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季青鞣质提取方法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余琼[1](2012)在《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天然产物的筛选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引起化脓性感染和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由于细菌本身的进化和药物的滥用导致其耐药性逐渐增强,特别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如何防治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MRSA具有多重耐药的特性,对目前绝大多数的抗菌药耐药,甚至对目前临床最为有效的万古霉素也开始出现耐药,一旦MRSA发展到对万古霉素普遍耐药,MRSA感染患者将面临无药可治的危险境地,因此研究开发新的抗MRSA药物具有重大意义。中药中蕴藏着多种有效成份,天然化合物极具结构复杂性和多样性,是开发新药的一个巨大宝藏,也是我国新药开发的一个优势所在。许多中药都具有抗菌活性,如板蓝根、穿心莲、溪黄草、黄柏和鱼腥草等,其单体成分如小檗碱、大黄素、穿心莲内酯和去氢贝母碱是其抗菌活性成分等。多种耐药菌对中药的抗菌物质仍然敏感,提示中药在耐药菌株的治疗方面也有明显优势。本课题对几十种中草药提取物和中药单体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对抗MRSA活性较强的中草药和中药单体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寻找到新的抗MRSA活性成分,为开发新的抗MRSA药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课题分为三个部分:一、对23种中草药提取物的抗MRSA活性进行了筛选采用96孔板法初步测定了23种中草药水提物和醇提物的抗MRSA活性,从中筛选出8种具有较强抗MRSA活性的中草药,分别为仙鹤草、蒲公英、夏枯草、半枝莲、侧柏叶、桑叶、木瓜、大血藤,且抑菌效果与浓度呈正相关性。进一步测定了这8种中草药提取物对11株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其中仙鹤草水提取物和醇提物抗MRSA活性最强,其MIC和MBC的生药浓度均为6.25mg.mL-1。二、对33种中药单体的抗MRSA活性进行了研究采用96孔板法测定了33种中药单体对MRSA的抗菌活性,从中发现10种中药单体对MRSA具有抑制活性,分别为花旗松素、黄芩素、二氢杨梅素、原花青素、没食子酸、姜黄素、熊果酸、白秋李醇、水飞蓟宾、芦竹碱、杨梅苷,其MIC分别为50μg.mL-1、50gg.mL-1、1O0μg.mL1、1OOgg.mL"1、200gg.mL-1、400μg.mL-1、400μg.mL-1、400μg·mL-1、400μg.mL-1、400μg.mL-1、400μg.mL-1、800μg.mL-1。同时我们进一步研究了花旗松素、二轻杨梅素、原花青素3种抑菌作用相对较强的中药单体对常见抗菌素的增敏作用,实验结果结果表明这3种中药单体对氧氟沙星、头孢西丁钠、氯霉素、头孢唑啉钠等4种常见抗菌素的抗MRSA活性无显着的增敏作用。三、仙鹤草提取物抗MRSA有效成分的深入研究采用溶剂分离和柱层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仙鹤草醇提物进行了分离,采用96孔板法逐步验证分离物的活性,结果石油醚萃取部分经硅胶柱层析(乙酸乙酯:石油醚=7:3洗脱),分得5个有较强抗MRSA活性的成分。通过实验确证了水提物中抗MRSA活性物质为鞣质,并对仙鹤草中鞣质的提取和纯化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本课题从中草药及中药单体入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抗MRSA活性物质筛选,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为后续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研究结果也表明,许多中草药中的确含有抗MRSA活性物,但如何分离纯化得到抗菌效果好的活性物质,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吴晶[2](2017)在《中药抗真菌的活性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对中药抗侵袭性真菌作用进行统一大规模活性筛选,寻找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药物。方法采用75%乙醇超声提取中药有效成分,CLSI推荐的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考察对白念珠菌、新生隐球菌、烟曲霉常见侵袭性真菌的抑制作用,液体菌丝诱导实验考察对白念珠菌菌丝抑制作用,并进一步考察强效抗侵袭性真菌中药的抗菌谱及协同氟康唑抗耐药白念珠菌作用,探寻其抗侵袭性真菌作用的共同或特异性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同时以免疫抑制小鼠胃肠道真菌感染模型考察中药体内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作用。结果本课题对《中药大辞典》和《中华本草》共记载210味抗真菌中药、《药典》(2015版)618味中药,122味维吾尔民族药以及其他779味中药,共1577味药材,进行了抗白念珠菌、新生隐球菌、烟曲霉三种常见侵袭性真菌的系统性体外活性筛选,在2000μg/mL(生药量)筛选浓度下,共发现抗真菌中药453味,其中对新生隐球菌有抑制作用的有453味,对白念珠菌有抑制作用的有149味,对烟曲霉有抑制作用的有25味,对三株侵袭性真菌均有抑制作用的有21味。在抑制菌丝形成方面,发现53味中药在4mg/ml浓度下能完全抑制菌丝生长,其中重楼、粉萆薢、白薇、穿山龙、藜芦、羌活在500μg/mL以下即能完全抑制菌丝形成;算盘子、蚊母树、没食子、青果、野蔷薇、西青果、黄诃子皮、毛诃子、白薇、红景天、煅龙齿、阿拉伯胶树汁、鞣树果、岩白菜、芒果核、一口钟均为首次报道有抗真菌活性、且对白念珠菌MIC≤250μg/ml的中药,值得关注研究。化学成分聚类分析结果发现,抗侵袭性真菌作用较好的中药活性成分往往集中在鞣质、皂苷、生物碱、挥发油四类。鞣质类中药往往抗真菌作用较强,通过“传统分离、药效追踪”及直接分离可能的活性成分,发现抗真菌活性最高的活性部位大多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且直接分离的鞣质部位抗真菌活性也很强,初步断定共同抗真菌活性部位为鞣质。皂苷类以白薇为代表,并未分离出极性大的鞣质,其活性部位集中在石油醚和二氯甲烷极性较小部位。作用机制研究方面,以鞣质类单体化合物老鹳草素16μg/ml、没食子酸64μg/ml、单宁酸4μg/ml以及中药提取物白薇二氯甲烷4μg/ml为代表,研究了其对真菌超微结构、细胞凋亡、活性氧含量的影响,发现药物处理组超微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破坏,皂苷类白薇二氯甲烷组对细胞壁损伤尤为明显,可能通过破坏细胞壁杀菌;鞣质类化合物老鹳草素64μg/ml细胞中的活性氧是空白组的1.79倍,凋亡率为27.4%,可能通过升高活性氧促进白念珠菌细胞凋亡。体内动物研究方面,以免疫抑制小鼠胃肠道白念珠菌感染为主要模型,以《药典》用量为参考,一部分从直接抗真菌作用入手,考察体外抗真菌作用较强中药的体内抗真菌活性;另一部分从增强机体免疫入手,考察补益类中药对胃肠道真菌感染小鼠的体内抗真菌活性,结果发现抗真菌活性较强的五倍子(0.1g/kg、0.33g/kg和1.09g/kg),黄连0.58g/kg,黄柏1.25g/kg以及补益类中药黄芪2.25g/kg及5g/kg剂量,能显着提高小鼠生存率及存活时间,体外抗真菌能力较强的白薇、没食子、拳参、赤芍、红景天、蚊母树、藜芦、血三七,以及补益类中药人参、山药、熟地黄、五味子、党参、白术在药典相应剂量下小鼠死亡率和生存时间与空白组并无差异。中药单体方面,天然鞣质类单体(没食子酸10mg/kg、5mg/kg,老鹳草素1mg/kg、单宁酸1mg/kg)能显着延长小鼠生存时间。结论首次用统一标准对1577味中药进行大规模的体外抗真菌活性筛选,首次发现没食子、青果、黄诃子皮、毛诃子、阿拉伯胶树汁、鞣树果这类具抗真菌活性的中药的物质基础是鞣质,同时验证部分中药的体内抗真菌活性,并研究其协同临床用药的抗真菌活性,为临床用药指导提供部分参考
李娅琳[3](2010)在《何首乌中鞣质及其与二苯乙烯苷不同配比对大鼠肝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通过长期给予大鼠何首乌中提取的鞣质及其与二苯乙烯苷的不同配比组分,旨在探求何首乌中鞣质对肝脏的影响作用以及二苯乙烯苷是否对鞣质的肝脏作用产生影响。为探明何首乌的肝毒性成分打下基础,使何首乌更加安全有效的应用于临床。方法:将大鼠分为6组,给药组每日灌胃给药,观察受试大鼠的一般情况;分别在给药60d、90d和恢复期15d颈总动脉采血检测大鼠肝脏血液生化指标;处死解剖大鼠,精密称量脏器重量,计算脏器指数;固定保存肝脏,检测肝脏的病理学改变。结果:给药期间,各给药组食、水摄入量与对照组没有显着性差异。给药60d鞣质大剂量组、鞣质与二苯乙烯苷各配比组大鼠血清中ALT升高具有非常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给药90d鞣质大剂量组和鞣质与二苯乙烯苷1:1配比组大鼠血清ALT升高、GGT升高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鞣质短期内可促进胆红素在肝脏中的代谢,这种促进作用受到二苯乙烯苷的影响,并且随着二苯乙烯苷含量的减少而降低;鞣质与二苯乙烯苷1:1配比组可引起胆道阻塞,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加重;鞣质可以促进肝脏分泌胆碱酯酶,二苯乙烯苷与鞣质各配比组显着降低胆碱酯酶的分泌,说明这两种成分配比对肝脏有一定的损伤作用;鞣质60d内有升高血清尿素氮的作用,此作用随剂量的减少而逐渐消失;给药90d二苯乙烯苷与鞣质配比可显着降低血清尿素氮,可见二苯乙烯苷影响着鞣质对肾脏的作用,具有保护肾脏的作用。病理观察显示:给药60d鞣质对肝脏的病理改变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鞣质与二苯乙烯苷配比可能引起肝细胞的炎性反映。给药90d鞣质对肝脏的病理改变并未与剂量呈正相关,反而是鞣质小剂量出现了明显的病理改变,鞣质与二苯乙烯苷配比组随着给药时间的增长出现了更为严重的肝脏病理改变。结论:长期大剂量灌胃给予何首乌中提取的鞣质对SD大鼠肝脏有一定的损伤作用;并随着剂量的减少而降低,但这种肝损伤是可逆的。然而,所有的肝脏生化指标并不都能说明鞣质对肝脏有损伤作用,由此得知鞣质对肝脏的影响并不是单一结果;并且二苯乙烯苷也在一些方面影响着鞣质对肝脏的作用。
余雪芳[4](2015)在《千层金叶片抗氧化活性物质分离纯化及结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千层金叶片为材料,对其抗氧化活性物质展开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 千层金叶片化学成分初步研究采用系统预试法对千层金叶片中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初步确定其中可能含有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糖类、多糖、苷类、酚类、鞣质、间二苯酚、间苯三酚化合物、有机酸、黄酮类、香豆素、内酯类、强心苷、挥发油、油脂类、萜类、甾醇类等物质,不含皂苷、生物碱和蒽醌类物质,或者含量很低。此外,测得千层金叶片干样中总多酚含量为43.56 mg GA/g、总黄酮含量为11.43 mg RT/g、总多糖含量为16.13 mg GC/g。2千层金叶片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提取以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为指标,对水、75%乙醇、75%甲醇和75%丙酮4种溶剂的千层金叶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75%甲醇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最全面、高效,故以甲醇水溶液作为提取溶剂,并采用响应面法对千层金叶片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优化后的提取得率为25.451%,工艺参数为:甲醇浓度65%、料液比1:30、提取时间26 h,试验考察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对提取得率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提取时间>甲醇浓度>料液比。3千层金叶片抗氧化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及结构分析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对千层金叶片醇提物进行分离萃取,并对醇提物及其4个不同极性部位的总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正丁醇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另外,除了亚硝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外,它们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及还原力均与各自总多酚含量呈显着线性正相关,说明多酚类物质很可能是千层金叶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主要作用成分。此外,正丁醇部位进行C18柱反向柱层析后,得到了 12个不同极性组分B1~B12和一个单体化合物MB1(分子量约为462),推测MB1含有苯氧乙酮类结构和类似呋喃的结构。4各分离纯化组分的抗氧化和抗菌活性对B1~B12和MB1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ABTS+自由基能力及其还原力的研究表明,B3~B7的抗氧化活性较分离纯化前的正丁醇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B4的抗氧化能力最强,B5次之,二者的抗氧化能力明显比Vc强,B6则与Vc相当,表明B4、B5和B6均具有广谱、高效的抗氧化活性,有望开发为天然植物抗氧化剂。选取6种常见致病菌,即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孢杆菌、大肠杆菌、红色粘质沙雷氏菌和白色粘质沙雷氏菌,对质量浓度为50mg/mL的千层金叶片醇提物及其4个不同极性部位、B1~B12和MB1的抗菌活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MB1对6种供试菌均无明显的抑菌作用,B4对6种供试菌的抗菌效果最佳,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超过了 20 mm,表现出较强的抗菌活性,尤其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抑菌圈直径与卡那霉素(2 mg/mL)没有显着差异(P<0.05)。
庄洁[5](2008)在《中西药联用的文献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药与西药联合使用是临床用药常见的现象,由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问题,特别是相互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已成为临床合理用药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本课题共分五部分综述了中西药联用的历史,分析了相互作用机理、相互作用论述及存在问题,对中西药临床合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了鞣质、蒽醌与阿莫西林在人工胃肠液中的相互作用情况。第一部分文献综述介绍中西药联用的源流与现状,中西药联用的病例报道、临床研究、实验研究情况。第二部分中西药不良相互作用机理分析从成分的化学反应、酸碱度变化、影响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药效的颉颃和叠加、生成毒性物质、改变体内环境,九个方面分析了相互作用机理。第三部分中西药相互作用论述及存在问题介绍了基于化学成分间相互作用引申推导的中西药相互作用论述,对该论述存在的问题,如自身存在联用禁忌的制剂、体内环境对络合物的影响、剂型工艺对成分的影响等提出了疑问。第四部分中西药临床合用情况调查对医院门诊处方中西药联用处方进行调查,数据显示:门诊处方中西药联用者约占中药处方总量的76.3%。羟氨苄青霉素与含鞣质较多的中成药在临床联用现象也较为多见。含鞣质的制剂与青霉素等抗生素及其他可能发生相互作用的药物也有联用报道。在2005年北京医保目录中,有含鞣质和蒽醌较多单味药的组方约占1/4。第五部分大黄蒽醌和五倍子鞣质与阿莫西林合用后在人工胃肠液中溶出情况提取大黄蒽醌和五倍子鞣质分别制成胶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与阿莫西林胶囊合用后在人工胃、肠液中溶出情况。合用后,在人工胃、肠液中,鞣质、蒽醌与阿莫西林分别生成沉淀,鞣质和阿莫西林的溶出均减少,但大黄蒽醌的两个检测指标,大黄酸和大黄素的溶出情况在酸性和碱性环境中有所不同。合用与单用相比:大黄酸在胃液中溶出减少,但在肠液中溶出反而增加;大黄素在胃液中溶出不受影响,在肠液中溶出有所增加。且阿莫西林可能与未检测的其他蒽醌类成分发生反应,影响溶出。说明五倍子鞣质和大黄蒽醌与阿莫西林同时服用,可能对两类成分的吸收有所影响。阿莫西林分别与蒽醌、鞣质同处于肠液环境中时,对其溶出率下降幅度的影响均小于胃液环境中,表明在肠液中阿莫西林与蒽醌、鞣质生成的沉淀少于胃液中。由于机体环境的复杂性,体外实验的结果可能不能完全等同于体内实验,单味药的有效部位与西药的相互作用,和单味药总提物、配伍后的复方及其不同剂型与西药的相互作用也可能有所不同,尚需通过进一步研究论证。
韩实[6](2013)在《山核桃蒲鞣质提取纯化工艺及对羊毛染色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山核桃蒲为原料,利用单因素和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实验设计,确定了山核桃蒲鞣质的最佳提取条件。结合膜集成联用技术,依次通过微滤、超滤、反渗透纯化鞣质水提液,并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山核桃蒲鞣质成品。最后,将所得的山核桃鞣质成品结合媒染工艺对羊毛进行染色,并对染色前羊毛和染色后羊毛表皮层和皮质层结构特征进行电镜扫描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水浸提法提取山核桃蒲鞣质,分别研究了时间、温度、液料比和颗粒目数对浸提工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设计方法,通过SAS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建立水提取山核桃蒲鞣质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以提取量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和等高线,确定了山核桃蒲鞣质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95min、提取温度65℃、液料比(v/w)16:1、颗粒目数50目。在此条件下,利用山核桃蒲鞣质含量测定方法预测提取量为20.78mg/g,实际提取量为21.32mg/g,相对偏差为2.53%。2、通过微滤和超滤处理山核桃蒲鞣质浸提液,确定了合适孔径的陶瓷膜及合适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结果表明,微滤选择0.05μm陶瓷膜最优;超滤选择截留分子量为3000的聚砜中空纤维膜最优,而且通过微滤和超滤技术处理可以实现有效成分的富集和杂质的去除。将纯化后的浸提液经喷雾干燥后可得鞣质含量为80.3%的山核桃蒲鞣质提取物。3、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分析喷雾干燥法对山核桃鞣质提取物的影响。确定HPLC最佳测定条件为:Angilent, TC-C18色谱柱;流动相,A相为2%乙酸水溶液,B相为乙腈;流速0.8mL/min;进样量5μL;检测波长280nm。通过色谱图对比分析得出喷雾干燥对山核桃蒲鞣质的影响较小。因此,喷雾干燥可作为山核桃蒲水提液的有效干燥方法。4、利用芬顿试剂对羊毛进行前处理,配制山核桃蒲鞣质浓度10g/L,媒染剂硫酸铁用量1g/L,染液pH值4.0,浴比1:100的染液对前处理羊毛进行染色实验,并对染色前羊毛和染色后羊毛表皮层和皮质层结构特征进行电镜扫描分析。结果表明,山核桃蒲鞣质在媒染剂硫酸铁的络合反应作用下产生深黑色色素,将白色羊毛染成深黑色;电镜扫描分析结果表明,山核桃蒲鞣质染料能有效地进入羊毛纤维皮质层,而未对羊毛纤维表皮层和毛髓质结构造成明显破坏。
南通制药厂试制室[7](1975)在《四季青鞣质的毒性研究》文中认为 草药四季青用于烧伤创面,能迅速收敛结痴。此种作用,系其中所含鞣质所致。五倍子鞣质一度用于治疗烧伤,终因对肝脏的毒性较大而弃用。四季青水剂及注射剂对家兔肝脏的毒性很低,但四季青鞣质对动物肝脏的毒性如何,尚未阐明。为此,本文用小白鼠
谢彦军[8](2012)在《广西北部湾海岸带维管植物区系地理与植物资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应用植物区系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基于野外调查数据及文献资料统计分析了处于广西北部湾海岸带野生维管植物区系的数量组成、地理成分以及与相邻地区植物区系的关系,并统计分析了广西北部湾海岸带野生植物资源和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其结果如下:1.广西北部湾海岸带维管植物区系组成丰富多样,地理成分复杂,植物区系较古老,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广西北部湾海岸带有维管植物1029种,隶属于185科,616属。其中,本土野生的维管植物有168科,527属,888种;入侵植物22科,42属,47种;栽培植物53科,76属,94种。在本土野生植物中,蕨类植物24科,31属,45种;裸子植物4科,5属,8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111科,396属,676种;被子植物中单子叶植物29科,95属,159种。说明该区域维管植物区系的种类组成较丰富,多样性比较高。在该区野生维管植物科、属的数量统计和种的生活型统计中,该区域单种科(在该区域仅含1种的科)和寡种科(在该区域含2-4种的科)、单种属(在该区域仅含1种的属)和寡种属(在该区域含2-4种的属)具明显优势,大科、大属不明显,但分布于该区域的大科、大属所含有多的属和种,为该区域的优势种,是该区域植物区系复杂性和多样性的主要来源。在种生活型的统计中,该区维管植物生活型多样,以常绿乔木和藤本植物为主,说明该植物区系组成复杂多样。对该区野生维管植物科、属地理成分的统计分析,该区科的分布型有8种类型,5种变型,其中热带分布的科103科,占总科数的84.44%,在热带分布中,属于泛热带分布的科有65科,占总科数的53.28%;该区属的分布型可以划分为13种分布类型,16种变型,属于热带成分的有431属,占总属数的81.78%,在热带成分中,泛热带分布的有160属,占总属数的30.36%。充分说明该区系地理成分复杂、以泛热带植物区系为主,具有明显的热带分布性质。通过对该区与邻近地区R/T值和植物区系谱的比较分析,其同广东雷州九龙山和海南的植物区系关系较为密切,皆属于古热带植物区系,区系古老,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纬度、地质地貌、气候等特征相近的地区植物区系关系较为相近。对该区维管植物特有性统计表明该区维管植物的特有程度不高,其原因可能由于该区长期植被的破坏,该区原生常绿季雨林已破坏。其在科级及以上分类单位未发现中国特有分布,在属一级,仅有杉木属(Cunninghamia)和水松属(Glyptostrobus),在种一级上发现分布于该区域的中国特有种共有74种,隶属于39科、57属。其中蕨类植物有2种,隶属于1科、1属,被子植物有72种,隶属于38科56属。而属于广西特有的种仅有6种,隶属于5科、5属,占广西的特有植物的0.69%。在该区维管植物的调查中,发现了该区域未有记录的16种植物,其中有1个中国新记录种,7个广西新记录属,和15个广西新记录种,这些新记录植物皆分布于邻近植物区系中,部分是已是严重影响邻近区域植物区系多样性的外来种。2.对广西北部湾海岸带野生维管植物按已知用途的资源植物进行分类统计,将其划分为药用植物(394种)、材用植物(86种)、纤维植物(84种)、蛋白质植物(61种)、淀粉植物(26种)、油脂植物(87种)、维生素植物(11种)、糖和非糖甜味剂植物(6种)、色素植物(4种)、芳香植物(35种)、鞣质植物(54种)、树脂和树胶植物(18种)、园林花卉植物(160种)、蜜源植物(58种)及其他资源植物;在其他资源植物中,防风固沙类植物(22种)、抗污染类植物(11种)、绿肥类植物(7种)、饲料类植物(62种)、指示植物(5种)。各种类型植物资源的种类众多,多样性较高,但各种类型植物资源的资源蕴藏量很少,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小,部分已经处于濒危状态,如黑桫椤(Alsophila podophylla)、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显脉金花茶(Camellia euphlebia)、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粘木(Ixonanthes reticulate)、见血封喉(Antiaris toxicaria)等已经处于濒危状态。3.广西北部湾海岸带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种类较多,对该区已有记录为珍稀濒危保护的植物进行统计,属于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共有43种,占广西北部湾海岸带野生维管植物的4.84%,属于国家一级的重点保护植物的有2种,为水松和膝柄木;国家二级保护的重点植物有11种,为黑桫椤、水蕨、樟树(Cinnamomum hupehanum)、崖藤(Albertisia laurifolia)、土沉香、显脉金花茶、格木、降香(Dalbergia odorifera)、花榈木(Ormosia henryi)、、紫荆木(Madhuca pasquieri)、野生稻(Oryza rufipogon)、国家三级保护的重点植物有5种,为长叶竹柏(Nageia fleuryi)、香子含笑(Michelia gioii)、锯叶竹节树(Carallia diphopetala)、粘木、见血封喉。并对广西北部湾海岸带未记录为珍稀濒危保护的野生维管植物进行了初步的评估,共有26种维管植物建议在广西北部湾海岸带区域应该重点保护,其隶属于23科25属。
孙延君[9](2019)在《侧柏叶炮制品质量及黄酮类成分药效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 kaempferol、myricetrin、quercitrin、myricetin、quercetin、hinokiflavone、amentoflavone这七种黄酮类成分为指标,对POL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研究,确定POL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方法。2、利用所建立的POL黄酮类化合物HPLC测定法,测定POL、炮制后的POL等样品的含量,对比POL经过炮制后与未经过炮制的样品中myricetrin等7个黄酮成分的变化。3、采用紫外检测双泵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贵州贵阳等产地POL中天冬氨酸等18个AA的含量,研究炮制加工对POL天冬氨酸等18个成分的影响,为POL进一步的质量评价标准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研究基础。4、确立紫外比色法测定POL中以quercetin为指标黄酮类成分的测定方法,并比较用不同提取方式提取POL中总黄酮的含量多少。并依据此法,研究POL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适合的提取工艺。5、观察POL中黄酮类化合物解热、抗炎、镇痛、抑菌等方面的药理作用。材料与方法:1、液相柱为月旭极致(长效碳18,5微米,250mm),样品洗脱液为甲醇-水(0.2%phosphoric acid)色谱柱程序清洗,紫外测定波长330nm,样品洗脱液速度1mL/min。2、根据药典(通则0213)照炒法、照炒炭法进行POL炮制。3、选择色谱柱前衍生化处理HPLC,并使用AA系统程序分析仪,来测定样品中的多种AA;样品洗脱液为乙腈-水(1:1):4%乙酸钠缓冲盐,样品洗脱液速度为1.2mL/min,进行色谱柱程序清洗,紫外测定波长为360nm,柱温箱温度为27℃。4、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用石油醚脱脂并用75%乙醇萃取、直接用75%乙醇萃取、水提醇沉至醇浓度50%、水提醇沉至醇浓度70%,以quercetin为指标,采用氯化铝比色法,在423nm下测定吸光度。5、用黄酮类化合物总量以及quercitrin的提取率为复合指标,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了提取溶剂、萃取次数、提取时间和固液比四种因素对POL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确定POL最好的提取工艺过程。6、利用所建立的制备工艺提取POL总黄酮,并利用2,4二硝基苯酚致大鼠发热法研究其解热作用;用二甲苯和蛋清诱导炎症法观察其抗炎效果;用小鼠热板法观察它是否具有镇痛效果;采用体外抑菌法观察其是否具有抑菌效果。结 果:1、对照品 myricetin、kaempferol、quercetin、myricetrin、amentoflavone、hinokiflavone、quercitrin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0.9995,说明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均符合相关要求(n=6)。2、炮制加工后,POL 中 myricetrin、quercitrin、hinokiflavone 及 amentoflavone 含量降低,而myricetin、quercetin及kaempferol含量相对升高。3、在不同产地,POL均含有18种AA,其中包含8种人体必需AA,以河北产地的POL中必需AA所占比例为最高,而总AA含量最高的则来自于安徽。加工后18种AA含量全都下降,并且随着炮制程度的加深AA含量明显下降。4、醇沉工艺中醇沉浓度为70%所得的浸膏中黄酮含量最多。5、提取工艺最佳提取条件是微波时间90s,甲醇浓度为70%,料液比1:40。6、POL药材中黄酮类化合物对热刺激所引起的疼痛反应、2,4二硝基苯酚致大鼠发热法、蛋清和二甲苯引起的炎症反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体外抑菌实验的结果表明,POL所含有的黄酮类成分能够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等菌株。结论:1、本实验建立的POL中myricetrin等7个黄酮对照品HPLC方法相对简单,回收率等方法学考察相关实验数据结果显示均符合要求,在POL和POL的炮制品测定当中应用可得到理想的效果。2、POL炮制前与炮制后所含的myricetrin等七个黄酮成分其种类和含量都有所改变,由于黄酮类化合物基本母核一致或者相近,其种类和含量的改变推测炮制过程对POL存在着成分的转化过程。3、利用POL中AA的含量作为指标来评价药材质量具有一定的意义。炮制前后AA的含量差别明显,且炮制后AA含量显着下降,可考虑不经炮制直接入药。4、所建立的氯化铝比色法稳定可靠,能够准确测定POL中以quercetin为指标的POL黄酮类成分的含量。5、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所确定的提取方法,工艺合理可行、步骤简单实用,它是POL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优提取方法。6、实验数据充分证明POL中黄酮类成分具有较好的抗炎、解热、抑菌、镇痛作用。
张文,王超,张晶,吴帆,倪穗[10](2016)在《食用玫瑰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玫瑰作为观赏植物和精油植物被广泛种植,但玫瑰花还是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花卉,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在食品行业具有广阔前景。本文总结了前人对食用玫瑰的品种、营养价值和在食品中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食用玫瑰花的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食用玫瑰花的深入研究和新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二、四季青鞣质提取方法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季青鞣质提取方法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天然产物的筛选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二章 绪论 |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2 研究内容和范围 |
第三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1.1 菌株来源 |
3.1.2 中草药、中药单体来源 |
3.1.3 单体、血平板、培养基及药敏纸片来源 |
3.1.4 常用试剂 |
3.1.5 主要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总体路线 |
3.2.2 临床菌株的鉴定 |
3.2.3 23种中草药对MRSA的抗菌活性研究 |
3.2.4 33种中药单体对MRSA的抗菌活性研究 |
3.2.5 仙鹤草抗MRSA成分的初步研究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临床菌株菌株鉴定结果 |
4.2 23种中草药对MRSA的抗菌活性研究结果 |
4.3 33种中药单体对MRSA的抗菌活性研究结果 |
4.3.1 33种单体的抑菌性分析 |
4.3.2 中药单体对抗菌药物的增敏作用 |
4.3.3 三种中药单体对常见抗菌药的增敏实验结果 |
4.4 仙鹤草醇提物中抗MRSA活性成分研究 |
4.5 仙鹤草水提物中抗MRSA活性成分研究 |
4.6 鞣质提取工艺初步研究结果 |
4.6.1 鞣质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4.6.2 标准曲线的制备 |
4.6.3 鞣质的提取及纯化工艺的单因素考察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
(2)中药抗真菌的活性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一)侵袭性真菌感染现状 |
(二)中药抗真菌研究现状 |
(三)立题依据 |
第一部分《中药大辞典》记载的抗真菌中药体外抗真菌作用药效再评价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材料 |
(三)实验方法 |
(四)实验结果 |
(五)讨论 |
(六)小结 |
第二部分《中华本草》记载的抗真菌中药体外抗真菌作用药效再评价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材料 |
(三)实验方法 |
(四)实验结果 |
(五)讨论 |
(六)小结 |
第三部分《药典》(2015 版)中药的抗真菌作用活性筛选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材料 |
(三)实验方法 |
(四)实验结果 |
(五)讨论 |
(六)小结 |
第四部分 维吾尔民族药抗真菌作用活性筛选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材料 |
(三)实验方法 |
(四)实验结果 |
(五)讨论 |
(六)小结 |
第五部分 其他中药抗真菌作用体外活性筛选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材料 |
(三)实验方法 |
(四)实验结果 |
(五)讨论 |
(六)小结 |
第六部分 茶叶及相关鞣质单体抗真菌作用研究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材料 |
(三)实验方法 |
(四)实验结果 |
(五)讨论 |
(六)小结 |
第七部分 体外活性筛选结果小结 |
(一)体外抗真菌作用活性筛选汇总 |
(二)对白念珠菌MIC≤250μg/ml中药聚类分析 |
(三)对白念珠菌菌丝形成的抑制 |
(四)有效抗真菌中药抗菌谱排序表 |
(五)协同氟康唑抗耐药白念珠菌 |
(六)XTT法测定抗白念珠菌早期生物被膜 |
(七)讨论 |
第八部分 抗真菌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材料 |
(三)实验方法 |
(四)实验结果 |
(五)讨论 |
(六)小结 |
第九部分 抗真菌中药作用机制研究 |
(一)实验方法 |
(二)实验结果 |
(三)小结 |
(四)讨论 |
第十部分 动物体内药效研究-小鼠胃肠道真菌感染模型生存率实验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材料 |
(三)实验方法 |
(四)实验结果 |
(五)讨论 |
(六)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一)真菌感染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
(二)天然药物抗真菌作用研究 |
(三)天然药物抗真菌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
致谢 |
(3)何首乌中鞣质及其与二苯乙烯苷不同配比对大鼠肝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正文 |
1 文献研究 |
1.1 何首乌的研究概况 |
1.2 鞣质的研究概况 |
1.3 二苯乙烯苷的研究概况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思路 |
2 实验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2 鞣质与二苯乙烯苷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
2.3 预试验 |
2.4 亚慢毒实验 |
2.5 实验结果 |
2.6 讨论 |
2.7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千层金叶片抗氧化活性物质分离纯化及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千层金的研究概况 |
2 天然植物抗氧化剂的主要活性成分 |
2.1 多酚类 |
2.2 黄酮类 |
2.3 多糖类 |
2.4 鞣质类 |
2.5 其他抗氧化活性成分 |
3 植物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与结构分析 |
3.1 植物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提取 |
3.2 植物抗氧化活性物质的分离 |
3.3 植物抗氧化活性物质的结构分析 |
4 天然植物抗氧化剂体外抗氧化能力评价方法 |
4.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4.2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4.3 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4.4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4.5 还原力的测定方法 |
5 本项目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5.1 本项目的研究意义 |
5.2 本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千层金叶片化学成分初步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1.1 材料 |
1.2 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样品供试液的制备 |
2.2 化学成分检测方法 |
2.3 总多酚含量测定 |
2.4 总黄酮含量测定 |
2.5 总多糖含量测定 |
2.6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千层金叶片化学成分检测结果 |
3.2 总多酚、总黄酮及总多糖含量测定结果 |
4 讨论 |
第三章 千层金叶片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提取 |
1 千层金叶片抗氧化活性物质的筛选研究 |
1.1 仪器与材料 |
1.1.1 材料 |
1.1.2 主要试剂 |
1.2 试验方法 |
1.2.1 提取方法 |
1.2.2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1.2.3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1.2.4 还原力测定 |
1.2.5 数据分析 |
1.3 结果与分析 |
1.3.1 不同溶剂提取物提取得率 |
1.3.2 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IC_(50)值 |
1.3.3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
1.3.4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 |
1.3.5 还原力 |
1.4 讨论 |
1.4.1 千层金叶片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因素 |
1.4.2 抗氧化实验方法的改进 |
2 千层金叶片醇提物提取工艺优化 |
2.1 仪器与材料 |
2.1.1 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醇提物提取方法 |
2.2.2 样品含水率测定 |
2.2.3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2 响应面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3 样品含水率 |
2.4 讨论 |
第四章 千层金叶片抗氧化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及结构分析 |
1 千层金叶片醇提物不同极性部位抗氧化活性研究 |
1.1 仪器与材料 |
1.1.1 材料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仪器 |
1.2 试验方法 |
1.2.1 千层金叶片醇提物不同极性部位的分离萃取 |
1.2.2 千层金叶片醇提物及其不同极性部位总多酚含量测定 |
1.2.3 千层金叶片醇提物及其不同极性部位的HPLC分析 |
1.2.4 千层金叶片醇提物及其不同极性部位抗氧化活性测定 |
1.2.5 数据分析 |
1.3 结果与分析 |
1.3.1 醇提物及其不同极性部位萃取得率和总多酚含量 |
1.3.2 醇提物及其不同极性部位的HPLC分析结果 |
1.3.3 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 |
1.3.4 抗氧化活性的IC_(50)值与总多酚含量相关性分析 |
1.4 讨论 |
1.4.1 千层金叶片醇提物抗氧化活性的主要作用成分 |
1.4.2 千层金叶片提取物对亚硝基清除能力的影响因素 |
2 千层金叶片正丁醇部位分离纯化及MB1结构分析 |
2.1 仪器与材料 |
2.1.1 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正丁醇部位的分离纯化 |
2.2.2 薄层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条件 |
2.2.3 化合物MB1的试管试验和纸色谱试验 |
2.2.4 化合物MB1的结构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TLC分析结果 |
2.3.2 HPLC分析结果 |
2.3.3 化合物MB1的理化性质 |
2.3.4 单体化合物MB1结构分析 |
2.4 讨论 |
2.4.1 千层金叶片醇提物正丁醇部位分离纯化方法研究 |
2.4.2 MB1的结构与功能 |
第五章 分离纯化组分的抗氧化活性和抗菌活性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1.1 材料 |
1.2 主要试剂 |
1.3 供试菌种 |
1.4 主要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总多酚含量测定 |
2.2 抗氧化活性测定 |
2.3 抗菌活性试验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总多酚含量 |
3.2 抗氧化活性结果与分析 |
3.3 各分离纯化组分IC_(50)值与总多酚含量相关性分析 |
3.4 抗菌活性检测 |
4 讨论 |
第六章 总结 |
1 主要研究成果 |
1.1 千层金叶片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
1.2 千层金叶片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提取 |
1.3 千层金叶片抗氧化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及结构分析 |
1.4 分离纯化组分的抗氧化活性和抗菌活性研究 |
2 主要创新之处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5)中西药联用的文献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西药联用的历史及现状 |
1 中西药配伍应用的源流 |
2 中西药联用的现状 |
综述二 药物相互作用的病例及研究情况 |
1 药物相互作用的概念 |
2 有益的中西药相互作用病例报道及研究情况 |
3 有害的中西药相互作用病例报道及研究情况 |
第二部分 中西药不良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
1 形成难溶物,降低吸收 |
2 影响药物分布,使血药浓度升高 |
3 改变酶活性,影响药物代谢 |
4 影响药物排泄 |
5 产生颉颃,降低药效 |
6 用药重复累加或协同,使药效或毒性增强 |
7 pH 值变化,单用中西药的酸碱环境改变 |
8 生成毒性物质,导致药源性疾病 |
9 破坏成分或药物的体内环境,导致失效或降效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中西药相互作用论述及存在问题 |
1 中西药相互作用论述 |
2 相互作用论述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中西药临床合用处方调查 |
1 对医院门诊中西药联用处方的调查 |
2 含鞣质的中成药与青霉素类等药物联用的处方调查及报道 |
3 《北京医保目录》中成药含鞣质、蒽醌组方统计 |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阿莫西林与大黄蒽醌合用后体外溶出情况考察 |
实验二 阿莫西林与五倍子鞣质合用后体外溶出情况考察 |
研究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图 |
(6)山核桃蒲鞣质提取纯化工艺及对羊毛染色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山核桃资源概况 |
1.2 植物鞣质概述 |
1.2.1 鞣质根据其化学结构可分为三大类 |
1.2.2 植物鞣质特性 |
1.2.3 植物鞣质的生物活性 |
1.3 山核桃蒲的研究现状 |
1.3.1 无机化学成分的研究 |
1.3.2 色素类化学成分研究 |
1.4 膜分离概述 |
1.4.1 微滤(Microfiltration, MF) |
1.4.2 超滤(Ultrafiltration, UF) |
1.4.3 纳滤(Nanofiltration, NF) |
1.4.4 反渗透(Reverseosmosis, RO) |
1.5 植物鞣质对羊毛染色机理 |
2. 引言 |
2.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1.1 研究的目的 |
2.1.2 研究的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3. 材料与方法 |
3.1 材料、仪器和试剂 |
3.1.1 材料 |
3.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山核桃蒲鞣质提取纯化工艺流程图 |
3.2.2 原料预处理 |
3.3 山核桃蒲鞣质的提取 |
3.4 提取工艺的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试验 |
3.4.1 提取工艺的单因素实验设计 |
3.4.2 响应面分析因素水平的选取 |
3.5 山核桃蒲浸提液鞣质成分的定性鉴定 |
3.6 标准曲线的绘制 |
3.6.1 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
3.6.2 标准曲线的制备 |
3.6.3 总酚含量的测定 |
3.6.4 不被吸附的多酚含量的测定 |
3.6.5 显色剂磷钼钨酸的配制 |
3.7 膜集成联用技术纯化山核桃蒲鞣质浸提液 |
3.7.1 无机陶瓷膜的微滤条件优化 |
3.7.2 有机膜超滤条件优化 |
3.8 喷雾干燥实验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实验 |
3.8.1 喷雾干燥实验过程 |
3.8.2 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喷雾干燥对山核桃蒲鞣质的影响 |
3.9 山核桃蒲鞣质对羊毛染色工艺及电镜扫描分析 |
3.9.1 芬顿试剂对羊毛前处理工艺 |
3.9.2 染液配方 |
3.9.3 染色工艺 |
3.9.4 对染色前羊毛和染色后羊毛进行电镜扫描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山核桃蒲浸提液成分分析 |
4.1.1 山核桃蒲浸提液鞣质成分的定性鉴定 |
4.2 没食子酸标准曲线的绘制 |
4.3 山核桃蒲原料中鞣质含量的测定 |
4.4 山核桃蒲鞣质提取工艺单因素实验结果 |
4.4.1 提取时间的选择 |
4.4.2 提取温度的选择 |
4.4.3 液料比的选择 |
4.4.4 颗粒目数的选择 |
4.5 实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 |
4.5.1 响应面实验设计及结果 |
4.5.2 响应曲面法实验结果 |
4.5.3 提取最佳条件的优化与验证 |
4.6 利用膜集成联用技术纯化山核桃蒲鞣质浸提液 |
4.6.1 无机陶瓷膜的微滤条件优化结果 |
4.6.2 聚砜纤维膜超滤条件优化结果 |
4.7 山核桃蒲鞣质的干燥 |
4.7.1 喷雾干燥 |
4.7.2 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分析喷雾干燥对山核桃蒲鞣质提取物的影响 |
4.8 山核桃蒲鞣质对羊毛染色及电镜扫描结果分析 |
4.8.1 山核桃蒲鞣质对羊毛染色前后效果对比 |
4.8.2 对山核桃蒲鞣质染色前后羊毛进行电镜扫描分析 |
5.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广西北部湾海岸带维管植物区系地理与植物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的综述 |
1.1.1 植物区系地理学的内涵及内容 |
1.1.2 国外植物区系地理的研究进展 |
1.1.3 国内植物区系地理的研究进展 |
1.2 野生植物资源研究的综述 |
1.2.1 植物资源的概念 |
1.2.2 我国野生植物资源的研究及现状 |
1.3 研究区域概况 |
1.3.1 研究区域的界定 |
1.3.2 研究区域的自然地理概况 |
1.3.3 研究区域植物的调查概况 |
1.3.4 研究区域的植被概况 |
2 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1.1 研究的目的 |
2.1.2 研究的意义 |
2.2 研究方法 |
3 广西北部湾海岸带维管植物区系地理研究 |
3.1 植物区系的数量组成 |
3.1.1 科的数量统计与分析 |
3.1.1.1 科内种的数量统计分析 |
3.1.1.2 科内属的数量统计分析 |
3.1.1.3 优势科的统计分析 |
3.1.2 属的数量统计与分析 |
3.1.3 种的生活型统计与分析 |
3.2 维管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统计分析 |
3.2.1 科的地理成分统计与分析 |
3.2.2 属的地理成分统计与分析 |
3.3 广西北部湾海岸带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的比较 |
3.3.1 R/T值分析 |
3.3.2 区系谱分析 |
3.4 广西北部湾海岸带特有现象 |
3.5 广西北部湾海岸带维管植物新资料 |
3.5.1 中国新记录种 |
3.5.2 广西新记录属 |
3.5.3 广西新记录种 |
4 广西北部湾海岸带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
4.1 野生植物资源分述 |
4.1.1 药用植物类 |
4.1.2 材用植物类 |
4.1.3 纤维植物类 |
4.1.4 蛋白植物类 |
4.1.5 淀粉植物类 |
4.1.6 油脂植物类 |
4.1.7 维生素植物类 |
4.1.8 糖和非糖甜味剂植物类 |
4.1.9 植物色素类 |
4.1.10 芳香油植物类 |
4.1.11 鞣质植物类 |
4.1.12 树脂和树胶植物类 |
4.1.13 园林花卉植物类 |
4.1.14 蜜源植物类 |
4.1.15 其他资源植物 |
4.2 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 |
5 广西北部湾海岸带植物的保护 |
5.1 广西北部湾海岸带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种类 |
5.2 在广西北部湾海岸带建议加强重点保护的植物 |
5.3 致危原因及保护措施 |
5.3.1 致危原因 |
5.3.2 保护措施 |
6 总结与讨论 |
6.1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 |
6.1.1 区系地理的研究成果 |
6.1.2 植物资源的研究成果 |
6.1.3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研究成果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广西北部湾海岸带本土野生维管植物名录 |
附录2:广西北部湾海岸带外来入侵植物名录 |
附录3:广西北部湾海岸带栽培植物名录 |
撰写及发表的主要论文 |
致谢 |
(9)侧柏叶炮制品质量及黄酮类成分药效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侧柏叶(POL)炮制机理研究 |
第一节 侧柏叶(POL)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
第二节 炮制过程对侧柏叶(POL)成分的影响 |
第三节 不同产地侧柏叶(POL)药材及炮制前后氨基酸(AA)成分的对比分析 |
第二部分 侧柏叶(POL)提取工艺研究 |
第一节 侧柏叶(POL)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
第二节 微波提取侧柏叶(POL)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研究 |
第三部分 侧柏叶(POL)中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初步研究 |
结论 |
创新性研究 |
参考文献 |
综述 侧柏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10)食用玫瑰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食用玫瑰的品种 |
1.1 重瓣玫瑰 |
1.2 紫枝玫瑰 |
1.3 平阴一号 |
1.4 保加利亚大马士革玫瑰 |
1.5 法国千叶玫瑰 |
1.6 苦水玫瑰 |
1.7 墨红玫瑰 |
2 玫瑰的栽培研究 |
3 玫瑰花的营养成分研究 |
3.1 挥发油 |
3.2 黄酮类 |
3.3 多酚类 |
3.4 多糖类 |
3.5 色素类 |
3.6 蛋白质、氨基酸 |
3.7 微量元素 |
3.8 其他 |
4 食用玫瑰产品开发研究 |
4.1 玫瑰花茶点 |
4.2 玫瑰花饮料 |
4.3 玫瑰花茶 |
4.4 玫瑰花酒 |
4.5 玫瑰花露酒 |
4.6 玫瑰花酱 |
4.7 玫瑰凝胶软糖 |
5 食用玫瑰发展前景 |
四、四季青鞣质提取方法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天然产物的筛选及研究[D]. 余琼. 西南大学, 2012(10)
- [2]中药抗真菌的活性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D]. 吴晶. 第二军医大学, 2017(01)
- [3]何首乌中鞣质及其与二苯乙烯苷不同配比对大鼠肝脏的影响[D]. 李娅琳. 陕西中医学院, 2010(05)
- [4]千层金叶片抗氧化活性物质分离纯化及结构分析[D]. 余雪芳.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1)
- [5]中西药联用的文献与实验研究[D]. 庄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01)
- [6]山核桃蒲鞣质提取纯化工艺及对羊毛染色性能研究[D]. 韩实. 安徽农业大学, 2013(05)
- [7]四季青鞣质的毒性研究[J]. 南通制药厂试制室. 新医药学杂志, 1975(06)
- [8]广西北部湾海岸带维管植物区系地理与植物资源研究[D]. 谢彦军. 广西师范大学, 2012(11)
- [9]侧柏叶炮制品质量及黄酮类成分药效作用研究[D]. 孙延君.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10]食用玫瑰的研究进展[J]. 张文,王超,张晶,吴帆,倪穗.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