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瑞安县仙岩铝黄铁矿矿床形成机制初探

浙江瑞安县仙岩铝黄铁矿矿床形成机制初探

一、对浙江瑞安县仙岩明矾石-黄铁矿矿床形成机理的初步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汤元龙[1](1991)在《浙江的明矾石、叶蜡石、高岭土与火山构造》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12处火山构造与分布其内的非金属矿床特征的叙述和分析,归纳了明矾石等非金属矿产与火山构造之间的相互关系:火山构造控制明矾石等非金属矿床,也控制了明矾石等矿床的类型和相互的组合关系,火山构造既是成矿物质的通道,又是成矿的空间;明矾石、叶蜡石等非金属矿及近矿围岩蚀变在火山岩地区的出现,又帮助我们鉴别火山构造。

唐敏惠[2](2008)在《安徽庐枞盆地大矾山明矾石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庐枞盆地为长江中下游坳陷带中的中生代继承式陆相火山岩盆地,地处扬子板块北缘,呈NE向紧邻郯庐断裂展布。该区既有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又有丰富的非金属矿产。庐枞盆地明矾石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二,是我国明矾石成矿的一级远景区。大矾山明矾石矿床是该区最大的明矾石矿床,明矾石矿产品除明矾外,其综合利用前景广阔。本论文选择大矾山明矾石矿床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岩相学研究、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矿物电子探针分析、形态学研究、同位素测年,结合野外地质特征,对明矾石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物理化学条件、明矾石的成矿过程及形成模式进行了讨论。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大矾山明矾石矿床的成矿时代介于砖桥旋回和双庙旋回之间;成矿作用有两种类型,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明矾石矿石,明矾石-黄铁矿矿石产于岩浆热液环境中,明矾石-高岭石矿石产于蒸汽-加热环境。明矾石矿物中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60-290℃;盐度为3.6%;压力为36.4×105~53.7×105Pa;为酸性、氧化的环境中形成的。成矿元素Al、K主要来自于火山岩地层。由于强烈的酸性硫酸盐蚀变,围岩中的钾长石和火山玻璃被改造,释放出成矿元素,促进了明矾石的形成。同位素分析表明矿床中的硫来自于火山作用后期的岩浆热液。成矿流体早期以岩浆热液为主,形成深部含黄铁矿明矾石矿体;晚期热液中有大气水的加入,形成浅部明矾石-高岭石矿体。流体向酸性减弱的方向演化。矿床具有明显的蚀变分带特征,核部为硅化带,向外依次为硅化-明矾石化带、高岭土化带、绢云母-绿泥石化带。蚀变分带是由于酸性热液在火山作用过程中酸度逐渐降低形成的。基于以上的结论,并与典型的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对比,大矾山矿床应属高硫型岩浆热液交代矿床。大矾山明矾石矿床的形成标志庐枞盆地高硫型低温热液成矿流体系统的存在,对本区热液成矿作用及低温热液多金属矿床的进一步找寻提供了重要标志,也意味着在大矾山矿区的深部可能存在隐伏岩体,扩大了研究区热液成矿系统找寻的思路。

陈鹤年,巫全淮,贺菊瑞[3](1983)在《对浙江瑞安县仙岩明矾石-黄铁矿矿床形成机理的初步认识》文中研究指明从目前已知的矿床和矿点分布情况,明显看出,在浙江省东南沿海中生代火山岩区存在一个明矾石-黄铁矿成矿带,其西界大体上受北北东向的镇海—永嘉带控制。仙岩矿区位于该矿带的南段。经浙江温州地质大队数年来的勘探工作证明,为一中型明矾石、大型

金平斌[4](2009)在《浙江省地文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文中指出浙江省既是旅游资源大省又是旅游经济大省,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已经进入到再上台阶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新一轮的旅游开发中,如何充分发挥旅游资源潜力,提升旅游产品档次,实现旅游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成为关键课题。地文旅游资源在浙江旅游资源整体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深入探索地文旅游资源的科学利用和深度开发是浙江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保障,也为浙江旅游资源的总体利用策略提供科学依据。论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旅游地学和旅游学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浙江省旅游资源普查数据,采用实地调查、统计分析、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浙江省的地文旅游资源进行系统分析;并借鉴区域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方法,创新性地引入资源储量、丰度、品质分等概念指标对浙江省地文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储量特征、类型品质、区域分布等进行科学评价;最终通过综合品质优势度的比较得出浙江地文旅游资源的五大综合优势类型,即山岳景观旅游资源、地层与矿山遗迹旅游资源、江河湖泊峡谷地貌旅游资源、岩溶洞穴旅游资源和海岸海岛旅游资源。针对地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普遍存在的对资源科学内涵认识不足、缺少空间整合、产品结构上不合理、利用形式缺乏创新等问题,提出在浙江省各地新一轮的旅游开发中应突出以五大优势地文旅游资源为核心的开发战略;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综合优势在旅游品牌及旅游目的地建设中的重要支撑作用,提出优化旅游发展空间布局,调整旅游产品功能结构,开发旅游新产品,探索资源利用新途径等重大战略新举措;以开拓旅游发展新思路和创新旅游资源利用方式为主要原则导向,提出五大优势地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策略,进一步提升地文旅游资源的整体利用水平,为浙江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指导依据,以期带动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实现新的突破。最后,论文以雁荡山为案例进行地文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利用的探索研究,提出地文旅游资源深度利用的思路、品牌效应的提升策略以及资源保护的措施;这不仅有利于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将为浙江省其他地文旅游资源的科学利用提供有益的借鉴。

周圣生[5](1998)在《中国层控矿床地质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近50年的实践经验和大量的实际资料,对层控矿床的基本特点、成矿控制因素(沉积作用、火山活动、构造作用)、后期地质作用的改造与再造及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总结。认为:层控岩体应归属于火山-侵入岩;层控整合型矿体与围岩同时形成;主要成矿元素是赋矿围岩固有的。并对层控矿床的找矿布署提出了具体意见。

二、对浙江瑞安县仙岩明矾石-黄铁矿矿床形成机理的初步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浙江瑞安县仙岩明矾石-黄铁矿矿床形成机理的初步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2)安徽庐枞盆地大矾山明矾石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区交通位置
    1.3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论文进度安排
    1.6 完成工作量
    1.7 本文所取得的主要进展和认识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概况
    2.1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2.2 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2.3 酸性硫酸盐蚀变
        2.3.1 酸性硫酸盐蚀变的类型
        2.3.2 四种环境中明矾石的形成模式
    2.4 明矾石类矿物
    2.5 明矾石矿床
第三章 区域地质
    3.1 地层
    3.2 区域构造
        3.2.1 断裂构造
        3.2.2 褶皱构造
        3.2.3 火山构造
    3.3 岩浆岩
        3.3.1 火山岩
        3.3.2 次火山岩
        3.3.3 侵入岩
    3.4 矿床
第四章 矿床地质
    4.1 地层
        4.1.1 龙门院组(K_1l)
        4.1.2 砖桥组(K_1zh)
        4.1.3 第四系坡积物(Q)
    4.2 矿区构造
        4.2.1 大矾山正断层
        4.2.2 西山正断层
    4.3 岩浆岩
        4.3.1 火山岩
        4.3.2 侵入岩
    4.4 矿体特征
        4.4.1 矿体形态
        4.4.2 矿石结构构造
        4.4.3 矿石矿物组分
        4.4.4 矿物组合
        4.4.4 矿石成分
        4.4.5 矿石类型
        4.4.6 围岩蚀变
        4.4.7 蚀变分带
    4.5 小矾山地质特征
第五章 矿床成因分析
    5.1 成因矿物学特征
        5.1.1 矿物形态
        5.1.2 矿物成分
    5.2 成矿地质条件
        5.2.1 构造条件
        5.2.2 围岩(母岩)条件
        5.2.3 热液条件
    5.3 蚀变环境分析
    5.4 流体包裹体测温
        5.4.1 包裹体的产状、特征及分布
        5.4.2 包裹体的显微测温分析
        5.4.3 包裹体数据分析
    5.5 硫同位素地球化学
    5.6 硫同位素温度计
    5.7 成矿物理化学参数的热力学估算
        5.7.1 压力
        5.7.2 pH值
        5.7.3 Eh值
        5.7.4 硫逸度
    5.8 成矿年龄分析
第六章 成矿作用及成矿模式
    6.1 矿床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总结
    6.2 成矿作用分析
    6.3 与高硫型浅成低温矿床的对比
    6.4 成矿模式
第七章 结论及存在问题
    7.1 结论
    7.2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浙江省地文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念界定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1 浙江省旅游发展背景
        1.2.2 旅游资源及其利用概况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资料与数据
        1.4.1 浙江省旅游资源普查
        1.4.2 杭州市旅游资源普查
        1.4.3 浙江省“三带十区”及海洋旅游规划调查
        1.4.4 杭州市旅游资源研究丛书
    1.5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综述
    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与启示
        2.1.1 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研究
        2.1.2 滨海旅游资源研究
        2.1.3 山地旅游资源研究
        2.1.4 温泉旅游资源研究
        2.1.5 国家公园研究
        2.1.6 国外相关研究对本文的启示
    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与评价
        2.2.1 地文旅游资源的分类研究
        2.2.2 技术与方法研究
        2.2.3 不同类型地文旅游资源研究
        2.2.4 国内研究进展比较分析与评价
第三章 浙江省地文旅游资源的形成背景
    3.1 地层环境及其对旅游资源的影响
        3.1.1 前震旦系
        3.1.2 震旦系至中三叠统
        3.1.3 上三叠统至白至系
        3.1.4 新生代新近系/古近系
    3.2 构造特点及其对旅游资源的影响
    3.3 地形地貌及其对旅游资源的影响
        3.3.1 地貌总体格局
        3.3.2 山地丘陵与旅游资源
        3.3.3 构造盆地与旅游资源
        3.3.4 平原河谷与旅游资源
第四章 浙江省地文旅游资源的总体评价
    4.1 评价依据与标准
        4.1.1 资源评价依据
        4.1.2 相关标准与概念引入
    4.2 资源总体评价
        4.2.1 资源类型丰度
        4.2.2 旅游资源储量丰度
        4.2.3 旅游资源品质差异
    4.3 资源空间分布规律
        4.3.1 资源分布的基本特点
        4.3.2 资源类型的空间分布
    4.4 资源类型优势特征
        4.4.1 类型储量比较优势
        4.4.2 类型品质比较优势
        4.4.3 综合品质优势度
    4.5 资源组合与开发保护
        4.5.1 资源集合区基本情况
        4.5.2 地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4.5.3 地文旅游资源利用的主要问题
第五章 浙江省地文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设计
    5.1 浙江省地文旅游资源开发的总体思路
        5.1.1 发挥资源综合优势,提升整体利用水平
        5.1.2 优化旅游空间布局,完善旅游产品结构
        5.1.3 创新资源利用方式,加强资源保护力度
    5.2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空间结构优化
        5.2.1 依托优势地文旅游资源,构建三带十区旅游格局
        5.2.2 利用海洋旅游资源潜力,建设十大海洋旅游板块
        5.2.3 发挥山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综合体
        5.2.4 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打造省域经典旅游线路
    5.3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功能结构优化
        5.3.1 稳步提升传统旅游产品
        5.3.2 创新发展高端旅游产品
        5.3.3 大力开发专项旅游产品
    5.4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与途径创新
        5.4.1 挖掘资源科学内涵,大力提倡科学旅游
        5.4.2 加强地质遗迹保护,探索资源利用新途径
        5.4.3 加强区域资源联合,拓展资源利用新方式
第六章 浙江省优势地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6.1 山岳景观旅游资源
        6.1.1 花岗岩类旅游资源
        6.1.2 火山岩类旅游资源
        6.1.3 丹霞景观类旅游资源
    6.2 地层与矿山遗迹旅游资源
        6.2.1 金钉子地层剖面
        6.2.2 矿山遗迹旅游资源
    6.3 江河湖泊峡谷地貌旅游资源
        6.3.1 峡谷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6.3.2 江河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6.3.3 湖泊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6.3.4 湿地与温泉旅游资源
    6.4 岩溶洞穴(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
        6.4.1 地下溶洞的开发
        6.4.2 地表石林与天坑
    6.5 海岸海岛旅游资源
        6.5.1 远岸岛屿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6.5.2 近岸岛屿及滨海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七章 地文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案例研究
    7.1 基本概况
        7.1.1 自然地理概况
        7.1.2 地质概况
    7.2 开发历程
        7.2.1 开发历史
        7.2.2 开发现状
    7.3 旅游资源评价
        7.3.1 景观特色评价
        7.3.2 旅游资源储量评价
        7.3.3 旅游资源品质评价
    7.4 深度开发思路与导向
        7.4.1 地文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问题
        7.4.2 资源深度开发的思路
        7.4.3 开发利用原则导向
        7.4.4 深度利用提升策略
    7.5 资源与环境保护
        7.5.1 资源保护
        7.5.2 生态环境保护
结论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主持研究课题

四、对浙江瑞安县仙岩明矾石-黄铁矿矿床形成机理的初步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浙江的明矾石、叶蜡石、高岭土与火山构造[J]. 汤元龙. 浙江国土资源, 1991(01)
  • [2]安徽庐枞盆地大矾山明矾石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D]. 唐敏惠. 合肥工业大学, 2008(12)
  • [3]对浙江瑞安县仙岩明矾石-黄铁矿矿床形成机理的初步认识[A]. 陈鹤年,巫全淮,贺菊瑞. 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81), 1983
  • [4]浙江省地文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D]. 金平斌. 浙江大学, 2009(03)
  • [5]中国层控矿床地质特征[J]. 周圣生. 华南地质与矿产, 1998(03)

标签:;  ;  

浙江瑞安县仙岩铝黄铁矿矿床形成机制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