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水平力作用下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横向节点摩擦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重复水平力作用下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横向节点摩擦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一、在反复水平力作用下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横缝摩擦剪力墙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郢,宋瑞华,马祖晃,刘振昌,姜敬凯,魏琏[1](1983)在《在反复水平力作用下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横缝摩擦剪力墙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三层预应力横缝摩擦剪力墙木模型试验与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单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模型的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这类结构的优越性和工作机理。它以预应力为拼装手段,在结构的梁底与墙顶间形成摩擦水平缝,通过摩擦缝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的往复滑动达到耗能减震的目的。 文中阐述了四(?)品结构模型试验的结果。在试验的基础上,推导了反映摩擦缝滑动机制的结构内力与变形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符合。

马军卫[2](2018)在《新型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展装配式建筑是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当前建筑业转型升级,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具有平面布置灵活、适用面广、建造速度快等显着优点,是工业化建筑的一种重要结构形式。本文在常见的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通过拟静力试验与数值分析,研究该新型结构的抗震性能,为其工程应用提供依据。论文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基于对现有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和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拆分、装配方案的研究,提出了“灌浆套筒连接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和“U形筋连接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两种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2)进行了2组共计144个钢筋约束浆锚搭接连接接头试件的拉伸试验,2组试件分别进行单向拉伸试验和高应力反复拉压试验。试验中综合考虑了纵向钢筋直径、纵向钢筋搭接长度、箍筋配筋率、混凝土强度等不同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钢筋约束浆锚搭接连接构造简单、施工方便,连接性能可靠。(3)提出了一种内嵌锥状体的新型灌浆套筒,该套筒利用低合金无缝钢管加工而成,通过在套筒筒体两端分别嵌固一个锥状体,并在对应于锥状体的套筒两端部位将套筒筒体进行滚压处理,使套筒的内径由里向外逐渐缩小,同时在套筒筒体上设置抗剪螺栓,大大增加了灌浆料与钢筋之间的粘结强度,达到了减小钢筋锚固长度、降低材料成本的目的。完成了4组共计12个新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的单向拉拔试验,对该新型接头的承载力、残余变形、钢筋锚固段粘结应力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采用该新型套筒的预制柱的拟静力试验,验证了该新型灌浆套筒的连接可靠性。(4)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的受力性能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鉴于高宽比、轴压比、截面配筋率和混凝土强度是影响预制装配式剪力墙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故对上述因素进行了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的受剪承载力随高宽比的增大而减小,延性随高宽比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受剪承载力随轴压比的增大而增大,延性随轴压比的增大而减小;受剪承载力随截面配筋率的增大而增大,但延性持续减小;受剪承载力随混凝土强度的提高而增大,但增幅减缓。基于上述分析结果,给出了预制装配式剪力墙各参数取值的建议。(5)完成了2榀1/2比例两层两跨灌浆套筒连接装配式(其中1榀为全装配式,另1榀为半装配式)框-剪结构子结构模型试件和1榀同等现浇试件的拟静力试验,对比研究了结构的破坏模式、滞回性能、刚度退化、位移延性和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结果表明,灌浆套筒连接全装配式框-剪结构与同等现浇、同等半装配式框-剪结构的破坏模式基本相同,梁端塑性铰长度减小、位置外移,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和较好的刚度特性。灌浆套筒连接全装配式框-剪结构的屈服荷载、峰值荷载、极限荷载均略大于同等现浇结构的相应值,延性略小于同等现浇结构,加载过程中耗能较为平稳,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基于试验结果,给出了灌浆套筒连接全装配式框-剪结构的相关设计建议。(6)完成了2榀1/2比例两层两跨U形筋连接装配式(其中1榀为全装配式,另1榀为半装配式)框-剪结构子结构模型试件的拟静力试验。对比研究了结构的破坏模式、滞回性能、刚度退化、位移延性和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结果表明,U形筋连接全装配式框-剪结构与同等现浇、同等半装配式框-剪结构的开裂荷载相当,破坏过程和最终破坏形态基本相同;灌浆套筒、约束浆锚可有效传递钢筋应力;U形筋连接全装配式框-剪结构的整体性良好,其屈服荷载、峰值荷载、极限荷载均略大于同等现浇框-剪结构的相应值,位移延性系数较同等现浇框-剪结构的略低。在加载大部分阶段,U形筋连接全装配式框-剪结构的耗能都优于同等现浇框-剪结构。基于试验结果,给出了U形筋连接全装配式框-剪结构的相关设计建议。(7)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上述两种全装配式混凝土框-剪结构试件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有限元参数分析表明,单纯提高后浇段混凝土强度不能显着提高结构的承载力;梁端箍筋间距对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的承载力影响不大;随着轴压比(nF/nW)的增大,全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承载力增大,而延性降低,极限位移减小。根据有限元数值分析结果,给出了两种全装配式框-剪结构上述各参数取值的建议。(8)对预制剪力墙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预制剪力墙水平接缝、竖向接缝的受剪承载力等进行了研究,结合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进一步提出了新型全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方法,以便于该类结构进行推广应用。

袁维光[3](2019)在《可恢复功能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与评估方法》文中研究表明可恢复功能抗震结构目前已成为工程结构抗震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近年来受到了全球地震工程学者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广泛关注。在抗震结构中,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抗侧力构件,是结构的主要抗震防线,其抗震性能的优劣将极大的影响整个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根据大量的震害调查可知,基于抗震设计规范设计的传统延性剪力墙结构在大震下尽管人员伤亡有所减少,防止了倒塌,但产生了很严重的经济损失,主要由于地震时建筑严重破坏,震后难以修复,只能推倒重建;或者是由于需要修复,但修复时间长,建筑功能中断,直接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以试验为基础,提出了新型可恢复功能混凝土剪力墙并对其抗震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在剪力墙边缘约束构件(暗柱)中配置钢绞线作为纵筋,制作了4个足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其中2个为普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2个为可恢复功能混凝土剪力墙,并对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研究表明,相比普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可恢复功能混凝土剪力墙表现出了良好的正刚性(在大变形下,承载力随位移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具有很小的残余变形;其耗能能力差,但其等效黏滞阻尼系数随着侧向位移的增加基本保持恒定不变;可以有效地减小其最大裂缝宽度以及相应的残余裂缝宽度。2)为了研究轴压比和暗柱箍筋形式等因素对可恢复功能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以及残余变形、残余裂缝的影响,制作了4个足尺混凝土剪力墙,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了可恢复功能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研究表明,随着轴压比的增大,试件的侧向变形能力降低,在同一位移角下承载力增大,但试件的极限承载力相差不大,其累积耗能和残余变形分别有一定地降低和增大;与暗柱配置圆形箍的试件相比,配置复合箍的试件在一定范围内其承载能力和侧向变形能力均有提高;但暗柱箍筋形式对其耗能能力和其残余变形均影响不大。3)制作了2个足尺可恢复功能混凝土剪力墙,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了塑性铰区约束碳纤维布对可恢复功能混凝土剪力墙的破坏模式、抗震性能以及残余变形、残余裂缝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剪力墙塑性铰区约束碳纤维布对其承载能力和侧向变形能力均有提高,且在高轴压比作用下对提高其承载能力效果更好。墙体包裹碳纤维布以后,塑性铰区混凝土得到有效约束,从而提高了试件的侧向变形能力和承载力,有效抑制了混凝土裂缝开展,避免了剪力墙发生剪切破坏。另外,塑性铰区包裹碳纤维布对其耗能能力和残余变形均没有明显影响。4)采用ACI(美国混凝土协会)规范和AIJ(日本建筑协会)规范中剪力墙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对本文所提出的可恢复功能混凝土剪力墙进行了承载力计算和分析,其中,采用ACI规范计算的抗弯承载力与试验结果吻合得很好。此外,利用上述ACI规范和AIJ规范的组合对混凝土墙体的破坏模式可以进行合理的评估。基于前期可恢复功能混凝土剪力墙试验结果,分析了其骨架曲线的特性,提出了简化的双线型骨架曲线模型,同时给出了各特征点的计算方法。这为结构工程师对可恢复功能混凝土剪力墙进行初步设计提供了参考价值。依据震后建筑结构损伤状态分区,分析了普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与可恢复功能剪力墙的差异;结合震后可恢复功能剪力墙的残余变形、损伤状态以及修复加固难易程度,提出了震后损伤可恢复功能剪力墙的可修复性指标。5)基于震后损伤可恢复功能剪力墙的可修复性指标,对于已损伤的可恢复功能混凝土剪力墙,采用钢板加固的方法对其进行了修复加固和拟静力试验,研究了在不同轴压比下进行塑性铰区钢板加固的损伤可恢复功能混凝土剪力墙的加固修复效果及其抗震性能和可恢复功能,研究发现,修复加固后其水平承载力仍能保持随侧向变形的增大而持续增加,说明在大震作用下采用钢板修复加固后的剪力墙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可以得到恢复,轴压比较高时加固效果更好。修复加固后试件的残余变形不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但残余变形只是相应地稍有增加,因此,修复加固后的剪力墙仍具有一定的自复位能力。

金辰华[4](2019)在《高轴压比下小剪跨比RC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和设计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在现代高层建筑结构中,钢筋混凝土(RC)剪力墙结构由于其抗侧刚度大、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在实际工程中,通常会因为各种原因形成小剪跨比剪力墙,如窗间墙、结构布置时因错层产生的小剪跨比剪力墙或由建筑造型需要而形成的小剪跨比剪力墙等,且历次震害表明,高宽比较大的剪力墙在地震作用下也可能形成广义小剪跨比剪力墙,从而发生脆性的剪切破坏。本文采用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小剪跨比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在高轴压比下的抗震性能开展了系统地研究,为小剪跨比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及技术支撑。通过对6片小剪跨比剪力墙在高轴压力及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进行试验研究,对不同轴压比和边缘约束构件配箍率情况下小剪跨比剪力墙的破坏模式、受剪承载力、延性、刚度特征、耗能能力和应变状态等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轴压比的增大,构件的承载力显着增加,但在达到承载力峰值后强度和刚度退化更加剧烈,破坏更为突然,极限位移更小,且墙体可能出现平面外的失稳破坏。边缘约束构件配箍率对高轴压比下小剪跨比剪力墙的承载能力影响较小,但随着配箍率的增大,极限位移增加。当轴压力较小时,桁架作用明显,在斜裂缝处,水平钢筋与竖向钢筋共同受力,对构件抗剪承载力的贡献相当;当轴压力较高时,拱作用明显,钢筋未完全发挥作用,对受剪承载力的贡献有限。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剪力墙构件腹板双向配筋的特点及应变相容条件,本文提出了等效斜向腹筋桁架-拱模型,用以计算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斜向开裂后的有效剪切刚度。模型中将两个正交方向的钢筋等效为斜向拉杆,从而可以同时考虑水平钢筋和竖向钢筋对剪力墙构件受剪性能的贡献,等效斜向钢筋的方向与裂缝处两个方向钢筋的合力方向一致。根据最小能量原理推导了斜裂缝倾角的理论计算公式,并基于建立的514根小剪跨比剪力墙构件数据库,提出了适用于工程应用的半经验半理论简化计算公式。根据虚功原理分别推导了等效斜向腹筋桁架模型剪切刚度的计算公式和拱模型剪切刚度的计算公式,将两个刚度叠加得到剪力墙构件在屈服时的有效剪切刚度。将计算值与试验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等效斜向腹筋桁架-拱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小剪跨比剪力墙完全开裂后的有效剪切刚度。在对小剪跨比剪力墙破坏模式的判别方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等效斜向腹筋桁架-拱模型及变形协调条件,提出了一种新的小剪跨比剪力墙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并对已建立数据库中的514片剪力墙构件受剪承载力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小剪跨比剪力墙构件,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同时考虑腹板两个方向钢筋及拱作用对受剪承载力的贡献,还考虑了桁架作用与拱作用之间的变形协调关系,计算精度相对更高,离散性相对更小。分别采用软化膜模型及PERFORM-3D通用墙模型对高轴压比下小剪跨比剪力墙构件进行了有限元模拟研究,并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采用软化膜模型(CSMM)对6片试验墙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捕捉小剪跨比剪力墙构件在高轴压比下的宏观滞回响应,并对影响剪力墙受剪性能的主要因素(剪跨比和轴压比)进行了分析,有效地补充了数据库中关于高轴压比下剪力墙试验数据的不足。采用宏观模型(PERFORM-3D通用墙模型)对6片试验墙进行模拟,基于等效斜向腹筋桁架-拱模型,提出了确定PERFORM-3D通用墙单元中剪切层和斜压层的YULRX恢复力模型中各参数的取值方法,为后续整体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和抗震性能评估提供了分析基础。采用弹性有限元方法对在高层建筑中转换层结构上部邻近区域内外缘框支剪力墙底部存在的剪力集中效应进行了模拟分析和研究。通过有限元分析,认为转换层上部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可由假设转换层刚度无穷大时的剪力与转换层局部变形引起的剪力叠加而成。分别定义了剪应力不均匀系数(SCF)与剪力集中放大系数(SCSF),定量的计算剪力放大程度。通过有限元参数分析,研究了影响剪力集中效应的主要因素,并通过线性回归,提出了剪力集中放大系数与内外墙转角之间关系的计算公式,为转换层上部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提供了依据。通过对带转换层的高层结构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着重研究在强震作用下,转换层上部1-2层内框支墙在剪力集中效应影响下的抗震性能,基于PERFORM-3D确定了各性能水准下应变和变形的限值并将其用于判别结构的损伤程度,并采用开缝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对受剪力集中效应影响的剪力墙进行加强。研究表明:由于剪力集中效应的存在,转换层上部1-2层大部分框支墙达到屈服,损伤程度达到2级甚至3级,而其他区域剪力墙仅有少量屈服,且屈服程度不高。剪力集中效应影响区域内的剪力墙的损伤程度随着剪力集中放大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在实际工程中,可以通过控制剪力集中放大系数有效地减小结构因剪力集中效应而引起的局部损伤。采用开缝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可以明显减小剪力集中效应影响范围内剪力墙的损伤程度,是提高结构抗震性能的有效加强措施。

张敬书[5](2013)在《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抗震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为了研究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的抗震性能,本文设计制作了14个正方形足尺叠合板和对比现浇板试件,进行了面内低周反复水平加载试验。试件顶部没有施加竖向荷载,叠合板的叠合面为自然粗糙面。14个试件中,无左右边梁试件2个,包括叠合板和对比现浇板试件各1个。有左右边梁试件共12个,包括对比现浇板试件2个;标准叠合板试件2个;无支座负筋和支座负筋根数加倍叠合板试件各1个;预制底板板缝与加载方向平行的试件2个,其中1个试件的配筋与标准叠合板相同,另1个试件的支座负筋根数加倍;无穿孔钢筋和穿孔钢筋根数加倍叠合板试件各1个;此外,还有1个标准叠合板试件用于单向重复加载,1个叠合板试件增配了防裂钢筋。试验表明,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破坏时裂缝少、多分布在板下半部分的1/3左右。加载方向与底板板缝垂直时,试件裂缝呈倒“八”字形;加载方向与底板板缝平行时,裂缝主要呈水平状。增设左右边梁或增加负筋、横向穿孔钢筋的配置后,裂缝分布的范围更广、发展的更加充分。试验发现,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有3种特有的裂缝形式。第1种是多数叠合板出现的板与下边梁连接处板的水平通缝;第2种是加载方向与预制底板板缝平行时可能出现的预制底板板缝的裂缝,第3种是在后浇面可能产生的预制底板板肋对应位置处的裂缝。分析试件破坏特征发现,板底左右边梁纵筋拉断、混凝土压碎是试件破坏的最主要原因。板的破坏模式均以弯曲破坏为主、剪切破坏为辅。根据试验绘制了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叠合板和现浇板试件破坏时,滞回曲线均呈“Z”形,有一定的捏缩现象。进行滞回分析发现,叠合板试件开裂后还有较大的变形能力,开裂荷载为峰值荷载的一半左右,耗能能力与现浇板相当。设置左右边梁、增加负筋配置均能提高叠合板的变形能力、承载力和耗能能力。基于软化撑杆-系杆的理论,提出了叠合板的承载力计算模型,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在试验结果和有限元模拟的基础上,给出了适合于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的撑杆横截面深度的计算公式。采用本文提出的模型对叠合板的峰值承载力进行计算,计算值和试验值吻合良好。本文提出了叠合板初始刚度的计算公式,然后采用退化四线型骨架曲线确定了各特征点之间连线刚度与初始刚度的关系,按照试验统计分析结果给出了试件开裂承载力、屈服承载力和极限承载力与峰值承载力的关系,提出了计算叠合板在水平集中力作用下顶点位移的方法。最后模拟了叠合板的骨架曲线和滞回曲线,模拟的曲线和试验曲线吻合良好。分析发现,各种损伤指标中,基于位移和能量耗散的混合损伤指标能够较好反映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的损伤。对叠合板进行的损伤分析表明,增加左右边梁、支座钢筋、穿孔钢筋均可以减小了叠合板的损伤。最后,本文提出了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的抗震承载力、变形的设计计算方法,并给出了抗震构造措施。根据试验、数值分析和理论研究,本文认为,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其适用范围与现浇板基本相同,不应限制叠合板仅用于50m以下的建筑。

万永波[6](2019)在《新型耗能预制L型剪力墙接缝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型耗能预制L型剪力墙结构,是一种具有能耗机制的剪力墙-软钢阻尼器组合结构体系,即在墙体中开设竖缝并设置消能装置。由于现浇墙墙体刚度大、延性差不利于抗震。因此,在保证剪力墙结构概念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提出了新型耗能竖缝剪力墙结构的设计理念。这种新型结构拥有较强的初始刚度,并且在承受较大荷载作用时,由阻尼器变形消耗一部分能量,防止结构产生较大变形,从而达到减震耗能的目的。根据已有试验数据,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构建了对应的剪力墙实体单元模型,经对比分析,验证了模拟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并通过此法,建立了软刚阻尼器模型,采用单调加载和低周往复加载方式,得到耗能效果较好的阻尼器。在相同加载条件下,当阻尼器弯曲单元的高宽比、宽厚比、开缝类型、以及板厚相同时,其宽度越小,屈服位移越小,初始刚度及屈服力越大,消耗的能量也越多。当宽度相同时,开横缝阻尼器的屈服位移略低于竖缝装置,但其屈服荷载、极限荷载、初始刚度、以及总耗能量均高于竖缝阻尼器。在选择出耗能效果较好的阻尼器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组L型剪力墙模型,分别为普通墙SW-1、带两个和三个阻尼器墙SW-2和SW-3。采用拟静力低周往复加载的方式,得到了模型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以及刚度退化曲线。结果表明,SW-2和SW-3的延性系数分别比普通墙提高37.17%和41.88%。在极限荷载时SW-2和SW-3的耗能能力分别比普通墙提高24.00%和40.00%,在破坏荷载时提高6.89%和31.03%。耗能墙的刚度和极限荷载较普通墙均有所下降,但此种情况可以通过增加阻尼器数量来改善。耗能墙SW-2和SW-3分别比SW-1总耗能数量提高14.59%和23.87%。墙缝内阻尼器分别消耗了SW-2和SW-3结构总耗能量的45.16%和58.14%,因此相同加载度下,输入耗能墙墙体的能量要低于普通墙,同时,适当增加金属阻尼器的数量,也可以增强耗能效果,提高墙体的耗能能力。图70幅;表17个;参62篇。

肖全东[7](2015)在《装配式混凝土双板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以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在我国中、高层建筑尤其是住宅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装配式混凝土双板剪力墙(DWPC剪力墙)结构作为工业化建筑的一种重要结构形式,将在我国高层建筑中发挥其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装配式建筑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关键技术研究》(2011BAJ10B03),江苏省产学研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装配式混凝土双板剪力墙结构关键技术研究》(BY2014127-05),以及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装配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CXLX13105),采用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和工程应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DWPC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较系统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并将DWPC剪力墙结构应用于高烈度区(8度0.3g)的工程实践。最后结合DWPC剪力墙结构的优缺点,提出了可行的DWPC剪力墙结构的应用建议,以发挥其在我国新型建筑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本文提出的DWPC剪力墙构造改进措施,经试验验证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表明其承载能力、整体性能和抗震性能有所改善,经构造改进的DWPC剪力墙能应用于我国大多数抗震设防区的抗震建筑中;论文建立的恢复力模型和参数化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可供DWPC剪力墙动力分析和结构设计提供参考。论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在广泛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回顾总结了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有关技术和研究成果,介绍了国内外部分研究工作者和企业开展的相关工作和研究成果,为DWPC剪力墙结构提供分析思路和研究基础。2.按不同边缘构造(竖向钢筋不同以及连续复合螺旋箍筋不同)、不同剪跨比(分别为2.078和3.325)设计制作了3组共11片DWPC剪力墙足尺比例试件,其中包含2片预应力混合装配双板剪力墙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对试验过程和现象、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与相应的现浇对比试件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主要包括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分析、变形能力及承载力分析、层间位移角分析、刚度退化分析、耗能能力分析和钢筋应变分析等。试验结果表明,DWPC剪力墙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更高的开裂荷载和承载能力,更高的刚度,变形能力则低于现浇对比试件。与现浇对比试件相比,第1组试件(剪跨比3.325,边缘构件4根竖向钢筋和1个连续螺旋箍筋)极限荷载提高不明显,约1.2%-6.2%,开裂位移、屈服位移和极限位移减小约20%,弹性刚度提高超过25%;第2组试件(剪跨比2.078,边缘构件6根竖向钢筋和2重连续复合螺旋箍筋)开裂荷载提高超过40%,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提高超过16%,开裂位移略有减小,屈服位移和极限位移减小约25%;第3组试件(剪跨比2.078,边缘构件8根竖向钢筋和3重连续复合螺旋箍筋)开裂荷载提高超过43%,极限荷载提高约22%;预应力混合装配试件SW10、SW11和普通装配试件SW8、SW9相比,开裂荷载、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均得到一定提高,但屈服位移和极限较小。3.基于DWPC剪力墙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的结果,在对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骨架曲线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归纳出骨架曲线关键点及计算方法,提出了DWPC短肢剪力墙四折线恢复力模型和DWPC普通剪力墙三折线恢复力模型,分别确定了其滞回规则,推出加载刚度和卸载刚度计算公式,并将计算得到的骨架曲线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恢复力模型,恢复力模型各关键点的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建议的恢复力模型能较好的反映试件的滞回性能,可供DWPC剪力墙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时参考。此外,结合试验结果,通过分析对比,提出了适用于DWPC剪力墙构件承载力计算的计算公式,可供工程实践参考。4.基于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理论,在反复测算的基础上,确定DWPC剪力墙数值模拟分析参数,并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本文的8个DWPC剪力墙试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对比数值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验证本文建立有限元模型数值模拟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对DWPC剪力墙进行了下列参数变化的参数化分析:轴压比、边缘构件水平接缝连接钢筋直径、边缘构件竖向钢筋直径、边缘构件螺旋箍筋数量以及混合装配DWPC剪力墙所施加的预应力等。参数化分析结果显示,轴压比对DWPC剪力墙的骨架曲线具有显着影响,水平接缝连接钢筋直径、墙体边缘构件竖向钢筋直径和边缘构件连续复合螺旋箍筋对DWPC剪力墙承载力有一定影响。而由于预应力筋布置在墙体的中部,其主要作用是改善墙体变形恢复能力及延缓钢筋屈服,故预应力筋预张力的大小对混合装配的DWPC剪力墙的承载力几乎没有影响。5.介绍了目前国内有代表性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及其建造技术,并进行简单评价。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DWPC剪力墙结构的试点工程应用研究,包括抗震设计措施、主要节点连接及构件设计研究和相关建造技术研究。主要节点连接及构件结合本文试验结果进行设计,介绍了相应的做法以及对原DWPC体系预制墙的改善措施,以适用于我国抗震区。此外,对DWPC剪力墙结构在推动新型建筑工业进程中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上述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为DWPC剪力墙结构的后续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了基础和依据,并对我国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有重要现实意义。

黄慎江[8](2013)在《二层二跨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文中提出发展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业化的必由之路,预制装配式结构可以提高机械化水平,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劳动强度,实现低能耗、低排放的建造过程,有效实现建筑业的绿色发展要求。由于装配式结构节点连接可靠性差,难以满足反复荷载下的受力要求。本文将预应力技术应用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通过节点预压连接形成整体受力节点和连续受力框架,满足结构抗震要求,使得装配式结构在地震区得以应用。本文对2榀二层二跨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在拟动力和拟静力试验下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探讨了试验框架的动力特性、承载能力、滞回性能、截面延性及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采用多种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试验框架进行数值模拟和受力分析,可为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实际应用提供可以借鉴的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对预压装配式框架进行水平加载拟动力试验,研究预压装配式框架的动力性能、破坏机制、变形性能、刚度退化及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得到了两榀框架加载时程曲线。试验结果表明,框架层间屈服位移角实测值在1/107~1/173之间,小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混凝土框架弹塑性层间位移角1/50的限值。加载至框架屈服,残余变形很小,卸载后变形基本恢复,预压装配式结构有着很强的变形恢复能力。对预压装配式框架进行水平加载拟静力试验,了解预压装配式框架延性特征和耗能能力,得到框架在反复荷载下的滞回曲线。框架屈服后,梁端率先出现塑性铰,柱刚度尚未出现大的退化,预压装配式框架属“强柱弱梁”型结构。由于预应力筋有较强的变形恢复能力,卸载后梁的残余变形不大。试验实测的框架各层位移延性系数在3.67-4.44之间,试验框架具有较好的延性性能。加载至最后循环,一、二层层间最大位移角分别为1/29、1/36,满足“大震不倒”的要求。框架节点由于施加了预压力并受到柱轴压力的作用处于双向受压状态,提高了节点核心区的抗裂性能,符合抗震设计“强节点”的要求。对拟动力试验框架采用DRAIN-2DX程序中纤维梁-柱单元建立分析模型,对预压装配式框架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利用MIDAS/Gen释放梁端刚域的功能,考虑装配式框架梁、柱的半刚性连接,进行预应力装配式框架动力反应分析。层间屈服位移角计算值与实测值两者较为吻合。对拟静力试验框架采用弹塑性静力Pushover分析,得到框架的基底剪力-顶点位移关系曲线和框架出现塑性铰的位置及顺序图,分析结果与实测状况基本一致。采用ANSYS程序模拟拟静力试验框架得到框架柱极限荷载,极限荷载计算值和分析值误差不大。考虑预压装配式框架节点半刚性的影响,对其梁端截面延性和弯矩调幅系数进行了研究。导出了预压装配式PC框架梁端满足承载力要求的截面延性系数和弯矩调幅限值,给出了弯矩调幅限值建议公式,以及弯矩调幅系数限值。在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框架结构基本设计规定、内力分析原则和抗震构造措施,为预制预应力混凝士预压装配式框架的应用提供试验依据和理论基础,以推动该结构体系在国内的应用。

乔治[9](2019)在《ECC/RC组合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程用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ECC)是一种具有高延性、高韧性和多缝开裂特征的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在单轴拉伸作用下具有显着的应变硬化特性。ECC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裂缝控制能力使得它特别适用于结构中需要较高耗能、承受较大变形和强剪切作用或有较高耐久性要求的部位,能够有效地提升结构的抗震性能和耐久性。考虑到目前ECC的生产成本高于混凝土,整个建筑结构采用ECC不经济,本文提出在关键受力部位截面上或在构件纵向上使用ECC和混凝土组合形成组合构件。通过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等方法,分别从材料层次、构件层次和结构层次对ECC/RC组合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1.材料层次(1)根据国产PVA纤维和日产PVA纤维的物理力学性能,结合ECC准应变硬化模型,对混杂PVA-ECC的纤维体积含量进行了优化分析,建议的混杂纤维体积含量为1.0%日产PVA纤维加0.6%国产PVA纤维,据此设计了5组试验配合比。对5组不同配合比的ECC试件分别进行了单轴受压试验和四点弯曲试验。混杂PVA-ECC试件在四点弯曲试验中均呈现出明显的应变硬化和多缝开裂现象,国产PVA纤维替代日产PVA纤维的掺量越多,材料延性下降幅度越大,此外变形能力随着龄期的增加呈减小的趋势。纤维的掺入明显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压缩韧性,混杂PVA-ECC试件在单轴压缩试验中,没有出现明显的剥落现象,完整性较好。(2)基于已有试验结果,建立了混杂PVA-ECC单轴拉伸应力-应变全曲线的数值分析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多缝开裂的微观力学模型、裂缝间距计算模型、串联弹簧模型和随机概率分布模型。通过与单轴拉伸试验的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本模型对ECC试件开裂应力、开裂应变、峰值应力和峰值应变预测的准确性。2.构件层次(1)设计了三种不同界面处理的8根ECC/RC组合梁和RC梁,并开展了受弯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ECC/RC组合梁均发生了延性较好的弯曲破坏,多缝开裂现象较为明显,在达到峰值荷载前均未发生粘结破坏。ECC/RC组合梁在达到各自峰值荷载的80%之前,裂缝宽度均小于100μm,可有效地提升混凝土梁的耐久性。采用简化的ECC材料本构关系,提出了ECC/RC组合梁的受弯承载力简化计算方法,并建议了ECC/RC组合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挠度的简化计算方法,推导了基于内力平衡的组合梁完全开裂截面的惯性矩公式,利用上述简化方法计算得到受弯承载力和跨中挠度的预测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2)进行了6根不同剪跨比、轴压力和配箍率的ECC/RC柱及1根RC对比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对不同试件的破坏形态、滞回特性、位移延性、耗能能力、刚度退化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ECC/RC组合柱表现出明显的多缝开裂特征,其延性、耗能能力和损伤容限均好于RC柱;随着剪跨比的减小,柱端水平荷载-位移滞回曲线趋于扁平,受剪承载力提高,但位移延性系数随之降低;配箍率较高的构件,柱端水平荷载-位移滞回曲线较饱满,刚度退化较缓,变形能力较大。采用OpenSees有限元程序建立ECC/RC组合柱分析模型,对不同剪跨比、轴压比、纵筋配筋率、ECC抗压强度、ECC极限压应变和外包ECC厚度对ECC/RC组合柱受弯性能和抗震性能的影响进行有限元参数分析。(3)将ECC/RC组合柱的性能划分为完好、轻微破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和倒塌五个性能水平,提出用位移角和基于Park-Ang的修正损伤指标作为ECC/RC组合柱的性能指标,通过对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并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给出了ECC/RC组合柱在不同性能水平下的位移角限值和损伤指标限值的建议值。(4)基于修正压力场理论(MCFT),修正了ECC的软化平均应力应变关系和局部应力平衡方程,考虑了纤维在斜裂缝处的应力传递能力,提出了能够更好地反映ECC受剪机理的修正MCFT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简化,推导了ECC斜裂缝角度和平均主拉应变的显示计算公式,提出了有腹筋ECC/RC组合构件受剪承载力的简化计算方法。建立ECC构件剪切试验数据库,验证了修正MCFT方法及其简化计算方法的合理性。(5)建立了多折线型ECC/RC组合柱转角型塑性铰恢复力模型,并提出了骨架曲线特征参数、塑性铰长度和滞回规则的计算方法,通过与试验柱实测滞回曲线的比较和分析,验证了组合柱塑性铰恢复力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3.结构层次(1)对一个装配式ECC/RC组合框架结构和一个普通RC对比框架结构进行振动台试验,研究模型结构在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自振特性、加速度、位移、残余位移和节点转角等动力响应的分布规律及其随地震水准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将ECC材料引入节点和梁、柱塑性铰区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剪承载力、塑性变形能力、耗能能力和耐损伤性都远高于普通钢筋混凝土框架,从全寿命周期考虑,ECC/RC组合结构具有较高的经济性。(2)研究了ECC/RC组合框架结构的性能水平划分依据,给出了ECC/RC组合框架不同性能水准对应的各性能指标(最大层间位移角、基于Park-Ang的损伤指标、最大残余层间位移角和最大楼层加速度)限值。在确定性能水准和性能指标限值之后,设计了两个框架算例(普通RC框架和ECC/RC组合框架),采用基于增量动力分析(IDA)的多指标抗震性能评估方法,考察了两种框架在不同地震动强度水平下的结构响应和抗震能力,分析结果表明ECC/RC组合框架在中震和强震作用下具有比RC框架更加优异的抗震能力。

张学[10](2012)在《预制预应力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多高层住宅建筑多采用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形式,随着经济以及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这种结构体系存在着工业化产的程度不高、结构施工后建筑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以及在施工过程中会浪费大量原材料、现场施工条件复杂等缺点逐渐显现。本文提出了一种预制预应力剪力墙结构体系,即采用后张预应力钢筋将预制剪力墙墙体进行相互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结构。该体系墙体许多性能可以得到改善,例如:抗裂性、结构的整体性以及抗侧刚度,相比于现浇结构优势较为明显。为了研究这种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特点,对该结构体系中的典型截面形式的墙肢,例如:一字形、T字形、双肢形预制墙体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与同截面形式的现浇墙体进行对比,分析了预制预应力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同时建立了一个十五层的预制预应力剪力墙模型研究其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主要内容为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前期制作的三种不同截面类型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剪力墙试验模型所得到的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ABAQUS软件对试验模型试件进行模拟低周反复水平加载试验。模拟结果表明:其破坏主要集中在墙体与底座固定梁的结合部位处以及墙体与墙体之间连梁的结合处,这些部位都是结构的薄弱部位,所得模拟结果与前期试验结果一致。(2)对混凝上强度等级在C30-C45范围内以及轴压比在0.1~0.5范围内预制预应力剪力墙模型进行了单调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全过程弹塑性模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三种不同截面类型试件的极限荷载增加、荷载位移曲线的斜率逐渐增大从而反映出试件的刚度增大开裂荷载也变大,同时试件荷载位移曲线的峰值点后移且极限荷载的增长速率变缓,T形截面形式的荷载位移曲线的下降段较其他两种截面形式明显;随着轴压比的增加不同截面类型的墙体荷载位移曲线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当轴压比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时,轴压力可以降低混凝土和钢筋的主拉应力,从而推迟了裂缝出现和裂缝宽度的增大而当轴压比过大时,反而会削弱墙体的抗剪能力。当轴压比为0.4时试件基本达到最大承载力,当轴压比为0.5时试件的承载力没有增加并呈现下降的趋势,故建议控制墙体的最大轴压比限制为0.4以内。(3)通过简化分析并采用SAP2000软件对一典型户型的十五层预制预应力剪力墙结构模型进行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分别采用振型分解的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求得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以及层间位移角。计算结果表明:在此类结构布置和层数下,结构层间位移角的最大值未超过规范对剪力墙结构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的限值规定。在所选择的E1、Taft、Lan4-2三种地震波作用下,结构楼层的最大位移、最大层间位移角和基底剪力差距较大,其中在Taft波的作用下该结构的动力反应最为明显达到1/122,接近规范关于剪力墙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1/120的限值。楼层最大层间位移角随层数的变化趋势:先增大后减小,在中间某一楼层达到层间位移角的最大值。对该结构输入地震波后,通过查看层间位移角的变化可以发现结构侧向刚度突变的部位和突变的程度,本结构在X向地震波下层间位移图形呈现明显的“手指”状,说明该结构的第四层侧向刚度有突变,设计时应采取加强措施。

二、在反复水平力作用下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横缝摩擦剪力墙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反复水平力作用下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横缝摩擦剪力墙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新型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装配式大板剪力墙结构
        1.3.2 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剪力墙结构
        1.3.3 预制叠合剪力墙结构
        1.3.4 浆锚连接装配式剪力墙结构
        1.3.5 其他装配式剪力墙结构
    1.4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本文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新型全装配式框-剪结构拆分装配方案研究
    2.1 新型全装配式框-剪结构拆分方案研究
        2.1.1 新型全装配式框-剪结构的拆分原则
        2.1.2 节点、梁、柱构件预制单元的确定
        2.1.3 全预制装配式框-剪结构的框架拆分方式[1]
    2.2 新型全装配式框-剪结构连接节点设计
        2.2.1 新型梁-柱连接节点设计
        2.2.2 新型柱-柱连接节点设计
        2.2.3 预制剪力墙-剪力墙的连接设计
    2.3 新型全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拆分装配方案研究
        2.3.1 装配式框-剪结构拆分装配方案Ⅰ(灌浆套筒连接方案)
        2.3.2 装配式框-剪结构拆分装配方案Ⅱ(U形筋连接方案)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钢筋连接性能研究
    3.1 钢筋约束浆锚搭接连接性能试验
        3.1.1 试验设计
        3.1.2 试验结果及分析
        3.1.3 高应力反复拉压试验
        3.1.4 钢筋约束浆锚搭接连接试验总结和建议
    3.2 新型灌浆套筒试验研究
        3.2.1 新型灌浆套筒研发的技术背景
        3.2.2 新型灌浆套筒可行性试验研究
        3.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2.4 新型灌浆套筒的试验验证
        3.2.5 新型灌浆套筒试验总结和建议
    3.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预制装配式剪力墙力学性能分析
    4.1 有限元模型
        4.1.1 ABAQUS简介
        4.1.2 模拟试件简介
        4.1.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1.4 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4.2 参数分析
        4.2.1 高宽比
        4.2.2 轴压比
        4.2.3 截面配筋率
        4.2.4 混凝土强度
    4.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灌浆套筒连接全装配式框-剪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5.1 试件设计
        5.1.1 子结构模型试件设计
        5.1.2 试件拆分装配方案
    5.2 试件制作
        5.2.1 试件材料
        5.2.2 灌浆套筒接头工艺试验
        5.2.3 构件制作
        5.2.4 试件装配
        5.2.5 材料性能
    5.3 试验装置及加载方案
        5.3.1 试验装置
        5.3.2 加载方案
    5.4 试验现象
        5.4.1 试件RC-1试验现象
        5.4.2 试件PC-1试验现象
        5.4.3 试件PC-2试验现象
    5.5 试验结果及分析
        5.5.1 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
        5.5.2 刚度退化
        5.5.3 延性系数和变形能力
        5.5.4 耗能能力
        5.5.5 钢筋应变分析
    5.6 结论和建议
        5.6.1 结论
        5.6.2 建议
    参考文献
第六章 U形筋连接全装配式框-剪结构试验研究
    6.1 试件设计
        6.1.1 子结构模型试件设计
        6.1.2 试件制作
        6.1.3 试件装配
        6.1.4 材料性能
        6.1.5 试验装置及加载方案
        6.1.6 测点布置
    6.2 试验现象
        6.2.1 试件PCFW1试验现象
        6.2.2 试件PCFW2试验现象
    6.3 试验结果及分析
        6.3.1 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
        6.3.2 刚度退化
        6.3.3 延性系数和变形能力
        6.3.4 耗能能力
        6.3.5 框架节点剪切变形分析
        6.3.6 钢筋应变分析
        6.3.7 试件塑性铰开展
    6.4 两种全装配式框-剪结构抗震性能对比
        6.4.1 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对比
        6.4.2 刚度退化对比
        6.4.3 延性对比
        6.4.4 耗能能力对比
        6.4.5 两种全装配式框-剪结构抗震性能对比结果
    6.5 结论和建议
        6.5.1 结论
        6.5.2 建议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全装配式框-剪结构数值模拟分析
    7.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7.1.1 单元选择与屈服准则
        7.1.2 材料本构关系模型
        7.1.3 预制构件和后浇混凝土界面模拟方法
        7.1.4 有限元模型建立
        7.1.5 边界条件与加载方式
        7.1.6 模型有效性验证
    7.2 试件破坏分析
        7.2.1 套筒应力水平分析
        7.2.2 试件变形
        7.2.3 试件破坏过程分析
        7.2.4 钢筋应变分析
    7.3 试件抗剪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7.3.1 框架梁柱节点区后浇混凝土强度参数分析
        7.3.2 框架节点梁端后浇段箍筋间距参数分析
        7.3.3 轴压比参数分析
        7.3.4 框架节点处附加U形筋直径参数分析
    7.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新型全装配式框-剪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8.1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8.2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接缝的受剪承载力计算
        8.2.1 剪力墙水平接缝的受剪承载力计算
        8.2.2 剪力墙竖向接缝的受剪承载力计算
    8.3 全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8.3.1 全装配式框-剪结构中预制剪力墙的布置原则
        8.3.2 全装配式框-结构协同工作计算基本假定
        8.3.3 全装配式框-剪结构的设计方法
    8.4 全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建议
        8.4.1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
        8.4.2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
        8.4.3 装配式混凝土连梁
    8.5 全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建议
    8.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
    9.2 主要创新点
    9.3 对今后相关研究的建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3)可恢复功能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与评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钢筋混凝土抗震结构的研究现状
    1.3 可恢复功能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可恢复功能剪力墙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其他可恢复功能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可恢复功能结构抗震性能设计原理
    1.5 新型可恢复功能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原理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可恢复功能钢筋(钢绞线)混凝土剪力墙的试验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概况
        2.2.1 试验目的
        2.2.2 试件的设计与制作
        2.2.3 材性试验
        2.2.4 试验装置及加载方案
        2.2.5 测量内容和测点布置
    2.3 剪力墙的破坏形态和试验现象
    2.4 试验结果及分析
        2.4.1 破坏特点
        2.4.2 荷载—位移滞回曲线
        2.4.3 骨架曲线
        2.4.4 刚度退化
        2.4.5 钢筋应变
        2.4.6 侧向变形
        2.4.7 轴向变形
        2.4.8 耗能能力
    2.5 可恢复功能
        2.5.1 残余变形
        2.5.2 最大裂缝宽度和残余裂缝宽度
    2.6 小结
第3章 轴压比与暗柱配箍形式对可恢复功能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试验概况
        3.2.1 试验目的
        3.2.2 试件的设计与制作
        3.2.3 材性试验
        3.2.4 试验装置及加载方案
        3.2.5 测量内容和测点布置
    3.3 剪力墙的破坏形态和试验现象
    3.4 试验结果及分析
        3.4.1 破坏特点
        3.4.2 荷载—位移滞回曲线
        3.4.3 骨架曲线
        3.4.4 刚度退化
        3.4.5 钢筋应变分析
        3.4.6 侧向变形
        3.4.7 轴向变形
        3.4.8 耗能能力
    3.5 可恢复功能
        3.5.1 残余变形
        3.5.2 最大裂缝宽度和残余裂缝宽度
    3.6 小结
第4章 碳纤维布约束作用下可恢复功能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
    4.1 引言
    4.2 试验概况
        4.2.1 试验目的
        4.2.2 试件的设计与制作
        4.2.3 材性试验
        4.2.4 试验装置及加载方案
        4.2.5 测量内容和测点布置
    4.3 剪力墙的破坏形态和试验现象
    4.4 试验结果及分析
        4.4.1 荷载—位移滞回曲线
        4.4.2 骨架曲线
        4.4.3 刚度退化
        4.4.4 钢筋与碳纤维布的应变分析
        4.4.5 轴向变形
        4.4.6 耗能能力
    4.5 可恢复功能
        4.5.1 残余变形
        4.5.2 最大裂缝宽度和残余裂缝宽度
    4.6 小结
第5章 可恢复功能混凝土剪力墙极限承载力计算和设计建议
    5.1 引言
    5.2 可恢复功能剪力墙极限承载力的评估
    5.3 建立可恢复功能混凝土剪力墙的V-R骨架曲线模型
        5.3.1 提出简化骨架曲线模型
        5.3.2 骨架曲线模型特征点计算
        5.3.3 计算骨架曲线模型与试验结果的比较
    5.4 可恢复功能混凝土剪力墙的残余变形
        5.4.1 相对残余变形
        5.4.2 震后可恢复功能混凝土剪力墙的可修复性参考指标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损伤可恢复功能混凝土剪力墙的钢板加固方法及其抗震性能
    6.1 建筑结构常用的修复加固方法
    6.2 试验概况
        6.2.1 试验目的
        6.2.2 试件的设计与制作
        6.2.3 材性试验
        6.2.4 试验装置及加载方案
        6.2.5 测量内容和测点布置
    6.3 剪力墙的破坏形态和试验现象
    6.4 试验结果及分析
        6.4.1 荷载—位移滞回曲线
        6.4.2 骨架曲线
        6.4.3 刚度退化
        6.4.4 钢板的应变分析
        6.4.5 耗能能力
    6.5 可恢复功能
        6.5.1 残余变形
        6.5.2 最大裂缝宽度和残余裂缝宽度
    6.6 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高轴压比下小剪跨比RC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和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高轴压比下小剪跨比RC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目的
    2.3 试验设计
        2.3.1 试件设计
        2.3.2 材料力学性能
        2.3.3 试验加载装置
        2.3.4 加载制度
        2.3.5 测量内容与测量方法
        2.3.6 内置式应变片的布置方法
        2.3.7 构件承载力试算
    2.4 试验结果及分析
        2.4.1 裂缝发展与破坏模式
        2.4.2 特征点的确定
        2.4.3 滞回曲线
        2.4.4 骨架曲线
        2.4.5 延性分析
        2.4.6 耗能分析
        2.4.7 刚度退化
        2.4.8 截面应变分布及发展过程分析
    2.5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小剪跨比RC剪力墙剪切刚度计算方法
    3.1 引言
    3.2 剪力墙构件的受剪机制
        3.2.1 斜向混凝土压杆作用
        3.2.2 骨料咬合作用
        3.2.3 剪切摩擦作用
        3.2.4 水平钢筋作用
        3.2.5 竖向钢筋作用
        3.2.6 残余拉应力作用
    3.3 小剪跨比剪力墙剪切数据库
        3.3.1 矩形截面小剪跨比剪力墙数据库
        3.3.2 I形截面小剪跨比剪力墙数据库
    3.4 剪力墙构件的剪切刚度的计算
        3.4.1 已有剪力墙刚度的计算方法及评估
        3.4.2 斜向桁架模型的剪切刚度
        3.4.3 拱模型的剪切刚度
        3.4.4 剪力墙有效剪切刚度的计算方法
        3.4.5 剪力墙有效剪切刚度计算模型的验证
    3.5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 小剪跨比RC剪力墙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4.1 引言
    4.2 基于小剪跨比剪力墙剪切数据库的受剪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4.2.1 剪跨比□
        4.2.2 腹板配筋率
        4.2.3 边缘约束构件纵向钢筋配筋率
        4.2.4 混凝土强度
        4.2.5 轴压比
    4.3 剪力墙破坏模式的判别方法
        4.3.1 剪力墙的破坏模式
        4.3.2 剪力墙的破坏模式的判别方法
    4.4 基于等效斜向腹筋桁架-拱模型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的推导
        4.4.1 等效斜向腹筋桁架作用
        4.4.2 拱作用
        4.4.3 剪力墙受剪承载力的计算
        4.4.4 剪力墙构件承载力计算步骤
    4.5 公式的验证
        4.5.1 破坏模式预测的验证
        4.5.2 受剪承载力预测的验证
    4.6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 小剪跨比RC剪力墙抗震性能非线性有限元模拟
    5.1 引言
    5.2 剪力墙的有限元模拟常用方法简介
        5.2.1 微观模型
        5.2.2 宏观模型
    5.3 基于CSMM模型的小剪跨比剪力墙结构模拟
        5.3.1 软化膜模型简介
        5.3.2 OpenSEES和SCS简介
        5.3.3 小剪跨比剪力墙的OpenSEES建模方法
        5.3.4 试验剪力墙CSMM模型模拟结果
        5.3.5 影响高轴压比下小剪跨比剪力墙受剪性能的因素分析
    5.4 基于PERFORM-3D的小剪跨比剪力墙结构有限元模拟
        5.4.1 PERFORM-3D简介
        5.4.2 PERFORM-3D剪力墙单元模型
        5.4.3 PERFORM-3D中的骨架曲线和滞回法则
    5.5 基于等效斜向腹筋桁架-拱模型的剪切性能参数确定方法
        5.5.1 剪切层的定义
        5.5.2 斜压层的定义
        5.5.3 纤维截面层的定义
        5.5.4 试验剪力墙PERFORM-3D模拟结果
        5.5.5 模型的比较
    5.7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 RC剪力墙结构剪力集中效应分析
    6.1 引言
    6.2 转换层框支墙的剪力集中效应
        6.2.1 剪力集中效应的成因
        6.2.2 剪力集中效应的叠加
        6.2.3 剪力不均匀系数和剪力集中效应的放大系数
    6.3 转换层框支墙剪力集中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6.3.1 分析模型
        6.3.2 参数分析结果
    6.4 剪力集中效应的定量计算
        6.4.1 系数SCF与SCSF的关系
        6.4.2 系数SCF和SCSF与转角差的关系
        6.4.3 系数SCSF与转角差之间的定量关系
    6.5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七章 剪力集中效应对RC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7.1 引言
    7.2 基于PERFORM-3D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
        7.2.1 分析模型概况
        7.2.2 PERFORM-3D有限元模型建立
        7.2.3 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中若干问题
    7.3 8度0.2g罕遇地震动时剪力墙结构弹塑性分析结果
        7.3.1 模态分析
        7.3.2 罕遇地震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工况
        7.3.3 结构顶点位移时程
        7.3.4 结构层间位移角
        7.3.5 楼层剪力分布
        7.3.6 耗能分析
        7.3.7 结构抗震性能水准的评估
    7.4 SCSF对小剪跨比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
    7.5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八章 小剪跨比开缝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及应用分析
    8.1 引言
    8.2 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钢板开缝形式
        8.2.1 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施工早期裂缝的成因
        8.2.2 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施工早期收缩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8.2.3 钢板开洞(缝)对施工早期收缩应力的影响研究
    8.3 高轴压比下开缝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研究
        8.3.1 试验设计
        8.3.2 试验结果
        8.3.3 开缝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与普通剪力墙抗震性能的比较
    8.4 开缝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对整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8.4.1 结构顶点位移时程
        8.4.2 结构层间位移角
        8.4.3 楼层剪力分布
        8.4.4 结构抗震性能水准的评估及比较
    8.5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9.1 全文总结
    9.2 本文主要创新点
    9.3 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学术成果
致谢

(5)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抗震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1.1 我国建筑业存在的问题
        1.1.2 建筑工业化与叠合板的发展前景
        1.1.3 叠合板的特点和应用
    1.2 研究现状
        1.2.1 叠合板板型的研发
        1.2.2 叠合板静力性能研究
        1.2.3 叠合板动力和抗震性能研究
        1.2.4 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抗震试验
    2.1 引言
    2.2 试件设计和制作
        2.2.1 试验原则
        2.2.2 试件设计
        2.2.3 实测混凝土和钢筋强度
    2.3 试验装置及仪器
        2.3.1 加载装置和加载制度
        2.3.2 位移计和机电百分表布置
        2.3.3 应变片布置
    2.4 试验过程和破坏形态
        2.4.1 WB-XJ-1试件
        2.4.2 WB-DH-1试件
        2.4.3 DH-BZ-1、DH-BZ-2试件
        2.4.4 DH-ZZ-1、DH-ZZ-2试件
        2.4.5 DH-HX-1、DH-HX-2试件
        2.4.6 DH-CK-1、DH-CK-2试件
        2.4.7 DH-FL试件
        2.4.8 DH-DX试件
        2.4.9 XJ-1、XJ-2试件
    2.5 破坏形态的影响因素
        2.5.1 施工方式的影响——现浇板和叠合板
        2.5.2 左右边梁的影响
        2.5.3 支座负筋的影响
        2.5.4 加载方向的影响
        2.5.5 横向穿孔钢筋的影响
        2.5.6 防裂钢筋的影响
        2.5.7 加载方式的影响
        2.5.8 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的裂缝形式
    2.6 钢筋应变分析
        2.6.1 现浇层支座负筋的应变
        2.6.2 现浇层横向穿孔钢筋的应变
        2.6.3 防裂钢筋的应变
        2.6.4 底板预应力钢丝的应变
        2.6.5 钢筋应变的影响因素
    2.7 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的整体性分析
        2.7.1 叠合板自身的整体性分析
        2.7.2 叠合板与边梁、左右边梁的连接
    2.8 小结
第三章 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滞回性能分析
    3.1 引言
    3.2 滞回曲线及分析
        3.2.1 试件滞回曲线及特征
        3.2.2 滞回曲线的影响因素
    3.3 变形能力分析及评价
        3.3.1 试件的骨架曲线
        3.3.2 骨架曲线上特征点的确定
        3.3.3 延性系数分析
        3.3.4 变形能力评价
    3.4 刚度及刚度退化分析
        3.4.1 试验刚度退化曲线
        3.4.2 刚度退化的影响因素
        3.4.3 特征点刚度分析
    3.5 承载力分析
    3.6 耗能能力分析
        3.6.1 耗能能力的评价方法和指标
        3.6.2 耗能能力分析
        3.6.3 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的耗能能力
    3.7 抗震性能评价
        3.7.1 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的抗震性能
        3.7.2 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地震区的应用
    3.8 小结
第四章 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抗震性能计算
    4.1 引言
    4.2 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4.2.1 撑杆-系杆模型简介
        4.2.2 叠合板撑杆-系杆模型的建立
        4.2.3 叠合板承载力的数值模拟
        4.2.4 叠合板承载力的计算步骤
    4.3 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的恢复力模型
        4.3.1 恢复力模型简介
        4.3.2 叠合板初始刚度的计算
        4.3.3 骨架曲线特征点参数的确定
        4.3.4 计算骨架曲线与试验骨架曲线对比
        4.3.5 滞回曲线的模拟
    4.4 损伤分析及评价
        4.4.1 损伤定义及研究步骤
        4.4.2 混凝土结构的损伤指标
        4.4.3 试件损伤指标的计算
        4.4.4 损伤指标的分析与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实用抗震设计方法
    5.1 引言
    5.2 承载力计算模型
        5.2.1 抗弯承载力计算
        5.2.2 抗剪承载力计算
    5.3 平面内变形计算
        5.3.1 楼板平面内变形限值
        5.3.2 平面内变形计算方法
    5.4 计算示例
    5.5 抗震构造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新型耗能预制L型剪力墙接缝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对耗能墙研究现状
        1.2.1 国内竖缝剪力墙结构研究现状
        1.2.2 国外竖缝剪力墙结构研究现状
    1.3 耗能阻尼器研究现状
        1.3.1 国内耗能阻尼器研究现状
        1.3.2 国外耗能阻尼器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本文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有限元模型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分析
    2.1 材料本构关系及力学性能测定
        2.1.1 混凝土本构关系及力学性能测定
        2.1.2 钢材本构关系及力学性能测定
    2.2 对比试件参数设计及加载制度
        2.2.1 墙体各参数设计
        2.2.2 加载制度设计
    2.3 剪力墙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4 模拟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2.4.1 结构滞回曲线对比分析
        2.4.2 结构骨架曲线对比分析
        2.4.3 结构延性及耗能能力对比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软钢耗能阻尼器有限元分析
    3.1 几种典型的消能装置特性
    3.2 软钢阻尼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2.1 增量理论弹塑性本构关系基本假定
        3.2.2 增量理论弹塑性本构关系矩阵
        3.2.3 阻尼器模型的建立
    3.3 阻尼器加载计算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L型耗能竖缝剪力墙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4.1 剪力墙参数设计
    4.2 剪力墙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2.1 剪力墙各材料参数及本构关系
        4.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计算
        4.2.3 模拟计算加载制度及结果
    4.3 剪力墙滞回特性
    4.4 剪力墙骨架曲线
    4.5 剪力墙延性及刚度退化分析
    4.6 等效粘滞阻尼比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企业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7)装配式混凝土双板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建筑业的重要地位
        1.1.2 传统建筑业的现状
        1.1.3 需求旺盛的建筑业
        1.1.4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1.2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主要形式
        1.2.2 装配式剪力墙的主要连接形式
    1.3 恢复力模型研究现状
        1.3.1 常见恢复力模型
        1.3.2 国内外研究成果
        1.3.3 确定恢复力模型的方法
    1.4 装配式混凝土双板剪力墙简介
    1.5 论文研究内容
    1.6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装配式混凝土双板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
    2.1 试验目的
    2.2 试件设计
    2.3 试件加工及制作
    2.4 试验加载装置及加载方案
        2.4.1 试验加载装置
        2.4.2 试验加载方案
    2.5 试验量测内容
        2.5.1 水平位移
        2.5.2 荷载
        2.5.3 钢筋应变
        2.5.4 裂缝开展及分布
    2.6 试验过程及现象
        2.6.1 试件SW1试验过程及现象
        2.6.2 试件SW2试验过程及现象
        2.6.3 试件SW3试验过程及现象
        2.6.4 试件SW4试验过程及现象
        2.6.5 试件SW5试验过程及现象
        2.6.6 试件SW6试验过程及现象
        2.6.7 试件SW7试验过程及现象
        2.6.8 试件SW8试验过程及现象
        2.6.9 试件SW9试验过程及现象
        2.6.10 试件SW10试验过程及现象
        2.6.11 试件SW11试验过程及现象
    2.7 试件裂缝宽度与破坏形态
        2.7.1 试件裂缝宽度
        2.7.2 试件破坏形态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装配式混凝土双板剪力墙试验结果分析
    3.1 滞回曲线与骨架曲线分析
    3.2 变形能力及承载力分析
    3.3 层间位移角分析
    3.4 刚度退化分析
    3.5 耗能能力分析
    3.6 钢筋应变分析
        3.6.1 墙体底部竖向钢筋
        3.6.2 墙体底部水平分布钢筋
        3.6.3 水平接缝U形连接钢筋
        3.6.4 边缘构件封闭箍筋
        3.6.5 边缘构件螺旋箍筋
    3.7 试验结论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装配式混凝土双板剪力墙力学计算模型研究
    4.1 装配式混凝土双板剪力墙恢复力模型
        4.1.1 装配式混凝土双板短肢剪力墙恢复力模型
        4.1.2 装配式混凝土双板普通剪力墙恢复力模型
    4.2 装配式混凝土双板剪力墙构件承载力计算模型
        4.2.1 开裂荷载
        4.2.2 正截面承载力
        4.2.3 斜截面承载力
        4.2.4 水平接缝承载力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装配式混凝土双板剪力墙有限元模拟分析
    5.1 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理论
        5.1.1 混凝土材料本构关系
        5.1.2 滞回规则
        5.1.3 屈服准则和流动法则
    5.2 剪力墙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2.1 材料应力-应变曲线
        5.2.2 单元选择及划分
        5.2.3 边界条件及加载
    5.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5.3.1 滞回曲线与骨架曲线
        5.3.2 等效塑性应变分布云图
        5.3.3 等效应力分布云图
    5.4 参数变化分析
        5.4.1 轴压比
        5.4.2 水平接缝连接钢筋直径
        5.4.3 边缘构件竖向钢筋直径
        5.4.4 边缘构件连续复合螺旋箍筋
        5.4.5 预应力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装配式混凝土双板剪力墙应用研究
    6.1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应用概述
        6.1.1 万科集团PCF剪力墙
        6.1.2 中南建设集团NPC剪力墙
        6.1.3 宇辉建设集团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
        6.1.4 西伟德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
    6.2 装配式混凝土双板剪力墙工程应用研究
        6.2.1 示范项目概况
        6.2.2 抗震设计措施
        6.2.3 主要节点连接及构件设计研究
        6.2.4 DWPC剪力墙结构建造技术
    6.3 装配式混凝土双板剪力墙应用总结
    6.4 装配式混凝土双板剪力墙与新型建筑工业化
        6.4.1 装配式混凝土双板剪力墙的优势
        6.4.2 装配式混凝土双板剪力墙的不足
        6.4.3 在新型建筑工业化中的应用建议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二层二跨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预制装配式结构的应用与研究
        1.2.1 国外预制装配式结构的应用与研究
        1.2.2 国内预制装配式结构的应用与研究
        1.2.3 预制装配式结构的震害
        1.2.4 预制装配式结构节点连接方式
        1.2.5 预制装配式结构连接方式研究动态
        1.2.6 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1.3 课题的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试验研究
    2.1 单层二跨框架试验
        2.1.1 试验框架的设计
        2.1.2 试验装置及加载方法
        2.1.3 测点布置及量测设备
        2.1.4 试验过程
    2.2 二层二跨框架试验
        2.2.1 试件设计
        2.2.2 材料性能
        2.2.3 试验装置及加载制度
        2.2.4 测点布置及量测设备
        2.2.5 拟动力试验
        2.2.6 拟静力试验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拟动力地震反应分析
    3.1 框架(KJ-3)拟动力试验结果
        3.1.1 框架(KJ-3)时程曲线
        3.1.2 框架(KJ-3)恢复力-位移滞回曲线
    3.2 框架(KJ-4)拟动力试验结果
        3.2.1 框架(KJ-4)时程曲线
        3.2.2 框架(KJ-4)恢复力-位移滞回曲线
    3.3 框架变形与刚度
        3.3.1 框架(KJ-3)变形与刚度
        3.3.2 框架(KJ-4)变形与刚度
    3.4 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
        3.4.1 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简介
        3.4.2 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的基本原理
        3.4.3 中心差分法
        3.4.4 线性加速度法
        3.4.5 平均加速度法
        3.4.6 Newmark-β法
    3.5 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
        3.5.1 框架(KJ-3)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
        3.5.2 框架(KJ-4)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拟静力试验结果分析
    4.1 框架滞回性能分析
        4.1.1 结构滞回性能
        4.1.2 框架(KJ-3)拟静力滞回曲线
        4.1.3 框架(KJ-4)拟静力滞回曲线
    4.2 框架延性分析
        4.2.1 框架延性的概念
        4.2.2 框架(KJ-3)位移延性系数
        4.2.3 框架(KJ-4)位移延性系数
    4.3 框架耗能能力
        4.3.1 耗能能力度量
        4.3.2 框架(KJ-4)骨架曲线
        4.3.3 框架(KJ-4)耗能能力
        4.3.4 框架结构的变形恢复能力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静力弹塑性分析
    5.1 弹塑性静力(Pushover)分析
        5.1.1 Pushover分析方法介绍
        5.1.2 基于能力谱法的结构抗震性能评估
        5.1.3 Pushover分析方法在结构抗震性能研究中的应用
    5.2 能力谱方法介绍
        5.2.1 能力谱方法的实施步骤
        5.2.2 目标位移的计算
        5.2.3 等效粘滞阻尼的计算
        5.2.4 能力谱曲线上结构屈服对应点的确定
    5.3 Pushover方法分析结果
    5.4 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非线性有限元分析(ANSYS)
        5.4.1 有限元方法的提出
        5.4.2 有限元方法的发展
        5.4.3 ANSYS软件概述
        5.4.4 ANSYS软件分析的类型
        5.4.5 分析模型的建立
        5.4.6 计算分析与对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预压装配式框架梁端半刚性对结构变形的影响
    6.1 梁端半刚性概念
        6.1.1 基于钢框架结构的梁端半刚性研究现状
        6.1.2 基于混凝土结构的梁端半刚性研究现状
    6.2 梁端半刚性对框架结构变形的影响理论分析
        6.2.1 半刚性连接的初始转动刚度
        6.2.2 半刚性连接内力分析
        6.2.3 半刚性连接梁柱单元刚度矩阵
        6.2.4 半刚性连接对结构弹性分析的影响
    6.3 梁端半刚性对结构变形的试验研究
        6.3.1 试件设计
        6.3.2 试验结果
    6.4 梁端弯矩调幅的条件及调幅系数的确定(结合两种试验)
        6.4.1 影响梁端截面延性的因素
        6.4.2 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弯矩调幅限值
        6.4.3 满足使用要求的弯矩调幅限值
        6.4.4 预压装配式PC框架弯矩调幅建议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
    7.1 节点受力机理
        7.1.1 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受力机理
        7.1.2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节点的受力机理
    7.2 试验结果分析
        7.2.1 节点核心区的裂缝分布及损伤状态
        7.2.2 节点核心区的受力状态分析
        7.2.3 节点核心区剪切角滞回曲线
        7.2.4 节点核心区的剪力传递机理分析
    7.3 预压装配式框架节点抗裂度分析
        7.3.1 节点核心区抗裂度计算公式的基本假定
        7.3.2 节点核心区抗剪承载力
        7.3.3 节点核心区所受剪力
        7.3.4 节点核心区的抗裂度计算比较
    7.4 节点核心区剪切变形分析
        7.4.1 节点核心区的剪切变形及影响因素
        7.4.2 节点核心区的经验剪切变形计算公式
        7.4.3 节点核心区的剪切变形验算公式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建议
    8.1 框架内力分析方法及原则
    8.2 框架位移计算方法
    8.3 框架梁柱承载力设计
        8.3.1 梁柱配筋要求
        8.3.2 截面构造要求
    8.4 节点(牛腿、缺口梁)设计
        8.4.1 承载力计算方法
        8.4.2 构造要求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本文总结及结论
    9.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ECC/RC组合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ECC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ECC材料层次的研究现状
        1.2.1.1 ECC材料设计原理及其组分的选择
        1.2.1.2 ECC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
        1.2.2 ECC构件层次的研究现状
        1.2.2.1 ECC梁
        1.2.2.2 ECC柱
        1.2.2.3 ECC节点
        1.2.2.4 ECC连梁
        1.2.2.5 ECC剪力墙
        1.2.3 ECC结构层次的研究现状
        1.2.4 ECC的工程应用
    1.3 组合混凝土结构的研究现状
        1.3.1 组合混凝土构件
        1.3.1.1 组合混凝土梁
        1.3.1.2 组合混凝土柱
        1.3.1.3 组合混凝土节点
        1.3.1.4 组合混凝土剪力墙
        1.3.2 组合混凝土结构
    1.4 目前存在的问题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1 基于性能设计的ECC/RC组合框架结构三层次研究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5.3 本文技术路线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混杂PVA-ECC材料的配合比设计及其力学性能
    2.1 引言
    2.2 ECC材料微观设计理论
        2.2.1 准应变硬化准则
        2.2.2 准应变硬化性能指标
        2.2.3 基于微观力学的纤维桥接应力σ-裂缝开口宽度δ关系
    2.3 混杂PVA-ECC配合比优化设计
        2.3.1 配置混杂PVA-ECC所需的材料
        2.3.2 ECC材料微观力学模型参数
        2.3.3 混杂PVA-ECC纤维体积含量的优化设计
        2.3.4 混杂PVA-ECC试验材料配合比的确定
        2.3.5 混杂PVA-ECC的搅拌工艺
    2.4 混杂PVA-ECC受压性能试验研究
        2.4.1 试验准备
        2.4.2 试验现象
        2.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2.5 混杂PVA-ECC弯曲性能试验研究
        2.5.1 试验准备
        2.5.2 试验现象
        2.5.3 试验结果及分析
        2.5.4 基于四点弯曲试验测定极限拉伸应变的反分析方法
    2.6 龄期对混杂PVA-ECC力学性能的影响
        2.6.1 不同龄期下混杂PVA-ECC准应变硬化准则和性能指标的理论分析
        2.6.2 不同龄期下混杂PVA-ECC受压性能试验研究
        2.6.3 不同龄期下混杂PVA-ECC弯曲性能试验研究
    2.7 混杂PVA-ECC单轴拉伸应力-应变全曲线的数值模拟
        2.7.1 ECC多缝开裂的微观力学模型
        2.7.1.1 裂缝面混杂纤维桥接应力σ-裂缝开口宽度δ关系的简化
        2.7.1.2 基体开裂强度
        2.7.2 多缝开裂的裂缝间距计算模型
        2.7.2.1 乱向分布单一种类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裂缝间距计算方法
        2.7.2.2 乱向分布混杂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裂缝间距计算方法
        2.7.3 ECC多缝开裂的拉伸应力-应变关系计算模型(串联弹簧模型)
        2.7.3.1 裂缝产生时的应力突降阶段
        2.7.3.2 应力恢复到开裂前大小的阶段
        2.7.3.3 应力继续增大至下一条裂缝出现的阶段
        2.7.4 单轴拉伸应力-应变全曲线数值模拟
        2.7.4.1 基本假定
        2.7.4.2 ECC试件的随机概率分布模型
        2.7.4.3 数值模拟计算步骤
        2.7.5 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
    2.8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外包式ECC/RC组合梁受弯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概况
        3.2.1 试验材料及其力学性能
        3.2.1.1 ECC材料
        3.2.1.2 混凝土材料
        3.2.1.3 钢筋材料
        3.2.2 试件设计
        3.2.3 试件制作
        3.2.4 试验加载方案与测点布置
    3.3 外包式ECC/RC组合梁受弯性能的数值模拟
        3.3.1 基本假定
        3.3.2 材料本构关系
        3.3.2.1 ECC的拉压本构模型
        3.3.2.2 混凝土的拉压本构模型
        3.3.2.3 钢筋的拉压本构模型
        3.3.3 受弯性能全过程分析的计算流程
    3.4 试验结果分析
        3.4.1 破坏模式
        3.4.2 荷载-跨中挠度曲线
        3.4.3 承载力与延性分析
        3.4.4 裂缝分析
        3.4.5 荷载-跨中挠度曲线理论值和试验值的对比
    3.5 外包式ECC/RC组合梁正截面受弯极限承载力简化计算方法
        3.5.1 基本假定
        3.5.2 U型ECC模板的最优厚度
        3.5.3 正截面受弯极限承载力计算
        3.5.4 简化计算方法的验证
        3.5.5 最大配筋率
        3.5.6 最小配筋率
    3.6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ECC/RC组合梁弯曲变形计算方法
    3.7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 外包式ECC/RC组合柱抗震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概况
        4.2.1 试件设计与制作
        4.2.2 试验材料及其力学性能
        4.2.2.1 ECC材料
        4.2.2.2 混凝土材料
        4.2.2.3 钢筋材料
        4.2.3 试验加载装置
        4.2.4 试验加载制度
        4.2.5 试验测量内容与测量方法
    4.3 试验结果分析
        4.3.1 试验现象
        4.3.1.1 裂缝发展
        4.3.1.2 破坏模式
        4.3.2 滞回曲线
        4.3.3 骨架曲线
        4.3.4 延性分析
        4.3.5 刚度退化
        4.3.6 耗能分析
        4.3.7 应变分析
    4.4 ECC/RC组合柱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4.4.1 材料本构模型
        4.4.1.1 ECC本构模型
        4.4.1.2 混凝土本构模型
        4.4.1.3 钢筋本构模型
        4.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4.3 模拟结果验证
        4.4.4 有限元参数分析
        4.4.4.1 轴压比n
        4.4.4.2 剪跨比λ
        4.4.4.3 纵筋配筋率ρ_s
        4.4.4.4 ECC抗压强度f_(ec)
        4.4.4.5 ECC极限压应变ε_(ecu)
        4.4.4.6 外包ECC厚度h_m
    4.5 ECC/RC组合柱抗震性能评价标准—损伤指标
        4.5.1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地震损伤模型
        4.5.1.1 单参数地震损伤模型
        4.5.1.2 双参数地震损伤模型
        4.5.2 ECC/RC组合柱地震损伤模型
        4.5.3 ECC/RC组合柱性能水平划分及其损伤指标限制
    4.6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MCFT的ECC/RC组合构件抗剪强度计算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基于MCFT的RECC构件抗剪强度理论研究
        5.2.1 RECC构件剪力传递机理
        5.2.1.1 受压区未开裂ECC传递的剪力
        5.2.1.2 骨料咬合作用
        5.2.1.3 纵筋销栓作用
        5.2.1.4 裂缝处残余拉应力
        5.2.1.5 箍筋作用
        5.2.1.6 拱作用
        5.2.2 基于桁架模型的抗剪强度计算方法
        5.2.3 本文的计算方法
        5.2.3.1 基于MCFT的RECC构件抗剪强度计算模型
        5.2.3.2 基于MCFT的RECC构件抗剪强度计算方法
        5.2.4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
    5.3 有腹筋RECC构件抗剪强度简化计算方法
        5.3.1 ECC对抗剪的贡献项,V_(Ecc)
        5.3.2 斜压杆角度θ计算公式推导
        5.3.3 ECC平均主拉应变ε_1的简化计算方法
        5.3.4 简化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
    5.4 有腹筋ECC/RC组合构件抗剪强度简化计算方法
    5.5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 ECC/RC组合柱转角型塑性铰恢复力模型研究
    6.1 引言
    6.2 典型的恢复力模型
    6.3 ECC/RC组合柱等效塑性铰长度计算方法
        6.3.1 等效塑性铰长度定义及理论计算公式
        6.3.2 ECC/RC组合柱等效塑性铰长度主要影响因素的识别
        6.3.2.1 轴压比n
        6.3.2.2 剪跨比λ
        6.3.2.3 纵筋率ρ_s
        6.3.2.4 抗压强度f_(ec)
        6.3.2.5 外包ECC厚度h_m
        6.3.2.6 截面高度h
        6.3.3 等效塑性铰长度计算公式
    6.4 ECC/RC组合柱转角型塑性铰骨架曲线的建立
        6.4.1 基本假定
        6.4.2 回字型ECC模板的最优厚度
        6.4.3 大、小偏心受压的界限判定
        6.4.4 大偏心受压时骨架曲线的屈服弯矩M_y和极限弯矩M_u
        6.4.4.1 屈服弯矩M_y
        6.4.4.2 极限弯矩M_u
        6.4.5 小偏心受压时骨架曲线的屈服弯矩M_y和极限弯矩Mu
        6.4.5.1 屈服弯矩M_y
        6.4.5.2 极限弯矩M_u
        6.4.6 骨架曲线极限塑性转角θ_(pu)的计算
        6.4.7 骨架曲线下降段中特征参数的计算
        6.4.8 骨架曲线模型的验证
    6.5 ECC/RC组合柱滞回规则的确定
        6.5.1 能量退化系数α_e
        6.5.2 卸载刚度系数α_s
        6.5.3 强度退化相互作用系数α_(sl)
    6.6 建议的恢复力模型与试验结果的比较
    6.7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七章 新型装配式ECC/RC组合框架振动台试验研究
    7.1 引言
    7.2 振动台试验概况
        7.2.1 原型结构的设计
        7.2.2 模型结构的设计
        7.2.2.1 相似常数的确定
        7.2.2.2 模型配筋
        7.2.2.3 各楼层配重的确定
        7.2.3 预制ECC节点设计
        7.2.4 模型制作
        7.2.5 试验材料及其力学性能
        7.2.6 加载方案
        7.2.6.1 地震波选取
        7.2.6.2 试验工况
        7.2.7 测点布置及测量内容
    7.3 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7.3.1 试验现象
        7.3.2 结构动力特性
        7.3.2.1 自振频率
        7.3.2.2 阻尼比
        7.3.2.3 结构振型
        7.3.3 加速度响应
        7.3.4 位移响应
        7.3.5 层间剪力及剪重比
        7.3.6 应变反应
        7.3.7 残余变形
        7.3.8 节点转动能力
    7.4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八章 ECC/RC组合框架结构的多指标抗震能力评估
    8.1 引言
    8.2 振动台试验模型的有限元数值模拟
        8.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8.2.1.1 梁、柱单元的选取
        8.2.1.2 转角型塑性铰模型参数的确定
        8.2.1.3 有限元分析过程
        8.2.2 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对比
        8.2.2.1 自振频率
        8.2.2.2 加速度反应
        8.2.2.3 位移反应
        8.2.2.4 误差原因分析
    8.3 ECC/RC组合框架结构的性能水平及其量化
        8.3.1 ECC/RC组合框架结构的性能水平划分
        8.3.2 ECC/RC组合框架结构的性能指标及其限值
        8.3.2.1 最大层间位移角θ_m
        8.3.2.2 基于Park-Ang的整体损伤指标D_(MPA)
        8.3.2.3 最大残余层间位移角R_m
        8.3.2.4 最大楼层加速度α_f
    8.4 多指标抗震能力评估方法
    8.5 基于IDA分析的ECC/RC组合框架多指标抗震能力评估
        8.5.1 增量动力分析(IDA)基本理论及其分析方法
        8.5.1.1 IDA方法的基本原理
        8.5.1.2 地震记录的选取
        8.5.1.3 地震强度指标和结构损伤指标的选取
        8.5.1.4 比例系数调幅算法和IDA曲线的插值
        8.5.1.5 多条IDA曲线的统计
        8.5.1.6 IDA方法的分析步骤
        8.5.2 结构基本信息和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8.5.3 单条地震记录IDA分析结果
        8.5.4 多条地震记录IDA分析结果
    8.6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9.1 总结
        9.1.1 材料层次
        9.1.2 构件层次
        9.1.2.1 外包式ECC/RC组合梁弯曲性能试验和理论研究结果
        9.1.2.2 外包式ECC/RC组合柱抗震性能试验和理论研究结果
        9.1.2.3 外包式ECC/RC组合构件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结果
        9.1.2.4 ECC/RC组合柱转角型塑性铰恢复力模型研究结果
        9.1.3 结构层次
        9.1.3.1 新型装配式ECC/RC组合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结果
        9.1.3.2 ECC/RC组合框架的多指标抗震能力评估结果
    9.2 展望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预制预应力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选题背景及其研究意义
    1.2 预制装配式结构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1.2.1 预制装配式结构在国外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1.2.2 预制装配式结构在国内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1.3 目前本课题组取得的研究成果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预制预应力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及ABAQUS分析
    2.1 相关试验的综述
        2.1.1 相关试件尺寸及截面配筋
        2.1.2 试件的设计制作
        2.1.3 试件的加载及变形的测量
        2.1.4 试件的破坏形态及分析
        2.1.5 试件结果及分析
    2.2 预制预应力剪力墙试件的ABAQUS分析
        2.2.1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的概述
        2.2.2 ABAQUS有限元分析的步骤
        2.2.3 ABAQUS中材料的本构关系
        2.2.4 ABAQUS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预应力的施加
        2.2.5 ABAQUS有限元计算结果
        2.2.6 预制预应力剪力墙试件受力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2.6.1 混凝土材料强度
        2.2.6.2 轴压比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预制预应力剪力墙结构非线性分析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1 引言
    3.2 工程概况
    3.3 结构配筋及节点构造要求
        3.3.1 结构配筋
        3.3.2 节点的构造要求
    3.4 模型的简化及相关单元的选取
        3.4.1 SAP2000中预应力筋的模拟
        3.4.2 SAP2000中剪力墙的模拟
        3.4.3 SAP2000中对暗柱和连梁的模拟
    3.5 定义材料的本构关系
        3.5.1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3.5.2 钢筋的本构关系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预制预应力剪力墙结构模型的动力反应分析
    4.1 引言
    4.2 基于位移的抗震鉴定方法
    4.3 结构性能的量化及规范对层间位移角规定
    4.4 结构的模态分析
    4.5 结构的反应谱分析
    4.6 结构的时程分析
        4.6.1 概述
        4.6.2 地震波的选取
        4.6.3 动力时程分析的结果及对比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四、在反复水平力作用下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横缝摩擦剪力墙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在反复水平力作用下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横缝摩擦剪力墙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J]. 李郢,宋瑞华,马祖晃,刘振昌,姜敬凯,魏琏.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983(04)
  • [2]新型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 马军卫. 东南大学, 2018(05)
  • [3]可恢复功能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与评估方法[D]. 袁维光. 西南交通大学, 2019
  • [4]高轴压比下小剪跨比RC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和设计方法研究[D]. 金辰华. 东南大学, 2019
  • [5]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抗震性能的研究[D]. 张敬书. 兰州大学, 2013(10)
  • [6]新型耗能预制L型剪力墙接缝抗震性能研究[D]. 万永波.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7]装配式混凝土双板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D]. 肖全东. 东南大学, 2015(06)
  • [8]二层二跨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D]. 黄慎江. 合肥工业大学, 2013(05)
  • [9]ECC/RC组合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D]. 乔治. 东南大学, 2019
  • [10]预制预应力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D]. 张学. 山东建筑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重复水平力作用下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横向节点摩擦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