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流域水资源开发与保护

滇池流域水资源开发与保护

一、滇池流域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论文文献综述)

黎刚,郭露洁,黎喆汇,韩鹏煜[1](2021)在《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健全水权概念体系》文中认为水权概念体系属于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课题。由于水权的复杂性,我国水权概念至今仍未形成共识,水权理论和水权实践还不能满足共抓大保护的时代要求。在落实共抓大保护战略、贯彻实施《长江保护法》的时代背景下,回顾总结水权概念发展历程及其研究成果,以《长江保护法》为引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定位,基于法律协调性和一致性,确立水权概念价值目标、基本原则及其法律属性,统一水权概念认识,健全水权概念体系,促进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协调发展。

吕巍[2](2021)在《进行一场动真碰硬的湖泊革命》文中提出湖泊是水资源的重要载体,是江河水系、国土空间和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资源功能、经济功能,也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固碳等生态功能。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湖泊湿地是“地球之肾”。努力实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不?

赵宁睿[3](2021)在《城市面源污染负荷计算与防控措施探讨——以昆明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滇池既是昆明人民的水源地,又承纳流域内的点、面源污染负荷。随着近年点源污染的控制和城镇化的发展,非点源已成为滇池流域的重要污染源。文中利用InfoWorks ICM模型,得到城市基本信息和城市面源污染排放参数,计算昆明城市面源污染负荷。结果显示,降雨量较大的场次面源污染负荷较大,且昆明CODCr污染负荷最严重,TP最轻。基于计算结果,提出屋顶绿化、道路透水铺装、提高道路清扫频率这3个建议措施,以降低城市面源污染负荷。

刘扬扬,王孟,邓瑞,邓志民[4](2021)在《《长江保护法》施行后流域水资源保护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长江保护法》是将党中央战略部署以法律形式予以贯彻落实、转化为保护长江的国家意志和社会行为准则的重要举措,对于开启长江保护有法可依的崭新局面具有深远意义。在全面分析《长江保护法》中水资源保护管理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研判了《长江保护法》的实施对流域水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指导意义,精准查找了《长江保护法》视域下流域水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从完善水资源保护规划体系、加强生态流量保障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建立评估制度以及健全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工作思路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保护法》强化了水资源保护制度的落实,健全了水资源保护法治的体系。研究成果可为流域水资源保护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对推进美丽长江和法治长江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何梦溪,王丽娟[5](2021)在《基于水位波动的河湖生态系统修复效果评价——以滇池水生态修复为例》文中认为本文以利用水位波动修复滇池水生态系统为例,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滇池水质水位情况出发,到六大工程的建成应用,对比运行前后的水质水位实测资料,得到滇池外海高水位提高至1887.5m,各时期外海水位也都有不同幅度的提升,从滇池外海各监测站点的影响水质类别中选取NH3-N、CODMn两个主要且明显变化的水环境指标分析滇池外海水环境改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六大工程的实施,滇池现已不再承担城市生活供水压力,从以往的供给水源转变成为需要进行生态修复补水的用水对象,且主要污染因子在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运行后都有所改善。至今,滇池的水质已经有从重度富营养化转向中度富营养化的趋势。

陈晨,张刘东,倪匡迪,胥晓蓉[6](2021)在《基于Tennant和R2-CROSS的滇池流域河流生态需水量计算》文中提出滇池流域内河流众多,为研究滇池流域的河流水生态状况,采用Tennant法和R2-CROSS法计算滇池流域河流生态需水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使用Tennant法计算河流生态需水量为16 974.59万m3,使用R2-CROSS法计算河流生态需水量为16 715.49万m3。Tennant法计算灵活、简单,R2-CROSS法综合考虑了研究河段的水力特性、生态特性和河道形态特性,计算结果更全面。研究结果可为滇池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余波[7](2021)在《湖泊型湿地生态系统的控制论过程及滇池湿地治理研究》文中提出指出了湖泊型湿地是湿地系统中重要的类型,因其强大的生态功能和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而受到科学家们的密切关注。湖泊湿地在自然变化和人为作用的双重作用下,生态遭受严重破坏,而湖泊湿地的各个基本单元间的作用所蕴含的生态系统中的控制论过程,可以为湖泊湿地的治理和修复提供众多参考。针对湖泊型湿地生态系统特征方面,讨论了湖泊型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控制论过程,并基于该理论基础,以滇池为例,设计了湖泊型湿地治理的总体方案。以期为滇池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提供理论基础。

刘家琳[8](2021)在《GIS技术在流域综合规划编制中的应用探讨》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对流域工程建设、饮用水安全保障、河流生态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流域综合规划是有效实现流域综合管理和地区经济稳定增长的必要手段。应用GIS技术对数据层进行分析计算,可以为流域综合规划的制定提供强大的功能辅助与技术支持,提高规划精细度,实现流域综合规划的信息化和科学化。

邓志民,李斐,邓瑞,刘金珍,张登成[9](2021)在《长江流域生态流量满足程度及其保障措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保障和管理河湖生态流量是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管控的基本要求,是实施"长江大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采用Qp法、Tennant法等生态流量计算方法,结合流域综合规划、水量分配方案、环评批复及取水许可等已有成果,计算确定长江流域重要河流控制断面的生态流量;采用1956~2016年控制断面长序列月均及日均径流数据,分析各控制断面生态流量满足程度。结果表明:长江流域重要河流主要控制断面除彭山、日喀则、海埂、宜昌断面月均生态流量满足程度较低,分别为87.6%、92.1%、92.1%和74.9%以外,其余控制断面生态流量月均满足程度均高于95.0%;各控制断面的日均生态流量满足程度均高于90.0%,采用2012~2016年近5 a的日均数据分析可知,清江高坝洲和抚河李家渡2个控制断面生态流量日均满足程度低于90.0%,分别为88.0%和85.0%,主要原因是天然来水偏枯及上游水利工程调度管理监管不严。根据分析结果,从健全法规体系、强化工程生态调度、完善监测体系、加强监督检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提出了长江流域片生态流量保障措施,可为流域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刘林[10](2021)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滇池流域最小生态用地量化对比研究》文中指出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在带来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较多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态破坏等。生态用地具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利用不合理将造成区域景观格局连接度低、碎片化等问题。最小生态用地指在某一区域内,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对本区域城镇化扩张和社会经济增长不产生阻碍作用所保有的底线生态用地的空间范围,对其进行识别、量化研究有利于平衡城镇化发展与生态保护,同时能为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参考。基于此,本研究以滇池流域为研究对象,首先结合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通过构建生态用地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评价结果以最小累计阻力模型(MCR)与情境模拟法对研究区最小生态用地进行识别研究,其次通过土地利用类型与景观格局分布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种方法在确定滇池流域最小生态用地上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最后基于“集中与分散”理论,提出滇池流域未来土地利用格局优化的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结合滇池流域生态系统特征,从水资源供应、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保持及水源涵养四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入手进行生态用地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四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生态用地重要性单因子评价结果表明:水资源供应单因子、生物多样性保护单因子、土壤保持单因子及水源涵养单因子生态用地中极重要生态用地面积分别为467.81km2、227.36km2、874.27km2、1450.13km2,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20.65%、10.13%、39.00%、64.65%,地类多为林地、水域、草地等,均具有大面积集聚特征。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从极重要到不重要等级生态用地面积分别为1149.74km2、328.28km2、371.16km2、230.60km2及148.07km2。极重要等级生态用地面积最大,多为林地与水域。(2)基于MCR模型,通过构建生态“源”地与“阻力面”实现最小生态用地量化。结果显示,最小生态用地面积为1148.00km2,占研究区总面积39.32%,主要分布于滇池流域东北部、中西部以及东南部,地类包括林地、水域等,发挥着涵养水源、水土保持等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3)基于情境模拟法,通过对生态用地重要性综合评价值的划分,设立占研究区生态用地面积30%、40%、50%及60%的情境,结果显示,情境模拟法量化的最小生态用地面积为1129.55km2,占滇池流域生态用地面积50%,占研究区总面积38.96%,总体上分布于研究区中西部、南部及东北部,各板块间连通性较好,各地类分布较为合理。(4)从土地利用类型与景观格局分布两个方面对MCR模型法与情境模拟法量化的最小生态用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土地利用类型分析中,研究区层面下,MCR模型确定的最小生态用地中林地面积为901.08km2,占最小生态用地面积78.17%,占同类用地面积的82.49%,其余地类面积占比少,面积总和仅占最小生态用地面积比21.83%,无法较好维持土地利用类型的多样性;情境模拟法确定的最小生态用地中林地面积534.48%,占比47.32%,且各地类占同类型用地面积比在30%-85%中间,能较好地维持土地利用类型的多样性;行政界限层面下,两种方法确定的最小生态用地中各个区县内各地类面积波动较小,相较而言,情境模拟法确定的最小生态用地中各地类面积分布更为稳定。(2)景观格局分布分析中,MCR模型与情境模拟法两者确定的最小生态用地占研究区总面积分别为37.42%、38.96%,一定程度上均满足生态系统功能多样性与稳定性;两种方法确定的最小生态用地的最大斑块面积、蔓延度、聚合度、斑块密度分别为6.08%、38.67%、92.45%、6.50/100ha与10.62%、39.57%、93.39%、5.08/100ha,通过对数值的比较可知,情境模拟法量化的最小生态用地的景观格局分布更为适宜,斑块连通性更好、破碎度更低。(5)以情境模拟法量化的最小生态用地为滇池流域最小生态用地。滇池流域最小生态用地面积为1129.55km2,占研究区面积38.96%,地类主要包括林地、水域等,如滇池、松华水库、西山保护区、长虫山等,广泛分布于整个研究区。最小生态用地包括林地、草地、农用地、水域、其他用地,面积分别为534.48km2、66.56km2、286.67km2、170.86km2、70.97km2,总体上呈现大面积集聚现象,各斑块之间空间连接度较高,破碎斑块较少。该用地具有明显的涵养水源、预防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作用,占比较为适中,对研究区社会经济发展不产生阻碍作用,是维持滇池流域生态平衡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生态用地。

二、滇池流域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滇池流域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健全水权概念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1 水权概念发展历程回顾
    1.1 我国传统水权概念
    1.2 我国现行水权概念
    1.3 市场经济条件下水权概念的发展
    1.4 生态文明背景下水权概念的完善
2 水权概念的争议
    2.1 水权概念的理论争论
        2.1.1 主要观点
        (1)运用民法学理论定义水权概念。
        (2)运用经济学理论定义水权概念。
        (3)运用管理学理论定义水权概念。
        (4)运用商品学理论定义水权概念。
        (5)运用国际比较法定义水权概念。
        2.1.2 争论焦点
        (1)对水权客体“水”的认识不同。
        (2)对水权之“权”的法律性质意见不同。
        (3)水权市场制度体系没有达成共识。
        (4)水权交易实践与水权市场理论是否相符。
    2.2 水权实践面临的问题
3 以《长江保护法》为引领,完善水权概念内涵
    3.1 坚持生态安全的价值目标和生态优先的基本原则
    3.2 深化水权性质认识
4 健全水权概念体系,促进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协调发展
    4.1 联动修订《水法》,统一水权概念
    4.2 扩展水权内容,促进生态保护
    4.3 健全水权概念体系,推进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系统治理
5 结语

(3)城市面源污染负荷计算与防控措施探讨——以昆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1.1 不确定性分析
    1.2 流域机理模型
2 研究方法
    2.1 滇池流域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解析
        2.1.1 自然地理特征
        2.1.2 社会经济发展及污染排放特征
    2.2 城市面源污染负荷特征识别与核算
        2.2.1 构建城市面源污染负荷估算模型
        2.2.2 城市面源污染负荷估算关键参数识别
        2.2.3 城市面源污染负荷估算
        2.2.4 降低面源污染的措施探讨
3 结果与讨论
    3.1 城市面源污染负荷估算
        3.1.1 参数选择
        3.1.2 面源污染负荷计算
    3.2 城市面源污染防治措施的探讨
        3.2.1 绿色屋顶
        3.2.2 道路
4 结论

(4)《长江保护法》施行后流域水资源保护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长江保护法》对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的相关要求和指导意义
    1.1 规划体系方面,明确健全以“空间规划”为基础的流域规划体系
    1.2 管理事务方面,明确提出“生态用水保障、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地下水保护”等水资源保护重点任务
        (1) 加强生态用水保障。
        (2) 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3) 加强水生态修复保护。
        (4) 加强地下水保护。
    1.3 管理理念方面,明确树立以“保护优先”为核心的资源管理刚性约束
    1.4 管理机制方面,明确建立以“协调管理”为统筹的流域协调机制
2 《长江保护法》视域下新时代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新时代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体系亟待建立
    2.2 流域水资源保护事务管理亟需强化
        2.2.1 流域生态流量管理亟需加强
        2.2.2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仍需夯实
        2.2.3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亟待推进
        2.2.4 地下水保护力度有待加大
    2.3 水资源保护刚性约束机制亟待建立
    2.4 流域管理能力有待提升
3 《长江保护法》实施框架下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健全对策
    3.1 工作思路
    3.2 工作建议
        3.2.1 以规划为引领,布局流域水资源保护的顶层设计
        3.2.2 以生态流量保障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为抓手,强化流域水资源保护事务管理
        (1) 加强河湖生态流量水量保障。
        (2) 推进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3) 推进河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4) 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
        3.2.3 以评估制度为手段,建立流域水资源保护刚性约束
        3.2.4 以机制制度为保障,健全流域水资源保护长效机制
4 结 语

(5)基于水位波动的河湖生态系统修复效果评价——以滇池水生态修复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河湖生态系统背景
    1.自然背景
    2.制度背景
二、修复的整体思路和框架
    1.总体思路
    2.措施选择
    3.总体部局
三、以滇池为中心的主要供水工程
四、滇池生态水位分析
    1.滇池生态修复补水量
    2.滇池水位运行调度
五、水环境改善效果分析
六、展望
七、结论

(6)基于Tennant和R2-CROSS的滇池流域河流生态需水量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数据来源
2 研究方法
    2.1 Tennant法
        2.1.1 河道基本生态流量
        2.1.2 河流水面蒸发需水量
        2.1.3 河流渗漏需水量
        2.1.4 河道外绿化带需水量
    2.2 R2-CROSS法
3 结果
4 分析与讨论
5 结语

(7)湖泊型湿地生态系统的控制论过程及滇池湿地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湖泊型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控制论过程
    2.1 基于反馈理论
    2.2 基于“黑箱”理论
    2.3 基于通信和控制理论
    2.4 基于自组织理论
3 湖泊型湿地治理案例—以滇池为例
    3.1 滇池流域概况
    3.2 滇池污染原因初探
    3.3 滇池恢复的总体目标
        (1)改善水质。
        (2)改善流域内生态环境。
        (3)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 结论与讨论

(8)GIS技术在流域综合规划编制中的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GIS技术应用方法
    1.1 资料的采集与处理
    1.2 属性提取与水文计算
2 GIS技术在流域规划中的应用
    2.1 数据计算与属性分析
    2.2 制图与结果输出
3 流域信息化建设
4 结论

(9)长江流域生态流量满足程度及其保障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控制断面选取
    1.1 断面选取原则
    1.2 控制断面确定
2 生态流量计算方法
    2.1 生态流量
    2.2 生态水位
3 生态流量确定
4 生态流量满足程度分析
    4.1 计算方法
    4.2 满足程度分析
        4.2.1 月均满足程度分析
        4.2.2 日均满足程度分析
5 生态流量保障措施
    5.1 推动生态流量管理法规体系建设
    5.2 加强水利工程生态调度
    5.3 完善生态流量监测体系
    5.4 强化生态流量监督检查
    5.5 加强科学研究技术支撑
6 结 语

(10)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滇池流域最小生态用地量化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基本概念
        一、生态用地
        二、生态系统服务
        三、最小生态用地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二、生态用地研究进展
        三、最小生态用地量化研究进展
    第四节 研究内容、目标及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目标
        三、创新点
        四、技术路线
第二章 滇池流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滇池流域概况
        一、滇池流域研究范围
        二、滇池流域自然环境概况
        三、滇池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第二节 数据来源及处理
        一、数据来源
        二、数据处理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生态用地重要性评价方法
        二、累计修正求和法
        三、MCR模型
        四、情境模拟法
        五、景观格局分析法
第三章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滇池流域生态用地重要性评价
    第一节 滇池流域生态用地识别
        一、滇池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二、滇池流域生态用地类型识别
    第二节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滇池流域生态用地重要性评价体系构建
        一、滇池流域生态用地重要性单因子评价
        二、滇池流域生态用地重要性综合评价
    第三节 滇池流域生态用地重要性单因子评价结果
        一、水资源供应单因子生态用地重要性评价结果
        二、生物多样性保护单因子生态用地重要性结果
        三、土壤保持单因子生态用地重要性结果
        四、水源涵养单因子生态用地重要性结果
    第四节 滇池流域生态用地重要性综合评价结果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滇池流域最小生态用地量化的对比研究
    第一节 基于MCR模型滇池流域最小生态用地量化
        一、MCR模型的构建
        二、滇池流域最小生态用地量化结果
    第二节 基于情境分析法滇池流域最小生态用地量化
        一、滇池流域各情境生态用地提取
        二、滇池流域各情境生态用地分析
        三、滇池流域最小生态用地的确定
    第三节 滇池流域最小生态用地的对比分析
        一、土地利用类型分析
        二、景观格局分析
        三、滇池流域最小生态用地范围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基于最小生态用地滇池流域土地利用格局优化建议
    第一节 基于最小生态用地空间分布的优化建议
    第二节 滇池流域土地利用格局优化建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讨论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四、滇池流域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 [1]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健全水权概念体系[J]. 黎刚,郭露洁,黎喆汇,韩鹏煜.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21(12)
  • [2]进行一场动真碰硬的湖泊革命[N]. 吕巍. 人民政协报, 2021
  • [3]城市面源污染负荷计算与防控措施探讨——以昆明为例[J]. 赵宁睿. 净水技术, 2021(S2)
  • [4]《长江保护法》施行后流域水资源保护的思考[J]. 刘扬扬,王孟,邓瑞,邓志民. 人民长江, 2021(10)
  • [5]基于水位波动的河湖生态系统修复效果评价——以滇池水生态修复为例[J]. 何梦溪,王丽娟.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21(09)
  • [6]基于Tennant和R2-CROSS的滇池流域河流生态需水量计算[J]. 陈晨,张刘东,倪匡迪,胥晓蓉. 广西水利水电, 2021(04)
  • [7]湖泊型湿地生态系统的控制论过程及滇池湿地治理研究[J]. 余波. 绿色科技, 2021(16)
  • [8]GIS技术在流域综合规划编制中的应用探讨[J]. 刘家琳. 江西水利科技, 2021(04)
  • [9]长江流域生态流量满足程度及其保障措施研究[J]. 邓志民,李斐,邓瑞,刘金珍,张登成. 人民长江, 2021(07)
  • [10]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滇池流域最小生态用地量化对比研究[D]. 刘林.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标签:;  ;  ;  ;  ;  

滇池流域水资源开发与保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