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烟道气脱硫的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杨助喜[1](2021)在《基于热量双循环的焦炉烟道气脱硫脱硝工艺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对当前焦炉烟道气各种脱硫脱硝工艺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从运行稳定性、副产物消纳以及应对日趋严格的超低排放标准等角度考虑,提出一种基于热量双循环的"旋转喷雾法(SDA)钙基脱硫+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脱硫脱硝工艺。该工艺在国内某钢厂2座6 m顶装焦炉的烟道气脱硫脱硝应用证明,工艺运行稳定可靠,出口排放烟气SO2质量浓度≤15 mg/m3,NOx质量浓度≤100 mg/m3,粉尘质量浓度≤8 mg/m3,均优于超低排放指标,且副产物可稳定消纳。
石学刚[2](2021)在《电厂锅炉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城市化进程,对电力的需求也在增加,从而促进了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工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也逐渐加剧。面对这种情形,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重视环境污染的处理,努力寻找环境污染的源头,让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得到满足。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电厂锅炉的脱硫脱硝和烟气除尘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尽力消除污染源,让人们的生产生活拥有一个良好的环境。
李伟[3](2021)在《火电机组脱硫CEMS系统升级改造的策略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湿法脱硫是我国煤电行业的主导技术,由于湿法脱硫烟气排放过饱和,含有大量的水分,对SO2的测定带来巨大的干扰。利用现有的SO2测量方法,特别是针对超低排放的湿法脱硫技术,需要考虑烟气中水分的影响。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后烟气冷凝水的pH值为2,低于脱硫浆液,说明脱硫后烟气携带的水中溶解了部分SO2。为了避免水的干扰,红外线在线连续排放监测系统(CEMS)配备了一个除水装置。采用传统的冷凝水脱除方法时,冷凝水溶解SO2,导致烟气中SO2浓度相对较低。采用适当的除水方法,可有效避免因SO2溶于凝析水而引起的测量误差。
宋蓓[4](2021)在《分析仪表在烟气脱硫脱硝装置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随着环保部门对于排放污染物的限定值要求的不断提高,针对脱硫脱硝除尘装置中分析仪表的配置进行了研究,详细论述了配置分析仪表的必要性。结合项目实际数据,探讨了关键分析仪表的选型,优化了脱硫脱硝除尘装置操作控制、提高了脱硫脱硝率。应用表明:自控系统运行安全、稳定,烟气达到排放要求。
高生军,段俊,赵玲[5](2021)在《燃煤烟气脱硫脱硝脱碳一体化技术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长期以来一直以煤炭为主要能源,其燃烧排放的SOx和NOx是大气环境中主要的污染物,而CO2的大量排放也会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本文总结了燃煤烟气的净化方法,重点介绍了吸附法、吸附机理、传统吸附剂以及新型吸附剂、影响吸附效果的因素和吸附剂循环再生情况.最后总结了吸附剂目前存在的一些缺陷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安雪峰[6](2021)在《燃煤电厂脱硫废水热法零排放系统设计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内近九成燃煤火电厂都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来控制SO2的排放,该工艺产生的高盐脱硫废水具有较高腐蚀性和结垢性。现行脱硫废水处理技术基本能实现水分和杂盐回收,但仍存在杂盐固废处理代价高、系统运行高能耗等问题,比如热法工艺中浓缩减量单元的电耗和蒸汽消耗占吨废水处理运行费用的60%以上。开发热法零排放(ZLD)工艺和进行成本优化是实现低能耗脱硫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的关键,因此本文提出了四种热法除盐系统实现废水结晶分盐和深度处理,并进行了系统技术和经济性分析。首先,确定某电厂脱硫废水为系统进料组成,采用Ca(OH)2+Na2CO3双碱法进行脱硫废水预处理,Ca2+、Mg2+等结垢金属离子脱除率达99%以上;基于杜林规则和依数性原则推导得到了脱硫废水沸点升高值公式;借助已公开发表的脱硫废水相平衡数据绘制Na+//Cl-、SO42--H2O伪三元体系相图以制定分盐结晶方案。其次,建立了三效蒸发、基于低温烟气驱动的三效蒸发、单级机械蒸汽再压缩(Mechanical Vapor Recompression,MVR)和闪蒸增强型 MVR 系统等四种浓缩减量系统主要设备数学模型,以质量浓度为2.98%、脱硫废水处理量为10000kg/h,结晶浓度为27.4%,蒸发规模为9481kg/h为初始条件,采用Aspen Plus模拟软件对系统进行模拟,并引入能耗折算等价热值法和等效电法对系统能耗进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低温烟气驱动的三效蒸发系统能耗最低,为传统三效蒸发系统的3.6%,为闪蒸增强型MVR系统的27.1%;相对于单级MVR系统,闪蒸增强型MVR系统压缩机功耗下降了 30%左右。最后,采用规模因子法建立了热法除盐系统关键设备成本模型,并对吨废水的处理成本(LCOW)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基于低温烟气驱动的三效蒸发系统LCOW为22.5元/t,为传统三效蒸发工艺LCOW的43%,为单级MVR系统LCOW的69.2%,为闪蒸增强型MVR系统LCOW的74.5%;其中基于低温烟气驱动的三效蒸发系统LCOW中化学成本占比高达83.4%,电力成本仅占11.2%。
庞玉洁[7](2021)在《二元醇基吸收剂脱硫脱碳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炭与化石原料在转化利用的过程中,造成的烟气排放是导致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烟气中SO2和CO2等酸性气体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自然环境,因此对SO2和CO2气体进行捕集并资源化一直是国内外研究重点。本文旨在开发脱除SO2和CO2气体的新型酸性气体吸收剂,并进一步探讨吸附剂的吸收机理。选用1,3丁二醇+DMSO体系、乙二醇+乙二胺体系开展烟道气吸收的相关研究,为新型吸收剂的可持续发展及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首先,基于体系对SO2有良好的吸收能力,表明醇与DMSO之间存在较强的作用力,选择1,3-丁二醇(BTD)+二甲基亚砜(DMSO)二元体系作为低浓度SO2的吸收剂,测定不同温度下该体系吸收SO2气液平衡(GLE)数据后,拟合获得亨利系数。利用表征手段提出SO2的作用机制。二元体系循环解析5次,判断二元体系在反复利用过程中溶剂消耗量。通过测定密度和粘度基础数据,发现二元体系氢键作用力最强时的摩尔比为1:1。其次,基于课题组前期研究,乙二醇(EG)+乙二胺(EDA)体系捕集固定CO2,制得一种白色固体物质的储集材料(CO2SM)。利用CO2SM溶于水的过程中能够释放CO2这一特性,水热法将CO2SM和硝酸镧溶液反应制得碳酸镧(碳酸镧包括:La2O(CO3)2,La2(CO3)3.8H2O,La2O2CO3和La CO3(OH)),考察了CO2SM用量、水热温度、水热时间、镧离子浓度对碳酸镧制备的影响,最终制得了三种形貌(花状,杆状,球状)的碳酸镧。通过XRD、FTIR、TEM、BET等表征手段研究了碳酸镧的形成机制。最后,碳酸镧焙烧后得到La2O3晶体,在高温下进行了CO2吸附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La2O3晶体对CO2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和循环稳定性。整个过程集SO2和CO2捕集、储存和资源化利用于一体,为减排烟气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为二元醇体系吸收法脱硫脱碳的工艺应用奠定了基础。
何楷强[8](2021)在《燃煤过程砷硒形态分析及气态砷吸附固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中微量砷硒在燃烧过程中会被释放进入烟气,最终排入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开展燃煤烟气重金属(尤其是高毒气态砷)控制研究迫在眉睫。了解燃煤过程砷硒形态转化规律,将有助于为重金属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目前重金属形态分析主要包括结合形态与化学价态分析两个方面。由于燃煤及其产物基质复杂,数量巨大,传统结合形态分析方案操作时间长,效率低,很难满足大量样品的快速分析需求;化学价态也存在样品前处理手段缺乏的技术难点。本文以微波和超声为辅助强化手段,成功建立了快速逐级化学提取砷硒结合形态分析方法及高效砷化学形态分析样品前处理方法,实现了燃煤及其产物中砷硒的快速形态分析和灵敏识别。在此基础之上,以气态砷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了其在典型金属氧化物表面的形态迁移和转化过程。建立了超声辅助顺序提取(UASE)和微波辅助顺序提取(MASE)方案,实现了粉煤灰和煤样品中砷硒结合形态的快速分析。与传统方法相比,UASE方案砷硒的理论提取操作时间大大缩短(由传统24.5 h分别缩短至70 min和90 min之内);MASE方案可使整个过程的操作时间从24.5 h大幅缩短至45 min之内。提取回收率大于80.0%,稳定性良好。实际样品分析表明,粉煤灰中硒形态主要为非特异性吸附态(F1)和弱Fe-Al结晶态(F3);煤中硒主要以弱Fe-Al结晶态存在;对于粉煤灰和煤中砷,弱Fe-Al结晶态所占比例均显着高于其它组分。针对燃煤及其产物建立了超声/微波强化砷化学形态样品前处理方法。微波辅助(2000 W、80 ℃、40 min)和超声辅助(40 kHz、20℃、40 min)分别是煤/粉煤灰和石膏样品中砷价态的最佳提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PLC-HG-AFS)成功测定了电厂煤、粉煤灰和石膏中砷的化学价态。样品分析结果表明,煤中砷主要以As(V)形式存在,As(Ⅲ)所占比例较低,而在粉煤灰和石膏中仅检测到了 As(V)。考虑到砷的结合形态和化学价态均与其环境迁移能力和毒性有关,通过形态的迁移和转化可以实现砷的固化和减毒,因此燃煤及其产物中砷形态分析技术有助于从形态转化的角度为烟气砷污染控制技术研发提供新思路。顺序提取和化学形态分析表明砷在燃煤产物中主要以铁铝氧化物结合态(F3)存在,且砷从低价态向高价态氧化(As(Ⅲ)-As(V))是实现气态砷在颗粒物或金属氧化物表面高效吸附和固化的关键。因此,研究制备了系列不同摩尔比Fe-Mn双元氧化物(FMBO),详细研究了其对气态砷化物的脱除性能。结果表明,与Mn、Fe单金属氧化物相比,Mn-Fe双元金属氧化物展现出优异的气态砷协同吸附性能。600℃模拟烟气条件下,吸附剂吸附性能良好且稳定,吸附能力可达24.23±2.47 mg/g。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HPLC-HG-AFS联用系统对吸附剂表面吸附态砷和可溶性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锰氧化物可将As2O3氧化为As2O5,促进了其在铁氧化物表面的有效吸附。考虑到As(V)的毒性低于As(Ⅲ),Fe-Mn协同作用不仅有效提高了气态砷化合物的吸附能力,还实现了捕集后砷的减毒化。因此进一步制备Fe-Mn-Ti三元金属氧化物(FMTO)有效提高了材料的低温电子转移能力,促进低价砷氧化和表面有效吸附。350℃模拟烟气条件下,FMTO的砷吸附能力为37.0±4.8 mg/g,As(Ⅲ)氧化率高达100%,且表现出了优良的高浓度烟气组分耐受性。通过HPLC-HG-AFS和浸出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三元金属氧化物对气态砷的固化和减毒效果,通过电子自旋共振(ESR)与XPS表征技术,证实钛和锰主要发挥氧化作用,铁则发挥吸附作用。针对传统金属氧化物成本较高的局限性,研究还成功制备了系列锰负载凹凸棒土(ATP)复合材料,该吸附剂表现出对气态砷良好的固化脱除性能。针对该吸附剂,烟气组分SO2与NO均表现出促进作用。SO2主要通过形成硫酸盐进而与砷结合促进吸附效率的提高,而NO则有助于As(Ⅲ)向As(V)转化。毒性浸出实验和顺序提取测试结果表明,Mn修饰ATP材料通过水合与氧化作用表现出对砷良好的固定化作用,大大降低了吸附剂中砷的二次暴露风险。本研究建立了快速的燃煤及其产物中砷硒结合形态与化学价态的灵敏检测方法和高效样品前处理技术,合成制备了系列气态砷吸附固化材料,结合形态分析技术,较深入探讨了吸附固化过程和机理,对燃煤污染监测和控制技术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陈起阳[9](2021)在《CCUS技术水耗研究及其应用潜力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应用CO2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可以有效控制全球温升,但二氧化碳的捕集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和资源,对当地造成一定的资本和水资源压力。本文通过对不同燃烧后碳捕集技术、直接空气捕集技术的建模,以及胺捕集技术新型吸收剂的测试、变湿再生技术工业示范装置的测试,得到并分析了不同CCUS技术的成本、水耗相关参数,并引入了综合指标评价模型进行水资源承载力的分析。基于IECM对胺捕集、膜分离、变压再生(PSA)、变温再生(TSA)四种燃烧后二氧化碳捕集技术进行建模分析。结果显示膜分离技术与PSA技术的水耗较低,胺捕集技术和膜分离技术的减排成本较低。通过对新型吸收剂的测试和冷却工艺优化,并进一步代入IECM模型,结果显示在工业应用的场景下,采用新型MDEA/PZ吸收剂的减排成本相较于MEA降低24%,水耗增量相对较低36%。基于乌鲁木齐、榆林、天津、上海和福州五个具有不同水资源丰裕度城市的气候条件、当地水资源供给、利用情况,分析认为榆林地区对于碳捕集技术应用的敏感性较高,较高的地区用水的集约度会增加碳捕集技术应用的敏感性。对于除榆林外的其他城市,选用膜分离技术或胺捕集技术对当地水资源可持续性的影响没有显着差异。通过对高温碱液技术、固体胺吸附技术两种直接空气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的建模,及变湿再生技术工业示范装置的测试分析,得到运行阶段的碳捕集成本约22.2-161.5$/t CO2、水耗约1.7-109.3t H2O/t CO2。水耗约较高的吸收(附)过程降压将显着增加捕集过程的能耗。
包宇航[10](2021)在《某燃煤电厂水网络优化及末端废水回用工艺可行性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长期处于水资源短缺及燃煤发电为主体能源结构的背景下,加之正式实施排污许可制度后,电厂的外排废水及废水处理工作受到了严格监管。随着大批电厂开展节水改造,经过分类收集、梯级利用及浓缩后产生的末端废水难以回用。本文以某燃煤电厂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该燃煤电厂各用水系统的特点,对全厂用水网络进行优化设计,对末端废水进行回用处理,从而实现电厂废水零排放。通过对电厂全厂用水网络调研,在水平衡试验基础上,制订全厂整体用水的改进措施,初步降低了取水量和废水排放量,并得到改进后的水平衡图。对电厂进行水网络深度优化,选用水夹点-数学规划法作为节水减排优化方法,得出考虑设置零排放工艺情况下的用水网络图,全厂取水量由235 m3/h降低至157 m3/h,废水排放量由40 m3/h降为0。为解决由于电厂水质、水量不稳定造成优化过程计算繁琐等问题,以Python为主体,编写计算目标电厂用水数据的算法程序,得到最小取水量及对应的质量负荷等数据,与手工计算相符。以目标电厂末端废水为研究对象,根据深度节水得出的末端废水水质和水量为依据,从主流末端废水处理流程的三个阶段:末端废水预处理单元、浓缩减量段及固化单元,分别选择并设计方案进行比选。废水预处理单元通过从工艺流程、主要处理单元设计、投资运行费用等方面对比,推荐采用运行成本更低的氢氧化钙-硫酸钠-碳酸钠软化工艺,投加药剂成本为20.15元/m3。末端废水浓缩减量及固化段方案选择分别从系统总投资、总运行费用及综合经济指标进行比较,低温烟气蒸发浓缩减量+旁路烟道蒸发干燥工艺为推荐方案,方案总投资为6300万元,总运行费用为84.63元/m3,同时省去预处理工艺,结晶盐被转移到粉煤灰中,具有技术经济优势。目标电厂推荐采用低温烟气蒸发浓缩减量+旁路烟道蒸发干燥工艺为末端废水处理方案,经过浓缩蒸发,产水回用,达到了零排放的目的。本文通过对目标电厂的数据分析和研究,从理论上论证了电厂水网络优化及末端废水回用工艺方案的可行性,并根据论证结果提出节水建议和末端废水处理工艺选择方案,也对其他电厂节水减排工作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二、一种烟道气脱硫的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烟道气脱硫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热量双循环的焦炉烟道气脱硫脱硝工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焦炉烟道气脱硫工艺技术分析 |
1.1 活性炭法 |
1.2 SDS法 |
1.3 CFB法 |
1.4 SDA法 |
2 焦炉烟道气脱硝工艺路线分析 |
3 基于热量双循环的脱硫脱硝工艺设计及应用 |
3.1 工艺路线说明 |
3.2 应用案例 |
3.2.1 应用企业的情况 |
3.2.2 热量双循环脱硫脱硝工艺的流程及主要设备 |
3.2.3 治理效果 |
3.3 工艺特点和优势分析 |
3.4 工艺适用性分析 |
4 结语 |
(2)电厂锅炉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燃煤脱硝技术概述 |
2 电厂锅炉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的技术特点和现状 |
2.1 意义和技术特点 |
2.2 现状 |
3 锅炉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 |
3.1 干法烟气脱硫脱硝技术 |
3.2 湿法烟气脱硫脱硝技术 |
3.3 半干法烟气脱硫脱硝技术 |
3.4 活性炭应用 |
3.5 湿式电除尘器 |
3.6 布袋除尘器 |
3.7 旋转电极除尘技术 |
4 各项技术的未来发展 |
4.1 脱硝技术的发展 |
4.2 分析脱硫技术的发展 |
4.3 分析除尘技术的发展 |
(3)火电机组脱硫CEMS系统升级改造的策略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火电机组脱硫CMES系统概述 |
1.1 现有系统存在的问题分析 |
1.2 凝结水的影响 |
2 火电机组脱硫CEMS系统升级改造实施 |
2.1 案例分析 |
2.2 不同方法的脱硫结果分析 |
3 结束语 |
(4)分析仪表在烟气脱硫脱硝装置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重催烟气脱硝脱硫除尘工艺简介 |
1.1 概述 |
1.2 烟气脱硝工艺简介 |
1.3 烟气脱硫除尘工艺简介 |
2 分析仪表配置方案 |
2.1 烟气脱硫脱硝装置分析仪表配置方案 |
2.2 脱硝工艺主要分析仪表配置方案 |
2.2.1 喷氨流量控制中分析仪表的配置 |
2.2.2 静电除尘器保护联锁中分析仪表的配置 |
2.3 脱硫除尘工艺主要分析仪表配置方案 |
3 主要分析仪表的选型 |
3.1 烟道气分析仪的选型 |
3.2 pH分析仪的选型 |
4 结束语 |
(6)燃煤电厂脱硫废水热法零排放系统设计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研究现状 |
1.2.1 预处理 |
1.2.2 浓缩减量 |
1.2.3 固化或转移 |
1.3 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 |
第2章 脱硫废水物性分析 |
2.1 脱硫废水进料组成的确定 |
2.2 脱硫废水的沸点升高值 |
2.3 溶解度 |
2.4 相图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系统设计 |
3.1 三效蒸发系统 |
3.1.1 蒸发器 |
3.1.2 冷凝器 |
3.2 低温烟气余热三效蒸发系统 |
3.3 机械蒸汽再压缩系统 |
3.4 闪蒸增强型MVR系统 |
3.4.1 强制循环蒸发器 |
3.4.2 压缩机 |
3.4.3 预热器 |
3.4.4 闪蒸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工艺流程模拟及性能分析 |
4.1 工艺系统关键部件模型 |
4.1.1 预热器 |
4.1.2 物料混合器 |
4.1.3 压力变送设备 |
4.1.4 结晶器 |
4.2 模型验证 |
4.2.1 初始条件 |
4.2.2 模拟结果 |
4.3 全流程模拟 |
4.4 能耗折算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经济性分析 |
5.1 投资成本分析 |
5.2 经济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 |
6.1 结论 |
6.2 论文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7)二元醇基吸收剂脱硫脱碳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SO_2和CO_2的来源及危害 |
1.2 脱硫技术简介 |
1.2.1 离子液体法 |
1.2.2 有机胺法 |
1.2.3 其他法 |
1.3 脱碳技术简介 |
1.3.1 膜分离法 |
1.3.2 生物法 |
1.3.3 吸收法 |
1.3.4 吸附法 |
1.4 金属氧化物吸附剂 |
1.5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BTD+DMSO体系吸收SO_2的机理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仪器和试剂 |
2.1.2 装置及流程 |
2.1.3 实验过程及数据处理 |
2.1.4 误差分析 |
2.2 BTD+DMSO吸收SO_2的GLE数据 |
2.2.1 BTD+DMSO体系对SO_2的溶解数据 |
2.2.2 不同的质量分数对SO_2溶解性能的影响 |
2.2.3 温度对SO_2吸附能力的影响 |
2.3 SO_2溶解过程的热力学参数 |
2.4 BTD+DMSO体系的SO_2的循环解析实验 |
2.5 BTD+DMSO体系吸收SO_2的机理研究 |
2.5.1 BTD+DMSO体系吸收机理的研究 |
2.5.2 BTD+SO_2体系的光谱研究 |
2.5.3 DMSO+SO_2体系的光谱研究 |
2.5.4 BTD+DMSO+SO_2体系的光谱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BTD+DMSO体系的理化性质研究 |
3.1 仪器和试剂 |
3.2 密度的研究方法 |
3.3 粘度的研究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氧化镧的制备及吸附CO_2性能的研究 |
4.1 仪器及方法 |
4.1.1 CO_2SM的制备 |
4.1.2 研究方法 |
4.2 碳酸镧的制备 |
4.2.1 CO_2SM用量对碳酸镧的影响 |
4.2.2 水热温度对碳酸镧晶体的影响 |
4.2.3 水热时间对碳酸镧晶体的影响 |
4.2.4 镧离子浓度对碳酸镧晶体的影响 |
4.3 碳酸镧的性质 |
4.3.1 HR-TEM分析 |
4.3.2 XPS分析 |
4.3.3 TG-DSC分析 |
4.3.4 N_2吸附-脱附分析 |
4.4 碳酸镧前驱体的形成机理 |
4.5 La_2O_3的表征分析 |
4.5.1 SEM和HR-TEM分析 |
4.5.2 XPS和XRD分析 |
4.6 CO_2吸附性能的研究 |
4.6.1 程序升温还原程序(CO_2-TPD) |
4.6.2 时间对吸附CO_2的影响 |
4.6.3 温度对吸附CO_2的影响 |
4.6.4 循环次数对吸附CO_2的影响 |
4.7 吸附容量和转化率 |
4.8 碳酸化反应动力学 |
4.9 CO_2的吸附机理 |
4.10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所获奖励 |
(8)燃煤过程砷硒形态分析及气态砷吸附固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煤中砷硒的分布 |
1.1.2 燃煤电厂砷硒的排放现状 |
1.1.3 砷硒在电厂各系统的分布 |
1.1.4 燃煤电厂砷硒排放控制标准 |
1.1.5 燃煤砷硒的排放危害 |
1.1.6 小结 |
1.2 燃煤及其产物中砷硒赋存形态的评估方法 |
1.2.1 结合形态 |
1.2.2 化学价态 |
1.2.3 小结 |
1.3 烟气中砷硒的控制手段 |
1.3.1 燃烧前脱除 |
1.3.2 燃烧中脱除 |
1.3.3 燃烧后脱除 |
1.3.4 小结 |
1.4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燃烧及其产物中砷硒结合形态分析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装置及方法 |
2.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2.3 提取方法与质量控制 |
2.2.4 主要考察参数 |
2.3 非特异性吸附态(F1)的提取参数优化 |
2.3.1 微波辅助 |
2.3.2 超声辅助 |
2.4 特异性吸附态(F2)的提取参数优化 |
2.4.1 微波辅助 |
2.4.2 超声辅助 |
2.5 弱结晶铁铝氧化物结合态(F3)的提取参数优化 |
2.5.1 微波辅助 |
2.5.2 超声辅助 |
2.6 全结晶铁铝氧化物结合态(F4)与残渣态(F5)的提取 |
2.7 微波/超声辅助提取方案的验证与应用 |
2.7.1 微波辅助方案验证 |
2.7.2 超声辅助方案验证 |
2.8 不同电厂粉煤灰及煤中砷硒形态的分布特征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燃煤及其产物中砷化学价态分布特征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及装置 |
3.2.1 样品准备 |
3.2.2 所需试剂 |
3.2.3 总砷与砷价态提取 |
3.3 砷价态分析系统工作参数 |
3.3.1 分析仪器优化 |
3.3.2 提取试剂与提取方案优化 |
3.4 样品分析 |
3.4.1 煤中砷价态 |
3.4.2 粉煤灰中砷价态 |
3.4.3 石膏中砷价态 |
3.4.4 砷在燃烧过程中的价态迁移过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双元金属氧化物(Fe-Mn)高效吸附气态砷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系统与方法 |
4.2.1 所需试剂与仪器 |
4.2.2 气态砷发生装置及实验条件 |
4.2.3 砷提取分析方法 |
4.2.4 材料表征方法 |
4.3 锰基双元金属氧化物的制备 |
4.4 双元金属氧化物的再生 |
4.5 气态砷的吸附研究 |
4.5.1 不同吸附剂的吸附效果研究 |
4.5.2 摩尔比对Fe-Mn吸附的影响 |
4.5.3 吸附剂的表征 |
4.5.4 反应温度的影响 |
4.5.5 不同气体组分的影响 |
4.5.6 模拟烟气的影响 |
4.5.7 再生能力评估 |
4.6 吸附机理研究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三元金属氧化物(Fe-Mn-Ti)吸附氧化气态砷性能及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5.3 吸附剂的制备与实验方法 |
5.3.1 吸附剂制备 |
5.3.2 吸附剂表征 |
5.3.3 气态砷吸附 |
5.3.4 砷提取分析方法 |
5.4 Fe-Mn-Ti气态砷吸附氧化研究 |
5.4.1 材料表征 |
5.4.2 吸附能力 |
5.4.3 氧化能力 |
5.4.4 不同气体组分的影响 |
5.5 氧化吸附机理研究 |
5.5.1 吸附机理 |
5.5.2 氧化机理 |
5.6 吸附剂再生性能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锰改性凹凸棒土气态砷脱除固化性能及机理研究 |
6.1 引言 |
6.2 吸附剂的制备及实验方法 |
6.2.1 试剂及吸附剂制备 |
6.2.2 气态砷吸附条件 |
6.2.3 吸附剂的表征 |
6.2.4 气态砷固化评估 |
6.3 吸附剂表征 |
6.3.1 XRD |
6.3.2 BET |
6.3.3 TEM |
6.3.4 H_2-TPR |
6.4 不同锰负载凹凸棒气态砷吸附性能 |
6.5 不同烟气组分对吸附的影响 |
6.6 吸附机理 |
6.7 气态砷固化 |
6.7.1 TCLP毒性浸出研究 |
6.7.2 化学结合形态分析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下一步工作计划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CCUS技术水耗研究及其应用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及背景意义 |
1.1.1 CO_2 排放与气候变化 |
1.1.2 CO_2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 |
1.1.3 碳捕集技术的水资源约束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CCUS技术研究现状 |
1.2.2 燃烧后碳捕集技术及其水耗研究现状 |
1.2.3 直接空气捕集技术及其水耗研究现状 |
1.2.4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2 燃烧后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的水耗模型 |
2.1 无碳捕集基础燃煤电厂水耗模型 |
2.2 胺捕集系统水耗模型 |
2.2.1 过程描述 |
2.2.2 物质能量平衡 |
2.2.3 成本模型 |
2.2.4 二氧化碳减排成本 |
2.3 膜分离技术水耗模型 |
2.3.1 过程描述 |
2.3.2 物质能量平衡 |
2.3.3 成本模型 |
2.4 变温再生(TSA)技术水耗模型 |
2.4.1 过程描述 |
2.4.2 物质能量平衡 |
2.4.3 成本模型 |
2.5 变压再生(PSA)技术水耗模型 |
2.5.1 过程描述 |
2.5.2 物质能量平衡 |
2.5.3 成本模型 |
2.6 冷却系统水耗模型 |
2.6.1 湿式冷却塔 |
2.6.2 干式冷却系统 |
2.6.3 混合冷却系统 |
2.7 本章小结 |
3 水资源约束下燃烧后碳捕集系统应用潜力分析 |
3.1 参数设定 |
3.2 结果分析 |
3.2.1 不同碳捕集技术水耗对比分析 |
3.2.2 不同气候条件下水耗对比分析 |
3.2.3 敏感性分析 |
3.3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
3.3.1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模型 |
3.3.2 CCUS技术应用潜力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胺捕集系统冷却工艺水耗实验优化分析 |
4.1 实验平台介绍 |
4.1.1 工艺流程 |
4.1.2 实验系统主要部件 |
4.2 测试流程 |
4.2.1 配液 |
4.2.2 冷态循环 |
4.2.3 热态启动 |
4.2.4 工况调整 |
4.3 测试方法与参数计算 |
4.3.1 胺溶液浓度检测 |
4.3.2 胺溶液二氧化碳负荷测定 |
4.3.3 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率计算 |
4.3.4 再生能耗计算 |
4.4 测试结果与数据分析 |
4.4.1 贫液流量优化测试 |
4.4.2 冷却工艺优化测试 |
4.4.3 冷却系统综合优化测试 |
4.5 电厂整合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直接空气捕集技术水耗分析 |
5.1 高温碱液技术水耗分析 |
5.1.1 模型介绍 |
5.1.2 结果分析 |
5.2 固体胺吸附技术水耗分析 |
5.2.1 模型介绍 |
5.2.2 结果分析 |
5.3 变湿再生技术水耗分析 |
5.3.1 高分压变湿再生工艺 |
5.3.2 低分压变湿再生工艺 |
5.4 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及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某燃煤电厂水网络优化及末端废水回用工艺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燃煤电厂节水减排研究及应用现状 |
1.2.1 电力企业水平衡现状 |
1.2.2 水系统集成技术现状 |
1.2.3 燃煤电厂末端废水处理技术发展情况 |
1.2.4 燃煤电厂节水减排现状简析 |
1.3 研究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目标电厂水平衡优化 |
2.1 电厂基本概况 |
2.1.1 供水系统 |
2.1.2 排水系统 |
2.2 水平衡试验内容 |
2.3 水平衡试验结果分析 |
2.3.1 主要监测点结果 |
2.3.2 全厂用水情况分析 |
2.4 主要分系统用水概况分析 |
2.4.1 供水系统 |
2.4.2 公用水系统 |
2.4.3 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 |
2.4.4 除盐水制备及使用系统 |
2.4.5 脱硫系统 |
2.4.6 生活-绿化-消防系统 |
2.4.7 废水处理及回用系统 |
2.5 优化用水流程 |
2.5.1 不合理用水改进措施 |
2.5.2 水平衡优化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网络深度优化 |
3.1 现有水网络优化分析 |
3.2 水系统集成计算分析 |
3.2.1 用水过程极限数据修正 |
3.2.2 水夹点-数学规划法优化 |
3.3 水网络深度优化设计 |
3.4 效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厂水网络优化算法的模拟 |
4.1 Pandas数据读写 |
4.2 程序运行及计算过程 |
4.3 数据计算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末端废水回用工艺方案 |
5.1 末端废水水质及水量分析 |
5.2 末端废水预处理方案 |
5.2.1 石灰-碳酸钠软化工艺 |
5.2.2 氢氧化钠-碳酸钠软化工艺 |
5.2.3 氢氧化钙-硫酸钠-碳酸钠软化工艺 |
5.2.4 预处理方案比选 |
5.3 末端废水浓缩减量+固化段方案 |
5.3.1 末端废水浓缩减量+固化段方案选择 |
5.3.2 方案总投资比较 |
5.3.3 方案运行费用比较 |
5.3.4 方案综合技术经济指标比较 |
5.4 末端废水回用方案整体比选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一种烟道气脱硫的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热量双循环的焦炉烟道气脱硫脱硝工艺及应用[J]. 杨助喜. 煤化工, 2021(06)
- [2]电厂锅炉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J]. 石学刚. 天津化工, 2021(06)
- [3]火电机组脱硫CEMS系统升级改造的策略与应用[J]. 李伟. 应用能源技术, 2021(10)
- [4]分析仪表在烟气脱硫脱硝装置中的应用[J]. 宋蓓. 石油化工自动化, 2021(S1)
- [5]燃煤烟气脱硫脱硝脱碳一体化技术的研究进展[J]. 高生军,段俊,赵玲. 环境化学, 2021(07)
- [6]燃煤电厂脱硫废水热法零排放系统设计及性能研究[D]. 安雪峰.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7]二元醇基吸收剂脱硫脱碳的性能研究[D]. 庞玉洁.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8]燃煤过程砷硒形态分析及气态砷吸附固化研究[D]. 何楷强.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
- [9]CCUS技术水耗研究及其应用潜力分析[D]. 陈起阳. 浙江大学, 2021(09)
- [10]某燃煤电厂水网络优化及末端废水回用工艺可行性研究[D]. 包宇航. 东北电力大学, 2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