钞》的研究现状 |
(二)《黑蝶斋诗钞》的研究意义 |
二、《黑蝶斋诗钞》的版本情况 |
第一章 沈岸登的生平与交游 |
第一节 沈岸登的生平 |
第二节 沈岸登的交游 |
(一)以亲为友 |
(二)广交好友 |
第二章 《黑蝶斋诗钞》的题材内容分类 |
第一节 咏物诗 |
第二节 记事诗 |
第三节 酬唱赠答诗 |
第四节 记行诗 |
第五节 其他 |
第三章 《黑蝶斋诗钞》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风格恬淡,语言秀雅 |
第二节 诸体兼备,善用组诗 |
第三节 寓情于景,多有寄托 |
下编 |
《黑蝶斋诗钞》校注 |
黑蝶斋诗钞 |
《黑蝶斋诗钞》序 |
《黑蝶斋诗钞》卷一 |
农具诗十三首 |
田庐 |
飏扇 |
楼种 |
樵斧 |
耒耜 |
钱镈 |
耰锄 |
袯襫 |
台笠 |
水车 |
田漏 |
耘鼓 |
牧笛 |
自题红柽田舍用《东坡八首》韵 |
别墅 |
舍馆 |
逢掖 |
江梅 |
东阁 |
湖上 |
燕市 |
吴下 |
朱蒙 |
绝徼 |
同朱西畯蔡远士寄怀龚蘅圃用王介甫集中韵 |
醧舫分韵得怀字 |
和演溪老人见投原韵 |
和西畯韵 |
重游白门答梅里同学送别之作用原韵 |
为蘅圃写《西湖听雨图》属题其尾 |
夜泊荷叶陂寄清溪弟兄 |
江上听雨 |
晓过燕子矶 |
江行 |
同张茂宰过六朝松石山房 |
秦淮河口号 |
忆湘湖 |
张子亮席上别蔡苍霖因寄乌目山人王石谷 |
送虔州彭子载入闽 |
寄李耕客 |
长干塔影 |
五月晦日 |
十一夜对月 |
瞻园西偏为徐松塍壬戌读书处夜坐有怀 |
余与路耐庵同客瞻园,晤自八月既望,不数月而耐庵别去,已复再晤再别,分亭离席,触事增感,前后共得纪别诗四首,今忘其三矣 |
纪蝗 |
寄西畯 |
寄蘅圃 |
溪上送耕客晓发之白门 |
洪宿一江上寄怀次韵答之 |
怀中山府旧游再用前韵 |
中山府与朱检讨别八年,音问缺然,三用前韵 |
耕客过溪上四用前韵 |
耕客携家还梅里五用前韵 |
送朱人庵归泉州 |
春夜怀西畯 |
闽中咏物八首 |
收香鸟 |
龙虱 |
芙蓉鸥 |
番薯 |
鲎鱼 |
虎蟳 |
纸箫 |
竹兜 |
楚警 |
挽桃乡农 |
横山桥阻风 |
晓发唐山 |
度昱岭 |
大洪绝顶憩白云庵 |
琅田 |
皖江 |
仲春过同安郡城司马曹升六,为我设饼,因成长句 |
啖虎行为安丘先生赋 |
安庆鲥鱼 |
潜山茶 |
病起 |
初夏郡圃闻莺 |
渔梁 |
严陵钓台 |
乌石滩 |
富春山 |
题《韭花秋雨山房图》 |
《黑蝶斋诗钞》卷二 |
开户 |
昏镜 |
晚食 |
人欲 |
秋暝 |
李辛占过黑蝶斋,言将游南海。因寄榷使蘅圃,用墨稼轩龚李唱和韵 |
再叠前韵寄西畯 |
三叠前韵怀远士 |
四叠前韵怀松塍 |
挽青士五叠前韵 |
再入新安示儿之钘六叠前韵 |
白门子夜四时歌 |
瞻园忆旧诗(有序) |
移寓乌聊山下 |
送钱笠山之高平 |
送曹户部实庵 |
次答东乐寄怀原韵 |
冬夜归红柽田舍 |
除牵牛蔓 |
橘 |
寒笋 |
黄梅 |
雨 |
独饭用王临川题 |
新晴 |
晚坐 |
腊月三日与儿子话梦,计自新安归又匝月矣 |
西畲同余归自新安日,晚过黑蝶斋得江字一首 |
雪后 |
小除立春 |
同皋士、松亭、南城夜集东田破屋 |
小集野意斋 |
雨 |
雨后芥村招饮 |
翠微寺僧雨峰赠余寿藤杖长短各一,渡钱塘失之 |
二月 |
过辰山寓,时往鹤湖不遇 |
村居诗(有序) |
春日村居 |
夏日村居 |
秋日村居 |
冬日村居 |
《黑蝶斋诗钞》卷三 |
过梅里五首 |
白土炉四首 |
孙检讨恺似再至湖中,走仆讯余溪上,是日出郭,晤于西林舟次 |
病起为金沙花作 |
八月十六夜 |
秋夜怀镇海广文,时在湖上 |
牵牛竹屏 |
香草 |
寄深竹山房 |
舟行和东乐叔送余之徐沟原韵 |
同苍翮晓渡扬子 |
维扬怀旧游诸子 |
渡临淮河 |
大梁城下怀古 |
晚至荥泽渡河 |
郎车 |
入徐沟界二首 |
甲戌元旦 |
雨止作雪登徐沟北楼 |
读《杨诚斋集》 |
春柳四首(并序) |
再咏春柳四首 |
食韭 |
鹦鹉 |
桃花 |
见燕 |
得清溪信 |
送宝垂南还 |
寄示之钘 |
天河以诗见讯,余方客徐沟,展转乡园,历春夏秋方达旅所,且读且和,因次原韵,时当量移,故末句期之 |
徐川杂咏 |
唐叔虞祠用王介甫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二首韵 |
次韵答鞠塍 |
四月六日夜坐忆福先南还,计程已到扬州矣 |
闻刘汉思讣 |
闻吴中前辈之讣 |
久不作南城讯,闻举一子,时余亦得孙 |
雪 |
读乐笑翁《北归集》 |
立春日口占 |
病起拟以人日过寓斋言别作南归计,晨起以心悸复止 |
高少詹江村招饮,病不能赴,率成四绝句并以志别 |
上元夜次柘西见示原韵 |
曹仪部席上诵家柘西题《珂雪词》“红藕庄边看黑蝶,眼前词客未萧凉”,仪部赏之不已 |
虞山王石谷为钱塘龚氏写《摄山秋望图》,壬戌八月见自江南藩治之瞻园,再观于都下十砚斋,余方南归,因赋二截句志别 |
留别龚柱史蘅圃即用赠行原韵,兼答怡斋孝廉、家柘西司马、禾畘户部 |
四月二十九日归清溪,次东乐四月八日题西斋韵 |
答东乐吟夜雨韵 |
东乐、西畲过小斋同简客游草,兼看红藕庄赠砚 |
寄答宗环 |
六月一日雨 |
白小 |
食粥 |
山房藤花复开,六月八日同东乐赋 |
苦风 |
怀柘西 |
题客子《春山丝竹图》 |
不雨禁杀,北村杨媪以苔心菜来饷,方食,东乐过小斋,因约同赋 |
风雨答东乐 |
风定 |
读《江帆集》 |
残月 |
与东乐夜话西湖旧游,得绝句九首 |
寄题《柳庆集》,即次送行原韵,今年春三月别于都门 |
题唐墓才子亭四绝句 |
秋夜怀桐石 |
三月二十七日集十砚斋观《摄山秋望图》并旧藏画迹因忆瞻园所见《墨林写照图》迥别人间赝本,今则失之矣,蘅圃有诗见寄,因次韵奉答 |
寄怀禾畘 |
次红藕庄韵寄西畯 |
再用前韵寄蘅圃 |
次桐石寄赠原韵 |
陆东村移居郡城六里街,属余为图并题二绝句 |
题《小长芦卷子》五六七言三绝句 |
题王(?)庐《大宝岩栖图》 |
高巽亭招饮朗润堂 |
东乐携水并径山茶过西斋同煮得酲字 |
《黑蝶斋诗钞》卷四 |
次涵中仲兄正月三日夜韵 |
正月四日过竹垞曝书亭 |
题高槎客小影 |
立春日雨简朱楫师 |
雪晴 |
雪霁招东乐 |
杂拈唐宋人五言句足以七字得绝句十一首 |
青山忽已曙 |
当门觅柳栽 |
夕阳无限好 |
先催冻笋生 |
罾船聚小潭 |
看山屋外眠 |
吹香到别家 |
荷叶卷新醅 |
不起花边坐 |
青钱买野竹 |
春来梦少灵 |
“垂头屏息如持钓,日夕斋中拥短蓑”,东乐屋漏句也。今年丁丑,以《葺屋既成》诗见示,次韵二首 |
桐石翁以便面索画且云将游都下乞诗为赠复以五言二首 |
严视公以画竹名盐官,来湖中有诗见怀,答以三绝句并送其游魏塘,然余与视公未尝谋面也 |
午睡 |
老翁 |
潜溪陆蕴崑索和草堂诗如韵答寄十二首 |
西征凯旋歌三首次邑侯王东岩韵 |
题《月波吹笛图》 |
长句送借山和尚结茅匡庐并为之图 |
李奇峰席上用“树好频移榻,云奇不下楼”分韵得好字 |
过李辰山寓舍题其龛壁。辰山,华亭人,隐于医者也 |
挽茜村 |
读《嘉树堂遗藁》悼谭舟石太守 |
新年口号 |
题金圣叹诗墨。济南刘中丞幕客某请乩仙,作诗有云“石头城外草芊芊,多少愁人泉下眠。惟有金生眠不得,孤魂夜夜听啼鹃”,后书“人瑞”二字,知为圣叹也 |
题自画《富春山图小卷》 |
过查夏重居 |
曝书亭梅花 |
仙游茅笔歌 |
送宝升入粤 |
野意斋盆豆 |
西湖十二首 |
题周虞衡《琴山遗照》十二首 |
用翁拾遗承赞句足以二语示儿子之钘 |
用江村、柘西赠答韵,作村居感怀二首 |
寄蘅圃 |
中秋霖雨不止即事二首 |
病起 |
范蠡祠次刘观察韵 |
绿溪草堂次刘观察韵 |
病起 |
病中 |
东湖曲 |
陆堂移居二首 |
得宝升三水信,兼有寄肃度侄钘儿诗,忆其入粤时斋前梅花方落也 |
上元夜梦蘅圃龚侍御过索槜李,余饷以杨梅,醒成长句十六韵寄志别怀 |
次江村学士过南田韵 |
次高巽亭翰林过南田韵 |
山中 |
家柘西候补入京师,留宿鸳鸯湖上,别后作小律送之,兼寄蘅圃御史 |
月夜登南湖楼 |
五日 |
漱石轩同人送春,余不能赴,遥分嘲字十二韵 |
赋得嗜好与俗殊酸盐 |
冬夜过潜采堂,值西畯葬日,记之 |
东城小集分题得邓尉观梅一首 |
北村 |
宝升过黑蝶斋夜话,时归自南海 |
感春四首用昌黎韵 |
蜜香纸阁讯余近状答之 |
用诚斋语作起句题画,悼道登开士 |
南田看牡丹分韵 |
立夏前一日风雨不止,静寄山房独坐二首 |
夏云升哀辞 |
雨中宝升过谈,去后同云隐僧捡画 |
题朱楫师《采莼图》 |
送柘西叔之任辰州 |
解衣行赋谢高巽亭翰林 |
黑蝶斋诗补遗 |
挽庆叔 |
附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综述 |
二、几个问题的厘清 |
第一章 清代山东诗文总论 |
第一节 清代山东诗文生成机制 |
一、海岱齐鲁:山东的自然地理环境 |
二、清代山东经济 |
三、清代山东科举情况 |
四、山东的独特地域文化 |
第二节 清代山东诗学思想及文论思想 |
第二章 济南地区 |
第一节 王士祯 |
第二节 蒲松龄 |
第三节 田雯 |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
第五节 文学家族 |
一、新城王氏 |
二、淄川王氏 |
三、历城朱氏 |
四、德州田氏 |
第三章 青州地区 |
第一节 赵执信 |
第二节 安丘二曹:曹贞吉、曹申吉 |
第三节 丁耀亢 |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
第五节 文学家族 |
一、安丘曹氏 |
二、诸城刘氏 |
三、诸城相州王氏 |
第四章 兖州地区 |
第一节 曲阜代表作家 |
第二节 黄恩彤 |
第三节 文学家族 |
一、曲阜孔氏 |
二、曲阜颜氏 |
三、济宁潘氏 |
第五章 胶东地区 |
第一节 宋琬 |
第二节 高密诗派 |
一、高密三单 |
二、高密三李 |
三、高密诗派其他作家 |
第三节 郝懿行、王懿荣 |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
第五节 文学家族 |
一、福山王氏 |
二、文登于氏 |
三、文登毕氏 |
四、即墨黄氏 |
五、掖县赵氏 |
六、高密单氏 |
第六章 其他地区 |
第一节 吴重熹 |
第二节 文学家族 |
一、海丰吴氏 |
二、惠民李氏 |
三、曹县万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清代山东诗文作家小传 |
一、济南 |
二、兖州 |
三、青州 |
四、登州 |
五、莱州 |
六、泰安 |
七、沂州 |
八、曹州 |
九、东昌 |
十、武定 |
致谢 |
(9)中国早期侦探片研究(1920-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中国早期侦探片”概念界定 |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萌芽期:西风东渐,炫异争奇(1920-1927) |
第一节 侦探的踪迹:文本溯源 |
一、从传统公案小说到现代侦探小说 |
二、踩在“福尔摩斯”肩上的原始侦探片 |
第二节 从观赏到仿制 |
一、电影传入初期,欧美侦探片风行沪上 |
二、《车中盗》:改编而来的发轫之作 |
第三节 本土素材的杂糅奇观 |
一、惨遭禁映:骇人心目的犯罪描写 |
二、侦探套餐:“言情”“拆白”+“武打” |
三、初受好评:描摹社会之底色 |
四、自我调侃:侦探迷的逗趣生活 |
第二章 形成期:“侠探”“智探”,并行银幕(1928-1938) |
第一节 渐趋稳定的类型范式 |
一、“劫盗-缉匪”叙事模式与侠义型侦探形象 |
(一)传统因果线性结构 |
(二)符号化的正邪对立 |
(三)多元身份诠释侠义 |
二、“凶案-推理”叙事模式与智慧型侦探形象 |
(一)追随悬念进入迷宫 |
(二)好搭档霍桑与包朗 |
(三)“回到祖国”的陈查礼 |
三、《浪淘沙》:超乎类型的表现主义美学 |
第二节 风雨飘摇中的观念博弈 |
一、徐欣夫“三部曲”:国民政府意识形态书写 |
二、“滚开罢,侦探片与软性电影论者”:左翼影人批判话语 |
第三章 转型期:谍影重重,“黑色”思潮(1939-1949) |
第一节 亚类型间谍侦探片热潮 |
一、抗战叙事的另类表述与国共角力 |
二、“间谍斗争+桃色纠纷”:抗日语境中的国民党特务形象 |
三、《孤岛天堂》:隐蔽而激昂的救亡图景 |
第二节 黑色元素席卷探案故事 |
一、“凶杀”“恐怖”“猎奇”:情绪宣泄的飨宴 |
二、混乱时局中的扭曲形象与百态人心 |
第四章 文化心理:早期侦探片的恐惧与救赎 |
第一节 “城市为万恶之薮” |
第二节 想象性秩序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相关史料 |
二、研究资料 |
三、理论参考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理论视野 |
一、为什么选择1943年 |
二、文化生态学的理论视野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 |
一、断代史和区域文学研究 |
二、20 世纪40 年代文学史研究 |
三、“1943 年文学”研究的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之处 |
上篇 文学生态:政治割据下的三区并存 |
第一章 解放区的政治治理与文化领导 |
第一节 解放区社会的政经“一元化” |
一、经济封锁下的自力更生 |
二、军事威协下的政治治理 |
第二节 《讲话》规范下的“文学遵命” |
一、《讲话》带来的文艺新思想 |
(一)《讲话》思想的政治阐释 |
(二)解放区文艺的管理制度 |
(三)《讲话》影响下的创作转向 |
二、《讲话》开辟的文学新局面 |
小结 |
第二章 沦陷区的异族压迫与文学万象 |
第一节 日伪的政治奴役与文化殖民 |
一、日伪的政治奴役 |
(一)经济“统制化” |
(二)政治社会化 |
(三)新国民运动 |
二、汪伪的文化殖民 |
(一)大东亚文学者大会 |
(二)思想文化的强化管制 |
第二节 异族入侵下的自我言说与文坛万象 |
一、沦陷区人民的中华民族认同 |
二、商业期刊与演出支撑的沦陷区文学 |
(一)商业期刊提供的言说平台 |
(二)《万象》与进步文人的文学坚守 |
(三)商业演出与市民戏剧 |
小结 |
第三章 国统区的纷繁乱象与文坛百态 |
第一节 腐败政治激化的社会矛盾 |
一、国民党的腐败统治 |
(一)日渐崩溃的经济体系 |
(二)专制独裁的政治治理 |
二、国民党政府的文化管制 |
(一)加强引导的文艺政策 |
(二)逐步收紧的审查管制 |
第二节 艰难时局下的文坛百态 |
一、文人的坚守与阵地的对恃 |
(一)窘迫生活下的文人坚守 |
(二)期刊阵地的国共对恃 |
二、国统区冲突缠绕下的文学现象 |
(一)民族主义文艺运动 |
(二)以期刊为依托的文学团体 |
(三)“借古讽今”历史剧的兴盛 |
(四)乱世中各类文学探索的杂陈 |
小结 |
下篇 美学新变:多元向度中的美学突越 |
第四章 解放区文学的新形式与新体裁 |
第一节 以“评书体”为代表的小说新变 |
一、赵树理:“评书体”小说的开创者 |
二、“山药蛋派”作家的集体绽放 |
第二节 诗歌散文的“合势应时” |
一、“歌诗体”的复兴 |
二、报告文学的“应时”效应 |
第三节 旧剧革新的历史召唤 |
一、平剧(京剧)改革 |
二、秦腔改革 |
第四节 新秧歌运动的兴起和影响 |
一、《兄妹开荒》:秧歌剧的开山之作 |
二、《周子山》:走向新歌剧 |
小结 |
第五章 沦陷区文学的家国情怀与个人书写 |
第一节 小说:“言”与“不言”中的生命诉说 |
一、市民小说的“生命自适” |
(一)张爱玲:世俗生活的俗中见雅 |
(二)苏青:女性经验的坦率表达 |
(三)“获奖作品”的个体书写 |
二、乡土小说的“家国情怀” |
(一)雷妍:《良田》里的故土坚守 |
(二)其他作者的乡土小说 |
第二节 戏剧:“演”与“不演”中的现实博弈 |
一、秦瘦鸥:因《秋海棠》带出的家国隐喻 |
二、黄佐临和费穆:用“笑”与“哭”实现情感宣泄 |
三、杨绛:以“喜剧双璧”洞彻市民社会 |
四、陈绵:于黑暗中等候光明 |
第三节 诗歌散文中个体生命的突围与反思 |
一、南星:“庭院”中的生命突围 |
二、周作人:焦虑的文化反思 |
三、俞平伯:《独语》中的自我解脱 |
小结 |
第六章 国统区文学的众声喧哗与纵深推进 |
第一节 小说文体的转型与创新 |
一、成熟作家的创作转型 |
(一)茅盾:回归古典传统 |
(二)巴金:潜入庸常人生 |
(三)老舍:直面血泪现实 |
(四)沈从文:穿越牧歌回落染污世俗 |
(五)张恨水:从鸳蝴言情到辛辣现实 |
二、小说文体的创新探索 |
(一)徐訏:间谍传奇框架下的哲理思考 |
(二)路翎:以“主观战斗精神”张扬生命蛮性力量 |
第二节 话剧舞台上历史与现实的独特呈现 |
一、郭沫若:用历史影射现实 |
二.曹禺:直截反映当下的“急就篇”尝试 |
三、吴祖光:叩问人性的诗意廻响 |
第三节 “跨界文体”的惊艳亮相 |
一、冯至:诗化与散文化的小说精品 |
二、穆旦:杂糅多种手法自成一家的哲理长诗创制者 |
三、沈从文:新体散文的尝试开拓人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新年絮语主编的话(论文参考文献)
- [1]闻宥文学研究[D]. 沈雨洁. 上海大学, 2021
- [2]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D]. 刘广利. 吉林大学, 2021
- [3]袁嘉谷年谱全编[D]. 杨批额.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多重话语变奏中的打工者的多种面貌——初期打工文学中的工人叙述研究[J]. 刘宏志. 南腔北调, 2021(06)
- [5]20世纪末中国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研究(1978-2000)[D]. 李婧妍. 辽宁大学, 2021
- [6]1980年代文学场域中的第五代批评家研究[D]. 仇子兴. 山东大学, 2021
- [7]沈岸登《黑蝶斋诗钞》校注[D]. 宋博.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 [8]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D]. 张茜.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9]中国早期侦探片研究(1920-1949)[D]. 蒋林倩.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10]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D]. 张挺玺.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