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国家教育委员会举行的招待会上的祝酒词(论文文献综述)
侯明[1](2020)在《从“一条线”到“全方位” ——198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的转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8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实现了从“一条线”到“全方位”的重大转变。这一转变在中国外交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全方位”外交战略的确立为我国实现良好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对当今外交战略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对中国从“一条线”到“全方位”外交战略转变进行系统的考察,全面梳理其历史背景,系统阐述其原因及过程,准确总结其内容及意义。1969-1978年是中国“一条线”外交战略的形成时期。50年代末,中苏两国矛盾开始激化,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苏联由中国的盟友转变成为威胁我国安全的主要国家。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中国制定了联美抗苏的“一条线”战略。该战略有效抵制了苏联的威胁,推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的发展,打开了中国外交发展新局面。但随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变化,“一条线”外交战略的局限性逐渐显现。该战略制约了中国外交回旋余地,限制了中国外交自由。1978-1982年是中国外交战略从“一条线”向“全方位”初步转变的时期。1978年以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变化,苏联对中国安全的威胁降低,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中共十二大召开的这一段时期,是中国“一条线”向“全方位”外交战略初步转变的时期。在这期间,中国领导人对国际国内形势进行了思考,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判断,结合对“一条线”外交战略负面影响的反思,初步将外交战略向有利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全方位”外交战略进行转变。1982-1989年,中国“全方位”外交战略正式确立并发展。1982年中共十二大正式确立了“全方位”外交战略。该战略为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赋予了新的内涵,即:不同任何大国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来定国家之间的亲疏;反对霸权主义思想与强权政治体制;积极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在“全方位”外交战略的指导下,中国全方位外交格局初步形成。198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其一,为中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其二,开创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使中国在同大国外交中增加了主动性,也为冷战结束后中国外交战略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其三,为维护世界和平提供了有力保障。
刘建平[2](2019)在《中日“历史问题”的过程性结构与“历史和解”可能的原理》文中指出随着强征劳工受害诉讼案在韩国进入实质性司法阶段,东亚地区清算日本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责任运动到了决定性转折期。中韩同是受日本帝国主义伤害过的国家,邦交正常化以后的中日关系更饱受"历史问题"周期性发作之苦,中国对日外交似乎也到了考虑设置解决"历史问题"议程的重要关头。通过研究邦交正常化过程和"历史问题"发展史可知,《中日联合声明》中日本的"反省"修辞遮蔽了谈判时对侵略加害历史做出口头谢罪的事实,"密约构造"导致日本侵略战争责任的暧昧化并演变为中日间围绕"教科书事件""参拜靖国神社事件"等的"历史问题"冲突。日本的有识之士在当时就曾提出战后处理的若干原则,或可为继续战后处理、实现中日"历史和解"提供启示。
蒋欣欣[3](2018)在《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变迁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的框架分析(1949-2018)》文中研究说明已有研究认为,新闻媒体上的“第一夫人”新闻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第一夫人”的公共活动及其所展现的国家形象,也可以反映新闻媒体的建构方式和意图。本文采集《人民日报》1949-2018年关于中国“第一夫人”的新闻报道,以框架理论为研究方法论,以内容分析法为研究方法,从高、中、低三个层次对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及其变迁做了研究。研究发现:(1)中国官媒重视“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建构,其媒介形象变迁呈现两个主要特征。一是报道数量方面,呈现出“n”形、“N”形和“M”形特征,“M”形特征还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二是报道方式方面,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实现从“脸谱式”刻画到“生动式”呈现转变,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和中国政治发展新时代,彭丽媛的“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更为丰富、立体和生动。(2)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主要通过报道议题与报道框架表现。中国“第一夫人”独立参加公共活动时,其报道议程主要集中在社会公益和文化艺术等相关事务;此外,陪同性框架是建构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的主要框架,政策性框架、礼仪性框架和义务性框架居于次要位置。(3)彭丽媛时期媒介形象的框架在不变中有变,此阶段形成中国“第一夫人”热,媒介形象全面体现在“量”、“质”、“议题”、“框架”等角度。彭丽媛时期的“第一夫人”报道总量、年均报道量都达到历史最高值,将“第一夫人”作为报道主要对象的新闻报道占比远远高于其他“第一夫人”,此时期政治外交议题有所下降,社会公益和文化艺术议题大幅度提升,陪同性框架占比减少,义务性和礼仪性框架占比明显提升。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遵循了世界通行框架,但也突出了自己的政治风格和文化色彩。研究发现媒介形象所反映的“第一夫人”活跃程度与国家发展和政治运行有关,文化差异是导致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与他国同中有异的重要因素,个人魅力和时代背景促成了彭丽媛引发中国“第一夫人”热。研究认为要重视“第一夫人”在与最高领导人角色互补、提升国家软实力、对女性的示范等方面的作用,建议在塑造“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时将要根植于本土传统文化,也要做好跨文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要积极推进“‘第一夫人’外交”的制度化,给予“第一夫人”更多自主空间。
文世芳[4](2017)在《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总结历史上封闭保守的深刻教训,勇于面对中国与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巨大差距,充分认识到关起门来搞建设行不通、闭关自守实现不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虚心学习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这个伟大觉醒的重要内容,对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是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探索而成,从改革开放之初一步一步摸索而来。探求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可以从改革开放史中寻求历史的逻辑、问题的病灶和成功的钥匙。因此,从改革开放之初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和借鉴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从开放和改革的相互关系及国际经验视角探求改革开放开启并获得成功的原因,对当前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这些正是论文致力于探求的深层次问题。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四章和小结。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意义,研究的现状、问题,研究的资料准备、特点,研究的方法、思路,研究的目标、方向。第一章,主要讨论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考察整个社会,国民经济遭受重创,人民生活在温饱线上长期徘徊,社会各界渴望变革;考量党内状况,使命意识空前觉醒,执政危机意识日渐浓厚,全党洋溢着把“文化大革命”耽误的时间抢回来的情绪;环顾世界局势,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在两极格局下存在寻求多极化的内在张力,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迅猛发展后进入滞胀阶段,亟需产业转移,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树立了发展榜样,调整和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潮流。特定的历史条件,给中国指明了方向:旧的道路难以为继,变革已是民心所向,国际形势为迎接中国融入世界大家庭、登上国际大舞台提供了历史契机。一种历史的合力,悄然引导着中国朝着改革与开放的道路走去,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条件生成。第二章,主要讨论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中共逐渐扩大对外交流,冷眼向洋看世界,以世界为参照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党内和思想理论界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已经不可抑制。中共高层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对世界局势作出新的研判,认为存在长时段和平发展的可能。在对历史的反思中,中共又逐渐从“左”的迷雾中走出来,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工作重心开始务实地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倾斜。在此基础上,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党和国家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把握世界发展脉搏,派出大批对外考察的“侦察兵”了解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和研究中国应有的对策,部署理论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国外情况。特别是派团对外考察是中共高层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央政治局从听取和讨论考察汇报开始,改革开放的思想在酝酿中逐渐生根发芽,经过1978年国务院务虚会和中央工作会议的两次大讨论,改革开放决策呼之欲出。第三章,主要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经过对盲目冒进的反思,在国民经济调整中深化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思想的过程。经过1979年对盲目引进和吸收外资的反思,在对国民经济调整的思考、讨论以及初步实施中,中共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行了总结深化,制定了更加科学更具操作性的对外引进规定、吸收外资政策、对外考察办法、国民经济计划。在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的改革试点和探索中,中共对建设四个现代化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在政策上、试点上、理论上都有重大的转变。在政策上,提出经济政策的三大转变,要求逐步实现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转型;在试点上,创办经济特区,使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从某个领域的试点转换为更深层次的综合性改革试点;在理论上,从四个现代化转变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将“中国式的现代化”作为统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指导性思想。第四章,主要讨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逐步由引进技术、外资和管理经验,朝着更深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国际组织发展经济经验以及引进国外智力发展和深化,并最终推动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过程。结合中国实际,探索适合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是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在中共高层的支持和部署下,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经验和理论以及联邦德国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和法国经济计划化理论等,成为中国考察和学习借鉴的重点内容。布鲁斯和奥塔·锡克等东欧经济学家的来访,在中国掀起研究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和改革理论的热潮。在改革开放实践的锻炼和理论探讨的熏陶中,中国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终于在1984年莫干山会议上崛起,逐渐承担起为改革建言献策的使命。在和思想理论界的良性互动中,中共终于克服各种困难,出台《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这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对中国经济改革发展方向的探索获得巨大成功,以经济体制改革方向为重点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重大的阶段性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巴山轮会议为标志,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小结,主要对论文作一概括性总结,集中探讨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如何被中共重视、学习和吸收,形成了什么样的原则和路径;究竟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积累了哪些重要历史经验,对当前中国的改革发展有哪些重要启示。为确保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好的效果,中共在探索之中确立和完善了自力更生为主、积极争取外援,取长补短、保持优势,多方学习、反复比较,解放思想、谨慎渐进等基本原则;形成了从境外经验的学习了解、到决策层多渠道掌握信息、到中共高层利用境外经验进行决策、到中层和基层干部掌握境外先进经验的上下贯通、良性互动的路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在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变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成为改革的先声;推动了改革开放决策出台和具体政策不断完善;促进了社会主义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理念的突破;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历史关头,分析研究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能带来深刻的启示。它告诉我们,改革应该如何优化调查研究,如何加强顶层设计,如何重视基础性工作。
乔克[5](2017)在《1976-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的酝酿与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被称为党史上徘徊中前进的两年。这两年是连接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的枢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工作重点转移、实行改革开放等重大决策的酝酿期。这两年的很多经济政策重新恢复了党在“文化大革命”前的若干正确措施,开启了 1978年以后经济改革的序幕。因此研究1976-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的酝酿和探索能够打通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对研究改革开放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政治活动对经济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应对毛泽东去世、粉碎“四人帮”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中央高层权力发生重要变动,老一辈革命家得以大量复出,极“左”派被清除;面对意识形态危机,邓小平提出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等观点,极力推动改革,政治影响力得以凸显;华国锋固守旧的意识形态,无法整合各种政治力量,权威日渐丧失。面对落后的经济,中央实施一系列整顿举措,公开发表《论十大关系》澄清经济政策的取向;加快经济发展速度,重申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表现出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的趋向。思想的解放是经济改革的先导。真理标准大讨论前,经济思想领域即展开大讨论。经济理论界、政策研究者和领导层以批判“四人帮”的错误理论为契机,澄清“唯生产力论”的正确内涵,为发展生产力正名;重新确立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肯定物质刺激的合理性;理直气壮地促进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商品经济,为市场经济打开缝隙;强调按经济规律办事,肯定价值规律的作用,为发挥市场作用提供可能;建立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方面。经济思想领域的解放,为经济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经济领域的整顿也酝酿经济改革的因素。企业管理走向重视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的道路。工业三十条系统总结前三十年企业整顿的经验,分配方式上,重新确立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恢复奖励和计件工资制度;企业组织形式上,重新启动按专业化协作原则改组企业。这种拨乱反正,不仅是恢复“文化大革命”前的正确路线,更是一种自我扬弃,蕴含着经济改革的因素。地方的自发改革突破原有体制,四川尝试扩大企业自主权,安徽、四川等省农村包产到户不断深入,农村社队企业发展壮大,这一切都孕育着经济改革的力量。经济改革的措施,具有鲜明的探索性,无论在当时,还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历史脉络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开放也是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从一开始就表现为改革与开放的有机统一,以开放促进改革,以改革落实对外开放的成果。“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开始打开国门,掀起对外学习考察的热潮。考察团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管理体制,日本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快速实现现代化的路径,西欧和美国的发达现代化成果和科学技术水平兴趣浓厚。中国与西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强烈落差,刺激中国领导层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大胆借鉴国外先进经济管理方法,加快现代化建设速度的决心。对外经济体制的一些重大改革也开始酝酿实施,实行出口导向的对外贸易,筹划建立对外出口加工区,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打破外汇领域的禁区,学习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等一系列措施得以实行。中央高层关于经济改革的讨论逐渐达成共识,最终形成和决策于国务院务虚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包括中央工作会议)。国务院务虚会总结建国以来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围绕如何加快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速度建言献策,提出了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吸取国外经济建设先进经验、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等意见。这些议题酝酿了改革开放的设想,会议的总结报告成为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讨论的重要内容,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工作重点的转移和改革开放奠定基础。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继续围绕经济改革议题讨论,还对真理标准大讨论、平反冤假错案,人事调整等展开讨论,酝酿形成正确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最终十一届三中全面开启经济改革之路。
周建仁[6](2014)在《共同威胁存在情况下弱国为什么退出同盟?》文中提出同盟解体与同盟终止不同,同盟解体系因成员国有意识违反盟约或者在条约到期之前主动退出同盟而导致的同盟终止。本文即聚焦于研究在共同威胁存在情况下,不对称防御性同盟中的弱国为什么会选择退出同盟,从而导致同盟解体。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同盟解体的双变量理性解释框架,即同盟内部的战略分歧大小决定了同盟成本的高低,而弱国的自助能力强弱决定了其同盟收益的多少。同盟成本和同盟收益共同决定了同盟是维持还是解体。当同盟内部存在重大战略分歧时,维持同盟需要弱国做出重大战略牺牲,如果弱国自助能力足够强大,则同盟对其来说就不是生死攸关的,其愿意为维持同盟付出巨大牺牲的意愿就大大降低,因此存在重大战略分歧情况下,弱国拥有足够自助能力就很可能选择退出同盟,从而导致同盟解体。由于同盟成本主要是政治成本,同盟收益主要是安全收益,因此无法通过直接相减来判断同盟成本是否超过同盟收益,因此本文用无差异曲线来解释说明同盟所付出的政治成本和同盟所获得的安全收益如何影响同盟效用,继而解释说明在同盟存在重大战略分歧和弱国自助能力强大时,维持同盟对弱国来说具有负效用,从而促使弱国退出同盟。为了验证本文所构建理论的因果机制,本文首先进行了仔细的案例分析。通过对中苏同盟从建立到分歧继而分裂的全面考察,以及对中苏同盟进行案例内求异比较,证明了本文所构建的同盟解体理论。为了表明本文研究结论的普适性,本文还初步考察了2001-2008年的美韩同盟、1958年至1967年的美法同盟以及1957年后的美英同盟,并与1958-1966年中苏同盟进行案例间求同比较和求异比较,证明了本文所构建的同盟解体理论。为了进一步验证以上理论的普适性,本文构建了包含自变量战略分歧和弱国自助能力以及控制变量体系大国数量、民主国家和国内体制变化的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统计回归分析表明自助能力和战略分歧在对同盟解体发挥影响上是互为条件的,在自助能力强的情况下,战略分歧对同盟解体有影响;在自助能力弱的情况下,战略分歧对同盟解体无影响。在战略分歧重大的情况下,自助能力强弱对同盟解体有影响;在战略分歧微小的情况下,自助能力强弱对同盟解体无影响。统计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本文所构建的理论及其普适性。
何梦逸[7](2014)在《《人民日报》上的美国驻华大使形象变迁(1979-2013)》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人民日报》19792013年涉及美国驻华大使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运用框架理论和媒介形象理论为指导,以内容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从报道数量与篇幅、角度、主题、方式和体裁等方面对《人民日报》上美驻华大使的媒介形象进行梳理和分析,并通过对一些报道进行话语分析,总结大使的媒介形象。研究贯穿历史与现实,旨在呈现《人民日报》塑造的美国大使形象变化,并探究这些变化的表征和成因。首先,本文结合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背景,发现《人民日报》涉及美国驻华大使的报道与当时的中美关系及中国对美的外交政策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演变轨迹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其次,世易时移,《人民日报》的报道方式虽然从完全的政治意义呈现,逐渐向事实报道转化,报道也更加注重客观性。但研究发现,34年间《人民日报》塑造的美驻华大使形象并没有多大改变,较为单一模糊化。从宏观构造上来说,报道的新闻框架较为单一,其取景框架具有政治性、正面化的特点,叙述框架具有模式化的特点。本文最后,从文化的视角对《人民日报》的他者形象建构进行探讨,发现大使形象的构建受刻板传统的宣传思维和中美关系、国际政治大环境的影响。同时,通过对他者形象的不断认识,分析和反思自我的意识形态。
王绍光,黄万盛,单世联,蔡翔,金大陆,徐俊忠,老田,郭春林,贺照田,罗岗[8](2013)在《70年代中国》文中研究表明由开放时代杂志社主办的第十届开放时代论坛于2012年11月18日至19日在安徽泾县查济村"钟秀梦缘"举行。本届论坛以"70年代中国"为主题,旨在探讨中国在70年代的转型,辨明改革开放前后的政治、经济及社会联系的丰富性及复杂性,淡化过于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缓冲"左"、"右"的诘抗,拓展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尺度。以下内容根据现场录音整理而成,并经所有发言者校订。由于篇幅限制,内容略有删节。
宋星远[9](2012)在《外交辞令中的语用意义分析》文中提出外交辞令是指外交场合用于表达本国政府态度立场的一种措辞方法。以外交辞令作为语言材料进行研究一方面给语用学提供了新的视角,扩展其研究领域,增强了合作原则、礼貌原则、面子原则的解释力;另一方面为发言人提供一些语用原则,为其保全自身面子、维护国家利益提供语言理论依据,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本课题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上截取洪磊、马朝旭、姜瑜三位发言人2011年1月1日至9月31日73场例行记者会约500个问答语对的文字材料,并结合建国以来经典外交案例,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对官方新闻发布中的语用意义进行实证研究,试图探析外交辞令中语用意义的特点、成因、类型以及实现手段。本文首先阐释了外交辞令的相关研究,指出外交辞令具有委婉含蓄的特点;其次论述了外交辞令中语用意义产生的原因,其内因主要表现为语言符号能指的线条性因素、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因素和语言的模糊性因素三个方面;外因主要表现为政府公关因素和媒体传播因素。接着将外交辞令中语用意义的类型归纳为逻辑式语用意义、辞格式语用意义以及其他类型语用意义三种。最后归纳了外交辞令中语用意义的实现手段——语境、合作原则、礼貌原则。主要表现为语境的生成功能和填补功能表达的语用意义;外交人刻意违反合作原则中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系准则以及方式准则表达的语用意义;外交人刻意遵守礼貌原则表达的语用意义。
李丽[10](2012)在《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的成就报道(1979.10.01-2011.10.01)研究 ——以国庆当天的报道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成就报道是我国媒体,特别是党报党刊和广播电视的重要报道题材;开展成就报道,是我国媒体进行正面宣传,引导舆论,发挥喉舌功能的重要方式。《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成就报道是其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研究价值。论文以改革开放至今((1979.10.01-2011.10.01))32年间的国庆当天《人民日报》所刊载的成就报道为样本,对《人民日报》的成就报道进行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通过统计《人民日报》32年间国庆当天刊载的成就报道的数量、版面、体裁、题材以及报道形式等发现,《人民日报》在国庆期间非常重视成就报道,成就报道是《人民日报》国庆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数量比较多,而且有近三分之一的报道放在头版予以突出和强调。《人民日报》的成就报道的体裁,既有快速、简练的消息报道,也有详细深入的通讯报道,也有在事实的基础上阐明观点的新闻评论;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消息报道多一些,步入21世纪以后,通讯这种体裁逐渐增多。《人民日报》成就报道的题材以综合性成就为主,报道频率较高的还有工业、民生、体育、交通、经济和科技等,上世纪90年代以前农业、工业的成就报道比较多,进入21世纪后,有关民生和科技方面的成就报道逐渐增多。在报道形式上,《人民日报》的成就报道追求图文并茂,但前期文字报道多,进入21世纪后图片报道大量增多。论文还对《人民日报》32年间国庆当天刊载的成就报道进行定性研究,发现它具有报道主题政治化、题材时代化、形式模式化等特征。论文研究认为,《人民日报》的成就报道存在形式不新、内容不亲、语言不活等不足,并提出了不断创新、增强时效性、加强贴近性和提高可读性等改进成就报道的对策。
二、在国家教育委员会举行的招待会上的祝酒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国家教育委员会举行的招待会上的祝酒词(论文提纲范文)
(1)从“一条线”到“全方位” ——198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的转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关于“一条线”概念 |
1.2.2 关于“全方位”概念 |
1.3 研究综述 |
1.3.1 关于“一条线”外交战略的研究 |
1.3.2 关于“全方位”外交战略研究 |
1.3.3 关于198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转变意义的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之处 |
第2章 “一条线”外交战略的形成及影响(1969-1978) |
2.1 “一条线”外交战略的形成 |
2.1.1 苏联成为威胁国家安全的主要因素 |
2.1.2 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 |
2.1.3 “一条线”外交战略与三个世界理论的形成 |
2.2 “一条线”外交战略的影响 |
2.2.1 维护当时中国的国家安全,有效抵制了苏联的威胁 |
2.2.2 推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的发展,打开中国外交新局面 |
2.2.3 制约了中国外交回旋余地,限制了中国外交自由 |
第3章 从“一条线”到“全方位”外交战略的初步转变(1978-1982) |
3.1 从“一条线”到“全方位”战略初步转变的过程 |
3.1.1 中美建交后“一条线”外交战略的短暂延续 |
3.1.2 中美关系的曲折发展 |
3.1.3 中共对中苏关系的讨论 |
3.2 从“一条线”到“全方位”战略初步转变的原因 |
3.2.1 对国际格局新变化的正确认识 |
3.2.2 对时代主题的初步判断 |
3.2.3 国内工作重心转移的迫切需要 |
3.2.4 对“一条线”外交战略负面影响的清醒认识 |
第4章 “全方位”外交战略的确立与发展(1982-1989) |
4.1 “全方位”外交战略的确立 |
4.1.1 独立自主始终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础 |
4.1.2 中共十二大正式确立“全方位”外交战略 |
4.1.3 “全方位”战略调整的深化与完成 |
4.2 “全方位”外交战略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赋予新内涵 |
4.2.1 不同任何大国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 |
4.2.2 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来定亲疏 |
4.2.3 反对霸权主义思想与强权政治体制 |
4.2.4 积极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 |
4.3 中国全方位外交格局的开创 |
4.3.1 中美关系平稳发展 |
4.3.2 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 |
4.3.3 全方位外交格局初步形成 |
第5章 198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转变的重要意义 |
5.1 为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
5.1.1 为改革开放营造了和平的国际环境 |
5.1.2 为对外经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 |
5.2 开创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
5.2.1 在与美苏外交中增强了主动性 |
5.2.2 为冷战结束后中国外交战略发展奠定了基础 |
5.3 为维护世界和平提供了有力保障 |
5.3.1 推动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
5.3.2 促进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2)中日“历史问题”的过程性结构与“历史和解”可能的原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日韩“历史问题”冲突之启示 |
二、“历史问题”的概念考古与所指确认 |
三、中日邦交正常化的二重构造与“历史问题”的产生 |
四、“历史和解”原理再发现:“战争责任作为 心灵问题”的国际法和教科书表征 |
(3)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变迁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的框架分析(1949-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2 理论述评与研究命题 |
2.1 “第一夫人”与国家形象 |
2.2 媒体与政治人物形象构建 |
2.3 “第一夫人”的报道框架与议程 |
2.4 中国政治文化环境与“第一夫人”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论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对象与样本获取 |
3.4 编码规则 |
3.4.1 高层次编码规则 |
3.4.2 中层次编码规则 |
3.4.3 低层次编码规则 |
3.5 研究过程与分析工具 |
4 高层次研究结果 |
4.1 “第一夫人”报道数量呈现“N”“N”和“M”特征 |
4.2 “第一夫人”报道主要对象 |
4.2.1 横向:报道主要对象“是‘第一夫人’”占比较低 |
4.2.2 纵向:“第一夫人”单独报道比例呈总体上升趋势 |
5 中层次研究结果 |
5.1 “第一夫人”报道议题 |
5.1.1 横向:报道议题主要集中在政治外交领域 |
5.1.2 纵向:彭丽媛时期所有报道议题比例均高于其他时期 |
5.2 “第一夫人”报道框架 |
5.2.1 横向:陪同性框架在报道框架中占主导地位 |
5.2.2 纵向:彭丽媛时期义务性和礼仪性框架占比明显提升 |
5.3 报道主要对象、报道议题、报道框架的交叉分析 |
6 低层次研究结果 |
6.1 报道高频词分析 |
6.1.1 主要运用陪同性框架建构“第一夫人”媒介形象 |
6.1.2 陪同性框架在政治外交议题中具有差异化表现 |
6.1.3 陪同性框架在王光美时期有四种特殊表现形式 |
6.2 中心词社会网络分析 |
6.2.1 中国“第一夫人”单独参与社会公益和文化艺术活动 |
6.2.2 “第一夫人”依附于最高领导人开展独立活动 |
6.2.3 “第一夫人”独立参与的活动带有女性符号特性 |
7 研究结论与讨论 |
7.1 研究结论 |
7.1.1 中国官媒历来重视“第一夫人”媒介形象建构 |
7.1.2 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的呈现逐步“生动化” |
7.1.3 中国“第一夫人”独立承担社会公益和文化艺术事务 |
7.1.4 陪同性框架是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的主框架 |
7.1.5 彭丽媛时期形成中国“‘第一夫人’热” |
7.2 研究讨论 |
7.2.1 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建构的政治因素 |
7.2.2 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建构的文化因素 |
7.2.3 新时代“‘第一夫人’热”的个人和时代因素 |
7.3 研究启示与建议 |
7.3.1 研究启示 |
7.3.2 研究建议 |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新中国历任国家主席和夫人* |
C.《人民日报》中国“第一夫人”报道样本及编码 |
(4)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资料 |
(一) 概念界定 |
(二) 研究资料 |
三、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一) 研究的基本状况概述 |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观点 |
(三)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四、研究方法 |
(一) 历史分析法 |
(二) 文献分析法 |
(三) 比较分析法 |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三)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背景 |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经济社会状况 |
一、国民经济遭受重创 |
二、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 |
三、社会各界渴望变革 |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中共党内思想状况 |
一、执政使命意识逐渐觉醒 |
二、执政危机意识日益浓厚 |
三、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世界形势 |
一、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 |
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 |
三、产业转移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 |
四、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普遍推行改革 |
第二章 对外交流考察与改革开放决策的作出 |
第一节 历史大转折前的思想“解冻”和发展探索 |
一、世界局势的新研判 |
二、思想解放潮流涌动 |
三、工作重点逐渐转移 |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 |
一、邓小平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支持 |
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境外经验 |
三、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 |
四、有计划地组织对外考察“探路” |
第三节 中共高层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内部讨论 |
一、中央政治局听取讨论考察汇报 |
二、国务院务虚会讨论如何加快现代化建设速度 |
三、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境外快速发展经济经验 |
第三章 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总结深化与“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
第一节 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反思 |
一、陈云、薛暮桥等对盲目引进的批评 |
二、中共高层讨论和部署经济调整 |
三、控制引进规模和制定引进政策 |
四、财政经济委员会组织大规模经济问题调研 |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深化和落实 |
一、对外考察专业性、针对性加强 |
二、境外访问团和专家的来访与“传经” |
三、参与和召开国际会议 |
四、成立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和举办企业管理研究班 |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说的引入 |
一、西方经济学说引入的主要路径 |
二、三次大型西方经济学讲座(讲习班) |
三、西方经济学引入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
第四节 “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
一、经济政策的转变和建立经济特区 |
二、两份《初步意见》的制定和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探讨 |
三、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 |
第四章 借鉴境外经济体制改革经验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的出台 |
第一节 学习借鉴重点转移到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 |
一、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考察 |
二、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引入 |
三、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探讨和研究 |
四、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等西方经验的学习借鉴 |
第二节 学习和借鉴重要国际组织的经验 |
一、联合国提供的考察与培训 |
二、世界银行对中国的两份考察报告 |
第三节 引进国外智力决定的出台和初步成效 |
一、引进国外智力的历史经验与新的探索 |
二、邓小平关于引进国外智力的讲话和引进国外智力政策出台 |
三、引进国外智力政策的初步落实和成效 |
第四节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阶段 |
一、改革中的问题和境外因素的影响 |
二、邓小平视察南方与商品经济意见再次提出 |
三、1984年莫干山会议与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崛起 |
四、《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出台 |
五、巴山轮会议标志借鉴境外经验进入新阶段 |
小结 |
一、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原则和路径 |
二、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作用和影响 |
三、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经验和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件1 中国领导人出访一览表(1976. 10—1984. 12) |
附件2 1978年引进22项工程项目表 |
附件3 赵人伟等就经济改革问题向布鲁斯的提问 |
附件4 一个大学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资本主义部分)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5)1976-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的酝酿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
二、研究回顾 |
三、研究资料和思路 |
四、创新点和不足 |
第一章 新旧交织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粉碎“四人帮”后的政治局面 |
一、组织人事工作的调整 |
二、政府机构的恢复和改革 |
三、思想意识的变化 |
四、邓小平的复出 |
第二节 经济改革的要求 |
一、“文化大革命”后的经济图景 |
二、《论十大关系》对改革的影响 |
三、加强经济的整顿和恢复 |
四、重申四个现代化,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
第二章 经济领域的思想解放 |
第一节 澄清“唯生产力论”,发展生产力 |
一、“唯生产力论”问题的来源 |
二、中央澄清“唯生产力论” |
三、理论界的有力配合 |
第二节 重新确立按劳分配的原则 |
一、按劳分配大讨论 |
二、按劳分配的理论阐释 |
第三节 肯定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
一、为商品生产正名 |
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
第四节 重视按经济规律办事,改革计划体制 |
一、探讨经济规律的含义 |
二、改革经济管理体制 |
第五节 提出加强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 |
第三章 经济改革的初步探索 |
第一节 调整经济管理办法 |
一、加强标准化工作 |
二、做好经济统计工作 |
三、调整财税管理体制 |
第二节 国有企业的初步改革 |
一、恢复奖励和计件工资制度 |
二、探索改善企业盈利的办法 |
三、加强企业质量管理 |
第三节 按专业化协作原则改组企业 |
一、重新启动专业化协作原则改组企业 |
二、行业和地方企业的改组 |
三、专业化协作改组的效果 |
第四节 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尝试 |
一、四川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背景 |
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开端 |
第五节 自发的农村改革 |
一、安徽、四川省委调整农村政策 |
二、农民自发包产到户 |
三、社队企业恢复发展 |
第四章 对外开放的起步 |
第一节 酝酿对外开放 |
一、肯定洋为中用 |
二、改善对外关系 |
三、从引进到开放 |
第二节 学习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
一、频繁考察和研究南斯拉夫 |
二、讨论南斯拉夫的经济改革 |
三、介绍罗马尼亚的改革 |
第三节 考察研究亚洲经济发展 |
一、考察日本经济情况 |
二、研究与借鉴日本现代化经验 |
三、考察港澳经济情况及建议 |
第四节 考察西欧美国现代化 |
一、考察西欧美国的概况 |
二、谷牧考察西欧五国 |
三、对西欧美国实现现代化的几点认识 |
第五节 改革对外经济体制 |
一、改革对外贸易方式 |
二、突破两个禁区 |
三、筹建深圳、珠海出口基地 |
四、引进全面质量管理 |
第五章 正式决策经济改革 |
第一节 国务院务虚会集中讨论改革 |
一、国务院务虚会的由来 |
二、务虚会集中讨论经济改革 |
第二节 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决策改革 |
一、中央工作会议酝酿工作重点转移 |
二、中央工作会议继续讨论改革开放 |
三、邓小平在闭幕会上的讲话系统论述改革 |
四、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结论 |
参考文献 |
(6)共同威胁存在情况下弱国为什么退出同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同盟解体:现有研究及其不足 |
1.3.1 目标实现说 |
1.3.2 同盟类型说 |
1.3.3 国内政治说 |
1.3.4 军备同盟效用比较说 |
1.3.5 总结与批评 |
1.4 关于研究方法 |
1.5 论文章节结构 |
第2章 同盟形成理论:评估及对同盟解体研究的启示 |
2.1 势力均衡理论:演进历程及批评 |
2.2 威胁均衡理论:批评及最新发展 |
2.3 利益均衡理论:批评及最新发展 |
2.4 同盟形成理论对中国对外政策的启示 |
2.5 同盟形成理论:评估及对同盟解体理论构建的启示 |
第3章 自助能力、战略分歧和同盟解体:一个理性的解释框架 |
3.1 本章引论: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探讨 |
3.1.1 需要关注解释苹果为什么落地的基础理论 |
3.1.2 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两种假定 |
3.2 核心概念界定 |
3.2.1 同盟和不对称同盟的定义 |
3.2.2 战略分歧的定义 |
3.2.3 自助能力的定义 |
3.2.4 同盟解体的定义 |
3.3 同盟解体:理性的分析框架 |
3.4 战略分歧与同盟成本 |
3.5 自助能力与同盟收益 |
3.6 因果机制:战略分歧、自助能力与同盟解体 |
3.7 研究假设 |
3.8 本章总结 |
第4章 从分歧走向分裂:对中苏同盟关系的再考察 |
4.1 中苏同盟关系的确立(1949-1950) |
4.1.1 签订新约还是维持旧约 |
4.1.2 有关苏联在华特权问题 |
4.1.3 中苏同盟关系的重新确立 |
4.2 中苏同盟关系的蜜月期(1950-1957) |
4.2.1 中苏在朝鲜战争时期的协调与配合 |
4.2.2 苏联对中国的全面经济援助 |
4.2.3 中国在波匈事件中对苏联的支持 |
4.3 中苏同盟分歧的不断深化(1958-1966) |
4.3.1 中苏在对美战略上的根本分歧 |
4.3.2 中苏对国际共运领导权的争夺 |
4.4 战略分歧、自助能力与中苏同盟的最终分裂 |
4.4.1 中苏战略分歧的重大性 |
4.4.2 中国自助能力的根本提升 |
4.4.3 中苏同盟的最终分裂 |
4.5 本章总结 |
第5章 对其它案例的初步检验 |
5.1 对 2001-2008 年美韩同盟的初步考察 |
5.1.1 美韩同盟战略分歧的重大性 |
5.1.2 韩国的自助能力 |
5.1.3 美韩同盟的维持 |
5.2 对 1958-1967 年美法同盟的初步考察 |
5.2.1 美法对同盟主导权的重大分歧 |
5.2.2 法国的自助能力 |
5.2.3 法国退出北约一体化机构 |
5.3 对 1957 年后美英同盟的初步考察 |
5.3.1 美英同盟战略的一致性 |
5.3.2 英国的自助能力 |
5.3.3 美英同盟的维持 |
5.4 本章总结 |
第6章 自助能力、战略分歧和同盟解体:统计分析 |
6.1 本章引论 |
6.2 变量及其赋值 |
6.2.1 同盟解体 |
6.2.2 弱国自助能力与实力不对称 |
6.2.3 战略一致性与战略分歧 |
6.2.4 体系大国数量 |
6.2.5 民主国家与国内体制变化 |
6.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4 相关性统计分析 |
6.5 Cox 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 |
6.5.1 以实力不对称和战略一致性构建的模型分析 |
6.5.2 以弱国自助能力和战略分歧构建的模型分析 |
6.6 本章结论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与价值 |
7.3 政策启示 |
7.3.1 朝鲜发展核武器对中朝同盟的影响 |
7.3.2 美日同盟解体的可能性探讨 |
7.4 下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人民日报》上的美国驻华大使形象变迁(1979-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方法 |
2.2 样本选择 |
2.3 类目构建 |
2.4 理论背景 |
3 《人民日报》1979—2013 年美驻华大使报道内容分析 |
3.1 报道数量与篇幅 |
3.2 报道角度 |
3.3 报道主题 |
3.4 报道方式 |
3.5 报道体裁 |
3.6 研究发现 |
4 《人民日报》对美驻华大使的新闻框架构建 |
4.1 取景框架 |
4.2 叙述框架 |
4.3 形象框架 |
5 结论与讨论 |
5.1 “他者”形象的再现 |
5.2 “他者”形象构建的影响因素 |
5.3 “他者”形象中的“自我”意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内容分析样本表 |
(8)70年代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革”中的“新思潮” |
二、“文革新政”和70年代 |
三、70年代的伦理记忆与日常生活 |
四、70年代的制度遗产 |
五、70年代与“三农”问题 |
七、“文革”结束及“新时期”开始的历史—观念意涵 |
(9)外交辞令中的语用意义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语用意义研究综述 |
1、传统言外之意研究 |
2、现代语用意义研究 |
第二章、外交辞令中语用意义的特点及成因 |
1、外交辞令的相关研究 |
2、外交辞令中语用意义的特点:婉转、含蓄 |
3、外交辞令中语用意义的成因 |
3.1 外交辞令语用意义产生的内因 |
3.2 外交辞令语用意义 |
第三章、外交辞令中语用意义的类型 |
1、逻辑式语用意义 |
1.1 虚实互指类语用意义 |
1.2 焦点转移类语用意义 |
1.3 整体部分类语用意义 |
1.4 主客话语互借类语用意义 |
1.5 前提结论类语用意义 |
2、辞格式语用意义 |
2.1 婉曲类语用意义 |
2.2 反语类语用意义 |
2.3 反诘型语用意义 |
2.4 比喻类语用意义 |
2.5 夸张类语用意义 |
2.6 双关类语用意义 |
3、其他类型语用意义 |
3.1 语气类语用意义 |
3.2 发散思维类语用意义 |
第四章、外交辞令中语用意义的实现手段 |
1、语境 |
1.1 语境的生成功能 |
1.2 语境的填补功能 |
2、合作原则 |
2.1 合作原则的介绍 |
2.2 违反合作原则框架下外交辞令中语用意义的分析 |
3、礼貌原则 |
3.1 Leech 礼貌原则的介绍 |
3.2 刻意遵守礼貌原则框架下的语用意义分析 |
4、外交辞令中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关系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10)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的成就报道(1979.10.01-2011.10.01)研究 ——以国庆当天的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现状 |
1.2.1 对成就报道的研究 |
1.2.2 对《人民日报》成就报道的研究 |
1.3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方法及样本选择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样本的选择 |
1.4.3 概念的界定 |
第2章 《人民日报》成就报道的定量研究 |
2.1 报道的数量 |
2.2 报道的版面 |
2.3 报道的体裁 |
2.4 报道的题材 |
2.5 报道的形式 |
2.6 小结 |
第3章 《人民日报》成就报道的定性研究 |
3.1 主题政治化 |
3.2 题材时代化 |
3.2.1 1979 年——1981 年:政治色彩浓厚,主要关注农业 |
3.2.2 1982 年——1991 年:主要关注工业、交通、体育 |
3.2.3 1992 年——1999 年:以经济建设为主 |
3.2.4 2000 年——2011 年:注重科技、关注民生 |
3.3 形式模式化 |
3.3.1 版面分布 |
3.3.2 报道体裁和标题 |
第4章 《人民日报》成就报道的不足及改进策略 |
4.1 报道的不足 |
4.1.1 形式不新 |
4.1.2 内容不亲 |
4.1.3 语言不活 |
4.2 改进的策略 |
4.2.1 不断创新 |
4.2.2 增强时效性 |
4.2.3 加强贴近性 |
4.2.4 提高可读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在国家教育委员会举行的招待会上的祝酒词(论文参考文献)
- [1]从“一条线”到“全方位” ——198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的转变研究[D]. 侯明.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7)
- [2]中日“历史问题”的过程性结构与“历史和解”可能的原理[J]. 刘建平. 日本学刊, 2019(06)
- [3]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变迁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的框架分析(1949-2018)[D]. 蒋欣欣. 重庆大学, 2018(04)
- [4]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D]. 文世芳.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5]1976-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的酝酿与探索[D]. 乔克.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6]共同威胁存在情况下弱国为什么退出同盟?[D]. 周建仁. 清华大学, 2014(01)
- [7]《人民日报》上的美国驻华大使形象变迁(1979-2013)[D]. 何梦逸. 华中科技大学, 2014(12)
- [8]70年代中国[J]. 王绍光,黄万盛,单世联,蔡翔,金大陆,徐俊忠,老田,郭春林,贺照田,罗岗. 开放时代, 2013(01)
- [9]外交辞令中的语用意义分析[D]. 宋星远. 温州大学, 2012(04)
- [10]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的成就报道(1979.10.01-2011.10.01)研究 ——以国庆当天的报道为例[D]. 李丽. 湘潭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