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2例

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2例

一、中医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2例(论文文献综述)

吴晓燕[1](2019)在《加减三仁汤治疗湿热侵心型小儿病毒性心肌损伤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加减三仁汤治疗湿热侵心型小儿病毒性心肌损伤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其对患儿伴随症状、心电图、心肌酶等的影响。方法:选择广州市中医医院儿科门诊和病房2018年11月2019年8月收治的60例湿热侵心型病毒性心肌损伤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维生素C、辅酶Q10、肌苷)。试验组在对照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三仁汤治疗(杏仁6g、蔻仁10 g、薏苡仁15 g、厚朴6 g、陈皮6 g、滑石15 g、枳壳10 g、法半夏10 g、茯苓10 g、瓜萎皮6 g、薤白5 g、莱菔子6g),两组均治疗1个月。结果:疾病疗效:试验组临床治愈17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93.33%;对照组临床治愈7例,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8例,治疗有效率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候疗效及评分:试验组治愈18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0例,治疗有效率100.00%;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7例,有效7例,无效7例,治疗有效率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治疗后疲倦乏力、纳呆、心悸、太息、胸闷憋气、气促气短、腹胀症状记分分布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酶谱:治疗后心肌酶谱(LDH、AST、CK、CK-MB、HBDH)数据比较,试验组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试验组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正常例数多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搏、ST-T改变、传导阻滞两组患儿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nI、Mb、BNP水平:两组患儿治疗后cTnI、Mb、BNP水平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三仁汤治疗湿热侵心型小儿病毒性心肌损伤与常规西医疗法比较能有效改善患儿心肌损伤症状,特别是疲倦乏力、纳呆、心悸、太息、胸闷憋气、气促气短、腹胀。同时,还能降低心肌酶水平,保护心功能。

王国锋[2](2019)在《舒心方干预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临床研究通过观察舒心方对气血瘀滞型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干预作用,探讨舒心方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以冀舒心方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方法:将68例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4例,2组均接受基础治疗(冠心病的常规西药治疗联合心理疏导),对照组仅接受基础治疗,治疗组则加服舒心方,疗程3个月。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中医证候分级量化标准》三个量表来评定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后相关条目的分数,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组内和组间临床疗效、焦虑及抑郁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两组的SAS、SD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2个月及3个月后,两组进行组间比较,SAS、SDS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进行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的SAS、SDS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较前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后两组焦虑、抑郁症状和中医证候较前有明显改善。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项临床研究提示了舒心方干预气血瘀滞型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后,可以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及中医证候,可以显着提高临床疗效,进一步说明了舒心方治疗气血瘀滞型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刘洪坤[3](2016)在《基于临床证据的中药复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组方用药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用药规律、关键配伍及核心治法,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1)检索CNKI、VIP、Wanfang data等中文数据库中中药复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研究文献,筛选符合要求的临床对照试验文献,并对纳入研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2)提取系统评价中筛选出的有效研究中的有效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进行数据分析;(3)总结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用药组方规律与核心治法。结果:(1)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343项,涉及治疗成人病毒性心肌炎中药复方285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药复方74首;(2)Meta-分析显示:3项研究所选处方在临床有效率比较上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为无效治疗,其余340项研究中的359首方剂对病毒性心肌炎有效;(3)对有效处方中的药物进行数据分析,成人处方在(支持度50%,置信度0.85)时提取5味核心药组,小儿处方在(支持度35%,置信度0.8)时提取2味核心药组;(4)分别对纳入的治疗成人和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180味和104味药物进行功能分类和药性总结;(5)利用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治疗成人和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复方分别得到8个和6个备选新方药组。结论:(1)中药复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着,具有毒副作用小、效果稳定性高的特点;(2)补气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解毒药、补阴药、清热凉血药、清热燥湿药、收涩药、解表药、补血药等9类药物为治疗成人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功能类别药物(82.14%);补气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解毒药、补阴药、收涩药、清热燥湿药、补血药、清热凉血药等8类药物为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功能类别药物(约80%);(3)黄芪-麦冬-丹参-五味子-炙甘草为关联度最高的治疗成人病毒性心肌炎常用核心药组,丹参、姜半夏、石菖蒲为关联度最高的备选新方的核心药物;丹参-五味子为关联度最高的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常用核心药组,瓜蒌、桂枝为关联度最高的备选新方的核心药物;(4)临床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宁心安神为其主要治法,根据兼证适当配伍养血、燥湿、收涩、解表、安神、渗湿、化痰、开窍等药物,即可组成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的有效临床复方。

皇甫海全,于海睿,张文钊,孙静,周亚滨[4](2014)在《养心汤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养心汤的临床应用包括治疗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内科杂病等。养心汤疗效确切,应用范围广,现将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邢国辉[5](2013)在《心肌康方案干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及心肌酶学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采用对照、随机研究,临床观察心肌康方案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急性期心电图、心肌损伤标记物及动态心电图的影响,评价心肌康方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疗效,从而为形成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系统、规范的诊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收集自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河南中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住院及门诊病人共157例,全部病例均符合1998年全国心肌病心肌炎专题小组提出的《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通过多中心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76例,试验组81例。两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心悸、胸闷等症状。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辅酶Q10片10mg、3次/日口服,维生素C片0.2g、3次/日口服,疗程30天;试验组根据中医辨证结果给予相应的中医心肌康方案治疗,疗程30天;同时给予两组基础治疗措施:包括充分休息、减少活动、易消化饮食、多进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的食物,静脉应用极化液(10%氯化钾15ml及胰岛素8U加入到10%葡萄糖500ml)、肌苷(400mg),每日一次,疗程14天。观察患者心电图(包括常规及动态心电图)、心肌酶学变化。结果:(1)两组心电图疗效分析,治疗前两组心电图出现ST段改变的患者,试验组41例,对照组32例,治疗后试验组有效率为82.50%,对照组59.38%,两组心电图ST段疗效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动态心电图疗效分析,治疗前动态心电图正常率,试验组为9.10%,对照组为9.59%,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为59.72%,对照组为51.56%,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组内比较,两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两组均能改善患者动态心电图,两组疗效无差异。(3)通过对早搏次数的观察,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数值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未能减少早搏次数,多数认为与样本量少有关。(4)心肌损伤标记物疗效分析,两组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标记物(肌钙蛋白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因心肌细胞的损害,生化检查可有心肌损伤标记物的升高,其心肌标记物的升高一般持续7-14天左右可自行恢复,这可能与病毒性心肌炎疾病本身特点有关,由于该研究观察病程较短(30天),多数患者心肌酶已恢复正常。(5)两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试验组痊愈15例,显效30例,有效2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2.41%;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15例,有效3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81.16%,两组综合总有效率及等级疗效比较,试验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临床研究显示心肌康方案可明显改善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病理改变。(2)对过早搏动的研究,由于样本量较小,各指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3)心肌康方案对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干预,由于观察时间性及疾病本身特点,两组分析无统计学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4)心肌康方案对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试验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

詹鸿越[6](2012)在《从近30年相关文献探讨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证治》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通过收集30年来有关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证候和用药的临床研究文献,期待从中发现并总结出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证型和用药规律,并尝试探讨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证治,为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方法:本课题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出近30年有关中医、中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期刊文献。以[“病毒性心肌炎”AND(“中医”0R“中西医”)]为检索规则,对1981年1月至2011年1月的全部文献进行模糊检索,检得文献889篇,根据文献筛选标准,共有261篇文献被纳入研究。按照设定标准进行数据收集及规范化,形成Excel数据仓库,使用SPSS12.0及Weka3.7.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挖掘。结果:所纳入的261篇文献,共有349条证型记录,涉及药物共160种,18大类,36小类,出现频次达3394次,证素11类。证型规律表现虚实夹杂证占大部分,其中以“气阴两虚,痰瘀热毒”、“邪毒内扰,气血阴阳亏虚,瘀血内阻”为主要代表。气虚、阴虚、热、毒及瘀为疾病的五大证素。补虚、清热、活血化瘀、安神、解表、收涩及理气等功效的药物为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具体药物包括甘草、麦冬、黄芪、丹参、五味子、生地黄、当归、人参、酸枣仁、党参、苦参、桂枝、金银花、连翘、太子参、川芎、板蓝根、茯苓及黄连等。通过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挖掘,清热药、活血药、安神药、收涩药及补虚药常组成一方,联合使用,五味子、丹参、甘草、黄芪、麦冬、金银花及板蓝根等常被选为组方药物。结论:近30年来的有关病毒性心肌炎的文献中并未在中医诊断与疗效上达成明确共识或形成统一标准。但从这些文献中仍可发现无论是有关病因上还是病机上的论述,都有其相似性。基本上均强调毒邪致病为关键病因,而发病则与机体的状态关系密切;毒、虚、痰瘀是本病的主要病理因素,贯穿疾病的始末;疾病证候多属虚实夹杂,治疗上以补虚、活血化瘀及清热解毒立法,辅以安神、行气,并强调个体化辨证施治。

张俊清,张军平[7](2011)在《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证候要素文献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常见证候要素、证候类型及其分布规律。方法对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1978年1月~2010年1月的全部期刊进行高级检索,从符合研究标准的30篇文献中提取证候要素,对证候要素进行归类合并,总结证候类型。结果 1439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共有证候要素9个,主要为气虚659例(45.80%),阴虚652例(45.31%),热(火)毒邪403例(28.01%);共有证候类型28种,主要为气阴两虚453例(31.48%)和邪毒侵心195例(13.55%)。全部病例中虚证774例(53.79%),虚实夹杂证170例(11.81%),实证495例(34.40%)。气虚、阴虚是主要的虚性证候要素;热(火)毒邪、瘀血、痰(湿)浊是主要的实性证候要素。结论气虚、阴虚、热(火)毒邪、瘀血、痰(湿)浊是病毒性心肌炎中较为重要的证候要素。邪(风、热)毒侵心、挟瘀挟痰伴气阴亏虚和气阴两虚、挟瘀挟痰伴阳亏血虚是病毒性心肌炎的两大基本证型。

任雁[8](2010)在《怡心汤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亏虚型)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怡心汤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亏虚型)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亏虚型)患者共60例,试验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按1:1分配。治疗组给予怡心汤治疗,两日一剂,水煎取汁150ml,分早、中、晚三次服,并配合日一次静点西药能量合剂(ATP,CoA,VitC)。对照组单纯给予日一次静点西药能量合剂(ATP,CoA,VitC)。观察治疗前后患儿中医症候、体征、心电图、心肌酶等变化,疗程均为4周。结果:1、中医症候疗效评定: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愈9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67%。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单纯西药对照组相比,P《0.05有显着性差异。2、心电图疗效评定:心律不齐心电图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显效5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91.67%;单纯西药对照组,显效1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53.3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单纯西药对照组相比,P《0.05有显着性差异。心动过速心电图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显效8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97.75%;单纯西药治疗组,显效3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73.8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单纯西药对照组相比,P《0.05有显着性差异。早搏心电图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控制3例,显效8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93.87%;单纯西药治疗组,控制5例,显效2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81.40%。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单纯西药对照组相比,P《0.05有显着性差异。ST段变化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95.6%;单纯西药治疗组,显效6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83.7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单纯西药对照组相比,P《0.05有显着性差异。3、中医症候积分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单纯西药对照组相比,P《0.05有显着性差异。4、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单纯西药对照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怡心汤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亏虚型)疗效确切、安全,可以推广。

李敬华[9](2009)在《中医治疗文献质量评价方法及示范应用研究》文中指出1背景与研究内容随着中医临床的快速发展,临床文献的发表量呈跳跃式增加,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使医学文献轻而易举地海量呈现在每一个读者面前,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全面掌握有用信息成为制约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研究水平及深度的关键问题,知识服务取代传统的信息服务成为未来趋势。同时,现代医学已由经验医学模式向循证医学模式发展,大规模的文献评价工作已经被开展,目的是将科学、可靠、有临床价值的文献应用于临床、教学、科研和卫生方案的制定之中。但目前,中医临床文献评价基本上还处于借鉴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学方法的初步阶段,没有建立适合中医临床实际的评价方法,因此利用中医临床证据以支持临床决策的首要问题就是建立适合中医自己的证据等级体系。中医治疗不同于西医,它以辨证论治为基础,方剂配伍是其特点,方剂配伍的合理性在临床文献评价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方剂之间既不完全相同,也不完全相异,往往是围绕某些常见药物进行加减变化,这就是中医基本方的雏形,体现出了方剂群中内在变化规律,这是中医临床文献评价可以利用的切入点。根据以上现状分析,本研究以中医治疗文献的综合评价与利用为目的,通过中医治疗文献证据等级体系及方剂树形分析算法的建立,搭建起中医治疗文献评价的方法学基础,并对评价过程进行规范化处理,形成一套可操作的方剂数据综合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搭建中医临床辅助决策平台以促进证据利用,最后以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药治疗文献为示范,进行证据评价与利用,以此对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学进行验证。2建立中医治疗文献证据等级体系临床证据等级划分是循证医学评价临床文献的重要依据。不同的临床研究设计是为了实现不同的目的,其证明因果关系的能力和预期的潜在偏倚都不尽相同,提供的证据可靠性也各不相同,为了获得最可靠证据需要对临床文献的质量划分等级。2.1西医临床证据等级划分方法与问题目前西医广泛接受和使用的临床证据等级划分方法主要包括:澳大利亚国家卫生与医学研究委员会的证据等级、美国国家临床指南交换所的证据等级、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的证据等级。研究西医临床文献质量证据等级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及其所发挥的作用,我们可以发现证据分级是筛选海量临床信息以取得最优证据的有效方法,证据等级的划分方法随着实践领域的变化和研究的深入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对有别于西医理论与实践的中医临床来说,建立自己的证据等级体系是评价中医药临床治疗文献质量的必要条件。2.2中医治疗文献的证据等级划分方法与原则中医临床与现代医学的一个明显区别是其坚持辨证论治。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与临床检验,辨证论治体系已趋于成熟和稳定,成为中医学的主要特征之一,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核心内容。首先,本文以“辨证论治”作为评价中医临床治疗文献质量等级的第一要素,并将辨证论治的研究列为Ⅰ级证据,目的在于筛选一批合乎中医理论体系和发展规律、并能体现中医治疗特色优势的文献,以便获得高质量临床治疗方案。有些研究文献虽然没有进行证候诊断,但在治疗过程中却应用了辨证论治的方法,并根据病人症状的不同对方剂进行了一定的加减变化,这类文献在本研究中被定义为非严格辨证论治研究,由于其没有明确的证候诊断,难以进行同类证据的比较、分析、整合,故列为Ⅱ级证据。还有一些研究未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而是根据西医对疾病的认识,或西药药理研究成果,将中药作为植物药使用,没有运用中医理论,这类文献在本研究中被定义为非辨证论治文献,列为Ⅲ级证据。在本研究中,Ⅱ、Ⅲ级文献一般不予利用。其次,本文以临床研究的类型作为治疗文献证据等级划分的第二要素。从循证医学的角度看,各种临床研究方法由于设计、实施方案的不同,最终结果的可靠性也不同;而从中医学的角度看,各种临床研究方法在验证中医治疗方案的可靠性及可重复性上有着不同的参考价值。RCT因其为群体性研究的最优设计所获得的结果最为可靠,故列为Ⅰa等级;其它临床试验方法,如非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系列研究等,获得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稍有不同,但均弱于RCT,故皆列为Ⅰb等级;专家经验总结一般均进行了较高的理论概括,有着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尤其是对有较深造诣专家治疗体会的高质量总结,浓缩了专家数十年实践积累的珍贵经验和教训,具有非常大的借鉴价值,因此列为Ⅰc证据;中医医案完整地记录了中医诊疗经过,其中往往夹杂特殊的辨证用药或特殊的诊疗情况,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其可靠性和可重复性相对较低,因此列为Ⅰd等级。最后,以设计方案及完成质量作为等级划分的第三要素。考虑到每种类型研究中均存在设计缺陷或实施不利的可能,故根据各自特点分别进行分析评价,如下所示。评分标准(暂定):每一项为1分,得分≥10分者为高质量文献。评分标准(暂定):每一项为1分,得分≥10分者为高质量文献。评分标准(暂定):每一项为1分,得分≥7分者为高质量文献。评分标准(暂定):每一项为1分,得分≥5分者为高质量文献。3.方剂树形分析算法中医临床治疗文献质量等级的建立,使得我们能够获得符合中医理论与实践的高质量治疗文献,但高质量文献中的治疗方案很难是一致的,尤其是使用的方剂更是千差万别,其间的差别或很小,或相去甚远,这给最佳方案的筛选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尽管如此,高质量治疗文献使用的方剂间仍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这就是方剂“基本方”现象,即以某几个中药为核心进行加减变化,从而产生出一批相关方剂。如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成为六君子汤,再加木香、砂仁又组成香砂六君子汤,四君子汤加四物汤又构成了八珍汤等等,在这里四君子汤就是这一系列方剂中的基本方。因此,最佳方案的筛选可以利用“基本方”现象,从高质量方案群中获得其基本方,以此抓住某病证的中医治疗核心,发现适合大多数情况的基础方案。为此,本研究根据中医方剂数据结构特点,利用关联分析相关理论,建立了方剂树形分析算法,以建立中医方剂基本方的数学模型。3.1数学模型设变量a,将数据库中各方剂(m)和涉及的药物(n)进行编码,如方剂中包含某药物则am,n取1,不包含则am,n取0,以此对所有方剂及药物进行初次编码,组成n×m的二维矩阵A。3.2方剂树形算法基本规则规则一:方剂树由下至上生成。所有方剂都包含的中药为根节点,根节点不一定存在。规则二:如没有根节点,那么以出现频次最高的中药为主节点。包含主节点的方剂居于主干,形成主干集合;不包含主节点的方剂居于枝干,形成枝干集合。规则三:主干集合和枝干集合分别按规则循环计算,如集合中没有重复中药,则节点终止产生。规则四:如某几个中药出现频次一样多,则选取能够发出最多节点的中药为节点,即相似程度最高的节点。规则五:如某方剂参与下级节点生成而不能参与上级节点生成,则从所在集合中分离,并在下级节点之上、上级节点之下形成叶。3.2.3方剂树的图形性质性质一:中药出现频次与所在层级成反比,即药物的出现频率越多,其节点的层级越低。性质二:层级以及方剂树叶数与此枝干基本方的可信性呈正相关,某节点以上所有叶方剂的相似系数与该节点下基本方可行性呈正相关。性质三:树形图可以从主干按一定支持度和吻合度截取相应的基本方。4.病毒性心肌炎中医治疗文献评价及利用示范检索1994年~2003年中国中医药数据库检索系统主题词“心肌炎”,除外感染性、风湿性等非病毒性心肌炎文献及针灸、推拿、护理、药理等类文献,最后共纳入971篇。按照病、证、方、药模式从文献中抽取治疗方案数据,获得数据1155条方案。依据中医治疗文献等级对纳入的方案进行证据等级划分,获得各类证据结果如下:对文献中较多的10个证候,应用方剂树形分析算法进行分析,对获得的计算结果总结如下。基本方推荐方5.总结与创新性本研究是国家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课题的子课题“基于临床文献数据独立评价中医临床效应的方法研究”的一部分,主要研究如何基于临床文献数据对中医药治疗方案进行评价,为此本研究建立了中医治疗文献证据等级体系及方剂树形分析算法,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一套可操作的中医治疗文献分级方法,并以此为基础搭建了中医临床辅助决策平台,最后以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药治疗文献为例进行了示范性研究。本研究的创新点如下:提出符合中医实际并满足循证医学理论的中医治疗文献证据等级体系;提出针对中医方剂数据的分析工具——方剂树形分析算法。6.结语中医临床方案的评价是在中医界广泛引起注意但尚未深入开展的研究领域,本研究在此做了探索性的系统研究,冀望于对后来研究有所裨益。由于时间限制,本研究仍有部分未能在博士期间完成,如评价标准的论证、软件的开发、数学计算的优化、平台的实用性论证、大规模的数据采集等,有待于今后继续深入研究。随着中医药临床信息量的不断增多,进一步研究适合该领域的数据挖掘方法,提高中医药数据的利用效率,促使传统的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模式转变,使知识服务更多地为临床与科研决策提供参考,必将使中医药信息学在中医药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李滨[10](2006)在《解毒益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是一种由病毒感染所致的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的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心系疾病之一,多发于儿童及青壮年,近年来发病成倍增长,已引起国内外医学界广泛重视。目的:本课题在论证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两虚兼瘀血阻滞基本病机和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基本治法的基础上,观察解毒益心汤治疗VMC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解毒益心汤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解毒益心汤。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动态心电图及左心室功能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65%,两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在中医证候疗效和改善病人临床症状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异常心电图的作用方面亦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解毒益心汤还具有明显改善左心功能的作用。结论: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解毒益心汤对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两虚兼瘀血证疗效显着,全方共奏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功,是治疗VMC的有效药物。

二、中医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医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2例(论文提纲范文)

(1)加减三仁汤治疗湿热侵心型小儿病毒性心肌损伤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病机
        1.1 病毒感染
        1.2 免疫损伤
        1.3 其他因素
    2. 诊断
        2.1 AST
        2.2 CK
        2.3 LDH
        2.4 其他酶
    3. 非酶蛋白
        3.1 cTnI
        3.2 Mb
        3.3 其他
    4. 心电图
        4.1 动态心电图
        4.2 高频心电图
        4.3 超声心动图
        4.4 磁共振成像
    5. 病原诊断
        5.1 病毒分离
        5.2 抗体检测
        5.3 免疫性测定
        5.4 分子生物学
    6. 小儿病毒性心肌损伤的西医治疗原则
        6.1 个体化治疗
        6.2 集束化治疗
    7. 中医研究
        7.1 中医对心肌损伤的认识
        7.2 中医对心肌炎的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一般资料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剔除标准
        1.8 终止及退出标准
        1.9 样本含量确定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判断
        2.5 统计学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情况分析
        3.2 临床结果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立题依据
    2. 本课题方药
    3.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3.1 一般结果
        3.2 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2)舒心方干预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词汇缩略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及脱落标准
2.研究方法
    2.1 临床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
    3.1 观察指标
    3.2 疗效指标
4.统计分析
5.结果
    5.1 病例选择与入组
    5.2 一般资料比较
    5.3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2个月及3个月后焦虑评分比较
    5.4 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2个月及3个月后抑郁评分比较
    5.5 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2个月及3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5.6 两组治疗3个月后中医证候有效率比较
    5.7 安全评价
6.讨论与分析
    6.1 西医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认识
    6.2 中医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认识
    6.3 舒心方治疗气血瘀滞型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机理
    6.4 结语、问题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病例观察表
        SAS(焦虑自评量表)
        SDS(抑郁自评量表)
        中医证候分级量化标准
    附录二 文献综述
        综述1 双心疾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2 浅析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三 医学伦理

(3)基于临床证据的中药复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组方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中西医学对病毒性心肌炎的研究概况
    一、西医学对病毒性心肌炎的研究概况
        (一)发病机制
        (二)治疗方法
    二、中医药学对病毒性心肌炎的研究概况
        (一)古代相关认识
        (二)现代研究述要
第二部分 基于系统评价方法的有效方剂筛选
    一、资料与方法
        (一)纳入标准
        (二)文献排除标准
        (三)文献检索
        (四)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
        (五)统计分析
    二、结果
        (一)文献检索结果
        (二)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三) 纳入研究质量评价
        (四)风险偏倚比例图
        (五)有效性分析结果
第三部分 基于关联规则与复杂熵聚类的组方用药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
        (一)处方筛选
        (二)处方录入与核对
        (三)数据分析
    二、结果
        (一)基本信息统计
        (二)基于关联规则的方剂组方规律分析
        (三)提炼备选新处方
第四部分 讨论
    一、有效复方筛选及数据挖掘方法的探讨
        (一) 临床有效复方的筛选
        (二)数据挖掘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二、中药复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一)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二)中药复方有效性分析
    三、中药复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组方用药规律分析
        (一)常用药物、核心药组与组方结构
        (二)主要治法与共识形成的依据
        (三)备选新方的优化与判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着作

(4)养心汤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冠心病
2 病毒性心肌炎
3 心律失常
4 心力衰竭
5 内科杂病
    5.1 更年期心血管神经症
    5.2 失眠
    5.3 心脏神经官能症
    5.4 更年期综合征
    5.5 原发性低血压

(5)心肌康方案干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及心肌酶学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3 病例入选标准
    4 研究病例的终止
    5 治疗方案与对照方案
    6 观察指标
    7 疗效
    8 统计和分析方法
结果
    1 一般情况分析
    2 两组心电图 S-T 段治疗前后比较
    3 两组动态心电图疗效比较
    4 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过早搏动次数比较
    5 两组心肌损伤标记物治疗前后比较
    6 两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比较
    7 安全性评价
理论探讨
    1 中医对病毒性心肌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2 当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
    3 导师对本病的认识
    4 心肌康方案药物组成、方义分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5 临床疗效指标的选择
    6 结果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用药前筛查表
    2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病例观察表
    3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6)从近30年相关文献探讨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证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西医研究概况
    第一节 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一、病因
        二、病理生理
        三、辅助诊断
        四、治疗
    第二节 中医学研究概况
        一、分期论治
        二、脏腑辨证
        三、分型论治
        四、中药针剂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文献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一节 研究目的、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资料来源
        三、文献纳入标准
        四、文献排除标准
        五、数据的收集及规范化
        六、统计分析
    第二节 研究结果
        一、总体证型分布统计
        二、总体用药规律统计
        三、总体证素规律统计
        四、聚类分析结果
        五、关联规则挖掘用药规律
    第三节 分析与讨论
        一、毒邪是疾病发病的关键,机体状态影响发病
        二、毒邪与正气相争,痰瘀贯穿整个疾病过程,三者相互胶结
        三、气血阴阳亏虚,痰热瘀毒是疾病的基本证型
        四、补虚、化瘀、清热解毒法为主要的治法
        五、用药的探讨
    第四节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证候要素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标准
    1.2 文献排除标准
    1.3 文献来源及检索方法
    1.4 资料提取情况
    1.5 证候要素的提取及归类合并原则 (自拟)
2 结果
    2.1 病例资料
    2.2 证候类型分布情况
    2.3 证候要素分布情况
    2.4 证候要素组合规律
        2.4.1 虚证、虚实夹杂、实证证候类型中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
        2.4.2 各证候类型中证候要素的组合规律
3 讨论

(8)怡心汤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亏虚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文献综述
    1.1 病因病机及辩证分型
    1.2 临床治疗
    1.3 单味药的研究
    1.4 基础试验
    1.5 中药静脉用药的研究
    1.6 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体外药物筛选的实验研究
    1.7 中药对药的研究
    1.8 小结
实验研究
    2.1 一般资料
    2.2 诊断标准
    2.3 试验病例标准
    2.4 中止试验标准
    2.5 临床实验方法
    2.6 疗效判定标准
    2.7 统计学处理方法
    2.8 结果与分析
讨论
    3.1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3.2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3.3 立法思想与组方分析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9)中医治疗文献质量评价方法及示范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
第1章 引言:问题与挑战
    1.1 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中医药发展
    1.2 中医药知识服务与循证医学
    1.3 建立符合中医实际的证据等级体系
    1.4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第2章 临床证据等级体系与中医药
    2.1 临床证据等级体系的内涵
    2.2 临床证据等级体系的历史演化
    2.3 对中医药的启示
    2.4 各类研究证据在中医治疗方案评价中的价值
    2.5 现行证据等级体系与中医治疗方案评价
第3章 中医治疗文献证据等级体系
    3.1 中医治疗的特点
    3.2 中医治疗文献评价的特殊性
    3.4 中医治疗文献证据等级划分原则及方法 #4l
    3.5 中医治疗文献等级体系的特色与创新
第4章 方剂"基本方"理论及树形分析算法原理
    4.1 "基本方"的理论基础
    4.2 "基本方"在方剂治疗方案评价中的意义
    4.3 "方剂树形分析算法"与基本方
    4.4 "方剂树形分析算法"的过程与规则
    4.5 方剂树形结构图生成实例
    4.6 方剂树的图形性质与作用
    4.7 方剂树形分析算法的性能及对比分析
    4.8 方剂树形分析算法的特色与创新
第5章 中医方剂数据综合利用方法
    5.1 获得临床文献并建立数据库
    5.2 文献筛选
    5.3 质量方案筛选
    5.4 治疗方案抽取
    5.5 方案按病证归类
    5.6 树状结构图及基本方分析
    5.7 层级及相似性分析
    5.8 分析并提出推荐方案
第6章 中医临床辅助决策平台的开发设计
    6.1 平台设计目的和基本功能
    6.2 中医临床辅助决策平台的开发
    6.3 平台界面展示
    6.4 中因临床辅助决策平台的功能及特色
第7章 病毒性心肌炎中医治疗文献评价及利用示范
    7.1 获得证据
    7.2 评价证据
    7.3 利用证据
        7.3.1 Ⅰa级证据的数据分析
        7.3.2 全部Ⅰ级证据的数据分析
        7.3.2.1 外感风热
        7.3.2.2 火热证候
        7.3.2.3 气滞血瘀证候
        7.3.2.4 湿热证候
        7.3.2.5 痰热证候
        7.3.2.6 痰湿证候
        7.3.2.7 血虚证候
        7.3.2.8 阳虚证候
        7.3.2.9 阴虚内热证候
        7.3.3 小结
第8章 总结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文章
    (一) 中医临床文献质量评价研究现状及方法分析
    (二) 方剂"基本方"现象及应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探讨
    (三) 方剂"基本方"理论及"方剂树形分析工具"的开发设计
致谢
个人简介

(10)解毒益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资料与方法
        (一) 诊断标准
        (二) 试验病例标准
        (三) 研究对象
        (四) 治疗方法
        (五) 观察项目及方法
        (六) 疗效判定标准及统计方法
    二、试验结果与分析
        (一) 临床疗效
        (二) 中医证候疗效及积分变化情况
        (三) 心电图早搏疗效比较
        (四) 心功能疗效情况
        (五) 血清心肌酶变化
        (六) 安全性观测及不良反应
    三、试验小结
讨论
    一、病毒性心肌炎的现代研究
        (一) 病原学
        (二) 发病机制
        (三) 病毒性心肌炎的西医防治措施
    二、中医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认识
        (一)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二) 对辨证论治的认识
    三、VMC 病因病机探讨
        (一) 气阴两虚是VMC 的基本病机
        (二) 瘀血阻滞乃气虚、阴虚之病理产物
        (三) 理气活血化瘀法是VMC 的重要治法
    四、中医治则确立和方药组成和分析
        (一) 方药组成
        (二) 方药分析
        (三) 现代药理研究
    五、临床疗效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
致谢
详细摘要

四、中医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加减三仁汤治疗湿热侵心型小儿病毒性心肌损伤临床观察[D]. 吴晓燕.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2]舒心方干预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D]. 王国锋.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3]基于临床证据的中药复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组方用药规律研究[D]. 刘洪坤.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6(03)
  • [4]养心汤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皇甫海全,于海睿,张文钊,孙静,周亚滨.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07)
  • [5]心肌康方案干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及心肌酶学临床疗效观察[D]. 邢国辉. 河南中医学院, 2013(06)
  • [6]从近30年相关文献探讨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证治[D]. 詹鸿越.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0)
  • [7]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证候要素文献研究[J]. 张俊清,张军平. 中医杂志, 2011(13)
  • [8]怡心汤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亏虚型)的临床研究[D]. 任雁.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0(04)
  • [9]中医治疗文献质量评价方法及示范应用研究[D]. 李敬华.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9(11)
  • [10]解毒益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研究[D]. 李滨.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6(05)

标签:;  ;  ;  ;  ;  

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2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