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盐铁论》第一人称代词与第二人称代词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林松[1](2021)在《两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构词法本质上是研究词语构成所涉的语素关系规律或规则。因此,构词法实际上是研究既有词语内部语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语素如何构成词及语素构词规律的方法。多数学者在阐述现代汉语复合词构词法时,将偏正、联合、主谓、述宾和述补五种构词基本方式予以列明。两汉时期的复合词构词法则呈现出自己的特点。本文以西汉的《史记·本纪》《盐铁论》,东汉的《论衡》《潜夫论》四部着作为基本语料,在对语料的复合词从语义、构词方式等多个角度进行细致、充分描写的基础上,对两汉时期的汉语复合词构词法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和深入的分析,从而梳理出汉语复合词构词法在这一时期的全貌,总结两汉时期汉语复合词在语义、结构上的特点,同时采用共时与历时的比较研究,将两汉时期的复合词与相近时期部分着作中的复合词的构词方式和特点作比较,分析其发展的规律及动因。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首先,至汉代,联合式构词法已成为汉语构词法中最能产的构词方法,大有取代偏正式构词法首要地位的趋势。同时,联合式复合词中同素异序复合词的数量有所变化。从字序上看,语料中有同素异序现象,但较之先秦数量已经开始减少,这说明随着汉语词汇的发展,很多词己基本定型,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汉语词汇的稳定性。虽然同素异序复合词数量在减少,但其在现代汉语中也还存在。关于造成这一现象的要素,学者们认为其主要包括语音、认知习惯(如汉语中对长幼、尊卑先后顺序的固化认知或喜好)、时间及空间的自发顺位(如时间表达遵循前后、古今顺序,空间表达习惯左右等)。其次,较之先秦,两汉时期的偏正式复合词的数量所占比例有所下降。但与学者们的“偏正式方式主要构成名词,没有构成形容词”这一观点有异,本文研究所涉四部语料,偏正式形容词均在各书出现,虽然数量极少,但从数量占比角度,其与前述学者研究的先秦时期的数量占比有所增长,有一定的发展。此外,四部语料相关的偏正复合词中尚有少量的数词和副词。此外,自西汉到东汉,偏正式复合词的构词形式有了明显的发展,也是复合词中构词形式最丰富的一类。另外,在本文的论述中,主谓式与动宾式复合词在所选语料中数量较少,构词方式在两汉时期也没有大的变化,且动宾式复合词中的动词,大多不带宾语,故推断两汉时期的动宾式复合词词汇化程度不高,其发展也并不成熟。最后,本文所涉附加式复合词,从数量及构成上看,变化不大。但是细细考察,发现词缀的数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如名词性词缀“者”,否定词性的词缀“无”等等,此外,附加式复合词构词方式稳定。董秀芳认为这是句法结构词汇化的一个后果,即句法结构的词汇化造成了词缀的增加。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一)在研究方法上,一方面在历时研究的语料选择上,以两汉四部语料为核心,前引西汉前两部语料,后接魏晋两部语料,通过历时比较,对系统研究两汉复合词构词法的发展轨迹和规律有一定的价值;另一方面,结合数据统计和定量分析,在构建较为科学合理的复合词判定标准前提下,对四部语料中的复合词做了穷尽性数据统计,并以百分比的形式做了对比,实现了对两汉四部语料复合词构词的定量分析;(二)在研究视角上,除却传统复合词构词方法比较外,重视复合词构词、构词方式对语素义的影响。对所选语料所涉例证大部分复合词语义进行了诠释和界定,对复合词构词结构、方法可能影响词素语义及构词导致原来语素义变化的现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揭示,并基于此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三)在研究内容领域,如前所述所选语料及借助语料的历时比较研究,其主要关注复合词构词方式的数据分析和定量分析,对联合式构词法、偏正式构词法等构词方法所涉数据进行横向对比且分不同时期进行纵向比较,得出了联合式构词法在两汉时期已成为汉语构词法中高产能的构词方法这一结论;(四)展现了汉语复合词在两汉时期各种构词方式的发展及其演变。
杨思宇[2](2020)在《《吴越春秋》述宾结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吴越春秋》的述宾结构为研究内容,对书中的述语、宾语、述宾语义关系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对比分析述宾结构的特点及变化规律。全文由六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介绍了《吴越春秋》及其作者赵晔、《吴越春秋》的研究现状、述宾结构的研究现状、本文的选题缘由及研究方法、意义和相关内容的说明等等。目前尚无对《吴越春秋》述宾结构进行系统研究的论文,这为正文的展开提供了依据。第一章是《吴越春秋》的述语。从音节角度将《吴越春秋》述宾结构的述语分为单音节述语和复音节述语,发现其述语以单音节为主,并将复音节述语划分为联合式、动宾式、偏正式和动补式四个类别;从词性角度把述语分为动词述语、形容词述语、名词述语和数词述语,动词述语是述语最主要的成分,又根据具体意义的不同而划分出小类;从带不同类型宾语的角度将书中的述语分为带单宾语和带双宾语这两类述语,发现带双宾语的述语占极少数。第二章是《吴越春秋》的宾语。从宾语的位置方面将述宾结构的宾语划分为正常语序的宾语和前置宾语,正常语序的宾语占主流,前置宾语仅有极少数。并对前置宾语的产生条件进行了分类,划分出了疑问句、否定句、复指、特殊和其他五种情况下产生的宾语前置类型;从功能上将宾语分为体词性宾语和谓词性宾语两大类,并在其中又区分出一些小类。体词性宾语占主要地位,其又包括名词及名词性结构、代词和数量词及数量结构作宾语。第三章是《吴越春秋》述宾结构的语义分析。将单宾结构的语义类型分为受事宾语、关系宾语、使事宾语、意事宾语、施事宾语、存现宾语、同一宾语、类似宾语等八大类,并在各类型内部区分出小类,发现受事宾语占主要地位;双宾结构的两个宾语和述语分别构成述宾结构,因此对八类双宾结构的两个宾语分别进行语义类型分析。第四章是《吴越春秋》述宾结构的特点及发展变化。通过与《论衡》的横向比较,发现东汉时期述宾结构表现出较多的相似性;又通过与《左传》的历时比较,得出宾语前置和双宾结构使用频率大大降低的结论。此外通过对《吴越春秋》与《国语》和《史记》中相似内容的比较,展现述语、宾语和述宾结构的发展变化情况。结语部分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
尚洲洋[3](2020)在《留学生古代汉语教材中语法教学重点研究 ——以留学生常见教材为例》文中提出语法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因此古汉语的语法教学对学生而言就更加重要,本文参考教材所出现的语法点讲解都比较系统、简单易懂,但是在语法教学过程中什么样的内容应该划为重点,什么样的内容只需要作为拓展部分,需要教师能准确地界定。以检索语法重点为出发点,将《古代汉语》(徐版)、《汉语纵横·古代汉语》和《今用古代汉语》中出现的语法项根据复现次数进行逐一地筛选,以此区分教学语法范畴和应用语法范畴。本篇论文从教材编排、重点词法和重点句法三个方面为依托展开研究,将教材语法依照复现情况项分为重点、次重点和非重点。按照语法点的重要程度提供合适的教学策略和灵活的教学方法,为开展留学生的语法教学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改变以往留学生古汉语教学过程中内容不确定、目的不明确的问题,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又能让学生提高对学习古汉语课程的信心。本文在第四章结合前两章筛选的语法教学重点,以教学重点为例论述应该如果高效的开展语法教学,并结合海外教学期间教授HSK5级和6级学生的经历,从海外现代汉语教学的反馈出发,并以教学重点为契机,解析古汉语语法和现代汉语语法之间的借鉴关系。建立在学以致用的原则上,从学生的真实水平出发,为教师提供改进建议并实现古汉语语法教学对学生汉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正向引导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书面语写作能力。笔者希望以教学重点为启发,为语法教学筛选语法重点的同时也为教师更好地开展语法教学提供借鉴。
段新颖[4](2017)在《《清平山堂话本》代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平山堂话本》是目前学术界已知的最早的话本小说集,虽然《清平山堂话本》的语言还相当粗糙,但对于在它之后产生的白话小说而言,不管是白话小说的创作,还是在这些白话小说的基础上进行的近代汉语的研究,它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清平山堂话本》所表现出来的接近口语的特性,以及作为研究宋元时期语言重要的文献来源使得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历代学者对《清平山堂话本》都有研究,但对其中的代词的研究较少且未形成系统,至今尚未有全面的专书研究。有鉴于此,本文以《清平山堂话本》作为语料,以其中的代词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计量统计法、定性分析法考察《清平山堂话本》中的代词,再结合历时描写法进行解释和分析。本文力图全面系统地展示《清平山堂话本》中代词的总貌,说明在近代汉语中代词的发展演变规律。本篇论文一共分为5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说明本文的语料来源并强化其价值,其次,通过梳理文献资料,充分了解代词和《清平山堂话本》的研究历史及现状。再次,明确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目的,本文研究的是《清平山堂话本》中的代词,为了研究的系统性和直观性,本文将《清平山堂话本》中出现的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三大类,在三大类下又划分出更为细致的小类。最后,介绍本文展开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体例。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清平山堂话本》中出现的人称代词,具体又分为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反身代词、旁称代词、统称代词。第三部分主要介绍《清平山堂话本》中出现的指示代词,具体又分为近指代词、远指代词、兼指代词和统指代词。第四部分主要介绍《清平山堂话本》中出现的疑问代词,一共有“何”、“安”、“怎”、“焉”、“多”、“几”、“那”、“甚”、“谁”和“孰”10个系列。第五部分对全文做一个总结,通过梳理统计可以看出《清平山堂话本》中的人称代词以“我、你、他”为主,指示代词以“这、那”系为主,疑问代词以“何、甚、谁、怎”系为主,并且这一时期代词的书写形式逐渐规范统一,同时代词也朝着复音化的方向发展。
张媚雪[5](2016)在《《禅真逸史》代词研究》文中提出《禅真逸史》是明末方汝浩撰写的历史演义小说,所使用的是晚明古白话向现代汉语过渡时期的语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代汉语后期口语的真实面貌,口语性强,是研究近代汉语的重要文献。本文以《禅真逸史》中的代词为研究对象,将其94个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三大类,统计每个代词的使用频次,大致勾勒其来源以及发展过程,描写其句法功能和语义功能,全面展示《禅真逸史》代词系统的面貌。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对《禅真逸史》进行概述,分析其语料价值,对《禅真逸史》以及近代汉语代词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第一章为“人称代词”,分为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反身代词、旁称代词和统称代词。通过考察发现,“我、你、他”成为主要的人称代词,并且其用法功能基本完善,与现代汉语基本一致。上古汉语时期广泛使用的代词大多已退出口语领域。“余(予)、尔、伊”在明末已经衰亡,日常口语几乎不再使用,其出现的情况存有仿古的痕迹。“朕”用于君主的自称,对使用者的身份有所限制。“吾、汝”主要用于社会上层人士的自称。反身代词“自”的使用频率仍占绝对优势,旁称代词“别人”的语法功能较为完备,“众人”是最为活跃的统称代词。人称代词的复数表达形式除了保留上古时期用“辈、等”附加在后面,以及附加词缀“们”之外,还有一种现象就是用单数形式表示复数意义。第二章为“指示代词”,分为近指代词、远指代词、中性指示代词、旁指代词、逐指代词和统指代词。该书中近指代词“这”及其复合形式的使用量已占领先优势,但“此”及其复合形式也仍保持较高的使用量;远指代词“那”及其复合形式的使用量在指示代词中占相当优势,已远远超过了“彼”。《禅真逸史》中一些近代所特有的中性指示代词有的被现代汉语所继承,有的保留在方言中,如恁、恁地、恁般等。旁指代词“他”和“另”的使用最广泛,逐指代词“各”及其复音形式比“每”的使用频率高,统指代词“诸”仍占明显优势。第三章为“疑问代词”,分为七节:“谁”字系列疑问代词、“何”字系列疑问代词、“怎”字系列疑问代词、“几”字系列疑问代词、“多”字系列疑问代词、“甚”字系列疑问代词、“那(哪)”字系列疑问代词和其他疑问代词。通过对疑问代词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出上古时期的疑问代词大部分处于衰退状态,“安”“焉”“孰”有较少数量的用例,其他先秦时期常用的代词如“胡”“曷”“奚”等已不见于本书中,“谁”系、“何”系、“怎”系、“甚”系、“那(哪)”系疑问代词逐渐成为近代汉语疑问代词的主要形式。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概述《禅真逸史》代词的特点。通过对《禅真逸史》代词的穷尽性调查研究,我们发现该书代词系统具有五个特征:一、《禅真逸史》人称代词系统,特别是第一、二、三人称代词,虽形式丰富多样,但体现出功能相对集中的特点;二、《禅真逸史》中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虽已各自成系统,但其代词形式更加复杂多样;三、该书代词仍处于晚明古白话向现代汉语的过渡阶段,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但已呈现出现代汉语的特征;四、代词系统的复音化趋势,尤其在指示代词中体现得最为明显;五、代词的句法、语义功能渐趋完备。《禅真逸史》一书中丰富的代词语料为我们探究近代汉语代词发展的基本趋势提供了有力的佐证,也反映出该书代词系统在发展中渐趋成熟的特点。
程姣[6](2016)在《《宣室志》代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宣室志》是唐代张读撰写的一部专门记叙灵异故事的传奇小说集,其成书时间具体可考,记述语言属于唐末的白话口语,具有语言研究价值。本文以《宣室志》中的代词为主要研究对象,将该书中的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三大类,通过对其中不同类型的代词进行定型、定量的分析,具体分析了它们的使用频率和句法功能、语义功能,在此基础上与上古汉语代词使用的一般情况进行了历时比较。发现不论是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还是疑问代词都有一些不同,证明了语言是发展的。在与时代接近的“敦煌变文”部分篇章中的代词作了共时比较以后,发现《宣室志》因是文人作品,与“敦煌变文”比较起来,在代词使用方面,刻意仿古的痕迹较多。在人称代词方面并没有使用第二人称代词“你”和第三人称代词“他”。借以了解到近代汉语刻意仿古文人作品中代词的使用情况和基本特征,为近代汉语代词的研究提供一些基础性的资料。
洪晓婷[7](2016)在《《南齐书》词汇研究》文中提出《南齐书》是中古时期重要的史书文献,是研究中古汉语书面语和口语的重要语料。该书是南朝齐皇室成员萧子显入梁後撰写,南朝齐仅二十多年,南朝梁紧承南朝齐,因此可谓当代人写当代史,语料内容与语料载体时间相一致,真实反映了当时的书面语和口语的面貌,值得深入研究。选题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上编力图描写和展现《南齐书》的词汇面貌和特点,并由此探讨中古汉语词汇发展的特点;下编探索《南齐书》所反映的中古汉语的语言现象新特点(主要是词汇方面)对汉语发展的影响。上编是《南齐书》专书词汇本体研究。首先,区分了《南齐书》中口语性强和书面性强的语料体裁,对话、手敕等散文体的口语性较强,“史臣曰”、诏令等韵文体的文言性较强,一般叙述性的语言具有中古史书语言的特色,其中也有不少口语性的成分。其次,主要从历时的词汇来源、共时的词形构成角度对《南齐书》的词汇进行研究。从历时的词汇来源看,《南齐书》中的新词新义,除部分受外来语言文化影响而产生外,其产生途径主要有语素复合、引申、典故、缩略等。典故和缩略是当时比较有特色的造词法。与上古时期相比,中古复音词数量明显增加,但这些复音词大都处於新生时期或非基本词汇,使用频次不高,没有占据词汇系统的主导地位。构词类型上,语法构词占主要地位,各种构词类型基本齐备,偏正式和联合式据主导地位。复音词的大量孳生是中古特殊时代背景的需求,单音词的发展已经到达一定限度,其能产性远不如复音词,难以满足新的需求。在《南齐书》词汇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南齐书》中不少反映中古汉语新特点的语言质素在普通话中已然消失,但在现代南方方言中却得到了很好的保留甚至进一步的发展。因此,下编选取了“侬、奴、天时”等十一个代表性的语言质素与现代南方方言(主要是闽语)进行个案比较研究。通过研究,发现中原汉语从魏晋到南北朝时,由於不同语言接触的影响,一些语言质素发生南北分化,而这些存在南北差异的语言要素在近代汉语中被继承的大都是北方的,而闽语却常相反。
杨秀秀[8](2015)在《《镜花缘》代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镜花缘》是清代李汝珍创作的一部带有浓厚神话色彩的古典长篇小说,其语言既包括较为规范的书面语又包括个性化的口语,社会各阶层的语言皆在其中,对研究当时的社会语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其进行代词系统研究,可以让我们了解这一时期近代汉语的一些发展变化情况,对于研究汉语从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的过渡也有一定意义。《镜花缘》全书共有114个代词,我们将其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三大类。人称代词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旁称、统称、反身代词六类。第一人称代词有12个,其中“我”和“我们”的使用频率最高,成为第一人称代词的最主要形式。“俺”、“俺们”、“咱”和“咱们”作为北方方言第一人称,只在几个人物的口中使用。第二人称代词有5个,“你”和“你们”的句法功能和语义功能较为完善,已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成为表示第二人称单数和复数的主要形式。第三人称代词只有3个,“他”句法功能完备,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无论是从用法上还是数量上,“他”都占明显优势。在反身代词中,“自”的用例仍很多,但“自己”兼具“自”和“己”的功能用法,隐有替代“自”、“己”的迹象。在旁称代词中,“别人”的使用最广。在统称代词中,“众人”和“大家”在与其他旁称代词的竞争中占据优势。《镜花缘》中已经形成了以“这”和“那”为主的指示代词系统,经研究发现指示代词趋向复音化,单音节代词减少,指示代词以“此”、“那”、“这”为主,已基本取代了先秦以“彼”、“斯”等为主的指示代词。这两个系统内部复音形式变化比较复杂。“此”系近指代词仍有使用,且数量较多,仍表现了很强的生命力,远指代词“彼”也仍有使用,但在与“那”系远指代词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旁指代词中,“别”、“别的”旁指代词处于优势,“其余”是近代汉语中新出现的旁指代词,使用不如“别”及其复音形式普遍,但它的功能用法已基本与现代汉语一致。统指代词中,“所有”、“一切”已取得主导地位。逐指代词中,“各”和“每”成为最普遍的形式。《镜花缘》中疑问代词有9个系列,既有古汉语时期的“焉、安”系代词,又有中古及近古时期新近发展的“谁、何、几、甚、怎、那、多”系代词。起源较早的“焉、安”系代词的使用较少,其他系列代词在功能上各有侧重,用法丰富,“何”、“怎”、“那”、“几”系代词比较活跃,逐步发展为近代汉语疑问代词系统的主要形式。通过对《镜花缘》代词系统的分析研究,我们对清代中后期代词的发展趋势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第一,代词发展的系统化、规范化。在《镜花缘》中,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的分类很明确,已经形成了稳定的代词系统。以“我、你、他”为主的人称代词,以“这、那”为主的指示代词和以“谁、怎、何”等为主的疑问代词系统,各功能已经基本完备,三大类代词又各分为若干类,每类代词形式多样,不仅有单音词形式还包括多种复音词形式,如如近指代词“这”,不仅有单音词形式“这”,还有“这里、这个、这些、这样、这边”等多种复音词形式。。各类代词虽然数量繁多,但分工明确,功能完备,形式更加规范,如“们”作为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广泛使用,而“等、辈”等形式已极少使用。第二,代词发展的复音化。《镜花缘》中代词有114个,复音形式有83个,占到了四分之三,如“怎样、为何、如何、怎么、这么、那些”等形式。复音化形式多是在原有单音节词的基础上添加其他构词成分,如近指代词“这”,不仅有单音词形式“这”,还有“这里、这个、这些、这样、这边”等多种复音词形式。也可以由多种形式构成,如“我们、你们、大家、个个、所有、一切”等。不管以何种形式形成复音形式代词,都足以说明近代汉语代词系统的复音化趋势。代词系统的复音化不仅使代词的指示性更加精确,而且顺应了汉语词汇复音化的趋势,为现代汉语代词系统的成型奠定了基础。
卢灵晓[9](2014)在《《三言》人称代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言》是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创作的拟话本小说合集,其书开始总名为《古今小说》,共一百二十篇,分三集每集四十篇。后来作者将三集分别命名为《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即我们所说的“三言”。小说中人物众多,他们生活在各个领域、各个朝代的角角落落,书中描写他们的喜怒悲欢,诉说着生老病死,揭示了伦理道德。“三言”采用拟话本的形式,文中几乎全是白话,语言通俗易懂,体现了当时社会的语言风貌,因此“三言”的语言比较鲜明而且集中反映了明朝末期的通用口语,具有很高的语言研究价值。本文以“三言”中的人称代词为研究对象,穷尽式的描写“三言”中人称代词的语法特点,通过多样性、多方位的考察,勾勒出“三言”中人称代词使用的整体情况,归纳出当时口语作品中人称代词的系统,从而了解近代汉语中人称代词的发展演变状况,使近代汉语代词“史”的线索贯穿起来。这对汉语语法代词史甚至汉语史都有重要意义。全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一、第一人称代词;二、第二人称代词;三、第三人称代词;四、其它人称代词。本文用定量定性分析法、描写与分析相结合、语料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三言”人称代词进行研究,分析其功能,说明其源流,考察其用法的变化,并对特例作出一些分析和判断,最后对所研究内容作个总结。
万琴[10](2013)在《泥母系代词的发展动向》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穷尽性地整理了泥母系代词,构建了泥母系代词系统。文章通过考察泥母系代词内部各词语来源、功能与发展演变;揭示泥母系代词系统的发展特点。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概述了现代汉语代词与泥母系代词的研究现状及本选题的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穷尽性地梳理了泥母系代词。第二章:阐述了泥母系指示代词的产生发展及语法功能问题。一方面从历时角度探讨泥母系指示代词产生发展演变,另一方面从共时层面分析泥母系指示代词的语法功能,历时与共时相结合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泥母系指示代词的认识。第三章:重点探讨了泥母系疑问代词的来源、语法功能及发展演变。泥母系疑问代词均源于泥母系指示代词,本章通过分析疑问代词个例,揭示指示代词的有所指到疑问代词的询问所指或反诘的路径,翔实地论证了泥母系指示代词与疑问代词的紧密关系。第四章:探究了泥母系人称代词的来源、语法功能及发展演变。分别从语音、语义角度考察了泥母系人称代词的来源与发展,阐析了泥母系人称代词中各词的语法功能。第五章:探究了泥母系代词的发展动向。归纳出泥母系代词向连词、词尾/比况助词、语气词三种方向演变。从三条演变路径出发,讨论了演变成连词、词尾/比况助词与语气词的各词的语法功能。第六章:从内部与外部两个角度出发,讨论了泥母系代词的发展演变方向。总结出泥母系代词存在着“指示代词一一疑问代词”“代词——连词”“代词——词尾/比况助词”“代词——语气词”四种演变路径。
二、《盐铁论》第一人称代词与第二人称代词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盐铁论》第一人称代词与第二人称代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两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综述 |
1.1.1 汉语构词法研究概况 |
1.1.2 汉语复合词研究概况 |
1.2 选题缘由及研究对象与方法 |
1.2.1 选题缘由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意义 |
1.4 几点说明 |
1.4.1 本文对词的判定标准 |
1.4.2 本文拟采用的复合词判定标准 |
1.4.3 其他事项 |
第二章 西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研究 |
2.1 西汉复合词构成概况 |
2.2 《史记·本纪》复合词构词法研究 |
2.2.1 《史记》研究概况 |
2.2.2 语料的选择 |
2.2.3 《史记·本纪》复合词构词概貌 |
2.2.4 小结 |
2.3 《盐铁论》复合词构词法研究 |
2.3.1 《盐铁论》语言研究综述 |
2.3.2 语料的选择 |
2.3.3 《盐铁论》复合词构词概貌 |
2.3.4 小结 |
2.4 西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特征总结 |
第三章 东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研究 |
3.1 东汉复合词构成概况 |
3.2 《论衡》复合词构词法研究 |
3.2.1 《论衡》词汇研究概况 |
3.2.2 语料的选择 |
3.2.3 《论衡》复合词构词概貌 |
3.2.4 小结 |
3.3 《潜夫论》复合词构词法研究 |
3.3.1 《潜夫论》词汇研究概况 |
3.3.2 语料的选择 |
3.3.3 《潜夫论》复合词构词概貌 |
3.3.4 小结 |
3.4 东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特征总结 |
第四章 两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对比研究 |
4.1 联合式复合词 |
4.2 偏正式复合词 |
4.3 动宾式复合词 |
4.4 述补式复合词 |
4.5 主谓式复合词 |
4.6 附加式复合词 |
第五章 结语 |
5.1 两汉时期复合词特点 |
5.1.1 数量呈上升趋势,构词形式基本完备 |
5.1.2 联合式最能产 |
5.1.3 偏正式复合词构词形式丰富 |
5.1.4 主谓式复合词数量较少 |
5.1.5 动宾式复合词数量较少 |
5.1.6 句法结构的词汇化造成了词缀的增加 |
5.2 不足之处 |
5.2.1 关于研究语料的选择 |
5.2.2 数据统计 |
5.2.3 词的界定及构成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吴越春秋》述宾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关于《吴越春秋》 |
二、《吴越春秋》的研究现状 |
三、关于述宾结构 |
四、选题缘由及研究方法 |
五、相关说明 |
第一章 《吴越春秋》述宾结构的述语分析 |
第一节 述语的音节构成 |
第二节 述语的词性分类 |
第三节 带不同类型宾语的述语分类 |
第二章 《吴越春秋》述宾结构的宾语分析 |
第一节 正常语序的宾语和前置宾语 |
第二节 体词性宾语和谓词性宾语 |
第三章 《吴越春秋》述宾结构的语义分析 |
第一节 单宾语义类型 |
第二节 双宾语义类型 |
第四章 《吴越春秋》述宾结构的共时特点及历时变化 |
第一节 从《吴越春秋》看东汉时期述宾结构特点 |
第二节 与《左传》述宾结构的对比 |
第三节 与《国语》《史记》相似内容的对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留学生古代汉语教材中语法教学重点研究 ——以留学生常见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发展趋势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留学生古汉语教材概述 |
第一节 教材选文出处情况 |
一、先秦时期 |
二、汉—晋时期 |
三、唐—宋时期 |
四、明—清时期 |
第二节 教材内容设计情况 |
一、选文体裁 |
二、语法知识扩展 |
三、文化常识 |
四、练习设计 |
第二章 留学生古汉语词语教学重点 |
第一节 代词和助词 |
一、人称代词 |
二、指示代词 |
三、助词“之” |
第二节 介词和连词 |
一、介词“于” |
二、介词“以” |
三、介词“为”“与” |
四、连词“而” |
五、连词“则” |
第三节 副词 |
一、程度副词和范围副词 |
二、时间副词和情态副词 |
三、否定副词 |
第四节 古汉语词类活用现象 |
一、名词的词类活用 |
二、动词的词类活用 |
三、形容词的词类活用 |
四、指示代词“者”“所” |
第三章 留学生古汉语句法教学重点 |
第一节 判断句 |
一、“....者,....也” |
二、“....者,....” |
三、“....,....也” |
四、无标志判断句 |
第二节 被动句 |
一、“于”字句 |
二、“为”字句 |
三、“为.....所”句 |
四、“被”字句 |
第三节 疑问句 |
一、疑问代词 |
二、疑问副词 |
三、疑问语气词 |
第四节 双宾句 |
一、给予义 |
二、教示义 |
第五节 古汉语的倒装用法 |
一、主谓倒装 |
二、宾语前置 |
三、介宾倒装 |
第四章 以教学重点为延伸展望语法教学 |
第一节 留学生古汉语语法教学注意事项 |
一、区分国内外古汉语语法教学的差异 |
二、古汉语语法教学需要建立联系 |
三、古汉语语法教学能把握区别 |
四、古汉语语法教学设计应易懂且可拓展 |
第二节 留学生古汉语语法教学的教学影响 |
一、能训练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 |
二、培养学生兴趣和提高学习动机 |
三、帮助学生认识古今汉语语法的演变 |
四、提高学生现代汉语的理解能力 |
第三节 留学生古汉语语法教学的实施策略 |
一、原文讲解与体现交际价值相结合的策略 |
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策略 |
三、古今汉语语法对比相结合的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清平山堂话本》代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语料来源及价值 |
1.1.1 语料来源 |
1.1.2 语料价值 |
1.2 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1 代词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2 《清平山堂话本》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目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及体例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体例 |
第2章 人称代词 |
2.1 第一人称代词 |
2.2 第二人称代词 |
2.3 第三人称代词 |
2.4 反身代词 |
2.5 旁称代词 |
2.6 统称代词 |
2.7 小结 |
第3章 指示代词 |
3.1 近指代词 |
3.2 远指代词 |
3.3 兼指代词 |
3.4 统指代词 |
3.5 小结 |
第4章 疑问代词 |
4.1 “何”字系列 |
4.2 “焉”字系列 |
4.3 “安”字系列 |
4.4 “怎”字系列 |
4.5 “几”字系列 |
4.6 “多”字系列 |
4.7 “甚”字系列 |
4.8 “那”字系列 |
4.9 “谁”字系列 |
4.10 “孰”字系列 |
4.11 小结 |
第5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5)《禅真逸史》代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禅真逸史》概述 |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 |
三、《禅真逸史》代词的分类 |
四、《禅真逸史》代词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人称代词 |
第一节 第一人称代词 |
第二节 第二人称代词 |
第三节 第三人称代词 |
第四节 反身代词 |
第五节 旁称代词 |
第六节 统称代词 |
第二章 指示代词 |
第一节 近指代词 |
第二节 远指代词 |
第三节 中性指示代词 |
第四节 旁指代词 |
第五节 逐指代词 |
第六节 统指代词 |
第三章 疑问代词 |
第一节 “谁”字系列疑问代词 |
第二节 “何”字系列疑问代词 |
第三节 “怎”字系列疑问代词 |
第四节 “几”字系列疑问代词 |
第五节 “甚”字系列疑问代词 |
第六节 “那”字系列疑问代词 |
第七节 其他疑问代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宣室志》代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宣室志》概况 |
二、《宣室志》代词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宣室志》研究现状及近代汉语代词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宣室志》中的人称代词 |
第一节 《宣室志》中人称代词的数量和频率 |
一、《宣室志》中三身代词的数量和使用频率 |
二、己称代词的数量和频率 |
三、旁称代词的数量和频率 |
第二节 《宣室志》中人称代词的句法功能 |
一、三身代词的句法功能 |
二、己称代词的句法功能 |
三、旁称代词的句法功能 |
第三节 人称代词的语义功能 |
一、三身代词的语义功能 |
二、己称代词的语义功能 |
三、旁称代词的语义功能 |
第二章 《宣室志》中的指示代词 |
第一节 《宣室志》中指示代词的数量和频率 |
一、近指代词的数量和频率 |
二、远指代词的数量和频率 |
三、旁指代词的数量和频率 |
四、遍指代词的数量和频率 |
五、统指代词的数量和频率 |
第二节 指示代词的句法功能 |
一、近指代词的句法功能 |
二、远指代词的句法功能 |
三、旁指代词的句法功能 |
四、遍指代词的句法功能 |
五、统指代词的句法功能 |
第三节 指示代词的语义功能 |
一、近指代词的语义功能 |
二、远指代词的语义功能 |
三、旁指代词的语义功能 |
四、遍指代词的语义功能 |
五、统指代词的语义功能 |
第三章 《宣室志》中的疑问代词 |
第一节 《宣室志》中疑问代词的数量和频率 |
一、人物疑问代词的数量和频率 |
二、事物疑问代词的数量和频率 |
三、原因/目的疑问代词的数量和频率 |
四、情状/方式/事理疑问代词的数量和频率 |
五、处所疑问代词的数量和频率 |
六、时间疑问代词的数量和频率 |
第二节 《宣室志》中疑问代词的句法功能 |
一、人物疑问代词的句法功能 |
二、事物疑问代词的句法功能 |
三、原因/目的疑问代词的句法功能 |
四、情状/方式/事理疑问代词的句法功能 |
五、处所疑问代词的句法功能 |
六、时间疑问代词的句法功能 |
第三节 疑问代词的语义功能 |
一、人物疑问代词的语义功能 |
二、事物疑问代词的语义功能 |
三、原因/目的疑问代词的语义功能 |
四、情状/方式/事理疑问代词的语义功能 |
五、处所疑问代词的语义功能 |
六、时间疑问代词的语义功能 |
第四章 《宣室志》与“敦煌变文”代词比较 |
第一节 《宣室志》与“敦煌变文”人称代词比较 |
一、三身代词的比较 |
二、己称代词的比较 |
三、旁称代词的比较 |
四、统称代词的比较 |
第二节 《宣室志》与“敦煌变文”指示代词比较 |
一、近指代词的比较 |
二、远指代词的比较 |
三、旁指代词的比较 |
四、遍指代词的比较 |
五、统指代词的比较 |
第三节 《宣室志》与“敦煌变文”疑问代词比较分析 |
一、人物疑问代词比较 |
二、事物疑问代词比较 |
三、原因/目的疑问代词比较 |
四、情状/方式/事理疑问代词比较 |
五、处所疑问代词比较 |
六、时间疑问代词比较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南齐书》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上编 《南齐书》词汇本体研究 |
第一章 《南齐书》的语料性质 |
第一节 对话类 |
第二节 手敕类 |
第三节 供状类 |
第四节 信札类 |
第五节 诏令类 |
第六节 一般叙述性语言 |
小结 |
第二章 《南齐书》的词汇来源 |
第一节 《南齐书》中的承古词 |
第二节 《南齐书》中的中古新词新义 |
第三节 《南齐书》中的南齐新词新义 |
第四节 《南齐书》中新词新义的产生动因、途径 |
小结 |
第三章 《南齐书》复音词计量研究 |
第一节 《南齐书》词汇复音化情况 |
第二节 《南齐书》复音词构词类型 |
第三节 《南齐书》词汇复音化的特点 |
小结 |
下编 《南齐书》反映的中古语言现象与闽语比较个案研究 |
第一章 代词类:“侬”“奴”“若” |
第一节 “侬”的自称义和名词义 |
第二节 “奴”的人名和称谓用法 |
第三节 “若”的疑问代词用法 |
第二章 名词类:“天时”“冬节”“眠床”“才调” |
第一节 “天时”的“一定时间、地区内的自然气候情况”义 |
第二节 “冬节”的“冬至节”义 |
第三节 中古新生词“眠床” |
第四节 中古新生词“才调” |
第三章 动词类:“参详”“起”“乞”“遇” |
第一节 中古新生词“参详” |
第二节 “起”的“修建、建造”义 |
第三节 “乞”的“给予”义 |
第四节 “过”的三种用法 |
结语 |
附录 《南齐书》语料校勘 |
徵引文献 |
参考文献 |
後记 |
在读期间成果发表情况 |
(8)《镜花缘》代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镜花缘》的语料价值 |
(二)《镜花缘》语言的研究概况 |
(三)近代汉语代词的研究概况 |
(四)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一、人称代词 |
(一)第一人称代词 |
(二)第二人称代词 |
(三)第三人称代词 |
(四)反身代词 |
(五)旁称代词 |
(六)统称代词 |
小结 |
二、指示代词 |
(一)近指代词 |
(二) 远指代词 |
(三)旁指代词 |
(四)统指代词 |
(五)逐指代词 |
小结 |
三、疑问代词 |
(一)“谁”系疑问代词 |
(二)“何”系疑问代词 |
(三)“几”系疑问代词 |
(四)“多”系疑问代词 |
(五)“安”系疑问代词 |
(六)“焉”系疑问代词 |
(七)“甚”系疑问代词 |
(八)“怎”系疑问代词 |
(九)“那”系疑问代词 |
小结 |
四、结语 |
(一)《镜花缘》各类代词的特点 |
(二)清代中后期代词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9)《三言》人称代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代词的界定及分类 |
1.1.1 代词的界定 |
1.1.2 代词的分类 |
1.2 《三言》研究的现状 |
1.3 《三言》的语料价值及研究意义与方法 |
1.3.1 《三言》的语料价值 |
1.3.2 《三言》的研究意义与方法 |
第二章 《三言》中的三身代词 |
2.1 《三言》中的第一人称代词 |
2.1.1 我 |
2.1.2 我们 |
2.1.3 咱 |
2.1.4 咱们 咱家 自家 洒家 |
2.1.5 俺 |
2.1.6 吾 |
2.1.7 “某”、“妾”、“妾身”、“奴”、“奴家”的用法 |
2.1.8 侬 我侬 朕 |
2.2 《三言》中的第二人称代词 |
2.2.1 你 |
2.2.2 你们 |
2.2.3 尔 |
2.2.4 汝 |
2.2.5 你家 |
2.2.6 伊 |
2.2.7 乃 |
2.3 《三言》中第三人称代词 |
2.3.1 他 |
2.3.2 他们 |
2.3.3 他家 |
2.3.4 伊 |
2.3.5 渠 |
第三章 《三言》中其他人称代词 |
3.1 《三言》中的反身代词 |
3.1.1 自 |
3.1.2 自己 |
3.1.3 自家 |
3.1.4 自身 |
3.1.5 自个 |
3.2 《三言》中的旁称代词 |
3.2.1 别人 |
3.2.2 他人 |
3.2.3 旁人 |
3.2.4 人家 |
3.2.5 别个 |
3.2.6 别的 |
3.3 《三言》中统称代词 |
3.3.1 列位 |
3.3.2 诸位 |
3.3.3 众位 |
3.3.4 各位 |
3.3.5 大家 |
3.3.6 各自 |
第四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10)泥母系代词的发展动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1、汉语代词研究概况 |
1.1 代词研究概况 |
1.2 泥母系代词研究的现状 |
2、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意义 |
2.2 研究方法 |
3、泥母系代词的界定与分类 |
3.1 泥母系代词的界定 |
3.2 泥母系代词的分类 |
二、泥母系指示代词的发展动向 |
1、泥母指示代词的发展 |
1.1 “能”组指示代词的发展 |
1.2 “那”组指示代词的发展 |
1.3 “宁”组指示代词的发展 |
1.4 “乃”组指示代词的发展 |
2、源于泥母的指示代词的发展 |
2.1 “恁”组指示代词的发展 |
2.2 指示代词“然”的发展 |
2.3 “尔”组指示代词的发展 |
2.4 “若”组指示代词的发展 |
三、泥母系疑问代词的发展 |
1 “那”组疑问代词 |
1.1 “那” |
1.2 “那个” |
1.3 “那里” |
1.4 “那样” |
1.5 “那般” |
2、“恁”组疑问代词 |
3、“若”组疑问代词 |
四、泥母系人称代词的发展 |
1、泥母人称代词的发展 |
1.1 “乃”组人称代词 |
1.2 “侬”组人称代词 |
2、源于泥母的人称代词的发展 |
2.1 ”尔”组人称代词的发展 |
2.2 “你”组人称代词的发展 |
五、泥母系代词的演变 |
1、“代词一一连词”的演变方向 |
1.1 “那”组连词 |
1.2 “乃”组连词 |
1 3 “恁”组连词 |
1.4 “然”组连词 |
2、“代词一一词尾/比况助词”的演变方向 |
2.1 “然” |
2.2 “尔” |
2.3 “若” |
3、“代词一一语气词”的演变方向 |
3.1 “那”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盐铁论》第一人称代词与第二人称代词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两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研究[D]. 林松. 吉林大学, 2021(01)
- [2]《吴越春秋》述宾结构研究[D]. 杨思宇.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3]留学生古代汉语教材中语法教学重点研究 ——以留学生常见教材为例[D]. 尚洲洋.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4]《清平山堂话本》代词研究[D]. 段新颖.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7)
- [5]《禅真逸史》代词研究[D]. 张媚雪.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3)
- [6]《宣室志》代词研究[D]. 程姣.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6(02)
- [7]《南齐书》词汇研究[D]. 洪晓婷.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4)
- [8]《镜花缘》代词研究[D]. 杨秀秀. 曲阜师范大学, 2015(03)
- [9]《三言》人称代词研究[D]. 卢灵晓. 湖北师范学院, 2014(03)
- [10]泥母系代词的发展动向[D]. 万琴. 温州大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