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学习《文艺学概论》(论文文献综述)
张永清[1](2021)在《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在新中国的确立与巩固》文中研究表明在语境化与知识化的契合、碰撞、疏离过程中,从1949—1957年的全面确立、基本巩固到1958—1976年的牢固确立、根本巩固,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走过了一条艰辛探索的求新求变之路。其中,前一时期体现为以苏为师、以苏为鉴两个阶段,后一时期体现为激情跃进、调整提高、停滞不前三个阶段。在确立与巩固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主要呈现出苏联化渐趋弱化、中国化逐步强化的发展态势,表明它在新中国话语体系构建中的理论自觉、文化自觉、民族自觉。与此同时,确也存在对所反映对象的特殊性关注不够、对反映主体的主体性探讨不足等突出问题。
李凌峰[2](2021)在《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教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学批评教材是与文学批评课程配套使用的专业教科书,是文学批评理论知识的载体。不同于文学理论教材的百年建设历史,中国的文学批评教材是改革开放背景下西方文艺思潮及批评理论方法大量引进的结果。文学批评教材建设与文学批评学的学科建设、文学批评课程的设置、文学批评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有关。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批评教材发展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初创阶段、20世纪90年代的成长阶段、21世纪以来的成熟阶段。除了时代、社会的快速变化之外,其发展线索主要与文学批评观念的不断更新及文学批评教学理念的变革有关。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批评教材在框架体例上主要体现出三种模式:第一是借鉴文学理论教材编写经验,构建文学批评理论体系板块的“四大论”模式;第二是以文学批评理论和文学批评方法为两大块内容的文学批评“理论-方法”模式;第三是以批评方法及批评实践指导为主的文学批评“方法-实践”模式。文学批评本体论、主体论、文体论、方法论是新时期以来大部分文学批评教材的主要内容,各种教材在这些主要内容的阐述上呈现出异同,对“文学批评性质”“文学批评功能”“文学批评对象”等相关问题的理解也见仁见智。面对大量的批评理论资源,各种教材从史的逻辑、类比的逻辑等对其进行了整合。在西方批评理论占据大量教材篇幅的情况下,如何整合好古、今、中、外的批评理论资源是文学批评教材建设的重要工作。王先霈提出的“圆形批评论”是一种颇具本土特色的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理论,从这一批评思想出发,王先霈主编了《文学评论教程》《文学批评原理》《文学批评导引》一系列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文学批评教材。对这一系列教材进行个案研究可发现,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批评教材在知识体系的构建、概念的使用、批评方法及模式的编排上有较大改变;在实践性和教学性上不断增强;与现实的关系日趋紧密;教材编写与理论研究的双向促进也不断强化。尽管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教材建设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应看到文学批评教材自身特点仍然不够明显,体系性、实践性、创新性仍有待提高。对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批评教材进行研究,应探索其规律和特点,总结其编写经验,发现其不足,查找原因并寻找对策,在不断的反思中探索新时代文学批评教材建设的新路径。同时,也应从教材编写的角度出发思考文学批评教学的可能性。文学批评教材建设的发展趋向应着眼于丰富和完善批评理论、加强教材编写与理论研究的互动、鼓励教材的改革与创新、促进文学批评教材的多元化发展,构建批评理论资源贯通、民族性凸显的新时代文学批评教材。
何嘉欣[3](2021)在《李心峰“元艺术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李心峰先生是中国当代着名的艺术理论家,其学术思想涵盖美学、文艺学、艺术学等领域。他建构了独具特色的前瞻性理论体系——“元艺术学”。自20世纪80年代李心峰提出“元艺术学”以来,一些学者注意到“元艺术学”研究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但是目前学术界对李心峰“元艺术学”的研究尚缺乏系统梳理和综合论述,对“元艺术学”的内涵理解尚未达成共识,还未能充分认识到“元理论”研究在艺术学领域中的价值和作用。基于此,笔者试图全面阐发李心峰“元艺术学”中的理论精髓,力图归纳出李心峰“元艺术学”中的核心概念、内容及其在艺术学学科中的应用,从而总结“元艺术学”在艺术学理论学科中的理论价值及意义。当下正是中国艺术学学科发展的重要时期,重视“元艺术学”研究,即“元理论”在艺术学学科中的自觉应用,是很有必要和可行的。全文主要分为三部分,正文包含四章。绪论主要梳理关于李心峰“元艺术学”研究现状,同时明确本文选题缘由、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课题创新性。第一章对李心峰学术历程进行历史性叙述,意在说明李心峰能够提出“元艺术学”的缘由。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艺术学学科发展以及学科成立对李心峰思想的形成影响颇深;师从林焕平先生、黄海澄先生、董学文先生的过程,为他学术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石。此外,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德索“一般艺术学”、贝尔纳“科学学”为他的“元艺术学”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章对李心峰“元艺术学”的内涵进行阐释。首先对“元艺术学”的概念提出进行追根溯源;其次是辨析了“元艺术学”与美学、文艺学(文学学)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后说明“元艺术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第三章主要对“元艺术学”中拟构的“元艺术批评”、“艺术史哲学”(元艺术史学)、“通律论艺术学”进行进行深入挖掘。核心是对“艺术学的根本道路”的思考,解释何为通律论艺术学,重点阐释艺术学根本道路是走向通律论的艺术学,力求说明通律论艺术学在艺术学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性。第四章指出李心峰“元艺术学”的贡献和局限所在,进一步说明“元艺术学”对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的建设有一定的影响。通过“元理论”的研究方法找出艺术学理论学科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学科反思解决这些诸多问题。结语主要对李心峰学术研究的特点进行评价,试图阐明可以从三个方面对“元艺术学”进行研究。总结出“元艺术学”必将在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发展完善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张瑞奇[4](2021)在《陆贵山文艺思想中的人学维度探究》文中研究表明陆贵山教授是我国优秀的文艺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成就斐然,他的文艺思想为我国文艺学学科体系的建构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参考。陆贵山作为一名有责任、有担当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始终对现实中的“人”抱有极大的关注,其文艺思想中贯穿着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充满着人文的关怀。但目前学术界对陆贵山文艺思想中人学维度的系统研究还相对匮乏,因此本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为逻辑起点,从史论结合的角度对陆贵山教授的文艺思想进行系统的整合与梳理,深入挖掘贯穿其文艺思想中的人学观念。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具体介绍了选题缘起,同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类阅读,总结概括了如今学术界对陆贵山的研究现状,分析现有研究中存在的缺憾和不足,最后详细论述本文的研究方法及研究目的与意义;第一章具体介绍陆贵山文艺人学思想的理论根源。陆贵山文艺人学思想产生的理论根源从宏观上看,来自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哲学思想,微观上来看,其文艺人学思想的直接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文论中的人学思想;第二章具体研究陆贵山在文艺思想中对于“人学”的言说。分别为“人学”与艺术真实、“人学”与审美主客体关系论、“人学”与宏观文艺学体系建构三个部分,具体分析陆贵山文艺思想中所体现的“人学”思想;第三章探究陆贵山文艺人学思想的批评实践。重点选取了陆贵山对西方新人本主义文艺思潮、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的分析评论,以及对塑造新人形象的见解和主张,探究他的人学思想在文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和运用;结语部分对论文的全部研究内容进行总结性概括,并简要分析陆贵山文艺人学思想的基本特色及意义,对文艺学的发展进行前瞻性的展望。研究陆贵山文艺思想中的人学维度,不仅能拓展和加深对陆贵山文艺思想的整体理解和把握,而且能够为我国文艺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健康发展。
张琼[5](2021)在《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王朝闻是我国卓越的文艺理论家、美学家、雕塑家、艺术教育家,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美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王朝闻是一位经历独特的美学家,从美术和雕塑创作进入美学研究,曾担任中华美学学会会长,主编了建国后第一本《美学概论》。他近70年的学术生涯,亲历并参与了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建构的全过程,并一直身处以理论指导艺术创作实践的一线。作为一位精通艺术创作和理论实践“通艺而谈美”的美学家,他的美学着述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风格。他采取一种从经验到理论,再从理论到经验的螺旋上升的研究方法,“按照国内当下流行的认知框架,王朝闻的理论着述既有逻辑思辨的理论形态,也有诗性感悟的传统方式。当把这两种话语方式简单地分属西方与中国,并认为两者具有‘异质性’和‘不同通约性’的时候,它们却统一于王朝闻的论着之中”(1)。无论是学术生涯的独特性,还是话语方式的多样性,王朝闻在我国当代美学家中都是不多见的。深究王朝闻这种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的尝试,并认真发掘其中可资汲取的那种深层动力,可以发现,在王朝闻几十年的文艺美学思考中,始终存在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那就是民族性的思想是他美学理论中的一个更加深层的基础和出发点。王朝闻美学思想的民族性有着显性外在呈现和隐形内在规定性两种紧密联系的形态,前者是王朝闻对中国传统的理论生成机制以及传统的理论话语方式的袭承,后者是王朝闻对中西优秀艺术传统的吸收和接纳,并在坚持民族性立场的基础上,以人民性为归旨,以大众性为表征,融合外来优秀思想文化资源,形成一种与时俱进的民族性的美学思想。中国学术研究需要“诉诸中国的本土问题,立足自己的学术本位”(2),从而为之创造出“新的探索空间和创新契机”(1)。本项研究尝试从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独特角度出发,深入探讨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建构的理论基点、历时性演进和内部逻辑;同时,从王朝闻提出的美学观点中分析他民族性思想中多样统一的内涵和双重维度的特点,力图从王朝闻美学理论的点、线、面立体结构的相互比照中,梳理出他民族性思想的基本面貌,以期为王朝闻所做出的贡献作出更为准确的价值定位,为中国当代美学主体性建设提供启发与参照。本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及结语组成。在绪论部分,首先,论述了本研究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围绕王朝闻独特的话语方式,异于众家的理论面貌,以及王朝闻在中国当代美学史上地位的争议进行分析,首先指出民族性构成了王朝闻美学理论最重要的底色和中轴线,王朝闻艺术美学的相关研究是其理论显见的前台部分,其民族性的立场则是其理论研究的后台部分(2)。王朝闻美学建构的过程,始终在追寻一种独属于中华民族的“中国经验”,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个不断找寻和确立“中国经验”的过程。他的中国经验直接造就他的美学理论充满了民族性的特点。其次,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王朝闻美学理论的研究状况,发现对王朝闻民族性思想的研究尚未得到学界的充分关注和重视,提出研究王朝闻美学的独特性和深层的文化动因,及其表现对于破除我们某些僵化的思维定式,推动新世纪中国美学的多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章主要探究美学研究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美学的民族性问题提出的根源和语境。坚持宏观着眼、微观切入的方法,从民族性问题的发生,到反思中国美学民族性问题及其当下研究的本土语境、提出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的价值立足点三个层级,依次递进展开探讨。首先,指出民族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历史生活、风俗习惯的标志,它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面貌拥有了现实可辨的特征。其次,论述民族性在美学范畴的反映就是在审美意识、审美经验、审美理想上体现出民族特有的认知和认同,更为直观地指其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历史的、当下的、整体的和稳定的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民族性。通过反思全球化进程中美学本土性重建的重要意义,梳理20世纪和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理论关于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的讨论,中国美学的建构历程,提出文学理论和美学的民族性问题是悬而未决的问题,还没有形成一个供所有知识分子共同遵守的规范。最后,对王朝闻美学民族性问题的价值立足点进行了探讨,指出王朝闻为中国当代美学做出了原创性的、民族特色的学术贡献,继承和发扬了中华美学重视精神理想和追求的传统,把中华美学精神蕴含于自身的美学思想和审美体验并做独特的呈现,成为当代文艺美学理论创构自觉的民族性思想的学术范式。第二章着重分析了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建构问题。采取学理分析与切入历史实境交叉研究的方式,从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理论基点、内部逻辑、历时性演进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归纳和梳理出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4个理论基点,并指出他从时代语境和文艺功能出发,对鲁迅“文艺大众化”思想进行选择与转化;作为毛泽东“文艺为人民大众”思想的坚定贯彻者进行了充分吸收与发展;在马克思美学的指导下,把“唯物主义辩证法”延衍阐释为“艺术辩证法”;以中国古代文化为母体和本根,从当前的文艺美学现实问题和充满民族性的审美实践出发,从“了然于心”的艺术创作实践和审美体验,有选择地吸收和过滤中国古典美学和西方的美学观点,过滤和融通原有理论的内含和外延,丰富起美学的民族性思想。其次,分析了王朝闻民族性思想的内部逻辑,指出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人民性的根基,这种属于底层大众的人民性往往也带有明显的大众性特征。这种民族性或者说人民性也因其拥有最广大数量的受众,而具有了合法性的基础。此种大众性,实际上又与世界范围内权力主体的民主化趋向合流了。由此,民族性话语与马克思主义亲密地结合在了一起。最后,对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历时性演进过程进行了追踪和分析。通过回到王朝闻治学的情境看他交互于时代的具体应对和彼此关系,以及思想的演进过程,从历时与学理两个维度的交叉并行中,指出其美学民族性思想的演进大致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一是萌芽阶段的“经世致用”新艺术创作论。王朝闻在“经世”目标的导引下,不断寻找“致用”的路径,在艺术与政治的双向互鉴中找到了“喜闻乐见”的支撑,实现审美性与政治性的平衡。二是发展阶段的“自有我在”的审美敏感。王朝闻的理论研究重心转到了对“自有我在”的民族性审美敏感的研究,从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和表达方式中寻找活力源头重新灌注鲜明的主体意识。三是升华阶段的“无古不成今”的民族化。王朝闻旗帜鲜明地高扬民族化的大旗,提出了“无古不成今”等一系列极具启发性的论点和思想。第三章对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内涵进行了深入探究,采取文本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从王朝闻的美学观点中廓清了民族性思想的内涵。指出在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里,“共性”与“个性”交错融合的多样与统一,形成了他民族性思想三个逻辑层面的内涵:一是“各美其美”与“脱形取神”、“美人不同面”与“审美适应”、“贵乎反本”与“正末归本”内容逻辑层面递进演变的“我之为我”的民族性;二是“明道若昧”的共性、“不似之似”的共通感、“理有恒存”的大众性三者共同作用于实践逻辑的“平衡融洽”民族性;三是通过“隔与不隔”的辩证法,“不罔不怠”的融通化实现目标逻辑层面的“各得其所”的民族性,充分体现出从中国经验出发并贯彻中国式感悟思维的“民族性”,基于创作深刻体验的“实践性”,扎根“群众”、服务“群众”的“人民性”,以及始终关注创作前沿、与现实同行的“时代性”。第四章是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规定性问题的延伸,主要研究探讨了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中“双重维度”的特点。一是梳理王朝闻的美学民族性思想中的地域维度。中国的民族性之中包含地域和族裔的多样性,地方性是民族性产生的摇篮。从王朝闻的理论中,可以发现他试图从作为民族性缘起的地方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生成,以及城市化对地方性的侵蚀及造成的民族性的危机角度对民族性进行了界定。二是梳理王朝闻的美学民族性思想中的时间维度。时代性与民族性一直都是一对重要关联的范畴。通过归纳王朝闻对于时间维度的留意和敏感,以及提出的时间性与民族性、延异的民族性概念正是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中的一大特点,同时他将民族性赋予一种既联系地方,又与时俱进的特征是其美学民族性思想所具有的宝贵价值。第五章则将目光聚焦于作为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的王朝闻具体的理论建构和贡献。首先,是王朝闻对中国传统美学所进行的现代性转化的工作。中国传统美学并非只具有历史意义,中国传统美学的观点立场和话语方式也能够在延续中实现新生。王朝闻在自己的学术写作中继承了传统美学的话语方式,同时也让传统的理论思想资源在现实的应用中完成了接续与再生。其次,是王朝闻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工作所做出的积极贡献。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过程,实际也是其民族化的过程。在这一章的后半部分,对王朝闻所参与的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所进行的中国化的工作,进行了相应的总结和整理。在结语部分,首先对前述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相应的深化,也对王朝闻美学理论的民族性思想的成功之处及不足之处进行了一种概要性的概括。同时,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并非只是具有一种历史性的价值,它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下提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构建中华文明主体性的大背景下,重新梳理和回顾王朝闻美学理论的民族性思想,十分具有价值的。王朝闻秉持了一种立足于本民族的态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吸收和融会。在王朝闻这里,马克思主义美学实现和完成了它的中国化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的主体性、我们的民族性也随之体现了出来。当下,我们需要在文化中重新寻回自身、需要在理论研究中重新寻回自身,而王朝闻的理论书写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可资借鉴的理论研究范例。
郭景华[6](2020)在《常与变:地方院校教学改革需要处理好的基本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地方高校专业和学科教学与改革中,必须处理好"常"与"变"的辩证关系。文章以怀化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文艺学学科改革为例,具体阐述了地方高校专业和学科建设,必须适应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围绕地方性、高水平、应用型等特点,加大对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的培养。
陈思睿[7](2020)在《外国民间故事译介中的时代选择探析 ——基于1950-1966年《民间文艺集刊》与《民间文学》译作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49年,新中国成立是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大事件,它深刻影响了民间文艺学的发展。1950年—1966年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本时期,人民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与此同时,阶级斗争、独立自主、人民伟大等新的时代特征对民间文艺学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民间文艺学初步建立。民间文学因其天然贴近人民的立场和特性,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进行政治宣传和普及教育的有力工具,从而其学科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的极大重视。这一时期的民间文艺学学科建设一方面主动继承了延安时期文艺传统,延续着二十世纪初期民间文学发展的余韵,另-方面也在新的时代环境和时代要求下具有了新的学术自觉。在这一时期,民间故事的作品搜集和理论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的发展,对后来的民间文艺学学科建设以及民间故事研究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对这一时期外国民间故事译介情况的研究还不够,因此本文选择1950年—1966年民间文学领域的两本权威刊物《民间文学》和《民间文艺集刊》为窥见时代原貌和学科建设的通道,以刊物中译入的外国民文文学故事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辐射到本时期其他民间文学体裁的作品的译入。从译作呈现的译介特点出发,与同时期国内同体裁作品刊登情况进行同异比较,结合勒菲弗尔的操纵翻译理论,从译介、体裁、主题、类型四个方向来探讨民间故事译作的特点以及背后成因。本文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对象、选题原因、概念厘清与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二部分是从整体角度说明本时期新中国建设所处的时代语境,包括政治文化语境、学科建设语境、外交关系与国际环境。本时期民间文学能够得到重视,是因为它能够呼应新中国建设的文艺政策,同时也对人民具有宣传和教育作用。从学科建设角度来说,民间文艺学学科在二十世纪初期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解放区,民间文学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提倡。这些特点和经验也很好地延续到了五六十年代。同时在政治环境的鼓励下,民间文学得以建立起主要的学术机构和发行主流民间文学刊物,机构和刊物对民间文艺学的发展具有引导作作。同时学科建设者们也在时代与个人的双重影响下对这一寸期的译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此外,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也影响着民间故事的译入——初期倒向以苏联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到了 1960年代新中国开始与广人的第二世界国家建交外交关系。这样的国际环境和外交政策的转变也对外国民间文学作品的译介产生了影响。第二部分介绍民间文学译作的译介情况以及成因。这一部分从民间文学译作的整体译介概况出发,其中重点分析故事体裁的翻译情况,发现翻译过程中社会主义国家及第三世界国家作品较多的倾向、译介资源的缺乏、译者群固定、民间文学界对搜集整理问题的学术讨论等特点,也从中分析出译者除了受到国家政治环境的影响以外,自身学术研究需要也会影响译者的译介选择。第四部分是本时期民间文学译作体裁特点及其成因。首先从外国民间文学译作体裁译介情况入手,发现民间故事这一体裁在外国民间文学译作中译介的作品较多。这体现了民间故事在本时期得到了极大的重视。而背后的原因就在于民间故事便于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各种体裁的作品不断丰富,则主要体现出民间文艺学学科建设中对于搜集整理问题的重视。第五部分从民间故事译作主题的角度,发现故事的主题分为反帝反殖民、团结人民、歌颂领袖英雄、歌颂美好道德品质。这背后体现了民间文学内部民间故事改编和再创作的倾向、对国民性的改造、对弱势民族国家的闭结。第六部分从故事类型的角度,讨论民间故事之下各种分类的译介情况和原因。其背后体现了人民性、斗争性的重要意义,人民群众对共产主义领袖的广泛认同和崇敬,还有民间文艺学学科内部,对于新故事的探索和民间故事比较研究的发展。总之,《民间文艺集刊》与《民间文学》两本刊物,作为民间文学界十分重要的主流刊物,其上译入的外国民间故事译作与国内发表的作品存在着相互对应的关系。根据操纵理论,从译作中也能够看出:从意识形态而言,对政治性、人民性、斗争性的强调是关键。从学科建设而言,译作体现了搜集整体的学术问题、还有新故事的兴盛以及改编再创作的倾向、民间故事比较研究的发展。从赞助人而言,译作选择的背后是刊物编者、刊物创办机构民间文学研究会的自觉选择,体现机构和主要学者、编者的意志。机构和个体受到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不可避免,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学术自觉探索。
陈娟[8](2020)在《论金开诚文艺心理学研究的理论贡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开诚为中国新时期文艺心理学的复苏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80年代初,他率先重启文艺心理学,并随之开启科学主义范式的文艺心理学研究道路,拓宽了文艺心理学研究的视野和领域。金开诚重新审视了文艺心理学学科的重要问题,推进了该学科理论建设。他主张文艺心理学研究必须从大脑出发,提出文艺创作是表象运动、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的有机结合,揭示文艺创作心理活动的本质是主客观辩证统一,提出从创作到欣赏是充满往返关系的动态系统。金开诚总结了科学的文艺心理学研究方法论,促进了文艺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的创新。他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从唯物主义反映论出发,用动态的、辩证的、联系的观点看待事物;在分析文艺创作与欣赏的心理活动时,他运用系统方法,强调用有机整体观来看待,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地观察文艺心理活动,全面地揭示艺术思维的本质;他从普通心理学原理出发,深入细致地分析复杂的文艺现象。作为科学主义范式文艺心理学的探路人,金开诚立足于传统艺术实践,引入科学的现代心理学理论,兼收中西理论之长,融汇贯通,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文艺学与心理学的结合,推进了中国文艺心理学研究的纵深发展。但由于时代条件和科学水平的限制,金开诚在科学主义范式的文艺心理学探索中,未能将实证研究充分展开。
解子荷[9](2020)在《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识形态性及其中国实践研究》文中提出社会主义文艺是对社会主义文学和艺术的统称。文学和艺术作为通过塑造具体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式,本质上是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的主观映像。但是,在特定的社会中,文艺则不仅仅是社会意识形式的重要内容之一,其还和特定的意识形态紧紧相连,表征着强烈的意识形态性。这对于社会主义文艺来说,也是如此,社会主义性质在其文艺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彰显。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政治多极化和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斗争愈加激烈,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锐势尚存,某些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颠覆从未停歇,所以意识形态工作在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在不断强起来的中国更是显得极端重要。基于此,本研究以社会主义文艺为研究对象,以其文艺中内蕴着的意识形态性为主要内容,从时间维度对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产生、初步发展、成熟、继续发展及全面展开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分析,进而从空间维度去探析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本质、特征及其具体表现。通过历史研究与逻辑研究的有机结合,研究实现了从理论视角上去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目标。理论来自实践,也反作用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因此,研究在关注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形成历史和理论本质的同时,还重点关注了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中国化的相关问题,以此为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和实践上的帮助。具体来说,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绪论部分重点关注了选题的时代背景和研究意义、归纳总结了与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采用的方法和研究实现的创新点。第一章是从时间维度入手,借助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主要从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萌芽、初步发展、诞生、继续发展及全面展开几个阶段对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发展过程进行较为详细的描述和分析。第二章侧重于探究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发展过程背后的理论逻辑。主要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入手,着重探析了文艺与意识形态性结合的必然性及其两者间的同一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特征及其具体表现。第三章主要分析了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中国化的实践过程、实践逻辑及其实践结果三方面的内容,不仅探究了社会主义文艺中国化、大众化和时代化的过程,也论证了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在中国社会取得的重大成就。第四章主要探析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中国化过程中面临的一些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消除危机的应对措施。结语部分关注的是社会主义文艺中国化的当代价值。研究主要是从文艺对于人们树立正确价值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扎牢国人的文化自信、强化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及文艺推进“中国梦”的实现等几方面入手去探析。总之,本研究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着重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及解释分析法等具体方法,紧紧抓住文艺意识形态性这一核心概念和内容,通过历时性地描述,研究和分析了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阐明了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本质、特征及具体表现;总结了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在中国实践的主要成就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巩固与强化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中国化的应对措施。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本研究在视角、内容、观点及方法方面都有一定创新。
吴海燕[10](2020)在《当代文学创作论观念嬗变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文学创作实践的变革发展,文学创作论观念也不断发生变化,经历了从文学创造论到文学生产论、文学写作论的发展演变。这种发展演变并不是简单的后一种理论观念取代前一种理论观念,而是不断走向开放性和多样化的拓展,形成当代文学创作论观念多元共存的形态,反映了文学创作实践不断变革发展的现实。本文把上述文学创作论观念的嬗变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进行梳理和考察,并且联系文学创作实践的发展进行深入阐释,以求对当代文学创作论的系统性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论文正文部分拟分四章进行研究探讨。第一章主要探讨经典文学视野中的文学创造论观念。把文学创作看成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的观念由来已久,在当代文论中也处于突出地位。文学创造论观念以经典文学的创作实践经验为基础,突出文学创作的艺术独创性特点和经典化追求。新时期以来文学创造论观念本身也在不断变化,从立足于生活反映论到突出文学审美论,再到强化文学主体论,使这种文学创造论观念不断拓展和丰富。第二章主要探讨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文学生产论观念。“艺术生产”原是马克思主义文论的重要命题,在现代西方文论中也不断得到阐发。在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带来文学创作市场化转型的背景下,文学生产论观念也逐渐兴盛起来,并且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建构。文学生产论观念把文学创作看成是一种具有商品化、市场化特性的社会生产活动,它更为重视文学活动的生产性与消费性、个体性与社会性、艺术性与商品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这种理论观念反映了市场经济改革背景下文学发展的现实,也对这种文学现实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第三章主要探讨大众文化语境中的文学写作论观念。市场化改革带来了大众文化的繁荣发展,大众化的文学写作也迅速兴盛起来,与此相适应的文学写作论观念也逐渐形成和发展。文学写作论观念是对传统经典化和精英化文学创作观念的突破,它更为重视文学写作的大众化,是一种从“作家”到“写手”、从“创作”到“书写”的观念转变,突出文学写作的非神圣化、非神秘化以及开放性与多元化,有利于促进大众文学的繁荣发展。第四章是在前三章基础上,对当代文学创作论观念嬗变进行总体性的理论反思。以上几种文学创作论观念嬗变既构成了历时性的变革发展进程,也形成了当今共时性的多元共存格局,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同理论观念的视域差异与内在冲突,也各有一定的利弊得失。在理论反思与辩证分析的基础上,应当寻求不同理论观念的视域融合,从而推进当代文学创作论的进一步创新发展。
二、如何学习《文艺学概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学习《文艺学概论》(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在新中国的确立与巩固(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缘起 |
二、文学反映论的全面确立、基本巩固 |
三、文学反映论的牢固确立、根本巩固 |
(2)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教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其意义 |
一、文学批评教材定位 |
(一)文学批评与文学批评教材 |
(二)文学批评学与文学批评教材 |
(三)文学批评课程与文学批评教材 |
二、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教材发展的线索与脉络 |
(一)20 世纪80 年代:文学批评教材发展的初创期 |
(二)20 世纪90 年代:文学批评教材发展的成长期 |
(三)21 世纪以来:文学批评教材发展的成熟期 |
三、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教材专题研究 |
(一)文学批评教材框架体例的三大模式 |
1.文学批评理论体系的“四大论”模式 |
2.文学批评“理论-方法”并行模式 |
3.文学批评“方法-实践”模式 |
(二)文学批评教材内容的四大理论体系 |
1.文学批评本体论 |
2.文学批评主体论 |
3.文学批评写作论 |
4.文学批评方法论 |
(三)文学批评教材批评理论资源整合研究 |
1.批评理论资源整合的四种逻辑 |
2.西方批评理论在教材中的应用 |
3.古今中外批评理论资源的整合 |
四、王先霈主编文学批评教材案例研究 |
(一)王先霈“圆形批评论”的批评理论基础 |
1.“圆形批评论”的思想渊源 |
2.“圆形批评论”的思维特征 |
3.“圆形批评论”的理论贡献 |
(二)王先霈主编文学批评教材分析 |
1.《文学评论教程》(1986) |
2.《文学批评原理》(1999) |
3.《文学批评导引》(2005) |
(三)王先霈主编文学批评教材特点及意义 |
五、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教材建设经验及反思 |
(一)成效及经验 |
(二)不足与问题 |
(三)对策及发展策略 |
1.加强批评范畴研究 |
2.加强批评方法及运用研究 |
3.加强批评的可操作性研究 |
4.专着型教材与主编型教材并重 |
5.与时俱进的教材改革与发展 |
(四)对文学批评教学可能性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文学批评教材在高校接受情况的调查 |
致谢 |
(3)李心峰“元艺术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课题创新性及关键词界定 |
第一章 李心峰“元艺术学”思想来源和形成背景 |
第一节 师承 |
第二节 李心峰“元艺术学”思想形成与学科发展分期 |
第三节 李心峰“元艺术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李心峰“元艺术学”内涵阐释 |
第一节 “元艺术学”概念提出 |
第二节 “元艺术学”与美学、文艺学(文学学)关系辨析 |
第三节 “元艺术学”研究对象 |
第三章 “元艺术学”学科拟构 |
第一节 “元艺术批评学”拟构 |
第二节 “元艺术史学”拟构 |
第三节 “通律论艺术学”拟构 |
第四章 李心峰“元艺术学”思想评价 |
第一节 贡献 |
第二节 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陆贵山文艺思想中的人学维度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一)对陆贵山的传记式记述 |
(二)对陆贵山基础理论的研究 |
(三)对陆贵山文艺批评与文艺思潮相关论点的研究 |
三、研究范围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范围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 陆贵山文艺人学思想的理论根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哲学思想 |
(一)关于人的社会实践的理论 |
(二)关于人的社会关系的理论 |
(三)关于人的解放的理论 |
二、马克思、恩格斯文艺理论中的人学思想 |
(一)艺术本质论 |
(二)艺术生产论 |
(三)艺术批评论 |
第二章 陆贵山文艺思想的“人学”言说 |
一、 “人学”与艺术真实 |
(一)陆贵山“艺术真实论”的提出背景 |
(二)陆贵山“艺术真实论”中的“人学”层面 |
二、 “人学”与审美主客体的关系论 |
(一)陆贵山审美主客体关系论的诞生背景 |
(二)陆贵山审美主客体关系论中的“人学”思想 |
三、 “人学”与“宏观文艺学体系”建构 |
(一)陆贵山“宏观文艺学体系”的建构背景 |
(二)陆贵山“宏观文艺学体系”中的“人学”维度 |
第三章 陆贵山文艺人学思想的批评实践 |
一、新人本主义文艺思潮解析 |
二、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解析 |
三、塑造新人形象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探索 |
第一章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美学的民族性 |
第一节 民族性问题的发生 |
一、民族国家与民族性 |
二、现代中国的民族性 |
第二节 中国美学的民族性 |
一、文化的民族性与民族化 |
二、文艺美学的民族性 |
三、中国当代美学的民族性问题 |
第三节 美学民族性问题研究的本土语境 |
一、全球化进程中的本土性重建 |
二、王朝闻美学民族性问题的价值立足点 |
第二章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建构 |
第一节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理论基点 |
一、鲁迅“文艺大众化”思想的选择与转化 |
二、毛泽东“文艺为人民”思想的吸收与发展 |
三、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延衍与阐释 |
四、中西美学“了然于心”的过滤与融通 |
第二节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内部逻辑 |
一、作为民族性基础的人民性 |
二、作为民族性命脉的大众性 |
三、从人民性、大众性到民族性 |
第三节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历时性演进 |
一、萌芽:“经世致用”的新艺术创作论 |
二、发展:“自有我在”的审美敏感 |
三、升华:“无古不成今”的民族化 |
第三章 多样统一: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内涵 |
第一节 “我之为我”的民族性 |
一、“各美其美”与“脱形取神” |
二、“美人不同面”与“审美适应” |
三、“贵乎反本”与“正末归本” |
第二节 “平衡融洽”的民族性 |
一、“明道若昧”的共性 |
二、“不似之似”的共通感 |
三、“理有恒存”的大众性 |
第三节 “各得其所”的民族性 |
一、“隔与不隔”的辩证法 |
二、“不罔不怠”的融通化 |
第四章 双重维度: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特点 |
第一节 地域维度:作为民族性缘起的地方性 |
一、从地方性到民族性 |
二、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生成 |
三、城市化与同质化的危机 |
第二节 时间维度:时代性与民族性的易变 |
一、时间性与民族性 |
二、民族化与民族性 |
三、延异的民族性 |
第五章 王朝闻与中国美学的民族性构建 |
第一节 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转化 |
一、断裂之外的延续 |
二、失落民族性的再生 |
三、传统理论话语方式及理论生产机制的继承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美学进入中国 |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 |
结语 王朝闻美学的当代意义:构建美学理论的主体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外国民间故事译介中的时代选择探析 ——基于1950-1966年《民间文艺集刊》与《民间文学》译作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选题原因与意义 |
三、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本时期外国民间文学的译介场域 |
一、新中国建设中的民间文学 |
(一) 民间文学呼应党的文艺政策 |
(二) 民间文学对党文艺政策的宣传 |
(三) 新的历史条件下民间文学的功能 |
(四) 小结 |
二、民间文艺学科发展中的外国民间文学作品译介 |
(一) 学科发展脉络 |
(二) 学者自觉的学科建设意识 |
(三) 重要机构及刊物的建设情况 |
三、外国民间文学译介的国际条件 |
(一) 中苏关系与外国民间文学译介条件 |
(二) 与亚非拉民族国家建构中的外国民间文学 |
小结 |
第二章 本时期外国民间文学译介情况及其成因分析 |
一、国别选择 |
(一) 本时期外国民间文学译作来源国家概况 |
(二) 本时期外国民间故事译作来源国家概况 |
(三) 对译介作品来源的分析 |
二、译介资源 |
(一) 本时期外国民间文学译作译介资源概况 |
(二) 译介资源特点的成因 |
三、译者选择与翻译动机 |
(一) 译者构成 |
(二) 译者构成特点的成因 |
(三) 译者翻译动机 |
小结 |
第三章 本时期外国民间文学译作体裁特点及其成因分析 |
一、本时期外国民间文学译作体裁概况 |
二、本时期外国民间文学译作体裁特点的成因 |
(一) 国际环境的改变 |
(二) 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及构建社会主义新中国 |
(三) 搜集整理热潮 |
(四) 故事研究对外国民间故事译介的态度延续 |
小结 |
第四章 本时期外国民间故事译作主题特点及其成因分析 |
一、外国民间故事译作主题的特点 |
(一) 反帝反殖民的抗争 |
(二) 团结世界人民力量 |
(三) 借领袖颂扬共产主义 |
(四) 歌颂美好道德品质 |
二、外国民间故事译作主题特点的成因 |
(一) “斗争”的延续 |
(二) 坚定对共产主义事业的信心 |
(三) 对国民性的塑造 |
(四) 团结弱势民族国家的重要性 |
小结 |
第五章 本时期外国民间故事译作类型特点及其成因分析 |
一、本时期外国民间故事译作类型状况 |
二、外国民间故事译作类型特点及其成因 |
(一) 人民性的凸显 |
(二) 动物纠葛中的斗争要素 |
(三) 对共产主义领袖的崇敬 |
(四) 新故事的兴盛 |
(五) 民间故事比较研究的发展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1955年-1966年《民间文学》外国民间文学理论及作品译介情况 |
附录二:1950年-1951年《民间文艺集刊》中外国民间文学理论及作品译介情况 |
(8)论金开诚文艺心理学研究的理论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现状 |
1.3 选题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探索科学主义范式的文艺心理学 |
2.1 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的起步 |
2.2 重启新时期文艺心理学学科 |
2.3 初步构建科学的文艺心理学理论体系 |
第3章 拓展文艺心理学学科理论 |
3.1 文艺心理学研究要从大脑说起 |
3.2 文艺创作是表象运动、思维活动、情感活动的有机结合 |
3.3 文艺创作心理活动的本质是主客观辩证统一 |
3.4 从创作到欣赏是充满往返关系的动态系统 |
第4章 推进文艺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运用 |
4.1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
4.2 运用系统方法探究文艺创作与欣赏心理 |
4.3 从普通心理学原理出发研究具体文艺现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识形态性及其中国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研究 |
(二)意识形态的相关研究 |
(三)马克思主义文艺的意识形态性相关研究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发展过程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萌芽 |
一、萌芽产生的背景 |
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观点 |
三、地位及作用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初步发展 |
一、初步发展的背景 |
二、《神圣家族》中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观点 |
三、地位及作用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正式诞生 |
一、正式诞生的背景 |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观点 |
三、地位及作用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继续发展 |
一、继续发展的背景 |
二、《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观点 |
三、地位及作用 |
第五节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全面展开 |
一、文艺意识形态性在苏俄的展开 |
二、文艺意识形态性在西方的展开 |
三、文艺意识形态性在中国的展开 |
第二章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本质、特征及具体表现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本质 |
一、经济基础与文艺意识形态的关系 |
二、文艺的意识形态性 |
三、意识形态的文艺性 |
四、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本质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基本特征 |
一、文艺意识形态性的科学性 |
二、文艺意识形态性的实践性 |
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革命性 |
四、文艺意识形态性的人民性 |
五、文艺意识形态性的发展性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具体表现 |
一、文艺要在坚守艺术性的基础上实现文艺政治性 |
二、文艺要真实反映阶级关系、斗争和属性 |
三、文艺要坚持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 |
四、文艺要为实现共产主义服务 |
第三章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中国实践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中国化历程 |
一、毛泽东时期文艺的意识形态性 |
二、邓小平时期文艺的意识形态性 |
三、江泽民时期文艺的意识形态性 |
四、胡锦涛时期文艺的意识形态性 |
五、习近平新时代文艺的意识形态性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中国化的实践逻辑 |
一、凸显党在文艺发展上的中心地位 |
二、坚定文艺的社会主义方向 |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立场 |
四、坚持文艺发展的方针性和策略性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中国化的实践成果 |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文艺中的核心地位得到确立和彰显 |
二、文艺成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主阵地 |
三、中国文艺大繁荣大发展的局面逐步形成 |
四、社会主义文艺引领了中国社会风尚 |
第四章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中国化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中国化面临的挑战 |
一、外来文化冲击 |
二、“三俗”文化侵蚀 |
三、文艺工作者政治素养不足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中国化受到的影响 |
一、“西式”意识形态的文艺宣扬甚嚣尘上 |
二、文艺的“社会主义”功能有所削弱 |
三、文艺工作者异化现象丛生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中国化发展的对策 |
一、坚持党对文艺事业的领导 |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旨趣 |
四、坚持加强对文艺工作者的理论教育 |
结语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当代价值 |
一、用文艺去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二、用文艺去加强推动文化建设和文化自信 |
三、用文艺去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 |
四、用文艺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当代文学创作论观念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目标 |
第一章 经典文学视野中的文学创造论观念 |
一、生活反映论为基础的文学创造论 |
(一)生活反映论的理论基础 |
(二)文学是反映生活的艺术创造 |
(三)文学反映生活的特点和规律 |
二、文学审美论为中心的文学创造论 |
(一)文学审美论的理论来源 |
(二)文学是体现审美价值的艺术创造 |
(三)文学审美创造的特点和规律 |
三、文学主体论为内核的文学创造论 |
(一)文学主体论的理论背景 |
(二)文学是主体价值实现的艺术创造 |
(三)文学主体创造的特点和规律 |
第二章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文学生产论观念 |
一、市场经济改革与文学生产转型 |
(一)市场经济改革的时代背景 |
(二)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文学生产转型 |
二、“艺术生产论”的理论资源 |
(一)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 |
(二)西方文论中的“艺术生产”理论 |
三、文学生产论的理论观念 |
(一)文学的生产性与消费性 |
(二)文学生产的个体性与社会性 |
(三)文学生产的艺术性与商品性 |
(四)文学生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
第三章 大众文化语境中的文学写作论观念 |
一、大众文化兴起与文学写作的大众化 |
(一)大众文化兴起的时代背景 |
(二)文学写作的大众化 |
二、文学写作论中的“作者”观念 |
(一)从“作家”到“写手”的观念转变 |
(二)文学写作者的身份意识 |
三、文学写作论中的“书写”观念 |
(一)文学“书写”的非神圣化 |
(二)文学“书写”的非神秘化 |
(三)文学“书写”的开放性与多元化 |
第四章 当代文学创作论观念嬗变的理论反思 |
一、当代文学创作论观念嬗变的二维观照 |
(一)历时性观照:文学创作论观念嬗变历程 |
(二)共时性观照:不同理论观念的多元共存 |
二、不同理论观念的视域差异与内在冲突 |
(一)不同理论观念的视域差异 |
(二)不同理论观念的内在冲突 |
三、当代文学创作论观念的视域融合问题 |
(一)文学创造论与文艺为人民的视域融合 |
(二)文学生产论与艺术规律论的视域融合 |
(三)文学写作论与文学审美论的视域融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四、如何学习《文艺学概论》(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在新中国的确立与巩固[J]. 张永清. 文艺研究, 2021(09)
- [2]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教材研究[D]. 李凌峰.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李心峰“元艺术学”研究[D]. 何嘉欣.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陆贵山文艺思想中的人学维度探究[D]. 张瑞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5]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研究[D]. 张琼. 西南大学, 2021(01)
- [6]常与变:地方院校教学改革需要处理好的基本关系[J]. 郭景华. 文学教育(上), 2020(07)
- [7]外国民间故事译介中的时代选择探析 ——基于1950-1966年《民间文艺集刊》与《民间文学》译作的考察[D]. 陈思睿.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 [8]论金开诚文艺心理学研究的理论贡献[D]. 陈娟. 湖南理工学院, 2020(02)
- [9]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识形态性及其中国实践研究[D]. 解子荷.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10]当代文学创作论观念嬗变研究[D]. 吴海燕.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