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沤制秸秆肥?(论文文献综述)
赵泽中[1](2021)在《生产与卫生:民国以来山西省农村粪秽处理问题研究(1912-1965)》文中研究说明粪秽既是农业系统中的生产资料,也是卫生工作中需要处理的不洁之物,粪秽处理由此兼具生产与卫生的双重面相。过往对粪秽处理问题的研究或是从肥料的角度给予关注,或是从污物的层面进行讨论,尚未见到将生产与卫生结合起来的系统考察。此外,对积肥用粪问题的分析较少措意于集体化时期;粪秽清洁的研究对象多局限于城市,未对农村的同一问题进行探讨,无形之中造成研究主题的残缺。有鉴于此,本文试将生产与卫生两种面相结合起来,梳理1912-1965年间山西省农村地区积肥用粪与卫生清洁的变迁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生产与卫生、传统与现代、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以人畜粪便为主体的农家肥料虽是近代山西农村社会的主要肥源,但在家户、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构成农业发展的重要阻碍。民国政府和知识分子为改善民族形象、保障国民健康,逐步在农村开展清洁工作,不过其努力受到农民观念、时间、资金等因素的限制,始终效果不彰。中共治理下的肥料工作和清洁运动在革命战争时期即见萌芽。1949年后在化肥生产能力有限的客观条件下,中共不断强调农家肥料的重要性,对肥料的积、沤、运、施等环节加以严密组织,有力推动了农业产量的提高。与此同时,中共巧妙地使清洁运动共享着肥料工作的意义轨道和组织资源,并对双方在对象范围、工作时间与处理方法上的矛盾进行调适,使农村粪秽处理呈现出“卫生与生产相结合,卫生为生产服务”的特点,从而在总体上实现了农村积肥用粪与环境卫生的同向发展。然而,历史的实践是曲折的,当生产与卫生工作相互脱离甚至违背现实时,粪秽处理亦随即出现偏差,因此集体化时期农村粪秽处理工作在整体进步态势中仍表现出一定的时空失衡特征。在高度组织化的肥料工作与清洁运动中,现代性的技术规范和价值观念逐步得到推广,老农、技术干部、劳动和卫生模范等群体的社会地位得到提升。这种社会变革的实现不仅有赖于现代和传统的互相连接,也立足于中共的意义构建与持续实践,国家与社会的互动由此而空前密切起来。
杜桂娟,候志研[2](2002)在《浅谈玉米秸秆还田的方法及作用》文中研究表明
宿庆瑞[3](1998)在《玉米秸秆肥对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玉米秸秆肥对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的影响宿庆瑞(黑龙江省农科院土肥所玉米生产的全部生物量中有60%是副产品(秸秆、穗轴、根茬),这是一笔可观的有机肥源。玉米秸秆含有机碳85%~95%,而且富含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主要的就达16种之多,其中氮、磷、钾的...
刘玉琢,陈维志,郑恩涛,陈玉成,孙贝烈,杨军,王延林[4](1995)在《辽西北寒冷地区高效益庭院生态经济模式效益分析》文中提出 本文是辽西北寒冷地区高效益庭院生态模式研究。通过三年在彰武县平安乡试验基点建成以沼气为纽带,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两翼的庭院生态模式。用沼气池与塑料温室相结合,温室保池温,日光增室温,沼气照明做饭,沼液浇蔬菜成为无公害蔬菜,沼液、沼渣做鱼的饵料,增产显着。沼渣沤制秸秆肥改良土壤,改善卫生环境条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刘玉琢,刘俊杰[5](1994)在《平安乡“庭院生态模式”效益分析》文中提出平安乡“庭院生态模式”效益分析刘玉琢,刘俊杰本文是辽西北寒冷地区高效益庭院生态模式研究。通过3年在彰武县平安乡基点建成的以沼气为纽带,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两翼的庭院生态模式,取得良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一、经济效益1、沼气能源效益:主要提高能源的利...
符瑞玺[6](1988)在《上未台村“两过一堆制”积肥法》文中认为 铁岭县李千户乡上未台村地处山区,土质瘠薄,粮食生产落后。但是,近几年来由于常年沤制秸秆肥,全村的3100亩玉米田每年每亩施用秸秆肥4立方米以上,所以玉米单产年年超过500公斤。上未台村沤制秸秆肥是采用秸秆过圈(猪、牛、羊、马圈)、过腹(喂牲畜)和发酵堆制的办法,群众称之为“两过一堆制”法。
李广富,王克滨,赵文富[7](1983)在《深坑堆沤秸秆肥》文中认为 登沙河公社为了提高地力,做到用养结合,近几年推广了深坑堆沤秸秆肥的方法。他们堆沤的秸秆肥有机质含量达8~12%,是一般农家肥有机质含量的2~3倍。实践证明,深坑堆沤秸秆肥具有原料来源广、沤制方法简单、粪肥质量好等优点。深坑沤制秸秆肥应抓好选坑、材料配比、堆料、封盖和腐熟等环节。
李辉[8](1982)在《怎样沤制秸秆肥》文中研究表明 秸秆肥含有多种养分,肥效稳,肥劲长,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我社从1977年开始,秸秆肥施用量逐年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每年递增0.17,粮食单产平均每年递增142.5斤。我们沤制秸秆
胡春波[9](1980)在《增施秸秆肥连年增产》文中研究指明 建平县小塘公社连年施用秸秆肥,对培肥地力,增产粮食起到很好作用.他们为了供应牲畜饲料和社员烧柴,近年来,造林7万亩,种牧草绿肥作物近3万亩.1979年,全社1,200亩玉米秸秆(少部分作饲料),500万斤牧草绿肥,全部沤制了秸秆肥.由于增施秸秆肥,提高了土壤肥力.这一年全社粮食总产量1,979万斤,比大丰收的1970年增产50%。
中共义县委员会[10](1977)在《以阶级斗争为纲 广开肥源 促进农业增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我县地处锦州地区北部,境内多是低山丘陵,仅大凌河与细河两岸构成部分平原,概括为六山、一水、三分田。总耕地面积是九十八万九千多亩,共有二十二个人民公社,三百五十五个生产大队,一千八百一十一个生产队。种植以粮谷作物为主、兼有棉花和梨果。
二、怎样沤制秸秆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怎样沤制秸秆肥?(论文提纲范文)
(1)生产与卫生:民国以来山西省农村粪秽处理问题研究(1912-196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史料、概念与方法 |
第一章 民国农村粪秽处理的不同面相 |
第一节 生产传统中的积肥用粪 |
第二节 卫生改良中的污秽病源 |
第三节 粪秽处理的区域不平衡性 |
小结 |
第二章 中共治理下的肥料工作 |
第一节 农肥的收集制造 |
一、积肥 |
二、造肥 |
三、投肥 |
第二节 农肥的空间移动 |
一、由城到乡 |
二、拾粪活动 |
三、由村到田 |
第三节 农肥的施用技术 |
一、农肥施用技术的发展 |
二、农肥施用技术的推广 |
小结 |
第三章 中共治理下的清洁运动 |
第一节 从抗日战争到抗美援朝(1937-1953) |
一、科学与革命的纠缠 |
二、卫生与生产的结合 |
第二节 从合作社到人民公社初期(1953-1960) |
一、“卫生与生产相结合”的变形 |
二、除害灭病的政治加速度 |
第三节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期(1960-1965) |
一、回归中的“变” |
二、发展中的“不变” |
小结 |
结语 |
附录:山西省有关农家肥料的谚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四、怎样沤制秸秆肥?(论文参考文献)
- [1]生产与卫生:民国以来山西省农村粪秽处理问题研究(1912-1965)[D]. 赵泽中. 山西大学, 2021
- [2]浅谈玉米秸秆还田的方法及作用[J]. 杜桂娟,候志研. 农业经济, 2002(03)
- [3]玉米秸秆肥对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的影响[J]. 宿庆瑞.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8(03)
- [4]辽西北寒冷地区高效益庭院生态经济模式效益分析[J]. 刘玉琢,陈维志,郑恩涛,陈玉成,孙贝烈,杨军,王延林. 农业经济, 1995(11)
- [5]平安乡“庭院生态模式”效益分析[J]. 刘玉琢,刘俊杰. 农业经济, 1994(08)
- [6]上未台村“两过一堆制”积肥法[J]. 符瑞玺. 新农业, 1988(10)
- [7]深坑堆沤秸秆肥[J]. 李广富,王克滨,赵文富. 新农业, 1983(16)
- [8]怎样沤制秸秆肥[J]. 李辉. 新农业, 1982(16)
- [9]增施秸秆肥连年增产[J]. 胡春波. 新农业, 1980(21)
- [10]以阶级斗争为纲 广开肥源 促进农业增产[J]. 中共义县委员会. 辽宁农业科学, 197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