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革农业税制度的设想(论文文献综述)
胡志辉[1](2014)在《农业税改革与中国农民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文中研究说明“三农”问题关系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也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农民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的变迁则是解读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途径,同农村改革进程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农业税改革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改革的主线,是促进农民减负增收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在此基础之上,本文系统回顾了农业税改革的历程与中国农民的历史变迁。全文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业税政策的调整为线索,以时间为序,从纵向上系统梳理农业税改革的历程及后农业税时代涉农政策的走向。第一章简要回顾了中国历史上的农业税改革及不同历史时期党领导的农业政策的变迁历程。第二章在阐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业税政策调整的基础上,系统回顾了始于本世纪初的以规范农村税费制度、减轻农民负担为目标的农村税费改革,并对取消农业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成效与意义做出简要分析。第三章首先总结归纳了后农业税时代相关的涉农税收优惠政策,并分析了统一城乡税制的实现条件及实现路径,即当单位农村劳动力生产效率显着提高,农民不再是弱势群体,农业不再是弱势产业,廉洁高效的城乡财政体系、税收征管体系建立健全之时,城乡税制一体化便可真正实现。其次,系统回顾了以农村公共财政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义务教育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它从农村基本制度层面深化和巩固了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是重大的制度创新和社会变革,同时也是农业税改革进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二部分以农业税改革促进农民减负增收为线索,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影响下的农村居民的巨大变迁,主要表现为农民的经济变迁、生活方式变迁、生产方式变迁和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第四章阐述了新时期农村居民负担状况及收支状况的变迁,较为全面地展现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经济状况及生活方式的变迁。首先,通过对农民负担及收入状况进行整体性和阶段性的数理分析,可以看出农民负担在波动下降,人均收入波动上升,农民群体内部及区域间收入不均衡,并分析了引起农民收入变化的各种因素。其次,通过对农民消费支出及其结构变化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农民消费支出增长迅速,用于生活必需品的消费份额下降,用于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逐年增加,生活品质大幅提升,但农民内部、区域间消费不均衡的现象仍然存在。最后,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影响农民增收的四个可以量化的主要因素(税费负担、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和国家财政支农支出)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在未来数十年中,税费负担对农民收入影响微乎其微,国家财政支农支出对促进农民增收有明显的滞后性,而工资性收入有替代家庭经营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推动力量。第五章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和劳动力市场政策调整的阶段性分析,反映了农民在新时期生产生活方式上的巨大变迁。生产方式上,由传统单一的农耕生活向现代的多元经营和多元就业转变,体现在农业耕种、个体经营、城镇就业的相互融合;生活方式上,由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向现代的多元生活方式转变。此外,通过对比1978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并分析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体制性因素和非体制性因素,得出如下结论:户籍制度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主因,而在农村税费改革基本完成农民减负历史使命之后,现阶段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最为有效的路径为通过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扫除农民“城市化”的各种障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实现城乡劳动力的优化配置,继而以大幅减少农村人口的方式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生产效率,以实现个体收入的增长。第六章揭示了新时期农村居民价值观念的变迁,正在逐步由传统走向现代。传统的小农意识主要表现为缺乏主体意识的权威崇拜、封闭保守的经世心态和注重经验、安分守己的处世理念。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农民自给自足的小生产方式得到根本改变,价值观念在传统与现代间交织碰撞,表现在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家庭婚姻观念日渐开放;自闭、守旧观念淡化,开放、竞争、功利意识增强;宗法、迷信观念有所淡化,科学、民主、法治意识增强。就农民价值观念变迁的影响因素而言,一方面是由于农民收入的提高,另一方面是由于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多元化。此外,通过对农民观念变迁效应的分析,可以看出,农民价值观念不仅能够反映出农民对社会事实的认知,映射出社会变革的发展趋向,而且能够在自我调整中重构深化,在与社会制度和改革机制的互动中起到推动或是阻碍的作用。再者,本文提出应加强对农民群体的精神救助,积极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促进农民价值观念与个人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以避免农民群体在经济收入和价值观念上双重马太效应的出现。
王小慧[2](2014)在《中国农业税政策终结过程的研究》文中认为在政策系统中,有效的政策终结可以节省政策资源、提高政策效率并有利于政策运行的良好循环,优化政策系统。及时清理不合理、无效或低效的政策,对于保持整个政策系统的优化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无论中西方,对政策终结的研究相较于其他政策周期的其它环节,例如政策制定等,都是相对较少的。中国对政策终结的研究主要分为两方面,第一是研读西方政策终结的经典理论。第二是通过个别案例以某种视角进行分析和阐述。本文则是通过多源流理论来分析政策终结现象,并以农业税终结为例,探讨影响政策终结的内部因素之间的关系及推动政策终结的策略选择。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在绪论部分,会阐述选题意义及背景,整理中外政策终结研究成果及介绍相关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一章,着重介绍公共政策终结的理论基础,政策调整、政策周期的内涵及外在联系及有关农业税的概述。第二章以农业税的终结作为案例,具体分析农业税终结的内容、过程及产生的效果和影响。最后一章重点分析农业终结取得成功的原因、政策终结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对今后的政策终结有何种启示。
陈桂棣,春桃[3](2003)在《中国农民调查》文中提出为自己哭泣,我们感慨。为他人哭泣,我们感动。为农民哭泣,我们感谢。多少年如一日为中国农民哭泣,我们感奋。作家陈桂棣夫妇,耗时三年,访遍安徽乡村,收集的材料和废弃的手稿,几近等身。其中艰难曲折,难以想象。听他俩哭述农民的命运,我们收获的不仅是眼泪。
谢贞发,严瑾,李培[4](2017)在《中国式“压力型”财政激励的财源增长效应——基于取消农业税改革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社会转型期,地方政府面临着"压力型体制"下复杂多样的压力来源,积极汲取财政收入成为地方政府应对压力的主要途经,从而形成典型的中国式"压力型"财政激励。文章以取消农业税改革作为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变化的准自然实验,利用强度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财政压力变化的财源增长效应。文章研究发现,在同一地区内,取消农业税改革后财政压力更大的县,其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产值实现了更快增长。但这一结果并未出现在同一地区中农业税占比更大的县,说明地方政府的财源建设行为更多来自财政压力的激励而非税收结构变化的激励。这种财政压力的工业增长效应更多发生于工业基础薄弱和财政自给率高的地区,且放松环境规制成为地方政府实现工业增长效应的重要手段。
何晓杰[5](2011)在《“后农业税时代”中国乡村治理问题研究 ——以东北乡村为研究视域》文中研究说明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经表决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这意味着延续了2600余年的“皇粮国税”——农业税从此退出历史舞台,也同时意味着广大乡村开启了一个崭新时代——“后农业税时代”。取消农业税本身并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不仅涉及国家与农民、干部与群众、中央与地方、城市与乡村等多重利益的调整,而且带来乡村基层组织的财政基础、权力结构、治理方式等多方面的变化。取消农业税五年巡礼,我们发现中国乡村政治及治理运行逻辑正在悄然发生着结构性的变化。“后农业税时代”与乡村治理转变之间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免除农业税使乡村社会的原有矛盾有所缓解和消解的同时,也为乡村治理体制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外部环境。由此断定,“后农业税时代”既是中国农业农村政策调整时期,也是乡村治理体制转型时期,在此背景下建构良性互动的乡村治理结构,需内外并举、上下结合、左右互补、全面参与。我国乃典型的“非均质国家”,南北东西地域形态、经济水平、文化传统各异,因而中国乡村政治研究不得不打上地域特性的烙印。东北农村有着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开发滞后背景、移民文化传统、人地关系状况和社会经济条件,所以,对东北这个特殊地域进行相关的乡村政治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以免除农业税前后的东北乡村治理为比较背景,选取吉林地区较有代表性的江南乡及其12个行政村作为研究样本,考察免除农业税对乡村治理产生的深刻政治影响、经济影响及社会影响,并对“后农业税时代”东北乡村政治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困境等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考,试图分析新时代背景下乡村建设达成善治的可能路径。正如任何个案研究和区域性研究都具有其解释的限度一样,本文的研究并不能完全推衍为对“后农业税时代”全国乡村治理问题的一般性结论。但对东北这样特殊的农业大区域进行时空“双横断面”的解剖,对我们全面认识“后农业税时代”的乡村治理变革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希望本文能对当前正在进行的东北振兴及有关东北地区的相关研究有所贡献。
夏兰[6](2012)在《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农”问题是近年来政府和理论界日益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农业政策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具有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农业政策是指根据本国的国情,规划农业演进的目标,并分阶段确定重点发展领域,引导农村经济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的经济政策。农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合理分配和利用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加速农村经济发展以及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影响和作用。揭示农业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的作用机制和路径,深入分析现行农业政策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的实际效果,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业政策,充分发挥农业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和引导作用,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全文共9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理论基础;第三章分析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从理论上说明农业政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第四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政策演变影响农业发展作历史考察,进一步从现实上说明农业政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第五、六、七章是本文的重点和核心,揭示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和路径,实证分析我国现行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与效果。第八章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业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第九章是全文的总结和展望。研究表明,农业政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农业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短期影响显着,长期影响并不明显;农业政策对要素投入具有重要的直接影响,对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但对于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直接影响较小。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遵循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调控机制。农业政策通过制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实施农业支持政策,引导农村经济发展,如通过农业政策引导投资的流向,加强公共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农业发展方向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引导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引导劳动力的流动方向,实现农业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农业政策通过完善市场供求机制和创新的激励机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如土地经营权的长期不变,对农民构成了产权激励,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农产品最低收购销价和粮食储备的实施,保证了农产品的销售,形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需求拉力;科技创新形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科技推力。农业政策通过调节农产品供求、调节农产品购销价格、调节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提高农民的收益,实现农村的社会和谐,从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是:农业政策的实施影响土地的利用效率和要素投入效率,进而影响农业和农村产出,最终影响农民的收入和消费。取消农业税对于农业种植面积的增加和劳动力的增加具有直接影响,且短期和长期效应都较为明显;对农业产量和产值的增长有间接影响,且短期效应明显,长期效应并不明显;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短期效应明显,长期效应并不明显。因此,取消农业税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不仅仅在于农民平均减少百余元的负担,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村居民收益,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公共投入机制,这将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长远的影响。根据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和路径,针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从四个方面提出了16条进一步完善农业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农业政策要以对农民的激励和支持为出发点,引导资源合理配置,提高要素投入效率;注重政策的协调性,发挥政策的合力作用;不断创新制度,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吴鸾莺,李力行,姚洋[7](2014)在《农业税费改革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基于状态转换模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文中认为本文从交易成本的角度讨论了本世纪初的农业税费改革对土地流转的影响。本文认为,农业税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会影响流转合约的签订和执行,是一种交易成本;而取消农业税会降低土地流转过程中的交易成本,促进土地流转。本文建立了带有农业税的农户生产模型,以分析农业税费作为交易成本对土地转入、转出与自给自足三种状态的影响。在实证分析中,本文运用20032008年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估计了土地流转三种状态的状态转换模型,以验证理论模型的推论。理论与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农业税的存在会影响土地流转,而农业税费改革通过降低土地流转中的交易成本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
朱余斌[8](2017)在《建国以来乡村治理体制的演变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兴,天下兴。"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仍将有相当比重的人口居住、生活在乡村,乡村社会的繁荣稳定与否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乡村问题千头万绪,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应当是乡村治理体制问题。乡村治理体制,也称为乡村治理模式或乡村治理结构,一般是指乡村治理主体在各自权力、职责范围基础上的行为模式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乡村治理体制合理与否直接关乎乡村治理的成效,而乡村治理的效果不仅关系到农民的生活和命运,也与国家的稳定与发展紧密相连。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中国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成功经验之一,在于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乡村治理,形成了以"县政绅治"为主要内容和特色的乡村治理体制。建国以来,我国不同历史时期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也与同时期乡村治理体制的结构与特点密切相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推进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治理概念第一次正式载入党中央的文件中,标志着党对治国理政规律和趋势认识和把握上的进一步深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项最新成果。治理理论的基本要义在于承认国家与市场、国家与社会相对分离的基础上,强调多元治理主体通过互动、协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实现社会"善治"的目标。科学合理的国家治理体制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备条件。乡村治理体制作为国家治理体制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乡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能力与乡村治理体制的安排密切相关,有效的乡村治理体制是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基石。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乡村治理体制,对于实现乡村乃至整个国家治理现代化来说具有基础性意义。但是,现行的乡村治理体制本身还存在着党政不分、乡镇基层政权"悬浮化"和"谋利化"、村民自治组织过度行政化、"乡政"与"村治"之间的过度博弈和不协调、社会组织发育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与治理理念和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应然要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在新型城镇化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目标提出和实施的新时期,乡村治理体制变革的趋势和取向何在?科学合理的乡村治理体制如何建构?这些时代主题问题,需要我们作出有效回应。我们既要充分汲取人类共同文明成果的营养,也要在中国历史发展脉络中寻找基因,以我国乡村治理中遇到的问题为导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框架内建构科学合理的乡村治理体制,突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研究史上的一个重要坐标就是"国家——社会"关系研究视角的兴起。这一理论范式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以极强的影响力迅速羼入各学科并形成一股新的学术思潮。"国家——社会"关系研究视角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比较有效的分析和解释的理论工具,但从西方社会引入的"国家——社会"关系研究范式是建立在市场机制比较健全以及竞争性政党制度的社会基础之上。因此,运用"国家——社会"关系范式研究中国问题时,需要充分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实现"国家——社会"关系范式研究的中国化。本文以治理理论为基础,以中国化的"国家——社会"关系为研究范式,对建国以来乡村治理体制的变迁进行研究,试图找出内在的趋势与规律,并充分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为新时期乡村治理体制的创新和完善提供建议。具体而言,不同于西方语境下将国家等同于政府,本文将国家分为党和政府两个层面予以考察。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形成的,作为革命和建设的核心力量,它往往是顶层制度设计者和推动者,在建国以来我国乡村治理体制的形成和变革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乡村治理的成效和乡村治理体制的变革与市场作用的发挥密切相关,本文将市场的定位与作用这一变量纳入到乡村治理体制的形成和变革的研究中。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论文将西方语境下的"社会",细化、中国化为乡村正式社会组织、民间组织、农民、乡村精英等社会主体要素分别予以详尽考察。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民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较高。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农民的数量将会逐渐减少。但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仍然会有相当数量农民的存在。农民不仅仅是乡村治理的对象,作为乡村社会的真正主人,他们更应该成为乡村治理的有效主体。本文将农民这一乡村社会重要构成要素独列出来予以考察,他们参与乡村治理的意愿和能力,直接关系到乡村治理成效乃至新时期乡村社会"善治"目标能否实现。基于中国传统乡村治理之道的经验借鉴以及在当代乡村治理中实际重要作用发挥方面的考量,在新时期乡村治理体制创新路径研究中,本文还将乡村精英这一重要的乡村社会构成要素单列出来予以更加深入细致的考察。论文通过探讨政党(中国共产党)、政府、农民、市场、社会组织等多元乡村治理主体要素,在建国以来我国乡村治理体制变迁中的定位、作用发挥和相互关系以及相应的历史经验教训,为新时期我国乡村治理体制的变革与完善提供借鉴。论文通过研究认为,建国以来我国乡村治理体制的变迁,主要是由相应历史时期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需要决定的,并受不同的时代特征、风俗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从主体的视域来看,建国以来我国乡村治理体制的历史嬗变主要受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党和国家的战略理念和制度设计、市场的地位和作用的场域、广大农民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意识、社会组织的发育程度和作用空间。"莲发藕生,必定有根"。乡村治理体制的创新设计"不是在一张白纸上绘图,而是在乡村社会既有格局基础上,通过对现有治理困境的深度反思和审视来寻找灵感和答案"。据此,论文通过研究认为,在新型城镇化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目标提出和实施的新时期,我们应在现有的"乡政村治"模式基础上进行变革与创新,积极构建"政党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市场引导、全社会参与"多元主体协商共治的乡村治理体制,保证政党、国家、市场、农民、社会组织等不同治理主体要素之间结构的合理化,实现它们之间的良性互动,发挥它们各自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助推乡村治理现代化目标之达至。
阳斌[9](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已成为党、国家和社会的共识,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微观组成部分,其精神内涵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保持共性。乡村治理在治理价值上强调多元、合作、参与、法治、规范等多维追求,在治理目标上追求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意味着对传统的、行政主导的一元式权威治理模式进行变革,主张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建立一个多元主体协商、合作、互补的治理体系,这一体系不仅包含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府等核心公共权威组织,也包含事实上参与乡村治理过程的内生或外来的村民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市场组织、民间权威及广大人民群众等主体与力量,实现不同治理要素的良性互动,发挥多维主体在乡村治理中的综合效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形成更具包容性的乡村建设合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则主要强调基层公共权威组织按照法治、透明、回应、责任、有效、廉洁、公正等价值追求进行改造与重塑,建立更为宽松的乡村治理外部环境,在开放与协商中实现乡村治理的民主性建设任务,以促成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完成。本文采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乡村治理纳入现代国家建构的历史视野中考察。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开始肩负现代国家建构的历史重任,“民族国家”与“民主国家”双重建设目标成为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追求。对此,中国共产党围绕“耕者有其田”进行了漫长的革命探索,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政社合一”的国家整合治理模式逐渐形成,农村以整体的力量支持国家经济的复苏与发展,但“人民公社”的管控模式使农村发展逐渐失去生机与活力。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开始对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深刻的反思,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拉开了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序幕,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并以农村为突破点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于1982至1986连续5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涉及农村农业发展,在农村经济领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使长久束缚于土地的各种乡村资源逐渐激活,农村社会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潜力;在农村政治领域进行“乡政村治”治理探索,将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紧密结合,不断促进基层民主与基层治理向前发展,使广大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形成了一系列乡村治理思想。进入新世纪之后,特别是自2004年以来,党中央更是连续16年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强调,必须把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有效解决作为新时期全党的工作重点,可见,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将乡村治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40余年的改革开放促使农村各方面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治理成效的背后也面临诸多治理困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使我国农村不可逆转的走向了现代化道路,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流动速度加快,农民参与分享城市收益的路径越来越广阔,农村与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村外主体参与到乡村治理过程之中,使得乡村治理的主体、客体及环境等方面开始发生变化,农村原有的利益格局开始处于变化与流动之中,全国绝大多数村庄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衰败,农村基层治理出现诸多治理困境。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新时代乡村治理困境主要表现为乡村治理主体乏力,难以产生乡村治理合力;乡村治理资源消减,难以有效提供乡村治理的基础平台;基层公共权威组织治理手段策略化选择,难以回应乡村公共需求;乡村治理绩效徘徊不前,老百姓获得感不强;乡村利益格局持续分化,农村非均衡发展严重等。乡村治理困境的产生与“大国家、小社会”的社会形态紧密相关。从国家建构的现实运作逻辑看,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公共权威是推动乡村治理向前发展的动力引擎,但乡村社会内生活力的激发方式与程度明显不够,乡村社会的自治空间相对比较狭窄,而且,基层公共权威组织在乡村治理过程中面临人、财、物缺失的现实难题,严重影响其治理水平,在诸多自上而下的考评体制中,基层公共组织的理性选择方式则是“策略化选择”与“非正式运转”,这势必导致基层治理过程中民主化程度偏低,进而影响基层公共组织的治理能力提升。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乡村治理过程中的群体分化已经产生,精英群体与普众群体在乡村治理中的行为表现及价值追求开始差异化呈现,乡村精英寻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普通大众对土地更加眷恋。务工群体与务农群体参与乡村治理的态度也存在明显的区别,务工群体整体表现为对乡村社会事务的默然冷对,留守务农群体整体表现为对乡村公共事务的坚守。同时,中国农村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也严重影响乡村治理的整体推进,城郊农村在城市文明与乡村惯性的碰撞中滋生出诸多新问题需要智慧回应,远郊农村的特色农业发展需要走“一村一品”之路。因此,乡村转型进一步加剧了乡村治理的内生复杂性,探寻新时代乡村治理困境产生的缘由需要从宏观的视角对其加以综合认识。新时代乡村治理需要以马恩经典理论为指导,加快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既要从马恩经典理论中汲取营养,又要解决探索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这既是一个理论依其自身规定性的逻辑展开过程,又是一个理论付诸于实践的社会运动过程。马克思主义运用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其关于乡村治理的相关思想,对于全面分析当代中国农村改革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探索新时代乡村治理转型的科学道路,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等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本文在考察马恩关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地位、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农业规模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思想,列宁斯大林关于农业基础地位、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通过合作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等思想的基础之上,积极建构未来乡村治理的复合框架结构,力促乡村治理现代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我国正处于“民主国家”建构进程中,民主化建设已成为构建现代国家的必经环节。因此,乡村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需要加强基层公共权威主体的规范性建设,通过厘清基层公共组织的角色与定位,实现权责对应,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通过重新调整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破除基层治理传统行政模式的单维弊端,不断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积极构建“政党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市场参与、社会协同”多元主体协商共治的乡村治理联动机制,形成乡村治理合力,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不同治理要素的良性互动,发挥多维主体在乡村治理中的综合效用,在开放与协商中实现治理过程的民主性建设目标。
耿仲钟[10](2018)在《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04年起,国家先后实施了农业“三项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这三项补贴政策的实施对于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三项补贴政策效果逐渐钝化。2015年国家在浙、鲁、皖、川、湘五省进行三项补贴改革试点,试点将“三项补贴”三合一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一部分资金用于耕地地力保护(被称之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另一部分资金用于提升粮食产能(被称之为适度规模经营补贴),一年试点期满后于2016年开始在全国推开。新政策催生新的问题,有必要对这项农业政策进行深入的研究。本项研究的研究脉络如下:(1)从历史角度梳理我国主要的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发展历程,总结三项补贴改革之后各地实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操作方式;(2)基于政策目标评价其政策效果,包括:评价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耕地地力、粮食产量、农民收入的影响,评价适度经营规模补贴对粮食产量、农民收入、农业信贷担保的影响;(3)测算该项政策的政策成本以及农户对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回应性;(4)根据WTO规则判断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合规性;(5)提出优化该项补贴政策的建议。本文构建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研究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该项政策,并综合利用宏观统计数据和微观农户调研数据进行了有别于既有研究的一些处理和方法运用,不仅能够有效揭示该项新农业政策的政策效果,而且能够为政府进一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该项政策提供思路和依据。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是对原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调整与完善。旨在“藏粮于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普惠制”的性质仍然没变,但适度规模经营补贴体现了“特惠制”;(2)现有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对农户耕地地力保护行为影响程度并不显着;“政策目标模糊-执行较困难”不利于保护地力保护目标的达成。单独依靠该项补贴资金无法达成地力的提升与保护;(3)相比较而言按确权面积方式补贴对农户收入影响更大,与实际种植面积挂钩补贴方式对产量影响更大,但不管哪种方式当前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标准对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刺激作用较小,该项补贴能够缩小农户的收入不平等;(4)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具有较好的增产增收效应,但是规模经营主体对粮价变动更敏感;(5)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体系能够增强担保公司的核心实力,有利于撬动更大的信贷资金,刺激银行信贷供给,降低农户融资成本;(6)与原三项补贴的相比,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得以简化,与其他涉农政策相比,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不高;农户对两项补贴的期望补贴标准在100-200元/亩,期望补贴与与种植面积相挂钩,农户期望更多农业生产方面的社会化服务;(7)“三项补贴”改革大大释放了黄箱尤其是非特定产品支持的政策空间,未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与确权面积挂钩能进一步符合WTO规限。
二、改革农业税制度的设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革农业税制度的设想(论文提纲范文)
(1)农业税改革与中国农民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概念的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创新点、难点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建党以来农业税的变迁 |
第一节 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农业税 |
1.1.1 土地革命时期:实行不同征收办法 |
1.1.2 抗日战争时期:统一累进税制的施行 |
1.1.3 解放战争时期:比例税制的启用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农业税 |
1.2.1 建国初期:累进税制与比例税制并存 |
1.2.2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税的统一 |
第二章 新时期的农业税改革 |
第一节 农业税改革的探索 |
2.1.1 改革开放后农业税政策的革新与发展 |
2.1.2 九十年代税费改革模式的探索 |
第二节 农村税费改革的启动 |
2.2.1 税费改革的根本动因 |
2.2.2 税费改革内容与政策的调整 |
2.2.3 税费改革的阶段性成效:以江苏试点为例 |
第三节 农业税的终结 |
2.3.1 政策的演进:从减免到取消 |
2.3.2 免征农业税的必要性 |
2.3.3 免征农业税的可行性 |
第四节 农业税终结的成效与意义 |
2.4.1 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 |
2.4.2 深化农村制度变革,缓解农村社会矛盾 |
第三章 从农业税的终结到农村综合改革 |
第一节 后农业税时代涉农税收政策走向 |
3.1.1 现行的涉农税收优惠政策 |
3.1.2 涉农税收政策调整的目标:城乡统一税制 |
第二节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历史条件 |
3.2.1 税费改革为综合改革带来机遇 |
3.2.2 税费改革为综合改革带来挑战 |
第三节 农村综合改革政策与阶段成效 |
3.3.1 农村综合改革的思路与目标 |
3.3.2 农村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 |
3.3.3 农村综合改革的初步成效 |
第四章 农民负担及收支状况的变迁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负担的演变 |
4.1.1 农民负担的总体变化 |
4.1.2 农民负担的阶段性变化 |
第二节 农民收入及其结构的演变 |
4.2.1 农民收入的总体变化 |
4.2.2 农民收入及其结构的阶段性变化 |
4.2.3 农民收入的均等性变化 |
第三节 农民生活消费支出及其结构的演变 |
4.3.1 农民生活总支出的总体变化 |
4.3.2 农民消费支出的结构变化和均等性分析 |
4.3.3 农民消费能力与生活质量的阶段性分析 |
第四节 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
4.4.1 问题的提出 |
4.4.2 理论模型 |
4.4.3 实证分析 |
4.4.4 结论 |
第五章 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变迁 |
第一节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发展进程 |
5.1.1 劳动力市场化与流动的阶段性变化 |
5.1.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
第二节 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劳动力流动 |
5.2.1 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变 |
5.2.2 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三节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动力源泉:劳动力自由流动 |
第六章 农民价值观念的变迁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农民的社会生活 |
6.1.1 传统社会农民的乡土生活 |
6.1.2 传统社会农民的价值观念 |
6.1.3 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地位与心理的演变 |
第二节 新时期农民价值观念的蜕变 |
6.2.1 农民社会地位的转变 |
6.2.2 农民价值观念的嬗变 |
第三节 农民观念变迁的效应分析 |
6.3.1 观念变迁的正面效应 |
6.3.2 观念变迁的负面效应 |
第四节 农民价值观念的分化及经济弱势群体的精神救助 |
6.4.1 农民价值观念的分化 |
6.4.2 农民经济弱势群体的精神救助 |
6.4.3 对经济弱势群体实施精神救助的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中国农业税政策终结过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文献综述 |
三、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二节 理论依据 |
一、 渐进理论 |
二、 多源流理论 |
第一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公共政策终结的主要理论基础 |
一、 公共政策调整的内涵 |
二、 公共政策终结的概念及类别 |
三、 政策周期 |
四、 政策终结的多源流分析框架 |
第二节 农业税的内涵及构成 |
一、 农业税内涵 |
二、 农业税的特点 |
三、 农业税的要素构成 |
第二章 中国农业税政策的终结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农业税政策的发展历程 |
一、 中国古代农业税政策演变 |
二、 近现代社会的农业税 |
三、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农业税政策调整 |
第二节 农业税政策由问题源流中凸显 |
一、 农业税政策的负面效应 |
二、 农业税政策的制度缺陷 |
第三节 农业税政策终结过程中的政策源流 |
一、 取消农业税制度 |
二、 保留农业税制度 |
第四节 农业税政策终结过程的政治源流 |
一、 公众舆论的压力 |
二、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
第五节 农业税终结多源流的正耦合 |
一、 农业税终结的机会之窗 |
二、 农业税终结的推动者和方式 |
三、 正耦合---取消农业税 |
四、 农业税终结的逻辑关系 |
第六节 农业税终结的意义和挑战 |
一、 农业税终结的积极效应 |
二、 农业税终结后农村社会管理问题 |
第三章 中国农业税政策终结的经验分析及启示 |
第一节 农业税终结成功的原因 |
一、 形成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整体合力 |
二、 顶层设计和地方试点相结合 |
三、 取消农业税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 |
四、 配套措施齐全 |
第二节 农业税政策终结的不足之处 |
一、 转移支付的无效利用 |
二、 农民负担问题依然存在 |
三、 行政体制改革不当 |
第三节 中国政策终结的策略选择 |
一、 进行合理、科学的顶层设计 |
二、 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
三、 把握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促进政策终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中国农民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在现实与目标的夹缝中 |
第一章殉道者 |
1骚动的路营村 |
2案惊中央 |
第二章恶人治村 |
1一切,发生在五分钟内 |
2可怕的村霸 |
3悲剧还在延伸 |
4第四种权力,你在哪里 |
第三章漫漫上访路 |
1享受冷漠 |
2感受温差 |
3天高皇帝远 |
4上访有罪 |
5逼上梁山 |
第四章天平是怎样倾斜的 |
1怪圈 |
2税费如牛毛达标价更高 |
3龙多作旱 |
4城乡分治与马太效应 |
第五章弄虚作假之种种 |
1罕见的电报 |
2可敬的领导 |
3骗你没商量 |
4火爆三个月 |
第六章寻找出路 |
1税费改革第一人 |
2进了一回中南海 |
3两个县委扩大会 |
4冒出一个新兴镇 |
5墙内开花墙外香 |
第七章天降大任 |
1知音 |
2不争论,干给他们看 |
3改与不改就是不一样 |
4难忘阜阳会议 |
5报告进入最高决策层 |
6“十三号文件”诞生 |
7是非功过凭青史 |
8中国农民的福音 |
第八章破题 |
1迟到的“新闻” |
2两份“内参” |
3南极人的喜泪 |
4天下第一难题 |
5一号议案 |
6寄希望于安徽 |
第九章敢问路在何方 |
1市场不相信眼泪 |
2在辉煌与富足的背后 |
3小岗村的忧虑 |
4中国改革正在过大关 |
5跳出黄宗羲定律 |
并非尾声大幕正在拉开 |
(4)中国式“压力型”财政激励的财源增长效应——基于取消农业税改革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制度背景与研究问题 |
(一) 制度背景和财政压力指标设计 |
(二) 研究问题 |
三、实证策略及变量、数据说明 |
(一) 实证策略 |
(二) 变量和数据说明 |
四、实证结果及稳健性检验 |
(一) 基本回归结果 |
(二) 稳健性检验 |
1. 财政压力指标的内生性问题及替代指标 |
2. 平行趋势假设检验和时间趋势动态分析 |
3. 剔除改革试点地区的回归检验 |
4.“强县扩权”与“省直管县”改革的冲击 |
五、备择假说、异质性和作用途径分析 |
(一) 备择假说检验 |
(二) 异质性分析 |
(三) 作用途径分析 |
1. 降低税收征管效率 |
2. 增加财政支出或补贴 |
3. 改变财政支出结构 (16) |
4. 低工业地价 |
5. 放松环境规制 |
六、结论及讨论 |
(5)“后农业税时代”中国乡村治理问题研究 ——以东北乡村为研究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
(一) 问题缘起:免除农业税后巨变的乡村治理格局 |
(二) 选题意义:乡村社会达成善治的使命 |
二、文献回顾与简要评述 |
(一) 中国乡村治理研究的学术演进 |
(二) 乡村治理研究的主要论域 |
(三) 乡村治理的研究路径 |
(四) 乡村治理研究的学术趋势 |
三、研究方法与逻辑进路 |
四、核心概念与研究界定 |
(一) 核心概念 |
(二) 研究界定 |
五、可能创新与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后农业税时代”的内涵阐释和政治意义 |
一、中国农业税的历史演变与农村税费改革的历史背景 |
(一) 中国农业税的历史演变 |
(二) 中国农村税费改革的历史背景及过程 |
二、“后农业税时代”的内涵阐释与政策导向 |
(一) “后农业税时代”的概念简考 |
(二) “后农业税时代”的特征认识 |
(三) “后农业税时代”的政策导向 |
三、免除农业税: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
(一) 国家与农民关系的调整 |
(二) 乡村治理主体关系的优化 |
(三) 乡村政治稳定的逻辑实现 |
第二章 治理与乡村治理理论概述 |
一、治理与乡村治理的内涵 |
(一) 治理理论的兴起与概念界定 |
(二) 乡村治理的提出和中国境域的诠释 |
二、乡村治理的主体分析框架:国家——社会关系理论 |
(一) “国家——社会关系”理论的演进脉络与理论检视 |
(二) “国家——社会”二元分析框架下中国乡村治理的研究路径及其理论限度 |
三、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嬗变历程 |
(一) 传统乡村社会:“皇权止于县政”的乡里模式 |
(二) 民国时期:政权下沉及其“内卷化”的经纪模式 |
(三)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运动中的“(乡)行政村制”模式 |
(四) 人民公社时期:“政社合一”的全能主义控制型模式 |
(五) 改革开放后:“乡政村治”的政府主导型模式 |
第三章 税费征缴时代的乡村治理运作逻辑与制度缺陷 |
一、税费征缴时代农业税费与乡村治理的关联及其矛盾 |
二、代表国家的乡镇政权运作实态及治理缺陷——以吉林市江南乡为研究样本 |
(一) 税费改革前江南乡机构设置与权力运作实态 |
(二) 税费改革前乡镇治理体系的制度缺陷 |
三、代表社会的村治体系及其内部冲突——基于江南乡12 个行政村的调查 |
(一) 税费征缴时代村治体系的权力结构划分及相互关系 |
(二) 税费改革前的村治困境 |
第四章 免除农业税对乡村治理的正效应 |
一、后农业税时代的乡村治理呈现新特点 |
(一) 乡村关系柔性化 |
(二) 治理主体多元化 |
(三) 治理方式间接化 |
二、“农不养政”倒逼“乡政”体制全面转型 |
(一) 为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动力 |
(二) 为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创造了条件 |
三、功能消减催生“村治”权力关系优化 |
(一) 村治组织“去行政化”得以可能 |
(二) 村“两委”矛盾有所缓解 |
(三) 干群关系趋于改善 |
四、“官退民进”提升村民政治权利意识 |
(一) 农民对国家政权政治认同感增强 |
(二) 乡村精英取代乡镇干部成为村治主体 |
第五章 “后农业税时代”乡村治理的新困境 |
一、从“积极行政”到“治理缺位”:乡村治理危机的新表现 |
二、“后农业税时代”乡镇政权面临的治理困境 |
(一) 乡镇政府治理逻辑发生新变 |
(二) 乡镇治理能力呈现弱化表象 |
(三) 乡镇转型矛盾凸显 |
三、取消农业税后村级治理面临的新挑战 |
(一) 体制内精英权威势弱,干群关系更加疏离 |
(二) 土地问题取代负担问题,治理危机出现新焦点 |
(三) 公共事业建设艰难,“一事一议”变成“凡事难议” |
(四) 集体债务化解无望,税费尾欠政策引发新矛盾 |
(五) 实性“官退”而虚性“民进”,乡村自治性不强反弱 |
第六章 “后农业税时代”实现乡村善治的必要条件 |
一、纠正偏见,走出乡村治理的认识误区 |
(一) 误区之一:乡镇组织作用微弱,主张全面撤销乡镇政府 |
(二) 误区之二:乡镇干部素质低、作风差,是“三农”问题的祸根 |
(三) 误区之三:农民不能组织起来,否则会危及政权 |
(四) 误区之四:体制外精英是不安定因素,必须打压 |
二、合作共治,建构乡村治理主体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
(一) 转变乡镇职能,弱化行政管治——实现“乡政”与“村治”的良性互动 |
(二) 明确“两委”权责,理顺“两委”关系——实现体制内精英间的良性互动 |
(三) 确认村民自治权主体地位,变“村官自治”为“村民自治”——实现村治精英与普通村民的良性互动 |
三、调整变迁路径,提高乡镇体制改革效度 |
(一) 乡镇体制改革应站位于地方治理的高度系统进行,在转变职能与提高治理能力间寻求平衡 |
(二) 乡镇体制改革应根据因地制宜原则,在全面改革与分类推进之间寻求平衡 |
(三) 改革后的乡镇政府防止政治功能弱化,在政治角色和服务角色之间寻求平衡 |
四、掘发村庄内生资源,培育乡村秩序整合的内源力 |
(一)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推进村级治理形态的现代化 |
(二) 扶持民间组织发展,提高农民自组织能力 |
(三) 继续推行“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培植现代化的村治精英 |
(四)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化解因土地争议引发的治理危机 |
五、提高乡村财政自生能力,夯实乡村治理经济基础 |
(一) 理顺县乡财政分配关系,合理界定乡镇财权事权 |
(二) 发挥“造血”功能,培植乡村财政收入增长点 |
(三) 分步有序化解乡村债务,为乡村财政松绑减负 |
六、把握“两个趋向”,建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新机制 |
(一) 破除城乡“二元”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实现公共品供给均等化 |
(二) 破除供给主体“一元化”模式,建立多元化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
(三) 破除“撒胡椒面式”的公共产品供给方式,明确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优先序 |
(四) 破除政府导向的供给决策机制,建立农民对公共产品需求的偏好表达机制 |
七、选择试点,探索顺应“后农业税时代”要求的乡村治理体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有关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2 有关农业政策理论依据的研究 |
1.2.3 有关农业政策效应的研究 |
1.2.4 有关农业政策与农业生产相关性的定量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农业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经济发展理论 |
2.1.1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概念界定 |
2.1.2 结构主义学派发展理论 |
2.1.3 新古典主义学派发展理论 |
2.1.4 激进主义学派发展理论 |
2.1.5 经济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
2.1.6 农业经济理论 |
2.2 农业政策的相关概念 |
2.2.1 农业政策的定义 |
2.2.2 农业政策的分类 |
2.3 农业政策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要素结构与农村经济发展阶段 |
3.1.1 经济发展阶段与要素结构变化的相关理论 |
3.1.2 要素投入结构变动引起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 |
3.2 农村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互动 |
3.2.1 新中国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动 |
3.2.2 农村经济发展引发产业结构的变动 |
3.2.3 农村产业结构变动促进经济发展 |
3.3 政策因素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
3.3.1 政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的理论解释 |
3.3.2 建国后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效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中国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考察 |
4.1 计划经济阶段 |
4.1.1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1949-1952) |
4.1.2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农业合作化(1953-1957) |
4.1.3 大跃进时期的人民公社化(1958-1960) |
4.1.4 农业调整时期的基础与指导(1961—1965) |
4.1.5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农业学大寨(1966—1977) |
4.2 市场化改革阶段 |
4.2.1 以家庭联产承包为核心的土地政策改革(1978-1984) |
4.2.2 以农产品流通和乡镇企业发展为核心的农村政策改革(1985-1997) |
4.2.3 “粮食保护价”的农产品价格支持制度(1998-2001) |
4.3 工业反哺农业阶段 |
4.3.1 农业税的减免(2002-) |
4.3.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6-) |
4.3.3 发展现代农业(2007-) |
4.3.4 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城乡统筹发展(2008-)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分析 |
5.1 农业政策的导向机制 |
5.1.1 农业政策引导投资的流向 |
5.1.2 农业政策引导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动 |
5.1.3 农业政策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流向 |
5.2 农业政策的激励机制 |
5.2.1 农业政策的产权激励 |
5.2.2 农业政策的需求激励 |
5.2.3 农业政策的创新激励 |
5.3 农业政策的调控机制 |
5.3.1 农业政策的供需调节 |
5.3.2 农业政策的价格调节 |
5.3.3 农业政策的收入调节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 |
6.1 取消农业税对农村要素投入的影响 |
6.1.1 取消农业税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 |
6.1.2 取消农业税对农村投资的影响 |
6.2 取消农业税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
6.2.1 取消农业税对农产品产量的影响 |
6.2.2 取消农业税对农产品产值的影响 |
6.3 取消农业税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 |
6.3.1 取消农业税对农村居民收入影响的原因分析 |
6.3.2 取消农业税的长期经济效应分析 |
6.3.3 取消农业税影响农民收入增长及收入结构的影响 |
6.4 取消农业税对农村消费结构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
7.1 模型设定 |
7.1.1 农业生产基本投入要素的确定 |
7.1.2 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模型 |
7.2 时间序列分析 |
7.2.1 数据来源 |
7.2.2 模型的估计检验 |
7.2.3 结果分析 |
7.3 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
7.3.1 数据样本选择与来源 |
7.3.2 实证分析结果 |
7.3.3 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进一步完善农业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8.1 农业政策要注重对农民的激励和支持 |
8.1.1 建立补贴与最低收购价的联动机制,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8.1.2 提高补贴力度,创新补贴方式,确保农民收益 |
8.1.3 建立完善农业保险制度,使农户无后顾之忧 |
8.2 农业政策要引导资源合理配置,提高要素投入效率 |
8.2.1 加快现有的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尽快构建土地流转机制 |
8.2.2 优化农业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用 |
8.2.3 积极发展农村科普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
8.2.4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 |
8.3 农业政策要注重政策间的协调性,发挥政策的合力作用 |
8.3.1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机制 |
8.3.2 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实行城乡产业协调发展 |
8.3.3 建立农业投入的长效机制,促进农业综合生产力发展 |
8.3.4 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构建农产品城乡流通网络 |
8.4 农业政策要不断创新,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8.4.1 加快农业的组织创新 |
8.4.2 鼓励农业生产方式创新 |
8.4.3 加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
8.4.4 创新农村公益事业发展机制 |
8.4.5 加强生态高值农业的技术创新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总结与研究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在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建国以来乡村治理体制的演变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 |
(一) 选题的背景 |
(二) 选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关于治理和善治理论方面的研究 |
(二) 关于发达国家乡村治理模式与经验借鉴方面的研究 |
(三) 关于建国以来我国乡村治理体制演变阶段划分方面的研究 |
(四) 关于建国以来不同时期乡村治理体制治理绩效评价的研究 |
(五) 关于建国以来乡村治理体制演变与发展趋势的研究 |
(六) 关于我国乡村治理体制创新的现实障碍和可行路径方面的研究 |
(七) 评述 |
三、研究目标和方法 |
(一)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建国初期乡村治理体制 |
第一节 土地改革运动 |
一、土地改革运动的兴起 |
二、土地改革运动的历史评价与启示 |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运动 |
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由来与背景 |
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阶段 |
三、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评价与启示 |
第三节 建国初期乡村治理体制评析 |
一、中国共产党在乡村治理体制中领导地位的确立与强化 |
二、乡村基层国家政权组织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完善 |
三、市场存在和运作的空间不断地被压缩和挤压 |
四、农民主体地位的逐渐丧失 |
五、社会组织的地位与作用逐渐边缘化 |
第二章 人民公社制度 |
第一节 人民公社制度的确立与发展阶段 |
一、人民公社制度设想的提出 |
二、人民公社制度的确立 |
三、人民公社的发展阶段 |
第二节 人民公社制度的历史评价 |
一、人民公社制度的正面评价 |
二、人民公社制度的弊端 |
第三节 "政社合一"人民公社制的生成基础与特征 |
一、"政社合一"人民公社制的生成基础 |
二、"政社合一"人民公社制度特征 |
第三章 "乡政村治"体制创立发展期 |
第一节 "乡政村治"体制的确立 |
一、"乡政村治"体制产生的背景 |
二、"乡政村治"体制的确立 |
第二节 "乡政村治"体制的发展 |
一、撤并乡村及乡镇机构改革 |
二、农村税费改革 |
三、城乡统筹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四、农村社区建设 |
第三节 "乡政村治"体制确立与发展阶段取得的主要治理绩效 |
一、"乡政村治"制度体系逐步完善 |
二、重构了国家与社会关系,释放出基层活力 |
三、加强了乡村基层政权建设,乡镇政府职能实现了初步转变 |
四、增强了村民的民主意识和法治观念,有助于乡村工作中难点问题的解决 |
五、有力助推了乡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
第四节 "乡政村治"体制确立与发展期的特点 |
一、中国共产党在乡村治理体制中的领导地位进一步巩固 |
二、乡镇政府开始由"汲取型"向"悬浮型"蜕变 |
三、"村治"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但整体水平不高而且发展不平衡 |
四、农民的独立性、自主性、现代性增强,农民阶层分化 |
五、市场"无形之手"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更加积极重要的作用 |
六、乡村社会组织发展较快,空间拓展,作用初现 |
第四章 新时期"乡政村治"模式下乡村治理的现实困境 |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的提出与实施 |
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与实施 |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的提出与实施 |
三、新型城镇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之间的互动 |
第二节 新时期"乡政村治"模式下乡村治理的现实困境 |
一、传统价值体系加速衰落 |
二、"乡政村治"规范化制度供给短缺,存在制度缝隙 |
三、乡镇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弱化,难以履行乡村治理的职能 |
四、村民自治整体水平不高,村民自治组织承担村级治理之责"力不从心" |
五、"乡政"与"村治"之间的博弈 |
六、乡村社会人才大量流失,但农民对市民化转移选择谨慎 |
七、市场在乡村治理中的引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
八、乡村民间社会组织发育程度低,缺乏自治能力 |
第五章 新时期我国乡村治理体制的创新 |
第一节 新时期我国乡村治理体制创新的基础 |
一、我国乡村治理体制的变迁历程 |
二、新时期我国乡村治理体制创新的基础 |
第二节 建国以来我国乡村治理体制的成长逻辑 |
一、党和国家的战略理念和制度设计 |
二、市场的地位和作用的场域 |
三、农民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意识 |
四、社会组织的发育程度和作用空间 |
第三节 新时期我国乡村治理体制的创新指向 |
一、构建"政府主导,多元合作"型乡村治理体制的必然性分析 |
二、构建"政府主导,多元合作"型乡村治理体制的意义 |
第四节 新时期我国乡村治理体制创新的路径选择 |
一、加强乡村文化、价值观和理念建设,重塑村民精神家园 |
二、加强和完善党在乡村治理体制中的领导 |
三、构建"以人为本"服务型基层政府 |
四、强化基层自治组织创新,增强村级自治组织的治理能力 |
五、进一步明确乡政与村治的边界,实现二者的有机衔接 |
六、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推动农民的现代转型 |
七、创新体制机制,吸引"新乡贤"回流,充分发挥乡村精英作用 |
八、充分发挥市场在乡村治理中的引导作用 |
九、鼓励农村民间组织的发展,提高农村的组织化程度 |
结语:我国乡村治理体制变迁的启示与趋势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9)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研究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1.2.2 国外关于乡村治理的研究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重难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3.3 研究创新点 |
1.3.4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治理 |
1.4.2 乡村治理 |
第2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乡村治理的理论渊源 |
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乡村治理的相关思想 |
2.1.1 关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地位的思想 |
2.1.2 关于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思想 |
2.1.3 关于农业规模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思想 |
2.1.4 关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 |
2.2 列宁、斯大林关于乡村治理的相关思想 |
2.2.1 关于农业基础地位的思想 |
2.2.2 关于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思想 |
2.2.3 关于通过合作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思想 |
2.2.4 关于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思想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思想的探索发展 |
3.1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乡村建设思想 |
3.1.1 以“耕者有其田”为目标的乡村探索思想 |
3.1.2 “政社合一”背景下的乡村治理整合思想 |
3.2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思想 |
3.2.1 邓小平农村农业改革与发展的相关思想 |
3.2.2 “三个代表”引领下的农村建设思想 |
3.2.3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农村建设相关思想 |
3.2.4 习近平乡村振兴相关思想 |
3.3 中国共产党加强乡村治理取得的成效 |
3.3.1 乡村治理领导地位得以巩固 |
3.3.2 乡村治理依靠力量得以凝聚 |
3.3.3 乡村治理物质基础得以夯实 |
3.3.4 乡村治理外部条件得以保障 |
3.3.5 乡村治理建设热情得以激发 |
第4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困境分析 |
4.1 乡村治理主体的乏力共生 |
4.1.1 村内外居民参与乡村治理的融合困境 |
4.1.2 村干部亲“政务”疏“村务”的身份冲突 |
4.1.3 基层政权参与乡村治理的角色错位 |
4.2 乡村治理资源的张力运转 |
4.2.1 乡村治理财力整体匮乏 |
4.2.2 乡村治理项目非专项运行 |
4.2.3 乡村土地资源非集约利用 |
4.3 乡村治理手段的策略化选择 |
4.3.1 乡镇掌控基层民主意图时有突显 |
4.3.2 乡村治理文牍主义偶有蔓延 |
4.3.3 乡村干部维稳追求单维可控 |
4.4 乡村治理绩效的离散趋向 |
4.4.1 乡村公共产品自主供给低效 |
4.4.2 乡村公共文化原子化呈现 |
4.4.3 乡村共同体凝聚力下降 |
4.5 乡村利益格局的持续分化 |
4.5.1 村民利益分配非均衡发展 |
4.5.2 乡村利益主体持续动态博弈 |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困境之缘由阐释 |
5.1 现代国家建构视阈下的乡村治理张力缘由 |
5.1.1 现代国家建构背景下的整合与释放 |
5.1.2 冲突与博弈:乡村治理的国家建构张力 |
5.1.3 缺失与紧张:基层政权的“非正式运转”逻辑 |
5.2 社会分化视阈下的乡村治理群体分层影响 |
5.2.1 改革开放后乡村治理群体的非充分发展 |
5.2.2 精英与能人:乡村治理过程中的理性小农 |
5.2.3 普众与老弱:乡村治理过程中的边缘群体 |
5.3 社会化小农视阈下的乡村治理态度影响维度 |
5.3.1 社会交互进程中的小农货币约束 |
5.3.2 进城与务工:乡村公共事务无暇关注 |
5.3.3 留守与务农:乡村振兴的中坚守望 |
5.4 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治理场域影响维度 |
5.4.1 中国城乡融合发展历程 |
5.4.2 近郊农村:城市冲击与乡村惯性的张力场域 |
5.4.3 远郊农村:传统种植与特色农业的本色使命 |
第6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体制创新路径 |
6.1 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的框架建构 |
6.1.1 确立乡村治理的振兴愿景 |
6.1.2 探索乡村治理的自治路径 |
6.1.3 健全乡村治理的法治保障 |
6.1.4 挖掘乡村治理的德治内核 |
6.2 基层党组织统领乡村治理的地位强化 |
6.2.1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经济建设的引领者 |
6.2.2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农村政治发展的推动者 |
6.2.3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和谐社会的护航者 |
6.2.4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美丽乡村的建设者 |
6.2.5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促进者 |
6.3 基层政府主导乡村治理的职能完善 |
6.3.1 基层政府职能的时代型塑 |
6.3.2 基层政府治理能力的高效提升 |
6.3.3 “乡政”与“村治”指导关系的理顺 |
6.4 市场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资源延伸 |
6.4.1 农村资源要素的市场蝶变 |
6.4.2 市场力量参与乡村治理的平台搭建 |
6.4.3 积极构建市场导向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
6.5 民间社会组织协同乡村治理的活力释放 |
6.5.1 民间社会组织与基层权威系统的双维均衡 |
6.5.2 民间社会规范与正统制度体系的治理包容 |
6.5.3 民间社会组织促进乡村治理的空间延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10)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历史进程及三项补贴改革 |
3.1 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历史进程 |
3.2 我国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实施 |
3.3 “三项补贴”改革与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实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分析1:基于地力保护视角 |
4.1 补贴对农户耕地地力保护行为的影响——基于微观调研数据 |
4.2 补贴对耕地地力的影响——基于自然实验的证据 |
4.3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的逻辑解释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分析2:基于粮食生产与农户收入视角 |
5.1 政策效果模拟方法——PMP模型 |
5.2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影响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模拟分析 |
5.3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政策效果分析1:基于粮食生产与农户收入视角 |
6.1 基于田野调查的规模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案例 |
6.2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影响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模拟分析 |
6.3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的受益公平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政策效果分析2:基于信贷担保视角 |
7.1 市场失灵与农业信贷担保 |
7.2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政策效应的数理分析 |
7.3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政策效应的案例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成本与回应性分析 |
8.1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财政成本 |
8.2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 |
8.3 政策的回应性分析:农户的了解、评价与期望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合规性分析 |
9.1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黄箱空间释放 |
9.2 “三项补贴”改革前后政策保护程度变化 |
9.3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优化 |
10.1 国外农业支持政策的启示 |
10.2 当前我国农业主要国内支持政策 |
10.3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的优化安排 |
10.4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11.1 主要结论 |
11.2 政策建议 |
11.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 部分田野调查素材整理 |
(二) 农业支持政策的国际经验整理 |
(三) 调研问卷与访谈提纲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改革农业税制度的设想(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业税改革与中国农民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D]. 胡志辉. 南开大学, 2014(04)
- [2]中国农业税政策终结过程的研究[D]. 王小慧. 云南师范大学, 2014(03)
- [3]中国农民调查[J]. 陈桂棣,春桃. 当代, 2003(06)
- [4]中国式“压力型”财政激励的财源增长效应——基于取消农业税改革的实证研究[J]. 谢贞发,严瑾,李培. 管理世界, 2017(12)
- [5]“后农业税时代”中国乡村治理问题研究 ——以东北乡村为研究视域[D]. 何晓杰. 吉林大学, 2011(05)
- [6]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D]. 夏兰. 武汉理工大学, 2012(05)
- [7]农业税费改革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基于状态转换模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J]. 吴鸾莺,李力行,姚洋. 中国农村经济, 2014(07)
- [8]建国以来乡村治理体制的演变与发展研究[D]. 朱余斌.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7(08)
- [9]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研究[D]. 阳斌.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10]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D]. 耿仲钟.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