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变异与血清HBeAg和HBV DNA的关系

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变异与血清HBeAg和HBV DNA的关系

一、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变异与血清HBeAg及HBV DNA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徐瑛[1](2021)在《趋化因子CXCL10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引起的慢性化感染,是一种由病毒、环境和宿主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导致的一种高流行率传染病。据统计,全球目前约有2.5亿HBV慢性感染者。HBV感染导致患者的肝脏疾病结局各不相同,有无任何临床症状的HBV携带者或者隐匿型肝炎患者,也有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反复纤维化进展成肝硬化甚至是肝癌等不同表型的患者。多项研究表明,宿主遗传因素在慢性感染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因此,寻找并验证疾病相关易感基因的突变位点可能是治疗慢性化感染的潜在靶点。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近年来被证实是参与肝脏炎性疾病的候选基因,可以通过招募效应Th1淋巴细胞介导HBV病毒清除和炎症反应,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过程,因此其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通过调控CXCL10表达参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应答过程数据。然而,该基因的遗传变异与中国汉族人群,特别是与儿童样本人群中HBV易感性之间的关联尚不清楚,遗传变异参与的疾病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应答的研究甚少。第一部分乙肝易感性基因CXCL10基因启动子区遗传变异与乙型肝炎的关联研究目的:研究趋化因子CXCL10基因启动子区域的遗传变异与成人和儿童慢性HBV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对CXCL10基因序列变异进行基因分型,并在中国汉族人群中进行包括成人和独立儿童在内的两阶段病例对照研究,评估变异与疾病易感性的关联。结果:1.样本基本特征分析结果显示:第一阶段共纳入1048例成人病例对照样本,其中,病例组518例,对照组530例。样本病例对照组年龄性别相匹配(P>0.05);第二阶段儿童组样本病例对照组年龄、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4),并且病例对照组在母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水平、儿童疫苗接种情况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NPs与乙肝发病风险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第一阶段SNP位点与成人持续HBV感染相关联。校正性别年龄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XCL10基因遗传变异位点rs4256246 AA基因型的成人较GG基因型HBV感染的风险增加1.58倍(OR=1.58,95%CI:1.04-2.42,P=0.033)。CXCL10基因遗传变异位点rs4508917(A>G)相对风险分析结果发现携带rs4508917 AA基因型的成人较GG基因型HBV感染的风险增加1.51倍(OR=1.51,95%CI:1.03-2.22,P=0.036)。按照年龄和性别分层后,进一步比较了rs4508917和rs4256246两个SNP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分层结果表明,与rs4508917 GG基因型相比,AG基因型和AA基因型在较高年龄组(>40岁)HBV感染风险较高(P=0.037,P=0.041)。SNP rs4256246分层分析结果证明,rs4256246AA基因型比GG基因型能显着增加较高年龄组(>40岁)HBV感染风险(OR=1.73,95%CI:1.08-2.78,P=0.024)。遗传变异与HBV病毒载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较高年龄组(>40岁)的HBV患者中,rs4508917的AG基因型与HBV病毒载量(病毒复制程度)显着相关(P=0.004)。此外,rs4508917 AA基因型与HBV病毒载量异常的风险增加相关。3.第二阶段共计纳入627例儿童病例对照样本,其中,病例组274例,对照组353例。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NP位点与儿童HBV感染相关性:CXCL10基因遗传变异位点rs4508917(A>G)相对风险分析结果表明携带rs4508917 AA基因型的儿童较GG基因型能增加HBV感染风险1.81倍(OR=1.81,95%CI:1.13-2.92,P=0.014)。此外,HBV高危儿童携带rs4508917 AA基因型能增加免疫接种后病毒突破感染的风险(0R=4.95,95%CI-1.45-16.90,P=0.011)。考虑混杂因素的影响,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性别和年龄后,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CXCL10基因多态性位点rs4508917可能与成人和儿童持续HBV感染相关,AA基因型是导致HBV感染增加的易感基因型。第二部分乙肝易感性基因CXCL10基因启动子区遗传变异的功能验证目的:针对第一部分关联分析中阳性遗传变异位点初步探索其参与HBV感染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CXCL10在成人病例对照组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并使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阳性遗传变异对CXCL10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1.ELISA分析结果显示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成人患者血清CXCL10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4),且随着A等位基因剂量的增加,CXCL10血清表达水平呈递增趋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2.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表明,rs4508917 A等位基因可能直接影响CXCL10的启动子活性。结论:本研究中,荧光素酶报告基因rs4508917位点的转录活性表明该位点可能调控CXCL10基因的表达。此外,我们还发现CHB患者血清中CXCL10蛋白水平升高,而rs4508917 AA基因型与CXCL10转录水平较高相关,从而提供了该风险变异的体内功能证据。第三部分乙肝易感性基因CXCL1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rs4508917与核苷类似物治疗应答的关联目的:探讨乙肝易感性基因CXCL10单核苷酸多态性是否影响机体对核苷类似物(Nucleotide analogs,NAs)的应答反应。方法:本研究对62例CHB成人患者在抗病毒治疗的第3、6和9周进行了HBV病毒载量的动态变化分析。结果:携带rs4508917 AA或AG基因型患者与rs4508917 GG基因型患者相比,对NAs治疗的反应中HBV病毒载量的清除速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rs4256246 AA或GA基因型对NAs处理的反应也有类似的趋势。结论:CXCL10基因多态性位点rs4508917能影响成人乙肝患者对NAs恩替卡韦药物治疗的应答效果。

刘贺[2](2020)在《青藏高原藏族人群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突变分析及时空动力学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CD重组体的遗传变异情况;探寻藏族人群HBV感染者血清中表面抗原(HBsAg)和抗表面抗原抗体(HBsAb)双阳性发生率及原因;分析HBV/CD重组体的时空动态传播过程和进化遗传学特征(包括基因序列起源、核苷酸替换率和居群动力学等)。方法:利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在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海南州进行社区藏族人群血清样本采集,西藏七个地市中共收集HBsAg阳性血清样本852例,青海省收集HBsAg 阳性血清样本411例。按照采样地区藏族人群人口分布情况,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血清样本进行DNA提取,分别对HBV全长和BCP区采用巢式PCR方法进行扩增、测序和拼接,以获得HBV全序列。对获得的全序列进行重组分析,对不同重组型的基线情况、遗传变异、血清型进行比较;对重组体内不同基因型片段进行系统发育分析。以青藏高原藏族人群HBsAg和HBsAb双阳性血清样本做为观察组,并以1:4配比选择年龄、性别、病毒DNA水平和HBeAg状态同质的HBsAg 阳性/HBsAb阴性血清样本作为对照组,对两组间基因序列S区、PreS区氨基酸突变率、缺失和全基因组核苷酸突变位点分布情况进行比较。使用自NCBI中检索、收集的HBV C2亚基因型、D基因型和CD重组体全长序列,合并本研究中获得的185株全长序列,构建数据库。使用BEAST软件包对CD重组体中的D基因型片段和D1-5亚基因型;CD重组体中的C基因型片段和C2亚基因型分别进行系统发生生物地理学分析。同时,对CD1和CD2全长序列单独进行溯祖分析,并使用贝叶斯skyline重建方法推断种群数量的历史变化。结果:共获得185条HBV全长序列,其基因分型主要为CD重组基因型(181/185,97.84%),包括:132株CD1型,其nt10-799为D基因型,其余部分为C基因型;49株CD2型,其nt10-1499为D基因型,其余部分为C基因型;除CD重组型,还获得了 4株C2亚基因型序列。185株测序样本中,HBeAg阳性组的病毒DNA水平高于HBeAg阴性组(P=0.001);HBeAg阴性组年龄高于HBeAg阳性组(P=0.006)。CD1和CD2的C基因型区域均与C2亚基因型最为接近;CD重组体的D基因型段(nt10-799)与D4亚基因型最为接近,而CD2型nt800-1499序列在系统发育树中与D1-D3更为接近。CD2型重组体主要分布于与印度接壤的山南地区和日喀则市(P=0)。CD重组体在S区氨基酸aa76、aa120和aa129与D基因型存在差异。HBV/CD重组体的主要血清学型为ayw2型(175/181,96.7%)。与CD1型相比,CD2型存在较多的S207N突变。HBV/CD重组体的T1762/A1764双突变发生率低于C基因型,与D基因型接近。HBV/CD病毒株的 G1896A(11.1%vs 25.6%)和A2189C(11.1%vs 50.0%)突变频率低于 C2基因型,G1613A(8.9%vs 10.3%)突变水平与C2基因型相近。青藏高原1263份HBsAg阳性样本的双阳性率为2.14%(27/1263)。在S蛋白全长、N端,MHR(aa100-169),“a”决定簇(aa124-147),茎环结构第一环(aa124-137),第二环(aa139-147)和C端的氨基酸突变率,双阳性组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双阳性组中PreS区缺失显着高于对照组(以上结果中,均为P<0.001)。PreSI和PreS2氨基酸突变率在两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19;P=0.89)。PreC/C区C2002T、A2159G、A2189C、C2198A在两组间的分布均存在显着差异。双阳性组和对照组的核苷酸点突变比较,PreS/S区C3189A和T825C、P区C930A在两组间分布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中,PreS区C129T(S155L)仅存在于对照组;PreS区C3189A(D103E)和S区T825C(V224A)突变仅存在于双阳性组。HBVD基因型和CD重组体中的D型区域(nt10-799)可溯祖至271年前(95%HPD 138-477)的亚洲南部,其平均进化速率约为1.26×104(95%HPD 5.92×10-5-1.93×10-4)/位点/年。D4亚基因型是CD1和CD2中最为接近的分支,于1850年左右(95%HPD 1743-1934)进入青藏高原;1911年左右(95%HPD 1845-1971)分化为CD1和CD2内相应片段。CD1型较CD2型出现更早,表明先形成D基因型区段为nt10-799的CD1,后续形成D基因型区段为10-1499的CD2。HBV/CD1和HBV/CD2重组体分别形成三个独立的进化群。HBV/CD1重组体自1980年代开始至2000年,其种群大小保持稳定;HBV/CD2重组体自1997年首次报道以来,其种群大小经过短暂上升之后,随即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全球C2亚型片段的传播最先起源于亚洲东部,首先传播到中国西北和亚洲北部,随后东亚分离株又进一步播散到美洲。结论:HBV/CD重组体是高原地区流行的主要基因型。HBeAg阴性组患者体内重组体DNA水平更高,病毒复制速度较快,病情处于进展期。年龄增长是导致HBeAg在感染HBV/CD的藏族人群血清中发生转阴的主要原因。HBV/CD1重组来源为D4和C2亚基因型;HBV/CD2可能经过重组来源为D1-3、D4和C2亚基因型的多次重组。基于各基因型的地理分布,形成CD重组体的主要重组来源可能为中国(C2亚基因型)和印度(D4亚基因型)。与D基因型相比,HBV/CD重组体的主要血清型无明显变化。HBV/CD重组体感染者均在高海拔地区生活,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高原居民具有相近的遗传背景特征或长期的高海拔生活导致其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习惯。青藏高原HBV表面抗原阳性人群中HBsAg和HBsAb双阳性的发生率接近大多数不同基因型的既往研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双阳性组的氨基酸突变率在S区全长及其内的各个区段均显着增加。S区高突并不是血清双阳性病的充分必要条件,并不能完全解释HBsAg/HBsAb共存现象,PreS区的改变可能是导致HBsAg/HBsAb双阳性的因素之一。S区T825C(V224A)、PreS区C3189A(D103E)仅存在于双阳性组中,这些氨基酸变异导致蛋白结构发生变化,可能是双阳性发生的重要条件。HBVD基因型最可能的起源地是南亚地区。D基因型原型株在18世纪中叶逐步从印度传播到中亚进而传播到欧洲、地中海地区和非洲。在此过程中,19世纪中叶先后分化出D1、D3和D2亚基因型。同时19世纪中叶自印度向东北方向传播,逐步形成D4亚基因型并在1910年左右进入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与C2型发生重组,这与英军两次入侵西藏时间相吻合。欧洲主要HBV D亚型的传播可追溯到二十世纪早期,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内的一段时期。此过程可能与战争中产生的创伤、输血和疫苗注射,以及有组织的大规模人口迁移导致HBV的快速传播和演化有关。C2基因型向美洲等地的播散则与亚洲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欧美移民潮有关,随着大量东亚地区亚裔人口向欧美等发达国家移民导致C2亚基因型的世界范围传播。

戴海梅[3](2019)在《HBV基因ntA1762T/G1764A及S蛋白I126T联合变异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 的]探究BCP区及S区变异和HBsAg、HBsAb双阳的相关性及ntA1762T/G1764A和I126T联合变异对HBV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 法]本研究第一部分收集共2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测序,以HBsAg和HBsAb双阳性的123例患者为实验组,仅HBsAg阳性的12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B基因型和C基因型之间分布的差异、BCP区nt519-853片段和S区nt1655-2014片段的突变情况及联合突变与HBsAg、HBsAb双阳的相关性。第二部分根据第一部分和前期的研究结果,以碱基位点ntA1762T/G1764A双突变和氨基酸位点aaI126T(对应ntT531C突变)突变的联合变异组为实验组,野生型、ntA1762T/G1764A双突变或aaI126T(ntT531C)突变为实验对照组,体外构建含1.2倍HBV基因组的重组质粒,将目的质粒转染进肝癌细胞内表达,检测转染成功后的表达产物水平并分析结果。[结 果]1.在250例HBV感染患者中,单阳组(127例)和双阳组(123例)在年龄、病毒载量HBV-DNA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2,-1.759;P=0.801,0.08)。HBeAg阳性的比例在两组之间的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χ2=3.029,P=0.082)。但两组在性别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12,P=0.011),单阳组的女性多于男性,而双阳组的比例相反。两组之间的ALT、AST检测值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z=-2.921,-2.890;P=0.003,0.004)。2.单阳组和双阳组在B和C基因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28,P=0.099)。3.在所测的基因片段中,C基因型中在单阳组和双阳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碱基突变位点为 T531C/A/G、T813G、A1762T 和 G1764A(χ2=7.23,4.81,7.57,9.70;P=0.007,0.028,0.006,0.002),其中 T531C/A/G 和 T813G 对应氨基酸变异为I126T/N/S和F220C。并且A1762T/G1764A双突变在单阳组及双阳组之间的差异是有统计学意义的(χ2=8.25,P=0.004)。4.在所测的基因片段中,B基因型中在单阳组和双阳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碱基突变位点为A519G和A1762T(P=0.033,0.03),A519G对应氨基酸变异为K122R。G1764A和A1762T/G1764A双突变在B基因型的单阳组和双阳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2,P=0.057)。5.在本实验测序的C基因型样本中,T531C/A/G、T813C/G、A1762T、G1764A四个位点的突变及A1762T/G1764A双突变的突变率在HBeAg阳性组和HBeAg阴性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601,0.718,0.536,0.601,0.359)。6.分析联合变异时,C基因型中,与野生型相比,531位点的突变、1762/1764双突变和联合突变组都有更高的双阳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FDR校正的P值分别为0.036、0.036、0.036),而各个变异组之间的双阳率差异不明显。7.设A组为T531C突变组,B组为A1762T/G1764A突变组,C组为野生型,Y组为联合突变组。两次转染实验中,联合突变的Y组在转染24小时的上清和转染48小时后的上清中HBsAg或HBeAg的检测值均比A、B、C组的检测值要高于2倍以上;而A、B、C组三组之间比较差异均不明显。联合突变的Y组细胞内HBsAg的检测值虽然也比A、B、C组的检测值高。而细胞内HBeAg在四个组中的检测值均很低(0.06~0.07 PEIU/mL)。8.两次转染实验中,Y组在转染24小时的上清和细胞内的HBV-DNA检测值比A、B、C组的检测值高,但差异不明显。A、B、C组之间的差异也不明显。Y组在转染24小时的上清的HBV-DNA检测值比A、B、C组的检测值高,在转染48小时的上清中却比B、C组的低,比A组的高。[结 论]1.ALT和AST在单阳组(127例)和双阳组(123例)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双阳组中的肝脏炎症表现的更为严重。2.在本实验样本中,单阳和双阳的发生概率在B和C基因型患者之间没有明显不同。3.T531C/A/G、T813G、A1762T、G1764A 突变和 A1762T/G1764A 双突变在C基因型的单阳组和双阳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这些突变与HBsAg、HBsAb的双阳性有关。4.双阳的发生率在T531C突变、A1762T/G1764A双突变和联合变异组之间的差异不明显。5.在体外转染细胞试验中,T531C联合A1762T/G1764A突变组比野生型和单一突变组有更高的HBsAg和HBeAg检测值,说明联合变异可使HBV蛋白表达和分泌能力增强。该联合变异使HBV复制能力增强的结果不明显。

袁伦志[4](2019)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建立新型人类肝脏和免疫系统双嵌合小鼠模型用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诱发肝硬化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的疾病负担。HBV感染具有严格的宿主种属特异性和肝细胞嗜性,其感染人肝细胞后能够持续复制,诱发宿主免疫耐受状态、逐步形成慢性化、直接或间接诱导一系列病理生理学变化并造成重症肝炎、肝衰竭、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等终末期肝脏疾病。目前,虽然预防性疫苗的普及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控制HBV新发感染率,但是已批准上市的临床药物仍然无法彻底清除病毒,实现功能性治愈。由于HBV的天然宿主人类和猩猩等大型灵长类动物用于研究收到严格的伦理限制,因此发展能够最大限度模拟HBV感染和发病的动物模型成为进一步认识HBV感染发病机制,以及研发和评价新一代抗HBV药物所面临的一项挑战。数十年来,研究人员建立了转基因小鼠、尾静脉高压注射小鼠、旱獭、北京鸭和树鼩等替代模型,然而它们都不能完全模拟HBV在人类中感染发病的自然史,因此,建立人源化小鼠动物模型,特别是人肝和人免疫系统双嵌合的人源化小鼠动物模型,用于支持HBV感染发病相关研究具有相当的重要性。然而,目前已有的人源化小鼠动物模型一直存在原代人细胞来源匮乏和体外难以扩增、个体差异大、多种细胞移植不匹配、伦理问题、造模周期长、实验窗口期短和难以模拟HBV感染相关的终末期肝脏疾病等限制。因此,建立一种方便易用的、能够支持HBV感染发病研究的新型人源化小鼠动物模型对于进一步推进HBV相关基础研究和治疗策略的发展十分必要。本论文中,我们利用临床分离的健康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BMSCs)在免疫缺陷小鼠体内同时重建了同源的人源肝脏和免疫系统,并将此种双嵌合人源化小鼠用于乙肝病毒感染及相关病理生理学研究。我们对乙肝病毒的生物学特征、流行病学、感染自然史、相关肝脏疾病、天然宿主动物、感染细胞和动物模型等方面进行综述研究,基于前期研究和对最新研究成果的考察,我们发现hBMSCs具有重建人类肝脏和免疫系统的巨大的潜力,并选择其作为我们构建新型双嵌合人源化小鼠模型的细胞材料。我们使用hBMSCs移植暴发性肝衰竭免疫缺陷FRGS小鼠,发现其能够在小鼠体内迅速转分化为具有活性的人肝细胞和多种人免疫细胞,同时证明暴发性肝衰竭的肝脏微环境是驱动hBMSCs在免疫缺陷FRGS小鼠体内大量快速转分化为人源肝细胞和免疫细胞的重要驱动因素。我们在hBMSCs移植的免疫缺陷FRGS小鼠(hBMSC-FRGS)体内建立了HBV慢性感染,实现A,B,C,D四种常见HBV基因型病毒感染超过50周。我们连续监测了 HBV感染后hBMSC-FRGS小鼠血清和肝内病毒DNA及蛋白水平,证明被HBV感染的小鼠血清内含有具备感染活力的HBV病毒颗粒。我们初步研究了HBV感染后hBMSC-FRGS小鼠体内的免疫病理生理学变化,在感染进行和持续和过程中同步分析了小鼠肝内人源免疫细胞、人源细胞因子、肝脏炎症进展和HBV特异性人源抗体水平等指标,证明HBV感染后hBMSC-FRGS小鼠出现持续的肝脏炎症和免疫耐受状态。我们在HBV感染后hBMSC-FRGS小鼠体内观察到一系列的指示肝硬化发生发展的典型性指标,包括:肝硬化血清学指标持续增高、小鼠肝脏组织中肝硬化相关人源基因表达持续上调、小鼠肝脏组织中胶原纤维堆积持续增加、纤维结节生成、肝小叶结构被破环、肝板塌陷、肝脏外表粗糙体积固缩等。综上所述,我们建立了肝脏和免疫系统双重人源化的hBMSC-FRGS小鼠模型,将其用于HBV感染和相关免疫病理生理学研究,并通过长期观察发现HBV感染后小鼠产生肝脏炎症并且逐步发展为典型的肝硬化。

陈伟[5](2017)在《HBV-DNA突变和细胞因子与HBV相关肝硬化和肝癌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和目的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肝硬化及肝细胞癌仍是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我国HBV感染人群达1.3亿,约15%-25%由于HBV感染相关性的疾病而死亡。对HBV高危病人早期诊断,早期发现,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对改善肝硬化、肝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认为HBV的基因突变及宿主体内免疫功能的改变在HBV相关的慢性肝病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HBV DNA突变以及相关的细胞因子的变化与肝硬化和肝癌的相关性,以期发现新的致病分子靶点,为将来特异性治疗HBV诱导的慢性肝病提供实验依据。研究方法1.临床实验:对象为127例慢性乙型肝炎、65例肝硬化和45例肝癌且有HBV感染证据的患者。用DNA测序法、错配扩增突变PCR法分析血清中HBV核心启动子(BCP)区T1762/A1764和前C区A1896突变情况,PCR-荧光探针法检测HBVDNA载量,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旁组织内细胞因子的表达定位,用realtime PCR法检测细胞或组织内分子基因的表达水平,部分指标间进行相关回归分析。2.细胞水平实验:用CCL5siRNA转染人肝癌细胞株HepG2后,用划痕实验及Transwell法观察细胞的迁移活性和能力,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蛋白表达。结果1.HBV前C区和BCP区突变与慢性肝病之间关系研究:(1)HBV的BCP区 A1762T/G1764A 和前 C 区 G1896A 的发生率(62.48%(148/237)、62.48%(148/237)和 49.79%(118/237))高于其它位点,且 A1762T 和 G1764A 是联合发生的;(2)A1762T/G1764A 和 A1762T/G1764A/G1896A 可促进 HBeAg 的转化,增加血清AFP的表达,与肝硬化和肝癌发生密切相关;(3)A1762T/G1764A突变与患者肝癌发生率呈正相关;(4)G1896A可增加HBV-DNA的复制。2.血清细胞因子和HBV相关肝硬化/肝癌的相关性研究:(1)慢乙肝病人血清中HA、LN、PC-Ⅲ和C-Ⅳ含量都非常显着的低于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P<0.001);(2)CCL5、MIP-1b和HA三种因子在区分肝硬化和慢乙肝病人准确性的ROC曲线显示三种因子的AUC分别为0.8011、0.706和0.752,AUC值均大于0.7,因此,CCL5、MIP-1b和HA在区分肝硬化和慢乙肝病人中都有效,其中,CCL5准确性最高,HA次之,MIP-1b最差。3.CCL5及其受体在肝细胞肝癌中的功能研究:(1)CCL5和CCR5在肝癌组织中大量表达,明显高于肝硬化组织;(2)CCR5特异性siRNA可明显下调肝癌细胞系HepG2中CCR5转录水平;(3)特异性下调CCR5的表达后,进行划痕实验,第24小时观察到,对照组约50%的划痕被细胞迁移而修补,而CCR5siRNA转染组细胞则只迁移修补划痕的23%;(4)Transwell实验中,迁移的细胞数量在对照组为68.73±4.024,CCR5siRNA组降低至24.53±2.545(P<0.001)。结论1.HBV前C区和BCP区突变,改变了病毒的复制能力,与肝硬化和肝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血清中CCL5、MIP-1b和HA水平,尤其是CCL5,可做为判断肝硬化和慢乙肝病情的指标。3.CCL5及其受体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在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舒格拉·哈比丁[6](2016)在《中药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预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中药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48周疗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筛选出其中与48周疗效相关的预测因素,并对其预测价值进行评价,为临床上治疗结局疗效的预测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依据。方法:以“十一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慢性乙型肝炎证候规律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研究(ALT≥2×ULN部分)”的560例病例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1.采用卡方检验的的方法,对FAS数据集人群总体以及试验组、对照组分别进行基线、治疗12周、治疗24周对应的ALT、HBV DNA、HBeAg等指标对48周HBeAg转阴、HBeAg血清学转换、HBV DNA转阴以及完全应答情况等治疗结局影响的分析。2.对HBeAg转阴、未转阴人群特点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得出各时点48周HBeAg转阴或者血清学转换的可预测比率。采用秩和检验的方法对试验对照组、HBeAg转阴、未转阴人群,各时点HBeAg、ALT进行分析。3.应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分析中药干预与否、是否母婴传播、性别、年龄、基线ALT、基线HBeAg及基线HBV DNA水平、治疗12周相关指标、治疗24周相关指标、基线到治疗12周或24HBeAg下降幅度等对于疗效结局(包括48周HBeAg转阴、HBeAg血清学转换、HBV DNA转阴和完全应答)的影响,筛选出与疗效结局相关的独立影响因素。4.应用ROC曲线分析法,对Logistic分析筛选出的影响因素进行预测价值的评价,得出疗效预测能力较强的预测因素及模型。结果:1.在治疗前基线高水平ALT、低水平HBV DNA载量、低水平HBeAg、治疗12或24周发生ALT复常、HBV DNA转阴、HBeAg转阴的患者在治疗结束时能得到更好的疗效。2.无论FAS人群总体、试验组还是对照组,12至24周HBeAg转阴人数占48周HBeAg总转阴人数的率、HBeAg转阴人数占48周HBeAg总血清学转换人数的率有升高趋势;治疗早期获得HBeAg转阴人群治疗至48周HBeAg保持转阴率、血清学转换率高于其他时点,试验组HBeAg保持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在治疗12周、24周、36周ALT上、治疗12周HBeAg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周 HBeAg转阴、未转阴人群在各时点ALT、HBeAg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影响HBeAg转阴的独立因素有中药干预、非母婴传播、基线HBeAg低水平、治疗12周ALT复常、治疗24周HBV DNA转阴以及基线到治疗12周或24HBeAg下降幅度大等;影响HBeAg血清学转换的独立因素有使用中药干预、非母婴传播、基线HBeAg低水平、治疗12周ALT复常、治疗24周HBV DNA转阴以及基线到治疗12周或24周HBeAg下降幅度大等;影响HBV DNA转阴的独立因素有基线高ALT水平、低水平的HBeAg、低水平的HBV DNA、治疗12周或24周ALT复常以及基线到治疗12周或24周HBeAg下降幅度大等;影响完全应答的独立因素有年龄低、基线低水平的HBeAg、治疗24周ALT复常、治疗24周HBV DNA转阴以及基线到治疗12周或24HBeAg下降幅度大等。4.中药干预与否、基线HBeAg水平,治疗12周ALT、治疗24周HBV DNA、基线到治疗12周HBeAg下降幅度,对48周HBeAg转阴有预测价值;基线HBeAg水平、治疗12周ALT、治疗24周HBV DNA、基线到治疗12周HBeAg下降幅度,对48周HBeAg血清学转换有预测价值;基线HBV DNA水平、基线HBeAg水平、基线ALT水平、治疗12或24周ALT、基线到治疗12周或24周HBeAg下降幅度,对48周HBV DNA转阴有的预测价值;年龄、基线HBeAg水平、基线到治疗12周HBeAg下降幅度、治疗24周HBV DNA、治疗24周ALT,对48周完全应答有预测价值。结论:①无论试验组还是对照组,基线高水平ALT、低水平HBV DNA、低水平HBeAg可作为48周HBeAg、HBV DNA双转阴的有利预测因素。②无论试验组还是对照组,12周或24周发生ALT复常、HBV DNA转阴、HBeAg转阴的患者在治疗结束时容易获得更好的疗效。③趋势上,治疗早期获得HBeAg转阴人群治疗至48周HBeAg保持转阴率高于其他时点,中药干预组HBeAg保持转阴率高于对照组。④中药干预在48周HBeAg转阴方面疗效优于单纯用阿德福韦酯治疗。⑤中药干预与否是48周HBeAg转阴重要的预测因素,此外母婴传播、年龄,基线ALT、HBeAg以及HBV DNA水平、治疗12周或24周的ALT、HBeAg、HBV DNA以及HBeAg下降幅度等是结局疗效的重要预测因素,其中治疗12周或24周的HBeAg为较好的预测因素。⑥多因素联合的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优于单因素预测价值。治疗24周指标整体的预测价值高于治疗12周指标的预测价值,但考虑到临床上的治疗时限问题,12周治疗早期的疗效预测更具有临床实用价值。⑦治疗12周年龄<30.5岁(针对于本研究18~65岁人群)、基线HBeAg水平<547.950 S/CO时,HBeAg水平12周下降幅度差值>0.31,48周更可能实现完全应答。⑧治疗24周年龄<30.5岁(针对于本研究18~65岁人群)、基线 HBeAg<547.950 S/CO、治疗 24 周 ALT<51.2IU/L,治疗 24 周 HBV DNA<3.7log10IU/ml的患者48周更可能实现完全应答。

阮鹏[7](2014)在《乙肝患者肝内cccDNA水平、HBV整合状况及其临床意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疾病。乙肝感染肝炎迁移不愈、并可能发展为肝细胞癌(HCC)的根源在于肝细胞核内cccDNA池的持续存在及HBV整合入宿主细胞。我们采用改进后的灵敏、特异、简便的SYBR Green I RT-PCI(?)法及高通量序列捕获测序技术分别对急性自限性乙肝患者(AHB)、抗病毒治疗不同预后慢性乙肝患者(CHB)的肝细胞cccDNA水平及HBV整合情况进行检测,确定可代表CHB治愈的肝细胞cccDNA阈值,了解乙肝患者HBV整合的一般情况。第一部分:cccDNA检测方法学的建立目的:建立灵敏、特异、简便的肝细胞HBV cccDNA检测方法。方法:从PSAD酶切、荧光采集温度、肝组织DNA提取等方面对传统cccDNA SYBR Green I RT-PCR检测法进行改进。结果:改进后的cccDNASYBR Green I RT-PCR检测方法简便,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其检测下限值达24copies/μl。结论;简便、灵敏、特异的肝细胞cccDNA检测方法的建立为临床大量乙肝患者肝细胞cccDNA检测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肝细胞内cccDNA水平对抗病毒治疗CHB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目的:探讨肝细胞内cccDNA水平对抗病毒治疗CHB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及与患者病毒学、血清学、病理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60名乙肝患者,包括11名AHB患者、46名接受抗病毒治疗CHB患者[21名原发性治疗失败、11名实现持续病毒学反应(VR)、15名实现持续VR和HBsAg血清学清除]及3名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肝细胞cccDNA和总DNA(tDNA)水平、血清HBV DNA、HBsAg、HBeAg和ALT水平进行检测。结果:AHB患者肝细胞cccDNA和tDNA水平(分别为0.002copies/cell和0.04copies/cell)显着低于CHB患者。实现持续性VR和HBsAg血清学清除CHB患者的肝细胞cccDNA水平(0.012copies/cell)显着低于原发性治疗失败患者(4.18copies/cell, P﹤0.0001),但和实现持续性VR患者无显着差异(0.039copies/cell,阐.169)。实现持续性VR和HBsAg血清学清除CHB患者的肝细胞平均tDNA水平(0.096copies/cell)显着低于原发性治疗失败患者(371copies/cell, P﹤0.0001)及实现持续性VR患者(1.62copies/cell, P=0.001)。 ROC曲线分析显示肝细胞cccDNA水平(0.015copies/cell)和tDNA水平(0.23copies/cell)在预测实现持续性VR和HBsAg血清学清除方面没有显着差异(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和0.96,P>0.10)。肝细胞cccDNA水平和血清ALT、HBeAg及肝细胞tDNA水平显着正相关(P=0.024,P=0.001和P<0.0001),和血清HBV DNA无相关性(P=0.12),和血清HBeAg阴性及及HBeAg阳性患者血清HBsAg水平无相关性(P=0.84和P-0.146)。结论:AHB和抗病毒治疗后实现持续性VR和HBsAg血清学清除的CHB患者肝细胞内存有极微量的cccDNA。肝细胞cccDNA水平检测有希望成为预测抗病毒治疗预后的可靠指标。第三部分:高通量测序及Sanger测序检测乙肝患者HBV整合研究目的:探讨乙肝携带者、AHB及抗病毒治疗CHB患者的HBV整合情况。方法:采用高通量序列捕获测序技术检测2名乙肝携带者、3名AHB患者及13名抗病毒治疗后CHB患者HBV整合状况。对整合位点reads支持大于2个的14个整合位点用常规PCR和Sanger测序进行验证,并检测这14个整合位点在全部18名乙肝患者中的存在情况。结果: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18名乙肝患者中HBV整合阳性率为100%,患者整合位点总数为2083个,平均整合位点为138.2±379.9个/人,其中原发性失败患者HBV平均整合位点数目最多(248.5±57.3个/人),实现持续性VR患者次之(18.6±13.7个/人)。乙肝患者HBV整合位点数目与肝细胞cccDNA水平、平均覆盖度及肝细胞HBsAg积分显着正相关(均为P<0.0001)。Sanger测序法验证14个整合位点成功率为100%,18名乙肝患者均出现整合位点Chr16:51320015。结论:乙肝患者HBV整合阳性率为100%,其整合位点数目和患者检测平均覆盖度、肝细胞HBsAg积分显着正相关。整合位点Chr16:51320015为广泛发生的主要整合位点(MIS)。第四部分:HBV整合病毒-宿主基因嵌合体转录表达和整合位点Chr16:51320015定量检测研究目的:研究14个HBV整合位点的病毒-宿主基因嵌合体转录表达,并对整合位点Chr16:51320015进行定量检测。方法:采用反转录PCR法检测14个HBV整合位点的病毒-宿主基因嵌合体转录表达,采用分子克隆及荧光定量PCR法定量检测18例乙肝患者的整合位点Chr16:51320015拷贝数。结果:嵌合体转录表达研究显示1、3、4、5、6、12、14号整合位点出现病毒-宿主基因嵌合体转录表达,其中除4号HBV整合区域为S区外、6号为前C区外,其余均为X区。18例患者整合位点Chr16:51320015均值为1.46×10-2±4.94×10-2copies/cell,其中最大值为0.212copies/cell,最小值为3.48x1O-5copies/cell。结论:病毒-宿主基因转录表达与HBx基因整合密切相关,HBsAg可以由整合S区复制产生。18例Chr16:51320015整合位点均为高拷贝克隆扩增。

杨贵奉[8](2014)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及基因变异与慢加急性肝衰竭间的关系及其可能的致病机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据报道,全球有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亿为慢性感染者。而我国的慢性HBV感染者有9300万,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2000万。HBV感染可以引起,从无症状携带到急性肝炎(acute hepatitis B, AHB)、慢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肝硬化、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以及肝衰竭等一系列疾病谱。其中,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ACLF):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病情的急性加重,临床表现多样并且死亡率高,根据亚太肝病学会最新的定义,ACLF是指“在之前已诊断或尚未诊断的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黄疸和凝血功能障碍的急性肝脏损害,并且在发病4周内并发腹水和/或肝性脑病”。在我国,90%以上的ACLF病例存在HBV感染,称之为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 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HB-ACLF)。相对于庞大的HBV感染人群,HB-ACLF的发生率虽然相对较低,但患者病情重,治疗费用高,预后不良,死亡率高达50-90%,肝移植是唯一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但目前供体来源异常缺乏,一般患者常常难以实现。HB-ACLF的发生机理目前仍不明确。一般认为,病毒和宿主两方面的因素都参与了HB-ACLF的发生。来自日本的几项研究发现,HBV Bj (B1)基因亚型与暴发性肝炎(Fulminant hepatitis, FH)的发生相关。另外,多项研究显示,前C基因区(PC)和C基因启动子区(BCP)的变异与FH的发生相关。体外研究结果显示,这些病毒变异可能通过增强HBV的复制能力和/或下调HBeAg的表达而引起肝炎急性加重或重症化;然而,来自亚洲以及欧洲的几项小样本量调查研究未发现HBV BCP/PC变异与FH的发生相关。在中国,ACLF发生率较FH高,其临床症状也不同于FH,后者在AHB的基础上发生。近年来,国内不同地区的几个研究小组对HBV基因型及基因变异与ACLF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结果不尽相同。来自北京302医院的Ren等发现,与其他CHB患者相比,基因型B、T1753V (C/A/G)、A1762T、G1764A, G1896A和G1899A位点变异在ACLF患者中更为多见。我们之前的研究发现,与其他CHB患者相比,基因型B在ACLF患者中更为多见;在基因型B中,A1762T/G1764A, A1846T及G1896A位点变异率高于其他CHB患者。在病毒基因变异发生率方面,类似结果在其他的研究中也有报道,但未发现基因型B与ACLF目关。另外,Yan等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探索,发现在纵向研究中,A1846T和G1896A位点变异与ACLF相关;在横向研究中,A1846T和C1913A/G位点变异与ACLF相关,但均未发现基因型B与ACLF相关。因此,HBV基因型B是否与HB-ACLF的发生相关,哪些常见的位点变异与lHB-ACLF的发生相关,目前存在争议。考虑到这些研究均为单个中心研究,HBV的基因型分布存在地域差异,在中国的北方地区,以基因型C为主;而在中国的南方地区基因型B更为多见,而不同的基因型中位点变异率的发生情况也存在差异,因此,需要一个多中心的研究来阐明HBV基因型及基因变异与ACLF间的关系。另外,这些因素是如何来发挥作用诱导疾病的产生的,目前也不十分清楚。体外研究显示前C/C基因启动子区的变异可增强HBV复制活性,或/和影响HBeAg水平的表达,因此推测这些变异或许通过这两种途径在肝衰竭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也有研究发现,C/C基因启动子区的变异对HBV复制活性无明显影响。因此,关于前C/C基因启动子区的变异对病毒生物学特征的影响也存在争议,需要进一步的验证。本研究通过对HB-ACLF、重度和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S和CHB-M)的血清中病毒学特征进行比较分析,阐明HBV基因型及哪些基因变异与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发生有关,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相应的不同基因型、含有不同变异模式的重组质粒转染Huh7细胞进行体外研究,对这些因素可能的致病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第一章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血清中病毒学特征分析目的:比较分析来自多中心HB-ACLF、重度和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S和CHB-M)的血清中病毒学特征,阐明HBV基因型及哪些基因变异与HB-ACLF的发生有关。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本研究共收集来自中国的南部、东部、西部和中部4个中心的522例患者的血清标本,广东省215例、浙江省147例、四川省100例、湖北省60例;其中包括CHB-M患者231例、CHB-S患者84例、HB-ACLF207例。所有纳入的患者,其血清HBsAg日性的持续时间均大于6个月。HB-ACLF患者的纳入标准为:(1)血清总胆红素(TBIL)>171.1μmol/L;(2)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和(3)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急性起病,并且在4周内出现腹水和/或肝性脑病。CHB-S患者的纳入标准为:(1)血清TBIL>85.5μmol/L;或(2)PTA>40%,但≤60%;或(3)血清白蛋白(ALB)<32g/L;不足以诊断为HB-ACLF。CHB-M患者的纳入标准为:(1)血清谷丙转氨酶(ALT)>80U/L;和(2)血清TBIL<85.5μmol/L.所有患者均排除以下情况:(1)合并有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或(2)合并恶性肿瘤;或(3)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清标志物检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进行,HBV DNA水平通过罗氏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进行检测,检测范围为1×103-1×109copies/ml。肝功能检测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提取血清中的HBV DNA并进行PCR扩增,采用巢式PCR法分别扩增S基因和BCP/PC/C区序列,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再用ABI3730测序仪进行序列测定。用MEGA5软件对获得的测序结果进行排列,并与GenBank/EMBL/DDBJ数据库中的A-G7种HBV基因型参考序列进行比对,S基因区序列用于基因分型,BCP/PC/C区序列用于分析不同变异位点发生频率以及与基因型的相关性。数据的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软件,患者资料中,计量资料采用One-way ANOVA或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构成比采用卡方检验(Pearson chi-square检验或Fisher’s Exac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法。双侧P值<0.05为统计学差异有显着性。结果:1)三组患者的临床特点。性别在CHB-M、CHB-S和HB-ACLF三组患者中的差异无显着性(P=0.200)。年龄(F=28.869,P<0.001)在三组患者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以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最为年长。ALT (χ2=35.272, P<0.0011)、 AST (χ2=114.053, P<0.001)及TBIL (χ2=374.139, P<0.001)水平在CHB-M、 CHB-S和HB-ACLF三组患者中依次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ALB(χ2=240.366,P<0.001)水平以及HBV DNA (F=22.808, P<0.001)和HBeAg阳性率(χ2=10.752,P=0.005)在CHB-M、CHB-S和HB-ACLF患者中依次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三组患者的基因型分布。基因型B在CHB-M, CHB-S和HB-ACLF三组患者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9.8%(115/231),52.4%(44/84)和79.2%(164/207),依次逐渐升高;基因型C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0.2%(116/231),47.6%(40/84),20.8%(43/207),依次逐渐降低;基因型分布在三组患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48,P<0.001)。3)各省的患者基因型分布。在四川和湖北省,以B基因型为主;浙江省患者基因型C更为多见;在广东省,B和C基因型感染者的比例相当。在四川和湖北省中,HB-ACLF患者感染B基因型的比例高于CHB患者(84.1%vs73%和90.3%vs82.8%),但是差异无显着性(P=0.178和P=0.465);在广东和浙江省中,HB-ACLF患者感染B基因型的比例显着高于CHB患者(84.6%vs60.6%和48.6%vs2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χ2=13.492,P<0.001;χ2=9.004,P<0.001)。4) HBV BCP/PC/C区变异发生率在患者组间的比较。A1762T/G1764A、 A1846TG1896A、C1913A/G和A2159G六个位点变异发生率在三组患者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A1762T/G1764A (x2=10.268, P=0.006)、A1846T(χ2=29.422,P<0.001)和G1896A(χ2=31.317,P<0.001)变异在CHB-M, CHB-S和HB-ACLF三组患者中的发生率依次逐渐升高。其余五个位点T1753V、C1766T、T1768A、G1862T和G1899A变异的发生率均较低,且在三组患者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5) HBV BCP/PC/C区变异发生率在B和C两种基因型间不同,A1846T(χ2=22.812, P<0.001)、G1896A(χ2=47.359,P<0.001)和C1913A/G(χ2=21.506,P<0.001)变异在B基因型的发生率显着高于C基因型;而T1753V(χ2=18.596,P<0.001)、A1762T/G1764A(χ2=30.980, P<0.001)和C1766T(χ2=9.992,P=0.002)变异在C基因型中的发生率显着高于B基因型。T1768A、G1862T、G1899A和A2159G位点变异率在两种基因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 HBV BCP/PC/C区变异发生率根据基因型分组后,在患者组间的比较。在基因型B中,A1762T/G1764A (χ2=20.078, P<0.001)、A1846T (χ2=14.502,P=0.010)和G1896A (χ2=9.286,P=0.010)变异率在三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A1762T/G1764A和G1896A变异在HB-ACLF患者中最多见。在基因型C中,除上述四个位点变异外,C1913A/G (χ2=10.610, P=0.005)和A2159G(χ2=6.426,P=0.040)变异率在三组患者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且所有位点变异在HB-ACLF患者中最多见。7) HBV BCP/PC/C区变异率较高的六个变异在不同年龄组的发生率。整体上看,A1762T/G1764A, A1846T和G1896A位点的变异率在CHB患者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但这种上升趋势在HB-ACLF患者中不明显,另外这四个位点在绝大多数年龄组中,其在HB-ACLF患者的变异率高于CHB患者,尤其是在年龄小于30岁的患者中。HB-ACLF患者中C1913A/G和A2159G变异,在绝大多数年龄组的发生率均高于CHB患者,并且这两个变异的发生率并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且仅在基因型B中,A1762T/G1764A (x2=13.569,P=0.004)、A1846T (x2=14.139, P=0.003)和G1896A (x2=8.434,P=0.038)位点变异率在CHB患者组以及C1913A/G (x2=7.963,P=0.047)在HB-ACLF患者组的各年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基因型C中,未发现任何位点变异率在患者组中各年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CHB-M患者相比,年龄(OR值为2.507,95%CI为1.607-3.910,P<0.001)、基因型(OR值为4.247,95%CI为2.572-7.014,P<0.001)以及A1762T/G1764A(OR值为2.370,95%CI为1.487-3.780,P<0.001)、A1846T(OR值为1.842,95%CI为1.185-2.863,P=0.007)和G1896A(OR值为1.617,95%CI为1.031-2.534,P=0.036)变异是HB-ACLF发生的危险因素。年龄大于或等于40岁、基因型B以及发生A1762T/G1764A、A1846T和G1896A变异的患者更易发生HB-ACLF。结论:1)HBV基因型B在HB-ACLF患者中显着高于其他两组患者,提示基因型B与HB-ACLF的发生相关。2) HBV BCP/PC/C区不同位点的变异存在基因型间的差异,因此比较这些位点变异在不同疾病组的发生率时需排除基因型带来的影响。3) HB-ACLF患者中A1762T/G1764A、A1846T和G1896A变异的发生率在基因型B和基因型C中均高于CHB-M患者,提示这四个位点变异可能与HB-ACLF的发生相关。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BV基因型B、A1762T/G1764A双变异、A1846T和G1896A变异是HB-ACLF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进一步支持上述结论。这些因素或可作为预测CHB预后的指标。第二章不同基因型、含不同突变位点的1.3拷贝乙型肝炎病毒重组质粒的构建目的:为进一步分析上述有意义位点变异株的生物学特点,分别构建了不同基因型、含有不同突变位点的1.3拷贝HBV重组质粒,为下一步体外实验提供必要的条件。方法:1)以提取的血清中的HBV DNA为模板,设计引物,三段法分别扩增HBV基因序列片段A (nt1063~1982). B (nt2812~1084)和C (nt1063~2839),分别插入pGEM-T Easy载体,构建亚克隆(质粒A、B和C);利用QuikChange(?) XL Site-Directed Mutagenesis Kit对特定位点进行定点突变,获得突变的质粒,后分别经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后获得带粘性末端的A、B和C片段(质粒A先后经EcoT22I、EcoRI双酶切;质粒B先后经EcoT22I、EcoO65I双酶切;质粒C先后经HindⅢ、EcoO65I双酶切),与经过EcoRI和HindⅢ双酶切的pUC19载体相连接、转化、筛克隆获得阳性重组质粒。2)利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和HindⅢ进行双酶切,对重组质粒进行初步鉴定;另外,采用直接测序法对插入片段DNA进行测序做进一步鉴定。结果:在3株病毒的基础上共构建8个pUC-HBV1.3拷贝重组质粒,2株B基因型(其中一株病毒有四个质粒,分别含有nt1762/1764和nt1896位点的野生型和/或突变型不同组合;另一株病毒有2个质粒,分别含有nt1846A或nt1846T)和1株C基因型(有两个质粒,分别含nt2159A或nt2159G),经酶切和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均与预期相符,并且与相应的野生型质粒相比,无其他突变位点。结论:经体外突变重组,成功构建了不同基因型、含有不同变异位点的1.3拷贝HBV全基因组质粒。第三章不同基因型、含不同突变位点的1.3拷贝乙型肝炎病毒重组质粒体外转染细胞模型的相关生物学特征观察目的:分别比较突变株和相对应的野生株在体外细胞学水平上的生物学特性,试图初步观察它们是如何来影响CHB患者临床变化,从而为HB-ACLF的发病机理提供视角。方法:1)利用QIAGEN Hispeed midi kit中量质粒抽提试剂盒提取已构建好的质粒,以及pSEAP质粒。2)Huh7细胞复苏培养后,按1.5×106细胞/每孔接种至6孔细胞培养皿中,待细胞融合度为80~90%时,利用Lipofectamine2000转染试剂(5u1),分别将质粒(2ug)和pSEAP报告基因质粒(0.1ug)共转染,并设置空白对照。3)利用SEAP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中分泌性碱性磷酸酶(SEAP)的表达,以此平衡各组转染效率,并以相应的野生型质粒为对照换算相关结果。收集转染后72小时的细胞培养上清检测HBeAg水平。收集转染后72小时的细胞,抽提HBV复制中间体,Southern印迹杂交检测HBVDNA复制中间体。结果:1)细胞内HBV的复制活性:与相应的野生株相比,转染不同变异模式的重组质粒对细胞内HBV的复制无明显影响。2)细胞培养上清中HBeAg水平:以相应的野生株为对照,发生G1896A单独变异或联合A1762T/G1764A双变异后HBeAg表达缺失,而单独发生A1762T/G1764A双变异的,HBeAg水平下降至野生株的65%左右:引进A1846T变异后,HBeAg水平无明显改变;引进A2159G变异后,HBeAg水平较野生株上调17%左右。结论:1)转染不同变异模式的重组质粒对细胞内HBV复制活性的影响不明显。2) G1896A变异可导致HBeAg表达缺失;A1762T/G1764A变异仅部分下调HBeAg水平;A1846T变异对HBeAg水平影响不明显;A2159G变异对HBeAg水平有轻微上调作用。

李金娥,陈新月[9](2013)在《乙型肝炎HBeAg与HBV DNA定量关系的探讨》文中指出目前HBV DNA和HBeAg的存在及其水平是反映HBV感染及传染性强弱的直接可靠的指标,是临床上指导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及预测疗效的重要依据。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荧光免疫技术的发展,HBV脱氧核糖核酸及其血清标志物检测已由过去的定性检测发展到现在的定量检测。近年来关于HBeAg与HBV DNA定量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多,在此,我们就HBeAg与HBV DNA的定量关系进行分析与探讨。一、HBV DNA与HBeAg的形成过程HBV DNA的复制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肝细胞核内,部分双链环状HBV DNA(rcDNA)进入肝细胞核后,在宿主酶的作用下,以负链DNA为模板延长正链,形成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然后以

李金娥,陈新月[10](2013)在《乙型肝炎病毒前C/BCP区变异的研究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HBV的前C区及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变异可降低HBeAg的合成与分泌,也可增加病毒复制能力,导致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对临床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就HBV前C/BCP区变异的分子机理、生物学意义、实验室检测以及对临床和抗病毒治疗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二、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变异与血清HBeAg及HBV DNA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变异与血清HBeAg及HBV DNA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趋化因子CXCL10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乙肝易感性基因CXCL10 基因启动子区遗传变异与乙型肝炎的关联研究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人群
        1.2 流行病学资料收集
        1.3 SNP的选择
        1.4 DNA提取和基因分型
        1.4.1 Sequenom Mass Array系统基因分析步骤
        1.5 血清学检测
        1.6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2.2 SNP多态性与成人持续HBV感染风险的关联分析
        2.3 SNP多态性与成人持续HBV感染风险的分层分析
        2.4 SNP多态性与成人持续HBV感染风险的单倍型分析
        2.5 CXCL10 基因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联分析
        2.6 CXCL10 rs4508917 基因型与儿童 HBV感染风险和乙肝高危儿童 HBV突破感染的关联分析
        2.7 CXCL10 基因SNP与儿童HBV感染风险的分层分析
    3 讨论
第二部分 乙肝易感性基因CXCL10 基因启动子区遗传变异的功能验证实验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血清CXCL10 浓度检测
        1.2 质粒构建与双荧光素酶检测
    2 实验结果
        2.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对照组血清CXCL10 水平
        2.2 CXCL10 基因启动子区变异的功能分析
    3 讨论
第三部分 乙肝易感性基因CXCL10 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rs4508917 与核苷类药物治疗应答的关联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CXC趋化因子配体10在慢性乙型肝炎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青藏高原藏族人群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突变分析及时空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前言
第一部分 青藏高原藏族人群HBV基因序列分析
    一、材料与方法
        1.样本来源
        2.引物及扩增条件
        3.主要试剂、耗材及生产厂家
        4.主要仪器设备及生产厂家
        5.HBV生物信息学分析主要软件
        6.实验方法
        7.HBV荧光定量PCR检测
        8.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9.统计分析
        10.质量控制
    二、结果
        1.青藏高原藏族人群血清HBV全序列扩增结果
        2.HBV DNA全长序列分型分析
        3.青藏地区HBV/CD重组体不同区段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4.青藏高原藏族人群全长序列基本信息及地理分布
        5.HBV/CD重组体全序列基因变异分析结果
        6.HBV血清型分析结果
    三、讨论
    四、小结
第二部分 HBV/CD重组型表面抗原抗体双阳性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1.样本来源
        2.DNA序列拼接与分析
        3.HBV荧光定量PCR检测
        4.统计分析
    二、结果
        1.HBsAg和HBsAb双阳性的发生率
        2.双阳性组和对照组的基本信息
        3.PreS/S区氨基酸突变率分析结果
        4.全序列核苷酸和氨基酸突变位点分析结果
    三、讨论
    四、小结
第三部分 HBV/CD重组体时空动力学分析
    一、材料与方法
        1.HBV全长基因序列数据库构建
        2.数据库内序列的基因型和重组分析
        3.用于时空动态分析的主要工具和软件
        4.时空动态分析方法
        5.统计分析
    二、结果
        1.HBV全长基因序列数据库构建情况
        2.HBV D基因片段tMRCA分析结果
        3.HBVC基因片段tMRCA分析结果
        4.HBV/CD1重组体tMRCA及种群动态分析结果
        5.HBV/CD2重组体tMRCA及种群动态分析结果
        6.HBVC基因型和D基因型时空动态分析结果
    三、讨论
    四、小结
全文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表面抗原表面HBsAg/HBsAb双阳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3)HBV基因ntA1762T/G1764A及S蛋白I126T联合变异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慢性HBV感染患者HBV基因慢性HBV感染者S/BCP编码区基因突变位点分析
    实验对象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第二部分 HBV ntA1762T/G1764A与I126T联合变异重组质粒的构建及体外实验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及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4)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建立新型人类肝脏和免疫系统双嵌合小鼠模型用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诱发肝硬化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前言
    1. 乙型肝炎病毒
        1.1 HBV的起源与进化
        1.2 HBV的病毒结构
        1.3 HBV的基因组结构及其编码蛋白
        1.4 HBV的感染机制和生命周期
    2.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其造成的相关肝脏疾病
        2.1 HBV感染的主要宿主
        2.2 HBV的全球流行状况
        2.3 HBV感染的自然历史过程
        2.4 HBV感染慢性化诱发的相关肝脏疾病
        2.5 HBV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3.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细胞模型
        3.1 基于人肝癌细胞系的HBV稳定复制细胞系
        3.2 基于原代人肝细胞和原代树鼩肝细胞的HBV感染细胞模型
        3.3 基于人肝脏祖细胞系HepaRG的HBV感染细胞模型
        3.4 基于受体过表达的人肝癌细胞系的HBV感染细胞模型
        3.5 基于受体过表达的原代猪肝细胞和原代猴肝细胞的HBV感染细胞模型
        3.6 基于人干细胞分化获得类肝细胞的HBV感染细胞模型
    4.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动物模型
        4.1 灵长类HBV感染模型
        4.2 树鼩HBV感染模型
        4.3 土拨鼠替代模型
        4.4 北京鸭替代模型
        4.5 HBV转基因小鼠
        4.6 基于病毒基因组转染的HBV复制小鼠模型
        4.7 人类肝脏单嵌合小鼠模型支持HBV感染及抗病毒研究
        4.7.1 免疫缺陷小鼠和细胞移植
        4.7.2 uPA缺陷的免疫缺陷小鼠模型
        4.7.3 HSV-tk/NOG小鼠模型
        4.7.4 Fa~(-/-)Rag2~(-/-)IL2rg~(-/-)(FRG)小鼠模型
        4.7.5 FRGS小鼠模型
        4.8 人类肝脏和免疫系统双嵌合小鼠模型支持HBV相关疾病研究
        4.8.1 AFC8-hu HSC/Hep小鼠模型
        4.8.2 人肝和人免疫系统双嵌合的FRGN和uPA-NOG小鼠
        4.8.3 A2/NSG-hu HSC/Hep小鼠
        4.8.4 HIS-Hep-FRGN小鼠
        4.8.5 HIS-HUHEP-uPA/NRG小鼠
    5.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5.1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发现
        5.2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和体外培养
        5.3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多向分化分化潜能和免疫调节功能
        5.4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暴发性肝衰竭的分子机制
    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思路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7. 研究中用到的主要仪器、耗材和试剂
        7.1 主要仪器
        7.2 常规耗材
        7.3 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常规基础试剂
        7.4 定性和定量检测试剂盒
        7.5 实验用主要溶液及培养基配制
        7.6 常规PCR引物
        7.7 常规抗体和荧光素
        7.8 实验动物和细胞
    8. 常规分子生物学及细胞生物学实验方法
        8.1 ELISA/CLEIA检测
        8.2 Western Blot检测
        8.3 细胞免疫荧光实验
        8.4 免疫组化和病理学染色实验
        8.5 常规流式细胞技术
        8.6 常规哺乳动物细胞培养方法
    9. hBMSC-FRGS小鼠模型构建和鉴定
        9.1 hBMSCs分离、传代培养、冻存、复苏和鉴定
        9.2 FHF-FRGS小鼠的构建及hBMSCs移植手术
        9.3 肝脏灌流分离肝内实质细胞和非实质细胞
        9.4 分离鉴定人源细胞及检测相关标志物
        9.5 鉴定人源肝细胞和鼠源肝细胞是否发生融合
    10. HBV感染相关病毒学和病理学检测
        10.1 不同基因型HBV病毒生产与纯化
        10.2 HBV蛋白与核酸检测方法
        10.3 hBMSC-FRGS小鼠人源免疫反应分析
        10.4 肝硬化诊断方法
    11.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第一部分 hBMSCs移植暴发性肝衰竭FRGS小鼠
        12.1 hBMSCs表型鉴定
        12.2 hBMSCs移植拯救FHF-FRGS小鼠免于死亡
        12.3 hBMSC-FRGS小鼠实现人源肝细胞嵌合
        12.4 hBMSC-FRGS小鼠实现多种人源免疫细胞嵌合
        12.6 嵌合肝脏内的人源肝和鼠源肝细胞未发生融合
        12.7 hBMSC-FRGS小鼠长期安全性评估
        12.8 FHF肝脏微环境是hBMSCs转分化的关键驱动因素
        12.9 第一部分小结
    第二部分 hBMSC-FRGS小鼠支持慢性化HBV感染
        13.1 hBMSC-FRGS小鼠支持多种基因型HBV感染
        13.2 hBMSC-FRGS小鼠支持C基因型HBV感染慢性化
        13.3 第二部分小结
    第三部分 HBV感染hBMSC-FRGS小鼠免疫病理生理学研究
        14.1 HBV感染后hBMSC-FRGS小鼠肝人源内免疫细胞变化
        14.2 HBV感染后hBMSC-FRGS小鼠血清和肝内人源细胞因子变化
        14.3 HBV感染后hBMSC-FRGS小鼠发生重症肝炎
        14.4 HBV感染hBMSC-FRGS小鼠产生特异性针对HBV抗原的T细胞
        14.5 HBV感染hBMSC-FRGS小鼠血清HBV特异性抗体水平变化
        14.6 第三部分小结
    第四部分 HBV感染hBMSC-FRGS小鼠诱发人源肝硬化
        15.1 HBV感染后hBMSC-FRGS小鼠血清学肝硬化指标变化
        15.2 HBV感染肝hBMSC-FRGS小鼠组织学肝硬化指标变化
        15.3 肝硬化区域种属特异性鉴定
        15.4 第四部分小结
第四章 讨论
    16. HBV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的发展历程
    17. 基于间充质干细胞的人类肝脏再生和免疫系统重建
    18. HBV感染慢性化和诱导肝脏疾病发生的关键机制
    19. 新型HBV抗病毒治疗策略与关肝脏疾病的防治措施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5)HBV-DNA突变和细胞因子与HBV相关肝硬化和肝癌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HBV-DNABCP区/前C区突变和肝硬化/肝癌的相关性研究
    1.1 引言
    1.2 材料和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血清细胞因子和HBV相关肝硬化/肝癌的相关性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CCL5及其受体在肝细胞肝癌中的功能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参考文献
结论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一览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6)中药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预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学认识及研究进展
        1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病名渊源
        2 中医对慢性乙型肝炎病因病机演变的认识
        3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特点
        4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进展
        5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现状
        6 导师学术思想
        7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西医对慢性乙型肝炎疗效预测的研究进展
        1 乙型肝炎病毒与慢性乙型肝炎
        2 慢性乙型肝炎的西医治疗进展
        3 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预测进展
        4 优化治疗策略探讨
        5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资料
        1 研究对象
        2 纳入与排除标准
        3 诊断标准
        4 研究用药
        5 给药方案
    方法
    结果
        1 基线指标水平对48周结局预测作用
        2 治疗12周指标变化对48周结局预测作用
        3 治疗24周指标变化对48周结局预测作用
        4 试验组、对照组和HBeAg转阴、未转阴人群各时点特点分析
        5 影响48周疗效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6 疗效影响因素预测价值的ROC曲线评价
    小结
    讨论
        1 各项指标对48周结局的预测作用
        2 试验组、对照组和HBeAg转阴、未转阴人群各时点特点分析
        3 影响48周疗效的多因素分析
        4 48周疗效影响因素预测价值的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7)乙肝患者肝内cccDNA水平、HBV整合状况及其临床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主要仪器、试剂、配方及操作方法
    1 主要仪器名称和厂家
    2 主要试剂和厂家
    3 主要试剂配制
第一部分 SYBR Green I RT-PCR检测cccDNA方法学的建立
    1 HepG2.2.15细胞培养
    2 PCR定性检测cccDNA
    3 SYBR Green RT-PCR 法定量检测 cccDNA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肝细胞内cccDNA水平对抗病毒治疗CHB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
    1 实验对象
    2 实验方法
    3 统计学处理
    4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 高通量测序及Sanger测序检测乙肝患者HBV整合研究
    1 实验对象
    2 实验方法
    3 统计学处理
    4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四部分 HBV整合病毒-宿主基因嵌合体转录表达和整合位点Chrl6: 51320015定量检测研究
    1 病毒-宿主基因嵌合体的转录表达
    2 Chrl6: 51320015整合位点定量检测
    讨论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一 HBV整合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慢乙肝患者cccDNA清除策略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旳学术论文
后记

(8)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及基因变异与慢加急性肝衰竭间的关系及其可能的致病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研究背景
    1. 肝衰竭的相关概念
    2. 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可能的发病机理
    3. HBV基因型与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
    4. HBV基因变异与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
    5.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一章 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血清中病毒学特征分析
    1.1 材料和方法
    1.2 研究结果
    1.3 讨论
第二章 不同基因型、含不同突变位点的1.3拷贝乙型肝炎病毒重组质粒的构建
    2.1 材料和方法
    2.2 研究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不同基因型、含不同突变位点的1.3拷贝乙型肝炎病毒重组质粒体外转染细胞模型的相关生物学特征观察
    3.1. 材料和方法
    3.2 研究结果
    3.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统计合格证明

(9)乙型肝炎HBeAg与HBV DNA定量关系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HBV DNA与HBeAg的形成过程
二、HBV DNA与HBeAg功能学的相关性
三、HBeAg与 HBV DNA的血清学相关性
四、HBeAg与HBV DNA的组织学相关性
五、讨论

(10)乙型肝炎病毒前C/BCP区变异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HBV前C/BCP区基因结构与变异后生物学意义
    1.1 前C区基因结构及其变异后生物学意义
    1.2 BCP区基因结构及其变异后生物学意义
2 前C/BCP 区变异的检测
3 前C/BCP 区变异的临床意义
4 前C/BCP 区变异对抗病毒治疗的影响
5 结论

四、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变异与血清HBeAg及HBV DNA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趋化因子CXCL10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联研究[D]. 徐瑛.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2]青藏高原藏族人群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突变分析及时空动力学研究[D]. 刘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02)
  • [3]HBV基因ntA1762T/G1764A及S蛋白I126T联合变异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 戴海梅.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4]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建立新型人类肝脏和免疫系统双嵌合小鼠模型用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诱发肝硬化初步研究[D]. 袁伦志. 厦门大学, 2019(08)
  • [5]HBV-DNA突变和细胞因子与HBV相关肝硬化和肝癌的相关性研究[D]. 陈伟. 南方医科大学, 2017(11)
  • [6]中药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预测分析[D]. 舒格拉·哈比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4)
  • [7]乙肝患者肝内cccDNA水平、HBV整合状况及其临床意义研究[D]. 阮鹏. 武汉大学, 2014(06)
  • [8]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及基因变异与慢加急性肝衰竭间的关系及其可能的致病机制[D]. 杨贵奉. 南方医科大学, 2014(01)
  • [9]乙型肝炎HBeAg与HBV DNA定量关系的探讨[J]. 李金娥,陈新月. 肝脏, 2013(03)
  • [10]乙型肝炎病毒前C/BCP区变异的研究现状[J]. 李金娥,陈新月.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3(02)

标签:;  ;  ;  ;  ;  

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变异与血清HBeAg和HBV DNA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