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掺合料粉煤灰桩体材料强度(论文文献综述)
李雁[1](2015)在《海洋腐蚀与冻融环境下掺合料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及损伤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洋腐蚀与冻融环境给我国北方海港混凝土结构带来严重危害,该环境下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及损伤机理研究是解决这类工程问题的基础。本文以掺合料混凝土为研究对象,在现场实测海洋环境的基础上,借助人工气候环境模拟试验室、快速冻融循环试验机等设备,通过对紫外光、温湿度、盐雾、冻融等环境因素设置,模拟海洋腐蚀与冻融环境,综合理论分析,试验研究、数值计算等方法与手段,系统开展了海洋腐蚀与冻融环境下掺合料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氯离子传输机理、细观形貌结构特征、损伤机理等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物理性能试验,得到了掺合料混凝土经过不同冻融循环作用后表观形貌、质量的变化情况,及其在海洋腐蚀与冻融环境下的氯离子侵蚀规律;建立了矿物掺合料掺量、种类、冻融次数及腐蚀时间与混凝土各物理性能之间的联系;得到了耦合环境作用对混凝土氯离子传输性能的叠加影响规律。(2)通过力学性能试验,得到了海洋腐蚀与冻融环境下混凝土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动弹性模量随掺合料、冻融次数及腐蚀时间的变化规律;建立了矿物掺合料掺量、种类、冻融次数和腐蚀时间与混凝土力学性能参数之间的联系。(3)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考虑冻融影响因素的孔隙度、渗透率和氯离子扩散系数数学模型;基于多孔介质渗流力学,建立了考虑冻融、对流、扩散效应的腐蚀与冻融耦合环境下氯离子传输模型,揭示了海洋腐蚀与冻融环境下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传输机理。采用数值计算方法,以复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材料参数为求解初始参数对氯离子传输模型进行了求解,得到了氯离子浓度分布、扩散速率等变化规律。(4)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压汞仪测定了海洋腐蚀和冻融环境下混凝土的细观形貌及孔结构特征,得到了混凝土细观形貌以及孔结构特征等随矿物掺合料掺量、种类、冻融次数及腐蚀时间的变化规律。建立了混凝土细形貌观结构和宏观性能之间的联系。(5)基于损伤力学理论,构建了海洋腐蚀与冻融环境作用下混凝土损伤演化及本构模型,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海洋腐蚀与冻融环境作用下混凝土的损伤演化特征,对腐蚀与冻融环境下混凝土的损伤机理进行了分析探讨。(6)依据海洋腐蚀与冻融环境作用下混凝土弹性模量及强度退化模型,采用数值计算计算方法,以混凝土高桩承台桩构件为例,分析了其损伤破坏过程,得到了混凝土桩的位移、变形和损伤破坏变化规律。本文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海洋环境多因素作用下混凝土材料性能及损伤破坏研究领域的试验数据和理论成果,为解决海洋腐蚀与冻融环境下混凝土材料耐久性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该论文有图115幅,表84个,参考文献211篇。
赵印良[2](1990)在《试论掺合料粉煤灰桩体材料强度》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工程实测及室内试验资料,总结了几种掺合料粉煤灰桩的桩体材料强度,并对桩体材料强度的变化规律、影响因素、桩体的硬化反应机理等进行了探讨。
孙紫桐[3](2018)在《《钢渣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节选)英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梦的伟大复兴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与各国的交流不仅涉及政治经济领域,而且涉及科技领域。科技文本翻译架起了中外交流的桥梁,外国读者因此能够了解中国的科技发展。译文质量会直接影响中国先进技术的普及。大部分科技文本具有准确、简明和标准化的特点,并且文本中包含大量科技专业术语和长难句,这无疑增加了翻译的难度。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为了保证译文质量,译者需要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利用多种翻译技巧对原文本进行翻译。本报告是一篇科技类的汉英翻译实践报告。作者节选了《钢渣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一书中的核心章节作为翻译任务,并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对源文本进行了翻译。本书出版于2016年,本书作者主要介绍了我国在钢渣二次利用方面取得的先进技术和实验成果。本报告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翻译任务描述,该部分涵盖任务简介,源文本特点以及翻译任务的重要性。第二章讲述了翻译过程,包括译前准备及质量控制。第三章是本报告的核心部分,主要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分别从词汇、句法以及篇章层面分析了英文译本。第四章阐述了整个翻译任务的困难和译者感想。目的论为本报告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根据目的论指导,汉英科技翻译需要符合读者的语言习惯与思维模式。为达到这一目的,译者在翻译时,运用了省略、重复、主被动转换等多种翻译技巧。作者希望本报告能为其他科技翻译人员提供借鉴。
陈辉[4](2020)在《水泥复合矿粉再生骨料桩及其复合地基力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提出的水泥复合矿粉再生骨料桩(Cement Composite Slag Powder Recycled Aggregate Pile,简称CCSPRA桩),由水泥、矿粉、粉煤灰、建筑垃圾(为废弃混凝土,后同)再生骨料等材料构成。CCSPRA桩可分为不透水桩和透水桩。本文通过室内试验、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对所提出的CCSPRA桩桩身材料及其复合地基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矿粉取代部分粉煤灰,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取代天然粗细骨料,通过配合比试验,研究了不透水CCSPRA桩桩体材料强度随矿粉取代粉煤灰百分比和养护龄期的变化规律。利用五水平三因素(矿粉取代粉煤灰、矿粉取代水泥和龄期)的正交试验,研究了不透水桩桩体材料强度的影响因素。对桩体材料强度试验结果进行数值拟合,提出了强度预测公式。(2)设计了透水水泥再生骨料桩、透水水泥矿粉再生骨料桩以及透水CCSPRA桩桩体材料配合比。通过室内实验,分析了再生骨料粒径、水灰比、目标孔隙率以及龄期等因素对透水水泥再生骨料桩桩体材料强度、渗透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矿粉掺量对透水水泥矿粉再生骨料桩桩体材料强度、渗透性能的影响和矿粉与粉煤灰掺量对透水CCSPRA桩桩体材料强度、渗透性能的影响。(3)利用MIDAS GTS NX软件,模拟分析了天然地基以及不透水CCSPRA桩、不透水CCSPRA桩联合砂井、透水CCSPRA桩复合地基的沉降特性以及透水CCSPRA桩复合地基变形和受力性能影响因素。
张洪萍[5](2020)在《3D打印用水泥基活性粉末混凝土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3D打印水泥基材料强度偏低是目前制约其在建筑工程领域推广应用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采用正交试验和理论计算的方法分析了原材料颗粒级配的优化问题,采用多指标考核、逐级优化、强度综合评定的试验方法,制备了一种适用于3D打印的高强水泥基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并对其工作性能、强度及变形进行了讨论研究,对水泥基活性粉末混凝土的3D打印工艺进行了优化,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混凝土挤出固化工艺分层成型过程对打印构件强度的影响规律,获得了3D打印用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最佳配比。胶凝材料粉体的比例为SAC:FA:SF:SS为0.75:0.06:0.10:0.09,石英砂各级砂子的比例为0.3mm0.6mm:0.61.18mm:1.182.36mm为0.202:0.248:0.55,砂胶比1.7,水胶比0.27,减水剂0.8%,纤维体积掺量0.8%,缓凝剂0.01%,研究成果对3D打印技术在建筑业的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主要成果如下:(1)以最紧密堆积理论Dinger-Funk方程为基础,利用原材料颗粒粒径正态分布特征,采用数值分析方法计算出了活性粉末混凝土粉体的最佳比例,通过最小基本需水量和标准稠度法以及正交试验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硅灰掺量与理论计算值存在一定差距,其它矿物掺合料较接近。矿物掺合料可改善水泥复合体系的粒度分布,调整硫铝酸盐水泥水化产物的微观结构,减小界面过渡区的厚度,使水泥石的致密度和结构的稳定性得到提高;硅灰的微集料填充效应和火山灰活性可提高复合水泥浆体的早期强度,但早期快速释放的水化热消耗了大量的水分从而影响了复合浆体的流动性和后期强度,因此需综合考虑硅灰在水泥浆体中的作用;最小基本需水量和标准稠度相关性较好,可用标准稠度取代最小基本需水量来确定活性粉末混凝土粉体的最佳比例。(2)通过正交试验方法分析了3D打印用活性粉末混凝土工作性能影响因素及其间的相关性,通过浆体的表观效果、流动速率和堆积层数对正交试验配比进行了逐级优化,初步得到了4组适合打印的混凝土配比。流动度和堆积高度与挤出率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与触变灵敏度相关性较弱,二者结合起来可较全面地评价3D打印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水胶比和减水剂对3D打印用混凝土的影响明显大于矿物掺合料的影响。(3)研究了不同配比参数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通过强度综合评定试验得到了适于打印且力学性能优良的配比,2h强度达到了6.6MPa,28d强度达到了91.4MPa,混凝土强度稳定发展没有出现强度倒缩现象;3D打印用混凝土水胶比的确定需综合考虑工作性能和强度,在满足工作性能的基础上可降低水胶比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聚丙烯纤维增加了混凝土的粘聚性,起着调节3D打印混凝土流动性的作用;成型过程中上下层混凝土水化程度的差异使得层间界面处应力较集中,降低了其强度,当间隔时间接近混凝土初凝时间时强度损失达到36%。(4)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了不同形状不同层数的建筑构件。获得了适合活性粉末混凝土打印的工艺参数,即打印速度50mm/s,找平层数范围底13层,厚度保持在5±3mm范围之内,正常打印厚度10mm;打印线宽对打印构件尺寸影响较大;处在可塑状态的混凝土打印初期需有一个找平阶段,找平阶段过后打印厚度趋于一定值;打印混凝土的变形过程分为线性变形阶段、弹塑性阶段和塑性破坏阶段三个阶段,以弹塑性阶段为主,此阶段开始出现横向挤压变形;横向应变较竖向应变更适合用来评价3D打印混凝土的可塑性;打印混凝土材料的不均匀性使得打印构件强度的应力-应变曲线波动较大;在打印高度一定的条件下,打印层数越多,强度损失越多,最低强度为60.4MPa,损失量为26.3%;打印工艺对强度影响的数值模拟结果略高于试验结果。(5)利用XRD、SEM测试手段研究了3D打印用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水化硬化机理和微观结构,探明了水化产物的组成及微观结构特征,揭示了活性粉末混凝土在打印工艺影响下仍旧具有较高力学性能的原因:矿物掺和料活性组分的二次水化反应和颗粒间的密实填充效应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层间缺陷带来的强度损失。
郑俊杰[6](2001)在《复合地基承载特性分析及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基处理是目前土木工程中比较活跃的研究领域,复合地基理论近十多年,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复合地基中设置的增强体材料不同、强度不同、发挥的效用不完全相同,因而各类复合地基的机理也就不相同,这就导致各类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方法、沉降计算方法各不相同。 本文对于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及设计方法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首先,对现有散体材料桩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修正的被动土压力法,使计算结果更为合理。在工程实践及实验基础上,提出了考虑桩与桩间土横向相互作用的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公式。讨论了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给出了散体材料桩桩身变形模量的确定方法。利用参变量最小势能原理,求出了散体材料桩扩张问题的解析解。讨论了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的一般设计方法。 其次,在分析了柔性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后,利用弹性力学的方法,求解了柔性桩复合地基中的桩身应力,为柔性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确定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将石灰桩简化为砂井,参照非理想竖井排水理论,对石灰桩复合地基进行了固结分析。在进行了石灰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的基础上,得到石灰桩复合地基中桩土分担荷载比、桩土应力比、桩体比例界限及静载试验时沉降比取值。在阐明了石灰桩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后,提出了石灰桩在新回填土地基及非均匀地基上的设计方法,给出了加固填土的折减系数和加固非均匀地基的影响系数,讨论了石灰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方法。当采用静力触探检测桩身强度及桩间土强度时,文中给出了桩土应力比的计算式,从而勿需进行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及进行加固效果的评价。本文对深层搅拌水泥土桩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第三,讨论了刚性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思想,在软土地区进行了粉煤灰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在不同压板下的静载荷试验,确定了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通过不同厚度褥垫层的试验,结合工程实践,得到刚性桩复合地基褥垫层的合理厚度,讨论了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方法、沉降计算方法以及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参数的选取问题。对粉煤灰混凝土桩桩体材料进行了配比试验,同时对粉煤灰混凝土桩在软土地区的施工工艺进行了研究。对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概率特性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带褥垫层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抗震机理。 最后,提出了多元复合地基的新概念,将多元复合地基分为两大类,并根据面积加权的原理,提出了两类多元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方法。针对两类多元复合地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复合地基承载特性分析及设计方法研究 郑俊杰2001年5月基的不同受力机理,提出了沉降计算方法。提出了多元复合地基的检测方法。从而建立了多元复合地基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周淑春[7](2019)在《复合石灰石粉-粉煤灰-矿渣混凝土宏观性能演化规律与微观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基建投入增加导致我国对水泥的需求量增长,带来较大的环境污染和资源耗费,采用石灰石粉等矿物掺合料替代水泥作为辅助胶凝材料配制复合混凝土不仅可以实现固废再利用而且进一步节能减排。本文系统研究复合石灰石粉-粉煤灰-矿渣混凝土宏观性能演化规律与微观机理,涵盖复合石灰石粉胶砂基本性能和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辅助胶凝体系水化热性能和复合石灰石粉混凝土自收缩性能、基本力学性能、单轴受压性能、与钢筋界面粘结性能及一般大气环境中耐久性能,探明复合石灰石粉混凝土的微观机理,提高石灰石粉等综合利用资源化效率,为混凝土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化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主要结论和创新成果如下:(1)揭示复合石灰石粉胶砂基本性能变化规律,提出复合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方法。石灰石粉、粉煤灰、矿渣对胶砂流动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提高作用由高到低依次为:粉煤灰>石灰石粉>矿渣。掺量小于20%时,石灰石粉可以提高胶砂的早期强度。辅助胶凝材料复掺比单掺可以更好地改善胶凝体系的力学性能,其后期强度随着石灰石粉掺量的提高会出现不同幅度的下降。提出基于控制浆骨比-固定基本参数法的复合石灰石粉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方法。(2)获得辅助胶凝体系水化热性能演变规律,揭示石灰石粉在水化早期的加速机理。水化初期,辅助胶凝体系水化放热量持续增长,在3d前释放50%75%热量,后期逐渐减少。掺加石灰石粉等能显着降低辅助胶凝体系早期放热量与水化放热总量,且石灰石粉降低幅度最大。0.40水胶比时,石灰石粉-粉煤灰双掺水化放热量最小,较水泥砂浆降低47.6%。辅助胶凝体系7d水化放热量及早期放热速率随着石灰石粉比表面积增加而增大,且7d水化放热量和水化放热总量随着水胶比增大而增大。石灰石粉的微晶核作用能加速C3S早期水化,促使掺石灰石粉的试样提前出现第二放热峰,但降低了放热速率峰值。(3)揭示复合石灰石粉混凝土自收缩性能演变规律,建立自收缩预测模型。复合石灰石粉混凝土自收缩率随龄期先快速增长,后逐渐平缓,20h自收缩率达到72h的60%以上。相同水胶比时,混凝土自收缩率随石灰石粉比表面积增大而增大,掺加450m2/kg和650m2/kg石灰石粉的混凝土自收缩率比掺加350m2/kg石灰石粉混凝土分别增加5%25%和20%35%;相同石灰石粉比表面积时,自收缩率随水胶比的增大而减小,0.40水胶比和0.35水胶比混凝土自收缩率比0.49水胶比混凝土分别增加5%20%和20%30%。建立复合石灰石粉自收缩预测模型,能准确反映复合石灰石粉混凝土自收缩率与石灰石粉比表面积、龄期之间关系。(4)给出复合石灰石粉混凝土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建立强度预测模型。抗压呈拉裂型破坏,劈裂抗拉及抗折早期破坏出现在粗骨料与水泥砂浆粘结界面,后期为粗骨料劈裂破坏。随着石灰石粉比表面积增大,混凝土力学性能略有提高,但早期强度仍低于普通混凝土,28d试验结果难以达到95%的配制强度值。石灰石粉-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普遍低于石灰石粉-矿渣、石灰石粉-粉煤灰-矿渣混凝土。基于单纯形重心设计法,建立考虑水胶比、石灰石粉比表面积、辅助胶凝材料掺配比例等因素的复合石灰石粉-粉煤灰-矿渣-水泥混凝土强度预测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度较高。(5)明确复合石灰石粉混凝土单轴受压性能演变规律,建立应力-应变本构模型。极限荷载作用下,棱柱体试件多为沿对角线的剪切破坏,90%圆柱体沿竖向的劈裂破坏,10%沿表面剪切破坏。建立了圆柱体与棱柱体混凝土试件的强度关系式fc(28)0.90665f’,给出混凝土试件的尺寸效应。复合石灰石粉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会随着峰值应力增大而提高,最大超过规范规定弹性模量计算值的11%,对规范公式进行修正得到了弹性模量的计算公式,建立了复合石灰石混凝土单轴受压本构方程,吻合度较好。(6)给出钢筋-复合石灰石粉混凝土粘结性能演变规律,得到粘结锚固特征值。极限荷载作用下,钢筋-复合石灰石粉混凝土试件发生劈裂拔出破坏,设置横向箍筋的试件发生塑性破坏。粘结界面挤压明显,混凝土与钢筋的咬合肋在拉拔破坏后几乎磨平。粘结滑移曲线与普通混凝土相似,可以分成微滑、滑移、劈裂、下降、残余5个阶段。极限粘结应力与混凝土抗压强度呈正相关,参数β与石灰石粉比表面积成二次抛物线关系,而与水胶比近似呈线性关系。得到复合石灰石粉混凝土粘结锚固特征值,证实混凝土中掺入石灰石粉、粉煤灰和矿渣后粘结性能得到很大的改善。(7)揭示复合石灰石粉混凝土抗冻性能退化规律及碳化深度增长规律。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复合石灰石粉混凝土试件的表观形态持续劣化,质量损失率持续增加,相对动弹性模量则持续下降,水胶比越大则质量损失率越大。混凝土的碳化深度随着水胶比的增大而增大,当水胶比和石灰石粉比表面积相同时,石灰石粉-粉煤灰双掺混凝土碳化深度是石灰石粉-矿渣双掺混凝土或石灰石粉-粉煤灰-矿渣三掺混凝土的两倍,后两者碳化深度相近,碳化深度发展曲线与dt(28)a t具有很好的相关性。(8)探明辅助胶凝体系微观结构,揭示复合石灰石粉混凝土宏观性能的微观机理。C-S-H凝胶含量随着水化龄期逐渐增加,粉煤灰和矿渣二次水化导致Ca(OH)2的含量在后期逐渐降低,石灰石粉有效抑制早期AFt向AFm的转化。辅助胶凝体系水化放热微观机理:石灰石粉充当C-S-H的成核基体,加速水泥的水化。水泥占比降低减少水化产物量,矿渣和粉煤灰二次水化导致C-S-H凝胶的衍射峰值增长。混凝土自收缩微观机理:石灰石粉中CaCO3与C3A反应产物体积增大,补偿收缩;石灰石粉比表面积增大促进熟料水化产生毛细孔负压,引起混凝土自收缩;粉煤灰二次水化滞后,降低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土力学性能演变微观机理:辅助胶凝材料活性低,降低混凝土早期有效浆体量和早期强度;粉煤灰等二次水化生成水化硅酸钙等凝胶,增强了砂浆整体强度,矿物掺合料改善混凝土颗粒级配,致使其后期强度增长。混凝土耐久性退化微观机理:水胶比增大或石灰石粉比表面积减小,都会造成复合石灰石粉混凝土孔隙率增大,密实度降低,耐久性能减弱,尤其是石灰石粉-粉煤灰双掺且掺量较大时,石灰石粉和粉煤灰的分散和稀释作用尤为显着,因而需要合理控制辅助胶凝材料掺配比例以及优选材料。
姚贤华[8](2018)在《高寒盐沼泽区公路桥梁桩基的力学特性及其安全评价》文中认为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高速公路需要穿越复杂、恶劣的环境中,这就要求高速公路桥梁桩基具有抵抗各种复杂、恶劣环境侵蚀的能力。然而,高寒盐沼泽区高矿化度的地表水、地下水、盐渍化土体,以及干湿循环、冻融环境、旱区的气候条件共同形成独特复合盐类强腐蚀环境,进而对高速公路桥梁桩基形成了复合盐类强腐蚀环境,严重威胁公路桥梁桩基的承载功能,进一步威胁公路桥梁的结构安全。再加上公路桥梁桩基为隐蔽性工程,前期损伤不容易被发觉,更增加其危害性。因此,本文依托青海省公路交通科技项目(2014-07)“德香高速公路盐沼泽对桥涵下部结构腐蚀防治技术研究”,采用现场模拟试验、室内模拟试验、理论分析和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高寒盐沼泽区公路桥梁桩基的力学特性变化,并对其进行安全评价,主要成果体现在:1.基于现场模拟试验,研究了高寒盐沼泽区公路桥梁桩基在干湿循环、冻融循环作用下地面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力学性能损伤规律;探明了高寒盐沼泽区公路桥梁桩基的损伤微观机理;提出了现场腐蚀环境下公路桥梁桩基损伤规律的建议公式;优选了适合于高寒盐沼泽区的公路桥梁桩基混凝土配合比,为高寒盐沼泽区工程实际提供参考。2.基于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公路桥梁桩基在长期浸泡、干湿循环、养护冻融、浸泡冻融、干湿-冻融等环境下的长期力学性能;探明了各种环境下公路桥梁桩基的长期腐蚀损伤微观机理。3.基于粗糙集理论,确定了公路桥梁桩基在长期浸泡、干湿循环、养护冻融、浸泡冻融、干湿-冻融和复合盐浓度等6种影响因素的混凝土抗侵蚀系数和相对动弹性模量的权重系数;基于损伤力学理论,提出了公路桥梁桩基在长期浸泡、干湿循环、养护冻融、浸泡冻融和干湿-冻融等条件下的腐蚀损伤经验公式,为高寒盐沼泽区公路桥梁桩基长期力学性能的确定提供参考。4.分析了高寒盐沼泽区干湿循环、冻融循环下的桥梁桩基因桩体腐蚀长度、腐蚀厚度、脱落厚度和纵向钢筋面积损失率等因素对公路桥梁桩基承载力的影响程度;提出了桩体腐蚀长度是公路桥梁桩基竖向极限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当桩体腐蚀长度大于8m时,公路桥梁桩基竖向极限承载力降低率显着;提出了桩体脱落厚度是公路桥梁桩基水平向极限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当桩体脱落厚度大于16cm时,公路桥梁桩基水平向极限承载力降低率显着。5.建立了适用于高寒盐沼泽区公路桥梁桩基的安全评价模型和气候、环境作用风险评价模型,为准确评价高寒盐沼泽区在役桥梁的损伤程度及安全状态提供参考。
吴瑞东[9](2020)在《石英岩型铁尾矿微粉及废石对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影响及机理》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采矿产生的尾矿已经成为我国堆存量最多固体废弃物,尾矿堆存的环境性、安全性问题日益突出。工程建设造成混凝土用量巨大,优质的混凝土骨料和矿物掺合料有大量缺口。铁尾矿全尾砂充填因低成本成为矿山充填的主要方向,但泌水率大、早期强度低的问题严重制约其发展。因此研究铁尾矿微粉及废石对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影响及机理对解决铁尾矿固体废弃物的堆存,缓解混凝土原材料压力,确保矿山安全环保充填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铁尾矿废石作骨料制备混凝土、铁尾矿微粉作矿物掺合料制备混凝土、铁尾矿全尾砂制备充填料浆,结合宏观试验、微观测试和理论分析,研究了铁尾矿微粉及废石对混凝土、矿山充填材料等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影响,以及铁尾矿微粉在水泥基材料中的作用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1)通过铁尾矿废石混凝土、铁尾矿废石磨细微粉在弱碱性环境下的宏观力学试验和微观测试分析,研究铁尾矿废石骨料对混凝土力学强度的增强效应。结合无熟料净浆微观测试分析,揭示了石英岩型铁尾矿废石表面硅铝氧断键会在碱性环境下重聚生成以硅酸钙、铝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复盐矿物,明确了断键重聚的条件,建立了断键重聚的模型。(2)通过不同铁尾矿微粉掺量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分析了铁尾矿微粉对混凝土长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得出铁尾矿微粉的合理掺量为矿物掺合料总量的50%以内,建立了铁尾矿微粉混凝土强度-龄期预测模型,并基于断键重聚理论揭示了铁尾矿微粉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机理。(3)通过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碳化试验研究,发现28d加速碳化深度、养护1d和28d后自然碳化深度均随铁尾矿微粉的掺量增加而增大,引入铁尾矿掺量系数和强度影响系数,利用铁尾矿占矿物掺合料的比例和28 d抗压强度建立铁尾矿混凝土碳化的预测模型。(4)通过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快速冻融试验研究,发现适当地掺入一定量的铁尾矿粉有助于提高混凝土抗冻性能,基于核磁共振NMR孔结构分析,发现铁尾矿微粉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中无害孔和少害孔的比例,从而提高混凝土抗冻性能。(5)通过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硫酸盐腐蚀的试验研究,发现适当铁尾矿掺入能提高混凝土抗硫酸盐腐蚀性能,结合微观分析,揭示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硫酸盐劣化机理,并发现铁尾矿微粉可以降低混凝土内部的碱含量并优化孔结构,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抗硫酸盐腐蚀性能。(6)通过混凝土长龄期的硫酸盐全浸泡和半浸泡的强度发展规律,建立铁尾矿微粉混凝土在硫酸盐溶液中全浸泡和半浸泡腐蚀时间和相对抗压强度因子的预测曲线,该曲线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可有效预测铁尾矿微粉混凝土在硫酸盐环境下的长期力学性能。(7)通过铁尾矿全尾砂充填材料泌水率、沉缩率、强度的试验研究,发现铁尾矿微粉含量的增加可以改善充填材料的泌水特性,并提高强度,研发的高固水添加剂可以有效减小料浆泌水率,同时提高充填体早期强度,结合扫描电镜(SEM)、能谱(EDS)、红外光谱(IR)分析,揭示高固水添加剂对铁尾矿全尾砂充填料浆泌水特性的调控机理。
吝晓然[10](2019)在《钒钛铁尾矿微粉作为掺合料制备预拌混凝土的研究》文中认为以钒钛铁尾矿为研究对象,采用激光粒度分析法、XRD、XRF、SEM等技术手段,从钒钛铁尾矿特性角度提出尾矿制备尾矿微粉的机械力化学活化机理;系统全面地研究出尾矿作为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应用于混凝土的影响规律,并提出尾矿微粉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技术,实现尾矿微粉脱离实验室阶段达到工程应用水平。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机械力活化方式制得尾矿微粉,分析了尾矿微粉的粒度分布、均匀程度及形貌等特性,探究了其矿物特性与活性的规律;其次,将钒钛铁尾矿与矿渣粉、粉煤灰进行活性对比研究,并分析了钒钛铁尾矿微粉胶凝材料水化机理,从水化过程、水化产物、水化速率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最后,利用钒钛铁尾矿胶凝材料制备出了耐久性与工作性能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C30预拌混凝土。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钒钛铁尾矿的特性分析表明,其矿物组成以铁角闪石、透辉石为主,次要矿物组分为斜长石、绿泥石、云母、钛铁矿,硅铝含量较低。机械力活化40min的钒钛铁尾矿微粉(比表面积为400m2/kg)制备的胶凝材料效果最佳;同条件下掺入尾矿微粉的胶砂流动度相比掺入矿粉后的没有变化,但比掺入粉煤灰的流动性要好;钒钛铁尾矿微粉在胶凝材料中的用量不宜超过30%,单掺尾矿微粉会大幅降低胶砂块的力学性能,复掺时会降低胶砂块工作性能。通过XRD、SEM、水化热分析等测试方法对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机理研究发现,尾矿-水泥体系的水化反应体系中增加尾矿的掺量,胶凝材料的水化程度降低;28d龄期内尾矿-水泥体系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水化产物钙钒石和C-S-H凝胶的量在增加,Ca(OH)2的含量在降低,而体系内依然有石英和透辉石矿物残留。由此说明少量硅铝质矿物在机械力化学作用下被活化,在胶凝材料体系中能起到二次水化反应,尾矿粉在体系内还起到优化颗粒级配和填充密实的作用。用钒钛铁尾矿微粉制备的混凝土,整体性能良好。最大尾矿微粉掺量为胶凝材料的16%时,C30尾矿微粉预拌混凝土的3d、28d抗压强度分别为13.4MPa和40.3MPa,且工作性能良好。尾矿的掺入大大提高了抗冻融循环能力,抗冻融循环次数为125次,而普通混凝土的抗冻融循环次数为25次;收缩率比普通混凝土仅提高了0.0084%。
二、试论掺合料粉煤灰桩体材料强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掺合料粉煤灰桩体材料强度(论文提纲范文)
(1)海洋腐蚀与冻融环境下掺合料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及损伤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海洋腐蚀与冻融环境下混凝土物理性能研究现状 |
1.3 海洋腐蚀与冻融环境下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4 海洋腐蚀与冻融环境下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机理研究现状 |
1.5 海洋腐蚀与冻融环境下混凝土细观形貌研究现状 |
1.6 海洋腐蚀与冻融环境下混凝土损伤机理研究现状 |
1.7 存在的问题 |
1.8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海洋环境实测和设置、总体研究方案、原材料性能及掺合料混凝土配合比 |
2.1 海洋环境实测和设置 |
2.2 总体研究方案 |
2.3 原材料性能 |
2.4 掺合料混凝土配合比 |
2.5 本章小结 |
3 海洋腐蚀与冻融环境下掺合料混凝土物理性能研究 |
3.1 试验方法 |
3.2 腐蚀环境下混凝土物理性能 |
3.3 冻融环境下混凝土物理性能 |
3.4 腐蚀与冻融环境下混凝土物理性能 |
3.5 腐蚀与冻融耦合作用对混凝土物理性能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海洋腐蚀与冻融环境下掺合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
4.1 试验方法 |
4.2 腐蚀环境下混凝土力学性能 |
4.3 冻融环境下混凝土力学性能 |
4.4 腐蚀与冻融环境下混凝土力学性能 |
4.5 腐蚀与冻融耦合作用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海洋腐蚀与冻融环境下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机理研究 |
5.1 腐蚀环境下氯离子传输模型 |
5.2 冻融环境下混凝土渗透参数模型 |
5.3 腐蚀与冻融作用下氯离子传输模型 |
5.4 腐蚀与冻融环境下氯离子传输模型求解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海洋腐蚀与冻融环境下掺合料混凝土细观形貌及损伤破裂特征研究 |
6.1 试验方法 |
6.2 腐蚀环境下混凝土细观形貌及孔结构特征 |
6.3 冻融环境下混凝土细观形貌及孔结构特征 |
6.4 腐蚀与冻融环境下混凝土细观形貌及孔结构特征 |
6.5 混凝土细观结构和宏观性能的联系 |
6.6 本章小结 |
7 海洋腐蚀与冻融环境下掺合料混凝土损伤机理研究 |
7.1 腐蚀环境下混凝土损伤演化模型 |
7.2 冻融环境下混凝土损伤演化模型 |
7.3 腐蚀与冻融环境下混凝土损伤演化及本构模型 |
7.4 腐蚀与冻融环境下混凝土损伤机理 |
7.5 本章小结 |
8 海洋腐蚀与冻融环境下混凝土桩损伤破坏分析 |
8.1 工程背景 |
8.2 混凝土力学性能退化模型 |
8.3 混凝土桩数值计算模型 |
8.4 混凝土桩位移及变形规律 |
8.5 混凝土桩应力分布及破坏特征 |
8.6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钢渣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节选)英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Task Description |
1.1 Introduction of the Source Text |
1.2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Task |
Chapter 2 Translation Procedure |
2.1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on Work |
2.1.1 Preparation of Technical Terms |
2.1.2 Preparation of Translation Tools |
2.1.3 Preparation of Translation Theory |
2.1.4 Preparation of Parallel Texts |
2.2 Translation Process |
2.3 Quality Control |
2.3.1 Translation Duration |
2.3.2 Translation Revision |
2.3.3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
Chapter 3 Case Analysis |
3.1 Translation at Lexical Level |
3.1.1 Literal Translation |
3.1.2 Free Translation |
3.1.3 Amplification |
3.1.4 Conversion of Part of Speech |
3.1.5 Omission |
3.2 Translation at Syntactic Level |
3.2.1 Passive Voice |
3.2.2 Emphatic Sentence |
3.2.3 Following the Original Order |
3.2.4 Reversion |
3.2.5 Division |
3.3 Translation at Discourse Level |
3.3.1 Substitution |
3.3.2 Ellipsis |
3.3.3 Conjunctive Words |
Chapter 4 Conclusion |
4.1 Translation Reflections |
4.2 Problems to Be Solved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ments |
Appendix 1 Target Text |
Appendix 2 Source Text |
(4)水泥复合矿粉再生骨料桩及其复合地基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CFG桩及其复合地基 |
1.2.2 透水混凝土 |
1.2.3 联合法地基处理技术 |
1.2.4 建筑垃圾再利用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不透水CCSPRA桩桩体材料试验研究 |
2.1 试验原材料 |
2.1.1 再生粗细骨料 |
2.1.2 水泥、矿粉及粉煤灰 |
2.2 配合比设计计算 |
2.2.1 配合比设计 |
2.2.2 配合比计算 |
2.3 试验方法、试验结果及结果分析 |
2.3.1 试验方法 |
2.3.2 试验结果 |
2.3.3 结果分析 |
2.4 正交试验 |
2.4.1 正交试验特点 |
2.4.2 正交试验方案设计 |
2.4.3 正交试验结果 |
2.4.4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2.5 不透水CCSPRA桩桩体材料强度公式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透水桩桩体材料试验研究 |
3.1 试验原材料 |
3.1.1 再生骨料 |
3.1.2 水泥、矿粉及粉煤灰 |
3.1.3 减水剂 |
3.1.4 抗分散剂 |
3.2 配合比设计计算 |
3.2.1 配合比设计 |
3.2.2 配合比计算 |
3.3 试验方法、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试验方法 |
3.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透水CCSPRA桩复合地基沉降有限元分析 |
4.1 MIDAS软件简介 |
4.2 地质条件 |
4.3 计算模型 |
4.4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4.1 天然地基及复合地基沉降特性及分析 |
4.4.2 透水CCSPRA桩复合地基变形和受力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5)3D打印用水泥基活性粉末混凝土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3 D打印技术发展现状 |
1.2.1 3 D打印技术的类型及特征 |
1.2.2 3 D打印技术材料分类 |
1.3 建筑3D打印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建筑3D打印工艺类型及特点 |
1.3.2 建筑3D打印技术材料分类 |
1.3.3 建筑3D打印技术国内外工程实例应用 |
1.4 3 D打印建筑水泥基材料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1 3 D打印建筑水泥基材料性能特征 |
1.4.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活性粉末混凝土研究现状 |
1.5.1 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特点 |
1.5.2 活性粉末混凝土设计理论及方法 |
1.5.3 水泥胶凝材料最大密实度的评价方法及研究现状 |
1.5.4 活性粉末混凝土应用于3D打印技术的优势及局限性 |
1.6 研究目的、思路及内容 |
1.6.1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6.2 研究思路 |
1.6.3 研究内容 |
2 原材料、试验内容及方法 |
2.1 原材料基本性能 |
2.1.1 原材料组成 |
2.1.2 化学成份及物理性质 |
2.1.3 矿物成份 |
2.1.4 粒径分布 |
2.2 试验方法及内容 |
2.2.1 基本物理、化学性质测试 |
2.2.2 微观特性测试 |
2.2.3 净浆初终凝、标准稠度试验 |
2.2.4 混凝土调凝试验 |
2.2.5 最小基本需水量试验 |
2.2.6 各级砂子掺入的方法和步骤 |
2.2.7 工作性能试验 |
2.2.8 强度试验 |
3 活性粉末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及骨料基准配合比设计 |
3.1 引言 |
3.2 水泥基活性粉末混凝土密实性研究 |
3.2.1 组成设计 |
3.2.2 颗粒级配优化 |
3.3 基于Dinger-Funk方程的水泥胶凝粉体材料最佳比例计算及试验验证 |
3.3.1 水泥基复合胶凝粉体材料粒径分布计算函数 |
3.3.2 水泥基复合胶凝粉体材料最佳组成数值计算 |
3.3.3 最小基本需水量和标准稠度法试验验证 |
3.3.4 正交试验验证 |
3.4 基于最小空隙率法骨料比例优化设计 |
3.5 活性粉末混凝土基准配合比确定 |
3.6 矿物掺合料对水泥复合浆体微观结构的影响 |
3.6.1 掺合料对水泥浆体水化产物的影响 |
3.6.2 掺合料对水泥浆体水化产物微观形貌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4 3D打印用活性粉末混凝土工作性能研究及配合比优化设计 |
4.1 引言 |
4.2 工作性能影响因素及试验设计 |
4.2.1 工作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4.2.2 正交试验设计 |
4.3 基于正交试验的工作性能分析 |
4.3.1 流动度分析 |
4.3.2 60 s堆积高度分析 |
4.3.3 挤出率分析 |
4.3.4 触变灵敏度分析 |
4.3.5 考核指标相关性分析 |
4.4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4.5 基于工作性能的混凝土配比优化设计 |
4.5.1 第一级优化 |
4.5.2 第二级优化 |
4.5.3 第三级优化 |
4.6 本章小结 |
5 3D打印用活性粉末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因素及综合评定 |
5.1 引言 |
5.2 配比参数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5.2.1 水胶比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5.2.2 砂胶比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5.2.3 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5.2.4 调凝剂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5.3 层间间隔时间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5.3.1 层间间隔时间对混凝土抗压和抗折强度的影响 |
5.3.2 层间间隔时间对混凝土层间粘结强度的影响 |
5.4 养护条件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5.5 3 D打印用活性粉末混凝土水化产物及微观结构特征 |
5.5.1 养护龄期对混凝土水化产物的影响 |
5.5.2 配比参数对混凝土水化产物微观形貌的影响 |
5.5.3 养护条件对水化产物微观形貌的影响 |
5.6 3 D打印用活性粉末混凝土强度综合评定 |
5.6.1 混凝土抗压和抗折强度综合评定 |
5.6.2 混凝土层粘结强度综合评定 |
5.7 本章小结 |
6 活性粉末混凝土3D打印工艺优化试验及打印构件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打印工艺参数对打印质量的影响 |
6.2.1 打印速度的影响 |
6.2.2 打印找平层数的影响 |
6.2.3 打印厚度的影响 |
6.2.4 打印接头处理方式的影响 |
6.3 构件打印时间计算及验证 |
6.3.1 打印时间计算 |
6.3.2 打印时间试验验证 |
6.4 3 D打印用活性粉末混凝土可塑性能评价 |
6.4.1 横向方向变形 |
6.4.2 竖直方向变形 |
6.4.3 变形破坏的机理分析 |
6.4.4 可塑性能评价指标 |
6.5 3 D打印构件强度测试分析 |
6.5.1 3 D打印构件强度测试 |
6.5.2 打印层厚对构件强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附录 粉末混凝土设计MATLAB程序部分过程及计算结果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复合地基承载特性分析及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复合地基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 |
2.1 散体材料桩极限承载力计算 |
2.1.1 散体材料桩极限承载力若干计算方法 |
2.1.2 散体材料桩极限承载力若干计算方法的比较 |
2.1.3 修正的被动土压力法 |
2.2 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
2.2.1 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 |
2.2.2 现有的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
2.2.3 改进的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计算方法 |
2.3 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2.3.1 现有的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2.3.2 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的讨论 |
2.3.3 改进的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2.4 参变量变分原理 |
2.4.1 参变量变分原理概述 |
2.4.2 弹塑性问题的参变量变分原理 |
2.5 散体材料桩扩张问题的参变量解析解 |
2.6 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设计方法 |
2.6.1 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的适用范围 |
2.6.2 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的加固范围及布桩原则 |
2.6.3 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和沉降计算 |
2.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柔性桩复合地基 |
3.1 柔性桩荷载传递机理 |
3.1.1 柔性桩定义 |
3.1.2 柔性桩的临界桩长 |
3.2 柔性桩复合地基桩身应力 |
3.2.1 问题的简化 |
3.2.2 圆柱坐标空间问题的控制方程 |
3.2.3 问题的求解 |
3.3 石灰桩复合地基固结分析 |
3.3.1 石灰桩成桩过程及体积膨胀 |
3.3.2 等应变条件下石灰桩复合地基固结理论 |
3.3.3 固结作用对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的影响 |
3.4 石灰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
3.4.1 桩土荷载分担比 |
3.4.2 桩土应力比 |
3.4.3 桩体和复合地基比例界限 |
3.5 石灰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及检测方法 |
3.5.1 石灰桩复合地基提高承载力的机理 |
3.5.2 石灰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
3.5.3 石灰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
3.5.4 石灰桩复合地基检测 |
3.6 深层搅拌水泥土桩应用中的若干问题 |
3.6.1 深层搅拌桩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3.6.2 深层搅拌桩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
3.6.3 改进意见及建议 |
3.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刚性桩复合地基 |
4.1 刚性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思想 |
4.2 软土地区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研究 |
4.2.1 试验场地地质条件 |
4.2.2 钻孔压灌粉煤灰混凝土桩复合地基 |
4.2.3 单桩及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 |
4.2.4 粉煤灰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
4.3 刚性桩复合地基中褥垫层的合理设置 |
4.3.1 刚性桩复合地基中褥垫层的作用 |
4.3.2 刚性桩复合地基褥垫层厚度试验研究 |
4.3.3 刚性桩复合地基褥垫层的合理厚度 |
4.4 刚性桩复合地基法在软土地区的应用 |
4.4.1 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 |
4.4.2 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 |
4.4.3 刚性桩复合地基的设计 |
4.4.4 工程实例 |
4.5 粉煤灰混凝土桩桩体材料配比试验研究 |
4.5.1 粉煤灰混凝土桩的特点 |
4.5.2 粉煤灰混凝土桩材料配比试验 |
4.6 粉煤灰混凝土桩在软土地区的施工工艺研究 |
4.6.1 长螺旋钻孔压灌工艺的特点 |
4.6.2 长螺旋钻孔压灌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
4.7 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可靠度分析 |
4.7.1 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分析模型 |
4.7.2 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概率特性 |
4.7.3 用静载试验结果进行Bayes更新 |
4.8 带垫层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抗震原理 |
4.9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多元复合地基 |
5.1 多元复合地基设计思想的提出 |
5.2 多元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
5.2.1 第一类多元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
5.2.2 第二类多元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
5.3 多元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5.3.1 第一类多元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5.3.2 第二类多元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5.4 多元复合地基检测方法 |
5.4.1 多元复合地基中的单桩检测 |
5.4.2 多元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直接法) |
5.4.3 多元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间接法) |
5.5 多元复合地基法的工程实例 |
5.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6.1 本文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致 谢 |
附录: 作者简介及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复合石灰石粉-粉煤灰-矿渣混凝土宏观性能演化规律与微观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复合石灰石粉胶砂基本性能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1.3 石灰石粉辅助胶凝体系水化热性能 |
1.4 复合石灰石粉混凝土自收缩性能 |
1.5 复合石灰石粉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 |
1.6 复合石灰石粉混凝土单轴受压性能 |
1.7 复合石灰石粉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能 |
1.8 复合石灰石粉混凝土耐久性能 |
1.9 复合石灰石粉混凝土宏观性能的微观机理 |
1.10 主要存在的问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总体研究方案和原材料性能 |
2.1 总体研究方案 |
2.2 试验方法 |
2.3 主要原材料性能 |
3 复合石灰石粉胶砂基本性能和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 |
3.1 研究方案 |
3.2 辅助胶凝材料掺配比例对胶砂流动度影响规律 |
3.3 辅助胶凝材料掺配比例对胶砂抗折强度影响规律 |
3.4 辅助胶凝材料掺配比例对胶砂抗压强度影响规律 |
3.5 复合石灰石粉混凝土配合比初步设计及试配结果 |
3.6 复合石灰石粉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方法 |
3.7 本章小结 |
4 辅助胶凝体系水化热性能演变规律 |
4.1 试验方案和过程 |
4.2 水胶比对辅助胶凝体系水化放热量影响规律 |
4.3 石灰石粉比表面积对水化放热量影响规律 |
4.4 辅助胶凝材料掺配比例对水化放热量影响规律 |
4.5 辅助胶凝材料掺配比例对水化放热总量影响规律 |
4.6 辅助胶凝材料掺配比例对水化放热速率影响规律 |
4.7 本章小结 |
5 复合石灰石粉混凝土自收缩性能演变规律与预测模型 |
5.1 试验方案和过程 |
5.2 水胶比对自收缩性能影响规律 |
5.3 石灰石粉比表面积对自收缩性能影响规律 |
5.4 辅助胶凝材料掺配比例对自收缩性能影响规律 |
5.5 自收缩性能预测模型 |
5.6 本章小结 |
6 复合石灰石粉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变化规律与预测模型 |
6.1 试验方案和过程 |
6.2 受压破坏特征和强度变化规律 |
6.3 劈裂抗拉破坏特征和强度变化规律 |
6.4 抗折破坏特征和强度变化规律 |
6.5 强度指标之间的关系 |
6.6 强度预测模型 |
6.7 本章小结 |
7 复合石灰石粉混凝土单轴受压性能演变规律与本构模型 |
7.1 试验方案和过程 |
7.2 破坏过程与特征 |
7.3 水胶比对强度影响规律 |
7.4 石灰石粉比表面积对强度影响规律 |
7.5 辅助胶凝材料掺配比例对强度影响规律 |
7.6 龄期对强度影响规律 |
7.7 试件形状对强度影响规律 |
7.8 单轴受压本构模型 |
7.9 本章小结 |
8 钢筋与复合石灰石粉混凝土粘结性能演变规律 |
8.1 试验方案和过程 |
8.2 破坏过程与特征 |
8.3 水胶比对粘结性能影响规律 |
8.4 石灰石粉比表面积对粘结性能影响规律 |
8.5 辅助胶凝材料掺配比例对粘结性能影响规律 |
8.6 龄期对粘结性能的影响 |
8.7 粘结锚固特征值 |
8.8 本章小结 |
9 一般大气环境中复合石灰石粉混凝土耐久性退化规律 |
9.1 试验方案和过程 |
9.2 混凝土抗冻融退化规律 |
9.3 混凝土碳化深度发展规律 |
9.4 本章小结 |
10 复合石灰石粉混凝土宏观性能的微观机理 |
10.1 研究方案 |
10.2 辅助胶凝体系水化产物物相组成 |
10.3 辅助胶凝体系水化产物化学成分 |
10.4 辅助胶凝体系水化产物的微观形貌 |
10.5 辅助胶凝体系水化放热的微观机理 |
10.6 混凝土自收缩的微观机理 |
10.7 混凝土力学性能演变的微观机理 |
10.8 混凝土耐久性退化的微观机理 |
10.9 本章小结 |
11 结论与展望 |
11.1 主要结论 |
11.2 主要创新点 |
11.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高寒盐沼泽区公路桥梁桩基的力学特性及其安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公路桥梁桩基腐蚀损伤研究现状 |
1.2.2 公路桥梁桩基损伤室内模拟试验研究现状 |
1.2.3 公路桥梁桩基现场模拟试验研究现状 |
1.2.4 公路桥梁桩基损伤有限元分析研究现状 |
1.2.5 公路桥梁桥梁桩基安全评价研究现状 |
1.3 依托工程概况 |
1.3.1 沿线盐沼泽分布 |
1.3.2 沿线气象资料 |
1.3.3 沿线腐蚀病害调查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寒盐沼泽公路桥梁桩基混凝土损伤现场模拟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现场模拟试验方案 |
2.2.1 现场试件埋置 |
2.2.2 现场测试方法 |
2.3 试验结果分析 |
2.3.1 不同深度对公路桥梁桩基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
2.3.2 不同深度对公路桥梁桩基桩体抗压强度的影响 |
2.3.3 不同掺合料和防护措施对公路桥梁桩基混凝土抗侵蚀系数的影响 |
2.3.4 不同深度下公路桥梁桩基混凝土抗侵蚀系数回归分析 |
2.3.5 不同深度对公路桥梁桩基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影响 |
2.3.6 阻锈剂、掺合料和环氧树脂对公路桥梁桩基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影响 |
2.3.7 公路桥梁桩基混凝土微观结构损伤机理 |
2.4 小结 |
第三章 高寒盐沼泽公路桥梁桩基混凝土损伤室内模拟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方法 |
3.2.1 试验工况设计 |
3.2.2 复合盐浓度配置 |
3.2.3 公路桥梁桩基混凝土材料的选择 |
3.2.4 公路桥梁桩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2.5 公路桥梁桩基混凝土试件的制作与试验制度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3.1 长期浸泡作用下公路桥梁桩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微观机理 |
3.3.2 干湿循环作用下公路桥梁桩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微观机理 |
3.3.3 养护冻融循环作用下公路桥梁桩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微观机理 |
3.3.4 浸泡冻融循环作用下公路桥梁桩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微观机理 |
3.3.5 干湿-冻融循环作用下公路桥梁桩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微观机理 |
3.4 小结 |
第四章 高寒盐沼泽公路桥梁桩基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因素评价及损伤回归分析 |
4.0 引言 |
4.1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公路桥梁桩基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因素的评价 |
4.1.1 粗糙集理论 |
4.1.2 粗糙集软件ROSETTA |
4.1.3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因素权重分析 |
4.2 基于损伤力学的公路桥梁桩基混凝土腐蚀损伤回归分析 |
4.2.1 长期浸泡作用下公路桥梁桩基混凝土的损伤度变化 |
4.2.2 干湿循环作用下公路桥梁桩基混凝土的损伤度变化 |
4.2.3 养护冻融作用下公路桥梁桩基混凝土的损伤度变化 |
4.2.4 浸泡冻融作用下公路桥梁桩基混凝土的损伤度变化 |
4.2.5 干湿冻融作用下公路桥梁桩基混凝土的损伤度变化 |
4.3 公路桥梁桩基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与抗侵蚀系数的相关性分析 |
4.3.1 养护冻融作用下相对动弹性模量与抗侵蚀系数的相关性分析 |
4.3.2 浸泡冻融作用下相对动弹性模量与抗侵蚀系数的相关性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高寒盐沼泽区公路桥梁桩基竖向及水平向承载特性有限元分析 |
5.1 引言 |
5.2 有限元计算模型 |
5.2.1 几何模型及边界条件 |
5.2.2 本构模型 |
5.2.3 桩土接触面 |
5.2.4 单元选择和划分 |
5.2.5 计算参数的选取 |
5.3 有限元计算方案 |
5.3.1 基于正交试验的设计理论影响因素分析 |
5.3.2 正交表的建立 |
5.4 桩基竖向和水平向承载力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5.4.1 桩基竖向承载力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5.4.2 桩基水平向承载力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5.5 公路桥梁桩基腐蚀承载特性有限元分析 |
5.5.1 竖向承载特性分析计算 |
5.5.2 水平向承载特性分析计算 |
5.5.3 竖向和水平向承载特性结果分析 |
5.6 小结 |
第六章 高寒盐沼泽区公路桥梁桩基安全评价技术研究 |
6.1 引言 |
6.2 现有安全评价方法及适用性分析 |
6.2.1 现有安全评价方法 |
6.2.2 评价方法适用性分析 |
6.3 公路桥梁桩基安全评价模型的建立 |
6.3.1 高寒盐沼泽区现有公路桥梁桩基损伤安全评价 |
6.3.2 高寒盐沼泽区公路桥梁桩基气候、环境作用风险评价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7.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石英岩型铁尾矿微粉及废石对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影响及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绪论 |
2.1 课题来源及意义 |
2.2 文献综述 |
2.2.1 铁尾矿废石作混凝土骨料的研究现状 |
2.2.2 铁尾矿微粉作混凝土矿物掺合料的研究现状 |
2.2.3 矿物细粉掺合料及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 |
2.2.4 铁尾矿充填料的研究现状 |
2.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2.4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5 本文研究方法与试验手段 |
3 石英岩型铁尾矿废石表面断键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
3.1 石英岩型和石灰岩型粗骨料对混凝土的强度影响研究 |
3.1.1 原材料及配合比 |
3.1.2 不同种类岩型骨料混凝土的坍落度 |
3.1.3 不同种类岩型粗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
3.2 低水胶比下不同种类岩型骨料对界面过渡区及周边的Ca/Si影响 |
3.2.1 试验方法 |
3.2.2 不同岩性骨料对界面过渡区及周边的Ca/Si分析 |
3.2.3 石英岩型铁尾矿废石的液相离子浓度分析 |
3.3 石英岩型铁尾矿废石表面断键对强度增强的机理研究 |
3.3.1 石灰岩型和石英岩型石粉的净浆强度 |
3.3.2 石英岩型铁尾矿废石表面断键重聚微观机理研究 |
3.3.3 石英岩型铁尾矿废石表面断键重聚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铁尾矿微粉对混凝土工作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机理 |
4.1 试验原材料及配合比 |
4.1.1 试验原材料 |
4.1.2 配合比设计 |
4.2 铁尾矿微粉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 |
4.2.1 混凝土出机时的坍落度和扩展度 |
4.2.2 混凝土坍落度和扩展度的经时损失 |
4.3 铁尾矿微粉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
4.3.1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抗折强度 |
4.3.2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 |
4.3.3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
4.3.4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龄期发展预测模型 |
4.4 铁尾矿微粉在混凝土中水化机理研究 |
4.4.1 铁尾矿微粉和矿渣粉胶凝体系的激光粒度分析 |
4.4.2 铁尾矿微粉对混凝土微观形貌的影响研究 |
4.4.3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XRD图谱分析 |
4.4.4 铁尾矿微粉净浆试样的背散射电镜分析 |
4.4.5 混凝土的~(29)Si和~(27)Al核磁共振图谱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长期耐久性研究 |
5.1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碳化试验研究 |
5.1.1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碳化深度 |
5.1.2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碳化模型 |
5.1.3 混凝土的养护1d后自然碳化规律 |
5.2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 |
5.2.1 不同龄期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 |
5.2.2 氯离子扩散系数与抗压强度的对应关系 |
5.3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抗冻性能研究 |
5.3.1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快速冻融的结果分析 |
5.3.2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快速冻融后的抗压强度 |
5.3.3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冻融前后的孔结构分析 |
5.4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长期硫酸盐腐蚀研究 |
5.4.1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硫酸盐干湿循环 |
5.4.2 三种腐蚀劣化因子的关系 |
5.4.3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硫酸盐腐蚀的劣化机理 |
5.4.4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硫酸盐浸泡腐蚀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铁尾矿全尾砂低浓度充填料浆泌水性能的改善及机理 |
6.1 试验原材料、配合比及方法 |
6.1.1 试验原材料 |
6.1.2 试验配合比 |
6.1.3 试验方法 |
6.2 低浓度铁尾矿全尾砂充填料浆的泌水特征 |
6.2.1 铁尾矿微粉含量对全尾砂充填料浆泌水率的影响 |
6.2.2 浓度和高固水添加剂对铁尾矿全尾砂充填料浆泌水率的影响 |
6.2.3 浓度和高固水添加剂对铁尾矿全尾砂充填体沉缩率的影响 |
6.2.4 泌水率和沉缩率的对应关系 |
6.3 低浓度铁尾矿全尾砂充填材料的强度特征 |
6.3.1 料浆浓度对铁尾矿全尾砂充填材料强度的影响 |
6.3.2 高固水添加剂对铁尾矿全尾砂充填材料强度的影响 |
6.3.3 铁尾矿全尾砂充填材料硬化体的微观形貌 |
6.4 高固水添加剂对铁尾矿全尾砂充填料浆泌水的改善机理 |
6.4.1 高固水添加剂充填料浆的SEM和EDS分析 |
6.4.2 高固水添加剂充填料浆的IR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钒钛铁尾矿微粉作为掺合料制备预拌混凝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铁尾矿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矿物掺合料的研究现状 |
1.2.3 预拌混凝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思路及方案 |
2.1 研究思路及目标 |
2.2 技术路线 |
2.3 实验原料 |
2.4 实验条件 |
2.4.1 实验设备 |
2.4.2 材料及成品性能测试方法 |
第3章 钒钛铁尾矿特性及活化研究 |
3.1 钒钛铁尾矿的特性研究 |
3.1.1 钒钛铁尾矿的产出 |
3.1.2 钒钛铁尾矿的物理特性 |
3.1.3 钒钛铁尾矿的组成 |
3.2 钒钛铁尾矿的机械活化研究 |
3.2.1 不同粉磨时间钒钛铁尾矿的XRD分析 |
3.2.2 不同粉磨时间钒钛铁尾矿的比表面积分析 |
3.2.3 不同粉磨时间钒钛铁尾矿的粒度分布 |
3.2.4 不同粉磨时间钒钛铁尾矿的SEM分析 |
3.2.5 粉煤灰标准下不同比表面积尾矿微粉的性能分析 |
3.2.6 矿粉标准下不同比表面积尾矿微粉的性能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钒钛铁尾矿制备预拌混凝土的研究 |
4.1 探索实验 |
4.1.1 胶凝材料的制备 |
4.1.2 不同原料组成胶凝材料的物理性能 |
4.1.3 胶凝材料标稠用水量 |
4.1.4 胶凝材料体系的粒度优化 |
4.2 胶凝材料的水化机理分析 |
4.2.1 胶凝材料水化热分析 |
4.2.2 胶凝材料XRD分析 |
4.2.3 胶凝材料SEM分析 |
4.3 尾矿预拌混凝土制备 |
4.3.1 混凝土试块的制备 |
4.3.2 混凝土和易性测试 |
4.3.3 不同养护龄期力学性能 |
4.4 尾矿预拌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 |
4.4.1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 |
4.4.2 混凝土抗冻融循环测试 |
4.4.3 混凝土抗碳化测试 |
4.4.4 混凝土收缩性能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尾矿混凝土的工程应用 |
5.1 工程概况 |
5.2 尾矿路面混凝土的成本计算 |
5.3 尾矿微粉路面混凝土的配制 |
5.4 尾矿微粉路面混凝土的施工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参加科研情况 |
四、试论掺合料粉煤灰桩体材料强度(论文参考文献)
- [1]海洋腐蚀与冻融环境下掺合料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及损伤机理研究[D]. 李雁. 中国矿业大学, 2015(03)
- [2]试论掺合料粉煤灰桩体材料强度[A]. 赵印良. 岩石力学与工程应用——河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990
- [3]《钢渣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节选)英译实践报告[D]. 孙紫桐.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4]水泥复合矿粉再生骨料桩及其复合地基力学性能研究[D]. 陈辉. 苏州大学, 2020(02)
- [5]3D打印用水泥基活性粉末混凝土制备及性能研究[D]. 张洪萍. 中北大学, 2020(12)
- [6]复合地基承载特性分析及设计方法研究[D]. 郑俊杰. 浙江大学, 2001(01)
- [7]复合石灰石粉-粉煤灰-矿渣混凝土宏观性能演化规律与微观机理研究[D]. 周淑春.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8]高寒盐沼泽区公路桥梁桩基的力学特性及其安全评价[D]. 姚贤华. 长安大学, 2018(01)
- [9]石英岩型铁尾矿微粉及废石对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影响及机理[D]. 吴瑞东.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10]钒钛铁尾矿微粉作为掺合料制备预拌混凝土的研究[D]. 吝晓然. 河北工程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