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龙虎山旅游业培育成鹰潭支柱产业(论文文献综述)
徐国政[1](2016)在《江西宗教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更是复杂的社会现象。20世纪50年代后,文化旅游逐渐成为热词,宗教文化旅游及体验逐渐成为核心,受到旅游者的亲睐,并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渐从象牙塔走向大众旅游的概念。江西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江西高位推动旅游业,将其作为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重要抓手。作为旅游业的重要载体,江西宗教文化源远流长,底蕴十足,尤其是佛、道教,在全世界都有重要影响,在全国来说都具有数量多、分布广、类型全、品位高、影响大等特点,目前有超过7400多个宗教场所。但江西给全国的旅游观感是革命老区,红土地,绿色资源较多。宗教文化旅游虽有了一定的发展,从总体上来,宗教文化旅游开发时间不长,开发空间仍需拓展,基础仍有待于进一步打牢。分析江西省宗教文化旅游产业现状,有利于提出下一步宗教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战略的对策。本文以“江西宗教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为对象来进行研究,以探讨加快发展江西宗教文化的路径和对策措施,文章运用了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基本方法,具体包括实地考察法、文献查阅法、比较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以及战略管理的SWOT分析等。从而使江西宗教文化旅游发展战略研究更加有针对性和可行性,为论文的完成提供了较为科学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全文共六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共一章,主要说明本题目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等。第二部分为正文,共四章。首先在理论研究部分,对宗教文化旅游等相关概念进行的阐述,为论文奠定理论基础;其次对江西宗教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背景和现状,通过SWOT分析法的运用,指出江西宗教文化旅游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对战略目标和路径进行了阐述。并以龙虎山旅游及宫观经济为案例,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为概括性总结,指出研究结论及以后应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沈运煊[2](1999)在《把龙虎山旅游业培育成鹰潭支柱产业》文中研究表明 近年来,龙虎山旅游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旅游经济效益逐年稳步提高,景点开发形成了一定规模,景区基础配套设施和综合服务功能得到了初步改善。如何进一步在更新、更高层次上开发龙虎山的旅游资源,把丰富的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雄厚的经济优势,把龙虎山旅游业培育成鹰潭经济的支柱产业,需要全市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龙虎山旅游业大发展的具体目标是:旅游经济翻一番,即在1998年的基础上,到2003年实现年旅游接待人次70万以上,旅游直接收入3000万元以上,旅游产业产出2亿元以上,旅游社会产出6亿元以上,使
陈雅岚[3](2013)在《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道教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从秦汉的神仙信仰文化开始,在中国道教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累积了极其深厚和丰富道教文化资源。道教对生命的珍重、对神仙的崇拜、对自然的敬畏而形成的道教养生文化资源、道教音乐文化资源、道教医药文化资源、道教生态文化资源等已经代代相传并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古人用智慧和劳动创造的道教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对中国人思维的影响、生活风俗的形成、健康方式的设计等密切相关。本文就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问题的提出,直接源于对中国道教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分析,经过对道教文化资源的整理、比较、反思,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以理性、科学的态度充分认识和评估道教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分析其区域优势所形成的竞争力,借鉴并设计我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模式。本文从文化学角度,梳理了道教文化及道教文化资源的类型、形成与发展,明确了道教文化资源是人类劳动创造的成果,是一种“有用”的、“多功能”的资源;从经济学角度,运用评估模型对道教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进行了分析,认为道教文化资源是一种特殊的准公共品,是一种具有比较优势和区域竞争力的文化资源,是能够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但道教文化资源是一种宗教性的文化资源,因此,对于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选择应符合我国国情、符合道教文化资源特色、符合道教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运用比较优势理论、产业集聚理论及SWOT方法,剖析了道教文化资源在城市经营、生态经济发展、文化产业园区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回答了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对道教文化资源关注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澄清了社会对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模糊认识,并探讨了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多种模式;从管理学角度,本文还在现有相关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就理顺道教文化资源管理体制,强化政府规制,明确道教文化资源产权,建立东中西部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区域性合作,推动道教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的建议。本文共分七章展开研究,第一章“导论”,主要是阐述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问题研究的时代背景、国际背景和历史背景及其重要意义,并对道教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同时也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方向和重点。第二章“道教文化发展的回顾与展望”,首先简述了世界宗教文化和中国宗教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从宗教文化对中国发展史、神仙文化、仪式文化、节日文化、艺术文化、养生文化、生态文化及和谐思想的影响,比较分析宗教文化的价值功能,这一章有详细分析,藉以指出道教文化是一座蕴含多种资源的“富矿”,有待于“开采”。第三章“道教文化资源的形成和发展”,探析了中国道教文化中的“资源”观念。远自汉魏、两晋、南北朝、隋唐、北宋、南宋、明清、民国历代道教“洞天福地”文化资源、道教神仙文化资源、道教祖庭文化资源、道教建筑文化资源、道教仪式文化资源、道教音乐文化资源、道教养生文化资源、道教劝善文化资源、道教生态文化资源的演变和体制的影响。这一章除了探究各类道教文化资源的内涵和成长之外,更从道教文化“资源”的“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尊道贵德”的道德观、“和谐共生”的生命观的终极目标,观察了道教文化资源对经济、对社会、对生态、对生命的多重意义。不仅如此,这一章还指出,在今天,我们要以“敬畏”的态度,对待这些价值深厚的“资源”。第四章“道教文化资源的评估”,这一章主要探讨道教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先探讨道教文化资源的品相要素、价值要素、效用要素、发展预期、传承能力,设计了道教文化资源评估指标体系,并制定了龙虎山道教文化资源评估测量表,听取了道教文化专家意见,肯定了道教文化资源对龙虎山旅游的核心作用,但还有很大的潜力。第五章“道教文化资源的区域影响”,这一章指出,道教文化资源区域文化竞争力价值。道教文化资源的丰裕固然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但要更重要的是需要整合区域的人才、资金、市场等才能形成区域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制定东部地区“走出去”的战略举措,东部地区发挥其人才、技术、资本、市场的优势对道教文化资源进行深层次的产业化开发,重点做细做优道教文化产品,率先推动道教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走出去”;制定中部地区“请进来”的战略举措,中部地区丰裕的道教文化资源优势是其“请进来”的核心竞争力,重点做强做真道教祖庭文化、养生文化,吸引海内外的道教信众和对道教养生文化感兴趣的社会游客;制定西部地区“区域化发展”战略举措,西部地区有旅游基础较好和道教文化资源丰富的“双优势”,重点加强外部环境的改善,通过与东盟合作的平台吸引东南亚国家的游客并实施道教文化产品“走出去”和“请进来”。第六章“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研究”,这一章论述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先阐述了公共品理论与道教文化资源产品的定义及产品性质、比较优势理论与道教文化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产业集聚理论与道教文化资源产业园区建设;剖析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存在的问题,认为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产业发展规模不大,未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产业链条尚未形成,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缺乏对道教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运作的保障机制,产业化发展后劲不足;考察了国际、国内对文化资源产业化综合和单项运作模式,综合运作模式的古城类、生态类、园区类对道教文化资源丰裕的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单项类道教文化资源运作模式对道教文化资源相对一般的东部地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借助国际、国内的成功案例设计了龙虎山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模式。第七章“结论与政策建议”为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研究做出总结并提出政策性建议。所得出的主要结论是:“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是对道教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的一种有效方式。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资源所形成的道教文化产品和道教文化服务就像中国的“酒”和“茶”,不仅可以让中国人分享,而且还可以让全世界人来品尝。“中国的味道”香飘世界,“中国神仙”逍遥全球,这是“中国梦”的终极境界。所提出的建议:建立道教文化资源产权制度是明确身份并且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建立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支持和服务体系推动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重要举措;对具有重大价值和影响力的道教文化资源进行保护性修缮是中华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文化产品和道教文化服务“走出去”没有国家层面的支持和服务难度非常大。在借鉴和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的主要创新创新:(1)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和分析了道教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认为道教文化是一种“有用”的资源,但对道教文化资源中的核心部分,即信仰文化资源是绝对不能作为经济资源开发,这是道教文化生存和传承的根本;(2)在传统保护道教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开发及产业化保护和传承道教文化资源。引入公共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产权经济学理论,对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寻找理论支持,把道教文化资源作为特殊的准公共产品,具有引入市场机制并进行产业化开发的基础;根据道教文化资源成长和发展规律,设计了道教文化保护和开发的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利用产业经济学中的比较优势理论、产业集聚理论分析与比较道教文化资源优势和竞争力价值,在城市经营、生态旅游发展、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中发挥道教文化资源的比较优势和强劲的竞争力的作用,在区域经济发展、产业机构调整中推动城镇化建设、推动生态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产业发展;(3)借助评估、SWOT、案例、调研的方法,借助文化资源的评估模型分析了道教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借助SWOT方法,分析了道教文化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影响作用;在借助国际、国内案例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龙虎山世界道教文化中心的模式;创新文化贸易方式,推动道教文化产品通过贸易的方式“走出去”,变“送出去”为“卖出去”;发挥企业的市场经营优势,深度挖掘道教文化资源价值,变“资源”为“产品”;借助实地调研,寻找“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这个具有挑战性命题的诸多答案。
向玉洁[4](2017)在《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道教)风景区体育旅游发展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设生态文明,形成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能源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和产业结构”的理念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被首次提出,该理念一出,不仅促进了人们对低碳经济的关注,也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在低碳经济政策下江西产业转型策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其中就包括旅游业,通过开发旅游业能促进生产、提高居民收入、丰富城乡居民生活。我们知道现在的体育旅游是一个集体育运动、娱乐和休闲为一体的旅游活动。体育旅游在当今社会将逐渐发展成为一项新颖独立的领域,不仅提升体育产业也拓宽了旅游业的发展空间。发展体育旅游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理念相契合,并能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硬件支持和资源保障,必将很好的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体育旅游的发展必然带来体育旅游产业的进步,这一领域特有的价值完全符合现代旅游者的需求,将为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带来双赢的新局面。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16公里处贵溪市境内的龙虎山,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并于2007年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龙虎山山体形态类型多样,包含了中国亚热带湿润区丹霞单体和群体的重要类型,该地区的丹霞群体类型以侵蚀残余的圆顶和平顶型峰丛为典型,其丹霞单体地貌几乎涵盖了亚热带湿润地区的所有种类,形成了象形丹霞景观和丹霞峰林地貌组合的独特景观融合。龙虎山的龟峰以峰林型和溪河近岸带丹霞地貌为标志,是宽谷疏散型丹霞峰林地貌的模式地。在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中心推荐为中国丹霞项目,北京时间2010年8月2日5点08分,中国丹霞申遗通过,江西龙虎山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本论文采取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和文献资料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龙虎山体育旅游进行研究和分析。通过对国内国外的体育旅游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在国内外体育旅游在发展现状和自然地理环境上的区别,通过分析国内体育旅游发展现状,以及龙虎山体育旅游资源,发现在龙虎山开展体育旅游不仅可以满足人民体育旅游的需求,还可以提高龙虎山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龙虎山特有的道教文化和体育旅游政策等资源,都为该地区的体育旅游市场开发提供了优越条件。本文通过对龙虎山体育旅游各方面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由于对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不到位和设备落后,导致龙虎山优越的体育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完善的开发和利用。2、鹰潭市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龙虎山地区的体育旅游发展。3、政府相关部门政策引导不到位,影响龙虎山体育旅游发展的速度。4、龙虎山体育旅游面临专业人才短缺的情况。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龙虎山体育旅游的特点和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整合龙虎山体育旅游资源,打造品牌优势,扩大知名度,发展龙虎山体育旅游。2、鹰潭市要把握好市场走向,着重发展经济建设,带动龙虎山体育旅游发展。3、相关政府部门对龙虎山体育旅游要做好政策保障,促进其顺利发展。4、鹰潭市体育职能相关部门要引进体育旅游相关人才,建立培训机构,确立体育旅游人才培养的长期有效机制。
黄少昊[5](2014)在《鹰潭市休闲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提升。休闲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传统的单一的观光型旅游模式渐渐地无法满足休闲者对于追求闲适生活,陶冶生活情趣等方面的需求,在这种大环境下,休闲旅游应运而生。和传统的旅游方式相比,休闲旅游更加关注旅游者在整个休闲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成为了人们获得精神上愉悦的新载体。与此同时,休闲旅游因产业附加值高,能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完善,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鹰潭市地处江西省东北部,紧靠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海西经济区这两个发达经济区,为鹰潭市发展休闲旅游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客源市场。鹰厦铁路,浙赣铁路,皖赣铁路三线在鹰潭市交汇,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鹰潭市有丰富的道教休闲旅游资源,同时随着铜文化的兴起,为其提供了丰富的休闲旅游资源优势。近年来,鹰潭正处在由传统旅游城市向休闲旅游城市转型的过渡时期,转型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休闲旅游资源优势,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切实有效的促进鹰潭传统旅游的优化升级,迈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新阶段,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鹰潭休闲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从阐述休闲及休闲旅游的基本理论着手,在总结和分析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休闲旅游理论的研究成果之后,对休闲旅游的概念、休闲和旅游的相互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通过资料收集结合实地调研,了解了鹰潭休闲旅游资源现状和客源市场情况。并运用SWOT分析法、昂普(AMP)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现有的资源现状,市场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客观的阐述了鹰潭市发展休闲旅游的优劣势,机遇以及挑战。在此前提下,对鹰潭休闲旅游行业的发展定位予以界定,提出了科学规划、合理打造城市休闲旅游产品;塑造“山水道都,世界铜都”的城市形象;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发掘带有浓厚鹰潭特色的城市休闲文化;优化休闲旅游信息系统等发展策略。最后,对鹰潭休闲旅游行业发展予以总结,并指出文中提到但未深入探讨的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张蕊[6](2018)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城市群已经成为全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资源要素的流通更加便捷,城市之间的竞争不再仅仅是单个城市的“单打独斗”,而是朝着以核心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间的竞争发展。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全球性意义的“城市——区域”发展模式,“集合”发展越来越成为各大城市之间的共识。只有通过城市群才能更好地将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聚集起来,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增强企业竞争力,形成强强联合的经济、文化和命运共同体,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如北美五大湖城市群、英国伦敦城市群,都是当地经济、文化、社会高度发展与集中的区域,也是全球城市发展的典范。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群不断崛起和发展壮大,呈现出新的发展面貌,之前普遍存在的省域和行政区经济正在逐步转向城市群经济。为了共同的利益诉求和谋求长远发展,区域合作成为广泛的共识,城市群也正在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主要空间形态。各大城市群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位置十分特殊,其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处于我国地理空间的核心位置,发展潜力巨大,在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中部崛起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新常态下引领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极,在交通区位、历史文化、合作基础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长江中游城市群应当把握当前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受到空前重视的机遇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拓思路,利用资金、技术、创意等手段,促进区域内丰富多样、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积极寻求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将文化产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不断推动发展要素的交流互动,使区域内的文化要素互相流通,文化感情更加密切,文化传统得到传承,文化优势充分发挥,以更好地支撑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社会建设的和谐度和持续度,超越传统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促进城市群转型升级。本文分为七章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转化路径进行分析研究:第一章是绪论,首先阐明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城市群的崛起是近年来我国区域发展的趋势。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的新常态,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完成由战略构想到国家战略的升格后,利用长江中游城市群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发展文化产业势在必发,研究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也因之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其次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文化产业的概念进行界定,并阐述本文的理论基础,即比较优势理论、协同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和增长极理论。最后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交代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思路以及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第二章结合历史文化资源基本要素情况,将长江中游历史文化资源分为物质型和非物质型两大类,再以历史文化主题为分类标准,选取部分特色鲜明、内涵深邃、保存完整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分析。在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具有独特鲜明的价值内涵,是区域内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由此提炼出其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第三章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背景与目标,即必要性与可行性。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面临中部崛起、新型城镇化、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实施、文化产业将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的历史机遇。长江中游城市群文化产业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雄厚的科技教育资源、密切的文化交流的基础,其产业化具有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等重大意义。第四章总结长江中游城市群内部的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基本情况,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特色产业如文博创意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民间工艺美术产业、动漫游戏产业、节庆会展产业等进行了深入分析,突出了长江中游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动态以及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重点与方向。第五章指出虽然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但是依然存在文化协同力度不够、文化资源内涵挖掘不深入、文化资源整合不充分以及文化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此需要正视这些问题,将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继而探寻产生问题的深刻的历史与现实原因,即文化认同感不足导致凝聚力缺乏、行政区划的阻隔影响了区域合作、农耕文化与内陆意识阻碍创新发展等。第六章在前文的基础上,提出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中需要坚持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与开发并重原则及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兼顾原则,并分析推动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文化、制度、技术、创意、人才等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即:增强文化认同,促进交流合作;改革体制机制,激发文化活力;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产业集聚;实施创新驱动,提升科技含量;优化文化环境,吸引人才聚集等,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又好又快发展。第七章是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黄志[7](2017)在《龙虎山景区融资方式创新研究》文中指出旅游业的资金投入,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一大重要原因。其突出表现为融资方式欠佳,且存在着融资效率低、融资成本高等问题。资金投入不足,以致于有资源却没有足够的资金开发,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本文从龙虎山景区的融资出发,以江西省龙虎山旅游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旅游企业为主体,从旅游行业的角度,借鉴前人理论研究的成果,联系中国旅游类企业的经营实践,对龙虎山目前的融资现状、融资困境及困境成因进行了深入地剖析,并基于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分析了龙虎山融资方式的创新机遇,两者结合,对龙虎山融资方式的创新路径和创新保障进行了思考和研究分析。论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出发,为企业融资方式的创新和融资方向的明确提供思路和策略借鉴。最终,本文得出了如下的结论。第一,龙虎山景区目前主要采取银行信贷、政府融资平台、整体项目融资、债券融资、民间资金以及引进外资等融资模式,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着政府介入较深,内源融资不足、渠道过窄,融资成本较高,融资创新不足等困境。深入挖掘其困境的成因,主要受制于其“自然资源归国家所有”的属性,也与其内部的融资方式创新不足,龙虎山景区内部问题等因素有关,还与外部的缺乏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缺乏健全匹配的融资机制以及缺乏完善的融资体系等环境因素有关。第二,无论是从经济发展、旅游行业发展的大环境还是从企业和景区自身发展来看,龙虎山景区融资方式创新具有必要性。而且,政策保障、社会技术进步、消费结构改变、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立为龙虎山景区融资方式创新提供了机遇和可行性。处于成熟阶段的龙虎山景区,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抓住机遇,积极进行融资方式的创新。第三,从融资方式创新路径上看,特许经营权抵押融资、互联网金融众筹、设立景区产业基金、BOP与PPP有机结合创新,都是当下龙虎山景区可以创新的融资方式。龙虎山景区在进行融资方式创新路径探索时,离不开保障举措。包括建立良好的融资金融环境和引导机制、旅游融资保障体系的完善等,从人才、平台、政策、环境等方面做好保障工作,如此,才能保证龙虎山景区融资工作的良好开展。
周叶[8](2014)在《江西文化旅游研究》文中指出江西省独具特色而又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正是因其历史悠久的文化、独具特色的资源,“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古色文化”便是其形象的准确蓝图描绘。在强调旅游文化性体验的今天,丰厚的文化品味、独立的文化风格、精美的文化形神等,构建了江西文化旅游品牌的内涵基础和品牌竞争力的核心。要科学认识江西文化旅游,就必须对江西文化旅游发展的资源基础进行严谨、扎实地综合梳理、分析和评价,才能深入挖掘赣地旅游文化资源,促进江西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振兴与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均属于新兴产业,任何产业在发展的初期都缺乏足够的理论依据,容易陷入各种各样的误区,本研究将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探讨两种产业的融合机制及其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规律和影响因素等,为江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本论文运用资料搜集法、“特定”模型法、德尔菲法、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基于科学的理论基础,通过收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对江西省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的概述,并运用科学的管理学方法对江西省文化旅游资源、市场以及产业发展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证分析,利用SWOT研究分析江西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机遇,以及存在的劣势及挑战,探寻优化江西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思路,进一步促进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科学性与创新性。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江西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文化旅游发展不仅因其具有资源优势而且旅游资源品味高,是国内外旅游专家公认的文化旅游资源大省。江西省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正是凭借其历史悠久的文化、独特的地形地貌以及自然风光景致而发展的。“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古色文化”便是其形象的准确蓝图描绘。旅游文化必须依附于他们所凭籍的实体资源才具有不同的特色,因此,基于其不同的特色,可以将江西省旅游文化系统地划分为三大主要部分:红色文化(以红色革命为主题)、生态文化(以自然风光为景致)和历史文化(以历史古迹为依托)。(2)在江西的重要文化旅游城市中,南昌的文化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得分最高,这是因为南昌拥有一批品位极高的文化旅游资源;其他地区的得分相对较低,但是仍然具备很好的开发前景。因此,对于江西的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当突出中心,合理规划,突出主题,在深挖资源点内涵的同时将同类型的文化旅游资源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整合,打造江西文化旅游景点链,形成文化旅游强大吸引力。江西省各地市整体发展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南昌作为省会城市,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省人财物优势大多集中于此,旅游经济发展都处于最高水平,而其他各市与南昌市相比在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差距。在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方面,南昌、新余和九江发展水平的两者最相近,应该划属于江西省旅游经济发展第一集团梯队。(3)影响江西文化旅游市场的因素多种多样,但其客源市场及其消费水平尤其重要。对于国内旅游客源地的构成来说,本省游客仍是主要客源,外省游客大多集中于江西省相连的主干交通线上的城市,以及周边省份的主要大、中城市;入境旅游人数基本成上升趋势,虽然仍以港澳台为主要对象,但是游客增长幅度最大的是来自大洋洲等客源国,其次是美洲、欧洲等地的重要客源国。十年内江西的接待人数增长了7倍,旅游收入增加了5倍多,其中旅游人次升幅最大的依次是新余萍乡、抚州、上饶、宜春、景德镇,其增幅都超过了10倍以上,可见入境旅游的市场逐渐从转大城市转向偏远的较小城市,客源市场的旅游兴趣在逐渐发生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江西旅游的游客的消费行为正发生悄然的变化,过去的纯观光式旅游已逐步走向能体验与感受景观背后的文化意味的文化旅游和度假旅游等。江西的旅游者多以省内游客为主,其中多是中青年人,职业多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职工、学生为主,且游客中文化程度偏高,这充分显示文化程度越高对文化旅游需求欲望也越高。文化旅游主要吸引的是城市人,不同年龄段出游的动机不同;但整体消费水平偏低,消费结构不合理,且游客置留时间短。游客的出游方式主要是自驾车出游、团队出游和散客出游三种;在旅游产品的偏好上主要侧重于文化体验、观光休闲、运动养生、和自然科考等方面;对文化旅游项目的偏好主要侧重于主题文化,偏向于民族文化和红色文化等旅游项目。江西文化旅游满意度实证分析反映出江西省重点景区的旅游服务质量既有表现出众的地方,但在旅游公共服务、旅游景区(点)服务、旅游餐饮服务、旅游购物服务、旅游食宿服务、旅游交通服务、旅游娱乐服务、综合感受八个方面的一些具体细节也有亟需改进的不足。(4)江西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获得了显着成效,文化旅游产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有的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全省旅游接待人数、总体收入、增长幅度、社会影响等全面跃上新台阶,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江西省旅游产业结构的效益因为其相对落后的地理交通位置造成了相对的劣势,但在今后的国际旅游业发展中,大多数领域都会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江西开始步入高铁时代,作为中部城市,得利于它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必将促进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使旅游产业结构竞争劣势逐渐消失,其竞争优势将会逐渐扩大。随着江西文化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其社会效益日趋显现,特别是在培养和增强了人们的爱国情操,保护和发展了人们的民族文化,促进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等方面。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江西省在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获得了显着成效。一是文化与资源的有效结合,二是文化旅游平台不断拓展,三是文化旅游发展后劲增强,四是文化旅游发展活力涌现。通过对两个产业之间的耦合实证分析,两个产业的发展阶段已经到达联动耦合发展阶段,但是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而根据耦合度测量函数求得的江西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度数值并不太理想,说明其产业之间的互动联系有待加强。当前形势下,江西省的文化旅游综合竞争力仍居于下游,与其它具有相似文化旅游资源的省份的差距比较明显。导致江西省文化旅游竞争力偏低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三个方面:一是文化旅游规模方面,相对其它资源大省,规模较小;二是竞争企业方面,虽然江西省在文化旅游资源禀赋和旅游人力资源等方面与其他中部省份差距较小,但由于其文化旅游企业的发展竞争力较为落后,从而使其竞争潜力偏低;三是竞争环境方面,虽然江西省自然环境具有一定优势,且社会环境也居于中上水平,但由于与文化旅游发展密切相关的经济环境状况较差和基础设施配置等都较为落后,从而使其竞争环境总体水平偏低。(5)基于前面的实证分析,江西省文化旅游的SWORT分析结果是,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其深厚而丰富的文化底蕴,丰富而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突出而便捷的区位优势,积极而创新的人力资源,融合发展的文化与旅游产业以及不断拓展的文化旅游平台;而且其机遇的前景也是很广阔的,如经济结构转型带来的市场,不断完善的政策支持以及大量外来资金投入到文化旅游产业中;而劣势和挑战也是不容忽视的,劣势主要是过于分散管理、开发程度较低的旅游文化资源,文化旅游产业的整体规划不够科学,以及不够活跃的文化氛围;挑战主要来自于周边地区相对成熟的文化旅游产业,文化产业法律环境薄弱以及人才竞争激烈等方面。(6)江西省文化旅游发展取得了显着喜人的成效,但要进一步长足健康的发展还需要在七个方面继续更加的努力:一是完善文化旅游的融合机制,二是发挥市场机制的推广作用,三是打造文化旅游的特色品牌,四是提高文化旅游产品的消费水平,五是加强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本论文的研究重点与难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预调查的基础上,确保样本中选择的研究区域具有代表性;二是拟通过选择具有较高拟合优度的分析模型,并对变量进行降维,提取综合变量,进行不同因素程度的定量研究。在本论文的研究中,体现了三个方面的创新:一是新颖的研究视角,本研究将文化乃至整个文化产业看作具有创新意识以及创造力的新思维,用来支撑整个旅游产业,将其渗透到旅游产业的每个角度,帮助旅游产业实现突破性的进展。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角度较为系统地研究江西省文化旅游;二是专业的研究方法,结合对江西省一些文化旅游资源以及文化旅游产品的深入调查研究,运用专门用来研究旅游业经济影响的各种模型,如特定模型法等,以及德尔菲法等对文化旅游业的融合发展进行实证分析,以期获得真正的实践意义;三是研究内容,通过对现有文化旅游的融合模式,机制及发展的研究、分析和总结,为今后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及实证参考。文化旅游业在文化产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业,打造文化旅游产品。江西是文化资源大省,但如何将文化资源大省打造成文化经济强省,是摆在我们所有旅游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无论是作为研究者还是旅游产业的服务者,当前及未来的主要任务是要研究与传承江西旅游文化,创新与发展江西文化旅游业,为提升江西的文化产业,提升江西的文化旅游业,提升江西的旅游经济做出贡献。
侯立春,林振山,琚胜利,赖正清,吴连霞,张志荣[9](2017)在《环鄱阳湖旅游圈旅游经济联系与区域发展策略》文中提出旅游圈是推进区域旅游发展的有效载体,对区域内各地区间旅游经济关系产生重要影响。以资源主导型的环鄱阳湖区域为例,根据该区域旅游经济现状,以该研究区5个地级市所属的国家3A级及以上67个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从景区景观质量引力指数、旅游规模和交通可达性对传统引力模型进行修正,测度20032015年各地区间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及其演变情况,揭示环鄱阳湖区域旅游经济联系总量呈现出快速增长且联系紧密、区域差异较明显、交通作用逐渐增强等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环鄱阳湖旅游圈区域旅游发展的基本模式,以及圈内各地旅游经济联系的思路,形成多极核的网络化结构旅游圈层格局,并演进为区域旅游圈的一般结构模式,为推进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童建根[10](2007)在《旅游业发展对鹰潭市地方税收贡献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世界经济范围来看,旅游业已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兴朝阳产业。世界旅游组织进行专题研究后形成的结论是;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作为新的朝阳产业,国家把旅游业作为心得经济增长点加以重点发展,同时,国家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先发展生态环保产业的政策实施,为加快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外部条件。江西省第12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要提高“两个比重”;即,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鹰潭市丰富且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优势明显、潜力巨大,为鹰潭市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鹰潭创造了丰富的、潜在的税源。未来几年、十几年将是鹰潭市旅游业大发展的黄金时代。由此,如何发挥税收组织财政、调控经济、调节分配的职能作用,大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不断提高旅游税收贡献率,做大做旺旅游业,打造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品牌,促进旅游业与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是加快实现鹰潭从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跨越中的一个全新的课题,也是至关鹰潭经济全面“提速”的核心问题。虽然目前国内对发展旅游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在旅游业对地方税收贡献层面,缺乏实证研究。本课题则加强实证分析力度,重点通过实例研究,进一步阐释旅游业与地方经济、地方税收的关系,科学测算旅游业对地方税收的贡献,以及能否将旅游业税收培植成为地方税收支柱型税源,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旨在为鹰潭市发展旅游业提供理论依据,并期望能为决策者提供具有实用价值的参考。
二、把龙虎山旅游业培育成鹰潭支柱产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把龙虎山旅游业培育成鹰潭支柱产业(论文提纲范文)
(1)江西宗教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宗教文化旅游产业与战略概述 |
2.1 宗教文化旅游概念界定 |
2.1.1 宗教概念界定 |
2.1.2 文化概念及宗教与文化关系 |
2.1.3 宗教文化旅游概念界定 |
2.2 宗教文化旅游的属性和特点 |
2.2.1 不易轻易流失的目标群体 |
2.2.2 分层级影响 |
2.2.3 较高的复游动机及行为 |
2.3 战略的涵义和过程 |
第3章 江西宗教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环境条件分析 |
3.1 江西宗教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背景和现状 |
3.1.1 江西宗教文化历史概况 |
3.1.2 江西宗教场所分布分析 |
3.2 江西宗教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2.1 对待宗教文化旅游存在片面认识 |
3.2.2 缺乏统一规划和合理的体制机制 |
3.2.3 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
3.2.4 宗教文化研究落后 |
3.3 SWOT分析 |
3.3.1 优势分析 |
3.3.2 劣势分析 |
3.3.3 机会分析 |
3.3.4 威胁分析 |
第4章 江西宗教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选择与制定 |
4.1 战略背景 |
4.1.1 江西旅游业后劲强势 |
4.1.2 宗教信众逐年增加 |
4.1.3 宗教文化旅游产业开发者的需要 |
4.1.4 非宗教信仰者同样是宗教文化旅游的重要消费群体 |
4.2 战略分析 |
4.2.1 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 |
4.2.2 社会经济条件 |
4.2.3 旅游基础条件 |
4.3 战略目标和路径 |
4.3.1 战略目标 |
4.3.2 基本原则 |
4.3.3 战略重点 |
4.4 打造江西文化旅游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
4.4.1 切实把打造江西宗教文化旅游产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
4.4.2 统一规划理顺关系 |
4.4.3 积极开展宗教文化研究和对外交流 |
4.4.4 提高宗教、旅游队伍整体素质 |
4.4.5 突出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对外宣传和推介力度 |
4.4.6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
第5章 龙虎山道教产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
5.1 景区旅游业发展 |
5.2 龙虎山道教的恢复 |
5.3 团体组织架构及运营 |
5.4 道教文化旅游业务拓展 |
5.4.1 宗教收入 |
5.4.2 宫观商业收入 |
5.4.3 品牌授权经营 |
5.4.4 招商引资 |
5.4.5 宾馆服务业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Catalogue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研究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时代背景 |
1.1.2 研究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国际背景 |
1.1.3 研究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历史背景 |
1.1.4 研究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机遇分析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关于道教文化的研究 |
1.3.2 关于道教文化经济学的研究 |
1.3.3 关于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研究 |
1.4 小结 |
1.4.1 简评 |
1.4.2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1.7 主要创新 |
2. 道教文化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
2.1 宗教文化综述 |
2.1.1 世界宗教文化概述 |
2.2 我国宗教文化概述 |
2.2.1 我国道教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
2.2.2 我国佛教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
2.2.3 我国伊斯兰教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
2.2.4 中国天主教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
2.2.5 中国基督教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
2.3 我国宗教文化的比较 |
2.3.1 从中国发展史角度比较宗教文化 |
2.3.2 从崇拜对象角度比较教文化 |
2.3.3 从仪式角度比较宗教文化 |
2.3.4 从各种节日比较宗教文化 |
2.3.5 从艺术角度比较宗教文化 |
2.3.6 从养生角度来比较宗教文化 |
2.3.7 从生态角度比较宗教文化 |
2.3.8 从和谐思想比较宗教文化 |
2.4 小结 |
2.4.1 宗教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精神与物质的产物 |
2.4.2 宗教文化是一种有经济价值的文化资源 |
2.4.3 道教文化是一座蕴含多种资源的“富矿” |
3. 道教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
3.1 道教文化内涵 |
3.1.1 道教文化的内涵 |
3.1.2 道教文化资源的内涵 |
3.2 道教文化资源的分类 |
3.3 道教文化资源的类型 |
3.3.1 道教洞天福地文化资源 |
3.3.2 道教神仙文化资源 |
3.3.3 道教祖庭文化资源 |
3.3.4 道教建筑文化资源 |
3.3.5 道教科仪文化资源 |
3.3.6 道教音乐文化资源 |
3.3.7 道教养生文化资源 |
3.3.8 道教劝善文化资源 |
3.3.9 道教生态文化资源 |
3.4 道教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
3.4.1 道教洞天福地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
3.4.2 道教祖庭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
3.4.3 道教神仙信仰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
3.4.4 道教建筑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
3.4.5 道教科仪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
3.4.6 道教音乐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
3.4.7 道教养生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
3.4.8 道教劝善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
3.4.9 道教生态文化资源的形成和发展 |
3.5 道教文化资源管理体制 |
3.5.1 道教文化资源管理历程 |
3.5.2 现阶段我国道教文化资源管理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3.5.3 道教文化资源管理体制案例分析 |
3.6 小结 |
3.6.1 道教文化资源是一种具有多重价值的资源 |
3.6.2 制度变迁对道教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影响深刻 |
4. 道教文化资源的评估 |
4.1 道教文化资源评估要素构成 |
4.1.1 道教文化资源的要素构成分析 |
4.2 道教文化资源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
4.2.1 道教文化资源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因分析 |
4.2.2 道教文化资源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建立 |
4.3 以江西龙虎山道教文化资源评估测量为例 |
4.3.1 选择龙虎山作为道教文化资源评估案例的原因分析 |
4.3.2 江西龙虎山道教文化旅游资源评估测量表 |
4.3.3 小结 |
5. 道教文化资源 SWOT 分析与区域影响 |
5.1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优势(Strength)分析 |
5.1.1 东部地区要素禀赋与区位优势 |
5.1.2 中部地区要素禀赋与区位优势 |
5.1.3 西部地区要素禀赋与区位优势 |
5.2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劣势(Weakness)分析 |
5.2.1 东部地区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竞争劣势 |
5.2.2 中部地区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竞争劣势 |
5.2.3 西部地区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竞争的劣势 |
5.3 道教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内外部机遇(Opportunity)分析 |
5.3.1 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为道教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
5.3.2 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为道教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
5.3.4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为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
5.3.5 现代科技迅猛发展为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
5.3.6 中华文化影响扩大为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发展提供看竞争平台 |
5.4 道教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外部威胁(Threat)分析 |
5.4.1 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产品的冲击 |
5.4.2 来自道教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压力 |
5.4.3 来自佛教文化资源发展的压力 |
5.4.4 来自旅游文化产品导向的影响 |
5.5 我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战略矩阵 |
5.6 小结 |
5.6.1 东部地区的资金、人才优势没有没有成为“开采”传统文化资源的力量 |
5.6.2 中部地区的资源优势没有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 |
5.6.3 西部地区的环境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
5.6.4 道教文化资源和佛教文化资源各有特色、各有优势、各有劣势 |
6.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发展 |
6.1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
6.1.1 公共品理论与道教文化资源及产品的定义及产品性质 |
6.1.2 比较优势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 |
6.1.3 产业集聚理论与道教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 |
6.1.4 规制理论与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政府规制 |
6.2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发展的模式分析 |
6.2.1 道教文化资源综合开发模式 |
6.2.2 道教文化资源单项开发模式 |
6.3 道教文化资源产业化运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
6.3.1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产业发展规模不大,还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
6.3.2 道教文化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并有待于整合 |
6.3.3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链条尚未形成 |
6.3.4 缺乏对道教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运作保障机制,产业化发展后劲不足 |
6.4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模式设计-----以龙虎山为例 |
6.4.1 树立城市经营理念 |
6.4.2 加大保护道教文化资源的力度 |
6.4.3 建成世界道教文化中心 |
6.5 小结 |
6.5.1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对道教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6.5.2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1.1 科学认识道教文化资源极其重要 |
7.1.2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彰显爱国主义精神 |
7.1.3 制度建设是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根本保障 |
7.1.4 价值评估是检验道教文化资源经济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
7.1.5 比较优势是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基础 |
7.1.6 创新精神是选择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发展模式的依据 |
7.1.7 道教文化产品和道教文化服务“走出去”是一种战略性的理性选择 |
7.2 政策建议 |
7.2.1 建立道教文化资源的产权制度 |
7.2.2 建立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支持和服务体系 |
7.2.3 对具有重大价值和影响力的道教文化资源进行保护性修缮规划 |
7.2.4 推动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区域性合作 |
7.2.5 制定道教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走出去”的战略 |
7.2.6 推动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政府规制创新 |
7.3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道教)风景区体育旅游发展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体育旅游相关概念界定 |
1.2.2 我国体育旅游研究现状分析 |
1.2.3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4 总结与展望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实地考察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龙虎山概况分析 |
3.1.1 龙虎山道教发源地概况 |
3.1.2 龙虎山地貌情况及气候概况分析 |
3.1.3 龙虎山现有交通情况分析 |
3.1.4 龙虎山旅游资源概况分析 |
3.1.5 龙虎山重要旅游景点介绍 |
3.2 龙虎山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
3.2.1 龙虎山现有体育旅游项目介绍 |
3.2.2 龙虎山体育旅游开发现状调查分析 |
3.2.3 龙虎山体育旅游游客情况调查分析 |
3.3 影响龙虎山体育旅游发展因素分析 |
3.3.1 龙虎山体育旅游发展优势分析 |
3.3.2 龙虎山体育旅游发展劣势分析 |
3.3.3 龙虎山体育旅游发展机遇分析 |
3.3.4 龙虎山体育旅游发展面临的挑战分析 |
3.4 龙虎山体育旅游发展对策分析 |
3.4.1 加大网络新媒体宣传推介 |
3.4.2 结合道教文化促进体育旅游发展 |
3.4.3 利用体育赛事推动体育旅游发展 |
3.4.4 完善旅游设施改善体育旅游线路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1.1 有效开发利用体育旅游资源 |
4.1.2 区域经济发展影响体育旅游 |
4.1.3 相关部门政策引导支持 |
4.1.4 体育专业型人才培养 |
4.2 建议 |
4.2.1 整合资源形成可持续开发 |
4.2.2 把握市场走向发展经济加快体育旅游发展 |
4.2.3 政府部门提高认识做好政策保障 |
4.2.4 树立正确领导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引进专业人才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鹰潭市休闲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的意义 |
1.2.1 丰富休闲旅游类型,实现多样化发展 |
1.2.2 深化休闲旅游理论,提高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
1.2.3 探讨道教文化、体育旅游等因素与休闲旅游的有机结合 |
1.3 休闲旅游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休闲旅游研究 |
1.3.2 国内休闲旅游研究 |
1.4 主要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SWOT 分析法 |
1.4.4 比较分析法 |
1.4.5 RMP(昂普)模式分析法 |
2 休闲旅游相关理论 |
2.1 休闲与旅游的概念及其关系 |
2.1.1 休闲的概念界定 |
2.1.2 旅游的概念界定 |
2.1.3 休闲和旅游的关系 |
2.2 休闲旅游相关概念 |
2.3 城市休闲理论 |
2.4 环城市游憩带理论 |
3 鹰潭市休闲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
3.1 休闲旅游发展的宏观背景 |
3.1.1 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鹰潭休闲旅游发展新思考 |
3.1.2 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的鹰潭休闲旅游发展新机遇 |
3.1.3 长三角休闲旅游人数规模化增长 |
3.1.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鹰潭休闲旅游发展提供了平台 |
3.2 休闲旅游资源概况 |
3.2.1 休闲旅游资源分类 |
3.2.2 休闲旅游资源评价 |
3.3 鹰潭市休闲旅游市场分析 |
3.3.1 鹰潭市休闲旅游市场可进入性分析 |
3.3.2 鹰潭市休闲旅游市场相关性分析 |
3.3.3 鹰潭市休闲旅游市场概况 |
3.3.4 游客基本特征分析 |
4 鹰潭市休闲旅游发展构想 |
4.1 鹰潭市休闲旅游发展的 SWOT 分析 |
4.1.1 鹰潭休闲旅游发展的优势 |
4.1.2 鹰潭休闲旅游发展的劣势 |
4.1.3 鹰潭休闲旅游发展的机遇 |
4.1.4 鹰潭休闲旅游发展的挑战 |
4.2 鹰潭市休闲旅游开发原则 |
4.2.1 突出产品参与性 |
4.2.2 统筹城乡休闲旅游发展 |
4.2.3 打造城市休闲文化 |
4.3 鹰潭市休闲旅游发展定位 |
4.3.1 海西经济区北翼休闲旅游中心城市 |
4.3.2 赣东北休闲旅游集散中心城市 |
4.3.3 长三角山水道都休闲旅游目的地 |
4.4 鹰潭市休闲旅游发展战略 |
4.4.1 龙虎山“提升”战略 |
4.4.2 “双”文化品牌战略 |
4.4.3 休闲旅游大项目带动战略 |
4.4.4 城景一体化空间战略 |
4.4.5 构建“闽浙赣”休闲旅游集散中心战略 |
4.4.6 信江休闲旅游带打造战略 |
5 鹰潭市休闲旅游产品设计 |
5.1 龙虎山休闲旅游产品改造 |
5.1.1 游览线路完善 |
5.1.2 “夜游龙虎山”夜间旅游产品 |
5.1.3 龙虎山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
5.2 城市休闲旅游产品打造 |
5.2.1 城市休闲旅游文化品牌打造 |
5.2.2 “鹰潭景观长廊”打造 |
5.2.3 信江江畔休闲旅游片区开发 |
5.3 乡村休闲旅游产品打造 |
5.3.1 畲乡风情休闲旅游产品 |
5.3.2 主题型“农家乐” |
5.4 “上清古镇”特色化打造 |
5.4.1 上清古镇开发条件 |
5.4.2 上清古镇开发模式 |
5.4.3 上清古镇开发措施 |
6 鹰潭市休闲旅游营销策略 |
6.1 “山水道都,世界铜都”形象打造 |
6.1.1 总体形象打造 |
6.1.2 差异性形象打造 |
6.2 休闲旅游营销方式创新 |
6.2.1 广告宣传营销 |
6.2.2 创新营销手段 |
6.2.3 开展区域联合营销 |
6.3 以节庆活动为推手的品牌推广 |
6.3.1 赛事类节庆活动 |
6.3.2 节会类节庆活动 |
6.3.3 会展类节庆活动 |
6.4 以现代科技实时更新休闲旅游信息系统 |
6.4.1 休闲旅游政务网建设 |
6.4.2 DMS 系统在休闲旅游上的应用 |
6.4.3 休闲旅游虚拟景区营销 |
7 小结 |
8 参考文献 |
9 致谢 |
10 附件 |
(6)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二、理论基础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第五节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重、难点 |
二、创新点 |
第二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概况 |
第一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构成 |
一、物质型历史文化资源 |
二、非物质型历史文化资源 |
第二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价值 |
一、独特的文化价值 |
二、巨大的经济价值 |
三、广泛的社会价值 |
第三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背景与目标 |
第一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机遇 |
一、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需要 |
二、文化产业将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
三、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
第二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基础 |
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
二、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 |
三、雄厚的科技教育资源 |
四、密切的文化合作交流 |
第三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目标 |
一、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
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
三、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
第四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现状 |
第一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
一、武汉城市圈进入文化产业发展加速期 |
二、环长株潭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优势突出 |
三、环鄱阳湖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
第二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特色产业分析 |
一、文博创意产业 |
二、文化旅游产业 |
三、民间工艺美术产业 |
四、动漫游戏产业 |
五、节庆会展产业 |
第五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力度不够 |
二、文化资源内涵挖掘不深入 |
三、文化资源整合不充分 |
四、文化创新能力不足 |
第二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文化认同感不足导致凝聚力缺乏 |
二、行政区划的阻隔影响区域协作 |
三、农耕文化与内陆意识阻碍创新发展 |
第六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路径 |
第一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原则 |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
二、保护与开发并重原则 |
三、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兼顾原则 |
第二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动力因素 |
一、文化因素 |
二、制度因素 |
三、技术因素 |
四、创意因素 |
五、人才因素 |
第三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对策 |
一、增强文化认同,促进交流合作 |
二、改革体制机制,激发文化活力 |
三、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产业集聚 |
四、实施创新驱动,提升科技含量 |
五、优化文化环境,吸引高端人才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7)龙虎山景区融资方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2 相关研究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2.1.1 旅游企业传统融资方式研究 |
2.1.2 旅游企业创新融资方式研究 |
2.1.3 旅游企业融资方式研究评价 |
2.2 相关的理论基础 |
2.2.1 MM理论 |
2.2.2 权衡理论 |
2.2.3 融资次序理论 |
2.2.4 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 |
3 龙虎山的融资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龙虎山及其融资现状 |
3.1.1 龙虎山基本情况及优劣分析 |
3.1.2 龙虎山目前的主要融资模式 |
3.2 龙虎山融资困境分析 |
3.2.1 政府介入较深 |
3.2.2 内源融资欠佳 |
3.2.3 融资成本较高 |
3.2.4 融资创新不足 |
3.3 龙虎山融资困境的成因 |
3.3.1 龙虎山融资困境的内因 |
3.3.2 龙虎山融资困境的外因 |
4 龙虎山融资方式的创新必要性和创新路径分析 |
4.1 龙虎山融资方式创新的必要性 |
4.2 龙虎山融资方式创新的机遇 |
4.3 龙虎山融资方式创新路径 |
4.3.1 特许经营权抵押融资 |
4.3.2 互联网金融众筹 |
4.3.3 设立景区产业基金 |
4.3.4 BOT与PPP有机结合创新 |
5 龙虎山融资方式创新保障研究 |
5.1 加强人才保障 |
5.2 完善平台保障 |
5.3 健全政策保障 |
5.3.1 开设旅游产业投资基金 |
5.3.2 发展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 |
5.3.3 利用好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 |
5.3.4 加强无形资产评估 |
5.4 优化环境保障 |
5.4.1 优化旅游融资的金融环境 |
5.4.2 优化旅游融资的体制机制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江西文化旅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s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文化旅游相关研究 |
1.3.2 旅游体验的相关研究 |
1.3.3 文化创意旅游的相关研究 |
1.3.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及主要方法 |
1.4.1 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基本思路 |
1.4.4 重点难点 |
1.5 本文创新之处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旅游人类学理论 |
2.1.2 城市旅游理论 |
2.1.3 体验经济理论 |
2.1.4 旅游产品核心竞争力理论 |
2.1.5 旅游生命周期理论 |
2.1.6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7 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理论 |
2.1.8 市场学原理 |
2.1.9 区位理论 |
2.2 相关概念 |
2.2.1 文化创意旅游产业 |
2.2.2 红色文化旅游 |
3 江西文化旅游资源概述 |
3.1 江西整体旅游资源特征及发展状况 |
3.1.1 江西整体旅游资源特征 |
3.1.2 江西旅游业发展状况 |
3.2 江西文化旅游资源类型 |
3.2.1 红色文化 |
3.2.2 生态文化 |
3.2.3 历史文化 |
4 江西文化旅游资源评价 |
4.1 江西文化旅游分区评价 |
4.1.1 文化旅游区划分原则 |
4.1.2 文化旅游资源禀赋的开发评价 |
4.1.3 江西文化旅游资源的分区实证评价 |
4.2 江西文化旅游区域经济规模评价 |
4.2.1 江西省旅游经济总体差异分析 |
4.2.2 江西省旅游经济综合发展评价 |
5 江西文化旅游市场分析 |
5.1 江西文化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
5.1.1 江西文化旅游客源市场总体情况 |
5.1.2 国内旅游客源市场情况 |
5.1.3 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情况 |
5.1.4 江西文化旅游各地区客源接待情况 |
5.1.5 江西文化旅游服务市场情况 |
5.2 江西文化旅游市场调查 |
5.2.1 调查方法 |
5.2.2 调查对象 |
5.2.3 游客基本情况 |
5.2.4 游客人口统计特征 |
5.2.5 游客决策形成情况 |
5.3 江西文化旅游消费水平分析 |
5.3.1 江西文化旅游消费市场情况 |
5.3.2 江西文化旅游消费水平实证分析 |
5.4 江西文化旅游满意度实证分析 |
5.4.1 统计方法 |
5.4.2 指标体系的统计分析与检验 |
6 江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分析 |
6.1 江西文化旅游产业效益分析 |
6.1.1 江西旅游产业结构效益分析 |
6.1.2 江西文化旅游产业社会效益分析 |
6.2. 江西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实证分析 |
6.2.1 耦合发展的内在机理 |
6.2.2 耦合度评价模型构建 |
6.2.3 指标体系的筛选 |
6.2.4 序参量原始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 |
6.2.5 耦合度的测量合发展的内在机理 |
6.2.6 结果与分析 |
6.3 江西文化旅游在中部旅游经济中的发展分析 |
6.3.1 分析方法 |
6.3.2 评价结果分析 |
7 江西文化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
7.1 优势分析 |
7.1.1 深厚而丰富的文化底蕴 |
7.1.2 丰富而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 |
7.1.3 突出而便捷的区位优势 |
7.1.4 积极而创新的人力资源 |
7.1.5 融合而发展的文化与旅游产业 |
7.1.6 不断拓展的文化旅游平台 |
7.1.7 拓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优势 |
7.2 劣势分析 |
7.2.1 旅游文化资源分散管理 |
7.2.2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低 |
7.2.3 缺少文化旅游产业的整体规划 |
7.2.4 缺乏文化氛围 |
7.3 机遇分析 |
7.3.1 经济结构转型所带来的市场 |
7.3.2 不断完善的政策支持 |
7.3.3 大量资金投入文化旅游产业 |
7.4 挑战分析 |
7.4.1 周边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挑战 |
7.4.2 文化产业法律环境薄弱 |
7.4.3 人才竞争激烈 |
8 优化江西文化旅游发展建议 |
8.1 完善文化旅游的融合机制 |
8.1.1 转变政府角色 |
8.1.2 培育文化旅游龙头企业 |
8.1.3 提升文化科技实力 |
8.1.4 建立文化旅游科学规划体系 |
8.1.5 建立考核评价机制与政策 |
8.2 发挥市场机制的推广作用 |
8.2.1 建立健全智慧营销市场推广机制 |
8.2.2 建立权变营销市场推广机制 |
8.2.3 实施整合营销市场推广机制 |
8.3 打造文化旅游的特色品牌 |
8.3.1 打造红色旅游特色品牌 |
8.3.2 打造鄱阳湖绿色文化旅游 |
8.3.3 打造陶瓷文化旅游 |
8.4 提高文化旅游产品的消费水平 |
8.4.1 强化提高整体旅游形象 |
8.4.2 拓展文化创意的发展空间 |
8.5 加强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
8.5.1 加强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工作 |
8.5.2 加大旅游人才培养力度 |
8.5.3 加强文化旅游创意人才的培养 |
8.5.4 培育发展旅游人才市场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进一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江西文化旅游游客体验调查问卷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10)旅游业发展对鹰潭市地方税收贡献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3.3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章 旅游相关理论概述 |
2.1 旅游的概念及其性质 |
2.1.1 旅游的概念 |
2.1.2 旅游经济的基本特征 |
2.2 现代旅游的发展特点 |
2.2.1 旅游活动的大众性 |
2.2.2 旅游活动的全球性 |
2.2.3 旅游活动的规范性 |
2.2.4 旅游发展的持续性 |
2.3 公共产品理论简述 |
2.3.1 公共产品的概念及其特征 |
2.3.2 旅游产品特性判定 |
第3章 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对地方税收贡献理论分析 |
3.1 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作用 |
3.1.1 “产业乘数效应” |
3.1.2 “税收贡献效应” |
3.1.3 “消费带动效应” |
3.1.4 “劳动就业”效应 |
3.1.5 “社会资本”效应 |
3.1.6 “带动致富”效应 |
3.2 旅游业对地方税收贡献的理论分析 |
3.2.1 影响行业或产业税收贡献实现的主要因素 |
3.2.2 影响旅游业对地方税收贡献因素分析 |
3.2.3 旅游经济对税收贡献层次 |
3.2.4 地方税收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关系 |
第4章 鹰潭市旅游业发展地方税收贡献现状分析 |
4.1 鹰潭市旅游业发展概况 |
4.1.1 鹰潭市旅游经济发展阶段简介 |
4.1.2 鹰潭旅游发展主要成效 |
4.2 鹰潭市旅游业地方税收贡献实例分析 |
4.2.1 建立鹰潭市旅游经济对地方税收贡献值模型 |
4.2.2 鹰潭市“十一五”期间旅游经济对地方税收贡献值测算 |
4.3 影响鹰潭市旅游业对地方税收贡献的主要制约因素 |
4.3.1 鹰潭市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2 旅游业税收政策及执行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5章 提高鹰潭市旅游业地方税收贡献的对策 |
5.1 坚持政府主导,大力发展旅游经济 |
5.1.1 鹰潭市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
5.1.2 鹰潭市发展旅游支柱产业的优势 |
5.1.3 鹰潭市大力发展旅游经济的设想 |
5.2 完善相关税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 |
5.2.1 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适度下放地方税权 |
5.2.2 完善旅游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 |
5.2.3 适时开征旅游相关税种 |
5.3 强化税收征管,努力挖掘增收潜力 |
5.3.1 公共行政范式及新公共管理范式对税收管理实践的启示 |
5.3.2 加强旅游业税收管理的几点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把龙虎山旅游业培育成鹰潭支柱产业(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西宗教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徐国政. 南昌大学, 2016(03)
- [2]把龙虎山旅游业培育成鹰潭支柱产业[J]. 沈运煊. 江西政报, 1999(24)
- [3]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研究[D]. 陈雅岚. 江西财经大学, 2013(10)
- [4]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道教)风景区体育旅游发展实证研究[D]. 向玉洁. 南昌大学, 2017(02)
- [5]鹰潭市休闲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黄少昊. 成都体育学院, 2014(01)
- [6]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研究[D]. 张蕊.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7]龙虎山景区融资方式创新研究[D]. 黄志. 江西财经大学, 2017(03)
- [8]江西文化旅游研究[D]. 周叶. 武汉大学, 2014(06)
- [9]环鄱阳湖旅游圈旅游经济联系与区域发展策略[J]. 侯立春,林振山,琚胜利,赖正清,吴连霞,张志荣.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04)
- [10]旅游业发展对鹰潭市地方税收贡献的实证研究[D]. 童建根. 南昌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