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负荷传感器设计中的集中应力原理(论文文献综述)
王志正[1](1984)在《负荷传感器设计中的集中应力原理》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为了改善负荷传感器的性能,传感器经常设计成:迫使由被测负荷所形成的应力均布及集中于弹性体上的一个或几个力路中。被集中的应力由应变计来检测,其输出将精确的对应于被测负荷。 在本文中,这种集中应力的技术被概括为集中应力原理。文中详细介绍了此原理及通过例子介绍了这种技术在负荷传感器设计中的应用。
李瑭颖[2](2019)在《CFRP加固钢柱承载性能的数值模拟与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钢结构因其优越的力学特性,正成为经济迅速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完善的现代社会中充满蓬勃生机的战略性产业。截至2016年底,中国钢产量居于世界首位,但仅有5%左右用于建筑钢结构和桥梁钢结构。中国的钢结构建筑、桥梁在全部构筑物中所占比重亦远低于发达国家。作为一种优势明显的结构体系,钢结构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钢结构会因锈蚀、磨损、荷载增加、意外损伤或建筑结构寿命超限等因素导致结构安全性能下降。CFRP作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因其优越的材料性能使CFRP加固损伤钢结构渐渐成为土木工程领域一项重要研究范畴。本文所做的研究工作及其成果如下:(1)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CFRP加固钢管柱受压承载力进行优化实验设计,开展了CFRP加固受压钢管柱试验,研究根据钢管柱截面类型不同考虑偏心距、CFRP层数和长细比对受压钢管柱整体稳定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复合钢管柱破坏模式均为整体失稳,柱中截面受压侧先出现屈服;CFRP粘贴层数对钢管柱极限承载力有一定提高作用。(2)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合理选取材料本构关系、确定单元类型、接触处理以及网格划分,建立CFRP约束钢管柱在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模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有限元计算结果显示极限承载力和荷载-挠度曲线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极限承载力相差不大,从而验证了有限元分析模型的有效性,为后文研究奠定了基础。(3)对CFRP加固受压方钢管柱和圆钢管柱的极限承载力模拟值进行正交数值分析,对比分析了加载偏心距、CFRP层数、构件长细比等参数对CFRP加固受压钢管柱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依次是:偏心距,长细比,CFRP粘贴层数。并根据正交设计数值分析结论对CFRP加固受压钢管柱稳定性系数进行拟合分析,利用数学分析软件MATLAB拟合的多项式线性回归预测了试件的承载力的改变和整体稳定修正系数,发现现有文献的模型均低估了CFRP加固钢柱承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修正后的CFRP加固轴心受压构件和偏心受压构件承载能力的理论计算公式。
吴海[3](2014)在《深部倾斜岩层巷道非均称变形演化规律及稳定控制》文中提出本文采用工程调研、理论分析、物理模拟和数值计算等研究手段,总结归纳了倾斜岩层巷道顶板、底板和两帮及四角的分区变形破坏特征,描述了不同区域内的应力分布特征,阐明了巷道不同区域围岩非均称变形的产生机理,揭示了巷道围岩不同区域不均匀变形的时空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倾斜岩层巷道非均称变形的稳定控制技术,并进行工程验证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深部倾斜岩层巷道围岩变形表现出明显的时序性特征。围岩变形破坏的一般顺序依次是巷道顶板和岩层层面相切部位、巷道底板和高帮底角、低帮底角,最后发展到高帮肩角处。力学分析表明,巷道表面切应力方向和岩层倾向夹角越小,非均称变形的显现时间越早,其中巷道高帮表现为拉伸破坏,低帮表现为剪切破坏。(2)参与研制了20MPa-“三向五面”竖向主加载实验系统。系统采用新型模块化设计,采用计算机集成控制和自动采集模型的应力和应变数据。该系统能够对试块进行三个方向5个面的独立伺服加载,每个面主动加载应力为20MPa,各面加载互不干扰,能够根据设计要求较好地实现不同的三维应力状态。模拟试块最大尺度为1000×1000×400mm。(3)利用三维物理模拟实验揭示了深部倾斜岩层巷道围岩变形的非均称特征。开展了30°和45°两种倾角的实验,测试分析均表明:巷道高帮表面变形小,但是内部围岩裂纹发育丰富,横向裂纹沿巷道轴向相互贯穿;巷道低帮表面变形较大,但内部横向裂纹发育相对较少;巷道顶板高帮肩角的变形量小,低帮肩角变形量大;底板变形量表现出高帮底角处侧变形量大,低帮底角侧的变形量小。大倾角时两帮非均称现象更加显著,底板的非均称现象减弱。(4)采用数值模拟揭示了不同倾角下巷道围岩非均称变形的发展态势。采用3DEC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10°到90°角度范围内的14种不同岩层倾角的巷道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巷道底板变形非均称性随岩层倾角的增加而单调减小,当倾角大于45°后底板变形非均称性趋缓;巷道两帮水平位移随岩层倾角倾角增加而逐渐增加,垂直位移则逐渐减小;顶板位移峰值点在岩层和巷道相切点两侧,并随岩层倾角增加而逐渐向低帮转移,巷道顶板水平位移量逐渐增加,垂直位移量逐渐减小。当岩层倾角小于15°或者大于80°时,巷道围岩的最大主应力等值线呈圆形分布,此时岩层倾角对于巷道主应力分布影响小。当岩层倾角大于15°而小于80°时,以岩层倾向和法向线为坐标系,在每个象限的平分线上有较大的主应力靠近巷道表面。巷道围岩周围的最大主应力等值线呈“四叶草”型分布,其中分布中心在巷道中心。(5)以30°倾角为例研究了围岩应力状态对巷道非均称变形的影响规律。侧压系数等于1时,巷道围岩位移等值线沿通过岩层和巷道切点的岩层法线左右对称,岩层层间滑移离层显现近似的对称特征;侧压系数大于1时,巷道围岩位移区集中在巷道两帮内,层间滑移离层区集中在巷道顶底板内;侧压系数小于1时,巷道围岩位移区集中在巷道顶底板中,岩层层间滑移离层区集中在巷道两帮。巷道围岩位移量、围岩位移范围、层间滑移量、层间滑移范围和巷道围岩应力大小成正比,应力越大变形特征越明显。(6)提出围岩“应力优化-性能提升-结构强化”技术思路,系统创新了控制非均称变形的加固技术。提出了巷道围岩优先加固区的概念,即倾斜岩层在围岩应力作用下早期出现的非均称变形破裂区域,将导致巷道围岩的持续加速变形和结构性失稳,应优先加固。(7)提出采用注浆及注浆锚索深孔注浆相结合的分步全长锚固技术提升围岩力学性能;结合优先加固区和局部支护结构强化技术、“三高”锚固技术和预应力锚索桁架支护结构强化技术控制围岩支护结构的薄弱环节;通过构建内外承载的耦合支护体系及壁后充填技术提高支护结构的强度。(8)结合深部全岩巷道曲江矿-850m东大巷、深部半煤岩巷道曲江矿601巷道和淮南谢桥矿小煤柱沿空巷道三种条件下的倾斜岩层巷道案例给出了工程验证。
高秀者[4](2009)在《称重传感器弹性体材料40CrNiMo钢滞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中,弹性体是及其重要的传感元件之一,它对保证称重传感器的精度和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弹性体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传感器的性能。本文通过对弹性体材料40CrNiMo钢采用不同热处理工艺,结合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衍射(XRD)等试验仪器和ANSYS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40CrNiMo钢的蠕变和滞后,分析产生滞弹性的原因。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下40CrNiMo钢的蠕变和滞后。结果表明,相同淬火温度不同回火温度,弹性体的强度和硬度随回火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塑性随回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低温回火,组织中含有约4.1%的残留奥氏体,使微塑性变形抗力降低,蠕变和滞后增大;回火马氏体保留了高密度空位,组织不稳定,会产生应力感生有序,增大内耗;另外,回火马氏体组织还存在较大的残余内应力,使弹性极限下降,产生应力松弛。因此,弹性体的滞弹性最差。中温回火后回火屈氏体中的高密度位错和弥散分布的碳化物提高了综合力学性能和微塑性变形抗力,降低了内耗,使蠕变和滞后都很小,弹性体的滞弹性较好。高温回火组织中空位极少,提高了蠕变抗力,使其蠕变很小,但显微组织是由等轴铁素体晶粒和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特定位向的细小棒状碳化物组成的回火索氏体,位错胞的边界和位于这些边界之间的随机位错消失,组织中出现了新的块状和片状的回复组织,使内耗增大,滞后增加,滞弹性变差。等温淬火得到的下贝氏体组织综合力学性能最好,残留奥氏体含量低于0.5%,弹性极限很高,微塑性变形抗力大,存在一定的残余压应力,使弹性体的蠕变和滞后都很小,滞弹性最好。亚温淬火后的力学性能较好,但是组织中含有少量的铁素体,增大蠕变和滞后,使滞弹性变差。高温淬火组织中晶粒粗大,晶界附近位错塞积引起较大的应力集中,降低塑性,加载时粗大的晶粒和碳化物易于产生可动位错和较大的内应力,增大内耗,使蠕变和滞后增加,滞弹性很差。ANSYS分析结果表明,具有过渡圆弧的弹性体应变梯度很小,弹性体工作区的应力、应变分布均匀,且最大应变位于工作区内,最大应力和应变与设计要求一致,不同载荷时的应变与试验滞后测试结果也一致。
王海波[5](2008)在《M300拉压弹簧试验机结构有限元分析与优化设计》文中提出弹簧试验机是通过被测弹簧在已知载荷作用下的变形量来测试其刚度的。为提高M300拉压弹簧试验机的测试精度,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首要任务就是提高试验机的结构刚度,减小其横梁结构在工作载荷作用下的挠度。在导师陈树勋教授的指导下,本文作者完成了该试验机结构的有限元分析与优化设计,为本试验机结构设计质量的提高提供了理论依据。M300拉压弹簧试验机采用门式结构,最大拉压工作载荷为300kN。由于试验机结构为多个零部件组成的装配结构,各零部件之间既非刚接又非铰接,而是通过紧固螺栓、轴承等方式连接,各零部件之间存在大量接触问题。这就使该结构分析变成复杂的接触非线性分析问题,需要采用接触副单元并进行大量迭代计算;另外本试验机结构分析还存在螺栓连接的预紧力施加以及轴承连接的等效刚度、等效弹性模量等问题。本文研究成功的解决了以上问题,完成了该弹簧试验机有限元分析的建模工作。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该试验机的2种最大试验载荷工况成功地进行了结构有限元分析,得到各工况下结构应力的分布和应力较大的危险点及各横梁的Y向变形量,即各横梁的挠度,为该试验机的结构优化奠定了基础。对本试验机的结构优化,厂方要求在试验机外围尺寸不变的前提下,寻求试验机内部结构的设计方案,以尽可能降低其横梁结构的挠度,为此,笔者根据结构不同部位尺寸对横梁挠度的影响以及结构应力分布选择合适的设计变量、约束条件及目标函数,建立该结构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采用ANSYS与导重法相结合的结构优化方法,完成了试验机结构的构件尺寸优化设计。在结构重量不变和满足材料许用应力的前提下,试验机满载压力试验时,横梁、压盘Y向变形量由原来的0.320mm下降到0.199mm,下降37.8%;试验机满载拉力试验时,横梁、压盘Y向变形量由原来的1.372mm下降到0.290mm,下降78.9%。优化效果十分显著,成功完成了该弹簧试验机的优化设计任务。
刘东升[6](2011)在《钢结构框架节点的疲劳性能试验研究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疲劳破坏是工程结构在承受交变荷载作用下的主要失效模式,据统计在交变荷载作用下,80%-90%的钢结构破坏都是由于疲劳破坏引起的。目前钢结构已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领域,研究不同连接形式的钢结构节点与疲劳破坏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钢结构疲劳的基本概念、疲劳强度基本理论进行了简要的阐述,详细介绍了影响钢结构疲劳强度的有关因素,并针对各种构造细节的疲劳强度进行了比较。本文通过对H钢梁的栓焊连接节点和焊接连接节点两组试件进行交变载荷试验,针对实验结果拟合S-N曲线,得出栓焊节点实验公式,给工程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将焊接节点实验公式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基本吻合。通过对两种连接形式实验结果的对比,得出在相同交变荷载作用下,焊接节点比栓焊节点的连接形式更利于承受交变荷载作用,有利于提高结构的抗疲劳强度。
魏建军[7](2013)在《深部破裂巷道围岩稳定强力协调支护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深部煤矿高应力巷道的支护问题至今尚没有完全解决,特别是高应力破碎围岩巷道的支护问题日益突出,围岩控制困难,严重影响安全生产和施工成本。对高应力巷道稳定性机理及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对工程应用现实意义巨大。因此,本文以钱家营矿八采区轨道下山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实验室模拟试验和现场实测与工业性试验等手段,系统研究了深部高地应力巷道的大刚度强力支架-锚索协调支护机理与控制技术,并将研究成果成功应用到高应力破碎软岩巷道的工程实践中,取得了如下主要的创新性成果:(1)进行了粉砂岩三轴压缩的分级加载蠕变试验,提出了一种由广义开尔文体和非线性黏塑性体NVPB串联的蠕变力学模型,并推导了该蠕变模型的本构方程,基于蠕变试验结果采用非线性回归分析辨识了该模型的5个参数。将其编制成子程序代入ABAQUS中分析了巷道变形规律及锚网喷支护和钢架被动支护控制围岩稳定失效原因。(2)在主次承载区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大刚度支架-锚索协调支护的思想,建立了支架-锚索协调承载的力学模型,研究了不同工况下支护结构的稳定性,提出了锚索协调支护的原则。并进一步基于圆形巷道考虑应变软化的弹塑性分析确定了锚索设计的长度及支护时机。(3)借助物理模拟实验与数值模拟手段分析了钢管混凝土支架的承载性能,得到了钢管混凝土支架-锚索支护结构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分布规律和变形特征,讨论了支架参数对支架承载性能的影响规律,给出了钢管混凝土支架-锚索协调支护设计要点。(4)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钢管混凝土支架-锚索协调支护结构控制围岩稳定机理,得到了巷道围岩塑性区随支护结构与荷载步的变化规律,揭示了锚索预应力对巷道围岩稳定的控制作用。(5)针对钱家营矿八采区轨道下山巷道存在的问题,依据大刚度钢管混凝土支架-锚索协调支护理论与技术,确定了“锚网喷初期支护+预留变形空间+支架背后背板填充+钢管混凝土支架+锚索协调”的支护方案。工程实践表明:该方案有效地控制了围岩的剧烈变形,保证了巷道的稳定。
田丰德[8](2019)在《基于生物力学特征的早期髋臼骨性缺损定量评估及精准修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髋臼骨性缺损是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主要病理特征,是关节外科常见一种髋部畸形,严重缺损能够导致髋关节残疾,严重影响国人的健康水平。由于髋关节结构复杂,目前对于髋臼骨性缺损许多方面认知尚浅,临床治疗效果差强人意,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由于缺少精确评估髋臼缺损的方法及量化指标,临床上对于早期髋臼缺损患者的病情经常判断不准确,容易漏诊,进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探寻精准评估髋臼缺损的方法将有利于提高诊断及治疗的准确性。目前对于髋臼骨性缺损危害性的尚不明确,现有的理论只是概括性描述髋臼缺损破坏髋关节力学特征的原理,缺少相关基础数据支撑,缺损程度与其力学危害性间的具体关系尚不清楚。因此对于髋臼缺损开展深入的力学研究,精细的剖析缺损与危害关系,不仅能够为完善上述理论提供科研证据,还可以用于临床评估髋臼缺损的危害性,指导治疗时机及方法的选择,提高治疗效果。髋臼缺损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从解剖学及力学两方面修复髋臼至正常状态,但是临床结果显示修复后的髋臼较正常状态仍有差距。疗效不佳除了手术技术原因外,也与术者在治疗中普遍重解剖轻力学的现状有关,而且由于缺少力学验证方法,治疗后的关节是否恢复了正常力学特征也不得而知,这无疑增加了治疗的不确定性及风险。而且各种截骨方法均对原始髋骨造成不同程度破坏,因而创伤大、风险高,远期结果不甚理想。因此在治疗方法改进过程中,有必要将力学因素整合到研究内,设计一种既能精准修复髋臼,又能确切的改善力学特征方法,将会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本文从生物力学角度针对早期髋臼骨性缺损开展创新性研究,找出量化评估髋臼缺损方法;分析髋臼骨性缺损力学危害性:设计并验证精准修复髋臼缺损的方法。具体内容如下:(1)应用LCEA量化早期髋臼缺损的影像学研究基于髋臼缺损的影像学特征,应用外侧CE角(Lateral Center Edge Angle,LCEA)评估髋臼骨性缺损,并探索定量划分髋臼缺损的方法,通过分层对比进一步找到最佳量化标准,即以LCEA 5度变化设定为髋臼缺损的量化指标,LCEA角每减小5度代表髋臼外缘缺损增加2毫米。为早期髋臼缺损基础研究及临床病情评估提供了新方法。(2)早期髋臼骨性缺损对髋关节力学性状影响的研究通过逆向工程软件构建不同程度髋臼骨性缺损及正常髋关节模型,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比静态及动态(步态周期)状况下各髋关节力学特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证实髋臼缺损能够增加髋关节应力,造成关节应力分布异常,局部应力集中等危害;髋臼缺损的危害性与缺损程度相关,随着缺损程度加大而变大,具体表现为2毫米的髋臼缺损使站立位髋关节应力增大29%-43%,而4毫米的髋臼缺损则使得关节应力增大1倍,因此对于髋臼缺损应尽早进行临床干预:行走会增大髋关节应力,且外展角度越大其压力越大,因而此类患者行走不宜过久、外展不宜过大;髋臼缺损的股骨头内部压力增高,应力集中,该结果解释了临床股骨头内发生囊性坏死改变的原因。LCEA角20°前后髋关节的应力变化明显不同,因此LCEA角20°或许可以作为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标准点。本研究结果精细剖析了缺损与危害的关系,完善了髋臼缺损力学危害理论;同时为临床髋臼缺损病情及危害性评估、治疗时机及方法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3)基于生物力学特征早期髋臼骨性缺损精准修复的临床应用结合三维重建、3D打印及有限元技术设计精准修复早期髋臼缺损的方法,并经过力学及临床实践验证了其有效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选择;本研究采用三维重建技术精确测量缺损的大小及位置,并以此结果设计精准修复髋臼缺损的补块,模拟修复髋臼手术,经过有限元力学测试验证有效。结果显示修复后髋关节与健髋各部位力学参数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证明髋臼精准修补能够恢复髋关节力学特征。应用3D打印技术制作修复补块及髋关节实体模型,模拟手术,结果显示各部件之间的匹配度良好,修复后髋臼对股骨头的包容度良好,补块与髋臼结合稳定,证明了精准修复方法可行性;收集髋臼精准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术前术后各项临床指标,判断疗效。结果显示临床手术操作顺利,术后影像学、功能、步态等临床指标较术前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满意。因此联合有限元及3D打印技术设计的精准修复方法经过基础力学及临床实践验证有效,可以作为一种新方法用于早期髋臼缺损的临床修复治疗。
姜帅[9](2012)在《水岩耦合效应试验及隧道渗流智能反分析》文中指出水岩作用是地下工程不可回避的问题,随着我国地下工程的发展和需要各界人士对之日益关注,对于水岩作用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分支。一支是侧重于水化学的研究,对地球中水的起源进行探讨、水质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对其影响的各种因素、水体的化学演化;另一支是侧重于水动力学,即水岩耦合作用,研究地质环境中的水动力场和地应力场之间的相互作用而造成的时空分布规律与环境效应。以上两个分支可以分别总结为对水化学作用、裂隙渗流作用两个方面的研究。本文以试验为基础,结合各学科理论与研究成果,再应用对应于各类问题的数值模拟软件,从理论分析、试验研究、数值模拟多方面共同进行探究,理论结合实践,实践完善理论,分析和探究水岩作用对岩石强度、结构、渗透性等特性的影响,得到了如下主要结论:(1)由不同的外部环境和静置时间的共同作用的声发射劈裂试验结果可知,,在凯塞效应本身的时效恢复性的基础上,液体的浸泡对凯塞效应的时效恢复性有影响。由RFPA2D对不同均质度的试件进行数值模拟,所得结果与实际试验在不同液体环境下的岩石试件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可得在淡水中浸泡的试件声发射发生了滞后的实质是其浸泡后的均匀度m与不浸泡的相比变大,在海水中浸泡的试件声发射发生了滞后的实质是其浸泡后的均匀度m与不浸泡的相比变小。进而推测出外部环境对岩石的作用岩石的均质度产生了影响。(2)将高水压裂隙渗流试验结果结合FLAC3D模拟,证明了在高渗透压的作用下裂隙宽度发生了变化而引起渗透系数的变换的情况下,达西定律的适用性。提出裂隙固有开度的设想,在考虑裂隙渗透系数的时候要考虑由固有开度引起的固有渗透系数,且在裂隙开度较小的时候,在进行相关计算的时候是必须考虑的。从理论和数值模拟上证明了渗流速度不仅仅和渗透压差有关,还和试件的围压与端部的水压有关,其根本原因就是围压和端部水压使得裂隙的开度发生了变化。(3)以大连地铁208标段过马栏河地下隧道为例,利用差异进化渗流反分析方法,考虑土体渗透性的各向异性,对表层卵石层和下层风化岩的渗透系数进行反演,根据反分析得到渗透系数而得到的监测点水位信息满足工程要求,体现算法于复杂地质体工程的参数反分析的适用性。
王珂[10](2019)在《深部半圆拱巷道预制锚固结构荷载位移全过程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深部巷道围岩变形破坏不仅与地应力、围岩强度有关,更与围岩支护加固的承载结构有关,围岩破坏并不等于巷道整体失稳,因此从巷道围岩承载结构失稳的角度来研究更有针对性。围岩承载结构的失稳离不开其所受应力状态,研究结构失稳首先要研究其所受荷载和位移对应的关系。为了得到锚固结构失稳与其所受荷载的关系以及进一步揭示锚杆与围岩相互作用形成锚固结构承载体的机理,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深部开采与巷道围岩稳定控制信息化基础理论研究(51734009)”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17YFC0603001)“千米深井强采动巷道围岩劣化与强度衰减规律”以中煤新集能源口孜东煤矿-967m水平西翼轨道大巷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物理模拟试验、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等研究手段,对预制半圆拱形锚固结构承载能力与位移关系以及不同锚杆支护参数下锚杆预紧力形成的承载拱结构效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根据深部巷道围岩峰后变形条件,研制以河砂、水泥及石膏不同配比以满足相似物理模拟试验要求;自主研制了预制锚固结构模具,开展了深部巷道预制锚固结构承载体在不同锚杆密度条件下受力变形失稳的模型试验,首次获得了3种不同锚固结构全过程的荷载-位移曲线,提出了“单位顶底板相对移近量的平均荷载变化量η”来表示锚固结构承载体能力的判据;分析了锚固结构承载体表面径向应力和切向应力的演化规律;采用课题组的PhotoInfor V7.2数字照相量测分析系统,揭示了锚固结构承载体破坏过程位移场的演化规律。(2)在获得上述3种预制不同锚固结构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基于莫尔库伦屈服准则对锚固结构承载体的强度和厚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锚杆的与巷道半径、锚杆参数、锚杆材质以及围岩的黏聚力、内摩擦角等因素对锚固结构承载体强度和厚度的影响规律;获得了不同锚杆密度条件下的锚固结构承载体最终破坏模式和机制。(3)基于预制不同锚固结构荷载位移试验全过程,建立了FLAC3D数值模型,开展了锚固结构承载特性的研究,系统分析了锚杆预紧力、直径、密度、长度等参数对锚杆预紧力所扩散应力场的强度和范围的影响规律,揭示了锚固结构承载能力的形成机理,获得了不同锚杆参数承载拱结构的强度和厚度的变化规律。(4)根据研究结论,对口孜东煤矿-967m水平西翼轨道大巷现场实测了地应力以及松动圈厚度值,优化了支护参数,提出了“让压+注浆+主、被动协同支护”稳定控制理念。新方案不仅使得锚固结构起到整体锚固的作用,强度和厚度得到了提升,现场工业性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
二、负荷传感器设计中的集中应力原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负荷传感器设计中的集中应力原理(论文提纲范文)
(2)CFRP加固钢柱承载性能的数值模拟与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粘贴CFRP加固技术的优劣分析 |
1.3 国内外CRRP加固钢结构研究进展 |
1.3.1 国内CRRP加固钢结构研究进展 |
1.3.2 国外CRRP加固钢结构研究进展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CFRP加固轴心受压构件基本原理 |
2.1 钢结构的失稳类型与稳定计算 |
2.2 纯钢构件轴心受压与偏心受压承载力计算 |
2.2.1 轴心受压构件稳定承载力计算 |
2.2.2 偏心受压构件稳定承载力计算 |
2.3 CFRP加固钢结构后构件的破坏模式 |
2.4 CFRP加固后复合截面受压构件的稳定承载力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FRP加固钢管柱正交试验 |
3.1 正交试验设计 |
3.1.1 正交表的选择 |
3.1.2 正交模型的建立 |
3.2 试件设计及制作 |
3.2.1 试件的设计 |
3.2.2 复合试件的制作流程 |
3.2.3 试件的养护与加载 |
3.3 试验过程与结果 |
3.3.1 试件破坏现象分析 |
3.3.2 钢管柱与CFRP表面应变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FRP加固钢管柱试验分析与有限元模拟 |
4.1 参考试验试件参数 |
4.2 材料力学性能 |
4.2.1 钢材力学性能 |
4.2.2 CFRP材料力学性能 |
4.2.3 胶粘剂力学参数 |
4.3 初始几何缺陷 |
4.4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 |
4.5 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简介及其优势 |
4.6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6.1 材料本构关系 |
4.6.2 单元类型与约束条件 |
4.6.3 模型网格划分 |
4.7 有限元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4.7.1 有限元与参照试验荷载-纵向应变关系曲线对比 |
4.7.2 有限元与参照试验极限承载力对比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FRP加固钢管柱正交模拟与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
5.1 正交试验模拟值结果分析 |
5.1.1 正交模拟设计 |
5.1.2 极差计算与分析 |
5.1.3 方差分析 |
5.2 CFRP加固方钢柱和圆钢管柱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3)深部倾斜岩层巷道非均称变形演化规律及稳定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深部倾斜岩层巷道的分区变形特征 |
2.1 倾斜岩层巷道变形特征实测与分析 |
2.2 倾斜岩层巷道围岩变形分区 |
2.3 不同区域岩体变形力学分析 |
2.4 倾斜岩层巷道围岩破坏判据 |
2.5 倾斜岩层巷道围岩应力分析 |
2.6 倾斜岩层巷道围岩分区滑移危险识别 |
2.7 本章小结 |
3 三维物理模拟设备研制与实验研究 |
3.1 三维物理模拟设备研制及其主要特征 |
3.2 倾斜岩层巷道物理模型的建立与模拟 |
3.3 倾斜岩层巷道围岩表面围岩变形和裂纹发展规律 |
3.4 倾斜岩层巷道围岩内部裂纹发展特征 |
3.5 巷道围岩位移和应力演化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4 深部巷道非均称变形随岩层倾角演化规律 |
4.1 深部倾斜岩层巷道模型构建 |
4.2 巷道围岩表面位移随倾角变化规律 |
4.3 巷道围岩变形非均称性分析 |
4.4 巷道围岩最大主应力随岩层倾角演化规律 |
4.5 巷道围岩层间滑移离层随岩层倾角变化规律 |
4.6 巷道围岩塑性区分布随岩层倾角变化规律 |
4.7 应力水平对倾斜岩层巷道变形影响规律 |
4.8 本章小结 |
5 深部倾斜岩层巷道围岩变形控制技术 |
5.1 巷道围岩优先加固区与控制技术思路 |
5.2 倾斜岩层巷道围岩应力状态优化技术 |
5.3 倾斜岩层巷道围岩性能提升技术 |
5.4 倾斜岩层巷道围岩支护结构强化技术 |
5.5 本章小结 |
6 工业性试验 |
6.1 深部倾斜岩层全岩巷道实例-曲江矿-850 东大巷延伸段 |
6.2 深部倾斜软岩半煤岩巷道实例-曲江矿业公司 601 轨道巷 |
6.3 倾斜岩层小煤柱巷道实例-淮南谢桥矿 11521 轨道巷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称重传感器弹性体材料40CrNiMo钢滞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称重传感器简介 |
1.1.1 称重传感器的发展 |
1.1.2 称重传感器的分类 |
1.1.3 称重传感器的性能指标 |
1.2 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 |
1.2.1 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的特点 |
1.2.2 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的应用 |
1.3 国内外称重传感器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称重传感器的发展现状 |
1.3.2 我国称重传感器的发展现状 |
1.4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1.5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2.1 弹性体 |
2.1.1 弹性体的选材 |
2.1.2 常用称重传感器弹性体材料 |
2.2 应变片 |
2.3 交换电路 |
2.4 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2.4.1 电阻应变片转换原理 |
2.4.2 交换电路原理 |
第三章 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3.1 试验方案 |
3.2 试验方法 |
3.2.1 金相组织观察 |
3.2.2 扫描电镜(SEM)分析 |
3.2.3 透射电镜(TEM)分析 |
3.2.4 滞弹性测试 |
3.2.5 残余应力测试 |
3.2.6 力学性能测试 |
3.3 弹性体设计 |
3.3.1 设计原则 |
3.3.2 结构设计 |
3.4 滞弹性机理 |
3.4.1 滞弹性概念 |
3.4.2 蠕变机理 |
3.4.3 微塑性变形机理 |
3.4.4 应力松弛机理 |
3.4.5 内耗机理 |
3.5 试验结果 |
3.5.1 力学性能测试结果 |
3.5.2 40CRNIMo的滞后性测试结果 |
3.5.3 40CRNIMo的蠕变测试结果 |
3.5.4 残余应力及残留奥氏体测试结果 |
3.6 试验分析 |
3.6.1 加载前后40CRNIMo钢的亚结构 |
3.6.2 相同淬火温度不同回火温度热处理对滞弹性的影响 |
3.6.3 硬度相当不同热处理对滞弹性的影响 |
3.6.4 预加载不同额定载荷相同弹性体的滞后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弹性体的有限元分析 |
4.1 引言 |
4.1.1 有限元法的原理 |
4.1.2 基于ANSYS的有限元方法 |
4.2 建模 |
4.2.1 有限元的单位 |
4.2.2 定义单元属性 |
4.2.3 网格划分 |
4.3 加载与求解 |
4.4 后处理及结果分析 |
4.4.1 弹性体结构对应力-应变的影响 |
4.4.2 不同载荷弹性体的分析云图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5)M300拉压弹簧试验机结构有限元分析与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结构有限元分析概述 |
1.3 结构优化设计概述 |
1.4 现代结构优化计算方法的发展与现状 |
1.4.1 数学规划法和优化准则法 |
1.4.2 序列数学规划法与近似概念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5.1 问题的提出 |
1.5.2 本文的工作 |
第二章 拉压弹簧试验机的概述 |
2.1 M300拉压弹簧试验机的总体构成 |
2.2 M300拉压试验机工作原理 |
2.3 M300拉压试验机主机组成 |
第三章 优化前M300拉压弹簧试验机结构有限元分析 |
3.1 弹簧试验机结构有限元分析的建模 |
3.1.1 网格单元选取与材料特性 |
3.1.2 几何模型的建立 |
3.1.3 网格划分 |
3.1.4 接触副 |
3.1.5 螺栓预紧力 |
3.1.6 轴承等效弹性模量 |
3.1.7 加载与约束 |
3.2 优化前试验机结构有限元分析 |
3.2.1 工况1—最大压力试验工况 |
3.2.2 工况2—最大拉力试验工况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弹簧试验机结构调优 |
4.1 机械结构设计基本准则 |
4.2 试验机结构调优 |
4.2.1 上横梁结构改进 |
4.2.2 移动横梁结构改进 |
4.2.3 底座结构改进 |
4.3 改进后试验机结构有限元分析 |
4.3.1 工况1—最大压力试验工况 |
4.3.2 工况2—最大拉力试验工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构优化数学模型处理、导重法与敏度分析 |
5.1 结构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
5.2 结构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处理 |
5.2.1 归一化处理 |
2.2.2 均方根包络函数 |
2.2.3 数学模型的最终形式 |
5.3 导重法 |
5.3.1 重量约束结构优化设计的导重准则法 |
5.3.2 导重的意义与迭代控制方法 |
5.3.3 单约束最轻设计导重准则法 |
5.3.4 库恩—塔克乘子的求法 |
5.4 灵敏度分析 |
5.4.1 灵敏度分析方法 |
5.4.2 结构特征应力的敏度计算 |
第六章 试验机结构尺寸优化设计 |
6.1 结构尺寸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
6.2 设计变量的选取 |
6.3 约束条件 |
6.4 结构尺寸优化方法—以ANSYS为分析器的结构优化导重法 |
6.4.1 参数化语言APDL与ANSYS优化过程介绍 |
6.4.2 以ANSYS为分析器的结构优化导重法 |
6.5 试验机结构尺寸的优化迭代计算 |
6.6 优化后试验机结构有限元分析 |
6.6.1 工况1—最大压力试验工况 |
6.6.2 工况2—最大拉力试验工况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钢结构框架节点的疲劳性能试验研究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疲劳强度基础理论 |
2.1 概述 |
2.2 疲劳破坏历程 |
2.3 疲劳分类及预测方法 |
2.3.1 疲劳分类 |
2.3.2 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
2.4 影响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 |
2.4.1 载荷 |
2.4.2 尺寸 |
2.4.3 表面粗糙度 |
2.4.4 应力集中 |
2.4.5 环境 |
2.5 疲劳载荷谱的分析 |
2.6 疲劳曲线 |
2.7 恒幅、变幅变换关系 |
3 钢结构的疲劳强度理论 |
3.1 钢结构S-N曲线 |
3.2 对钢结构疲劳强度产生影响的因素 |
3.2.1 焊接残余应力 |
3.2.2 钢材焊接缺陷 |
3.2.3 应力集中 |
3.2.4 结构细节对疲劳强度的影响 |
3.2.5 应力范围对结构疲劳强度的影响 |
3.3 钢结构的疲劳强度 |
3.3.1 焊接接头的疲劳强度 |
3.3.2 栓接接头的疲劳强度 |
3.4 提高钢结构疲劳抗力的措施 |
4 栓焊连接和焊接连接H钢梁的疲劳试验分析 |
4.1 研究内容和目的 |
4.2 选用的试验设备及仪器 |
4.3 实验选用材料 |
4.4 试件的制作 |
4.5 试件的疲劳性能测试 |
5 实验结果分析 |
5.1 疲劳曲线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
5.2 实验数据的计算数据分析 |
5.2.1 焊接接头的实验数据计算 |
5.2.2 栓焊连接接头的实验数据计算 |
5.2.3 两类连接构件计算结果与规范的比较 |
5.3 两类焊接接头的疲劳寿命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深部破裂巷道围岩稳定强力协调支护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图清单 |
表清单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深部巷道围岩变形破坏规律与稳定机理研究 |
2.1 八采区轨道下山工程概况 |
2.2 深部巷道围岩变形特征 |
2.3 深部高应力围岩基本力学性质与流变特性 |
2.4 深部巷道流变围岩支护变形破坏机理 |
2.5 深部巷道强力支护策略 |
2.6 本章小结 |
3 深部巷道协调支护理论 |
3.1 协调支护的基本思想 |
3.2 支架-锚索协调支护结构的力学分析 |
3.3 主次承载区支护协调作用的力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钢管混凝土支架-锚索协调承载性能实验研究 |
4.1 强力护表支架选型 |
4.2 实验概况 |
4.3 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 |
4.4 实验过程与破坏形式 |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钢管混凝土支架-锚索协调控制围岩研究 |
5.1 钢管混凝土支架承载机理 |
5.2 参数分析 |
5.3 钢管混凝土支架-锚索协调控制围岩机理 |
5.4 钢管混凝土支架-锚索协调支护设计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6 钢管混凝土支架-锚索协调支护设计与工程实践 |
6.1 锚索协调下钢管混凝土支架设计方法 |
6.2 钱家营煤矿八采区轨道下山破坏情况 |
6.3 支护方案设计 |
6.4 支护效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进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基于生物力学特征的早期髋臼骨性缺损定量评估及精准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缩略表 |
1 绪论 |
1.1 髋臼缺损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髋臼缺损的社会经济学危害 |
1.1.2 髋臼缺损的流行病学研究 |
1.1.3 髋臼缺损的力学特征及病理变化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影像学评估髋臼缺损现状 |
1.2.2 髋臼缺损相关临床分期 |
1.2.3 髋臼缺损治疗进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1.3.1 选题依据 |
1.3.2 研究内容 |
2 应用LCEA量化早期髋臼缺损的影像学研究 |
2.1 引言 |
2.2 资料与方法 |
2.2.1 一般临床资料 |
2.2.2 LCEA的测量方法 |
2.2.3 应用LCEA量化髋臼缺损方法 |
2.2.4 统计学方法 |
2.3 结果 |
2.3.1 一般结果 |
2.3.2 LCEA测量结果 |
2.3.3 LCEA量化髋臼缺损结果 |
2.4 讨论 |
2.4.1 髋臼缺损的评估的意义 |
2.4.2 髋臼缺损的评估方法 |
2.4.3 髋臼缺损的划分 |
2.5 结论 |
3 早期髋臼骨性缺损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对象 |
3.2.2 软硬件环境 |
3.2.3 CT图像的获得 |
3.2.4 髋关节解剖数据的采集 |
3.2.5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3 结果 |
3.3.1 正常髋关节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3.2 髋臼缺损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 |
3.3.3 模型的验证 |
3.4 讨论 |
3.4.1 有限元分析的原理 |
3.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4.3 有限元模型准确性和可行性的验证 |
3.4.4 髋臼缺损模型的建立 |
3.5 结论 |
4 早期髋臼缺损对髋关节应力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及方法 |
4.2.1 试验模型的建立 |
4.2.2 软硬件环境 |
4.2.3 设置边界条件 |
4.2.4 主要观察指标及数据分析 |
4.3 结果 |
4.3.1 静态下各髋关节模型大体应力分布情况 |
4.3.2 静态下各组模型髋关节应力值 |
4.3.3 步态周期中正常髋关节应力分布 |
4.3.4 步态周期中髋臼缺损模型股骨头表面力学特征 |
4.3.5 步态周期中各模型髋臼关节面力学特征 |
4.3.6 步态周期中髋外展角度对股骨头力学分布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力学研究 |
4.4.2 髋臼缺损对于静态髋关节力学特征的影响 |
4.4.3 髋臼缺损对步态中髋关节应力影响 |
4.5 结论 |
5 基于生物力学特征早期髋臼骨性缺损精准修复的临床应用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研究材料 |
5.2.2 方法 |
5.2.3 观察指标 |
5.2.4 统计学分析 |
5.3 结果 |
5.3.1 髋臼缺损精准修复补块的计算结果 |
5.3.2 髋臼缺损精准修复手术有效性的力学验证 |
5.3.3 3D打印验证髋臼缺损精准修复可行性结果 |
5.3.4 髋臼缺损精准修复临床疗效评估 |
5.4 讨论 |
5.4.1 髋臼缺损精准修复的必要性 |
5.4.2 髋臼缺损精准修复补块的计算 |
5.4.3 髋臼缺损精准修复的力学验证 |
5.4.4 髋臼缺损精准修复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
5.4.5 髋臼缺损精准修复的应用前景及展望 |
5.5 结论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水岩耦合效应试验及隧道渗流智能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水岩作用的研究现状 |
1.2.1 水化学作用的研究现状 |
1.2.2 岩石裂隙渗流的研究现状 |
1.2.3 渗流反分析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2章 水化学作用对岩石损伤影响的研究 |
2.1 水化学作用与试验相关理论基础 |
2.1.1 水化学作用对岩石损伤的机理 |
2.1.2 声发射信号探测岩体损伤的原理 |
2.2 水化学作用对岩石损伤影响的试验研究 |
2.2.1 试验仪器和试验准备 |
2.2.2 试验过程 |
2.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 水化学作用对岩石损伤恢复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
2.3.1 岩石破裂过程分析RFPA~(2D)系统简介 |
2.3.2 模型的建立及方案的设计 |
2.3.3 变均质度的劈裂试验数值模拟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水压裂隙渗流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
3.1 裂隙渗流试验机理 |
3.1.1 立方定理 |
3.1.2 岩石的破坏特性 |
3.2 高水压裂隙渗流试验 |
3.2.1 试验样品制备 |
3.2.2 试验系统和试验过程 |
3.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 高水压裂隙渗流试验的数值模拟 |
3.3.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3.3.2 定围压变渗透压条件下渗流试验的模拟和验证 |
3.3.3 定围压高端部水头压力条件下渗流试验的数值模拟 |
3.3.4 定渗透压变围压条件下渗流试验的数值模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隧道渗流智能反分析的工程应用 |
4.1 基于差异进化算法的反分析方法 |
4.1.1 差异进化算法概述 |
4.1.2 试验设计方法 |
4.1.3 流固耦合计算理论 |
4.1.4 差异进化渗流反分析方法 |
4.2 数值渗流反分析的工程应用 |
4.2.1 大连地铁工程概况 |
4.2.2 三维数值模型 |
4.2.3 各向异性渗流反分析 |
4.2.4 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研究生履历 |
(10)深部半圆拱巷道预制锚固结构荷载位移全过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深部巷道围岩模拟相似材料及预制锚固结构试验系统的研制 |
2.1 工程背景 |
2.2 相似材料的选择及相应的物理力学测试 |
2.3 预制锚固结构模具研制及锚杆选取 |
2.4 本章小结 |
3 深部巷道预制不同锚固结构荷载位移全过程试验研究 |
3.1 物理模型试验设计 |
3.2 试验方案 |
3.3 不同锚杆密度预制锚固结构荷载位移全过程试验研究 |
3.4 锚固结构承载体破坏模式与机制 |
3.5 锚固结构承载体力学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深部巷道锚固结构承载能力影响因素敏感性数值模拟 |
4.1 数值模拟软件选取 |
4.2 数值计算模拟内容、方案及数值模型的建立 |
4.3 不同锚固结构承载能力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工程应用 |
5.1 西翼轨道大巷地质条件 |
5.2 巷道围岩松动圈探测及地应力实测 |
5.3 巷道围岩变形分析 |
5.4 支护参数确定 |
5.5 支护效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负荷传感器设计中的集中应力原理(论文参考文献)
- [1]负荷传感器设计中的集中应力原理[J]. 王志正. 北京钢铁学院学报, 1984(S1)
- [2]CFRP加固钢柱承载性能的数值模拟与设计方法研究[D]. 李瑭颖.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3]深部倾斜岩层巷道非均称变形演化规律及稳定控制[D]. 吴海. 中国矿业大学, 2014(12)
- [4]称重传感器弹性体材料40CrNiMo钢滞弹性的研究[D]. 高秀者. 江苏大学, 2009(04)
- [5]M300拉压弹簧试验机结构有限元分析与优化设计[D]. 王海波. 广西大学, 2008(01)
- [6]钢结构框架节点的疲劳性能试验研究及分析[D]. 刘东升. 南京理工大学, 2011(12)
- [7]深部破裂巷道围岩稳定强力协调支护控制研究[D]. 魏建军. 中国矿业大学, 2013(05)
- [8]基于生物力学特征的早期髋臼骨性缺损定量评估及精准修复研究[D]. 田丰德.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9]水岩耦合效应试验及隧道渗流智能反分析[D]. 姜帅. 大连海事大学, 2012(09)
- [10]深部半圆拱巷道预制锚固结构荷载位移全过程试验研究[D]. 王珂.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