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闻出版署发行司司长王俊国谈如何深化图书发行体制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其蒙[1](1996)在《新闻出版署发行司司长王俊国谈如何深化图书发行体制改革》文中认为新闻出版署发行司司长王俊国谈如何深化图书发行体制改革本刊记者其蒙记:深化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答: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图书市场,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又符合出版业自身发展规律的管...
游梦华[2](2007)在《制度变迁与新时期广东报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的重点是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新时期广东报业发展,得出制度变迁与新时期报业发展密切相关之结论,即制度的变迁是新时期广东报业迅速发展的动因,广东报业要进一步市场化、集团化、产业化,也同样要从进一步的制度变迁入手。本论文把1978年报业申请“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至今的一段时期界定为新时期,以制度变迁的视角,详细分析了新时期广东报业的市场化、集团化、产业化的过程,揭示了广东报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即广告经营、发行、集团化、资本运营、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跨形态发展、拓展农村市场和专业镇以及人才制度改革等,与制度变迁密切相关。换句话说,制度可以限制报业的发展,制度也可以推动报业发展。本论文将历史分析和现实比较分析相结合,将产业经济理论与制度变迁理论相结合,将新闻学原理与经济学原理相结合,将实证性研究与规范性研究相结合,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逐层逐段剖析广东报业的发展轨迹和面临问题,并提出具备一定可操作性的对策。本论文按照下述步骤展开论述。首先,阐述新制度经济学及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和特点,介绍报业发展与制度变迁的有关文献综述。其次,厘清报业的基本概念,展现广东报业的历史与现状。再次,着重分析广东报业的广告经营、发行、集团化、资本运营、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跨形态发展、拓展农村市场和专业镇及人才制度改革等诸多发展关节点,揭示制度变迁在其中的决定性作用。最后,在对比报业与其他传媒、广东报业与日韩、英美报业的制度原因后,提出目前广东报业存在的问题及可供选择的对策。本论文从制度变迁入手,又回归到制度变迁,并不是同语反复,而是通过翔实的数据、事例和细致的分析,得出制度更替与报业发展的同步互动关系。本文试图揭示出,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交互结合,直接影响广东报业发展的进程和速度。本论文的创新之处,是首次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全方位具体分析广东报业新时期的整体发展情况,总结和提炼出广东报业发展的具体经验启示,以期供全国报业进一步参考与借鉴。同时,梳理出广东报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主要对策结论,供政府决策部门和报业实践部门参考。
冯威[3](1998)在《中国书业:缓缓告别“集市时代”?——图书订货会回眸与前瞻》文中提出中国书业:缓缓告别“集市时代”?———图书订货会回眸与前瞻■本刊记者冯威2月落幕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第十一届“北京图书订货会”,在启动虎年书业发展的同时,也揿下了新一轮图书订货会“转椅”的按钮;并且,引发了一场关于订货会前途的讨论:这种被业内人士称为“...
饶德江,莫梅锋,熊蕾,汪潇,刘潆檑[4](2005)在《2005年中国媒体发展研究述评》文中提出 在进行一项研究之前,我们必须对该领域的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了如指掌。因此,研究述评必不可少。研究述评不应该只是某些专家学者的专利,而应成为每一个研究者必备之能力。如何建构一套科学的述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每一个研究者来说都至关重要。研究述评的目的在于用最精简的语言呈现出该领域相关研究的全貌。一般先科学地确定主题,再分别针对同一主题的不同研究成果进行"陈述"和"评论"。我们可采用三种计量方法来确定主题:一是单纯的主题词统计、排序,得出研究的热点,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不能挖掘出主题词之间的关系;二是共词聚类法(Co-word Cluster),共词聚类是对当前发表文献的直接统计,反映的是目前已有论文所集中关心的主题,它不仅寻求高频率出现的词,更注重这些词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反映主题之间的关系;三是同被引(Co-citedCluster)聚类法,通过对以往发表的论文的引用情况表现人们目前关注的焦点。但是,我国媒体发展研究缺乏引文索引工具,此法也难以顺利实现。
武兆雨[5](2016)在《《当代》(1979-2014)的现实主义文学建构与生产机制》文中研究表明文学期刊以组织和选择的方式生成并记录着一个时期主流的文学面貌,当代文学创作格局的形成、当代文学思潮的发生及当代生产机制的运行均与文学期刊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复杂的关联性中,当代文学期刊为当代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为当代文学制度的考察提供了有效性样本,因此从文学期刊角度考察文学史复杂面貌,从文学期刊发展状态来观照文学的发展事实和发展态势是研究当代文学的一种必要性工作。本文以《当代》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当代》创刊至今的发展历程,考察《当代》对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构建,通过《当代》文学生产过程透视当代文学生产制度,整体性观照《当代》与中国当代文学深刻的内在联系,从而实现对当代文学的考察。第一章通过史实、史料对《当代》的文化品格作以论述。在社会转折时期的文艺新生中,《当代》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全社共建下诞生,其创刊号做出了“反映当代生活、实行百花齐放”的整体定位,并确立了《当代》杂志“文学种类齐全、长篇纪实突出”的基本格局。通过对创刊号的考察,确认《当代》“直面人生、贴近现实”的现实主义立场的话语资源为革命现实主义,杂志意图在未来发展中构建广阔的现实主义风格,其整体性的现实主义追求使之在实践中显示出以深邃的历史意识为指导,清醒地认识和理解现实关系的变化,准确体察和把握社会生活,真实地揭示各种社会矛盾的整体倾向。第二章具体考察了《当代》与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思潮的互文性关系,杂志在对思潮的选择与舍弃间形成整体面貌,突显个体风格。《当代》在实践中比较重视的文学思潮包括八十年代的改革文学、九十年代的官场文学和新世纪以来的底层文学,贯穿三个时代和三种潮流的内在线索是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显现出《当代》的现实主义精神内涵。杂志对先锋文学、现代派文学、新状态等的忽略源自以上潮流与《当代》宏阔、雄浑的现实主义美学风格的差异。《当代》所构建的不仅仅是各成一派的文学潮流,它也丰富了当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一脉。第三章通过文本分析辨明《当代》三十余年发展历程中的现实主义流变。首先,《当代》的现实主义作品在人物塑造上呈现出从类型化的典型性到经验化的真实性的变化,从八十年代初期作品中对典型人物的极度突出并明晰分类,到九十年代弱化类型化的典型并将赋予主要人物以道德和文化意义,再发展到新世纪出现多个人物形象并置,强调人物日常经验的真实性,又注入超越日常经验的宏大精神意义。其次,在结构形式上,八十年代中期以前以二元对立的形式为主流,当现实主义文学不断自我更新,新的文学结构模式在摸索中逐渐产生,多元共生的结构在新世纪以后成为最基本的内部形式,这种从二元对立到多元共生的过渡是《当代》现实主义作品结构的大致流向。最后,在艺术技巧上,由最初借鉴西方创作技巧到日渐融合。第四章论述《当代》的文学生产机制。首先,通过编辑理念、主要编辑、稿件处理等考察《当代》在生产活动中受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影响,以及《当代》在这种“限度”下对文学自身“意义”的最大化追求。其次,通过《当代》与文学奖及《当代》与文学批评甄辨文学评介主体力量的转化。最后,分析《当代》与人民文学出版社刊社共生的出版机制。第五章分析《当代》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所作出的理性探索。在生产理念上改变以作者为中心转向以读者为中心。在生产实践上,与影视文学、网络文学等新媒介文学进行互动。探索刊企合作、畅销书等市场化运营机制。《当代》在文学期刊衰退的整体背景下保证自负盈亏,并在市场化的实践中坚守了直面人生、关注现实的主体风格。第六章讨论现实主义对《当代》的启示与反思。一方面,《当代》的编辑实践在现实主义边界中左右彷徨,时而探索广阔丰富的现实主义,时而固守传统的现实主义,杂志受到传统现实主义的固守和困囿大于探索广阔现实主义而产生的失误,传统现实主义追求使《当代》选发的作品显示出一种片面要求宏观覆盖性的倾向,消解了复杂的审美差异,对意识形态话语的倾斜使其受到与之强势共谋的责难。另一方面,现实主义赋予杂志以庄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使之在混动纷繁的市场经济大潮和迅速的科技力量革新中葆有生命活力。
蓝轲,别立平[6](2000)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强化服务“三农”意识》文中提出本报讯(记者蓝轲 别立平)为总结农村图书发行工作经验,研究新形势下农村图书发行工作对策,促进出版、发行事业更好地为“三农”服务,6月21日至24日,全国农村图书发行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济南举行。新闻出版署署长于友先,中宣部出版局局长邬?
洪雁[7](2007)在《聚焦行业的改革与发展——2007年《出版发行研究》编委会会议纪要》文中研究说明4月13日,出版发行研究杂志社在教育科学出版社大楼召开了2007年度编委会议。本刊编委:来自有关部门的共十六位领导、专家出席了会议。由于与会编委各自的领导工作背景,专家、学者背景,使会议讨论的问题非常深入,发表的见解非常重要,他们不只是对刊物的发展提出了若干重要建议,更是对全行业的改革与发展、繁荣与提升,提出了非常有价值、非常有针对性的见解。我们特别在首篇刊出,以飨读者。
张丹青[8](2014)在《出版业“书号垄断”法律规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产品具备意识形态和商品经济的双重属性,涵盖了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的价值,因此文化产业不仅能够带来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能够创造正外部性。基于这一特点,各国纷纷通过制定法律和政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我国也不例外。出版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龙头产业之一,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始至终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转型时期的中国出版业,由于对计划经济时代监管模式的延续与膜拜,导致市场主体上的国有产权垄断,市场竞争不充分,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普遍存在的行政垄断现象,严重制约了出版产业的发展,有效地规制行政垄断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以我国出版业的一个突出的行政垄断现象——书号垄断为切入点,阐述了出版业书号垄断的形成机制,并探讨了对书号垄断现象进行法律规制的障碍与改革进路。文章分四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出版业书号垄断现象的产生和具体表现,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书号垄断是指书号由单纯的出版物标识异化为国有出版社出版专有权的过程。书号垄断限制了出版资源的自由流动,阻碍了出版业市场主体的塑造,损害了消费者的福利。第二部分阐述了书号垄断现象产生的制度原因并探寻法律规制方法。我们发现虽然书号垄断现象符合社会大众以及经济学上对行政垄断的理解,但由于我国反垄断法采取的“滥用行政权力”的标准存在模糊与不确定性,致使书号垄断游走于行政垄断、国家垄断,经济垄断与政府管制等概念的边缘。在现行法律框架下,书号垄断的合法性存疑,书号垄断无法作为行政垄断行为做出法律规制。第三部分重点考察了当前国际上对行政垄断认定标准的法律实践。在比较和总结中发现,书号垄断现象在我国现行反垄断框架下无法规制的原因是行政垄断行为标准、主体标准的认定不周延,宜借鉴其他国家的有效经验,对我国反垄断法的行政垄断立法进行修改和完善。第四部分,从政府规制改革和反垄断法律规制两个方面对完善我国出版业书号垄断法律规制的路径做了说明。同时指出,反垄断法对出版业行政垄断规制的障碍来自我国对行政垄断定义的不周延,反垄断机构设置的非权威性以及反垄断执法的不效率,并提出了改进方案。
嘉木,王强,韦丰,李晓晔,赵杰[9](2003)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新闻出版总署领导分赴全国各地对新闻出版工作进行调研》文中提出党的十六大报告用一个章节的篇幅重点阐述并明确提出: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可以说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和转折。抓紧制订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已提上中央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为此,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并下发了《关于宣传思想文化系统调研工作方案》,要求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宣传思想文化各系统认真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通过调查研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切实把握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制订文化体制改革的方案与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新闻出版工作是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体制改革中的难点和重点,因此,今年初确定的22个调查研究的课题任务也格外繁重。作为建国以来最大规模、也是最深层次的新闻出版业工作调研,新闻出版总署领导高度重视,每一课题均组成了以总署党组成员挂帅、各业务司局级领导协调、辅以业界相关的理论工作者加盟的强有力的课题组,自今年2月起奔赴祖国各地,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与各地
刘叶郁[10](2018)在《赵瑜体育报告文学对体育发展的意义探寻》文中指出体育报告文学以真实性和批判性为特质,以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为基础,是体育领域的深度调查报告。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社会转型为体育改革提供新的历史机遇,体育报告文学与体育改革潜在的一致性使其有充分的理由建构一种历史性的文学叙述,表达对当代中国体育的探索与思考。赵瑜的《强国梦》《兵败汉城》《马家军调查》《篮球的秘密》是80年代至今体育文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作,以创作者长期的体育参与经历为基础,以体育体制批判为主题一以贯之,真实记录了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体育发展历程和中国体育改革的曲折性与艰难性,呈现体育目标和体育发展战略的转变,透视体育价值观的更迭并对其有促进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文本分析、访谈法等,研究四部作品在中国体育领域中的特殊价值和意义,四部作品的文本内容,产生的社会背景,社会评价和对中国体育发展的意义等问题。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四部作品是体育文学领域的独特存在。文本内容以典型人物和事件为基础,文本主题以创作者赵瑜长期的体育参与经历为情感认知,以知识分子的独立品格为精神依托,表达个人的体育观点和思考,突破单一的“赞歌论”和“宣传论”转向对体育的全面记录,在文本特色和文本结构上均呈现出独特性。(2)四部作品的出现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是多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时代环境是四部作品产生的历史依据;体育发展政策是四部作品产生的制度依据;文学思潮是四部作品产生的文本依据;创作者独特的经历是四部作品产生的主体依据;知识分子独立的主体意识是四部作品产生的精神依据。(3)四部作品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舆论,刺激并丰富了体育争论的思潮,让体育问题上升为社会问题,促进“以人为本”的体育价值观生成。每部作品都引发了体育、新闻、文学领域的广泛讨论,从体育主管部门到普通读者,从理论研究者到体育参与者,从主流权威的《人民日报》到专业的《中国体育报》成不同程度的争议,意见不一。体育价值观形成和国家体育宣传的社会效应密切相关,80年代,国家单一主体的宣传方式带来社会体育价值观的单一化,大部分民众沉浸在国家政治宣传的金牌大国的迷梦中,社会公众和国家主流意见一致,很难形成社会集体反思争论思潮,不利于体育长远发展。《强国梦》率先打破国家主流的宣传方式,形成多元化的体育价值观念,让体育“战线”之外的人认识体育也存在问题,让“战线”之内熟视无睹的的人认识这是一个问题。基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1949—1988》将《强国梦》纳入其中。(4)四部作品呈现80年代以来中国体育目标定位和发展战略的演进。80年代,国家寻求快速强大的路径,体育的政治价值占支配地位,体育发展理念出现失衡。基于此,《强国梦》和《兵败汉城》从外部宏观批判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发展失衡的体育理念问题。90年代,体育发展的突出矛盾从外向内转化,体育体制与社会改革的冲突日益凸显,改革重点逐渐转向体制问题,但体制改革内在动力不足,改革目标不明确,体育改革深陷“双轨制”带来的权力和利益纠缠问题。《马家军调查》将批判矛头从协调发展的理念问题深入体育内部的责、权、利问题,突出关注人的价值。(5)四部作品凝聚知识分子对体育发展的集中“谏言”。对中国体育发展忧思陈情以期实现对体育可持续发展,中国体育领域一批学者率先秉承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意识深入思考“举国体制”的时代性发展特色,提出深化体育改革的路径完善“举国体制”。四部作品以此为科学基础,将知识分子的社会思考传播至全社会,引发全社会的反思,平息民众对金牌的狂热追捧,在客观上形成了“公共舆论”的聚合空间和上下交流的公共空间,客观上形成对公权力的监督,尤其是新闻媒体的联动,形成了全社会的舆论压力,促使主管部门加速改革的步伐。(6)以赵瑜体育报告文学四部作品为典型代表,深入分析总结出普遍规律,以促进体育报告文学发展。建议为:契合时代语境——文本内容指向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行政手段助力——尊重文学创作规律协同推进体育均衡发展,加强科学基础——大力发展体育学术和体育文学理论研究,实现启蒙价值——形象记录并传达多元体育信息,增强实践反思——加强创作主体对体育感知与深入了解。
二、新闻出版署发行司司长王俊国谈如何深化图书发行体制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闻出版署发行司司长王俊国谈如何深化图书发行体制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2)制度变迁与新时期广东报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
1.3 理论分析思路与框架 |
2 理论述评 |
2.1 新制度经济学流派 |
2.2 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理论 |
2.3 新制度经济学总体评价 |
3 文献综述 |
3.1 广东报业发展的市场化进程 |
3.2 制度变迁与报业经营 |
3.3 广东报业与中国报业 |
4 报业与新时期广东报业 |
4.1 报纸产业 |
4.2 报业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
4.3 新时期广东报业特色 |
5 制度变迁与新时期广东报业广告经营 |
5.1 市场和报业市场化 |
5.2 制度变迁与广东报业广告经营 |
6 体制创新的广东报业发行 |
6.1 报纸发行与商品销售的异同 |
6.2 广东报业发行经营的制度创新 |
6.3 广东报业发行迅速发展的动因 |
6.4 广东报业发行与广告的互动关系 |
6.5 广东报业发行与成本核算 |
6.6 广东报业发行的经验启示 |
7 广东报业的集团化发展 |
7.1 报业集团的界定 |
7.2 报业集团的制度门槛 |
7.3 广东四大报业集团发展概况 |
8 地市报与行业报的发展 |
8.1 强制性制度变迁和地市报发展 |
8.2 广东公开发行的 126种报纸(含高校校报) |
8.3 发展广东地市报对策探讨 |
8.4 结构调整后的行业报管理策略 |
8.5 农村市场是报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
8.6 广东报业拓展专业镇的思路与方法 |
9 跨行业、跨媒体、跨区域、跨形态发展 |
9.1 制度主导下的跨行业发展 |
9.2 诱致性制度变迁推动跨媒体发展 |
9.3 制度约束下的跨区域发展 |
9.4 跨形态发展与报业外观模式创新 |
10 报业资本运营与制度变迁 |
10.1 报纸产业的市场潜力与制度门槛 |
10.2 报业资本运营与制度变迁 |
10.3 报业资本运营的基本模式 |
10.4 报业资本运营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
11 制度变迁与报业人才结构调整优化 |
11.1 传统的报业人才观 |
11.2 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 |
11.3 广东报业人才制度改革的经验启示 |
11.4 报业人才结构调整优化的方向 |
12 广东报业发展的相关比较 |
12.1 与期刊、广播、电视媒体的比较 |
12.2 与网络媒体的比较和报业数字化转型 |
12.3 与长三角等区域报业比较 |
12.4 与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报业比较 |
12.5 与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报业比较 |
13 结论与对策 |
13.1 结论 |
13.2 问题与对策探讨 |
13.3 今后的研究方向 |
尾注 |
参考文献 |
索引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及科研成果清单 |
后记 |
(5)《当代》(1979-2014)的现实主义文学建构与生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论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论题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当代》的文化品格 |
第一节 《当代》的创刊 |
一、创刊背景:社会转折时期的文艺新生 |
二、创刊过程:历史推动中的全社共建 |
三、创刊号的定位意义:反映当代生活、实行百花齐放 |
四、基本格局的确立:文学种类齐全、长篇纪实突出 |
第二节 《当代》的现实主义立场:直面人生,贴近现实 |
一、话语资源:革命现实主义 |
二、理论建设:广阔的现实主义 |
三、现实主义实践的“当代性” |
第二章 《当代》与当代文学思潮 |
第一节 《当代》与八十年代文学思潮 |
一、伤痕反思文学:阔大叙事空间的开掘 |
二、改革文学:时代整体节奏的把握 |
三、寻根文学:与“改革”粘合的倾向 |
四、现代派文学:浅尝后的离场 |
五、先锋文学:彻底的缺席 |
第二节 《当代》与九十年代文学思潮 |
一、新历史主义文学:潮流式微中的强势爆发 |
二、现实主义冲击波:“艰难”的共同“分享” |
三、官场文学:激浊扬清与洞幽探微的全面登场 |
四、“新写实”和“新生代”:现实主义审美差异下的有效舍弃 |
第三节 《当代》与新世纪文学思潮 |
一、生态文学:自然伦理的即时关怀 |
二、底层文学:强势潮流的热切推动 |
三、非虚构文学:暧昧的到场者 |
第三章 《当代》的现实主义流变 |
第一节 人物塑造:从类型化的典型性到经验化的真实性 |
第二节 结构形式:从对立到共生 |
第三节 艺术技巧:从借鉴到融合 |
第四章 《当代》文学生产机制 |
第一节 编辑话语:文化领导权的隐性表达 |
一、编辑理念:在“限度”内最大化“意义” |
二、主要编辑:薪火相传的现实主义话语 |
三、稿件处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指导 |
四、编作互动:尊重作者群体 |
五、编读互动 :强化读者意识 |
第二节 文学评介:民主化诉求 |
一、《当代》与文学奖 :持久与创新 |
二、《当代》文学批评:渗透与导向 |
三、文学评介主体力量转化 |
第三节 刊社共生的出版机制 |
一、社办期刊 |
二、书刊互动形式 |
三、刊社共生意义 |
第五章 《当代》的生存策略 |
第一节 文学期刊的困局 |
第二节 生产理念转变:以读者为中心 |
第三节 《当代》与新媒介文学互动 |
一、《当代》与影视文学文本 |
二、《当代》与网络文学文本 |
第四节 市场营运机制的探索 |
一、刊企合作 |
二、畅销机制的借鉴 |
三、《当代·长篇小说选刊》的创办 |
第六章 启示与反思 |
第一节 《当代》的现实主义困囿 |
一、广阔现实主义的现实限度 |
二、现实主义的内在桎梏 |
第二节 《当代》的现实主义价值 |
一、《当代》现实主义的精神价值 |
二、《当代》现实主义的市场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当代》创刊号封面、画页、目录 |
附录二:《当代》历任主编 |
附录三:《当代》部分稿酬单、手稿 |
附录四:《当代》文学奖评选结果 |
附录五:《当代》作品出版成书情况 |
附录六:《当代》(2000-2009)作品影视改编情况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出版业“书号垄断”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我国出版业乱象之“书号垄断”概述 |
第一节 “书号垄断”现象的产生 |
一、 书号的本义:出版物的基本标识 |
二、 书号的控制:宏观调控的手段 |
三、 书号的异化:国有出版社的出版专有权 |
第二节 “书号垄断”的具体表现 |
一、 “书号资源化”现象 |
二、 书号合作:国有出版社与民营公司的协作出版 |
三、 书号有价:民营公司的合作成本 |
第三节 “书号垄断”对出版业发展的消极影响 |
一、 “书号垄断”限制出版资源的自由流动 |
二、 “书号垄断”阻碍出版业市场主体的塑造 |
三、 “书号垄断”损害消费者的福利 |
第二章 “书号垄断”现象的法律规制及其困境 |
第一节 “书号垄断”的形成原因 |
一、 出版业的政府规制 |
二、 政府规制失灵形成垄断格局 |
三、 国有出版社的寻租 |
第二节 “书号垄断”的性质界定 |
一、 “书号垄断”与行政垄断 |
二、 “书号垄断”与国家垄断 |
三、 “书号垄断”与政府管制 |
第三节 现行法对“书号垄断”的规制及困境 |
一、 现行法律框架下行政垄断的概念及其狭隘性 |
二、 现行反行政垄断立法的博弈与纠结 |
三、 现行行政垄断执法模式的局限性 |
第三章 “书号垄断”的定性识别与国际经验借鉴 |
第一节 “书号垄断”排斥、限制竞争的形成机制 |
一、 垄断力的形成——行政性进入壁垒 |
二、 垄断力的表现——相对市场优势地位 |
三、 垄断力的滥用——附条件交易 |
第二节 “书号垄断”的主体与行政垄断的认定 |
一、 国家最高行政机关能否成为行政垄断的主体 |
二、 国有出版单位能否成为行政垄断的主体 |
第三节 行政垄断认定标准的国际经验借鉴 |
一、 主体标准的国际经验借鉴 |
二、 行为标准的国际经验借鉴 |
三、 列举类型的国际经验借鉴 |
第四章 完善“书号垄断”法律规制的进路研究 |
第一节 我国出版业政府规制的改革 |
一、 出版业规制改革的目标 |
二、 出版业规制改革的原则 |
三、 出版业规制改革的思路 |
第二节 反垄断法对出版业改革的促进作用 |
一、 反垄断与管制制度的对立统一 |
二、 反垄断法应果断适用出版业 |
三、 反垄断法对渐进式改革的促进作用 |
第三节 我国出版业在竞争法下的放松管制 |
一、 基础:反垄断部门与管制机构的分权与合作 |
二、 执行:反垄断机构的超越地位 |
三、 前瞻:文化产业反垄断的更高要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9)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新闻出版总署领导分赴全国各地对新闻出版工作进行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石宗源署长在重庆调研时强调, 要处理好“五个关系”, 推进新闻出版业跨越式发展 |
于永湛副署长在广东、上海、江苏、湖南等地调研时指出, 要在一个竞争开放的大环境下发展壮大我国的新闻出版业 |
柳斌杰副署长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调研时指出, 要把深化新闻出版业改革与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统一起来, 既要放得开又要管得住 |
石峰副署长在新疆、山西、山东调研时指出, 新闻出版工作者要树立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
沈仁干副局长在江苏、福建考察时强调, 要通过提供法律服务和依法监管, 促进民族版权产业健康快速地发展 |
(10)赵瑜体育报告文学对体育发展的意义探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家持续推进体育文学发展战略 |
1.1.2 以体育故事为载体大力发展体育文化 |
1.1.3 完善学科体系建设背景下加强学科融合 |
1.1.4 竞技体育“十三五”规划下改革不断深化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文学具有时代性 |
1.3.2 体育文学概念研究综述 |
1.3.3 体育报告文学发展研究综述 |
1.3.4 赵瑜体育报告文学研究热点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 |
2.赵瑜体育报告文学简论 |
2.1 赵瑜体育报告文学系列作品简述 |
2.2 四部作品的内容阐释 |
2.2.1 从体育“大事件”透视中国体育发展 |
2.2.2 从体育“人”的视角探寻体育的本质 |
2.2.3 从体育“世界”思考体育存在的问题 |
2.2.4 从体育“问题”探究体制和文化关系 |
2.3 四部作品的评价 |
本章小结 |
3.赵瑜体育报告文学文本解读 |
3.1 文本主题分析 |
3.1.1 主题一:体育体制 |
3.1.2 主题二:金牌 |
3.1.3 主题三:人的主体性 |
3.1.4 主题四:改革 |
3.2 文本特色分析 |
3.2.1 创作模式变化:从“冠军文学”到“问题文学” |
3.2.2 关注对象变化:从“体育理念”到“体育自身” |
3.2.3 作品立场转化:从关注“政治”到关注“人民” |
3.2.4 审美风格变化:从“冷峻尖锐”走向“理性多元” |
3.3 文本结构分析 |
3.3.1 文本主题的一致性和延续性 |
3.3.2 文本的艺术表现力不断增强 |
3.3.3 文化反思的多元性 |
本章小结 |
4“文化菱形”视域下赵瑜体育报告文学生产机制研究 |
4.1“文化菱形”分析框架 |
4.2 时代环境是四部作品产生的历史依据 |
4.2.1 思想解放热潮下民众关注政治热情高涨 |
4.2.2 市场经济转型下社会发展转向以人为本 |
4.2.3 新时期社会发展要求体育全面深化改革 |
4.3 体育发展政策是四部作品产生的制度依据 |
4.3.1“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体育发展战略 |
4.3.2 竞技体育优先发展的“体育强国”战略 |
4.3.3 内部失衡背景下的“协调发展”战略 |
4.3.4 政策工具视角下体育发展战略的演进 |
4.4 文学思潮和出版体制是四部作品产生的文本依据 |
4.4.1“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发展方针 |
4.4.2“文学干预社会”的文艺思潮 |
4.4.3“市场经济盛行下文学去魅”的社会思潮 |
4.4.4“网络社会下文学神圣感失落”的发展态势 |
4.4.5 文学出版体制和专业审稿人 |
4.5 创作者的独特经历是四部作品产生的主体依据 |
4.5.1 以个人体育经历为基础 |
4.5.2 创作主体独特的文学创作经历 |
4.6 独立的主体意识是四部作品产生的精神依据 |
4.6.1 知识分子启蒙意识深化的共性表达 |
4.6.2 创作主体个性的凸显表达 |
本章小结 |
5 体育报告文学四部作品的社会评价及分析 |
5.1 社会媒体评价 |
5.1.1《人民日报》:从正面支持到关注度为零 |
5.1.2《中国体育报》:从反响强烈归于平淡 |
5.1.3 其他:支持和反对意见意见“势均” |
5.1.4“兴奋剂”章节披露再次引发热议 |
5.2 读者评价 |
5.2.1 《强国梦》批评和称赞意见 |
5.2.2 《马家军调查》评价呈现地域、年龄、职业差异 |
5.3 官方反响 |
5.3.1 《强国梦》:国家体委“震惊不已” |
5.3.2 《马家军调查》:国家体育总局“尊重事实,不要炒作” |
5.4 研究者评价 |
5.4.1 新闻研究领域评价赵瑜是“独立新闻人” |
5.4.2 文学领域肯定四部作品的文学审美价值 |
5.4.3 体育领域认可四部作品的舆论价值 |
5.5 历史评价 |
5.6 负面评价 |
5.6.1 体育领域:“没有开出治病良方” |
5.6.2 文学领域:报告性太强挤压文学性 |
5.7 四部作品社会评价的演进凸显社会体育价值观的转变 |
5.7.1 体育价值观的内涵及分类 |
5.7.2 四部作品记录了体育价值观的转变过程 |
5.7.3 从“一元”到“多元”的宣传方式转变 |
5.7.4 四部作品对体育价值观的转变有启蒙意义 |
本章小结 |
6 体育报告文学四部作品对体育发展的意义探析 |
6.1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分析 |
6.2 四部作品整合公共舆论表达群众体育需求 |
6.2.1 20 世纪80年代是文学公共性凸显的年代 |
6.2.2 集中表达作家、知识分子、媒体的体育思考 |
6.2.3 四部作品对社会公众的启蒙价值 |
6.3 四部作品实现对体育公共权力的“民间约束” |
6.3.1 公共舆论对体育主管部门的压力 |
6.3.2 借助新闻媒介形成监督 |
6.4 四部作品拓宽了公共舆论与权力机关的意见交流平台 |
6.4.1 集中表达参加主体的各方意见 |
6.4.2 主管部门和民间意见私下交流 |
本章小结 |
7.体育报告文学发展建议及构想 |
7.1 契合时代语境——指向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 |
7.2 行政手段助力——尊重文学规律 |
7.3 加强科学基础——促进学术争鸣 |
7.4 实现启蒙价值——传播体育文化 |
7.5 增强实践反思——加强创作感知 |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 |
8.1 研究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 |
8.4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体育类政策 |
附件2:作者赵瑜访谈提纲 |
附件3:文学评论家和作家 访谈提纲 |
附件4:体育记者 专家访谈提纲 |
附件5:体育学者、教练员 专家访谈提纲 |
附件6:读者 访谈提纲 |
附件7:访谈记录 |
附件8:科研情况 |
四、新闻出版署发行司司长王俊国谈如何深化图书发行体制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新闻出版署发行司司长王俊国谈如何深化图书发行体制改革[J]. 其蒙. 出版发行研究, 1996(01)
- [2]制度变迁与新时期广东报业发展研究[D]. 游梦华. 暨南大学, 2007(01)
- [3]中国书业:缓缓告别“集市时代”?——图书订货会回眸与前瞻[J]. 冯威. 中国出版, 1998(03)
- [4]2005年中国媒体发展研究述评[J]. 饶德江,莫梅锋,熊蕾,汪潇,刘潆檑. 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 2005(00)
- [5]《当代》(1979-2014)的现实主义文学建构与生产机制[D]. 武兆雨. 东北师范大学, 2016(12)
- [6]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强化服务“三农”意识[N]. 蓝轲,别立平. 新闻出版报, 2000
- [7]聚焦行业的改革与发展——2007年《出版发行研究》编委会会议纪要[J]. 洪雁. 出版发行研究, 2007(04)
- [8]出版业“书号垄断”法律规制研究[D]. 张丹青. 华东政法大学, 2014(03)
- [9]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新闻出版总署领导分赴全国各地对新闻出版工作进行调研[J]. 嘉木,王强,韦丰,李晓晔,赵杰. 中国出版, 2003(05)
- [10]赵瑜体育报告文学对体育发展的意义探寻[D]. 刘叶郁. 上海体育学院,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