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社儿童诗(三首)(论文文献综述)
钱万成[1](2018)在《中国当代儿童诗歌的审美流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当代儿童诗歌在承续了近现代儿童诗歌的观念传统和审美风貌基础上,深植于先后以“革命”“建设”及“改革”为主题的历史语境,在观念世界的建构与重构、美学范式的确立与转换等诸多维度都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探索与跋涉。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塑造新儿童”观念烛照下的多元一体的儿童诗歌创作图式,到“文革”十年极左意识形态笼罩下的单一、狭窄的儿童诗歌创作局面,再到新时期以来多元并存、齐头并进的儿童诗歌创作繁荣格局,中国当代儿童诗歌既具体而微地展现了历史和时代的变迁,又推动了历史和时代的变迁,并且在观念主题、价值取向、形式探索和审美风貌上均呈现了独特的历史流变线索与特征。本文立足于中国当代儿童诗歌创作的历史考察,在厘清当代儿童诗歌创作发展、演变历程和历史分期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当代儿童诗歌发展历程中的审美变化进行历史的和审美的梳理和分析。文章提出,中国当代儿童诗歌史可以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段:“十七年”、“文革”十年和“新时期”。在不同的历史时段中,儿童诗歌均敏锐地反映并回应了时代的主题。论文在“绪论”部分针对儿童诗歌及相关概念界定与分析的基础上,在第一章,针对“十七年”儿童诗歌展开考察与分析,着重讨论了“塑造社会主义新儿童”的时代使命下“十七年”儿童诗歌所集中形成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等观念主题和形式审美特征;第二章考察了“文革”十年儿童诗歌在极左意识形态影响下的单一化、狭窄化的创作局面,在分析和阐释极左意识形态对儿童诗歌创作所带来的戕害的同时,有意识地打捞这一历史时期台湾地区儿童诗歌创作中所呈现出的时代主题、创作背景、艺术价值和审美取向,以期呈现该时段中国儿童诗歌的完整历史样貌;第三章针对中国当代儿童诗歌最为异彩纷呈的新时期儿童诗歌展开梳理与讨论,提炼出“归来的歌”“成长的鸟”“大自然的歌唱”“个性的张扬”“理性的思考”等颇具时代特征的主题与线索,用以概括新时期儿童诗歌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并针对新世纪以来儿童诗歌所呈现出的“后现代”面目及其自由化、散文化、无主体化等特征展开讨论与反思;第四章从时代发展、政治环境和世界文学等三个维度分析了中国当代儿童诗歌审美流变的成因及其未来可能性,力图发现儿童诗歌的嬗变规律,为当下的儿童诗歌创作与发展提供有效的借鉴。
郑翔[2](2005)在《《诗刊》(1957-1964)的意识形态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诗刊》是中国作家协会的“机关刊物”,也是中国当代最权威的诗歌刊物。但是国内对《诗刊》的研究还是空白。本文试图通过对《诗刊》意识形态性的研究,分析意识形态与中国当代诗歌命运之间的关系,同时考察诗歌刊物与意识形态及其与诗歌发展道路之间的关系。 本文的基本构思是:一,对意识形态的概念进行梳理,这是本文的方法论基础。意识形态是阶级社会统治阶级借以维护自己统治的思想体系,是“阶级社会本身的客观结构”。意识形态总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手段,使人们相信,这是一种唯一正确的、可行的,并且是既合理又合法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关于这个世界、关于某个社会的正确认识。二,分析《诗刊》的创刊背景。因为十七年诗歌本身就是一个合乎当代诗歌发展逻辑的整体,这样做以便把它放到当代诗歌发展的总体脉络中去进行研究。三,《诗刊》的刊物性质和编委的文化立场。《诗刊》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参与对主流意识形态配置工作,它的编委都与主流意识形态保持同一立场。四,《诗刊》的基本内容和总体特征。这是从总体上对《诗刊》意识形态性的把握。《诗刊》总体特征最主要是它强烈的意识形态性。主要表现在《诗刊》基本内容和总体风格上的阶段性变化与政策变化的阶段性相一致。五,从题材和主题、语言、批评、主体四个层面具体论述《诗刊》的意识形态性,这是对上一部分的深入。从题材和主题层面看,严格地说《诗刊》中的诗歌几乎全是政治诗。从诗歌的语言层面看,《诗刊》中诗歌的语言主要有这样三个特征:一,通俗易懂,内容贫乏;二,五色斑驳,
李文钢[3](2014)在《邵燕祥诗歌创作年谱简编》文中研究指明邵燕祥,诗人,散文家,评论家,1933年出生于北京,1958年初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1月改正。历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辑、记者,《诗刊》副主编,中国作协第三、四届理事。诗歌代表作有:《到远方去》《最后的独白》《五十弦(组诗)》《金谷园(组诗)》等。邵先生勤奋于笔耕,着述颇丰,本"年谱简编"力争呈现其诗歌创作的简明轨迹。
高瑞廷[4](2019)在《文学期刊与“十七年”儿童文学》文中认为“十七年”期间出现中国儿童文学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因而是研究儿童文学所不可忽视的特定时间段。期间儿童文学的发展流变与时松时紧的社会政治环境紧密相关,在特定的时代语境下,儿童文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具,在教育性和文学性之间左右摇摆,历经了兴起到嬗变的一系列坎坷发展过程。以重点推介“十七年”儿童文学的文学期刊为研究对象,借助儿童刊物《儿童时代》《红领巾》《儿童文学》与综合类刊物《人民文学》《文艺报》以及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类刊物,一定程度上能够触摸到那个时期的儿童文学,进而对“十七年”儿童文学流变做出具体解读。在“反右”运动扩大化之后,以1957年为主要分界点,“十七年”儿童文学的兴起、高峰、衰落阶段一目了然。在具体细化后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1949年-1955年不受重视、1955下半年-1957上半年逐渐兴起并达到创作高潮、1957下半年-1960年发展势头下降而曲折前进、1961年-1962年发展有所回温、1964年-1966年遭受严重打击并一蹶不振。其中1950年代,苏联儿童文学曾对我国“十七年”儿童文学有着强势影响,其教育本位观也逐渐渗透其中,为儿童文学的发展方向起到了具体的指引作用。除了社会政治因素与苏联外来文化的影响,“十七年”儿童文学的发展也离不开期刊媒介的推动。而期刊中的实际运作者——编辑,更是在一系列的编辑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各个组织环节。无论是关于儿童文学的选题、组稿,还是在整个文学生产链条上连缀起儿童文学作家、读者等诸多要素,期刊编辑都担任主角和名副其实的“守门人”。因而编辑作为幕后推手,将期刊的传播载体作用发挥到最大时,也进而提升了儿童文学的社会影响力。反观“十七年”儿童文学,其针对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儿童,社会影响力也集中体现在对新一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教育培养上。回归到具体儿童文学作品上,通过细品原始期刊中的小说、诗歌、散文等,结合期刊设计的封面图和主题插画,可以直观感受到“十七年”儿童文学主要凸显的主题,如爱国主题、教育主题、苦难主题、社会主义工农业建设主题和其他主题等;重点塑造的儿童形象有“红色”小英雄、“蜕变”的顽童和生产线上的新生代等。究其本质,这些写作都具有教育意义,并作为教育工具直接影响着儿童读者。从文学期刊中细看儿童文学的发展,作品总体写作都具有应时特色,并在社会主流话语影响下形成了“十七年”特有的儿童文学形态。联系文学期刊来发掘“十七年”儿童文学的原始形态,对当下研究“十七年”儿童文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杜晓沫[5](2009)在《当代儿童文学的文化大革命十年——1966-1976文革儿童文学史研究》文中提出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对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准,也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消极影响。但是,这场错误和挫折也让人民逐渐变得聪明起来,并开始进入一个繁荣发展的新时期。儿童文学史一向一笔带过“文革”这段特殊岁月。在对这十年的“文化”浩劫中的儿童文学史料整理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属于“文学”中的“儿童文学”在这一时期与众“文学”不同的发展状况。在对全部“文革”时期的儿童文学做过研究之后,更发现了它并非完全如同过去儿童文学史中一贯陈述的那般变态至极。“文革”时期的儿童文学有着比任何一个时期都高的地位,即使是有着浓重的政治味道,仍然可以在儿童文学史上留下一幅属于它自己的独特画卷。
陈莉[6](2020)在《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文中提出考察中国百余年来的儿童文学发展,1949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70年来,中国儿童文学界一方面译介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和作品,一方面建构和创作本土儿童文学理论和作品,在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过程中,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走出了一条儿童文学发展的中国道路。本论文主要采用比较文学“接受——影响”的研究方法,探讨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论文实证性地描述这一过程,具体呈现译介的成果及其与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构和作品创作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揭示其中值得重视的历史经验。本论文共分七部分:绪论:简要说明选题的理由和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并对五四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史作一简述。第一章:评述“十七年”及“文革十年”时期在苏联儿童文学理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十七年”时期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及传播的概述。二是以儿童文学评论家兼作家陈伯吹为例,讨论“十七年”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结合当时的儿童文学作品,具体呈现外来影响在儿童文学创作中的表现,并以这一时期有较大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张天翼、严文井和孙幼军的创作为例作深入探讨。四是以几部儿童小说为样本,探究揭示“文革十年”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的基本特征。第二章:评述1976年至1980年期间,“后苏式文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1976至1980年期间,在历史的惯性中译介外国儿童文学。二是“后苏式文论”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三是以科幻文学作家郑文光、叶永烈为例,讨论科幻儿童文学创作在挣脱历史惯性时发生的变化。第三章:评述改革开放初期(1981-1989年)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主要讨论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八十年代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和传播概述。二是以鲁兵、胡从经、洪汛涛、王泉根两代学者为例,讨论这一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以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周锐、冰波、柯岩和沈石溪等人的作品为例,讨论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受到的外来影响。第四章:评述改革开放进入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1990-1999年)期间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时期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和传播情况的概述。二是以汤锐、孙建江、王泉根、方卫平、朱自强、刘绪源、彭懿等七位青年学者为例,讨论1990-1999年期间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以孙幼军、秦文君、曹文轩、梅子涵、汤素兰、陈丹燕、彭懿和杨红樱两代儿童文学作家为例,讨论这一时期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受到的外来影响。第五章:本章以新世纪以来外国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为研究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以日本图画书理论家、编辑和出版人松居直先生的图画书理论为例,简要阐述这一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传播过程。二是从学者接受、儿童文学教材中的体现、原创图画书月刊的发展等方面着手,探究以松居直先生为代表的日本图画书理论对中国的影响。三是以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作品为例,分析中国原创图画书发展的现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结语:在回顾70年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和影响的基础上,分析探究这一译介和影响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并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提出展望。总之,新中国成立后对苏联儿童文学理论的全方位译介及其影响,导致中国儿童文学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推动了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并由此改变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外在风貌。改革开放后对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为中国儿童文学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借鉴及影响,使得新时期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建构和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都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在绚烂的世界儿童文学地图中展示出中国儿童文学的独特性。因此,探究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及其影响,有助于我们理清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我们评判中国儿童文学的特征及意义,有助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进而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
张志国[7](2009)在《《今天》与朦胧诗的发生》文中指出作为中国新诗发展方向的一座分水岭、当代大陆诗坛上最引人瞩目的文化景观、一代乃至几代青年读者热情追捧的诗歌经典,朦胧诗自出现迄今已有30年。30年来,这一聚讼纷纭的话题,始终受到诗坛与学界的关注。然而与这种热议极不相称,在研究领域,有关朦胧诗的历史叙述存在严重缺陷。迄今为止尚未有一部系统的朦胧诗史专着,究其缘由,其中最难攻克的正是朦胧诗的发生问题。本文立足于丰富的原始资料,采取诗歌文体学与文学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对朦胧诗缘何发生、如何发生的问题作出系统而深入的剖析。朦胧诗的发生研究,必须以考察《今天》为原点。《今天》诗歌经历了生发、生变、生成三个历史时期,命运漂泊诗、戏剧对抗诗与日常生活诗三种诗歌形态。《今天》诗歌吸纳了古今中外思想与艺术资源,推动《今天》诗人建构起多元化的个体“自我”意识,促发了现代艺术形式的自觉。《今天》诗歌走向公共空间时,面对不同的发表语境,至少经历了三次形象重塑,终而被纳入国家“整一”意识形态的构建中。《今天》诗歌中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自我”观、个体受难不屈的怀疑求索意志、以“隐喻”为核心的艺术表现形式沉积下来,成为普遍认同的朦胧诗核心。朦胧诗潮的发生,是社会文化层面上“个体”意识与“整一”文化在新的时代语境中对话与争执的结果,在诗歌本体层面上是一场扞卫与冲破既定诗质格局的角力。在朦胧诗确立的过程中,求真求变的社会文化心理与历史逻辑是基本前提,民间力量的崛起及重置诗坛权力格局的冲动是诗潮涌动的内在动因,官方场域的权力争执所带来的诗坛裂隙是诗潮涌现的渠道,而朦胧诗自身蕴涵的现代“自我”诗质与新异诗艺成为催生新的社会话语的对象,学院力量由此介入进来,以全新的话语阐释框架,依靠概念的逻辑力量,动摇了“权力话语”体制的美学合法性。学院与民间结盟开辟出与官方相区别的批评空间,民间与大学生读者广泛持久地传播朦胧诗的新话语,官方、学院、民间、商业市场与国际力量打造着“朦胧诗”的经典品牌,从而置换了整套诗歌话语体系,改变了中国当代诗歌的艺术背景。
梁爽[8](2019)在《延川《山花》研究(1972-1991)》文中研究指明《山花》是“文革”时期陕西省延川县工农兵业余创作组创办的一份文艺报刊,后发展成为内部文学期刊。该报创刊于1972年9月,虽是一份地方性的县级文艺刊物,但极大地推动了延川县乃至延安地区的群众性文艺创作,在延川县乃至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山花》培养并成就了一大批文学人才,形成了一个“文革”后在陕西省甚至是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青年作家群体。其中,有着名作家路遥、史铁生、谷溪、海波、闻频、陶正等人。这些人除了史铁生之外大多都在《山花》上发表过许多作品,从《山花》上开始了他们的文学创作,并随之走上了文学道路。而阅读并深受《山花》影响的作家则更多。《山花》不仅培养了路遥等一批有影响力的作家,而且它的历史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很多重要话题相关,所以延川《山花》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并由此形成了“《山花》现象”。研究延川《山花》,不仅是对“文革”时期地域文学发展面貌的真实展现,也是对在极端意识形态背景下文学期刊生成的复杂性及潜在价值的挖掘,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中国当代地域文学期刊的研究空间。本文以延川《山花》(1972-1991)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力图回到历史现场,深入剖析和探讨延川《山花》的形成机制。《山花》的诞生有其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就社会环境来说,创办于“文革”时期的《山花》从其诞生之日起,政治意味和革命意味就相伴而生,它与“文革”中后期国内出版政策的松动也有一定关系;而延川这片土地自古以来就有“崇文重教”文化传统,又是陕北红色革命的发源地之一,得天独厚的文学场域是独特文学现象产生的基础条件;并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来到延川插队,物质资源的极端匮乏让他们更加渴望精神的满足,由此产生了知青文化与本地民间文化的双向互动。这种在“文革”特殊时期的文化碰撞与交流,给予了《山花》发展的多重可能性。本文试图从多维的视角更加立体、客观地审视七十年代地域文学期刊诞生与发展的复杂因素。另外,以《山花》(1972-1991)这一时期第一代和第二代作家的代际更迭为线索,对《山花》(1972-1991)期间代表作家的作品发表情况加以梳理和分析;同时,从《山花》近二十年的编辑思想来看《山花》的基本美学特征。《山花》的编者也是《山花》的作家,编辑思想的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收录作品的审美特性,《山花》在“文革”时期承接《讲话》的传统,糅合本土民间文化,持续走大众化与本土化的道路,呈现出丰富独特的美学特征。《山花》不仅仅在七八十年代全国范围内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其后期的发展中仍有着律动与延伸。随着社会时代的变迁,《山花》在八十年代末逐渐进入了疲软阶段,后于1991年正式宣告停刊。本文试图分析《山花》的生产机制,对其停刊、复刊的缘由进行深入探究,与同期贵州的《山花》进行对比,《山花》为何没有赶上“改版潮”反而进入了没落期,《山花》在新世纪以后该走向何处?并针对近几年不断地出现《山花》“热”的研究现象做“冷”思考,对目前已经出现的研究文本进行述评,渗入当下思考,理性重估延川《山花》的文艺价值与社会价值,客观分析其存在的意义。
王泉根[9](2019)在《“十七年”儿童文学演进的整体考察》文中认为作为中国当代文学重要阶段的"十七年"文学之一翼的"十七年"儿童文学,一直缺少深度研究。"十七年"儿童文学的发展演进,既与整个大文学合辙同构,又有其自身的作为"儿童的"文学的特殊性:共青团中央和中国作家协会双重管理的童书出版与儿童文学,少年队的文学与"共产主义教育方向性"的红色基因,苏联儿童文学从理论到创作的多方面影响,是"十七年"儿童文学最重要的现象,并直接规范与调整着儿童文学的发展演进。
臧杰[10](2020)在《20世纪青岛新诗纪程(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生的旋律而随着国内战事的迫近,青岛的局面越来越紧张。社会的动荡,物资的紧俏,和大量移民的涌入,使得国民党执掌的政权表现乏力。而不满足于现实的青年人,敏感于底层生灵涂炭的诗人们,有的悄悄地投奔了解放区,有的则默默开始帮助解放区的新政权做工作。其间像山音很早就为中共地下组织工作,而梁宝也在1948年和高芒一起去了解放区,到胶东文协参加了文艺工作,并改名为"孟力"。山音、衣去寒、孟力以及黄耘等人,
二、公社儿童诗(三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社儿童诗(三首)(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当代儿童诗歌的审美流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学术史的回顾 |
(一) 当代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现状 |
(二) 当代儿童诗歌理论研究现状 |
(三) 当代儿童诗歌理论研究评价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
(一) 诗歌 |
(二) 儿童诗歌 |
(三) 当代儿童诗歌 |
(四) 当代儿童诗歌发展源流探微 |
四、本文的思路、目标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目标 |
(三) 研究方法 |
五、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塑造“新儿童”——“十七年”儿童诗歌的观念世界与美学范式 |
一、“十七年”儿童诗歌中的“新中国”形象建构 |
(一) 儿童诗歌中的新中国形象 |
(二) 儿童诗歌中的新中国精神 |
二、“十七年”儿童诗歌中的“英雄”主题 |
(一) 歌颂革命领袖的诗歌 |
(二) 歌颂时代英雄的诗歌 |
三、“十七年”儿童诗歌中的“新生活”想象 |
(一) 歌颂集体主义的诗歌 |
(二) 歌颂社会主义新生活的诗歌 |
四、“十七年”儿童诗歌的多元诗体与多重风格 |
五、狂飙突进背后的暗流——“十七年”儿童诗歌的隐忧 |
第二章 儿童诗歌的“文革”记忆与被淹没的辉煌 |
一、工农兵文艺“基本建设”:“文革”期间儿童诗歌的创作主体 |
二、激进的政治锋芒:“文革”儿童诗歌的观念主题 |
(一) 狂热的个人崇拜领袖颂歌 |
(二) 工农兵火热生活的集体颂歌 |
(三)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颂歌 |
(四) 反映儿童学习生活的颂歌 |
(五) 极端批林批孔的狂热战歌 |
三、程式化的美学:“文革”儿童诗歌的形式意蕴 |
(一) 政治意识形态对儿童诗歌的强力介入 |
(二) 借代象征等修辞手法的模式化运用 |
(三) 儿童诗歌情感的“假大空” |
四、被淹没的辉煌:台湾儿童诗歌的崛起 |
(一) 台湾儿童诗对“文革”十年童诗惨境的补白 |
(二) 台湾儿童诗歌的发展轨迹 |
(三) 台湾儿童诗歌代表诗人诗作 |
(四) 台湾儿童诗歌艺术手法的创新与探索 |
第三章 “儿童本位”的复归与张扬——新时期儿童诗歌的繁荣发展 |
一、归来的歌:儿童诗歌史中的归来者及其“美的文学” |
(一) “归来者”诗人概况 |
(二) 代表诗人金波 |
二、成长的鸟:新生代儿童诗人的崛起及其审美现代性 |
(一) 新时期成长的儿童诗人 |
(二) 代表诗人高洪波 |
三、大自然的歌唱:新时期儿童诗歌的“自然”主题与审美境界 |
(一) 儿童诗歌的大自然情结 |
(二) 代表诗人滕毓旭、邱易东 |
四、个性的张扬:新时期儿童诗歌的多元化发展态势 |
(一) 走向多元的儿童诗歌 |
(二) 代表诗人钟代华 |
五、理性的启蒙:新时期儿童诗歌的观念拓展 |
(一) 哲思隽永的儿童诗歌 |
(二) 代表诗人樊发稼 |
六、欣喜与困惑: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新世纪儿童诗歌 |
(一) 儿童的成人化与成人化的儿童诗歌 |
(二) 儿童与成人的相互赠予 |
(三) 市场的繁荣不是诗的繁荣 |
(四) “微笑”的儿童诗歌 |
第四章 当代儿童诗歌审美流变的成因及未来展望 |
一、当代儿童诗歌审美流变的成因 |
(一) 时代确定了儿童诗歌的审美取向 |
(二) 政治对儿童诗歌的巨大影响 |
(三) 开放的世界吹进自由的风 |
二、儿童诗歌的未来仍是梦 |
(一) 从不完整到完整——20世纪中国儿童观的演变确立 |
(二) 童年“风景”的消失和疆域的扩大 |
(三) 究竟是福是祸?——新媒介的到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诗刊》(1957-1964)的意识形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何为意识形态 |
(一) 意识形态概念的产生 |
(二) 意识形态概念的演变 |
1、转向贬义 |
2、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 |
3、几种有影响的意识形态理论 |
(三) 本文所使用的意识形态概念 |
二、《诗刊》的创刊 |
(一) 《诗刊》的创刊背景 |
1、1949-1955年诗歌发展走向 |
2、“百花时代”的政治文化氛围 |
(二) 《诗刊》创刊、刊物性质、编委 |
1、创刊 |
2、刊物性质 |
3、编委 |
三、《诗刊》的大致内容和总体特征 |
(一) 《诗刊》的大致内容 |
1、国内部分 |
2、国外部分 |
(二) 《诗刊》的总体特征 |
四、《诗刊》中意识形态的具体表现 |
(一) 题材与主题 |
(二) 语言 |
(三) 批评 |
(四) 主体 |
五、中国当代意识形态产生的根源 |
(一) 极端一体化的政治意识形态 |
(二) 封建意识形态的残留 |
结论 |
参考书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后记 |
(3)邵燕祥诗歌创作年谱简编(论文提纲范文)
1933年 |
1944年 11岁 |
1945年 12岁 |
1946年 13岁 |
1947年 14岁 |
1948年 15岁 |
1949年 16岁 |
1950年 17岁 |
1951年 18岁 |
1952年 19岁 |
1953年 20岁 |
1954年 21岁 |
1955年 22岁 |
1956年 23岁 |
1957年 24岁 |
1958年 25岁 |
1959年 26岁 |
1960年 27岁 |
1961年 28岁 |
1962年 29岁 |
1963年 30岁 |
1964年 31岁 |
1965年 32岁 |
1966年 33岁 |
1967年 34岁 |
1968年 35岁 |
1969年 36岁 |
1970年 37岁 |
1971年 38岁 |
1972年 39岁 |
1973年 40岁 |
1974年 41岁 |
1975年 42岁 |
1976年 43岁 |
1977年 44岁 |
1978年 45岁 |
1979年 46岁 |
1980年 47岁 |
1981年 48岁 |
1982年 49岁 |
1983年 50岁 |
1984年 51岁 |
1985年 52岁 |
1986年 53岁 |
1987年 54岁 |
1988年 55岁 |
1989年 56岁 |
1990年 57岁 |
1991年 58岁 |
1992年 59岁 |
1993年 60岁 |
1994年 61岁 |
1995年 62岁 |
1996年 63岁 |
1997年 64岁 |
1998年 65岁 |
1999年 66岁 |
2000年 67岁 |
2001年 68岁 |
2002年 69岁 |
2003年 70岁 |
2004年 71岁 |
2005年 72岁 |
2006年 73岁 |
2007年 74岁 |
2008年 75岁 |
2009年 76岁 |
2010年 77岁 |
2011年 78岁 |
2012年 79岁 |
2013年 80岁 |
(4)文学期刊与“十七年”儿童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文学期刊与“十七年”儿童文学的兴起与嬗变 |
第一节 文学期刊对“十七年”儿童文学的推动 |
一、《儿童时代》《红领巾》《儿童文学》等儿童刊物的诞生 |
二、各大刊物对儿童文学的宣传和支持 |
三、《儿童文学研究》与儿童文学理论研究 |
四、专业的少儿读物出版社成立的影响 |
第二节 “十七年”儿童文学的兴起(1949-1957) |
一、1949-1955:不受重视 |
二、1955 下半年-1957 上半年:兴起契机到创作热潮 |
第三节 “十七年”儿童文学的嬗变(1957-1966) |
一、1957 下半年-1960:艰难曲折的发展之路 |
二、1961-1962:再焕生机 |
三、1963-1966:严重破坏后的奄奄一息 |
第四节 “十七年”儿童文学发展中的苏联色彩 |
第二章 编辑与“十七年”儿童文学生产 |
第一节 期刊选题、组稿 |
一、各大刊物中儿童文学组稿的变化 |
二、少儿刊物的选题与组稿 |
第二节 文学繁荣原动力——编辑 |
一、期刊中的主角担当 |
二、编辑与读者的沟通 |
三、编辑与作家的联系 |
第三章 从文学期刊看“十七年”儿童文学创作 |
第一节 期刊中儿童文学创作的凸显主题 |
一、爱国爱党主题 |
二、社会主义工农业建设主题 |
三、苦难主题 |
四、教育主题 |
五、其他主题 |
第二节 期刊中的儿童形象 |
一、“红色”小英雄 |
二、“蜕变”的顽童 |
三、生产线上的新生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文艺报》中的关于儿童文学讨论文章统计表 |
附录 B《人民文学》中的儿童文学作品(文学类)统计表 |
致谢 |
(5)当代儿童文学的文化大革命十年——1966-1976文革儿童文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绪论 |
一、历史的沉思 |
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
三、走自己的路 |
第一章 “文革”前后儿童文学发展概况 |
第一节 “文革”前和“文革”中的儿童文学发展情况概要 |
第二节 “文革”后的儿童文学发展情况概要 |
第二章 “文革”时期儿童文学的特殊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兴起 |
第二节 教育蒙受损失 |
第三节 文艺严重摧残 |
第三章 1966—1976 年儿童文学年代分述 |
第一节 1966、1967—1969 年的“空白期” |
第二节 1970—1976 年“帮八股”影响下的儿童文学 |
第四章 深受政治影响的儿童文学理论和儿童诗歌 |
第一节 怪诞病态的儿童文学理论 |
第二节 普遍政治化的儿童诗歌 |
第五章 有影响的小说等 |
第一节 中长篇小说《向阳院的故事》和中篇小说《红雨》等 |
第二节 长篇小说《钟声》和中篇小说《金色的朝晖》 |
第三节 专业作家浩然的儿童小说 |
第四节 唯一的经典《闪闪的红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学术成果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6)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理由 |
二 选题意义 |
三 研究现状回顾 |
四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章 苏联儿童文学理论烛照下的中国儿童文学 |
1.1 “十七年”时期译介的苏联儿童文学理论 |
1.1.1 苏联儿童文学理论译介概述 |
1.1.2 有影响的苏联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 |
1.2 “苏式文论”强势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
1.2.1 “全盘译介”模式中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
1.2.2 陈伯吹儿童文学理论思想述评 |
1.3 “十七年”时期“苏式文论”烛照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
1.3.1 受“苏式文论”规约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
1.3.2 不敢逾矩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作品 |
1.4 “文革”期间处于闭环式发展状态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 |
1.4.1 “文革”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概述 |
1.4.2 “文革”期间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创作 |
第2章 “后苏式文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 |
2.1 在历史的惯性中译介外国儿童文学 |
2.1.1 “文革”结束初期对外国儿童文学的译介和传播 |
2.1.2 走出泥沼时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作品 |
2.2 “后苏式文论”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
2.2.1 走出闭环式发展状态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 |
2.2.2 蒋风儿童文学理论思想述评 |
2.3 挣脱历史惯性的一次尝试:中国科幻儿童文学创作发生的变化 |
2.3.1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概述 |
2.3.2 郑文光和叶永烈的科学文艺思想及代表作品 |
第3章 改革开放视域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影响Ⅰ |
3.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引进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其影响 |
3.1.1 以开放的姿态译介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作品 |
3.1.2 以上笙一郎为代表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家及理论思想内涵 |
3.1.3 这一时期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
3.2 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在改变中寻求建设之路 |
3.2.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概述 |
3.2.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述评 |
3.3 向文学性与儿童性回归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
3.3.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概述 |
3.3.2 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创作 |
第4章 改革开放视域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影响Ⅱ |
4.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 |
4.1.1 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走向多元化 |
4.1.2 多元、系统地译介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
4.2 多层次、多渠道建设中国儿童文学理论 |
4.2.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概述 |
4.2.2 这一时期主要的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内涵 |
4.3 百花齐放、和而不同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
4.3.1 生机盎然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现状 |
4.3.2 异彩纷呈的儿童文学创作 |
第5章 新世纪以来外国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 |
5.1 外国图画书理论的译介和传播:以日本松居直先生为例 |
5.1.1 松居直其人和他倡导的图画书理论 |
5.1.2 松居直图画书理论的译介及传播过程 |
5.1.3 松居直推崇的图画书在国内的译介情况简述 |
5.2 以松居直先生为代表的日本图画书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
5.2.1 关注图画书阅读及图画书创作 |
5.2.2 多途并举阐释松居直的图画书理论 |
5.3 中国原创图画书扫描:以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作品为例 |
5.3.1 星星点灯:更多的儿童文学作家投身图画书创作 |
5.3.2 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的缘起及发展 |
5.3.3 图画书中的童年书写:以《团圆》、《荷花镇的早市》为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7)《今天》与朦胧诗的发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导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的提出 |
上编 |
第一章 《今天》的诗歌构型与编选逻辑 |
第一节 构型方式与作品呈现(一) |
一 创刊号:"温情"与"冷峻"的双重世界 |
二 第二期:历史回溯与日常生活 |
三 诗歌专刊:个体悼亡与民族象征 |
第二节 构型方式与作品呈现(二) |
一 四至六期:艺术传承与创新危机 |
二 诗歌专号:青春新生与原初开创 |
三 第九期与"文学资料":剥离诗学与明暗并存 |
第三节 刊物设计与个人诗集 |
一 个人诗集与美术设计 |
二 发表语境与作为策略的时间标注 |
结语 编选逻辑、场域占位与诗学演变 |
第二章 《今天》的诗歌家族与历史经验 |
第一节 诗歌家族、生命体验与内在真实 |
第二节 命运漂泊诗与《今天》诗歌的生发 |
第三节 戏剧对抗诗与《今天》诗歌的生变 |
一 话语体系的反叛与"自我"的裂变 |
二 意象色彩的革命与"自我"的反抗 |
第四节 日常生活诗与《今天》诗歌的生成 |
结语 诗歌家族、自我建构与艺术演变 |
第三章 《今天》的精神启蒙与艺术谱系 |
第一节 思想启蒙与文艺资源 |
一 哈耶克的整体颠覆:"通向奴役的道路" |
二 共产主义运动与制度的反思:从"被背叛了的革命"到"新阶级" |
三 存在主义、人道主义与艺术资源 |
第二节 中国新诗传统与翻译体诗歌 |
一 《今天》诗歌的生发与"浪漫/象征"传统 |
二 《今天》诗歌的生变与"戏剧化"传统 |
三 《今天》诗歌的生成与"现实/理想"传统 |
第三节 《今天》诗歌的修改与现代美术 |
一 从《巴黎公社》到《回答》:印象主义与表现主义绘画 |
二 "读画诗"《风景画》:《今天》杂志的开篇诗作 |
下编 |
第四章 《今天》的诞生与传播空间的生成 |
第一节 场域的裂隙与《今天》传播空间的搭建 |
一 《启蒙》的出场与《今天》的入场 |
二 《今天》的传播与公共空间的开辟 |
第二节 大学场的积极介入与《这一代》的大学生诗歌 |
第三节 官方诗坛的迎拒轨导与学院派的崛起力争 |
一 《安徽文学》:树立典范的"新人三十家诗作初辑" |
二 《福建文艺》:以舒婷为靶子的"关于新诗创作问题的讨论" |
三 《星星》:以艺术民主推介"新星"的"诗坛新一代" |
四 《诗刊》:寻求沟通的《新人新作小辑》与"青春诗会" |
第四节 轨导的多副面孔与《今天》诗人的表态 |
一 公刘的位置、标准与责任 |
二 艾青的忧虑、坚守与恩怨 |
三 《上海文学》:精神文明建设与《今天》诗人的表态 |
第五章 《今天》诗歌的阅读与朦胧诗的发生 |
第一节 《今天》的读者类型、趣味区隔与阅读方式 |
第二节 公开诗坛:朦胧诗概念的历史构成与确立 |
一 "引导"论读者与"朦胧"的印象 |
二 "崛起"论读者与"朦胧诗潮/新诗潮" |
三 批评视点的转移与"朦胧体诗" |
第三节 诗歌家族与朦胧体诗的类型 |
一 思辨体小诗:智力的游戏与晦涩 |
二 梦幻诗:朦胧的意识与晦涩 |
三 朦胧的表达方式:隐喻、含蓄与晦涩 |
(一) 语法惯例与语法晦涩 |
(二) 变形失真与意象晦涩 |
(三) 整体统一与结构晦涩 |
第六章 《今天》诗歌合法化与朦胧诗的经典化 |
第一节 《今天》诗歌合法化进程与评奖制度 |
一 中国作家协会、出版社与全国评奖制度 |
二 《星星》诗刊与"星星诗歌创作奖" |
第二节 朦胧诗经典化:诗歌选集与文学史书写 |
一 出版社、学院与诗歌选集的命名 |
二 大学课程、科研机构与文学史书写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今天》书刊目录 |
二 《今天》书刊图片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8)延川《山花》研究(1972-199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延川《山花》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二、本文的研究目标、意义、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延川《山花》的形成机制 |
第一节 政策缝隙与时代语境 |
第二节 地域因子与文学传统 |
第三节 知青外来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
第二章 延川《山花》的历史风貌与文化品格 |
第一节 《山花》的创作概况与代际更迭 |
第二节 《山花》的编辑思想与审美特征 |
第三章 延川《山花》后期的律动与延伸 |
第一节 《山花》的延宕与传播 |
第二节 《山花》价值的重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山花》1972年-1991年主要作品目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9)“十七年”儿童文学演进的整体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共青团中央和中国作家协会双重管理下的童书出版与儿童文学 |
1. 新的文学与新的文学体制 |
2. 共青团中央管理的童书出版与儿童文学 |
3. 毛泽东主席的批示促使中国作家协会重视儿童文学 |
4. 共和国儿童文学迎来黄金时期 |
二少年队的文学与“共产主义的教育方向性” |
1. 少年队组织与少年队的文学 |
2. 在“队旗下”的精神成长 |
3. 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创作 |
4. 追求民族化、儿童化的童话 |
5. 教育儿童的文学与“中心”“任务”结合 |
三苏联儿童文学对“十七年”儿童文学的影响 |
1. 大量译介苏联儿童文学 |
2. 以小说为主体的苏联现实主义儿童文学 |
3.“苏式文论”对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影响 |
(10)20世纪青岛新诗纪程(下)(论文提纲范文)
新生的旋律 |
从“大跃进”到“街头诗画” |
《风流歌》和“八十年代” |
“露天诗展”与世纪末 |
四、公社儿童诗(三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当代儿童诗歌的审美流变[D]. 钱万成.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9)
- [2]《诗刊》(1957-1964)的意识形态性研究[D]. 郑翔. 四川师范大学, 2005(08)
- [3]邵燕祥诗歌创作年谱简编[J]. 李文钢.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4(07)
- [4]文学期刊与“十七年”儿童文学[D]. 高瑞廷. 河南大学, 2019(01)
- [5]当代儿童文学的文化大革命十年——1966-1976文革儿童文学史研究[D]. 杜晓沫. 吉林大学, 2009(08)
- [6]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D]. 陈莉. 新疆大学, 2020(06)
- [7]《今天》与朦胧诗的发生[D]. 张志国. 暨南大学, 2009(02)
- [8]延川《山花》研究(1972-1991)[D]. 梁爽.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9]“十七年”儿童文学演进的整体考察[J]. 王泉根.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9(04)
- [10]20世纪青岛新诗纪程(下)[J]. 臧杰. 青岛文学,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