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新的IgG结合物——链球菌蛋白G(论文文献综述)
吕海峰[1](2021)在《犬冠状病毒M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在胶体金检测试纸条上的应用》文中指出犬冠状病毒(Canine CoronavirusCCoV)是一种有囊膜的、单链正股RNA病毒。CCoV感染可导致幼犬胃肠炎的典型临床症状,如食欲不振、腹泻和呕吐等,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CCoV基因组全长约30 kb,3’端编码4种结构蛋白,分别为刺突蛋白(S),包膜蛋白(E),膜蛋白(M)和核衣壳蛋白(N)。M蛋白是一种膜结构糖蛋白,在包膜蛋白中含量最高,是病毒组装和形成的关键成分,含有B细胞识别表位。编码M蛋白的基因高度保守,与其他冠状病毒的M基因同源性较低,因此,M蛋白成为犬冠状病毒检测和诊断的主要靶标之一。犬胃肠炎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包括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最常见的病毒性肠炎病原体除了冠状病毒(CCoV),还有犬细小病毒(CPV),犬腺病毒2型(CAV-2)、犬瘟热病毒(CDV)等。因此,快速的病毒学检测对控制犬病毒性肠炎疾病至关重要。为了研制出适用于犬冠状病毒快速诊断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本研究制备筛选了 2株犬冠状病毒M蛋白特异单抗杂交瘤细胞,对不同单抗IgG亚类的纯化方法进行了比较,建立了犬冠状病毒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制备工艺,该试纸条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较高的敏感性。本文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犬冠状病毒M蛋白单抗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生物学特性鉴定为制备抗犬冠状病毒(CCoV)特异单克隆抗体,用纯化的CCoV为抗原4次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用聚乙二醇(PEG1500)进行细胞融合,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筛选抗体阳性杂交瘤细胞。经三次克隆化,获得2株能稳定分泌抗CCoV M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2H11、2G3,其抗体效价在体外连续传代40代稳定。单抗Ig亚类鉴定结果表明,2H11单抗为IgG3,2G3单抗为IgG1亚类。IFA和Western blot分析均表明,2H11、2G3单抗特异识别CCoV M蛋白(28-32 kDa)。2H11、2G3杂交瘤培养上清的IFA效价均为1:1000,ELISA效价均≥1:105。单抗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这些单克隆抗体与犬瘟热病毒(CDV)、犬细小病毒(CPV)、犬腺病毒(CAV)、犬副流感病毒(CPIV)等均无交叉反应。CCoV M蛋白特异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为CCoV鉴定和相关诊断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小鼠腹水单克隆抗体纯化方法的比较研究为了纯化小鼠腹水中的单抗隆抗体,分三个批次,制备了 2G3、2H11两株杂交瘤的小鼠腹水。分别采用饱和硫酸铵沉淀法、辛酸-硫酸铵法、亲和层析、超离透析法对两株单抗进行纯化处理,分析对比蛋白浓度、纯度、效价以及回收率。结果表明不同Ig亚类的单抗,适用的纯化方法不同。2G3单抗(IgG1亚类)最适纯化方法为亲和层析,虽然亲和层析法回收率较低,但纯度高。2H11单抗属于IgG3亚类,辛酸处理导致IgG3破坏,亲和层析时蛋白G亲和柱与IgG3结合不紧密,结果洗脱下来的单抗蛋白浓度和抗体效价低,因此,辛酸-硫酸铵法、亲和层析法不适合2H11单抗的纯化。2H11单抗最适纯化方法选择为超离透析法。3、犬冠状病毒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的制备为了制备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出20 nm胶体金颗粒,选择单抗2G3作为金标抗体标记胶体金,经过优化,金标最佳pH为9.0,最佳蛋白浓度为100 μg/mL。单抗2H11作为检测抗体,以1mg/mL的浓度包被于NC膜上作为检测线(T线),兔抗鼠IgG作为质控抗体,以1 mg/mL浓度包被于NC膜上作为质控线(C线)。特异性试验证明,试纸条与CDV、CAV、CPIV和CPV等无交叉反应;敏感性试验表明,试纸条可以检测到CCoV含量至少达到102.8TCID50/mL。对临床粪便样本的检测,实验室制备的试纸条与进口试纸条的检测符合率为1 00%。本研究成功制备了检测CCoV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对早期诊断、预防和控制CCoV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柴欣秀[2](2021)在《融合蛋白ABD-Fc-IL-2的载体构建、异源表达纯化及体外生物学活性和体内药效动力学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构建SP-ABD-Fc-IL-2基因片段,经双酶切后连接到载体质粒pcDNA3.1(+)上。将重组质粒瞬时转染到CHO-S细胞中进行外源性表达,通过r Protein A beads进行亲和层析纯化。分析融合蛋白对CTLL-2细胞活性以及HSA蛋白的相互作用来验证其体外生物活性。将融合蛋白注入小鼠体内进一步分析其半衰期的药效动力学。方法:1.设计并构建重组基因SP-ABD-Fc-IL-2,双酶切后连接到载体质粒pcDNA3.1(+)上,重组质粒进行双酶切检测和测序分析;2.将pcDNA3.1(+)/SP-ABD-Fc-IL-2质粒转染到CHO-S细胞中,收集上清使用r Protein A beads进行亲和层析纯化;3.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融合蛋白ABD-Fc-IL-2及Fc-IL-2进行定性定量分析;4.采用MTT比色分析法,测定融合蛋白ABD-Fc-IL-2及Fc-IL-2对CTLL-2细胞的增殖量的影响,确定其生物学活性;5.通过Ni-Pull down-Western blot条带分析融合蛋白中ABD片段与HSA蛋白间的相互作用;6.将两种融合蛋白分别注射到小鼠体内,采集各个时间点的血清,通过ELISA双抗体夹心法来计算分析出血清中两种融合蛋白浓度,对其半衰期药效动力学研究。结果:1.重组质粒pcDNA3.1(+)/SP-ABD-Fc-IL-2的双酶切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用于表达融合蛋白ABD-Fc-IL-2的质粒已构建成功;2.融合蛋白ABD-Fc-IL-2及Fc-IL-2的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融合蛋白能在CHO-S细胞中表达进行表达,并且用rprotein A beads亲和层析法可获得纯度很高的融合蛋白;3.采用MTT比色分析法可知融合蛋白ABD-Fc-IL-2和Fc-IL-2促进了CTLL-2细胞的增殖,保留了IL-2的生物学活性;4.Ni-Pull down-Western blot结果分析显示融合蛋白ABD-Fc-IL-2中ABD片段与HSA蛋白相互结合的构象未发生修饰;5.ELISA双抗体夹心法定量分析小鼠血清中的融合蛋白的浓度,分析数据可得融合蛋白ABD-Fc-IL-2的半衰期比融合蛋白Fc-IL-2的长。结论:1.成功构建了pcDNA3.1(+)/SP-ABD-Fc-IL-2质粒;2.纯化的融合蛋白ABD-Fc-IL-2具有生物活性;3.融合蛋白ABD-Fc-IL-2的延长了血浆半衰期。
周雅彬[3](2021)在《非自身免疫性疾病新自身抗体的筛选》文中研究说明自身抗体多存在于自身免疫疾病患者体内,在血清中能够检出,有些可用于临床辅助诊断。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研究报道表明在多种非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同样存在自身抗体。血清中的自身抗体,在不同类型的疾病中,可能发挥着不同的生理功能。在恶性肿瘤疾病当中,肿瘤微环境中的新生肿瘤抗原暴露于免疫系统中,诱导自身抗体的产生。而在良性炎症疾病中,自身抗体可能因组织屏障破损而外泄的抗原诱导产生。自身抗体一部分与自身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血管壁上,一部分可能会攻击自体组织器官,而对机体造成进一步的伤害。这些存在于不同疾病中的自身抗体,可能分别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相关。所以,筛选这些非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清中的新自身抗体具有很大意义。基于此,本课题选择了在自身抗体方面少有研究的胰腺癌(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指标的恶性肿瘤疾病)以及川崎病(以血管炎为主要疾病症状的良性炎症疾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对非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自身抗体的筛选研究工作。将运用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筛选自身抗体的蛋白质组学技术流程进行改进,使其更适合于对非自身免疫疾病的新自身抗体的筛选和鉴定。对于本研究鉴定得到的新自身抗体,探索自身抗体在疾病辅助诊断、病理研究中的价值。胰腺癌被称作“癌中之王”,五年生存率仅为5%,缺乏有效的诊断指标,寻找新的辅助诊断分子是临床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课题在一系列人源细胞中筛选得到能被胰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自身抗体识别的靶细胞,鉴定得到多个候选自身抗原。随后建立胰腺癌自身抗原芯片高通量筛选平台,将候选自身抗原点样在芯片上,可高效地初筛出能被胰腺癌血清识别的阳性自身抗原。经临床病例大样本ELISA实验测试阳性的自身抗原蛋白,发现GRP78、GRP75、HSP60、BIRC5这4个蛋白对应的自身抗体,在胰腺癌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较高。最后通过建立联合诊断方法,提高了自身抗体在对胰腺癌诊断分类上的特异性和敏感度。为了验证在非自身免疫疾病自身抗体筛选中的研究策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本课题还研究了具有血管炎症状的良性炎症疾病——川崎病,筛选其患者血清中的新自身抗体。川崎病好发于婴幼儿,目前发病机制不明,临床上缺乏有效的诊断指标。本课题在一系列人源细胞中筛选得到能被川崎病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识别的靶细胞,并成功鉴定得到一个新自身抗原——HSP7C。经ELISA大样本验证,川崎病患者血清中存在高水平的抗HSP7C自身抗体,可作为辅助川崎病诊断的候选指标。在对川崎病自身抗体的筛选中,我们意外发现川崎病患者血清对大肠杆菌的蛋白有较强的免疫识别反应,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大肠杆菌G3P1蛋白可以被川崎病患者血清抗体识别。经ELISA大样本验证发现川崎病患者具有高水平的抗G3P1抗体,同时该抗体也可作为辅助川崎病诊断的潜在指标。
彭思琪[4](2021)在《742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旨在总结安徽地区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并探讨影响IgAN进展至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为IgAN的综合防治及判断预后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患者年龄18岁以上,于2015年1月至2019年9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就诊,经肾活检组织检查并由专职病理医生阅片后确诊为原发性IgA肾病,且患者随访时间大于6个月。2)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和现况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收集纳入患者肾活检时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病理资料,从2018年8月随访至2020年3月,收集患者疾病结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终点为发生肾脏不良预后:包括血肌酐翻倍、eGFR降低>50%和患者进入终末期肾病(ESRD)。依据基线肾功能(eGFR)水平分为A组[eGFR:≥90 ml·min-1·(1.73m2)-1]、B组[eGFR:60~89 ml·min-1·(1.73m2)-1]、C组[eGFR:<60 ml·min-1·(1.73m2)-1]。结果1)发病情况及人口学特征:近5年本院经肾活检组织检查的患者有2721人,确诊为原发性IgAN的有867人(31.9%),符合本研究标准的患者有742人,男女比为1:1.28,发病年龄高峰为26~48岁。超过半数(65.1%)的患者以无症状尿检异常起病就诊,19.5%患者起病时即伴肾功能不全。2)临床特征:依据肾功能分组,发现随着肾功能下降,患者起病时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合并高血压、贫血、高尿酸血症的比例以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甘油三酯、血总胆固醇水平呈上升趋势,以上变化在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亚组分析提示起病时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合并高血压、贫血、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其病理表现为T1/T2的比例均较对照组显着升高(均P<0.05)。3)病理特征:C3沉积阳性率为95.0%,IgG沉积阳性率为24.5%,IgM沉积阳性率为48.5%。按牛津分类,所有患者均伴有系膜细胞增生(M1),按Lee,s分级均以Ⅲ级为主。依据肾功能分组,发现病理表现为Lee氏Ⅳ及Ⅴ级、E1、S1、T1/T2、球性硬化、肾小动脉管壁增厚及玻璃样变形成比例均随着基线肾功能水平下降而增加(均P<0.05)。亚组分析提示病理表现伴T1/T2、肾小动脉管壁增厚的患者,其24小时尿蛋白定量、MAP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eGFR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均P<0.05)。4)肾脏结局:本研究共717例患者完成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6个月(6-19个月)。到随访终点时,共77例(10.3%)患者发生终点事件,其中48例(6.5%)患者肌酐翻倍,10例(1.3%)患者eGFR降低>50%,19例(2.6%)患者进入ESRD。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提示随着基线肾功能下降,肾脏累计生存率呈现下降趋势(Log-rank检验χ2=88.510,P<0.001)。5)预后危险因素: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在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提示肾病综合征、高血压、基线肾功能下降、病理表现提示伴IgG沉积、球性硬化是IgAN肾脏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本地区IgA肾病发生率高,起病隐匿,知晓率低,呈现缓慢进展性。2)IgAN患者基线肾功能水平可用于预测患者临床和肾脏病理损伤程度;IgAN患者起病时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或合并肾功能不全、高血压、贫血、高尿酸血症预示患者的肾脏病理损害较严重;而病理表现为T1/T2、肾小动脉管壁增厚的患者临床表现较严重。3)肾病综合征、高血压、基线肾功能下降、病理表现提示伴IgG沉积、球性硬化是原发性IgAN肾脏进展至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这部分患者应加强肾功能的监测,早期给予积极的治疗和评估,有助于改善IgAN预后。
刘硕[5](2020)在《以无乳链球菌rGapC1-150及其串联表位肽为抗原的牛血清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建立》文中认为奶牛乳腺炎(Bovine mastitis)主要由微生物感染乳腺所致,严重危害世界各国奶业发展。引起奶牛乳腺炎的微生物主要有链球菌、葡萄球菌、肠杆菌等,其中链球菌是引起奶牛乳腺炎最常见的细菌。由于临床上长期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奶牛乳腺炎,导致链球菌耐药菌株大量增加,且疗效不佳。因此,人们尝试使用疫苗来防控链球菌性奶牛乳腺炎。目前,我们研制的由链球菌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C1-150aa(Gap C1-150)构建的候选疫苗GIT(Gap C1-150-Isd B137-361-Tra P)正在进行预防奶牛乳房炎临床试验,但对该疫苗免疫接种奶牛产生的抗体缺少有效的检测方法,无法评价GIT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因此,本实验拟选用无乳链球菌Gap C1-150重组蛋白和串联Gap C1-150的2个B细胞表位肽分别作为抗原,建立奶牛血清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用PCR方法扩增无乳链球菌HLJ57株的gap C1-150基因,插入p ET-32a载体并转化至感受态细胞BL21(DE3)中,表达并纯化Gap C1-150蛋白,与弗氏佐剂等体积配伍后肌肉免疫接种6-18月龄的健康Holstein育成牛,于加强免疫后10-14天采血,制备免疫血清。用p GEX-6p-1载体表达Gap C1-150作为检测抗原,建立间接ELISA检测方法。实验确定抗原包被最佳浓度为2.5μg/m L,血清稀释度最佳为1/1000;优化了间接ELISA反应条件;对52份非免疫牛血清和17份免疫牛血清进行ELISA检测,确定cut-off值为0.487;分别对候选疫苗GIT、金黄色葡萄球菌Trap和Isd B蛋白、p ET32a标签蛋白、金黄葡色葡萄球菌Wood46、无乳链球菌HLJ57免疫血清以及大肠杆菌腹泻牛血清、牛副结核阳性血清、牛布氏杆菌阳性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除GIT免疫血清呈阳性外其它血清均为阴性;当Gap C1-150阳性血清稀释度1/16000时P/N值仍大于2.1;批内变异系数为3.6%-9.6%,批间变异系数为1.59%-9.81%。用该ELISA方法检测85份待检成牛血清,阳性率为10.59%。为进一步寻求更加特异、灵敏的检测方法,用串联的Gap C1-150 B细胞表位肽30TRINDLT36AAY46DTTQGRFDGT55(命名为TT-20)作为抗原建立ELISA检测方法。试验确定抗原包被浓度15μg/m L;血清稀释度为1/800;cut-off值为0.36;当阳性血清稀释度为1/6400时P/N值仍大于2.1;与对照抗原免疫血清和病原感染血清均未发生交叉反应;批内变异系数为1.4%-3.6%;85份待检牛血清阳性率为17.65%。以上结果表明,以Gap C1-150为抗原建立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好,优于以TT-20为抗原所建立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适于链球菌Gap C1-150抗原和GIT候选疫苗免疫免疫后血清抗体检测。
柏极[6](2020)在《抗结核分枝杆菌脂阿拉伯甘露聚糖荧光抗体的制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制备抗结核分枝杆菌脂阿拉伯甘露聚糖(Lipoarabinomanan,LAM)荧光抗体,为应用于痰涂片镜检打下基础。方法LAM经兔皮下免疫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兔心脏采血获得足量高效价的兔血清。兔血清依次经过盐析法粗提,G蛋白亲和层析纯化抗体,通过SDS-PAGE鉴定纯化效果,透析除盐后浓缩,BCA法检测抗体浓度。经荧光素异硫氰酸酯(FITC)偶联,测定F/P值,获得荧光抗体。结果成功进行6次LAM兔皮下免疫,成功构建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测得抗体效价达到1:51200,顺利行心脏采血,获得约100 mL含抗LAM抗体兔血清。顺利完成盐析法,G蛋白亲和层析纯化抗体,经SDS-PAGE鉴定,获得了高纯度多克隆IgG。抗体经除盐浓缩,BCA法测定抗体浓度为7.26 mg/mL。经FITC偶联,制备荧光抗体,测F/P值2.7。结论成功制备荧光抗体,为建立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痰中结核分枝杆菌打下基础。
吴昌为[7](2020)在《基于外周血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探讨IgA肾病发病机制》文中认为背景:IgA肾病(Immunoglobulin A Nephropathy,IgAN)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为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在我国尤为多见,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常见原因之一。IgAN临床表现多样、病理改变复杂,其治疗方式目前仍存在争议。早期诊断及干预有助于改善预后,减少ESRD的发生。IgAN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IgAN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最为公认的是多重打击机制。其中,由粘膜组织产生的B淋巴细胞所分泌的IgA1分子发生O-糖基化缺陷是IgAN致病的关键环节,表现为IgAN患者血清中半乳糖缺陷IgA1分子(Galactose Deficient IgA1,Gd-IgA1)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明显升高。循环IgA1来源于外周血B细胞,既往缺乏对IgAN患者外周血细胞进行分类深入研究。近年来,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发展解决了细胞异质性问题,可通过无监督聚类对细胞进行分群聚类和注释,有助于对特定细胞群的研究。因此,本研究采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对IgAN患者和正常对照外周血单核细胞进行测序及数据分析,重点关注B淋巴细胞以探索IgAN的发病机制。方法:对3名IgAN患者和2名正常对照外周血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建立IgAN外周血单细胞疾病差异基因表达谱,并进行功能分析等以探索IgAN的发病机制,同时采用RT-PCR对B淋巴细胞中的疾病差异基因进行临床样本验证以确保单细胞测序结果的可靠性。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分析、石蜡切片行免疫组化和多重免疫荧光染色共同探索肠道炎症相关的GWAS遗传位点与IgAN间的关系。采用RT-PCR对在IgAN外周血B淋巴细胞芯片检测中差异表达的EBVmiRNA-BART19-3p进行临床样本验证,通过ELISA检测血清Gd-IgA1的表达水平,同时对DAKIKI细胞转染EBV-miRNA-BART19-3p类似物探索其对IgA1 O-糖基化的作用情况。此外,检测血清中EBV抗体水平和血浆中EBV DNA表达水平以探索EBV感染对IgAN的致病机制。通过ELISA、石蜡切片行免疫组化和多重免疫荧光染色观察α1-抗胰蛋白酶在血清、尿液和肾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此外,LPS刺激DAKIKI细胞观察炎症刺激对SERPINA1的作用。结果:我们成功建立了IgAN外周血单细胞疾病差异基因表达谱,通过对IgAN患者和正常对照外周血B淋巴细胞进行mRNA表达量检测,SPI1、MXD1和S100A9的mRNA表达水平在IgAN患者中外周血B淋巴细胞高表达均得以验证,证明了单细胞测序结果可靠。功能分析发现在各细胞中差异基因广泛富集于炎症/感染相关的通路,其中包括EBV感染,通路互作分析显示EBV感染作用于抗原递呈通路。在B淋巴细胞非特异性炎症模型中,LPS刺激后,SPI1、MXD1和S100A9表达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通过分析GWAS研究结果发现,CARD9、VAV3、PSMB8和PSMB9均为与肠道炎症相关的IgAN遗传易感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分析结果显示CARD9rs4077515和VAV3 rs17019603的交互作用可增加IgAN的易感性,CT/TT和CC基因型患IgAN的风险是对照的2.56倍(OR=2.56,95%CI:0.98-6.69,P=0.049)。结合IgAN外周血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发现PSMB8和PSMB9表达水平升高,小鼠的肾脏单细胞测序和肾脏组织的免疫组化及荧光染色共同证明PSMB8和PMB9定位于第二类新型细胞。结合芯片分析,我们验证了EBV-miRNA-BART19-3p在IgAN患者B淋巴细胞中呈高表达(P=0.024),但其与Gd-IgA1水平和外周血B淋巴细胞中糖基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性。但EBV-miRNA-BART19-3p表达量的增高与下游基因MXD1表达变化相关。我们进一步检测IgAN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中EBV抗体的表达水平发现,IgAN和正常人EBV既往感染率均达80%以上,且EBV感染情况在两组中无明显差异。EBV DNA在IgAN和正常对照血浆中阳性率低且两组间无差异。尿液糖蛋白质谱分析显示,IgAN患者α1-抗胰蛋白酶表达显着升高,同时其编码基因SERPINA1在IgAN外周血单细胞测序中明显上调。验证实验表明SERPINA1 mRNA水平在IgAN B淋巴细胞中较正常对照增高(8.75±6.23 vs.3.02±1.80,P=0.007)。此外,α1-抗胰蛋白酶在肾脏组织中也明显增高,主要表现在毛细血管袢和系膜区,但在血清中其含量并无明显升高。通过临床分析发现,尿液α1-抗胰蛋白酶与血清Gd-IgA1表达水平呈负相关,B淋巴细胞中SERPINA1 mRNA表达水平与血清C3、C4呈正相关,以上结果均证实呼吸道感染与IgAN有关。结论:成功建立了IgAN外周血单细胞疾病差异基因表达谱,结果证实炎症/感染通路与IgAN密切相关。从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和非特异性炎症三个方面进一步证明了炎症与IgAN相关。多角度证明α1-抗胰蛋白酶在IgAN中表达增高,其临床意义还待进一步研究。
陈绮婷[8](2020)在《理肠汤治疗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和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的干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观察理肠汤对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肠镜下表现、肠道菌群及Th17/Treg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理肠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我院门诊及住院部轻、中度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理肠汤水煎剂,疗程共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肠镜下表现、肠道菌群及Th17/Treg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成果:研究期间治疗组脱落2例,最终对58例轻中度脾虚湿困证UC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治疗前,对比两组基础资料(年龄、性别)及各项观察指标,无显着性差异(P>0.05)。经治疗后,对比治疗前,两组Sun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DAI)及中医症状积分均降低,有显着性差异(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DAI差值比较,治疗组大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组症状改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80.00%),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结肠镜Roth分级优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IL-17、IL-21及TGF-β数值均较治疗前下降,IL-10数值较治疗前上升,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组IL-17、IL-21及IL-10数值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TGF-β数值下降优于对照组,但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值较治疗前上升,大肠杆菌、具核梭杆菌数值较治疗前下降,有显着性差异(P<0.01);其中治疗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具核梭杆菌数值改善优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大肠杆菌、具核梭杆菌差值比较,治疗组大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期间两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理肠汤联合柳氮磺吡啶可改善轻中度脾虚湿困证UC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肠道黏膜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理肠汤可提高抗炎因子水平、降低促炎因子水平,增加肠道益生菌和减少致病菌有关。
张伟[9](2019)在《DNAJA3和RNF5抑制口蹄疫病毒复制的机制》文中认为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感染引起的主要感染牛、羊和猪等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危害世界畜牧业、社会政治和经济逾百年的动物传染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法定必报疫病,被我国列为一类动物疫病。FMDV结构蛋白VP1最易暴露在病毒衣壳表面,含有主要抗原决定簇和受体结合位点RGD,在病毒诱导抗体应答、吸附和侵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关于VP1与宿主蛋白相互作用及其调控FMDV复制的机制仍不清楚。因此,本课题筛选出与FMDV VP1互作的宿主蛋白DNAJA3和E3泛素连接酶RNF5,并阐明了抑制FMDV复制的背后机制,内容如下:(1)DNAJA3抑制FMDV复制的机制研究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鉴定出了与VP1结合的宿主蛋白DNAJA3,免疫共沉淀(CO-IP)和共聚焦试验证实了DNAJA3与VP1的内源性相互作用。质粒截短试验和丙氨酸扫描试验结果表明DNAJA3的J结构域[氨基酸(aa)1–168]和VP1的赖氨酸208(K208)位点对DNAJA3与VP1相互作用至关重要。过表达DNAJA3显着抑制FMDV的复制,而沉默DNAJA3对FMDV的复制产生相反的作用。构建出K208A突变重组病毒,在病毒水平上进一步证实了VP1的K208位点对DNAJA3引起的病毒滴度降低是至关重要的。进一步机制研究揭示,DNAJA3通过与LC3相互作用促进溶酶体途径的激活,诱导VP1发生溶酶体降解。同时,VP1通过抑制IRF3的磷酸化、二聚化和核转移抑制IFN-β信号通路。DNAJA3的过表达显着减弱VP1介导的对IFN-β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而这种抑制作用在DNAJA3基因敲除细胞中显着增强。与DNAJA3正常细胞相比,Poly(I:C)诱导的IRF3磷酸化在DNAJA3敲除细胞中也较低。(2)E3泛素连接酶RNF5抑制FMDV复制的机制研究本研究发现FMDV感染在体内外均可上调E3泛素连接酶RNF5,过表达试验和SiRNA干扰试验结果表明RNF5抑制FMDV的复制,并且RNF5抑制FMDV复制依赖其具有E3泛素连接酶活性的第42位半胱氨酸。进一步机制研究表明,RNF5通过蛋白酶体途径特异性的降解VP1。免疫共沉淀试验结果表明RNF5通过直接与FMDV VP1相互作用,介导其多聚泛素化降解,此外,RNF5不仅能降解FMDV VP1,对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PV)、塞内卡病毒(Seneca Valley Virus,SVA)和肠道病毒71(Enterovirus 71,EV71)的VP1也同样具有降解作用,而且该降解过程依赖于RNF5的E3连接酶活性。总之,本研究揭示了宿主蛋白DNAJA3在宿主抗病毒反应中的新功能,通过诱导溶酶体途径降解VP1,并削弱VP1对IFN-β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并揭示了E3泛素连接酶RNF5通过泛素化降解VP1,从而抑制FMDV复制的分子机制,同时,RNF5对一些微RNA病毒科病毒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为设计高效疫苗候选株(或抗原)提供了理论依据。
左晶晶[10](2019)在《肠道病毒EV71-IgM胶体金检测试剂盒的开发》文中认为手足口病是儿童常见病,多种肠道病毒均可引起手足口病,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导致的手足口病重症患者比例以及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其它肠道病毒,早期诊断对挽救重症患儿的生命极其重要。要降低重症手足口病病死率,关键在于要开发出一种能快速、准确诊断患儿是否感染EV71的检测试剂。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直观的优点,本研究利用该方法,成功开发了肠道病毒71型IgM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试验首先利用收集的血清建立肠道病毒EV71 IgM企业参考品,用于试剂盒的质量控制。通过试验确定企业参考品由12份阳性质控品、12份阴性质控品、1份重复性质控品和1份系列最低检出量质控品组成。其次,本试验利用鼠抗人-IgM抗体、兔IgG抗体、肠道病毒71型抗原和羊抗兔IgG多克隆抗体等原料进行工艺研究。通过试验确定了在硝酸纤维素膜(HF135)上包被2.0 mg/mL的肠道病毒71型抗原和1.0 mg/mL的羊抗兔IgG多克隆抗体,包被湿度环境为40~60%。采用大号胶体金进行标记,标记最适pH为8,鼠抗人-IgM抗体的最佳标记浓度为10μg/mL,最佳稀释浓度为1:10;兔IgG抗体的最佳标记浓度为15 μg/mL,最佳稀释浓度为1:15。反应体系采用10 μL血清/血浆加2滴稀释液,15-20分钟读取结果。最后,对EV71 IgM试剂进行企业参考品的评价、内源性干扰物质试验、交叉反应试验、不同抗凝剂的血浆样本试验、阳性样本破坏试验、稳定性试验、同类试剂比对试验及外部临床评价。结果表明,试剂盒性能优异,抗干扰能力强,与病原体结构相近或临床症状相似的其他常见病原体高浓度的特异性抗体血清无交叉反应,临床常用抗凝剂对血浆检测结果无影响,检测结果与国内同类试剂盒符合率高。本研究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成功开发了肠道病毒71型IgM抗体检测试剂盒。该方法操作简单、快捷高效,可广泛应用于各基层医院、社区保健站等现场,有利于EV71感染的早期诊断,对该疾病的及时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二、一种新的IgG结合物——链球菌蛋白G(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新的IgG结合物——链球菌蛋白G(论文提纲范文)
(1)犬冠状病毒M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在胶体金检测试纸条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犬冠状病毒研究进展 |
前言 |
1.1 犬冠状病毒分类地位 |
1.2 病毒形态与结构 |
1.3 基因组结构 |
1.4 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 |
1.5 治疗与预防 |
1.6 犬冠状病毒诊断技术 |
1.7 免疫胶体金检测技术及其在兽医领域的应用 |
1.8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犬冠状病毒M蛋白单抗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生物学特性鉴定 |
1.1 实验材料 |
1.1.1 毒株 |
1.1.2 细胞 |
1.1.3 试剂和仪器 |
1.1.4 试剂配制 |
1.2 实验方法 |
1.3 结果与分析 |
1.4 讨论 |
第3章 小鼠腹水单克隆抗体纯化方法的比较研究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结果与分析 |
1.4 讨论 |
第4章 犬冠状病毒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的制备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结果与分析 |
1.4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融合蛋白ABD-Fc-IL-2的载体构建、异源表达纯化及体外生物学活性和体内药效动力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重组质粒pcDNA3.1(+)/SP-ABD-Fc-IL-2的构建 |
2.2 融合蛋白ABD-Fc-IL-2的表达与纯化 |
2.3 CTLL-2/MTT细胞增值比色法 |
2.4 融合蛋白ABD-Fc-IL-2与HSA的蛋白相互作用 |
2.5 ELISA双抗体夹心法定量分析血浆融合蛋白的浓度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融合蛋白ABD-Fc-IL-2的载体构建、异源表达纯化及体外生物学活性和体内药效动力学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非自身免疫性疾病新自身抗体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清单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 |
2.1.1 血清免疫印迹(WB) |
2.1.2 质谱技术鉴定未知蛋白 |
2.1.3 蛋白原核表达纯化 |
2.1.4 蛋白质芯片高通量检测 |
2.1.5 间接ELISA |
2.1.6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 胰腺癌研究背景 |
2.2.1 胰腺癌基本特征 |
2.2.2 胰腺癌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
2.2.3 胰腺癌临床诊断 |
2.3 川崎病研究背景 |
2.3.1 川崎病的基本特点 |
2.3.2 川崎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
2.3.3 川崎病的诊断 |
2.3.4 川崎病的治疗 |
2.4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2.4.1 筛选并鉴定胰腺癌新自身抗体的重要意义 |
2.4.2 筛选并鉴定川崎病新自身抗体的重要意义 |
3 对已报道的所有胰腺癌自身抗体靶向的抗原进行综合分析 |
3.1 研究方法 |
3.1.1 文献检索方案 |
3.1.2 胰腺癌自身抗原所参与的生理功能和通路分析 |
3.1.3 胰腺癌自身抗原在细胞膜表达分析 |
3.1.4 胰腺癌自身抗原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PPI) |
3.1.5 胰腺癌自身抗原蛋白PPI网络的核心子网络提取 |
3.1.6 核心子网络中的自身抗原对胰腺癌患者的预后能力分析 |
3.1.7 胰腺癌自身抗原蛋白在胰腺癌患者和健康人中的差异表达分析 |
3.2 研究结果 |
3.2.1 胰腺癌自身抗体文献检索——共98个对应抗原蛋白纳入研究 |
3.2.2 98个胰腺癌自身抗原的GO注释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 |
3.2.3 23个胰腺癌自身抗原在细胞膜上有表达 |
3.2.4 PPI抗原蛋白网络中提取得到2个核心子网络 |
3.2.5 对核心子网络中自身抗原进行GO注释和KEGG通路分析 |
3.2.6 核心子网络中自身抗原蛋白对胰腺癌患者的预后能力分析 |
3.2.7 具有预后价值的自身抗原蛋白在胰腺癌患者和健康人中的存在显着的差异表达 |
3.3 总结与讨论 |
4 胰腺癌新自身抗体对应的自身抗原初步筛选和鉴定 |
4.1 实验试剂及配制 |
4.1.1 实验试剂清单 |
4.1.2 试剂的配制 |
4.2 研究方法 |
4.2.1 细胞扩大培养及全蛋白提取 |
4.2.2 细胞系全蛋白免疫印迹(WB) |
4.2.3 质谱鉴定通过WB筛选得到未知抗原 |
4.2.4 备选抗原蛋白表达纯化 |
4.3 研究结果 |
4.3.1 WB筛选、质谱鉴定得到可被胰腺癌血清识别的未知抗原 |
4.3.2 候选胰腺癌自身抗原蛋白表达纯化 |
4.4 总结与讨论 |
5 构建自身抗原蛋白芯片筛选平台 |
5.1 实验试剂及配制 |
5.1.1 实验试剂清单 |
5.1.2 试剂的配制 |
5.2 研究方法 |
5.2.1 预点样点数条件摸索 |
5.2.2 芯片实验体系浓度梯度变化 |
5.2.3 芯片孵育实验中病人血清稀释比条件摸索 |
5.3 研究结果 |
5.3.1 选择预点样个数为30个点 |
5.3.2 芯片实验体系浓度梯度符合正比变化 |
5.3.3 选择血清稀释比为1:100 |
5.4 总结与讨论 |
6 胰腺癌自身抗原芯片制备及其自身抗原蛋白高通量筛选 |
6.1 实验试剂及配制 |
6.1.1 实验试剂清单 |
6.1.2 试剂的配制 |
6.2 研究方法 |
6.2.1 胰腺癌自身抗原蛋白点样列表 |
6.2.2 胰腺癌自身抗原蛋白芯片点样阵列设计 |
6.2.3 胰腺癌自身抗原芯片制备 |
6.2.4 胰腺癌自身抗原芯片与胰腺癌血清孵育 |
6.3 研究结果 |
6.3.1 芯片点样后样品点状态观察 |
6.3.2 蛋白芯片初步筛选验证胰腺癌自身抗原 |
6.4 总结与讨论 |
7 候选自身抗体在胰腺癌诊断价值的分析及对应自身抗原的功能分析 |
7.1 实验试剂及配制 |
7.1.1 实验试剂清单 |
7.1.2 试剂的配制 |
7.2 研究方法 |
7.2.1 血清ELISA |
7.2.2 ROC分析候选抗原对应的自身抗体在胰腺癌中的诊断能力 |
7.2.3 ELISA结果散点图绘制及阳性率分析 |
7.2.4 建立胰腺癌自身抗体联合诊断组合 |
7.2.5 利用在线数据库分析胰腺癌自身抗原及其相互作用蛋白 |
7.3 研究结果 |
7.3.1 候选抗原对应的自身抗体在胰腺癌中的潜在诊断能力 |
7.3.2 血清自身抗体联合诊断可以提高胰腺癌的检出率 |
7.3.3 自身抗体靶向的3个HSP家族抗原蛋白参与的功能分析 |
7.4 讨论与总结 |
8 川崎病新自身抗体对应的自身抗原的筛选和鉴定 |
8.1 实验试剂 |
8.1.1 实验试剂清单 |
8.2 研究方法 |
8.2.1 细胞培养 |
8.2.2 细胞玻片制备及间接免疫荧光 |
8.2.3 细胞全蛋白提取 |
8.2.4 细胞全蛋白免疫印迹(WB)筛选川崎新抗原 |
8.2.5 质谱鉴定被川崎血清识别的未知抗原 |
8.3 研究结果 |
8.3.1 川崎病自身抗原筛选的靶细胞的鉴定 |
8.3.2 细胞全蛋白浓度测定 |
8.3.3 WB筛选得到70 kDa处川崎病相关新自身抗原 |
8.3.4 质谱鉴定得到HSP7C蛋白为川崎病相关的自身抗原 |
8.4 总结与讨论 |
9 抗HSP7C抗体作为川崎病自身抗体的初步研究 |
9.1 实验试剂及配制 |
9.1.1 实验试剂清单 |
9.1.2 试剂的配制 |
9.2 研究方法 |
9.2.1 抗HSP7C抗体ELISA实验设计 |
9.2.2 抗HSP7C抗体ELISA检测 |
9.2.3 抗HSP7C抗体与川崎病患者临床病症相关性分析 |
9.3 研究结果 |
9.3.1 川崎血清ELISA条件摸索 |
9.3.2 抗HSP7C抗体可以作为KD鉴别诊断的辅助指标 |
9.3.3 抗HSP7C抗体与川崎病患者临床病症相关性分析 |
9.4 总结与讨论 |
10 川崎病感染相关新抗体的鉴定与研究 |
10.1 实验试剂及配制 |
10.1.1 实验试剂清单 |
10.1.2 试剂的配制 |
10.2 研究方法 |
10.2.1 细菌全蛋白提取 |
10.2.2 细菌全蛋白免疫印迹分析 |
10.2.3 抗原蛋白质谱鉴定 |
10.2.4 抗原蛋白表达构建 |
10.2.5 候选抗原蛋白WB鉴定 |
10.2.6 候选抗原蛋白分段蛋白的表达构建 |
10.2.7 ELISA检测川崎病患者血清中抗细菌蛋白抗体滴度 |
10.2.8 细菌抗体与川崎病患者临床病症相关性分析 |
10.2.9 细菌蛋白G3P1抗原表位分析 |
10.3 研究结果 |
10.3.1 细菌蛋白可作为川崎病候选抗原蛋白 |
10.3.2 35 kDa条带可作为川崎病候选抗原蛋白 |
10.3.3 35 kDa候选抗原蛋白质谱分析 |
10.3.4 候选抗原蛋白表达纯化 |
10.3.5 G3P1为川崎病相关抗原蛋白 |
10.3.6 G3P1抗原分段分析 |
10.3.7 川崎病患者血清中存在抗G3P1抗体高表达 |
10.3.8 抗G3P1抗体与川崎临床病症的相关性 |
10.3.9 G3P1线性抗原表位探索 |
10.4 总结与讨论 |
11 课题总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742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及诊断标准 |
2.2 研究设计 |
2.3 一般资料收集 |
2.4 实验室检查指标 |
2.5 肾活检病理资料 |
2.6 随访及研究终点 |
2.7 相关定义 |
2.8 统计学处理 |
3.结果 |
3.1 IgA肾病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病理表现 |
3.2 依据肾功能分组比较患者临床病理特征 |
3.3 依据不同临床特征分组比较患者牛津分型结果 |
3.4 依据不同病理特征分组比较患者临床特征 |
3.5 肾脏研究终点 |
3.6 原发性IgAN患者肾脏预后的影响因素 |
4.讨论 |
4.1 742例IgA肾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
4.2 742例IgA肾病患者病理资料分析 |
4.3 不足和展望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补体在IgA肾病发病机制、疾病进展和未来治疗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5)以无乳链球菌rGapC1-150及其串联表位肽为抗原的牛血清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表 |
1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奶牛乳腺炎链球菌基本特性与致病机理 |
1.2.1 链球菌的基本特性 |
1.2.2 链球菌的致病机理 |
1.3 链球菌疫苗的研究进展 |
1.3.1 全菌体疫苗 |
1.3.2 荚膜多糖疫苗 |
1.3.3 荚膜多糖结合疫苗 |
1.3.4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
1.4 链球菌GapC蛋白的研究进展 |
1.5 链球菌血清抗体ELISA检测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以pGEX-6p-1 表达的GapC_(1-150)为抗原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建立 |
2.1 材料 |
2.1.1 菌株、质粒和血清 |
2.1.2 主要试剂 |
2.2 方法 |
2.2.1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2.2.2 目的基因的扩增 |
2.2.3 PCR产物的纯化 |
2.2.4 构建克隆载体 |
2.2.5 构建表达载体 |
2.2.6 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及鉴定 |
2.2.7 无乳链球菌HLJ57培养与灭活 |
2.2.8 牛免疫血清制备 |
2.2.9 间接ELISA操作程序 |
2.2.10 抗原、血清最佳稀释浓度确定 |
2.2.11 间接ELISA反应条件的优化 |
2.2.12 Cut-off值确定 |
2.2.13 特异性与敏感性确定 |
2.2.14 稳定性检测 |
2.2.15 临床样品检测 |
2.2.16 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3.1 重组GapC1-150蛋白的表达、鉴定及纯化 |
2.3.2 最佳包被抗原浓度与血清稀释度确定 |
2.3.3 间接ELISA条件优化 |
2.3.4 Cut-off值确定 |
2.3.5 特异性与敏感性确定 |
2.3.6 稳定性确定 |
2.3.7 临床样本检测结果 |
3 以串联B细胞表位肽TT-20 为抗原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建立 |
3.1 材料 |
3.1.1 血清 |
3.1.2 主要试剂 |
3.2 方法 |
3.2.1 串联表位的设计与合成 |
3.2.2 间接ELISA操作程序 |
3.2.3 抗原TT-20和血清最佳稀释浓度确定 |
3.2.4 间接ELISA条件的优化 |
3.2.5 Cut-off值确定 |
3.2.6 特异性与敏感性确定 |
3.2.7 稳定性检测 |
3.2.8 临床样品检测 |
3.2.9 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抗原TT-20和血清浓度确定 |
3.3.2 间接ELISA条件优化 |
3.3.3 Cut-off值确定 |
3.3.4 特异性确定 |
3.3.5 敏感性确定 |
3.3.6 稳定性确定 |
3.3.7 临床样本检测结果 |
4 讨论 |
4.1 确定cut-off值方法和依据 |
4.2 对检测结果的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测序结果比对 |
附录二 常用试剂配制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抗结核分枝杆菌脂阿拉伯甘露聚糖荧光抗体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结核分枝杆菌LAM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实验动物 |
1.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1.1.3 结核分枝杆菌LAM动物免疫 |
1.1.4 抗体效价测定 |
1.1.5 动物心脏采血 |
1.2 结果与分析 |
1.3 讨论 |
二、间接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1.2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抗LAM抗体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三、多克隆荧光抗体的制备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动物血清 |
3.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3.1.3 多克隆抗体的纯化 |
3.1.4 抗体纯化后的SDS-PAGE验证 |
3.1.5 抗体的浓缩与BCA法浓度测定 |
3.1.6 抗体的FITC荧光标记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抗体的SDS-PAGE分析 |
3.2.2 抗体的浓缩与BCA法浓度测定 |
3.2.3 荧光抗体含量及F/P测定 |
3.3 讨论 |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结核分枝杆菌脂阿拉伯甘露聚糖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7)基于外周血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探讨IgA肾病发病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IgAN肾病临床和病理特点 |
1.2 IgAN肾病流行病学 |
1.3 IgAN肾病治疗 |
1.4 IgAN肾病发病机制 |
1.5 B淋巴细胞是IgAN肾病致病的关键环节 |
1.6 感染与IgAN相关 |
1.7 单细胞测序技术 |
1.8 既往研究 |
1.9 研究假说与研究目的 |
1.10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11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单细胞测序 |
2.2 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外周血B淋巴细胞提取 |
2.3 RNA提取 |
2.4 microRNA表达量检测 |
2.5 mRNA表达量检测 |
2.6 细胞培养与处理 |
2.7 常规肾脏病理染色 |
2.7.1 组织包埋 |
2.7.2 切片与脱蜡水化 |
2.7.3 HE染色 |
2.7.4 PAS染色 |
2.7.5 MASSON染色 |
2.7.6 PASM染色 |
2.7.7 免疫组化 |
2.7.8 石蜡切片行多重免疫荧光染色 |
2.8 血清Gd-IgA1水平检测 |
2.9 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
2.10 血清EBV-IgG和 EBV-IgM水平检测 |
2.11 血浆EBV DNA水平检测 |
2.12 尿液糖蛋白质谱 |
2.13 血清及尿液SERPINA1 水平检测 |
2.14 Affymetrix OElncRNA芯片检测 |
2.15 肥胖与IgAN肾病的临床分析 |
2.16 数据分析 |
2.17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1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构建IgAN肾病外周血单细胞测序转录组表达谱 |
3.1 研究背景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肠道感染及非特异性感染与IgA肾病 |
4.1 研究背景 |
4.2 结果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呼吸道感染参与IgAN肾病发病的研究 |
5.1 研究背景 |
5.2 结果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综述单细胞测序的现状和应用进展 |
6.1 单细胞测序技术 |
6.2 单细胞测序的优势 |
6.3 单细胞测序平台 |
6.4 单细胞测序的应用 |
6.5 局限与前景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理肠汤治疗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和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的干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溃疡性结肠炎的现代医学研究现状 |
一、溃疡性结肠炎的流行病学 |
二、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 |
三、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 |
第二节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研究现状 |
一、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 |
二、病因病机 |
三、中医治疗 |
四、中医治疗UC的作用优势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病例选择标准 |
二、研究方案 |
三、观察指标 |
四、数据处理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可比性分析 |
二、疗效比较 |
第三节 讨论 |
一、中医辨病辨证特点 |
二、理肠汤的方解及现代药理分析 |
三、理肠汤对肠道菌群及Th17、Treg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
四、研究结果分析 |
五、不足及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9)DNAJA3和RNF5抑制口蹄疫病毒复制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口蹄疫病毒 |
1.1.1 口蹄疫病毒的结构和功能 |
1.1.2 FMDV抑制天然免疫的研究进展 |
1.1.3 FMDV与宿主互作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
1.2 热休克蛋白 |
1.2.1 主要热休克蛋白家族及其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
1.2.2 热休克蛋白在病毒方面的相关研究 |
1.3 E3泛素连接酶 |
1.3.1 E3泛素连接酶在RIG-I信号通路中的研究进展 |
1.3.2 E3泛素连接酶在抗病毒中的研究进展 |
1.3.3 E3泛素连接酶RNF5的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DNAJA3与VP1 互作抑制FMDV复制的机制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细胞与病毒 |
2.1.2 试剂和抗体 |
2.1.3 质粒构建 |
2.1.4 溶液的配制 |
2.1.5 主要仪器设备 |
2.1.6 细胞转染 |
2.1.7 酵母双杂交技术 |
2.1.8 免疫共沉淀试验(Co-IP) |
2.1.9 共聚焦试验 |
2.1.10 用CRISPR/Cas9 系统构建DNAJA3 基因敲除的PK-15 细胞系 |
2.1.11 Western blotting分析 |
2.1.12 RNA的提取和反转录 |
2.1.13 蛋白酶体、溶酶体和凋亡通路抑制剂试验 |
2.1.14 RNA干扰试验 |
2.1.15 双荧光报告试验 |
2.1.16 病毒滴度测定 |
2.1.17 细胞活力测定 |
2.1.18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2.1.19 统计学分析 |
2.2 试验结果 |
2.2.1 酵母双杂交筛选与VP1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 |
2.2.2 酵母共转化验证DNAJA3与FMDV VP1 的相互作用 |
2.2.3 免疫共沉淀试验验证DNAJA3与FMDV VP1 的相互作用 |
2.2.4 激光共聚焦试验验证DNAJA3与FMDV VP1 的相互作用 |
2.2.5 DNAJA3与FMDV VP1 相互作用的区段筛选 |
2.2.6 VP1与DNAJA3 互作位点的筛选 |
2.2.7 VP1与DNAJA3 的内源性互作 |
2.2.8 VP1与DNAJA3 互作的关键位点 |
2.2.9 过表达DNAJA3对FMDV复制的影响 |
2.2.10 筛选沉默DNAJA3 效率最好的干扰RNA |
2.2.11 下调DNAJA3对FMDV复制的影响 |
2.2.12 DNAJA3在BHK-21和PK-15 细胞上对FMDV复制的影响 |
2.2.13 构建DNAJA3敲除细胞系 |
2.2.14 DNAJA3-KO细胞对FMDV复制的影响 |
2.2.15 DNAJA3对VP1 蛋白的影响 |
2.2.16 DNAJA3对FMDV其他蛋白的降解情况 |
2.2.17 DNAJA3对VP1 半衰期的影响 |
2.2.18 DNAJA3 降解VP1 的通路 |
2.2.19 细胞活力的检测 |
2.2.20 DNAJA3 降解VP1 的关键区域 |
2.2.21 DNAJA3对细胞自噬的影响 |
2.2.22 DNAJA3影响溶酶体通路的机制 |
2.2.23 DNAJA3与LC3 互作区段 |
2.2.24 DNAJA3诱导自噬溶酶体通路的关键区域 |
2.2.25 VP1对IFN-β信号通路的影响 |
2.2.26 VP1对IFN-β信号通路影响的机制 |
2.2.27 VP1对IRF3磷酸化的影响 |
2.2.28 VP1对IRF3二聚体的影响 |
2.2.29 VP1对IRF3核转移的影响 |
2.2.30 过表达DNAJA3在VP1对IFN-β信号通路中的作用 |
2.2.31 敲除DNAJA3在VP1对IFN-β信号通路中的作用 |
2.2.32 DNAJA3和VP1对IFN-β及其下游ISGs基因表达的影响 |
2.2.33 内源性DNAJA3对VP1 抑制IRF3 磷酸化的影响 |
2.3 讨论 |
第三章 RNF5 抑制FMDV复制的机制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细胞与病毒 |
3.1.2 试剂和抗体 |
3.1.3 质粒构建 |
3.1.4 溶液的配制 |
3.1.5 主要仪器设备 |
3.1.6 细胞转染 |
3.1.7 免疫共沉淀试验(Co-IP) |
3.1.8 共聚焦试验 |
3.1.9 Western blotting分析 |
3.1.10 RNA的提取和反转录 |
3.1.11 RNA干扰试验 |
3.1.12 病毒滴度测定 |
3.1.13 细胞活力测定 |
3.1.14 统计学分析 |
3.2 试验结果 |
3.2.1 FMDV感染对RNF5 的影响 |
3.2.2 过表达RNF5对FMDV复制的影响 |
3.2.3 检测SiRNF5的干扰效果 |
3.2.4 下调RNF5对FMDV复制的影响 |
3.2.5 RNF5 E3 连接酶活性对FMDV复制的影响 |
3.2.6 RNF5对FMDV蛋白的影响 |
3.2.7 RNF5对VP1的影响 |
3.2.8 RNF5对VP1半衰期的影响 |
3.2.9 FMDV感染细胞中RNF5对VP1 病毒蛋白的影响 |
3.2.10 RNF5降解VP1的通路研究 |
3.2.11 RNF5降解VP1的机制研究 |
3.2.12 VP1与RNF5互作区段研究 |
3.2.13 VP1与RNF5的亚细胞定位 |
3.2.14 RNF5与FMDV VP1 内源性共定位情况 |
3.2.15 RNF5对VP1蛋白泛素化影响 |
3.2.16 RNF5 对微RNA病毒科其他病毒VP1 蛋白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肠道病毒EV71-IgM胶体金检测试剂盒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一览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肠道病毒71型及手足口病概述 |
1.1.1 手足口病的发现和命名 |
1.1.2 病原学 |
1.1.3 流行病学 |
1.1.4 临床表现 |
1.1.5 EV71临床检测 |
1.1.6 治疗 |
1.1.7 疫苗进展 |
1.2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 |
1.2.1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发展历程 |
1.2.2 胶体金的概念及特点 |
1.2.3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原理 |
1.2.4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1.1 主要原料 |
2.1.2 临床标本 |
2.1.3 主要仪器 |
2.1.4 判读标准 |
2.2 实验方法 |
2.2.1 企业参考品制备 |
2.2.2 硝酸纤维素膜孔径选择 |
2.2.3 硝酸纤维素膜包被浓度选择 |
2.2.4 环境湿度对包被的影响 |
2.2.5 胶体金制备 |
2.2.6 胶体金质量鉴定 |
2.2.7 胶体金粒径选择 |
2.2.8 胶体金标记抗体最适pH确定 |
2.2.9 胶体金结合垫的制备 |
2.2.10 样品垫处理 |
2.2.11 吸水纸的选择 |
2.2.12 样本稀释液的配制 |
2.2.13 样本加样量和反应时间选择 |
2.2.14 试剂组装 |
2.2.15 企业参考品对试剂的评价 |
2.2.16 内源性干扰物质试验 |
2.2.17 交叉反应试验 |
2.2.18 不同抗拟剂的血浆样本试验 |
2.2.19 EV71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样本破坏实验 |
2.2.20 稳定性试验 |
2.2.21 胶体金试剂与同类试剂及ELISA的比对实验 |
2.2.22 外部临床实验 |
第三章 企业参考品和试条的制备及性能评估 |
3.1 企业参考品制备 |
3.1.1 最低检出量 |
3.1.2 阳性质控品 |
3.1.3 阴性质控品 |
3.1.4 重复性质控品 |
3.1.5 小结 |
3.2 试条制备 |
3.2.1 硝酸纤维素膜孔径选择 |
3.2.2 检测线包被浓度选择 |
3.2.3 对照线包被浓度选择 |
3.2.4 环境湿度对包被的影响 |
3.2.5 胶体金制备 |
3.2.6 胶体金质量鉴定 |
3.2.7 胶体金粒径选择 |
3.2.8 胶体金标记抗体最适pH确定 |
3.2.9 胶体金结合垫的制备 |
3.2.10 样品垫处理效果验证 |
3.2.11 吸水纸的选择 |
3.2.12 样本加样量和反应时间选择 |
3.2.13 小结 |
3.3 性能评估 |
3.3.1 企业参考品对试剂的评价 |
3.3.2 内源性干扰物质试验 |
3.3.3 交叉反应试验 |
3.3.4 不同抗拟剂的血浆样本试验 |
3.3.5 EV71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样本破坏性实验 |
3.3.6 稳定性试验 |
3.3.7 胶体金试剂与同类试剂及ELISA的比对实验 |
3.3.8 外部临床试验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一种新的IgG结合物——链球菌蛋白G(论文参考文献)
- [1]犬冠状病毒M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在胶体金检测试纸条上的应用[D]. 吕海峰. 扬州大学, 2021
- [2]融合蛋白ABD-Fc-IL-2的载体构建、异源表达纯化及体外生物学活性和体内药效动力学的研究[D]. 柴欣秀.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3]非自身免疫性疾病新自身抗体的筛选[D]. 周雅彬.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4]742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分析[D]. 彭思琪.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5]以无乳链球菌rGapC1-150及其串联表位肽为抗原的牛血清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建立[D]. 刘硕.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03)
- [6]抗结核分枝杆菌脂阿拉伯甘露聚糖荧光抗体的制备[D]. 柏极. 海南医学院, 2020(01)
- [7]基于外周血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探讨IgA肾病发病机制[D]. 吴昌为.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8]理肠汤治疗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和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的干预作用[D]. 陈绮婷.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9]DNAJA3和RNF5抑制口蹄疫病毒复制的机制[D]. 张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9
- [10]肠道病毒EV71-IgM胶体金检测试剂盒的开发[D]. 左晶晶. 厦门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