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经济形势及未来走势(论文文献综述)
田时中[1](2013)在《我国煤炭供需安全评价及预测预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炭是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主体,近些年,我国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约占70%,并有上升的势头。当前能源需求与能源供应的矛盾日益凸显,增加了国家能源压力。统计显示,我国能源消费量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0.4%,世界第二。巨大的能源消费带来能源供应不足问题,随之而来的是油价、煤价逐年攀升,甚至一度出现油荒、煤荒、电荒。2002年、2003年、2004年连续三年多数城市出现电荒,不得己实行拉闸限电;2009年武汉、哈尔滨等地出现严重的气荒。过去相当长时间里,中国人常以人多地广、资源丰富、地大物博自居。但是,煤炭资源的稀缺性、不可再生性决定其数量、质量逐年下降,煤炭供需安全问题凸现。煤炭安全问题成为不可忽视的国家非传统安全战略内容之一。对煤炭供需安全问题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主要解决以下问题:煤炭供需安全研究的理论基础;煤炭供需安全实证评价;煤炭供需形势预测;煤炭供需安全预警;维护煤炭供需安全的对策建议等。因此,全文围绕煤炭供需安全问题展开,重点探讨我国煤炭供需安全度测算和煤炭供需预测、预警问题。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煤炭供需安全问题基础理论的研究。资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安全与经济安全紧密关联,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研究煤炭资源安全,特别是对煤炭供给与需求安全的研究,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资源安全理论的研究包括对资源安全进行界定和分类,分析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论述资源安全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指出煤炭供需安全的研究内容。对资源稀缺理论进行系统阐述,包括对资源稀缺性的解释,全面阐述了三大稀缺理论,即马尔萨斯的资源绝对稀缺论、李嘉图的资源相对稀缺论和约翰·穆勒的静态经济论。分析经济学供需理论,对经济学供需理论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从市场、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对微观经济学的供需理论进行分析,绘制煤炭供给曲线、煤炭需求曲线以及煤炭供需变动曲线。阐述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进行分析,阐述了资源永续利用理论、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理论、财富代际公平理论和三种生产理论,对煤炭可持续供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2)对我国煤炭供需现状的研究。煤炭是支撑重工业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能源。对我国煤炭供需现状的研究包括分析我国煤炭供给现状,如煤炭资源分布;煤炭生产态势如生产基地分布和煤炭产业布局;煤炭产量呈现稳步增长的势头。对我国煤炭需求现状的研究包括煤炭需求地点分布,如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煤炭需求行业分布;我国GDP与煤炭消费量的线性相关性分析。对我国煤炭供需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如煤炭供需关系变动频繁、煤炭供需地域逆向分布、煤炭供需受运输瓶颈制约、煤炭生产安全及消费安全问题亟待解决。(3)对我国煤炭供需安全的实证评价。对煤炭供需安全度进行定量评价,首先分析我国煤炭供需安全的影响因素。然后依据煤炭供需安全影响因素构建煤炭供需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确立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通过对评价指标进行优选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评价指标含义进行解释。接着确立我国煤炭供需安全评价方法,具体介绍本论文主要运用到的四种方法:熵值法、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和TOPSIS综合评价模型。最后,对我国煤炭供需安全进行TOPSIS评价。通过收集评价指标数据并进行计算,确立评价指标权重,进行加权规范化决策矩阵计算和依据方案贴近度进行综合评价,计算出2008-2011年我国煤炭供需安全度,依据我国煤炭供需现实对评价结论进行了系统分析。(4)对我国煤炭供需预测及价格走势的分析。对我国煤炭供给进行预测分析,概述我国煤炭供给特点,研究表明我国煤炭产量平稳增长、煤炭企业生产成本显着上升、煤炭产业投资快速增长、煤炭净进口总量稳步上升;介绍灰色GM(1,1)模型;对我国煤炭供给进行灰色GM(1,1)预测。然后对我国煤炭需求形势进行预测,概述我国煤炭需求特点;介绍NAR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我国煤炭需求形势进行预测。最后对我国煤炭价格走势进行分析和预测,分析了当前我国煤炭及工业品的价格走势;依据CR价格指数绘制了我国动力煤、炼焦煤和焦炭的价格走势图;对我国煤炭价格进行了短期和中长期预测。(5)对我国煤炭供需安全预警的分析。探讨煤炭供需安全预警问题,首先分析煤炭供需安全预警的意义。包括对煤炭供需安全预警和预测的区别的分析,对煤炭供需安全预警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接着全面阐述煤炭供需安全预警系统。包括对煤炭供需周期波动的分析,对煤炭供需安全预警思路的阐述以及对煤炭供需安全预警方法的比较分析。最后对煤炭供需安全预警系统的运行进行实证分析。包括确立煤炭供需安全预警警度、对煤炭供需安全预警警度的建议和分析、以及煤炭供需安全预警的模拟。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煤炭供需安全预警警度检验与TOPSIS方法测算的2008-2011年我国煤炭供需安全度一致,结果表明,我国煤炭供需形势越来越严峻,需要采取措施,保障煤炭供需安全。通过较为系统的研究,本论文得出的基本结论包括:(1)提出了煤炭供需安全问题研究思路和理论依据。在综合分析国内外能源安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研究表明,石油资源安全研究成果可以作为煤炭供需安全问题研究的参考资料,部分定量分析方法可以运用到本论文的研究中来。研究煤炭供需安全问题主要围绕煤炭的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展开,因此,本文主要集中于对我国煤炭供需形势进行分析、对我国煤炭供需安全进行实证评价、对我国煤炭供需形势及价格走势进行分析和预测、探讨我国煤炭供需安全预警系统。在理论基础的研究上,系统分析了煤炭供需安全的基础理论,即资源安全理论、资源稀缺理论、经济学供需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2)通过定性分析,筛选出煤炭供需安全评价指标,并构建我国煤炭供需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我国煤炭供需安全影响因子包括四个方面,即资源因素、市场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筛选出16个评价指标分别是基础储量、储采比、储量接替率、供需增速比、自给率、替代能源占能源消费量的比重、进口量占消费量比重、煤炭与石油价格比、铁路运输能力、煤炭消费弹性系数、单位GDP煤耗比、投入产出比、原煤入选率、CO2排放量、百万吨煤死亡率和城镇化率。(3)通过TOPSIS综合评价,计算出我国煤炭供需安全度。运用熵值法、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出2008-2011年我国煤炭供需安全评价指标权重和排序,运用TOPSIS综合评价法,计算出2008-2011年我国煤炭供需安全度,以此来反映我国煤炭供需安全状况。结果表明,2008-2011年我国煤炭供需安全度为C+={0.4265,0.4118,0.6020,0.5678}.我国煤炭供需安全度排序为:C2010>C2011>C2008>C2009。(4)运用灰色GM(1,1)模型、VAR模型和CR价格指数,对我国煤炭供需形势进行预测,分析价格走势,绘制煤炭价格走势图,对煤炭价格进行初步预测。研究表明,到2020年我国煤炭产量约为537927.6402万吨标煤,煤炭需求量约为583064万吨标煤,煤炭供不应求。煤炭价格短期预测变化幅度不大,预测2013年动力煤和焦炭价格指数上涨幅度基本一致,略小于7.77%的水平(分别达到179.268点和163.067点),炼焦煤价格指数年均上涨幅度略高于7.77%的水平(约为595.598点)。全年煤炭价格指数平均上涨幅度为7.77%。我国煤炭供需形势比较严峻,需要国家宏观调控。(5)对煤炭供需安全预警警度进行检验。通过对煤炭供需安全预警系统的分析,建立了煤炭供需安全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确立了煤炭供需安全预警警度,选取2008-2011年间的相关数据,进行预警警度检验,检验结果与TOPSIS综合评价结果一致,表明本文所设置的煤炭供需安全评价和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煤炭供需形势越来越不安全,需要采取措施维护我国煤炭供需安全。
潘长春[2](2017)在《经济周期、金融周期与货币政策关联机制的理论分析与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受实体经济增速下滑与资本市场大幅震荡等多重因素影响,有关实体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匹配的问题逐渐成为政府、学者与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实际上,始于2014年10月的此轮资产价格巨幅震荡和2015年末期的本轮房价周期已充分表明:实体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的繁荣衰退、历时长度,峰谷落差均可能出现很大程度上的错配,值得我们予以充分重视。有鉴于此,本文从实体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匹配的视角出发,对我国近十几年来的周期匹配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还探讨了货币政策在调控实体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而对这一领域内的研究进行了有效地补充和完善,具体而言,全文研究分以下几个部分进行。首先,本文在第1章中系统地对金融周期概念的产生过程进行了梳理,并发现:金融周期是指金融活动受到自身内部冲击或外部冲击时,通过金融体系传导从而形成的持续性、周期性的变化。随后,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研究者多是从金融价格周期与金融稳定周期两个角度对金融周期展开研究,其中就价格周期而言,房产价格和股票价格是最常用的两种周期指标测度;而就金融稳定周期而言,研究者则更倾向于采取合成指数法进行指标构建。随后,全文研究按照金融价格周期与金融稳定周期这两大测度进行系统性展开。第2至4章主要是刻画金融价格周期、实体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联,从而为解析我国14-15年的股票热以及15年末期伊始的房产价格繁荣等典型化事实提供重要了理论支撑与经验证据。随后,从5章开始,全文进入金融稳定周期研究,第5章是我国金融稳定指数构建,而第6章采用TVP-VAR模型刻画了金融稳定周期与实体经济周期以及货币政策间关联机制的时变特征。这两章的研究,为研究者全面地理解近10几年来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及其和实体经济、政策调控间的关联性提供了相应的参考。总的来看,全文研究得出以下几部结论:首先就金融价格周期研究来看,在房产价格调控的过程中,信贷规模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最为有效。特别是对于发达地区,信贷规模在有效调控房价的同时不会影响到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体现出良好的协同特征。但是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对区域房产价格调控并未体现出明显效果,这说明,政府和有关部门若想使房产价格处于理性区位,其根本仍应从直接的信贷调控入手。第3章,从金融价格周期的另一重要测度--股票价格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理性投资者的假设之下,股票市场中将不可避免的出现投机性泡沫,并且股票市场中的理性泡沫还具有自我增长的特性。而就我国股票市场的实际经验而言,我国股票市场中的泡沫的积蓄与破裂时期呈现出按时间段集聚的现象。其中2005-2007年以及2014-2015年,我国股票价格出现了两轮典型性泡沫破裂与泡沫积聚,引致了较高的金融风险。随后,本章对股票价格泡沫的特性及其延展性进行进一步考察,结果发现,我国出现过的两轮资产价格泡沫仍属于理性泡沫,但是由于泡沫的产生通常具有一定的时间,并且会不断修正投资者的预期,因此通常具有长记忆性,这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尤为不利,同时也会给政策调控带来软约束。最后,从政策调控的角度来看,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引导作用始终有效,但是却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特别是近年来中央银行连续使用降准与降息策略引导资产价格修正与实体经济复苏,这使得政策调整出现了明显的边际效用递减特征。第4章不再对金融价格指标进行区分,采用托宾的Q以及DSGE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利率对资产价格的调控具有调控力度强,回归期较长的特点。这表明虽然中央银行通过利率调控能够有效的对资产价格波动进行反馈,但是在货币政策的实施中应注意利率对资产价格水平的长期影响,从而更好的调控资产价格水平,熨平资产价格波动,维持金融市场的健康有序运行。第5章伊始,全文进入金融稳定问题研究,本章筛选了14个包含金融机构发展、金融机构脆弱性、资本市场状况以及宏观经济情况的核心指标拟合出我国的金融稳定指数,结果发现这一指标能够较好地刻画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与脆弱性,凸显了08年美国次贷危机时期与15年我国资本市场巨幅波动所造成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随后,第6章在这一指标的基础上进行了时变系统研究,结果发现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间的相关性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其中在次贷危机以前,二者的相关性较弱,而在次贷危机之后,金融稳定性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断增强,而经济增长也能够在中长期内有效地提升金融稳定性,特别是进入经济“新常态”之后,二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显着增强。这说明,在当前系统性紧缩风险与金融风险并存的局面下,治理金融风险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具有协同特征。因此,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二者的协调处理,从而在根本上确保经济增速在中高速上形成阶段性增长收敛,统筹经济增速换挡、政策刺激消化、产业结构升级与金融风险防范,进而使整个宏观经济系统在新常态时期内逐渐形成局部稳态。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张鹏,王志刚,程瑜,梁强[3](2012)在《宏观经济形势与财政调控:从短期到中长期的分析认识》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从先行指标分析看,建筑业仍处于下降趋势,第三产业企业经营景气指数略有上升但态势远未巩固,消费者信心依然比较脆弱,但经济下降的小周期可望近期内筑底,2012年第四季度有望出现回调,不出意外特殊情况,全年7.5%GDP增长目标可以实现。从总量指标来看,投资、消费、进出口、物价、人民币币值在短期内均呈下行趋势,但长期内有望回升;通胀程度短期内有所缓解,但并未消除较大的长期上涨压力;就业增长总体上仍稳定,但不确定风险增多;利率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都将呈现下行趋势;汇率中长期人民币将有双向波动的较好表现。从经济运行质量指标审视,初次收入分配中劳动报酬比例上升,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上升,公共服务保障力度不断加强,环境和资源承载能力不断提高。质量运行不佳主要体现在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先进制造业效率指标不高,现代服务业质量不高,制约私营企业潜力发挥的因素较多,政府债务不断增长,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有待改善。财政形势不容乐观,收入增速大幅下降,支出压力不减,控制赤字难度增大。在经济下降周期难以短期结束的大背景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机遇与风险并存。"机遇"来自五个方面,即国际经济结构调整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和竞争激励,中国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带来巨大需求潜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形成明显的提升动力,经济合作和区域均衡发展带来投资调整和技术创新效应,财政金融形势相对稳定消解"凸显矛盾"具有较大空间。风险来自三个方面,即欧债危机带来的"外部风险"、实体经济扩张与资本市场泡沫间的"替代风险"、转轨中市场资源配置和政府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风险"。由此决定,宏观经济运行中上行、下行因素并存,下行因素包括:劳动要素"红利"的减弱与"刘易斯拐点"的临界、大宗原材料定价权缺失、国内经济增长的资源制约、环境容忍度和环境承载力对经济发展的制约、社会容忍度下降、改革的承受空间明显压缩、粗放式发展带来的投资效用递减等。经济的上行因素包括:城镇化为经济增长提供了长期而稳定的支撑、市场配置资源的路径仍有广阔的优化空间、技术创新稳步推进、人力资本的形成速度较快、党的"十八大"后可望提升的"改革红利"与"社会管理红利"支持。上行因素与下行因素对冲后,有可能出现的技术、制度、人力资本、组织管理创新,仍将有可能带来中国经济中长期的较快增长。现阶段我们不仅面临国内外复杂多变的严峻形势,而且还遇到调控政策选择空间收缩的"两难"与"多难"的局面。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贯彻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设定的"稳中求进"主基调同时,针对存在的不利因素,充分发挥财政调控经济的功能与作用,进一步优化财政宏观调控政策,提升调控的系统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在宏观调控总体框架设计上,将反周期调控与化解深层矛盾的长效机制结合起来,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的组合要更加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积极财政政策方面:一是着力构建扩大居民消费和社会消费的政策体系。通过财政补贴实行新一轮汽车以旧换新政策,以小排量汽车、节能环保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为重点,特别是提高政府采购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发展。实行促进节能家电等产品消费的政策补贴措施,推广节能家电、高效照明、高效电机等产品。在消费结构上,通过合理的补贴措施推广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引导有品牌、有保障、易监管的商品消费,由此培育新的消费理念,助推结构优化升级。二是发挥财政再分配作用。以转移支付和社保体系建设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中国式收入倍增计划,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以上的量化指标。这是提高居民消费的前提,也是我国居民消费将呈现长期上升趋势的动力。三是保持合理的社会投融资规模,着力扩大内需。推进"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按期实施,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已确定的铁路、节能环保、农村和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教育卫生、信息化等领域的项目,要加快前期工作进度。四是发挥财政投资对民间投资与结构调整的引领作用。打破行业垄断,允许民间投资参与铁路、市政、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建设。五是稳定和完善出口政策。支持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积极试点外贸政策的财税支持方案,引导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在税制改革方面:一是积极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改革。要稳步扩大试点范围,促进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提振消费。二是完善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的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以及进一步完善蔬菜等农产品的批发、零售免征增值税等政策,减轻物流企业和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税收负担。三是继续贯彻对于中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各地提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实施方案,对中小型微利企业进一步施行所得税减半征收的优惠政策。同时减少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税外负担,打击向企业变相索贿、摊派等腐败违法行为。四是积极研究实施个人所得税改革,由分类征税改为分类与综合相结合征税。五是完善进出口退税政策,对集成电路重点项目和部分进口设备留抵税额予以退税。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方面:一是以税改推进体制改革。推进资源税改革进程。尽快实行煤炭、岩金矿、磷矿等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对部分品目可先行试点,在一定幅度内根据资源差异确定税率标准。在自然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将来可以将资源税作为地方税体系中的主体税种之一,建立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启动环境税改革措施。环境税不仅给企业以成本的压力,更重要的是给民间环保行为以激励,对于"清费立税"具有重要作用。应按照先易后难和分步推进的原则,选择防治任务重、技术标准成熟的税目开征环境保护税。由于环境治理属于地方政府管理范畴,因此这部分税收所得也主要归属地方;推进不动产税制改革。在总结上海、重庆两地试点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房地产税制度,可考虑将原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土地出让金等项税费合并,转化为房地产保有阶段统一收取的房地产税,发挥其逐步形成地方税体系支柱的作用。二是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进一步落实省直管县改革,形成财政管理扁平化格局,逐步在省以下落实分税分级管理。在乡财县管基础上,对于一些"零税基"的纯农业区域,可将乡镇处理为县级预算下的一个预算单位,乡级政府变成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三是将三级"阳光融资"举债权和资产管理权理顺、到位。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一是以工业转型升级和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为抓手,有保有压地推进供给端的结构转型升级,把创新、创业作为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之一。支持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二是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建立促进新能源利用的新机制,支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三是积极鼓励企业技改资金投入,优化支持方式,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四是支持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完善节能环保产品的政府采购政策,支持重点领域低碳技术研究推广和低碳经济发展等。在资源配置方面:一是公共产品供给尽量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政府在资源配置上越位或错位行为一方面挤占了市场的应有空间,另一方面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可以由市场主导的交给市场,可以由市场补充的要积极引导。二是公共产品供给需要有度。保持公共服务支出增速与财政收入增速相平衡,维护政府公共产品的提供效率和可持续性。三是坚持资源配置市场化取向。将市场配置资源的路径拓展至政府资产管理和垄断行业等多个领域,提升市场效率,保障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以平衡市场供求关系,为继续保持经济高速增长提供空间。
龙俊鹏[4](2020)在《财政货币政策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中的协调配合》文中指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金融风险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加强两大政策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中的协调配合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重点研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过程中“救什么”(应对范畴)、“何时救”(介入标准)、“怎么救”(政策手段)等问题,对国内外经验做法进行了梳理,通过成本收益法分析了政策介入和退出的标准,通过引入风险溢价和预期的IS-LM-BP模型,结合对现代货币理论的借鉴与批判,分析系统性金融风险状态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选择问题,运用VAR模型、VEC模型、ARCH类模型,对2008年至2019年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当前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及应对作了探讨。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应对范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目标是消除市场失灵、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包括救金融机构、救金融市场、救实体经济、救社会预期四个方面。二是介入标准。需要考虑介入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政策预期收益和成本,收益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实体经济、社会预期等领域,成本包括直接成本、超调成本、道德风险成本、机会成本等方面,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即可介入,并探讨了最优政策资源投入规模。三是政策手段。除传统工具外,必要时财政可为央行资金提供担保,央行为财政政策扩张提供低利率环境和间接融资支持。四是政策效应。在IS-LM-BP模型中引入风险溢价和预期后,持续实施力度过大的政策刺激,可能引发汇率危机和产出下降。五是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面临的挑战。应急决策和协调机制有待完善,央行利润上缴国家财政的机制执行存在灵活性,货币政策调控与财政政策的联动性有待加强。六是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效果。2008年至2019年,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增长效果比较显着,对市场预期具有一定影响,但对股票市场走势和波动性影响不明显。七是新形势下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及应对。主要包括中美经贸与金融关系、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杠杆资金、城投债集中违约、以城商行为代表的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启示:一是加强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分析。二是制定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预案。三是建立完善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应急机制。四是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内生联系。五是正常情形下尽量保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常态化,危机初期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力度可以超预期,实施中把握好力度与节奏。六是稳妥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必要时,财政政策可突破赤字率限制、为央行担保,货币政策为财政政策间接提供流动性或融资支持,更直接地支持实体经济。对于金融市场风险,一般情况下由市场自行调节,政府不作行政干预,如市场失灵、出现流动性危机并可能导致更大危机,必要时政府可适当入市,但不能试图改变市场趋势。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有序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明确金融机构及股东、地方政府的责任,必要时中央给予适度支持。七是坚持风险处置与改革开放相结合,在发展中逐步解决风险问题。八是加强国际合作,形成政策合力。
肖立晟,张明[5](2016)在《克服浮动恐惧 增强汇率弹性——“8.11”汇改一周年回顾与展望》文中指出未来一段时间国内外的宏观经济形势均不容乐观。国际宏观经济形势的特征是停滞、分化、动荡与冲突。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特征是潜在增速下降、负向产出缺口与金融风险显性化。"8.11"汇改的实质是中国央行主动放弃了对汇率中间价的管理。由于当时市场上存在人民币贬值压力,此举导致人民币贬值预期加剧,人民币汇率一度丧失了稳定锚。此后中国央行推出了"收盘价+篮子汇率"的中间价报价机制,这稳定了市场汇率预期。然而,由于缺乏中间汇率、资本管制与价格管制,外汇市场依然难以出清,这导致篮子汇率易贬难升。更重要的是,篮子汇率决定的汇率水平与市场出清的汇率水平之间经常存在冲突。这意味着"收盘价+篮子汇率"不是一个适合长期实施的汇率机制,而只是过渡时期的权宜之计。从短期来看,随着美元指数重新走强以及中国金融风险的显性化,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仍有贬值压力。从中长期来看,考虑到中国出口占全球市场份额的上升、中国出口结构的优化以及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望重新升值。目前中国央行"中间价管理+有序贬值+资本管制"的组合拳收到了一定效果,但依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贬值预期。对中国这样的大国经济而言,长期来看自由浮动是最适宜的汇率形成机制。在过渡阶段,应考虑实现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宽幅波动。在当前形势下,中国央行应进一步克服浮动恐惧、增强汇率弹性,唯有这样才能稳定汇率预期与资本外流,以及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
董晨君[6](2019)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汇率预期管理研究》文中指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已然成为中国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被纳入特别提款权(Speicial Drawing Right,SDR),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取得重要进展。另外,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亦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趋向成熟。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逐渐深入,人民币充当世界货币的职能开始显现,在国际计价、结算、交易和储备等方面产生影响。各货币职能的实现,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民币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继而塑造不同的汇率预期,影响贸易、投资和国际资本流动,反过来又将推动或阻碍货币国际化进程的实现。本文以人民币国际化为背景,着重研究了货币国际化进程中人民币汇率预期管理问题,从汇率预期管理切入,寻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有效汇率预期管理方式。研究汇率预期管理的效果及其工具的影响,是进行有效汇率管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基础。汇率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枢纽,在货币国际化进程中探讨汇率预期管理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研究汇率预期与货币国际化的双向联系和互动影响,可以发展当代货币国际化理论;其次,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探讨汇率预期管理,可以丰富人民币汇率管理理论;最后,可以加强和指导汇率管理实践,在货币国际化背景下探讨人民币预期管理实践,更有助于应对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稳步推进汇率体制改革。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引言。本部分首先说明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汇率预期管理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然后阐述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最后指出了研究内容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一章,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本章首先依次介绍了人民币国际化理论、汇率理论、理性预期理论等,然后分专题进行文献梳理和评述,揭示已有研究的问题及不足,阐释人民币汇率预期管理的重要性。第二章为人民币汇率预期的阶段特征及其属性。本章共分三节:第一节着重介绍了汇率预期的度量方法,然后比较分析了这些方法优缺点;第二节采用计量模型研究汇率预期动态,分阶段进行实证分析;最后为人民币汇率预期分类和验证,实证检验汇率预期的类型。第三章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汇率预期管理的需求、目标和效果分析。首先分析了汇率预期管理的需求,包括汇率形成机制对直接干预形成的监督和约束、预期管理是宏观经济管理的国际经验以及汇率预期管理对缓解国际经贸摩擦的可行性。明确阐释汇率预期管理目标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然后,采用VAR模型、TVP-SV-VAR模型和混合创新TVP-SV-VAR模型研究了汇率预期管理对人民币国际化和汇率增速的影响。第四章为人民币汇率预期管理的工具及其效果。首先,着重分析汇率沟通对汇率预期的影响,具体包括汇率沟通度量、作用渠道和汇率沟通对汇率水平和波动的影响;其次,研究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对汇率预期的影响;最后,实证分析外汇管理政策调整对汇率预期的影响。第五章为汇率预期管理的国际经验借鉴。本章先后归纳和总结了国际化进程中美元、马克和日元的汇率预期管理经验,以期为中国人民币汇率预期管理提供有益参考和启示。第六章为结论和加强汇率预期管理的建议。首先归纳总结前文各章节的研究结论,然后基于本文研究结果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多样化汇率预期引导方式和加强内外部政策协调与跨市场管理等方面提出汇率预期管理建议。
卢德成[7](2018)在《中国玉米生产成本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中国玉米市场供需形势发生改变,玉米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的情况,玉米产业进入供需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然而,玉米生产成本的快速增加不断压缩种粮农民收益,在制约玉米生产的布局调整的同时,也造成了国内外价格倒挂,直接影响玉米产品国际竞争力,玉米产业出现“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的不利局面。“降成本”是玉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现阶段保障农民收益,优化玉米生产结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成本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论文深入阐述中国玉米生产成本及构成要素的演变历程和变动规律,总结不同区域生产成本差异,分析影响生产成本变动的主要因素及其贡献率,测算玉米主产省成本效率,提炼中美玉米成本差异的启示,并探索提出不同区域玉米生产成本优化的可选路径,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玉米生产成本优化的相关政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基于因素归类与权重解析方法,测算出我国5个玉米生产区域的平均生产成本。测算结果表明:中国不同区域的玉米生产成本呈现东部低于西部,北方低于南方的主要特点。不同区域成本变动特征均与全国水平相似,年均增长率西南区>东南区>西北区>全国平均>黄淮海区>北方区。2、基于回归分析方法,构建双对数线性回归分析模型,运用ADF单位根检验、E-G两步法协整检验、贡献率分析等方法,对区域玉米生产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投入对生产成本的影响程度最大;物质资料投入对东部地区的影响程度高于西部地区;租赁作业投入对北方区、黄淮海区和西北区产生显着影响;生产规模对北方地区产生显着影响,对南方地区则不具有显着相关性。不同区域玉米生产成本影响因素的贡献率大小各不相同,且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变动规律。3、基于参数估计方法,通过随机前沿分析(SFA)理论,构建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成本函数(TCF)模型,运用极大似然估计法(MLE),估算出20个主产省玉米成本效率值。结果表明:中国玉米生产的成本效率与潜在的最优成本相比,尚处于中等水平,且成本效率均值呈小幅下降趋势;不同样本省间成本效率极值差距较大,均值差距“两头大、中间小”。不同地区、播种面积和病虫害三个要素对成本无效率项产生显着影响,其中:不同地区对玉米成本无效率影响程度不同;播种面积、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的增加会使成本无效率升高,继而造成成本效率下降。4、基于实证分析结论,探索提出中国不同区域玉米生产成本优化的可选路径。北方区可选择集约化生产经营,推广适宜机械化生产的良种、良技,加强高标准农田及配套设施建设等方式;黄淮海可选择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降低种子和肥料的施用量等方式;西北区可选择适度规模经营,优化种植结构等方式;南方区可选择因地制宜提高规模化水平,利用先进农技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种子用量等方式;西南区可选择在有条件的地区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机械化生产,优化种植结构等方式优化成本。
魏阙[8](2020)在《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的动态特征与管理》文中研究说明自2008年席卷全球的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进入下行区间,增速明显放缓,很多隐藏在经济高速增长背后的结构性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我国经济在经历了2008-2011年宏观调控目标在“反通胀”和“保增长”之间几次的轮换之后,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调整经济发展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维持物价稳定、防控结构性风险等成为了新时期的核心目标,并从2011年起进入了总体稳健,适时预微调的新一轮货币政策周期。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受制于调控手段和调控目标,总体稳健的货币政策不会因通货膨胀压力而做出方向上的调整,只能通过“微调”的方式化解通货膨胀系统性风险。世界范围内的流动性泛滥使得通货膨胀压力不断累积,成为近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之一。在当前形势下,寻找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足够有效的通货膨胀管理工具的需求迫在眉睫。许多国家的经济运行经验表明,通过管理通货膨胀预期间接管理通货膨胀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方案。与“客观”存在的通货膨胀指标不同,通货膨胀预期指标是经济参与者对未来通货膨胀变化的“主观”判断。因此,通货膨胀预期既会受到公众主观心理特征的影响,又会受到客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作为通货膨胀的先行指标,通货膨胀预期与通货膨胀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对通货膨胀预期的监测将有助于提前预警通货膨胀可能出现的异常波动,从而有利于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减少潜在的通货膨胀风险。我国目前对于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的重视不够,仍未建立起国的通货膨胀预期统计、监测、管理体系,这也就导致了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经验严重不足,通货膨胀预期一直难以得以有效管理。而且,国外的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经验无法匹配我国公众的心理特质,不能直接用于指导我国实践。这就导致一方面,我国对于通过有效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稳定通货膨胀的需求日益迫切;另一方面,我国对于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的理论基础和实际经验都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新审视新常态下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目标、管理工具和管理效果,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探索通货膨胀预期的动态特征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为将来进一步建设通货膨胀预期管理体系提供理论基础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主要通过以下六个方面研究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的动态特征以及通货膨胀预期管理问题。首先,文章系统地介绍了通货膨胀预期形成机制、动态特征和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并在理论综述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简要回顾了一些国家在测度通货膨胀预期方面的实践经验。这些经验虽然不能完全适用于我国国情,但可以为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一定的参考。其次,基于方差分解、频谱分析、VAR模型、EMD分析等方法对通货膨胀预期周期性规律开展了研究,研究在通货膨胀预期周期驱动要素识别、成分分解的理论研究和模型分析上取得一定的进展。研究结果表明,通货膨胀预期呈现较为明显的周期性特征,周期分为长周期和短周期,长周期为12.5季度,短周期为4季度;城镇居民通货膨胀预期受到食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最大,受家用电器、住宅价格变动的影响最小;通货膨胀预期、食品烟酒价格、衣着价格、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和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且通货膨胀预期对于价格因素变动的响应各不相同。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对于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最为明显,因此,对食品烟酒类价格的监测和管控将有助于管理通货膨胀预期;除价格因素外,部分非价格因素呈现出与通货膨胀预期相似的周期性特点。在短期和长期均与通货膨胀预期一致的指标主要是外汇储备和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接下来,基于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建立了空间杜宾模型(SDM)对我国省级通货膨胀预期在空间上的溢出效应进行的考察结果表明:综合前瞻和后顾定价因素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省级层面上也是适用的,各省通货膨胀与历史通货膨胀、产出缺口、通货膨胀预期之间呈现出显着的正向相关关系。可见,我国各省通货膨胀的形成存在显着的空间相关性,各省均存在通货膨胀预期向通货膨胀的自我实现的特征,且通货膨胀并非仅受本省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还会受到地理或经济上相邻或相近省份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也就是说,一省通货膨胀预期升高将会影响本省及周边省份的通货膨胀水平。无论在长期上还是在短期上,通货膨胀预期、产出缺口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溢出效应均显着为正,说明这些要素都对通货膨胀产生了稳定、正向的影响,且这些要素对外省的影响要大于对本省的影响。随后,基于我国省级通货膨胀预期面板数据对区域通货膨胀预期与经济发展之间门限效应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省级层面经济运行中,通货膨胀预期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双重门限效应的非线性关联。通货膨胀预期大于0.56%且小于1.41%时,通货膨胀预期变化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最为明显。而且,当通货膨胀预期处于1.29%和1.42%之间时,通货膨胀预期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到达峰值。从门限效应分析结果和各省通货膨胀预期数据的分布来看,我国七成以上的省份可以通过适当提高通货膨胀预期促进经济发展,将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目标设置在1.4%左右是合理的。之后,除了更加清楚地认识通货膨胀预期的动态特征以外,选择有效的经济政策工具、制定可行的经济政策目标、施行针对性的经济政策从而有效管理通货膨胀预期也是研究目标之一。通过建立TVP-SV-VAR模型检验货币政策工具和财政政策工具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时变性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除价格型货币政策、政府购买型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预期的管理效果时变性较弱外,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对通货膨胀预期的调控效果呈现随时间逐渐减弱的趋势。总体来说,近年来宏观调控政策对通货膨胀预期的调控作用有所降低。在货币政策工具中,无论是从效果的可控性来看,还是从效果的稳定性来看,价格型政策工具更适合于调控通货膨胀预期;在财政政策工具中,政府购买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不确定性强,可控性差。相比较而言,转移支付更适用于通货膨胀预期的调控。最后,基于DSGE和MS-VAR模型分析了央行关于通货膨胀预期目标的沟通对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央行沟通可以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有效影响公众通货膨胀预期,作用效果稳定且影响可控。央行沟通与通货膨胀预期之间的关联是双向的,央行会根据公众通货膨胀预期调整沟通内容,以实现稳定通货膨胀预期的效果。与无央行沟通的通货膨胀预期管理体系相比,包含央行沟通的通货膨胀预期管理可以缓释货币政策冲击带来的波动性,同时还可以减少噪声信息对通货膨胀预期、对通货膨胀的瞬时影响。总的来说,央行沟通是一种很好的通货膨胀预期管理工具。另外,非官方信息、虚假信息、无关信息等“噪声”信息对于通货膨胀预期的瞬时影响效果要大于央行沟通,如果不能降低市场上无关噪声的冲击,央行沟通对于通货膨胀预期的管理效果就会被削弱甚至抵消。
林博[9](2018)在《宏观经济政策与家庭金融资产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政策制定更关注民生,党的十九大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如何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成为政策制定者和经济研究者的努力方向。如何促进居民财产性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居民金融资产选择更加多样化成为重要选项之一。优化家庭资产配置,提高家庭资产收益水平是提高人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资产管理业大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中,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特征和影响机制的研究成为重要方向,也是政策制定者重点关注的话题之一。宏观政策制定更贴近民生,经济结构调整除了考虑全局趋势外,逐渐注重对微观家庭的影响,而微观家庭的行为变化最终反馈到宏观经济中。经济政策制定者更加考虑民生和居民财富的配置,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改革同居民资产配置的变化趋势密切相关。经济结构和金融改革对家庭资产选择具有影响作用,而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调整同样要考虑其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影响,具备微观基础的政策制定和调整成为热点方向。在此背景下,近年来金融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家庭金融研究,开始关注在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和经济转型发展外部环境变化下,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发生的改变,这使得微观家庭金融研究更加具有宏观视角。本文基于家庭金融的研究框架和方法,试图研究宏观经济政策变动和调整对于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并探讨这一影响的机制和途径,进而横向拓展到对二元结构和户籍政策制约下流动人口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特点的讨论。基于上述研究背景和现实基础,本文提出以下核心观点: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对于微观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具有影响,经济预期和背景风险是两个主要的影响途径,受二元结构和户籍政策制约的家庭留守成员是影响流动人口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重要因素。对核心观点的分析、实证研究和阐述是本文的主要贡献。本文首先沿着研究框架进行文献综述和理论梳理,为后续研究的展开寻找文献和理论支撑;其次通过趋势研究和时间序列实证研究分析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整对微观家庭金融资产选择意愿的影响和冲击;再次通过微观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实证研究,验证经济预期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之后通过微观家庭追踪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检验背景风险程度不同的家庭其金融资产配置受到政策变动的差异化影响;然后通过流动人口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实证研究,验证二元结构和户籍政策下家庭留守成员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最后得出全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整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意愿具有影响。其中,政策变量和政策中间目标变量同家庭金融资产选择意愿在时序上具有相互关联波动趋势,居民储蓄存款意愿和股票基金配置意愿此消彼长且受政策变量和政策中间目标变量影响。(2)在政策影响下的家庭经济预期是影响居民金融资产选择的重要因素,同时又是宏观经济政策影响微观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重要途径之一。对经济走势的“悲观”预期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中风险资产配置有负向影响,而对现金和储蓄存款为代表的无风险资产配置有正向影响。对经济走势的预期和对货币中介指标的预期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具有差异化影响,考虑到家庭持有差异化预期,发现背景风险因素对于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程度存在显着差异。此外,教育程度和理财规划对于预期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接受理财规划会促进悲观预期的家庭有更多配置风险资产的可能。(3)家庭所面临的背景风险是影响居民金融资产选择的重要因素,同时又是宏观经济政策影响微观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考虑时间因素的情况下,家庭所面临的背景风险水平会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动,体现在引发背景风险差异的变量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影响程度的变动上。不同背景风险的家庭风险承受能力不同,在受到货币政策冲击下,金融资产选择出现差异,面临背景风险较低的家庭风险资产配置的货币效应较低。此外,通过房产税征收试点的案例分析,发现以房产税征收为代表的财税政策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中风险资产配置具有显着影响。(4)针对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政策制约下流动人口群体,家庭留守成员对其金融资产选择具有影响。留守家庭成员会降低流动人口居民家庭对风险资产的配置,增加对无风险资产的配置,留守家庭成员越多这种影响程度越大。进一步发现,财富水平、交通便利程度和农业生产活动影响下的交易和预防性动机可能是留守家庭成员影响金融资产选择的深层次因素。此外,具有长期和较为稳定的劳务合同会增加流动居民家庭在同等留守家庭成员情况下风险资产配置的比重,背景风险的降低会抵消留守人口的影响。本文可能的贡献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本文基于宏观视角,落脚于微观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强调在经济政策调整下,尤其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冲击下,家庭相应金融资产选择的改变。从宏观到微观的研究视角,在以往家庭金融研究中相对较少。第二,本文将居民金融资产选择意愿纳入分析和实证研究,利用央行这一每季度全国范围2万户居民的调查分析,有效地反映出金融资产选择意愿随政策和经济走势的变动情况。同时,基于国内主要微观家庭调查数据的对比分析,进行特征分析和结果报告,增加数据分析的可靠性。第三,本文将预期的影响和背景风险的影响纳入统一的研究框架,发现虽然存在共同影响因素和复杂机制,这两个方向的作用途径依然存在,为分析该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框架性研究思路。第四,以往家庭金融研究大多利用横截面数据,而利用面板数据并观察时序上效应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应用微观家庭面板数据,分析由于收入水平、财富、保障水平、房产等差异下背景风险程度不同的家庭面临的货币政策环境变化,其金融资产配置的变动差异。第五,作为经济政策的延伸和深层次探讨,本文提到了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政策调整下的相关问题,对流动人口这一规模在2.92亿人群的金融资产选择行为展开探讨。
姜龙[10](2020)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货币政策有效性与调控取向变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84年人民银行恢复中央央行职能以来,中国的货币调控在“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数量工具”与“价格工具”、“单一目标”与“多重目标”之间交替切换和协同配合,货币政策调控框架日渐成熟。经济新形势下,中国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效果出现一定弱化,货币政策有效性面临严峻考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经济已经具备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经济发展由速度增长向质量增长转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的货币政策框架设计、传导机制等如何在“稳增长”和“稳物价”等基础上保证经济增长质量,不仅是理论界和学术界面临的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各界正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本文通过VAR拓展和混频动态因子等模型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货币政策有效性与调控取向变动研究问题。根据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体系搭设,文章的主要章节包括以下内容:理论基础部分:包括论文第1章和第2章。论文第1章主要介绍论文研究主题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学术发展史、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等基础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本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进行重点介绍,重点理解本文的选题意义和国内外研究进展,找出论文选题的研究切入点,总结梳理本文的边际贡献。论文第2章在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等内容介绍的基础上,本章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宏观经济波动、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波动、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经济增长质量等基础理论进行重点阐述和说明,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宏观经济效应、考虑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货币政策动态有效性等实证分析提供理论支撑。实证分析部分:论文第3章、论文第4章、论文第5章和论文第6章。论文第3章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宏观经济时变效应分析”。本章运用SV-TVP-FAVAR模型,基于冲击极值、短期效应等指标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经济效应进行脉冲分析,并通过将预期因素纳入到分析框架,初步讨论预期管理可能存在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反向调控效应。论文第4章为“货币政策量价工具有效性对比——基于调控取向定性描述的分析”。本章首先基于具有混频数据处理能力的MF-VAR模型对货币政策变量与宏观经济变量间的关联关系进行混频检验,进一步运用时变动态SV-TVP-FAVAR模型考察不同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从而论证货币政策调控取向变化会对货币政策调控效果产生影响,进而引出关于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关系的计量检验。论文第5章为“货币政策调控取向的定量测度与宏观经济效应分析”。本章首先基于长短期松紧指标测算货币政策调控取向变动指数,并对货币政策调控取向的宏观经济效应异质性分析,主要包括对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城乡消费、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企业家信心之间的关系论证。论文第6章为“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本章首先基于混频动态因子模型测算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时变SV-TVP-FAVAR模型分析货币政策调控取向的经济增长质量调控效果。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论文第7章主要是对前文理论基础、实证分析、计量检验等章节进行全面总结,并在研究结论和针对性解决对策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不足之处,进一步在指出本文研究不足和学术研究薄弱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后续学术研究展望。货币政策作为主要经济政策手段,工具选择理应服务于宏观经济调控。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期间,货币政策操作取得了较为显着的宏观经济调控成效。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经济已经具备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经济发展由速度增长向质量增长转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货币政策框架设计、传导机制等如何在“稳增长”基础上保证经济增长质量,不仅是理论界和学术界面临的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货币政策能通过特定传导机制调控政策当局的预设目标,宏观经济调控效果显着,一直都是货币政策当局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可以说,新形势下探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及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效应、新冠肺炎疫情下货币政策调控取向变动、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经济增长质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二、当前经济形势及未来走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前经济形势及未来走势(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煤炭供需安全评价及预测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简要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煤炭供需安全问题理论基础 |
§2.1 资源安全理论 |
2.1.1 资源安全内涵 |
2.1.2 维护资源安全的重要性 |
2.1.3 煤炭供需安全研究内容 |
§2.2 资源稀缺理论 |
2.2.1 资源稀缺性含义 |
2.2.2 三大资源稀缺理论 |
§2.3 经济学供需理论 |
2.3.1 经济学供需理论发展历程 |
2.3.2 煤炭供需曲线 |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1 可持续发展基本内涵 |
2.4.2 煤炭供需可持续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煤炭供需现状 |
§3.1 我国煤炭供给现状 |
3.1.1 煤炭资源分布 |
3.1.2 煤炭生产态势 |
3.1.3 煤炭产量稳步增长 |
§3.2 我国煤炭需求现状 |
3.2.1 煤炭需求地点分布 |
3.2.2 煤炭需求行业分布 |
3.2.3 我国GDP与煤炭消费量的线性相关性 |
§3.3 我国煤炭供需问题分析 |
3.3.1 煤炭供需关系变动频繁 |
3.3.2 煤炭供需地域逆向分布 |
3.3.3 煤炭供需受运输瓶颈制约 |
3.3.4 煤炭供需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煤炭供需安全评价 |
§4.1 我国煤炭供需安全影响因素 |
§4.2 我国煤炭供需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4.2.1 煤炭供需安全评价指标设置原则 |
4.2.2 煤炭供需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 我国煤炭供需安全评价方法 |
4.3.1 熵值法 |
4.3.2 层次分析法 |
4.3.3 灰色关联分析法 |
4.3.4 TOPSIS综合评价模型 |
§4.4 我国煤炭供需安全TOPSIS评价 |
4.4.1 收集评价指标数据 |
4.4.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4.4.3 加权规范化决策矩阵计算 |
4.4.4 依据方案贴近度综合评价 |
4.4.5 评价结论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煤炭供需预测及价格走势 |
§5.1 我国煤炭供给预测 |
5.1.1 当前我国煤炭供给特点 |
5.1.2 灰色GM(1,1)模型 |
5.1.3 煤炭供给预测 |
§5.2 我国煤炭需求预测 |
5.2.1 当前我国煤炭需求特点 |
5.2.2 VAR模型 |
5.2.3 煤炭需求预测 |
§5.3 我国煤炭价格走势分析 |
5.3.1 当前我国煤炭及工业品价格走势 |
5.3.2 CR价格指数 |
5.3.3 煤炭价格走势 |
5.3.4 煤炭价格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煤炭供需安全预警 |
§6.1 煤炭供需安全预警意义 |
6.1.1 煤炭供需安全预警与预测比较 |
6.1.2 煤炭供需安全预警意义 |
§6.2 煤炭供需安全预警系统 |
6.2.1 煤炭供需周期波动 |
6.2.2 煤炭供需安全预警思路 |
6.2.3 煤炭供需安全预警方法 |
§6.3 煤炭资源供需安全预警系统运行 |
6.3.1 确立煤炭供需安全预警警度 |
6.3.2 煤炭供需安全预警警度检验与分析 |
6.3.3 煤炭供需安全预警模拟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维护我国煤炭供需安全的对策建议 |
§7.1 维护煤炭供给安全 |
7.1.1 加大煤炭勘查投入 |
7.1.2 推进煤炭安全生产 |
7.1.3 提高煤炭运输能力 |
7.1.4 扩大煤炭进口 |
7.1.5 实施煤炭储备战略 |
§7.2 维护煤炭需求安全 |
7.2.1 调整产业结构 |
7.2.2 提高煤炭使用效率 |
7.2.3 推进煤炭清洁化利用 |
7.2.4 实施能源替代战略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经济周期、金融周期与货币政策关联机制的理论分析与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金融周期概念 |
1.2.1 金融周期概念的提出 |
1.2.2 金融价格周期和金融稳定周期的区分 |
1.3 金融周期相关理论回顾 |
1.3.1 金融周期理论主要思想 |
1.3.2 信贷约束机制理论 |
1.3.3 房地产周期对经济周期影响的理论模型 |
1.3.4 股票价格周期对经济周期影响的理论模型 |
1.4 经济周期、金融周期与货币政策关联机制的研究回顾 |
1.4.1 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关联机制的研究回顾 |
1.4.2 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关联机制的研究回顾 |
1.4.3 金融周期和货币政策关联机制的研究回顾 |
1.5 本文的研究框架、创新点和全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周期与经济周期调控的区域异质性检验 |
2.1 货币政策对房产价格周期调控效应的相关研究回顾 |
2.1.1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总体影响的研究回顾 |
2.1.2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区域异质性研究 |
2.2 区域房地产市场价格差异的聚类分析 |
2.3 房地产价格周期、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的静态关联性分析 |
2.4 货币政策对房产价格和经济周期调控异质性特征研究 |
2.4.1 模型的构建与实证分析 |
2.5 结论 |
第3章 股票市场投机性泡沫的区分与度量以及货币政策对股票收益率影响的时变特性研究 |
3.1 股票市场投机性泡沫识别的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3.2 股票市场中投机性泡沫度量的理论模型构建 |
3.2.1 股票价格决定的理论预期模型 |
3.2.2 计量模型设定 |
3.3 股票价格中投机性泡沫成分的识别与动态特征分析 |
3.3.1 数据选取与数据处理 |
3.3.2 模型参数估计 |
3.3.3 沪深300指数泡沫成分的阶段性划分 |
3.4 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的理论基础 |
3.5 货币政策对股票收益率影响的时变特性研究 |
3.5.1 TVP-VAR模型的估计原理 |
3.5.2 数据选取与数据处理 |
3.5.3 模型估计结果与脉冲响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资产价格冲击、经济系统稳态以及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
4.1 资产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关联机制的理论假说 |
4.2 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相依性的理论模拟 |
4.2.1 家庭部门的决策行为 |
4.2.2 企业部门的决策行为 |
4.2.3 中央银行部门的决策行为 |
4.3 模型的均衡及对数线性化 |
4.4 模型的对称稳态及对数线性化结果 |
4.5 模型的参数校准及估计 |
4.5.1 数据选取及处理过程 |
4.5.2 模型参数的取值校准 |
4.5.3 部分参数的贝叶斯估计 |
4.6 资产价格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4.7 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有效性研究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金融稳定指数的构建及其与经济周期的动态关联性检验 |
5.1 合成金融指数的研究回顾 |
5.2 我国金融稳定指数基础指标的选取 |
5.3 金融稳定指数的拟合方法及其构建 |
5.4 金融稳定周期与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的关联机制 |
5.5 结论 |
第6章 我国经济周期、金融稳定周期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时变关联机制研究 |
6.1 金融稳定与经济周期匹配关系的相关研究回顾 |
6.2 我国金融稳定指数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区制转换特性 |
6.3 经济周期、金融稳定周期与货币政策关联机制的时变研究 |
6.3.1 数据选取与数据处理TVP-VAR模型估计结果 |
6.3.2 时变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3)宏观经济形势与财政调控:从短期到中长期的分析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2012年三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
(一)先行指标分析。 |
1. PMI(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 |
2. 经济学家信心指数。 |
3. 企业经营景气指数。 |
4. 行业景气指数分析。 |
5. 消费者信心指数(cci)分析。 |
6. 小结。 |
(二)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的总量性指标分析。 |
1. GDP。 |
2. 投资。 |
3. 消费。 |
4. 进出口。 |
5. 物价形势。 |
6. 就业形势。 |
7. 利率。 |
8. 汇率。 |
9. 小结。 |
(三)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的质量性指标分析。 |
1. 收入分配结构。 |
2. 劳动生产率。 |
3. 产业结构。 |
4. 企业结构。 |
5. 社会基本公共产品的保障与提供。 |
6. 环境保护与资源有效利用。 |
7.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8. 小结。 |
(四)当前财政收支情况与运行环境。 |
1. 当前财政收支状况:形势不容乐观。 |
2. 债务容忍度: |
3. 当前财政运行情况评价: |
二、现阶段宏观经济运行的五大机遇、三个风险与未来增长前景 |
(一)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的“五大机遇”。 |
1. 美国经济复苏与欧洲经济调整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和成长中的竞争激励。 |
2. 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有可能激发巨大需求潜力。 |
3.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与市场化伴随、与全球化、信息化融合,形成明显的效率提升动力。 |
4. 经济合作与国内区域均衡发展带来投资调整与技术创新效应。 |
5. 财政、金融形势相对稳定,与黄金发展中消解“矛盾凸显”具有较大的空间。 |
(二)宏观经济运行中可能出现的“三个风险”。 |
1. 欧债危机带来的“外部风险”。 |
2. 宏观经济运行中实体经济扩张与资本市场泡沫间的“替代陷阱”风险。 |
3. 继续转轨中市场资源配置和政府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风险”。 |
(三)未来10~20年,中国经济下行因素与上行因素的对冲。 |
1. 经济的下行因素。未来导致我国经济下行的原因主要包括制度、要素、社会和技术层面的多个因素,具体有: |
2. 经济的上行因素。 |
3. 经济上下行因素的综合“对冲”。 |
三、稳中求进,提升财政宏观调控系统性、灵活性、有效性 |
(一)现阶段的“两难”、“多难”及调控可选择弹性空间收窄分析。 |
1. 经济增幅波动空间收窄。 |
2. 通货膨胀管理空间收窄。 |
3. 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调控空间收窄。 |
4. 城镇化进程快速拓进空间收窄。 |
(二)稳中求进下,财政宏观调控的总框架。 |
1. 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的搭配。 |
2. 总需求政策和总供给政策的配置。 |
(三)主要财政宏观调控措施的推进和优化。 |
1. 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
2. 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 |
3.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推进地方税体系建设。 |
4. 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
5. 以重点支出和转移支付等多种手段持续推动民生改善。 |
6. 坚持资源配置市场化取向,正确界定政府与市场的效率边界。 |
(4)财政货币政策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中的协调配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框架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重点 |
(二)重点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定义与成因 |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定义 |
(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成因 |
二、政府介入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和金融危机救助相关研究 |
(一)政府介入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的必要性 |
(二)政府救助范畴 |
(三)政府救助措施 |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中的协调配合相关研究 |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方式 |
(三)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四)研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主要理论方法 |
第三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理论分析(一):介入和退出标准 |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的范畴 |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介入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的标准 |
(一)预期收益分析 |
(二)预期成本分析 |
(三)预期成本收益曲线分析 |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退出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的标准 |
(一)退出原则 |
(二)退出标准与时机 |
(三)政策退出的次序与方式 |
四、小结 |
第四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理论分析(二):作用机制 |
一、蒙代尔—弗莱明IS-LM-BP模型 |
二、加入风险溢价因素的IS-LM-BP-RP模型 |
三、加入风险溢价和预期因素的IS-LM-BP-RP-AE模型 |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状态下预期对IS曲线的影响 |
(二)系统性金融风险状态下预期对LM曲线的影响 |
(三)系统性金融风险状态下预期对BP曲线的影响 |
(四)IS-LM-BP-RP-AE模型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 |
四、极端情形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选择 |
(一)对现代货币理论(MMT)理念的借鉴 |
(二)对现代货币理论(MMT)理念的批判 |
(三)IS-LM-BP-RP-AE 模型与现代货币理论的结合 |
五、小结 |
第五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国际经验 |
一、美国应对“大萧条” |
(一)背景概况 |
(二)采取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措施 |
(三)政策效果 |
(四)政策退出 |
二、香港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
(一)背景概况 |
(二)采取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措施 |
(三)政策效果 |
(四)政策退出 |
三、美国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 |
(一)背景概况 |
(二)采取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措施 |
(三)政策效果 |
(四)政策退出 |
四、小结 |
第六章 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做法与建议 |
一、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做法 |
(一)上世纪90年代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资产风险 |
(二)清理整顿金融“三乱” |
(三)全国农信社风险处置 |
(四)本世纪初国有银行风险处置与股份制改革 |
(五)2015年应对股市异常波动 |
(六)包商银行接管 |
二、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不足及原因 |
(一)传统机制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突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需求 |
(二)央行向国家财政上缴利润机制执行的灵活性加大 |
(三)货币政策调控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内生联系有待进一步加强 |
三、完善机制的政策建议 |
第七章 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实证分析 |
一、变量数据与模型说明 |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VEC模型) |
(一)数据平稳性检验 |
(二)协整检验与VEC模型 |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
(四)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 |
(五)小结 |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股市走势的影响(VAR模型) |
(一)数据平稳性检验 |
(二)VAR模型的构建 |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
(四)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 |
(五)小结 |
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ARCH类模型) |
(一)数据平稳性检验 |
(二)ARCH效应检验 |
(三)模型拟合 |
(四)结果分析 |
(五)小结 |
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VAR模型) |
(一)VAR模型的构建 |
(二)格兰杰因果检验 |
(三)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 |
(四)小结 |
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投资者信心的影响(VAR模型) |
(一)数据平稳性检验 |
(二)VAR模型的构建 |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
(四)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 |
(五)小结 |
第八章 新形势下中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及应对 |
一、新形势下中国可能存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 |
(一)实体经济领域可能存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 |
(二)金融市场领域可能存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 |
(三)金融机构领域可能存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 |
二、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储备 |
(一)应对实体经济领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
(二)应对金融市场领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
(三)应对金融机构领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
三、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启示 |
一、主要结论 |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的范畴 |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介入与退出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的标准 |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手段 |
(四)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效果 |
(五)当前中国可能存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 |
二、政策启示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5)克服浮动恐惧 增强汇率弹性——“8.11”汇改一周年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当前国际国内的宏观经济形势 |
(一)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二)国内宏观经济形势 |
三、“8.11”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变化 |
(一)“8.11”汇改后贬值预期飙升,汇率缺乏锚定方向 |
(二)“收盘价+篮子货币”作为短期货币锚,稳定汇率预期 |
(三)“收盘价+货币篮子”定价机制存在的缺陷 |
四、对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势的展望和预测 |
(一)对人民币汇率短期和中长期走势的基本判断 |
1. 中国的外汇市场的“实需原则”容易受到离岸市场冲击 |
2. 从国际经验和中国的贸易结构来看,人民币在中长期依然有升值基础 |
3. 汇率预期引发的资产配置需求是短期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主要原因 |
4. 人民币在短期会有波动,中长期有望重新升值 |
(二)未来人民币汇率与新兴市场货币走势会越来越接近 |
第一,2005年至今,人民币汇率走势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基本一致。 |
第二,2014年7月至今,人民币汇率比其他新兴市场货币更稳定。 |
五、下一阶段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方向 |
六、结论 |
(6)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汇率预期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内容与框架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实证分析法 |
(三)案例分析法 |
四、创新与未来展望 |
(一)创新点 |
(二)未来展望 |
第一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汇率理论 |
二、预期管理理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汇率预期是否为理性预期判定 |
二、汇率预期的异质性 |
三、汇率预期同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联系 |
四、外汇市场干预和汇率预期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人民币汇率预期的测度、阶段特征及其属性 |
第一节 人民币汇率预期的测度 |
一、汇率预期的测度方法 |
二、汇率预期度量方法对比 |
第二节 人民币汇率预期阶段特征的比较分析 |
一、人民币汇率预期的阶段性分析 |
二、实证研究方法介绍 |
三、数据来源与变量统计 |
四、本节结论 |
第三节 人民币汇率预期验证 |
一、静态预期及其实证检验 |
二、外推型预期及其实证检验 |
三、适应性预期及其实证检验 |
四、回归型预期及其实证检验 |
五、理性预期及其实证检验 |
六、本节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汇率预期管理需求、目标和效果分析 |
第一节 汇率预期管理的需求 |
一、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直接干预汇率形成监督与约束 |
二、预期管理是宏观经济管理的国际经验 |
三、汇率预期管理是缓解国际经贸摩擦的可行方式 |
第二节 汇率预期管理的目标 |
一、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趋于常态 |
二、避免单边贬值预期 |
三、稳定币值,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
第三节 汇率预期管理的预期效果分析 |
一、传统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
二、基于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
三、混合创新模型(Mixture Innovation Model)的实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民币汇率预期管理的工具及其效果 |
第一节 汇率沟通对人民币汇率预期的影响分析 |
一、汇率沟通的度量 |
二、汇率沟通的作用渠道 |
三、汇率沟通对汇率水平和汇率波动的影响 |
第二节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对汇率预期的影响 |
一、“8.11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及其影响 |
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汇率预期的影响 |
第三节 广义外汇管理政策对人民币汇率预期的影响分析 |
一、外汇管理政策调整影响汇率预期的方式 |
二、外汇管理政策调整下的汇率预期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汇率预期管理的国际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联储的汇率预期管理经验及启示 |
一、美元汇率管理的制度 |
二、美元汇率预期管理的历史经验 |
三、美元汇率预期管理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 |
第二节 德国央行的汇率预期管理经验及启示 |
一、二战后德国马克汇率的总体走势 |
二、德国应对汇率变化的措施和政策 |
三、德国马克国际化过程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三节 日本央行的汇率预期管理经验及启示 |
一、日元的国际化过程 |
二、日元国际化过程中汇率的表现 |
三、国际化进程中日元汇率的变化特点 |
四、日元汇率预期管理的经验总结 |
五、日元汇率管理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汇率预期管理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汇率预期管理研究结论 |
一、人民币汇率预期阶段特征及属性研究结论 |
二、人民币汇率预期管理需求、目标与效果研究结论 |
三、汇率预期管理工具效果研究结论 |
四、汇率预期管理国际经验借鉴结论 |
第二节 关于汇率预期管理的建议 |
一、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
二、多样化汇率预期引导方式 |
三、加强内外部政策协调与跨市场管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中国玉米生产成本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玉米成为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农产品 |
1.1.2 高成本成为制约我国玉米供需结构调整的主要原因 |
1.1.3 高成本成为影响我国玉米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
1.2 研究意义 |
1.2.1 优化成本有利于提高种粮农民收益 |
1.2.2 优化成本有利于优化玉米产业布局 |
1.2.3 优化成本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农产品生产成本构成研究 |
1.3.2 农产品生产成本影响因素研究 |
1.3.3 农产品生产成本比较研究 |
1.3.4 农产品生产成本优化研究 |
1.3.5 国外农产品成本研究 |
1.4 研究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数据来源 |
1.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6.1 创新点 |
1.6.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玉米生产成本相关理论概述 |
2.1 生产成本相关经济学理论 |
2.1.1 成本的经济学概念 |
2.1.2 规模经济理论 |
2.1.3 比较优势理论 |
2.1.4 成本效率理论 |
2.2 玉米生产成本内涵及结构 |
2.2.1 玉米生产成本内涵 |
2.2.2 玉米生产成本结构 |
2.2.3 玉米生产成本核算体系 |
第三章 中国玉米生产成本及构成要素的演变和特征研究 |
3.1 中国玉米生产成本的演变及特征分析 |
3.1.1 中国玉米生产的演变及主要特征 |
3.1.2 中国玉米生产成本的演变及主要特征 |
3.2 中国玉米生产成本主要构成要素的演变及特征分析 |
3.2.1 物质与服务费用的演变及特征分析 |
3.2.2 人工成本的演变及特征分析 |
3.2.3 物质与服务费用和人工成本的比较分析 |
3.3 未来中国玉米生产成本发展趋势展望 |
3.3.1 短期内生产成本呈现温和下降趋势 |
3.3.2 物质与服务费用结构发生一定改变 |
3.3.3 短期内人工成本将有所下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区域玉米生产成本的差异性比较研究 |
4.1 玉米生产区域划分与生产成本测算 |
4.1.1 生产区域划分 |
4.1.2 区域玉米生产成本测算 |
4.2 中国不同区域玉米生产成本差异分析 |
4.3 中国不同区域不同省份玉米生产成本差异分析 |
4.3.1 北方春玉米区 |
4.3.2 黄淮海夏玉米区 |
4.3.3 西北灌溉玉米区 |
4.3.4 南方丘陵玉米区 |
4.3.5 西南山地玉米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影响区域玉米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及其贡献率研究 |
5.1 分析方法与数据来源 |
5.1.1 分析方法 |
5.1.2 数据说明 |
5.2 区域玉米生产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分析指标确定 |
5.2.2 影响因素分析模型 |
5.2.3 分析模型检验 |
5.2.4 模型分析结论 |
5.3 区域玉米生产成本影响因素的贡献率分析 |
5.3.1 贡献率测算方法 |
5.3.2 测算结果与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随机前沿分析的玉米成本效率研究 |
6.1 随机前沿成本分析理论框架 |
6.1.1 随机前沿成本函数模型 |
6.1.2 随机前沿成本效率分析过程 |
6.2 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成本模型构建与分析结果 |
6.2.1 样本选取 |
6.2.2 变量设定 |
6.2.3 数据与时间说明 |
6.2.4 分析模型 |
6.2.5 分析结果 |
6.3 基于SFA测算结果的玉米成本效率分析 |
6.3.1 玉米成本效率特征总体分析 |
6.3.2 不同区域玉米成本效率分析 |
6.3.3 不同区域不同省份玉米成本效率分析 |
6.4 基于SFA分析结果的玉米成本无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美玉米成本差异比较研究 |
7.1 中美农作物成本核算体系及指标调整 |
7.1.1 中美农作物成本核算体系概述 |
7.1.2 中美玉米成本比较指标调整 |
7.2 中美玉米成本差异比较 |
7.2.1 中美玉米成本水平差异 |
7.2.2 中美玉米成本结构差异 |
7.3 中美玉米成本差异的成因分析 |
7.3.1 生产规模不同 |
7.3.2 生产方式不同 |
7.3.3 科技含量不同 |
7.3.4 保障手段不同 |
7.4 中美玉米成本差异对中国玉米生产的启示 |
7.4.1 因地制宜采取集约化、机械化方式生产 |
7.4.2 提高玉米生产的科技含量 |
7.4.3 科学制定玉米相关产业政策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区域玉米生产成本优化路径探索 |
8.1 成本优化目标 |
8.2 成本优化思路 |
8.3 区域玉米生产成本优化路径 |
8.3.1 北方春玉米区 |
8.3.2 黄淮海夏玉米区 |
8.3.3 西北灌溉玉米区 |
8.3.4 南方丘陵玉米区 |
8.3.5 西南山地玉米区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相关政策建议 |
9.2.1 培育新型农民合作组织以规模化经营降低生产成本 |
9.2.2 增加农机玉米专项补贴以机械化生产替代劳动力投入 |
9.2.3 加强玉米生产的农艺措施以提升玉米生产的成本效率 |
9.2.4 制定玉米主产区生产规划以合理布局提高玉米生产效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的动态特征与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研究方法 |
1.4 论文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1.5 主要创新、不足和展望 |
1.5.1 研究的创新点 |
1.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1.5.3 未来研究展望 |
第2章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2.1 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机制 |
2.2 通货膨胀预期的动态特征 |
2.3 通货膨胀预期的管理 |
2.3.1 传统通货膨胀预期管理工具 |
2.3.2 现代通货膨胀预期管理工具 |
2.4 通货膨胀预期数据的常用测算方法 |
第3章 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的周期性特征 |
3.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3.2 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的周期性研究 |
3.2.1 我国通货膨胀预期数据的测算 |
3.2.2 基于“谷-谷”划分法的中国通货膨胀预期的周期及特征 |
3.2.3 基于频域的中国通货膨胀预期的周期 |
3.3 通货膨胀预期的驱动机制研究 |
3.3.1 影响通货膨胀预期周期性的价格因素 |
3.3.2 价格因素对通货膨胀预期波动的贡献 |
3.3.3 价格因素对于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 |
3.4 非价格因素与通货膨胀预期周期一致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与政策启示 |
第4章 中国区域通货膨胀预期对通货膨胀影响的空间特征 |
4.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4.2 模型设定和数据来源 |
4.2.1 模型设定 |
4.2.2 通货膨胀预期自我实现的再检验 |
4.2.3 通货膨胀预期空间溢出效应检验 |
4.2.4 空间面板模型数据来源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与政策启示 |
第5章 我国区域通货膨胀预期管理最优目标选择 |
5.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5.2 模型的构建与数据来源 |
5.2.1 理论模型分析 |
5.2.2 门限面板模型的构建 |
5.3 实证分析 |
5.3.1 稳定性检验 |
5.3.2 实证分析及最优通货膨胀预期目标的选择 |
5.3.3 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与政策启示 |
第6章 宏观经济政策对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的时变性研究 |
6.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6.2 模型的构建与数据来源 |
6.2.1 模型的构建 |
6.2.2 数据来源 |
6.2.3 描述性统计和平稳性分析 |
6.3 实证分析 |
6.3.1 模型参数估计结果 |
6.3.2 货币政策工具对通货膨胀预期的调控效果分析 |
6.3.3 财政政策工具对通货膨胀预期的调控效果分析 |
6.3.4 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与政策启示 |
第7章 央行沟通对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
7.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7.2 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的研究 |
7.2.1 DSGE模型的构建 |
7.2.2 央行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目标数据的测度 |
7.2.3 参数的校准与贝叶斯估计 |
7.2.4 脉冲响应分析 |
7.2.5 无央行沟通DSGE模型分析 |
7.3 基于MS-VAR模型的研究 |
7.3.1 MS-VAR模型的构建 |
7.3.2 数据选取和平稳性检验 |
7.3.3 估计结果 |
7.3.4 脉冲响应分析 |
7.3.5 稳健性检验 |
7.4 本章小结与政策启示 |
结论与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英文参考文献 |
中文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宏观经济政策与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家庭金融成为新兴研究热点 |
1.1.2 家庭金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特色与创新点 |
1.3.3 研究不足之处 |
1.4 论文主体结构 |
1.4.1 每章主要内容 |
1.4.2 论文框架 |
第2章 文献和理论综述 |
2.1 中国居民家庭的金融资产选择特征 |
2.2 货币政策和家庭金融资产选择 |
2.2.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2.2.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
2.2.3 利率变动的影响 |
2.3 财政政策和家庭金融资产选择 |
2.3.1 财政支出和家庭金融资产配置 |
2.3.2 税收和家庭金融资产配置 |
2.3.3 社会保障制度和居民金融资产选择 |
2.4 宏观经济政策对居民资产选择影响机制 |
2.4.1 预期影响机制 |
2.4.2 背景风险影响机制 |
2.5 城乡二元结构与区域差异对居民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 |
2.5.1 城乡二元结构下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差异 |
2.5.2 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和收入差距 |
2.5.3 区域差异的影响 |
2.5.4 税收收入分配效应的影响 |
2.6 文献评述 |
2.7 本文理论基础概述 |
2.7.1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目标理论 |
2.7.2 政策传导与金融市场理论 |
2.7.3 投资组合理论和资本资产定价理论 |
2.7.4 家庭金融市场有限参与理论 |
2.7.5 预期理论和行为金融学理论 |
2.7.6 生命周期理论和家庭金融背景风险理论 |
2.7.7 流动人口预防动机和消费抑制理论 |
2.7.8 “新二元结构”理论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影响微观家庭金融资产选择 |
3.1 引言 |
3.2 政策调整与家庭资产选择意愿 |
3.2.1 经济政策与经济波动 |
3.2.2 政策变动与家庭金融资产选择 |
3.2.3 研究假设 |
3.3 政策变动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意愿的影响 |
3.3.1 趋势分析和数据统计描述 |
3.3.2 模型设定 |
3.3.3 单位根和协整检验 |
3.3.4 货币、财政变量和金融资产选择意愿的协整分析 |
3.3.5 货币、财政变量冲击的结构VAR模型 |
3.4 政策冲击下家庭金融资产选择意愿波动性分析 |
3.4.1 多元GARCH模型构建 |
3.4.2 变量描述性统计和模型估计方法 |
3.4.3 货币政策、居民意愿波动估计结果及分析 |
3.4.4 财政政策、居民意愿波动估计结果及分析 |
3.4.5 不同经济运行期间居民的资产选择 |
3.5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中介效应 |
3.5.1 面板中介效应模型构建 |
3.5.2 变量选取 |
3.5.3 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及分析 |
3.5.4 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测度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预期和家庭金融资产选择 |
4.1 引言 |
4.2 宏观经济政策和家庭预期 |
4.2.1 宏观经济走势和家庭预期偏差 |
4.2.2 货币、财政政策对家庭预期的影响 |
4.2.3 研究假设 |
4.3 预期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 |
4.3.1 模型构建 |
4.3.2 数据来源和变量选取 |
4.3.3 对比分析 |
4.3.4 家庭预期变量选择 |
4.3.5 计量模型设定 |
4.3.6 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影响因素 |
4.4 预期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影响实证结果分析 |
4.4.1 家庭预期因素和家庭特征变量相关性分析 |
4.4.2 家庭预期因素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回归结果分析 |
4.4.3 内生性处理 |
4.4.4 稳健性检验 |
4.5 因子分析构建经济预期综合指标 |
4.5.1 因子分析 |
4.5.2 预期因子的差异化影响 |
4.5.3 预期影响家庭风险资产配置的PSM分析 |
4.6 家庭差异化预期下背景风险的影响 |
4.6.1 差异化预期下收入水平的影响 |
4.6.2 差异化预期下房产的影响 |
4.6.3 差异化预期下健康和保险的影响 |
4.7 预期和教育水平、理财规划对金融资产选择的交互影响 |
4.7.1 预期和教育水平对金融资产选择的交互影响 |
4.7.2 预期和理财规划对金融资产选择的交互影响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政策调整、背景风险和家庭金融资产选择 |
5.1 引言 |
5.2 政策调整和家庭背景风险 |
5.2.1 货币政策调整和家庭背景风险 |
5.2.2 财政政策调整和家庭背景风险 |
5.2.3 研究假设 |
5.3 微观家庭面板数据应用 |
5.3.1 数据和变量说明 |
5.3.2 描述性统计 |
5.3.3 模型和估计方法选取 |
5.3.4 模型回归结果及分析 |
5.4 货币政策调整下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双重差分法研究 |
5.4.1 差分模型介绍和假定条件 |
5.4.2 货币政策松紧时间段界定 |
5.4.3 DID模型的设定与变量定义 |
5.4.4 样本选择与数据描述 |
5.4.5 实证结果分析 |
5.4.6 稳健性检验 |
5.5 财政政策冲击的DID模型检验——以房产税试点为例 |
5.5.1 房产税试点政策冲击DID模型设定 |
5.5.2 变量定义和模型假定条件的满足 |
5.5.3 实证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乡政策、留守成员和流动人口金融资产选择 |
6.1 引言 |
6.2 城乡二元结构和流动人口家庭特征 |
6.2.1 流动人口和城乡二元结构 |
6.2.2 城乡二元结构和留守人口 |
6.2.3 研究假设 |
6.3 家庭留守成员对流动人口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 |
6.3.1 描述性统计和模型构建 |
6.3.2 Tobit模型及回归结果 |
6.3.3 内生性处理 |
6.3.4 不同组别之间差异化影响 |
6.3.5 金融资产的分位数回归分析 |
6.4 稳健性检验和结论 |
6.4.1 无风险金融资产 |
6.4.2 倾向得分匹配(PSM) |
6.5 背景风险差异下留守成员的影响 |
6.5.1 劳动收入水平 |
6.5.2 劳务合同性质 |
6.5.3 健康水平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致谢 |
个人简介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货币政策有效性与调控取向变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学术进展与文献评价 |
1.2.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宏观经济波动的文献综述 |
1.2.2 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波动的文献综述 |
1.2.3 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经济增长质量的文献综述 |
1.3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1.3.1 论文结构 |
1.3.2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的理论基础 |
2.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宏观经济波动的理论基础 |
2.2 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波动的理论基础 |
2.3 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经济增长质量的理论基础 |
第3章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宏观经济时变效应分析 |
3.1 SV-TVP-FAVAR模型 |
3.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宏观经济效应数值模拟分析 |
3.2.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的三维冲击效应分析 |
3.2.2 不同阶段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效应分析 |
3.2.3 区间替换与稳健性检验 |
3.3 纳入预期因素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
3.3.1 MF-VAR模型 |
3.3.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城乡消费因果关系分析 |
3.3.3 考虑预期因素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城乡消费的冲击特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货币政策量价工具有效性对比——基于调控取向定性描述的分析 |
4.1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分析 |
4.2 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的关联关系检验 |
4.3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取向的定性描述与转换过程 |
4.4 不同调控取向下的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
4.4.1 全区间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效应分析 |
4.4.2 不同调控取向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效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货币政策调控取向的定量测度与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
5.1 货币政策调控取向的定量测度与货币政策调控取向划分 |
5.1.1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取向的定量测度 |
5.1.2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取向划分 |
5.2 不同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下的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
5.2.1 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城乡消费 |
5.2.2 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企业家信心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经济增长质量 |
6.1 混频动态因子模型 |
6.2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的定量测度与特征描述 |
6.2.1 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特征 |
6.2.2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维度和指标 |
6.2.3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动情况 |
6.3 不同调控取向下货币政策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分析 |
6.3.1 总量脉冲响应分析 |
6.3.2 分阶段脉冲响应分析 |
6.3.3 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当前经济形势及未来走势(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煤炭供需安全评价及预测预警研究[D]. 田时中. 中国地质大学, 2013(04)
- [2]经济周期、金融周期与货币政策关联机制的理论分析与计量研究[D]. 潘长春. 吉林大学, 2017(09)
- [3]宏观经济形势与财政调控:从短期到中长期的分析认识[J].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张鹏,王志刚,程瑜,梁强. 经济研究参考, 2012(61)
- [4]财政货币政策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中的协调配合[D]. 龙俊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5]克服浮动恐惧 增强汇率弹性——“8.11”汇改一周年回顾与展望[J]. 肖立晟,张明. 金融评论, 2016(05)
- [6]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汇率预期管理研究[D]. 董晨君.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7]中国玉米生产成本优化研究[D]. 卢德成.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8]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的动态特征与管理[D]. 魏阙. 吉林大学, 2020(08)
- [9]宏观经济政策与家庭金融资产选择[D]. 林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8(01)
- [10]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货币政策有效性与调控取向变动研究[D]. 姜龙. 吉林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