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工仔”的心愿(论文文献综述)
张凤辉[1](2019)在《仫佬剧研究 ——重拾与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仫佬剧是诞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新剧种,是广西少数民族戏剧剧种之一。本文从仫佬剧的历史发展状况及现状出发,以梳理和整合剧种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与经验为主导,结合现有的剧种发展条件及成果,阐述仫佬剧在当今时代下重新被研究的潜在价值以及其发展方向的探索。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从仫佬剧的诞生背景讲起,尝试勾勒出新剧种诞生的民族因素和时代因素。民族因素上,包含了仫佬族自身民族文化为戏剧提供的土壤以及本族文艺人才对戏剧创作的贡献;时代因素上,一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戏剧政策已经为其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机遇性事件即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成立与广西戏剧展览会举办成为仫佬剧诞生的直接推动力。第二章以仫佬剧的文本为研究对象,主要从文本结构、语言特征和文本所体现的审美情感与价值三个方面去论述。从戏剧文本上看,仫佬剧现有文本有着“戏曲化”和“民族化”的特征倾向,但整体创作尚处于不成熟、不成体系的阶段。第三章是仫佬剧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分析,分别是剧种源生的依赖性和隔阂性、戏剧类型探索过程中未能坚持的“戏曲化”以及创演阶段中出现的创作和舞台、和观众的分离趋势。第四章是仫佬剧的价值和发展方向探索,以前面三个章节的阐述为基础,分析仫佬剧所具有的民族文化价值、地域文化价值和历史与当下的价值,这既是仫佬剧重新被研究和重视的价值意义,也是它在当代重新振兴与发展的价值基础。从探索仫佬剧发展的角度,本文还提出立足自身、合理借用外力和培养观众群体三个发展方向。
何建明[2](1998)在《落泪是金》文中研究指明 引子:白鹿原下的祭奠探究别人的痛苦本身就是一种痛苦。这件事是我不愿去做的,但这件事我又必须去做。从我踏进大学校园的第一步起,我的身心与灵魂就再也不能安宁。本来这部专为大学一个特殊群体而写的作品,可以早些封笔,但陕西方面又传来一则震惊的消息:陕西蓝田县汤峪镇白家坡村一对农民夫妇因惧怕孩子上大学后无力承担高额的费用,于今年4月4日晚,服下剧毒农药后双双自杀身亡。为此,我不得不再次抽出时间
王十月[3](2015)在《收脚印的人》文中研究表明第一章女士们、先生们:首先声明一点,我不是疯子。下面的陈述可能会超出你们惯常的生活经验,但绝不是疯人疯语。我以我的健康对灯起誓,明亮的灯啊,请您见证我的清醒。各位睿智的女士先生们,听完我的故事,你们会确信这一点,并且会在我的精神状况评估报告上给出公正的评价。我不希望以疯狂为藉口逃避法律的审判,我要证明我是理智的健康的有完全民事及刑事行为能力的,我愿为我的言行负责。我犯下杀人的罪行并非一时糊涂,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只是可惜,在操作时出了意外,结果未能
万小广[4](2013)在《转型期“农民工”群体媒介再现的社会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多数关于“农民工”群体媒介再现的研究很少把他们当作“社会变革主体”,因而在这些研究中既听不到他们的声音,也看不到他们的行动,更看不到他们对大众媒介的改变。本研究在社会史框架下对大众媒介对打工群体的再现及其历史变迁,打工群体通过另类媒介进行自我建构,以及他们展开的影响大众媒介再现的媒介参与行动,进行综合性分析。研究发现:(1)大众媒介在不同时期使用不同的框架来再现打工群体的身份、工资、职业安全、子女教育以及居住状况等五个议题。(2)打工群体通过另类媒介进行的自我建构使用了大量差异性的再现框架,批判和反思了大众媒介的再现框架,并呈现了很多被遮蔽的社会事实,同时,打工群体的建构与大众媒介的再现框架之间也存在重合交叉、互相合作的一面。(3)打工群体通过各种传播行动来影响和参与大众媒介的再现,这些行动促进了相关议题在大众媒介中的可见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其再现框架,为打工群体争取权益、进行社会动员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本研究进一步认为,大众媒介实际上将打工群体建构为“想象的异乡人”,以建构和维系城市内部再生的新城乡二元结构;基于打工群体自我建构与媒介参与的实践,笔者认为应当从议题可见性、再现框架的差异性与不同主体的在场三个标准来衡量转型社会“公共领域”的公共性;此外,应当从“反霸权”或“反向架构”的角度来重新界定“另类媒介”。
周英子[5](2020)在《新时期以来影视作品中“进城女工”的身份困境与认同构建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现代化、城市化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如火如荼地展开,一时间大量乡村人口蜂拥进城,投入这场关乎民族复兴的“国家行动”之中,与此同时,一个新的阶层——农民工悄然登上历史舞台。在“权力”话语的演绎下,农村和农民被降级、被放逐,因此进城当上农民工便意味着要与权力对抗,也意味着要置换掉被矮化的农民身份,并重新建构起作为农民工主体的认同。其中,作为女性的“进城女工”还要直接挑战父权制文化,她们摆脱了家庭的控制和对男性的依附,进城就是她们实现自我个体化的开始,成为“进城女工”是一个新的主体建构的过程。(1)然而这个主体在城市没有生根的土壤,没有言说的空间,她们的主体性被模糊在非城非乡、亦城亦乡的身份认同之中,因此成为“进城女工”也是一场持久而艰难的斗争。新时期以来,反映“进城女工”生存场景的影视作品不断涌现,它们用影视镜头艺术再现了“进城女工”这个新兴主体的认同建构过程。本文选取相关影视文本,先从空间角度探析影视作品对“进城女工”生存和身份的空间呈现及空间书写背后的意识形态关系,由此得知影视作品中“进城女工”的认同空间化,“进城女工”在城市的生存、文化、消费、性别等空间被挤压、被边缘化,她们的主体认同也随之处于危机之中;其次,本文结合影视作品对“进城女工”的形象塑造,探析形象背后的身份书写,从而发现影视作品对“进城女工”的形象塑造出现定型化倾向,“进城女工”身上的“他者性”通过形象再现被夸大、简化并固定下来,而且影视作品通过对形象的分类塑造,树立了符合理想的“进城女工”形象和与之相对的形象,由此寄寓了意识形态的隐形书写;然后,本文从“进城女工”扞卫主体完整性,重塑身份认同的意图和实践入手,梳理影视作品中“进城女工”的认同重建模式,她们或争做“城市人”,或重归农民身份等,“进城女工”在既有的条件之下,努力寻求身份的意义;最后本文分别从本文内和本文外角度,鸟瞰影像再现中“进城女工”认同的代际流变和光影流变,在本文内,“进城女工”的身份认同随着代际的转变和时代的流变而悄然改变,而在本文外,影视作品对“进城女工”的光影书写也随着时代的改变的不断改变。
叶文玲[6](2011)在《三生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忆(一)比情人更有缘第一眼我就看见了她。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我会在这儿——法国卢昂的这间酒店遇见她?!一看清是她,我顿时又体会到那种如电击一般的头晕目眩。我敢说,世界上的任何人,对,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只要一遇上她,就会觉得周围的一切立时黯然失色。
利敏苑[7](2020)在《王十月的打工文学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选取王十月最为重要的打工系列小说作为研究对象,以其“烟村”系列小说为参照,立足文本,采取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梳理王十月创作过程和打工文学的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对他的打工文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及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王十月带着记录历史和个人解惑的意识进行打工文学创作,在文本中表现出包括自己在内的一代打工者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困境,这些困境概况起来主要涉及物质窘迫、身份焦虑、爱欲压抑和道德挣扎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王十月对如何突围困境和打工者的出路这些根本性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表达,呈现出从全球化视野下的打工者遭遇到返乡寻根再到回归内心的思考方向。此外,王十月是一位不断尝试和创新的作家,其小说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主要体现在写作与绘画的结合、荆楚民间文化的融入和西方荒诞小说的借鉴三大方面,他在艺术方面的探索实现了对以往打工文学的审美超越,为打工文学的创作提供重要的启发。
凤群[8](2005)在《都市民谣》文中认为 1 星期天,王贵又一次来到穗城火车站前的流云广场,他想去广场旁边的那条街道去寻找那个救过他的女子。流云广场车来人往,熙熙攘攘,这里是南方最大的客运中转站,尤其是每年春运期间,客流滚滚,人头攒动,偌大的广场,被挤得水泄不通。水波荡起,泥沙俱下,三教九流,小偷骗子,也常在这里出没,成为穗城最为复杂的地区。王贵至今想起一年前踏进流云广场的那个初春的夜晚,心里还发怵。那天,他一手夹着个老羊皮袄,一手紧紧
王十月[9](2009)在《无碑》文中认为谨以此作献给"中国制造"的奇迹创造者,以及为此奇迹付出的青春与梦想……这个人很平常,很普通,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也未做出过惊人之举。他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也有梦,但他的梦,和你的梦、我的梦、他的梦,和每一个普通中国人在这个时代的梦,都差不多。他生活的阶层,他认识的人,也和他相似,无大奸大恶之徒,也不
蔡秀词[10](2019)在《冬日惊雷》文中研究指明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整个人生都催人泪下。——塞内加第一章一现在该到说再见的时候了。一切都来得太晚,因为我毕竟四十五岁了。等待这一切结束之后,我想我会重新设计自己的生活,一种与过去完全不同的生活。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太晚。当然,或许一切都还太早,我毕竟才四十五岁,如果重新设计生活的话,我想一切还来得及。只是我不知道还有没有这样的机会。当一切烟消云散之后,当过去热热闹闹的场景都过去之后,当亲戚朋友都离我而去之后,我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落寞,好像肩上卸下了千斤重担,在长吁一口气之后却又感到心中空空荡荡。这些人中包括我年轻貌美的妻子。尽管她一再声称要与我同甘共苦,但我却不愿她跟我受苦。她还年轻,应该有自己的未来。尽管这有些不近人情,但我还是把她赶回了她的父母身边。好在还有一个人我可以依靠,那就是我的父亲。如今父亲一个人在农村老家,守着那幢老宅和我母亲的坟茔。
二、“打工仔”的心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打工仔”的心愿(论文提纲范文)
(1)仫佬剧研究 ——重拾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对象和背景 |
二、研究意义和目的 |
三、研究现状和空白 |
第一章 仫佬剧的生成语境及过程 |
第一节 民族语境 |
一、仫佬族的历史与文化 |
二、仫佬族的文学艺术人才 |
第二节 时代语境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戏剧环境 |
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时代因素 |
第三节 仫佬剧诞生的过程 |
一、《潘曼小传》:从彩调剧到仫佬剧的演变 |
二、仫佬剧的初步探索和实验 |
第二章 仫佬剧的文本特征 |
第一节 仫佬剧的剧目情况 |
第二节 仫佬剧的文本结构 |
一、剧本题材与内容 |
二、戏剧语言:人物对话与唱词 |
第三节 仫佬剧的语言呈现 |
一、人物唱词与“戏曲化” |
二、人物对话与“话剧化” |
三、戏剧语言与“民族化” |
第四节 仫佬剧的人文关怀 |
一、勇于反抗的不屈精神 |
二、追求智慧的生活哲学 |
三、幸福生活的美好寄托 |
第三章 仫佬剧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与原因 |
第一节 仫佬剧源生的问题与原因 |
一、仫佬剧诞生的依赖性 |
二、仫佬剧诞生的隔阂性 |
第二节 仫佬剧戏剧类型探索的问题与原因 |
一、关于戏曲化或歌剧化的探索 |
二、戏曲化未能坚持实行 |
第三节 仫佬剧创演活动中的问题与原因 |
一、“剧展模式”限制创作 |
二、观众群落难以培养 |
第四章 仫佬剧的价值与发展方向探索 |
第一节 仫佬剧的多元价值形态 |
一、民族文化价值 |
二、地域文化价值 |
三、历史与当下价值 |
第二节 仫佬剧发展方向的探索 |
一、立足自身资源与多元价值 |
二、合理借用外力 |
三、多措施并举培养观众群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本文掌握的仫佬剧剧目情况表(1984-2018年)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3)收脚印的人(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第十四章 |
(4)转型期“农民工”群体媒介再现的社会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文献综述 |
(一) 大众媒介对“农民工”群体的再现 |
(二) 打工群体的发声与自我建构 |
(三) 打工群体的媒介参与行动 |
(四) 对现有文献的小结 |
三、 理论框架 |
(一) 媒介再现 |
(二) 架构分析 |
(三) 传播政治经济学 |
(四) 社会史 |
四、 研究方案 |
(一) 关于研究材料 |
(二) 关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农民工”身份的媒介建构及其历史变迁 |
一、 媒介对“农民工”建构的历史变迁 |
(一) “进城农民” |
(二) 盲流 |
(三) 农民工 |
(四) 打工者、打工仔、打工妹、外来工 |
二、 打工群体对自身社会身份的想象与建构 |
(一) 碎片化自我认同 |
(二) 身份的特质 |
(三) 对外界命名的不同回应 |
三、 媒介、“农民工”群体与身份政治 |
(一) 媒介与身份政治 |
(二) 行动者与身份 |
(三) 小结 |
第二章 “农民工”工资议题的媒介再现及历史变迁 |
一、 媒介再现“农民工”工资议题的框架及其历史变化 |
(一) 1978 年—1988 年:“农民工”工资议题尚未成为报道主题 |
(二) 1989 年-1998 年:侧面涉及工资议题 |
(三) 1999 年至今:工资议题成为重要的媒介议题 |
二、 打工群体对工资议题的建构 |
(一) 打工文艺作品中的工资议题 |
(二) 劳工刊物中的工资议题 |
三、 打工群体在工资议题方面的行动案例 |
(一) 打工者个体在工资议题方面的媒介参与 |
(二) 劳工组织在工资议题方面的媒介参与 |
(三) 小结 |
第三章 “农民工”职业安全议题的媒介再现及历史变迁 |
一、 媒介再现“农民工”职业安全议题的框架及其历史变迁 |
(一) 1988 年之前:被忽视的“农民工”职业安全议题 |
(二) 1989 年-2000 年:“农民工”职业安全议题的侧面再现 |
(三) 2001 年至今:媒介开始正面再现“农民工”职业安全议题 |
二、 打工群体对职业安全议题的建构 |
(一) 打工文艺作品中的职业安全议题 |
(二) 劳工刊物中的职业安全议题 |
三、 打工群体在职业安全议题方面的行动案例 |
(一) 意识觉醒行动:集体创作音乐工作坊 |
(二) 通过大众媒介推动变革:“大爱清尘” |
(三) 小结 |
第四章 “农民工”子女教育议题的媒介再现及历史变迁 |
一、 媒介再现“农民工”子女教育议题的框架及其历史变迁 |
(一) 2000 年之前:“碎片化”的打工子女教育议题 |
(二) 2001 年至今:多方博弈的打工子女教育议题 |
二、 打工群体对打工子女教育议题的建构 |
(一) 打工文艺作品中的打工子女教育议题 |
(二) 劳工刊物中的打工子女教育议题 |
三、 打工群体在打工子女教育议题方面的行动案例 |
第五章 “农民工”居住议题的媒介再现及历史变迁 |
一、 媒介再现“农民工”居住议题的框架及其历史变化 |
(一) 2000 年之前:被污名化的打工群体居住议题 |
(二) 2001 年至今:多重框架中的打工者居住议题 |
二、 打工群体对居住议题的建构 |
(一) 打工文艺作品中的居住议题 |
(二) 劳工刊物中的居住议题 |
三、 打工群体在居住议题方面的行动案例 |
结论与讨论 |
一、 主要结论 |
(一) 改革开放以来大众媒介对“农民工”群体的再现及其历史变迁 |
(二) 打工群体的自我建构及其与大众媒介再现的异同 |
(三) 打工群体的媒介参与及其社会效果 |
二、 “想象的异乡人”:作为文化建构的媒介再现与身份政治 |
三、 转型社会“公共领域”的运行逻辑 |
四、 对另类媒介的再定义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主要样本来源 |
附录二 媒介批评案例 |
附录三 《一样的雨水——有感于北京朝阳区关停打工子弟学校》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5)新时期以来影视作品中“进城女工”的身份困境与认同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社会学视野下农民工身份认同研究 |
1.3.2 文学视野下的农民工研究 |
1.3.3 影视文学视野下的农民工研究 |
小结 |
第二章 影视作品中“进城女工”的空间构建与认同危机 |
2.1 夹缝中的生存空间:徘徊于都市底边的外来人 |
2.1.1 局限于社会边缘的“外来者” |
2.1.2 游荡在城市底端的打工女孩 |
2.2 歧视下的文化空间:故乡与异域的双重“边缘人” |
2.2.1 城市“过客”:闯入城市空间的“陌生人” |
2.2.2 故乡“浮萍”:脱离乡村家园的“漂泊者” |
2.3 权力规训下的身体空间 |
2.3.1 嵌入时间之流的身体 |
2.3.2 整合进空间的符码身体 |
2.3.3 微观机制下“驯顺的肉体” |
2.4 逼仄的性别空间:“边缘”中的“边缘” |
2.4.1 家庭空间的束缚:男权中心对“女性”的挤压 |
2.4.2 阶层外部的剥夺:男性领导对“下层”的欺辱 |
2.4.3 性别内部的排斥:“姐妹”的漠视 |
2.5 异化的消费空间:迷失在“都市梦”中身份符码 |
2.5.1 商品流布的都市景观 |
2.5.2 身份区隔的消费社会 |
小结 |
第三章 影视视域下“进城女工”的形象塑造与认同再现 |
3.1 “进城女工”的群像构建 |
3.1.1 装扮老土的“乡下土妞” |
3.1.2 表征“他者”的名字 |
3.1.3 孤陋寡闻的乡民 |
3.1.4 渴望城市的异乡人 |
3.2 “进城女工”个体形象构建 |
3.2.1 自尊自强的“奋斗者” |
3.2.2 以爱渡厄的苦情者 |
3.2.3 惨遭淘汰的“呆笨懒惰者” |
3.2.4 迷失自我的道德沦丧者 |
3.3 “进城女工”影视形象的性别构建 |
3.3.1 “类母亲”的“姐姐”和顺从的“妹妹” |
3.3.2 城市/男性加持下成功的“他者” |
3.3.3 不幸不争的“第二性” |
小结 |
第四章 影视作品中“进城女工”的身份重建模式 |
4.1 扎根城市:重建“城里人”的身份认同 |
4.1.1 重塑自己形象 |
4.1.2 重估自我价值 |
4.1.3 皈依族群认同 |
4.1.4 用“爱情”换取未来 |
4.2 重返乡村:回归乡下人的身份认同 |
4.2.1 突显乡土身份:对抗“他者”的“自我”强化 |
4.2.2 重述身份意图:消解“异化”的乡村“取经人” |
4.2.3 归途是故乡:抚慰“游子”伤痛的最终港湾 |
4.3 国家认同叙事的主体建构 |
4.3.1 附会于国家叙事的“弄潮儿” |
4.3.2 消隐于宏大历史的小人物 |
第五章 影视再现中“进城女工”身份叙事的嬗变 |
5.1 本文内嬗变:“进城女工”身份认同的代际分层 |
5.1.1 进城动机:从谋求生存到享受生活 |
5.1.2 城市认同:从消极抗拒到积极迎合 |
5.1.3 身份归宿:从回归乡土到游荡在城市 |
5.2 本文外嬗变:影视作品的身份叙事流变 |
5.2.1 空间流变:从农村—城市—(农村)到农村—城市—新农村 |
5.2.2 形象流变:从农民—农民工/“城里人”—(农民)到农民—农民工—新农民 |
5.2.3 叙事方式的流变:从苦难叙事到励志书写 |
5.2.4 认同的嬗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王十月的打工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打工文学与王十月文学创作 |
二、王十月作品研究综述 |
第一章 打工者生存困境的呈现 |
第一节 物质的窘迫 |
第二节 身份的焦虑 |
第三节 爱、欲的压抑 |
第四节 道德的挣扎 |
第二章 打工者困境突围的思考 |
第一节 全球化视野 |
第二节 寻根的回撤 |
第三节 内心的回归 |
第三章 打工文学的艺术探索 |
第一节 写作与绘画艺术的结合 |
第二节 荆楚民间文化的融入 |
第三节 西方荒诞小说的借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王十月年表 |
致谢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着) |
(8)都市民谣(论文提纲范文)
1 |
2 |
3 |
4 |
5 |
6 |
7 |
(10)冬日惊雷(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第二章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第三章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第四章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第五章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第六章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第七章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四、“打工仔”的心愿(论文参考文献)
- [1]仫佬剧研究 ——重拾与探索[D]. 张凤辉. 广西大学, 2019(01)
- [2]落泪是金[J]. 何建明. 中国作家, 1998(06)
- [3]收脚印的人[J]. 王十月. 红岩, 2015(04)
- [4]转型期“农民工”群体媒介再现的社会史研究[D]. 万小广.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12)
- [5]新时期以来影视作品中“进城女工”的身份困境与认同构建研究[D]. 周英子.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20(07)
- [6]三生爱[J]. 叶文玲. 长篇小说选刊, 2011(01)
- [7]王十月的打工文学研究[D]. 利敏苑.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8]都市民谣[J]. 凤群. 延安文学, 2005(01)
- [9]无碑[J]. 王十月. 中国作家, 2009(17)
- [10]冬日惊雷[J]. 蔡秀词. 芳草,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