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们是如何抓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训练的?(论文文献综述)
陈锦[1](2016)在《山东省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比赛试举成败率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文中认为女子举重一直是山东省的传统优势项目和夺金大户,曾培养出奥运冠军林伟宁、刘春红、唐功红、周璐璐以及多名世界冠军。从某种程度来讲,举重运动员比赛试举成败率是衡量和体现运动员训练水平和竞赛成绩的重要指标,是举重运动员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因素。我国体育事业的构架包括了青少年体育,它是推动我国体育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坚实基础,山东省青少年女子举重是山东省女子举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山东省女子举重长远发展的源泉。因此,本文以录像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山东省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比赛试举成败率进行分析,解读其青少年运动员试举成功率偏低现象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方法,为山东省以及其他省市教练员对运动员在比赛中采用合理的试举方案以及科学化训练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研究本文得到以下结论:1山东省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在第二十三届省运会决赛中试举成功率偏低。2影响山东省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试举成败率因素及比重:运动员心理素质排首位,占23%;教练员的后场指挥(战术)排第二,占21%;运动员技术稳定性排第三,占16%;赛前训练排第四,占12%;专项力量排第五,占10%;伤病排第六,占8%:控、降体重占5%;赛前准备活动占3%;运动员自身的目标定和场地器材等外界因素各占1%。3山东省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赛前和赛中心理特征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与最终取得比赛胜利有因果关系。4“以我为主”和“压制战术”成为本届女子举重比赛甲、乙组使用的主要战术;比赛的加重方案为:开把重量是运动员赛前最好竞技实力的95%±2kg,第2次试举重量为97%—100%,第3次试举重量为100%或以上。5本届省运会山东省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后掉失败是抓举失败的主要类型,提铃至胸失败是挺举失败的主要类型,翻起来站不起来是导致提铃至胸失败的主要原因。6山东省青少年女子运动员在赛前训练分为大量周、调整周和比赛周三种周型,并根据女运动员的生理特点将训练计划制定为“一大一小”的训练节奏,大量周采用“高强度、大负荷、快节奏”的训练;小量周、比赛周采用“低强度、小负荷、快节奏”的训练节奏。7山东省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伤病产生的原因除技术动作不合理外,运动员及教练员对训练后的牵拉放松不够重视、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出现伤病隐瞒不报,长期带伤训练是导致伤病的主要原因。
麦佳德[2](2017)在《中国举重运动成功经验研究》文中指出近两年,战后的利比亚政府和人民越来越重视体育运动,而举重运动对场地和器材要求比较低,技术动作易于掌握,规则简单易懂,对观众有很强的吸引力,对于处于特殊时期的利比亚来说,举重运动的大力推广和开展将有利于利比亚整个体育事业的复苏和振兴,并将取得显着的社会效益。举重项目是中国的传统优势项目,中国举重队在国际各类大赛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世界举坛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现代举重兴起于西方欧美国家,自19世纪传入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大国以来,从观摩学习到积极引进再到后来的大力发展,直至今天成为中国竞技运动优势项目,金牌大户,中国举重运动自有一套成熟的发展体系。因此,深入研究中国竞技举重运动项目的成功经验,对利比亚举重运动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正是基于以上考虑,本人利用在中国留学的机会,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试图从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运动队管理等四个方面对中国竞技举重的经验进行总结,具体分析研究了中国竞技举重运动项目的成功经验,结合利比亚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旨在为利比亚举重运动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同时也希望能藉由本研究来更好地传承与发扬奥林匹克精神,对促进举重项目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举重队在奥运会和世锦赛中是名副其实的金牌大户,在世界举坛具有绝对的优势,尤其是中国女子举重队整体实力非常强大,中国男子举重队在小级别比赛中处于优势地位。2.中国在举重运动项目的发展过程中非常注重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并且建立了完善的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的选材体系。3.中国举重运动项目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举重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科学的和系统的过程,包括运动状态诊断、制定训练目标、实施训练计划、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案并且实施有效的监控和调整等多个环节。4.中国举重运动项目在竞赛方面具有健全的竞赛体制,丰富的竞赛组织经验以及恰当的参赛方法。5.中国举重队所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成绩离不开举国体制的全方位保驾护航,以及总教练负责制下的复合型团队管理模式。
杨素冠[3](2004)在《优秀举重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的阶段性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优秀举重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通过对中国、台湾地区、土耳其、俄罗斯等优秀男、女举重运动员以及 43 名高级举重教练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高水平保持阶段四个阶段的年龄特征、训练的主要任务内容、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心理训练、训练负荷、年度训练计划安排的方法手段等特征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优秀举重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表现为:(1)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始训年龄在 10-11 岁之间,世界冠军年龄平均为 20.7±3.0 岁,奥运冠军年龄平均为 22.9±2.3 岁,最后一次高峰年龄平均为 27.2±3.4 岁,保持高水平时间平均为 7.1±4.6 年,退役年龄平均为 29.3±2.7 岁,运动寿命平均达 17.6±3.9 年。(2)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始训年龄在 11-12 岁之间,世界冠军年龄平均为 19.5±3.2 岁、最后一次高峰年龄平均为 24.8±4.4 岁,保持高水平时间平均为 6.3±2.5 年,退役年龄平均为 27.5±2.9 岁,运动寿命平均达 13.4±1.9 年。 基础训练阶段应为全程性多年训练的成功奠定坚实基础。年龄通常为 10-12 岁,主要发展全面身体素质,学习多种运动技巧,训练负荷应取平稳上升型,以负荷量的积累为主。本着“从小培养、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 ”的原则进行系统全面的训练。专项提高阶段是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中的主体建设阶段。年龄通常为 13-17 岁,应把握好发展敏感期提高身体素质水平,稳定发展专项力量。有节奏地以较快的速度和幅度提高负荷量和负荷强度。 最佳竞技阶段是多年训练全过程中最辉煌的“收获季节”。年龄通常为 18-25 岁,重视冲击自身的“生理极限”,最大限度地挖掘运动员的内在潜力。总训练量和强度都达到最大水平,同时多参加大比赛,改善比赛心理状态稳定性,达到最高运动水平。高水平保持阶段的任务是尽可能充分发挥运动员多年训练的竞技效益,力争延长高水平运动寿命。年龄通常为 26 岁以上,重视 90%以上强度训练的成功率,负荷量相对减小,负荷强度相对稳定,重视个别对待,加强薄弱环节的改进。
周东南[4](2018)在《轻负荷训练对青少年举重专项成绩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举重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运动,将杠铃以双手举过头,举起的杠铃重量为胜负依据。举重项目作为我国奥运战略优势项目,为我国奥运军团在世界大赛上争金夺银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竞争对手的不断增多以及举重技战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竞争对手与我国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被缩小。因此,为了继续保持我国举重项目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训练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对如何培养竞技举重后备人才便显得极为重要。举重属于无氧运动项目,目前对于青少年举重的训练方法和辅助练习都以无氧大强度专项练习为主,基层教练员往往忽视了小强度多次数的轻负荷训练。青少年业余体校,是我国训练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处于三级训练网中的基础环节,是我国培养高水平竞技运动后备人才的重要基地。由于业余体校的运动员大都要一边上学,一边进行训练,训练任务又很重,他们不能像专业队一样系统的训练,再加上基层教练都抱有急功近利的心理,从而采用大强度训练,从而达到快速提高成绩的目的。但首先是在青少年阶段不适宜大强度训练,其次大强度往往使年轻队员刚学习的技术变形,不能形成正确的技术习惯,严重影响年轻队员今后的发展。因此本项研究以轻负荷训练对青少年举重队专项成绩的影响为研究对象,以河北省体育运动学校青少年举重队运动员为实验对象。通过六个月训练来分析和探讨小强度多次数训练对青少年举重运动员专项成绩的影响,从而为以后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训练方法提供参考依据。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运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在经过6个多月的实验训练后,通过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数据得出以下结果:一、两种训练方法都对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基本素质方面的影响起到积极作用,在纵跳成绩上两种训练方法都有提高,但是效果不显着(P>0.05)。在30米、俯卧撑和背力方面,实验前后成绩都呈显着性差异(P<0.05),且实验组成绩提升幅度要明显大于对照组;说明轻负荷训练对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基本素质方面的提升起到良好的训练效果。二、专项素质成绩方面也起到良好训练效果:除了实力推效果不显着以外,其他几项都起到良好的训练效果:窄速拉和宽速拉分别由实验前的89.87±3.72和80.33±3.75增长为实验后的104.13±2.64和94.21±2.01实验前后呈高度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训练效果显着,且成绩提高幅度大于一般训练法;前蹲和后蹲成绩分别由实验前的89.27±2.46和104.26±1.53增长到实验后的100.41±4.15和115.13±2.75,实验前后成绩呈高度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训练效果显着,且成绩提高幅度大于一般训练法;窄硬举和宽硬举成绩分别由实验前的102.87±4.19和79.93±3.11增长为实验后的120.33±3.49和89.73±2.66,实验前后成绩呈高度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训练效果显着,且成绩提高幅度大于一般训练法;高抓和高翻分别由实验前的64.21±1.97和71.21±2.51提高到实验后的73.07±1.79和84.47±1.68,实验前后成绩呈高度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训练效果显着,且成绩提高幅度大于一般训练法。抓举和挺举分别由实验前的81.53±4.22和88.67±3.31提高到实验后的90.53±3.83和96.87±2.51,实验前后成绩呈显着性差异(P<0.05),训练效果显着,而且提高的幅度优于对照组。
舒洁安[5](2021)在《浅谈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如何在训练中预防运动损伤》文中研究说明举重运动是一项力量型的运动项目,在平时训练中大多会采取一些大强度、超负荷的训练方法,来有效的刺激运动员身体肌肉,从而使其肌肉力量得到更大的突破。然而青少年运动员往往肌肉不够发达、力量欠缺、骨骼不够硬朗,身体的承受能力也较弱,所以在训练中就更容易出现运动性损伤。因此,在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训练中,一定要有充分的热身运动使其身体关节、肌肉、及韧带得到充分的牵拉伸展,增加身体的弹性,减少因大重量的压迫对身体产生的冲击,从而有效的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如:举重运动员在青少年时期没有形成规范的技术动作和合理均衡的用力方式,而是偏向于个人习惯性用力或局部用力的话,久而久之局部负担过重,过度疲劳就会直接导致肌肉劳损或是关节损伤。青少年运动员自身力量薄弱,也是导致运动损伤的一大重要原因,所以适当的增加肌肉力量训练,提高自身能力也能够有效的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在训练中也必须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做到思想高度集中、全神贯注、主动积极的参与训练,这样也能有效的防止训练中意外的发生。训练计划的合理安排更是重要,教练员必须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张弛有道、有目标有计划的合理制定训练计划,防止密度过大、频率过多、过于集中的训练方法而导致的运动损伤。在举重运动大强度、超负荷的训练下,一堂课下来就会导致一定的肌肉紧张,所以及时的牵拉放松,能非常有效的缓解肌肉疲劳,也能让紧张的收缩的肌纤维得到有效的拉伸,从而增加肌肉的弹性,有效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要想长久持续的发展,那就必须打下扎实的基础,防止过早产生伤病而缩短运动寿命,提前结束运动生涯。
杨铭[6](2015)在《我国竞技举重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自进入21世纪以来,竞技体育国际化之间的竞争正在往着日趋激烈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也认识到,国与国之间竞技体育竞争的核心便是后备人才之间的竞争,一个国家后备人才的培养质量直接决定其竞技体育能否得到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关于后备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竞技举重项目作为我国奥运战略优势项目,为我国奥运军团在世界大赛上争金夺银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竞争对手的不断增多以及举重技战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竞争对手与我国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被缩小。因此,为了继续保持我国举重项目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抓好竞技举重后备人才的培养便显得极为重要。正是基于这种情况的考虑,本课题以我国竞技举重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影响当前我国竞技举重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训练体制、竞赛体制、管理体制这几大方面进行分类研究,并对所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经分析研究后,结论如下:(1)当前我国竞技举重项目训练体制是以“三级训练网”为主要培养模式的专业化训练体制。在这个训练体制之内,参训的青少年运动员数量正在呈现总体人数逐渐萎缩的格局,近几年的国际国内大赛中好的苗子出现的越来越少。除此之外,竞争对手与我国的差距也正在逐渐缩小。(2)举重项目的竞赛体制仍为中心负责制,只有体育系统一家在办,虽有成立中国举重协会,但实际运作仍为“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举重竞赛的组织管理实现不了社会化。应尽快与教育系统等行业系统相结合办赛事,设立大、中学生举重比赛,加快推进“体教结合”与社会化进程。(3)受举重项目自身特点及计划经济时代影响,我国举重项目的管理体制为政府管理型体制,并未转变为与社会机构共同管理的结合型管理体制,仍需依赖举国体制投资办举重事业。上层行政管理机构应加大举重项目的推广力度,促进项目尽快走向学校、走向市场,实现与教育系统共同办举重,走“体教结合”之路和举重产业化之路。(4)受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独生子女增多、大学扩招现象以及媒体负面报道增多等社会学因素影响。我国民众当前对举重项目不甚了解,甚至存在误解,这大大影响了举重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在以后的媒体报道中增加举重比赛的比例,强调举重比赛“不断拼搏、挑战自己”的正能量精神。更正人们对举重的误解,使人们接受举重,喜欢举重。
吉彦廷[7](2019)在《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腰骶关节的三维有限元建模及生物力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举重项目比赛过程中,虽没有出现直接的身体对抗,但损伤的发生率却一直高居不下,因举重而引发的运动损伤可高达2.4-3.3次/1000h训练。目前,举重运动员常见损伤部位以腰部、膝部占比最高。脊柱的腰骶关节作为传导力的核心部位,既是长期承受应力压缩的支点,又是将应力传至骨盆,使其分解传导至下肢的缓冲结构。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正处在生长发育期,脊柱腰骶段具有独特的解剖形态特征,目前,少有针对其腰骶关节进行损伤特点及有限元建模的研究报道。此次研究基于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腰骶关节CT图像尝试构建结构更完整、生物力学特性更符合实际情况的腰骶关节有限元模型。通过对第5腰椎椎体上表面施加轴向压缩载荷模拟运动员进行举重训练完全起立姿态,分析其腰骶关节的应力、应变情况以及椎间盘的应力传递方向。最终研究发现,女子举重运动员在举重训练完全起立姿态时,腰骶关节受轴向载荷时,L5上缘和椎间盘前部出现了明显的形变,最大形变量为5.44mm,椎体上表面和骶骨耳状面为主要受力部位。轴向载荷下椎间盘前部所受应力显着大于后部,左侧显着大于右侧;椎间盘的Von-Mises应力传递方向由右后方向左侧递增,应力集中点出现在纤维环的侧后方。这提示了腰骶关节在仅受轴向载荷时,椎间盘后侧方仍可能因为长期应力集中而致使运动员出现下腰痛甚至椎间盘后侧部纤维环出现破裂。
阮春斋[8](2009)在《越南青少年男子举重运动员选材指标研究》文中认为举重是一项在特定专项素质规范条件下,按照人体的结构特点,以力量协同输出能力的绝对值为标准的运动项目。从运动训练学角度来看,不同专项运动员存在着不同的专项特征。举重项目对运动员各项素质的要求很高,重视选材工作尤其是青少年运动员的选材工作,才能保证举重运动项目发展的可持续性,提高人才培养的成功率,为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举重运动员奠定基础。随着体育科学的不断进步,科学选材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教练员所认识。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是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关键环节。可以说,好的选材是训练成功的一半,另外,做好选材工作可以使举重人才梯队向“金字塔”方向发展,保证了举重人力资源的储备和项目发展的可持续性。成功的选材建立在完善的选材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之上,尤其是对于青少年选手来说至关重要。当前,越南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现有的相关文献也比较肤浅,尚待进一步深入,以弥补青少年举重运动员选材研究的空缺。研究目的:(1)构建越南青少年男子举重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2)建立越南青少年男子举重运动员选材指标数据库;(3)为越南青少年男子举重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提供理论依据。对象与方法:对越南国内专家7人,举重队的教练员20人进行调查,并选取参加2007年越南全国青少年举重比赛的男子运动员349人进行形态、身体机能、心理素质、专项运动素质的测试工作。通过对举重运动员竞技能力较全面的分析,系统研究了影响举重运动员成才的多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适用于越南青少年男子举重运动员的选材指标和标准。所用统计学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单因素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结论:(1)通过对越南青少年男子举重运动员的形态、机能、素质、专项素质和心理等指标进行测试,全面描述了越南青少年男子举重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现状。(2)通过多种形式的指标筛选,确定包括形态、机能、素质、专项素质、神经类型等诸多影响运动员选材的指标体系,适应于越南青少年男子举重运动员的科学选材。(3)越南青少年男子举重运动员选材中应侧重克托莱指数、坐高、髂宽指数、立定跳远、握力、高抓、高翻、前深蹲和借力推等指标。(4)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学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确定了各选材指标的权重,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部分级别越南青少年男子举重运动员的选材标准。
邱永丰[9](2020)在《浅析影响青少年举重运动员选材的因素及策略》文中提出中国举重,经历了太多坎坷与挫折,却也包含着数不清的荣耀与自豪。在举重这项体育运动中,想要获得好成绩,则必须要选好苗子,打好基础,对其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用完整的、科学的、合理的现代运动训练体系,发掘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潜能和优势。鉴于此,本文论述了我国青少年举重运动员选材的意义,以及影响我国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选材因素及策略。
崔玉婷[10](2014)在《优秀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大负荷力量训练期间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女子举重项目在被列入奥运会后的十几年中发展迅速,我国女子举重队在国际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而随着举重运动的发展,我国对于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培养越来越重视。研究目的:了解优秀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在大负荷力量训练期间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特征,分析评价每位的队员的测试结果,掌握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特点对运动员身体机能状况的影响,为教练员提供科学可靠地理论依据,这不仅有助于教练员有效实施训练计划,而且可以及时调控运动员的训练强度和负荷,真正的做到科学安排训练,为达到高质量的训练效果提供依据。实验方法:本研究主要通过对陕西省宝鸡市体育运动学校“全国举重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的6名优秀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在为期八周的训练期间生理生化指标测试,包括血红蛋白(HB)、血清肌酸激酶(CK)、血尿素(BUN)、血清睾酮(T)和血清皮质醇(C)五项指标,并计算血清睾酮/血清皮质醇(T/C)的比值。研究结果:1、6位队员血红蛋白、血尿素的变化呈现一定规律性,训练前和训练后无显着差(P>0.05)。2、6位队员血清肌酸激酶的变化个体差异比较大,训练前和训练后有差异(P<0.05)。3、6位队员血清睾酮在训练中虽有个体差异,但训练前和训练后无显着差(P>0.05)。4、6位队员皮质醇和T/C训练前和训练后有差异(P<0.05)。研究结论:1、6位队员的实际训练负荷基本是按教练员的训练计划进行的,其中有4位队员训练节奏与训练计划内容相当一致,整个训练周期结束后6位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均有提高。2、从6位队员生理生化指标变化情况可以看出,经过八周的训练运动员能够很好的适应训练强度和训练量,训练计划安排合理。3、大负荷力量训练对队员血清肌酸激酶的激活是持续的和强烈的,因此举重运动员的训练计划应具有明确的节奏,这与本次训练计划一致。4、队员对大负荷力量训练的适应性有个体差异,因此要掌握好区别对待的原则。
二、我们是如何抓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训练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们是如何抓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训练的?(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省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比赛试举成败率及影响因素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举重比赛的研究 |
2.2 关于举重试举成败率的研究 |
2.3 关于女子举重抓、挺技术的研究 |
2.4 关于举重的其他研究 |
2.5 综述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录像观察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问卷调查法 |
3.2.5 统计分析法 |
4 讨论与分析 |
4.1 山东省第23届运动会女子举重比赛整体分析 |
4.1.1 山东省第23届女子举重比赛奖牌分布情况分析 |
4.1.2 山东省第23届女子举重比赛甲、乙组冠军成绩统计分析 |
4.2 山东省第23届女子举重比赛各级别试举成败率的统计分析 |
4.2.1 山东省第23届女子举重比赛各级别抓举成败次数统计分析 |
4.2.2 山东省第23届女子举重比赛各级别挺举成败次数统计分析 |
4.2.3 山东省第23届女子举重比赛甲、乙组成败率的对比分析 |
4.2.4 山东省第23届女子举重比赛甲、乙组运动员连续试举失败统计分析 |
4.2.5 山东省第23届运动会女子举重比赛弃权、无总成绩分析 |
4.2.6 山东省第23届运动会女子举重比赛各级别开把成败率分析 |
4.3 山东省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比赛试举成功率偏低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因素 |
4.3.2 教练员后场指挥因素 |
4.3.3 抓举、挺举技术稳定性因素 |
4.3.4 赛前训练因素 |
4.3.5 专项力量因素 |
4.3.6 伤病因素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中国举重运动成功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技术路线图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世界举重运动的发展 |
2.3 中国举重运动的发展 |
2.4 利比亚举重运动的发展 |
2.5 竞技举重科研发展情况 |
2.6 其他项目异国间学习借鉴类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实地调查法 |
3.2.4 逻辑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中国举重队成绩分析 |
4.1.1 中国举重队参加历届奥运会的成绩分析 |
4.1.2 中国举重队世锦赛成绩分析 |
4.1.3 中国举重队全国成绩分析 |
4.2 中国举重运动员选材的成功经验 |
4.2.1 运动员选材的层次和内容划分 |
4.2.2 运动员选材的原则 |
4.2.3 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 |
4.2.4 中国举重运动员的初级选材阶段 |
4.2.5 中国举重运动员的中级选材阶段 |
4.3 中国举重运动员训练的成功经验 |
4.3.1 举重训练体制 |
4.3.2 举重训练过程具有长期性 |
4.3.3 举重训练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
4.3.4 举重训练遵循的原则 |
4.3.5 举重训练的内容 |
4.3.6 举重训练的负荷安排 |
4.3.7 举重训练过程中的恢复 |
4.3.8 举重训练计划的制定 |
4.4 中国举重运动竞赛的成功经验 |
4.4.1 中国举重竞赛体制 |
4.4.2 中国国内比赛的组织 |
4.4.3 中国举重竞赛的参赛安排 |
4.5 中国举重运动管理的成功经验 |
4.5.1 中国举重项目的组织管理机构 |
4.5.2 新形势下的举国体制 |
4.5.3 国家举重队管理模式 |
4.6 中国举重运动成功经验总结 |
4.6.1 注重运动员的科学选材,选材体系完善 |
4.6.2 举重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科学的、系统的过程 |
4.6.3 竞赛体制健全,组织经验丰富,参赛方法得当 |
4.6.4 举国体制,保驾护航 |
4.7 利比亚举重运动发展对策 |
4.7.1 建立适合利比亚实际的举国体制 |
4.7.2 鼓励利比亚女性参与举重运动 |
4.7.3 建立完善的举重运动员选材体系 |
4.7.4 实施科学系统的举重训练 |
4.7.5 吸收社会力量,举办和参加各类举重赛事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研究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优秀举重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的阶段性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1.1 对高水平竞技运动员多年训练全过程普遍规律的研究 |
1.2 优秀举重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阶段性特征研究的现状 |
1.2.1 阶段划分是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研究的重要内容 |
1.2.2 对举重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阶段划分的研究 |
1.2.3 举重运动员多年训练的研究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访谈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思维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举重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的阶段划分 |
3.1.1 举重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阶段划分的理论依据 |
3.1.2 举重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的阶段划分与研究内容 |
3.2 举重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运动成绩(竞技水平)的变化与年龄特征 |
3.2.1 力量与年龄的变化特征 |
3.2.2 不同训练阶段成绩增长特征 |
3.2.3 举重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的年龄特征 |
3.2.4 举重运动员始训年龄特征 |
3.2.5 举重运动员冠军年龄特征 |
3.2.6 举重运动员保持高竞技水平时间与退役年龄特征 |
3.2.7 小结 |
3.3 举重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各阶段中的主要训练任务及基本内容 |
3.3.1 基础训练阶段主要训练任务及基本内容 |
3.3.2 专项提高阶段主要训练任务及基本内容 |
3.3.3 最佳竞技阶段主要训练任务及基本内容 |
3.3.4 高水平保持阶段主要训练任务及基本内容 |
3.3.5 小结 |
3.4 举重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中身体训练的阶段性特征 |
3.4.1 基础训练阶段的身体训练特征 |
3.4.2 专项提高阶段的身体训练特征 |
3.4.3 最佳竞技阶段的身体训练特征 |
3.4.4 高水平保持阶段的身体训练特征 |
3.4.5 小结 |
3.5 举重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中技术训练的阶段性特征 |
3.5.1 基础训练阶段的技术训练特征 |
3.5.2 专项提高阶段的技术训练特征 |
3.5.3 最佳竞技阶段的技术训练特征 |
3.5.4 高水平保持阶段的技术训练特征 |
3.5.5 小结 |
3.6 举重选手全程性多年训练中心理训练的阶段性特征 |
3.6.1 基础训练阶段的心理训练特征 |
3.6.2 专项提高阶段的心理训练特征 |
3.6.3 最佳竞技阶段的心理训练特征 |
3.6.4 高水平保持阶段的心理训练特征 |
3.6.5 小结 |
3.7 举重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负荷安排的阶段性特征 |
3.7.1 组成训练负荷的诸因素 |
3.7.2 基础训练阶段的负荷安排特征 |
3.7.3 专项提高阶段的负荷安排特征 |
3.7.4 最佳竞技阶段的负荷安排特征 |
3.7.5 高水平保持阶段的负荷安排特征 |
3.7.6 小结 |
3.8 举重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年度计划安排的阶段性特征 |
3.8.1 基础训练阶段的年度计划安排特征 |
3.8.2 专项提高阶段的年度计划安排特征 |
3.8.3 最佳竞技阶段的年度计划特征 |
3.8.4 高水平保持阶段的年度计划安排特征 |
3.8.5 小结 |
3.9 影响举重运动员完成全程性多年训练的因素 |
4 结论与建议 |
5 致 谢 |
(4)轻负荷训练对青少年举重专项成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国内研究现状 |
1.1.2 国外研究现状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实验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对照组和实验组基本情况的对比分析 |
3.2 对照组和实验组基本素质指标的对比分析 |
3.2.1 两组纵跳成绩实验前后的对比分析 |
3.2.2 两组30米成绩实验前后的对比分析 |
3.2.3 两组俯卧撑成绩实验前后的对比分析 |
3.2.4 两组背力成绩实验前后的对比分析 |
3.3 对照组和实验组专项素质指标的对比分析 |
3.3.1 两组窄速拉成绩实验前后的对比分析 |
3.3.2 两组宽速拉成绩实验前后的对比分析 |
3.3.3 两组前蹲成绩实验前后的对比分析 |
3.3.4 两组后蹲成绩实验前后的对比分析 |
3.3.5 两组窄硬举成绩实验前后的对比分析 |
3.3.6 两组宽硬举成绩实验前后的对比分析 |
3.3.7 两组实力推成绩实验前后的对比分析 |
3.3.8 两组高抓成绩实验前后的对比分析 |
3.3.9 两组高翻成绩实验前后的对比分析 |
3.4 对照组和实验组抓举和挺举成绩的对比分析 |
3.4.1 实验前对照组和实验组抓举成绩的对比分析 |
3.4.2 实验前对照组和实验组挺举成绩的对比分析 |
结论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浅谈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如何在训练中预防运动损伤(论文提纲范文)
1、热身运动 |
1.1、一般性热身运动 |
1.2、专项性热身运动 |
2、技术动作的规范,杠铃的着力点 |
2.1、膝关节 |
(1)接铃支撑时膝关节不能超过脚尖。 |
(2)膝关节的方向要与脚尖方向保持一致。 |
2.2、腰腹部 |
2.3、肩关节 |
2.4、肘关节 |
2.5、腕关节 |
3、思想集中,全神贯注的参与训练 |
4、教练员的训练计划安排与调控 |
4.1、循序渐进 |
4.2、阶段性调控 |
4.3、合理的项目分配 |
4.4、因材施教 |
4.5、教练员的自我总结与反省 |
5、训练后的牵拉放松 |
6、总结 |
(6)我国竞技举重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优势条件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举重 |
2.1.2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
2.1.3 举国体制 |
2.1.4 体教结合 |
2.1.5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 |
2.2 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
2.2.1 关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 |
2.2.2 关于“体教结合”相关理论的研究 |
2.2.3 关于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相关理论的研究进展 |
2.2.4 关于举重相关理论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综述法 |
3.2.2 数理统计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问卷调查法 |
3.2.5 实地调查法 |
3.2.6 逻辑分析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我国竞技举重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
4.1.1 我国举重队参加国际(内)大赛技术水平分析 |
4.1.2 举重项目训练体制的现状分析 |
4.1.3 举重项目竞赛体制的现状分析 |
4.1.4 举重项目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 |
4.2 我国竞技举重后备人才培养制约因素分析 |
4.2.1 我国竞技举重后备人才当前国内外形势分析 |
4.2.2 我国竞技举重后备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分析 |
4.3 我国竞技举重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对策 |
4.3.1 发展思路与目标 |
4.3.2 具体发展措施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研究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腰骶关节的三维有限元建模及生物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脊柱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
1.2.2 有限元法在脊柱生物力学中的研究现状 |
1.2.3 有限元法在举重运动中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2 脊柱腰骶段的解剖结构与有限元分析法 |
2.1 脊柱腰骶段的解剖学结构特征 |
2.1.1 脊柱腰骶段椎体解剖学结构特征 |
2.1.2 脊柱腰骶段椎间盘解剖学结构特征 |
2.1.3 脊柱腰骶段椎体后部解剖学结构特征 |
2.1.4 脊柱腰骶段韧带解剖学结构特征 |
2.2 有限元方法及使用软件简介 |
2.2.1 有限元法简介 |
2.2.2 MIMICS软件简介 |
2.2.3 Geomagic Studio12 软件简介 |
2.2.4 Hypermesh 2017 软件简介 |
2.2.5 Ansys 17.0 软件简介 |
3 脊柱腰骶关节有限元仿真建模 |
3.1 研究对象及影像学数据采集 |
3.1.1 研究对象 |
3.1.2 影像学数据采集 |
3.2 脊柱腰骶关节有限元模型的导入与建立 |
3.2.1 导入CT图像与阈值选择 |
3.2.2 图像分割与建立三维模型 |
3.2.3 三维模型的进一步处理 |
3.2.4 三维模型网格划分与细节构建 |
3.3 腰骶关节有限元模型验证 |
3.3.1 验证方法 |
3.3.2 边界条件与载荷 |
3.3.3 验证结果 |
4 举重运动员腰骶关节模型的有限元分析 |
4.1 设置边界条件 |
4.2 施加载荷 |
4.3 有限元分析结果 |
4.3.1 腰骶关节轴向施加载荷后的整体位移趋势 |
4.3.2 腰骶关节轴向施加载荷后的Von-Mises应力分布特点 |
4.3.3 腰骶关节轴向施加载荷后的椎间盘特征 |
4.3.4 腰骶关节轴向施加载荷后的椎间盘生物力学分析 |
5 讨论 |
5.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2 腰骶关节的力学特点 |
5.3 椎间盘的力学特点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8)越南青少年男子举重运动员选材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与任务 |
2 文献综述 |
2.1 举重 |
2.1.1 举重的起源与演变 |
2.1.2 举重的发展与比赛规则 |
2.2 各国运动员选材研究情况 |
2.2.1 运动员选材发展历史简介 |
2.2.2 运动员选材研究情况 |
2.3 科学选材模式 |
2.4 生长发育与运动员科学选材 |
2.4.1 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方法 |
2.4.2 运动员青春发育期特点及规律 |
2.4.3 骨龄与运动员选材 |
2.5 举重运动员科学选材的要求 |
2.5.1 举重选材对运动员身体机能的要求 |
2.5.2 举重选材对指标构成的要求 |
2.5.3 举重选材指标的定性分析 |
3 研究内容、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资料法 |
3.3.2 专家访谈法 |
3.3.3 问卷调查法 |
3.3.4 实验研究法 |
3.3.5 数理统计法 |
3.4 技术路线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越南青少年举重开展现状 |
4.1.1 越南男子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现状研究 |
4.1.2 越南举重项目教练员队伍现状 |
4.2 越南青少年男子举重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特征 |
4.2.1 身体形态特征 |
4.2.2 关于生理机能特征的问题 |
4.2.3 身体素质特征 |
4.2.4 专项运动素质 |
4.2.5 运动成绩 |
4.3 越南青少年男子举重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构建 |
4.3.1 构建科学选材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 |
4.3.2 指标筛选的原则 |
4.3.3 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步骤 |
4.3.4 举重运动员科学选材综合评价标准的建立 |
4.4 越南青少年男子举重运动员选材指标的筛选 |
4.4.1 形态指标的逐步回归分析 |
4.4.2 一般身体素质指标的逐步回归分析 |
4.4.3 专项身体素质指标的逐步回归分析 |
4.4.4 越南青少年男子举重运动员选材指标权重 |
4.5 越南青少年男子举重运动员科学选材评价表 |
4.5.1 越南青少年男子举重运动员选材指标测试结果 |
4.5.2 越南青少年男子举重运动员单项评分表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致谢 |
7 参考文献 |
8 附录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9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浅析影响青少年举重运动员选材的因素及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选材的重要意义 |
1.1 为我国举重项目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
1.2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选材改进科学训练方法 |
2 影响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选材因素 |
2.1 先天身体条件 |
2.2 心理素质 |
2.3 遗传因素 |
2.4 对重量的感知能力 |
3 培养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策略 |
3.1 抓住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始训阶段 |
3.2 制定科学的训练体系,分阶段开展举重训练 |
3.3 全面身体训练和竞技专门化训练要并重而行 |
4 结语 |
(10)优秀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大负荷力量训练期间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血红蛋白 |
2.1.1 血红蛋白概述 |
2.1.2 运动对血红蛋白的影响 |
2.2 血清肌酸激酶 |
2.2.1 血清肌酸激酶的概述 |
2.2.2 运动对血清肌酸激酶的影响 |
2.3 血尿素 |
2.3.1 血尿素的概述 |
2.3.2 运动对血尿素的影响 |
2.4 血清睾酮、血清皮质醇、血清睾酮/血清质醇 |
2.4.1 血清睾酮的概述 |
2.4.2 运动对血清睾酮的影响 |
2.4.3 血清皮质醇的概述 |
2.4.4 运动对血清皮质醇的影响 |
2.4.5 运动对血清睾酮/血清皮质醇(T/C)的影响 |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数理统计法 |
3.2.3 实验法 |
4 研究结果 |
4.1 训练期间运动员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 |
4.2 训练期间运动员血清肌酸激酶的变化情况 |
4.3 训练期间运动员血尿素的变化情况 |
4.4 训练期间运动员血清睾酮的变化情况 |
4.5 训练期间运动员血清皮质醇的变化情况 |
4.6 训练期间运动员血清睾酮/血清皮质醇的变化情况 |
4.7 训练期间运动员成绩体重变化情况 |
5 分析与讨论 |
5.1 血红蛋白在训练期间变化特征 |
5.2 血清肌酸激酶在训练期间变化特征 |
5.3 血尿素在训练期间变化特征 |
5.4 血清睾酮、皮质醇及血清睾酮/皮质醇在训练期间变化特征 |
6 结论和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我们是如何抓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训练的?(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省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比赛试举成败率及影响因素的分析[D]. 陈锦. 北京体育大学, 2016(02)
- [2]中国举重运动成功经验研究[D]. 麦佳德. 北京体育大学, 2017(12)
- [3]优秀举重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的阶段性特征[D]. 杨素冠. 北京体育大学, 2004(01)
- [4]轻负荷训练对青少年举重专项成绩的影响[D]. 周东南. 河北师范大学, 2018(07)
- [5]浅谈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如何在训练中预防运动损伤[J]. 舒洁安.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05)
- [6]我国竞技举重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与对策研究[D]. 杨铭. 北京体育大学, 2015(12)
- [7]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腰骶关节的三维有限元建模及生物力学分析[D]. 吉彦廷. 南京体育学院, 2019(02)
- [8]越南青少年男子举重运动员选材指标研究[D]. 阮春斋. 北京体育大学, 2009(05)
- [9]浅析影响青少年举重运动员选材的因素及策略[J]. 邱永丰. 当代体育科技, 2020(28)
- [10]优秀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大负荷力量训练期间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特征研究[D]. 崔玉婷. 西安体育学院,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