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量锑的分离与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王丁,齐白羽,王卓,刘静静[1](2021)在《氨水分离-硫酸铈滴定法测定粗铅中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粗铅是一种冶金中间体,除含铅外,还含有铜、银、铋、砷、锑等杂质元素。粗铅中铅含量较高,质量分数最高可达98%,其主要用于铅精炼和提纯;而其杂质元素的种类和含量不仅关系着粗铅的交易价格,还关系着粗铅精炼方案的确定。粗铅成品呈颗粒状,锑在其中分布并不均匀,为使所取样品具有代表性,通常会称量5~10 g样品用于测试其中锑含量,但由于称样量较大,铅基体效应对锑的测定影响较大。为了排除基体效应,通常采用沉淀法[1-2]去除铅,但是锑易水解,
惠家状[2](2020)在《锑的环境微生物毒性效应以及混合还原菌固定锑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发展,作为一种典型的两性金属元素锑(Sb)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用途广泛,其开采量和使用量逐渐增加。而作为锑等金属开采过程中的“副产物”——尾矿库,其产生锑的污染极其严重。同时锑作为重金属,其毒性很强,严重影响环境中生物的活性。因其污染和毒性如此严重,锑的污染治理研究也逐渐被人们挖掘。本文章以锑为研究的目标重金属,探究了锑在尾矿库周边土壤以及水体中的微生物毒性效应,并利用硫酸盐还原菌群处理锑污染。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以锑为代表的重金属在尾矿库周边土壤中的含量严重超标,目标污染物锑在玉米地和水稻田土壤中含量超出国家标准3倍以上,污染情况严重。在重金属含量及其土壤理化性质、土壤活性的相关性研究中,发现土壤微生物活性与重金属含量之间不存在相关性。故研究者在调研土壤活性的同时,仅仅关注土壤锑等重金属的影响是不足够的,在部分地区,需要注意有机污染物的影响。锑的污染程度较高,故本研究在接下来的实验中利用以硫酸盐还原菌为功能菌组成的混合还原菌群来处理锑污染。通过测量不同浓度Sb(Ⅲ)对混合还原菌群的生长曲线、微量热以及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发现随着Sb(Ⅲ)浓度上升,混合还原菌群活性降低很多,同时菌群固定效率也在降低。通过相关性分析,也研究得出了混合还原菌群效率与微量热活性息息相关,从生物毒理学角度解读了混合还原菌群自身活性与固定Sb(Ⅲ)效率之间的关联性。以单因素实验作为基础,曲面响应实验进一步来探究混合还原菌群固定重金属Sb(Ⅲ)的最佳条件,最终发现当pH为7.22、温度为33.44℃、Sb(Ⅲ)初始浓度为16.89 ppm时,Sb(Ⅲ)的处理效果最好。在最佳条件下,将混合还原菌固定Sb(Ⅲ)途径分为三部分,分别是:菌体硫还原作用、菌体自身吸附作用、菌体胞外聚合物(EPS)吸附作用。三大途径分别对降低重金属Sb(Ⅲ)含量做出贡献,但是对于实验菌群来说,在初期的固定效率主要是由菌体以及胞外聚合物吸附重金属贡献的。随着天数的增加,硫酸盐还原菌的氧化还原作用起到了主要的固定Sb(Ⅲ)作用。在第7天,其氧化还原作用贡献超过了60%的固定Sb(Ⅲ)的量。
房彬[3](2020)在《云南地区若干铅银遗址冶炼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界对于古代铅银冶炼技术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古文献的解读,对于分布在铅银遗址内的炼渣分析研究较少,至今尚没有学者对云南铅银遗址的冶炼遗物进行相关讨论。因此,本研究对于揭示云南地区铅银冶炼技术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观音山遗址、洛泽社遗址、曹家坪遗址和后寨村遗址分别位于彝良县的洛泽河镇和龙街乡,付家哨坡遗址位于巧家县老店镇,白象厂位于大理宾川县,石羊厂位于楚雄双柏县,老厂村位于楚雄南华县,八处铅银遗址的年代均定位于清代,遗址内分布大量炉渣。本研究通过采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以及实验分析(以扫描电镜为主)对云南地区八处冶金遗址采集的炉渣进行初步的分析与研究,并初步揭示了这八处铅银遗址的冶炼技术。结果表明彝良县的观音山遗址、曹家坪遗址、洛泽社遗址以及白象厂遗址使用炼铅炉,添加木炭与钙质造渣剂,采用焙烧-还原熔炼法冶炼含银的铅锌矿,冶炼产物考虑为含银铅锭与炉渣;巧家付家哨坡遗址、彝良后寨村遗址、双柏石羊厂遗址以及楚雄老厂村遗址使用分银炉,以木炭为燃料,氧化吹炼含银铅锭,冶炼产物考虑为纯银与氧化铅熔渣。炉渣的硅酸度、碱度、密度基本符合现代冶金理论对于炉渣理化性质的要求。通过古籍研究与实地调查发现,炼铅炉尺寸逐步扩大,炉型不断变化,减少劳动力的同时效率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分银炉结构保持一致性,均为椭圆形,通过沙条实现燃料和铅池在炉腔内的有效分离,针对不同类型的矿物使用不同的罩炉。通过对双柏县两处铅银遗址的田野调查发现,炼铅炉存在两种类型:半圆形炼铅竖炉和方形炼铅炉,推测两地采用两种不同的炼铅技术。结合现代冶金学原理,可以得出:老石羊厂遗址主要采用烧结-还原熔炼法冶炼含银铅锌矿,而新石羊厂遗址则主要采用直接熔炼法进行冶炼。由于材料有限和古籍中未记载的通风问题,本研究所涉及的八处遗址的具体提银方法,有待进一步的考古发现加以详尽的研究与探讨。
宋学省,崔玉理[4](2020)在《锑-溴酸钾-偶氮胭脂红B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锑》文中指出锑及其化合物是全球性污染物,易造成环境污染。但是,锑的催化效果差,测定锑的动力学光度法相对较少。在磷酸介质中,痕量锑(Ⅲ)对溴酸钾氧化偶氮胭脂红B褪色反应有催化作用,据此,建立了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锑的新方法。在两只比色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锑(Ⅲ)样品溶液(催化反应,吸光度A)和同量的水(非催化反应,吸光度A0),再分别加入0.7mL4.0×10-3 mol/L溴酸钾溶液、1.8mL 1.0mol/L磷酸和2.2mL 0.5g/L偶氮胭脂红B溶液,然后在90℃水浴中加热15min,在波长515nm处测定体系的吸光度A和A0。实验结果表明,表观活化能Ea=33.6kJ/mol,锑的质量浓度在0.02~0.26μg/mL范围内与lg(A0/A)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79×10-9 g/mL。对复杂样品河泥的测定,先采用萃取的方法,规避了共存离子的干扰,再采用实验方法测定锑,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3.3%~3.5%;加标回收率为96%~98%;并与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结果相吻合。
王强[5](2019)在《染整加工过程对PET纤维中锑含量的影响》文中指出本文以涤纶(PET纤维)(DTY、FDY)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了氢氧化钠浓度、时间、温度、促进剂浓度等条件对PET纤维减量率的影响,通过测定碱减量前后PET纤维中锑的含量,得到减量率与锑析出量之间的关系。在高温高压染色过程中,PET纤维染前热定形及涤棉织物中棉含量对锑析出的影响。同时研究大孔树脂在含锑染液中对锑的吸附。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表明:随着DTY纤维细度的增大,氢氧化钠浓度对减量率的影响逐渐小于温度对减量率的影响,FDY纤维碱处理温度对减量率的影响一直大于碱浓度对减量率的影响,得出对PET纤维减量率影响的显着顺序为:碱处理温度>氢氧化钠浓度>碱处理时间>促进剂浓度。实际生产中涤纶减量率一般在10-20%,因此碱减量过程每克纤维大约有15mg-35mg锑析出,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纤维细度越小,减量率的越高,且FDY纤维比DTY纤维减量率高。DTY与FDY纤维中锑的析出与减量率呈线性关系,且DTY纤维锑的析出与细度成反比,FDY纤维中的锑析出与减量率是等比例析出。随着热定形时间延长、温度的升高,PET纤维的取向度逐渐增加,在190℃与90s时纤维取向度增加逐渐变缓;随着热定形时间延长、温度的升高,PET纤维在染色阶段锑的析出逐渐增加,在升温阶段120℃时锑析出速率加快,在降温阶段120℃时染液中锑的含量达到最高,80℃后基本保持不变。大孔树脂在温度30℃,p H=6,时间为90min的条件下,对锑浓度为0.5mg/L,体积为100ml的染色废液(不含染料)进行吸附,吸附率达到95.44%,大孔树脂对锑的吸附容量为8ug/g。
熊英,董亚妮,裴若会,崔长征[6](2019)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应用于锑矿石化学物相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锑矿石化学物相分析涉及三个矿物相:锑华、辉锑矿和难溶锑酸盐,不同锑矿物相提取的溶剂不同、共存离子复杂、浓度梯度差别大,这些因素影响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对锑化学物相的准确测定。本文以锑华、辉锑矿和锑酸盐的选择分离溶剂为研究对象,测试了盐酸、硝酸和硫酸钾-硝酸-硫酸不同介质对ICP-OES测定锑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浓度的盐酸和硝酸介质对锑的测定没有影响,锑华和辉锑矿中锑含量的测定可使用同一标准溶液系列,盐酸或硝酸的浓度控制在15%~20%可避免锑的水解;混合酸介质(4g/L硫酸钾-15%硝酸-3%硫酸)对锑的测定有影响,可采用基体匹配方法解决,在测定锑酸盐相锑含量时,锑校准溶液的配制加入锑酸盐浸出剂相同量的混合酸。选择206.833nm谱线作为分析线,在优化的分析方法流程和测定参数条件下,锑华、辉锑矿和锑酸盐中锑的检出限分别为0.0006%、0.0012%和0.0021%;对不同浓度原生矿和氧化矿12次分析,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2)为0.16%~5.76%,相态加和与全量的相对偏差绝对值为0.07%~7.38%。本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满足锑矿石化学物相分析的质量控制要求,解决了锑矿石化学物相快速准确的测量问题。
卢文静[7](2019)在《混凝-絮体预负载超滤联用除锑(Ⅴ)效能及膜污染机制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锑(Ⅴ)对动植物会造成慢性或急性中毒,混凝沉淀工艺除锑效果有限,超滤工艺与其联用可强化混凝效果,但膜污染成为其推广应用的限制条件,将絮体负载于超滤膜表面使其成为污染物和超滤膜之间的隔离层,在提高絮体对重金属吸附去除效果的同时,还能有效地缓解膜污染。本课题将预负载水样在混凝过程中产生的絮体预负载于超滤膜表面,提出“混凝-絮体预负载超滤”(CFPLU:Coagulation-Floc-Preloaded-Ultrafiltration)联用工艺,并深入探究该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效能及相应的膜污染机理。考察了不同含固率的预负载絮体水样在超滤膜表面形成的预负载絮体层特性,发现预负载絮体层越厚,断面裂痕宽度越大,对污染物的截留能力越低,此时污染物直接接触超滤膜的机会增大,对其造成污染;预负载絮体层具有疏松多孔的特性,且Zeta电位为负值,与超滤膜表面之间存在静电斥力,容易通过水力反冲洗去除。将聚硫酸铁(PFS)投加量、慢速搅拌时间、水样pH值和预负载絮体水样含固率作为考察条件,研究联用工艺的除锑(Ⅴ)效果,其结果表明,各混凝条件下CFPLU工艺对污染的去除率优于混凝沉淀(CFS)工艺对污染的去除效率,其腐植酸去除率均在95%以上,最佳条件下的出水锑(Ⅴ)浓度低于1μg/L,而CFS工艺的出水锑(Ⅴ)浓度均远高于5μg/L;慢速搅拌时间和含固率对锑(Ⅴ)的去除效率影响较小,且水样pH值为4-6、投加量为30-70mg/L时,CFPLU工艺对锑(Ⅴ)的去除效果最好;各考察条件下,超滤膜不可逆污染、可逆污染、总污染数值均随相应条件的值先降低后增加,超滤膜表面形态也各不相同。慢速搅拌时间较短,污染物吸附未达平衡。在适宜的慢速搅拌时间下,水样呈弱酸性,且PFS投加量大时,产生的吸附位点增多,腐植酸与锑(Ⅴ)的竞争吸附作用越小,对污染物的吸附效能得以改善,且絮体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吸附位点与污染物的接触机会越多,吸附作用越强。但投加量过大时,絮体成长时间延后,絮体粒径十分微小,在过滤过程中会导致预负载絮体层和超滤膜传输通道的堵塞;碱性条件下,污染物的去除效率低,大部分腐植酸存在与水溶液中未被去除,小分子腐植酸会通过预负载絮体层吸附在超滤膜表面及膜孔中,两者均可形成严重的不可逆污染。在相同条件下,通过对CFS工艺、直接超滤(UF)工艺、絮体预负载超滤(PL-UF)工艺、混凝-超滤(CF-UF)工艺以及混凝-絮体预负载超滤(CFPLU)工艺的污染物去除效率和膜污染程度进行对比,发现CFPLU工艺的污染物去除率最大,膜污染程度最低,这主要由于预负载絮体层可通过截留及静电引力和化学键的吸附等作用,对混凝水样和超滤膜表面进行分隔,能将混凝水样小粒径污染物留于预负载絮体层表面及内部,同时超滤膜还起到了进一步截留和吸附的作用,从而强化了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此外因预负载絮体层减少了混凝水样达到超滤膜表面的污染物质,降低了超滤膜吸附和堵塞污染的发生,使得水力反冲洗时更容易进行膜清洗,降低了不可逆污染,提高了膜通量的恢复率。
邵让[8](2018)在《耐锑卡氏变形杆菌筛选及其改性除锑研究》文中认为锑矿开采等矿业活动使得水环境中锑及其伴生金属离子浓度不断升高,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且锑具有毒性、致癌性以及全球迁移性的特点,因此如何将其从水中去除亟待解决。微生物吸附除锑技术因具有原料来源广泛、生产成本低、安全经济、适用范围广、易解析以及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得到了污废水重金属处理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从湖南省锡矿山锑矿区废水处理池的淤泥中分离筛选出一株高耐锑菌株,并对其进行鉴定,然后考查了该菌株的吸附除锑潜能;并利用耐锑菌株为吸附基质,考察不同干湿度、Fe(Ⅲ)浓度、pH及温度等改性条件对吸附除锑效果的影响,获得了Fe(Ⅲ)改性耐锑菌株吸附剂的最佳改性制备条件。在此基础上对Fe(Ⅲ)改性后的菌株除锑影响因素和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筛选所获耐锑菌株在固体培养基上的锑耐受性浓度≤1200 mg/L,液体培养基中锑耐受性浓度≤400 mg/L;且该菌对锑浓度为18.5 mg/L废水的吸附去除率最高可达14.19%。(2)菌落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检测以及16S rRNA技术鉴定,该耐锑菌株为卡氏变形杆菌(Proteus cibarius DSHN0704),属于革兰氏阴性菌。(3)Fe(Ⅲ)改性耐锑菌株实验表明,最佳铁盐改性条件为:菌株烘干状态,Fe(Ⅲ)浓度为0.1 mol/L、pH=3、温度35℃、改性时间24 h。此条件下所获Fe(Ⅲ)改性耐锑菌株吸附剂的铁负载含量为96.70 mg/g,且其抗碱性能优于抗酸性能。(4)Fe(Ⅲ)改性耐锑菌株吸附剂的吸附除锑影响因素主要有:pH、投加量、初始Sb(V)浓度以及温度。Fe(Ⅲ)改性耐锑菌株吸附剂在pH=6,投加量1500 mg/L,初始锑浓度10mg/L60 mg/L,温度2535℃条件下可获得良好除锑效果。Fe(Ⅲ)改性耐锑菌株吸附剂最大吸附容量可达45.45 mg/g。(5)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Pseduo-second-order动力学模型能够较好拟合Fe(Ⅲ)改性耐锑菌株吸附剂的吸附除Sb(Ⅴ)过程。SEM-EDS以及FTIR分析表明,Na+和K+均与Fe3+发生了离子交换反应,铁盐改性耐锑菌株吸附剂吸附除锑以化学吸附为主。
李志萍[9](2018)在《生物聚合物载铁吸附剂强化去除水中微量锑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一个产锑大国,因此锑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锑污染的治理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常规的水处理方法对于治理高浓度的含锑废水效果较好,能够快速降低锑污染的浓度。但随着对锑污染的认识及其排放标准的提高,常规方法已发现难以满足新的排放标准,造成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污染的具体潜在威胁。当务之急,亟需开发一种能够有效处理微量含锑废水的方法。本研究采用课题组研发的生物聚合物载铁吸附剂(CS/CA-Fe),处理水中不同形态的锑,研究其吸附性能与机理;同时,研究水中金属阳离子引起的吸附剂表面特性及其对水中锑的吸附性能的影响;详细地探讨了金属阳离子强化吸附除锑的机理。在静态吸附条件的基础上,将吸附剂填充于吸附柱中,模拟含锑废水,对动态吸附柱的条件参数也进行了考察。本课题首先对比研究了CS/CA-Fe对水中两种价态的无机锑,Sb(Ⅲ)和Sb(Ⅴ)的吸附行为,包括溶液pH和竞争离子对吸附行为的影响,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以及吸附剂的再生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溶液pH值的逐渐升高,Sb(Ⅴ)去除效果逐渐降低,pH为4时吸附效果较好;但Sb(Ⅲ)的去除效率受pH的影响较小。不同价态竞争离子的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竞争离子价态以及强度的提高,CS/CA-Fe对Sb(Ⅴ)的吸附效果会逐渐减弱,但是对Sb(Ⅲ)吸附效果不会因竞争离子的存在而产生影响。再生实验的结果表明,1M NaOH溶液对吸附Sb(Ⅴ)后的CS/CA-Fe再生效果较好,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对吸附Sb(Ⅲ)后的CS/CA-Fe的再生效果较好,由于存在铁氧化物脱落的情况,因此选择与其再生效果相接近的1M NaOH溶液进行再生,对吸附Sb(Ⅲ)和Sb(Ⅴ)后的CS/CA-Fe再生率分别达到了54%和95%。对CS/CA-Fe吸附两种价态锑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更好。进一步的颗粒内扩散以及Elovich模型的拟合,说明整个吸附过程包括外部扩散、界层扩散和孔内扩散三个传质过程。pH4时,由于存在氧化作用,Sb(Ⅲ)和Sb(Ⅴ)的吸附速率主要受外部扩散的影响;pH7.5时,Sb(Ⅴ)的吸附速率主要受孔内扩散的影响,吸附速率减慢,而在此条件下,Sb(Ⅲ)的吸附不受pH的影响,吸附速率仍然与外部扩散有关。用Langmuir和Freundlish模型皆能很好地拟合两种形态锑的吸附等温线,但Langmuir模型的回归系数低于Freundlich模型,说明二者的吸附过程更符合Freundlich模型,在pH4,298K时,CS/CA-Fe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42.48mg/g和43.73mg/g。通过对两种形态锑的吸附特性对比分析可以看出,CS/CA-Fe对Sb(Ⅴ)存在静电引力以及络合作用;对Sb(Ⅲ)主要存在络合作用以及氧化作用。从课题组前期的研究知道,CS/CA-Fe对锑的吸附去除包括静电吸附和化学吸附两部分作用。为进一步探讨静电作用对其吸附性能的强化作用,本研究考察了不同金属阳离子对CS/CA-Fe的表面特性以及吸附除Sb(Ⅴ)性能的影响,特别对Cu2+参与的吸附除锑体系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金属阳离子引入,提高了CS/CA-Fe的表面电位,并且强化了对水中微量锑的吸附,其中Cu2+的强化作用最明显。因此选择了Cu2+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当溶液中同时存在Cu2+和Sb(Ⅴ)的情况,并且溶液中的Sb(Ⅴ)与Cu2+均处为较低浓度,Cu2+的存在会抑制溶液pH的升高,增强CS/CA-Fe对Sb(Ⅴ)的富集作用,提高CS/CA-Fe对微量Sb(Ⅴ)的吸附容量,同时Cu2+吸附于CS/CA-Fe的表面位点,增加了CS/CA-Fe总的吸附容量,即QSb+Cu>QSb+QCu。通过XPS分峰结果得知,溶液中的Cu2+迅速地被吸附至CS/CA-Fe表面,并且同时与胺基形成配位键,提高了CS/CA-Fe的表面电位,强化了对微量Sb(Ⅴ)的吸附能力。综上所述,CS/CA-Fe对水中微量锑的吸附作用较大。在酸性条件下,CS/CA-Fe对水中微量Sb(Ⅴ)存在富集作用以及吸附作用,CS/CA-Fe中的铁氧化物对Sb(Ⅴ)及Sb(Ⅲ)存在络合作用,并且能将Sb(Ⅲ)氧化为Sb(Ⅴ)。当溶液中Cu2+与Sb(Ⅴ)共存时,在一定程度和条件下强化了CS/CA-Fe对Sb(Ⅴ)的吸附性能,并且CS/CA-Fe对Sb(Ⅴ)的吸附效果优于对Sb(Ⅲ)的吸附效果,也可以考虑将Sb(Ⅲ)转化为Sb(Ⅴ)以增加对总锑的去除。
张晓琨[10](2018)在《铜基硫属化合物太阳电池材料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基于铜基硫属化合物半导体的第三代薄膜太阳电池由于其光电转化效率高、吸收系数高、光谱响应好、抗辐照能力强、功率密度高等优势,过去30年中吸引了来自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然而,与传统硅基光伏技术相比,目前第三代薄膜光伏技术的成本仍然较高。降低成本已成为第三代薄膜光伏技术发展的一项核心需求。基于铜基硫属化合物半导体纳米颗粒前驱体的吸收层非真空制造工艺(以下简称非真空工艺)被认为是降低第三代薄膜光伏技术成本的一条有效路径。非真空制造工艺包括3个主要环节:1)纳米颗粒的合成;2)基于纳米颗粒分散系或“墨水”的成膜工艺;3)以促进晶粒生长为目的的薄膜热处理。得益于印制电子、高精度涂布技术的发展,基于纳米颗粒分散系或“墨水”的成膜工艺相对成熟。非真空工艺的技术挑战主要为:1)铜基硫属化合物半导体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工艺成本高、产物物相可控性差、反应时间长;2)基于化合物半导体纳米颗粒制备的吸收层薄膜,即使经过550℃左右的高温热处理,其晶粒尺寸仍然较小,导致吸收层薄膜内晶界众多,载流子复合中心密度极高,无法满足高性能光伏器件的需求。针对上述挑战,本文从机理研究入手,发展了一系列创新的技术策略。简而言之,本研究在铜基硫属化合物半导体纳米颗粒合成方法学、反应与结晶动力学相关的机理研究和非真空工艺纳米颗粒前驱体的理性设计与制备三个方面开展了探索性研究,以期为第三代薄膜光伏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和启示性科学认识。在铜基硫属化合物半导体纳米颗粒合成方法学方面,论文基于对多元硫属化合物半导体纳米颗粒合成反应路径的认识,围绕物相与成分精确控制、增强反应动力学两个主要目标丰富并拓展了多元硫属化合物半导体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学。首先,基于溶液中络合物与离子平衡原理,通过调制反应溶剂环境,调控前驱体物种的反应活性,进而影响触发晶核形成的热力学条件,最终实现闪锌矿结构和纤锌矿结构铜铟镓硫的相选择合成。其次,受关于微量锑元素促进铜铟镓硒结晶动力学研究报道的启发,在溶剂热反应中引入微量锑元素,通过影响溶剂热反应中固-固和固液传质过程,实现了硒化亚铜的相选择合成。此外,本文还通过强还原剂Na BH4活化单质硒,提高其在反应溶剂中的溶解度和反应活性,显着增强了溶剂热合成的反应动力学,将溶剂热合成铜锌锡硫的反应时间减少了90%,同时,提高了调控硫属化合物固溶体产物成分的灵活性。围绕微量锑元素促进铜基硫属化合物反应动力学和结晶动力学的机理问题,以铜铟镓硒作为模型材料,通过仔细研究溶剂热反应产物的物相演化趋势,确认了Cu3SbSe3为形成流动相的关键物种,揭示了高传质性流动相增强动力学过程的机理,并通过高通量实验快速优化了锑元素的掺杂比例。我们基于对结晶动力学增强机理认识,设计了由铜锑硒包裹铜铟镓硒的核壳结构纳米颗粒,作为薄膜光伏器件非真空制造工艺的理想成膜前驱体。其中,铜锑硒既可形成低温流动相、又具备良好光伏特性。通过巧妙的合成路径设计,以预制铜铟镓硒纳米颗粒与反应溶剂的异质界面诱导铜锑硒在低能量态下结晶并包覆内核,实现上述铜铟镓硒@铜锑硒核壳纳米结构。最后,以该核壳结构纳米颗粒作为前驱体通过非真空工艺制备了高质量铜铟镓硒吸收层薄膜,结合对照组实验的结果验证了本文关于锑元素促进铜基硫属化合物结晶动力学的机理认识。总之,本论文围绕基于铜基硫属化合物半导体纳米颗粒的太阳电池吸收层非真空制造工艺的主要环节和关键技术挑战,丰富并拓展了合成方法学,填补了部分动力学机理方面的认知空白,设计、开发并实践了一种基于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非真空工艺策略。对于薄膜太阳电池、全固态锂电池、高分辨光电显示、下一代光源、传感器等涉及基于纳米颗粒构建功能器件的领域,本论文所发展的技术方案和揭示的科学机理均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与启发意义。
二、微量锑的分离与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量锑的分离与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氨水分离-硫酸铈滴定法测定粗铅中锑(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部分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沉淀剂的选择 |
2.2 沉淀时体系酸度的选择 |
2.3 精密度和准确度试验 |
(2)锑的环境微生物毒性效应以及混合还原菌固定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锑的污染危害概况 |
1.1.1 锑大气污染情况 |
1.1.2 锑水污染情况 |
1.1.3 锑土壤污染情况 |
1.2 锑元素的毒性研究 |
1.2.1 锑对植物的毒性效应研究 |
1.2.2 锑对动物的毒性效应研究 |
1.2.3 锑对微生物的毒性效应研究 |
1.3 锑污染的修复技术的研究概况 |
1.3.1 物理法处理锑污染 |
1.3.2 化学法处理锑污染 |
1.3.3 生物法处理锑污染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创新点 |
第2章 尾矿库周边锑污染对土壤活性的影响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尾矿库周边土壤的选取与样品采集 |
2.2.3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测量 |
2.2.4 土壤活性测量 |
2.2.5 重金属的测定 |
2.2.7 地累积指数法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 |
2.2.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土壤样品的理化性质及活性研究 |
2.3.2 土壤重金属总量测定 |
2.3.3 土壤重金属污染与活性关联性研究 |
2.4 小结 |
第3章 Sb(Ⅲ)对还原功能菌群毒性影响及混合还原菌群固定Sb(Ⅲ)效率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0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1 培养基配置以及微生物培养方法 |
3.2.2 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检测 |
3.2.3 微生物酶活性测量 |
3.2.4 等温微量热技术检测微生物活性测量 |
3.2.5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3.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混合菌群在Sb(Ⅲ)胁迫下生物活性的变化 |
3.3.2 混合还原菌对不同Sb(Ⅲ)初始浓度固定效率的研究 |
3.3.3 Sb(Ⅲ)的固定效率及其毒性的相关性 |
3.3.4 混合还原菌群微生物结构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混合还原功能菌群固定Sb(Ⅲ)效率最佳条件及其固定机理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微生物培养 |
4.2.2 曲面响应法设计 |
4.2.3 混合还原细菌胞外聚合物的提取 |
4.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单因素法探究混合还原菌固定Sb(Ⅲ)最优条件 |
4.3.2 曲面响应法探究混合还原菌固定Sb(Ⅲ)最优条件 |
4.3.3 混合还原菌固定Sb(Ⅲ)途径机理的探究 |
4.3.4 混合还原菌固定锑产物XRD的表征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实验总结 |
5.2 实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云南地区若干铅银遗址冶炼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1.2.1 历代铅银冶炼技术史研究概况 |
1.2.2 明清铅银冶炼技术研究概况 |
1.2.3 国内外铅银冶炼的研究概况 |
1.2.4 小结 |
1.3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2 遗址简介与样品介绍 |
2.1 遗址简介 |
2.2 样品介绍 |
3 实验方法及炉渣检测 |
3.1 实验方法 |
3.2 炉渣检测 |
3.2.1 彝良观音山遗址炉渣检测结果 |
3.2.2 巧家付家哨坡遗址炉渣检测结果 |
3.2.3 彝良洛泽社遗址炉渣检测结果 |
3.2.4 彝良曹家坪遗址炉渣检测结果 |
3.2.5 彝良后寨村遗址炉渣检测结果 |
3.2.6 宾川白象厂遗址炉渣检测结果 |
3.2.7 双柏石羊厂遗址炉渣检测结果 |
3.2.8 楚雄老厂村遗址炉渣检测结果 |
4 从实验结果讨论云南铅银的冶炼技术 |
4.1 炉渣分析 |
4.1.1 炉渣成分及物相 |
4.1.2 炉渣中的金属颗粒 |
4.1.3 硅酸度分析 |
4.1.4 碱度分析 |
4.1.5 密度分析 |
4.1.6 矿石类型分析 |
4.1.7 燃料和还原剂的分析 |
4.1.8 冶炼产物的判断以及冶炼方法的分析 |
4.2 关于冶炼炉的讨论 |
4.2.1 炼铅炉 |
4.2.2 炼铅炉小结 |
4.2.3 炼铅炉的炉内反应 |
4.2.4 灰吹炉 |
4.2.5 灰吹炉小结 |
4.2.6 灰吹炉的炉内反应 |
4.2.7 石羊厂遗址的冶炼体系 |
5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硕士学位攻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锑-溴酸钾-偶氮胭脂红B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锑(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吸收光谱 |
2.2 反应介质的选择 |
2.3 溴酸钾、磷酸、偶氮胭脂红溶液的用量 |
2.4 反应时间 |
2.5 反应温度和表观活化能 |
2.6 校准曲线 |
2.7 共存离子的影响 |
2.8 反应级数的测定 |
3 样品分析 |
(5)染整加工过程对PET纤维中锑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酯纤维 |
1.1.1 聚酯纤维概述 |
1.1.2 聚酯纤维合成工艺 |
1.1.3 PET合成常用催化剂 |
1.2 涤纶织物的加工流程 |
1.2.1 涤纶的前处理 |
1.2.2 涤纶的染色 |
1.2.3 涤纶的阻燃整理 |
1.3 锑的研究现状 |
1.3.1 锑理化性质及存在形态 |
1.3.2 锑及其化合物对生物的影响 |
1.3.3 锑的限量及相关规定 |
1.3.4 锑的分析检测方法 |
1.3.5 废水中锑的处理技术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涤纶纤维碱减量对锑析出的影响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材料、药品及仪器 |
2.2 涤纶纤维碱减量对锑析出的影响 |
2.2.1 涤纶纤维的前处理 |
2.2.2 涤纶纤维的碱减量 |
2.2.3 正交实验 |
2.2.4 消解条件的确定 |
2.3 测试方法 |
2.3.1 减量率的测定 |
2.3.2 锑析出含量的测定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涤纶纤维碱减量 |
2.4.2 正交实验实验结果 |
2.4.3 纤维碱减量过程锑析出的规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染色过程对锑析出的影响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材料、药品和仪器 |
3.1.2 织物样品前处理 |
3.1.3 染色过程锑析出的情况 |
3.1.4 染前热定形对锑析出的影响 |
3.1.5 处理方法与检测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涤纶纤维染色过程锑的析出情况 |
3.2.2 涤纶织物染色过程中锑的析出 |
3.2.3 热定形温度对涤纶纤维染色过程中锑析出的影响 |
3.2.4 热定形时间对涤纶纤维染色过程中锑析出的影响 |
3.2.5 热定形对纤维取向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废水中锑的去除 |
4.1 实验材料、药品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大孔树脂预处理 |
4.2.2 含锑染色废水的配制 |
4.2.3 吸附实验 |
4.3 锑含量的测定 |
4.3.2 锑去除率的计算方法 |
4.3.3 树脂吸附量的计算方法 |
4.5 结果与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应用于锑矿石化学物相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要点: |
1 实验部分 |
1.1 仪器和主要试剂 |
1.2 锑矿物相的分离和测定 |
1.2.1 锑矿物相的选择分离 |
(1)锑华等氧化物的分离提取 |
(2)辉锑矿等硫化物的分离提取 |
(3)黄锑华等锑酸盐溶液的制备 |
1.2.2 锑矿各物相提取液的测定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样品处理主要条件实验结果分析 |
2.1.1 盐酸、硝酸介质及酸度对锑测定值的影响 |
2.1.2 硫酸钾-硝酸-硫酸对锑测定值的影响 |
2.2 仪器分析中主要干扰消除及测量参数分析 |
2.2.1 分析线谱线的干扰消除 |
2.2.2 仪器主要测量参数分析 |
2.3 分析方法技术指标 |
2.3.1 检出限 |
2.3.2 精密度和准确度 |
3 结论 |
HIGHLIGHTS |
(7)混凝-絮体预负载超滤联用除锑(Ⅴ)效能及膜污染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锑危害及去除技术 |
1.2 混凝除锑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1.2.1 混凝理论 |
1.2.2 絮体形态 |
1.2.3 混凝除锑研究现状 |
1.3 超滤膜污染控制研究现状 |
1.3.1 膜污染机理及影响因素 |
1.3.2 混凝预处理控制膜污染 |
1.3.3 膜表面预负载技术控制膜污染 |
1.4 混凝絮体回用研究现状 |
1.4.1 絮体负载至超滤工艺 |
1.4.2 混凝污泥回流至混凝工艺 |
1.5 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1 课题研究内容 |
1.5.2 课题创新点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药品与设备 |
2.1.1 试验药品 |
2.1.2 试验设备 |
2.2 试验装置 |
2.2.1 混凝过程试验装置 |
2.2.2 超滤试验装置 |
2.3 试验方法 |
2.3.1 试验样品和水样制备 |
2.3.2 混凝试验 |
2.3.3 预负载絮体特性试验 |
2.3.4 超滤试验方法 |
2.4 试验分析方法 |
2.4.1 水质指标监测 |
2.4.2 絮体粒径在线监测 |
2.4.3 絮体分形维数测定 |
2.4.4 超滤膜污染分析方法 |
2.4.5 超滤膜形态分析 |
2.5 预负载絮体 |
2.5.1 预负载絮体水样含固量与浊度的相关性分析 |
2.5.2 预负载絮体微观特性 |
2.5.3 预负载絮体对膜纯水通量的影响 |
第3章 联用工艺去除复合污染物的影响因素研究 |
3.1 混凝剂投加量对复合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3.1.1 不同PFS投加量下CFPLU工艺出水水质 |
3.1.2 不同PFS投加量下CFS工艺出水水质 |
3.1.3 两种工艺在不同PFS投加量下效果对比 |
3.2 预负载絮体水样含固率对复合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3.2.1 不同含固率下CFPLU工艺的腐植酸去除效果 |
3.2.2 不同含固率下CFPLU工艺的锑(V)去除效果 |
3.3 慢速搅拌时间对复合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3.3.1 不同慢速搅拌时间下CFPLU工艺出水水质 |
3.3.2 不同慢速搅拌时间下CFS工艺出水水质 |
3.3.3 两种工艺在不同慢速搅拌时间下效果对比 |
3.4 水样pH值对复合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3.4.1 不同水样pH值下CFPLU工艺出水水质 |
3.4.2 不同水样pH值下CFS工艺出水水质 |
3.4.3 两种工艺在不同水样pH值下效果对比分析 |
3.5 五种工艺复合污染物效果对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联用工艺超滤膜污染特性研究 |
4.1 CFPLU工艺超滤膜比通量衰减规律 |
4.1.1 PFS投加量对膜比通量的影响 |
4.1.2 预负载絮体含固率对膜比通量的影响 |
4.1.3 慢速搅拌时间对膜比通量的影响 |
4.1.4 水样pH值对膜比通量的影响 |
4.1.5 四种超滤工艺膜比通量衰减程度对比 |
4.2 联用工艺超滤膜污染的可逆性 |
4.2.1 PFS投加量对膜可逆性污染的影响 |
4.2.2 预负载絮体水样含固率对膜可逆性污染的影响 |
4.2.3 慢速搅拌时间对膜可逆性污染的影响 |
4.2.4 水样pH值对膜可逆性污染的影响 |
4.2.5 四种超滤工艺膜污染的可逆性对比 |
4.3 联用工艺超滤膜形态 |
4.3.1 不同PFS投加量下超滤膜形态 |
4.3.2 不同预负载絮体水样含固率下超滤膜形态 |
4.3.3 不同慢速搅拌时间下超滤膜形态 |
4.3.4 不同水样pH值下超滤膜形态 |
4.3.5 四种超滤工艺的膜形态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絮体特性的除锑(V)和膜污染控制机理解析 |
5.1 CFPLU工艺的混凝预处理过程中絮体特性变化 |
5.1.1 不同PFS投加量下混凝水样的絮体特性 |
5.1.2 不同慢速搅拌时间对混凝水样的絮体特性 |
5.1.3 不同水样pH值对混凝水样的絮体特性 |
5.2 锑(V)去除机理分析 |
5.2.1 不同PFS投加量对除锑(V)的影响 |
5.2.2 不同预负载絮体含固率对除锑(V)的影响 |
5.2.3 不同慢速搅拌时间对除锑(V)的影响 |
5.2.4 不同水样pH值对除锑(V)的影响 |
5.2.5 CFPLU工艺的除锑(V)机制 |
5.3 膜污染控制机理分析 |
5.3.1 不同PFS投加量对膜污染行为的影响 |
5.3.2 不同预负载絮体含固率对膜污染行为的影响 |
5.3.3 不同慢速搅拌时间对膜污染行为的影响 |
5.3.4 不同水样pH值对膜污染行为的影响 |
5.3.5 CFPLU工艺膜污染控制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8)耐锑卡氏变形杆菌筛选及其改性除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来源及意义 |
1.2 锑污染危害及现状 |
1.2.1 锑化学性质及生物学效应 |
1.2.2 含锑重金属污染来源及危害 |
1.2.3 水环境中锑含量的主要现行标准 |
1.3 含锑废水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含锑废水处理现状 |
1.3.2 含锑废水处理方法比较 |
1.3.3 含锑废水处理研究的发展趋势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实验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仪器 |
2.2 耐锑菌株的筛选与鉴定方法 |
2.2.1 土壤样品采集 |
2.2.2 培养基的配制 |
2.2.3 耐锑菌株的分离纯化方法 |
2.2.4 耐锑菌株生理生化特性测试方法 |
2.3 耐锑菌株耐锑性能测试方法 |
2.4 锑吸附性试验方法 |
2.4.1 耐锑菌株吸附除锑试验方法 |
2.4.2 耐锑菌株改性方法 |
2.5 锑浓度测试方法 |
第3章 耐锑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
3.1 耐锑菌株的筛选 |
3.1.1 耐锑卡氏变形杆菌筛选 |
3.1.2 耐锑卡氏变形杆菌形态 |
3.1.3 耐锑卡氏变形杆菌生理生化特性 |
3.2 耐锑卡氏变形杆菌的鉴定 |
3.2.1 耐锑卡氏变形杆菌16S rRNA基因测序与分析 |
3.2.2 耐锑卡氏变形杆菌基因Blast结果分析 |
3.3 耐锑卡氏变形杆菌锑吸附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铁盐改性耐锑菌株吸附剂制备及表征 |
4.1 耐锑菌株Fe(Ⅲ)改性 |
4.1.1 干湿度条件对Fe(Ⅲ)改性耐锑菌株吸附剂性能的影响 |
4.1.2 Fe(Ⅲ)浓度对Fe(Ⅲ)改性耐锑菌株吸附剂性能的影响 |
4.1.3 pH对Fe(Ⅲ)改性耐锑菌株吸附剂性能的影响 |
4.1.4 温度下对Fe(Ⅲ)改性耐锑菌株吸附剂性能的影响 |
4.1.5 改性时间对Fe(Ⅲ)改性耐锑菌株吸附剂性能的影响 |
4.2 Fe(Ⅲ)改性耐锑菌株吸附剂铁负载性能测定 |
4.2.1 铁改性耐锑菌株吸附剂表面负载铁含量的测定 |
4.2.2 铁改性耐锑菌株吸附剂表面铁氧化物附着强度的测定 |
4.3 Fe(Ⅲ)改性耐锑菌株吸附剂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铁盐改性耐锑菌株吸附剂除锑影响因素及机理 |
5.1 吸附除锑影响因素分析 |
5.1.1 pH值对改性吸附剂除锑效果的影响 |
5.1.2 投加量对改性吸附剂除锑效果的影响 |
5.1.3 初始锑浓度对改性吸附剂除锑效果的影响 |
5.1.4 温度对改性吸附剂除锑效果的影响 |
5.2 等温吸附模型 |
5.2.1 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 |
5.2.2 Freundlic等温吸附模型 |
5.3 吸附动力学 |
5.3.1 Pseudo-first-order吸附动力学模型 |
5.3.2 Pseudo-second-order吸附动力学模型 |
5.3.3 Elovich吸附动力学模型 |
5.3.4 颗粒内扩散模型 |
5.4 吸附机理研究 |
5.4.1 电镜扫描-能谱仪(SEM-EDS)分析 |
5.4.2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16S rRNA基因序列结果 |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9)生物聚合物载铁吸附剂强化去除水中微量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中锑污染的来源与危害 |
1.2 水中除锑的研究现状 |
1.2.1 混凝沉淀法 |
1.2.2 离子交换法 |
1.2.3 膜分离法 |
1.2.4 电化学法 |
1.2.5 生物法 |
1.2.6 吸附法 |
1.3 壳聚糖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1.3.1 壳聚糖的特性 |
1.3.2 壳聚糖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1.4 含铁复合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1.5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1.1 主要仪器 |
2.1.2 化学药剂 |
2.2 吸附剂的制备 |
2.3 表征方法 |
2.3.1 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3.2 电子扫描显微镜(SEM) |
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2.3.4 Zeta电位分析 |
2.4 吸附实验 |
2.4.1 不同形态锑吸附特性实验 |
2.4.2 阳离子协同吸附实验 |
2.4.3 动态吸附柱实验 |
2.4.4 再生实验 |
2.4.5 分析测试方法 |
2.5 数据分析 |
2.5.1 锑吸附的相关计算 |
2.5.2 吸附动力学 |
2.5.3 吸附平衡与吸附等温线 |
第三章 CS/CA-Fe对Sb(Ⅲ)和Sb(Ⅴ)的吸附对比研究 |
3.1 表征分析 |
3.1.1 扫描电镜 |
3.1.2 CS/CA-Fe表面官能团 |
3.1.3 CS/CA-Fe在水中的等电点 |
3.2 CS/CA-Fe对两种形态锑的吸附特性 |
3.2.1 吸附剂投量 |
3.2.2 不同形态锑在各pH下的吸附规律 |
3.2.3 竞争离子对不同形态锑的吸附性能影响 |
3.2.4 不同形态锑的吸附动力学 |
3.2.5 不同形态锑的吸附等温线 |
3.3 针对不同形态锑的吸附剂再生方法 |
3.3.1 再生剂的选择 |
3.3.2 不同形态锑的吸附剂重复使用效率 |
3.4 不同形态锑的吸附机理 |
3.4.1 XPS分析 |
3.4.2 Sb(Ⅴ)和Sb(Ⅲ)在CS/CA-Fe表面的竞争关系 |
3.5 CS/CA-Fe吸附柱实验 |
3.5.1 吸附柱的穿透曲线 |
3.5.2 空床接触时间 |
3.5.3 pH值 |
3.5.4 填料高度 |
3.5.5 初始浓度 |
3.5.6 吸附柱的再生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属阳离子强化CS/CA-Fe对锑的吸附研究 |
4.1 多种金属阳离子对Sb(Ⅴ)吸附性能的影响 |
4.2 Cu~(2+)对Sb(Ⅴ)的吸附性能影响 |
4.2.1 Cu~(2+)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4.2.2 Cu~(2+)共存时Sb(Ⅴ)的吸附动力学 |
4.2.3 Cu~(2+)共存时对Sb(Ⅴ)的吸附等温线 |
4.2.4 Cu~(2+)共存时不同pH下的Sb(Ⅴ)吸附规律 |
4.2.5 Cu~(2+)与Sb(Ⅴ)吸附顺序对吸附量的影响 |
4.3 阳离子强化CS/CA-Fe除锑的吸附机理 |
4.3.1 吸附前后pH变化 |
4.3.2 吸附前后XPS分析 |
4.4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铜基硫属化合物太阳电池材料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主要试剂、仪器与设备 |
2.2 铜基硫属化合物半导体纳米颗粒合成与薄膜制备 |
2.2.1 溶剂热法合成铜基硫属化合物半导体纳米颗粒 |
2.2.2 热注入法合成Cu(In_xGa_(1-x))Se_2@Cu_3SbSe_3核壳结构纳米颗粒 |
2.2.3 基于纳米颗粒与超声雾化喷涂的薄膜制备 |
2.2.4 吸收层薄膜的热处理 |
2.3 铜铟镓硒/硫化锑组合材料样品库的制备 |
2.4 表征方法 |
2.4.1 X射线衍射 |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 |
2.4.3 透射电子显微镜 |
2.4.4 差示扫描量热法 |
2.4.5 紫外-可见-红外分光光度计 |
2.4.6 霍尔效应测试仪 |
2.4.7 激光拉曼光谱仪 |
第三章 面向物相可控和合成速率的铜基硫属化合物纳米颗粒合成方法学优化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基于反应溶剂环境调控的相选择合成 |
3.2.2 基于痕量元素掺杂的相选择合成 |
3.2.3 基于NaBH_4活化的动力学增强合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量锑对对铜铟镓硒的合成与结晶过程的影响及其机理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微量锑元素对铜铟镓硒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
4.2.2 基于锑掺杂的动力学增强机理 |
4.2.3 针对锑掺杂比例的结晶动力学高通量优化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铜铟镓硒@铜锑硒核壳纳米颗粒的设计与制备 |
5.1 引言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CuIn_(0.7)Ga_(0.3)Se_2@Cu_3SbSe_3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 |
5.2.2 基于超声雾化喷涂工艺的吸收层薄膜制备 |
5.2.3 铜铟镓硒@铜锑硒核壳纳米颗粒薄膜热处理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四、微量锑的分离与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氨水分离-硫酸铈滴定法测定粗铅中锑[J]. 王丁,齐白羽,王卓,刘静静.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21(09)
- [2]锑的环境微生物毒性效应以及混合还原菌固定锑的研究[D]. 惠家状.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3]云南地区若干铅银遗址冶炼技术研究[D]. 房彬.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4]锑-溴酸钾-偶氮胭脂红B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锑[J]. 宋学省,崔玉理. 冶金分析, 2020(02)
- [5]染整加工过程对PET纤维中锑含量的影响[D]. 王强. 北京服装学院, 2019(02)
- [6]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应用于锑矿石化学物相分析[J]. 熊英,董亚妮,裴若会,崔长征. 岩矿测试, 2019(05)
- [7]混凝-絮体预负载超滤联用除锑(Ⅴ)效能及膜污染机制分析[D]. 卢文静. 湖南大学, 2019(06)
- [8]耐锑卡氏变形杆菌筛选及其改性除锑研究[D]. 邵让. 湖南科技大学, 2018(01)
- [9]生物聚合物载铁吸附剂强化去除水中微量锑的研究[D]. 李志萍. 苏州科技大学, 2018(01)
- [10]铜基硫属化合物太阳电池材料优化研究[D]. 张晓琨.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