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文字动感显示一文》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吴艾霞[1](2021)在《应用动态数学技术优化数学活动的教学策略研究 ——以“初中平面几何”内容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互联网+教育”这一新模式正逐步渗透到数学教育领域中,成为当前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话题,教育信息化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特别强调“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可见,信息技术与数学活动的融合正逐渐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虽然当前,信息技术与数学活动教学的整合已比较普遍,但研究表明,对数学活动的设计仍缺乏相关的理论指导,容易存在设计理念陈旧、内容呈现不当,学习方式不合理等问题,导致课堂重负低效,学生兴趣不佳,如何优化数学活动教学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理念的指导下,以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相关章节为例,提出用动态数学技术优化平面几何类数学活动的教学策略,并探讨此策略的应用价值和意义,以期提升几何教学的有效性。本研究主要从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个维度进行详细探讨:在理论研究方面,通过理论思辨和经验总结相结合的方式,首先,查阅相关文献,对动态数学技术、数学活动、初中平面几何等进行简要概述,梳理动态数学技术、数学活动以及初中平面几何在教学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一些思考。其次,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理念为指导,提出了用动态数学技术优化平面几何类数学活动的教学策略:包括聚焦细节,促进观察思考;突出关键,发展几何直观;加强操作,助力猜想验证等,并对策略进一步解释分析以及提供相应的案例。最后,以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四章《图形的相似》为例,运用上述教学策略优化相似三角形系列数学活动的教学设计。在实践研究方面,采用策略优化后的数学活动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实践,以教学实验研究为主,辅以课例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访谈、课堂观察等研究方法进行量化和质性分析,检验在该教学策略下优化的数学活动教学是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积极影响以及是否对传统平面几何教学起辅助促进作用。研究表明:用动态数学技术优化数学活动的教学策略对促进学生平面几何的学习具有积极影响。与对照班相比,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知识理解、问题解决、认知信念、情感态度等学习过程变量均优于对照班学生,此外,对传统平面几何教学也有辅助促进作用。
孙玉洁[2](2021)在《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属于设计艺术学研究范畴,是设计艺术学与积极心理学、美学、传播学等学科结合的综合性交叉研究。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是一种以积极心理学心流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数字媒体为主要技术和工具,营建某种场景,通过刺激体验者的感觉和知觉,令其达到沉浸其间、忘却他物的状态的艺术设计类型。它是沉浸式设计的核心组成部分,数字媒体艺术为研究范围,沉浸式(设计)为设计方式,场景设计为具体设计手段。其中,“场景”一词源于交互设计师、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约翰·卡罗尔提出的“基于场景”的人机交互方式,将“场景”这一戏剧表演要素用于分析、描绘一个应用被使用时用户最可能所处的情境。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对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相关定义以及历史、类型、特性等内容进行阐释,此外,针对目前存在的认知误区,对沉浸式设计进行美学溯源,指出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第二章分别从主题、时空、技术以及主体此四大因素解构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之“场景”。第三章将意境这一中国传统美学范畴与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进行观照,分别从意境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意与境偕”三个层次进行阐释,意在寻找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中的应用可能性。第四章透过各产业领域争相应用、信息时代典型社交媒体等“热闹”表象,冷静思考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在审美距离,艺术接受,策展、收藏等学术层面引发的新课题及给体验者带来的负面效应。第五章对当下及未来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在文旅发展、艺术治疗、生态设计等多个场景应用进行分析;从设计师、体验者、产业者三个视角,对如何促进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向纵深发展给出建议。本论文有着强烈的时代性,它是体验经济呼唤新型设计方式的结果。国家相关部门近年曾先后出台《文化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部消费潜力的意见》《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若干政策予以扶持,以促进稳健推动、鼓励包括数字媒体沉浸式场景设计在内的高科技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但在相关产业“万物沉浸”的蓬勃表象下,有一些问题需要被关注和研究,主要表现为产业亟待成熟、认知亟需深入,这些新现象、新问题都可说明本论文题目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丁俊[3](2021)在《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30年代是上海家庭迅速拥抱现代文明的时期,对此时期家装设计历史的梳理有助于认识当时的社会物质文化与生活状态。本文聚焦于1930年代的上海家装设计,从纸媒入手,展开关于其如何走向现代的路径研究。首先,梳理相关历史文献,了解纸媒是如何传播和表述现代家装设计内容的;其次,以图像和文本分析的方式探讨当时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基本理念与模式;再次,基于不同层面的具体个案,归纳具有现代特征的家装设计之实践与推广方式;随后,从技术和材料方面寻找支撑现代家装设计的保障因素;最后,讨论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历史意义。通过史料挖掘和分析发现,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实现有赖于媒介建构、观念引导、实践与推广、技术和材料保障几方面的共同作用。第一,上海纸媒影响了人们对于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理解。一方面,上海报刊频繁关注流行时尚,并转载欧美和刊登本地新式的家装设计图像,形成家装设计实践的案例参考;另一方面,上海报刊登载大量文本,提供了家装设计实践的观念引领和知识支撑。第二,人们普遍推崇面向现代生活的家装设计理念与模式。人们将家庭进化视为民族进化的基石,并在此基础上提倡“美术化”、“简约化”、“经济化”的新式生活理念,以及从“繁复美”转化为“单纯美”的设计美学观;在表现模式上,人们认为装饰样式的革新、空间功能的完善和物理环境的改进是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具体表现;为此,大量支撑实现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知识获得了传播。第三,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发生还在于多维度的实践与推广。文章从作为消费者的精英阶层、连接消费与生产的家装展览会、开展家装设计的实践者三个维度出发,选取多个具体个案进行分析。通过案例研究发现,上海城市精英家庭呈现出引领潮流的装饰风尚;家装展览会以“模范样板”引导了装饰动向;中西设计师和业余实践者基于自身背景展现了多元设计手法。第四,文章探讨了实现家装设计现代性的技术和材料保障。其中,以新式里弄住宅、城市公寓、花园洋房为代表的居住建筑为功能化的家庭布置提供了基础。以电镀“克罗咪”工艺为标志的现代家具、以简洁样式为特征的软装陈设、以流线型产品为特色的家电为家庭美化提供了保障。还有品类多样的室内建材和卫浴设备使得开展家装设计具备了基础条件。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发生具有多重历史意义。一方面,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实现是以多维度实践与推广为核心的系统化要素交替出现,并共同推进的结果。另一方面,在历史比较的视野中,文章认为其意义在于从理性化、整体性与合理化设计方面推进了“上海设计”的现代性进程。此外,从新生活方式、室内秩序和室内形式方面丰富了“海派”风格美学的内涵。
王小维[4](2021)在《汉藏美术比较视野下的藏族传统肖像画研究 ——以元明时期西藏高僧画像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肖像画是人类艺术中一个永恒的表现主题。据史料记载,我国早在商代就已出现肖像画的制作。藏族美术作为中国美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传说藏语“绘画”(ri mo)一词就是由人物画像演变而来。随着佛教在西藏社会的深入影响,藏族美术开始以表现佛教题材为主,内容涵盖佛、菩萨、护法神、赞普、后妃、高僧大德等。本文以元、明时期西藏高僧画像作为研究核心,不同于佛、菩萨、护法神等,高僧是藏族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是对西藏历史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而体现在绘画上,高僧画像又是藏族美术史中最为精彩的篇章,具有其独特的人文价值。本文通过艺术社会学、图像学、风格学等研究方法对西藏高僧画像兴起的社会背景、风格演变以及画面的形式语言等进行分析探讨,试图通过高僧画像的发展演变来探寻藏族美术的民族化、本土化之路;通过对汉藏绘画中高僧画像艺术形式的比较,可反映出汉藏民族在文化上的认同性;此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僧画像对现今的艺术创作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包含两方面的内容。首先,通过文献和实物遗存对吐蕃时期的人像进行梳理,旨在说明虽然吐蕃时期佛教在西藏有所发展,但是塑绘人像的行为在苯教和佛教的活动中皆而有之,表现对象也以赞普、后妃、王室成员为主,僧人像在吐蕃时期仅处在萌发状态。其次,对11-13世纪初西藏高僧画像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论述。随着公元10世纪中期佛教通过“上路弘法”和“下路弘法”在西藏开始复兴,佛教开始在西藏受到普遍信仰,同时,西藏佛教的各宗派也相继产生,高僧大德作为西藏佛教复兴与传播的主体,逐渐成为绘画与雕塑的主要表现对象之一,而宗派的发展与传承也能清晰地表现在高僧画像之中。11-13世纪初西藏高僧画像的基本形式表现为:单尊像、双尊对坐像和共坐像、伴有世系传承与高僧传记像以及高僧像旁边伴有胁侍菩萨像都已出现,这一时期高僧画像的发展为元、明时期西藏高僧画像的兴盛奠定了基础。第二章至第四章为论文的中心内容。13世纪中期-17世纪中期西藏高僧画像虽然延续了印度、尼泊尔的绘画风格,但是汉地绘画元素也大规模进入到藏族绘画之中。明代建立后,中央政府对西藏采取“多封众建”方针,汉藏间在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空前繁荣,而西藏一批重要的寺院也在明代创建,如白居寺、扎什伦布寺、贡嘎曲德寺、甘丹寺等等,同时西藏美术史上着名的绘画大师“井喷式”出现,这些大师不再满足于已有的绘画样式,他们在藏族美术的民族化、本土化之路上走的更深更远,表现在高僧画像中,如白居寺吉祥多门塔内的高僧画像,虽然构图上仍然沿用了印度、尼泊尔的形式,但是造型方面却已经脱离了印度帕拉风格、尼泊尔风格概括性的造型方式,人物脸部刻画上体现了细腻、写实的特征,强调人物的形象特征(年龄、性格、民族身份等),可以说以白居寺为代表的江孜风格在本土化进程中走出了坚实的一步。随后由勉拉顿珠开创的勉唐派和钦孜钦莫开创的钦孜派则更为完整地体现了藏族美术的民族化与本土化,从现存的勉唐派高僧像作品来看画面的整体风貌是用工整的笔法,呈现出端庄典雅、宁静慈祥、秀丽大方的整体氛围,人物造型也更加圆润,云彩、花卉也更为写实。与勉唐画派不同的是钦孜派给人以活泼、灵动之感,充满写意气息,具有热闹升腾的韵律感,而在高僧画像的构图上,虽然在世系传承上遵循了帕拉、尼泊尔风格构图的“内外式”,但已经不是明显的“回”字形,而在人物造型上钦孜派放弃或弱化了头部的局部写实,而强调了高僧整体的写实性。而在16世纪产生的噶赤画派从构图、色彩、造型上对汉地绘画的吸收更加彻底,除了传统的中心构图外,偏角式构图也是噶赤派高僧画像流行的一种样式,这种构图直接来自于汉地的罗汉画样式。西藏西部绘画风格中的高僧像在15、16世纪形成了一种具有地域性、杂糅的样式。第五章对后世高僧画像发展中的两个个案进行了探讨。一是,探讨了清代直至近现代史实性绘画中的高僧形象,在延续了白居寺八思巴与忽必烈壁画对坐形式的基础上,西藏高僧画像产生的不同画面布局和不同的造型特征。二是,摄影术和西方写实性绘画技法传入西藏后,以根敦群培、安多强巴为代表的藏族艺术家通过学习西方写实绘画技法或者从照片临摹开始探索出一条新的绘画之路,这种探索尤以高僧画像最为突出,清代中期藏族绘画逐渐走向程式化,高僧像的个性特征逐渐被标准样式所取代,形式也较为固定,因此这种探索精神对西藏高僧画像以及藏族美术的意义是值得肯定的。
吕光[5](2020)在《集安高句丽五盔坟5号墓四神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以集安高句丽五盔坟5号墓室壁画中的四神图造型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其形成以及特点,并且对同期同造型不同地域比较的专题研究。本研究从美术史角度,借助美术考古资料,利用美术研究方法对集安高句丽四神壁画墓研究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对同期中原及朝鲜地域四神壁画墓进行对比和分析。利用图像学、调查法、对比分析法、文献法等方法进行研究,站在特定的历史时代和高句丽壁画区域的不同视角,探讨集安高句丽五盔坟5号墓四神图造型的缘起、造型发展与变化、图像配置、特点及变化原因分析等问题。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扼要阐述研究集安五盔坟5号墓四神图造型的目的及意义、中外学术界对本论文相关研究成果。第二章以高句丽四神图造型缘起为切入点,从高句丽人在文化与信仰角度,揭示了四神作为信仰文化根植于生活与信仰中,梳理与总结出四神图作为墓室壁画内容在高句丽墓室形制、主题形成过程、发展及嬗变的过程。第三章以五盔坟5号墓考古发掘资料、中外美术考古研究过程为切入点,梳理四神造型形象渊源、四神图谱系、研究成果等方面进行多角度考证研究。第四章从四神图造型与空间配置入手,进一步对五盔坟5号墓四神图造型、表现技法、空间配置对四神图为主题墓室壁画进行研究。通过中原地域、高句丽集安地域墓室壁画在题材、主题、壁画绘画技艺、设色工艺对比进行分析研究,本文总结出高句丽晚期壁画绘制技艺在传承中原基础上五大创新,即壁画创作载体创新、绘制技艺创新、题材样式创新、图像空间营造创新和四神文化及造型艺术表现的创新,形成“传承中的嬗变”。第五章是五盔坟5号墓四神图造型演变成因分析。基于历史、文化环境的背景,从统治阶级矛盾内因,到文化趋同环境外因的双重作用下,本文总结了五盔坟5号墓四神图造型壁画在继承中原,结合本民族文化与艺术的渊源的动因,成为古代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经典艺术的必然。第六章为结论部分,是对本文观点的总结和提升。五盔坟5号墓四神图造型的专题研究充分表明,作为高句丽《世界遗产名录》中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墓室,展现出高句丽时代独具特色的经典断代艺术。其墓室四神图造型艺术在古代中华艺术宝库中,作为北方地域形成的“独立”一体又体现了多元的复合体,在美术史中的历史方位。
徐世平[6](2020)在《金石拓片题跋中设计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金石拓片,在金石学产生、兴盛、发展、复兴的过程中,拓片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拓片不仅为金石学研究提供了史料,也是古人临池的范本类型之一。随金石学而兴起的拓片题跋,从最初的卷册形式为主,到清代乾嘉金石学复兴、碑学兴起,整纸拓的题跋、悬挂、欣赏,逐渐成为新的时尚。历来对于金石拓片题跋的研究,大多偏重于史料的价值,兼及书法品评。而以现代的设计角度来观照这一传统的艺术样式,则有许多新的发现。金石拓片的题跋作品中,拓片是主,题跋为宾,围绕拓片展开的题跋,毫无疑问是学术和艺术的高度融合。通过对宋、元、明、清、民国以来留下的大量金石拓片题跋作品的分析、研究,在看似不经意的题跋中,却蕴含着诸多的设计因素。由此可知,拓片本身既有金石的设计基因,又有拓片的传拓工艺,还有文人为了题跋而预留空间的设计。至于题跋中的设计因素就更加丰富了,从内容到形式,都需要设计。内容包括题跋文体的选定、叙述的角度、文字的长短等。形式则包括题跋书体与风格、位置与大小都要遵循一定的形式构成规律,不是简单的叠加或填空。对称与平衡、变化与统一、调和与对比、渐变与突变、节奏与韵律、动感与静感、比例与尺度等设计原理均为拓片题跋提供了支持。而世俗的伦理次序,一定程度上支配着题跋位置的前后、高低、左右、上下等,对形式的影响不可忽视。印章从印文拟定、印风印式及钤盖都充满了设计,对于题跋形式是极大的补充和完善,有时会起到点睛的作用,使画面醒豁,神采斐然。题跋纸墨色彩及界格的设计,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形式感。题跋空间一般在原拓纸和另纸两层为多,也有和绫纸形成三层空间的题跋,这对于设计的要求就更高了。金石拓片题跋的经典设计案例,结合了配画、临帖、钩摹等手段,经过精心的装潢设计,使拓片题跋的审美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通过对《兰亭序·兰亭诗》《石鼓文》手卷、《熹平石经》《四欧堂》册页、《西岳华山庙碑》整纸拓,以及全形拓中六舟的《博古清供图》《古砖花供图》《剔灯图》《六舟礼佛图》、吴大澂《愙斋集古图》的拓片题跋解析,进一步印证了设计不可或缺的作用。总而言之,金石拓片题跋综合了金石拓片作为文字和图像载体本身具有的审美,还有传拓过程中产生的传拓工艺之美,最后融合文人艺术家诗文、书、画、印于一体的综合之美。而能将这些因素巧妙糅合的关键就在于设计,没有设计的统摄,将是散乱无序的。当然,也有一些作品或过于随意或过度设计,不免潦乱繁琐,我们正可引以为戒。如何运用设计把握好度的分寸,妙为布白,留有余地,处理好虚实关系,使拓片与题跋浑然一体,便成为当下现实的关切。
宋哲琦[7](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表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洪妍娜[8](2020)在《论视觉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幼儿文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幼儿文学是儿童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从幼儿视角出发,同时以满足幼儿需求为创作宗旨的文学。随着当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媒体文化和视觉技术的进步,视觉文化逐渐成为当代文化的重要形态。从幼儿的日常认知、学习和交流方式来看,视觉文化环境构成了当代幼儿的一个基本生活和文化语境,幼儿以视觉文本作为其观看世界、认识生活的主要媒介,电视、电脑、手机以及各类具备视觉传播功能的电子产品进一步构成了对幼儿文化生活的覆盖和建构。对于以幼儿读者为接受对象的幼儿文学来说,视觉文化正以极强的影响力改变乃至重塑其艺术面貌。幼儿视知觉理论、幼儿视觉素养与幼儿文学理论是理解和思考视觉文化视域中幼儿文学艺术发展现状与走向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前提。顺应视觉文化的潮流,幼儿文学文本的形态呈现出视觉化趋势。例如,幼儿文学文本插图的图像叙事意识逐渐增强;图画书的自觉和兴盛,与视觉文化时代创作、出版和阅读密切相关;在幼儿期刊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视觉符号来呈现刊物特色以及打造图画书板块,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向;当下借助各种高科技电影手段创造出来的奇幻影像和画面,更是将幼儿文学推进到一个新的生产和传播空间;根据网络游戏改编和转化而来的网络游戏书正逐渐成为幼儿文学出版的重要品种。幼儿文学的视觉文本并不是孤立、静止的文本,它始终处在幼儿文学的生产、传播和消费过程中,并由此衍生出丰富多样的意义。面对幼儿文学从内容到形式的新变,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和思考幼儿文学的概念、美学特质与文学功能。对于这些问题的重视与思考,是我们对视觉文化语境中幼儿文学进行艺术考察时,应持有的一个基本立场。在视觉文化语境中,有关幼儿文学创作的童年经验与文化责任的深入思考,对于进一步实现幼儿文学的艺术突破和提升有着根本性的意义。面对新的文化语境,幼儿文学与图像之间的关系,以及幼儿文学独有的感性深度,构成了当代幼儿文学理论研究课题。顺应视觉文化的时代背景,坚持文字与图像的互文阅读与提升幼儿的视觉素养是幼儿文学阅读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在视觉文化语境下思考当代幼儿文学发展的核心意义在于,视觉文化不仅有助于我们从一个更开阔、综合的理论视角把握当代幼儿文学的发展思潮及其特征,进而催生出一种更具当代性的对于幼儿文学的理解,同时对于整个儿童文学研究也是大有助益的。
徐华翎[9](2020)在《笔痕线意—宋元白描人物画再探》文中提出回顾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历史,线条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在历代艺术家们对线条的推崇、精研、发展及变革之下,不借助晕染设色,仅由若干线条构成的“白描”绘画形式,逐渐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追求,在宋元时期得以确立并臻全盛之境,影响直达明清,成为中国重要的传统绘画样式之一。到了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探讨传统的优秀白描人物作品,分析其画法的精妙之处,体会作品风格意趣形成之深层原因,仍然对现今的中国画教学及创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如在临摹中能深刻体味原作所带来的艺术给养;写生中通过线条的粗细、轻重、虚实、曲直、刚柔等变化,描绘具有时代面貌的客观物象之质感及性格;进而在创作中发展出自己独特的线艺术风格面貌。本文分四个章节进行讨论:白描人物画的布局、线形态以及它的独立审美语言、造型与线条、绘画的材料工具对线形态的影响。作为第一部分的布局法,重点讨论白描与设色作品在布局观上的差异、布局中的呼应与对比两个问题;线形态及其所体现的各种审美风格是本文研究的重要部分,以铁线描的审美倾向、兰叶描的自觉意识、减笔描的重大变革为代表的三类线形特征来分别进行讨论;造型与线条的部分从如何以线造型、造型差异所体现的个体及时代风貌、环境对人物形象的反衬等角度进行分析;材料、工具的发展变化与白描各种风格的关系研究为本文的最后一部分,不同材料工具的使用会产生不同的绘画效果,对艺术风格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直接影响。本文从艺术实践者的角度出发,选取存世的典型宋元白描人物作品进行图像研究,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作为补充,加以自身多年艺术实践的感悟,对作品所呈现的视觉艺术语言作深入分析。
刘绍勇[10](2020)在《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文中指出品牌因其在市场营销与传播方面的优势,正在跨越商业与产品领域广泛应用于众多生产与服务领域,很多品牌都通过视觉识别设计系统来体现自身的理念和个性,一个品牌的颜值则从视觉形象识别开始。视觉识别设计系统是品牌形象最直观的视觉表达形式,作为最广泛的视觉语言,它涵盖了品牌每一个与受众接触点的设计,为品牌形象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更宽阔、更立体的空间。因此,视觉识别设计已为品牌战略的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它是展示品牌文化和传播品牌信息价值的最重要载体,在品牌形象塑造和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面对美学经济条件下的消费市场,品牌的视觉识别设计所要谋求的不再是“认识”而是“认知”、“认可”,在审美营销条件下,美学在设计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美学的作用提升了视觉识别设计的表现力、识别力,能够让品牌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与受众完全沟通交流,并因此最大限度的获得竞争力与传播力。构建一套完美有效的视觉识别系统已成为一个品牌增加附加值,并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近些年在我国,虽然视觉识别设计在社会实践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可喜的成绩,但对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研究则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积极倡导在营销与传播中进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从品牌与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关系层面看,品牌与设计美学的相关理论是研究基础,视觉识别是研究对象,而设计美学是研究的视角。何为视觉识别设计美?视觉识别设计美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创造视觉识别设计的美,以及视觉识别设计美的如何应用?如何提高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在品牌塑造和传播信息价值方面的作用等等,是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必须研究的命题。绪论部分是对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介绍,并对相关概念作进一步解析和说明;第二章在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框架搭建上,着重从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构成、视觉识别设计的审美属性及其美学价值方面进行阐述;第三章回溯了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主要梳理艺术风格流派对视觉识别设计的影响,视觉识别设计产生的历史渊源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视觉识别设计发展的演进因素;第四章主要从视觉识别设计的审美基础要素入手,分别阐述了图形、色彩和文字等设计要素美以及规范美的表达;第五章着重探讨了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应用,概括总结出视觉识别设计审美的判断依据,提炼出原创与多维表现传达的个性美、系统性与灵活应用构筑的整体美、持久性和多元文化呈现的时代美等三方面的创新观点,并列举设计案例进行具体论述和解读。结论与展望部分对本文研究所得的成果观点以及现实意义进行了总结,并对本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设想做出说明。本文是笔者基于自身20多年的设计实践积累与感悟出发,以视觉识别设计与美学的关系为切入点,全方位探究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生成机制,提出具有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价值的命题。希望能为视觉识别设计找寻新的设计方法和思路,为品牌形象建设及视觉识别设计带来新的思考。
二、对《文字动感显示一文》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文字动感显示一文》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应用动态数学技术优化数学活动的教学策略研究 ——以“初中平面几何”内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研究概述及思考 |
2.1 关于动态数学技术的研究概述 |
2.1.1 动态数学技术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2 动态数学技术的应用研究现状概述 |
2.1.3 动态数学技术的研究评述 |
2.2 关于数学活动的研究概述 |
2.2.1 数学活动的内涵研究 |
2.2.2 数学活动教学研究现状概述 |
2.2.3 数学活动的研究评述 |
2.3 关于初中平面几何的教学研究概述 |
2.3.1 初中平面几何的相关概念界定 |
2.3.2 初中平面几何教学研究现状概述 |
2.3.3 初中平面几何的研究述评 |
2.4 文献述评与启示 |
第3章 应用动态数学技术优化初中平面几何数学活动教学策略的探讨 |
3.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理念概述 |
3.2 初中平面几何教学的基本问题 |
3.2.1 初中平面几何的特征 |
3.2.2 影响初中平面几何学习的因素 |
3.3 数学活动设计的理论探讨 |
3.3.1 数学活动的特征分析 |
3.3.2 数学活动设计的原则 |
3.3.3 数学活动设计的流程 |
3.4 动态数学技术优化初中平面几何数学活动教学策略及应用案例 |
3.4.1 聚焦细节,促进观察思考 |
3.4.2 突出关键,发展几何直观 |
3.4.3 加强操作,助力猜想验证 |
第4章 应用动态数学技术优化初中平面几何数学活动的教学实验研究 |
4.1 实验方案设计 |
4.1.1 实验假设 |
4.1.2 实验对象 |
4.1.3 实验变量 |
4.1.4 实验方式 |
4.1.5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数据分析及结果 |
4.2.1 实验前测成绩分析 |
4.2.2 实验后测成绩分析 |
4.2.3 数学学习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
4.2.4 《图形的相似》章节教学的调查问卷分析 |
4.2.5 《图形的相似》章节教学的访谈分析 |
4.3 实验结论 |
第5章 应用动态数学技术优化初中平面几何数学活动的课例研究与评析 |
5.1 《相似多边形》的教学案例分析 |
5.1.1 课例背景 |
5.1.2 课例教学设计对比评析 |
5.1.3 课例片段教学实录对比评析 |
5.2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的教学案例分析 |
5.2.1 课例背景 |
5.2.2 课例教学设计对比评析 |
5.2.3 课例片段教学实录对比评析 |
5.3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教学案例分析 |
5.3.1 课例背景 |
5.3.2 课例教学设计对比评析 |
5.3.3 课例片段教学实录对比评析 |
第6章 结束语 |
6.1 研究回顾 |
6.1.1 理论回顾 |
6.1.2 实践回顾 |
6.2 研究结论 |
6.3 研究不足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数学学习的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前测) |
附录2 数学学习的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后测) |
附录3 |
附录4 《图形的相似》章节教学的调查问卷 |
附录5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2)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研究必要性 |
一、沉浸式设计疾速发展的时代性 |
二、提升个人幸福、构建人际和谐 |
三、中国沉浸式产业的问题与差距 |
第二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研究综述 |
一、本文相关范畴研究现状 |
二、本文特色、价值与研究方法 |
第?章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前世今? |
第一节 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前体与回身 |
?、沉浸式场景设计的理论依据 |
二、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幻觉本质 |
第二节 基于心流的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 |
一、沉浸隐含其间的数字媒体艺术流变历程 |
?、多且杂的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 |
三、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交互为重 |
第?章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协同要素 |
第一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主题 |
一、一般主题 |
二、根本主题 |
第?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时空 |
一、时间再造 |
二、空间构建 |
第三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技术 |
一、VR引领 |
二、裸眼沉浸 |
第四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主体 |
一、主体交互 |
二、联觉感知 |
第三章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多重意境 |
第?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情景交融 |
一、仰俯自得,化景为情 |
二、景真情切,是为境界 |
第二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虚实相? |
一、写境为主的实景与造境为主的虚景 |
二、意境美学的虚实与技术美学的虚实 |
第三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意与境偕 |
一、有我之境 |
二、无我之境 |
第四章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双生效应 |
第一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热”表象 |
一、相关产业的“万物沉浸” |
二、信息时代的典型社交媒体 |
第二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冷”思考 |
?、 极致消减审美距离 |
二、 “成瘾”负面效应 |
三、传播及展藏难题 |
第五章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立体走向 |
第一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多元化 |
一、为文旅发展贡献新思路 |
二、为艺术治疗提供新方法 |
三、为生态设计增添新内容 |
第二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纵深化 |
一、设计师:适度设计、分层设计 |
二、体验者:精心品味、深度学习 |
三、产业方:打造IP、构建系统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和意义 |
1.1.1 研究问题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界定 |
1.2.1 家装设计的核心概念分析 |
1.2.2 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界定 |
1.2.3 对1930 年代的时间界定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关于室内装饰现代性的研究 |
1.3.2 国外关于家庭装饰现代性的研究 |
1.3.3 上海近代设计史研究的基本情况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架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架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作为主要传播途径和载体的1930 年代上海纸媒 |
2.1 报道家装设计的纸媒概貌 |
2.1.1 中文报刊频开专栏 |
2.1.2 英文报纸长期报道 |
2.1.3 其它纸媒偶有涉及 |
2.2 纸媒对家装设计现代性的传播 |
2.2.1 内容传播集中于1930 年代 |
2.2.2 现代家装内容的国际化传播 |
2.2.3 内容传播推进现代家装设计 |
2.3 纸媒中家装设计现代性的表述 |
2.3.1 涉及时间概念的描述 |
2.3.2 对于装饰样式的界定 |
2.3.3 多主题词的混合使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930 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理念和模式 |
3.1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基本理念 |
3.1.1 推崇进化论思想 |
3.1.2 倡导新家庭生活 |
3.1.3 提倡新设计美学 |
3.2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表现模式 |
3.2.1 室内空间装饰样式的革新 |
3.2.2 室内空间生活功能的完善 |
3.2.3 室内空间物理环境的改进 |
3.3 纸媒中家装设计现代性知识组构 |
3.3.1 现代性家装设计风格的认识 |
3.3.2 现代性家装设计要素的组成 |
3.3.3 现代性家装设计的图纸表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具有现代性特征的家装设计实践与推广方式 |
4.1 精英家庭的时尚引领 |
4.1.1 以电影明星群体家装设计为亮点 |
4.1.2 以文化和工商名人群体家装设计为主体 |
4.1.3 以其它中产人群家装设计为底色 |
4.2 家装设计展览会的社会推广 |
4.2.1 “国货展览会”之“模范家庭”布置 |
4.2.2 “改良家庭展览会”及样板房布置 |
4.2.3 样子间及百货店等商业展示活动 |
4.3 家装设计者的多元探索 |
4.3.1 本土设计师接轨国际设计风格 |
4.3.2 西方设计师带入国际设计经验 |
4.3.3 业余设计者尝试家庭美化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代性家装设计实现的技术和材料保障 |
5.1 新式居住功能模式的兴起与运用 |
5.1.1 城市中新式居住建筑的兴起 |
5.1.2 建筑革新提供的功能化空间 |
5.1.3 水电气入户改善了家庭环境 |
5.2 新奇家居生活用品的配置 |
5.2.1 以“克罗咪”工艺为标志的现代家具 |
5.2.2 以简洁化样式为特征的软装陈设 |
5.2.3 以流线型产品为特色的家用电器 |
5.3 新颖室内建材卫浴的运用 |
5.3.1 墙面饰材以花纸运用较广泛 |
5.3.2 地面饰材流行花砖和马赛克 |
5.3.3 卫浴设备倾向成套进口产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1930 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实现的历史意义 |
6.1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发生的系统要素 |
6.1.1 从大众纸媒到生活实践的复杂系统 |
6.1.2 多维度实践与推广是系统核心要素 |
6.1.3 家装设计之现代性实现的上海路径 |
6.2 全面推动“上海设计”的现代性进程 |
6.2.1 注重生活实效的理性化设计 |
6.2.2 关注系统要素的整体性设计 |
6.2.3 尊重技术条件的合理化设计 |
6.3 丰富了“海派”风格美学的内涵 |
6.3.1 新生活方式之美 |
6.3.2 新室内秩序之美 |
6.3.3 新室内形式之美 |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汉藏美术比较视野下的藏族传统肖像画研究 ——以元明时期西藏高僧画像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研究目的和意义 |
2、研究综述 |
3、课题的特色和创新性 |
第一章:西藏高僧画像的兴起 |
1.1 吐蕃时期藏族美术中的人像考察 |
1.2 11-13 世纪初西藏高僧画像的发展 |
第二章:元明时期西藏高僧画像的时代背景 |
2.1 元明时期中央政府的治藏政策及西藏经济、文化的发展概述 |
2.2 元明时期的藏传佛教僧人的“多重身份” |
2.3 元明时期西藏美术的时代特征 |
第三章:元明时期西藏高僧画像的形式与风格 |
3.1 帕拉风格与尼泊尔风格中的高僧画像 |
3.2 江孜绘画风格中的高僧.以白居寺吉祥多门塔内壁画为例 |
3.3 勉唐、钦孜、噶赤画派以及西部绘画风格中的高僧像 |
第四章:元明时期汉藏高僧画像之比较 |
4.1 元明时期汉地佛教概况 |
4.2 汉地佛教中的画僧传统 |
4.3 元明时期汉地高僧画像的发展 |
4.4 元明时期汉藏高僧画像比较 |
第五章:西藏高僧画像在后世发展中相关问题的讨论 |
5.1 史实性绘画中的对坐像 |
5.2 摄影和西方写实绘画技法影响下的西藏高僧画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集安高句丽五盔坟5号墓四神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与选题意义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框架 |
四、论文创新点 |
五、主要概念界定及释义说明 |
(一)高句丽称谓界定及研究时期说明 |
(二)空间概念界定及分类解释 |
(三)造型艺术的相关概念的释义 |
第二章 高句丽墓室壁画四神图造型缘起与发展 |
一、高句丽墓室四神图造型出现 |
(一)高句丽崇道与四神崇信 |
(二)高句丽殡葬礼仪与四神造型呈现 |
(三)高句丽墓葬形制与壁画主题 |
(四)高句丽墓室壁画四神图造型出现及发展 |
二、高句丽墓室壁画四神图造型主题确立 |
(一)高句丽中期风俗人物造型与四神图造型并存 |
(二)高句丽晚期四神图造型主题确定 |
(三)晚期四神图造型主题内容差异比较 |
第三章 五盔坟5号墓四神图造型内容考证与来源 |
一、五盔坟5号墓四神图相关资料 |
(一)考古机构原始资料 |
(二)国内专家对高句丽墓室壁画考证过程 |
(三)日、朝专家对朝鲜境内高句丽墓室壁画考证过程 |
二、高句丽墓室壁画四神造型形象的渊源考证 |
(一)高句丽墓室壁画四神形象的渊源考证 |
(二)高句丽墓室墓制及四神壁画谱系渊源考证 |
(三)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考证 |
第四章 五盔坟5号墓空间营造与壁画创作研究 |
一、墓室壁画四神图造型空间位置的变化 |
(一)地下单墓室空间形成 |
(二)从人物风俗造型到四神图造型主题确立 |
二、墓室空间与墙壁四神图造型设计 |
(一)绘画者创作思维与墓主人需求 |
(二)四神图造型研究 |
(三)四神图造型视觉空间营造 |
三、四神图用线造型方法研究 |
(一)从粗犷到精细风格演化 |
(二)线表现技法研究 |
四、四神图壁画载体运用 |
(一)从白灰面到花岗岩石面创作载体转变 |
(二)绘制与镶嵌工艺运用研究 |
(三)四神图背景图案研究 |
五、四神图色彩运用研究 |
(一)色彩选择与情感表达 |
(二)墓室壁画创作颜料的选择与着色工艺 |
第五章 五盔坟5号墓壁画四神造型产生原因分析 |
一、统治者的政治需要 |
(一)社会动荡 |
(二)大融合观的政治导向 |
二、思想寄托 |
(一)升仙思想 |
(二)未来世界观构想 |
三、四神图造型技艺发展与创新 |
(一)继承中原绘画造型技艺 |
(二)结合本民族文化开拓创新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金石拓片题跋中设计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术语阐释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术语 |
二、研究方法 |
(一) 文献考证 |
(二) 图像分析 |
(三) 物质文化 |
(四) 数据整理 |
三、研究目的及现实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现实意义 |
第一章 拓片与金石学 |
第一节 传拓的产生 |
一、传拓技艺产生的背景与条件 |
二、传拓技艺的产生 |
第二节 拓片的传播 |
一、石刻拓片 |
二、铜器铭文拓片 |
三、刻帖拓本 |
第三节 以拓片为中心的金石学 |
一、史传和遗刻互考 |
二、对书法的品评 |
三、研究的成果 |
第四节 拓片题跋风气的形成 |
一、已有的题跋种类 |
二、从卷、册到整纸的题跋 |
第二章 拓片的设计 |
第一节 拓片工艺的设计 |
一、拓片中的金石工艺设计 |
二、传拓法中的设计 |
第二节 文人对拓片的设计 |
一、精拓 |
二、构图形式的设计 |
第三章 题跋的设计 |
第一节 题跋内容的设计 |
一、解读拓片是设计的前提 |
二、题跋内容的设计 |
第二节 题跋形式的设计 |
一、书体与风格的设计 |
二、形式设计的基本规律 |
第三节 印章的设计 |
一、印风与印式的设计 |
二、钤印的设计 |
第四节 色彩在题跋中的设计 |
一、墨色的设计 |
二、纸色的设计 |
第四章 拓片装潢及三层空间的题跋设计 |
第一节 拓片装潢形式的设计 |
一、诸多设计因素的植入 |
二、拓片常见装潢形式的设计 |
第二节 三层空间的题跋设计 |
一、原纸题跋的设计 |
二、拓纸以外第二层空间的题跋设计 |
三、第三层绫纸的空间设计 |
第五章 拓片题跋经典设计案例解析 |
第一节 手卷题跋设计举例 |
一、刻帖手卷题跋的设计——以《兰亭序·兰亭诗》卷为例 |
二、碑学以后的手卷题跋设计——以《石鼓文》为例 |
第二节 从黄易《熹平石经残石》到吴湖帆《四欧堂》册页的设计 |
一、黄易《熹平石经残石》册页的设计 |
二、吴湖帆《四欧堂》册页的设计 |
三、册页设计的全面升华 |
第三节 四明本《西岳华山庙碑》整纸拓题跋的设计 |
一、题跋人物及年表 |
二、世俗伦理观对于题跋形式的影响 |
三、视觉形式影响下的题跋设计 |
第四节 全形拓题跋设计举例 |
一、全形拓常见形式的题跋设计 |
二、全形拓与绘画三维空间的设计 |
结论 |
尾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图版目录 |
表格目录 |
附录 |
后记 |
(7)《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8)论视觉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幼儿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视觉文化视角的确立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第二节 核心概念 |
一、视觉文化 |
二、图像转向 |
三、幼儿与幼儿文学 |
第三节 中国幼儿文学的历史发展 |
一、19世纪末之前的幼儿文学 |
二、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幼儿文学 |
三、1949年之后的幼儿文学 |
第一章 视觉文化与幼儿文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幼儿视知觉理论 |
一、幼儿视知觉的生理基础与心理基础 |
二、幼儿视知觉的心理特点 |
三、视觉文化环境中幼儿视知觉的发展 |
第二节 幼儿视觉素养理论 |
一、视觉素养与幼儿的视觉学习 |
二、幼儿视觉素养与语言素养的整合 |
第三节 视觉文化视域中的幼儿文学理论 |
一、立体的幼儿文学文本观 |
二、幼儿文学的召唤结构 |
第二章 当代幼儿文学的视觉文本形态 |
第一节 幼儿文学文本的插图语言——以《365夜故事》图画本为例 |
一、《365夜故事》:从文字版到图画本 |
二、《365夜故事》图画本的艺术特性 |
三、从听赏到观赏 |
第二节 幼儿文学出版的图画书化趋势 |
一、图画书的历史演变与当代发展 |
二、图画书的定义 |
三、图文互动:幼儿文学叙事空间的拓展 |
四、视觉艺术对传统民间文化的重写——以童谣图画书为例 |
第三节 幼儿期刊文本的视觉呈现 |
一、幼儿期刊文本的视觉传达 |
二、幼儿期刊文本的图画书化 |
第四节 幼儿文学文本的影像化延伸 |
一、幼儿文学的影视改编 |
二、影像文本反哺幼儿文学 |
第五节 幼儿文学新型视觉文本——“网络游戏书” |
一、“网络游戏书”的兴起和发展 |
二、网络游戏书的文学化复制——以《植物大战僵尸》为例 |
三、反思与展望:从游戏走向游戏精神 |
第三章 幼儿文学活动的视觉化表现 |
第一节 幼儿文学的视觉生产 |
一、视觉媒介与幼儿文学的视觉生产 |
二、幼儿文学视觉生产的产业化运营 |
第二节 幼儿文学的视觉传播 |
一、幼儿文学视觉传播的形式与内容 |
二、关于幼儿文学视觉传播的思考——以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作品为例 |
第三节 幼儿文学的视觉消费 |
一、视觉消费下的幼儿生存状况 |
二、视觉消费对幼儿文学的影响 |
第四章 视觉文化与中国幼儿文学重构 |
第一节 视觉文化与幼儿文学观念重塑 |
一、幼儿文学的复杂性 |
二、视觉文化时代中的幼儿文学 |
第二节 视觉文化与幼儿文学形态重塑——以电子图画书为例 |
一、电子图画书的定义与分类 |
二、电子图画书的艺术特质 |
三、电子图画书的未来发展 |
第三节 视觉文化与幼儿文学功能重塑 |
一、幼儿文学传统功能的坚守 |
二、幼儿文学功能的再认识:视觉艺术欣赏功能 |
三、幼儿文学视觉艺术欣赏功能呈现 |
第五章 对视觉文化时代幼儿文学的思考 |
第一节 视觉文化时代的幼儿文学创作 |
一、童年经验的回归 |
二、文化责任的坚守 |
第二节 视觉文化时代的幼儿文学研究 |
一、幼儿文学文字与图像之关系的再思考 |
二、幼儿文学感性深度的再理解 |
第三节 视觉文化时代的幼儿文学阅读 |
一、图画书阅读与幼儿视觉素养 |
二、图画书阅读对幼儿视觉素养发展的重要作用 |
三、图画书阅读在幼儿视觉素养能力培养实践中的应用 |
结语 |
征引文献 |
一、中文着述 |
二、中文报刊论文 |
三、外文着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笔痕线意—宋元白描人物画再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白描”释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白描”释义及相关概念简述 |
二、宋元白描人物画相关学术研究回顾 |
(一) 本选题相关的古代文献综述 |
(二) 近百年来的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三) 本课题相关的学位论文综述 |
(四) 本课题研究现状所存在的不足 |
三、本选题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白描人物作品的布局与图式 |
第一节 宋元白描人物画布局法概述 |
第二节 白描与设色作品在布局上的些许差异 |
第三节 布局中的呼应与对比——以《维摩演教图》为例 |
第二章 线形态与其独立审美语言 |
第一节 晋唐人物画线形态之面面观 |
第二节 白描人物画在宋元时期的发展和确立 |
一、铁线描的线形特征和审美倾向 |
二、兰叶描的自觉意识和风格境界 |
三、减笔描的语言拓展和重大变革 |
第三节 白描人物画在明清时期的继承与发展 |
第三章 白描人物画中的造型与线条 |
第一节 白描人物画中的形象刻画及审美风致 |
一、以形写神——理想的造型与意向 |
(一) 须眉奋张,目光如炬——敦煌莫高窟103窟之《维摩诘像》 |
(二) 庄重清矍,风华内敛——京都国立博物馆之《维摩居士图》 |
(三) 细入微茫,高古超越——故宫博物院之《维摩演教图》 |
二、化形求神——打开的造型与意向 |
第二节 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的烘托作用 |
一、气味清古,景象萧瑟——李唐的《采薇图》 |
二、松竹坡石,简淡丰润——王绎、倪瓒的《杨竹西小像》 |
三、气韵悠远,禅意浮动——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四睡图》 |
第三节 多人物作品的形象刻画及表达 |
第四章 材料、工具影响下的不同线形态 |
第一节 绢和纸作为绘画底材对线形态的影响 |
一、绢和纸的发展及使用 |
二、绢和纸对线形态影响的分析比较 |
第二节 毛笔形制的变迁对线形态的影响 |
一、毛笔的形制流变 |
二、毛笔形制对线形态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10)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及意义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 研究进路及方法 |
1.4 概念辨析 |
1.4.1 品牌形象 |
1.4.2 视觉识别设计 |
1.4.3 区别与联系 |
第2章 视觉识别设计美学框架 |
2.1 视觉识别设计美学构成 |
2.1.1 学科归属及定义 |
2.1.2 理论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
2.1.3 历史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
2.1.4 实践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
2.2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属性 |
2.2.1 信息传达的功能美 |
2.2.2 感知效应的形式美 |
2.2.3 媒介感官的体验美 |
2.3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价值 |
2.3.1 经营价值 |
2.3.2 消费价值 |
2.3.3 传播价值 |
第3章 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与演进 |
3.1 艺术流派与设计风格的变迁 |
3.1.1 现代艺术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
3.1.2 国际主义平面设计 |
3.1.3 纽约平面设计派 |
3.1.4 后现代主义风格 |
3.2 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渊源 |
3.2.1 欧美视觉识别设计史述 |
3.2.2 日本CI设计模式的形成 |
3.2.3 中国视觉识别设计历史与现状 |
3.3 视觉识别设计的演进要素 |
3.3.1 技术进步与媒介变革 |
3.3.2 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 |
3.3.3 风格与审美观念更迭 |
第4章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基础要素 |
4.1 视觉识别设计的开发 |
4.1.1 视觉识别设计目的 |
4.1.2 品牌形象与视觉识别构成 |
4.1.3 设计概念的设定 |
4.2 视觉识别设计的要素美 |
4.2.1 图形的视觉语言美 |
4.2.2 色彩的情感认知美 |
4.2.3 文字的视觉表征美 |
4.3 视觉识别设计的规范美 |
4.3.1 形态缜密与多样美 |
4.3.2 要素组合秩序之美 |
4.3.3 标准化应用与管理 |
第5章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判断基准 |
5.1 原创性与多维表现传达个性美 |
5.1.1 追求创新精神 |
5.1.2 差异化的体现 |
5.1.3 多维视觉表达 |
5.2 系统性与灵活应用构筑整体美 |
5.2.1 系统构成的整体性 |
5.2.2 系统化思维与整体设计 |
5.2.3 适用性的表达 |
5.2.4 灵活应用与多样统一 |
5.3 持久性与多元文化体现时代美 |
5.3.1 时尚性与持久性 |
5.3.2 设计提升与更新 |
5.3.3 多元文化的交融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对《文字动感显示一文》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应用动态数学技术优化数学活动的教学策略研究 ——以“初中平面几何”内容为例[D]. 吴艾霞.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2]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研究[D]. 孙玉洁.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3]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D]. 丁俊. 江南大学, 2021(01)
- [4]汉藏美术比较视野下的藏族传统肖像画研究 ——以元明时期西藏高僧画像为中心[D]. 王小维. 西藏大学, 2021(11)
- [5]集安高句丽五盔坟5号墓四神图研究[D]. 吕光.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3)
- [6]金石拓片题跋中设计因素的研究[D]. 徐世平. 苏州大学, 2020(06)
- [7]《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8]论视觉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幼儿文学[D]. 洪妍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9]笔痕线意—宋元白描人物画再探[D]. 徐华翎.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1)
- [10]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D]. 刘绍勇. 吉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