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转偏差分析在热带气旋大暴雨预报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董良淼,翟丽萍,覃月凤,梁依玲[1](2021)在《2018年广西东南部一次暴雨过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Micaps高空和地面资料、新一代天气雷达、卫星云图、地面中尺度自动站观测资料及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广西东南部2018年5月10日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环境场、中尺度对流系统特征及其可预报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桂东南暴雨过程的高层辐散条件不明显,但中低层环流形势有利、具有高压后部"回流"降水的典型特征。配合超低空东南气流加强,导致局地暴雨增幅明显。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的长期稳定维持及地形抬升作用使得降水系统在陆川、博白一带不断发展和维持,雷达回波上形成"列车"效应,造成暴雨天气。全球数值模式ECMWF对天气尺度背景把握较好,GRAPES、华东模式等中尺度模式能够提供类似系统形成、发展的有价值的参考信息。通过中尺度模式产品发现暴雨天气过程前兆,及时根据最新实况观测资料和模式偏差分析对全球模式预报结论进行订正,同时注意叠加局地地形地貌特征信息辅助短时临近预报订正,是提高类似较强过程预报的可行做法。
冯文[2](2020)在《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秋汛期特大暴雨是造成海南岛大范围洪涝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2000年、2008年和2010年10月份海南岛东半部的三次重大洪涝灾害就是由该类暴雨引发的。为了系统研究此类暴雨形成、加强和维持的机制,增进对热带地区暴雨的认识,本文利用海南省高空、地面观测资料、卫星、多普勒雷达以及NCEP、ECMWF ERA5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了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深入探讨了暴雨过程中多尺度天气系统的相互作用,深对流触发、发展和维持的机制,以及中尺度系统的动力、热力学特征,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从气候统计上发现,海南岛降水随时间变化分布形态与越南中北部地区较为相似,但与华南其他各区存在较大差异,双峰结构不明显,随着暴雨级别的提高,单峰现象愈加显着。全年降水峰值出现在秋汛期内,且近50%的大范围极端降水事件都出现在秋汛期,其中由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秋汛期特大暴雨日占全年总数高达58%。秋汛期特大暴雨降水强度地理分布非常有规律性,整体呈一致的东多西少的态势。40年平均风场分析发现低空偏东强风带在南海北部的出现和逐候加强是秋汛期内最显着的环流特征,其形成的机制是秋季南北海陆热力差异增大导致海陆之间相对涡通量的增大,于南海中北部对流层低层诱导出强的辐合风速,形成带状偏东风急流。(2)从多个个例的合成场上发现,南亚高压、中纬西风槽、副热带高压和南海热带扰动的相互作用,是秋汛期特大暴雨形成的主要环流背景。暴雨发生期间,北半球亚洲区内ITCZ异常活跃,南海季风槽和印度季风槽南撤速度缓慢,比常年平均异常偏北偏强。南亚高压的位置比常年同期明显偏东偏南,东亚中纬槽,副热带高压的强度也比常年明显偏强。造成暴雨增幅的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支流,副高南侧的偏东气流和大陆冷高压东南侧的东北气流。(3)从不同强度个例的对比分析发现,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秋汛期特大暴雨个例天气系统配置均具有非常相似的特征:对流层上层,南亚高压正好位于南海北部上空,高层存在稳定的辐散区;对流层中、低层,热带扰动、中纬槽后冷高压和副高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南海北部地区南北向和东北-西南向梯度加大,海南岛上空锋区结构建立,涡旋增强和维持,同时诱发偏东低空急流。海南岛正处这支偏东低空急流的出口区左侧,风向风速辐合明显。强的秋汛期暴雨降水个例的急流核强度、长度、厚度,以及急流上方的风速梯度远大于弱个例。最强降水日中强个例的低空急流核正好位于海南岛东部近海上空,在水平方向上稳定少动,垂直方向和风速上则脉动剧烈,有利于强降水激发。弱个例的急流核在水平方向上东西振荡明显,在垂直高度和风速上变化很小,不利于强降水在固定区域的维持。(4)从个例的模拟分析中发现,湿中性层结、非绝热加热和水平运动导致的锋生以及不同高度的垂直风切变对深对流的形成、发展和维持至关重要。中性层结的形成是弱冷锋后的稳定层结区向热带扰动外围偏南风所带来暖湿气团的不稳定层结区过渡带来的垂直层结变化的结果。暴雨过程中非绝热加热项和水平运动项在局地锋生的过程中贡献最大。低层和中层风切变影响下的回波结构变化和移动方向、速度有助于解释回波“列车效应”的形成机制。通过对惯性重力内波方程组的线性和非线性求解,发现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秋汛期特大暴雨个例中中尺度涡旋生成和加强,与水平风切变、积云对流潜热释放、垂直风切变或低空急流以及冷空气有关。其中强盛的对流凝结潜热加热对热带中尺度涡旋垂直运动振幅的增强起主要作用,有利涡旋的发展和维持。(5)地形敏感试验结果表明,海南岛地形高度的变化对东部暴雨量级有显着影响。由于地形存在,迎风坡前强烈抬升的气流凝结形成降水导致大量凝结潜热释放,潜热释放又反馈增强对流区暖心结构,进而加强其垂直运动,对对流形成正反馈效应,这也是海南岛东部出现强降水的重要原因。
李妮娜[3](2020)在《中国降水模拟的小时尺度精细化评估》文中指出由于我国降水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其模拟偏差普遍存在于各类数值模式中,合理准确地再现我国及周边地区的空间分布和各时间尺度变率一直是数值模拟研究领域的难题。本文聚焦小时尺度特征和基于事件的评估方法,针对我国降水模拟偏差开展全面、细致的评估分析,希望以此促进对偏差成因的深入理解,为后续模式改进提供思路。在对我国及周边地区降水进行整体评估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不同尺度地形作用和海陆差异等因素,确定了青藏高原东坡、华北地区和华南沿海地区三个典型偏差区,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精细化评估。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及周边地区整体评估。高分辨率气候系统模式模拟的我国夏季降水气候态偏差与地形紧密相关。青藏高原地区为降水量正偏差区,过多的降水量主要来自模式对降水频率的高估。相反的,在我国第三地形阶梯(我国东部500 m等高线以东地区),模式模拟的降水量、降水频次和降水强度均以低估为主。东亚地区存在六个典型偏差区,包括四个正偏差区(青藏高原南缘、青藏高原东北坡、青藏高原东坡、华北山区)和两个负偏差区(长江下游地区、中国华南沿海地区)。在四个正偏差区(两个负偏差区),降水频率高估(低估)主要源于弱降水(中等强度降水)的模拟偏多(少)。进一步对降水日变化进行评估可知不同区域日变化偏差源于不同类型的降水事件:青藏高原周边地区降水日变化振幅偏小主要受长持续性降水事件影响,华北山区降水日变化峰值提前、振幅偏小受长持续性清晨降水和午后短时降水的共同影响,长江下游和华南沿海地区的午后降水峰值提前是由于短时降水峰值较观测偏早。(2)青藏高原东坡评估。考虑到该地区存在显着的强度-频次结构模拟偏差,区分强、弱降水事件并进行分类评估。针对高原东坡强降水事件的时空演变情况进行评估,发现模式能够再现降水过程自关键区的西北侧向其东南侧移动的特征,但降水事件的开始时间多早于观测,这可能与模式低层散度场状况密切相关。针对高原东坡弱降水偏多这一问题设计了天气预报型试验(Transpose-AMIP,TAMIP),通过与真实降水过程的对比,筛选TAMIP试验中存在虚假弱降水的时次并考察相应环流模拟偏差。研究发现模式存在虚假弱降水时,对流层低层呈现异常辐合,近地面大气偏冷、偏湿。进而开展敏感性试验,在水汽方程中增加额外的水汽散度项,可显着减少陡峭地形区周边的虚假降水。这种改进主要源于敏感性试验减少了对弱降水频次的高估,证实了水汽散度的模拟偏差对虚假弱降水的触发作用。(3)华北地区评估。聚焦华北陡峭地形区,气候模式无法再现该地区降水量随地形高度增加而逐渐减小的空间分布型,高海拔(低海拔)地区呈现降水量模拟正偏差(负偏差)。气候模式也完全无法再现该地区降水量日变化峰值时刻的区域差异。在相对真实的环流背景下,TAMIP试验可以较好模拟出华北地区降水日变化峰值时刻的分布型,但对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模拟偏差未见明显改善。进而评估具备良好初始场且分辨率更高的ECMWF预报产品,发现模式不但能够合理再现降水量随高度的分布,还能够合理模拟日变化峰值位相的区域差异。这说明降水量与地形关系受分辨率影响,而日峰值主要受环流场调控。值得注意的是,华北地区降水日变化和降水事件的开始、峰值和结束时间日变化都显示出自高海拔地区向下游平原地区滞后的特征,而TAMIP和ECMWF中降水日变化沿地形的演变不连续,说明对降水系统下坡过程的模拟仍存在偏差。(4)华南沿海评估。华南沿海地区降水受海陆分布以及华南内陆小尺度山地共同作用,时空分布较为复杂。沿海岸线降水量和降水频率呈现以雷州半岛为中心的东西两侧多、中间少的“三极型”分布,相应的降水日变化峰值表现为“清晨-午后-清晨”分布。气候模式对华南沿海地区降水模拟的偏差主要表现为系统性低估,且高分辨率的气候模式也不能合理再现沿海岸线的“三极型”降水量分布。相较于气候模式,ECMWF预报产品合理再现了“三极型”空间分布。但是,对于降水的日变化特征,ECMWF预报产品并没有明显优势。高分辨率气候模式可合理再现日峰值位相沿海岸线的变化特征,特别是较好模拟出了雷州半岛西部降水清晨单峰的特征。ECMWF高估了西部的午后降水,使该地日变化呈午后与后半夜双峰型。
周云霞,翟丽萍,何珊珊[4](2020)在《2019年“5.27”广西靖西市极端暴雨成因及可预报性分析》文中提出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及多普勒天气雷达、卫星、中尺度自动气象站等资料,采用天气学诊断分析方法,对2019年5月27日广西靖西市极端暴雨成因及可预报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极端暴雨是在有利的大气环流形势下,高空槽与地面冷空气共同作用下产生,极端暴雨出现在850hPa切变线南侧低层西南急流与东南风辐合区中;(2)对流主要在850hPa切变线、地面辐合线及迎风坡与偏南风的辐合上升区中触发,冷池出流与山前爬升的偏南暖湿气流产生的剧烈上升运动有利于中尺度对流系统发展维持,低质心暖云降水回波形成的列车效应是极端强降水产生的直接原因;(3)EC-HR模式与SHANGHAIHR区域模式均没有预报出低层东南风影响,可能是模式雨量预报偏弱的主要原因。
张铁军[5](2020)在《典型风电场的风场数值预报能力改进及应用系统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数值预报为风电场风的预报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可是复杂地形条件下风的准确预报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也具有社会经济影响的科学问题。本文以先进的数值预报理论和方法为基础,针对甘肃河西地区地形复杂、下垫面类型繁多、观测站点稀少的特性,分析了甘肃河西西部典型风电场风场基本特征,进行了风电场风场数值模拟,总结了数值模式参数化方案的适用性,开展了具有针对性的数值模式改进工作。并进一步开发了风电场风场预报的数值模式应用系统——绿海系统(详见第八章)。通过一段时间的稳定运行,发展了新的基于数理统计方法的订正模块。检验评估表明,绿海系统在实际业务中的风速预报能够很好地满足服务需求。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揭示了河西地区风场类型及转换特征,发现风场型的日变化特征,并且不同风场型的转换存在特定关联性。利用风场分型技术研究发现,河西酒泉地区风场可以分为5种类型,分别为“一致弱西风型(I型)”、“西风转南风型(Ⅱ型)”、“河谷加强西风型(Ⅲ型)”、“北侧强西风型(Ⅳ型)”、“弱东风型(V型)”,其中I型主要出现在夜晚、II型主要出现在白天;不同风场型之间不能随意转换,且在风场型的转换过程中存在过渡类型,如“弱西风型”不能与“弱东风型”直接转换,必须先经过“西风转南风型”的过渡。二、分析了不同驱动场数据对数值模式风场模拟误差之间的差异及边界层和辐射方案对风场模拟的影响,发现FNL资料作为初边值驱动场的模拟误差小于ERA5资料驱动的误差,YSU边界层方案对风速模拟效果最佳且模拟结果对辐射方案较敏感。利用WRF(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模式研究了甘肃河西地区不同驱动场、不同参数化方案配置下的风场模拟情况,并基于区域站、测风塔观测资料进行检验,对10m风场来说,基于FNL资料驱动场的模拟结果中风速误差百分率较ERA5资料驱动的模拟结果更低;对比不同边界层方案的模拟发现,YSU方案对风速具有更好的模拟效果;此外,不同的辐射参数化方案对风场的模拟结果差异较大,辐射方案对风速模拟有很大影响。三、从垂直坐标系适应性、同化ECMWF资料和模式结果订正方法三个方面入手对风场的数值模式进行了改进,发现混合垂直坐标系对虚假重力波有一定削弱作用,同化ECMWF资料后风速预报得到显着改善,提出的快速循环订正方法对预报结果改善显着。甘肃河西地区地形复杂,分别利用σ垂直坐标系和混合σ-p垂直坐标系研究地形描述对风速预报的影响,发现后者显着降低了虚假重力波向上传递,但对风场的模拟结果后者更好;另一方面,基于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ECMWF)高分辨率预报资料,研究不同观测资料密度下资料同化对风速预报的影响,以探索甘肃河西地区观测站点稀疏问题的解决途径,结果表明同化风速的预报结果改善显着;基于历史观测及预报资料,提出了一种运用资料均值、方差和趋势的快速循环订正方法,利用该方法订正后的预报结果明显优于模式的直接预报结果。四、构建了风电场风场预报业务系统并进行回报试验,评估结果表明该系统对风速预报的误差较小,满足业务需求。基于河西地区风场特征及模拟误差的研究,结合对背景误差协方差矩阵、Landuse的替换和垂直层加密等模式改进,建立了针对甘肃河西地区典型风电场的风场预报业务系统——绿海系统。通过该数值预报系统开展批量预报回算试验,预报对象为河西地区5个风电场,预报时段为2019年1-5月。结果表明大部分站点(时次)的预报误差小于2 m·s-1,满足业务需求。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推广到复杂地形下的风电场数值预报,是目前气象部门在西北地区第一个适用于复杂地形条件下的风能精细化数值模式预报业务应用系统。
薛煜[6](2020)在《1323号台风“菲特”螺旋云带中“列车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针对1323号强台风“菲特”螺旋云带中出现“列车效应”的特征及形成开展了分析研究并通过模拟验证。研究发现,浙江钱塘江湾南岸持续性降水中具有“列车效应”特征,按照雨带的稳定位置,将其分为两次“列车效应”,时间都在3-4小时左右,空间跨度在1-2个经度距离;暴雨区呈现出带状特征,降水强度高,每小时降水超过25mm并向前线性传播;台风螺旋云带中强度在35dBZ以上的雷达回波平均反射率也呈现线性带状结构;降水带走向和雷达回波运动方向与台风中心运动方向产生了一定的偏离,偏离角大致在25°以上。通过Shuman-Shaprio滤波尺度分离出沿海中尺度辐合场。台风螺旋云带内的对流云在近海得以明显快速增强并得以维持。螺旋云带后部有源源不断的一个个回波强度高于40dBZ的强对流单体从沿海海面中尺度辐合带中生成,并沿辐合线由沿海到象山向前发展,形成具有中尺度系统特征、连续的线性带状对流回波,台风螺旋云带中暴雨的“列车效应”由此产生。分析得到,螺旋云带前进方向上有中尺度辐合带或辐合中心能维持数小时以上,有利于“列车效应”的稳定维持。从模拟结果来看,辐合带上有多个辐合中心呈近似线性排列,辐合带也存在有“位移”的现象,也经历了生成、发展、减弱和再生的强弱变化。低空急流经过象山东南沿海复杂海岸线时,受摩擦作用边界层风速大大降低,与沿海地形产生碰撞产生辐合抬升,象山沿海风速梯度的增加并产生了近地面辐合。沿海辐合中心对沿海强对流单体的形成、发展和维持起到了重要作用。最后归纳并建立了本次“列车效应”形成的台风大暴雨概念模型。
寿绍文[7](2019)在《中国暴雨的天气学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自1949年建国至今70 a来,我国气象工作者对中国暴雨的特点和规律等做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主要就中国暴雨的特点、环流形势、天气系统、形成机制及其诊断和预报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回顾。研究表明:(1)中国暴雨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季节性和阶段性特点。东部地区有三个季节性大雨带,自南向北移动,具有明显跳跃性。大范围降水的环流形势有稳定经向型、稳定纬向型及中低纬相互作用型等基本类型。各地区暴雨又各有独特的典型形势。(2)西风带长波槽、阻塞高压、副热带高压和热带环流等行星尺度系统以及东亚夏季风系统与我国夏季的降水有密切关系。低槽、气旋、静止锋、高空冷涡、低空切变线、低涡和高低空急流等中纬度天气系统在大部分强降水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台风是最强的暴雨天气系统,大部分近海省市最强降水均与台风相关。(3)中尺度系统与暴雨关系密切,特别是中尺度对流系统,通常是暴雨的直接制造者或载体。本文讨论了基于大气动力学和热力学理论的各种暴雨诊断分析方法,通过诊断分析使暴雨研究客观化和定量化,有助于深入认识暴雨形成机理和改进各种时效的暴雨现代天气预报,最后对如何进一步深入进行暴雨研究的问题做了思考和展望。
罗潇[8](2019)在《一次高原切变线演变过程中的能量和水汽特征分析》文中认为本文应用NCEP FNL 1°×1°全球分析资料,选取了一次初生于青海东南部之后东移到四川中部并产生天气影响过程的高原切变线个例,结合常见的动力诊断量,并引用新型物理量—动能梯度,分析了此次高原切变线的结构特征。接着分析了高原切变线不同发展阶段的湿总能量、扰动动能和水汽的演变特征。最后,应用动能空间尺度分解方法对此次高原切变线过程进行了能量诊断分析,并根据扰动动能和平均动能的转换项初步讨论了背景场和扰动场的相互作用机理。通过以上各章的分析、讨论,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中纬度低压槽的东移与西太副高的西伸、加强是常见的有利于高原切变线生成、发展的环流条件。高原切变线同时是正涡度带和散度辐合带,且为较浅薄的系统,切变线上正涡度带和辐合带基本位于400h Pa以下。从能量学的角度来看,在高原切变线发生发展时,切变线的位置与地转偏差及动能梯度大值区相对应,动能梯度模值的水平、垂直分布与相应的散度分布一致,能量场的这些分布可以反映切变线的基本结构特征。(2)高原切变线基本位于暖湿区,切变线南北两侧温度、湿度差异明显,北侧受偏北风的影响,表现为相对干冷区,而切变线南侧受湿润西南气流的影响,呈现为暖湿区。在切变线生成和成熟时刻,切变线上都有对流不稳定能量的存在,尤其在切变线成熟时刻,低层不稳定而高层稳定,近地层是高能、高湿区,切变线上伴随有较强的上升运动。(3)高原切变线生成后,显热能的变化量和潜热能的变化量量级相当,两者都对总比能的变化有贡献。当切变线发展到成熟阶段后,潜热能的变化占主导地位。切变线所在区域对应有潜热能大值区,表明相关区域易发生水汽凝结,且切变线基本位于正负显热能平流和正负潜热能平流之间。(4)扰动动能大值区的分布和切变线的走向一致,在切变线发展初期,扰动动能明显增大。扰动动能平流项和正压转换项的值都比较小,尚不足以反映切变线演变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而斜压转换项和扰动位势平流项是扰动动能收支的主导项;在切变线成熟时刻,扰动有效位能向扰动动能的转换最大,斜压转换项是高原切变线发展过程中能量转换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切变线上的上升运动加强。扰动动能趋势项可以较好预示切变线的发展态势,扰动非地转位势通量及其散度对高原切变线的生消及移动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5)不同阶段水汽辐合带基本位于切变线上,为切变线附近的强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供应条件。切变线水汽辐合区位于对流层中、下层(400h Pa以下),在切变线成熟时刻,水汽辐合区厚度最大,伸展高度最高。低层水汽通量散度的辐合带大体能够反映未来6小时强降水的分布。对本次降水过程贡献最多的水汽来自局地,其贡献率为48%,其次是孟加拉湾,为26%。(6)低层扰动动能的增幅与高原切变线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切变线的生成阶段至成熟阶段,扰动动能增加为切变线的发生发展提供了能量保障;平均动能变化大体与扰动动能呈相反趋势,在切变线生成阶段和发展阶段,中低层平均动能随时间减小。在影响动能变化的各因子中,斜压转换项贡献最大;在切变线生成阶段,低层平均动能与扰动动能间的转换对扰动动能变化影响明显。背景场和扰动场的相互作用使得扰动动能增大而平均动能减小,构成动能的降尺度串级转换,这种能量转换方式有利于属于中尺度的高原切变线生成。
叶梦姝[9](2018)在《中国大气再分析资料降水产品在天气和气候中的适用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气再分析资料是大气科学各领域进行科学研究重要的资料基础。大气再分析资料中降水产品,与常规地面站观测资料以及卫星、雷达等融合产品相比,具有空间覆盖全面、时间尺度长、有动力和物理意义等特点,在气候检测和季节预报、气候变率和变化研究、区域气候研究、全球水分循环研究以及平流层研究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不同区域范围、时间尺度、降水量级再分析降水资料的适用性进行较为系统的评估。本研究利用2007-2016年中国气象局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CIMISS)中的“中国地面气象站逐小时观测资料”与中国大气再分析资料(CRA-Interim)、ERA5和JRA-55三种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中的逐3小时降水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再分析数据集对表征中国区域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不同季节降水特征、降水的月-年变化特征、日变化特征的模拟情况,并对比了不同区域、季节和降水量级的定量降水预报评估指标,以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过程和2014年“华西秋雨”事件为例,分析中国大气再分析资料CRA-Interim对夏季极端降水和持续性锋面降水的模拟误差特征,得到如下初步结论:(1)从误差的整体情况来看,CRA降水资料和其它两套再分析资料的误差水平整体相当,其中,ERA5和JRA-55整体呈现正偏差,CRA整体呈现负偏差,CRA的误差水平大于其它两套再分析资料,ERA5和JRA-55整体误差水平基本一致,JRA-55略小于ERA5。(2)从误差的空间分布来看,再分析资料在平原地区的适用性要优于山区,在平原地区的空报率和漏报率显着低于复杂地形区域;并且在一些观测站点分布较为稀疏的山区,再分析资料有可能反映了一些观测无法反映的细节。再分析资料在较干旱地区优于降水偏多的地区,但也需要考虑降水资料不连续的特征会导致其降水高值区也即是降水方差的高值区,CRA-Interim评分受到地形的影响更大。(3)从误差的季节分布来看,再分析资料对雨带季节移动的模拟在时间上略有提前,对春季降水的模拟以正偏差为主;CRA-Interim对于华南前汛期降水的模拟偏弱,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的模拟较好,对于华西秋雨的模拟偏弱。(4)从误差的日变化情况来看,再分析资料所反映的日降水优于夜间降水;CRA-Interim对我国大部分地区白天降水量的模拟更好,JRA-55对我国西南地区夜雨的特征模拟的更好。(5)从不同量级降水的误差情况来看,三套再分析资料对于弱降水模拟的定量指标得分较为一致,能够较好地反映气候态降水的季节分布特征;但是对强降水的误差波动性较大,反映出再分析资料对于天气尺度降水的模拟误差较大;CRA-Interim在强降水中表现相对优于弱降水,在中雨量级的误差与其它两套再分析资料相比相对较大。(6)从误差的天气学分析结果来看,以2012年北京“7.21”强降水为例,再分析资料对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的模拟误差较大,尤其是对于中尺度降水的模拟能力较为有限,降水量级偏小,降水落区偏东,雨区移动偏快;以2014年“华西秋雨”事件为例,再分析资料基本能够再现持续性锋面降水的落区范围和阶段性特征,但整体降水量级偏小,对中等强度降水的模拟能力明显好于强降水,部分地区降水发生时间存在一定滞后。总之,本研究对资料研发方更准确地改进和完善其研发成果、对使用方更准确地把握所用资料,更好地实现对其趋利避害、扬长避短之功效,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鹿瑶[10](2018)在《基于集合预报的我国夏季定量降水预报检验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定量降水预报(QPF)是天气预报最重要的业务之一。近些年来,随着观测系统和预报技术的发展,定量降水业务预报取得长足进展。随着数值模式的进步和发展,基于集合系统的定量降水预报由于其考虑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也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实际业务预报工作中。但它们在中国区域的定量降水预报效果如何,需要首先被评估。因此,本文首先通过 TIGGE(THORPEX Interactive Grand Global Ensemble)资料集中的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 ECMWF(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以下简称EC模式)与中国气象局CMA集合预报系统(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为例,检验和评估了我国常用的这两个集合预报模式的近七年(2010-2016)夏季定量降水预报结果。分别针对中国东部的四个区域,华南、长江中下游、华北以及东北区域,从降水预报误差的三个方面——降水结构(Structure)、降水强度(Amplitude)和降水位置(Location)(以下简称为SAL)分析、检验和比较了不同时效(24h、48h及72h)下两个集合预报模式降水预报误差的特点和差别,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1)中国东部四个区域的夏季降水预报,无论是EC还是CMA模式,都存在明显的预报降水范围相对实况较大或者降水个体峰值相对实况较小的扁平型预报偏差(即S>0)。其中,华南地区的扁平型预报偏差最为严重。(2)进一步分析表明,造成严重的扁平型预报偏差的原因绝大多数由降水范围预报偏大与降水个体峰值预报偏小共同引发,其次是由降水范围预报偏大单独引起。严重的扁平型预报偏差,主要是由降水范围预报误差导致的。(3)在区域平均降水量预报方面,EC模式在华南地区及东北地区的表现为偏强,在长江中下游及华北地区的表现为偏弱。CMA模式在华南、长江中下游及东北地区均预报偏强,而在华北地区则总体表现为预报偏弱。(4)在雨带位置预报方面,2010-2014年夏季的四个区域,两模式(EC与CMA模式)均存在雨带位置预报偏西南为主。2015-2016年夏季,EC模式预报的四个区域雨带位置以偏西南为主,而CMA模式对南方两区域预报雨带位置以偏东北为主,预报的华北地区雨带位置以偏西北为主,预报的东北地区雨带位置以偏西南为主。四个区域中,两个模式均检验出华南地区雨带位置预报偏差最严重。(5)无论是EC模式还是CMA模式,SAL三个分量中预报效果最好的是雨带位置的预报(L),其次是区域平均降水强度(A)的预报,最后降水结构(S)的预报。(6)相比前代模式T213,T639模式在降水场结构及雨带位置预报方面提升较多。(7)研究表明集合平均方法做出的集合预报仅在降水强度预报方面优于控制预报,而在降水结构及降水位置预报方面不如控制预报。这表明,在利用集合预报模式进行定量降水预报时,需要根据预报重点和降水预报误差特点进行不同的加权集合方法。(8)相比降水预报的空间检验方法SAL,我国传统的TS评分法在评估降水结构与雨带位置方面较有效,在评估降水强度方面能力较弱。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在四个区域中,华南地区的雨带位置预报和降水场结构预报的误差最大,表现为降水场结构(S)和雨带位置(L)的误差在四个区域中是最大的。因此,对降水预报难度较大和预报误差较大的华南地区暴雨预报误差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我国华南夏季暴雨由于频数高,持续时间长,灾害严重多发,天气特征独特,机制复杂一直是暴雨预报研究的重难点,也一直是气象工作者们关注度极高的科学问题。因此,论文第二部分以华南地区2015年6月8至14日的一次夏季持续性暴雨事件为例,利用ERA-interim的大尺度环境场并结合EC集合预报模式,分析影响此次降水过程的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探讨影响华南地区夏季定量降水预报误差的影响因素,得出下列主要结论:(1)影响我国华南地区夏季降水的天气系统主要有南海季风的西南风、副高西北侧西南风、北方冷空气南侵及西风槽西路冷空气南侵等过程。(2)根据本文研究的华南暴雨降水过程,低空西南风是造成降水偏差的首要原因。而南海季风偏南风风速预报误差、西太平洋副高西伸位置及其强度预报误差均是造成华南低空西南急流及其降水预报误差的主要因素。因此,预报华南暴雨等降水天气过程需重点关注上述几个系统的共同作用。
二、地转偏差分析在热带气旋大暴雨预报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转偏差分析在热带气旋大暴雨预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2018年广西东南部一次暴雨过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过程概况 |
2 天气背景及环境条件 |
2.1 环流形势分析 |
2.2 物理量环境条件分析 |
2.2.1 水汽条件分析 |
2.2.2 不稳定条件和垂直风切变分析 |
3 触发机制及维持 |
3.1 初生对流触发机制 |
3.2 地面辐合线维持 |
4 中尺度对流系统特征分析 |
4.1 卫星资料分析 |
4.2 雷达资料分析 |
5可预报性分析 |
6 结论 |
(2)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东亚低纬地区暴雨研究进展 |
1.2.1 夏季风的撤退对东亚低纬地区暴雨的影响 |
1.2.2 华南暖区暴雨 |
1.2.3 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内容 |
1.5 资料、方法和定义 |
1.5.1 资料 |
1.5.2 方法 |
1.5.3 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的定义 |
第二章 海南岛秋汛期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
2.1 海南岛秋汛期降水总体特征 |
2.1.1 概况 |
2.1.2 海南岛降水与华南各区及周边邻近地区降水分布的差异 |
2.1.3 海南岛秋汛期不同量级强降水的分布特征 |
2.1.4 海南岛秋汛期不同类型强降水的分布特征 |
2.1.5 海南岛秋汛期降水分布的地域特征 |
2.2 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 |
2.2.1 年代际分布 |
2.2.2 月际分布特征 |
2.2.3 特大暴雨日空间分布特征 |
2.2.4 最大降水量极值空间分布特征 |
2.2.5 秋汛期特大暴雨短、中、长过程的频数分布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影响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的大尺度环流特征 |
3.1 海南岛秋汛期逐候环流特征 |
3.1.1 对流层上层 |
3.1.2 对流层中、低层 |
3.2 秋汛期南海中北部偏东低空急流形成的机理 |
3.2.1 南海中北部低空急流特征 |
3.2.2 南海中北部低空急流形成的热力、动力学机制 |
3.2.3 南海中北部低空急流对海南岛降水的影响 |
3.3 典型秋汛期特大暴雨个例的天气学特征对比分析 |
3.3.1 个例降水概况 |
3.3.2 天气系统配置 |
3.3.3 典型个例的环流异常特征 |
3.4 不同强度秋汛期暴雨个例的对比分析 |
3.4.1 不同强度秋汛期暴雨个例过程概况 |
3.4.2 环流形势和动力特征对比分析 |
3.5 1971-2010 年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个例合成场分析 |
3.5.1 合成方法 |
3.5.2 环流合成场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典型个例的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机制 |
4.1 过程概况 |
4.1.1 雨情 |
4.1.2 环流系统配置 |
4.2 暴雨过程中热带中尺度涡旋系统发生发展的热力、动力学分析 |
4.2.1 热带中尺度涡旋的云图演变 |
4.2.2 热带中尺度涡旋生成发展的热力、动力学分析 |
4.3 深对流触发、发展、维持的机制 |
4.3.1 最强降水日中尺度雨团与地面流场演变特征 |
4.3.2 湿中性层结对深对流形成、维持的影响机制 |
4.3.3 局地锋生过程及其对对流组织发展的影响 |
4.3.4 垂直风切变对对流发展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形对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的影响 |
5.1 地理分布特征 |
5.2 个例挑选和模拟方案设计 |
5.2.1 个例暴雨实况和环流形势 |
5.2.2 模式和试验设计 |
5.2.3 模拟结果检验 |
5.3 模拟结果分析 |
5.3.1 降水量的差异 |
5.3.2 水平风场的差异 |
5.3.3 大气垂直结构的差异 |
5.3.4 地形变化对水平局地锋生的影响 |
5.3.5 水汽输送和辐合强度的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中国降水模拟的小时尺度精细化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意义 |
1.2 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全球降水的模拟偏差特征 |
1.2.2 东亚地区降水的模拟偏差特征 |
1.2.3 模式评估检验方法 |
1.2.4 东亚地区降水的精细化特征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3.1 论文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2 论文章节安排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高分辨率气候模式对中国小时尺度降水的模拟偏差特征分析 |
2.1 引言 |
2.2 模式、资料和方法 |
2.2.1 模式介绍 |
2.2.2 资料和方法 |
2.3 小时降水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 |
2.4 降水日变化 |
2.5 本章小结和讨论 |
第三章 青藏高原东坡降水过程的模拟偏差分析 |
3.1 引言 |
3.2 模式、资料和方法 |
3.2.1 模式及试验设计 |
3.2.2 资料和方法 |
3.3 模式对降水基本特征的模拟 |
3.4 模式对降水过程演变及环流特征的模拟 |
3.5 敏感性试验——水汽散度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和讨论 |
第四章 华北复杂地形区降水的模拟偏差分析 |
4.1 引言 |
4.2 模式、资料和方法 |
4.2.1 模式介绍 |
4.2.2 资料和方法 |
4.3 夏季平均小时降水量、频次与强度的模拟偏差分析 |
4.4 降水日变化的模拟偏差分析 |
4.5 本章小结和讨论 |
第五章 华南沿海地区降水过程的精细化特征及模拟偏差分析 |
5.1 引言 |
5.2 模式、资料和方法 |
5.2.1 模式介绍 |
5.2.2 资料和方法 |
5.3 华南沿海地区降水的区域差异特征 |
5.4 华南沿海地区不同区域降水事件差异的可能原因 |
5.5 天气、气候模式对华南沿海地区降水模拟的偏差分析 |
5.6 本章小结和讨论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2019年“5.27”广西靖西市极端暴雨成因及可预报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5.27”靖西极端暴雨特征分析 |
2 大尺度环流背景和环境条件 |
2.1 大尺度环流背景 |
2.2 环境条件 |
3 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生成和发展 |
3.1 对流云团的触发及演变 |
3.2 近地面中尺度辐合系统和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展、维持 |
3.3 地形和冷池的作用 |
4 极端暴雨的可预报性分析 |
4.1 数值模式的预报偏差分析 |
4.2 极端暴雨的预报思考 |
5 结论与讨论 |
(5)典型风电场的风场数值预报能力改进及应用系统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背景 |
1.2 我国风电发展现状 |
1.3 甘肃河西风电场特征 |
1.4 风电预报研究发展现状 |
1.4.1 风电预报研究中WRF的应用 |
1.4.2 风电预报研究中的参数化方案 |
1.5 科学问题的提出 |
1.6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7 论文的创新性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 |
2.2 方法 |
2.2.1 数值模式 |
2.2.2 MV-EOF方法 |
2.2.3 K-means方法 |
2.2.4 风速订正方法 |
2.2.5 检验指标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典型风电场风场分型及转换特征 |
3.1 甘肃地区风场基本特征 |
3.1.1 地表风速基本特征 |
3.1.2 不同高度风速特征 |
3.2 基于K-means的风场分型及特征 |
3.3 风场不同分型之间的转换 |
3.4 风场不同分型之间转换的环流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值模拟误差特征分析 |
4.1 数值模式对风速模拟研究背景 |
4.2 数值模式模拟结果与区域站资料对比分析 |
4.2.1 区域站分布 |
4.2.2 风速相关系数 |
4.2.3 风速误差百分率 |
4.2.4 2 m温度相关系数 |
4.3 数值模式模拟结果与风塔资料对比分析 |
4.3.1 风塔资料介绍 |
4.3.2 风塔测风逐小时分布 |
4.3.3 风塔资料的结果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形坐标对风场模拟的影响 |
5.1 σ坐标和混合σ-p垂直坐标 |
5.2 试验区域地形特征概况 |
5.3 试验设计 |
5.4 结果对比分析 |
5.4.1 基本形势场特征 |
5.4.2 高层地形重力波扰动 |
5.4.3 对对流层结构模拟的影响 |
5.5 水平风速模拟差异 |
5.6 批量实验与实况对比 |
5.7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细网格风场预报的同化改进试验研究 |
6.1 WRF-3DVAR同化 |
6.2 试验设计 |
6.3 结果分析 |
6.3.1 气象要素增量对比 |
6.3.2 U、V误差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误差订正方法研究 |
7.1 风电场位置及风速预报误差特征 |
7.1.1 风电场位置分布 |
7.1.2 风电场误差分布特征 |
7.2 风速误差订正新方法 |
7.3 基于AVT方法的风电场风速预报误差订正 |
7.3.1 误差订正情况 |
7.3.2 不同时刻、不同风速等级的订正 |
7.3.3 不同时段下风速订正后误差分析 |
7.3.4 基于历史资料的订正情况 |
7.4 不同方法风电场风速预报误差订正对比研究 |
7.4.1 风电场风速误差订正 |
7.4.2 历史资料长度对风速误差订正的影响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应用系统构建及检验评估 |
8.1 系统介绍 |
8.1.1 业务系统参数设定 |
8.1.2 业务系统构建中的重要改进 |
8.2 业务系统预报偏差分析 |
8.2.1 预报偏差整体情况 |
8.2.2 不同月份预报偏差 |
8.2.3 不同时刻预报偏差 |
8.2.4 不同等级风速预报偏差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1)揭示了甘肃河西地区风场型的基本特征 |
(2)分析了甘肃河西风速预报误差特征 |
(3)对比了复杂地形下不同垂直坐标系对预报结果的影响 |
(4)研究了同化ECMWF预报场对模式风速预报的影响 |
(5)提出了基于历史资料的风速订正方法并用于业务 |
(6)构建了甘肃省新能源数值预报系统并检验预报性能 |
9.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一、发表论文 |
二、主持科研项目 |
致谢 |
(6)1323号台风“菲特”螺旋云带中“列车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列车效应”研究进展 |
1.2.1 暴雨中的“列车效应”研究进展 |
1.2.2 台风螺旋云带中的“列车效应”研究进展 |
1.2.3 “菲特”台风研究进展 |
1.2.4 台风暴雨的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创新点 |
2 资料和研究方法 |
2.1 资料说明 |
2.2 研究方法 |
3 个例分析 |
3.1 菲特台风和降水概况 |
3.2 环流背景 |
3.3 菲特“列车效应”特征 |
3.3.1 站点“列车效应”特征 |
3.3.2 降水与雷达“列车效应”特征 |
3.4 “列车效应”诊断分析 |
3.4.1 对流单体传播 |
3.4.2 对流单体加强区域 |
3.4.3 沿海对流单体形成分析 |
3.4.4 对流单体维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台风“菲特”数值模拟试验 |
4.1 WRF数值模式简介 |
4.2 WRF数值模拟方案 |
4.3 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4.3.1 台风路径对比 |
4.3.2 形势场对比 |
4.3.3 降水对比 |
4.3.4 雷达回波反射率对比 |
4.3.5 低层辐合场对比 |
4.4 模拟结果诊断分析 |
4.4.1 辐合带水平结构 |
4.4.2 辐合带垂直结构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6 参考文献 |
学术成果与参与项目 |
(7)中国暴雨的天气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中国暴雨研究的历史简介 |
2 中国暴雨的类别和特点 |
3 大范围降水的环流特征 |
3.1 我国大范围暴雨的基本环流型 |
3.2 主要暴雨区的典型环流特征 |
3.2.1 华南前汛期暴雨的环流形势 |
3.2.2 江淮梅雨暴雨的环流形势 |
3.2.3 北方雨季暴雨的环流形势 |
4 不同尺度天气系统对暴雨的作用 |
4.1 行星尺度系统及季风环流对暴雨的作用 |
4.2 中纬度天气尺度及次天气尺度系统对暴雨的作用 |
4.3 台风和热带天气系统对暴雨的作用 |
4.4 中尺度系统对暴雨的作用 |
5 暴雨的诊断分析 |
5.1 暴雨形成因子的分析 |
5.2 水汽条件的诊断分析 |
5.3 垂直运动条件的诊断分析 |
5.4 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
5.5 大气不稳定性和风速垂直切变的诊断分析 |
5.6 能量天气学分析和诊断 |
5.7 位涡的诊断 |
5.8 重力波的诊断 |
6 暴雨的预报 |
7 思考和展望 |
(8)一次高原切变线演变过程中的能量和水汽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高原切变线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高原切变线发生发展及移动机制 |
1.2.2 高原切变线与高原低涡的关系 |
1.2.3 高原切变线的天气影响 |
1.3 本文工作及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说明 |
2.2 动能梯度简介 |
2.3 总比能、水汽通量散度的表达式 |
2.4 HYSPLIT轨迹模式简介 |
2.5 扰动动能方程的表达式 |
2.6 动能分解方程的表达式 |
第三章 高原切变线的结构特征 |
3.1 高原切变线天气概况 |
3.2 高原切变线的水平结构 |
3.2.1 涡度、散度的水平分布特征 |
3.2.2 动能梯度的水平分布特征 |
3.2.3 假相当位温的水平分布特征 |
3.3 高原切变线的垂直结构 |
3.3.1 涡度、散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
3.3.2 动能梯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
3.3.3 假相当位温的垂直分布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原切变线演变过程中的能量和水汽特征 |
4.1 高原切变线的总能量演变 |
4.1.1 显热能和潜热能的分布特征 |
4.1.2 显热能平流和潜热能平流的分布特征 |
4.2 扰动动能的空间分布及局地变化 |
4.3 高原切变线的扰动动能收支 |
4.3.1 扰动动能平流项和正压转换项的分布特征 |
4.3.2 斜压转换项和扰动位势平流项的分布特征 |
4.4 高原切变线的水汽特征及其与降水的联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动能的空间尺度分解在高原切变线的分析应用 |
5.1 扰动动能的变化特征 |
5.1.1 整层扰动动能及其收支项随时间的变化 |
5.1.2 扰动动能趋势及其各收支项的时空分布 |
5.1.3 高原切变线各发展阶段的扰动动能收支 |
5.2 平均动能趋势及其各收支项的时空分布特征 |
5.3 背景场和扰动场的相互作用与能量串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9)中国大气再分析资料降水产品在天气和气候中的适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大气再分析资料简介 |
1.1.2 国际主要再分析数据集介绍 |
1.1.3 大气再分析资料误差分析及适用性评估 |
1.2 大气再分析降水资料相关研究 |
1.2.1 再分析降水资料的特点 |
1.2.2 再分析降水资料适用性的评估 |
1.2.3 定量降水预报检验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情况说明 |
2.1.1 地面观测资料 |
2.1.2 中国大气再分析资料(CRA-Interim) |
2.1.3 欧洲中心再分析资料(ERA5) |
2.1.4 日本再分析资料(JRA-55) |
2.2 资料处理方法 |
2.2.1 双线性插值方法 |
2.2.2 正态分布 |
2.2.3 误差分析方法 |
2.2.4 观测数据库处理软件 |
2.3 三套再分析降水资料误差分析 |
第三章 再分析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 |
3.1 降水的区域分布特征 |
3.1.1 年平均降水总量的区域特征 |
3.1.2 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的误差分析 |
3.2 不同季节降水的特征 |
3.2.1 不同季节降水的区域分布特征 |
3.2.2 日降水率误差季节波动情况分析 |
3.3 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 |
3.3.1 月降水总量的月-年变化 |
3.3.2 月平均降水量时间序列的偏差分析 |
3.4 夏季降水的日变化 |
3.4.1 白天和夜间降水量占比 |
3.4.2 各时次降水量占比 |
3.4.3 各时次降水量偏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再分析定量降水产品检验 |
4.1 指标及计算方法 |
4.2 评估结果分析 |
4.3 再分析降水评分的区域特征对比 |
4.3.1 真实技巧评分 |
4.3.2 漏报率 |
4.3.3 空报率 |
4.4 再分析降水评分的季节特征对比 |
4.4.1 真实技巧评分 |
4.4.2 漏报率 |
4.4.3 空报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天气气候个例分析 |
5.1 北京“7.21”暴雨个例分析 |
5.1.1 再分析资料误差 |
5.1.2 环流形势 |
5.1.3 动力条件 |
5.2 2014年华西秋雨事件分析 |
5.2.1 降水总量误差的区域特征 |
5.2.2 区域降水误差阶段性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特色与创新点 |
6.3 存在问题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集合预报的我国夏季定量降水预报检验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定量降水预报的意义 |
1.1.2 定量降水预报检验评估研究进展 |
1.1.3 华南暴雨预报研究进展 |
1.2 本文拟研究问题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资料 |
2.2 集合预报方法简介 |
2.2.1 集合预报方法发展概述 |
2.2.2 交互式全球大集合预报系统(TIGGE) |
2.3 定量降水预报检验方法介绍 |
2.3.1 基于特征的检验方法 |
2.3.3 SAL检验方法原理 |
2.3.3(1) 降水强度量A (amplitude) |
2.3.3(2) 降水位置L(location) |
2.3.3(3) 降水结构(structure) |
2.3.3(4) 以理想实验验证SAL降水检验方法 |
2.4 TS评分 |
2.4.1 降水量等级 |
2.4.2 TS评分计算公式 |
第三章 基于SAL检验方法对EC与CMA七年夏季降水预报评估分析 |
3.1 基于特征的检验方法SAL对降水预报个例检验评估 |
3.1.1 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降水场检验个例分析 |
3.1.2 华南地区暴雨降水场检验个例分析 |
3.2 ECMWF 2010-2014年共计五年中国东部四区夏季降水预报SAL检验统计分析 |
3.2.1 SAL检验结果统计分析方法介绍 |
3.2.2 ECMWF2010-2014年中国东部地区夏季定量降水预报特征 |
3.2.3 ECMWF2010-2014年夏季降水集合预报扁平型成因及雨带位置预报偏差分析 |
3.3 CMA2010-2014年共计五年中国东部四区夏季降水预报SAL检验统计分析 |
3.3.1 CMA2010-2014年中国东部地区夏季定量降水预报特征 |
3.3.2 CMA2010-2014年夏季降水集合预报扁平型成因及雨带位置预报偏差分析 |
3.4 ECMWF 2015-2016年共计五年中国东部四区夏季降水预报SAL检验统计分析 |
3.4.1 ECMWF2015-2016年中国东部地区夏季定量降水预报特征 |
3.4.2 ECMWF2015-2016年夏季降水集合预报扁平型成因及雨带位置预报偏差分析 |
3.5 CMA2015-2016年共计五年中国东部四区夏季降水预报SAL检验统计分析 |
3.5.1 CMA2015-2016年中国东部地区夏季定量降水预报特征 |
3.5.2 CMA2015-2016年夏季降水集合预报扁平型成因及雨带位置预报偏差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EC与CMA模式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预报差异 |
4.1 SAL检验指标比较分析 |
4.2 ECMWF与CMA降水预报质量比较 |
4.3 集合预报与控制预报比较分析 |
4.4 SAL检验方法与TS评分比较分析 |
4.5 基于SAL检验方法的优秀预报比重逐年变化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影响华南降水预报误差的因素分析——以EC模式为例 |
5.1 2015年6月8日至14日华南夏季暴雨过程分析 |
5.1.1 2015年6月华南暴雨环流形势特征与影响天气系统分析 |
5.1.2 2015年6月中低纬度系统的活动特征 |
5.1.3 2015年6月华南暴雨前后中纬度冷空气活动过程分析 |
5.1.4 2015年6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过程分析 |
5.1.5 低纬地区辐合辐散条件与水汽通量输送分析 |
5.1.6 高低空急流配置和暴雨持续机制 |
5.2 应用集合成员对比法分析暴雨主导影响过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
6.1 全文总结 |
6.2 论文创新点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地转偏差分析在热带气旋大暴雨预报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2018年广西东南部一次暴雨过程分析[J]. 董良淼,翟丽萍,覃月凤,梁依玲.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1(03)
- [2]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D]. 冯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3]中国降水模拟的小时尺度精细化评估[D]. 李妮娜.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20(03)
- [4]2019年“5.27”广西靖西市极端暴雨成因及可预报性分析[J]. 周云霞,翟丽萍,何珊珊.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0(02)
- [5]典型风电场的风场数值预报能力改进及应用系统开发研究[D]. 张铁军. 兰州大学, 2020(11)
- [6]1323号台风“菲特”螺旋云带中“列车效应”研究[D]. 薛煜. 浙江大学, 2020(02)
- [7]中国暴雨的天气学研究进展[J]. 寿绍文. 暴雨灾害, 2019(05)
- [8]一次高原切变线演变过程中的能量和水汽特征分析[D]. 罗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19(05)
- [9]中国大气再分析资料降水产品在天气和气候中的适用性研究[D]. 叶梦姝. 兰州大学, 2018(02)
- [10]基于集合预报的我国夏季定量降水预报检验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D]. 鹿瑶. 南京大学,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