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欧盟新方案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利用普惠制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刘文,杨馥萍[1](2017)在《国际贸易协定中劳工标准的演进历程及中国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劳工标准是否应该纳入或如何纳入国际贸易协定,一直表现的立场迥异。美国模式通过硬性手段体现其较高的劳工标准,欧盟模式借助软性手段推行其宽泛的劳工标准。"双管齐下"的南方共同市场模式、"合作至上"的东盟模式凸显出发展中国家应对劳工标准和贸易发展的特点。中国在全球自贸区战略和未来"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应当对与国际贸易协定挂钩的劳工标准问题有充分的应对措施。应密切关注与积极应对国际贸易协定中劳工标准的进展,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和国际劳工组织的合作,在完善改进国内劳工立法和执行机制的基础上,提高在国际劳工标准领域的话语权,探索形成劳工标准纳入贸易协定的中国模式,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建立代表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劳工标准。
王蔚[2](2015)在《论WTO框架下普惠制的未来图景》文中认为普惠制自实施40余年来已成为WTO规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发展中国家外贸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该条款本身措辞的模糊性和抽象性,给了各给惠国很大的自由裁量空间。近年来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WTO发达成员国开始改革普惠制,减少受惠国的数量。可以预测到普惠制未来发挥的作用将逐步降低,但毕竟普惠制能为发展中国家带来诸多好处,因此WTO框架下的普惠制会继续存在,最终并不会退出国际舞台,而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政策扩展应用于WTO其他领域。
陈广[3](2014)在《后普惠制时代我国外贸企业的选择》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普惠制的受惠国,但近30多年来我国外贸企业的普惠制利用率不高,各给惠国在新的给惠方案中均设有毕业条款,面临"毕业"的我国外贸出口产品如何巩固原有市场与开拓新市场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后普惠制时代,我国外贸企业应主动避开"毕业"产品,扩大非"毕业"产品的出口,实施"走出去"战略,我国政府应积极争取成为美国的受惠国,提高利用普惠制待遇的技巧,加强宣传普及普惠制及自贸协定知识等。
刘一展,章安平[4](2014)在《欧盟普惠制改革新动向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文中认为欧盟近期对其普惠制进行了新一轮调整和改革,大幅缩减受惠国范围,提高GSP+特殊激励安排的附加条件,加强EBA特惠安排的适用,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将产生重大影响,我国应理性认识并通过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大力发展境外加工贸易和采取市场多元化战略等方式有效应对。
郭芳[5](2013)在《欧盟普惠制改革及对我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普遍优惠制度,作为一种特殊的优惠贸易政策,是联合国贸发会议1964年举行第二届会议期间,由77个发展中国家发起、要求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在最惠国待遇基础上更加优惠的关税待遇,其核心是通过给予欠发达国家的进口贸易优惠待遇,促进其经济发展。
黄迎新[6](2013)在《外贸实践中的原产地规则研究》文中认为“原产地规则”是一项影响各国经济利益的重要国际制度安排,也是各国实施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工具。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原产地规则”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原产地规则”中的非优惠原产地规则、普惠制原产地规则和自贸区原产地规则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的应用。以南通为例,南通地区在利用“原产地规则”时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原因复杂。我国企业如果要更好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有效拓展对外贸易,那么,企业本身、政府机构、国家宏观三个层面都要提出用好用足“原产地规则”的具体措施与建议。尤其是外贸企业如果要在实践中用足用好“原产地规则”,首先就应该主动学习“原产地规则”,将学习和运用“原产地规则”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同时充分利用区域性贸易政策,不断开拓自贸区市场,加快自身产品升级,逐步减少对欧美市场的依赖。对于各地的检验检疫机构而言,除了自身要主动、长期、动态地跟踪学习外,还要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举措,全力帮助企业切实享受到“原产地规则”带来的优惠,帮助他们提高关税政策利用率,成功开拓国际市场,打响“中国制造”的品牌。对于国家而言,除了要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出口的宏观调控外,还要积极推进各类谈判,加强金融支持,建立预警机制等。只有通过各方的积极努力,我国的企业才能够在实践中真正用足用好“原产地规则”,更好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使“中国制造”的品牌长盛不衰。
沈鑫[7](2012)在《美国对外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贸易政治为研究视角考察美国对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形成的经济动因和政治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将国际关系与国内政治两个层面的研究视角进行整合,目的在于为美国对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形成、发展和实施构建一个基于贸易政策的解释框架。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霸权在国际经济竞争的压力下逐渐衰落,然而知识经济的兴起和美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竞争优势为美国经济的重新崛起提供了机遇。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的生产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也为美国对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出台提供了基本动力。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继续保持并扩大贸易竞争优势,美国政府在“公平贸易”的政策背景下将贸易政策与知识产权保护挂钩,通过进一步强化贸易报复条款的方式为美国对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提供了充分的法理依据。与此同时,美国国会和行政部门还对国内政治决策体制进行了改革,并将利益集团的力量纳入美国贸易政策的决策圈,从而进一步强化了美国对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执行力度。在对外贸易领域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已经逐渐成为美国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国际竞争的有利措施。从美国对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具体实施来看,美国主要通过运用对外贸易制度中的普惠制条款和“特别301条款”等双边措施来推动贸易伙伴加强对美国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在多边知识产权政策上,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从维护自身经济利益出发,运用“体制转换”策略实现了知识产权国际立法保护体制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向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的转换。在GATT乌拉圭回合谈判中,美国政府与利益集团积极配合,不仅成功地将知识产权保护议题纳入谈判议程,而且还利用贸易政策推动了WTO/TRIPs体制的确立,最终实现了知识产权保护的“美国标准”国际化的政策目标。
姚婧[8](2012)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学界的对欧认知》文中提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以金融危机为背景,研究2008年后中国学界的对欧认知。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和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中欧关系的发展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在回顾中欧关系的阶段性变迁以及中国学界以往的对欧认知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文献解读和比较分析的方法,选取2008年至2011年间,中国国际关系领域学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中文研究文章,对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类解读,并于与外国学者、社会公众的认知进行比较,分别分析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学者的对欧认知的主要内容、异同、特点、缺失、原因等,最后根据本文的分析探究本文研究对今后的中欧关系研究的借鉴意义。从结构上看,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首先是绪论部分,该部分主要阐述选题背景与研究动机、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以及进行概念界定。第一章是中欧关系回顾,主要分三个历史阶段回顾中欧建交以来中欧关系的阶段性变迁,以此为基础分析中国学界的对欧认知的内容。第二章归纳中国学者自金融危机以来对中欧关系认知的内容。分别描述中国学界对危机中的欧盟和欧洲一体化、金融危机对中欧关系影响、中欧关系现状与前景以及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认知。第三章是对将中国学界的对欧认知与其他主体的认知进行比较研究。在分析中国学界的对欧认知差异性的基础上,分别从不同侧面与欧洲学者的认知以及社会公众的认知进行比较。第四章在前面三章的基础上解析中国学者的对欧认知,分别从中国学界的对欧认知缺失、中国学界对欧认知的特点以及中国学界认知现状的原因三个角度深度剖析中国学界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对欧认知。第五章总结本文所做研究对今后中欧关系研究的借鉴意义,主要分析本文在重视中欧关系的认知因素以及深化对于中欧关系的理解两方面的借鉴作用。
刘秋芳[9](2011)在《欧盟普惠制中的特殊激励安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国际贸易中普惠制的发展历程和欧盟制定的普惠制规则的了解,进一步对欧盟有关普惠制980/2005,732/2008号条例中制定的特殊激励安排的特点、意义、适用条件、程序设计进行详细分析,分析欧盟新普惠制下的特殊激励安排的利弊以及给惠国和受惠国之间的利益平衡,最后探讨欧盟新普惠制下的特殊激励安排对我国将来在国际谈判、签订区域贸易协定、和国内立法上的借鉴意义。具体包括:第一章,对国际贸易中普惠制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做一个基本的交代,以及具体到欧盟的普惠制的历史和涉及到的一些基本知识。第二章,欧盟新普惠制下的特殊激励安排中受惠国的适用条件。在印度诉欧盟普惠制案中,WTO争端解决机构认为欧盟未能证明其满足授权条款“非歧视性”的要求。指出欧盟新普惠制并不是普遍的、无条件的。第三章,欧盟新普惠制下的特殊激励安排给予的程序设计,三个规定程序:书面申请,欧盟对其评估以及对相关公约签订和执行情况的监督。一旦受惠国出现严重违反相关条约义务的情况,还可能被暂时撤销优惠。第四章,欧盟新普惠制下的特殊激励安排的影响和借鉴。对受惠国而言,特殊激励安排是欧盟给予发展中国家关税补偿的工具,它会给受惠国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和提高受惠国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但同时也会对受惠国本国的治理和立法产生一定影响。在国际贸易与国际劳工标准是否挂钩的谈判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处于僵持状态时,欧盟借助特殊激励措施将国际劳工标准、环境和良好治理这些非经济因素同国际贸易挂钩,这体现了欧盟将国际贸易与非经济因素挂钩的坚定决心。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如何利用特殊激励措施和在将来与其他国家间谈判关于国际劳工标准、环境、治理等社会条款挂钩国际贸易问题,以及在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签订双边或区域贸易协定时的借鉴意义。
刘懿莹[10](2011)在《关税优惠政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文中指出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正在加紧抢占本国的国际市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各国纷纷制定相关的对外政策,在公平、非歧视的基础上,根据联合国贸易发展委员会的相关原则性要求,各国根据交易相对方的具体经济情况、发展前景等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外贸政策。最惠国待遇是最早的一种关税优惠政策,对于来自世贸组织成员国家或地区的产品给予不低于其他成员国的待遇,这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绝好的发展机遇,确实,在这一优惠政策下,发展中国家获益匪浅,但近几年来,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各国的经济实力有所改变,几乎世界上的所有国家都已经成为了世贸组织的成员,所以最惠国待遇这一优惠政策的优势就不是那么明显了,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要想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就要依靠其他的优惠政策,而普惠制关税优惠政策正是一个极好的机会,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对于某些经济地位较弱的国家给予了普惠制待遇,这一待遇为发展中国家扩大本国产品出口以及壮大本国经济实力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普惠制待遇的享受要符合一系列的条件,包括产品范围、原产地规则等具体的规定,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很好利用这一普惠制优惠政策,对相关的具体规定了解的不够,甚至“置之不理”,这其中不乏国家相关部门的宣传、讲解不到位,使这一政策流于形式,具体的申请普惠制优惠待遇的程序也无人问津,但是各个企业自身也不是没有过错的,有些企业对相关政策不闻不问,对相关的优惠政策的宣传也只是做做面表功夫,根本没有仔细认真的研究相关的产品出口优惠政策,跟不用说采取相关的对策来利用这一优惠政策了。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放着这一优惠政策而不用,导致本国经济的发展遇到瓶颈却不知如何解决,普惠制优惠政策的给予也不是最近才有的,欧盟早在1971年就对我国给予了普惠制优惠待遇,日本等相关国家也给予我国普惠制优惠待遇,但是发展到现在,我们利用这一优惠政策的例子很少,而现在就拿欧盟来说,其普惠制优惠待遇已经有所改革了,“毕业机制”的出台已经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由于普惠制优惠待遇到现在还没有演变为强制性的优惠待遇,也就是说普惠制的给予或不给予还是取决于给惠国的意思,给惠国可以随时根据其相关规定取消对某一国家、某一产品的优惠待遇,欧盟就将对相关国家出口到欧盟的产品实施“毕业”,也就是某些产品或某些国家在符合了欧盟相关“毕业条款”的规定的情况下就不再享受欧盟的普惠制优惠待遇了。从欧盟出台“毕业机制”的情况来看,“毕业”趋势是迟早的事,如果我们再不加紧利用这一优惠政策的话,可能我们又要错过一次经济腾飞的机遇,所以我们一定要抓住普惠制这一机遇,尽管相关国家出台了“毕业机制”,但我们仍能利用这一优惠政策,我们要把宣传做到位,同时各个企业自身也要努力认真研究相关出口优惠政策,根据相关规定制定相关的措施以壮大本企业的实力,说小了是为了本企业的未来发展,说大了就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所以我们不能小视这一优惠政策,要积极争取相关国家的优惠待遇,我们知道,到目前为止,一些国家还没有给予我国普惠制优惠待遇,尤其是美国,美国是我国贸易出口的主要国家,如果美国能给予我国普惠制优惠待遇,那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将是一个巨大的推动,所以我国还要争取像美国这样与我国有密切贸易往来的国家的普惠制优惠待遇。再次,我们知道目前普惠制优惠待遇还是一项任意性措施,给惠国根据相关情况制定了很多临时取消普惠制优惠待遇的规定,也就是说这一优惠政策的给予的主动权掌握在广大发达国家手中,这对于像我国这样的经济不发达国家来说是极其不利的,所以我们在充分利用普惠制优惠待遇的同时还要给予相关国家政治上的压力,推动相关方面立法的改革,把普惠制这种任意性的政策转变成强制性的政策,如果普惠制优惠待遇变成一项强制性措施了,那么就会在某种程度上保障了经济不发达国家享受优惠,对于我们广大经济不发达国家来说是十分有利的。
二、欧盟新方案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利用普惠制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欧盟新方案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利用普惠制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贸易协定中劳工标准的演进历程及中国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际劳工标准与贸易挂钩的演进历程及其特征 |
三、发达国家签署贸易协定中的劳工标准分析 |
(一) 美国模式 |
(二) 欧盟模式 |
四、发展中国家签署贸易协定中的劳工标准分析 |
(一) 南方共同市场模式 |
(二) 东盟模式 |
五、中国签署贸易协定中的劳工条款研究 |
六、结论与启示 |
(一)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劳工标准和贸易关系处理上凸显多元化特征 |
(二) 中国应完善改进国内劳工立法及执行机制, 提高劳工标准 |
(三) 借鉴欧盟模式, 积极探索将劳工标准纳入国际贸易协定的中国模式 |
(四) 加强合作, 推动RCEP建立代表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劳工标准 |
(2)论WTO框架下普惠制的未来图景(论文提纲范文)
1 WTO框架下欧盟对中国普惠制的政策变化 |
2 WTO普惠制的产生及变化特点 |
3 WTO体制下普惠制的缺陷 |
3.1 授权条款设计上存在制度缺陷 |
3.2 从“印度诉欧盟关税歧视案”看WTO现行普惠制欠缺公正性 |
3.3 WTO体制下欧盟普惠制的“特惠安排”不合法 |
4 WTO普惠制的发展前景展望 |
4.1 作用逐渐减弱 |
4.2 不会退出国际舞台 |
4.3 普惠制将扩展用于其他领域 |
5 结语 |
(3)后普惠制时代我国外贸企业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普惠制及我国的利用现状 |
二、毕业条款与国际金融危机催生自贸区协定 |
三、后普惠制时代促进我国外贸出口的对策 |
(一) 主动避开“毕业”产品, 扩大非“毕业”产品的出口 |
(二) 争取成为美国的受惠国, 大力开拓美国市场 |
(三) 提高利用普惠制待遇的技巧 |
(四) 实施“走出去”战略 |
(五) 深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
(六) 宣传普及普惠制及自贸协定知识 |
(4)欧盟普惠制改革新动向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综述 |
三、 欧盟普惠制改革新 动向 |
(一)欧盟普惠制改革的现实 背景 |
(二)欧盟普惠制改革的指导 方针 |
(三)欧盟新普惠制方案的主 要目标和内容 |
1.受惠对象更倾向于最不发达国家和没有其他优惠渠道进入欧盟市场的贫穷经济体, 体现发展中国家不同贸易、金融和发展需求 |
2. 加强GSP+ 特殊激励安排, 为认真批准实施相关国际公约的贸易伙伴提供支持 |
3.提高普惠制的透明度和可预见性 |
四、 欧盟普惠制改革对 中国的影响和对策建议 |
(一)合理调整出口商品结构 |
(二)大力发展境外加工贸易 |
(三)采取市场多元化战略 |
(5)欧盟普惠制改革及对我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欧盟普惠制的新近举措 |
(一) 滚动方案 |
(二) 审查方案 |
(三) 原产地规则的修改 |
二、欧盟普惠制改革对中国的影响 |
(一) 中欧贸易和投资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 |
(二) 对华贸易政策收紧, 中国将面临三大压力 |
(三) 欧盟降低普惠制“毕业”门槛影响中国部分行业的发展 |
(四) 中国难以享受到“普惠制追加”的优惠政策 |
(五) 欧盟针对中国的贸易壁垒增加 |
三、在新普惠制下我国出口企业应采取的对策 |
(6)外贸实践中的原产地规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综述 |
四、 研究方法 |
五、 基本思路 |
第一章 原产地规则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
第一节 原产地规则概述 |
一、 原产地规则的产生 |
二、 原产地规则的分类 |
三、 原产地规则的结构与判定标准 |
第二节 原产地规则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
一、 一般作用 |
二、 特殊作用 |
第二章 原产地规则在中国的应用 |
第一节 非优惠原产地规则的应用 |
一、 我国使用非优惠原产地规则的历史 |
二、 使用现状 |
第二节 普惠制原产地规则的应用(FORMA) |
一、 普惠制的概述 |
二、 普惠制原产地规则 |
三、 普惠制原则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应用情况 |
第三节 自贸区原产地规则的应用 |
一、 中国自由贸易协定建设现状与关税情况 |
二、 自贸区原产地规则 |
三、 自贸区原产地规则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
第三章 南通地区利用原产地规则的问题与原因分析--以南通地区为例 |
第一节 原产地规则在南通外贸企业中的应用 |
一、 签证数据分析 |
二、 产业结构分析 |
三、 出口国别分析 |
第二节 存在问题 |
一、 政策利用覆盖率低 |
二、 出口利用率高于进口利用率 |
三、 运用概念上存在使用误区 |
四、 证书种类两级分化 |
五、 产品结构相对简单 |
第三节 原因分析 |
第四章 用足用好原产地规则的措施与建议 |
第一节 企业本身 |
一、 充分利用普惠制原则,增强出口竞争力 |
二、 有序转移,合理规避 |
三、 充分利用区域性贸易优惠政策,努力开拓多元国际市场 |
第二节 政府机构 |
一、 主动学习,及时告知 |
二、 以媒为介,宣传引导 |
三、 主动出击,惠企助企 |
四、 免费发放,知识普及 |
五、 增效提速,简化流程 |
六、 建立平台,在线交流 |
七、 一企一策,提升成效 |
八、 从严调查,严格管理 |
第三节 国家宏观 |
一、 提高标准,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
二、 积极推进各类谈判,开拓新兴市场 |
三、 要加大已签署自贸协定的实施力度 |
四、 加强金融支持,提高企业积极性 |
五、 鼓励我国企业到其他受惠国去投资建厂 |
六、 完善外贸体制,加强出口的宏观调控 |
七、 建立预警机制,及时调整产业规划 |
八、 科技兴国,努力培养各类专业人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美国对外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导论 |
一、 本项研究的提出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 本项研究的研究范围与文献综述 |
三、 本项研究的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及内容安排 |
第一章 美国对外贸易与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形成的经济动因 |
第一节 国际竞争压力与美国经济霸权的衰落:原因与表现 |
一、 国际竞争加剧与制造业危机:美国经济霸权衰落的原因 |
二、 美元危机与巨额贸易逆差:美国经济霸权衰落的表现 |
第二节 知识产权与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基于知识经济的实证分析 |
一、 知识经济与美国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宏观的视角 |
二、 知识经济与美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微观的视角 |
第三节 促进国家利益:美国对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历史与现实 |
一、 美国经济发展与国家知识产权政策:一段早期的历史 |
二、 国家竞争战略:美国对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形成背景 |
小结 |
第二章 美国对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国内决策体制:一种基于美国贸易政治的分析视角 |
第一节 公平贸易战略:美国对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形成的贸易背景 |
一、 美国战后初期的自由贸易政策:国际动力与国内基础 |
二、 从自由贸易到公平贸易:战后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 |
第二节 贸易报复条款:美国对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执行的法律依据 |
一、 公平贸易政策与美国贸易报复条款的缘起 |
二、 贸易政治压力与美国贸易报复条款的形成 |
第三节 三位一体:美国对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国内决策体制 |
一、 美国国会:制定美国对外知识产权政策的立法机构 |
二、 行政部门:实施美国对外知识产权政策的执行机构 |
三、 利益集团:影响美国对外知识产权政策的关键变量 |
小结 |
第三章 美国双边贸易中的对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以普惠制与“特别 301 条款”为核心 |
第一节 普惠制中的知识产权条款:以贸易手段促进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起源 |
一、 国际贸易体制中普惠制的形成与实施原则 |
二、 美国贸易法中的普惠制及其实施方案 |
三、 附条件的优惠:美国普惠制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条款 |
第二节 利益集团与美国双边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构:以“特别 301 条款”为中心 |
一、 《1979 年贸易协定法》:利益集团参与贸易决策的制度化 |
二、 美国对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中的利益集团及其影响:以辉瑞公司为例的分析 |
三、《1984 年贸易与关税法》:贸易战略与知识产权保护挂钩 |
四、《1988 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特别 301 条款”的形成与实施 |
小结 |
第四章 从 WIPO 到 GATT:美国贸易政策与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体制的转换 |
第一节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历史的视角 |
一、 《巴黎公约》与《伯尔尼公约》时期: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形成 |
二、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时期: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发展 |
第二节 从 WIPO 到 GATT:美国多边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贸易动因与立法策略 |
一、 从 WIPO 到 GATT:发达国家推动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转换的经济动因 |
二、 塑造议题:利益集团与美国多边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形成 |
三、 体制转换:美国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纳入 GATT 立法议程的基本策略 |
小结 |
第五章 国际贸易谈判与 TRIPs 体制建构:美国多边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
第一节 《反假冒协定》:美国在 GATT 框架下保护知识产权的努力 |
一、 GATT 框架下的反假冒议题:缘起与发展 |
二、 《反假冒协定》:GATT 框架下的首次知识产权谈判及其影响 |
第二节 埃斯特角城宣言:美国将知识产权议题纳入 GATT 谈判的过程分析 |
一、 美国在 GATT 谈判目标的设定:基于政府部门与利益集团互动的视角 |
二、 知识产权委员会(IPC):美国多边知识产权政策的国内协调机构 |
三、 跨国动员与四国联盟:知识产权委员会在发达国家集团中的国际协调 |
第三节 美国贸易政策与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建构:以《TRIPs 协定》为中心 |
一、 《反假冒协定》还是《TRIPs 协议》?:利益集团与知识产权谈判的议程设定 |
二、 单边制裁与利益交换:美国与发展中国家在 TRIPs 谈判进程中的政策博弈 |
三、 利益分歧与谋求共识:美国与发达国家在 TRIPs 谈判进程中的政策协调 |
小结 |
结论 |
一、 本文的研究发现与结论 |
二、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 中文着作 |
(二) 中文译着 |
(三) 中文论文 |
(四) 英文着作 |
(五) 英文论文 |
三、 网络资源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
后记 |
(8)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学界的对欧认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动机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概念界定 |
第一章 中欧关系回顾 |
第一节 中欧关系的阶段性变迁 |
第二节 中国学界对欧认知的内容 |
第二章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学界对欧认知的内容 |
第一节 对危机中欧盟和欧洲一体化的认知 |
第二节 对金融危机对中欧关系影响的认知 |
第三节 对中欧关系现状及前景的认知 |
第四节 对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认知 |
第三章 中国学界的对欧认知之比较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学界的对欧认知差异性 |
第二节 与欧洲学者的认知之比较 |
第三节 与社会公众的认知之比较 |
第四章 解析中国学界的对欧认知 |
第一节 中国学界的对欧认知缺失 |
第二节 中国学界对欧认知的特点 |
第三节 中国学界的认知现状原因分析 |
第五章 对今后中欧关系研究的借鉴意义 |
第一节 重视中欧关系中的认知因素 |
第二节 深化对中欧关系的研究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欧盟普惠制中的特殊激励安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欧盟普惠制中的特殊激励安排的概况 |
1.1 国际贸易中普惠制的起源和发展演变 |
1.1.1 普惠制产生的时代背景 |
1.1.2 普惠制的确立 |
1.1.3 与普惠制有关的“豁免决议”和“授权条款” |
1.1.4 普惠制的发展 |
1.2 欧盟普惠制中的特殊激励安排 |
1.2.1 欧盟普惠制的历史发展 |
1.2.2 欧盟普惠制中的特殊激励安排的演变发展 |
1.3 欧盟普惠制中的特殊激励安排的特点 |
2 欧盟普惠制中特殊激励安排的适用条件及其合法性 |
2.1 欧盟普惠制中的特殊激励安排中的适用条件 |
2.1.1 受惠国应属于经济脆弱国家 |
2.1.2 受惠国应批准和有效实施16 个人权与劳工权益国际条约 |
2.1.3 受惠国应批准和有效实施11 个环境与良好治理国际条约 |
2.1.4 受惠国应接受欧盟对其27 个国际条约实施情况进行审查监督 |
2.2 欧盟普惠制中的特殊激励安排的适用条件的合法性 |
2.2.1 特殊激励安排的适用条件不符合普遍的、非歧视的要求 |
2.2.2 “印度诉欧盟普惠制案”关于“非歧视”的认定 |
2.2.3 有条件的特殊激励安排与普惠制的要求不符 |
3 欧盟特殊激励安排的申请程序和暂时撤回程序 |
3.1 特殊激励安排的申请程序 |
3.1.1 申请国向欧盟提出书面申请 |
3.1.2 欧盟对申请国进行评估 |
3.1.3 欧盟对申请国27 个国际条约批准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
3.2 特殊激励安排的暂时撤回程序 |
3.2.1 受惠国可能被撤回特殊优惠的情形 |
3.2.2 撤回特殊激励安排的程序 |
3.2.3 斯里兰卡被暂时撤回优惠案评析 |
4 欧盟特殊激励安排的影响及对我国的启示 |
4.1 特殊激励安排的一般影响 |
4.1.1 特殊激励安排对受惠国的影响 |
4.1.2 特殊激励安排对欧盟的影响 |
4.2 特殊激励安排的特殊目的 |
4.2.1 欧盟借助特殊激励安排将核心劳工标准和人权与国际贸易挂钩 |
4.2.2 欧盟对受惠国的环境保护和国家治理提出要求 |
4.3 欧盟特殊激励安排对我国的启示 |
4.3.1 国际多边贸易谈判方面 |
4.3.2 区域贸易安排方面 |
4.3.3 国内相关立法及执行标准方面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关税优惠政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市场准入 |
1.1 普惠制 |
1.2 关税优惠 |
1.3 关于最不发达国家特别优惠关税待遇 |
1.4 优惠的非强制性本质 |
第2章 普惠制的适用 |
2.1 概述 |
2.2 欧盟普惠制 |
2.3 美国普惠制 |
2.4 日本普惠制 |
第3章 普惠制的保护措施 |
3.1 例外条款 |
3.2 "毕业条款" |
3.3 竞争需要标准 |
3.4 欧盟改革中的毕业条款对我国的影响 |
第4章 中国应抓紧利用关税优惠发展贸易 |
4.1 利用关税优惠制度的必要性 |
4.2 如何利用关税优惠制度 |
4.3 我国利用自由贸易区优惠制度的困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注释 |
作者简介 |
后记 |
四、欧盟新方案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利用普惠制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贸易协定中劳工标准的演进历程及中国对策研究[J]. 刘文,杨馥萍. 山东社会科学, 2017(07)
- [2]论WTO框架下普惠制的未来图景[J]. 王蔚. 池州学院学报, 2015(05)
- [3]后普惠制时代我国外贸企业的选择[J]. 陈广. 对外经贸, 2014(08)
- [4]欧盟普惠制改革新动向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 刘一展,章安平. 国际经济合作, 2014(02)
- [5]欧盟普惠制改革及对我国的影响[J]. 郭芳. 对外经贸实务, 2013(10)
- [6]外贸实践中的原产地规则研究[D]. 黄迎新. 苏州大学, 2013(02)
- [7]美国对外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研究[D]. 沈鑫. 暨南大学, 2012(10)
- [8]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学界的对欧认知[D]. 姚婧.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1)
- [9]欧盟普惠制中的特殊激励安排研究[D]. 刘秋芳. 广东商学院, 2011(09)
- [10]关税优惠政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D]. 刘懿莹. 吉林大学,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