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47号钻探硅藻化石及其古环境分析意义

江汉平原47号钻探硅藻化石及其古环境分析意义

一、江汉平原47号钻孔中的化石硅藻及其在古环境分析上的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杨鸿雁[1](2020)在《湖泊浮游植物演替历史与流域人类活动的关系分析 ——以杞麓湖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湖泊流域内的人类活动可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影响湖泊生态系统。在过去100年中,人类活动(如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活动)引起湖泊水质恶化、富营养化,是湖泊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富营养化过程与浮游植物群落演替密切相关,因此深入了解人为活动与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的关系是必要的。自1970s末以来,云贵高原湖泊由贫中营养状态为主逐步向富营养状态转变,富营养化湖泊的数量、面积和富营养化程度呈现增长的趋势。然而,云贵湖区重度富营养化湖泊的浮游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与人为活动的关系尚未完全阐明。杞麓湖是云贵高原湖区重度富营养化湖泊的典型代表,经历了低—中—富—重富营养过程,湖泊流域面积小,人为活动干扰相对简单,有利于认识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及驱动因子。以杞麓湖为例,阐明生态系统脆弱区域的重度富营养化湖泊浮游植物群落演替过程及其驱动机制可为湖泊生态系统修复提供依据。本研究通过提取和分析来自杞麓湖沉积柱芯的地化指标、色素、硅藻,并在以210Pb/137Cs测年方法建立的沉积深度—年代时间序列的基础上,重建近百年来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替过程,结合人类活动相关因子,进一步分析在人为活动作用下,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的过程及其驱动因子。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2017年4月~2018年1月对杞麓湖水质及浮游植物进行季节调查发现,杞麓湖全湖年平均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68.05,处于中度-重度富营养水平。杞麓湖在研究期间为V类和劣V类水体,其中夏季和春季水质较差,其水质季节变化受外源和内源污染的共同影响。全年共检出浮游植物163种,浮游植物群落季节演替明显,优势种较为单一,各季节均以丝状藻类占优势。春季以绿藻门微细转板藻为优势,夏秋冬季均以丝状蓝藻占绝对优势。孟氏浮丝藻对低温较为敏感,水温下降不利于其生长。因此,夏季以喜低透明度富营养水体生长的孟氏浮丝藻为绝对优势种。秋季,孟氏浮丝藻优势度显着下降,优势种演替为能容忍低温低光照,溶解性总氮较高,溶解性总磷较低的富营养化水体的阿氏浮丝藻。冬季优势种仍为阿氏浮丝藻,而湖生假鱼腥藻代替孟氏浮丝藻成为次优势种。磷、CODMn、NH3-N和水温是影响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季节演替的主要驱动因子。2)根据210Pb测年CIC模式计算结果,在杞麓湖最深处采集的沉积岩柱芯代表了约130年来沉积结果,计算获得杞麓湖沉积柱样平均沉积速率为0.485 cm/a,沉积速率高。沉积物平均粒径范围在0.43~1.40μm之间,中值粒径在0.46~1.11 μm区间波动,属细粉砂黏土。且具有“细—粗—细”交替变化的模式。杞麓湖沉积粒度的变化趋势与流域的降雨量不呈同步波动变化,且沉积速率较高,这与流域内强烈的人类活动有关。杞麓湖沉积物中TN、TP、TOC和LOI550百年来均呈增长趋势,表明杞麓湖及其流域初级生产力的增加。整个沉积岩芯C/N 比值范围在9.91~30.86之间,呈内源——内外混合来源——外源——内外混合来源的变化方式,有机质来源复杂。C/N比值在1950s末期后呈持续下降趋势,而TN和TOC含量却呈增加趋势,表明杞麓湖流域大面积的农业活动及生活污水排放等人为活动的增强,造成了杞麓湖营养不断富集,浮游植物增殖加快,初级生产力提高,杞麓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逐渐增加。3)沉积物金属元素可作为流域人为活动的代用指标。近百年来,杞麓湖各种金属元素含量、富集指数、地累积指数变化趋势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与湖泊流域人为活动及其强度变化有关。以自然来源为主的金属元素(Fe、Al、Zn、Ni、Cr),由于受当地水利设施的修建及流域内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大,导致流域面积地表径流入湖量的减少,而使得Fe、Al、Zn、Ni、Cr的含量和累积程度呈下降趋势。人为来源金属元素(Cd、Pb、As、Cu、Hg)受流域外的长距离大气传输及流域内产业结构改变及强度的增加,使其富集程度呈增长趋势,但增加的起始时间有明显的差异。研究认为化肥的施用,黑色金属的冶炼和制造业产生的废气排放和粉尘沉降是杞麓湖沉积物金属元素输入的主要贡献者,但对于能在大气中停留时间较长的金属元素,流域外的长距离大气传输也是不容忽视的来源。杞麓湖沉积物中Cd、Pb和As主要与农业活动相关,Hg主要与工业活动相关,Cu可能与黑色金属冶炼和制造业生产过程中机器轴承磨损、制动衬片磨损产生的废气排放和粉尘沉降有关。4)沉积物色素和化石硅藻记录反映了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演变的过程:近百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出现了多次明显转变。硅藻群落结构演变过程分为五个阶段(约1889~1893 AD,1895~1935AD,1937~1968 AD,1970~1998 AD和2001~2014 AD),分别代表5次规模大小不等的群落结构演变,硅藻群落结构演变结果显示为底栖硅藻(包括附生硅藻)相对丰度呈逐渐下降直至消失,优势种从贫营养到富营养种的转变,第一阶段以贫营养种Fragilariapinnata相对丰度最高;第二阶段Aulacoseira ambigua相对丰度最高,只pinnata相对丰度下降,成为次优势种;第三阶段浮游喜营养种A.ambigua相对丰度持续增加,喜清洁水体底栖硅藻为次优势种;第四阶段浮游性喜营养种类占绝对优势;第五阶段,中富营养水体种类占绝对优势,喜清洁水体底栖种类相对丰度几乎为零。杞麓湖沉积物色素含量在1930s初以前无明显变化,1970s初开始增加,约从2003年开始,所有色素含量几乎呈直线式增加。色素含量的演变与湖泊流域人类活动持续增加及杞麓湖富营养的现代过程基本一致。5)通过执行Change-point软件,分析硅藻群落和浮游植物历史数据变化趋势及其群落结构变化点。结果显示,杞麓湖硅藻群落结构及沉积物色素代表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均出现多次明显转变,建国前的转变主要与极端气候(水灾)引起的湖泊水动力条件的改变有关。与农业有关的如围湖造田、水利工程建设、流域产业调整(大规模种植耗肥的经济作物)等人为活动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及水文改造是导致建国后硅藻群落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发生明显转变的主要驱动力。6)沉积硅藻与环境因子进行CCA和RDA分析,结果显示,中富营养物种如A.ambigua、Cyclotella comta、Cyclotella meneghiniana、Synedra acus与人类干扰相关的环境因子(TN、TP、TOC)呈正相关关系,喜贫营养水体的Fragilaria属则多与人类干扰相关的环境因子呈负相关性,表明人为干扰及其强度是杞麓湖硅藻群落组合演变主要驱动因子。沉积物色素与沉积物金属元素进行RDA分析,结果显示,沉积色素含量与人为来源金属元素Cd、Pb、Hg和As含量变化呈正相关关系,特别是与Cd和Pb的相关性最高。总之,人为活动是杞麓湖百年来浮游植物群落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将不同人为活动的环境因子的代用指标与化石硅藻和沉积物色素进行多元分析,结果显示,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演变主要受农业活动中化肥农药的施用及工业活动驱动。综上所述,近百年来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发生了显着演变,从1970s开始浮游植物密度明显增加,中富营养浮游硅藻相对丰度增加,贫营养底栖硅藻相对丰度减小。农业活动中化肥农药的施用、流域人口的增加、工业活动及制造业活动是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演变的主要驱动力,人为对水资源利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导致的湖泊水文改变和气候条件起到叠加的作用。因此,控制和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及提高其利用率、控制和减少人为对水资源的利用及流域内土地利用的变化等人类活动干扰仍然是控制浮游植物密度增加、控制湖泊富营养化加剧和水生态退化的主要方法。

赵成双苹,莫多闻[2](2020)在《长江中游江汉—洞庭盆地全新世以来水文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文中认为本文基于长江中游江汉—洞庭盆地18个钻孔岩性、沉积特征及年代数据,结合研究区考古遗址点时空分布特征,恢复研究区全新世以来水文环境演变过程,并探讨了区域水文环境演变的成因机制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受东海海面上升和泥沙淤积等因素影响,距今11.5—5.5 ka,长江中游地区河湖水位呈上升趋势,随着新石器文化的发展及稻作农业活动的增加,人类文化聚落自山前平原地带逐渐向盆地平原中部扩展;距今5.5—4.0 ka,长江中游河湖水位有所下降,新石器晚期的屈家岭—石家河文化迅速发展,聚落数量增多,平原腹地聚落比例增加;距今4.0 ka前后,河湖水位再次有所上升,洪泛过程加剧,可能是石家河文化快速衰落的主要原因。

罗锐,张道勇,王超,徐耀辉,钟洪洋[3](2019)在《江汉盆地南部监利地区浅层生物气的发现及成因》文中认为江汉盆地南部监利地区由于农田灌溉打水井,偶然发现井水抽出时伴有气体流出,点燃后能长时间燃烧。为此,对该地区的浅层气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表明,浅层天然气气样CH4含量介于44.11%~51.57%之间,均值为47.03%,不含C2H6及其他重烃气体,干燥系数(C1/C1-50)为1,属典型干气。CH4碳同位素值介于-70.8‰~-71.0‰之间,均值为-70.9‰,CH4氢同位素值介于-223‰~-226‰之间,均值为-224‰,CO2碳同位素值介于-12.6‰~-14.7‰之间,均值为-13.9‰,同位素特征表明研究区浅层气为氢气还原二氧化碳途径生成的生物气。通过与江浙-沿海平原、长江三角洲和洞庭盆地的第四系浅层生物气赋存特征进行对比,进一步明确了研究区内第四系生物气成藏特征,认为研究区第四系浅层生物气具有进一步勘察和研究的潜力。

钟洪洋,张道勇,肖明国,徐耀辉[4](2019)在《洞庭盆地第四系极浅层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地质意义》文中研究指明洞庭盆地自然出露地表的天然气苗众多,预示盆地内可能具有比较丰富的浅层天然气资源。通过对洞庭盆地野外地质调查及对沅江县共华镇发现的天然气进行气体组成及同位素分析,显示天然气组分主要为CH4,且不含C2H6以上的重烃,CH4碳同位素值平均为-79.6‰,表现出典型的生物成因气特征。造成和兴村与宪成垸村天然气碳氢同位素值差异较大的原因可能是存在同位素分馏现象。根据CH4的碳氢同位素值及CO2的碳同位素值分布关系,判断该生物气为CO2还原途径生成。推测全新世由于掀斜式构造沉降使江汉盆地大量硅藻随湖水流入洞庭盆地,为生物气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源及有利的沉积环境。洞庭盆地DQ1与DQ2浅井揭示了纵向上均为上细下粗的正韵律沉积序列,生物气的埋深极浅,分布于10~120m之间,为自生自储式组合类型。由于埋藏浅,开发成本低廉,如合理勘探、开发、利用,可造福一方地区。

顾延生,管硕,马腾,朱宗敏,刘红叶,郭森,余舒琪[5](2018)在《江汉盆地东部第四纪钻孔地层与沉积环境》文中提出为深刻理解江汉盆地第四纪新构造运动、气候变化与盆地沉积响应的关联,利用沔阳凹陷区第四纪典型钻孔样品进行系统岩石学、年代学与沉积学研究,首次建立了盆地东部沉积中心区可对比的地层序列.利用岩性、粒度、磁组构分析重建了研究区140万年以来依次经历的河流相、河湖交替相、湖相、河湖交替相、湖相、泛滥平原相演化过程.区域构造、沉积、气候资料综合对比表明,响应于新构造沉降,江汉盆地第四纪以来存在3大成湖期,即Qp2/Qp1之交、Qp3与Qh中后期(古云梦泽),其中MIS3以来古湖发育是新构造沉降与异常强盛夏季风的耦合,且湖相沉积的独特环境为盆地高砷地下水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不仅为第四纪钻孔地层划分对比提供可靠基础资料,也为盆地地下资源调查与环境规划保护提供重要参考.

李启来[6](2017)在《西藏尼玛地区古近系牛堡组古湖平面变化的沉积地球化学记录》文中指出根据岩相类型和地球物理探测手段所重建的古湖平面变化易受制于地表露头条件、取芯连续程度及地震分辨率等的影响。为此,本论文尝试着从沉积地球化学角度重建古湖平面变化。以西藏尼玛地区古近系牛堡组湖相地层为研究材料,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测试分析,应用沉积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及古湖泊学等方法和理论,针对沉积相及沉积环境演化、古湖泊水文特征、盐度特征及温度特征、有机质类型、丰度及成熟度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西藏尼玛地区古近系牛堡组湖相地层古湖平面变化的沉积地球化学记录。通过剖面实测观察和岩石薄片鉴定,查昂巴剖面古近系牛堡组湖相地层顶、底发育扇三角洲相沉积,湖相地层自下而上发育半深湖-深湖亚相—滨浅湖亚相—半深湖-深湖亚相—滨浅湖亚相的旋回沉积。在此过程中,剖面有五次水体深度较大时期,分别对应着五层烃源岩——灰黑色钙质泥页岩。碳酸盐碳、氧稳定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δ13C值介于-4.40‰2.20‰之间,δ18O值介于-10.60‰-4.10‰之间,分布范围同现代和古代世界上其他地区湖相碳酸盐基本一致。δ13C值和δ18O值呈正相关关系,Z值介于114.50126.53之间,古温度介于8.9439.16℃之间。综合分析确定古湖泊为封闭型咸化湖泊,古温度分布与现代湖泊水温相一致,更多地反映温暖季节湖泊水温状态。有机质类型以Ⅱ1型和Ⅱ2型为主,含有少量Ⅰ型和Ⅲ型,反映有机质来源以内源为主,随着保存条件变弱和陆源有机质输入量增大,有机质类型向Ⅲ型转化。TOC介于0.10%2.97%之间,生烃潜力(S0+S1+S2)介于39.34mg/g630.22mg/g之间,显示湖泊初级生产力较高。无定形有机质含量介于35.00%97.00%之间,其中有93.33%的大于50.00%,结合HI-TOC相关变化分析,较强的还原性沉积环境是控制有机质类型和丰度的主导因素,较高的湖泊初级生产力是重要的辅助因素。Tmax介于434494℃之间,H/C原子比介于1.091.77之间,腐泥组颜色为棕色和棕黄色,反映有机质成熟度处于未成熟到成熟阶段,意味着干酪根结构和组成破坏程度偏低。论证了湖水δ18O值和δ13CDIC值、有机质HI值、δ13Corg值及TOC值与湖平面变化的关系。受入流量与蒸发量之比的影响,湖平面上升,湖水δ18O值减小,而湖平面下降,湖水δ18O值增大。当湖泊初级生产力较低,湖水δ13CDIC值和δ18O值呈正相关变化,湖平面上升,湖水δ13CDIC值减小,而湖平面下降,湖水δ13CDIC值增大;当湖泊初级生产力较高,使得湖泊水生植物光合作用成为控制古湖水δ13CDIC值组成的主导因素时,湖水δ13CDIC值和δ18O值呈反相关变化,湖平面上升,湖水δ13CDIC值增大,而湖平面下降,湖水δ13CDIC值减小。受有机质来源的影响,湖平面上升,陆源有机质贡献相对减小,HI值和δ13Corg值增大,而湖平面下降,陆源有机质贡献相对增多,HI值和δ13Corg值减小。受湖泊初始生产力和沉积环境的影响,湖平面上升,TOC值增大,而湖平面下降,TOC值减小。利用这些指标恢复了查昂巴剖面古近系牛堡组湖相地层古湖平面变化历史,表现为局部对称性突发上升与回落、总体阶步式升高与下降的波动特征。各记录均能反映古湖平面升降过程,HI值和δ13Corg值的记录更为细致,仅能反映古湖平面变化的波动过程,而无法记录变化幅度与趋势。但δ13Corg值的记录在半深湖-深湖沉积地层较为有效,而在滨浅湖沉积地层效果欠佳。古湖水δ18O值、δ13CDIC值及TOC值的记录还能反映古湖平面升降过程、变化趋势及幅度,前两者反映的是半深湖-深湖沉积地层的古湖平面变化,而无法记录滨浅湖沉积地层的古湖平面变化,但TOC值的记录没有这一限制。同时,指出应用这些指标重建古湖平面变化的条件:封闭型咸化湖泊,有机质来源以内源为主,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有机质保存受沉积环境控制,水体分层,有机质成熟度不能过高,越低越好。古湖水δ18O值和δ13CDIC值主要记录的是半深湖-深湖沉积古湖平面变化历史,而HI值、δ13Corg值和TOC值则基本不受这一限制,但δ13Corg值记录的滨浅湖沉积古湖平面变化需谨慎对待。最后,预测出尼玛盆地查昂巴剖面最佳烃源岩层位处于150m附近。

杨青雄,田望学,李启文,孔令耀[7](2016)在《江汉盆地新构造运动对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的制约》文中研究指明以江汉盆地周缘区露头剖面及沉积中心区第四纪钻孔岩芯资料为研究载体,通过第四纪地层横向对比分析,恢复了江汉盆地第四纪各时期的沉积环境,讨论了江汉盆地新构造运动的特点及对江汉平原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早中更新世江汉盆地大部处于掀升状态,盆地周缘地带遭受剥蚀;晚更新世地壳显现不等量运动,盆地自北西向中南部表现为徐缓掀升与下沉并存;全新世,盆地周缘及波状地形区掀升和低平原区强烈沉降进一步突显,全新世中晚期湖泊范围达到最大。

张增杰[8](2016)在《长江水系晚新生代沉积物碎屑钾长石Pb同位素组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注入世界最深的大洋-太平洋。长江流域幅员辽阔,是中华民族栖息繁衍和开拓发展的精华地区。然而,关于长江形成和演化的具体时限和过程,历经百余年研究,在学术界依然存在很大的争议。长江携带的大量物质深刻地影响着中下游及边缘海的沉积过程,其沉积物源-汇过程也是地学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大陆规模的大河汇水面积巨大,流域内构造历史及岩石类型复杂,物质多旋回沉积现象常见。因此,在巨型水系开展沉积物“源-汇”研究时,选择合适的物源示踪工具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地壳中最主要的造岩矿物之一,长石在沉积过程中经历两次以上旋回的可能性不大。同位素填图研究显示中国大陆不同构造板块在Pb同位素组成上有较大的差异,暗示着Pb-in-K-feldspar或许是示踪长江沉积物的有效物源工具。基于从源到汇的研究思路,本研究采用碎屑钾长石Pb同位素组成物源示踪方法,对长江水系晚新生代以来的沉积物进行物源示踪。研究内容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系统地测定了长江主要支流及典型干流段现代沉积物的长石Pb同位素组成,确定了各个源区的Pb同位素组成背景值,并重建现代长江的源-汇过程;测定了长江流域内典型晚新生代沉积物的长石Pb同位素组成,通过与现代支流的对比来追溯其物源;三、将二者结合反演晚新生代以来长江水系的演化过程,尤其是金沙江的东流及三峡贯通等长江演化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初步结论:一、长江现代沉积物长石Pb同位素组成①金沙江、汉江和湘江与羌塘块体、南秦岭和华南板块有很好的对应性;而雅砻江与岷江则与它们的主要源区松潘-甘孜地体有很大的区别,可能与青藏东缘沉积物供给率较大有关;嘉陵江含有很多未圈定源区的颗粒,暗示着四川盆地内部也是其重要的物源供给区。②长江不同干流河段具有相似的长石Pb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该物源信号在长江这样一个大陆规模水系的搬运过程中是稳定的。长江上游流域主要由深切峡谷组成,沉积作用较少,主要支流汇入对干流的Pb同位素组成有较大的影响,雅砻江、岷江和嘉陵江的汇入均使干流的物质组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中下游以地势低缓的冲积平原为主,砂质物质发生沉积,因此使得近源河流沉积物的贡献率放大。如长江三峡出口和武汉段的Pb同位素组成对比后明显表明其组成发生了变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受到了汉江的影响。二、长江中上游流域内主要晚新生代沉积汇的物源信息:①昔格达组及其下伏砾石层,测定了砾石层及湖相沉积的长石Pb同位素组成,并将它们与金沙江干流及雅砻江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攀枝花以西的昔格达组中未见雅砻江的物质,而攀枝花以南的金江镇剖面则同时具有金沙江与雅砻江的物质成分,这表明在上新世末-早更新世金沙江流域内的源-汇过程已经与现代基本一致。②三峡出口处巨型冲积扇:系统地分析了三峡地区东缘宜昌砾石层及其下伏始新统牌楼口组砂岩的长石Pb同位素组成;结果显示,始新世时三峡东缘主要由黄陵背斜及南秦岭供给物源,未见青藏东缘松潘-甘孜地体的碎屑物质;第四纪(新近纪?)时长江上游地区已经成为该区重要的源区,表明至少在此时三峡已被长江上游切穿。③江汉盆地沉积中心钻孔沉积物:通过对江汉盆地沉积中心钻孔沉积物沉积相及物源的分析,发现自上新世末期以来,青藏东缘就一直是江汉盆地的物源区;在1.8 Ma时,汉江自北缘进入江汉盆地,并于1.4-1.2 Ma之间流经新沟孔和周老孔所在的位置;中更新世以来,盆地沉积物的物质组成基本与现代长江一致。④武汉地区阳逻砾石层:将阳逻砾石层的长石Pb同位素组成与长江(宜昌段)、汉江现代沉积物及大别山基岩区的进行比较,显示与前两者存在较大的差异,大部分颗粒落入大别山基岩圈定的Pb同位素组成范围内。长江中下游广泛分布的新生代砾石层,在成因及物源上是否一致值得商榷。三、对长江及东亚水系演化的指示意义①昔格达组长石Pb同位素物源研究表明,晚上新世以来古金沙江就具有与现代金沙江类似的沉积物搬运模式,据此我们推断金沙江流域的水系格局自晚上新世以来就已定型。三峡出口处的宜昌巨型冲积扇及江汉盆地钻孔沉积物Pb同位素物源,指示着在渐新世时未见青藏东缘物质;晚上新世末期,已见松潘-甘孜地体的碎屑颗粒;这指示着长江三峡的贯通时限在始新世-晚上新世之间。结合近期长江三角洲晚新生代沉积物物源示踪研究成果,我们认为长江东流水系至少在晚上新世以前就已经形成。②河内盆地,始新世时中扬子江曾南流汇入古红河,并在渐新世时脱离了古红河水系;在钻孔沉积物中并未发现松潘-甘孜的物质,因此始新世以来就没有流经该地体的水系加入古红河,青藏高原东南缘是否存在包括现今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的统一的古红河水系依然值得商榷。

李枫[9](2014)在《江汉平原5.5~3.4 kyr BP环境变化及其对古文化演替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江汉平原是由长江及其支流汉江汇合而成的典型河积-湖积平原,是能显着反映全球-区域尺度自然系统变化和区域-地方人地关系长期相互作用的典型区域。本研究就是在全面考察江汉平原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多指标的综合集成分析,重建江汉平原5.5~3.4kyr BP古环境变化过程;同时,借助GIS技术手段分析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区域内考古遗址时空分布和典型聚落形态变化。以此为切入点进一步探讨江汉平原5.5~3.4kyr BP地理环境背景变化的机制及其对考古文化演替的影响,剖析考古文化断层的成因,实现对区域史前人地关系动态变化科学问题的解答。通过对江汉平原JZ-2010剖面沉积物中孢粉、总有机碳、总氮、有机碳同位素、元素地球化学性质、磁化率以及粒度等在内的多项环境替代指标的分析,结合野外考察确认的地貌条件及沉积特征,可知剖面记录的5.5~3.4kyr BP区域环境整体属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但随时间推移不稳定性增强,并呈现降温和变干的趋势。其时湖泊发育,湖洼地外河流及地表径流带入的泥沙极少,沉积速率很小,沉积以粘土质粉砂为主体。周围为北亚热带针阔叶混交林草地或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森林草地植被景观。各项指标记录的4.4~4.2kyr BP气候快速显着变干,明确响应了全球变化的4.2kyr事件。JZ-2010剖面记录与典型考古遗址探方及区域代表性研究成果的综合对比,说明5.5-3.4kyr BP江汉平原的环境变化具有比较一致的过程,都经历了全新世大暖期衰退期不稳定的温湿阶段(5.5~5.1kyr BP)-适宜的暖湿阶段(5.1~4.5kyr BP)-温暖的干旱化阶段(4.5-4.2kyr BP)-温度下降干湿波动阶段(4.2~3.7kyr BP)-稳定但减弱的暖湿阶段(3.7~3.4kyr BP)。同时也包含了4.9-4.6kyr BP和4.1~3.8kyr BP两个洪水频发的时期。江汉平原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其对以低纬过程为主导次级驱动的东亚季风变化产生明确响应。自白垩纪以来即持续下沉且沉降量大于沉积量的构造特点,东北方、北方和西方为山地包围而面向东南方倾斜开放的箕斗状地形,都对江汉平原中全新世以来区域气候环境变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对江汉平原大溪(6.5~5.1kyr BP)、油子岭(5.9~5.1kyr BP)、屈家岭(5.1~4.5kyr BP)及石家河(4.5~4.0kyr BP)等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遗址时空分布变化和典型聚落形态演化的分析表明,各期文化遗址及史前古城均集中分布于江汉平原北部和西部边缘地带,海拔30~100m范围内的山前岗地和河流低阶地地貌部位,极大程度地受制于江汉平原新构造运动特点和从边缘向中心海拔递减的环形分布地貌特征。在此基础上对考古文化序列与区域地理背景的探讨显示,江汉平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构造地形共同效应形成的良好生态优势,使其在全球变化5.3kyrBP事件期间未受显着影响,从而大溪文化-油子岭文化获得较大发展;5.3kyr BP之后油子岭文化的迅速扩张和随后屈家岭文化对长江中游的统一,亦得益于汉东地区通达性极强的地理区位,以及面积较大、河流湖泊发育、自然资源丰富多样的大洪山山前岗地所提供的史前人类理想栖息地。对江汉平原5.5~3.4kyr BP气候环境变化对新石器时代晚期各考古文化特点及演替影响的讨论,揭示了环境变化与史前人类活动两者关系随时间历程的动态变化。持续的适宜的温暖湿润气候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了屈家岭文化的繁荣,人口增长和聚落规模的扩大逐渐形成对区域环境和资源的压力;4.5kyr BP后气候变化导致的环境退化及资源限制,客观上促使了原始社会形态高度密集且组织性增强,继续推动着石家河文化的发展;4.2kyr事件的干旱效应和随后的洪水期摧毁了史前社会的原始稻作农业经济基础,石家河文化于晚期急剧萎缩、覆灭并形成文化断层。江汉平原5.5~3.4kyr BP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主要由自然地理环境子系统、人文地理环境子系统和人地调控子系统三者构成,其组成要素在空间地域和时间进程上相互重叠或交错,彼此之间通过物质、能量的交流,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随着时间的进程,江汉平原人地系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动态关系变化依次表现为协调成长型、冲突脆弱型和危机破坏型,考古文化从成长、扩张、繁荣转而为衰退、消亡和湮灭。

陈传红[10](2012)在《近200年泸沽湖藻类沉积记录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文中研究指明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全世界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据IPCC(2007)报道,在1906~2005年的100年内全球年均气温已升高约0.74℃。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我国在1951~2009年期间,内陆地表年均气温上升了1.38℃,预计到本世纪末年均气温将升高2.5~4.6℃。气候变化不仅影响气温影响光照和降雨量等,同时导致极端气候增多。因此,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已成为生态学和环境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淡水生态系统是全球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然而目前我国在水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方面仍非常缺乏。云贵高原湖泊群为我国五大湖区之一,是该区域重要的水资源。云贵高原湖泊多为断裂构造湖泊,其水生态系统具有独特性,并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价值。云贵高原受季风影响显着,近60年来云贵高原增温趋势明显。因此,该区域那些受人为干扰较少湖泊成为研究气候变化对湖泊生态系统影响的理想对象。然而由于缺乏长期、连续、系统的水生态监测数据,近百年来气候变化对云贵高原湖泊水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响应尚未得到阐释。泸沽湖作为目前云贵高原湖泊中人为干扰相对较小的半封闭深水贫营养湖泊,其湖泊沉积物连续完整,因此是研究水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理想场所。本研究选择泸沽湖作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古湖沼学方法分析泸沽湖柱状沉积物的地化指标:总有机碳(TOC:Total Organic Carbon)、烧失率(LOI550:Loss on Ignition)、总氮(TN:Total Nitrogen)、总磷(TP:Total Phosphorus)、C/N (TOC/TN)和粒度;以及生物记录:沉积色素、生物硅(BSi: Biogenic Silica)和化石硅藻。在以210pb/137Cs测年方法建立的沉积深度—年代时间序列框架下,结合近60年来区域气温与降雨量气象数据,利用相关性分析与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泸沽湖藻类演化(以硅藻群落为主)对近100年来区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210pb测年CRS模式计算结果,泸沽湖沉积柱的平均干物质沉积速率为0.14~0.15g/cm2·yr,但不同深度层位其沉积速率并不一致,由柱顶至下部物质沉积速率略升高后又逐渐降低。根据沉积柱LGH-6和LGH-7沉积结果可以看出两沉积柱下部有一定的压实作用。27.5~32.5cm的沉积深度代表了近200~250年来的沉积结果。2、沉积柱LGH-7沉积物平均粒度范围在15.73~32.10μm,中值粒径在12.85~17.82μm范围内波动,属粉砂质黏土;沉积物颗粒度分选极好,粗细分布的对称性良好,并偏向细粉砂。泸沽湖沉积物粒度的“细—粗—细”变化模式是对不同时期降雨量变化和区域内土地利用情况变化综合影响结果的响应。3、沉积柱LGH-7化石硅藻分析表明,硅藻在沉积物中保存完好。在所有样品中共鉴定3纲11目16科24属145种硅藻。其中,硅藻相对丰度≥2%的物种16个,相对丰度≥1%的物种28个;这28个硅藻物种相对丰度之和占各样品硅藻总数的90.69~98.04%。28个硅藻物种丰度数据的DCCA第一排序轴样品积分为1.54SD(>1SD: Standard Deviation)表明,近250年来泸沽湖硅藻群落物种发生了较大的物种转变,对区域气候变化响应敏感;进一步对28个硅藻优势物种丰度数据的约束聚类分析表明,期间硅藻种属组合变化可划分为3个主带(约1760~1934AD,1934~1991AD和1991~2010AD),分别代表了3次规模大小不等的物种组合变化,物种组合变化表现为由浮游类硅藻优势物种向非浮游类转变,之后再次向浮游类硅藻转变过程。硅藻组合特征表现为:(1)浮游类硅藻为优势种主要有Cyclostephanos dubius、Cyclotella rhomboideo-elliptica、Cyclotella ocellata和Asterionella formosa;(2)非浮游类优势种以Fragilaria属为主,如Fragilaria brevistriata、Fragilaria elliptica和Fragilaria construens f. venter等。在约1990’s以前,云贵高原地方性物种硅藻C. rhomboideo-elliptica一直为优势种,但在约1995年后这一本地物种基本消失。4、湖泊沉积物中BSi、LOI550和TOC含量常作为湖泊及流域内初级生产力的代用指标。从约1991年起,泸沽湖沉积物中BSi、LOI550和TOC含量呈增加趋势,这揭示了泸沽湖及区域内初级生产力的增加。而1991~2010年间沉积物C/N比值逐渐减小并保持相对低值范围(C/N比平均值为11.21),接近藻类C/N比值4~10范围,这进一步指示了沉积物有机质来源以湖泊内源有机质为主。根据化石硅藻物种数据与沉积物中的环境代用指标(TOC、TN、TP、LOI550和粒度)和泸沽湖区域气候数据(年平均气温、四季气温和降雨量)相关性分析表明,1951~2010年60年间年均气温与TOC、硅藻沉积通量、硅藻浓度和浮游类与非浮游类比值(P/nP ratios: Planktonic/no-planktonic taxa ratios)间存在极显着正相关性(p<0.01)。区域年平均气温和冬季气温与TN、TP和BSi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p<0.05)。冗余序分析(RDA:Redundancy Analysis)进一步表明,TN、年平均气温(ATmean: Annual Temperature mean)、冬季气温(WITmean: Winter Temperature mean)、春季气温(SPTmean: Spring Temperature mean)和TP是引起硅藻群落物种变化的5个显着相关的环境变量(p<0.05,n=36),推测气候变暖是近100年来驱动泸沽湖硅藻群落变化的主要因子,结合泸沽湖水质变化趋势显示人为干扰也起了一定的叠加效应。5、通过化石硅藻物种多样性与硅藻物种个体大小尺寸变化分析表明,近250年来泸沽湖硅藻多样性指数一般或偏低,硅藻物种Shannon-wiener指数(H’)在1.59~2.89之间波动,平均值为2.23;而Hill’s N2指数在2.1~11.78之间波动,平均值为5.791从1970’s初以来硅藻多样性呈下降趋势。此外,期间泸沽湖硅藻物种个体有向中小型化演化的趋势:中型个体硅藻物种(7~15μm)的总丰度在近200年来呈增加趋势,特别是约1990年后,最高丰度达到70.88%,小型个体物种(≤7μm)也有一定的增加趋势;但大型个体物种(≥15μm)总丰度则呈显着减少趋势,在1990AD以后总丰度一直维持在低水平。6、沉积柱LGH-6沉积色素分析表明,近200年来泸沽湖沉积色素保存条件较好,可作为湖泊初级生产力的代用指标。从1990’s初开始,沉积物中叶绿素及其衍生物(CD: Chlorophyll Derivatives)、总胡萝卜素(TC: Total Carotenoid)、颤藻黄素(Osc: Oscillaxanthin)和蓝藻叶黄素(Myx: Myxanthophyll)的含量明显增加,以及1997~2010AD的LOl550和BSi含量均明显增加,反映了近20年来泸沽湖区域湖泊初级生产力的增强;结合C/N比值呈下降趋势,表明湖泊沉积中来自湖泊内源有机质比例增加。泸沽湖沉积物中以上4类色素含量及其比值(CD/TC和Osc/Myx)对区域气候变化较为敏感,近60年来年平均温度与CD、TC和LOl550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而与Osc、Myx、和BSi含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而四类色素、LOl550和BSi含量与年降雨量均无直接相关性(p>0.05)。说明近60年来气温升高是驱动沉积色素含量和初级生产力升高的主要因素。此外,1990’s初开始,沉积物中Osc和Myx色素含量及其比值较高,反映蓝藻类生产力增长显着,且其中颤藻类比重呈增大趋势,表明近20年来丽江地区气候变化不仅导致了湖泊初级生产力增加,且导致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的变化。综上所述,泸沽湖水生生态系统对区域气候变化响应敏感,近60年来泸沽湖藻类生产力呈增长趋势,且浮游植物群落中丝状蓝藻比重有增大趋势;硅藻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下降,硅藻物种个体趋向小型化。泸沽湖藻类群落变化主要受该区域内近100年来气候变暖因子所驱动,而人类活动干扰则起到了进一步加强作用。本研究结果揭示了未来气候变化可能会对云贵高原湖泊生态系统产生较大的生态学问题。

二、江汉平原47号钻孔中的化石硅藻及其在古环境分析上的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汉平原47号钻孔中的化石硅藻及其在古环境分析上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湖泊浮游植物演替历史与流域人类活动的关系分析 ——以杞麓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云贵高原湖区概述
        1.2.2 湖泊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研究
        1.2.3 云南湖泊浮游植物群落演替
        1.2.4 浮游植物群落演替及环境变化历史反演方法
    1.3 杞麓湖及其流域概况
        1.3.1 自然概况
        1.3.2 社会经济概况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杞麓湖浮游植物现状及季节演替
    2.1 前言
    2.2 研究区域与样点设置
    2.3 材料与方法
        2.3.1 水质理化指标
        2.3.2 浮游植物样品
        2.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杞麓湖水质的季节变化
        2.4.2 浮游植物群落季节演替
        2.4.3 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
    2.5 讨论
        2.5.1 杞麓湖水质的季节变化
        2.5.2 浮游植物群落季节演替
        2.5.3 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杞麓湖流域近百年人类活动变化的反演
    3.1 前言
    3.2 研究地概况
    3.3 材料与方法
        3.3.1 样品处理与测定
        3.3.2 沉积柱年代测定
        3.3.3 沉积物粒度测定
        3.3.4 沉积物总氮(TN)、总磷(TP)和碳氮比(C/N)测定
        3.3.5 沉积物有机质(OM)测定及污染评价
        3.3.6 污染指数计算及评价
        3.3.7 沉积物金属元素含量测定
        3.3.8 沉积物金属元素污染评价和生态风险评估的计算
        3.3.9 土地利用类型分析
        3.3.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沉积岩芯柱
        3.4.2 沉积物柱芯高分辨率年代分析
        3.4.3 近百年杞麓湖沉积速率分析
        3.4.4 近百年杞麓湖沉积物粒度变化分析
        3.4.5 地化指标百年变化分析
        3.4.6 近百年杞麓湖氮磷营养物质变化分析
        3.4.7 近百年杞麓湖TOC和LOI_(550)变化分析
        3.4.8 近百年杞麓湖C/N和TN/TP变化分析
        3.4.9 金属元素含量变化
        3.4.10 金属元素含量与沉积物理化性质关系分析
        3.4.11 近百年杞麓湖金属元素污染分析
        3.4.12 金属元素的来源分析
        3.4.13 土地利用历史变化分析
        3.4.14 历史社会经济数据与地化指标相关分析
    3.5 讨论
        3.5.1 沉积岩芯湖泊水质环境
        3.5.2 沉积岩芯沉积速率的环境意义
        3.5.3 沉积物粒度百年变化的驱动因子
        3.5.4 沉积物地球化学指标百年变化的环境指示意义及驱动因素
        3.5.5 沉积物金属元素历史变化及其成因分析
        3.5.6 沉积物人为来源金属元素历史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杞麓湖近百年浮游植物演替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4.1 前言
    4.2 研究地概况
    4.3 材料与方法
        4.3.1 沉积物采集及年代测定
        4.3.2 沉积物化石硅藻的提取与分析方法
        4.3.3 沉积物化石硅藻群落结构特征分析方法
        4.3.4 沉积物色素的提取与分析
        4.3.5 数据统计与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近百年杞麓湖沉积硅藻群落组合特征
        4.4.2 近百年杞麓湖沉积硅藻优势属种的生态习性
        4.4.3 近百年杞麓湖沉积硅藻多样性指数演变过程
        4.4.4 近百年硅藻群落演变的驱动因素分析
        4.4.5 沉积色素重建浮游植物的演变过程及驱动因素分析
    4.5 讨论
        4.5.1 化石硅藻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突变点探讨
        4.5.2 硅藻群落演变及驱动因子分析
        4.5.3 沉积物色素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杞麓湖浮游植物名录
附录2: 杞麓湖沉积物化石硅藻植物名录
附录3: 杞麓湖沉积物化石硅藻优势种版图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2)长江中游江汉—洞庭盆地全新世以来水文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研究区概况
    2.1 区域地貌
    2.2 区域古文化序列
        2.2.1 早期新石器文化
        2.2.2 中期新石器文化
        2.2.3 晚期新石器文化
3 长江中游全新世水文环境演化
    3.1 阶段I(11.5—5.5 ka BP)
    3.2 阶段II(5.5—4.0 ka BP)
    3.3 阶段III(4.0 ka BP之后)
4 古水文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关系
    4.1 全新世早期至中期早中段水位上升时期(8.5—5.5 ka BP)
    4.2 全新世中期晚段水位下降时期(5.5—4.0 ka BP)
    4.3 全新世晚期水位再次上升(4.0 ka BP之后)
5 结论

(3)江汉盆地南部监利地区浅层生物气的发现及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质背景
2 样品与实验分析
    2.1 气体样品
    2.2 气体组分及碳氢稳定同位素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天然气组分特征
    3.2 天然气碳、氢同位素组成特征
    3.3 天然气成因类型
    3.4 浅层生物气成藏特征
        3.4.1 气源岩形成的构造与古气候背景
        3.4.2 生储盖条件
4 结论

(4)洞庭盆地第四系极浅层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质背景
2 样品与实验
    2.1 实验样品
    2.2 天然气组分及碳氢稳定同位素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天然气组分特征
    3.2 天然气碳、氢同位素组成特征
    3.3 天然气成因探讨
    3.4 生物气藏地质特征
4 结论

(5)江汉盆地东部第四纪钻孔地层与沉积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1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钻孔地层研究
        2.1.1 钻孔岩性特征
        2.1.2 钻孔年代学
        2.1.3 江汉盆地东部钻孔地层划分与对比
    2.2 沉积环境分析 (以Jh002孔为例)
        2.2.1 粒度分析
        2.2.2 Jh002孔磁组构特征与沉积环境演化
    2.3 江汉盆地第四纪钻孔地层与环境
        2.3.1 新构造运动与盆地沉积响应
        2.3.2 江汉盆地晚更新世构造-气候耦合作用与古湖沉积响应
3 结论

(6)西藏尼玛地区古近系牛堡组古湖平面变化的沉积地球化学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古湖平面变化研究现状
        1.2.2 尼玛盆地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论文实际工作量
    1.5 论文成果及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构造单元划分
    2.3 区域地层特征
        2.3.1 盆地基底
        2.3.2 盆地盖层
第3章 西藏尼玛地区古近系牛堡组沉积相特征
    3.1 查昂巴剖面概述及岩性描述
    3.2 剖面对比
    3.3 沉积相分析
        3.3.1 扇三角洲相
        3.3.2 滨浅湖亚相
        3.3.3 半深湖-深湖亚相
    3.4 沉积环境演化
第4章 碳酸盐岩碳氧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4.1 样品制备与测试方法
    4.2 分析结果及有效性分析
        4.2.1 分析结果
        4.2.2 有效性分析
    4.3 分析结果讨论
        4.3.1 古水文特征
        4.3.2 古盐度特征
        4.3.3 古温度特征
第5章 干酪根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5.1 样品制备与测试方法
    5.2 分析结果
    5.3 分析结果讨论
        5.3.1 有机质类型
        5.3.2 有机质丰度
        5.3.3 有机质成熟度
第6章 古湖平面变化的沉积地球化学记录
    6.1 古湖水化学指标
        6.1.1 古湖水氧同位素
        6.1.2 古湖水溶解无机碳同位素
    6.2 有机地球化学指标
        6.2.1 氢指数
        6.2.2 有机碳同位素
        6.2.3 有机质含量
第7章 古湖平面变化记录对比与最佳烃源岩层位预测
    7.1 古湖平面变化记录对比
    7.2 查昂巴剖面最佳烃源岩层位预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学术成果

(7)江汉盆地新构造运动对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江汉盆地第四纪沉积序列与特征
    1.1 早更新世地层
    1.2 中更新世地层
    1.3 晚更新世地层
    1.4 全新世地层
2 江汉盆地新构造运动形式与特征
    2.1 震荡性差异升降为主要运动形式
    2.2 掀斜性运动为主要运动特点
    2.3 继承性为主要特点
3 新构造运动对江汉盆地沉积环境的控制
    3.1 早更新世
    3.2 中更新世
    3.3 晚更新世
    3.4 全新世
4 结论

(8)长江水系晚新生代沉积物碎屑钾长石Pb同位素组成(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2 东(南)亚主要水系研究进展
        1.2.1 恒河-印度河水系
        1.2.2 雅鲁藏布江的演化
        1.2.3 怒江-湄公河-红河水系
        1.2.4 珠江水系
        1.2.5 黄河水系
    1.3 长江水系演化研究进展
        1.3.1 石鼓第一弯形成及金沙江东流
        1.3.2 川江的倒流及三峡贯通
        1.3.3 江汉盆地沉积记录
        1.3.4 三角洲-苏北盆地物源研究
        1.3.5 长江演化的几个主要观点
        1.3.6. 存在问题
    1.4 本文研究内容、计划及工作量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步骤
        1.4.4 论文工作量
第二章 长江流域地质背景
    2.1 长江流域概况
    2.2 长江水系结构特征
        2.2.1 通天河-金沙江水系结构
        2.2.2 川江-三峡段水系结构
        2.2.3 长江中下游水系结构
    2.3 长江流域大地构造背景
    2.4 长江流域岩性及地层简介
        2.4.1 长江流域岩性简介
        2.4.2 长江流域地层
第三章 长石Pb同位素物源示踪原理
    3.1 钾长石Pb同位素示踪的基本原理
        3.1.1 铅同位素地球化学
        3.1.2 长石Pb同位素组成物源示踪
    3.2 碎屑钾长石Pb同位素示踪的应用
        3.2.1 沉积物物源示踪
        3.2.2 (古)水系演化研究
        3.2.3 判别碎屑锆石的沉积旋回
    3.3 Pb-in-K-feldspar用于长江沉积物示踪可行性分析
        3.3.1 沉积汇及研究样品
        3.3.2 上游源区表壳岩系Pb同位素组成的空间分异特征
第四章 样品采集与测试
    4.1 样品采集
        4.1.1 长江水系现代沉积物
        4.1.2 晚新生代沉积物
    4.2 测试方法
        4.2.1 样品制备前处理
        4.2.2 微区原位钾长石Pb同位素组成分析
第五章 长江水系现代沉积物长石Pb同位素组成及其源-汇过程
    5.1 主要支流沉积物长石Pb同位素组成
        5.1.1 金沙江沉积物Pb同位素组成
        5.1.2 雅砻江-岷江Pb同位素组成
        5.1.3 嘉陵江Pb同位素组成
        5.1.4 汉江-湘江沉积物Pb同位素组成
        5.1.5 小结
    5.2 长江干流碎屑长石Pb同位素组成
        5.2.1 长江干流段长石Pb同位素组成
        5.2.2 主要支流Pb同位素组成分组
        5.2.3 长江水系沉积物源-汇过程
        5.2.4 小结
第六章 长江典型晚新生代地层长石Pb同位素组成
    6.1 攀西裂谷昔格达组
        6.1.1 典型剖面及其沉积相分析
        6.1.2 昔格达组长石Pb同位素组成及其物源意义
        6.1.3 攀西地区是否存在统一的古大湖
    6.2 宜昌三峡出口处巨厚冲积扇
        6.2.1 宜昌东部区域概况
        6.2.2 研究剖面介绍
        6.2.3 宜昌砾石层碎屑长石Pb同位素组成及其物源示踪意义
        6.2.4 对三峡贯通的指示意义
    6.3 江汉盆地沉积中心钻孔沉积物
        6.3.1 江汉盆地新生代沉积特征
        6.3.2 江汉盆地钻孔
        6.3.3 江汉盆地沉积物长石Pb同位素组成及其物源意义
        6.3.4 对长江形成及演化的指示
        6.3.5 周老孔的其它物源指标
    6.4 新近纪阳逻砾石层
        6.4.1 阳逻砾石层简介
        6.4.2 研究剖面及其古流向特征
        6.4.3 长石Pb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
第七章 对长江及东亚水系演化的启示
    7.1 青藏东南缘水系何时脱离古红河?
    7.2 金沙江何时东流?
    7.3 长江何时切穿三峡?
第八章 结论、不足及展望
    8.1 结论
    8.2 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周老孔岩性描述
附录2 新沟孔岩性描述
附录3 ZK-20岩性描述

(9)江汉平原5.5~3.4 kyr BP环境变化及其对古文化演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1.1 科学问题的提出
        1.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全新世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研究进展
        1.2.1 不同时空尺度的研究进展
        1.2.2 多学科交叉和理论应用研究进展
        1.2.3 研究方法和技术取得的进展
    1.3 江汉平原晚全新世人地关系研究现状综述
第二章 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资料
        2.2.1 陵自然沉积剖面(JZ-2010)
        2.2.2 沙洋钟桥(ZQ)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址
        2.2.3 天门谭家岭(TJL)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址
        2.2.4 天门三房湾(SFW)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址
    2.3 研究方法
        2.3.1 野外考察与采样
        2.3.2 室内实验测试分析
第三章 江汉平原地理背景与古文化概况
    3.1 自然地理条件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质构造特征
        3.1.3 地貌水系特征
        3.1.4 气候、植被与土壤特征
    3.2 社会经济概况
    3.3 江汉平原5.5~3.4 kyr BP文化序列演替
        3.3.1 大溪文化
        3.3.2 油子岭文化
        3.3.3 屈家岭文化
        3.3.4 石家河文化
第四章 江汉平原5.5~3.4 kyr BP环境替代指标分析
    4.1 江汉平原5.5~3.4 kyr BP自然沉积和典型遗址地层年代标尺的建立
        4.1.1 JZ-2010自然沉积剖面AMS~(14)C测年结果
        4.1.2 典型考古遗址探方地层AMS~(14)C测年结果
    4.2 数据分析与环境代用指标的分析及其意义
        4.2.1 孢粉组合及其古环境意义
        4.2.2 总有机碳和总氮分布及其环境意义
        4.2.3 有机碳同位素分析及其指示的环境意义
        4.2.4 元素地球化学的古环境意义
        4.2.5 磁化率值特征及其与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4.2.6 粒度数据分析及其环境意义
第五章 江汉平原5.5~3.4 kyr BP自然环境变化
    5.1 JZ-2010剖面多指标记录的5.5~3.4 kyr BP古环境
    5.2 典型考古遗址记录的5.5~3.4 kyr BP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
        5.2.1 钟桥遗址反映的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
        5.2.2 石家河典型考古遗址揭示的自然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
        5.2.3 江汉平原5.5~3.4 kyr BP期间古洪水多发期
    5.3 江汉平原5.5~3.4 kyr BP环境变化区域综合
        5.3.1 长湖沉积钻孔孢粉记录的全新世中晚期气候环境
        5.3.2 京山屈家岭遗址多指标记录的5.2 kyr以来环境变化
        5.3.3 监利ZL01钻孔全新世中晚期沉积记录
        5.3.4 沔城钻孔M1多指标记录的全新世中晚期环境变化
    5.4 江汉平原5.5~3.4 kyr BP自然环境变化机制探讨
        5.4.1 江汉平原构造地貌条件的区域独特性
        5.4.2 土地覆盖变化与海面变化的驱动机制
第六章 江汉平原5.5~3.4 kyr BP遗址时空分布变化与考古文化演替分析
    6.1 江汉平原5.5~3.4 kyr BP考古文化遗址的时空分布变化
        6.1.1 考古遗址数量与分布密度的变化
        6.1.2 考古遗址空间分布的变化
    6.2 江汉平原5.5~3.4 kyr BP典型遗址群分布时空变化
        6.2.1 屈家岭遗址群结构形态变化
        6.2.2 石家河遗址群结构形态变化
        6.2.3 江汉平原史前古城分布时空变化
第七章 江汉平原5.5~3.4 kyr BP环境变化对古文化演替的影响
    7.1 江汉平原5.5~3.4 kyr BP地理环境背景对古文化演替的影响
        7.1.1 江汉平原构造地貌背景对考古遗址分布的影响
        7.1.2 江汉平原5.5~3.4 kyr BP气候环境变化对古文化演替的影响
    7.2 江汉平原5.5~3.4 kyr BP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特征
        7.2.1 江汉平原5.5~3.4 kyr BP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要素
        7.2.2 江汉平原5.5~3.4 kyr BP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结构
        7.2.3 江汉平原5.5~3.4 kyr BP人地系统时空动态变化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与存在问题
        8.2.1 主要的创新点
        8.2.2 存在问题
    8.3 研究展望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Ⅰ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Ⅱ 主要实验数据

(10)近200年泸沽湖藻类沉积记录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气候变化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
        1.1.1 对浮游植物的影响
        1.1.2 对鱼类的影响
        1.1.3 对浮游与底栖动物的影响
    1.2 湖泊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方法
        1.2.1 通过生态观测历史资料分析
        1.2.2 通过对湖泊的长期现场监测
        1.2.3 通过沉积物生物记录解析
        1.2.4 通过“微宇宙”或模拟实验评估温度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3 湖泊沉积物多代用记录及其环境意义
        1.3.1 地化指标及其环境意义
        1.3.2 生物指标及其环境意义
        1.3.3 其他生物记录及其环境意义
    1.4 硅藻化石在我国区域过去环境重建中的应用
    1.5 本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目的意义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泸沽湖区域概况
    2.1 泸沽湖地理位置与特征
    2.2 泸沽湖历年水质变化分析
    2.3 泸沽湖区域气候概况
        2.3.1 气温情况
        2.3.2 降雨量变化
    2.4 泸沽湖水资源平衡分析
    2.5 泸沽湖土地利用、人口及其经济状况
        2.5.1 土地利用变化
        2.5.2 人口及其经济状况
    2.6 泸沽湖区域土壤特征
    2.7 泸沽湖区域所属的生态功能类型区划及其生物多样性
        2.7.1 生态功能区划
        2.7.2 生物多样性
第三章 沉积柱年代系列建立和LGH-7柱沉积物粒度分析
    3.1 前言
    3.2 研究区域介绍
    3.3 沉积柱样品采集与实验材料
        3.3.1 沉积柱样品采集
        3.3.2 主要化学试剂
        3.3.3 主要分析仪器及规格
    3.4 实验方法
        3.4.1 沉积柱LGH-6和LGH-7岩性分析
        3.4.2 沉积柱LGH-6和LGH-7年代测定
        3.4.3 沉积柱LGH-6和LGH-7沉积物烧失量LOI_(550)测定
        3.4.4 沉积柱LGH-7沉积物粒度测定
        3.4.5 数据统计与作图
    3.5 结果与分析
        3.5.1 沉积柱LGH-6和LGH-7沉积物岩性特征
        3.5.2 沉积柱LGH-6~(210)Pb年代测定结果
        3.5.3 沉积柱LGH-7~(210)Pb年代测定结果
        3.5.4 沉积柱LGH-6和LGH-7沉积物烧失量LOI_(550)变化
        3.5.5 沉积柱LGH-7沉积物粒度变化特征
        3.5.6 沉积柱LGH-7沉积物粒度参数
    3.6 讨论
        3.6.1 泸沽湖近代沉积速率变化
        3.6.2 泸沽湖粒度变化的环境意义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LGH-7沉积柱化石硅藻分析
    4.1 前言
    4.2 研究区域介绍
    4.3 沉积柱样品采集与实验材料
        4.3.1 沉积柱样品采集
        4.3.2 主要化学试剂
        4.3.3 主要分析仪器及规格
    4.4 实验方法
        4.4.1 沉积物密度测定
        4.4.2 沉积物烧失量LOI_(550)测定
        4.4.3 沉积物总碳、总氮、总有机碳以及总磷测定
        4.4.4 沉积物生物硅的测定
        4.4.5 硅藻样品预处理、制片与鉴定
        4.4.6 硅藻浓度、硅藻沉积通量及相对丰度计算
        4.4.7 硅藻个体大小测定与比例计算
        4.4.8 硅藻物种多样性指数计算
        4.4.9 气象数据处理
        4.4.10 化石硅藻记录的数据分析与作图
    4.5 结果与分析
        第一节 沉积柱LGH-7化石硅藻记录及其优势属种的生态习性
        4.5.0 沉积柱LGH-7化石硅藻物种记录
        4.5.1 沉积柱LGH-7化石硅藻主要优势物种组成
        4.5.2 沉积柱LGH-7化石硅藻代表性属种的生态习性
        第二节 沉积柱LGH-7化石硅藻种属组合演化及其原因分析
        4.5.3 沉积柱LGH-7化石硅藻种属组合变化特征
        4.5.4 沉积柱LGH-7化石硅藻生物指标分析
        4.5.5 沉积柱LGH-7沉积物理化指标特征分析
        4.5.6 沉积柱LGH-7化石硅藻种属组合演化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沉积柱LGH-7化石硅藻物种多样性与个体大小变化特征
        4.5.7 沉积柱LGH-7化石硅藻物种多样性分析
        4.5.8 沉积柱LGH-7化石硅藻种属个体大小变化特征
    4.6 讨论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近200年来泸沽湖沉积物(LGH-6)色素记录与区域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
    5.1 前言
    5.2 研究区域介绍
    5.3 沉积柱样品采集与实验材料
        5.3.1 沉积柱样品采集
        5.3.2 主要化学试剂
        5.3.3 主要分析仪器及规格
    5.4 实验方法
        5.4.1 含水量测定
        5.4.2 沉积物总碳(TC)、总氮(TN)、总有机碳(TOC)以及总磷(TP)测定
        5.4.3 沉积物烧失量LOI_(550)测定
        5.4.4 沉积物生物硅的测定
        5.4.5 沉积物色素的提取与测定
        5.4.6 丽江站气象数据
        5.4.7 数据分析与作图
    5.5 结果与分析
        5.5.1 沉积柱LGH-6年代序列
        5.5.2 沉积柱LGH-6沉积物理化指标变化
        5.5.3 沉积柱LGH-6沉积物色素含量变化
        5.5.4 沉积柱LGH-6沉积物色素间的相关性分析
    5.6 讨论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体讨论、结论与展望
    6.1 近200年来泸沽湖藻类群落(硅藻为主)变化
        6.1.1 泸沽湖及其流域内初级生产力变化
        6.1.2 硅藻群落变化
        6.1.3 浮游藻类蓝藻群落组成变化
    6.2 藻类群落变化驱动因素分析及未来变化趋势预测
        6.2.1 藻类群落变化驱动因素综合分析
        6.2.2 藻类群落变化未来变化趋势预测
    6.3 主要结论
    6.4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泸沽湖沉积物化石硅藻物种版图(I~XV)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四、江汉平原47号钻孔中的化石硅藻及其在古环境分析上的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湖泊浮游植物演替历史与流域人类活动的关系分析 ——以杞麓湖为例[D]. 杨鸿雁. 华中师范大学, 2020
  • [2]长江中游江汉—洞庭盆地全新世以来水文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J]. 赵成双苹,莫多闻. 地理学报, 2020(03)
  • [3]江汉盆地南部监利地区浅层生物气的发现及成因[J]. 罗锐,张道勇,王超,徐耀辉,钟洪洋.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9(11)
  • [4]洞庭盆地第四系极浅层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地质意义[J]. 钟洪洋,张道勇,肖明国,徐耀辉.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9(03)
  • [5]江汉盆地东部第四纪钻孔地层与沉积环境[J]. 顾延生,管硕,马腾,朱宗敏,刘红叶,郭森,余舒琪. 地球科学, 2018(11)
  • [6]西藏尼玛地区古近系牛堡组古湖平面变化的沉积地球化学记录[D]. 李启来.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1)
  • [7]江汉盆地新构造运动对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的制约[J]. 杨青雄,田望学,李启文,孔令耀. 地质力学学报, 2016(03)
  • [8]长江水系晚新生代沉积物碎屑钾长石Pb同位素组成[D]. 张增杰. 中国地质大学, 2016(02)
  • [9]江汉平原5.5~3.4 kyr BP环境变化及其对古文化演替的影响[D]. 李枫. 南京大学, 2014(06)
  • [10]近200年泸沽湖藻类沉积记录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 陈传红.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江汉平原47号钻探硅藻化石及其古环境分析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