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ega Edit Txt Editor文本编辑器(论文文献综述)
公鑫[1](2021)在《一种Hunk内的行差异分析方法及展示》文中认为在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每天会有大量的代码变更被提交到版本管理平台中,而阅读和理解代码的变更是软件开发过程的必要工作,人工的对于变更代码差异的识别也越来越困难。当今软件功能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软件的体系结构也随之增大,如果能够对代码的变更进行自动差异比较分析,则能够将代码变更的差异从源代码中分离,有助于对代码变更的阅读和理解,同时有助于开发人员研究代码变更中相关问题,有利于理解软件演化的过程。当前人工理解代码变更主要在文本差异化分析(textual code differencing)工具提供的Hunk集上进行,而有些工具还对每个Hunk进行二次差异化分析,并将结果展现在并排(side-by-side)的视图中,从而方便用户查看Hunk内部的变更。然而现有的二次差异化分析工具得到的结果普遍存在语句失配问题,即Hunk内部删除行与添加行之间的不恰当匹配以及配对的语句内部Token的拆分问题,影响理解事实的变更。首先,对代码差异失配问题的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事实证明了该问题在二次差异化分析中的普遍性;然后,对该失配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种对其改进的算法;最后,在设计的基于Eclipse插件的展示工具中将结果进行差异展示,并对该算法工具在开源项目上进行了实验验证。该算法基于轻语法分析,首先对版本源文件进行粗粒度上的文本差异化算法的分析,得到版本源文件的变更Hunk集,然后将集合的每一个Hunk中的文本行映射为语句行,并将语句行识别为基于单词(Token)的序列,其次对所有的删除语句和添加语句进行相似性匹配,对于匹配的语句应用最长公共子序列算法获取其内部的差异单词(Token)。在语句间相似性匹配和语句内差异化分析时均是以一个单词(Token)为最小比较单位。算法当前采用Java语言实现,并在一个自制的eclipse展示插件中对其结果予以展示。通过在五个开源项目上的实验,证明了该算法可以有效克服Hunk内语句行之间的失配以及Token的拆分问题。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整体的差异分析的准确率在83%~87%之间,其中对于Kdiff3工具分析存在问题的数据的准确率在70%~78%之间,同样对Beyond Compare4的准确率在71%~76%之间。
吕靖,邓飞[2](2020)在《AgriDEAP农学学术英语语料库的创建》文中认为AgriDEAP农学学术英语语料库是DEAP学术英语语料库的农学子库。本文主要介绍AgriDEAP的建设目标、语料来源和建库方法。同时,本文对AgriDEAP的基本构成和应用前景也做了介绍和探讨。
刘吉洛[3](2020)在《重要新发传染病(SFTS和COVID-19等)的流行病学、临床以及病毒基因进化特征》文中提出研究目的: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改变和人类活动增加,自然界循环的病原体更频繁地向人类生活环境溢出,形成自然疫源性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新发传染病的主要来源,对人类生存发展产生重大威胁。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重点新发传染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相关流行病学、临床和病原体进化特征从而探明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和特异性防治要点。同时希望通过高通量测序等手段探索威胁东南沿海地区居民健康的病原体,对自然疫源性疾病进行实时监测和提供预警技术方法。研究方法:1.第一部分通过广义相加模型评估气象因素对SFTS流行的影响,以地理遥感分析方法探索地理环境与SFTS的关系。在SFTS流行区域进行野外动物样本收集以寻找潜在宿主。收集患者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数据,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Cox比例风险模型和广义估计方程等统计方法总结SFTS患者临床特征。实时定量PCR法对患者进行血清核酸诊断并确定病毒载量,患者特异性抗体Ig M通过ELISA法测得。收集SFTS患者急性期血清标本,通过感染工具细胞并培养、分离和鉴定得到SFTS病毒株。随后以公共数据库参考序列为模板,设计正反引物,完成病毒的全基因组测序。通过系统发育分析方法,结合测序结果和已发布的SFTS病毒参考序列信息,分析其基因进化规律。2.第二部分纳入研究的病例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收治的北京COVID-19确诊患者。收集、整理了患者发病时间、暴露史和实验室诊断等资料。通过Cox回归分析筛选影响疾病预后的因素。为探索新型冠状病毒(SARS-Co V-2)潜在的自然来源,收集公共数据库已经上传的冠状病毒序列进行重组分析。单倍型网络分析用于分析SARS-Co V-2的基因进化特征。通过计算病毒刺突蛋白和受体结合能力的改变评估病毒基因变异产生的影响。3.第三部分鼠类、蝙蝠、鸟类生物样本于东南沿海地区岛屿捕获,并收集血液、器官组织、咽拭子和肛拭子等。对相应样本肺组织核酸进行抽提、质检和二代高通量测序,并以拼接、比对等生物信息学手段筛查病毒序列信息,从而确定样本体内的病原体。结果:1.第一部分纳入宁波和舟山SFTS患者136例,河南地区患者1574例。总体上,死亡组患者年龄高于非死亡组(P<0.001),而性别和发病到入院时间无明显差异。浙江地区SFTS患者发病多集中在夏季(7-9月),在岱山等岛屿上生活的患者来源病毒基因型主要为E型(P=0.002),降水量、日照时长和大气温度与SFTS发病时间有统计学关联(P<0.05)。浙江SFTS非死亡组患者多出现肌肉酸痛和乏力症状(P<0.05),河南地区死亡患者多出现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出血症状(P<0.05)。浙江地区患者入院时血尿素氮(BUN)升高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6),风险比为1.073(95%置信区间,1.021-1.128);而早期出现乏力症状为保护性因素(P=0.010),风险比为0.190(95%置信区间,0.053-0.675)。两地患者实验室检查项目入院时总体上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BUN和血肌酐(CREA)在死亡患者组显着高于非死亡患者组(P≤0.001)。浙江地区患者除白细胞(WBC)指标外,其余实验室检查项目和病毒载量动态变化趋势在死亡组和非死亡组患者间有显着差异(PGEE<0.05)。河南地区病例除WBC和肌酸激酶(CK)外,其余实验室检查项目动态变化趋势在死亡组和非死亡组患者间有显着差异(PGEE<0.05)。两地实验室检查指标动态趋势不同的项目为非死亡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以及死亡患者的CREA(PGEE<0.05)。累计收集舟山地区90只鼠类样本,SFTS病毒核酸检查均为阴性。分离174条患者来源毒株并完成全基因组测序,河南地区均为A型(117/117例),舟山(52/57例)和宁波(14/25例)地区多为E型,舟山和宁波分别发现9例和1例病毒重组。进化分析表明,病毒起源于河南并于1990-2005年由江苏输送至浙江和韩国,2005-2012年传播至日本并由韩国反向输入浙江。2.第二部分研究共计纳入55名COVID-19患者。患者平均潜伏期为8.42天,无症状携带者可能传播SARS-Co V-2,疾病的病程约为2周。与无肺炎表现的患者相比,有肺炎表现的患者年龄多15岁(P<0.001),有更高的比例患有高血压(有肺炎表现组为32.4%,无肺炎表现组为0%,P=0.004),更高比例出现发热(94.1%和71.4%,P=0.043)、咳嗽(61.8%和33.3%,P=0.040)症状。有肺炎表现患者入院时体内白细胞介素-6(14.61和8.06pg/m L,P=0.040)、B淋巴细胞比例(13.0%和10.0%,P=0.024)和红细胞沉降率(17.00和6.00m/60min,P=0.006)更高,而CD8+T显着降低(<190/μL)(33.3%和0%,P=0.019)。自发病至随后20天内的疾病发展过程中,与有肺炎表现患者相比,无肺炎组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以及CD8+T细胞含量更高(PGEE<0.001)并且差距逐渐增加,表明CD8+T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需要更长的恢复时间。与穿山甲来源的冠状病毒序列相比,云南蝙蝠来源的Ra TG-13冠状病毒序列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 V-2)的相似性更高。单倍型网络分析表明,SARS-Co V-2病毒株在世界范围内可分为5组(A-E)。武汉来源的病毒株主要属于C组,而美国来源的病毒株包含全部的5种类型。V367F和N354D突变使SARS-Co V-2刺突蛋白与受体的结合能力比以往的冠状病毒更高。3.第三部分舟山市岱山岛共计收集动物样本44只,检测到长尾病毒科(Siphoviridae)、多瘤病毒科(Polyomaviridae)和逆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e)等多种病毒。南海岛屿共计收集鼠类样本16只、鸟类样本31只;各调查点的平均鼠密度为3.7%,各调查点中最高鼠密度为10%;鸟类样本种类多样。结论:气候、地理环境因素与SFTS发病时空分布相关,河南与浙江地区SFTS临床特征略有区别但总体相似,都可以引起广泛的器官损伤,在疾病防治过程中应当遵循普遍规律并注重差异。进化分析结果表明韩国、日本地区SFTS病毒由浙江传入,这有助于寻找潜在的动物宿主。在舟山发现多种以往当地未报道的病原体,可为新发传染病的预防提供帮助。在南沙群岛,动物物种日渐丰富,应当积极预防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威胁。武汉地区以外的COVID-19患者多有武汉暴露史。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和其他易感人群而言,接触无症状携带者和医院导致的感染是发病的危险因素。SARS-Co V-2导致的淋巴细胞减少引起肺炎的发生。研究结果可以为流行源头外地区的疾病防治提供借鉴。病毒基因进化分析结果不支持武汉是SARS-Co V-2由自然界向人类溢出的发源地。V367F和N354D突变可以提高病毒的传播、致病能力。
王力[4](2020)在《自动可视化在逻辑验证中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伴随着IC(集成电路)产业的近些年的飞速发展,芯片电路设计的难度与复杂性日益增大,而制约集成电路产业继续高速发展的最重要环节是芯片验证工作。当前商业化芯片设计中的芯片验证工作量是难以想象,高效的芯片验证可以让企业减少流片损失,加快芯片量产周期,提升设计质量。在逻辑验证中实现的自动可视化技术是未来芯片验证效率提升发展的一个主流方向,是本文着力实现和探究的方向,本文也提出了关于自动可视化验证的一种具体实施方案。本文的研究目标是使用自动可视化技术提升验证效率,研究目标的具体实现方式是设计一种自动可视化的数据处理平台,减少芯片逻辑验证工作中数据处理环节的工作量,实现逻辑验证中数据处理环节的高效性,从而达到提高验证效率的设计目的。本文设计的自动可视化数据处理平台是由数据自动化收集模块与数据可视化呈现模块构成。数据自动化收集模块主要依靠Python语言以及UVM方法学、集成EDA验证平台实现,数据可视化呈现模块主要依靠Python语言、Web框架、Linux系统、数据库技术实现。本文设计的自动可视化数据处理平台整合了软件数据处理与硬件验证技术,而且本文结合自身实习经历设置了许多人性化的功能组件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方便验证工作人员完成日常的数据处理工作。为了实现本文设计的平台,第一步是设置当前使用中的UVM平台信息报表模块的参数,利用UVM方法学提供的标准化数据输出模式来获取本设计需要的验证数据处理对象,接下来是利用本文设计的自动可视化数据处理平台对从UVM平台中获取的标准化输出数据根据实际验证工作中的需求进行一系列的技术处理,之后利用可视化的网页终端实现数据的呈现和管理。从而在不同的逻辑验证进程中完成本文所设计的一整套的自动可视化验证数据处理流程。本文设计的验证数据处理平台可以直接投入实际验证工作中,实现对验证数据的自动化管理和可视化呈现。有效减小验证工程师自行处理数据带来的工作负担以及数据处理结果的差异,实现标准化的数据管理。有效提升逻辑验证中数据处理的效率。传统的可视自动化验证方法主要是设计自动生成测试用例以及验证平台代码的自动化代码生成器。本文设计的处理验证数据的可视自动化数据处理平台相比较于传统方法,具有实用性高,适用范围广,可靠性好,联动性强等优点。本文的设计方向也开辟了自动可视化验证实现的新途径,这就是立足于实际验证工作需求之上对现有实用技术的进行有效的整合应用,创新以及扩展。
逯涛[5](2019)在《AVEVA Marine船体生产设计软件的二次开发》文中研究说明三维设计软件AVEVA Marine在船体结构建模、施工图纸绘制、号料、报表输出等工作事项中被广泛应用,是目前船舶行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生产设计辅助软件。但针对各企业的不同需求,有些功能依然需要优化和拓展,本文对相关问题进行了二次开发研究,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补板几何宏编辑的问题:AM软件中补板(Clip)和穿越孔(Cutout)的初始化对于用户而言较为复杂,尤其是几何宏语言的编译。其中各参数、辅助点多,人工读取、修改过程繁琐,并且为验证宏源文件的正确性必须先后通过SZ006编译、Log view init关联、登录工程创建补板,整个流程耗时巨大。因此针对该问题,如何有效地提高几何宏源文件编写效率显得尤为关键。软件应用中的问题:AM软件中的部分应用需要进行企业定制,如各类报表输出,不同企业的报表格式不同以及同一企业内不同项目的报表也不同;软件中的部分应用功能需要拓展,如余料管理系统,作者工作单位所使用的AM版本中尚无余料管理系统,而使用的软件外部的余料管理表应用起来弊病很多;有一些需要加强自动化的功能,如加工图、拼板图的绘制,这些图纸的数据往往源自于船体模型,所谓的绘制就是将船体模型的数据通过量取并记录在指定的图纸图框中,人工干预量大,易于发生错误。针对补板几何宏编辑中的难点,本文通过应用Visual Basic开发程序从AVEVA Marine的外部对补板几何宏进行编辑,有效改善了几何宏编辑过程,提高该项工作人机交互的友好性;而针对工作中发现的典型问题,本文应用.NET方法以及AVEVA Marine软件自身提供的接口进行AVEVA Marine的二次开发,开发内容包括报表输出的程序、余料管理程序、曲加工自动出图程序、拼板图自动出图程序、优化Assembly Planning编辑器。实践表明,本文研发的各类开发程序较好地解决了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在提高船体生产设计效率上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希望本文的工作能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邵建伟[6](2020)在《两类重要人兽共患病病原体在主要动物宿主中的分布、传播风险及其分子特征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及意义: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感染引起的全球性流行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我国也是钩端螺旋体病的主要流行疫区之一。近二十年来,我国钩端螺旋体病的发病率显着降低。由于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及其宿主动物种类繁多,能在水中长时间存活而极易引起暴发流行,钩端螺旋体病仍然是我国国家级监测的传染病之一。小型哺乳动物是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的主要储存宿主和传播载体,但我国小型哺乳动物中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种类、分布和传播风险迄今了解甚少。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我国中、东部地区不同小型哺乳类宿主动物中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种类、分布和传播风险的研究,深入了解我国小型哺乳动物中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的流行情况,为人群中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流行的风险评估提供本底数据和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采集2016年11月2017年7月在我国湖北省和浙江省捕获的4001只小型哺乳动物(1787只14种鼠,1790只20种蝙蝠、424只4种鼩鼱)的肾脏样本,提取肾组织总DNA。采用通用性致病性钩端螺旋体16S r RNA基因(rrs)套式PCR,检测上述肾组织DNA样本中rrs基因,确定上述动物中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的感染情况。采用套式PCR检测rrs基因阳性DNA样本中致病性钩端螺旋体sec Y、Lip L32、Lip L41、fla B基因并进行序列同源性和系统发生分析,确定上述动物感染的主要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种类。研究结果:套式PCR检测结果显示,4001份肾组织总DNA中,9.4%(375/4001)的样本检出致病性钩端螺旋体rrs基因片段。致病性钩端螺旋体rrs、sec Y、Lip L32、Lip L41、fla B基因序列同源性和系统发生分析结果显示,375只小型哺乳动物感染三种已知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L.interrogans、L.borgpetersenii、L.kirschneri)和六种可能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新种,其中可能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新种均来自于蝙蝠。鼠、蝙蝠、鼩鼱三大类小型哺乳动物中,鼠L.interrogans阳性率显着高于蝙蝠和鼩鼱,鼠和蝙蝠L.borgpetersenii阳性率显着高于鼩鼱,蝙蝠L.kirschneri阳性率则显着高于鼠和鼩鼱。结论:小型哺乳类动物宿主中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感染率较高,仍存在较高的人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流行的风险。L.interrogans、L.borgpetersenii、L.kirschneri是小型哺乳动物优势感染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种类,蝙蝠携带多个可能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新种。作为高山地区鼠类中的优势物种,社鼠也是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的主要宿主动物。三大类小型哺乳动物中,鼠是L.interrogans的主要宿主动物,蝙蝠是L.borgpetersenii和L.kirschneri的主要宿主动物。研究背景及意义:蜱传立克次体病是由蜱传立克次体感染引起的全球性流行的人兽共患传染病。蜱作为立克次体主要的储存宿主和传播媒介,在立克次体病的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同的地理、地貌和气候环境决定了不同蜱种分布及其携带的立克次体种类。我国大陆地区已分离鉴定了多种蜱传立克次体,其中大多数蜱传立克次体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此外,近年来我国立克次体病病例报道日益增多,其中大部分病例来自我国东北地区。然而,我国东北不同地区的蜱种分布及其携带的立克次体种类仍所知甚少。本研究采集了中国东北哈尔滨地区多种蜱类并检测了蜱体内立克次体,以了解蜱传立克次体在不同蜱种中的分布规律及其分子特征,为该地区更有效地防控蜱传立克次体病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2019年4月5月采集我国东北哈尔滨地区不同地理和地貌7个区域家畜体表、灌木或草地的成年蜱。采用形态学方法初步鉴定蜱种类,然后采用PCR和测序法检测蜱线粒体16S r DNA基因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与系统发生分析。采用特异性扩增立克次体柠檬酸合成酶基因(glt A)和17 k Da蛋白抗原基因(17-k Da)的套式PCR筛查蜱体内立克次体。采用PCR扩增glt A和17-k Da基因阳性样本中的长片段16S r RNA(rrs)、glt A、gro EL和omp A基因,扩增产物测序后进行序列同源性和基因系统发生分析。研究结果:哈尔滨地区7个采样区共捕获了5种1286只成年蜱,长角血蜱和全沟硬蜱分别是家畜和灌木/草地的主要蜱种。套式PCR检测结果显示,1286例蜱样本中370例检测出立克次体glt A和17-k Da基因,总阳性率为28.8%(370/1286)。rrs、glt A、gro EL和omp 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370例立克次体阳性样本中仅检出饶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raoultii)和新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Candidatus Rickettsia tarasevichiae)。饶氏立克次体检出于森林革蜱、草原革蜱和长角血蜱,阳性率为37.6%;新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仅检出于全沟硬蜱,阳性率为22.8%。40.7%家畜体表采集的蜱携带饶氏立克次体和新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显着高于从灌木/草地采集的蜱中两种立克次体的携带率(19.5%)(P<0.05)。结论:我国东北哈尔滨地区蜱种及其分布存在地理与地貌差异。蜱携带的立克次体为饶氏立克次体或新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来自家畜体表的蜱饶氏立克次体和新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携带率较高,提示存在蜱-家畜之间的立克次体循环并有可能在人立克次体病传播中起重要作用。
叶旭[7](2019)在《δ冠状病毒跨物种传播及猪δ冠状病毒遗传进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冠状病毒(Coronavirus,CoV)是目前已知的基因组最大的RNA病毒,冠状病毒具有较强的可塑性,通过突变和重组冠状病毒易产生跨宿主传播,并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生成新的病毒。δ冠状病毒(Deltacoronavirus,δ-CoVs)是冠状病毒科的新成员,与其他冠状病毒科成员不同的是,δ-CoVs能感染禽类以及哺乳动物。δ-CoVs最早于2007年,在中国南方地区针对SARS的流行病学调查从白鼬獾和亚洲野生豹猫中检测得到。随后中国香港学者Woo等人在2009年报道了3种禽类的δ-CoVs(avainδ-CoVs,ADCoVs)、在2012年报道了7种在禽类和猪中的δ-CoVs。猪δ冠状病毒(PDCoV)于2014年初在美国俄亥俄州爆发,随后在北美以及亚洲多国中相继被发现,并给养猪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最新的研究显示,在沙特阿拉伯、美国、波兰等地的禽类中均发现有δ-CoVs的存在。δ-CoVs在世界各地的禽类中广泛存在,这些动物源性的病毒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潜在威胁。而目前关于δ-CoVs的进化历史尚不清楚,并且PDCoV作为一种新发病原其来源尚未明确,因此分析δ-CoV的遗传和进化有望阐明其是否存在跨物种传播风险以及PDCoV产生的原因,并发现可能产生跨物种传播的关键基因,为疫苗研制或抗病毒药物研发提供理论支持。而PDCoV是目前δ-CoVs中唯一可以感染哺乳动物并拥有全基因组序列的病毒,可以作为探讨δ-CoVs在禽类与哺乳动物中跨物种传播的模型,同时也为δ-CoVs和PDCoV的遗传进化分析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δ-CoVs遗传进化分析收集了所有δ-CoVs全基因组序列,并构建了全基因组以及冠状病毒主要基因(Orf1ab SEMN,Orf1ab,S,EMN)的进化树。我们发现麻雀冠状病毒(SpCoV)在遗传距离上与PDCoV极为接近,暗示着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关系。SpCoV也有一个较大的群体,因此我们把δ-CoVs分为三群以此来分析不同群内和群间的基因差异,群内基因差异显示刺突蛋白(Spike,S)基因的遗传距离(p-distance)显着高于其他基因,群间差异显示SpCoV和PDCoV的遗传距离较近。对δ-CoVs主要编码区Orf1ab SEMN整体进行p-distance以及synonymous&nonsynonymous p-distance分析时发现,SpCoV与PDCoV遗传距离较为接近,在基因主要编码区上nsp3(PLpro)以及S基因上存在较大的变异。根据已有的文献报道,冠状病毒产生跨物种传播可能主要与S蛋白、PLpro以及辅助蛋白(accessory protein)相关,因此我们也对所有δ-CoVs的可能存在的辅助蛋白进行了预测,并对nsp3、Rdrp、S以及辅助蛋白基因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SpCoV在这些基因上均与PDCoV较为相似,并且PDCoV的3’UTR明显短于ADCoVs,辅助蛋白数量也少于ADCoVs。以上结果均显示PDCoV与ADCoVs存在一定差异,但是与ADCoVs中的SpCoV表现出了极强的相关性,并且与跨物种传播相关的基因差异要明显高于其他基因。2.δ-CoVs跨物种传播分析δ-CoVs有着极大的宿主谱,所以我们使用软件分析了δ-CoVs内部可能的跨物种传播情况。结果显示δ-CoVs内部确实存在大量的宿主转换,并且PDCoV有可能是由SpCoV宿主转换而来。之前有文献报道认为PDCoV可能是由SpCoV和文鸟冠状病毒(Mun CoV)重组而来,在我们的重组分析中发现,PDCoV更有可能是SpCoV内部重组而来。对比Mun CoV和PDCoV在整个基因组的相似性,SpCoV都要高于Mun CoV。有文献显示,在跨物种传播中病毒为了适应新的宿主通常会采取很多策略例如改变密码子的偏爱性以此来促进自身的增殖,基因组的GC含量是跨物种传播中密码子使用变化有关的最可靠信号,第三位密码子的GC含量(GC3s)变化与病毒适应进化相关。因此我们分析了所有的δ-CoVs其GC12s(前两位密码子GC含量)和GC3s与GC含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δ-CoVs的GC含量变化主要是由GC3s的变化引起,GC含量与GC12s、GC3s之间的变化具有极强的相关性,证实δ-CoVs经历了长期的进化并且PDCoV极有可能来源于ADCoVs。密码子偏好性分析也显示PDCoV与SpCoV有极强的相似性,进一步佐证PDCoV可能来源于SpCoV。3.PDCoV起源分析针对SpCoV和PDCoV继续进行分析发现PDCoV的起源时间在1990s,而SpCoV起源时间远早于PDCoV,结果显示SpCoV的起源时间远早于PDCoV,说明PDCoV可能来源于SpCoV。我们也对PDCoV的地理起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PDCoV很有可能起源于东南亚。
赵丽[8](2019)在《基于IPFS和以太坊的分布式协同文本编辑网站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协同文本编辑系统的目标在于提供物理空间分散的文字工作者合作编辑文档的可能性。当前多数基于C/S或B/S模式实现的协同文本系统虽然从功能角度提供了用户合作编辑文档的网络平台,但同时也因为对服务器的高度依赖往往存在明显的系统和数据安全漏洞。针对该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IPFS和以太坊的去中心化网站构建模型,并联系相关协同编辑理论和应用框架实现了一个分布式协同文本编辑网站。主要工作总结如下:首先,研究并讨论了早期协同文本应用的构建方案,针对其高度中心化的结构缺陷结合去中心化应用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提出了基于对等网络和分布式一致性维护算法CRDT实现Serverless协同编着网站的新的构建思路。其次,通过对传统B/S模式的改造,提出了一种基于IPFS和以太坊的去中心化网页应用架构模型B-DS。该模型使用IPFS和以太坊作为数据存储层,在提供可靠数据存储的同时向上提供可信计算和统一管理服务,实现了网页应用构建中去中心化的拓扑结构与统一管理的功能需求的有效统一。最后,根据对IPFS和以太坊的技术分析,结合实际应用需求对系统进行了相应的系统架构和功能设计,并最终在B-DS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网站的前后端实现方案和重点功能模块的实现过程。针对IPFS和以太坊的特殊应用背景,论文详细介绍了网站的部署过程,并从系统兼容性和功能方面对系统进行了相应的测试,确保平台的正常运行和使用。论文所实现的分布式协同文本编辑网站创新性的将IPFS和以太坊技术与协同理论相结合,设计并实现了对等网络中的分布式协同文本编辑网站应用,验证了在对等网络中构建Serverless网页应用的可行性,为解决当前网站建设中所存在的单点失效以及数据安全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史洁[9](2019)在《目的论指导下的科技文本汉英翻译实践报告 ——以《计算机辅助翻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当前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步深入,英语作为全球用语言,英语翻译的重要性日渐提升。科技英语翻译由于其专业性,要求科技翻译从业人员在对科技英语文本特点了解的基础上,提高科技英语的翻译技巧。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家Katharina Reiss和Hans Vermeer提出翻译目的论,详细阐述了目的论的基本原则,即目的原则(skopos rule)、连贯原则(coherence rule)和忠诚原则(fidelity rule)。其中目的原则是首要原则,连贯原则和忠诚原则需忠于目的原则。本翻译实践报告选取钱多秀主编的翻译专业教材《计算机辅助翻译》第一、二、三章为原文本,在翻译目的论指导下,将原文本译为英语。实践报告由五部分组成,分别为翻译任务描述、翻译过程描述、翻译理论概述、案例分析和翻译实践总结。其中案例分析是本实践报告的核心部分,重点在于体现翻译思路,说明翻译方法;翻译实践总结部分则是实践报告的精华部分,体现了翻译实践的收获和意义,为未来的翻译工作提供建议。通过撰写本翻译实践报告,译者不仅在翻译水平上得到一定的提高,学习了一些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技巧,而且增进了对翻译的认识,更加意识到好的译者不仅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还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翻译技术——计算机辅助翻译。
甘东[10](2019)在《基于多域管理模式的团队协作学习平台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才的训练和培养不再局限于线下,越来越多的在线学习平台开始涌现。高校为了提升教学效果,纷纷引进了学习平台作为面对面教学的补充。因此一个优秀的学习平台对于高校创新人才的训练和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高校内的学习管理系统与高校外开放式在线学习平台进行分析,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多域管理模式的团队协作学习平台。该平台作为专注于各级学校(大学,职业学校,中学和企业学校)的课堂教学支撑系统,支持教师和学生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质量,为个性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打下基础。本文工作基于广东省计算机网络重点实验室开发的企业级在线学习平台进行,在该平台的应用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一、当前系统基于课程教学,学习者以个人或班级的方式进行学习,无法基于项目或主题教学,以团队成员的方式进行学习。二、随着系统的广泛应用,系统内的用户组织架构愈加庞大、层级关系愈加复杂,系统存在用户管理范围以及管理职责划分不明确的问题。三、批改模块过于简陋,不足以支撑团队项目中对于批改的多对一需求、可见性需求和多级训练需求。基于上述缘由,本文在原系统中完成如下工作:一、通过对协作学习理论的研究,设计和实现一个团队项目模块,并分析该模块在具体场景中的应用,抽象出多种通用应用情景。二、在用户管理模块中引入多域管理模式,可对复杂用户组织结构进行管理,并对用户组织可见性进行控制。三、为支撑团队项目模块的应用情景,在批改模块中设置灵活的分配批改策略和团队筛选晋级功能,并引入一种文本相似度检测算法用于辅助教师批改。四、解决系统中存在的许多零散问题,包括图片压缩、特殊字符处理、批改流程优化、成绩统计分析与导出、平台相关系统的自动登录等。此外,本文还进一步研究了辅助批改问题,训练了一个自动评分模型,实现对具体事实类型的简答题自动评分,通过模型集成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实验结果。本文开发过程中累积发布约180次前端更新、150次后端更新,系统跨越了两个大版本,目前最新版本为6.0。系统已部署在多个院校,经过本文的测试和用户使用的反馈,系统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
二、Mega Edit Txt Editor文本编辑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ega Edit Txt Editor文本编辑器(论文提纲范文)
(1)一种Hunk内的行差异分析方法及展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创新点 |
1.4 本文结构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相关研究概述 |
2.1 代码变更的相关研究 |
2.1.1 代码变更 |
2.1.2 代码变更差异分析的相关研究 |
2.1.3 代码变更差异化分析算法的相关研究 |
2.1.4 软件变更差异化分析工具的相关研究 |
2.2 可视化技术 |
2.2.1 可视化框架JavaFX |
2.3 文本相似性 |
2.3.1 文本相似性的相关研究 |
2.3.2 Jaccard文本相似性算法 |
2.4 Eclipse及其插件技术 |
2.4.1 Eclipse |
2.4.2 Eclipse插件开发环境(PDE) |
2.5 相关开发工具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二次差异化分析中的失配问题 |
3.1 失配问题的占比 |
3.2 问题分析 |
3.2.1 Token 失配问题分析 |
3.2.2 语句失配问题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Hunk的行差异化分析方法 |
4.1 差异分析方法概述 |
4.2 代码变更块的获取与切分 |
4.2.1 代码变更块的获取(Hunk识别) |
4.2.2 代码变更块的切分(Hunk切分) |
4.3 基于轻语法分析的Hunk内二次差异化分析算法 |
4.3.1 算法框架 |
4.3.2 算法的描述 |
4.3.3 相似性匹配matching算法的描述 |
4.4 差异分析算法的实现 |
4.4.1 语句识别 |
4.4.2 语句相似性匹配 |
4.4.3 语句内部差异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Eclipse插件的代码变更差异分析工具的设计与实现 |
5.1 需求性分析 |
5.2 整体结构设计 |
5.3 相关功能的实现 |
5.3.1 插件功能的实现 |
5.3.2 外部工具展示功能的实现 |
5.4 数据源 |
5.5 相似阈值的选择 |
5.6 工具验证与分析 |
5.6.1 工具的验证 |
5.6.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一、发表学术论文 |
二、其它科研成果 |
(2)AgriDEAP农学学术英语语料库的创建(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建库目标 |
3. 语料收集 |
3.1 学科 |
3.2 期刊 |
3.3 语料下载及抽样方法 |
4. 语料整理 |
4.1 格式转换 |
4.2 文本清洁及预处理 |
4.3 格式整理及XML标注 |
5. 应用前景 |
(3)重要新发传染病(SFTS和COVID-19等)的流行病学、临床以及病毒基因进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SFTS流行病学、临床以及病原体基因进化特征研究 |
一、引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第二部分 COVID-19流行病学、临床及病原体基因进化研究 |
一、引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第三部分 东南沿海地区自然疫源性疾病监测 |
一、引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One Health Strategy and its Usage to Prevent Zoonosis in Military Troops |
References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
致谢 |
(4)自动可视化在逻辑验证中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二章 逻辑验证相关理论 |
2.1 逻辑验证的手法 |
2.2 验证语言 |
2.3 UVM方法学简介 |
2.3.1 UVM平台结构 |
2.3.2 基于UVM的phase机制 |
2.3.3 工厂机制 |
2.3.4 消息管理机制 |
2.4 脚本语言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动可视化在逻辑验证中的设计方案 |
3.1 逻辑验证中的自动可视化方案概述 |
3.2 平台可行性分析 |
3.3 平台各功能模块技术分析 |
3.3.1 自动化数据采集模块 |
3.3.2 可视化数据呈现模块 |
3.3.3 数据库模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动可视化逻辑验证数据处理平台的实现 |
4.1 平台模块功能划分 |
4.2 自动化数据采集模块实现 |
4.2.1 总体流程 |
4.2.2 数据筛选 |
4.2.3 数据放入数据库 |
4.3 数据库建模 |
4.4 可视化数据呈现模块实现 |
4.4.1 可视化数据呈现模块功能划分 |
4.4.2 模板与资源文件 |
4.4.3 表单与电子邮件 |
4.4.4 视图函数 |
4.4.5 前台数据呈现模块 |
4.4.6 后台数据管理模块 |
4.4.7 用户认证模块 |
4.4.8 错误信息处理 |
4.5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平台上线与应用测试 |
5.1 平台测试概述 |
5.2 各模块具体测试结果 |
5.2.1 前台数据呈现模块测试 |
5.2.2 登陆认证模块测试 |
5.2.3 后台数据管理模块测试 |
5.2.4 数据采集模块的测试 |
5.3 部署上线 |
5.4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实践探究结论与成果总结 |
6.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AVEVA Marine船体生产设计软件的二次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2 船体生产设计及AVEVA Marine的应用 |
2.1 现代造船模式 |
2.2 生产设计的计算机化 |
2.3 生产设计的重点及如何发展 |
2.3.1 生产设计中的困难 |
2.3.2 生产设计的发展方向 |
2.4 AVEVA Marine的应用 |
2.4.1 创建模型 |
2.4.2 施工图制作 |
2.4.3 PLATE NESTING |
2.4.4 表格的设计 |
2.5 AVEVA Marine二次开发方法 |
2.5.1 宏语言开发方法 |
2.5.2 Vitesse开发方法 |
2.5.3 与AVEVA Marine界面互动 |
2.5.4 .NET开发方法 |
2.5.5 开发.NET Addin |
2.5.6 其他二次开发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3 AVEVA Marine补板几何宏编辑的二次开发研究 |
3.1 AM补板创建的难点 |
3.2 AM中补板的建模方法 |
3.2.1 创建补板方法一 |
3.2.2 创建补板方法二 |
3.3 关联宏程序文件 |
3.3.1 sbh_clip_macro.def的配置方法 |
3.3.2 sbh_clip_macro.def的 check方法 |
3.4 宏源文件的编译 |
3.4.1 宏源文件编译方法 |
3.4.2 宏源文件编译CHECK方法 |
3.5 编译重点 |
3.5.1 宏源文件的编辑 |
3.5.2 实际操作中的难点 |
3.6 Visual Basic介绍 |
3.7 VB的初级应用 |
3.7.1 补板分类 |
3.7.2 找出补板常见的差异点 |
3.7.3 设置变量输入框 |
3.7.4 程序编制方法 |
3.7.5 功能小结 |
3.8 利用VB深入开发 |
3.8.1 解决问题的思路 |
3.8.2 创建坐标系 |
3.8.3 型材类型选择 |
3.8.4 补板方向选择 |
3.8.5 闭合图形编辑 |
3.8.6 生成目标.gml |
3.8.7 功能小结 |
3.9 本章小结 |
4 AVEVA Marine数据处理的二次开发研究 |
4.1 按需制作报表 |
4.1.1 表格的样式 |
4.1.2 接口的嵌入 |
4.1.3 开发成果 |
4.1.4 功能小结 |
4.2 余料管理系统 |
4.2.1 余料报表介绍 |
4.2.2 植入RM.dll |
4.2.3 操作界面优化 |
4.2.4 功能小结 |
4.3 曲加工图的自动化出图探索 |
4.3.1 现实需求 |
4.3.2 开发思路 |
4.3.3 准备标准图框 |
4.3.4 按标识抽取扁铁端切轮廓 |
4.3.5 对曲加工类型(A/B/C)分类 |
4.3.6 生成图纸 |
4.3.7 功能小结 |
4.4 拼板图的自动化出图探索 |
4.4.1 现实需求 |
4.4.2 开发思路 |
4.4.3 生成板架剖图 |
4.4.4 消隐视图中多余线条 |
4.4.5 尺寸生成 |
4.4.6 计算板厚差 |
4.4.7 标记重量及其他信息 |
4.4.8 生成图纸 |
4.4.9 功能小结 |
4.5 优化Assembly Planing[7][12]编辑器 |
4.5.1 Assembly Planning接口 |
4.5.2 TREE TYPE控件 |
4.5.3 加载def文件 |
4.5.4 TREE TYPE控件增加函数 |
4.5.5 功能小结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附录A NET Addin代码开发 |
附录B sbh_clip_macro.def的配置 |
附录C Design Addins.cs 代码 |
附录D DesignMain.cs 代码 |
附录E Parts Info Window.cs 代码 |
附录F Parts Info Window.cs 代码 |
附录G 自动出加工图代码 |
附录H 几何宏代码 |
致谢 |
(6)两类重要人兽共患病病原体在主要动物宿主中的分布、传播风险及其分子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1 |
Abstract1 |
中文摘要2 |
Abstract2 |
第一部分 小型哺乳类动物宿主中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种类与分布及其传播风险研究 |
第一章 引言 |
1.1 钩端螺旋体 |
1.2 钩端螺旋体病 |
1.3 小型哺乳动物在钩端螺旋体传播中的作用 |
1.4 近十年中国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情况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实验仪器 |
2.2 主要实验试剂 |
2.3 主要溶液的配制 |
2.4 主要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 |
2.5 实验方法 |
2.5.1 小型哺乳动物样本的采集 |
2.5.2 小型哺乳动物物种的鉴定 |
2.5.3 肾组织总DNA的提取 |
2.5.3.1 组织悬液的制备 |
2.5.3.2 总DNA的提取 |
2.5.4 致病性钩端螺旋体阳性样本的初筛 |
2.5.5 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相关基因的扩增 |
2.5.6 PCR产物的纯化、回收 |
2.5.7 PCR产物的克隆、测序 |
2.5.7.1 目的片段连接至克隆载体 |
2.5.7.2 连接产物转化感受态细胞 |
2.5.7.3 感受态细胞复苏 |
2.5.7.4 阳性克隆筛选 |
2.5.7.5 阳性克隆测序 |
2.5.8 序列比对 |
2.5.9 系统发生分析 |
2.5.9.1 基于rrs和 secY基因的系统发生分析 |
2.5.9.2 串联基因多位点系统发生分析 |
2.5.10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小型哺乳动物样本的采集 |
3.1.1 采样汇总 |
3.1.2 各采样区域小型哺乳动物数量及种群构成 |
3.1.3 不同生态类型采样区域小型哺乳动物数量及种群构成 |
3.2 小型哺乳动物中致病性钩端螺旋体阳性样本的初筛 |
3.3 阳性样本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相关基因的扩增 |
3.4 小型哺乳动物中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的筛查结果 |
3.4.1 各采样区域小型哺乳动物中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筛查 |
3.4.2 不同生态类型采样区域小型哺乳动物中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筛查 |
3.4.3 不同种类小型哺乳动物中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筛查 |
3.5 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的序列同源性分析 |
3.6 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的系统发生分析 |
3.6.1 基于rrs和 secY基因的系统发生分析 |
3.6.2 串联基因多位点系统发生分析 |
3.7 已知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在小型哺乳动物中的分布 |
第四章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中国东北哈尔滨地区蜱传立克次体分布规律及其分子特征研究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实验仪器 |
2.2 主要实验试剂 |
2.3 主要溶液的配制 |
2.4 主要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 |
2.5 实验方法 |
2.5.1 蜱的采集 |
2.5.2 蜱种鉴定 |
2.5.3 样本处理与组织DNA的提取 |
2.5.4 立克次体的初筛 |
2.5.5 立克次体相关基因的扩增 |
2.5.6 PCR产物的纯化、回收 |
2.5.7 PCR产物的克隆、测序 |
2.5.8 序列比对 |
2.5.9 系统发生分析 |
2.5.10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蜱种鉴定 |
3.1.1 蜱种形态学鉴定 |
3.1.2 蜱种分子生物学鉴定 |
3.2 采样汇总 |
3.2.1 各采样区域蜱数量及蜱种构成 |
3.2.2 不同采样来源的蜱数量及蜱种构成 |
3.3 立克次体的筛查与相关基因的扩增 |
3.4 哈尔滨地区蜱传立克次体的检测结果 |
3.4.1 不同蜱种立克次体检测结果 |
3.4.2 不同采样来源的蜱立克次体检测结果 |
3.4.3 不同采样区域的蜱立克次体检测结果 |
3.5 蜱传立克次体的序列比对分析 |
3.5.1 饶氏立克次体(R.raoultii)序列比对分析 |
3.5.2 新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Ca.R.tarasevichiae) |
3.6 蜱传立克次体的系统发生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中国钩端螺旋体和钩端螺旋体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国蜱传立克次体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与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δ冠状病毒跨物种传播及猪δ冠状病毒遗传进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
1 文献综述 |
1.1 冠状病毒 |
1.1.1 冠状病毒分类 |
1.1.2 冠状病毒的基因组特征 |
1.2 冠状病毒跨物种传播关键蛋白简介 |
1.2.1 冠状病毒S蛋白 |
1.2.2 冠状病毒PLpro |
1.2.3 冠状病毒辅助蛋白 |
1.3 δ冠状病毒简介 |
1.4 PDCoV简介 |
1.4.1 PDCoV的致病性 |
1.4.2 PDCoV受体研究相关进展 |
1.5 生物信息学简介 |
1.5.1 系统发育简介 |
1.5.2 密码子使用 |
1.5.3 正选择 |
1.6 病毒跨物种传播风险 |
1.6.1 禽流感病毒的跨物种传播 |
1.6.2 蝙蝠源性的冠状病毒跨物种传播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3 材料与方法 |
3.1 序列收集 |
3.1.1 δ-CoVs全基因组序列收集 |
3.1.2 CoVs参考毒株序列收集 |
3.2 使用的主要软件 |
3.3 系统发育树构建与基因遗传距离分析 |
3.4 病毒与宿主遗传进化关系 |
3.5 重组分析 |
3.6 密码子使用分析 |
3.7 BEAST软件分析 |
3.8 辅助蛋白预测 |
4 结果与分析 |
4.1 δ-CoVs遗传进化分析 |
4.1.1 δ-CoVs遗传进化树 |
4.1.2 δ-CoVs基因遗传距离分析 |
4.2 δ-CoVs跨物种传播分析 |
4.2.1 PDCoV重组分析 |
4.2.2 δ-CoVs跨物种传播分析 |
4.2.3 δ-CoVs密码子使用分析 |
4.3 SpCoV和 PDCoV时间起源分析 |
4.4 PDCoVs遗传进化与起源分析 |
4.4.1 PDCoVs遗传进化树分析 |
4.4.2 PDCoVs时间地理起源分析 |
5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1.1 δ-CoVs跨物种传播的关键蛋白 |
5.1.2 δ-CoVs潜在的跨物种传播风险分析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基于IPFS和以太坊的分布式协同文本编辑网站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分布式协同编辑网站的相关技术 |
2.1 网站基本技术 |
2.1.1 HTML和HTML5 |
2.1.2 CSS和CSS3 |
2.1.3 JS和ES6 |
2.1.4 React和Redux |
2.2 数据存储与管理技术 |
2.2.1 IPFS协议与存储网络 |
2.2.2 OrbitDB |
2.2.3 以太坊与智能合约 |
2.3 协同当中的并发控制 |
2.3.1 基于操作转换 |
2.3.2 可交换的复制式的数据类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IPFS和以太坊的网站架构模型 |
3.1 模型的提出 |
3.2 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
3.2.1 模型的设计 |
3.2.2 模型的实现 |
3.3 模型分析 |
3.4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分布式协同文本编辑网站的系统设计 |
4.1 需求概述 |
4.2 系统总体设计 |
4.2.1 系统结构设计 |
4.2.2 软件架构设计 |
4.2.3 数据存储设计 |
4.3 系统功能设计 |
4.3.1 用户系统 |
4.3.2 文档系统 |
4.4 安全性设计 |
4.4.1 系统安全设计 |
4.4.2 数据安全设计 |
4.5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分布式协同文本编辑网站的实现 |
5.1 系统实现概述 |
5.1.1 前端实现方案 |
5.1.2 后端实现方案 |
5.2 用户管理系统的实现 |
5.2.1 用户访问模块 |
5.2.2 信息管理模块 |
5.3 文档系统的实现 |
5.3.1 协同编辑 |
5.3.2 实时通信 |
5.3.3 文件存储和版本控制 |
5.4 网站的部署 |
5.4.1 构建以太坊应用 |
5.4.2 部署网站 |
5.5 系统测试 |
5.5.1 测试环境搭建 |
5.5.2 系统性能测试 |
5.5.3 系统功能测试 |
5.6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目的论指导下的科技文本汉英翻译实践报告 ——以《计算机辅助翻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
1.1 Source of the Translation Material |
1.2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Source Text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Chapter 2 Translation Process |
2.1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on |
2.1.1 Reading and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2.1.2 Selection of Translation Methods |
2.2 Unification of Auxiliary Tools and Terminology |
2.3 Translation Process |
2.4 Proofreading after Translation |
Chapter 3 Overview of the Translation Principle |
3.1 An Overview of the Skopos Theory |
3.2 Principles of the Skopos Theory |
3.2.1 Skopos Rule |
3.2.2 Coherence Rule |
3.2.3 Fidelity Rule |
3.3 The Guiding Significance of Skopos Theory in C-E Translation of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of Scientific Text |
Chapter 4 Case Analysis |
4.1 Translation at the Lexical Level |
4.1.1 Translation of Terminology |
4.1.2 Translation of Four-character Words |
4.2Translation at the Syntactic Level |
4.2.1 Translation of Long Sentence |
4.2.2 Translation of Non-subject Sentence |
4.3 Translation at the Discourse level |
Chapter 5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I Glossary |
Appendix II Source Text |
Appendix III Target Text |
Achievements |
(10)基于多域管理模式的团队协作学习平台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学习平台的研究现状 |
1.2.1 高校内学习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2 高校外开放式在线学习平台的研究现状 |
1.2.3 下一代学习管理系统 |
1.3 本文的相关工作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 |
2.1 后端技术 |
2.1.1 Spring框架 |
2.1.2 Spring MVC |
2.1.3 Hibernate |
2.1.4 Apache Shiro |
2.2 前端技术 |
2.2.1 jQuery |
2.2.2 Ajax |
2.2.3 Bootstrap |
2.3 模型集成技术 |
2.4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基于多域管理模式的团队协作学习平台设计 |
3.1 学习平台目标概要 |
3.1.1 学习平台功能概要 |
3.1.2 学习平台性能概要 |
3.2 学习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
3.2.1 接入企业多系统架构模型 |
3.2.2 学习平台逻辑架构设计 |
3.3 学习平台总体功能设计 |
3.3.1 管理端功能设计 |
3.3.2 教学者端功能设计 |
3.3.3 学习者端功能设计 |
3.4 学习平台团队项目模块设计 |
3.4.1 协作学习理论 |
3.4.2 团队项目模块流程设计 |
3.4.3 团队项目模块用例分析 |
3.4.3.1 师生管理用例分析 |
3.4.3.2 团队管理用例分析 |
3.4.3.3 项目结构用例分析 |
3.4.3.4 团队资源管理用例分析 |
3.4.3.5 讨论区用例分析 |
3.4.4 团队项目模块数据库设计 |
3.4.5 团队项目模块应用情景 |
3.4.5.1 标准的应用情景 |
3.4.5.2 扩展的应用情景 |
3.4.5.3 简化的应用情景 |
3.5 学习平台多域管理模式设计 |
3.5.1 原用户管理模式与多域用户管理模式分析 |
3.5.2 多域集成认证与用户同步方式设计 |
3.6 学习平台批改模块设计 |
3.6.1 分配批改模块设计 |
3.6.2 团队项目筛选晋级设计 |
3.7 辅助批改模块设计 |
3.7.1 相似度检测算法 |
3.7.2 辅助批改设计 |
3.8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基于多域管理模式的团队协作学习平台实现 |
4.1 学习平台团队项目模块实现 |
4.1.1 师生管理模块实现 |
4.1.2 团队管理模块实现 |
4.1.3 项目结构模块实现 |
4.1.4 团队资源模块实现 |
4.1.5 讨论区模块实现 |
4.2 学习平台多域管理模式实现 |
4.2.1 多域集成认证实现 |
4.2.2 多域用户同步实现 |
4.2.3 多域用户管理端实现 |
4.3 学习平台批改模块实现 |
4.3.1 分配批改模块实现 |
4.3.2 筛选晋级模块实现 |
4.4 辅助批改模块实现 |
4.5 其他系统问题实现 |
4.4.1 图片压缩 |
4.4.2 特殊字符处理 |
4.4.3 批改流程优化 |
4.4.4 成绩统计分析与导出 |
4.4.5 平台相关系统自动登录 |
4.6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自动评分模型研究 |
5.1 数据集与评估指标介绍 |
5.1.1 数据集 |
5.1.2 评估指标 |
5.2 数据特征构建 |
5.2.1 数据预处理 |
5.2.2 分类标签构建 |
5.2.3 特征构建 |
5.2.4 文档词频矩阵构建 |
5.2.5 Delta tf-idf矩阵和BNS矩阵构建 |
5.3 基础模型训练 |
5.3.1 SVM模型 |
5.3.2 GLM模型 |
5.3.3 RF模型与GBM模型 |
5.4 模型集成与优化调整 |
5.4.1 模型集成 |
5.4.2 优化调整 |
5.5 模型总结与对比 |
5.6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
6.1 测试环境 |
6.2 测试目的 |
6.3 功能测试 |
6.3.1 团队项目模块功能测试 |
6.3.2 多域用户管理功能测试 |
6.3.3 批改模块功能测试 |
6.3.4 其他功能测试 |
6.4 性能测试 |
6.4.1 本地接口响应时间评估 |
6.4.2 多域相关接口响应时间评估 |
6.5 本章小节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Mega Edit Txt Editor文本编辑器(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种Hunk内的行差异分析方法及展示[D]. 公鑫. 齐鲁工业大学, 2021(10)
- [2]AgriDEAP农学学术英语语料库的创建[J]. 吕靖,邓飞. 语料库语言学, 2020(02)
- [3]重要新发传染病(SFTS和COVID-19等)的流行病学、临床以及病毒基因进化特征[D]. 刘吉洛.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4]自动可视化在逻辑验证中的设计与实现[D]. 王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5]AVEVA Marine船体生产设计软件的二次开发[D]. 逯涛.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6]两类重要人兽共患病病原体在主要动物宿主中的分布、传播风险及其分子特征研究[D]. 邵建伟. 浙江大学, 2020(01)
- [7]δ冠状病毒跨物种传播及猪δ冠状病毒遗传进化分析[D]. 叶旭.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8]基于IPFS和以太坊的分布式协同文本编辑网站的设计与实现[D]. 赵丽. 北京邮电大学, 2019(09)
- [9]目的论指导下的科技文本汉英翻译实践报告 ——以《计算机辅助翻译》为例[D]. 史洁.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8)
- [10]基于多域管理模式的团队协作学习平台设计与实现[D]. 甘东.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