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北谷城过山出土春秋有铭铜盏(论文文献综述)
王先福[1](2021)在《楚“酂”地考》文中认为楚"酂"地见于曾侯乙简、包山楚简之"酂君""酂路尹",是战国时期楚国重地。汉初萧何因功封酂侯,当因楚"酂"地而来,其家族袭酂侯至西汉末年;东汉至南北朝时期,酂或为侯国,或为县,位置不变。通过对《水经注·沔水》关于该段均口、谷城、筑阳等地理位置的分析,确认"酂"的位置在汉水东岸今老河口市陈家埠口村附近,考古材料也为此提供了证据。
王百川[2](2020)在《从出土材料看东周时期的楚附庸体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楚附庸体系,是楚国控制、管理附庸国的政治系统,在汉淮流域的政治统一、民族融合与楚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为四章,通过全面整理楚附庸国的出土材料及相关传世文献,分析楚附庸体系形成、发展、消亡的动态过程,考察此过程中楚附庸国的物质文化与社会现象,探讨楚统治附庸国的政策、方略。第一章探讨楚附庸的范畴,及楚附庸体系的形成。琱生簋铭文之“仆”,即《鲁颂·閟宫》之“附庸”,指土田依附于城池的情形。据《系年》、王孙诰编钟铭文,春秋时期楚附庸称“诸侯”,与一般列国相同。战国以后传世文献中,“附庸”专指地域狭小,附属于诸侯的小国。如今学界所用“楚附庸”一词,泛指政治、文化从属于楚的国家,对楚附庸的界定,主要依赖各国相关的铜器铭文、简牍文献及墓葬材料。楚附庸体系建立于前710年至前597年,包括曾(随)、西赖、郧、贰、轸、绞、谷、州、蓼、唐、权、申、吕、息、邓、黄、番、东赖、养、胡、沈、道、房、顿、蔡、陈、许等28国,建立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二章主要利用墓葬资料,对楚附庸公族进行考察。提出淮水流域铜器铭文中的“黄子”“羕子”“番子”等为国君,“子”为爵称;而汉水流域的“曾子”“邓子”“唐子”等是各国公族成员,“子”为亲称。不同时期“曾子”墓葬规模大小、随葬品丰厚程度的变化,与曾、楚之间关系的变化密切相关。春秋中期以后,“曾子”墓葬中葬具、随葬品的楚文化因素增加,葬俗则仍保持自身传统。楚附庸公族成员所作器物出土于异国他乡,反映其相互交流、通婚,或出仕他国的情形。第三章分析楚国统治附庸的政策、方略。曾侯与编钟、钟铭文显示,楚国通常利用盟誓确立、维系与附庸的政治关系,在保障附庸社稷安定的同时,要求附庸战时出兵,平时依据各自的爵级和国力缴纳贡赋。从鄀、许、申、邓相关出土材料来看,楚国以迁徙附庸国公室、设县统治遗民的方式,控制附庸国所居的战略要地。根据楚申县的墓葬资料,楚国在设置申县时,扶持申地旧族彭氏来管理申人,并派遣楚人进入申县、申师,对彭氏进行辅助和监视。上博简《灵王遂申》中的“申”即迁至淮域的申国,简文显示申国东迁后依旧受楚王的重视,可能也与控制申县、申师有关。第四章讨论楚附庸体系造成的文化、社会影响,与楚附庸体系的消亡过程。楚附庸体系的建立,使楚国得以广泛借鉴汉淮各国的器类、器用,形成兼收并蓄的楚国青铜礼制。据汉淮地区婚嫁类铜器铭文,汉淮地区原本以非姬姓国与姬姓国联姻的婚姻模式,逐渐变为由楚国主导参与、楚附庸相互通婚、日益与中原地区隔绝的婚姻网络。楚附庸体系消亡于楚灵王至楚惠王时期(前541-前477年),表现为楚与附庸关系的崩溃,楚附庸数量的大量减少,及楚国封君制度取代附庸体系。曾侯乙墓所出遣册显示,直到战国早期,曾国仍与楚国保持密切的从属关系。从天星观M1祭祷简、包山楚简简文来看,楚附庸国的贵族、平民,逐渐成为了楚之臣民。
刘彬徽[3](2019)在《论青铜敦的南北二系及其互动关系》文中研究指明青铜敦分为盆体敦、圆体敦两大类。本文对圆体敦提出南北二系的新论,列出南北二系分期序列图,论述南北二系圆体敦的主要区别:1.南系敦器体的盖和器身各为相同的半球状,相互对称,可名为对称敦;北系敦盖小器身大,不对称,为不对称敦。2.南系敦器口平沿,盖沿衔卡扣合器身;北系敦口沿为子口和盖呈子母口扣合。3.南系敦和北系敦的盖上立钮结构有异。4.南北系敦的纹饰有差异。5.南系敦自名盏,北系敦自名敦,不称盏。南北二系圆体敦既泾渭分明又相互影响、交融。本文还重点考察了南系敦及南系敦因素向北影响、流传及其历史背景。
尚如春[4](2019)在《东周时期楚国社会变迁研究 ——以江汉淮地区墓葬为中心》文中提出东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重要变革和转型时期,其社会结构和政治体制经历了从宗法封建制到中央集权的官僚郡县制的转变,即由西周时期的血缘政治向秦汉时期的地缘政治过渡,并由此而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纵观东周时期政治格局,除兼并天下的西秦以外,以中原诸夏与南方楚蛮的争锋对峙最受瞩目。作为周代南方的霸主,其疆域之广袤,国力之强盛,在东周列国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将从东周时期江汉淮地区楚国墓葬资料入手,在完善其时空框架和等级构架的基础上,通过对其所反映的文化结构、阶层结构、组织形态及礼制规范等四个方面的分析,尝试从考古学的角度勾勒楚国社会在东周时期的发展变迁历程。同时结合相关文献史学研究成果,就东周楚国社会变迁的独特性及其成因做出合理的解释。第1章绪论。在界定本文研究时空范围和对象的基础上,详细梳理了东周时期江汉淮地区楚墓的发现和研究简史,总结了以往研究所取得的收获和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说明。第2章完善楚墓时空框架。将东周时期江汉淮地区楚墓划分为三区,八期,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时期墓葬文化面貌所表现出来的阶段性变化,将东周时期江汉淮地区楚墓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即孕育阶段、形成阶段、定型阶段、发展阶段和转折阶段,进而依据不同阶段内楚墓空间分布态势及集群差异考察东周时期楚国的对外经略过程。第3章建立楚墓等级构架。依据随葬品的种类和性质分为铜礼器墓、仿铜陶礼器墓和日用陶器墓三大类,其中铜礼器墓再综合以用鼎为基础的传统分类与多元统计分析中的聚类分析两种方法进行细致划分,最终将东周时期江汉淮地区楚墓划分为五大等级,分别对应高等级贵族、中等级贵族、低等级贵族、中间阶层和平民阶层。第4章楚墓所反映的文化结构研究。全面分析不同阶段楚墓文化构成,并就楚墓中所见的他国有铭楚式器进行梳理。通过对各类文化的不同表现方式及成因的阐述,揭示东周时期楚与周边地区文化在不同层面上的交往活动。在此基础上,对东周时期楚国社会文化结构的演进历程进行历时性、区域性和层次性的考察。第5章楚墓所反映的阶层结构研究。以墓葬等级分类为基础,通过对不同阶段不同区域内各等级墓葬所反映的不同阶层人群构成及流动状况的细致分析,系统探讨东周时期楚国社会阶层结构的演变历程,并就其历时性、区域性和层次性差别进行阐述。第6章楚墓所反映的组织形态研究。选取各时期内由不同身份等级的墓主所组成的若干典型墓地,通过对墓地空间布局、埋葬规律及各墓主相互关系的综合分析,就东周时期楚国墓地制度的发展演变历程以及由此所反映的楚国社会组织构成及社会形态等问题进行探讨。第7章楚墓所反映的礼制规范研究。从最能代表礼制的礼器制度和棺椁制度入手,通过对不同区域内各等级人群随葬铜、陶礼器组合以及使用棺椁重数和椁室数量情况的系统梳理,考察东周时期楚国礼器制度和棺椁制度的发展演变历程,在此基础上就楚国社会礼制规范变化的表现及其与阶层变迁关系进行概括。第8章进行东周时期楚国社会变迁的考古学观察。指出在东周楚国社会存在公族集权政治与社会结构转型两条并列发展的主线,其中在不同区域内表现又各有不同。结合文献史学研究成果对此两条主线背后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区域性差别成因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将其与秦和中原地区作比较,提出血缘宗法制度的顽固,亲亲观念的浓厚是楚国社会变迁之所以异于东周列国且未能成功转型的主要原因所在。第9章是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
郭龙[5](2018)在《青铜球形敦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对青铜球形敦的综合研究,主要结论摘要如下:一形制与演变。本文根据盖、腹和口沿的特征将青铜球形敦分了三型,每型又根据足与钮的特征划分亚型,每亚型再根据器身形状的变化划分式别。综合各型的情况来看,总体的演变特征是器身从扁圆形发展为圆球形,再发展为椭圆形。但是,各型均有自己的特殊情况,演变的过程并不同步。二分期与时代。以发展序列最为完整的Ae型敦的器身演变为标准,将球形敦的演变过程分为三期:第一期,扁圆形器身时期,时代为春秋晚期;第二期,圆球形器身时期,时代为战国早期到战国中期前段;第三期,椭圆形器身时期,时代为战国中期后段到战国晚期。三纹饰的种类、布局规律与组合。通过对球形敦纹饰的系统性整理,可将纹饰划分为三大类:动物类、植物类和几何类,其中动物类纹饰和几何类纹饰的种类较多。分析各种纹饰的装饰位置便可发现,在每一型(或亚型)中,同一种纹饰往往都有相对固定的装饰部位,这种布局规律使得各型(或亚型)的纹饰种类与组合判然有别。四起源、流布与消亡。春秋晚期前段,盏式敦受鼎的影响,盖与腹逐渐加深,足逐渐加长,演变为球形敦。球形敦起源于楚文化核心区,即襄樊——南阳地区;春秋晚期后段,流传至齐文化区;战国早期前段,影响到燕文化区和晋文化区;战国中期前段,进一步传播到巴蜀地区。各文化区球形敦的消失时间与原因并不完全相同,可概括为“分区域阶段性消亡”。消亡的原因可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器物层面的替代性消亡;第二,军事层面的打击性消亡;第三,礼制层面的衰落性消亡。五文化系统的划分与特征。本文一改以往的区域划分方法,而是基于类型学分析采取文化系统的划分方法,将青铜球形敦划分了四大文化系统,分别是楚文化系统、齐文化系统、燕文化系统和晋文化系统。各文化系统球形敦的形制、纹饰与铭文的特征均差别很大。六一器二用与成对随葬现象。具备一器二用特征的铜容器很多,球形敦因盖腹基本对称的特征成为其中非常典型的一类。球形敦在墓葬中常常成双成对地随葬,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它的功用和当时人们的阴阳观念有关。
高熠[6](2018)在《商周青铜器蛇纹研究》文中认为蛇纹是商周时期装饰在青铜器上的常见纹饰之一,其形态多变,特征明显,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在商周时期青铜器动物纹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产生、发展、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商及东周时期列国的思想文化、精神信仰及地域特征。全文主要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绪论,介绍商周青铜器蛇纹的研究简史与现状、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一章,商周青铜器蛇纹的发现与整理研究。商周时期的蛇纹主要分为单体蛇纹与蟠虺纹两大类,其中单体蛇纹可分为三型,蟠虺纹可分为五型。单体蛇纹盛行于商代晚期,西周早期衰落,西周中期消亡;蟠虺纹产生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春秋晚期,战国早期衰落,战国中期至战国晚期消亡。单体蛇纹来源于现实世界的蛇,其主要分布于中原地区,东至山东,南到湖北,西达甘肃,北至长城沿线,区域特征不明显。蟠虺纹可能是蟠螭纹的简化,其发源地与中心分布区为汉水上游的湖北北部与河南西南部,北至太行山脉,西至四川地区,南至广东地区,东至环太湖地区,各型均有一定的区域特征。第二章,商周青铜器蛇纹装饰器物及位置。蛇纹装饰器类共有30种,涉及食器、酒器、水器、乐器、车马器、工具等大类,装饰位置主要有器物的颈部、腹部、盖部、銎部、口沿、圈足等部位。单体蛇纹多装饰在器物的颈部,装饰位置较为固定,蟠虺纹多装饰在腹部及盖部,装饰位置较为随意。第三章,商周青铜器蛇纹的纹饰组合研究。单体蛇纹的纹饰组合可分为7型14亚型,蟠虺纹的纹饰组合可分为5型34亚型。蛇纹纹饰组合整体大致可分为两期五段,其发展脉络基本与蛇纹本身一致。第四章,商周青铜器蛇纹的艺术特征与象征意义。单体蛇纹对称的构图方式显示了商人严谨规矩的审美风尚,装饰在礼器上是巫觋与天沟通的媒介,并兼有震慑的威力。蟠虺纹则是东周时期新铸造工艺单元范拚对技术的运用,每个纹饰单元极小,多使用二方连续或是满饰的装饰手法,繁缛中略显粗糙,是铜器实用化的缩影,反映了人们思想的自由与活跃。
白显凤[7](2017)在《出土楚文献所见人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出土楚文献中有许多人名,其中既有见於传世文献者,又有传世文献所不载者,将这许多人名进行系统的整理与研究,一方面可以了解出土与传世同一人名的不同写法、某些姓氏的楚文字构形、楚人名的用字特点及人名异写的原因等;另一方面将出土楚文献中所见的人名进行系统的整理与研究可以为本学科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者提供更加全面的资料。本文试图从以下几方面对出土楚文献中的人名进行整理与研究:首先全文分为上、下两编,具体安排如下:上编为出土楚文献中的人名用字研究:第一章各章节为相关研究和材料的介绍,包括三节:第一节为研究目的、选题意义及部分概念界定,这部分简要介绍本文的写作目的、立意根据及涉及到的可能引起误会的概念;第二节为相关研究综述,由於对出土楚文献中人名的研究成果极多,且较分散,不可能作面面俱到的说明,因此此节仅将目前学界对出土楚文献中人名的研究归为几个大类进行介绍;第三节为研究方法及使用材料说明。第二章为楚人名用字研究,出土楚文献中所见的楚人名比较系统,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即:先祖名、先公及其後嗣名、先王及其後嗣名、其他楚人名。第三章为除楚外的其他人名用字研究,包括传说、夏、商、西周、齐、晋、郑、鲁、秦、宋、陈、蔡、吴、越等人名研究。第二、三章各个部分大体按照相关人物的时代顺序进行阐述,或考释某一姓氏、某人名字的字形,或确定某人应为传世文献记载的何人,或探求某一姓氏的历史来源,或梳理某人姓氏名字、事迹、身份传世与出土文献记载的异同。第四章为在二、三章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包括出土楚文献中所见的几种特殊称谓结构、出土楚文献中人名的用字特点、出土楚文献中人名异写的原因。下编为对出土楚文献中人名的穷尽式整理,主要包括人名的通行写法、多种称呼、严式隶定等,此部分按音序进行排列,以方便检索。最後附录部分主要是对“伊尹”名、身份、事迹的考论,由於这部分不仅限於出土楚文献,而是从上至甲骨文下到汉帛书中的伊尹进行的全面考察,因此将其置於文末的附录。
马晓稳[8](2017)在《吴越文字资料整理及相关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吴越文字资料主要是指东周时期吴越两国铸刻有文字的青铜器和玉石器。本文裒1了目前已发表的全部吴越文字资料,计吴国91器,越国240器(其中包括石刻100件),存疑37器,并在此基础上做了比较深入的总结与研究。吴越王名的释读一直是历史学、语言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述评了现有的主要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意见。吴越文字多集中在春秋中期至战国中期,这正是战国文字“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形成、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本文从字形、字用等角度,比较吴越文字与其他区系的异同,以文字学方法侦测吴越文字与他系文字的关系,并探讨其在古文字演变过程中的位置。本文主体由四部分组成。一、绪论。介绍吴越文字资料的着录与研究概况,分析以往着录、研究中的不足之处以及今後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二、吴越文字资料图录与注释。图录部分包括器物的出土时地、收藏单位、尺寸重量、着录情况、释文、器形图像、拓本、摹本等;注释部分则撮述学界主要的研究成果,并对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三、吴越王名的研究。梳理了出土文献中所见吴越王名与传世文献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总结吴越王名的结构与释读规律。四、吴越文字研究。包括吴越文字与他系文字字形对照表,吴越文字与他系文字用字习惯对照表两部分。
蒋琼杰[9](2017)在《新蔡简、上博简、清华简地名资料集释》文中指出针对已出土的战国楚简,已有不少学者对楚简做过各种方面的研究,并已取得重大成果。但对战国楚简历史地理的研究文章和着作相对较少,随着不断出土的楚国文献资料,诸家意见发表分散於不同着作与期刊、网络文章之中,因此有必要对楚简中地名资料的研究成果进行汇集,网罗搜集诸家宝贵意见。同时我们希望通过资料的整理,能够给研究楚国历史地理的学者和爱好者提供便利,并且能够进一步补充史书中地名资料的缺失以及进一步清楚了解楚国的历史和地理概况。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绪论、正文、附录。在绪论部分,我们主要介绍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本文的选材范围;新蔡简、上博简、清华简地理资料研究概述;研究方法与思路。正文部分由两部分构成,即第一章是人文地名资料集释;第二章是自然地名(河湖、山川)资料集释。附录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附录一:地名资料出处表。附录二:地名检索。按照笔画顺序排序,以方便查阅。附录三:读书札记两篇。
何佩瑶[10](2015)在《襄阳地区出土楚系青铜礼器的铸造体系研究》文中指出襄阳地区在西周时期为鄀、邓国领地,春秋时期楚国灭邓,襄阳地区成为楚国邓邑,深受楚文化影响。近几十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开展,在襄阳地区发现许多楚墓,如沈岗墓地、余岗墓地、山湾墓地、团山墓地、陈坡墓地等,并从中发掘出土了一批楚系青铜礼器,这批青铜礼器的年代为春秋中期至战国晚期,大致可以分为六期,第一期为春秋中期,第二期为春秋晚期前段,第三期为春秋晚期后段,第四期为战国早期,第五期为战国早期晚段,第六期为战国中晚期。从器物的形制来看,襄阳地区出土的楚系青铜礼器深受楚文化影响,在出土器物的基本类型中水器多于酒器,各个的器形发展变化也符合刘彬徽先生总结楚系青铜器的发展变化特点,但可能由于该地区墓葬等级一般,多出土有素面薄胎的器物。从器物的纹饰来看,本地区纹饰以单元纹饰为主,基本纹样为蟠螭纹、蟠虺纹,第三期常见S形纹饰。纹饰的装饰手段主要有铸造纹样、錾刻纹样、镶嵌纹样等几类。錾刻纹样、镶嵌纹样于第四期出现,并集中出现在第六期陈坡M10出土的铜器中。从出土器物的铭文来看,可能是由于墓主等级较低,本地区出土带铭铜器数量较少,且辞例简单。从铸造工艺来看,襄阳地区楚系青铜器以铸造为主,兼采用锻造手法,器物的附件基本为预先分铸后,采用铸接或焊接的方式与主体器物进行连接,铸型则根据器物的不同有所变化,鼎的主流铸型为三个外范,加一个圆形底范,另外,同一器形的大小达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增加外范数量。从目前对本地区出土青铜礼器的科技检测结果来看,战国晚期的陈坡M10出土青铜礼器均为铜锡铅三元合金,铸造而成的铜器多为铅锡青铜器,锻造而成的铜器则多锡含量大于铅含量。铜器泥芯中稀土元素含量配分模式的差别则排除了出本地区出土青铜礼器在在盘龙城或侯马地区铸造的可能性,暗示了其可能为本地铸造,而主量元素的含量差别反映出这批青铜礼器可能拥有不同的铸造作坊。
二、湖北谷城过山出土春秋有铭铜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北谷城过山出土春秋有铭铜盏(论文提纲范文)
(1)楚“酂”地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楚“酂”地之由来与大致位置 |
二、汉至南北朝酂侯(县)之地望考辨 |
三、楚“酂”地之考古实证 |
(2)从出土材料看东周时期的楚附庸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楚附庸的范畴与楚附庸体系的建立 |
第一节 金文中的“仆(?)”与“附庸” |
第二节 楚文化考古的新发现与“楚附庸”内涵的变化 |
第三节 从汉淮地区出土材料看楚附庸体系的建立 |
第二章 近出考古材料与楚附庸国公族研究 |
第一节 “某子某”墓葬概况 |
第二节 汉淮地区铭称“某子某”铜器器主身份辨析 |
第三节 楚附庸公族的综合状况 |
第三章 楚国统治附庸国的政策与方略 |
第一节 铜器铭文所见附庸关系的建立形式及内容 |
第二节 考古材料视域下楚的迁国与置县 |
第三节 新见楚申县、申国出土资料与楚治申策略研究 |
第四章 楚附庸体系的影响与消亡 |
第一节 从汉淮地区青铜器看楚附庸体系的影响 |
第二节 楚地出土文献与楚附庸体系的消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论青铜敦的南北二系及其互动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敦的南北二系论 |
1. 南北二系敦年代序列 |
2. 南北二系圆体敦的形制异同 |
3. 南北二系敦纹饰的差异 |
4. 南北二系敦之自名不同 |
二南北二系敦互动论 |
(4)东周时期楚国社会变迁研究 ——以江汉淮地区墓葬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题目界定 |
1.1.1 时空范围界定 |
1.1.2 研究对象界定 |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发现与研究简史 |
1.2.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东周楚墓的时空框架 |
2.1 楚墓的分区和分期 |
2.1.1 楚墓的分区 |
2.1.2 楚墓的分期 |
2.2 各期各区楚墓特征 |
2.2.1 铜器墓 |
2.2.2 陶器墓 |
2.3 楚墓的发展阶段 |
2.3.1 楚墓的阶段性特点 |
2.3.2 各阶段楚墓分布态势 |
2.3.3 各阶段历史背景考略 |
第3章 东周楚墓的等级构架 |
3.1 楚墓分类现状及问题 |
3.2 楚铜器墓的分类 |
3.2.1 以用鼎为基础的传统分类 |
3.2.2 多元统计分析法的验证与调整 |
3.2.3 铜器墓等级序列的确立 |
3.3 楚陶器墓的分类 |
3.4 楚墓所体现的墓主等级及社会地位 |
第4章 楚墓所反映的文化结构 |
4.1 各阶段楚墓文化构成 |
4.1.1 第一阶段文化构成 |
4.1.2 第二阶段文化构成 |
4.1.3 第三阶段文化构成 |
4.1.4 第四阶段文化构成 |
4.1.5 第五阶段文化构成 |
4.2 各阶段楚墓所见他国(族)有铭楚式器 |
4.3 楚墓中不同文化的表现形式 |
4.4 文化结构的演进 |
4.4.1 文化结构演进的历时性 |
4.4.2 文化结构演进的区域性 |
4.4.3 文化结构演进的层次性 |
第5章 楚墓所反映的阶层结构 |
5.1 各阶段楚阶层人群构成与流动 |
5.1.1 第一阶段各阶层分析 |
5.1.2 第二阶段各阶层分析 |
5.1.3 第三阶段各阶层分析 |
5.1.4 第四阶段各阶层分析 |
5.1.5 第五阶段各阶层分析 |
5.2 阶层结构的演变 |
5.2.1 阶层结构演变的历时性 |
5.2.2 阶层结构演变的区域性 |
5.2.3 阶层结构演变的层次性 |
第6章 楚墓所反映的组织形态 |
6.1 墓地组织分析 |
6.1.1 研究现状及问题 |
6.1.2 高中等级贵族的私有墓地 |
6.1.3 低等级贵族和平民的公共墓地 |
6.2 组织形态的衍化 |
第7章 楚墓所反映的礼制规范 |
7.1 礼器制度 |
7.1.1 以往研究及存在问题 |
7.1.2 青铜礼器墓 |
7.1.3 仿铜陶礼器墓 |
7.2 棺椁制度 |
7.2.1 以往研究及存在问题 |
7.2.2 棺椁重数 |
7.2.3 椁室数量 |
7.3 礼制规范的变革 |
7.3.1 礼制规范的发展变化 |
7.3.2 礼制规范与阶层变迁 |
第8章 东周楚国社会变迁的考古学观察 |
8.1 楚国社会变迁的两条并行主线 |
8.1.1 公族集权政治——以高等级贵族统治集团为核心 |
8.1.2 社会结构转型——以中下层族众为核心 |
8.2 楚国社会变迁的区域差别 |
8.3 周代南土之楚国社会变迁的独特性 |
8.3.1 与秦的对比 |
8.3.2 与中原的对比 |
8.3.3 楚、秦、中原社会变迁差别成因 |
第9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表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青铜球形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简史与研究现状 |
一 研究简史 |
二 研究现状与不足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
一 本文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
二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青铜球形敦的形制与分期 |
第一节 形制与演变 |
第二节 分期与时代 |
一 组的划分 |
二 期的划分 |
三 各期的时代 |
第二章青铜球形敦的纹饰 |
第一节 青铜球形敦纹饰的类别 |
一 动物类纹饰 |
二 植物类纹饰 |
三 几何类纹饰 |
第二节 纹饰的布局规律与组合特征 |
一 Ab型 |
二 Ad型 |
三 Ae型 |
四 Ba型 |
五 Bc型 |
六 Bd型和Be型 |
七 C型 |
第三章 青铜球形敦的起源、流布与消亡 |
第一节 青铜球形敦的起源 |
一 起源过程 |
二 起源原因 |
第二节 青铜球形敦的流布 |
第三节 青铜球形敦的消亡 |
一 消亡过程 |
二 消亡原因 |
第四章 青铜球形敦的文化系统和特征 |
第一节 青铜球形敦的文化系统 |
一 文化系统的内涵 |
二 青铜球形敦文化系统的划分 |
第二节 各文化系统青铜球形敦的特征 |
一 楚文化系统青铜球形敦的特征 |
二 齐文化系统青铜球形敦的特征 |
三 燕文化系统青铜球形敦的特征 |
四 晋文化系统青铜球形敦的特征 |
第五章 青铜球形敦一器二用与成对随葬现象探讨 |
第一节 青铜球形敦的一器二用现象 |
一 球形敦在一器二用类铜容器中的地位 |
二 带盖的簋能否一器二用? |
第二节 青铜球形敦的成对随葬现象 |
一 球形敦的成对随葬现象观察 |
二 原因试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6)商周青铜器蛇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简史与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一章 商周青铜器蛇纹的发现与整理 |
第一节 发现概况 |
第二节 类型学分析 |
第三节 分期与演变 |
第四节 起源、流布与区域特征 |
小结 |
第二章 商周时期青铜器蛇纹的装饰器物与位置 |
第一节 装饰器物 |
第二节 装饰位置 |
小结 |
第三章 商周时期青铜器蛇纹的纹饰组合 |
第一节 组合类型 |
第二节 组合分期与演变 |
第四章 商周时期青铜器蛇纹的艺术特征与象征意义 |
第一节 艺术特征 |
第二节 象征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1: 各类蛇纹各时期出土及传世器物统计表 |
附表2: 蛇纹器类分布统计表 |
附表3: 蛇纹装饰器类及位置 |
附表4: 各时期纹饰组合类型统计表 |
附表5: 出土器物资料汇总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出土楚文献所见人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编 出土楚文献人名用字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选题意义及部分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使用材料说明 |
第二章 楚人名用字研究 |
第一节 楚先祖名用字研究 |
第二节 楚先公及公族人名用字研究 |
第三节 楚王及王族人名用字研究 |
第四节 其他楚人名用字研究 |
第三章 其他人名用字研究 |
第一节 传说人名用字研究 |
第二节 夏人名用字研究 |
第三节 商人名用字研究 |
第四节 周人名用字研究 |
第五节 齐人名用字研究 |
第六节 晋人名用字研究 |
第七节 卫人名用字研究 |
第八节 郑人名用字研究 |
第九节 鲁人名用字研究 |
第十节 秦人名用字研究 |
第十一节 宋、陈、蔡人名用字研究 |
第十二节 吴、越人名用字研究 |
第四章 出土楚文献中的特殊称名及人名用字特点、异写原因研究 |
第一节 出土楚文献中的几种特殊称名结构研究 |
第二节 出土楚文献人名的用字特点 |
第三节 出土楚文献人名异写原因探析 |
下编 出土楚文献人名整理 |
凡例 |
出土楚文献人名整理 |
参考文献 |
附录 伊尹名及其身份考论 |
出处简称表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後记 |
(8)吴越文字资料整理及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吴越文字资料研究范围及主要内容 |
二、以往的着录与研究 |
三、本文主要内容及收获 |
上编 吴越文字资料图录及研究 |
凡例 |
第一章 吴国铜器图录及研究 |
诸樊及诸樊之子 |
句余 |
夷末 |
光 |
夫差 |
者钟 |
吴季子之子逞剑 |
吴国其他 |
第二章 越国铜器图录及研究 |
句践 |
者旨於睗 |
丌北古 |
州句 |
翳 |
诸咎 |
存疑 |
者差其余 |
者钟 |
越国其他 |
第三章 越国石器图录及研究 |
第四章 存疑器图录及研究 |
真伪存疑器 |
时代、国别存疑器 |
附录 |
吴国铜器出土信息综览 |
越国铜器出土信息综览 |
着录简称表 |
参考文献 |
(9)新蔡简、上博简、清华简地名资料集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凡例 |
绪论 |
一、本文的选材范围 |
二、新蔡简、上博简、清华简地理资料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人文地名资料集释 |
第二章 自然地名资料集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地名出处表 |
附录二、地名检索 |
附录三、读书札记两篇 |
(10)襄阳地区出土楚系青铜礼器的铸造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襄阳地区的地理历史概况 |
1.2 研究的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4 研究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
2 襄阳地区出土楚系青铜礼器的分期 |
2.1 襄阳地区出土楚系青铜器材料的概况 |
2.1.1 沈岗M1022出土材料 |
2.1.2 山湾墓地出土材料 |
2.1.3 蔡坡墓地出土材料 |
2.1.4 团山墓地出土材料 |
2.1.5 陈坡M10出土材料 |
2.1.6 余岗楚墓出土材料 |
2.2 分期 |
2.2.1 典型铜器群 |
2.2.2 分组 |
2.2.3 分期和年代 |
2.2.4 各期特点 |
2.2.5 小结 |
3 襄阳地区出土楚系青铜礼器形制分析 |
3.1 器形分析 |
3.1.1 器形的文化共性 |
3.1.2 器形的地方特征 |
3.1.3 小结 |
3.2 纹饰分析 |
3.2.1 不同时期的基本纹饰 |
3.2.2 纹饰的个性特征 |
3.2.3 小结 |
3.3 铭文分析 |
3.3.1 铭文的时代变化 |
3.3.2 铭文的特点 |
3.3.3 小结 |
4 襄阳地区出土楚系青铜礼器科技分析 |
4.1 科技检测分析 |
4.1.1 合金配比分析 |
4.1.2 铸造产地分析 |
4.1.4 小结 |
4.2 铸造工艺分析 |
4.2.1 主要器类的铸造工艺 |
4.2.2 铸造工艺的特点 |
4.2.3 小结 |
5 与其他地区出土青铜礼器的对比 |
5.1 与郧县肖家河墓地出土青铜器的比较 |
5.1.1 春秋中期两地楚系青铜器的比较 |
5.1.2 春秋晚期两地楚系青铜器的比较 |
5.1.3 小结 |
5.2 与湖北其他地区楚墓出土青铜器的比较 |
5.2.1 战国中晚期湖北地区不同楚墓出土青铜礼器的比较 |
5.2.2 小结 |
5.3 与河南南阳地区楚墓出土青铜器的比较 |
5.3.1 春秋中期两地楚系青铜礼器的比较 |
5.3.2 春秋晚期两地楚系青铜礼器的比较 |
5.3.3 战国早期两地楚系青铜器的比较 |
5.3.4 小结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湖北谷城过山出土春秋有铭铜盏(论文参考文献)
- [1]楚“酂”地考[J]. 王先福.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3)
- [2]从出土材料看东周时期的楚附庸体系[D]. 王百川. 郑州大学, 2020(02)
- [3]论青铜敦的南北二系及其互动关系[J]. 刘彬徽.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19(00)
- [4]东周时期楚国社会变迁研究 ——以江汉淮地区墓葬为中心[D]. 尚如春. 吉林大学, 2019(10)
- [5]青铜球形敦研究[D]. 郭龙.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6]商周青铜器蛇纹研究[D]. 高熠.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7]出土楚文献所见人名研究[D]. 白显凤. 吉林大学, 2017(09)
- [8]吴越文字资料整理及相关问题研究[D]. 马晓稳. 吉林大学, 2017(09)
- [9]新蔡简、上博简、清华简地名资料集释[D]. 蒋琼杰. 吉林大学, 2017(01)
- [10]襄阳地区出土楚系青铜礼器的铸造体系研究[D]. 何佩瑶. 重庆师范大学, 2015(04)