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调节阀的选择

(3)调节阀的选择

一、(三)调节阀的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汤宝珠[1](2021)在《高炉热风炉检修与治理》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介绍了高炉的类型以及结构,同时分析了高炉热炉的检修与治理方式,旨在为保障高炉系统的正常运转提供参考,具体如下。

曾博文,陈坚刚,秦川,章鹏华,黄贤华[2](2021)在《基于主给水泵运行可靠性的装置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压水堆核电站主给水泵紧急切换过程中产生的瞬态扰动,对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形成严重挑战,国内多个核电站都曾出现过因主给水泵紧急切换导致停机停堆的事件。因此,提高主给水泵的运行可靠性对于核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尤为重要。介绍一种基于核电站主给水泵运行可靠性的装置,可以有效提高主给水泵运行可靠性,为其他核电站的系统改进及新建核电站设计提供参考。

杨桑宇[3](2021)在《超临界石化碱渣废水氧化处理装置优化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石油炼制工业的飞速发展,碱渣废水总量不断增多。传统的处理技术(如生物法、湿式氧法)无法彻底降解这些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甚至还会产生二次污染。超临界水氧化技术有着适用范围广、反应速率快、处理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的优点,在碱渣废水处理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该技术存在的腐蚀、盐沉淀以及高运行成本问题使其无法进行大规模工业化推广。因此,本文以碱渣废水为研究对象,对现有的超临界水氧化处理装置进行优化设计。采用实验室现有的超临界水氧化装置对燕山石化的汽油碱渣废水进行超临界水氧化实验,反应器为连续管式,氧化剂为空气,反应温度范围500~600℃,压力范围24~28MPa,停留时间范围10~30s,过氧系数超过400%。实验采用正交分析的形式,探究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与停留时间对COD去除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三个因素对碱渣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温度>压力>停留时间,在综合考虑产物COD以及装置的经济性与安全性后,在氧化剂充足的情况下实验最佳条件可选择反应温度550℃、反应压力24MPa、停留时间30s。为解决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存在腐蚀、盐沉淀以及高运行成本问题,提出一种带有能量回收系统的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工艺和一种内燃式透壁自动排盐及集反应与分离功能一体的超临界水氧化装置,并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采用不同氧化剂(空气、氧气、液氧)的超临界水氧化系统能耗与能量回收量进行模拟计算分析,最后得出三种方案均可有效降低超临界水氧化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能耗,减小系统运行成本,但在工厂有空分站的情况下,方案三为最优方案。根据Aspen Plus软件的模拟结果,对系统中反应装置的结构进行设计,包括多孔管、反应斜管、分离器以及设备封头,还对系统中的余热回收装置以及气液分离器进行选型与设计,最后对各方案所需的辅助设备包括增压设备、阀门、测量装置以及加热装置进行选型。

乔明明[4](2020)在《分布式变频供热节能特性的研究 ——以晋煤宏圣可建公司为例》文中指出目前我国需要供暖的城市集中在北方,南方的供暖方式多采用空调供暖,而北方的供暖方式多种多样。近几年,集体供暖的形式也在不断更新,研究者为了用户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供暖,从国外引入了分布式变频供暖节能系统,开始广泛适用于各个城市。本文主要是针对分布式变频供热节能系统做深入研究,以山西省高平市晋煤宏圣可建公司为研究案例,在资料调研的基础上,了解分布式变频供热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结合相关的统计数据,分析出目前某地区供热供暖方面的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以真实案例入手,找到分布式变频供热系统在性能、节能方面的效用,分析比较与传统供暖供热性能之间的差别,并与实际需求情况进行符合性分析和限制条件的排除,找出能够符合环保发展方向,满足实际需要,在经济合理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排放最小化,并尽可能使更多的公司可以使用该项节能技术,使资源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在改造完成之后,对该公司的供暖性能指标进行检测,通过分析对比找到分布式变频供热节能系统相比传统供热系统的优势并得出结论,希望能为未来公司的应用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和帮助。

杨君[5](2020)在《油井分层开采电控配产器研制》文中提出

姜英东[6](2020)在《调节阀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探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工厂的生产方式也越来越现代化,而调节阀作为工程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件,在实际生产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调节阀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所以,本文对调节阀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

童丹[7](2020)在《大气中有机胺的臭氧氧化机理及其对形成纳米细颗粒物的影响》文中指出有机胺是大气中十分重要的含氮有机化合物之一,因其碱性强、反应活性高等特性而广泛参与大气化学反应中,如自由基氧化反应、酸碱反应等均相反应以及非均相反应等,且反应产生的含氮含氧化合物、有机胺盐等甚至有机胺自身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大气细颗粒的形成。虽然目前已经有许多研究集中在有机胺与大气自由基的反应以及相关反应动力学的研究,但是有机胺与大气中的臭氧具体的氧化反应机理及其对大气细颗粒物产量的影响仍需进一步深入探索。在本论文中,我们首先通过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两种典型有机胺(二乙胺和三乙胺)在大气中的臭氧氧化分解途径和机理。具体地说,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质子转移反应飞行时间质谱仪以及质子转移反应四极杆质谱仪等离线和在线分析方法,开展二乙胺和三乙胺的臭氧分解过程中的中间产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并检测得到了八种含氮和十一种和含氧的降解产物。其中发现N-乙基乙烷胺(平均56.5%)或乙醛(平均64.9%)分别为两个有机胺臭氧氧化分解的主要产物。接着根据各个得到产物的浓度和产率推导出了它们降解的反应途径及其比例,并结合量子化学计算,给出了氧化降解的反应机理。臭氧氧化途径的结果表明:形成N-乙基乙烷胺的氧化转化降解是二乙胺臭氧分解的主要途径;而三乙胺更倾向于先转化降解为二乙胺并先释放大量乙醛,然后再进一步反应转化为N-乙基乙烷胺。论文最后我们通过对两种有机胺体系氧化反应形成的细颗粒物的监测,发现细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于高浓度中间产物(特别是来自乙醛)的贡献,三乙胺的臭氧分解过程相比二乙胺而言,对大气细颗粒的形成贡献量更大。此外对醛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发现,醛产量高的二丙胺臭氧体系相比醛产量极低的己胺体系而言,其颗粒物数量以及质量浓度均要更大,且人为对醛占比高的胺臭氧体系中添加醛量,会在短时间内引起主要有机产物的浓度增加,同时颗粒物总质量浓度也上升;而对于醛浓度占比极低的胺臭氧体系,虽然添加醛引起了大粒径颗粒的生成,但由于没有促进新粒子的合成,且自身的浓度损耗下降,因此并未对总质量浓度有显着提升,仅体现在对颗粒物粒径大小的增长作用上。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将为正确了解有机胺在大气环境中的臭氧分解转化过程和机理及其对大气细颗粒形成的影响有更深入地认识。

崔荣军,李锦江[8](2019)在《10吨级多用途液氧甲烷发动机系统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甲烷以其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无毒无污染、使用维护方便等优点,成为国内外商业航天液体火箭发动机的首先推进剂,而且国内商业航天企业研制的甲烷发动机无一例外都选择了燃气发生器循环方式。针对中小推力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用10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本文主要从发动机性能、火箭运载能力、组合件研制难度、推力调节技术难度等维度,对闭式膨胀循环和燃气发生器循环两种循环方式的技术特点进行研究。通过全面的研究对比,提出10吨级甲烷膨胀循环方案不但可用于中小型商业运载火箭,而且在工作可靠性、使用维护性、用途多样性、功能拓展、运载能力等多个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

王禹[9](2019)在《变压吸附空分用椰壳基炭分子筛的制备与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炭分子筛(carbon molecular sieves,CMS)是一种具有气体分离作用的微孔碳质吸附剂,是变压吸附气体分离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利用变压吸附技术进行空气分离的技术日趋成熟,但产气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变压吸附中所使用的CMS性能。虽然国内在利用煤以及酚醛树脂等原料所制备出来的CMS性能已经接近国外的商业CMS,但在CMS的制备过程中依然存在成本高、污染大等问题,同时缺乏简单、快速、有效的方法来评价CMS在制备过程中的孔结构变化和指导工艺参数的优化。因此使用椰壳作为原料,同时寻找有效快速的评价手段去制备性能优越的CMS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椰壳预炭化料为原料,经过混捏成型、炭化、活化以及最终的孔隙调节等步骤进行CMS的制备。对于炭化及活化过程中反应的发生进行了分析,简要探讨了产物孔结构形成的原因,同时利用变压吸附法、吸液驱气法等评价手段对各反应条件对于产物的孔隙结构变化影响进行了分析。选取了较为适宜的炭化条件为升温速率10℃/min、炭化终温800℃、恒温时间30min,较为适宜的活化条件为水流率0.80ml/min,活化温度830℃,活化时间150min。利用该炭化及活化条件下制备得到的中间体进行二步孔隙结构调节,在一步孔隙调节中使用较高浓度的苯进行初步的沉积调孔,在二步调孔中采用了低浓度苯沉积调孔,得到了产气N2浓度为94.96%的CMS;通过引入缓释剂的苯沉积调孔,制备得到了产气N2浓度为96.15%的CMS;对沉积过度的样品使用再活化的方法进行孔隙调节,得到了产气N2浓度为96.82%的CMS。利用变压吸附装置对不同的商业CMS和实验室自制CMS的空气分离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通过结合充压时间、产气N2浓度、脱附气最高O2浓度、脱附气量、氮回收率、堆密度等指标的分析完善了变压吸附的评价方法。初步探究了不同空气分离性能的CMS对于分别吸附空气、N2和O2后的气体脱附行为,发现性能不同的CMS其气体脱附行为有很大差异,并基于此提出了一种评价微孔材料气体分离性能的方法及装置,期望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

赵彩霞,蒋宏宇[10](2019)在《核电站中压缩空气生产系统中调节阀的应用》文中指出本文主要介绍了在核电站中压缩空气生产系统中调节阀的执行机构的选择,各种执行机构的优缺点。

二、(三)调节阀的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调节阀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高炉热风炉检修与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热风炉类型
    (一)内燃式
    (二)外燃式
    (三)顶燃式
二、热烧器类型
    (一)套筒式金属燃烧器
    (二)陶瓷燃烧器
三、热风炉阀门特性
    (一)热风阀
    (二)切断阀
    (三)调节阀
    (四)充风阀和废风阀
    (五)放风阀
    (六)倒流休风阀
四、热风炉检修

(2)基于主给水泵运行可靠性的装置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压水堆核电站主给水泵系统运行存在的问题
2 压水堆主给水泵运行可靠性装置的方案设计
    2.1 整体方案介绍
    2.2 方案创新点
3 压水堆主给水泵运行可靠性装置应用效果
4 结论

(3)超临界石化碱渣废水氧化处理装置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炼油碱渣废水概述
        1.1.1 炼油碱渣废水的来源
        1.1.2 碱渣废水的组成及危害
        1.1.3 碱渣废水常用的处理技术
    1.2 超临界水的性质
    1.3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原理及特点
        1.3.1 超临界水氧化的原理及反应机理
        1.3.2 超临界水氧化的特点
        1.3.3 超临界水氧化工艺流程
    1.4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1.5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法
    1.6 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的研究现状
    1.7 研究内容
2 实验设计与分析
    2.1 实验装置及对象
        2.1.1 实验装置
        2.1.2 实验对象
    2.2 实验条件及控制手段
        2.2.1 实验条件
        2.2.2 实验影响因素
        2.2.3 实验条件的控制
    2.3 实验流程及步骤
        2.3.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2.3.2 实验步骤
    2.4 分析仪器与测定方法
    2.5 实验优化与分析
        2.5.1 正交实验设计
        2.5.2 结果与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超临界水氧化碱渣废水处理工艺优化设计
    3.1 超临界水氧化碱渣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3.1.1 进料系统
        3.1.2 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系统
        3.1.3 能量回收系统
        3.1.4 工艺流程及反应装置
    3.2 基于Aspen Plus的超临界水氧化碱渣废水处理工艺模拟
        3.2.1 废水组分选择
        3.2.2 物性方程以及反应条件
        3.2.3 流程模拟中各模块的选择
    3.3 模拟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超临界水氧化碱渣废水处理工艺装置的设计计算
    4.1 关键设备的设计计算
        4.1.1 反应装置
        4.1.2 余热回收装置
        4.1.3 气液分离器
        4.1.4 缓冲罐
    4.2 辅助设备的选型
        4.2.1 增压装置
        4.2.2 阀门
        4.2.3 测量装置
        4.2.4 加热装置
        4.2.5 射流混合器
    4.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分布式变频供热节能特性的研究 ——以晋煤宏圣可建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未来发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分布式变频供热系统的概述
    2.1 传统供热系统的概述
    2.2 分布式变频供热系统的概述
    2.3 水力组建与水力特性概述
    2.4 系统的控制策略概述
第三章 晋煤可建公司的现状与改造需求
    3.1 可建公司概况
    3.2 可建公司改造前热网概况
    3.3 可建公司改造前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晋煤可建公司分布式变频节能总体设计
    4.1 可建公司分布式变频节能硬件设计
        4.1.1 现场控制站
        4.1.2 热源、电源设备
        4.1.3 温度测量设备
        4.1.4 压力变送器
        4.1.5 流量计
        4.1.6 I/O地址匹配
        4.1.7 分布式变频泵的设计
        4.1.8 监控装置的设计
    4.2 晋煤可建公司分布式变频节能软件设计
        4.2.1 SRDev开发软件
        4.2.2 分布式变频供暖系统软件设计
        4.2.3 监控设备软件的设计
        4.2.4 其他辅助设备的软件设计
    4.3 晋煤可建公司分布式变频节能数据设计
第五章 晋煤可建公司改造后的性能评价
    5.1 系统稳定性评价
        5.1.1 水力稳定性评价
        5.1.2 分布式变频控制系统稳定性评价
    5.2 系统节能性评价
    5.3 节能效益评价
第六章 总结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
致谢

(7)大气中有机胺的臭氧氧化机理及其对形成纳米细颗粒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大气有机胺概述
        1.2.1 有机胺的来源和种类
        1.2.2 有机胺的危害
        1.2.3 有机胺的检测方法
    1.3 有机胺大气反应研究现状
        1.3.1 大气反应系统简介
        1.3.1.1 烟雾箱系统
        1.3.1.2 流动管系统
        1.3.2 有机胺与自由基反应研究现状
    1.4 有机胺参与化学反应形成大气颗粒的机制研究
        1.4.1 大气细颗粒物形成机制
        1.4.2 有机胺参与大气细颗粒物形成的研究现状
    1.5 本论文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和装置
        2.2.1 实验仪器
        2.2.2 反应体系的搭建
        2.2.2.1 流动管反应体系
        2.2.2.2 小型烟雾箱反应体系
    2.3 实验方法
    2.4 反应产物及中间产物的鉴定方法
        2.4.1 SPME-GCMS
        2.4.2 PTR-TOF-MS
        2.4.3 PTR-QMS
    2.5 反应路径的理论计算
    2.6 大气细颗粒物的检测
第三章 三乙胺/二乙胺的臭氧氧化机理及其对大气细颗粒形成的影响
    3.1 引言
    3.2 结果与讨论
        3.2.1 产物定性结果
        3.2.1.1 SPME-GCMS定性结果
        3.2.1.2 TOF-MS定性检测
        3.2.2 QMS定量结果
    3.3 理论推导三乙胺/二乙胺可能的反应路径
    3.4 三乙胺/二乙胺体系可能反应路径的对比分析
    3.5 三乙胺/二乙胺臭氧氧化反应对细颗粒物形成的贡献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醛对有机胺臭氧氧化过程中大气细颗粒物形成的促进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结果与讨论
        4.2.1 二丙胺/己胺臭氧氧化产物的定性和定量
        4.2.2 二丙胺/己胺臭氧氧化体系中的大气细颗粒物的测定
        4.2.3 醛对胺体系中大气细颗粒物形成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结论
    5.1 总结
    5.2 论文创新点
    5.3 论文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变压吸附空分用椰壳基炭分子筛的制备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炭分子筛概述
        1.1.1 炭分子筛的孔结构
        1.1.2 炭分子筛吸附分离气体原理
    1.2 炭分子筛的气体分离应用
    1.3 炭分子筛的制备
        1.3.1 炭分子筛的制备原料
        1.3.2 炭分子筛的制备方法
    1.4 炭分子筛等多孔炭材料的评价方法
    1.5 本文工作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及实验仪器
        2.1.1 实验主体原料
        2.1.2 实验药品及气体
        2.1.3 实验商业炭分子筛吸附剂
        2.1.4 实验仪器
    2.2 实验装置及方法
        2.2.1 炭分子筛制备流程
        2.2.2 炭分子筛制备装置
        2.2.3 炭分子筛及其中间体评价装置
3 炭化过程的研究
    3.1 炭化过程反应分析
    3.2 炭化终温对于中间体孔结构的影响
    3.3 升温速率对于中间体孔结构的影响
    3.4 恒温时间对于中间体孔结构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活化过程的研究
    4.1 活化过程反应分析
    4.2 活化温度对于中间体孔结构的影响
    4.3 水流率对于中间体孔结构的影响
    4.4 活化时间对于中间体孔结构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调孔过程的研究
    5.1 一步苯沉积调孔过程
        5.1.1 苯流率对于炭分子筛空分性能的影响
        5.1.2 沉积时间对于炭分子筛空分性能的影响
    5.2 二步调孔过程
        5.2.1 低浓度苯沉积调孔
        5.2.2 缓释剂苯沉积调孔
        5.2.3 再活化调孔
    5.3 苯的气相炭沉积调孔机理简述
    5.4 本章小结
6 炭分子筛的评价
    6.1 不同炭分子筛的变压吸附评价
    6.2 炭分子筛气体脱附过程初步探究
        6.2.1 炭分子筛吸附空气脱附过程研究
        6.2.2 炭分子筛脱附氮气、氧气过程研究
        6.2.3 微孔材料气体分离性能评价方法及装置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10)核电站中压缩空气生产系统中调节阀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述
二、工作原理及特点
三、调节阀执行机构
四、结语

四、(三)调节阀的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炉热风炉检修与治理[J]. 汤宝珠. 冶金管理, 2021(23)
  • [2]基于主给水泵运行可靠性的装置研究及应用[J]. 曾博文,陈坚刚,秦川,章鹏华,黄贤华.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1(17)
  • [3]超临界石化碱渣废水氧化处理装置优化设计[D]. 杨桑宇. 青岛科技大学, 2021
  • [4]分布式变频供热节能特性的研究 ——以晋煤宏圣可建公司为例[D]. 乔明明.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5]油井分层开采电控配产器研制[D]. 杨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6]调节阀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探讨[J]. 姜英东. 产业创新研究, 2020(12)
  • [7]大气中有机胺的臭氧氧化机理及其对形成纳米细颗粒物的影响[D]. 童丹.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6)
  • [8]10吨级多用途液氧甲烷发动机系统方案研究[A]. 崔荣军,李锦江. 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第四十届技术交流会暨第四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论文集——S02液体推进及相关技术, 2019
  • [9]变压吸附空分用椰壳基炭分子筛的制备与评价[D]. 王禹.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 [10]核电站中压缩空气生产系统中调节阀的应用[J]. 赵彩霞,蒋宏宇.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11)

标签:;  ;  ;  ;  ;  

(3)调节阀的选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