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静力触探在华南地区的初步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周春梅[1](2008)在《武广客运专线红粘土地基原位试验及地基沉降计算》文中指出高速铁路要为列车的高速行驶提供一个高平顺性和稳定性的轨下基础,而路基作为轨道结构的基础,必须在运营条件下将线路轨道的设计参数保持在要求的标准范围之内,这无疑就是对高速铁路的沉降稳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客运专线无碴轨道红粘土地基变形特性与动力稳定性研究”(50778180)和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项目:“武广客运专线灰岩残积层红粘土路基变形特性及路基边坡稳定性试验研究”(2005K002-B-2-1),通过室内试验、现场原位测试、数值分析等手段,从经验公式研究以及沉降计算两大部分着手,对武广客运专线红粘土地基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红粘土作为一种特殊性的土类,其工程性质存在很大的地理性差异。本文对有工程代表意义的工点(咸宁,泉口,岳阳,以及耒阳,郴州等工点)取样进行室内土工试验,总结出了其物理力学性质的分布规律及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2、将室内的压缩试验数据与现场的原位测试试验相结合,研究了静力触探指标(如端阻力qc,侧摩阻力fs等)与沉降计算重要参数压缩模量Es之间的经验关系,并进行了相关性检验,以指导工程实践;3、研究了贯入击数N与压缩模量Es之间的经验关系,并进行了相关性检验;4、基于Plaxis有限元程序,对于有代表性的工点进行了理论沉降计算。并根据现场的大型平板荷载试验的实际加载和开挖情况,在模拟地层沉降时,分别考虑直接加载和考虑基坑开挖两种情况,并对比实测的数值,得出考虑开挖后有限元计算更能贴近土层实际的变形;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土层性质、渗透系数、以及泊松比等参数对于红粘土地基沉降的影响;5、根据固结理论,对传统的分层总和法作了较大的改进,采用细层法进行路基主固结沉降计算;利用Visual Basic平台,编制了可视化应用程序,以进行沉降计算和修正值计算。
徐朋威[2](2020)在《江西红色风化泥质粉砂岩地基承载力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江西境内工程建设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房建、桥梁等工程项目选择风化红层作为其基础持力层。截至目前,针对江西省典型泥质粉砂岩红层风化程度的分层评价及各风化层承载力确定方面尚未见有较为系统的专门研究,造成目前工程实践中被广泛用作持力层的泥质粉砂岩风化层承载力取值过于保守,其天然的充足的承载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造成极大的浪费。因此,开展泥质粉砂岩风化带分层评价及各风化层承载特性的研究是紧密结合工程实践、为生产实际需要的重要研究课题。基于国内外文献及现场调研、搜集统计大量红层场地勘察资料,综合工程水文地质学、室内外土工试验、数理统计及数值模拟等方法,以江西红层白垩系泥质粉砂岩为研究重点,对现有地基承载力评价方法用于泥质粉砂岩风化层的适用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对指导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丰富了地区性软岩工程地质理论及工程实践。具体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调研典型白垩系泥质粉砂岩红层地质条件,通过试验及数理统计分析点荷载强度、标贯及重型动力触探击数与弹性波波速四个量化指标在泥质粉砂岩风化程度分层评价中的适用性。取样开展白垩系泥质粉砂岩基本性质测试及三轴试验,分析其强度、变形、水理性等特性;三轴试验结果显示水对重塑泥质粉砂岩黏聚力劣化作用明显,相同压实度下随含水量增加黏聚力持续减小;分析了泥质粉砂岩静态崩解现象及崩解物形态、粒径变化特征,其耐崩解性指数随崩解循环次数的增加呈负指数关系递减。(2)借助数值模拟,参考区域地层条件建立均质及非均质地基模型进行参数演化分析,探讨了岩土体抗剪强度指标、变形参数、基础宽度等对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各工况下按不同方法确定地基承载力的误差及适用性,数值模拟所得荷载沉降曲线与相应破坏模式下的特征基本相符。(3)对现有不同方法确定风化泥质粉砂岩地基承载力进行比较分析。从工程勘察实践着手,统计分析了赣抚等地区大量白垩系泥质粉砂岩不同风化带原位测试成果,初步拟合了区域性的fak-N(或N63.5)统计关系式,即可以按式fak=15.63N+26.63、fak=24.30N63.5+28.55依据原位触探击数评价相应泥质粉砂岩风化层的承载力。统计计算了按岩石饱和及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折减评价中等风化泥质粉砂岩承载力时的折减系数取值,折减系数统计平均值分别为0.56和0.43,均较接近于规范中折减系数“对较完整岩体可取0.2~0.5”取值的上限0.5。
李珍玉[3](2009)在《武广客运专线红粘土地基沉降数值分析及试验研究》文中认为红粘土是一种区域性较强的特殊土类,普遍认为它是一种较好的天然地基和良好的建筑材料,同时却因为具有明显的收缩性、裂隙性和分布不均匀等工程特性而存在着工程隐患。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在西南、华中、华南等红粘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所遇到的红粘土问题也越来越多。对红粘土已有的研究成果尚很难解决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对地基沉降量严格要求的问题。因此,进一步深入地开展红粘土工程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实际意义。为此,结合武广客运专线建设的实际需要和铁道部重大研究课题,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应用室内土工试验、原位测试、现场工程监测及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超固结残积层红粘土这一特殊土的变形规律,获得的主要结论和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沿线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通过大量的室内土工试验,获得该区域典型红粘土的工程特性参数。采用概率统计的方法分析红粘土各土性参数的空间变异规律,建立了各指标间的经验关系。研究了红粘土随埋置深度的增加,其含水量、孔隙比、液限、塑限、液性指数、塑性指数、压缩模量、前期固结压力等指标的变化规律。(2)通过室内大量固结压缩试验和三轴剪切试验,系统地研究了红粘土的应力历史、不同应力水平下的应力应变特性、不同固结状态下强度参数的变化规律,以及土层深度、围压等因素对红粘土强度和变形的影响情况。(3)在红粘土地基上进行了载荷试验及静力触探试验,分析了典型工点所得红粘土地基的沉降变形曲线,及其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规律。将不同深度的静力触探参数与室内土工试验进行对比,得到了两者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利用静力触探参数对红粘土地基土层的固结性状进行判断。(4)鉴于该区域红粘土的超固结特性,在分析红粘土地基固结沉降变形时,充分地考虑了其应力历史的影响。分析了在外荷载作用下,超固结红粘土地基可能出现的几种固结性状。对固结状态变化时的分界面采用临界孔隙水压力表示,并运用孔隙水压力消散水平表示其消散的程度。(5)考虑超固结比沿深度变化的特征,建立了超固结饱和红粘土的非线性固结控制方程。用有限差分法对固结方程进行数值计算,并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获得了红粘土固结方程的有限差分数值解。用本文的方法结合课题的试验成果,分析了该区域红粘土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固结性状及其影响因素。(6)在工程应用中,对武广客运专线综合试验段的路基进行了373天的现场监测。根据现场监测的结果,分析路基填筑期间和完成后,红粘土地基的地表沉降、分层沉降及孔隙水压力的发展变化规律。除了运用本文方法对路基进行分析外,还采用有限元软件ADINA对红粘土路基进行数值模拟。将理论计算结果与监测值相对比,表明得到的理论分析值与现场测试结果之间较为吻合。(7)利用Bayesian理论对沉降修正系数进行了公式的推导。应用均匀分布的经验分布作为先验分布,在现场原位测试数据有限的条件下,利用小样本贝叶斯分析,建立了后验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并采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MCMC)方法和Gibbs抽样法对该后验概率密度进行取样模拟,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样本信息,推求出沉降修正系数的后验分布,进而对传统的沉降修正系数取值进行了优化。该方法最大程度地利用了以往的经验信息,充分地反映了其客观性。这一方法与岩土相关参数统计的实际过程一致,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同时也为类似工程地基的沉降计算提供了又一条分析途径。
刘冬[4](2009)在《武广客运专线红粘土地基沉降计算与预测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武广客运专线设计时速为200~350km,全线采用无碴轨道,必须具备高平顺性和高稳定性,该线对路基工后沉降量的要求非常严格,工后沉降量一般要求不大于15mm,对长度大于20m的路基要求控制在30mm以内。武广客运专线分布有近100km的红粘土,红粘土作为区域性的特殊土,具有独特的工程特性和分布特性,红粘土地基的变形是否能满足客运专线的设计要求,是设计单位最为关心的问题。本课题的核心是对武广客运专线红粘土地基的沉降变形进行研究,找出最适合红粘土地基沉降计算和预测的方法,并对多个工点进行计算和预测,为武广客运专线红粘土地基的设计提供验证的依据。本论文紧扣课题,以现场原位试验为基础,对武广客运专线原位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了载荷试验变形模量、标贯击数及静力触探指标分别与室内压缩模量的经验关系;统计出各工点红粘土地基的变形模量值及承载力特征值;同时对载荷试验P~S曲线进行分析,使用基于载荷试验P~S曲线的切线模量法计算红粘土地基的沉降,并通过多个工点的计算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在沉降预测方面,基于现有的沉降预测模型,引入预测学中的变权重组合预测方法和最优组合预测方法,分别对武广客运专线三个工点沉降进行预测,并与监测数据对比,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本论文最后从数值模拟入手,分别采用FLAC3D模拟载荷试验和FLAC2D模拟分级加载路堤荷载作用下的红粘土地基沉降,通过采用室内压缩模量转换的变形模量用于数值模拟,对比载荷试验读取的数据,发现数值模拟结果与载荷试验可以很好的吻合,说明本论文建立的变形模量与压缩模量的经验关系非常可靠,另外将FLAC计算出的沉降量、实际监测的沉降量和沉降预测的沉降量对比,验证沉降计算方法和沉降预测方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王威[5](2016)在《强夯作用下饱和粉(砂)质土地基响应及加固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总结了已有强夯工程实践成果的基础上,以饱和粉(砂)质地层强夯加固法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考虑速率效应和地基模量变化的粘弹塑帽子土体本构模型;基于该模型,通过耦合动力有限元方法,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分析了强夯下饱和土的动力排水固结规律,揭示了强夯下不同渗透性土体的动力夯实机理,最后提出了强夯法加固地层的设计建议和分析方法。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包括:(1)分析了强夯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趋势与特点,得出高能级强夯技术以及强夯复合降水措施的应用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同时,结合收集的国内182项强夯工程的实践成果,采用实测统计方法定量研究了施工各参数间关系,包括夯击能级与有效加固深度的关系、夯锤重量与夯锤落距间的关系、夯锤直径与夯击能级的关系、夯击次数与夯沉量的关系、夯锤直径与夯间距的关系以及各类工程中加固的有效深度范围,获得了强夯施工各参数间的变化规律。(2)建立了基于Biot流固耦合理论、弹塑性CAP本构以及考虑了夯锤与土体接触计算的强夯分析模型,并借鉴Pareto最优理论,以NSGA-IIa作为主体反分析算法,结合现场测试结果,实现了动态调查强夯下土体的变化过程。研究表明:所提方法解决了数值计算在确定参数上的困难,同时很好的克服了室内试验、现场测试在调查强夯下土体力学特性方面的局限性。另外,目前计算常采用的CAP本构低估了土体在高应变率条件下的刚度响应且不能很好的反映土体不断被压密的特性。(3)针对CAP本构不能很好的反映应变率和连续压密等问题,本文将Perzyna超应力方程嵌入到CAP本构模型当中,用来考虑土体加载速率效应特性的影响,同时引入了土体弹性参数变化模式来考虑土体不断被强夯压密的特性,对CAP本构进行了扩展。最后利用Umat子程序进行二次开发导入至LS-DYNA平台,并得到了室内静、动态试验以及原位试验的验证。(4)利用前述改进的本构模型,阐明了饱和土在强夯作用下的孔压发展规律,总体上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强夯冲击阶段,此刻地基处于不排水状态,土体内部的孔隙水压力随强夯荷载的施加瞬间增大,当地基上的加载开始卸荷时,孔隙水压力也随之下降,直至强夯结束地基内仍保持一定的残余孔压;第二阶段为强夯固结阶段,此刻地基处于固结排水状态,土体内的残余孔隙水压力随固结的发生逐渐消散,而地基的强度开始逐渐的固结增强。进一步地,对影响强夯下饱和土动力排水固结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夯击能级的提高,对地基内超孔隙水压力的影响逐渐扩大,单纯地提高能级反而会使孔压消散变慢,土体固结强度增长减缓;随着夯锤半径的增大,对地基内超孔隙水压力的影响,由深层向浅部并沿径向发展,超孔压的消散逐渐变快,相应的土体固结强度增长也随之加快;渗透系数的变化对地基内孔压的影响主要在强夯固结阶段,渗透系数愈大,地基的超孔隙水压消散的愈迅速,土体固结强度增长的也愈快。另外,在强夯实践中,可在地基内增设排水措施加速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但并非是排水设施的插入长度越深越好或是离夯点中心的间距越近越好,应综合水力梯度影响来选取最佳的埋置深度和距离。(5)应用上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不同渗透性地基的强夯加固效果研究,完善了强夯施工的设计方法。针对弱渗透性粉质土地基的强夯加固特点,关键在于处理孔压消散和增加有效加固深度间的关系,在对影响弱渗透性地基加固效果以及效率的因素进行全面参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弱渗透性粉质土地基强夯法加固的设计建议,并通过上海某工程大面积吹填土地基强夯处理进行施工方案的优化比选,验证了所提出的强夯处理设计建议是合理的;针对强渗透性砂质土地基的强夯加固特点,系统的研究了强夯作用下强渗透性砂质土地基的地表变形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综合地基密实度、夯击能级和动量、夯锤形状以及锤击数等因素影响下的强夯施工地表变形程度的预测公式,并通过与两个工程案例的实际地面变形情况对比分析,验证了该公式的有效性。
苏敏[6](2013)在《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软土地基管桩施工挤土效应及单桩承载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预应力(PHC)管桩近年来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广泛应用。PHC管桩相对于其它地基处理方法具有较高的延米造价,通常用于公路软土地基处理的特殊路段或应急工程。由于桩体为工厂标准化生产,静压工艺有最小打入深度限制功能和余桩功效低的特点,预应力管桩施工要严格执行设计方案是工程各方共同的目标,因此该方法被业内广为应用。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一般软土路段采用预应力管桩方案存在造价偏高问题,通常采取加大桩距和改善褥垫层结构的思路解决,大间距条件下的单桩施工的挤土效应和单桩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是大间距预应力管桩设计方案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依托广清高速公路扩建工程,通过现场试验对PHC管桩挤土效应和单桩承载力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PHC管桩的施工挤土效应。PHC管桩为挤土沉桩模式,沉桩过程中引起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变化随深度增加近似呈线性增长,水平方向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小;挤土效应产生的土体水平位移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深度增加而减小;挤土效应滞后现象明显,可导致成桩后的桩体倾斜;拓宽地基场地上管桩施工对老路地基影响小,场地条件对沉桩挤土效应影响大,老路路堤对垂直于路基方向的水平位移有约束作用。通过原位静力触探试验和单桩承载力试验,研究了PHC管桩的单桩承载力特征。依据地基静力触探指标计算的单桩承载力和单桩承载力载荷试验结果具有较高的吻合性。通过在桩内预埋光纤和钢筋计的方法,发现了PHC管桩在加载和卸载过程中的应力和应变的变化和分布的规律。桩体的应力和应变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桩体承担荷载的方式体现出了摩擦桩的特征。
尹国荣[7](2009)在《岩溶区勘察方法及桥梁桩基施工技术》文中指出我国是个岩溶比较发育的地区,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岩溶区的工程建设项目愈来愈多。因此而引发的岩溶工程地质问题诸如岩溶地基的稳定性、岩溶渗漏、岩溶塌陷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全面准确的勘察岩溶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应用正确的岩溶处理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虽然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在岩溶的发育条件、成因、机制、类型、影响因素、岩溶地形地貌、岩溶塌陷等方面进行了许多研究,且取得了许多成就和成果,但对工程岩溶研究而言则尚较薄弱。随着桩基施工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岩溶区桥梁桩基的施工技术及处治方法的研究也日益重要。本文在野外地质勘察的基础上,运用最新的岩溶地质基础理论,对岩溶地区勘察方法及注意事项、处理措施、岩溶区桥梁桩基施工及桩基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一定成果。最后,本文还对岩溶区桥梁桩基检测进行研究,提出了岩溶区桥梁桩基检测的具体要求及实施方案。
包世泰[8](2004)在《基于GIS的地质勘察信息模型研究及其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大比例尺(≥1:100000)地质勘察信息在工程地质勘察与地质数据管理两个应用层面都因缺乏有效方法存在管理应用低水平重复、信息孤立等问题。 本文从理论方法入手,基于MDA模型驱动理论架构和计算机领域本体论思想,结合UML可视化建模语言和GIS的特征,探讨GIS信息建模的基础和方法,指出了MDA模型驱动和UML建模在GIS开发应用中的具体作用。 在技术创新应用方面,根据计算机领域本体论思想对地质勘察领域概念分析,基于UML建立地质勘察概念模型和地质勘察逻辑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地质勘察相关标准和规范,建立了地质勘察元数据模型和统一开放的元数据编码体系;对地质勘察动态行为模型的研究,揭示了类实例化后即对象之间的协作、交互行为、主要活动及操作流程;最后建立了地质勘察平面图、等值线图、柱状图和剖面图四种GIS表现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了地质勘察信息系统,实现基础地理、基础地质和工程勘察数据的高度共享、图文一体化管理和可视化分析等综合应用。 同时,以地质勘察逻辑模型为基础构建可扩展的地质三维信息模型,在数据模型、计算模型和可视化表现模型三个层次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并设计开发了地质三维建模软件,由地质勘察原始数据基于矢量层面技术进行地层三维建模,以多种方式可视化分析地质三维实体。 研究成果从方法上技术上实现了宏观地质信息管理与工程地质勘察两类应用主体在两个层面数据管理与综合应用的创新,是“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科研应用的纵向延伸,具有明显的科研和应用价值。
黄琛[9](2016)在《广东某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承载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以下均简称管桩)适用范围广、单桩承载力高、单位承载力造价低、施工工效高、工程质量可靠;管桩自身的相关规范体系基本完备,生产技术先进、检测有效、成桩质量好,工艺成熟,工程质量可靠,耐久性好,适用性强,经济性好,已成功应用于众多重要工程,充分体现了其较高的安全性。目前管桩在桥梁工程中应用不够广泛,规范方面存在空白,但随着近几年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可靠性、耐久性方面有了更大的提高,应用于公路桥梁工程的技术条件日趋成熟。本文以广东某高速公路桥梁的管桩基础为工程背景,开展公路桥梁管桩基础的竖向承载力计算的研究工作。本文收集和分析了大量的资料,从管桩基础的受力性状着手,结合公路桥梁基础的特点,对管桩的受力模式与机理进行研究和探讨;在对国内外管桩相关计算理论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对其竖向承载力特性进行分析和研究;根据现场试验和理论计算的对比成果,分析影响竖向承载力的主要因素;确定满足公路桥梁现场实际施工精度要求的试验方法,明确较为合理的公路桥梁规范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验证了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对公路桥梁管桩基础的竖向承载力的计算和分析是切实可行的。
交通部第四航务工程局设计研究院[10](1977)在《静力触探在华南地区的初步应用》文中研究表明 静力触探作为一种现场测试手段,已普遍地被人们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我们就有关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与标准贯入击数(N63.5)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华南某些地区根据PS提供砂性土、粘性土的承载力和根据PS判断砂性土密实度及粘性土的状态介绍如下:
二、静力触探在华南地区的初步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静力触探在华南地区的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武广客运专线红粘土地基原位试验及地基沉降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土体参数间相关性及经验关系的研究 |
1.2 静力触探试验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及现状 |
1.3 标准贯入试验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及现状 |
1.4 平板载荷试验 |
1.5 地基沉降计算的国内外研究 |
1.5.1 半理论-半经验沉降计算方法 |
1.5.2 考虑应力历史的地基沉降方法 |
1.5.3 应力路径法计算地基沉降 |
1.5.4 由变形特性进行沉降计算 |
1.5.5 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 |
1.5.6 沉降推算方法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岩土工程中经验公式的统计分析方法 |
2.1 岩土参数变异性的原因 |
2.2 建立经验公式的统计理论基础 |
2.2.1 回归分析概述 |
2.2.2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原理及显着性检验 |
2.2.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原理及显着性检验 |
2.2.4 一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原理 |
第三章 室内土工试验指标统计及其相关性研究 |
3.1 武广客运专线红粘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
3.2 武广客运专线红粘土物理力学指标间的相关关系 |
3.2.1 液限与塑限之间的相关关系 |
3.2.2 物理指标与压缩模量间的经验关系 |
3.2.3 物理指标与压缩系数间的经验关系 |
3.2.4 各物理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武广红粘土压缩模量与静力触探指标经验关系研究 |
4.1 静力触探试验概述 |
4.1.1 静力触探实验的主要技术要求 |
4.1.2 静力触探的贯入机理 |
4.1.3 静力触探原始数据的整理 |
4.2 静力触探试验的成果应用 |
4.2.1 土类的划分 |
4.2.2 土的强度参数 |
4.3 经验关系研究思路 |
4.4 工程实例 |
4.4.1 泉口工点(DK1293+427.50) |
4.4.2 咸宁工点(DK1274+642.90) |
4.4.3 耒阳工点(DK1274+642.90)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武广客运专线红粘土压缩模量与标贯击数经验关系研究 |
5.1 标准贯入试验简介 |
5.1.1 标贯试验原理 |
5.1.2 标贯击数修正系数确定 |
5.2 标准贯入试验的具体应用 |
5.2.1 变形参数E_0和E_s的确定 |
5.2.2 其它工程应用 |
5.3 工程实例计算 |
5.3.1 泉口工点(DK1293+427.50) |
5.3.2 岳阳工点(DK1443+152.00) |
5.3.3 咸宁工点(DK1274+642.90) |
5.3.4 耒阳工点(DK1784+884.90)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PLAXIS的地基最终沉降计算及VB程序设计 |
6.1 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沉降 |
6.1.1 传统的分层总和法 |
6.1.2 修正的分层总和法 |
6.2 细层法理论 |
6.2.1 附加应力的计算 |
6.2.2 孔隙比的确定 |
6.2.3 计算深度与细层厚度的确定 |
6.3 基于PLAXIS的地基沉降计算 |
6.3.1 土工有限元软件PLAXIS简介 |
6.3.2 有限元计算模拟 |
6.3.3 工程实例分析 |
6.4 基于Visual Basic 6.0的沉降计算程序设计 |
6.4.1 Visual Basic 6.0简介 |
6.4.2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方案 |
6.4.3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窗口 |
6.4.4 Visual Basic程序使用说明 |
6.4.5 工程实例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做的工作及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不同工点e-p关系式及曲线图 |
附录二: 武广客运专线红粘土室内土工试验物理力学指标总表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2)江西红色风化泥质粉砂岩地基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红层软岩及其风化物的研究现状 |
1.2.1 软岩的定义 |
1.2.2 红层软岩及其风化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地基承载力研究现状 |
1.3.1 地基承载力的基本概念 |
1.3.2 地基破坏发展的阶段及其破坏模式 |
1.3.3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概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江西红层分布特征及泥质粉砂岩风化带的确定 |
2.1 江西省白垩系岩石地层单位划分概述 |
2.2 江西典型红盆的形成背景及分布特征 |
2.2.1 江西红色盆地的形成 |
2.2.2 江西境内典型红色盆地的分布特征 |
2.3 红层的风化程度分带评价 |
2.3.1 岩石风化程度分带方法概述 |
2.3.2 泥质粉砂岩红层风化程度分层建议方法 |
2.4 气象水文条件及红层地区常见不良工程地质情况 |
2.4.1 气象水文条件 |
2.4.2 红层地区常见不良地质现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红色泥质粉砂岩的基本性质测试及三轴试验 |
3.1 红层的组份及分类 |
3.2 白垩系泥质粉砂岩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
3.2.1 泥质粉砂岩的界限含水率试验 |
3.2.2 泥质粉砂岩的颗分试验 |
3.2.3 泥质粉砂岩的击实试验 |
3.2.4 泥质粉砂岩的一维固结试验 |
3.3 泥质粉砂岩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
3.4 白垩系泥质粉砂岩的崩解试验 |
3.4.1 静态崩解试验 |
3.4.2 耐崩解性试验 |
3.4.3 崩解试验结果分析 |
3.5 白垩系泥质粉砂岩的三轴剪切试验 |
3.5.1 试验仪器 |
3.5.2 试验方案 |
3.5.3 试验方法 |
3.5.4 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风化红层地基承载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
4.1 地基土的本构模型 |
4.1.1 土体本构模型理论 |
4.1.2 Mohr-Coulomb土体本构模型简介 |
4.1.3 数值模拟失稳破化判据 |
4.2 均质浅基础地基承载力的有限元分析 |
4.2.1 模型的建立 |
4.2.2 模型参数的选取 |
4.2.3 载荷施加形式 |
4.2.4 初始地应力平衡 |
4.2.5 结果分析 |
4.3 非均质介质浅基础地基承载力的有限元分析 |
4.3.1 非均质介质地基承载力的理论计算方法 |
4.3.2 非均质介质地基承载力的数值模型建立 |
4.3.3 泥质粉砂岩硬层下卧泥岩软层模型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风化泥质粉砂岩地基承载力研究 |
5.1 按原位测试方法确定地基承载力 |
5.1.1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 |
5.1.2 标准贯入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
5.2 按经验方法确定地基承载力 |
5.2.1 不同规范对风化岩基承载力的取值比较 |
5.2.2 白垩系泥质粉砂岩地基承载力折减系数统计分析 |
5.3 由抗剪强度指标带入理论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 |
5.4 按土层的物性指标查承载力表确定地基承载力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武广客运专线红粘土地基沉降数值分析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关于红粘土的研究现状 |
1.3.1 红粘土定义及分类 |
1.3.2 红粘土性质 |
1.3.3 地基固结变形研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残积红粘土地质概况及其工程特性 |
2.1 试验段残积红粘土地基的地质概况 |
2.2 残积红粘土物理性质 |
2.2.1 物理性质参数 |
2.2.2 红粘土的胀缩性 |
2.2.3 红粘土的天然剖面性 |
2.2.4 红粘土各参数间关系 |
2.3 残积红粘土工程力学特性分析 |
2.3.1 单向固结压缩特性 |
2.3.2 红粘土的剪切变形 |
2.3.3 红粘土的强度特性 |
2.4 小结 |
第三章 残积红粘土地基原位测试 |
3.1 工程概况 |
3.2 平板载荷试验 |
3.2.1 沉降变形曲线 |
3.2.2 应力状态和应力水平 |
3.3 静力触探试验(CPT) |
3.3.1 静力触探技术的应用 |
3.3.2 静力触探各参数随深度变化 |
3.3.3 参数间关系 |
3.3.4 根据静力触探判断前期固结压力 |
3.4 小结 |
第四章 残积红粘土一维固结变形理论 |
4.1 关于Terzaghi理论的几个问题 |
4.2 非均质地基固结 |
4.2.1 参数为函数的地基固结 |
4.2.2 成层土的地基固结 |
4.2.3 Gibson地基固结 |
4.2.4 考虑土结构性的地基固结 |
4.2.5 考虑土应力历史的地基固结 |
4.3 超固结红粘土非线性固结方程 |
4.3.1 问题的提出 |
4.3.2 问题的分析 |
4.3.3 假设条件 |
4.3.4 建立红粘土的固结控制方程 |
4.4 小结 |
第五章 残积红粘土固结变形方程的数值解及其应用 |
5.1 半解析解 |
5.2 有限差分法 |
5.2.1 有限差分法简介 |
5.2.2 有限差分法基本思想 |
5.3 红粘土一维固结方程的求解 |
5.3.1 差分方程的求解步骤 |
5.3.2 红粘土固结方程的差分解 |
5.4 实例分析 |
5.4.1 固结曲线 |
5.4.2 临界消散水平 |
5.4.3 τ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红粘土地基变形现场监测及有限元分析 |
6.1 概况 |
6.2 现场监测及结果分析 |
6.2.1 监测点的埋设 |
6.2.2 监测分析 |
6.3 红粘土地基固结的有限元分析 |
6.3.1 基本假设 |
6.3.2 计算区域的确定 |
6.3.3 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 |
6.3.4 计算单元的划分 |
6.3.5 时间步长的选取 |
6.3.6 有限元模型参数 |
6.4 数值计算与监测结果比较 |
6.4.1 沉降计算结果分析 |
6.4.2 超孔隙水压力计算结果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非均匀红粘土地基变形的Bayesian分析 |
7.1 概述 |
7.2 问题的提出 |
7.3 Bayes准则 |
7.4 MCMC方法 |
7.4.1 MH抽样 |
7.4.2 Gibbs抽样 |
7.5 MCMC收敛性 |
7.6 MC均值标准误 |
7.8 实例分析 |
7.8.1 随机变量 |
7.8.2 先验分布 |
7.8.3 似然函数构造 |
7.8.4 后验分布 |
7.9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
8.2 本文主要创新 |
8.3 对今后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一、参加的科研项目 |
二、发表和录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武广客运专线红粘土地基沉降计算与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红粘土地基沉降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红粘土简介 |
1.2.2 沉降理论的形成 |
1.2.3 红粘土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2.4 红粘土地基沉降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武广客运专线红粘土的试验成果 |
2.1 武广客运专线红粘土室内试验得出的物理力学指标 |
2.2 武广客运专线红粘土地基平板载荷试验研究 |
2.2.1 武广客运专线地基平板载荷试验简介 |
2.2.2 工程概况 |
2.2.3 主要研究思路 |
2.2.4 试验原理 |
2.2.5 试验依据及方法 |
2.2.6 试验设备 |
2.2.7 武广客运专线地基平板载荷试验数据整理及成果分析 |
2.3 室内压缩模量与平板载荷试验变形模量的经验关系研究 |
2.4 静力触探及标准贯入试验与压缩模量之间的经验关系研究 |
2.4.1 静力触探试验指标与压缩模量之间的经验关系 |
2.4.2 标准贯入击数与压缩模量之间的经验关系 |
2.5 小结 |
第三章 武广客运专线红粘土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研究 |
3.1 概述 |
3.1.1 红粘土的成因、分布及构造 |
3.1.2 红粘土地基常规处理方法 |
3.2 红粘土地基变形特性 |
3.2.1 红粘土的固结变形 |
3.2.2 红粘土的胀缩变形 |
3.2.3 红粘土的地裂 |
3.3 红粘土地基最终沉降量计算方法研究 |
3.3.1 弹性理论计算法 |
3.3.2 工程实用法 |
3.3.3 原位试验法 |
3.3.4 沉降计算方法改进的思路 |
3.4 计算载荷试验工点沉降量对比载荷试验结果得出沉降修正系数 |
3.4.1 沉降计算算例 |
3.4.2 基于载荷试验 P~S曲线的切线模量法计算沉降 |
3.4.3 对比分析各种计算方法 |
3.5 利用切线模量法计算路堤沉降并与监测结果对比 |
3.5.1 路堤附加应力系数的计算 |
3.5.2 对红粘土地基沉降进行计算并与监测结果对比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武广客运专线红粘土地基沉降预测方法研究 |
4.1 概述 |
4.2 曲线拟合法 |
4.2.1 双曲线拟合法 |
4.2.2 指数曲线拟合法 |
4.2.3 星野法 |
4.2.4 Asaoka法预测沉降 |
4.2.5 反“S”型生长曲线模型 |
4.3 工程实例 |
4.3.1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
4.3.2 对工点DK1823+388实测的沉降曲线进行分析 |
4.3.3 基于实测数据的各种非生长型曲线拟合的沉降预测效果 |
4.3.4 基于实测数据的生长型曲线模型预测沉降的效果 |
4.3.5 基于多种预测模型的变权重组合预测方法 |
4.4 变权重组合沉降预测方法预测红粘土地基沉降 |
4.4.1 算例一 |
4.4.2 算例二 |
4.5 最优组合沉降预测模型 |
4.6 小结 |
第五章 运用数值计算法对红粘土地基进行沉降计算 |
5.1 数值计算法在岩土工程当中的应用简介 |
5.2 FLAC~(2D)及 FLAC~(3D)有限差分数值分析法简介 |
5.2.1 FLAC工作的基本流程如下 |
5.2.2 FLAC的基本原理 |
5.2.3 本文选用的本构模型 |
5.3 FLAC~(3D)数值模拟载荷试验地基沉降变形 |
5.3.1 建立模型 |
5.3.2 基本参数 |
5.3.3 FLAC~(3D)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5.4 FLAC~(2D)数值模拟分级加载路堤沉降变形 |
5.4.1 算例一 |
5.4.2 算例二 |
5.4.3 算例三 |
5.5 数值计算法计算结果与实测沉降对比分析 |
5.5.1 工点DK1229+970平板载荷试验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5.2 路堤荷载作用下地基沉降变形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论文发表情况及科研情况 |
(5)强夯作用下饱和粉(砂)质土地基响应及加固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强夯法概述 |
1.1.2 强夯技术的发展趋势与特点 |
1.1.3 强夯法设计与施工规定 |
1.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强夯作用下土体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进展 |
1.2.2 强夯加固的理论分析进展 |
1.2.3 强夯施工设计参数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强夯作用下土体相关力学特性的数值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强夯分析模型 |
2.2.1 Biot动力固结方程 |
2.2.2 边界条件 |
2.2.3 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 |
2.3 强夯作用下土体力学特性的反分析方法 |
2.3.1 多目标反分析理论 |
2.3.2 待估的土体力学参数 |
2.3.3 强夯作用下土体力学特性的反分析程序实现 |
2.4 工程案例分析 |
2.4.1 工程概况 |
2.4.2 模型建立 |
2.4.3 多目标反分析过程 |
2.5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5.1 强夯冲击特性分析 |
2.5.2 多目标反分析结果 |
2.5.3 不同夯能下土体动力响应预测与比较验证 |
2.5.4 连续夯击下土体动力响应预测与比较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强夯作用下土体相关力学特性的本构模型研究 |
3.1 引言 |
3.2 改进的粘塑性帽子本构模型 |
3.2.1 超应力方程 |
3.2.2 CAP本构模型 |
3.2.3 土体弹性参数的变化模式 |
3.2.4 数值算法的实现 |
3.2.5 模型参数的总结 |
3.3 有限元软件LS-DYNA的本构二次开发 |
3.3.1 用户材料子程序的编写 |
3.3.2 用户材料子程序的使用 |
3.4 室内试验验证 |
3.4.1 静态加载试验 |
3.4.2 动态加载试验 |
3.5 原位测试验证 |
3.5.1 连续强夯加载试验 |
3.5.2 不同能级强夯加载试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强夯作用下饱和土的动力排水固结分析 |
4.1 引言 |
4.2 强夯动力固结模式 |
4.3 强夯动力固结的分析模型 |
4.3.1 数值模型 |
4.3.2 强夯作用下孔隙水压力的增长和消散规律 |
4.4 强夯动力固结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1 夯击能级的影响 |
4.4.2 夯锤半径的影响 |
4.4.3 渗透系数的影响 |
4.5 工程排水措施的设置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弱渗透性粉质土地基强夯加固效果分析 |
5.1 引言 |
5.2 多点夯击下地基的压密模式 |
5.3 多点夯击下地基压密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1 数值模型 |
5.3.2 夯点间距的影响 |
5.3.3 夯击次序的影响 |
5.3.4 夯击方式的影响 |
5.4 强夯处理的设计建议 |
5.5 大面积吹填土强夯加固的工程应用 |
5.5.1 工程概况 |
5.5.2 模型建立 |
5.5.3 模型验证 |
5.5.4 加固效果分析 |
5.5.5 施工方案的比选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强渗透性砂质土地基强夯加固效果分析 |
6.1 引言 |
6.2 强夯地基加固的变形模式 |
6.3 强夯地表变形分析模型 |
6.3.1 工程概况 |
6.3.2 模型建立 |
6.3.3 模型验证 |
6.3.4 强夯地表变形分布的简化模型 |
6.4 模型参数分析 |
6.4.1 地基属性对地表变形的影响 |
6.4.2 夯锤半径对地表变形的影响 |
6.4.3 夯击的能级与动量对地表变形的影响 |
6.4.4 夯击次数对地表变形的影响 |
6.5 预测公式的提出与应用 |
6.5.1 预测模型 |
6.5.2 工程案例1 |
6.5.3 工程案例2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国内强夯工程实例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软土地基管桩施工挤土效应及单桩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管桩加固公路软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管桩加固软基试验段方案 |
2.1 工程概况 |
2.2 工程地质条件 |
2.3 管桩加固软基试验段工程设计及施工方案 |
2.3.1 设计方案 |
2.3.2 施工工艺 |
2.4 挤土效应现场试验方案 |
2.4.1 管桩施工挤土效应试验内容 |
2.4.2 挤土效应试验测试方法 |
2.4.3 试验断面及监测仪器布设 |
2.5 单桩承载力现场试验方案 |
2.5.1 单桩承载力的测试内容 |
2.5.2 单桩承载力现场测试方法 |
2.5.3 测试仪器的选择与安装 |
2.5.4 试验监测地点和仪器布设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HC 管桩挤土效应研究 |
3.1 引言 |
3.2 单桩挤土效应分析 |
3.2.1 孔隙水压力分析 |
3.2.2 土体水平位移分析 |
3.3 群桩挤土效应分析 |
3.3.1 群桩孔隙水压力分析 |
3.3.2 群桩土体水平位移分析 |
3.4 挤土效应对老路地基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HC 管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分析 |
4.1 引言 |
4.2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计算 |
4.3 载荷试验 |
4.3.1 试验加载方法和沉降观测 |
4.3.2 荷载试验结果 |
4.3.3 光纤桩载荷试验结果 |
4.3.4 钢筋计桩载荷试验结果 |
4.4 路基所需承载力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进一步研究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岩溶区勘察方法及桥梁桩基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岩溶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岩溶状况 |
1.3.1 岩溶及岩溶发育的影响因素 |
1.3.2 岩溶及岩溶发育的基本规律 |
1.3.3 岩溶的不良影响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岩溶勘察 |
2.1 概述 |
2.1.1 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 |
2.1.2 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内容和任务 |
2.2 岩溶勘察 |
2.2.1 岩溶勘察方法 |
2.2.2 常用方法的研究 |
2.2.3 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及优化 |
2.2.4 岩溶勘察注意问题 |
2.2.5 岩溶勘察的要求 |
第三章 岩溶地区的桩基施工 |
3.1 岩溶地基的评价及处理方法 |
3.1.1 岩溶地基的评价 |
3.1.2 岩溶地基处理原则 |
3.1.3 岩溶地基处理方法 |
3.1.4 实践中常用的处理方法 |
3.2 人工挖孔桩施工 |
3.2.1 施工机具 |
3.2.2 施工工艺 |
3.2.3 施工注意事项 |
3.3 钻孔灌注桩施工 |
3.3.1 反循环施工法 |
3.3.2 正循环钻成孔法 |
3.4 冲(钻)成孔桩在穿越溶洞时的施工 |
3.4.1 人工挖孔桩在穿越溶洞时的施工 |
3.4.2 冲(钻)成孔桩在穿越溶洞时的施工 |
3.5 其它常遇问题的处理(漏浆、坍塌、孤石等) |
3.5.1 坍孔 |
3.5.2 漏浆 |
3.5.3 卡钻 |
3.5.4 埋钻 |
3.5.5 漏混凝土 |
3.5.6 孤石处理 |
3.6 桩基础施工诱发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机制 |
3.6.1 桩基施工过程中引起的地质灾害 |
3.6.2 桩基施工引起地面塌陷的形成机制 |
3.7 防治地面塌陷的原则与方法措施 |
3.7.1 岩溶区的勘察要点 |
3.7.2 人工挖孔桩施工中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 |
3.7.3 冲(钻)孔桩施工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
第四章 岩溶区桩基质量检测及评价 |
4.1 概述 |
4.1.1 冲、钻孔灌注桩 |
4.1.2 人工挖孔灌注桩 |
4.2 岩溶区静载荷试验及其注意事项 |
4.2.1 概述 |
4.2.2 竖向静载荷试验要点 |
4.2.3 水平静载试验 |
4.2.4 岩溶区竖向静载荷注意事项 |
4.3 基桩质量的动力检测法 |
4.3.1 机械阻抗法 |
4.3.2 应力波反射法 |
4.4 基桩的安全性评价 |
4.4.1 基桩质量评价 |
4.4.2 基桩下基岩的评价 |
第五章 工程实例 |
5.1 勘察基本情况 |
5.2 工程地质条件 |
5.2.1 地形地貌 |
5.2.2 地层岩性 |
5.2.3 区域地质构造与地震 |
5.2.4 气候及水文地质条件 |
5.3 工程地质评价 |
5.3.1 区域地质稳定性评价 |
5.3.2 场地稳定性评价 |
5.3.3 地基岩土特征评价 |
5.3.4 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
5.3.5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
5.4 基础类型建议 |
5.5 桩基施工的难点及其解决办法 |
5.5.1 防止桩孔偏斜与卡钻 |
5.5.2 防止因漏浆引起的孔壁坍塌 |
5.6 工程实施效果 |
5.6.1 承载力检测 |
5.6.2 桩身质量检测 |
第六章 结论及今后的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基于GIS的地质勘察信息模型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挑战 |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第四节 论文选题意义与组织结构 |
1.4.1 论文选题意义 |
1.4.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GIS与信息模型 |
第一节 MDA与信息模型 |
2.1.1 MDA模型驱动架构 |
2.1.2 信息模型概念与类型 |
第二节 UML与信息建模 |
2.2.1 UML语言及其发展过程 |
2.2.2 基于UML的信息模型 |
第三节 GIS与信息建模 |
2.3.1 GIS空间对象概念建模 |
2.3.2 GIS空间数据模型及其发展 |
第四节 MDA与GIS开发应用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地质勘察概念模型研究 |
第一节 地质领域概念模型 |
第二节 基于GIS的地质图概念模型 |
第三节 地质勘察概念模型 |
第四节 基于GIS的地质勘察对象模型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地质勘察逻辑模型研究 |
第一节 地质勘察静态结构模型 |
4.1.1 地质勘察专题结构模型 |
4.1.2 基础地质对象结构模型 |
4.1.3 基础地理对象结构模型 |
第二节 地质勘察元数据模型 |
第三节 地质勘察动态行为模型 |
第四节 地质勘察GIS表现模型 |
4.4.1 平面图模型 |
4.4.2 等值线图模型 |
4.4.3 柱状图模型 |
4.4.4 剖面图模型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地质勘察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一节 系统需求分析 |
5.1.1 系统功能需求 |
5.1.2 数据需求分析 |
第二节 系统总体设计 |
5.2.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5.2.2 系统数据库设计 |
5.2.3 空间数据库设计、建立与访问 |
5.2.4 非空间数据库建立与访问 |
第三节 系统功能组件设计 |
5.3.1 数据源管理组件设计 |
5.3.2 勘察核心对象库组件设计 |
5.3.3 柱状图与剖面图组件设计 |
第四节 系统功能实现与应用 |
5.4.1 文件操作 |
5.4.2 地图浏览查询 |
5.4.3 工程勘察数据管理 |
5.4.4 制图输出 |
5.4.5 系统管理维护 |
第五节 小结 |
第六章 地质三维信息模型研究与应用 |
第一节 地质三维数据模型研究 |
第二节 三维层面建模研究 |
6.2.1 常见三维建模方法 |
6.2.2 基于BR地层层面构模 |
第三节 三维可视化模型研究 |
第四节 地质三维系统设计与实现 |
6.4.1 系统功能结构 |
6.4.2 三维控件设计 |
6.4.3 系统功能实现与应用 |
6.4.4 应用总结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工作总结 |
第二节 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工作的局限和未来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 录] |
致谢 |
声明 |
(9)广东某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管桩的发展与应用 |
1.1.1 国外管桩的发展 |
1.1.2 国内管桩的发展 |
1.1.3 管桩已应用于多个领域 |
1.2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在公路桥梁应用的优势 |
1.3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在公路桥梁的应用现状 |
1.3.1 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工程应用现状 |
1.3.2 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设计规范应用现状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存在问题 |
第二章 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竖向承载力 |
2.1 桩土体系荷载竖向传递机理 |
2.1.1 桩土体系荷载的竖向传递 |
2.1.2 竖向荷载下桩土体系荷载传递规律 |
2.1.3 竖向荷载下桩土体系荷载传递理论分析方法 |
2.1.4 影响荷载传递的因素 |
2.2 单桩竖向破坏模式 |
2.2.1 地基土强度破坏 |
2.2.2 桩身材料破坏 |
2.3 影响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
2.3.1 影响桩侧摩阻力的主要因素 |
2.3.2 影响桩端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程概况及现场试验简介 |
3.1 依托工程背景 |
3.2 现场试验简介 |
3.2.1 试验目的 |
3.2.2 试验内容 |
3.2.3 试桩布置与试验流程 |
3.3 工程地质概况 |
3.3.1 地理位置、地形和地貌 |
3.3.2 工程地质勘察方案 |
3.3.3 工程地质勘察成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场试验方法及成果校核 |
4.1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现场试验方法 |
4.1.1 单桩竖向静载试验法 |
4.1.2 高应变动测试桩法 |
4.2 高应变与静载试验成果分析 |
4.2.1 单桩竖向静载试验 |
4.2.2 高应变动测试验 |
4.3 高应变与静载检测成果校核 |
4.3.1 检测结果对比分析 |
4.3.2 检测成果校核结论 |
第五章 数值模拟与分析 |
5.1 模型的建立 |
5.1.1 数值模拟的几何模型 |
5.1.2 材料参数 |
5.1.3 边界条件 |
5.1.4 加载 |
5.2 模拟计算成果分析 |
5.2.1 1~6 号桩P-S曲线 |
5.2.2 桩顶沉降分析 |
5.2.3 P--S曲线分析 |
5.2.4 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5.2.5 模拟计算与试验对比分析 |
第六章 公式计算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 |
6.1 按桥涵设计规范公式计算单桩竖向容许承载力 |
6.2 不同规范中计算成果与试验成果对比分析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四、静力触探在华南地区的初步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武广客运专线红粘土地基原位试验及地基沉降计算[D]. 周春梅. 中南大学, 2008(12)
- [2]江西红色风化泥质粉砂岩地基承载力研究[D]. 徐朋威.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3)
- [3]武广客运专线红粘土地基沉降数值分析及试验研究[D]. 李珍玉. 中南大学, 2009(12)
- [4]武广客运专线红粘土地基沉降计算与预测方法研究[D]. 刘冬. 中南大学, 2009(04)
- [5]强夯作用下饱和粉(砂)质土地基响应及加固效果研究[D]. 王威.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6]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软土地基管桩施工挤土效应及单桩承载力研究[D]. 苏敏.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
- [7]岩溶区勘察方法及桥梁桩基施工技术[D]. 尹国荣. 中南大学, 2009(05)
- [8]基于GIS的地质勘察信息模型研究及其应用[D]. 包世泰.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4(08)
- [9]广东某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承载力研究[D]. 黄琛.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10]静力触探在华南地区的初步应用[J]. 交通部第四航务工程局设计研究院. 水运工程, 1977(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