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专项贴息贷款的扶贫效应与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龙立军,陈自强[1](2022)在《民贸民品优惠政策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与实践策略》文中指出民贸民品优惠政策是国家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其如何与乡村振兴内在契合并发挥作用,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通过分析发现,民贸民品优惠政策在乡村振兴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和生态振兴等五个层面均有其独特作用,并且,在此过程中,利益联结机制、资源、参与、认同均是其内在机理的关键环节。因而,要实现民贸民品优惠政策有效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就必须将外源驱动力与内源驱动力相结合,发挥出内源驱动力的根本性作用。
段兰波[2](2021)在《重庆市万州区金融精准扶贫效果及长效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李红晓[3](2021)在《少数民族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研究 ——以A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滕鹏[4](2021)在《安徽省S县扶贫工程财政专项资金利用效率研究》文中指出贫困,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重大难题。为解决该难题,各国政府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与努力。中国共产党始终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全国贫困人口数不断降低。二〇一三年以来,我国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理念为指导,持续稳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为全世界贫困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资金投入是扶贫开发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在我国的扶贫资金组成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占据主要且重要位置,其分配、使用和监督水平等直接制约了我国扶贫工程的实施效果。目前,我国已经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接下来,如何进一步做好包括防范致贫、返贫等在内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具体措施,规划好、推进好、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二者有机、有效结合起来,已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新工作重点之一。财政专项资金在我国扶贫开发工程中具体分配、使用、成效的数据分析与深入探究,以及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下一步资金利用政策建议,不仅对巩固扶贫开发成果,也对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本文以安徽省S县为研究对象,利用2015-2019年8个样本乡镇扶贫开发相关数据,探索扶贫工程中财政专项资金使用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首先,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对近年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扶贫开发、扶贫资金使用及绩效评价等研究进行了整理、归纳和概括;其次,对财政专项资金、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及其利用效率评价等相关概念进行了阐释,为文章后续奠定理论基础;再次,对安徽省S县县情、扶贫开发总体情况等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构建DEA模型,对相关数据进行定量测算、分析,找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例如扶贫资金投入和预期目标存在偏差导致整体利用效率不高等;最后,根据上文S县相关数据计算和定性分析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与之相应的对策建议,例如进一步做好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尽可能与贫困地区、贫困农民发展真实需求相匹配吻合,并提升资金使用过程中的监管力度等,努力实现扶贫资金整体利用效率的再提升,助力“三农”工作。
霍红[5](2021)在《惠普金融扶贫到助力乡村振兴的转型路径探析——以海南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20年是扶贫攻坚战略的收官之年,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转折点。金融扶贫是打赢扶贫攻坚战的中坚力量。本文通过分析金融扶贫的实践经验和扶贫攻坚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异同转变,提出在两个战略的衔接转变的重要关口,惠普金融应从实际出发,从服务主体、金融产品和服务、金融支持模式和政策等方面进行转型以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的转变。
罗良文,史少杰[6](202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扶贫专项资金使用效率研究——以湖北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财政资金的持续稳定投入是贫困地区从减贫脱贫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只有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才能真正最大限度发挥政府扶持政策的扶贫功能。通过构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效率评估的投入、产出指标,并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了湖北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支出效率,并采用Tobit模型分析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规范财政扶贫资金的分配方案和管理体系提供可行性对策。
赵娜娜[7](2021)在《制度供给对我国农村能力贫困的治理效应研究》文中认为截至2020年底,我国农村绝对贫困问题已全面解决,当前我国贫困问题已由绝对贫困向以能力贫困为本的相对贫困转变,我国的制度供给对绝对贫困的治理成效显着,但针对绝对贫困治理的制度供给是否对能力贫困治理仍然有效,以及能力贫困治理需要怎样的制度供给将是现阶段我国贫困治理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因此,本文选择从能力的角度考察制度供给对能力贫困的治理效应。通过研究制度变迁理论和可行能力理论,结合相关文献制定了相应的农村家庭能力贫困指标体系。通过运用福斯特(Foster)和阿尔基尔(Alkire)提出的双界值法对样本家庭的能力贫困进行识别,并在此基础上对贫困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我国农村家庭自我发展能力贫困发生率高于基本生存能力贫困和自我发展意识贫困。通过借鉴相关研究并结合所得的数据特征,最终选用Logit模型对制度供给与农户基本生存能力贫困、自我发展能力贫困和自我发展意识贫困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产业扶贫制度、农村低保制度、异地搬迁制度及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对基本生存能力贫困具有负向影响;产业扶贫制度、农村低保制度、异地扶贫搬迁制度、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缓解农村自我发展能力贫困;异地搬迁制度和农村医疗卫生制度能够促进自我发展意识贫困问题的改善。此外,在能力贫困维度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Ordered Logit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了制度供给对能力贫困维度的作用。
肖怡然[8](2021)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村寨旅游扶贫绩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孙颖鹿[9](2021)在《河北省燕山—太行山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多次大规模扶贫开发,扶贫事业取得丰硕成果。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以下简称“连片特困区”)的贫困程度较深,致贫因素复杂,扶贫难度较大。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以下简称“燕太片区”)作为兼具连片特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以及“环京津贫困带”的地区,其贫困特征和致贫因素更为复杂,研究这一地区的财政扶贫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2020年3月河北省贫困县全部“摘帽”,河北省燕太片区精准脱贫已全部完成,在后扶贫时代,相对贫困和脱贫人口返贫问题将凸显。要巩固脱贫成果,还需要后续帮扶政策的推进,做到“政策不变,力度不减,人员不撤”。在扶贫的过程中,财政支出是最主要的扶贫手段,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对财政扶贫效果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进行效率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效率优化策略。本文基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河北省燕太片区贫困的基本特征和特殊性、扶贫历程以及财政扶贫支出评价政策演进进行论述,并以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为研究对象,对其效率的影响因素、效率检验以及效率测度三个方面进行定量分析,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优化对策。核心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对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的多层次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通过调研河北省燕太片区22个贫困县1250户家庭的基本情况作为微观人力资本变量,并以统计数据为宏观变量,深入剖析微观因素和宏观因素对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观层面,人力资本要素对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产生显着的正向效应;在宏观层面,经济发展水平、居民储蓄能力、城镇化水平、人口密度以及财政分权度对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产生显着的正向效应,产业结构对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产生显着的负向效应,而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对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的负向效应不显着。同时,受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等不同宏观因素的影响,不同人力资本要素对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的县域影响也呈现差异化特征。(2)考虑片区贫困县间人力资本要素的相似性,根据宏观因素对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的影响程度及方向,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对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进行检验。结果显示:静态上,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均通过了最近邻匹配、核匹配、k近邻匹配以及卡尺匹配检验,表明连片特困区财政扶贫支出能够显着促进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提升,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有效;动态上,随着连片特困区财政扶贫支出年份的增加,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的平均处理效应不断提高,表明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提高呈可持续趋势,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具有长效性。(3)在检验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有效的基础上,构建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对产出指标进行降维,并采用三阶段SBMDEA模型进一步对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进行县域测度。结果显示:整体上河北省燕太片区县域财政扶贫支出效率有待提升,县域技术效率差异较大;环境因素调整前后各县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差异明显,尤其是《燕山—太行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和精准扶贫提出后;环境因素中产业结构、财政分权度、城镇化水平等环境变量对效率的动态影响较大;在效率分解中,规模效率低下是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技术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提出了检验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的动态平均处理效应。通过动态分析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整体效率的变动趋势,判定其长效性,为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的结构性分析奠定基础,有效提升了效率评价环节的完整性,为其他连片特困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评价研究提供了良好借鉴。(2)构建了包含现代化指标的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评价体系。针对河北省燕太片区的贫困特征,从民生、基础设施以及产业三个方面设计了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河北省燕太片区的特殊区位条件提出了产业现代化产出指标,强化了指标体系设计的针对性,完善了财政扶贫支出效率评价体系分析框架。(3)运用因子分析对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评价指标进行处理。将多产出指标降维成医疗卫生扶贫产出、教育扶贫产出、基础设施覆盖度、交通与通信扶贫产出、减贫与就业产出以及产业现代化产出6个指标,为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县域测度奠定基础,增强了指标设置的科学性与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李连梦[10](2021)在《政府主导的农村电商扶贫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贫困地区农村电商扶贫需要政府主导、政策扶持。政府通过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完善基础设施、实施电商示范项目、建设农产品冷链、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发展特色产业、动员消费扶贫等措施给予农村电商支持,但政府主导的电商扶贫仍在存在资金缺口巨大、过度依赖扶持政策、产业层次低、农产品商品化和品牌化难、人才严重缺乏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建议政府逐步引入市场机制,继续完善电商支撑体系,创新金融产品,培育本地品牌,培育电商人才库。
二、谈专项贴息贷款的扶贫效应与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专项贴息贷款的扶贫效应与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民贸民品优惠政策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与实践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民贸民品优惠政策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 |
(一)该政策能加快城乡融合和整合农村资源,助推民族地区乡村产业振兴 |
第一,它能契合民族地区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融合。 |
第二,它能整合农村资源,引领民族地区产业发展。 |
(二)该政策能广纳人才,助力人才振兴 |
(三)该政策能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助力文化振兴 |
(四)该政策有利于各类组织蓬勃发展,推动组织振兴 |
第一,村企党建对接助推乡村振兴。 |
第二,民贸民品企业带动众多新兴组织力量发展。 |
第三,民贸民品企业促进乡村既有组织振兴。 |
(五)该政策能促使民贸民品企业反哺社会,推进生态振兴 |
三、民贸民品优惠政策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关键点 |
(一)利益联结机制:撬动资源的工具手段 |
(二)资源:沟通内外,整合利用 |
(三)参与:获得认同的基础 |
(四)认同:内源式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 |
四、民贸民品优惠政策助推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 |
(一)政策宣传不到位,导致民贸民品优惠政策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
(二)政策效果呈扶优限劣之势,导致民族内涵丰富的中小企业举步维艰 |
(三)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导致政策执行出现偏差 |
(四)内源驱动力不足阻碍民贸民品优惠政策作用的充分发挥 |
五、民贸民品优惠政策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策略 |
(一)培育社会理性,强化政策认知,提升政策理解度 |
(二)优化政策结构,完善政策机制,促进政策公平 |
第一,从政策客体的角度看,要加强民贸民品企业自身素质,提升发展能力。 |
第二,从政策主体角度看,要充分发挥沟通、协作、指导作用。 |
第三,从政策内容看,要完善政策规定,提高政策效益。 |
第四,从政策运行机制看,简化程序,调整民贸民品贷款运行机制。 |
(三)突出省级政府以自主支配权为基点的资金分配机制改革 |
(四)充分激发内源动力资源 |
(4)安徽省S县扶贫工程财政专项资金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4.1 技术路线 |
1.4.2 创新点 |
2 扶贫工程财政专项资金利用效率研究基本理论 |
2.1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理论概述 |
2.1.1 财政专项资金的概念 |
2.1.2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概念 |
2.1.3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来源和使用 |
2.1.4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脱贫机理 |
2.2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利用效率的相关理论概述 |
2.2.1 利用效率的概念 |
2.2.2 财政专项资金的利用效率评价 |
2.2.3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利用效率评价 |
3 安徽省S县扶贫工程财政专项资金利用现状分析 |
3.1 安徽省S县整体县情概述 |
3.1.1 安徽省S县基本县情 |
3.1.2 安徽省S县脱贫攻坚主要举措 |
3.2 S县贫困人口特征 |
3.2.1 S县贫困人口年龄分布情况分析 |
3.2.2 S县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分布情况分析 |
3.2.3 S县贫困人口文化程度分布情况分析 |
3.3 安徽省S县扶贫工程财政专项资金现状分析 |
3.3.1 扶贫工程财政专项资金来源情况 |
3.3.2 扶贫工程财政专项资金投向情况 |
3.3.3 扶贫工程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管 |
4 安徽省S县扶贫工程财政专项资金利用效率实证分析 |
4.1 变量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4.1.1 决策单元的选取 |
4.1.2 指标的选取 |
4.1.3 数据来源 |
4.2 扶贫工程财政专项资金利用效率评价模型 |
4.2.1 数据包络分析法简介 |
4.2.2 数据包络分析法模型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4.3.1 DEA-BCC模型测算结果 |
4.3.2 DEA-BCC模型测算结果分析 |
4.4 影响扶贫工程财政专项资金利用效率原因分析 |
4.4.1 扶贫方式单一 |
4.4.2 资源配置效率低 |
4.4.3 资金监管缺失 |
4.4.4 乡村整体水平不高 |
5 结论和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提高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利用效率的政策建议 |
5.2.1 优化资金分配,发挥资金合力 |
5.2.2 简化拨付流程,提高拨付效率 |
5.2.3 完善评估体系,科学动态评价 |
5.2.4 加强资金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
5.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5.3.1 研究不足 |
5.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惠普金融扶贫到助力乡村振兴的转型路径探析——以海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金融扶贫实践分析 |
(一)贷款扶贫实践 |
(二)保险扶贫实践 |
二、从全面脱贫到乡村振兴的战略转移 |
(一)巩固拓展扶贫成果的现实需要 |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发展 |
(三)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联系和转变 |
1.战略目标 |
2.治理主体 |
3.战略内容 |
4.实现路径 |
三、海南普惠金融在扶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转型路径分析 |
(一)普惠金融的定义和特点 |
(二)普惠金融的扶贫效应 |
(三)海南省惠普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转型路径分析 |
1.拓展服务对象,创新金融产品 |
2.融合金融科技技术,加强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
3.加强普及金融及金融风险教育,健全风险防范机制 |
4.结合海南自贸港及国际消费中心政策,提升居民获得感 |
(6)乡村振兴背景下扶贫专项资金使用效率研究——以湖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湖北省扶贫资金的使用现状 |
(一)财政扶贫资金及其减贫机制。 |
(二)财政扶贫资金的规模。 |
(三)扶贫资金的构成。 |
1.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
2. 扶贫专项贴息贷款。 |
3、以工代赈资金。 |
4. 国家和自治区定点帮扶资金。 |
(四)扶贫资金的投向。 |
1. 整村推进。 |
2. 扶贫搬迁。 |
3. 雨露计划。 |
4. 信贷扶贫。 |
5. 产业扶贫。 |
四、湖北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分析 |
(一)模型构建与指标选择。 |
1. 模型构建。 |
2. 指标选择。 |
3. 数据来源。 |
(二)效率评估结果。 |
(三)结果分析。 |
五、湖北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模型构建与指标选择。 |
1. 模型构建。 |
2. 指标选择。 |
3. 数据来源。 |
(二)回归结果分析。 |
(三)稳健性检验。 |
六、结论与建议 |
(7)制度供给对我国农村能力贫困的治理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1.2.1 相对贫困的内涵文献综述 |
1.2.2 能力贫困文献综述 |
1.2.3 相对贫困治理的制度供给文献综述 |
1.2.4 相关研究述评及启示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相对贫困 |
2.1.2 制度的内涵与分类 |
2.1.3 能力贫困的内涵与分类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制度变迁理论 |
2.2.2 可行能力理论 |
第三章 制度供给及其对能力贫困的机理分析 |
3.1 产业扶贫制度供给对贫困户能力的影响 |
3.2 易地扶贫搬迁制度对贫困户能力的影响 |
3.3 扶贫小额信贷制度对贫困户能力的影响 |
3.4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贫困户能力的影响 |
3.5 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对贫困户能力的影响 |
3.5.1 农村基本公共教育对贫困户能力的影响 |
3.5.2 农村基本医疗卫生对贫困户能力的影响 |
3.5.3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对贫困户能力的影响 |
3.6 制度供给对能力贫困的作用机理图及研究假设 |
第四章 农村地区制度供给情况 |
4.1 制度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数据来源 |
4.2 相关制度供给情况 |
4.2.1 产业扶贫制度供给情况 |
4.2.2 异地搬迁制度的供给情况 |
4.2.3 扶贫小额信贷制度供给情况 |
4.2.4 农村低保制度供给情况 |
4.2.5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供给情况 |
第五章 农村家庭能力贫困现状 |
5.1 构建能力贫困的指标体系 |
5.2 能力贫困程度的衡量及测度 |
5.2.1 单维贫困与多维贫困的识别方法及数据来源 |
5.2.2 农村地区一维贫困测度结果 |
5.2.3 多维能力贫困结果分析 |
第六章 制度供给对能力贫困的治理效应实证分析 |
6.1 变量说明与模型选择 |
6.2 实证分析 |
6.2.1 模型适用性检验 |
6.2.2 制度供给对能力贫困的影响 |
6.2.3 制度供给对贫困户贫困维度的影响 |
6.2.4 稳健性检验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河北省燕山—太行山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基本框架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财政支出 |
2.1.2 财政扶贫支出 |
2.1.3 财政扶贫支出效率 |
2.2 相关理论 |
2.2.1 效率理论 |
2.2.2 多层次理论 |
2.2.3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理论 |
2.2.4 决策科学理论 |
2.3 财政扶贫支出效率评价方法 |
2.3.1 多层线性模型 |
2.3.2 倾向得分匹配 |
2.3.3 数据包络分析 |
2.3.4 随机前沿分析 |
2.3.5 因子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河北省燕太片区贫困特征及扶贫进展 |
3.1 河北省燕太片区的界定 |
3.2 河北省燕太片区的贫困特征 |
3.2.1 河北省燕太片区基本贫困特征 |
3.2.2 河北省燕太片区贫困的特殊性 |
3.3 燕太片区扶贫历程及扶贫政策梳理 |
3.3.1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确立前的扶贫 |
3.3.2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确立——新时期精准扶贫阶段 |
3.4 财政扶贫支出评价政策演进 |
3.4.1 我国财政扶贫支出评价政策梳理 |
3.4.2 河北省财政扶贫支出评价政策梳理 |
3.5 小结 |
第四章 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多层线性模型 |
4.1 多层线性模型 |
4.1.1 多层线性模型的一般形式 |
4.1.2 多层线性模型的基本步骤 |
4.1.3 多层线性模型的优点 |
4.2 财政扶贫支出效率的多层次性特征 |
4.3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4.3.1 变量选取 |
4.3.2 研究假设 |
4.3.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 实证检验 |
4.4.1 零模型的实证分析 |
4.4.2 微观变量的随机系数模型估计 |
4.4.3 全变量的完整模型估计 |
4.5 小结 |
第五章 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检验: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模型 |
5.1 倾向得分匹配模型设定与匹配种类 |
5.1.1 倾向得分匹配模型设定 |
5.1.2 倾向得分匹配种类 |
5.2 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检验模型设定 |
5.2.1 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检验的倾向得分匹配模型 |
5.2.2 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检验的匹配方式 |
5.2.3 稳定性检验 |
5.3 实证检验 |
5.3.1 变量选取 |
5.3.2 数据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测度:基于三阶段SBM-DEA模型 |
6.1 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测度模型设定 |
6.1.1 三阶段DEA模型对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测度的适用性 |
6.1.2 三阶段SBM-DEA模型设定 |
6.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6.2.1 变量选取 |
6.2.2 数据来源 |
6.2.3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及处理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三阶段技术效率结果分析 |
6.3.2 三阶段技术效率分解分析 |
6.3.3 区域效率差异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优化策略研究 |
7.1 适度扩大片区财政扶贫支出规模 |
7.1.1 强化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支撑 |
7.1.2 推动财政扶贫资金筹集渠道多元化 |
7.1.3 创新财政扶贫投资方式 |
7.2 调整片区财政扶贫支出结构 |
7.2.1 优化财政产业扶贫支出结构 |
7.2.2 强化人力资本的财政投资 |
7.2.3 推进片区城镇化进程 |
7.2.4 实施差别化的区域财政扶贫支出策略 |
7.3 优化片区财政扶贫支出决策管理 |
7.3.1 提高基层财政分权度 |
7.3.2 严格财政扶贫绩效审计 |
7.4 创新片区财政扶贫支出长效机制 |
7.4.1 构建过渡期财政扶贫退出长效机制 |
7.4.2 完善财政涉农资金整合使用的长效机制 |
7.4.3 构建财政扶贫动态监测与预警机制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2.1 研究不足 |
8.2.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政府主导的农村电商扶贫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政府主导电商扶贫的实践措施 |
(一)密集出台扶持政策,加大扶贫资金支持力度 |
(二)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电商环境 |
(三)推动电子商务示范项目和产业园建设,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
(四)开展农产品冷链建设和“三品一标”认证,助力农产品上行 |
(五)发展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支撑电商可持续发展 |
(六)强化监督与宣传,动员社会各界开展消费扶贫活动 |
二、政府主导下的电商扶贫存在的问题 |
(一)政府主导下的电商扶贫投入了巨量财政资金,但依然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 |
(二)政府主导下的电商扶贫可能会导致贫困地区过度依赖政府扶持政策,相关企业市场竞争力不足 |
(三)政府主导下的电商扶贫存在产业层次不高、产品竞争能力弱的问题 |
(四)政府主导下的电商扶贫仍然存在农产品商品化和品牌化难等问题 |
(五)政府主导下的电商扶贫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电商人才短缺问题 |
三、政府主导下的电商扶贫发展建议 |
(一)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做到“扶上马、送一程” |
(二)继续完善电子商务支撑体系,促进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 |
(三)创新农村电商金融产品,服务农村电商创业者 |
(四)引导农户、商户联合生产,推动农产品规模化和集群化发展 |
(五)培育本地的农特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商品化和品牌化发展程度 |
(六)动员社会各界开展消费扶贫,培育全社会消费扶贫意识 |
(七)加强电商人才培育工作,打造乡村振兴人才库 |
四、谈专项贴息贷款的扶贫效应与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民贸民品优惠政策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与实践策略[J]. 龙立军,陈自强.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01)
- [2]重庆市万州区金融精准扶贫效果及长效机制研究[D]. 段兰波. 石河子大学, 2021
- [3]少数民族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研究 ——以A省为例[D]. 李红晓. 山东大学, 2021
- [4]安徽省S县扶贫工程财政专项资金利用效率研究[D]. 滕鹏. 安徽理工大学, 2021
- [5]惠普金融扶贫到助力乡村振兴的转型路径探析——以海南省为例[J]. 霍红. 现代商业, 2021(16)
- [6]乡村振兴背景下扶贫专项资金使用效率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 罗良文,史少杰. 湖北社会科学, 2021(05)
- [7]制度供给对我国农村能力贫困的治理效应研究[D]. 赵娜娜. 兰州大学, 2021(12)
- [8]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村寨旅游扶贫绩效研究[D]. 肖怡然.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9]河北省燕山—太行山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评价研究[D]. 孙颖鹿. 河北大学, 2021(09)
- [10]政府主导的农村电商扶贫发展策略研究[J]. 李连梦.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